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的理论

2024-08-02

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的理论(共17篇)

1.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的理论 篇一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自身的阐述,说明了语文的重要性。那么怎样才能搞好语文教学呢?搞好语文教学贵在创新,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

一、观念创新,强化主体意识

语文教学要创新,首先要更新观念。没有创新的意识,没有新的教学观念,创新只是空话而已。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首先教师必须有创新意识,不墨守成规,敢于向传统挑战。课型要创新,设计要创新,课堂组织形式要创新,教学方法要有创新,教学手段等也要有创新。语文教育只有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上有所突破,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教育。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在授知的同时,注重促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并针对语文教材的特点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选择最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求知欲中学习,在主动探索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另一方面还要树立新的学生观,要摒弃单纯重视“教”,把视点转向“学”,真正使学生通过“学”来最大限度地发掘自己的潜力,即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地发扬课堂民主,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创设生动活泼、民主协商、主动探索和大胆质疑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自己读书、自己作文、自己领悟,使学生能够发现、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

二、课堂创新,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当然也是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创新课型。课型创新的目的,是探索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型创新的关键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真正“悟”出课文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意义来。质疑问难式、启发讨论式、自读自悟式、自教式等都是在传统讲授式课型基础上的创新,这些课型的共同优势在于真正落实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而落实学生的创新行为。如自教式课型分为“自学——自教——自评——师评”四个环节,其中“自教”环节,鼓励部分同学先脱“贫”致“富”,按提出的目标和内容掌握好之后来当小老师,小老师们怎么学就怎么教,按照自己的思路完全独立地教。第二,创新设计。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点、训练点、教育点、激发点和切入点。所谓“切入点”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最佳结合点。

语文教学要通过挖掘教材的创造教育潜在因素,找准教材与教学实践的切入点,或集中或发散,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在教学古诗《鹿柴》中“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一句时,启发学生想象:走进柴扉后见到的是怎样的景色?学生将自己的想象付诸笔端:“待到人回柴扉开,绿叶红花宽院窄,赤橙黄绿青蓝紫,百花齐放竞开来。”“未进尽柴扉先闻香,满园鲜花汇花洋,小树正长嫩绿叶,蜂蝶飞舞捉迷藏。”这是从学生的即兴创作中选取的`两首诗,既押韵,又充满了丰富独特的想象和天真烂漫的童趣。第三,创新形式。传统的课堂组织形式是较死板的。而学生的学习需要自读,也需要讨论和互助,讨论式较好地满足了这种需要。一般的讨论分为同桌讨论和四人小组讨论两种形式。能否打破这种形式,而有所创新呢?教学中可以围绕一个问题,学生分为正反方进行辩论,把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深入;也可以允许学生下位、走动,但课堂活而不乱,学生学得有趣、学得生动、学得有法、学有所得。第四,创新手段。现代化教学媒体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多种教学媒体的形、光、音、色等信息输出功能,立体地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使抽象变得具体,使复杂变得简明,使不可见变为可见,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创新,从而达到教学过程的优化。学生通过读书、观察课件、思考,仿佛置身文字叙述的环境之中,去体会所学文章的意境,思维活跃,对所思考的问题的答案将会众多、富有新意却又紧扣中心。第五,创新板书。

一堂富有创意的优质课,始于针对教材和学生特点所作的精心构思,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新颖别致、不落窠臼的教学方案。其中,作为教案内容之浓缩的板书设计十分关键。

欲使板书新颖别致,首先要善于挖掘课文潜在的构思线索,化隐为显,以图析文,从而庖丁解牛似地将课文的内在结构外化为课堂教学的直观形式。其次,板书形式追求形象生动的“微型化”,以精粹的字、词或成语并配以动态、立体又具有美感的简笔几何图等为上,从而收到凝精聚华、发乎探微之功效,将主要教学内容创新地定格在黑板上。板书设计的创新也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学生参与设计,甚至独立完成板书设计。

三、课外活动创新,拓展语文视野

思维活动要占领充足的材料、一定的社会知识、生活阅历和较宽的知识面,这些是进行再造想象、进行创新的基础。学生必须把握好教材中学到的系统的语文基础知识,但知识涵盖仅局限于教材,学生的视野将是狭窄的。人的“知识量”与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是成正比的,没有广博的知识,就谈不上创新。所以我们要非常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环境,进行大容量的课内外学习。如晨读十分钟,举行有关语文的游戏、知识竞赛、辩论会、演讲会等,学生自办手抄报、自编自演课本剧、自办校园广播电视节目,建立阅读课教室,向学生开放图书室、组织学生就近参观工厂农村等,使学生从多种渠道吸取多方面的知识,开阔视野,丰富情感。这些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思维速度和质量,从而提高其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大有裨益,都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2.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的理论 篇二

一、重视大学功能, 增加高校教育投入

如何认识大学教育承载的任务和其功能体现, 是各国政府教育政策制定的先行理念。基于历史原因, 我国高等教育曾一度过分强调其政治功能, 忽视其重要的社会和经济功能, 从而导致高等教育一度迷失方向, 甚至废止。深谙中国国情的邓小平以宏大的战略眼光敏锐地认识到, 高等教育不仅应具备政治文化功能, 还应承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任。他说:“我们国家, 国力的强弱, 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 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 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 教育搞上去了, 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 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 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从长远看, 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否则, 我们已经耽误了二十年, 影响了发展, 还要再耽误二十年, 后果不堪设想。”1982年, 他明确指示:“战略重点, 一是农业, 二是能源和交通, 三是教育和科学。搞好教育和科学工作, 我看这是关键。没有人才不行, 没有知识不行……要抓紧发展教育事业。”1985年, 他再次强调:“各级领导要像抓好经济工作那样抓好教育工作。”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教育工作不仅要抓, 而且要抓紧、抓好, 严格要求, 少讲空话, 多干实事。”1988年, 他又从战略高度特别强调教育要优先发展。他说:“我们要千方百计, 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 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 把教育问题解决好。”并在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 再次突出了高等教育的重要性和改革的紧迫性。

明确了大学功能后, 怎样去实现高等教育的发展, 促进其功能的实现呢?对此, 邓小平指出:投入是关键。但是, 由于我国经济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教育低投入思维固化, 高等教育投入长期严重不足, 导致其发展处于举步维艰的困境。尽管经费异常紧张, 但邓小平还是说:“我个人认为, 科研、教育经费应该增加。”“经济发展和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发展的比例失调, 科教文卫的费用太少, 不成比例。甚至有些第三世界的国家, 在这方面也比我们重视得多。……我们非要大力增加教科文卫的费用不可。”除了政府增加投入, 邓小平还一贯主张办教育要两条腿走路。所谓“两条腿走路”, 主要是指办学形式要多样化。邓小平认为, 发展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 必须采取多种办学方式, 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办学力量, 拓展教育经费来源渠道, 来保障教育投入和助推其发展。在他的影响下, 我国逐步建立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全日制学校与半工半读业余学校并举, 公办学校与私立学校并存等多种办学形式, 高等教育体系日臻完善。在邓小平的主导下, 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来源渠道得以拓展, 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逐年提升, 高等教育事业从最初的精英模式逐渐转变为现在的大众教育, 高等教育的规模目前已经跃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带来的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人民素质的整体提升显而易见。

二、重塑教育公平, 完善大学招生制度

公民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是平等人权的保障和教育公平的本质要求。建国后, 由于我国人力、物力、财力等教育资源的匮乏, 导致我国大学教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只能推行精英教育模式, 不能满足大多数受教育者想进入到高等学府学习的诉求。高等教育怎样来公平、公正、合理地选拔优秀人才进入大学学习, 不仅是教育资源稀缺条件下特别彰显公平的重大问题, 而且也是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举措。虽然在建国后的一段时间内, 我国采取了非常严格的考录制度。但是, 一段时期由于极“左”思想的影响, 业已建立的考试选拔制度被废止, 大学招生采用“群众推荐、领导批准、组织审核”的程序, “根红苗正”的青年才有机会进入大学学习。而许多有抱负、有天赋的人才因家庭出身等原因被拒之于外, “重出身、轻才干”的大学选拔机制剥夺了众多优秀人才参与公平竞争的权利, 严重影响了教育公平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对于高校招生机制中存在的严重问题, 邓小平一针见血地提出:“要选数理化好的高中毕业生入学, 不照顾干部子弟。”“要经过严格考试, 把最优秀的人集中在重点中学和大学。”如何体现公平, 众所周知, 在资源稀缺情况下, 法理的建立和竞争制度的完善才是根本保证。于是, 教育部根据邓小平的指示, 于1977年召开了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 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10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 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同年11月, 我国进行了恢复高考招生制度后的第一次高考, 尽管当时的升学率不高, 但是它向全社会发出了一个重要的信号, 即所有学生都有机会通过公平的竞争进入大学学习。以此为标志, 我国进入了重建以考试制度为核心的教育体制新时期。

现在, 我国大学招生制度正是在邓小平高考招生制度的影响下, 选拔机制愈发完善。灵活的考试方式、自主录取的招生模式真正体现了人才选拔与评价制度的多样和公平, 大学招生制度的改革也不断向前推进。

三、规划学生发展, 明确高校培养目标

质优学生进入大学后, 在校期间怎样辅助他们规划正确的人生发展道路, 让他们学有所用、学有所为且全心全意为社会主义建设奋斗, 这是我国高校学生培养目标必须明确的重要前提。新中国成立后, 我们在大学生培养目标制定上出现过极“右”和极“左”的分歧。建国初期, 由于基础设施非常落后, 所以为了培养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人才, 大学教育就一味强调工程技术的发展, 大量普及工程基础教育, 而忽视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 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多是“技术机器人”。后来, 大学教育又从这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过分强调政治意识教育而忽视专业技术教育, 以至于导致我国工程技术人员的断层。两种极端培养方式均导致学生思想僵化, 培养模式单一。这不仅导致学生在发展方向上出现严重迷茫, 而且也导致高校在学生培养目标的制定上不堪困惑, 进而影响专业设置、课程部署、教学安排, 阻碍了高校的发展。关键时刻, 邓小平拨云见日, 高屋建瓴地提出“四有”目标和“三个面向”的培养方向, 使高校学生的培养目标和方向得以清晰和明确。

