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中学生的自信心的思路(精选8篇)
1.培养中学生的自信心的思路 篇一
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云南省巧家县玉屏中学 宋正平
邮编:654600 电话:0870-7128721
物理学是一门与生产和生活实际联系密切的学科。要学好物理对学生的要求很高: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语文功底,熟练的数学运算能力,良好的物理思维方式和推理能力,因此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喜爱物理,但又感到它难学,很不容易把这门功课学好。我认为,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要解决物理难学的问题,摆脱物理教学的困境,教师应结合学科特点分析学生的学习心理,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着手,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教学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自信心是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料一定能够实现的心理,是自己相信自己的情绪体验,是对自我力量的充分估计。自信心是学生成长与成才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在人生目标的实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充满自信,不畏艰难,则容易实现目标;反之,则会一事无成。教师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不仅对学科成绩直接影响,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心理学研究表明:活动结果、他人态度及自我评价对自信心的建立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1、体验成功,增强自信
自信心来源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良好效果是人类产生自信心的基础。学生在过去的学习情景中愈能成功愈有成就,自我感觉就愈良好,情绪也就愈佳,持续学习的动机也就愈强烈,自信心也就愈强。相反,学习中的挫折和失败则会伤害自我形象、削弱动机,继而丧失信心。成功是每个学生应该得到和能够得到的,因为教师在很大程度上能左右学生的成功经验。我在教学中对难度较大的内容采用“分散难点”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对增强学生自信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讲压强的内容时,先将压强概念、公式、单位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今后的学习中逐步让学生熟悉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处理,进一步掌握压强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对于练习中的一些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的习题也暂时不作要求,随着学习的深入和应用的增多再慢慢提高要求。这样做学生容易接受,在达到教学目标的同时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中我还创设各种条件,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例如,对成绩较差的学生经常肯定其进步,某次作业、某次测验中的某一题完成得好或取得较好成绩时都及时表扬,让他们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又如,复习时,经常进行小难度的限时训练。这样既及时反馈了教学情况,又给学生创造了体验成功的机会。学习中的成功体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自我感觉,而良好的自我感觉产生的自信心又使学习获得了巨大的动力。
2、体验信任,增强自信
心理学上的罗森塔尔效应是大家熟知的。教师在教学中适当运用类似手法对学生树立自信心会收到较好效果。即教学中把学习上信心不足、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想成是罗森塔尔讲的将来会有优异发展的学生。如提问时,尽量做到估计该生能回答正确再提问他,万一答不上来,教师要相信他能答对,不要急于请别的学生回答或教师自己进行解答,此时可作适当提示,让正确结论从他口中答出。再如某生作业错误时,叫来面谈,先让他分析错误原因,教师略作引导,让其得出正确结论再给予适当赞许。又如当学生测验成绩不佳,与他们一起分析试卷,让他说出当时解题的思路,先肯定其思路正确的方面,再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告诉他:他其实是会做的,只是其中的某小点没注意而出错,让其觉得有实力考出好成绩。这样做,他们能充分体验到信任,增强自信。在课堂上及平时接触中教师通过语调、表情、体态语、目光等向他们传递了信任和暗含的期待,学生从教师身上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即感觉到教师始终认为他是聪明的、能干的。久而久之其学习行为也变得积极,自信心大大增强。
3、教会调节,增强自信
