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拔尖人才创新路径之我见

2024-12-02

创新拔尖人才创新路径之我见(精选13篇)

1.创新拔尖人才创新路径之我见 篇一

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之我见

摘要: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不仅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能够促进文化的传播、发展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我们国家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能够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能够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笔者作为青年一代,勇担重任,结合自身的在校经历,提出了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建议。

关键词:科学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建议

引言: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目前国际上的竞争实质上为科学技术的竞争,科学技术在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战略上发挥着极大的作用,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各个阶段的学校愈来愈注重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为国家输入大量创新型科技人才。

一、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新课标改革背景下,学校愈来愈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与此同时将对在校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而创新型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其受学校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手段的影响较大,因此,中学校长和教师队伍要高度重视对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为国家输入应用型的科技创新人才。

注重科技创新人才在中学的培养,对于学生、学校,甚至是国家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对于学生而言,能够提高自身的科学技术文化素质,促进素质的全面发展,使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大大增强,探索精神被创新意识激发出来。学生在努力完成学业知识的同时,自己的“突发奇想”有了实现的平台和可能,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新事物的能力,指明了学生的研究方向。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会成为个人事业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对于学校来讲,学生出色的科研创新成果,成为证实学校教学手段科学合理最有力的手段,践行了新课程标准的宗旨,对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开展、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站在国家的 角度来讲,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自上个世纪以来,我国始终坚持科教兴国的战略,而科技创新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要想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便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要实现我国发展的目标,就要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二、我国科技创新素质现状

我国在长期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下,考试成绩依旧是评价学生和教师的首要依据。在以考试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的引导下,学生读书学习过于功利化,也就是说为了应付考试、取得名次,学生才会刻意的学习课本知识,思维创造能力极大的被束缚;教师又迫于学校制定的教学任务的压力,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自身的自主探索能力和科技创新意识的重视程度不够,课堂上“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自主探索、自主思考等自学能力的发展,学生对于参考答案和课本知识倒背如流,却也只是囫囵吞枣,知识和实践严重脱节。从各项国际竞赛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学生习惯于做题、记忆,而在自主发明创造上则与发达国家的学生相差甚远。

为了响应党的“科教兴国”战略,教育部门于2007年实行了课程改革,新课标宗旨在于“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尊重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教育部对各科教材课本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改变了以往只注重传授学生知识的倾向,注重对学生情感和创新思维的引导,强调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学校在课程的设置上,提高了实践类课程的比重,使得学生有机会在实践中检验学科专业理论的科学性。专业理论和实践是紧密联系的,那么,如何在学校建构一个宽松的课程环境,把科技教育巧妙的纳入课程计划,有目的、有计划和有个性地对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需要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学生共同探讨,一同研究,共同促进教育的创新和实践。

三、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建议

1.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模式,注重科技创新能力培养

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极大的弊端,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和开阔创新思维具有极大的阻碍作用。课堂形式单

一、评价标准片面、教育方法过于死板、激励机制不完善等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要想改变死板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首先需要转变学校和教师队伍的教育思想模式,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教育思想,注重对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部要和学校部门共同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解读国家和党对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纲领,及时传递新的教育观念,引导学校干部和教师树立起“科技创新立校”的思想观念;二是调整教师年龄结构,大力培养青年教师在教师队伍中的主干作用;大力宣传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以及计划;定期开展关于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研讨会,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展开科技创新竞赛。

2.完善和创新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

我国部分中学在课程设置上有待提高,给学生自主发言、动手操作的课程比例少之又少,因此,学校和教师要在课程整合上下工夫,要改变以往窄、专、深的课程体系,注重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相辅相成,课程体系范围不要太狭窄,要认识到各个学科之间都是有联系的;其次,教师无论是在专业理论知识教授,还是实验操作上,都不要面面俱到,教师要转换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由在课堂上的主导者、主宰者变为学生主体的引导者,鼓励学生的发问,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注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中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另外,将科研适当的引入到教学计划中,培养学生掌握科研方法,激发学生创造精神,推动学生由自学到治学过渡;其次,学校要一改以往用“一个标准-成绩”评价学生的机制,建立起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对有科研立项的学生要给予奖励和支持,比如加学分,助学金等,教师要充分尊重、培养学生的个性,打破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形式,拓宽学生自我发挥的渠道,激发学生的潜能。在课堂互动或者是科研立项中,学生可以从中体会到其中的乐趣。笔者是某校高三理科班的学生,是该校摄影部副部长,该校注重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为其摄影部提供了大量的硬软件设备,而且在笔者在校几年,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科技创新大赛,包括一些环保设计大赛、模型运作大赛等。