1. 提出“四有”是高校培养学生的根本目标。

高校要把大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 大学生自身需要向什么样的方向努力, 对此, 邓小平用“四有”进行了明示。他强调, 学校教育特别是大学教育, 应该把学生培养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中, 尤其把“有理想”作为“四有”培养目标之首, 足见他对学生理想信念塑造的重视程度。他指出:“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 尤其是我们的青年, 要有理想。”充分体现出他对过去两种极端培养方式的深刻反思和深切结合社会实际的高超思维。同时, 又辅之以“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具体目标要求, 从而强调人才素质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对社会发展的重要关系。他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 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 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 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正是邓小平“四有”目标的提出, 才使得高校学生培养的根本目标得以确立。

2. 指明“三个面向”为高校学生培养的方向。

1983年10月1日, 邓小平在为景山学校的题词中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的“三个面向”著名思想。“三个面向”深刻揭示了教育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内在的本质联系, 更是指明了高校学生培养的基本方向。

大学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主要是针对当时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出现了不一致的状况。所以, 邓小平总结指出:大学生培养出来, 必须在现代化建设下进行检验, 满足目前社会生产的需要。大学教育要面向世界, 是因为当时我们的大学教育和外界交流太少, 过于闭守, 培养出来的学生视野不够开阔, 思维不够大局, 技能不够完善。邓小平深刻认识到, 高等教育要发展, 绝不能闭门造车, 而是要走出去, 面向世界。他指出,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 孤立起来, 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 不加强国际交往, 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 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 是不可能的。”他还要求承载科学技术人才培养重任的高校要加强和世界各国的长期合作, 学习先进技术, 他说:“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 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我们不仅因为今天科学技术落后, 需要努力向外国学习, 即使我们的科学技术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 也还要学习人家的长处……我们要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加强同世界各国科学界的友好往来和合作关系。”这样, 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掌握新科技和知识, 国家才能永远强盛。高等教育要面向未来, 主要是要求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能适应和满足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不仅仅要着眼于当前, 更要着眼于未来。因此, 发展高等教育事业, 学生培养目标的制定不但要看到近期的需要, 更要预见到长远的需要。“三个面向”廓清了当时大学生培养方向上的迷惘, 也成为高等教育此后发展方向上的战略指针。

3. 指出“专业设置”是保证学生质量培养的关键。

邓小平认为, 人才必须具备“红”与“专”两个方面的素质。他早在1980年《目前的形势和任务》一文中就指出:“专并不等于红, 但是红一定要专。不管你搞哪一行, 你不专, 你不懂, 你去瞎指挥, 损害了人民的利益, 耽误了生产建设的发展, 就谈不上是红。不解决这个问题, 不可能实现四个现代化。”据此, 他认为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否人尽其才, 才尽其用, 是否满足社会生产的需要, 很大因素在于大学的专业设置是否科学。由于当时很多高校对于开设什么专业缺乏科学的调研, 对于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很迷茫, 所以出现了专业设置群体跟风的现象。这不仅会因为师资和教学设备的残缺导致学生培养质量无法保证, 也使得本来就紧缺的教育资源无谓浪费, 同时还导致大学生毕业后所学专业和就业岗位要求严重不匹配。针对这一现象, 邓小平特别指出:“高等学校的专业, 哪些要合, 哪些要分, 哪些要增加, 哪些要减少, 哪些要取消, 也要有一个统一的规划。”在邓小平的指示下, 教育部门通过全局调研, 引导各个高校整合专业设置和完善课程规划, 明确了学生培养标准, 健全了学生培养机制。

四、提升教师地位和待遇, 稳定大学师资队伍

新中国成立后, 大学教育曾在短时间内一度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但是,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 在一系列思想改造运动导向下, 高校教师包括知名老教授在学校工作中都遭到鄙视和嘲讽, 学生对教师也极不尊重, 甚至学生干部以整倒一大批教授来树立威风。特别是知识分子被打成“臭老九”, 首当其冲的就是高校教师。学生占领讲台, 批斗老师, 大学教师的地位一落千丈, 以至于名校老教授都处于“情何以堪”的境地, 教师流失, 教育废止, 严重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此, 邓小平非常痛心地说:“几百万教员, 只是挨骂, 怎么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他强调:“人民教师是培养革命后代的园丁。他们的创造性劳动, 应该受到党和人民的尊重。”此外, 邓小平还充分肯定教师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他认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关键在教师。”因此, 要不断提高教师地位, 使教师受到整个社会的尊重。他说:“我们要提高人民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不但学生应该尊重教师, 整个社会都应该尊重教师。……对于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应该大张旗鼓地予以表扬和奖励。”因此, 邓小平提出必须大力提高高校教师的地位, 使他们获得应有的社会地位和尊重。

提升教师地位除了师道尊严得到保护外, 还应体现在待遇的提高上。鉴于长期以来我国教师待遇偏低的状况, 邓小平多次指示要把提高教师待遇落到实处, 要认真解决高校教师的工资待遇、职称评定、后勤保障、住房和医疗保健等问题。他明确指出:“我们不论怎么困难, 也要提高教师的待遇。”他认为, 对教育工作者既要重视精神鼓励, 更要注重改善他们的物质生活待遇。他说:“要注意调动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光空讲不行, 还要给他们创造条件, 切切实实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具体问题。”他特别要求相关部门“我们一时还难以较大地改善教职员工的物质生活待遇, 但是必须为此积极创造条件。各级党委和教育行政部门, 首先要在可能范围内, 尽力办好集体福利事业。”

根据邓小平的指示, 党和政府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提高高校教师地位和待遇的措施, 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地位和待遇, 吸引了众多的高学历优秀人才加入到高校教师队伍中来, 稳定了大学师资队伍, 大学教师职业幸福指数逐年增加, 形成了全国“重学”、“重教”的良好氛围。

受益于邓小平高等教育改革思想的指导,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高等教育投入逐年加大, 体制逐渐完善, 大学办学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 国家通过政策扶持, 民办大学、高职专科院校迅速兴起, 这不仅扩大了办学主体, 同时也满足了众多学子的求学愿望。招生考试也早已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 学生选择颇多, 招生环节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设计和过程的规范更加完善和公平。大学校舍优美、师资充足、教学实验设备先进, 学生就业、招聘实现“双选”, 教师专心科研, 乐于从教。但是, 随着教育全球化以及国民对高等教育期待的提高, 我国高等教育也面临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需要。怎样满足国民对于高等教育的各种诉求, 如何才能发挥高等教育在我国经济转型和体制改革中的重要功能, 怎样让我国的高等教育迅速融入全球高等教育大家庭等等, 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探究。可以说, 我们的高等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值此之际, 深入探讨邓小平的高等教育改革思想, 从中获取启迪和借鉴, 对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和持续发展, 意义深远。

摘要:邓小平一生非常重视高等教育, 形成了一系列关于高等教育改革的思想, 奠定了高等教育改革的基石。针对当时高等教育的种种问题, 邓小平以高瞻远瞩的视野从高校教育功能与投入、大学招生制度、高校培养目标、大学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做了详尽论述和改革主导。对其相关思想进行探讨, 对进一步推进我国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高等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3.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的理论 篇三

“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教育信息化提出的任务。因此,要把提高对教育信息化重要性、紧迫性和发展规律的认识放在加快推进工作的重要位置,转变观念,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总体部署上来;要坚持以应用驱动为导向,以构建有效机制为引领,大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全面推进“三通两平台”任务的完成。

一是要加快构建“政府政策支持、企业参与建设、学校持续使用”机制,大力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基本实现校校通网络,班班具备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

二是要加快构建“基础性资源靠政策、个性化资源靠市场”和“企业竞争提供、政府评估准入、学校自主选择”机制,大力推进“优质资源班班通”,推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完善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基本建立起丰富多样的优质数字资源,输送到全国所有学校的所有班级,特别是能让地处偏远、贫困地区的孩子也能就近接受良好的数字资源教育,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促进教育公平。

三是要加快构建“政府规划引导、企业建设运营、学校购买服务”的机制,大力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深入研究和挖掘网络学习空间的应用模式,将空间与课堂教学有机衔接,支持师生、生生、家校间学习互动与交流,使所有教师和初中以上学生实现“人人通”,深入推动教师的因材施教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四是要加快构建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和科学决策水平,提高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五是要大力实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加快构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与测评体系,与教师资格制度、评聘体系、考核奖励相结合,完成教师全员培训。

4.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的理论 篇四

甘肃省和政县城关学区台子街学校李喜贵邮编731200 电话 *** 摘要 :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推动基础教育均衡是实现教育公平的现实途径。随着国家教育信息化战略的推进,如何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成为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化;教育资源;教育均衡

一、信息化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大有可为

1.信息化是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教育均衡的根本是教育资源的均衡,公共教育资源的均衡是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和公平跟城市的基础教育还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农村教学点等,已成为推进基础教育发展的制约点。比如农村教学点,由于师资力量薄弱、水平不高、优秀师资进不去留不住等问题普遍存在。农村学校、边远学校难以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教学质量难以提高。而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不但可以通过信息化的网络和数据库共享基础教育的优质信息资源;更可以通过实时通讯手段进行网络支教,实现优质教师人力资源的跨区域共享,从而解决薄弱地区、薄弱学校的师资问题。可见,基础教育信息化可以破解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中的短期瓶颈。

2.信息化是提升基础教育发展质量的主要支撑。资源、教师和学习者是教育过程中的三个重要因素,教育质量的提升主要依赖于这三个要素各自质量和水平的提升。而信息化的介入,可以有效促进这三个要素的全面发展。其一,信息化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将优质教育资源数字化,并依托公共信息基础设施,便捷高效地扩散,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为区域内的基础教育质量提升提供资源保障。其二,信息化也为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创造了便利条件,可以为区域内教师提供网上培训、视频课堂、互动观摩等跨区域的支教和研讨活动,让本域教师能够零距离接触先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从而为区域内的基础教育质量提升提供人力保障。其三,信息化能使学生学习突破学校围墙,扩展其学习的手段与范围,使师生拥有了获取信息的平等地位,学习者学习方式由被动式向主动式、互动式学习转变。可见,教育信息化是提高基础教育发展质量的主要支撑。

3.信息化是促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主要引擎。教育综合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办学体制、教育管理机制等多方面的变革。其一信息化可以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信息技术进入基础教育,能推动教学过程的改革,使教学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从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转变,从课堂学习为主向多种学习方式转变,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支持学习者的有效学习,形成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为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模式提供信息技术支撑。其