现在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一般比较有自信心,加上经过入学选拔,开始时可以说每人都有信心,但大多数人缺乏克服困难的毅力和经验,到了高年级,同学之间成绩参差不齐,各方面能力强弱不等,若在学习中受挫,必然会消沉,总认为升学无望,导致信心逐渐丧失。若加以引导,使其尽快走出阴影,以最佳状态投入到后面的学习时,克服困难的信心也就会增强。教师的引导,主要是教会学生自我调节。此时物理学史上科学家的故事能起到较好的教育作用,比如在介绍了法拉第经过的努力,进行了多次实验才得出电磁感应现象后教育学生:“相比之下,你这点挫折算什么?”让学生适当淡化目前的困难,淡化挫折感。有的学生对物理学家的故事感兴趣,但他们觉得离自己很远,可能会触动不了心灵,他们对自己身边的故事会更感兴趣,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这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多收集学生身边通过调节获得成功的案例,在适当的时候讲给学生听,他们更容易转变为自己的行为,逐渐学会调节,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另外,自我调节还包括自制、自立。有的学生厌烦计算题,有的学生厌烦实验。遇到这种问题时,教师要强调计算(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内容,要学会“强迫自己”认真按教师指导的去做。一段时间后,当学生会做一部分时,他会体会到乐趣,消除畏惧和厌烦心理,增强信心。在教师帮助下,不断进行自我调节,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增强自信心。
4、善用评价,增强自信。
[1][2]下一页
教师善用评价手段,能有效克服了学生心理障碍,极大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如教师评改学生的课堂板演,课堂练习时,教师依据心理学理论,从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同时进行评价。根据评价标准对于正确的可评为优,对于有错误,但在正确率、解题方法、书写等方面比上一次有进步的尽管认知因素评不上优,而情感因素可评为优,这样不但对学生认知情况给予了反馈,还对学生的努力程度给予了肯定,使学生增强了自信。以往的评改方法,不考虑学生的情感因素,会使学生,特别是“差生”丧失自信,不求进取。另外,对于“差生”的课堂练习,采用分解评改法,有一处对地就用“√”号,因为过多的“×”号容易使他们萌生自卑和逆反情绪。通过这些方法,逐步克服了学生的心理障碍,激发了他们的的自信心。
自信心的培养,要持之以恒,对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用自己的兴趣和自信心去启发和感染学生,尽力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为学生学好物理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二五年五月十一日
上一页[1][2]
2.培养中学生的自信心的思路 篇二
一、自信心对写作的影响
自信心是主体因素的一个方面, 是个体对自我能力的认识。它具体指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活动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此行为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自我感觉。自信心影响个体对环境和活动的选定及对他们的态度。自信心高低的不同将产生对自我促进或对自我障碍的思维影响, 同时它也将决定个体行为活动的动机、努力程度和对活动的持久力、耐力以及不同情绪的反应。在认知行为活动中, 自信心高的人积极性高, 乐于付出努力, 便采取策略应付遇到的问题、解决面临的困难;偶尔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时, 他认为自己有能力取得成功, 这种信念有助于他克服消极因素, 诱发动机行为。相反, 自信心低的人积极性低, 不愿付出更多的努力, 便采取相应的策略应付困难、解决问题, 从而必然导致行为结果不尽如人意, 这反过来又会降低他的自信心。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必须注意三个重要因素:“有写作动机”, “有东西可写”, “能够写出来”。其中第二个重要因素“有东西可写”与第一个因素“有写作动机”有密切联系。没有写作动机, 不想写, 就不会积极搜集材料, 就不会“有东西可写”。如果第一、第二个重要因素解决不了, 那么第三个因素“能够写出来”也无从谈起。可见, 写作动机是关键。美国、前苏联的一些心理学家认为, 学生有表现自己的欲望。一些心理学家认为青少年时期是言语发展的最佳年龄期, 应该激发学生表达自己的动机和兴趣, 发展他们的言语功能。
二、学生作文消极心理分析
1. 自卑心理。
认为自己天生一副笨脑瓜, 更缺少文学细胞, 根本不是写作的料。看到其他同学作文写得好, 也很羡慕, 但认为那是人家天资聪颖的结果。自己瞧不起自己, 以为老师、同学也瞧不起自己。
2. 恐惧心理。
这部分学生最怕作文课, 可谓谈作色变, 遇作文头痛, 作文课上, “怕”字当头, “难”在其中, 面对命题无从下手, 不知如何是好。
3. 应付心理。
他们对于作文, 每次都是马马虎虎, 敷衍应付。平时学习不认真, 根本没有付出过艰苦的劳动, 临到写作文时, 才搜肠刮肚, 生拼硬凑, 挤出一二百字, 实在写不出, 就找来某篇范文, 或生硬模仿, 或肢解嫁接, 或张冠李戴, 拼凑出两页不伦不类的文字, 往上一交了事。
4. 依赖心理。
学生对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水平没有正确的认识, 对写作根本就没有打算认真完成, 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而是为了完成任务。总以为有现成的东西垂手可得, 于是就往往求助于家长、网络或优秀作文选。
三、增强学生写作自信心的有效途径
1.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消除恐惧心理。
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爱好的某种活动而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 它是一种内在的动力。兴趣是学习的挚友, 是培养能力的潜在能源, 是发展智力的原动力, 同时又是学习的直接动机。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 学生对作文感兴趣, 就能激发其写作的积极性, 提高作文的质量, 并能成功运用所学知识写出好文章来。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全面的、细致的观察力和敏锐、灵活的思考力, 发展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 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 来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
