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与科学之辩证

2024-09-09

医学与科学之辩证(11篇)

1.医学与科学之辩证 篇一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与统一关系 所谓科学精神便是趋于理性的认识,然而人文则属于感性。同样一件事的处理方法在不同的理论支持下就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不仅体现在个人的生活小事上,而且也对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运动的最初的和最基本的关系,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人类生存所遭遇的最基本的矛盾。马克思说:“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与自然界的关系。”对于人来说,这就是以理性为根据的生活,因为它才使人成为人。自由的人是理性的人,而“理性”就体现在“科学”之中。

马克思又指出,人不是某种驯服的自然能力,而是作为支配一切自然力的主体出现的。近代科学技术上的发现及其广泛运用,一方面极大地发展了人的主体性,增强了人的认识和实践能力,创造出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改变了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思维和情感方式等,拓展了人的生活和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加剧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等之间冲突,以及随之而来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冲突”。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

对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而言都是在近代社会形成的两种精神文化,正确界定它们的含义是正确理解二者关系的重要前提。对此,人们曾从不同角度对它们进行了说明,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但目前还没有形成完全一致的意见。在我看来,所谓科学精神便是趋于理性的认识,然而人文则属于感性。同样一件事的处理方法在不同的理论支持下就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

“理性”是“感性”有益部分的产物,是对“感性”的合理归纳和总结。而无益的部分则成了人们弃之的东西,如冲动、失控、盲目和执迷等。如果将“感性”比作“探索”,则“理性”是探索出来的规律;如果“感性”是只笔,则“理性”是这只笔画出来的作品。“感性”不能被“理性”取代正如人脑不可能被电脑取代。情之不定,皆因浮于表面未达深层,而至刻骨铭心的情则已无力可变。“感性”始终充满了人类饱满的激情,而“理性”则是过滤过激情之后的冷静和思索方式。

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虽然就其本质来说是对立的,但又是相互影响的,即不存在两者的绝对对立。从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两者既有合理的地方,又有不合理的地方。具体地说,科学主义思潮强调科学精神,这是合理的,但是,它强调以科学标准来要求其他一切文化现象,即它视科学为唯一的、标准的文化模式,这是不合理的。而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人文精神,这是合理的,但是,它反对科学的“工具理性”,乃至敌视科学,这是不合理的。所以,应该将两者的合理性,即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结合起来。由上可见:科学精神主要是指强调实证性、功利性等,偏重的是“真”。人文精神是指强调人的价值,即人的“终极关怀”、“精神追求”等,偏重的是“善”、“美。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首先是一种互补的关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的两种不同形态,他们对人类文化的创造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因而仅有其中的一种是不行的,只有这两种思维方式的互补才构成完整的人类思维和文化。所以,想用其中的任何一种来代替另一种的想法是不切合实际的,因为这两者中的任何一种都存在着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只有在另一种那里才能得到某种程度的克服。

没有科学精神的支撑,人文精神只能缓慢爬行,是孱弱而不堪一击的。其实促使科学精神这个大男孩成熟的根本动力就是美丽善良的女孩——人文精神。科技是为人类造福的。正是因为人文精神的驱使,人类才有了强烈的改善生活发展生产的愿望,正是有了这种强大的愿望,人类才有足够的动力在科学的道路上奋勇向前。

为了改善路途的艰苦,我们才拥有了航天飞机;为了方便人们的交流,我们在地球几乎每个有人角落架构起了互联网;为了使火能燃烧的更久,我们得出了质能方程;为了减少人类的病痛,我们才有了今天的生命科学。

同时,人文精神也约束了科学在正确的轨道上发展,保证其不脱离最根本的目的:为人类造福。正是由于人文精神的约束,人才没有像羊一样被克隆,才有了《核不扩散条约》,才有了《京都议定书》。

但是正如开头所说,科学精神是脾气暴躁的,人文精神哪怕稍有顾及不到,就会产生恐怖的后果。

通讯科技的发展使沟通变的便利,降低了人类面对面交流的亲和力,人们是在虚拟和互不信任陌生的状态下消磨时光、游戏人生。人类为了适应科技的发展,不得不疲于奔命,忙碌投入到快节奏的工作生活,无暇去家庭温暖、天伦之乐。电脑的普及,让中华文明独树一帜写胸中之臆、修身养性的书法情操几乎消失;交通的快捷,让人类自由行走,呼吸自然氧气的机会减少;食品科技加工、激素填加,人类已经很少有机会吃到自然生长的纯绿色食品;现代化快节奏的科技步伐,给人类增添无限压力,各种文明病层出不穷:车祸、高血压、糖尿病、忧郁症等等,几乎所有城市人口都逃不掉文明病的魔咒。森林被大量砍伐,城市扩建使绿地消失。生产力的增长进一步加深的资源浪费,矿物能源给我们带来强大动力的同时,也给地球裹上了厚厚的保鲜膜。氟利昂降低温度的同时,把天捅出个大洞,核能在造福人类之前,就毁灭了两座城市。各种隐患灾难越来越多。上述灾难不同于化学品泄漏、水坝坍塌等等科技灾难,其生成原因不是意外或技术漏洞,不是靠科学的发展就可以弥补的。这是失去了人文精神的约束后,科学发展的方向性错误。如果不用人文精神来剖析深层原因,妄想科技发展到更高层次来解决是不可能实现的。画家Claude Monet的《日出〃印象》正是人文精神对科学精神方向思考的绝佳代表。

科学精神如果离开了人文精神,那人类的美好愿望往往是南辕北辙。

人文精神如果是一位美食家,那科技精神就是厨师,做出天下最美味的佳肴供美食家挑选。如果人文精神是喜爱音乐的观众,那科技精神就是才华横溢的钢琴家,观众向往的曲目,游钢琴家的十指之间流出

科学精神如果是力大无穷的巨人,人文精神就是巨人的大脑,驱使巨人去获得更大力量的同时,引导巨人的力量。科学精神如果是动力十足的跑车,人文精神就是汽油和路标,给予跑车动力,指引跑车的方向。

人文精神和科技精神这对情侣,早在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是水乳交融,比翼双飞。只有把人文与科技完美的结合,才能真正的造福人类,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相对立而言的,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具有不同的内涵。由于科学主义、功利主义的科学观影响了人们对科学精神的理解,西方现代人本主义、现代新儒家的文化观影响了人们对人文精神的理解,从而人为得将这两种精神对立起来。但事实上,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两者具有统一性:

1、从人文视角来看,科学精神本身就是一种人文精神,作为人文精神主要组成部分的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作为一种认识活动,对真理和知识的追求并为之奋斗,是人类最崇高的理想之一,也是科学作为一种认识活动所体现的最根本的文化精神;第二,科学作为一种认识活动,它既能促使人类智力的发展,永远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方向迈进,是科学作为一种智力活动所体现的根本文化精神;第三,科学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它所体现的为人类自由和解放而奋斗的精神,也是一种根本的文化精神。

2、科学精神本身也有深刻的人文意义。近代科学的诞生,把人从神权的奴役下解放出来,是科学批判精神对神学蒙昧主义的超越;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把人从繁重的单调劳动中解放出来的可能;控制论奠基人维纳有一本著作,书名就叫《把人当人来用》,希望改变把人当机器来用的状况。这些无一不充满着人文精神。

3、从人文精神与科学研究创新的内在关系角度看,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具有统一性:

首先,从科学创新和突破的特点看,科学发展到现在这种高度,特别是基础理论,要想再有突破,高度发达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及思想的深刻性是前提。而这又以来于长久地、专注如一的把思想集中于对某一问题的思考,即沉思和反思。人类科学史的实践表明,只有一个从不关心自己,以追求超个人的东西为目标的人,才能摆脱形形色色的个人羁绊,去研究那些具有崇高意义的理论。

其次,从创新过程看,科学研究是人类最崇高、最有趣,同时也是最伟大的精神冒险,要取得某种突破,不知要经历多长时间持之以恒的努力奋斗,克服多少意想不到的艰难险阻,经受多少挫折与失败的打击。没有纯洁的心灵,没有一切以追求真理为目标、以社会和人类的利益为依归的崇高品质,是不可能在科学研究中做出重大创新的。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间: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的宗旨,人文精神是科学精神的灵魂;科学精神失去人文精神就麻木不仁,人文精神离开科学精神就软弱无力。