二、信息化可以促进办学体制的变革。信息技术可以创造无所不在的学习环境,基础教育中的学习主体可以由在校学习向离校学习拓展,能促进教育的纵向衔接与横向沟通,打通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之间沟通渠道,推动教育的跨区域融合和互动。其三,信息化可以促进教育管理的变革,通过构建基础教育的教学、管理以及科研等信息化监管系统,实时采集各基础教育观测点的数据,并根据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指标体系进行数据分析,生成区域发展指标动态图谱,直观反映该教育观测点的教育均衡发展状况,使教育管理决策更加科学精准。

二、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探索

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中确需保留和恢复的教学点配备数字教育资源接收和播放设备,配送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并以县域为单位、发挥中心校作用,组织教学点应用资源开展教学,利用信息技术帮助教学点开好国家规定课程,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更好服务农村边远地区适龄儿童就近接受良好教育的需要。

以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为目标,支持各教学点建设可接收数字教育资源并利用资源开展教学的基本硬件设施,并通过卫星传输方式,推送数字教育资源至各教学点,提高设备和资源应用水平。具备网络接入条件的还应配备摄像头,利用网络建立亲子热线,满足教学点留守儿童与外出打工父母的交流需要。

实时了解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状况,为教育均衡决策提供数据支持;通过构建数字学校进行网络支教,为薄弱学校或教学点提供优质师资;通过同步互动课堂让农村教学点“开齐课”、“开好课”;通过网络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为薄弱地区提供教学资源,促进区域学校合作,推动教育均衡。

1.建立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网络观测体系,提供决策支持。为有效监测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状况,为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协同创新中心组织人员设计研发了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网络观测平台,并在全省建立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信息化观测点,形成完善的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网络观测体系。观察服务平台基于云计算技术架构,并尝试建立了部分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信息化观测点。观察服务平台通过网络对各观测点进行远程监控,实时采集相关指标数据。平台可以进行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生成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指标动态图谱,以可视化的形式反映区域内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状况,为政府部门、教育机构、企业等及时了解现状,进行决策提供支持。

2.构建“虚实结合”的数字学校,解决教学点开不齐课的问题。为了解决农村教学点和薄弱学校“开不齐课、开不好课”的问题,通过网络和信息技术将一所中心学校与一到两个教学点连接起来,以同步互动课堂的方式分享中心学校的优秀教师资源、数字化信息资源,使教学点能系统的、有组织的开设不具备师资的课程,如英语、音乐、美术等。同时,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共享中心学校高水平的教学服务,为教学点开好课。这种在中心学校与教学点间共享优质资源、进行异地教学和网络教研的虚实结合的学校组织方式我们称之为数字学校。

3.实施全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首先,从技术和应用两个层面对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也就是说,不仅要使教师掌握进行信息化教学的知识和技能,还通过案例探究、案例研讨、现场教学观摩与反思、课例设计、实施与研修等多样的培训形式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应用经验和水平。实施“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培训”、“骨干教师信息技能培训”和“全员教师信息技能培训”等培训工作。其次,积极推动区域在线集体备课、在线教研、同课异构、“一师一优课”等活动,让教师不仅“教”,还要“研”,在研修中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最后,在区域内挖掘具有信息化教学热情,且“能有效运用信息技术重构教学过程,优化教学,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以点带面,全面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执教能力,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供师资保障。

4.汇聚优质教育资源、建设本地特色资源,完善学科资源建设。为了有效推动学科资源建设,我们以学科为“抓手”,实施教师信息空间创建活动。结合教师个人信息空间建设,依托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结合学科教学需要,在学校开展“一课一名师”、“一师一优课”、“优课优资源”资源创建活动。让教师根据日常教学需要创造、制作数字化教学资源,并通过教师信息空间共享数字教育资源及网上晒课活动,基本实现了“课课有资源,人人用资源”信息化教学新局面。

信息化促进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漫长的、不断渗透的过程,当前正处于初级应用阶段,我们只是跨出了第一步,还需要更多学校、教师的携手参与,共同谱写新的篇章。参考文献:

5.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的理论 篇五

山东淄博:借力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高位均衡

摘要:基础教育高位均衡应该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均衡;二是学段教育之间的均衡;三是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的均衡;四是从受教育者的角度看,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适合的优质教育;五是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角度看,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和谐均衡.作 者:王永奎 党东P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教育体育局期 刊: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Journal:CHIN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年,卷(期):,“”(5)分类号:

6.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的理论 篇六

历史学科描述的都是学生所不曾经历的“过去时”,传统教学基本上是单向的知识传递,不仅容量有限、传递速度慢,而也没有多少自主性和选择性。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师生总是以旁观者的姿态来对待历史知识,缺乏历史体验,无法领略历史内涵的凝重与多姿多彩。因此,传统的历史教学面临着日复一日的枯燥和机械,而河北省远程教育培训,使我意识到,通过信息技术这一新的教学手段使初中历史教学积弊有望大大改善。

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同时也为历史教学改革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利用信息技术,对推动历史教学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必将呈现出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

(一)激发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它是一种把超文体、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运载信息的媒体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的技术。它具有集成性、交互性、控制性的特点,使人们通过多个感官来获取相关信息,提高信息传播效率。采用信息技术,可将抽象内容具体形象化,微观事物宏观化,复杂事物简约化,并能多角度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大大提高课堂效率。更为重要的是,它的使用将使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课堂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不仅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更能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二)化难为易,促使学生乐于学习

历史学习是以掌握历史概念,探求历史发展动因和规律为目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很难从表象阶段直接过渡到概念阶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的历史概念,仅凭教师的讲解往往难达到很好效果,死记硬背一定也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更不能够理解历史知识生成的过程。而采用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就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将知识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巧妙的动态演示代替抽象的说教,学生就会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很快地去学习。

(三)、实现交互,促使学生学会学习

在历史课堂中,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学生的学习重心不仅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培养其自学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基本的信息素养,教师通过制作学习课件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对历史信息加以提取、整理、加工,然后进一步的研究讨论得出正确结论。正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使生生之间、师生之间能够实现交互,能够使学生由过去单纯的的“接受式”学习知识,变为学生自己主动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充分领悟历史知识的内涵,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利用知识的迁移猜想结论,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更重要的提高了各种能力,学会了学习。

7.微课促进信息时代的教育公平 篇七

关键词:微课,微课建设,微课设计,教育公平,信息时代的教育公平

一、微课

(一)微课概述

微课又称微课程,美国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David·Penrose)于2008年秋提出“知识脉冲”,这是微课的首创。他强调微课并不是为了微型教学而开发的微内容,而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基础,支持在线学习移动学习的实际教学内容。国内最早对微课进行研究的是胡铁生,他认为微课程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胡铁生不仅最早对微课进行了定义,还推动和组织了佛山市最早的微课大赛。除了国家积极推进微课,各级区市也是不断推进。全国高等学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成立了微课共建共享联盟,在全国范围内举办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的微课大赛。至今,人们对微课的研究一直不断并取得很多进展。继胡铁生之后,很多专家学者对微课进行研究,焦建立、李玉平、张一春、黎加厚、郑晓军等从微课的功能、作用等方面对微课进行描述,提出微课的定义。目前微课的定义并未达成共识。

(二)微课的发展

1.微课教学设计的发展。早期,人们对微课设计的理解主要是微课的设计步骤:确定微课主题、细化知识点、教学设计、课件设计、脚本编写、微课录制、后期处理、形成微课资源。后来,主要是基于应用的微课设计。基于应用的微课设计,也就是把微课应用到具体的学科或者课程。再后来,逐渐出现了微课设计的理论层面的研究。除此之外,微课设计也从最初的碎片化的微课片段,逐步向更加系统的微课版块过渡。

2.微课建设的发展。微课从一开始的提出,国家就推动微课的建设。微课从无到有,到今天的积极实践,微课资源的建设正在逐步走向规范和成熟。起初微课资源的建设仅限于参加比赛的微课片段,逐步变成系统化的微课建设。随着微课研究的深入,微课资源平台的建设、基于微课资源建设的相关因素的分析研究,主要课程的微课资源建设、其他课程的微课资源建设等不断进行。

二、信息时代的教育公平

(一)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往往是“具体的、历史的”。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最早提出教育公平的思想,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通过法律保证自由公民的教育权利。两千年前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民主思想。18世纪末,教育公平在西方国家上升到立法层面,规定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平等机会。近代西方又出现三种不同的教育公平观。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和近代中国的新民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都体现了教育公平。因此,教育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的时期和国家会有不同的含义。

(二)信息时代的教育公平

信息时代,教育信息化不断发展,因此,对教育公平的含义也有着不同的界定。2015年5月23日至25日在青岛召开的,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中国政府共同举办的首届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站在信息化的角度重新审视“教育公平”,挖掘世界“教育公平”的新内涵———“迈向全纳、公平的优质教育和终身学习”的“2030年教育愿景”。这是信息时代对教育公平的最新的理解。

显然,这个教育公平的最新内涵是一个愿景。更好的实现这个愿景需要我们不断努力。我们可以利用教育公平的三个层次:起点的公平、过程的公平和结果的公平,来分析教育不公,协同各方,不断促进教育公平。要实现过程的公平就要思考”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教什么”主要包含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资源等三个要素,“怎么教”这个范畴主要包含教学理论、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四个要素。因此,实现过程的公平可以从这7个分要素来进行。结果的公平是教育公平实现的最终目的。信息时代教育公平的结果就是全纳、优质、终身的教育公平这一“2030年教育愿景”。

三、微课促进信息时代的教育公平

(一)微课作为一种资源形态促进教育公平

目前微课已经从最初的碎片化的教学资源逐步发展成系统的微课教学资源。各地微课建设,教师积极参与其中,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极大促进了教育公平。此外,微课作为慕课课程实现的最常用的资源形态,为慕课更好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作用。慕课共享了课程的样式,扩充了参与课程的人数,而其中的微课才真正促进了学习的发生。

(二)微课支持新的教学形式从而促进教育公平

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冲击,产生了很多教育革新。教学方式的最主要革新体现在翻转课堂的提出。翻转课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由学生自主学习教学内容,然后教师辅助学习,整个教学过程能够顺利进行,微课在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都要求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微课的短小精悍正好满足人们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的需求。

(三)微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从而促进教育公平

信息技术推进教育信息化,微课的建设对教师的能力有了更多的考验。教师不仅要懂得本学科的教学内容,还要具有相应的信息素养,能够快速学习新的技能,更新教育理念,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教育信息化大潮。因而微课能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促进教育公平。

四、问题与展望

当然,教育信息化在不断促进教育公平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数字鸿沟,教育起点的不公平仍然很严重。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只能各方不断努力,逐步推进。

未来,微课的关注将会持续不断,在政府、学校、企业、教师的积极参与建设下,微课对促进信息时代的教育公平将会产生显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任友群.信息时代教育公平的新内涵[J].青岛:西部素质教育,2015.