2. 引导观察, 广积素材, 奠定成功基础。
引导学生观察事物, 广泛接触社会, 接触大自然, 体现“多看”。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可组织丰富多彩的参观、游览活动, 充实写作材料。从习作素材和语言材料方面进行习作准备, 让学生欣赏同学们搜集的好句。课上同学们乐于把自己摘抄的句子与人分享。但学生对这些句子好在哪里恐怕未加注意, 此时教师要相机抓住一些佳句做简要评析, 使学生对怎样写好色彩的特点有所感悟。可让学生分组进行“听说”练习, 说是写的基础, 说得好才能写得好。学生有话要说, 有话可说。通过“试说”、“评说”、“练说”, 引导学生运用积累的语言和个性化语言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感, 为从说到写的过渡奠定扎实的基础。其次是“多读”, 多读有利于扩大学生的视野,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因此我自己为班级购买一些读物, 儿童丛书等, 建立了班级图书库, 指导学生阅读, 鼓励学生边读边感悟, 使他们的阅读内容和范围非常广泛, 并从中积累优美词汇, 学习各种表达手段。
3. 提倡自主作文, 畅通成功渠道。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个体活动, 作者必须有充分的自主权。但是, 传统的作文教学剥夺了学生作文的自主权, 使一部分学生谈“文”生畏。其中, 最影响作文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是“命题”作文。所以我们要减少对写作的束缚, 实现写作的个性化, 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因此, 教师要多给学生作“话题作文”, 让学生根据话题内容、范围, 自由命题, 自由选材, 发挥想象, 自由表达, 从而增强写作的自信心。
4. 强化成功体验, 激发写作兴趣。
在作文教学活动中, 我们应该力求让大多数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感, 以刺激孩子们的写作动机, 推动学生主动参与写作活动,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一是评价应因人而异。由于初中学生进校时基础参差不齐, 语文能力和水平不一样, 他们作文的水平也不一样, 因此, 评价学生的作文首先是要符合儿童的心理、认知和年龄特点;其次是针对基础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评改实施不同的评判标准, 而不是用一把尺子去衡量不同个性、不同程度的学生, 或者用教师的主观想法代替学生的习作实践。
二是采取多样性评价。传统的作文评价方式是教师独自逐字逐句批改, 这样既耗时费力, 又不能及时获得反馈, 若学生花费多时的一篇习作, 教师评语不当, 反倒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 产生负面的心理效应。因此, 我改变传统的评改方式, 采取多样性的评价。如让学生互改, 或让家长和孩子们参与到评价当中来。无论是家长, 还是孩子对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习作很有兴趣, 而且家长的鼓励更能激发孩子们写作的兴趣。
三是采用鼓励性评语。初中生的写作水平普遍偏低, 他们的作文多半是半成品, 缺点自然很多。我们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和标准去要求学生。学生每次习作后, 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扬。因为,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感力量, 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具有催化作用。尤其是对作文水平不高的孩子, 更要尽可能地找出他们作文中的“闪光点”, 要在评语中指出并大力赞扬, 让他们从中受到鼓舞。
四是给学生提供发表获奖的机会。教师应积极指导和组织学生向各级各类刊物 (或校报、班报) 投稿。学生一旦有作品公开发表, 这种成功的喜悦是巨大的, 也是有辐射作用的。要让学生感到, 只要作文有了闪光之处, 就能“获奖”, 甚至可以“发表”, 还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奖励。这样就能激发学生主动去读去写, 变被动为主动。
3.音乐课堂中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篇三
一、让学生从微笑中学会自信。没有信心的人,经常眼神呆滞,愁眉苦脸;而雄心勃勃的人,则眼睛总是闪闪发亮,满面春风。人的面部表情与人的内心体验是一致的。笑是快乐的表现。笑能使人产生信心和力量;笑能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笑能使人忘记忧愁,摆脱烦恼。“快乐,是创造的火种;而音乐,则是快乐的源泉”让我们的音乐课堂荡漾着“歌声”“掌声”和“笑声”。 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能自信地面对学生,以自身的自信心去感染学生,学生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自信、培植自信。所以我注重言传身教,面带微笑进课堂,微笑面对学生,用自身的乐观去影响他们,让学生学会微笑,让我的每一位学生消除心理紧张感和自卑感,学会用微笑来削弱挫折带来的消极影响,提高自信心。