最后,从做出创新成就的结果看,从事科学探索,作出创新成就,理应得到社会的尊重,在经济上也理应得到丰厚的回报,但这只是指其自然而然的结果而言,而且这也只是一种理想的结果。而事实上,在一个时期内,创新者常常不仅不能因自己的创新成就得到任何好处,还可能给自己带来许多麻烦,甚至杀身之祸。这种只对社会有好处,对自己没有好处甚至还可能有坏处的事,没有纯洁心灵和高尚情操的人是无法做到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作用和影响,在生活中只有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和统一,用心思考问题,才能不断的成长和进步,做出对自己和对社会有利的事情。

科学技术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贻害人类。科技究竟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灾难,取决于人自己,关键在于掌握科学的人如何运用它。科学技术这把钥匙,既可以开启天堂之门,也可以开启地狱之门,究竟开启哪扇门,则有赖于人文精神的指导。科学技术只有在人文精神的指导下,才能向着最利于人类美好发展的方向前进。人文精神也离不开科学精神。只有自觉地把科学精神内蕴于宏大的人文精神之中,人文精神才更富于清晰性、准确性,才能更好地指导人类实践。人文精神本身就是一种科学精神,即科学的人文精神;而科学世界本身也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科学在追求知识和真理的同时也在追求着人类自身的进步与发展,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创造着精神文明,赋予人类以崇高的理想精神,激励人们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

人类所追求的客观合规律性与主观合目的性的统一,正体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一致性。离开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精神,而离开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只会是一种残缺的人文精神

在实践中,坚持做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发扬科学精神、推动科学事业的发展,可以推动社会和人类的发展,可以促进人文精神。另一方面,发扬人文精神,具有制约科学发展方向、促使科学技术在应用中不会被用于为害人类的重要作用。

总之,科学研究是一项崇高无比、神圣无比的事业,研究者心灵的纯洁是创新、突破的内在要求。因此,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是辩证统一的。

作为大学生,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和科学的方法,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不断陶冶人性,健全人格,提高素质和能力,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坚持学习科学文化和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学习书本知识和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实现自身价值和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树立远大理想和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把自己培养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勇于创新、全面发展的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

智,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实现人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

2.医学与科学之辩证 篇二

一两种对立互补的视觉空间

《空间知觉和科学哲学》[2]的第一部分中,希兰区分了两种典型的视觉知觉空间——欧氏视觉空间和双曲视觉空间(Hyperbolic visual space,又常称做非欧视觉空间)。希兰对多元互补的辩证科学观和世界观的阐释就是从这两种视觉空间的关系开始的。

欧氏视觉空间是以欧几里德几何原则构建起来的三维线性视觉空间。这种视觉空间的本质是,观察者是一个“普遍的观察者”(universal observer)[2]168,它位于以(x、y、z)标定的线性三维空间中的某一处所,但却拥有一个外在于世界空间的特权位置,即世界空间中的一切点对于它都是均一、等同的。这种空间基于笛卡尔模式下空间均匀性的前理解,以及一组运用由依赖于笛卡尔传统的物理学规范所限定的“刚性尺”的科学测量过程。因此,这种“普遍的观察者”只对一些经典笛卡尔空间所固有的测量(measures)和线索提示(cues)作出响应,并通过特定的信息渠道和前理解结构从空间的所有部分接收同步的线索提示信息,以构建欧氏知觉空间的整体结构。在距离不同的客体和刚性尺以及事件和时钟时刻之间,空间每一处之线索提示对于观察者是同步、均一、一致的。这也就是欧氏视觉空间必须事先假定刚性尺、时钟和科学观察者无所不在且均一地遍布空间的每一位置的原因[2]168。所以,欧氏空间本质上是在第三人称的视角下构建起来的空间,其中的观察者不可能是像海德格尔理解的在具体世界中存在的从而有自己优先位置的“此在”,它超越了处于世界内具体位置的具身(embodied)观察,而成为了一只理想性的“上帝之眼”。

与欧氏视觉空间的这种性质不同,双曲视觉空间则体现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希兰不仅认为欧氏视觉空间不是优先、必然的,而且他认为,人们的日常视觉知觉本质上是双曲的。双曲空间就是人们实际地在视觉上知觉到其所生活的日常世界的样子,它往往与欧氏空间视觉知识告诉我们的不同。希兰举例说,当我们在一定高度俯瞰大海时,大海仿佛一只中间低、四周高的碗,而非一个球体的广袤的平面;在地上仰视天空,云层也变成中间高四周低的盖子。再如,当我们试着用手去托举夕阳,我们就会亲眼看到那时的太阳只有人的手那么大。因此,与欧氏空间所标榜的先验必然性不同,双曲空间是存在论的、第一人称的诠释学空间。这里所说的双曲空间的“第一人称”性质,是相对于欧式空间的“第三人称”性质而言的。在后者中,一个不具有相关科学知识的人,就不具备具身化为普遍观察者的能力,因而也就不可能知觉到欧氏视觉空间(这突出地表现在,不具有科学知识的人,很难将看到的地平面看做是“悬浮于”太空不断转动的地球球体的一部分);双曲空间的“诠释学”性质,是说双曲空间中的观察者不是具有“上帝之眼”的抽象的普遍观察者,而是被抛于知觉世界之中,在视觉空间拥有一个优先的具身化位置的现实观察者。希兰将这种观察者称为“本地观察者”(localized perceiver)[2]172。这种“优先的具身化”位置决定了观察者的本地标准(local standard),观察者正是以本地标准而非抽象的均一、等同的刚性尺去理解、构建空间中的一切“远客体”的[2]171。因此,希兰指出,双曲空间中的观察者对物理刺激的响应和解释,是同现实世界具体的物理、历史、文化环境和主体的实践密不可分的,因而归根结底是一个诠释学过程。

希兰阐述双曲空间的目的,不是要用这样一种具身化的几何空间去取代欧氏空间,而是要揭示和显露在现代性下人们对自然的、日常视觉空间的忽视。希兰指出,笛卡尔传统下欧氏视觉空间成为了科学测量实践的基础,但如果将其看做是唯一合法的对外在自然界的客观反映,认为一切不符合欧氏规范的视觉知觉都是扭曲的或是错觉,那么这种科学知觉观就是不合理的。欧氏视觉空间基于15世纪以来自然科学所建立的精确的世界描述和物理测量过程,而双曲空间则基于原始的视觉感官文化和自然的独立视觉观察过程,它们是相互排斥的,各自拥有一套自身的元素集合。例如在双曲视觉空间下,一个欧氏物理意义上的正方体,将不在视觉上显现为一个正方体(除非在特殊的条件和位置关系下),其形状也不再如欧氏物理条件下是固定的,它的视觉形状将随着它与观察者方位关系的变化而变化。这对于知觉来说就是真实的,而绝不仅仅是一种错觉。在近代科学世界观尚未占据统治地位以前,人们就生活在一个天然的双曲世界之中:前现代的宗教和神话的世界,一个由人类天然的知觉视觉构成的包含商业、娱乐、工作活动的世俗世界。自15世纪科学主义传统在西方取得统治地位后,笛卡尔传统和欧氏空间几何主导了人们的知觉行为过程,天然的双曲视觉空间被欧氏视觉空间所代替,双曲空间中被置于有限世界中心并生存论地去知觉的社会观察者,被欧氏几何抽象地遍及空间每一角落的普遍观察者所代替,空间本身也具有了无限、均一、各处等同的科学测量性质。现代工业社会中的人类,就生活在这样一个遍布欧氏尺度的人造环境之中——建筑、街灯、汽车、火车等一切无处不在的欧氏几何工业设计品,充当了普遍的标尺,现代性下原始的日常双曲视觉空间越来越被遮蔽。日常知觉视觉的这种被遮蔽,从生活世界的最底层反映了现代性下人的价值、人文精神被忽视的真正原因。希兰指出,人类的这两种知觉空间以及建筑于其上的文化,虽是对立的,不相容的,但却是互补的。它们共同分别以不同的方式诠释着本来就是多样的生活世界。