8.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的理论 篇八

一、夯实校园信息化基础建设

目前,学校已建立了成熟完善的校园网络,校园网的规模、配置、连接点以及覆盖面都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设施设备完善。学校校园网综合布线工程采用交换式1000M快速以太网技术。以光纤到校连接主控中心,从教学楼的主控中心开始,主干网采用千兆连接,百兆交换到桌面,将全校各个课室以及功能场室连接起来,构成了一个贯穿全校的1000M主干高速网络。同时,学校现有多台服务器,为学校提供WEB、FTP、VOD、DHCP、OA系统、防毒系统等服务。

二、让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与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1. 在日常办公中的应用情况。我校拥有校园网络广播系统、OA办公系统、图书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安全管理系统、电子邮件系统,档案电子管理系统、ESET防毒服务器版、网络监控软件、涵盖各个学科的教学资源库系统、FTP系统,以学校网站和学科网站为主的网站系统等。全校教职员工都能熟练地掌握和应用学校OA办公系统。

2. 在教学中的应用。每个周二、周三是学校的常规听课日,每节课都有同科组的几个甚至十几个老师听课,课后按惯例都进行授课者与听课者的反思和交流,但因为教师都有各自的教学任务,课后的评课经常因为没有聚集在一起的时间而不得不走过场,效果并不理想。于是我们于2008年开辟了“网上评课”,先由授课老师在课后开帖进行教学反思,再由听课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撰写评课跟帖交流。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教师可以在任意时间进行跟帖评课,同时反馈的速度也更及时,参与的教师更多。

3. 在德育中的应用。我们在学校网站上开设了“家校联动”,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的教育动态,引导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共同开展对孩子的教育。开设“家教宝典”,向家长介绍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交流教育体会,取长补短。开设“家长心声”,让家长自由发表见解,学校也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和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通了博客、QQ群、公共邮箱、飞信等,使沟通更及时、到位,教育效果更显著。由于我校有两个校区,很多时候学校组织开展讲座、家长会、队干竞选等活动都不能同步,但我们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克服了这一问题,实现了异地同步播放。

三、提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力

1. 多种培训形式。学校行政率先参加各种电化教育培训,电教员多次参加区内外的培训工作,每学期老师100%参加教育技术的培训。针对不同层面人员的需要,我校构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模式:校外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重点培养和普遍提高相结合。校外培训主要是选派有关教师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培训或到省内外机构观摩学习。同时组织教师参加因特尔未来教育培训班、教育技术初级、中级考核等。为了使广大教师能及时掌握最新的现代信息技术,学校坚持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期校本培训学习,由教学处和信息科组具体负责,分批、分层次地对教师进行培训。

2. 丰富培训内容。包括电教设备使用培训、计算机的软硬件知识、WORD和EXCEL高级应用、课件设计培训(PowerPoint、Flash)、网页制作、多媒体课堂设计培训、网络应用培训等培训。这使我校的信息技术教育从单纯的计算机教育发展为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整合各学科的教育教学。

四、以规范的管理确保使用

学校要顺利推进教育信息化,必须抓好设备的管理和使用。在管理上和使用上我们做到了标准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学校成立由教务处、总务处及信息技术组人员组成的管理领导组,并根据我校的实际,制订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比如设备定时检修登记表、班级电教设备报修登记表、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等,力求做到管理到位,事事有章可循。另外,我校借助社会专业资源协助做好校内信息化设施和系统的维护、保养、升级等,从而使设备的使用处于良性状态,应用更有效,更好地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

9.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的理论 篇九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以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当前,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现代课堂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不仅仅是教学手段的变化,同时它也带来的教育内容、教学组织及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变化。

我们应该怎样理解教育技术呢?也许可以这样说:搞教育技术,无非是搞好理论,用好技术。但是,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搞好理论,用好技术呢?一本书中做出了如下的回答:教育为体,技术为用!这是改自洋务运动时一位思想家的一句话。所谓“教育为体”,即是在告诉我们在探讨教育技术问题的时候,不管在哪个层次上,应要先从教育的角度出发,多关注教育问题,而不是太多的关注技术问题。这是因为技术首先必须要适应教育的形态,而且技术对教育的改造甚至革命要比教育对技术的制约弱得多、慢得多。所谓“技术为用”,即技术是作为一种工具来参与教育的。但这不等同于它是技术的奴隶。因为教育会决定使用什么技术,如何使用技术,技术反过来也会影响教育,使教育发生变化。教育在不同的阶段使用着不同的技术,而教育的本身也随着技术的使用发生着变化。这一点是符合实际、有目共睹的。总之,技术对教育的改革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个进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技术首先被教育采用,技术的影响会有产生从量变到质变的积累,从而影响教育本身也发生改变。

10.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的理论 篇十

侯 振 军

陇西县南二十铺九年制学校

运用尝试教学理论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侯振军

(陇西县南二十铺九年制学校 甘肃 陇西 748100)关键词:尝试教学 实践

2008年秋季。二十铺九年制学校开始迈出了以学,习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为开端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2009-2010年在学习山东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自主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在兼容并包的基础上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本土化三段六环节”教学模式。2011年秋,在县教体局大力推行邱学华尝试教学“先练后讲,先试后导“的教学模式后,我校及时开展了尝试教学理论研讨活动。通过认真分析之后,我们形成一致观点。尝试教学与我校”本土化三段六环节“教学模式有许多相通之处,能够为我校的教学模式提供更好的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更值得庆幸的是邱学华教授与2011年11月14日下午深入我校课堂调研并指导了各项工作。邱教授指出:我校的导学案的设计基本和尝试教学一致,符合尝试教学要求。并建议将我校“本土化三段六环节”教学模式更名为“本土化三段六环节尝试教学模式”。在邱学华教授的指导和鼓励下,我校决定将尝试教学法“先练后讲,先试后导”的理念,将“尝试教学”的手段和环节与我校“三段六环节”进行有机结合,实践。

为了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我校从2011年秋季起,在学校原有高效课堂 “本土化三段六环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邱学华“尝试教学法的理念,在全校九个年级14个教学班全面开展了尝试教学理论的推广和应用改革实验。我校实施尝试教学理论实验的措施和做法是:

一、重视学习尝试教学理论

我们在推广运用尝试教学法的过程中,始终把学习尝试教学理论放在首位。我们先组织教师系统学习邱学华同志的《尝试教学法的理论的实践》、《再论尝试教学法》、《关于尝试教学法的几个问题》,同时,我们还注意把我校教改成果“三段六环节“教学模式与尝试教学结合起来。为了便于教师系统的记忆和掌握,我校结合教体局制定的教学热点问题进行探讨研究,狠抓师资培训。每周定期举行一次专题讲座,并且把学习、讨论的内容纳入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这样使教师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加深了对尝试教学法的认识。为了把尝试教学理论的学习和运用引向深入,我校选派骨干教师参加2011年山东泰安尝试教学协作区年会及赛课活动、2012年江苏南京尝试教学

年会协作区年会及赛课活动、2012年上海尝试教学年会协作区年会及赛课活动并取得较好成绩。

二、加强领导,重在落实。

实验开始之初,首先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主任、各学科骨干教师为组员的课改办公室,课改督评小组。使教改工作在组织上有了保证,指定专人负责实验协调组织领导工作。制订了“运用尝试理论,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课题实验,在全校各学科上全面推广。

任何教改活动的关键在于落到实处。我校落实的主要做法是:理论充实、实践探索、研讨反思、丰富创新。理论充实,即认真组织实验教师学习邱教授的尝试教学理论和方法,提高认识;实践探索,即鼓励教师大胆采用尝试教学法教学,并及时积累经验,总结教训;研讨反思,即互相听课,组织讨论,进行课后反思,发现问题,研究解决,总结经验,及时推广;丰富创新,勇于创新,灵活运用尝试法进行教学,开拓学生思路,激发学生自学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全面实施尝试教学实践,促进教学成绩大面积提升。我校要求教师掌握“本土化三段六环节尝试教学”基本模式如下。

1、提示课堂学习目标及基本尝试训练

2、展示预习指导及出示尝试题

3、学生尝试练习、预习交流,教师巡视。

4、分组展示预习成果。

5、当堂训练。(再尝试)6.小结收获成果

在基本模式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班级实际情况,结合尝试教学理念,我校实施了如下课改实验:

1.小学1至2年级实施“愉快尝试教学法”。教师主导课堂,重点从学生的养成习惯方面着手,营造快乐和谐气氛,创造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学习、练习,巩固基础知识,为下一阶段的自主学习打造坚实的基础。

2.3至9年级理科实施“分层合作尝试教学法”与“本土化三段六环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前分层设臵尝试题、课中体现合作、交流、展示。课后重新设臵第二层尝试题,重点辅导。不同层次的给学生以阶梯式引导,递进式尝试,增强其学习的方向性、积极性、解决问题的主动性。从而更好地体现理科演算性较强的特点。尝试题型包括合作尝试题和分层尝试题。

3.3至9年级文科教学实施“目标尝试教学法”与“本土化三段六环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基本遵循我校三段六环节教学模式,课前出示学习目标,学习导引,学生按照目标自学课文,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知识积累。然后通过课堂展示提升知识迁移和运用能力。再

通过当堂训练达到对知识的巩固和拓展,真正让学生学会知识、学活知识。

四、实验效果喜人

尝试教学理论在我校的推广和使用,有力地促进了全校教师教育思想的转变,促进了教育理论的学习和教科研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质,促进了课堂教学改革。自从开展尝试教学法一年多以来,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经过全校教师的辛勤耕耘,尝试教学取得了喜人的效果。

1、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得到改变,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实验的指导思想在教学实践中深入人心,注重学生素质培养,注重发挥学生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彻底改变以往满堂灌的传统教法,使学生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学会学习的方法。课堂上出现了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生动局面,使教师更深切地体会到了素质教育的高效益和可行性。2011年,我校高菲菲老师参加甘肃省“同课异构”说课大赛并获一等奖。曲陇艳老师参加山东泰安举办的全国尝试教学协作区说课大赛并获一等奖。2012年。我校高菲菲、苟莉莉在上海举办的全国尝试教学协作区说课大赛中分别获特等奖。

