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数学符号读法(精选7篇)
1.常用数学符号读法 篇一
Α α alpha a:lf 阿尔法 角度;系数 Β β beta bet 贝塔 磁通系数;角度;系数 3 Γ γ gamma ga:m 伽马 电导系数(小写)4 Γ δ delta delt 德尔塔 变动;密度;屈光度 5 Δ ε epsilon ep`silon 伊普西龙 对数之基数 6 Ε δ zeta zat 截塔 系数;方位角;阻抗;相对粘度;原子序数 Ζ ε eta eit 艾塔 磁滞系数;效率(小写)8 Θ ζ thet ζit 西塔 温度;相位角 9 Η η iot aiot 约塔 微小,一点儿 10 Κ θ kappa kap 卡帕 介质常数 ∧ ι lambda lambd 兰布达波长(小写);体积 12 Μ κ mu mju 缪 磁导系数;微(千分之一);放大因数(小写)Ν λ nu nju 纽 磁阻系数 14 Ξ μ xi ksi 克西 Ο ν omicron omik`ron 奥密克戎 16 ∏ π pi pai 派 圆周率=圆周÷直径=3.1416 17 Ρ ξ rho rou 肉 电阻系数(小写)∑ ζ sigma `sigma 西格马 总和(大写),表面密度;跨导(小写)Τ η tau tau 套 时间常数 20 Υ υ upsilon jup`silon 宇普西龙 位移 21 Φ θ phi fai 佛爱 磁通;角 22 Φ χ chi phai 西 Χ ψ psi psai 普西 角速;介质电通量(静电力线);角 Ψ ω omega o`miga 写);角
(大写);角速(小 欧姆
2.数学的读法 篇二
读书是指课堂上在教师指导下的读书,它是预习的继续和深入。要提高课堂读书的效率,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使他们在愉悦中获取知识,发展对数学现象的观察力、判断力和注意力。
1.设置悬念法
人的好奇心往往表现在,越是不想让他们知道的东西,他们越要刨根问底。课堂上给学生设置悬念,可强化他们的这种心态,提高注意力,激发求知欲,使“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改变学生被动接受,教师强制灌输的状况。
2.实验操作法
结合教材特点。组织学生实验操作,不但可以把抽象的数学结论具体化,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手、口、脑并用的习惯与能力。
3.引导探究法
很多数学概念、定理、公理、公式等是从某些数学现象中抽象出来的,而抽象过程则是知识的发生过程。因此,引导学生对某些数学问题进行探究,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诱发思维法
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往往思维活跃,注意力高度集中,利用他们这一心理特征,我在创设读书情境时,注意从解题入手,在习题中设计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使之产生矛盾冲突,从而激发和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和学习新知识的欲望,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新知识,掌握新方法。
二、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提出不同的读书要求
1.读概念
读概念时,要求学生做到“四会”,即会叙述、会判断、会举例、会说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例如:垂线的概念。不仅要求学生会叙述垂线的概念: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即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直线的垂线,交点叫垂足。而且要知道垂线的概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两条相交直线构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是直角时,其余三个也是直角,这反映了垂线概念的内涵;二是直到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是两条直线相交的一个重要的特殊情形,这反映了垂线概念的外延;三是会利用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定义进行推理,知道它具有判定和性质两方面的功能。
2.读定理、公理、公式
读定理、公理、公式时,首先要求学生分析定理、公理、公式中的已知及结论,从而对其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明白它是用来解决什么问题的。其次指导学生研究证明推导过程,分析思路,吸收思想方法及策略经验,比较课本上不同的定理、公理、公式在推导中使用的方法。把它当作一个工具来经常使用,阅读时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以及过程中用到的方法。有些定理、公理、公式经常变形应用。比如:正余弦定理的变形应用、倍角公式的变形应用等等,这些可以在阅读练习中总结、提高,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创新意识,又可以提高自己的灵活性。
3.读例题
读例题时,先由学生审清题意,试着解答,然后再与教材对照比较。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激发学生认真读书;与教材对照后,若自己做错了,找出原因,可进一步加深对原有知识的认识;做对了,更可强化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之感到成功的快乐,体会到智慧的力量。