二 Q格:多元互补性的辩证模式

希兰所以从知觉视觉入手阐述自己辩证互补的科学观与世界观,这是由希兰科学诠释学的现象学性质决定的。希兰将人实际生存的世界,即生活世界,看做理解科学的本体论基础,而生活世界是由知觉奠基的。希兰的多元对立物之间的互补性观念来源于玻尔的“互补性”概念,希兰将这一观念首先运用于知觉视觉,然后把它发展为能够概括具体学科、理论乃至历史、文化的普遍性的解释模式或构架。希兰将这种多元互补性模式称为Q格(Q-lattice),它是量子格(Quantum-lattice)的简称。希兰在较早期的论文《在生活世界语境中的经验科学诠释学》中写到:“我已经证明量子力学的Q格可以被最好地解释为两种语境依赖的(位置的和动量的)描述语言之间的关系,且这看起来也是玻尔自己的意思。”[3]18“虽然它(指Q格——引者)发源于现代物理学的核心(在那里其价值和适用性可以被核实),但它所展示出的逻辑结构却是几乎每一个已被认为展示了某种辩证结构的领域所共有的。”[3]13

Q格的基本构架,是在分立二元的互补性关系之上加以时间的维度,表征这二元既对立又统一,最终走向更高级的综合体的发展过程,希兰称之为辩证的发展(dialectical development)。要理解希兰的这种多元互补的辩证模式,就要搞清Q格所包含的规定性[2]179-183:(1) Q格模式中,假设A、B是两个具有对立、互补关系的事物的发展过程,LA和LB分别是它们的描述语言,这样,LA1、LA2、LA3……LAn则代表A在不同阶段下描述语言的历史发展。若以社会科学研究传统为例,LA可以是科学主义范式,LB则为人文主义范式;以光的本性研究为例,LA和LB就分别代表“波动说”和“微粒说”传统。(2) 偏序蕴含(partial ordering)关系“→”,即“→”带有不可逆的、两边不平衡的蕴含意义。如果有La→Lb,则意味着,在适合La的语境下所阐发和提出的问题,同样可以在适合Lb的语境下阐发和提出,但反之则未必亦然。(3) 在Q模式下,A、B是两种分立互补的传统,即LA→LB和LB→LA均不成立,那么A与B的辩证发展就是从LA和LB的最大下限LO(LO→LA,LO→LB且有LO=LA×LB)最终形成综合体LAB(LAB称为LA和LB的最小上限,LAB=LA+LB)的过程。因为Q格属于非布尔逻辑,故LAB所蕴含的内容要比LA和LB所蕴含内容之简单相加更为宽泛。(4)在Q格模式中还包含了一种正向补充(orthocomplement)关系。规定L′A和L′B分别是LA和LB的正向补充物,则L′A和L′B包含的所有理论语句,都分别独立于LA和LB所包含之语句。且L′A是LB的发展和扩充,L′B是LA的发展和扩充,即LB→L′A且LA→L′B。这一关系用非布尔逻辑关系式表示,即L′A=(LAB-LA)∪LB,L′B=(LAB-LB)∪LA。可见,L′A是LAB中不属于LA的内容对LB的扩充,L′B是LAB中不属于LB的部分对LA的扩充。因此,L′A可以看做LB在发展中通向LAB的中间环节,L′B可以看做LA在发展中通向LAB的中间环节。

规定了上述概念,就可以概要地绘制出Q格的发展模式:由共同的源头LO开始,对立又互补的两种事物LA、LB经过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的辩证式发展历程,即LO→LA→L′B→LAB和LO→LB→L′A→LAB,最终形成一个包含二者又超越二者的综合体LAB。

Q格的核心和本质是它表现出的辩证性。而Q格所以显现出辩证性,是因为它具有“不相容性”、“互补性”和“非周延性”(nondistributivity)三个基本属性。“不相容性”是Q格的第一个属性,它不仅包括描述语言、描述内容、思维方式,还包括了使它们成为可能的互相干涉的“前理解-实践”系统。Q格的非周延性,是一种非布尔逻辑的特征:总和大于各部分。如果LA、LB代表“科学传统”,那么非周延性条件要求LAB必须比LA、LB分别作为纯粹的传统更加宽泛,拥有综合视域LAB的主体对两种传统(视域)及其发展历程有了较从前更为深刻的诠释学领会。互补性是Q模式的核心,它清晰地显示在两条发展路径“LO→LA→L′B→LAB”与“LO→LB→L′A→LAB”的关系中。L′A和L′B分别是在LA和LB基础上和序列中形成的,但却分别对LB和LA形成支持和发展关系。这样在互补物LA和LB间,LB对LA的补充意义通过L′B现实地发展,补充了LA所属的研究传统而得以实现,反之亦然。

希兰举例了两个例子[2]238来说明Q格。如果LA被当做“物理主义”的语言(描述物理客体的语言),而LB被当做“精神主义”的语言(描述精神现象的语言),那么,L′B将代表一种如精神生物学那样的语言(用生物学的科学方法研究精神现象),L′A将代表一种如现象主义那样的语言(用精神的现象学方法研究物理客体)。在另一个例子中,希兰把世界图景分为“科学图景(scientific images)”和“显现图景(manifest images)”,前者是基于近代科学方法和测量过程的图景,后者是基于主体知觉和文化理解的图景。如 “在X物理空间域中存在一列波长为700nm的电磁波”描述了一个科学图景;“主体α在视觉空间β域内看见一束耀眼的红光”则描述了一个显现图景。这样,如果LA代表显现图景的知觉语言,LB代表其在科学图景下的对应语言,那么,L′B将代表那种把科学的“说明”构架转化为“观察的(或知觉的)”解释构架的尝试;L′A将代表那种把“观察的(或知觉的)”解释构架转化为科学的“说明”构架的尝试。然而,在Q格下,无论物理主义和现象主义之间的冲突,还是科学图景和显现图景的对立,都随着辩证的发展倾向于一种综合物LAB的形成。

事实上,对立物经过辩证发展形成更高级综合体的例子在科学史上是不胜枚举的。比如“光的本性”理论的发展就是个典型。如果LA和LB分别代表物理学中光的本性研究的“波动说”传统和“微粒说”传统,那么LA1、LA2、LA3…就分别代表格里马第的波动说、惠更斯的波动说、托马斯·杨的光的干涉观念、菲涅尔的光的衍射理论、托马斯·杨等人的光的横波学说、麦克斯韦的光的电磁理论等等;LB1、LB2、LB3…则代表笛卡尔的光的微粒说、以牛顿和伽桑狄为代表的光的微粒说等等。笛卡尔的光的微粒说同时也是光的波动说的雏形,可以把它看做LA和LB具有的公共部分LO。事实上作为公共部分的LO也包括了LA和LB共同具有的光现象。对立的光的“波动说”传统和“微粒说”传统最后形成的“综合体”LAB,则是爱因斯坦的光量子概念、德布罗意的波粒二象性理论,最终是量子力学对粒子图景和波动图景的统一性解释。至于L′A和L′B,在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中也广泛地存在。比如,牛顿在1740年出版的《光学》一书的正文,采用了光的微粒说,但他仍然在该书的附录中,列出了微粒说不能很好解释的问题,保留着若干波动说的痕迹。这可以看做是L′B对LA的补充。在麦克斯韦提出的光的电磁理论后,光的波动说基本为人们所接受,但波动说对辐射和光与其他实物粒子相互作用的现象,如黑体辐射、光电效应以及其他一些有关光的产生和转化现象的解释,反而促进了微粒说的发展,并最终形成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以及最后的量子力学。这可以看做是L′A。正由于L′A和L′B的存在,人们回顾关于光的本性的争论这段历史时,才会觉得科学史是现实的富有人性的创造史。

三辩证发展之树

Q模式表现的辩证发展的普遍性几乎体现在一切具有对立互补关系的多元发展历程中,例如科学、艺术、文化的历史发展。现实事物的发展,就是由许多的Q格组成的“辩证树”(Dialectical tree)[2]240。