2、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

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能力。通过一年多的实践,运用尝试法为主多法配合,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最佳组合,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能力有了提高,智力得到了发展,教学效果较好。我校去年去年初中、小学各科成绩均居全县二类区、学区前茅。

3、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

传统的课堂结构在长期的实践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形成了许多弊端,“教师讲,学生听”、“重结论,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运用尝试教学法的“三段六环节”教学模式,符合少年儿童的需要,符合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改变了“满堂灌”、“注入式”等陈旧的教学方式,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增加了学生练习时间,以练为主,练在课堂,当堂反馈,及时矫正,突出了教学的重难点,合理地分配教学时间,把主要的教学任务安排最佳时间里。

通过邱学华尝试教学理论的学习,年逾古稀的老专家给我们以有力的支持,他的教研之路,教研精神给我们以深深的鼓舞。60年坚持不懈,60年孜孜不倦,60年研究不停,多么坚毅的教研精神啊!所以,在全县大力推广邱学华尝试教学的大好形势下,我们清醒的认识到,已经取得教研成果仅仅是成功的起点,我们决不会就此止步,而要乘着改革的春风,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实验中。我们

11.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的理论 篇十一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信息化;中小学;教育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08)04-0011-03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中小学教育产生的深刻影响

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它不仅带来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更重要的是对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等各方面产生深刻影响。

1.信息技术引发了中小学教育教学观念的变革

信息革命的大潮冲击着教育领域,对中小学教育教学观念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首先,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领域,对“读、写、算”这一传统教育的“三大基石”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使阅读方式从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多媒体和高效检索阅读,使写作从单纯的文本和手工写作转变为多媒体写作和各种自动化输入方式,使计算机纯数学计算扩展为多媒体信息的综合处理,这一切将导致中小学教育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新的变化。

其次,以网络和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领域,使基础教育的教学形式、手段、方法、环境等变得更新,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大扩展了教学领域,而且使传统的教育理论、课程结构、师生关系、人才培养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再次,为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新的教育观念正在逐步确立,例如:素质教育的观念、超前教育的观念、发展个性的教育观念及终身教育观等等,为基础教育的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依据。

2.信息技术赋予了“教”和“学”新的涵义

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关系,是教学过程赖以存在的基础,是教学过程的支柱和动力。但在传统教育教学理论中,认为教师决定着教学方向和内容,掌握着教学进程、方法和结果,尤为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虽然也指出要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学生更多的被摆在一个被动接受的地位,因为教学过程就成了一个以“教”主导的过程。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突破了原来意义上的教师和学生的涵义及其相互关系。

首先,教师的地位发生了变化。教师的地位从传统的教学信息提供者变为学生求知过程中的合作者和引导者。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可以使教师与学生构成一种伙伴关系,学生与教师之间可以进行相互讨论,取长补短,因此,学生的学习由被动的“听”为主动的“学”。

其次,信息社会中的教育模式,使教师的权威不再建立在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积极参与以促进其能力充分发展的基础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教学过程倾向于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和个别化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生的被动地位,使学习成为一种大规模的各取所需的学习过程。这种建立在学生兴趣与自觉性上的学习,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将会更加深刻。

再次,教师的角色已由“奏者”向“伴奏者”转换,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纵深发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职责将会有两个方面的转变:一是对学生学习的监控、评估的指导作用加强。教师要帮助学生选择那些有价值的教学信息或课程,合理调动、组合各种教学资源,使其发挥各自优势,将注意力集中于解决问题而不是讲课上。二是教师将成为参与课程及软件开发的主要成员。课程软件的质量及适应性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直接参与教学实践的教师应是课件开发设计的人员,这是因为他们长期在教学一线实施教学,既有专业知识,又有教学经验,通过他们来设计制作课程软件,则针对性强、适应性广、教学效果好。

3.信息技术促进了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主要是采用多种教学媒体(文本、图形、图像、声音、活动视频及动画等)综合处理教材内容,传递教学信息。因此,给学生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诸如视觉、听觉,甚至包括触觉和嗅觉(虚拟现实类的多媒体CAI课件就可以让学生感受触觉和嗅觉)等多种感官的刺激。这种刺激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积极性,而且能使学生进入了视听并用、抽象逻辑思维与具体形象思维共同参与学习过程的多维动态。因此学生的思维活动易于突破抽象思维的难点与局限,使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学生的自然习惯,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和更高的教学效率。

教学效率的主要衡量标志是在同样的有效时间内使学习者获得更多的知识容量。教育心理学实验表明:人们在学习时通过视觉获得的知识占83%,听觉占11%,嗅觉占1.5%,味觉占1%。这证明视听在学习过程中起的作用较大,同时也表明,视觉与听觉结合,获得知识的总和能达94%,可见视听在学习过程中尤为重要。

实践表明:人们在学习时应用的教学媒体与注意力集中程度密切相关,关于注意比率的研究证实,使用视觉媒体,其注意集中的比率为81.7%;使用听觉媒体,其注意集中比率则为54.6%。可见视觉媒体引起人的注意力比听觉媒体高得多,若视听结合则注意力集中的比率会大大提高。进一步对记忆比率的研究表明:对于同样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教学方式,学习者获得知识所能保持记忆的比率是不同的。同样一份材料,采取口授法,只让学习者听(纯听觉),3小时后能记住60%;只让学习者看(纯视觉),3小时后能记住70%;视听并用,3小时后能记住90%,3天后,三种学习方法的记忆率分别为15%、40%、75%,可见视听并用的记忆效果远大于纯听觉、纯视觉的效果,3天后大于前两者之和。

从以上三个方面的研究成果表明:在学习中视觉和听觉最有效,二者并用效果更佳,若能充分发挥人的五个感官的全部作用,效果最佳,必然会获得更多的教学信息,保持更长久的记忆,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因此,采用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CAI实施教学能使教学过程优化,提高教学效率。

另外,信息技术在教学内容的组织过程中,实现了教学信息组织的非线性化。传统的教学信息(包括文字教材和声像教材等)组织结构都是线性的、有顺序的,而人类的思维、记忆却是网状结构,通过联想可自由选择不同的路径。所以,传统教育制约了人的智能与潜能的调动,限制了自由联想能力的发挥,不利于创造能力的培养。现代信息技术能综合处理各种媒体信息,且具有交互性,实现了教学信息组织的非线性化,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水平创造了条件,能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

二、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教育信息化促进中小学教育现代化

12.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的理论 篇十二

2001年, 北京市实施“校校通”工程,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 昌平区所有学校都建有校园网、网络教室和多媒体教室, 能通过昌平教育信息网访问互联网, 近9 0%学校班班都有多媒体, 教师达到每人1机。从人力资源来看, 昌平区有8 0%的教师是年轻教师, 经过计算机模块考试、未来教育及相关软件培训, 教师的计算机水平已经在普及的程度上有所提高。所有中小学都已开设信息技术课, 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机有浓厚的兴趣和爱好, 并能完成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良好的信息化环境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应用的关键问题是缺乏信息化教学资源。

我区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施力。

一、形成一支高水平的教育信息资源开发和管理队伍, 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促进专业化成长

区域性学科资源建设要解决资源平台的管理、技术培训、学科资源上传审核以及评价等问题, 需要有一支具有共同核心目标的队伍。这些工作又分属于信息中心、教研部门以及科研部门, 因此几个部门如何整合是区级资源建设的关键。

多部门合作的运作机制。建立以教委领导牵头、进修学校作为主要业务单位、基层学校积极参与的组织机构, 由专家顾问组、领导组、课题研究组组成, 明确各组的工作职责。在实践中, 我们发现整合几方面优势在资源建设中可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整体规划作用, 使得资源建设充分发挥各自优势, 目标明确、方法得当、效率提高, 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二是保障作用, 经费与技术为该课题的有序进行提供了保障。

以学科为单位的分层管理模式。结合昌平区各学科教研员之间工作相对独立的特点, 我们采取了以学科为单位的分层管理模式。一是实现资源的分级管理, 通过设置不同的权限, 用户可以实现分级管理。资源网群就是由多个学科组成, 每个学科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资源网站。权限的逐级下放使得各学科能够根据年级和教材的章、节分设管理员, 进行梯队式管理, 减轻管理员的工作量, 提高资源审核的效率, 保证资源的及时性。二是能够修改平台的组织结构, 实现资源课程化, 方便教师使用和查找资源。所有栏目和频道的管理员主要由教研员、市区级骨干教师组成, 他们发挥着引领和带头作用。

二、建成具有昌平区特色的、高质量的中小学教育信息资源库群,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区域性教育资源建设的内容应该以直接支持教育教学的结构性资源为主。根据各版块的功能不同, 教育资源可以概括成两大类型。

1. 以学科为单位的课程资源建设及应用

学科栏目管理员进行了资源框架的搭建, 将专题类、教材体系类、课标类三种进行组合, 最低端都是素材资源, 具体组合见图1。中学数学、中学地理等学科使用的是这类型框架结构, 中学数学:按课程知识点、教材培训、精品资源等分类, 每个专题都下设年级、章节, 然后是资源。这样划分, 便于教师检索。

构建课标和本地教材双框架体系, 方便本区教学, 具体组合见图2。中学生物、中学物理等学科使用的这种框架结构, 方便使用不同教材版本的教师的交流和使用, 使资源库更好地适应教材版本的多元化的发展。

从素材角度出发, 具体组合见图3。中学语文、中学化学使用此类框架结构, 如中学化学按化学课件、化学教案、化学试验、化学试题等分类, 然后下设年级和章节, 具有显明的学科特点。

各学科在教研员的带领下, 将资源建设与教学的重要环节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探讨资源在教学的备课、教学实践、复习考试、反思交流等环节中发挥的作用, 使之真正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2. 以项目为单位的课程资源建设

在推进教学的进程中, 很多资源并不是单纯以学科的方式呈现的, 这些资源项目特色明显, 以原创资源为核心。其框架结构很简单, 具体组合见图4, 一般以专题为主线。比如网络管理, 是针对教育信息化学校校园网络管理方面的一些问题进行资源建设。

项目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着眼于学生和教师的发展, 在开放的环境中, 激活、生成、提炼师生学习的各类资源。强调的是资源的动态生成性, 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的交往互动所形成的, 对教育教学起到支持作用。

