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在反思中成长(精选18篇)
1.让我们在反思中成长 篇一
让我们在幸福中成长
——看《开学第一课》有感
张家港市市一中初二(10)班李梦
幸福是什么?在我看来幸福就是和爸爸妈妈一家人开开心心的生活在一起,直到我看了今年的《开学第一课》,我才对“幸福”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努力。你付出的越多,你收获的幸福就越多。我们现在正处在非常关键阶段,我们所能提升自己的就只有努力。付出多了,到时的我们一定是幸福的。就像一首歌里唱的“汗水总是流在泪水之前,笑容最后才出现。”今天的我们是努力的,明天的我们必是幸福的。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自信。我们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是重要的。自信的力量是巨大,它能使失去双腿的人,用手支撑着,很自信的发表演讲。收到一份任务时,即使它真的比较困难,我们也应该抱着自信的态度对自己说:“我相信,我能行!”它会给你带来不少动力的。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创新。有了创新,才会有进步。节目里有句话说的好“当我们再次做以前做过的事时,一定要有不一样的东西。”这才是创新。一沉不变虽轻松,但有创新的事物才是最好的。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感恩。被称为“最美女孩”的孟佩杰感动了我。她在5岁那年就失去了双亲,成了孤儿,后来被养母刘芳英收养,他们一家三口生活得很幸福。但是,这种生活只持续了3年,小佩杰8岁那年,养母得了重病,瘫痪在床,祸不单行,她的养父也弃他们
而去。就这样小佩杰身上挑起了一副沉重的担子。她每天很早就起床了,服侍完养母之后又匆忙的赶去上课,中午又要赶回家为养母做饭,有时候回来晚了,连饭也不吃了。这样的生活,她一直坚持了12年。做为人家的子女,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好好孝敬父母呢,我们的生命是他们给的,我们的家是他们给。父母给我们的爱是无止境的,这种甚至可以超越生死。对于这么伟大的爱,我们为什么不能给予一点点的回报呢?这个回报也许很简单,也许只是一个让他们满意的分数,也许只是一顿自己亲手做的菜,也许只是一次心与心的交流。
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宽容。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关爱。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成长······对于幸福的定义,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未来幸福的答案,将由我们来填写。
2.让我们在反思中成长 篇二
一、在集体讨论中反思, 形成概念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 它反映了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在学习数学概念的过程中, 每个人都以自己的经验为背景来建构对事物的理解, 所以认识相对有限。学生通过集体讨论和交流, 可以了解同伴的理解, 有利于丰富自己的思考方法, 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 增强迁移能力, 使自己建构的知识接近数学知识的本质, 最终达到真正理解数学知识的目的。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引导学生讨论, 在合作学习中学会捕捉引起反思的问题或提出具有独创性的见解。
例如, 在辨析同类项的概念时, 可设计这样一道题:如果单项式52a4x-1与5x-1ax+2是同类项, 求x的值。先让学生独立思考, 出现了三种答案: (1) 由x-1=2得x=3; (2) 由4x-1=x+2得x=1; (3) x=3或x=1, 然后组织学生讨论。通过讨论、辨析, 反思自己思维的缺陷, 学生们进一步理解了同类项概念的含义是: (1) 字母相同; (2) 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 (3) 与系数无关。上述解法中, 只有 (2) 是正确的。
激烈的讨论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而达到了牢固掌握同类项概念的目的。
二、在解题过程中反思, 掌握方法
解题是学习数学的必经之路。学生解决问题时, 往往缺乏对解题过程的反思, 没有对解题过程进行提炼和概括, 只是停留在为解题而解题, 因此导致解题质量不高, 效率低下。具体的数学问题解决只有通过反思才能概括出普遍适用的条件化、策略化知识。所以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整理思维过程, 确定解题关键, 回顾解题思路, 概括解题方法, 使解题的过程清晰, 思维条理化、精确化和概括化。
例如, 在学习垂径定理的应用时, 出示三道练习题:
练习1:一条排水管的截面如图1所示。排水管的半径OB=10, 水面宽AB=16, 求截面圆心O到水面的距离OC。
练习2:如图2, 在直径为100mm的圆铁片上切下一块高为20mm的弓形铁片, 求弓形的弦AB的长。
练习3:如图3, 圆O的弦AB=8cm, DC=2cm, 直径CE⊥AB于点D, 求半径的长。E
做完习题后, 启发学生对这几道习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方法进行类比性反思。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们发现了虽然每道题目所求的量不相同, 但是解题方法如出一辙:都要添辅助线, 构造以弦长的一半、弦的弦心距为直角边, 以的半径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 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 最后解方程得出答案。通过对这几道题解题后的反思, 学生对解决这类问题的思路更加清晰了, 并对反思的对象和方法有了一些体会。
三、在知识归类过程中反思, 提炼思想
数学问题虽然浩如烟海, 但许多数学问题的本质是一样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总结, 学会类比, 寻求通法通解。同时应要求学生在知识的归类过程中进行反思, 感悟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把握问题的本质, 将技能和技巧规律化, 形成数学思想方法。
例如, 两摞相同规格的饭碗整齐叠放在桌面上, 请根据图4中给出的数据信息解答问题。 (1) 求整齐叠放在桌面上的饭碗的高度y (cm) 与饭碗数x (个) 之间的一次函数解析式; (2) 若桌面上有10个饭碗整齐叠放成一摞, 求出它的高度。
有些学生拿到此题会感到无从下手, 但只要从该类问题归属于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把原题的实质提炼为“已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经过点 (3, 9) 和 (6, 13.5) , 求它的函数解析式, 并求当x=10时, y的值”, 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四、在分析解题方法中反思, 体验优势
学生在解题时往往满足于做出题目, 而对自己解题方法的优劣却从来不加评价。许多题目解题方法很多, 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反思解题方法的优劣, 不要满足于一题一解, 而要积极寻求其他可能的解法, 优化解题过程, 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开阔学生的视野, 使学生的思维逐渐朝着多开端、灵活、精细和新颖的方向发展。
例如, 有一道复习题:已知x-1=姨3, 求代数式 (x+1) 2-4 (x+1) 2-4的值。这道题许多学生按照常规思路, 先化简代数式, 然后再代入求值;还有的学生直接代入求值, 这样做运算量较大, 而且容易出错。教师应启发学生再思考:仔细审题, 发现所求代数式是一个完全平方式, 可先分解因式, 再整体代入求值。解答过程为:
解:原式= (x+1-2) 2= (x-1) 2= (姨3) 2=3。
通过反思, 总结出代数式求值问题主要有三种解题思路:直接代入求值;先化简代数式后代入求值;先分解因式后代入求值。
五、在寻找错误成因中反思, 享受成功
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时往往不求甚解、粗心大意, 忽视对结论的反思, 满足于一知半解, 更有的一些学生把解题当成是给老师完成任务, 做完题目就万事大吉, 结果常常出现不符合实际、数据出错等现象, 这也是造成作业错误的重要原因。因此解题后, 必须反思解题过程及结论是否合理正确, 并从不同角度思考、检查解题可能产生的错误及发生错误的原因。只要找出“病因”后及时注射“疫苗”, 错误就会在反思中消失。
错解:去分母, 得2 (2x-1) -3 (5x+1) ≤1,
去括号, 得4x-2-15x-3≤1,
移项, 合并同类项, 得-11x≤6,
这道题的两处错误都属于典型错误:第一处错误:去分母时粗心大意, 常数项1漏乘了6;第二处错误:没有掌握不等式性质三, 两边都除以-11时没有改变不等号的方向。解完题后, 教师只告诉学生错了, 让学生自己反思找出错误并改正错误。通过反思, 大部分学生享受到了“知错改错”成功的喜悦。这道题的正确解法为:
解:去分母, 得2 (2x-1) -3 (5x+1) ≤6,
去括号, 得4x-2-15x-3≤6,
移项, 合并同类项, 得-11x≤11,
两边都除以-11, 得x≥-1。
再如,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为3和4, 求第三边的长度。虽然此题做了很多遍, 但还是很多学生会漏解, 做成第三边的长度为5。这是由于审题不够认真仔细, 或是因为思维定式产生错误。此题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 但并未明确这两条边是直角边还是斜边, 求这个三角形的第三边必须分类讨论。只要给足时间让学生反思, 大家基本上都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订正错误。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在教学中, 我们教师要留给学生反思的时空, 教给学生反思的方法, 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反思, 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 让学生在反思中感悟, 在反思中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先军.启发学生解题后反刍[J].初中数学教与学, 2010 (3) .