希兰举了科学理性传统发展的例子。科学理性传统的发展可以分为线性模式和辩证模式两种。“理性传统A”的理想线性模式可以被概括为以下过程:LA1→LA2→LA3……→LA。其中,LA1、LA2……代表A传统不同历史阶段上的描述语言,如亚里士多德主义、笛卡尔主义、原子主义、牛顿主义、进化论、量子物理等。随着描述语言和科学理性的进化,“理性传统A”逐渐具体、明确地揭示了其研究领域的面貌,LA被看做完全揭示该科学传统视域的一个理想化的限度。这也就是传统理性主义理解的科学或人类理性进步的历程。但是,现实历史中的科学传统却绝不仅仅是一个延绵不绝直到发现“终极真理”的线性进化链条,而必然是显现出多元互补情景的“辩证树”。希兰指出,一方面,在下面三种情况下,理想化的理性发展链条会发生断裂:一是由于理论、文化兴趣的转变,二是由于这些理论、文化兴趣被其他的知觉视域或理论模式更好地满足,三是知觉客体作为可靠实在的资格消失了,描述语言被当做错误的东西摈弃,如历史上的燃素、以太等;另一方面,对于线性发展中的次序关系,如LAi→LAj(i≤j),存在两种可能性:LAi可能是LAj的充分条件,也可能是LAj的必要条件。在后一种情况中,如果不经过描述语言LAi,描述语言LAj就不可能出现,正像如果不识数就无法学会加减法一样。因此,希兰指出,线性模式是历史学者对现实历史事件复杂性的简化和抽象化,它掩盖了科学理性发展的丰富性和多元性。历史上的科学理性,由某一历史源头t1开始,在不同的境遇和实践下总是延伸出多个互补的传统,这些传统路径既独立发展、互不兼容,又互相竞争、补充、综合,在某一时间t2上形成数个多元互补且各具价值的理论形态。这样,多元互补的辩证发展过程就成为由许多Q格构成的“辩证树”[2]240。在这个树形结构中,每一条路径都代表一种传统的发展;每个节点(圆圈)代表该传统某阶段上的理论形态。可见,一些传统在某一阶段上分化为不同的传统,其中的一些新传统继续接续下去,而另一些则中断了。两种传统冲突的结果可能导致A传统被B传统所取代,也可能出现另一种更具意义的情形:两种传统的冲突经由辩证的发展被一种综合物所解决,这一综合物同时包容并超越了这两种纯粹的传统——这就是辩证发展的本质。

只有“辩证树”模式能够帮助人们理解现实世界中事情的发展。就以我们前面阐释的人类视觉世界从双曲视觉空间向欧氏视觉空间的发展来说,由于人的物质性存在,天然的双曲视觉空间到科学的欧氏视觉空间的发展是必然的,它是人类以“数学加实验”的理性传统在认识世界和自我方面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的基础,但人类视觉空间的最终发展显然是符合“辩证树”模式的。因为现代性下用欧氏视觉世界去否定双曲视觉世界的做法越来越被证明是危险的,它以一种科学传统取消了人类感性和精神生活的多元性,取消了信仰、宗教、美学、艺术等人文的价值,使本来具有多元维度的世界变成了一维的单极世界。希兰的Q格模式,为这两种互不相容的视觉知觉空间在一个多语境的文化世界中的共存提供了解释框架。欧氏视觉空间和双曲视觉空间辩证发展的结果,一定是一种宽泛的综合体,在其中,各种欧氏空间的技术和服务将同一个鲜活的双曲世界和谐共存,这将是未来生活的发展趋势。在Q格模式下,规定WA为欧氏世界,WB为双曲世界,那么WAB就是上述的综合物。在诠释学的视觉观察中,WA对应一套用科学语言“写”成的“文本”,WB对应一套用视觉语言“写”成的“文本”,前者只有在笛卡尔传统的前理解下才是可理解的,而后者只有在自然视觉文化的前理解下才是可辨认的。而在综合世界WAB中生存的主体,将明确地领会到两种空间世界的前理解结构,可以选择合适的方式自由地阅读这两种“文本”,在这“两个世界”中穿梭。由此,希兰感叹西方现代性对人类的束缚和东方的迅速西化,希望东方和伊斯兰文化可以保留自己独特的发展路径,作为互补物同西方欧氏世界辩证发展,形成多元的综合空间世界。

对立互补性的辩证发展模式是希兰科学哲学思想中最意味深长的内容。无疑,希兰的这种强调世界和真理多元化的科学观,体现了后现代社会反基础主义,强调价值多元性的基本取向。但难能可贵的是,希兰并没有走向否定真理的怀疑主义。作为一位受过系统而良好的物理学教育、并实际地从事过量子力学研究的哲学家,希兰能将这样一种哲学追求与现代性下对实在性和知识必然性的合理要求相综合,提出一种诠释学的多元实在论和真理标准。在希兰那里,多元的理论、文化、世界中的每一元,都建立在一组实际存在的前理解结构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并在自己专属的视域内具有实在性、必然性和有效性,体现出独特的价值。每一元之间具有互不相容性,用一元去彻底解释、吞并另一元不但是不可能的,更是有害的,它人为限制和阻隔了事物本身具有的像Q格表现出的那种辩证的发展,因而也就阻止了事物向更高级的形态发展的可能。

摘要:多元互补的辩证性是希兰科学观与世界观的基本特征。欧氏空间和双曲空间是两种对立而又互补的视觉知觉空间。这种多元对立物之间的互补性普遍存在于科学和人类文化的历史之中。Q格是多元互补性辩证发展的一般模式。现实事物的辩证发展是由许多Q格构成的“辩证树”。

关键词:希兰,互补性,辩证的,科学观,世界观

参考文献

[1]Crease R P.Hermeneutics and the Natural Science:Intro-duction[C]//Hermeneutics and the natural science.Dor-drecht?Bosto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7:3.

[2]Patrick A.Heelan,Space-Perception and the Philosophy ofScience[M].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8.

3.医学与科学之辩证 篇三

关键词:科学技术;社会发展;哲学;辩证统一

引言:

人类发展繁衍了上千年,科学技术的出现一次又一次的改写了人类的历史,不断推进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进步;科学技术的出现,也一次又一次的改变了人们对待这个世界,这个宇宙的看法,让人们的观念也发生着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科学技术带来的哲学上的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跨越,如何正确看待科学技术与哲学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是本文研究的目的,同时也是如何正确看待科学技术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中的作用,是促进或者阻碍,或是破坏。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哲学观也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这正是二者之间关系的精彩之处。

一、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双刃剑”效果

邓小平曾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尽管科学技术不用任何人来标榜其重要的程度,但是正是由领袖人物对其重要性的阐述,更是凸显出科学技术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性。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一个民族创新力的体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机的基础,是一个国家立于世界之林的有力武器,因此,各个国家无一不对科学技术表现出高度的重视。毋庸置疑,科学技术的进步带给我们生活的进步,以及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入,这正是科学技术的魅力。但与此同时,我们不可否认的是科学技术对我们带来的危害:早期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让很多国家的人民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或者身患绝症,或是为此付出了生命。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说英国多年前的雾霾天气,日本人身患的水俣病,苏联核电站泄漏,日本核反应堆泄漏等等,这些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无一不给我们带来了沉重的灾难,让我们不敢再小觑科学技术的力量,因为我们可以通过大脑和双手将其创作出来,同时,也会被科学技术强大的力量摧毁。历史已经给我们上了一节节生动的课程,给我们的教训太过沉重,最让我们怕的是我们太过沉溺于科学技术带给我们的温床,而将科学技术的隐疾忽略掉,最终科学技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还是会作用在人类身上。

二、科学技术进步与哲学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

可以说,哲学的发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人们在总结经验,不断探索自然的过程中所总结、所发现的。当然,事物的发展并不是随着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①我们都知道,每一次科技革命的发生都必然引起哲学的变化,无论是对于哲学发展的促进作用,还是科学技术对于哲学发展的一些负面影响;又或者是哲学领域的发展知道了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和变化,抑或是限制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综上,无不说明科学技术与哲学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自古以来,科学技术的每一次发展均会带来社会上巨大的变化,改变原来存在的社会生活格局。在古代中国,中国四大发明的问世,不仅为中国带来了重要的变化,也奠定了中国科学技术对世界的贡献。在后来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一次科技革命,第二次科技革命均带来了生活上的巨大变化,大大提高了社会的生产力,重新分配了生产资料,可以说,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很多哲学家,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哲学的发展提供了丰沃的土壤。正是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一国的物质文化经济发展水平发生了变化,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阶级的分化丰富了哲学的内容,也进一步让哲学家们探索了哲学更为广阔的领域,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合理的预计。这是科学技术进步对哲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科学技术的进步如果不进行合理的利用将会变成一场巨大的灾难。我们在享受着科技进步带来的丰硕成果时,也在为我们自己自掘坟墓,我们现在面临的种种环境污染问题,水土流失问题,全球变暖问题,核污染问题,转基因问题,食品安全等等问题都是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副产品。经济技术的进步带给人们的伤痛也是沉重的,哲学的发展的内容也因此而变得丰富,而不是一味的认可科学技术带来的“优”,看到了事物的两面性。此时的哲学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负面性是呈现出矛盾的状态,要辩证的看待科学技术对哲学发展的影响。