三、建立较为完善的管理和评价体系, 保障资源建设的有序持久进行

制订资源建设资金管理方案。区教委领导高度重视全区资源建设工作, 每年给予2 0万的专项经费支持, 为规范和加强资源建设资金管理、保证资金合理和有效使用, 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我们制定了《昌平区资源建设资金管理办法》。为调动起广大教研员和参与资源建设教师的积极性, 我们采取经费使用下放的办法, 分阶段实施。第一年, 为了扩大资源建设的参与度, 我们对申报资源建设的2 8个学科给予5 0 0 0元启动经费, 用于本学科资源建设过程中培训、研讨、资料购置。第二年, 在大面积参与的情况下, 仍采取资金下放, 但根据完成工作量来决定下放资金的多少。透明量化的经费管理是昌平区资源建设能得以有序持久运作的基本保障。

确定资源评价奖励制度。我们制订了《昌平区学科资源的评比、奖励方案》, 从优秀团队、优秀个人、资源成果三个维度进行, 如优秀团队主要体现团队在资源建设中的组织、监控、管理的成效;优秀个人主要体现在资源建设中的骨干作用、活跃度及参与优秀资源成果评比情况;优秀成果则是以资源建设不同阶段所反映出来的成果为主。通过评比、表彰有突出表现的团队和个人, 奖励促进昌平区资源建设, 有效推动了区域教育资源建设的进程。

四、形成“开发、应用、共建、共享”可持续发展的整体趋势, 促进区域性教育信息化发展

1. 建成了昌平区学科资源网站群。

目前已经有2 8个学科、1 3个项目参与资源建设, 总资源数为1 1 7, 3 2 2件;形成了一批与新课改相适应, 与现有教材紧密配合, 符合学科特色的教学资源, 极大地满足了教师的教学所需。

2. 形成一支高水平的教育信息资源开发和管理队伍。

学科资源平台上实名注册人数为2, 8 4 4名, 参与该项目的教师占全区专业教师的6 0%。这支队伍由教研员和一线学科教师组成, 他们是资源建设者和使用者。

3. 形成了成熟完善的配套管理体系。

13.教育对社会的促进作用 篇十三

教育一方面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和人口等的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教育也反作用于社会。教育作为社会的子系统,它首先承担培养人的功能,并通过育人功能进而实现其社会功能,保障社会的延续与发展。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推动社会发展变迁和促进社会流动。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是就教育所培养的社会实践主体在生产、科技、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挥的作用而言的,它指向的主要是社会整体的存在、延续、演变和发展。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则是就教育所培养的社会实践主体,通过教育的培养和提高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个人能动性、创造性的弘扬,以实现在职业岗位和社会层次之间的流动和转换而言的,它指向的主要是社会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境遇的改善。

一、教育的社会政治功能

虽然现代政治为现代教育奠定了社会基础,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但现代教育对社会政治并不是消极的,它同样具有促进社会政治发展的作用和功能。现代教育对社会政治的功能,还有它自身的很多特点。它主要是通过培养人和宣传政治路线、方针、主张,推进社会民主进程,来为社会政治服务的。

(一)现代教育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政治服务

无论那个时代或阶段,都要通过教育来培养造就合格的公民和政治统治人才,从而使受教育者具备阶段或时代所希望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思想意识。因为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其中有一部分要进入社会上层建筑领域,组织管理国家各项事务。这部分人才对社会政治具有更直接的作用。如我国古代的教育向学生传授的大都是“修己治人之道”,目的是要他们能够“致君泽民”。古代学校实际上就是培养官吏的场所。封建时代则需要驯服的、听天命的臣民,这就决定了封建统治者再教育上实施愚民政策和等级制度。资产阶级出于本阶级的需要,教育要既能培养为资本主义制度创造利润,又不打扰统治者安宁的人。社会主义教育既要培养当家做主的公民,培养关心国家政务,参加国家管理的人才。

任何一个社会政治秩序的稳定,除了全体人民的政治社会化之外,还需要一批专门的政治人才。学校教育从它一产生就担负起为社会培养国家所需要的政治人才、管理人才的责任。我国古代学校典型的“养士”教育在培养政治人才方面具有十分突出的功能。现代社会学校教育的功能增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第一次提出既培养管理人才又培养具有一定知识的劳动者的双重目的,但是通过教育培养政治人才的功能依然存在,尤其某些著名学校和某些专门类型的学校如党校、司法学校、军事院校等,在这方面承担着特殊的任务。英国的“公学”和牛津、剑桥大学培养了一大批英国最高层的政治人才。而且,由于社会政治、经济的日趋复杂,科技向领导和管理部门等各个社会领域的全面渗透,国家在政治人才选拔标准上趋向于高学历,对政治人才和管理人才的要求更高了,为此通过教育选拔、培养政治人才、管理人才就愈显得重要。许多国家为了适应这种变化,设立了专门培养国家管理人才的学校、系科,以满足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

(二)教育通过形成舆论、思潮,对社会政治产生影响

学校是青少年和知识分子比较集中的场所,具有活跃思想的氛围,尤其是高等院校中的知识分子和青年,文化理性层次较高,对社会现实总带有文化理性的思考,即以一种理性的批判态度来思考社会现实。青年学生一方面努力吸纳知识、探求真理,一方面积极传播知识和真理去影响社会,从而形成一种社会舆论力量。所以,学校必定是研究、探讨、传播各种思想,形成各种思潮的地方,也是对社会最敏感的地方,社会的各种现实问题都会在这里引起人们的关注,也会在这里找到反应。这种思想舆论对社会政治的巩固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我国明朝的东林书院,现代的“五四”青年运动、“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都对当时的政治产生过巨大影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其作用往往有两个方面,即巩固或动摇一定社会的政治秩序,关键是看这种思潮、舆论与社会认可的政治意识是否方向一致。因此,要重视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对社会政治的直接作用,充分利用教育传播有利社会政治巩固和发展的思想与舆论,避免消极影响。当我们看到教育的政治功能的同时,也要认识到教育对社会政治的作用有两个不同的结果。当教育反应的是先进阶级的利益时,教育就对社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当教育反应的是落后阶级的利益时,教育就对社会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当教育服务于某阶级时,就对某阶级的政治具有巩固和促进作用,对对立的阶级起破坏作用。因此,要正确的认识教育的政治功能。

(三)现代教育推进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功能

社会民主属于政治范畴,民主政治是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现代民主是现代政治重要组成部分。民主政治必然要求民主教育与之相配。民主教育,即实现教育的普及化、民主化、法制化,则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现代教育同时也是民主政治的一个条件。现代教育具有通过传播民主政治,启发、激励人们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等功能。例如,现代教育具有提高人们政治素质的作用。因为社会民主政治发展的程度,同参与政治活动的人所接收教育程度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为正相关,即人们受教育程度越高,政治素质越高,民主政治的参与意识和能力也会相应提高;现代教育有加工、选择、再生产民主政治的作用。因为从一定意义上讲,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不仅具有传播民主政治的功能,而且还具有床罩民主政治的机制与作用,可以说是社会民主政治的发源地。民主与法制嘻嘻相关,民主政治只有在法制轨道上才能更好实现,因此现代教育通过对社会公民的法制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制意识,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包括人权观念、权利义务观念、遵纪守法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等,从而促进社会民主化的进程。

二、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教育是社会的一部分,是构成社会诸因素的一种,是社会大系统中的子系统。教育对社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随着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大,教育对现代社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表现出强烈的社会发展功能。下面将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分析现代社会教育趋近社会的发展功能。

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在下面两个方面:

(一)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在生产和提高劳动者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

作为劳动力的人是社会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劳动生产力的高低。但人的劳动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靠遗传获得的,而是通过教育和训练获得的。教育一方面能使前者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另一方面,又可以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和素质,而劳动者一旦经过接受教育而提高了劳动素质,就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给社会带来极为明显的经济效益。

(二)教育是科学技术的再生产及生产新的科学技术的手段

科学技术的再生产有赖于教育,教育是实现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手段。科学知识的再生产首先需要科学技术的积累和继承,而科学技术的积累和继承都离不开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所进行的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一方面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一方面对已经投入生产的劳动力进行在教育,这就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科学文化水平,从而为先进的科学知识的普及与提高,为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基础。

教育不仅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手段,也是发展创造科学技术的重要途径。由于学校人才集中,科研设备较好,学科门类比较齐全,有利于各门学科的协作,开展综合性课题和边缘科学的研究,以及可以从学生和研究生中不断补充后备力量,已经成为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军。因此.不仅可以直接生产出新的科学知识,而且由于科学一技术一个生产体系的逐步形成,还可以创造出许多新技术、新工具、新工艺。例如,我国国务院发明奖励条例颁布后,近年被批准的全部发明项目中,来自高等学校的占有相当的比例(约三分之一左右)。可见,教育不仅是传播科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生产新的科学技术的重要手段,为物质的生产过程生产出新的科学技术一生产能力,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手段。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国民经济体系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工矿业生产总指数只是战前1935年至1937年平均数的13%,农业生产也降到了最低水平,1945水稻产量只有四千多万石,这是明治时期以来最低的数字。加之战后447万军人和流民被遣返回日本,日本人口聚增至7647万,1946年日本又爆发经济危机,这一切致使日本的经济处于崩溃边缘。根据日本国情,把贸易立国主义成为日本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然而贸易立国主义能否在实践中行得通,关键在于日本是否具有高水平的科学技术和高质量的劳动力,否则它就难以在世界性的经济和贸易竞争中获胜。为了培养出高质量的劳动力,日本将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投入,颁布各种有利于教育发展的法律和条例。就这样,日本在经济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仅用一年的时间,中小学教育就达到普及程度,入学率达99.27%,并且达到高中普及。教育的普及,及时为日本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合格人才。从1949年起,日本经济开始逐渐恢复,1955年日本工矿生产指数上升到180.7;超过投降前1944年最高水平178.9,并进入高速增长期。日本政府及时认识到教育对促进经济发展的贡献。1957年,日本政府在公布的《新长期经济计划》中,在战后首次把教育政策和发展规划编入“国民经济计划”。随着产业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财政规模的扩大,日本政府采取了投巨资以教育的政策。在1959年~1969年间,国民收入增长2.3倍,但总教育经费却增长3倍。在这一期间,日本的中、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日本高中升学率1958年为53.7%,60年代中期超出70%,70年代达到了80%。日本高等教育的升学率由1958年的16%,上升到1965年的25.4%。中、高等教育的发展为日本经济输送了大量高素质的人才。1956~1972年,日本经济出现了三次高速增长的高潮。1967年,日本经济超过了英、法;1968年超过西德,在资本主义国家跃居第二。