3.让孩子在反思中成长 篇三
星期一早上第一节课,我提前来到了教室,一进门,发现教室地上全都是水!还没等我开口,一个学生大声说:“胡老师,王伟把水桶摔破了!” 这时,我发现桶就放在后面饮水机的桌上,水还在流,桌上一团糟,桌内的东西更是惨不忍睹……
见此情景,我想,如何让学生认识到要把应该做的事情做好呢?我忽然想起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在山中修行的老法师月夜散步归来,碰上一个小偷正从他的茅屋里往外走,他知道小偷一无所获,便脱下身上的大衣,披在惊魂未定的小偷身上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回去呀!”望着消失在夜色中的小偷背影,老法师感慨地说:“但愿我能送你一轮明月!”第二天早上,老法师睁开眼睛,便看见那件披在小偷身上的大衣叠得整整齐齐地放在门口。老法师高兴极了:“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虽然事情的性质不同,但老法师的做法不是值得借鉴吗?于是,我调整了一下情绪,温和地说:“我知道王伟同学不是故意摔破的,也许快上课了,他怕来不及,就有些慌乱,他可能也被这一意外情况吓住了。”学生没料到我会这么说,都很惊讶。这时,王伟站起来,一脸的歉疚,欲言又止。经过了解,的确不是他的错,而是一位一年级学生故意去打他,王伟一不小心,水桶掉在了地上。我送给他一个微笑,并示意他坐下。接着,我走过去把桶横放在桌子上,水马上不流了(因为破的那条缝在水桶的下侧面)。学生惊奇地看着我。这神情激发了我的灵感:“同学们,现在请大家拿起笔,把刚才教室里的一幕画下来,好吗?”此言一出,出乎学生意料。他们静静地画着。我发现,孩子们有的采用漫画的形式,有的还在画面上加了旁白,如:“水漫金山寺”,“别管,反正不是我!” “倒霉了!”等等,我暗暗佩服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惊讶于孩子们的悟性,真是一切尽在画面中……
接着,我又问:“你们能用哪些词语把自己画面的主题意思表达出来呢?”于是 “置之不理、熟视无睹、视而不见、事不关己、漠不关心”等词语从孩子们口中说出。我发现,孩子们说这些词语的时候,没有了往日上课答对问题时的激动与自豪,有的却是一脸的愧疚。我见时机成熟,便说:“老师建议大家把自己创作的这幅画的主要内容和你的看法、想法写下来,好吗?”接下来,孩子们表现出从未有过的认真和投入……教室里只听见“沙沙”的写字声。
这篇突如其来的习作,孩子们写得特别成功,情真意切,从字里行间,我看到了孩子们心灵的荡涤。
更值得欣慰的是,随即,劳动委员带着几个男生去拿拖把,几个男生用扫帚扫水,还有几个女生帮我整理放饮水机的桌子。其余的孩子们关切地看着他们,虽然他们没有出力,但从他们的眼神中,我感受到他们那份关注。此时,教室里的气氛很轻松。等我把水桶搬到楼下又返回教室的时候,教室里已经井井有条,秩序井然。
【反思】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如何体现对孩子的人文关怀?孩子终究是孩子,没有不犯错的孩子,更没有不肯改错的孩子。所以,当你板下脸来要批评学生的时候,请想想孩子可爱的一面吧!十几年的工作经验,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老师最重要的是要给学生安全感,给孩子提供改错的机会,给孩子提供反思的空间,让孩子能够真诚地面对生活,面对每一个人。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想达到这样一种教育境界,教师必须加强修炼,要“与时俱进”、“与境俱进”,及时抓住并灵活处理具有“生成价值”的问题,让教育充满灵动、智慧与活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育的创新,开辟教育领域的新天地。
(作者单位:江苏宜兴市洋溪小学)
4.让我们在反思中成长 篇四
沙田中学春日放风筝见闻
(通讯员:傅征戎)
春日融融,湘乡市白田镇沙田中学园里热闹非凡,孩子们个个充满快乐的笑容,原来这里正在开展“放飞梦想”为主题的第一届校园风筝文化艺术节活动。本学期,学校提出了提高学生学习生活品质、丰富学生学习经历的办学思想,制定了“游戏”课程,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锻炼学生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品质。
5.让我们在反思中成长 篇五
高考之后,我紧绷的心神一下子就放松了下来,好好地回顾了一番在整个下学期自己做的事情,感觉有些地方还是做的不够到位,对于班级的管理有时候还是过于的严格,导致同学们对于高考的来临也是同样的紧张,我不能很好的缓解他们的情绪,将我面临的压力带到了学生的身上,以后还是要加以改正。
高三之后为了让学生将学习和休息的时间安排的合理,对于住宿的学生在熄灯之后严加管理,不再允许他们在晚上继续,而在晚自习上延长了半个小时的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时间规划好自己的复习。
步入高三,我们的身体愈加重要,面临高考,要以健康的身体状态才能没有负担的完成考试。所以进入下学期之后,我就倡导同学们提前十分钟到达操场,组织学生进行跑步锻炼,同时培养精气神。在这之后我经常鼓舞同学不要放弃,就像是集体跑步一样,就算是跑的慢,跟不上,但是一天天的坚持总是会有进步的,总是会有跟上进度的一天,学习也是一样,不能放弃,时时刻刻都在坚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是能帮助我们提高学习的效率。
高三的学生即将面临毕业,我的日常工作也变得多了起来,不仅仅是关注学生的成绩、和家长进行交流,以及和科任老师沟通、听取他们对于管理学生的建议,还有一些杂事要做,比如说同学们常规的体检,学生关于毕业的评语和考核成绩,忙得我焦头烂额,到了后面就时时有顾得上这方面顾不了哪方面的情况出现。我还是要继续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在事务的处理上,要掌控全局,不能因小失大,在今后的工作中还需要更加努力才行。
6.在反思中成长 篇六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提升自我的数学素养,逐步完善教学艺术.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在教中学、学中教.
撰写教学反思,不是简单地为了应付学校检查.对于教学一线的教师来说,要想真正从反思中有所收获,就必须让反思成为教师自身的一种需求,成为一种自觉行为,成为一种每天都坚持的良好习惯.
由于教师的反思是一种个体行为,不同的教师具有不同的教学特色,教学反思的内容、方式、特点也就不尽相同.我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认为对教师的发展最有帮助的应该是采用教学后反思中的“课后思”,即每节课后都总结思考.因为教学后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
那么,教学后反思具体写些什么内容呢?结合数学课堂教学的特点,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反思:
1.反思是否促进了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我们的教学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
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成功的课堂教学,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尽可能地创设条件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每个班级中都不乏一些特别聪明的学生,所以在教学简单知识的课堂上,就难以实现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课后我就反思:我们在保证每一名学生都能打好基础的时候,该如何调动优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让他们既能“吃得饱”又能“吃得好”,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2.反思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新课标中要求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制订教学目标,那么在每节课后可以反思本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特别是情感与态度方面的目标的实现.
如教学“同底数幂的乘法”内容时,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会运用法则进行计算.由于知识较为简单,班级的学困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黑板几乎成了他们的阵地.看着他们灿烂的笑脸,我看到了他们的喜悦,那是一种成功的喜悦.我想,本节课所有学生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这就是一种成功.
3.反思是否采用了恰当的学习方式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就尤为重要.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恰当地选用合作互动学习、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学生只有在充分发挥主体地位时,才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因此,我们可以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方式是否符合教学内容的需要,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4.反思是否注重了学生的思维训练
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传授知识、发展能力、提升素养.加强思维训练是课堂教学一项根本任务,也是实现教学工作有“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转向“以发展为中心”的关键所在.
数学教学的重点是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在解决一道教材中的练习题时,有几名学生积极讲解了他们各自想到的说理方法,从添加的辅助线到运用的定理都有所不同,真正做到了一题多解,训练了思维,提高了能力,更促进了全班学生的发展.我反思:我们应当充分肯定学生独特的见解,这不仅是对学生的赞赏和激励,而且可以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拓宽学生的思维,使所有学生都能提高能力.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我们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5.反思是否设计了必要的分层练习
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要完成诸多的教学任务,要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最好的方法就是精讲精练.精练要促进不同的学生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设计分层次的练习,将练习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属于基础题,通过练习可以达到巩固双基的作用,要求全体学生完成;另一部分是提高题,供数学学习优秀的学生练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后反思时,我们就可以通过课堂上学生的练习情况来判断设计的练习是否有层次、有梯度,是否做到了精练,是否实现了“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6.反思是否矫正了出现的典型错误
数学题目千变万化,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会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听得懂却做不对.这就需要我们及时关注学生练习中出现的各种常见错误,要让学生不仅知道错误,更要知道错误产生的原因及正确的解题方法.在课堂上,通过学生的练习,我们就可以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及时纠正;课后反思时,就可以记录下学生的错误,以便今后有针对性地弥补教学中的漏洞.
写教学反思,虽然有益,却难在坚持.我想:我们必须做到积极反思、及时撰写、坚持不懈,才能真正实现以思促教.