当然,哲学的发展也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指导作用。这一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体现得尤为明显。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科学的关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科学论断,以及对于资产阶级剥削的本质的揭露,以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科学总结,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也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让人们愈加清醒的认识到资本注意国家所爆发的科学技术革命,实质是使生产力提高,生产资料的部分集中以及资产阶级的剥夺本质,让资产阶级不敢再表面上剥夺劳动者的剩余价值,甚至上掩藏剥削的本质,于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愈加隐藏了资产阶级剥削的嘴脸。②同时,哲学的发展也让科学技术的发展尽量避免对于人类的威胁以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而不是一味的追求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因此,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哲学的发展又是统一在一起的,科学技术脱离了哲学的指导不可能取得健康的进步,哲学的发展没有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不可能内容不断丰富,理论殷实。这就是二者的统一。

结语:

综上,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于人类的发展可谓是至关重要,人类社会几次重要的社会变革以及世界格局的的转变均是由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引发的;哲学的发展以及内容的丰富也在不断发生了变化,比如物质决定意识,这一观点的转变也是哲学发展史上重要的变化之一。我们也从不否认哲学的发展对于科学技术的指导作用,使得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加人性化、自然化,更加朝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向发展,这正是哲学发展对科学技术的推动促进作用。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哲学的发展总是在动态中不断保持着二者的辩证统一的关系。

①赵玉英:《论科学进步对哲学发展的推动作用》,载于《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12期。

②邬焜:《试论科学与哲学的关系》,载于《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年2月。

参考文献:

[1]曾国屏:《科学技术进步与自然辩证法的发展》,载于《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刘跃挺:《新论近现代技术进步与哲学和刑法学发展之辩证唯物关系》,载于《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7年08期。

[3]赵玉英:《论科学进步对哲学发展的推动作用》,载于《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12期。

[4]邬焜:《试论科学与哲学的关系》,载于《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年2月。

作者简介:刘小飞,男,1989.5.24,湘潭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科技哲学

4.医学与科学之辩证 篇四

论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之整体区分标准的建构

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是人类思维中存在的`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矛盾,但由于种种原因二者却极易混淆.基于此,本文将在对二者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建构“意义判断--形式分析--实践验证”这一有机统一的整体区分标准来严格区分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从而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和谐思维”的发展进程.

作 者:王晶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刊 名:科教文汇 英文刊名:EDUCATION SCIENCE & CULTURE MAGAZINE 年,卷(期): “”(7) 分类号:B811 关键词:逻辑矛盾   辩证矛盾   整体区分标准  

5.生物科学与医学结合论文 篇五

1端粒缩短与衰老

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重复DNA序列,由端粒DNA(TTAGGG)n和端粒蛋白质(如TRF1和TRF2等)组成,端粒的功能除保证DNA完整复制外,还在维持染色体结构稳定(保护染色体不分解和染色体重排及末端不相互融合等),染色体在细胞中的定位(使之不随机分布)和引起细胞衰老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人类的端粒DNA重复序列长约2-15kb。众所周知,真核DNA是线性DNA,复制时由于模板DNA起始端为RNA引物先占据,新生链随之延伸;引物RNA脱落后,其空缺处的模板DNA无法再度复制成双链。因此,DNA每复制一次端粒即丢失50~200bp[1],即出现真核细胞分裂中的“末端复制问题”。当末端缩短到达5~7kb时不能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染色体发生融合或丢失,与端粒DNA相邻的基因丢失,最后导致细胞衰老而死亡,故端粒又称“细胞分裂计时器”。即人正常体细胞在经过有限次的有丝分裂,分裂次数达到“Hayflick极限”,染色体端粒长度缩短到一定程度后,细胞进行的有丝分裂便不可逆地被阻断在细胞周期G1期和G2/M期之间的某个时期,这时细胞进入了老化期并随后死亡[3]。大多数正常体细胞在增殖60~70代会出现细胞衰老和死亡[4]。故有人称端粒缩短是触发细胞衰老的分子钟[5]。端粒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缩短,老年人要比青年人的端粒明显缩短,可见端粒的长度与细胞的寿命密切相关[6]。

2端粒假说

1973年Olovfnikov博士首次提出了端粒去失与衰老关系的理论[7]。后人对此进行不断完善,1990年Harley指出在端粒酶处十抑制状态的细胞分裂时,DNA不完全复制会引起端粒DNA的少量丢失。端粒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不断缩短,当端粒缩短到一定程度,细胞就会停止复制而衰老死亡,这就是端粒假说。此外,他们还发现端粒酶可催化端粒复制,从而延长细胞生命,所以胚胎细胞、永生化细胞和其它一些表达端粒酶活性的干细胞寿命均比无端粒酶活性的细胞长。有研究表明,正常人类组织的实体细胞中的端粒酶序一般不具有活性,而在胚胎组织、生殖细胞和少数造血干细胞及癌细胞等永生化细胞中端粒酶则具有稳定的活性。Kim等[8]用TRAP法对18种人体组织培养细胞做端粒酶测试,发现100个永生化细胞株中有98个有端粒酶活性,22个非永生化细胞则无一例表达。而进过诱导,可使已发生老化的人正常双倍体成纤维细胞呈现出端粒酶活性,端粒酶活性在这些细胞中的重建导致了端粒长度增加,细胞寿命延长[9,10]。

Harley等人在研究体外培养的人成纤维细胞时,得到细胞衰老过程中端粒损失的直接证据。他们分别取新生儿、24岁、71岁和91岁的供体的成纤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使之衰老。结果发现,随着成纤维细胞的不断分裂,染色体末端限制性片段(TRF)的长度都逐渐减少,而染色体内部的重复序列并不减少。进一步实验证明,如果细胞不分裂,则TRF的长度不减少。说明染色体末端重复序列TITFAGGG(端粒)在细胞衰老过程中特异地依赖DNA复制而丢失。相反,精子中的端粒长度与受试者的年龄无关。这是因为精子中有端粒酶的表达,使端粒保持恒定长度的`缘故。所以,端粒的长度被认为是人体细胞寿命的标志[11]。

3端粒酶与衰老

端粒的长度主要由端粒酶决定,端粒酶的活性高,端粒DN段就长。端粒酶自身携带有RNA组份作为复制时的模板,这是端粒酶区别于一般DNA聚合酶的主要特征。

端粒酶(telomerase)主要由三个亚单位构成:(1)端粒RNA(humantelomeraseRNA,hTR);(2)端粒酶相关蛋白质(humantelomeraseassociatedprotein,hTP);(3)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telomerasereversetranscriptase,hTERT)。端粒由端粒酶合成。端粒酶是一种逆转录酶,它直接参与端粒区的形成,hTR以此为模板(5’―CUAACCCUAAC―3’)以端粒的3’―overhang为引物,在端粒末端加上新的重复序列,维持端粒长度,使细胞寿命延长,并具有无限分裂的能力[12]。

hTERT在端粒酶的激活中起关键作用,hTERT可以通过保护或稳定作用延长端粒酶RNA的半衰期,从而增加端粒酶活性。hTERT是维持端粒稳定性所必需的。它以端粒酶RNA组份(hTR)为模板催化端区DNA的合成。人正常组织广泛表达hTR和端粒相关蛋白(hTP),而hTERT在出生后即被抑制,hTERT是人类端粒酶活性的主要调控亚单位,hTERT一旦表达就和其他亚单位一起组装具有高活性的端粒酶[13]。

(临床医学,护理医学,基础医学,医疗卫生,内科,外科,药学,预防医学等各专业)我们在业内及其明显的优势是:核心刊物发表渠道绝对稳妥可靠。

4端粒保护有关的因子

端粒的保护有端粒酶阳性途径和端粒酶阴性途径,阳性途径是指通过对端粒酶活性的影响,实现对端粒功能和结构的调整,如Bcl―2,p53,PKC,PP2A等等。端粒酶阳性途径研究报道很多,主要是对肿瘤等永生化细胞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因为85%以上的癌细胞具有很高的端粒酶活性。但端粒酶基因不是致癌基因,端粒酶的激活不是癌变的前提和必要条件[14]。