三、教育的文化功能

(一)教育传存文化,实现文化的再生产。

教育是文化的有效遗传机制。在学校教育没有出现以前,文化的遗传是自然发生的。自学校教育出现以后,文化的遗传就变的自觉而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了。学校教育以其高度浓缩、简捷、系统、目的性强等特点成为文化传存的主要渠道和实现文化时代延续的主要方式。古代社会如此,近代社会亦然。在当代社会,虽然信息传递的渠道和方式都日益多样化、网络化和社会化,但无论那一种渠道和方式都不仅没有取代学校之于文化的作用,反而更加要求学校担当起高质量、高效率、高速度地传递文化的责任。同时,教育通过提供文化价值导向使教育者和学习者按其导向选择有正确价值的东西加以传授和学习并使之发扬光大。教育总是选用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去武装年轻一代的头脑,通过选择知识、开发课程、编辑教材、师生授受、评价调控、指导运用等机制,筛选、整理、运用、评价文化,以便把人类文化的精粹用最容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的方式组织起来,指导和帮助年轻一代获得更多更有效的知识,从而实现文化的保存和延续。在教育情境中,人们通过学习掌握文化传播的各种符号、方式和手段,进而利用它们在不同文化间开展交往活动,传递知识经验,交流思想感情,从而克服和消除了封闭、孤立、疏远、误解和分歧,达到理解、融合的目的,使人类社会变得越来越开放、合作、亲近和密切。

(二)教育筛选文化,实现文化的良性发展。

文化不完全是纯净的,良性与恶性并存,精华与糟粕同在。为了保障文化的良性发展,保护年轻一代的身心健康成长,必须对文化进行筛选,调控文化发展的性质和方向。社会的文化筛选和调控机制有多种)在阶级社会特别是学校教育产生之前,文化发展是一个自然自发的过程。而在阶级社会特别是学校教育产生之后,文化发展就进入了一个自觉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阶段)社会设置多种机制对文化发展加以选择和控制,“剔其糟粕,取其精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便使文化朝着有利于阶级统治、社会发展和年轻一代成长的方向发展。学校教育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选择与控制机制。在古代社会,无论中国孔子的“不问稼穑”“不语怪力乱神”,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乃至儒家的“六艺”、“课程”、“五经”“四书”教材,还是古希腊教育的“七艺”课程,都是教育的文化选择、控制功能的表现。除此之外,教育还通过培养年轻一代良好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辨识能力和行为习惯,增强他们对社会各种文化现象的选择、辨识能力,来对文化发展加以选择和控制。当代社会,信息骤增,知识爆炸,文化现象错综复杂,更应该充分发挥教育的文化选择与调控功能。一方面,应当按照促进文化发展和学生发展的双重原则,拓宽教育内容边界,尽快尽量地将文化发展的最新成

就纳入教育内容即课程体系,充实更新课程内容,扩大课程范围。另一方面,比选找保障文化良性发展和儿童健康成长的双重原则,将文化中那些有碍文化良性发展,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的内容坚决排斥在课程内容之外,保持课程内容的真善美性质。

(三)教育整合文化。

教育对文化的整合主要是通过课程和教学进行的,学校课程将各民族文化,亦即人类总体文化中的精华纳入其中并加以重新组合成有机统一的知识体系,进而通过师生的教学活动在学生身上一综合文化素质的形式体现出来,从而实现了文化的整合。这一文化转化、整合过程为: 从各民族文化精华到学校课程内容到师生教学活动再到学生综合文化素质,文化整合。最后,创新文化,实现文化的生产,文化生产是一种特殊的创造性活动。教育的文化生产和创新功能通过以下几方面表现出来。

首先是教师对课程内容的创造性加工。教师在课程内容与学生之间,不是像搬运工那样简单机械地将课程知识传输给学生,而泗洪县要将其内化为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养,再主动外显为教育信息!教学能力和教学行为,进而影响学生的成长发展;

第二是教师的创造性科学研究,进行知识生产,创造出新的知识、新的理论和新的作品,从而丰富、发展和更新文化,并将其充实、渗透到教学内容中;

第三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养,以便使他们日后进行知识的生产与再生产。对文化生产和更新来说,教师不仅生产精神产品创新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培养学生的生产和更新文化的能力去推动文化的生产与更新。学生(尤其大学生)不仅在校学习期间通过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参与了文化知识的生产与更新,而且应当通过接受教育形成了能力和素质成为日后知识生产的主体,推动社会文化的进步和发展。

教育为文化知识的生产和更新培养提供了大批具备了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这些人才进入社会后作为文化的生产者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总结人类实践和认识活动的经验,不断探索未知领域,力图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从而把文化发展推向新的更高的阶段,提升文化发展的水平。因此,教育不仅是在生产现实文化的主要途径,更是生产未来文化的重要途径。

四、教育的人口功能

教育对人口再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提高人口质量合理地调节人口数量上。

人口的增长应当同物质资料生产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过快或过慢都是不好的。目前,世界人口为53忆,并且正以1.82%的年增长率发展,到本世界末预计将达到64忆。这个数字,专家们认为将接近地球人口承载力的临界状态。我国的人口问题也极为严峻。据统计,1970-1987年17年间,净增人口约为2.3忆,相当于同期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三大洲增加人口数的一倍多。因此,研究人口的调节在当前显的十分重要。近年的研究表明,在诸多影响人口数量的因素中,教育的调节重要十分明显,总是呈现教育水平与人口增长的负相关,即教育水平越高,生育率降低,教育水平越低,生产率越高。1988年6月的一个报告说明在印度海德拉巴未受过教育或者只受过小学教育的母亲通常有6个以上的孩子,受过中等教育的母亲有5个,大学肄业的一般有4个,大学毕业的一般都有2个。据1982年的统计,我国不同教育程度的妇女已生育的子女数分别为:“文盲4.74人、小学3.81人、初中3.08人、高中2、41人、大学1.94人。”因此,提高文化教育水平,已成为人口调节控制的重要环节。教育之所以对人口控制产生影响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教育程度高,客观上在校学习时间延长,毕业后就业要求迫切,机会也较多,使初婚年龄推迟,育龄期相对缩短;主观上由于有文化,易于接受正确的生育观,有可能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自觉地调节指导自身的生育行为;文化教育程度高的人,在精神生活上相对地有较强烈的实现自我价值的意愿,能相对子女的价值作出比较正确的估量,多子多福、人丁兴旺的传统观念较少。

教育除了对人口再生产的速度、规模产生影响外,还可通过教育传播优生优育知识、普及医学卫生学科知识,减少或防止遗传疾病的产生,增进人民健康水平,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健康水平,延长平均寿命,降低死亡率。国内国外的有关材料都证明母亲的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与婴幼儿的死亡率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而更重要的是,通过教育,培养年轻一代,提高社会总人口的思想道德、知识技能水平,发展智力、增强体质,从质量上对人口进行调节,使人口素质能不断地由低向高地发展。

参考文献:

黄济主编《教育哲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版 杨建华等主编《现代教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3版

张人杰等主编《大教育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95页

董泽芳编著:《教育社会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71页

14.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的理论 篇十四

具体措施

为贯彻执行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让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特拟定本措施。

一、任何班级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适龄儿童入学。

二、严格控辍保学,各班不得有学生因贫困、厌学、受歧视等原因辍学。

三、期初各班做好学生流失统计,班主任必须亲自进村入户,对未到校学生摸清去向,未入学的弄清原因,采取相应对策劝其入学,若属监护人阻挠的,依法报送相关部门强制其送其被监护对象入学。

四、学校对少数民族学生、女生、留守儿童、家庭困难学生、单亲家庭学生、学习困难学生、残疾学生要给予特殊关爱,有相关的帮扶措施,每位教师都要落实到工作计划中,并按计划开展具体的帮扶活动。

五、每位教师都要平等对待学生,不歧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六、学校不划分重点班,教育资源共享。

七、按程序如实申报贫困生,按时足额发放相关补助金。

八、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对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帮助。

九、关心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注重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培养,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

十、以上措施纳入教师期末工作考核。

15.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的理论 篇十五

一、“微翻转”学习方式概述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微翻转”学习方式应用在小学信息教学课堂中,尽量不占用学生过多的学习时间的同时,保障信息教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效率,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具体的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在课堂开始之前,将其录制为简单的微课形式,可供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中学习以及课后复习等,并且可以在微课中突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进一步地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与此同时,传统信息技术的教学课堂中,教师无法顾及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差异性,导致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学习质量与效率受到严重影响。对于学习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教学课堂显得过于容易;对于学习接受能力差的学生来说,教学课堂略微显得有点难。然而,“微翻转”学习方式的应用,可以兼顾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基础、进度以及要求等,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要求,为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提供重要保障。

二、“微翻转”学习方式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应用意义

(一)个性化的学习

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的过程中,有着充分的自主性,由此学生可以从自身的学习基础、接受能力以及理解能力出发,自主地调控微课视频,合理地安排微课学习时间以及学习方式,改变以往一刀切的教学方式,无法顾及学生差异性的问题,真正地实现分层次的学习。

(二)巩固课堂知识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板书的演示,学生则忙于做笔记,然而,在信息技术课堂结束后,学生往往会存在无法理解的知识点。微课可以供学生进行随时查阅、复习等功能,有效地弥补了传统信息技术教学的不足,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而且可以巩固学生的学习,由此保障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三)丰富教学内容

“微翻转”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在视频内讲述更多的知识内容,这样不仅丰富了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而且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来说,是对课堂学习的补充与延伸,可以进一步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微翻转”学习方式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应用措施

(一)利用可利用资源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现代化信息技术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基本上每一个学生、家庭都配备手机以及电脑等,为随时随地观看视频、文本以及网络访问等提供可能性。为此,教师可以提前将课程之中的重难点制作成微课,而后通过网络平台向学生发布,促使学生利用零碎的时间,通过观看微课视频,自主地进行预习活动,同时在预习的过程中,遇到难以理解的知识,可以第一时间向教师反馈,教师则总结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予以解答,不仅节约了课堂教学的时间,而且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二)“微翻转”与课堂教学方式的结合

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兼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由此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的制作,为学生讲解理论知识的重难点。由于微课具有再现功能,由此教师无需放慢教学进度,只要确保中等程度学生可以理解便可。因此,可以节约更多的教学时间,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真正存在且有深度的问题,进行适当点拨与引导,促使学生在思想交流碰撞中,拓宽学生的视野。

例如:教师在讲授“吃豆子”效果的动画制作的过程中,在课堂开始之前,为学生录制动画的微课视频,而后向每一个学生发放视频,教师可以按照正常进度继续教学,学生可以通过反复观看视频以此来理解不懂的地方,这样有利于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微翻转教学方式在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更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真正实现了分层次的教学,是教学方式的重大变革,为信息技术教学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提供了重要保障。

摘要: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在课堂教学中微课教学形式得以广泛应用,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将微课形式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学课堂,改变了传统以讲述为主的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调动了学生参与信息技术教学课堂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加强对微翻转方式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微翻转”,学习方式,小学信息技术

参考文献

[1]马凤云.微“翻转”的信息技术课堂的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2):45-47.