参考文献
[1]黄宁生.中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7.让我们在反思中成长 篇七
2013年,4月20日8点02分,对于雅安芦山的人来说,这几十秒,活着的人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逃生过程,他们在这一刻都在逃生,他们第一反应就是家人是否处于安全地带,脱离危险是他们唯一的选择;对于他们的亲朋好友来说,他们可能在睡觉,他们获取信息之后,马上拨打亲人的电话,也许是电话无法接通的嘟嘟嘟,对于成都人来说,他们也许虚惊一场,从睡梦中起来冲到广场,一切无事……
每个活着的人领略这一刻,总是感触不同,这一刻稀松平常,这一刻流光即逝,这一刻拿得起,这一刻放下来,这一刻有所得有所失……
雅安地震,一道撕裂的殇痛再次爬上四川的额头,但四川人在灾难面前的不屈与幽默与全国人对四川的关注、祈福与资援让我们的社会在天灾面前不至于只有绝望。有人说:活着就是力量,大抵如此吧。那么在这场天灾中又有哪些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呢?不妨探讨一些文字吧。
无论是打断空话官员的央视主播,还是没换嫁衣去报道的地方记者,又或是第一时间站出来的李连杰壹基金,或空军首次向四川空投食物的举措以及雅安人的泪水或是不屈的眼神,都让我们看到了我们的社会正在悄然改变,当然有人说没换嫁衣的记者是炒作,还有陈光标当众发钱的炒作云云。
我们需要明白的是无论他们如何炒作,媒体在这次天灾中是扛起了自己的职业道德,不用再去听官员没用的废话,及第一时间能让我们看到灾区现场状况,这都是我们急需要了解的雅安,至少在这方面来说,媒体做到了他们该做的事。至于陈光标同学,喜欢发钱就发钱吧,省的给红花会了又不知道去哪了。
李连杰壹基金在这次灾难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这也在提醒我们,政治型公益组织向私人公益组织转变的一个标志,对于向来胆小的一个民族,有可能向私人贪污捐款发难,但太难向公器贪污捐款而发难,至少从这方面来说,私人贪污的危险要远远大于公器,贪污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再者也从根本上替代了红花会失去民心后所应该具备的社会作用,这于我中华是有益的一面。我们可以遗忘民国最大的非官方慈善组织,但我们绝不能遗忘我们的现在的社会应该拥有非官方的慈善组织。当然有人要说了,中红会不也是非官方的?这个我只能说即便是在红花会里的工作人员都要笑指你无知的。这一切需要感谢郭美美,再骂人家你就有些不明事理了。
而空军首次投入救灾以及志愿者救灾所存在的问题,都指向我们的社会在面临天灾时整体救援素质能否做到最大限度的体现?人类的发展就是毁灭自然的过程,我从不否认这句话所存在的现实意义,尤其是我们的自然环境,所受到的破坏是极其恶劣的,在我们呼吁保护环境的同时,更有必要去思考怎样训练出官方与民众都能够在自然灾难到来时有条不紊的救灾团队。没有必要抵制志愿者,更不必去非议军队,我们需要做的是怎样更好的合作,人类社会本就是一个合作社会,军队的爆发力与志愿者的灵动性都是灾难中不可或缺的救援方式。与此同时,我们总顾着向太空发飞船,更应该想想在我们遇到灾难时如何更好的运用现代化机械的作用,此次空投就是一个很好的转型方向。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关于捐款问题,没有强制性的捐款,否则就对不起这个捐字,也不必拿什么道德去威逼不捐款的人,这也是他们的权利,他们有资格询问政府有没有在灾难中用到自己的纳税钱去帮助灾区人,他们也有资格拒绝捐款因为他们早已在每天的纳税中给了这个社会属于自己的一份子,其中包括灾难。在公信力缺失的时代,人有时候丧失的善心,或许是对这个社会的放弃,如果你想让这些没有捐助的人加入善良的团队,或许我们更该为这个社会能够拥有一份让所有人都有目共睹的公信力更为实在。
红花会一条微博换回了十万条的滚字,我着实不知我们究竟如何面对慈善这两个字,私人慈善又是遭官方禁止的,真正那些明星们能搞些基金却还有成龙与官方儿慈会的千丝万缕,似乎很难让我们相信有一个可以让自己放心去承载自己善心的净土存在。有人说:“不想捐款就不要找这么多借口”,我想这位哥们没必要在灾难来临的时候弄一个这个高尚的牌坊,而在日常的时候又不去问我们的捐款究竟去了哪里?
最后不得不谈谈的是,雅安前方灾情吃紧,泰州后方公款紧吃。不可否认的是,每次国外天灾,我们都积极捐款捐物,上次日本灾难时两桶油中的一桶据说捐了千万,为什么我们在遇到灾难时却第一时间要求国人积极捐款?这一直是我的一个疑问,抑或说外国人的命就值得我们去拿公器捐助,我们本国人的命就非得靠其他公民捐款?真心希望首先是政府在灾难的开端就为自己作为一个国人政府所承担的必要责任,而不是喊着让捐款,泰州这次公款吃喝所带给国人的又将是怎样的心寒呢?我们的国家从来没有在外面显露过贫困不堪,一旦到国内就如此显示,不得不让外国人笑我们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实在不中听!在这方面,或许我们的政府更应该显示出自己的作用,从而带动国人的捐款积极性,应当是最好的一个释然方式。
一个有温度的社会无须畏惧灾难。我们相信雅安人可以重新站起来,我们相信宝兴这第二座“孤岛”在四川经历第二次撕裂的殇痛不会再出现在中国的土地上,我们还愿意相信红花会如果不想再被十万多条滚追着玩,将痛定思痛的做到透明公开,当然只要它能做到。以及更愿意相信非官方慈善组织会出现甚至超越民国时的慈善组织。每次灾难所带给我们的不仅仅应该是感动,或是彰显多么伟大的捐款高尚风,更多的我认为应该是在灾难中我们的救助所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式,让救援变得更专业,让慈善不再模糊。也希望在克强身边那个去了万元手表的哥们能少点,虽然如此聪明懂得当着克强的面摘下来,但留下来的手表印记将永远被公众铭记,救灾不是走秀,一个人如此,一个团队如此,一个集团依然如此!
因为灾难,雅安繁华散尽;因为你我,中国今非昔比。我们向来坚强,你们从未被忽视,祝福每一个灾区人民。
最后祈福雅安,活着就是力量!
8.在成长中反思,反思中成长 篇八
贵州省黔西南州义龙新区曾文凤
做为一位年轻的英语教师,每一次听课、每一次的学习培训对我来说都是难得的提升能力、增加教学经验的好机会。通过这段时间的培训学习,使我受益匪浅,下面是自己的一点收获,或者说是感想。
一、聆听专家讲座使我受益
此次培训全面着眼于教材、学生及教师,在讲座中专家就“小学英语课程标准解读”、“音标的教与学”、“词汇的教与学”、“基本句型的教与学”、“语篇的教与学”等一些专题的讲解和阐述,为我的教学活动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作为一位英语教师,我们必须具有渊博的英语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独特的人格魅力,教师不能只是把英语知识的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教学任务和目的,更不应该只是把主要精力花费在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上,而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在问题面前教师和同学们一起寻找答案,在探究英语的道路上教师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教师要从“知识的权威”转变到“学生英语研究的参与者”,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成“学生英语探究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在知识面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要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尊重学生,充分相信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要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英语学习的乐趣,通过自身的活动,能够在乐中学、趣中学、动中学、做中学,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自身素质方面不断提高
通过学习,自身素质方面的提高是不言而喻的,培训使我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更深刻,平时教学中的困惑得到有效的解决,加强了认识和理解。让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工作,让我学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养和教学水平的方法,让我从心灵深处体会到了教育大家的博大胸怀和乐观向上的工作态度,以及成就一番事业后的幸福感,身为教师,特别是一个被寄予厚望的教师,教学管理者,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按规律做事,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不断地研究,厚实自己的底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改革的步伐。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将静下心来采他山之玉,纳百家之长,学大家风范,在教研中走出自己的一路风采,求得师生的共同发展。我相信有耕耘就有收获,我信奉“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在专家引领下,一如既往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继续坚定地走下去。
三、同行交流,共同成长
培训中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是培训的一大亮点,因此我积极尝试与其他学员之间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了解到各学校的教学情况,并且注意到不同老师是如何处理教学中遇到的种种困惑,以及他们对教材的把握与处理。在培训中,我们不断地交流,真正做到彼此之间的“相长”。在讨论中,老师们畅所欲言,许多提出的观点和问题,都是英语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教师们提出的问题也得到专家们的重视,他们的回答也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对于我们今后的教学有着积
极的促进作用。
9.书,让我们成长 篇九
春暖花开,微风吹来浪漫的气息。我们也该在这一片生机,万物复苏,春意怏然的春季自我充实,陶冶情操。
书是传播文化的使者,它播种在我们每个人的脑海里,萌发生长。用思维接触文字,用大脑去想象,用心灵去感受。当书捧在手心时,能感受到一份虔诚,思维在书中遨游,情感在书中起伏。书让我们体会喜怒哀乐,它的魅力激发我们前进的脚步。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书,课堂里,书上写满了难题,等我们去探索,去寻找解题思路,因为它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学习是艰苦的,但是我们乐在其中,因为读书是享受,我爱读书。
俗话说的好“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每天不妨抽点时间,走进新华书店,在这书香四溢的空间里,去找寻自己的“黄金屋”“颜如玉”。在知识的海洋里,自我充实、陶冶,领悟大自然的生机勃勃。
10.让我们一起成长 篇十
那天,刚把两个月大的女儿哄睡着,浩南的电话就打了进来,说晚上要出差,让我给准备一下行李。
我心里的怒气“蹭”上来了。每天我累死累活,他当了甩手掌柜就不说,自己的事还不能自己做。我在心里把他埋怨了千百遍,告诉自己“孩子可以宠,男人靠边站”,然后揉了揉酸了的肩膀,准备去洗尿布。
想起电饭锅里的稀饭,我赶紧喝了一碗。自从有了娃儿,我吃饭就跟做贼似的。想到直飙七十五公斤的体重,我倒是愿意不吃饭,可是,得给孩子喂奶。我正喝着稀饭,门开了,是一身西装革履的浩南。他说是见客户,途经家里,回来瞅瞅女儿,还说这一出差就得几天,赶紧抱抱心肝宝贝。
我坐在客厅,可是人家压根忽略不看,听说女儿在睡觉,直奔卧室,眼神里满是温柔。
我心里突然就有种说不上来的感觉,这都上午十点了,怎么也不问我这个点才吃饭?我心里正难受,看到浩南连鞋子都没换,就进了卧室。这怒火终于找到了个出口,呼哧呼哧烧了起来。
“李浩南!”我气得在客厅跺脚。正在这时,随着女儿的一声大哭,我知道,他又成功地把女儿“策反”了。只要他回来,不管多早多晚,不管女儿是睡着的,还是醒着的,他都会用满脸的胡茬把女儿扎醒了。
我堆积在心头许久的怒火,终于爆发了。
2
当初说好,这边一生完孩子,公婆立马从老家过来帮忙带孩子,休完产假,我便可以重归职场。可是刚从医院回来,我才得知婆婆摔了一跤,公公得贴身照顾。而我爸妈早就说了,他们生意忙,抽不开身。
李浩南提过找个保姆。可我想着每个月两千元的房贷,还有养孩子的成本,就没同意,一冲动就揽下了全职妈妈的活。
我每天的“战场”就是这八十平方米的房子。李浩南因长期应酬,胃总不好。想着米粥养胃,我便每天六点准时醒来,把粥煲上。接着就是收拾家务,最近女儿不知道怎么了,总是喜欢让我抱着睡觉,一放到床上就醒。所以,我做家务总是跟打仗似的,争分夺秒。买菜呢,我就是胳膊搂着她,手里还提着菜。小区里一些老太太看见我,总说辛苦。
人家眼里都能看得见的辛苦,怎么李浩南就不知道呢?昨晚他和孩子都睡着了,我才抽开身拖地,他怎么一点都不珍惜我的劳动成果?