三、指导读书方法,提高自学能力
让学生读书的最终目的,是学会自学。这就需要教师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学会读书是要做到“三到”
朱熹在《为学斋规》中指出:“读书要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使学生认识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是诵读,绝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2.学会新旧知识对比
让学生把新旧知识对比阅读,以抓住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实现知识的正迁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学会质疑和释疑
读书能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读书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也是读书能否继续进行的关键。因此,在指导学生读书时,我常常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释疑,使读书活动不断深入。
4.学会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是读书“由厚到薄”“由薄到厚”的过程。学生通过归纳总结,可弄清知识结构,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进而使思维能力得到发展,认识得到提高。因此,每学完一节、一个单元或者一章后,都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总结,找出规律。
四、读书形式多样化,提高读书效率
组织不同形式的读书,可防止学生产生单调乏味的情绪,以提高读书兴趣和读书效率。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我常采用让学生默读、领读、范读、分组读、自由朗读、全班齐读等多种形式,提高读书兴趣和读书效率。
3.如何快速输入常用商业符号 篇三
1. 版权符号按Ctrl+Alt+C组合键;
2. 商标符号按Ctrl+Alt+T组合键;
3. 注册符号按Ctrl+Alt+R组合键,
4.常用数学符号读法 篇四
早上起来坐在书桌前准备好我的直播课。今天讲的是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因为在课前做足了准备。例如:课件、设备,所以说这节课上课没有出现太大的问题,接下来我将针对这节课的优点和缺点进行反思:
优点就是备课比较充分,所以在讲这节课的时候我觉得重难点是比较突出的,在比较难的点,我给学生单独的点出,并且反复的讲解;还有上课的时候,因为多次的修改课件、组织语言,所以上课的时候自己的思路是比较清晰的,语言也很简练,所以当在回看的时候,基本上没有看到太大的问题,并且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也是比较多的,能够通过互动看出来学生兴趣比较高,也比较积极。所以总的来说,这节课整体还是比较好的,但是再看回放的时候,发现自己在说到计数单位的时候,其中有一个地方把计数单位说成了数位,这是课上出现的一次口误,并且在讲课的时候,我们一直提倡的是让学生说,老师少说,但是在这节课的时候,当要总结写数的方法的时候,这个地方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说一说,而我没有让学生过多的去说,而是通过对比直接将规律总结了出来,所以说下次上课的时候可以考虑让学生多说。
总之一次上课,一次反思,也是一次成长,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出现的一些缺点,我将改正,争取下一次的课上的更好。
5.亿以内数的读法四年级数学教案 篇五
亿以内数的读法(2课时合1课时)
教学内容:亿以内数的读法
教学目标:
1、掌握“四位分级”的读数方法,能正确读出一般多位数和中间、末尾有0的多位数。
2、让学生概括整理多位数的读数法则,培养学生分析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四位分级”的读数方法和读数规律。
教学难点:数级开头有0的多位数的读法。
教具:活动数字卡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全国各地的人口数
揭题――多位数的读法
(二)教学新知
1、借助数位顺序表
(1)读数的时候,从高位开始,一级一级地读。读亿级、万级时,按个级的读法读,只要在后面加读一个“亿”或“万”字。
(2)用1―4号卡片组数读数。(根据需要灵活运用数位表)
刚才同学们读得很好,现在我们离开数位表,用卡片来组数,每张桌上有一个信封,信封里共有四张卡片,每张卡片可以写四个数字,好像是数位表上的一级,我们用其中任意两张或三张卡片组合成一个多位数,然后把它读出来?同桌一人摆,另一人读。
2、先分级,再读数。
(1)出示数字,让学生试读,进行四位分级。
675432 450594001
教师示范。读作:六十七万五千四百三十二;读作:四亿五千零五十九万四千零一
(2)练习
利用四位分级的方法,我们一起来做几道题目。
先分级,再把数读出来。读出声音来(口头)
43754 7095004
5478534 353056041
△学生练习
△反馈:强调分级时从右往左、四位一级
书面练习
354751 读作: 70645475 读作:
小结:
中间有0的.多位数的读法。按一般方法读级开头,中间有0的多位数。
3、练习450073 450003 4500000073
现在这些数怎么读?