端粒酶虽然具有延长端粒的功能,但是单纯提高端粒酶活性,并不能阻止端粒缩短。例如在端粒酶阳性的细胞中过表达TRF1可导致端粒长度缩短,而抑制TRF1的表达可以增加端粒的长度。TRF1不能控制端粒酶的表达,但可抑制端粒酶在端粒末端的作用。端粒DNA结合TRF1达到一个临界数目时,便产生抑制端粒酶复合物活性的信号,端粒延伸终止,端锚聚合酶可使TRF1核糖基化而丧失结合端粒DNA的能力,允许端粒酶结合端粒DNA,使端粒得以延伸[15]。

总之,对端粒的保护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随着对端粒与衰老关系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端粒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在衰老中起着主要作用,而不是端粒酶[16][17]。况且对端粒缩短进程的调节,还存在着不依赖改变端粒酶活性的机制,即端粒酶阴性途径。这方面的研究很少,值得进一步的挖掘。

5参考文献

1BELLER。BiologicalEffectsofLowlevelExposure[J]。NewsLetter,,23(3):100―104

2林乔,吴斌,李炜弘,等。远古至唐中国人长寿者的遗传分析(之二)。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4(5):561。

3PedroDeMagalhaesJ。Fromcellstoageingareviewofmodelsandmechanismsofcellularsenescenceandtheirimpactonhumanageing[J]。ExpCellRes,,300(1):1―10。

4张开红,李洪亮,满孝勇。端粒与端粒酶[J]1医学综述2000,6(5):196-199。

5GomezDE,TeieraAM,OliveroOA。Irreversibletelomereshorteningby3’―azido―2’,3’―dideoxythymdine(AZT)treatment[J]。BiochemBiophysResCommun。,246(1):107~110。

6马宏,张宗玉,衰老的生物学标志,生理科学进展,;33(1):65-67。

7OlovnikowAM。Thelossoftelomereandaging。JtherBoil。1973;41:181。

8KimNW,PiatyszekMA,ProwseKR,etal。Specificassociationofhumantelomeraseactivitywithimmortalcellsandcancer。Science,1994;266(5193):。

9YudohK,MatsunoH,NakazawaF,etal。Reconstitutingtelomeraseactivityusingthetelomerasecatalyticsubunitpreventsthetelomereshortingandreplicativesenescenceinhumanosteoblasts。BoneMinerRes。,16(8):1453―1464。

10汪铮,易静,李慧,等,重建端粒酶活性延长人成纤维细胞寿命的研究,实验生物学报,;。33(2):129―140。

11楚玉荣,宫凌涛,楚智慧,端粒、端粒酶与细胞衰老及肿瘤的关系,医学综述,2004;10(5):269―271。

12陈雷,李德新,王彩霞,等。从中医角度研究端粒、端粒酶与衰老关系浅识。中医药学刊,2004;24(2):217。

13MavrommatisJ,MylonaE,GakiopoulouH,StravodimosC,ZervasA,GiannopoulosA,NakopoulouL。NuclearhTERTimmunohistochemicalexpressionisassociatedwithsurvivalofpatientswithurothelialbladdercancer。AnticancerRes2005;25:3109―3116。

14廖亚平,张洁,周俊宜,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与鉴定,神经解剖学杂志,2002;22(6):609―613

15江红,罗瑛,郑晓飞,端锚聚合酶(tankyrase)研究进展,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2,29(3);355―358。

16RubioMA,KimSH,,CampsiJ,Reversiblemanipulationoftelomeraseexpressionandtelomerelength。Implicationfortheionizingradiationresponseandreplicativesenescenceofhumancells。JBiolChem,2002,277:28609―28617。

6.医学与科学之辩证 篇六

马克思对理想的人与现实的人之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开始是从理想的人的类表质出发,来说明现实的`人的异化性质;后来则从对现实社会的经济关系分析出发,来规定人的现实本质,并说明理想的人的现实性.马克思的哲学分析方法的独特性在于把社会物质生产作为统一理想的人与现实的人的基础,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它既不同于经验主义的方法也不同于人本主义的方法.

作 者:徐艳梅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管理学院,山东,聊城,252059 刊 名: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CHE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2004 “”(2) 分类号:B023.2 关键词:理想性   现实性   社会生产   历史唯物主义   人本主义   经验主义  

★ 社会契约论读后感

★ 品德与社会之历史教学论文

★ 论诚信社会的形成

★ 犹太人赚钱的哲学一书读后感

★ 再论工伤与雇佣损害赔偿之区别

★ 论知识经济的社会文化观与现代管理会计

★ 论人生读后感

★ 自由选择读后感:论话题自由与平等

★ 读《大学》一书有感:格物与格局

7.浅议科学辩证看待军网舆情 篇七

摘要:随着军队信息化进程加快,电脑和网络在军内得到快速普及,官兵在军网上发表言论的行为增多,一个军营虚拟舆情空间已初具雏形。网络舆情已经成为军网建设与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军队政治工作必须面对的客观现实与发挥作用的新领域。以何种模式来正确看待和管理军网舆情,是一个重要而紧迫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军网舆情;特点;辩证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294-01

一、军网舆情的内涵

军网舆情是官兵借助军队网络,通过新闻跟帖、论坛贴文、博客发文、微博图文等手段,围绕各种社会现象和军内焦点事件、热点敏感问题宣泄情绪、诉求利益、发表言论、表达意见等情况的总称。网络舆论是网络时代的产物。网络传播为官兵的意见发表提供了一个“公共空间”。具体来说,军网舆情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聚焦时政热点讲政治。以“总参绿网”为例,2011年形成的230个舆论焦点中,时政类占46个,基本涵盖了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从网友所发帖文看,绝大多数都能关注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和军队建设发展,畅谈思想观点时注意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表达意愿时情绪不偏激、不偏执、不冲动,体现了较高的政治觉悟、较强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

2.关注军队建设讲真话。军队网友思想脉搏始终与军队建设同频共振,他们借助网上开辟的论坛、博客、微博等,紧紧围绕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搞好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深化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培养新型高素质军事人才等,发表了大量很有见地的意见和建议,并就如何防止和避免形式主义、弄虚作假和“五多”问题,畅所欲言,针砭时弊,虽有时言辞比较激烈,但其中不乏真知灼见。

3.表达利益诉求讲实情。许多网友抓住涉及官兵切身利益的敏感问题,如转业干部安置、家属随军就业、子女入托入学、经适房建设分配、看病就医、考学提干、士官转改、立功受奖等,发表言论、表达意愿,尽管有人有时态度不够冷静,有的反映情况夸大其词,但绝大多数还是实事求是的。

4.激情张扬魅力讲个性。许多网友发帖时,以展现自我个性特征为动机。有的喜欢用深刻的哲理诠释社会与人生;有的热衷于新闻爆料,用独特的视角看部队建设动态,期望赢得众多粉丝跟随;有的尽情创作小说,抒写诗歌,采撷散文,以展现个人文学才华;有的则用镜头捕捉军营生活瞬间,创意制作DV动漫,传贴新闻图片等等。

二、军网舆情的特点

网络舆论作为一种新的舆论形态,具有舆论的共性,即始终关注焦点问题,利用大众平面式传播,传播过程易变异,传播影响较大,具有自发性。同时,它又具有鲜明的个性,比如,舆论主体的匿名性、海量信息的复杂性、意见观点的冲突性、网络自由的失控性等。

1.舆论传播途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突出。目前,从军队网络传播技术来看,主要有网络即时通讯工具(IM),如FICQ;一对多的发布工具,如网络论坛(BBS)、博客(Blog)和个人网络空间(Space);网络在线聊天平台,即多对多的交流工具,典型的有电子聊天室;网络游戏平台,在军网上的大部分网络游戏里,玩家可以用文字、语音甚至视频进行沟通和交流,虽然交流的内容主要与游戏本身有关,但是在“空闲”时间有相当一部分内容讨论的是某个与游戏不相关的主题,如时事、对人对事的看法等;点对点(P2P)的数据交换工具,作为近两年才盛行的网络传播技术,它的最大特点是规避服务器的管控,传播的范围更广,方式更隐蔽,传播效率更高,并且不易查到“源头”。数码相机、MP4、手机此类信息技术产品在军营中逐渐流行,成为新的“三大件”,这些电子产品可以随时连接电脑下载军队网络上的文字、图片、音视频和多媒体文档,也可以将自创或者互联网内容传输到网络上,增强网络舆论的效果,形成网上网下舆论呼应的互动局面。这些都加剧了军队网络舆论传播途径多样性和复杂化趋势。