看女儿哇哇大哭,李浩南就开始喊我:“宝贝饿了。”这是他惯用的方法,这边一喊完,那边李浩南提包准备走人。
我疾步上前,一手拉住他,想走没那么容易。我倒是想要跟他掰扯掰扯,我容易吗?
此时,身高一米八的李浩南用手托着大哭的女儿,不停地说:“宝贝别哭啦,妈妈生气啦,咱们都乖一点啊。”而我呢,坐在沙发上,一边痛诉自己有孩子以来的生活,一边擦拭着眼泪,越说越委屈,越说越伤心。
本来以为,孩子出生了,我能轻松了。可是,女儿出生时黄疸高,把我吓得不轻,一周三天去医院治疗。她的黄疸下去了,湿疹又上来了。李浩南工作抽不开身,我就抱着女儿奔向医院。看着人家都是夫妻俩带孩子去医院,我这心里的滋味,只有自己懂。
湿疹不敢用太多的激素药,中药洗护麻烦一些,为了孩子,我都做到了。以前,上班的时候,同事羡慕我熬夜从来没有黑眼圈,可是自从孩子出生到现在,黑眼圈就没离开过我。为了喂奶,什么饮料、茶水、辣的卤菜……我全部得远离。
“老婆,你辛苦了,你别哭了,再哭,咱们女儿的口粮真得没了。”李浩南苦恼着一张脸,看那神情真的是着急了。
听他这么一说,我倒是突然一惊,居然忘了伤心会导致回奶这事了。我赶紧抱来哭个不停的女儿。女儿小脸已经通红,一吃上奶,立马停止了哭泣。
“咔嚓”,李浩南用手机给我和女儿拍了一张相片,说太有母爱了,一定要好好保存。
这个时候,他换了拖鞋,又拿了拖把,把他刚才走过的地方,全部拖干净,还笑着问我:“老婆大人,你满意吗?”
看着他那一番模样,我被逗笑了。他走过来,轻轻用手为我擦干脸上的泪痕,脸上竟是宠爱,说:“有哭有笑,像赖皮猫。”
3
看着熟睡的女儿,李浩南搂着我,一家三口就这样坐着。李浩南说,他不是路过家门,而是专门回来,想看看我和孩子。
原来,上午在公司,他因为一件事被老板训斥了半天,心情很不好。我也知道,这份工作,他并非满意,但是为了这个家,他不得不选择继续工作。
“老婆,你的苦我全都给你记着呢,不相信你看。”他打开手机,在一个隐蔽的浏览器里,有一个私密博客,从孩子出生那天起,他就开始坚持写博客。
看着那些字句,我的心柔软了。原来,他一直都懂得。但是,他能做的,就是保证我和孩子的物质生活。
如果在以前,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辞职,另觅出路,但是,有了孩子,他更懂得了什么是男人的责任和担当,一天不工作,没有收入,我和孩子就得跟着吃苦。
我们所有的付出,并不是没有回报,孩子在睡梦中扬起嘴角的笑脸,就是给我们最好的回报。
我跟李浩南说:“等女儿断奶了,我就开始减肥,然后买漂亮的亲子装,跟女儿一起穿。你负责帮我们拍照,在春天里的草地上,在夏日的海边,在秋天的满地落叶上,在冬天的雪景里……”
我突然就豁然开朗,生活赋予我们的,从来不是任何一种负担,而是另外一种美和幸福,只是我们没有找到发现的眼睛。
在生活的转弯处,让我们手拉手,心连心,一起成长吧。
11.在教学反思中成长 篇十一
1.将新课程理念植根于心底, 让理念指导教学。
新课程倡导的基本理念是:“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一次无意识的对比试验, 让我下定决心退出原先在教学中的“主角”地位, 并将新课程理念植根于内心深处。
如, 教学七年级“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中的一节内容时, 在第一个教学班的课上, 我领着同学一起分析, 一起完成了本节引例中的几道填空题。当时觉得那几道题挺容易的, 我一说学生就应该明白了。在第二个教学班的课上, 我突发奇想:这么简单的几道题, 我不用讲了, 同学们自己做吧。可这一做, 着实把我吓了一跳。我随机检查了8位同学的结果, 竟是“5错3对”。最后我请做对的同学上黑板讲解, 请做错的同学向大家分析自己走进了怎样的误区。结果, 这一正一反的讲解竟顺利地突破了这节课的难点, 这节课的效果和前一节课比好了很多。想不到一节“懒”得去讲的课竟成了一节让我享受到课堂生成的幸福之课。这节课我印象太深刻了。从此, 我时刻提醒自己——给学生留时间, 让学生自己做!
2.收获意外惊喜, 享受快乐教学。
九年级“概率”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做这样一个试验:准备两组牌, 每组2张, 牌面数字分别是1和2, 从每组牌中各摸1张称为一次试验。通过这一试验, 我们将会观察到试验次数足够多时, “和为3”的频率将会稳定在“和为3”的概率附近。
我让同学们以两人为一组, 每组做30次试验, 然后将全班的试验次数累计, 统计试验结果。但让我困惑的是:试验次数已高达900次了, 频率还是稳定在0.6附近, 但应该是0.5左右呀, 是试验次数还不够多吗?