二、让学生从赏识中增强自信人需要赏识,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更不例外。他们常常把教师的赏识看成是对自己的评价,当他们得到赏识时,就觉得自己有进步,能学好,有发展前途,以为自己在教师心目中是好学生,因而产生自身增值感,增强学习的内部动力。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瓦拉赫,在被多数教师判为“不可造就之才”以后,另一位教师从他的“笨拙”之中找到了他的办事认真谨慎的性格特征并予以赞赏,让瓦拉赫学化学,终于使他成了“前程远大的高才生”,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这就是“瓦拉赫效应”,它启示我们音乐教师要在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中多发现可以肯定的东西,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认可。因此,对学生的演唱、演奏及创造性的表现,恰当的加以赞赏,这是“锦上添花”;不太贴切的也可以从思维方式、感受方式或态度上加以肯定,这是“雪中送炭”。 只要得到老师的赏识,就会被学生看作是生命的闪光,永远珍藏在心头。
4.如何培养职高学生的自信心 篇四
自信,是一个人对自己能够达到某种目标乐观充分的估计。自信心,则是一个人相信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或预想能够实现某个目标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一个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人采取行为活动的内驱力,是力量的源泉,是胜利的保证。
一个人缺乏自信心,往往导致过低的自我评价,认为自己完成不了事情。职高学生自信心的缺乏不仅直接导致他们学习困难、妨碍正常人际关系的发展,而且还会带来其它心理问题。
那么,如何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呢?
1、通过职业规划唤醒职高学生的自信心
作为职高教师,我们应该适时向学生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让学生意识到上职高并不是没有前途,现在努力学习一门实用的技术照样可以就业,将来同样大有作为。学校和教师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帮助学生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使学生在学校受教育期间对就业前景充满自信。
2、教师要帮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并尽可能帮助他们实现目标作为职业学校教师,每接一届新生,都要了解每位学生的情况,了解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为每位学生制定一个目标。假如没有方向与目标的指引,单纯的教育便没有了载体,因此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对学生有一个合理的、积极的期望、目标和要求。在帮助学生制定目标的同时,教师要注意观察每个学生,发现有学生完不成目标的,教师要尽可能的帮助他们,使学生在完成一个个目标的过程中重树自信。
3、通过心理辅导让学生找回自信
职高学生由于长期以来学习成绩不好,逐渐产生自卑心理。学校应组织心理咨询课程,或者教师在课堂中有意识地讲授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让学生认识到以前学习不好不等于现在或将来不好,只要从现在起努力学习,学有所成,学有
所长,将来也一样有大显身手的机会,同样可以出人头地。通过心理辅导,让学生重新找回自信心。
4、善于发现并利用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每一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而职高学生的 “闪光点”对他们自信心的形成有很大的帮助。职高学生经受太多的挫折,所以他们大多看不到自己的“闪光点”,而占据整个心灵的都是对生活、对学习的消极态度。作为教师,要善于寻找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在表扬声中找回自信,而不是在批评声中破罐子破摔。
5、宽容理解成就自信
当学生成功时,可以赏识他;当学生失败时,教师更应想到,他们何尝不希望自己成功呢?他们努力了、奋斗了,但收获的却是失败。这时他们需要的是一把“遮雨伞”,而不是狂风暴雨般的责骂与训斥。这样对学生信心培养会更好。
6、分层教学铺设自信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主体更是学生。职高学生文化课基础相对较差,并参差不齐,所以教师的课堂教学一定要做到细致入微,通俗易懂。提问的设计应让每一层次的学生都有话说,课后练习的布置让他们都有“我也能做”的感受。这会逐渐使他们走出自卑,找回学习的自信。
另外,我们在培养学生自信心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放手让学生去做,信任尊重学生。
第二、课余时间多与学生交流、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找回自信。第三、加强和学生家长信息上的沟通。
5.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演讲稿 篇五
自信的孩子敢于直言,敢于展示自己;自信的孩子心境平和、愉快,行动坚定有方向感;自信的孩子给人一种向上的、无比充实的感觉。因而自信心的培养与提高,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它比知识的积累更为重要。拿破仑曾说过:“有方向感的信心,可令我们每一个意念都充满力量。当你有强大的自信心去推动你成功的车轮,你就可平步青云,无止境地攀上成功之岭。”他认为:“信心是‘不可能’这一毒药的解药。”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事业总是一帆风顺的,而没有信心的人,可能永远不会踏进事业的门槛。但自信心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后天的培养,而儿童时期是心理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大量研究表明在这个时期对孩子进行自信心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呢?