对4500000073进行分析,说说0怎么读?
归纳:数中间有1个0,或连续有几个0,只读一个0。
4、末尾有0的多位数的读法 。
5008700 4060008000
(学生有练习纸,在纸上分级试读)
○1指名读数。(请中下上各1)
○2引导观察0的读法。
归纳: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
5、巩固练习。
1、读出下列各数。写下来。
600200 读作: 70402400 读作:
84350000 读作: 2700000349 读作:
(学生有练习纸,书面完成,教师根据学生作业情况,进行投影反馈,帮助后进生正确读数)
(三)教学小结
6.常用数学符号读法 篇六
小朋友们在读多位数时,往往容易出错。有没有读准多位数的好方法呢?下面向你介绍一种“三步读数法”。
“三步读数法”就是按照“一划、二读、三查”的步骤进行读数。
“一划”就是从个位起,每四位一级,划一横线‘例如:560 7001 3900 “二读”就是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往下读。读亿级、万级时,按个级的读法去读,只要在后面加上“亿”字或“万”字就可以了,每一级开头或中间有一个0或者有几个0的,都只读一个0;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例如:560 7001 3900 读作五百六十亿七千零一万三千九百。
7.数学教案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3 篇七
3、多位数的写法
教学内容:P7
教学目标:
1、会根据数级正确写出多位数。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写出下列各数。
六千四百五十三 四千零五十 三百零六
六百七十三 五千四百九十三 九千零五
根据学生回答,明确写法:(1)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写。(2)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没有数用零占位。
(二)学习新知
1、导入
(1)老师这儿有一些关于杭州的数据,同学们想听吗?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教师报数据,谁能把他记下来。
(2)教师报数。用实物投影打出来。(学生尝试写数)
二万六千四百六十三 六百七十三万五千四百九十三
五十万六千 七亿零二十万
(3)教师反馈学生作业情况。请学生说明是怎么写的?(先分类,然后教学无零数的基本写法)
用数位表。讲清方法
方法:从高位写起,哪一位上数字是几就写几。
(4)教师:每次都借助数位表,方便吗?让学生说说还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
学生活动,讨论方法,教师巡回,了解讨论情况。
讨论方法:充分让学生说。
小结:从高位写起,一级一级的写,哪一位上数字是几就写几。
做好后一定要用读数的方法进行检查。要分级。
2、练一练教师报,学生写
四百三十二万六千七百九八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七十五万四千三百七十五
六千五百八十四
二亿五千四百三十一万五千(254315000)
3、以254315000过渡到中间有零数的写法。用同样方法学习有零数的数的读法。
学生说明刚才几个数的写法。
五十万六千
四百零三万六千零五
七亿零二十万
(1)五十万六千,先写什么?(五十万50)再写什么?(六千6000)合起来是50 6000,同样要进行检查。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检查。
(2)让绳说说后两个数的读法。
小结方法:写数的时候,要从高位写起,一级一级的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看数质疑。
练一练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八万零四十 二十三万八千
二万三千零七 六十万零四百七
十三、巩固练习
第2题。
第3题。(写在本子上)
听写
三千四百六十七 三百六十万五千零七
七十三万五千三百六十九 二十亿六千四百万
八万六千四百三十二 四千零八万零三十
用1、0、5、8、3五个数字组成一个最大的五位数和一个最小的五位数。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
写数的规则怎样?写书是要注意什么?
五、作业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作业本》
【常用数学符号读法】推荐阅读:
数学符号及读法07-21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06-18
高中数学常用方法07-15
常用化学元素符号表01-28
常用数学三角函数公式01-18
数学教案-小数的读法和写法08-24
小学数学符号06-24
小学认识数学符号教案06-13
数学符号中英文对照表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