到了第二个教学班, 我们也做了同样的试验, 并且将试验次数继续累计。结果共计1800次试验, 频率还是稳定在0.6附近。我很困惑, 便和大家一起思考问题出现在哪里。
一位同学的回答为大家解开了疑团:“有的同学是把4张牌混在一起, 并未分组就直接抽取了其中的2张, 未按要求完成。这时虽然和也是2、3、4三种结果, 但“和为3”的概率发生了改变, 是
同学们听后报以热烈的掌声。我赶忙调查了刚才有多少同学是用了“偷懒”的方法做的试验, 竟然有一半的同学举起了手……
这个看似幼稚的试验, 被很多同学认为做得没有必要, 而这一结果却实实在在地告诉我们做学问必须扎扎实实、脚踏实地, 来不得半点虚假。
12.《让我们一起成长》心得 篇十二
史晓引
当布置了“读书”这个任务,我才认识到:读书所带来的那种充实和冲击是巨大的。读书,让我们充实;读书,让我们成长。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对窦老师这本书的一些认识。窦老师是“新生代”特级教师的领军人物。她倡导的“三个超越”的教学思想,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先进理念。
第一个超越是“超越教材”,在教好原有教材的基础上,窦老师精选了300多首古典和现代诗词,200多条古今格言,她要求学生掌握100多个寓言故事,200多个典故,1000多条成语,通过各种巧妙的方法,用几年的时间把这些语言的精髓引入孩子们的精神世界。300、200、1000,仅仅这些数字就令我们叹服不已,扪心自问,我们会这样去做吗?而窦老师这样做的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学生的识字量和阅读量大大增加,听说读写的能力大大超出同年级学生。
第二个超越是“超越课堂”。“以社会当课堂而不是以课堂当社会”,这是窦桂梅追求的教育境界。为此,她奋力打开传统语文教育封闭的篱笆,把语文教育引向生机勃勃的大自然,引向丰富多彩的大社会。窦桂梅请学者、教授、专家来学校做讲座,带领学生参加社会服务劳动,参加社会团体举办的各种活动。她还经常带学生逛书店,看展览,看《焦点访谈》等节目,鼓励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采访,并做相关的社会调查活动。班级组成了记者团,采访同学、老师、家长以及社会人士。学生们自己动手编辑了《萌芽文集》、《诗画文集》以及《发现父母》等校内杂志。
第三个超越是“超越教师”。“师生共同成长而不是拔苗助长。”窦桂梅说,引导学生超越教师,实际上是教师的一种自我超越。教师应该放下架子,与学生一起去探求真理,发现真理,开创教师和学生真正平等的对话平台。在教学实践中,窦桂梅会鼓励学生上台当老师,敢于和老师平等对话,敢于挑老师的错误,敢于提出和老师不同的见解和观点。我羡慕,能做她的学生,真是幸福啊!看了那么多关于窦老师的文章,尤其是关于她和她的学生之间的故事,两点最深的感受就是:自信和童心。也正是窦老师之所以成功的根源所在吧。
一:自信
记得窦桂梅老师是一个出身于农村的孩子,但她始终坚信“我是重要的”,没有屈服于命运的安排。为了能走上教育第一线,做一名“真正”的小学老师,刚刚师范毕业的她,去找校长、找教育局领导,希望能把她留在教育第一线。为了能上一次公开课,她主动请领导和老教师们来听课,有缺点不气馁,把它当作前进的动力,在这样不断的改进中,自身的教学素养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对照自已,刚走上三尺讲台时,我对领导的随堂听课表现得十分紧张,因为总是对自己没有信心,脑子里老是想着“要是上不好,肯定要挨批评的”。所以,有时也想主动请领导来听自己上课,为自己指正,但往往又缺乏这样的勇气。“自信使人自强,适当的骄傲使人成功”窦老师就因为拥有充分的自信,她的潜能和才华才得以充分的发挥,也正因为自信,她才得到了“高峰体验”。她不断地追求成功、设计成功,更重要的是她努力去撞击每一个可能成功的暗点,最后终于擦出成功的火花。
二:童心在闪耀
13.成长让我们快乐作文 篇十三
在那个早晨 ,如复写纸一样的天空开始飘落微雨,风里裹着微雨湿气,薄荷草也在风中摇曳着,风的幅
度开始大了,逆风走的时候,吹起的衣角不是一点点了。通往那个地方的石子路上,一位戴箬笠的老农民牵扯了他惟一的那条耕牛沿
街而过,身后留下了一串湿漉漉的蹄声。
在这儿,真实的让人感动 ,这样的天空,这样的情景,一直是我对生活的梦想。就像一个疲惫的行人终于在朦胧的暮色间看
到远处可以落脚的村落,是一种久久不肯离去的执念。现在,传说里的温馨往事早已消融在石子路上的烟雨中,但那里的雨雾依然氤
氲,天空也依旧纯净。
沿着往日的道路是一个又一个平淡无奇的日子,却串联起生活的全部秘密。离别,在当时还很漫长,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世界里编
着自己的梦想和愿望,温柔的声线,动人的歌唱,还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不同。就是在那个时候,我充满了对未来的幻想,未来,像一颗美丽
的星辰,在我的渴望里闪闪发光,于是怀揣着一个梦想,想着心中的二十一世纪飞奔着。。。。。。
一日逝去一日,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初阳被蒸融了。也许情随事迁是难以治理的情感水土流失,情感世界的水土流失
导致心灵绿洲的沙化。昔日的水彩渐渐褪去绚烂的颜色,漂泊在不可知的永远里,漠视着我的无知与愚味。真正的成长是什么?青春的字眼
清亮而温柔,但它不应是一个流火的季节,充斥的也不是狂热的梦。在我看来,它如同一株植物,每个人心中藏着不同的种子,它在
不同的环境下成长,可能是阳光充足,可能会云雾缭绕,可能从不知冰雪为何物,可能曾被狂风吹折干枝,我们就在这样的不同环境
下成长,并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处世态度,思维方式。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洗去偏激与淡漠,不再喜欢浓烈的色彩,依旧带着淡淡的
笑容,不甘临摹地向前走。这份真实是成熟的独白。 一路走来,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的.积累,是细节深处不经意不留痕的随意,我们千
里迢迢而来,带着对幸福的憧憬,热望和孜孜不倦的追求,带着汗水,伤痕和一路风尘,风尘还未洗却,眼泪还未擦干,沾满泥泞的双足拾
级而上,凝望着绝非梦想中的现实,滚烫的心会突然间冷却吗?我们都受过伤,于是一点一点学会了保护自己,在心里建起一道道戒备的
墙,那墙的阴影又投射到下一个人身上。但我们仍相信有纯净的力量,依然有恒定而久远的感动,不为别的,只为传说中美丽的梦。
光阴的故事里,谁经过了谁的生命,谁走出了谁的视线。相聚和离别,仿佛一个转身,一圈接着一圈,连成生命的舞蹈,有些人,
14.让学生在写作中成长 篇十四
学生在校阶段, 以读写为主, “阅读重于生活” (福建师范大学教授潘新和语) , 表达与生命同在。那么学生成长的途径主要就是阅读和写作。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占领这两大阵地, 引导、放手学生在其中茁壮、健康地成长。关于“在阅读中成长”另文谈及, 这里主要谈“在写作中成长”。
写作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写作, 因眼观、耳闻、脑思、心悟而写。写, 可以倾吐, 可以悟理, 可以自我净化、提升、监督和鼓励, 是一种自励、自长的过程。日记、随笔、小诗、小散文等课外练笔和课堂常规作文是写作固有形式。课外练笔能培养写作兴趣, 养成写作习惯, 是常规作文必备的思想、技能的积淀和训练。著名教育、美学家朱光潜就很重视写日记:“记日记” (笔者认为记日记即平时练笔, 包含片断、随笔、小诗、小散文等写作) “是一种文学训练, 把本身有趣的材料记得有趣。”“每天选一件最值得记的, 记得妥妥帖帖, 记成一件‘作品’”。要达到此境离不了思想和技能两个条件:有思想深度才能选好“有趣”、“值得写”的材料;有表达技能才能记得有趣、妥妥帖帖, 记成一件“作品”。所以, 学生通过写日记, 可在写日记中思考、筛选、辨别, 进而去做有价值的事情, 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可在写记中字斟句酌、学用各种表达。写, 还可以使思想明朗。往往脑子想到的东西比较模糊, 只有动手写出来, 才会明晰。通过写作还可以养成学生爱观察、留心、关注、思考的习惯, “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 可以丰富学生的思想, 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写作对学生成长除直接作用外, 还有间接作用:诉诸于文字的作品被同学或其他读者阅读, 他们从中受到感悟、启发, 汲取了精神营养, 获取了生活的勇气和力量。写作者眼看自己的作品产生了效应, 实现了人生价值, 从而更自信、更崇高, 也更进一步地茁壮成长。
既然学生能在写作中成长, 我们就要使写作常态化、生活化。学生在学校常态写作的主要形式为:写日记, 写读书笔记, 写阅读课文“生命成长”文字, 写课堂常规作文。
写日记 (指砺练思想和技能的文学训练, 不含隐私日记) , 我国现、近代语文教育家都很推崇。叶圣陶说:生活和作文结合起来的一个好办法是写日记。黎锦熙也说:“日记札记, 有内容, 重资源, 比之堂上限时作文, 偏重语文形式之正确无误者, 当然益处更多, 效用较大。”朱光潜还说到了写日记的内容:“普通记日记只记流水账, 或是做干燥无味的起居注, 那自然跟文学无干。”“如果有相当的敏感, 到处留心, 一日之内值得记的见闻感想决不会缺乏。一番家常的谈话, 一个新来的客, 街头一阵喧嚷, 花木风云的一种新变化, 读书看报得到的一阵感想, 听来的一件故事, 总之, 一切动静所生的印象, 都可以供你细心描绘, 成为好文章。”处处留心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日记, 每日有异, 学生就在这“每天都是新的”中逐渐长大。下面是一学生写的日记:
“昨晚看抗震救灾纪实, 有一感触:8.0级特大地震倾刻间将一切化为乌有/家业、存款、生命/这一切都掌控在自然之手/相比之下人又多么渺小/故, 人活着, 就要快乐、幸福/而幸福、快乐源于对他人的爱和帮助!∥人又多么坚强/幸存者, 送走亡者, 擦干眼泪, 投入救援人流/只要生命在, 一切都还会有/并且超过昨天, 铸造更大成就!”