一、营造氛围,树立自信心。
伟大的哲学家、文学家、细想家爱默生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鲍威也曾讲过:“缺乏自信心,是失败的最大原因。”那么,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我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我能行”的自我表现氛围,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如我常在班上组织朗读比赛、书法比赛、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办手抄报比赛、辩论比赛等等。以前,我班学生自己组织了一次“我自信,我成功”的演讲比赛。比赛前,同学们就认真准备稿子,积极地请教老师做指导。比赛现场,选手们都充满自信,或抑扬顿挫,或激情飞扬,或深情告白,或旁征博引,赢得了同学们的雷鸣般的掌声。通过这次演讲比赛,我们发现有很多学生都重新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重新振奋精神,再塑自我,扬起自信的风帆,树立起“我能行”的自信心。
二、学会竞争,增强自信心。
自信心对于良好的竞争心理素质的提高,是十分重要的。一个人如果对自己有信心,就会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到各种活动中,就更容易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而满足学生这种心理需求的最好办法是激励。我在班级管理中,采用班干部竞争上岗制度,每个愿意为班集体服务的学生都可以上台发表自己的竞选演说,竞争上岗。通过这种形式上岗的学生有正确的竞争态度,充分相信自己,干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自信心很强。
三、教给方法,培养自信心。
小学生,培养自信心尤为重要,如果没有信心,那任何事都不可能成功,张海迪通过自学,去参加高考,获得硕士生学位,她不是天生就聪明,那她靠什么,自信。如果她没有信心,会去参加高考么,没有信心参加高考,又怎么能获得硕士生学位呢?心理学研究表明:一种心理体验的获得与巩固需要有外部信息的不断刺激。小学生自信心的树立尚处在被动阶段,要让其由被动转为主动,成为自觉行为,除了教师的正确引导外,笔者认为掌握自信的方法是关键。
1、学会赏识自我帮助孩子获得自我认识和自我认同是孩子产生自信心的基础。只有当孩子充分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知道自己也有值得别人学习的地方,自信才会产生。因此,我经常用赏识的目光去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通过有原则的、艺术的表扬调动他们内在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使他们始终感到“我能行”。
2、学会评价自我记得有谁说过,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说学生拥有自信便已经拥有了成功的秘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否恰当是学生情绪的晴雨表。如果学生的做法能得到老师及时而中肯的评价,学生就会感到自己会被欣赏,就会愉快积极.从而增强自信心。反之,就会情绪低落,被动,缺乏自信心。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信,我们就要对学生多肯定,少批评,多表扬,少讽刺。尽量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找孩子身上的优点。让他们感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记得有一次,我班的一名好学生没有考好,心情很差,自己认为“我不行”。我找他谈心。我说,老师知道你一定作了充分的准备,你没有考好是一个偶然,老师相信你。记住“我能行”。听了我的话,该生自信的笑了,下一次,他真的考好了。“我能行”与“我不行”,虽只有一字之差,却有本质的不同。“我能行”是成功者必备的心理素质,而“我不行”正是失败的主要原因。所以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克服“我不行”的错误评价,正确认识自我,充分挖掘自身潜力。教师首先,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自我否定的内容;其次,让学生认真思考为什么要自我否定;最后,让学生采取积极行动,变自我否定为自我肯定,从而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
3、学会称赞自我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杰丝·雷耳说过:“称赞对温暖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对学生任何一点值得鼓励的地方,我们都应该加以肯定,赞扬,激起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并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使其持久的保存下去。巴特尔说过“爱和信任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教师载有爱和信任的眼光,哪怕是仅仅投向学生的一瞥,幼小的心灵也会感光显影,映出美丽的图像„„”。所以,在与学生的交往中,适当地赞美学生,会增强一种和谐、温暖和美好的感情,而且以鼓励代替批评,以赞美来启迪学生潜在的动力,自觉的克服缺点,弥补不足,这比你去责怪,比你去埋怨会有效得多。现代的儿童教育观更倡导对孩子鼓励。