2.舆论表达形式理性化和情绪化并存。官兵们在网上对部队建设积极建言献策或进行民主监督,具有一定的客观性,有比较高的参考价值,值得重视。从总体上看,军队网络舆论质量较高,表现为论据事实多于结论、辩证分析多于主观臆断、调查论证多于道听途说。但是,军队网络舆论的表达有时也体现出情绪化的一面。官兵有些真实的情绪在现实生活中不便表达,而网络为其宣泄情绪提供了最佳的渠道。因此,网络舆论常常体现出本能、情绪化和一些非理性色彩。

3.舆论内容凸现分散性和多元性。一方面,在网络言论传播中,官兵受角色间的自由转换加深了舆论内容的发散性倾向。网络舆论的主体是网上发表言论的官兵,既有军官,也有士官,还有士兵。他们的年龄、阅历、身份、兴趣爱好和学历水平等等各有不同,所关注的话题也各不一样,即使是对同一主题,也都有各自的看法和观点。另一方面,军队网络舆论内容也体现意识形态的多元性。虽然各级都加强了对军营信息的管控,但由于信息社会的发展,军队与社会的信息联系渠道日趋紧密,信息接受趋向同步,使得社会上多元化的价值观念以及社会文化意识能够间接地影响到军内网络。

三、科学辩证看待军网舆情

军网舆情以大量的原生态的民意表达,形成官兵思想的舆情场,其正向作用是非常明显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

1.对各级党委机关科学决策、指导工作有辅助支持作用。军网舆情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官兵对破解部队建设重点难点问题的各种言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许多帖文观点鲜明,非常直白,有许多真知灼见,可谓是群众“智慧之河”在网上的流动,为各级党委和领导机关科学决策、指导工作提供了集中群智的源头活水。比如.全军政工网的“建言献策”频道,众多网友提出的许多观点、建议、意见,通过《专报》形式,被军委、总部机关所采用。

2.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有正面引导作用。现实教育中,有些官兵有话不对组织言,不轻易暴露真实想法.甚至言不由衷地表达思想观点,常常给思想政治教育者以误导。网络教育中,官兵通过“网E信箱”、“官兵心声”、“回音壁”等不加掩饰地暴露心迹,对于现实生活中想不通、看不惯的问题和现象,敢于表达真实想法,情绪表达比较直接。思想教育组织者通过科学分析网络舆情,可以准确掌握官兵思想脉搏,知道他们崇尚什么、热衷什么、追求什么,有助于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引导工作。

8.医学与科学之辩证 篇八

全面素质教育的观念和科学的人才质量观,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调动和发挥、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已成为医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为了学生个人素质和人才综合培养发展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为了提高口腔科学的教学效果,本课题组在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基础上,自起,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口腔科学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探讨;在学校和医院两级医学教学研究项目资助下,全面投入教学实践,经过两年的实践检验,效果显著。

1 针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未来工作的需要,构建口腔科学教学内容

全面调整教学内容,紧扣“三基”,优化设计,突出重点,突出军事医学,避免课程间重复性讲解基础知识。如:教研室删减以往“口腔解剖生理”大班课(大专3学时,本科4学时),将其中部分重点内容如:“口腔颌面及颌骨解剖特点”放在“口腔颌面部损伤”中结合临床介绍;“牙齿的解剖生理”并入“牙体牙髓常见疾病”课中讲解。结果表明这不仅避免了重复讲解系统解剖中学过的内容,也避免了以往单纯讲解剖的枯燥、乏味,使解剖生理更贴近临床实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较好效果。同时在教学内容中新增加了部分内容,如:“口腔颌面部损伤” 和“口腔肿瘤学” 学时数,“口腔修复及种植牙”和“系统疾病在口腔中的表现”,使课程结构更为合理,更能适应现代医学的需要。

2 侧重围绕临床病例的学习,达到学生诊治口腔常见病的.目的

通过大班课的多媒体和教员的典型病例介绍、分析、提问和讨论,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通过小组讨论课和见习课,使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加强同临床联系,提高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不仅对口腔科学的学科内容有较全面了解,并具有一定的处理口腔常见疾病的能力。这对他们毕业后无论是分配到基层医疗单位,还是留在大型的综合性医院,均有实际意义。

3 借鉴选择主流、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在教育观念上由知识技能传授型教育转变为能力素质培养型教育。在教学实践中应打破“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教学体系。

3.1 借鉴“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1],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于我国目前的教学制度是要求教员必须在有限的课时中完成教学大纲内容,所以,在此大环境下,要完全照搬国外的PBL教学法是不合适的。我们的经验是领会PBL概念的精神实质,以临床问题和临床病例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模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习的能力。教师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提出临床问题,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习课程的新知识;应做到学生自学、讨论和教师讲解协调统一。

如在牙体牙髓常见病这章节课中,我们设计的问题是:俗话说牙痛不是病,痛时真要命;在临床中患者对牙痛常有三种不同的基本主诉,即冷热酸甜痛,咬食物时痛及不吃不喝亦痛;试问不同的主诉与牙体牙髓病的发展、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有何意义针对病例,同时还准备有照片,如:龋洞,残根残冠,以及X线牙片等。给学生以感性认识,确保问题能激发对所学内容的兴趣。

3.2 互动教学法在口腔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师生之间相互对话、讨论、交流和相互促进的教学方式,我们主要采用了“问答式”和“师生讨论式”两种形式。如在基本理论知识学习后,教师可选择临床典型病例,并提出相关问题,先让学生分组讨论,最后集中由教师引导下针对问题进行回答和讨论,形成完整的诊断和治疗方案。这种方式生动活泼,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而且理论联系了实际,使学生体会到了学有所用。

3.3 变“传授式”教学为“研究式”教学:“传授式”教学注重知识的灌输,方法偏重讲授,对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不够,与素质教育是背道而驰的;教员备课唯恐有知识遗漏,抱怨课时太少。教学方法基本上是单向性灌输法,课堂上教员努力将内容讲全、讲深、讲透,不给学生有思考问题的时间。

相反,“研究式”教学注重教会学生独创性研究和发现真理;所以我们在讲课中提倡宜粗不宜细,宜略不宜详,教学中不过分受到条条框框的限制,讲授知识不必面面俱到,也不过分主张广征博引,而应做好“举一”,让学生自己“反三”,引导其思维,鼓励质疑,培养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对临床医学专业口腔科学教学内容及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改革探讨,并应用于教学实践,获得了一定的效果和初步的经验体会,但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9.医学与科学之辩证 篇九

有关基金申请的一些要点,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和获知,想要申请成功,首先要仔细阅读和理解《项目指南》、《基金条例》、《基金管理办法》中的相关内容,然后再用点小技巧,就可以了。

1.自然科学基金,虽然钱不多,但是审批很严格,评委都是一线知名的专家,其中多半都是真才实学的,很厉害。因此,来不得半点马虎,要认认真真,严格书写。

2.有人为了追求新意,标新立意,结果自己实验室一点基础没有,纵使有太大才能,也难以申请标书。评委很看重实验的基础的。因此,也不是将所有的新东西加在一起就OK的。

3.见过很多标书,都是拿人家东西改改,然后就想申请,基本是失败的。另外,还有部分标书,一看就知道东凑一点,西凑一点的。不少内容直接从网上copy的,甚至还有很多错误,牛头不对马嘴,这是最忌讳的。

4.书写表达要有条理。别小看这点,我们看过的自然科学基金中,有1/3的标书,语言表达不成体系!一段小小的摘要,都写得乱七八糟!全文总是重复那几句话,而且有不少句子表达根本不通顺,读起来都难受。书写的工夫,看似简单,但做到并不容易。

5.不是方法越多越好,而是需要逻辑性,严谨性。有人将各种方法堆砌在一起,认为这样就严密,实际上并不是如此,关键看各种方法的逻辑性。甚至有人连这个方法达到什么目的都没搞清楚,这样的标书大有人在。

下面介绍一些有益的基金申请经验:

1.突出创新和亮点。包括摘要,正文,都需要突出文章的大的意义和价值,以及这项研究的创新点,而不是平淡无奇!2.切不可前后矛盾,同时语言至少要通顺。别小看这东西,许多人做不到这一点,标书一定要请学生多读读,多改改。不行的话看几篇国外的review,将人家的introduction部分翻译一下也好!3.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一两种新方法。

4.需要用几张图进行表示,不能全部文字。一份好的标书,其中的实验流程,课题的假设等,都可以用流程图表示出来,那效果不一样,清晰!5.立题选择与国家大方向一致的,或是相对前沿的。要求一定多么前沿是很难的。但是有两点,一是与国家大方向一致,如这两点火的IPS,HIV。

10.教师、教参、教学之辩证分析 篇十

一、允许而非禁止

对于学生使用教参,一些教师简单地禁止,理由很明确:教参是为教师的教学而编写的,使用对象是教师而非学生。这种做法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在师生间引起矛盾。现在的许多学生都有逆反心理,你越是不允许他看教参,他越是觉得神秘,越是觉得你老师所讲的一切都是照搬教参上的,因而也就越是要看;而你一旦允许他名正言顺地看时,他倒不一定真正去看了。教师应该有这样一种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态度:教参既是教师的教学参考书,可以为教师的教学起帮助作用,也可以是学生的学习指南,为学生的自学起辅导作用,它的使用对象应该是使用相关教材的任何人,而不仅仅是教师。现在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思想活跃,独立性强,乐于从多种渠道获取知识,他们更多需要的是引导指点和答疑解惑,而不是枯燥乏味照搬教参的讲解。如今,学习的途径多种多样,学生不管通过什么途径,包括阅读教参,只要他们是在学习,且学有所获,就都应该允许,允许他们用自己不同的方式去学习,允许他们自己去体验判别哪种学习方法最好。使用得当,教参对指导学生自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会起到积极的作用,真正体现叶圣陶先生“不教”的思想,也符合当前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另一方面,教师对于学生使用教参要给予科学的指导,帮助他们辨别教参质量的优劣,规定使用教参的时机,选择使用教参的方式,等等,使教参真正发挥其应有的积极辅助作用。

二、使用而非依赖

教参都是由专家或教历颇深的教师编写,有许多可以被教师吸收利用的东西,如对写作背景及作者的介绍,对文章准确的语篇分析,对作者观点意图的深刻挖掘,等等。但有一点必须注意,即教师可以移植他人的经验,借鉴他人的理解,使他人的东西为己所用(谈永康,2001:68),但绝不能依赖教参,只靠教参,否则教参就会扼杀教师的创造性,僵化思维,助长惰性,禁锢教学,阻碍教学水平的提高。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参是个鸦片烟。老师开头可能会觉得好,慢慢就会产生依赖心理,自己不愿意钻研教材了。”(王丽,1999)教师不应该让教参成为“鸦片烟”,成为自己离不开的“拐杖”。课堂教学切忌“照本宣科,只讲教参”,——教参上都有,学生哪还有兴趣听你讲解?教师应该也必须自己解读教材,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的概括,有自己的感受,有自己的分析,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特色,用自己独特的东西逐渐把学生的注意力从教参转移到课堂上来,让学生感受到活生生的课堂比教参更丰富、更生动、更有趣、更实在,也更能学到东西。在这个前提下教师再通过使用教参来矫正自己的理解,完善自己的观点和教学,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方法的过程中,也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培养了自己的探索精神。同时,教师在讲解教材内容时,要尽量避免原封不动地使用教参提供的用语,而要改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即用教师自己的语言,而不是教参中的语言来讲解教材的内容,从而给学生一种“新”的感觉。

三、参考而非迷信

教参凝聚了专家、教师的经验和智慧,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帮助,自有高明之处,值得教师信任和使用。但在使用教参的同时,教师应该有平等探讨的民主意识和独立思考的批判精神,不可迷信教参,盲从教参,把教参绝对化,认为教参里的一切都是绝对正确的“圣旨”,只见教参,不见自己,只见教参讲解,不见独立思考,把自己和教学局限在樊篱之内,不敢越雷池一步。否则教参就会泯灭教师的独立意识和创造精神,并且束缚学生的手脚,培养不出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人才。事实上,任何一本教参都不可能是尽善尽美无懈可击的,都或多或少地有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于教材中的某些内容,常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正如“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教参中的某些内容有时也是一家之言,也会有失偏颇,甚至可能是错误的。教师首先要了解教材,钻研教材,熟悉教材,对教材内容了然于心并且有自己的分析和想法,再以平等的身份阅读教参。如果自己的理解同教参的解释不一致甚至相矛盾,教师应另查资料或请教他人,找出原因,求得正确的理解。对于教参上一些欠妥的说法甚至错误的分析,教师要有自己的主见,敢于向权威挑战,应该有勇气更改、纠正过来(曾旭英,2000:56),且向学生讲明原因,让学生觉得有理有据,心服口服,而不能盲信盲从,人云亦云,以讹传讹,让教参中的错误在学生中放大扩散。

四、调整而非局限

这里的调整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扩展教参里的一些内容,二是删减教参里的一些内容。教参是一种教学参考书,而不是指令性的教学指导书,教参里的内容也不全是强制性的教学内容。教参对于教材中的有些问题,往往只给出了答案而没有给出理由,即只给出了结果而没有给出过程。在处理这方面的内容时,教师有时可以适当地扩展教参,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也知其所以然,获得举一反三、真正掌握的效果。另一方面,教参一般来说比较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编者在编写时所面对的是抽象的学生,要考虑各种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在内容上往往是“齐而全”,而一个教师教学时所面对的却是有着自己不同水平和特点的具体某一群体的学生。教师不可能也不应该把教参中的所有内容都面面俱到地讲述得如此全面,而是要根据自己学生的水平和特点来定位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选择合适的教参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师阅读教参,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为了自我享受,而是为了增强自己行动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而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教师所面临的学生在基础水平和素质能力上往往不同,学生们的人生经历也常常有较大的差异。教参中的某些内容,对一所学校的学生来说可能正好适合,但对另外一所学校的学生来说则可能太深或太浅。这就要求教师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教参讲啥我讲啥,而是要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教参内容进行调整,认真取舍,兼收并蓄,有增有减,有轻有重,既见教参,又见学生,做到有所用,有所不用,为我用,又不为我全用。

总之,教师应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教参。教参和学生使用教参给教师的教学所造成的一些问题,并非出自于教参本身,而是出自于我们的态度和做法。教参是一把双刃剑,使用不当,它会对教学造成负面影响;但只要使用合理,方法得当,它能够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2]谈永康,不可惟教参独尊,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1(12)

[3]王丽,拥护者甚少,反对者居多——周正逵先生访谈录,中国青年报,1999-03-18

[4]曾旭英,怎样正确对待灵活运用教参,湖南教育,2000(1)

11.医学与科学之辩证 篇十一

abortion 人工流产

acupuncture 针刺医疗法

amnesia(医)记忆缺失,遗忘(症)

anatomical 解剖学的;解剖的

anesthetic 麻醉剂

anti-aging 抗衰老

antibiotic 抗生素

antibody 抗体

antidote 解毒药

antitumor drug 抗肿瘤药;抗癌药

antiviral 抗病毒药

arthritis 关节炎

asthma 气喘,哮喘

asylum 精神病院

bacteria 缅菌

biomedical 生物医学的

carcinogen 致癌物

cell membrane 细胞膜

cellular 细胞的,由细胞组成的

cellulose 纤维素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疾病控制中心

cholera 霍乱

cholesterol 胆固醇

chromosome 染色体

clinical 临床的

clone 无性繁殖系,克隆

coma 昏厥

contagion 接触传染

comea 角膜

dehydrate(使)脱水

diagnose 诊断

diarrhea 泻肚

enzyme 酶

epidemic 流行病

euthanasia 安乐死

excretion 排泄,排泄物

gene mutation(基因)突变

gene pool 基因库

genetic engineering 基因工程

genomic 染色体的

glucose 葡萄糖

healthy Diet Pyramid 呈金字塔状的健康饮食

heart attack 心力衰竭,心脏病发作

heterosexual 异性恋的

HIV-positive 艾滋病测试阳性

homosexual 同性恋的

hormone 激素

hygiene 卫生,卫生学

hypertension 高血压

上一篇:生活因尝试而精彩作文下一篇:航空维修的职业生涯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