写读书笔记同写日记一样, 也与学生生活相伴。学校是书香校园, 图书室、图书角, 是学生书源。“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心灵的发育史” (于漪) , “读书破万卷”, “博闻强记”, 青春年少是读书大好时光, 切要珍惜!阅读且记录, 效果会更佳。“心记不如淡墨”, “不动笔墨不读书”, 要读书就要写读书笔记, 也只有在动笔之中, 才能将所读细细地过滤、思考、内化。如:一学生读了《傅雷家书》写的片段一:“‘艺术表现的动人, 一定是从心灵的纯洁来的!不是纯洁到明镜一般, 怎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怎能打动听众的心灵?’‘修养是整个的, 全面的;不仅在于音乐, 特别在于做人———不是狭义的做人, 而是包括对世界, 对政局的看法与态度。’‘先为人, 次为艺术家, 再为音乐家, 终为钢琴家。’‘永远做一个强者, 有一颗慈悲的心的强者!’这些掷地有声的至理名言, 这些发自肺腑的谆谆教诲, 是老艺术家对儿子的引领, 更是老艺术家对我们后来者的引领———品德、技巧同等重要, 前者更重于后者。我将永远铭记。”又如一学生读了《简·爱》激情写道:“本书塑造了一位女性楷模:很小失去父母, 被舅舅收养, 不幸舅舅也去世, 被舅母千般虐待, 被迫来到“慈善家”开办的孤儿学校。校负责人克扣钱粮, 又遇到病役, 夭亡人数众多。简·爱以坚强的意志、刻苦的学习, 幸免一难。后放弃留校一职, 登报应征一贵族庄园家教的职业。突出的成绩, 高尚的品德, 让贵东家产生恋情。正要步入结婚殿堂时, 知晓主人结过婚, 一气之下, 孤身一人逃到千里外的地方。宿野洞, 乞饭食, 遭雨淋, 奄奄一息。被牧师收留, 不想这正是她的表兄妹一家。在此教书, 使当地的孩子教育由无到有、由小到大, 从学识、品行影响着一方人。后闻罗切斯特 (贵东家) 遭遇灾难前往探询, 不想房屋已成废墟, 主人为救纵火者 (受骗结的疯妻) 而被烧塌的火檩击倒, 双眼失明, 孤独地生活在潮湿、阴静的山居里。简·爱毫不犹豫地投入主人怀抱, 以其善良炙热的心, 慰藉另一颗受伤的正直的善良的心。由此见, 简·爱是一个坚强、独立、自尊、自爱、自强、善良、正直、心地美好的至上的女性。”
写阅读课文“生命成长”文字, 更是与学生学习相随。阅读的最终目的是“辞章、学问、道” (潘新和) 。学生每读一篇课文, 都能从中汲取精神营养和辞章营养。如, 一学生阅读剧本《变脸》 (人教版九下) 所写的“生命成长”文字:世上苦人多, 身在福中要知福;重男轻女是延续几千年的旧传统, 今日“巾帼不让须眉”, 可见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戏剧的冲突自然而激烈, 全在生活中, 合情合理。人物语言 (唱词) 符合身份, 类比、比兴恰当:“月亮走, 我也走, 我和月亮交朋友, 给你说句悄悄话”;“月亮走, 我不走, 我和月亮分分手, 月亮躲进乌云后, 我愿留在小船舟”。“天上雁鹅排对排, 扯烂衣裳不分开”。老百姓口语、俗语生动形象:被黑心萝卜整得好惨!糍粑心肠。蚂蟥缠着鹭鸶脚, 想甩脱又甩不脱。古诗词文化浓郁:渔夫唱晚, 古寺敲钟 (联想:夜半钟声到客船) ;鸟儿归巢, 鸭子归棚, 一群群携儿带崽回家中 (联想:牛羊归来, 鸡子入埘, 老人拄杖倚门待) (戴月荷锄归) 。
写“生命成长”文字, 包括思想上的启迪和技法上的收获两方面。字数可多可少, 以表达尽意为妙。此法一推广, 备受教师同行称赞:教学生做人, 事半功倍。。
课堂常规作文的写作, 是学生在老师引领下的较集中、规范的思想、技能成长的必要过程。
请看一案例。课堂始, 学生眼盯话题作文“珍惜拥有”, 一脸茫然, 不知道他们拥有什么。老师乃站在学生立场开导:从感情角度, 我们拥有父母亲无私的爱和来自老师的关爱、同学们纯真的友情;从物质角度,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比较丰富的物质条件, 衣食住行不愁;从自然环境角度讲, 我们有赖以生存的地球, 它正处于青壮年时期, 它给予我们阳光空气山川河流花草树木。从个人角度讲, 我们拥有的就更多了:大千世界里, 我们虽然都很平凡渺小, 但在父母眼中, 我们就是他们的唯一, 他们的公主、他们的太阳, 虽然我没有惊人的外貌, 可我有一颗美丽的心灵;虽然我没有骄人的成绩, 但我勤奋执着, 相信通过我的努力未来不是梦;虽然我有一些调皮, 但我特别重友情。或者从反面思维:我曾拥有什么, 由于我的不珍惜而失去了。经老师这么一说, 学生一下子由空空麻木变成富有易感。思想、感情有了, 该怎样表达呢?老师以珍惜时间为例, 立马就有学生引经据典、滔滔不绝地证明时间的可贵, 不珍惜当是罪过, 板起脸孔讲了一通大道理, 空洞而干巴, 无丁点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更不要说有生命的律动了。老师于是把方向引向学生自己生活, 让他们走进心灵, 与自己心灵对话;引导学生回想平时是怎样对待时间的, 有哪些成功的经验, 有哪些到今天还遗憾的教训。最后, 有学生在作文中写道:“……就像我爸说的那样:我是个没有时间概念的人。比如说放假吧, 我会玩一整天, 快开学的前一天晚上才加班加点地赶作业, 让我吃了不少苦。再比如说每天早晨闹钟定在六点, 但醒了仍然想睡, 便带着再睡5分钟没什么了不起的想法继续, 结果七点时狼狈地到校。……初中三年, 不知不觉竟过了大半, 回想起来, 仿佛刚进初中的军训生活方才结束, 怎么就一个筋斗就又翻过一年多了?后悔不已, 那些不曾珍惜的时光啊!唉, 如果当初没有浪费时光就好了。……有句话说, ‘当你为失去月亮而叹息时, 你又错过了群星。’只知道诉说过去而不去把握现在的人, 永远也不懂得如何珍惜时光。……我想这篇文章的题目很平凡, 但我并不嫌弃它, 因为只有这么一个直截了当而且简洁的题目才能让我深刻地反思自己……”由此, 我们可看到学生在常规作文写作中渐渐明理长大的足迹。
总之, 为了学生健康成长, 为了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 我们定要牢守写作阵地, 让能砺练学生思想和技能、让学生茁壮成长的写作, 常态化、生活化、心灵化!
15.在课改中反思 在反思中成长 篇十五
关键词:课改;反思;教师成长
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众说纷纭的课改浪潮冲击下,我也曾迷惘过,彷徨过,甚至不知以后的路该如何走。在百思不得其解的最困惑的时候,一次和学生的偶然对话,让我茅塞顿开,至今记忆犹新。
一天放学后,我将几名学生留了下来,问了他们一个问题:“你们心中的语文课应该是什么样的?”在我的鼓励下,一个男生说道:“老师,我认为语文课应该是生龙活虎,尤其是讲解古诗的时候,不应该太沉闷!”“语文课应该给我们以美的享受!”语文课代表说道。“上课回答问题不应该只提问好学生,也应该给我们成绩一般甚至不好的学生表现的机会!”一个成绩平平的女生委屈地撅着嘴说道。“语文课是不是也应该搞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语文走进我们的生活?”一向沉稳的班长发了言。
听着学生这些美好的愿望,我的心受到了强烈的震撼:真没想到他们的小脑瓜里有这么多合理的想法,有的问题甚至连我这个从教几年的教师都没有细想过。这次与学生的谈话使我深刻领悟到了教学相长的含义,同时也让我认识到了语文课程改革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从这一刻起,我就立志每堂语文课都要让学生学有所得。经过几年的不断摸索、反思、尝试,我的语文课上得有声有色,教学成绩也有了大幅提高。仔细回想,这一切都归功于以下四种教学理念在课堂中的运用。
一、把课堂还给学生
传统“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束缚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自由,压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因此,我在课堂上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新课程教学中的教师,应该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丢掉颐指气使的神情,注重塑造以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师德为核心,具有亲和力的人格形象。要想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教师就必须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让学生喜欢自己。而在教师的人格魅力中,出众的才艺往往最容易折服学生。
一次,我上《寓言二则》一课,为了打破课堂的沉闷,我事先在白纸上画了两幅漫画——《矛与盾》和《鹬蚌相争》,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简述画面内容和漫画给自己的启示,从漫画中发现寓言故事的魅力,学生的兴趣马上就被调动起来了,一个个发言踊跃,各抒己见。下课了,许多学生围了过来:“老师,这是你画的?”眼神中满是佩服与惊讶。学生纷纷说:“老师,你真棒!”听着学生的溢美之辞,我不忘教育他们:“只要你们肯下苦功,以后画的肯定比老师好多了。”
还有一次,在订正《语文配套练习》时,有一首诗歌《白衣天使》,歌颂了克里米亚战争时期舍生忘死、前仆后继的白衣天使。我让学生试着朗读,可是他们对情感的把握始终不到位,于是我就给他们范读了一遍。听完我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朗诵,学生不约而同地给我鼓起了掌,很热烈,也很持久。从那以后,班里掀起了一股朗读热。
这两堂课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如果教师多才多艺,学生一定会从心里佩服你,也一定会对你的话言听计从。因此,我把平时勤学苦练的基本功都运用到了教学中来:漂亮工整的板书, 感情充沛的朗读,随机应变的教学机智,再加上亲切的微笑、适时的鼓励……我不断以我的人格魅力感染着学生,而学生也逐渐爱上了语文课。