那要想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老师就要适时、适地和适当地鼓励孩子去想、去做、去表达自己的想法,表现自己的本领,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所做的哪怕是一点努力和克服微小的困难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当场表扬,教师要尽可能让他们尝试成功,因为成功感是建立自信心的动力,老师鼓励学生的话不外乎“你真了不起” “你能做好”“你真最棒”等。但就这么简单的三五个字却会在学生的心灵上“埋下”自信的“种子”。相反,当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遇到挫折失败时,“笨死了”“你真烦人”的说法不仅会促使学生失去继续努力的愿望和勇气,继而失去信心,甚至有可能使他在一生中都找不到成功的基石——自信。因此,教师不管在何时何地,帮助学生的方法切忌埋怨、训斥或与其他好学生对比。否则,对被帮助的学生造成的伤害无法低估。我认为:对成功者的鼓励,是对其自信心的“彩球”再充一次气,对失败者的不否定,是保护其自信心的“彩球”不漏气,促使其建立正确的态度,提高他再尝试的信心,只有在成功和失败累积起来的经验之上建立的自信。才会使他终生受益。
四、培养特长,强化自信心。
谬·詹姆斯说:“每个人都具有在生活中取得成功的能力。每个人天生都具有独特的视、听、触以及思维的方式。每个人都能成为富于思想与创造的人,一个有成就的人,一个成功者。”正因为这样,每个学生都有可能具有一技之长。细心的教师会注意学生的“独特方式”,一旦发现他的某种特长潜能,就满腔热情地因势利导,运用肯定、鼓励以及创设条件等手段强化它、发展它。当学生意识到自己在某方面比别人强,自己并非事事不如人,不必疑心别人歧视自己时,自信和勇气就油然而生,并逐步走向成功。积极性,又让学生学会自主、自强、自信、自立,还能展示生命的原生态,何乐而不为呢?
6.培养小学生自信心的妙招的论文 篇六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时代的发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众多心理素质中,笔者认为自信心的培养尤其重要。
作为人民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笔者试从以下四个方面作简单的论述:
一、教师应信任学生尊重学生
在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对学习没有信心时,教师要相信学生存在智能优势,只要这种优势得到发挥,每个学生都能学得好,只要方法得当,就没有跟不上的学生。在每位学生身上,教师都要看到他们的长处,找出他们行为中的闪光点,哪怕是细微的优点。语文背错了,词语写错了。教师表扬他不怕错的精神,再对他说:“下次还请你,老师相信你能成功。”在下次之前,教师为他创造成功的条件,那么,相信他下次总会有进步的。实践告诉我们,学生能否持之以恒的学习,与教师的信任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当学生站起来不能流利的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投去一个期待的目光,说一句信任的话语,帮助他成功一次,那么,他在课堂发言的水平会更高。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送去一个信任,在每位学生的心里种下一粒自信的种子,促使他们在课堂上最大限度的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学生有强烈的自尊心,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重视和尊重,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在课堂中的任何情况都应该以“同志、朋友和共同学习者”的身份与学生相处,用真情实意尊重学生,创造一个融洽、和谐、协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陶冶情操。学生知识的不足,阅历的肤浅常常导致他们行为的盲目,产生“出格”的表现。对此,教师不要只想到维护自己的尊严,对学生批评训斥,造成课堂气氛紧张而降低教学效率。有经验有成就的教师在课堂上始终表现出对学生的尊重,让学生回答问题时总是说“×××,这个问题请你回答。”回答结束后,再说一声“请坐下。”一个“请”字,就能“请”出学生的积极性,为课堂“请”出效率来。
二、对学生进行肯定性暗示
学生判断能力较弱,老师对他们的评价是学生形成自我评价的主要来源,这在小学低年级尤其明显,学生需要从老师给予的肯定性评价中确立自信心。如果教师在填写《小学生素质评价手册》时,能评价他聪明、能干。多使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那么学生就会认为自己确实是这样,遇事就会敢于动手去做;如果教师平时总是讲他傻呀、没出息呀等有损学生自尊的语言,他就会觉得自己真的不行。
三、相信学生,赞美学生。
当学生自己动手干一些事,或根据老师的指令完成了力所能及的要求时,老师所给予的肯定和鼓励,能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适当的赞美言辞是滋润自信心的雨露。比如说:“同学们都很喜欢你,老师真高兴。”这会使学生在交往中充满自信心。在一次数学课上,学生小佩向我提出不同的解题意见,我认真倾听后说:“你的解题方法比其他同学的还要简单,让别人容易接受,你真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小佩从我的反应中体会到了自己具有判断力,课后经常向我要些数学难题来解答。要相信学生,鼓励他们参与。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非常信赖学生,他说:“我加入儿童生活中,便发现小孩有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在学校,教师要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还可以委托他们做一些有一定难度的事。相反,对学生总是过分保护,过分操纵,不放心他们独立介入生活中的“难题”,自己一手操纵,这是对学生的力量估价过低的表现。剥夺学生的实践,不仅障碍了能力的形成,而且会使学生丧失独立的生活态度和自信心。聪明的老师从不压抑学生跃跃欲试的愿望,而是鼓励他们勇敢地去独立学习。