16.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的理论 篇十六

摘要:2015年5月23-25日,由教育部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举办的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在山东青岛召开。大会由“信息技术与未来教育变革的行动方案和推动因素”的教育与信息技术领导者论坛、4次全体会议和9次分组会议组成。第二次全体会议,即部长圆桌会议邀请多国教育部部长就“有关包容性和适切性的终身学习”展开讨论。俄罗斯教育科学部副部长韦尼阿明·沙维克·卡冈诺维奇先生以“信息通信技术在俄罗斯教育领域的应用”为主题做了演讲。在大会举办期间,本刊就信息通信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和中俄两国在教育领域的合作情况,对韦尼阿明·沙维克·卡冈诺维奇先生进行了专访。卡冈诺维奇先生表示,信息通信技术对于促进教育公平和提升教育质量的影响巨大,俄罗斯大力支持教育信息化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相关项目对教育信息化理念的传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中俄通过教育交流深化了两国关系,合作前景广阔。

关键词:信息通信技术;教育公平;教育质量;教育信息化

一、积极参与UNESCO相关项目,助力教育信息化理念与实践传播

《世界教育信息》: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会员国,请问,俄罗斯在参与教科文组织有关教育信息化的项目中有什么样的收获?

卡冈诺维奇:60年来,俄罗斯一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各项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我们积极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各个成员国加强合作,进行实践创新。我们有一些非常成功的项目,通过这些项目,可以参与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提升信息通信技术能力、师资建设以及获取相关资源等方面的努力之中。在这个过程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相关的机构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些教育信息化方面的专业知识和项目支持。

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一步加快了此类活动的落实,提升了项目运行的效率,包括建立一些可持续的教育体系、促进信息通信技术和教育的进一步融合等措施。这些项目提供了相应的信息通信技术方面的建议,使得信息通信技术能够更加有效地融入到教育体系当中。这对俄罗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其他成员国来说,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二、大力支持教育信息化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

《世界教育信息》:众所周知,俄罗斯是一个科技大国。随着科学的进步,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尤其迅速。请问,您是如何看待网络学习、虚拟学校、慕课等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的?

卡冈诺维奇:如今,俄罗斯在信息技术发展方面有了很大变化,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方面有了很大提高。教育信息化非常有助于我们完成在这个领域中想做的事情,促进交流与发展。在这个过程当中,俄罗斯对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支持,促进新的教育理念的传播。

对于一些不能到学校上学的群体,信息技术能够帮助他们在家里学习。比如,一些非政府组织通过远程教育支持残障儿童进行学习。俄罗斯政府颁布了相关法律以保障残障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为提高对这类学生的教育的有效性,地方政府也制定了相关细则。2014年,我们制定了针对残障儿童教育的规划,使俄罗斯所有残障儿童都获得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我们向他们提供远程教育,以满足其学习的需求,也使他们可以通过远程的方式参加考试、参与社区活动等。又如,人们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的结合。一些参加职业教育的青年人、教师等通过远程学习获得我们提供的资源,从而满足他们的职业需求。

《世界教育信息》:在信息通信技术的帮助下,俄罗斯在教育领域取得的哪些重大成就?

卡冈诺维奇:现阶段,俄罗斯在保障教育机会平等方面取得了非常重大的成果,普通教育和补充教育体系发展迅速,学前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全纳教育和矫正教育得到持续完善,现代教育技术获得广泛应用。在高等教育方面,国际教育交流和合作开展顺利,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来自175个国家的超过15万大学生赴俄留学。而且,俄罗斯和金砖国家建立了富有成效的合作关系,诸多科学领域的青年学者和专家之间的交流获得了飞速的发展。2015年下半年,俄罗斯将启动“世界俄语使者志愿者”项目。该项目旨在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俄罗斯语言和文化,希望越来越多的国家的俄语学习者帮助我们推广俄罗斯语言和文化。

《世界教育信息》: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之间互相借鉴,能否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俄罗斯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取得的先进成果,如比较成熟的网络平台?

卡冈诺维奇:目前,我们的教育平台都是俄语的,只适合于俄罗斯学习者使用。教师会教学生如何使用这些平台。对于孩子来说,登录该平台是非常方便的,而且十分实用;对于大学生来说,网络分享帮助他们直接从图书馆获得想要的信息。这些网站可以提供大量的信息,包括文化、历史、地理、体育等,一些平台还可以让更多人在网上学习俄语。因此,学生和教师都可以共享这样的资源,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三、深化彼此了解,加强中俄教育合作

《世界教育信息》:此次中国之行,哪些见闻令您印象最深刻?

卡冈诺维奇: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青岛这座城市。虽然青岛不是中国的首都,不如上海繁华,但来到这里之后,会感觉青岛非常美丽。青岛给人的感觉很像俄罗斯的圣彼得堡,所以来到青岛能产生熟悉的感觉。青岛的国际化水平非常高,我期待能有机会与这边的学校有进一步的合作,共同实现我们对未来教育的展望。通过这次会议,我收集到的信息量是非常大的,需要进一步归纳和分析,把所学到的知识带回我的国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质量不断提升,我们会为更多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

《世界教育信息》:中俄两国在很多领域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那么,请问接下来在教育方面会有哪些新的合作吗?

卡冈诺维奇:首先,以学生交换为主,因为中国学生在世界上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其次,进行教师互换,特别是派俄罗斯的教师到中国学习。值得一提的是,金砖国家建立了富有成效的合作关系,诸多科学领域的青年学者和专家之间的交流获得了飞速的发展。最后,促进文化交流,非常欢迎中国学生去俄罗斯参加表演,我们也会派俄罗斯的学生到中国参加活动。我们会共同举办这样的汇演,让中俄两国的学生加深对彼此的了解。

17.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 篇十七

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大力实施科教兴渝、人才强市战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进一步促进我市民办教育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目标任务

民办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拓宽教育投入渠道、推动教育大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促进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创新教育竞争机制、增强教育发展活力、扩大教育总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教育需求的重要途径;是实现重庆新时期新阶段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任务、建设长江上游地区教育中心和西部教育高地的重要保障。

;在校生人数50.1万人,占全市教育机构学生总数的8.4%万人,民办高等教育在校生占高等教育在校生总量的20%以上、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占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总量的30%

(一)落实民办教育发展的土地、建设、财税优惠政策。

民办学校资产(企业、公民个人和社会组织以房地产投资兴办民办学校,或者民办学校受让企业、公民个人和社会组织的房地产用于教育的资产)过户免收资产过户税费,减免资产过户时的服务性收费。

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经有关部门审核、批准从事学历教育的民办学校校办企业、后勤服务享受与公办学校相同的税收政策。

金融机构应积极为民办学校提供信贷支持,开发适应民办学校发展的信贷服务项目和信贷品种,增加民办学校的融资方式和渠道。民办学校可以用非教学资产作抵押和学费收费权作质押向银行申请贷款,用于扩大和改善办学条件。

民办学校对接受学历教育的受教育者收取的学费、住宿费标准,按审批权限报同级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学校审批机关批准并公示;对接受非学历教育的受教育者收取的学费、住宿费标准,由民办学校自行确定,按规定程序报同级价格主管部门和相对应的教育或劳动保障部门备案。

鼓励和支持境内外企业、公民个人、社会组织单独或者联合投资民办教育。鼓励和支持民办学校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依法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民办学校组建集团式的办学实体。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在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办学领域进行探索和实践。

(五)建立政府财政性经费扶持民办教育的制度。

从2009年起,市财政根据民办高校生均投入情况按比例给予适当补助,并视财力情况予以增加。

市和区县(自治县)建立政府基金,为民办学校贷款提供贴息支持。

民办学校可自主确定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自主聘任相应岗位的教师。民办学校教职工在民办学校工作期间,其人事关系、档案等由各级人事部门人事代理机构管理,并实行劳动(聘用)合同鉴证。民办学校教职工被国家机关或事业单位录(聘)用时,由政府人事部门实行了人事代理并完善了劳动(聘用)合同鉴证的,在民办学校工作时间计算为连续工龄。

(七)保障民办学校学生与公办学校学生享有同等权利。

民办学校毕业生与公办学校毕业生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民办学校学生与公办学校学生一视同仁。

允许有条件的民办高校经批准开展自主招生工作和开办应用型专业自学考试试点。允许民办高校在办学条件有富余的前提下面向社会自行招收非学历教育学生,由学校对其发放学习通知书和学习证书。对学习1年以上的非学历教育学生实行登记制度,并在规定时间内报市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未来几年重庆要壮大一批民办高校,新建一批民办高校,升格一批民办高校。市政府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民办高校认证、升格,创造条件提升办学层次。教育行政部门要牵头做好规划,加强指导。

(十)营造有利于民办教育发展的社会氛围。

严厉打击干扰和破坏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违法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预民办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和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严禁对民办学校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严禁侵占民办学校合法的财产和教学场所。严禁强制民办学校征订各类报刊杂志和强行要求参加评比、竞赛、研讨等活动。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把民办教育发展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合理布局。要把民办教育工作纳入政府考核目标,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民办教育专题工作会议,研究和解决本地区民办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

建立健全民办学校办学行为监控机制。健全民办学校法人治理结构、落实法人财产权。加强对民办学校的财务管理和监督,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完善民办学校财务会计报告和审计制度。建立民办学校设置环节的风险保证金制度。实行民办学校检查制度,定期发布民办学校的办学信息制度。民办学校审批机关应定期组织或者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对民办学校的管理和办学水平、教育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加强对民办学校招生、宣传、收费、变更等行为的管理。建立民办学校安全稳定工作和治安综合治理机制。主题词:教育市高法院,市检察院,重庆警备区。

上一篇:旅游公司2013年阶段性工作总结下一篇:航天纪念币收藏价值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