三、充分尊重学生,鼓励学生
比如:在学生朗读过程中,不时鼓励学生“想读的,你就读吧”“读得很好,听得出你是将自己的感受读出来了”“听你的朗读简直是一种享受”“你听得真仔细,会听是会学习的一种表现”“别急,再想想”“同学们,咱们为他加把劲儿”等,这些鼓励语的使用,使学生有了自信心,推进了课堂教学的“开放”,促进了学生积极思维、大胆想象以及声情并茂地朗读。
四、让学生树立“我拼搏,我自信,我能行”的学习观
在课上,我反复告诉学生:“老师评价学生的标准,绝不是成绩的好坏,而是看你努力与否。如果你努力了,即使成绩不太理想,老师也会因你而骄傲!”在我的鼓励下,许多后进生摆脱了自卑的阴影,课堂上不再默默无语。
记得有一次讲完一篇散文《你,浪花里的一滴水》后,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续写。在检查学生续写时,我点到了一个平时沉默少言的男生,没想到他竟出口成章,语言相当流畅优美。我带头为他鼓起了掌,随后全班掌声齐鸣。这位男生充满感激的望着我,眼中似乎有一种亮晶晶的东西在闪动。这次发言给了他自信,此后他经常踊跃发言,成绩有了大幅提升。
16.我们在爱中成长(主题班队会) 篇十六
一、活动背景
在全国大力提倡“八荣八耻”的背景下,根据福清市德育工作的纲领,我校把感恩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主题之一对少先队员进行感恩教育,重点突出 “敬”字,再结合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特举办了这次主题班会。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家中的小皇帝,以自我为核心,认为自己得到的爱是理所当然的,很少体会和关心他人。孩子不懂得什么是爱,得到的爱越多,给予父母、他人、社会的爱越少。不懂做人的道理,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举办这次活动,希望孩子们能学会感恩,感受自己在爱中的幸福,并尝试感谢他人、帮助他人。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认识人与人之间爱是非常重要的联系纽带,感受自己在爱中的幸福
2.懂得关心别人、帮助别人,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让学生学会感恩,用自己的行动来感谢身边的人、帮助身边的人,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活动时间:星期五班队活动课
四、活动对象: 四年级全体同学
五、活动准备:
1.桌子排成圆圈。教室适当布置得轻松欢乐,黑板上写“我们在爱中成长——
4、5班主题班会”几个彩色大字,并配些图画。
2.录音机,《爱的奉献》《感恩的心》录音磁带。
3.学生准备节目。
六、活动过程:
(一)放《爱的奉献》音乐开场,主持人讲开场白。
(男)爱,是冬日里的暖阳;(女)爱,是夏日里的凉风;(男)爱,是沙漠中的甘泉;(女)爱,是迷途中的航灯。(合)同学们,爱是我们人世间最美好的,(男)当妈妈用温柔的手抚摩你的时候,当爸爸用慈爱的眼神注视你的时候,你一定感受到了爱;(女)当老师微笑着赞扬你的时候,当同学向你伸出友爱之手的时候,你也一定感受到了爱。(合)是啊,爱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在爱中成长着。
4、5班“我们在爱中成长”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节目展示。
1、深情故事:《爱,在细微处》(补充:多人说故事,有说自己的父母老师对自己的关爱,也有说身边熟悉或不熟悉的人对自己的帮助)
2、相声:《邻里之间》
3、诗歌朗诵:《有一种爱》
4、感恩演讲:《感恩的心》(补充:多人演讲,孩子们准备充分,非常动情)
5、谈谈感受:《这次班队活动,让我有所思„„》
(三)主持人总结,全班齐唱《感恩的心》
(四)班主任活动总结
同学们,人的一生中最离不开的就是爱。有科学家证明,人在爱之中,学习、工作的成功几率是最大的,爱能使人快乐倍增,痛苦倍减,当你在需要别人爱的时候,也不要吝啬自己的爱,慷慨地把爱撒给别人吧。当同学在学习中有困难时,你的耐心辅导或许会成为他一生的回忆;当同学在生活中有困难时,你那关爱的眼神,你那援助之手,会给你和他带来的幸福倍增。有一首歌唱得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所以同学们,我们在爱中成长,也让我们在爱中学会爱别人吧!
七、活动效果
在主题班队活动中,同学们认真回顾了自己成长过程里,父母、老师付出的艰辛和劳动,表达了对父母、老师的深切感激之情。台上情真意切,台下静心聆听,王智杰同学在讲述自己外婆的故事时,激动得哽咽起来,其他孩子也被感动得热泪盈眶,在场的我眼睛也湿润了。这是一次灵魂的洗礼。
活动后,我欣喜地看到孩子们变得懂事了,在家能帮助父母做家务,也知道体贴照顾妈妈了,陈巧倩的妈妈在孩子的作业签字中这样写道:“我觉得女儿长大了,懂事了,知道孝敬长辈了。非常欣慰,自豪!”同学之间也懂得互相谦让与关爱了,他们会热心地扶着不小心摔跤的同学去搽药水;会主动询问别人有什么要帮忙的。
孩子们在学校和家里的行为习惯有了明显的变化。
八、活动反思
17.我们在什么中成长作文 篇十七
拥有这个梦的生物,也同时拥有了前进的动力,它们不断成长,最终,一支最高端的物种统治了地球。
所以我说:梦是前进的动力,追梦是成长的前提。
的暑假,当知道自己没有考进理想中的高中时,很长一段时间我都难以接受这个事实,每天都混混沌沌地过日子。一个人的时候难过得想哭,特别是一想到只差那所想上的学校2。5分时,恨不得时光倒流,好好复习,重头来过。
幸运的是,时间可以让那些不快的往事淡去,我也渐渐振作起来。过去的就让它过去,重要的是未来依旧要好好规划。于是,考好三年后的高考又成了我的一个美好的的梦想。因为经过了这个暑假才发现,没有梦的人简直只能算个冰冷的机器。
高考于我,只是弹指一瞬罢了,有了中考的经历作为我的镜子,即使想装作淡定,也终究再也淡定不起来了。在网上壮着胆子发了封email给一位很好的声乐老师,结果居然真的被收为学生;学校的琴房在我的恳请下也为我开放了。这些点滴都只是追梦的伊始。
我不知道三年后自己的未来是什么模样,梦是从不告诉你它的真实性。追梦人要做的只是向着自己梦寐以求的目标前进。
记得20xx年末,习近平主席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每个有梦的,在追梦的人,都该感到自豪,虽然不知道每个人的梦在未来是否能实现,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的梦,就是中国的梦,我们在追梦,中国也在追梦;我们在成长,中国也在成长。学生的梦、政治家的梦……正是无数个小我的梦整合在一起汇成了一个中国梦。
我们的地球,因为每个人、每个国家都有梦,都去追梦,所以才会不断发展,探索到更多的宇宙奥秘,相信终有一天地球人会拥有一片崭新的天空!
因为有梦,所以追梦,然后成长。
18.让学生在“经验”中成长 篇十八
一、激活学生“经验”, 促其成长
数学起源于生活, 又作用于生活。学生的学习经验往往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上, 是一种个体性的学习。作为数学课堂教学应该着力体现“小课堂、大社会”的理念, 让学生在贴近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 同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 引领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使得“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2]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激活学生内在的生活经验, 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 真正认识到数学与现实问题之间的密切联系。
我们不妨看看下面的苏教版一年级教材《认识人民币》教学案例[3], 教者创设如下教学情境:
片段1:
今天这节课老师请来了一位神秘嘉宾和大家一起学习, 猜猜看它是谁? (出示蓝猫) 这几天可把蓝猫累坏了, 因为它开了一家“蓝猫商店”, 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出示商品挂图)
谁愿意来当一回义务服务员, 向大家介绍“蓝猫商店”都卖些什么。 (请一位学生介绍)
如果小朋友要买文具, 需要带什么?也就是用什么购买文具? (钱)
对!带钱。我们买东西都要用上钱, 我们中国的钱又叫人民币。 (板书:人民币)
【思考】教者通过创设儿童喜闻乐见的蓝猫形象,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同时蓝猫商店引出的则是激活学生购物的生活体验, 激发学生的思维动力, 使学生对数学课堂产生亲切感。
片段2:
师:刚才每个小组都买到了合意的商品。商场今天还推出了一个特惠商品, 这个商品的价格是1元, 哪个小组要来购买呢? (出示特惠商品毽子)
生1:老师, 我们组想买。我给你一张1元的人民币。
师:除了给一张1元的, 还有没有其他的付款方式呢?看哪个小组最先想出来, 老师就卖给你们组。
生2:我付2张5角的。
生3:我付5张2角的。
生4:我付1张5角的和5张1角的。
……
师:你们为什么这样付呢?
生:没有1元的, 只要付10角就可以了。
师:也就是说1元可以换多少角? (10角) (板书:1元=10角)
师:那么你们知道2元等于多少角吗?
……
师:真聪明!我们知道了1元=10角, 你们猜一猜1角等于多少分呢?