四、给机会让学生获取成功
挫折虽然会使人失去信心,但另辟积极的途径却可使它转化。我班的小菁是重读生,成绩比较落后,也很自卑。我没有因此而瞧不起她,而是寻找一切机会让她找回自信心。如:在课堂上尽可能找一些容易的,她又能答对的问题,让她回答,因为这样,经常得到表扬,慢慢地,她觉得自己还可以,于是开始重新收拾心情,认真听讲,她的成绩也从不及格到及格,在最近的一次检测中,她的`语文、数学都得了七十分,现在她正准备向八十分进军呢!可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地寻找成功的机会,让自卑的学生不知不觉地参与其中,来享受成功的快乐,从而获取足够的自信心,这无疑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育方法。
五、发现并培养学生的特长
每个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在一些方面积累比较多的能力或经验,都具有在生活中取得成功的能力。每个学生都富于思想与创造的潜质,在教师任教的几十个学生中,每个学生都有可能具有一技之长。细心的教师会注意每个学生同其他学生的不同点,一旦发现他的某种特长潜能,就满腔热情地因势利导,运用肯定、鼓励以及创设条件等手段强化它、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兴趣班来发展学生的特长。当学生意识到自己在某方面比别人强,自己并非事事不如人,相信别人都羡慕自己时,自信和勇气就会油然而生,这种自信心能推动学生在多方面逐步走向成功。
7.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篇七
一、赏识和信任, 树立其自信心
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任何人都渴望被赏识, 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自然也不例外。当他们得到老师的赏识和肯定时, 就认为自己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 就能增强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教学中善于运用激励手段, 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荣誉感、自豪感, 而且可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自信心, 增进师生情感交流,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多表扬、多激励, 就会让他在“我是好学生”的心态中不断变好;而多指责、辱骂就会使学生自暴自弃, 最终逼出一个坏学生来。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瓦拉赫, 在被多数教师判为“不可造就之才”以后, 另一位教师从他的“笨拙”之中找到了他办事认真谨慎的性格特征, 并予以赞赏, 让瓦拉赫学化学, 终于使他成了“前程远大的高才生”, 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这就是“瓦拉赫效应”, 它告诉我们: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自信心的树立有很大的影响。教师的微笑、点头、抚摸等都是给予学生的信任和支持。学生也会在老师信任的目光下和支持的话语中不断树立起自信心。
二、注重实践, 因材施教, 激发其自信心
自信心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 丰富多彩、轻松愉快的学生活动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途径。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 如演讲、辩论、表演、学科大赛等, 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 引导学生超越自我。每学期初让学生自主提出本学期的安排, 活动由学生来组织, 这样既锻炼学生的才干, 又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在制订活动目标时, 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能力, 不要一下子提出很高的要求, 令学生“望而生畏”, 而应从较低要求开始, 让学生“跳一跳”就可摘到果子, 品尝成功的“滋味”, 然后再加大力度, 让学生“拾级而上”。在活动告一段落或结束时, 给予适当的评价。学生一旦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便会树立起“我能行”的自信心。
三、体验成功, 表扬鼓励, 增强其自信心
心理学告诉我们, 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 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一个孩子, 如果从未品尝过学习劳动的欢乐, 从未体验克服困难的骄傲———这是他的不幸。”因此, 我们应充分利用学生追求成功的愿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 使每个学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过程中, 产生要取得更大成功的愿望。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还要善于使用鼓励和表扬,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学生判断能力较弱, 老师的评价是他们形成自我评价的主要来源, 学生需要从老师给予的肯定性评价中确立自信心。当学生自己动手干一些事, 或根据老师的要求完成了力所能及的事时, 老师所给予的肯定和鼓励能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对学生任何一点值得鼓励的地方, 教师都应该加以肯定和赞扬, 激起他们的自尊和自信, 并通过持续不断的鼓励, 使其长久地保持下去。