生:1角=10分。 (板书:1角=10分)
【思考】人民币之间的进率是比较抽象的, 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通过对商店购物这一环节, 激活学生在购物付钱时的经验。通过用不同方式付1元, 让他们感知到不管怎么付钱只要付出的钱加起来是1元即可, 从而很自然地总结出1元=10角, 并由此类推1角=10分。
从这则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 教师的设计将抽象概念、数学法则融入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 学生亲身经历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 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学生“经验”“数学化”, 引领提升
儿童的生长实质上是个体经验的不断改造或重新改组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学不仅要基于学生的生活现实, 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 同时有必要对生活经验进行数学化, 进行经验提升, 以生成新的经验, 促进学生的经验从一个水平上升到更高水平, 实现经验改造或重新改组, 把教学的关注点放在促进学生的认识从模糊趋向清晰, 从形象趋向抽象, 提升数学活动经验。
让大树“缩小”
春节回老家, 院子里有一棵高大的银杏树。妈妈指着银杏树问我:“你知道这棵树有多高吗?”我不禁一下子愣住了, 心想:“这棵树这么高, 尺子又不能伸上去, 该怎么办呢?”
忽然我想到了数学课上学到的倍数, 能不能把大树缩小?于是我找来纸笔, 画出了自己的思路:把这棵大树看作一个直角边, 大树的影子看成另一个直角边, 这样从大树的顶端到地上影子的顶端和两个直角边就形成了一个直角三角形, 我量出大树在地上影子的距离是480厘米, 然后让我妈妈背对着太阳, 和大树并排站着。先测量出妈妈影子的高度是100厘米, 接着我问妈妈实际身高是多少, 于是我很快告诉妈妈, 大树的高度是792厘米。
妈妈听后疑惑地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我充满自信且略有些得意地说:“我是用倍数法计算的。我先测出你的影子长度和树影的长度, 然后算出树影长度是你影子长度的4.8倍, 由此推出树的实际高度也是你身高的4.8倍。算式:165×4.8=792 (厘米) , 所以树高是792厘米。”
——南通市城西小学五 (12) 班季圣珉
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具有累积性, 后一阶段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之上的, 是对前一阶段知识和经验的深化与发展。因此, 数学活动经验重点在“积累”, 教师不可“包办代替”, 同时, 应看到仅停留在感性层面的经验是粗浅的, 需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予以提升。因此, 教学中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学数学, 并不意味着数学教学仅囿于让学生能借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如果仅重视生活经验的再现与利用, 忽略了把生活经验提升为数学经验, 那么学生尽管表面上学得热烈、积极, 却少了数学化的深入思考。因此, 教师必须摆正生活感悟与数学思考的关系, 应把生活经验作为促进学生进行数学思考的催化剂, 引导学生把现实的、具体的生活经验提升为理性的、抽象的数学经验, 在数学化的思考活动中建构数学。
三、个体“经验”“群体化”, 丰富内涵
学习是以个人的经验为基础, 是学生对自身经验的组织, 但由于学生个体经验的局限性, 需要合作交流分享他人经验。因此, 教学中组织多次小组交流活动, 丰富学生自身的经验, 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经验世界, 使学生差异性的个人知识和经验成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例如, 我在执教课标本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数的顺序》时, 学生的课堂表现则让课堂精彩起来。
片段3:
师:同学们, 我们已经认识了1~100的数, 今天我们就到百数王国参加它们的游艺会。瞧, 百数王国欢迎队伍来了。 (多媒体出示)
师:看了百数王国的欢迎队伍, 你发现了什么?
生:有些横着有数, 有些竖着有数, 有些斜着有数, 中间的数圆圆的, 像个万花筒。
片段4:
师:百数王国的欢迎鲜花中还有些数宝宝在和同学们捉迷藏呢!你能把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行的数宝宝找出来吗?试试看 (学生尝试, 教师板书) 。仔细观察这些数宝宝, 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横着看, 个位数每次都增加了1, 竖着看, 每行数相差10;第一行一位数有9个, 10是个两位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行个位上都是1、2、3、4……9;如果给第一行1~9前面加个0, 前面9列每一列都是0、1、2、3, 最后一列是1、2、3、4。
师:同学们真棒!发现了数宝宝隐藏的秘密。你能把游艺会里所有的数宝宝都找出来吗?
生:我发现每一行左右两个数相差1;每一列上下两个数相差10;个位数都是1、2、3、4、5……9、0;第一列是单数, 第二列是双数, 然后又是单数、双数;竖着看, 第一列个位是1, 第二列个位是2……最后一列10、20、30……100都是整十数;百数王国中有9个一位数, 1个三位数, 其他都是两位数;斜着看, 发现1、12、23……相差11;最大的两位数99与最小的三位数100相差1;……
【思考】小小的一张百数表格让学生观察、填写, 通过分层展示, 逐层深入, 在学生的眼中, 数学成了一个奇妙的世界, 一个令学生神往的世界, 这便是每一个学生所独有的经验。学生把自己当做知识的发现者、话语的交流者, 使得整节课学生和教师充满了活力和生机, 充满了成就感。学生的收获不仅仅是简单的数的规律, 更重要的是学生逐步形成的情感, 展现自我的价值观, 同时也对自己重新认识, 重新定位, 尝试着建构自己的数学舞台。课堂让每一个学生的“个体经验”转化为“群体经验”, 让学生的经验得到了丰富、丰满。
四、感性经验“理性化”, 举一反三
数学教学内容是抽象的, 对于具体形象思维和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学生来说, 动手实践是他们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但让学生动手“做”数学, 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如果学生的思维仅停留于感性经验的层面上, 不能在感性认识中揭示、获取理性的经验, 那么他们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就无法摆脱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的束缚, 数学抽象思维能力就得不到训练和发展。因此, 教师要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 适时地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比较, 揭示出感性经验背后的理性、抽象的数学经验, 让学生获取具有概括性、普遍性的数学知识。这样, 学生才能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
例如, 我教学课标本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找规律》一课时, 设计了三次操作实践。第一次操作, 初步经历探索, 先让学生用已有的方法, 采取不同的策略去自主探索。在此过程中, 引导学生体会有序列以及了解平移的方法, 初步感知“平移的次数”和“一共有几种情况”之间的关系。其设计力求通过学生的自主操作, 将复杂的问题更形象化地展现, 从而为后面寻找规律埋下厚实的基础, 让学生感受到平移方法的简单、简便。第二次操作实践是学生在第一次操作的基础上, 形成自己的独特认识后进行的, 其目的是将简便的思想深入学生内心。学生在有了规律形成的体验下, 引导学生再次操作, 将其体验推进深化, 从而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平移的方法, 并通过平移得出每次框出了2个数、3个数、4个数和5个数, 一共有几种不同情况, 使得学生的感性经验逐步清晰, 形成策略。第三次操作, 则是将头脑中清晰的经验进行理性归纳。学生经过前两次的操作, 所形成的经验是分散的、片面的, 教师在第三次操作中引导学生交流, 学生的理解就变得全面、丰满、深刻, 经验从感性向理性逐渐转化, 从而在理论的高度给予总结, 并构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 真正地内化了经验。
五、知识“经验”再创造, 智慧成长
数学教学不仅仅是结果的教学, 更重要的是过程的教学。数学教学如果仅着眼于让学生获得知识经验, 那么学生获得的仅是机械般的死知识, 难以“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而隐性的经验往往寓于显性的经验中, 并与显性知识相伴相随。因此, 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从有利于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高度出发, 注意引导学生领略与知识相伴随的经验, 让经验再创造, 实现既长知识又长智慧的目的。
数学让我“火眼金睛”
元旦放假, 妈妈和我来到了文峰大世界, 准备给我买几件衣服。
一个服务员姐姐过来, 笑着问我们:“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
“这件衣服有多少折扣?”妈妈问。
“这件衣服标价是520元。现在购买正好参加庆元旦活动, 可以打8折或者满200元返160元购物券, 两种都差不多。”服务员姐姐笑着说。
那么真的差不多吗?我心中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如果选择打8折, 那么就要花费520元×0.8=416元;而满200元返160元购物券, 那么我要先付520元, 然后能得到160元×2=320元购物券, 这样实际花费了520元-320元=200元。416元和200元比起来, 当然是第二种合算了!可是拿到购物券后呢, 又要再买320元的物品, 而且还是购满一定的金额才可以使用购物券, 同时要可以再继续领取160元的购物券, 接着又要使用购物券, 又要花费现金……循环往复, 现金、购物券在不断地增加。消费者就好像掉进了一个“无底洞”, 满200元返160元, 满200元返160元……你永远也有花不完的钱。
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妈妈, 妈妈笑着对我说:“真棒!都会用数学思考问题了!”
最终, 我和妈妈选择了打8折的优惠, 做到实实在在的消费。
今天, 我的收获真大, 数学让我“火眼金睛”。
——南通市城西小学五 (12) 班涂敏
总的来说, 学生的经验是学习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也是极富生命力的资源。我们应该用一种扬弃的眼光来聚焦经验, 能够植根传统又能突破定势, 有所创新。在教学实践的辩证解读中, 开阔学生的经验视野, 寻求超越, 引领学生在经验中成长。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 (修订本) [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8.
[2]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5.
【让我们在反思中成长】推荐阅读:
三年级《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反思06-10
在反思中成长10-05
在教学反思中不断成长06-10
《让我们一起成长》心得11-13
地理教学在反思中成长09-03
让我们一起成长作文初二08-25
语文教学随笔《合作,让我们快乐成长》11-07
让我们平凡中,创造辉煌09-14
我们在阳光下成长散文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