四、引导学生接纳自己、珍爱自我, 点燃其自信心
接纳自己就是认可自己、喜爱自己。一个人如果不能接纳自己, 就谈不上自信心。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 当前我国约有四分之一的学生由于长相、智力、性格等原因, 在自我接纳方面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外貌长相并不是成才、成功的决定因素, 只要勤奋仍然可以取得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 而性格上的弱点只要下决心矫正, 并且方法得当是可以奏效的。
8.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篇八
人是一个高度自我调节的系统,一切外来的影响都要通过自我调节发生作用。人们大都根据对自身力量的自我分析,自我评价来指令自己的行为,由此而来的行为积极程度又直接联系着活动的效能。在现实生活中,盲目自信,企求过高,力不从心,导致失败的事固然时有发生,但在学生当中,更多的却是自我评价过低,在能够完成的事情面前,认为自己干不了,于是畏缩犹豫裹足不前,压抑了内在能力的发挥。过强的自我否定评价就是通常所说自卑感。有自卑感的学生行为怯懦,处处依赖老师、父母和同学,活动效率低微。小学生处于生理发育和自我意识迅速发展阶段,情绪的两极性较为明显。老师的疏忽或入教育误区很容易使孩子产生自卑感。那么作为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
一、对学生要多作肯定性评价。
学生判断能力较弱,老师心理投射是他们形成自我评价的主要来源,这在小学低年级尤其明显,学生需要从老师给予的肯定性评价中确立自信心。如果你在写成绩报告册时,能评价他聪明,能干。写些激励性语言,他就认为自己确实是这样,遇事敢于自己动手去做;如果你平时老是讲他傻、没出息等有损自尊的语言,他就觉得自己真的不行,失去自己动手去做的信心。英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美国一所小学做实验,以18个班的学生,作了预测未来的测验,然后把具备“最佳发展前途”的学生名单交给老师。这种暗示坚定了老师对这名单上的学生的肯定。使这些原本是随意指定的学生感到异样的自信、自尊、自爱,敢于提问、回答。8个月后复试,这些学生进步快、活泼、可爱。实验表明:教师对学生的情感、笑容、肯定评价形成了期待效应。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我们为何不满足他呢?既能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让学生学会自主、自强、自信、自立,还能展示生命的原生态,何乐而不为呢?
二、珍视学生的成功。
当学生自己动手干一些事,或根据老师的指令完成了力所能及的要求,老师所给予的肯定和鼓励,能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适当的赞美言辞是滋润自信心的雨露。比如说:“你能跟同学愉快的相处,老师真高兴。”这会使学生在交往中充满自信心。学生向你提出某种意见,你倾听后说:“你的建议值得我接受,并且使我欣慰。”学生从你的反应中体验到自己具有判断力。相信学生,鼓励他们参与。美国教育家罗达?贝克梅斯特尔说:“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学生自信,我们就必须相信他们。”人民教育家陶行知非常信赖学生,他说:“我加入儿童生活中,便发现小孩有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在学校,教师要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还可以委托他们做一些有一定难度的事。对于学生的过份保护,过份操纵,不放心他们独立介入生活中的“难题”,自己一手操纵,这是对学生的力量估价过低的表现。剥夺实践,不仅障碍了能力的形成,而且使学生丧失独立的生活态度和自信心。聪明的老师是从不压抑学生跃跃欲试的愿望而鼓励他们独立学习的。
三、多给学生提供摆脱失败,虚拟成功的机会。
挫折虽然会使人失去信心,但另辟积极的途径却可使它转化。苏霍姆林斯基对四年级以下的学生从不打不及格分数,而让他们重新做失分的题目,让他们在进步中得到好成绩,并从中发现自己的力量。可见教师要在教学中,活动中不断地虚拟成功的机会让自卑的学生不知不觉地参与当中来享受成功的快乐,获取足够的自信心,如果学生在创设的机遇中没有把事情做好,老师就加以指责,甚至挖苦、讽刺,这不仅会使学生失去信心,而且会跟你对立。
四、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
【培养中学生的自信心的思路】推荐阅读:
职中学生自信心的培养07-26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12-21
培养学生自信心点滴谈10-24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妈07-24
培养自信孩子的方法07-02
对孩子进行自信心的培养非常重要09-23
培养自信的十中方法06-22
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09-20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得体会10-27
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