3.注重资源建设,为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创设良好环境

学校要不惜投入巨资加大对课程基地的建设,打破教学地点的界限,为此首先需要教育部加大对学校科技资源建设的资金投入,这是构建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气氛的前提和物质基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笔者站在学生角度提出了以下建议:第一,完善相关科学技术设备,为学生的试验提供基地,加强对科研成果数据库的建立和管理,为有想法的学生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第二,注重各学科知识在技术领域的综合应用,大力投资建设高质量的技术教育项目,比如现代农业实践室、综合创新活动室、技术文化、校外实践基地、STEM课程体验室等。总之,学校务必要重视科研教学资源的建设,完善学校的硬软件设备,为学生开展技术研究提供先进的设备,为高素质人才的成长做好铺路石、引路人。

4.学生要积极主动的树立起成为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目标

广大中学生,甚至是大学生,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要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敢于突破书本观念、理论的束缚,要勇于开辟新的科学领域,有坚韧不拔的探索精神,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自身的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对于要进行科研成果的学生,笔者建议务必发扬顽强拼搏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意志,要牢记:任何科学成果的取得与人的持久顽强的拼搏百折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不懈追求紧密相连。因此,作为学生,积极主动的树立起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目标对于其行为、观念具有引导作用。

结语:

笔者作为某校高三理科学生,担任体育委员,学校足球队队长,学校摄影部副部长,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提出了关于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建议,个人见解有失偏颇,还希望专业人士多多包涵。总之,学校教师和学生要一致努力,为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注入新的血液。

参考文献

[1]徐向东.无缝衔接:中学依托高校进行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理念与策略——以上海交大附中“科技实验班”为例[J].全球教育展望,2012,04:84-87+91.[2]王丹.在科学家身边成长——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班”侧记[J].人民教育,2012,07:55-59.[3]张震.高中创新实验班项目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福建省厦门市科技中学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23:16-17.[4]杨振峰.基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校本课程建设[J].上海教育,2014,Z1:46-47.[5]张万国,刘其宪.中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西南大学附属中学的改革实践[J].教师教育学报,2014,06:115-124.

2.创新拔尖人才创新路径之我见 篇二

1 国有企业人才培训的立足点

2006年3月, 中共中央颁布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 (试行) 》, 这是我党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它的颁布实施, 对于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也使得国有企业的培训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由此可见, 为国有企业搭建一个高效的、有正确导向的人才培训平台是当前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有着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企业人才培训计划工作主要立足于员工 (含高管、中层和基层员工) 的综合能力的提升培训, 提高部门之间配合默契度, 加强环节管理, 规范管理, 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适应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对人才的要求。

笔者认为, 培训工作一定要坚持立足于企业的发展方向、战略, 服务于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培训体系是根源于企业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战略体系之下的, 同时它又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根据企业战略规划, 结合人力资源发展战略, 才能量身定做出符合自己持续发展的高效培训体系。因此, 在制定培训计划时, 要尽可能做好先期的调研工作, 在充分了解员工需求的基础上, 设计合理的、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培训计划。

2 坚持企业人才培训工作的四项基本原则

2.1 坚持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原则

企业要发展, 员工的知识、技能需要不断的调整, 甚至超前地发展, 否则企业的管理、经营等各方面势必落后于社会发展, 从而走上被市场竞争淘汰的道路。培训工作要以最短时间、最小规模影响、甚至不影响企业当前生产、经营任务顺利完成为前提来开展培训工作, 并与企业的发展实力、经济基础相结合。企业的人员结构特点决定了培训既要改善职工的硬技能, 同时改善他们的软技能, 如企业文化观念、纪律观念、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等, 还要满足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发展相融合的需要。因此, 培训工作开展的方式将采取职能部门内训、企业整体内训与外训相结合的方式, 在严格控制成本的前提下, 结合业务开展的时间特点, 有针对性地做好全年的培训工作, 一方面改变目前企业管理存在的不足之处, 使企业管理面貌得到有效的改善, 另一方面为未来企业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2.2 坚持解决企业核心问题的原则

有效的培训不是头疼医头, 脚疼医脚的“救火工程”, 而是深入发掘企业的核心需求, 根据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预测对于人力资本的需求, 提前为企业需求做好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在注重针对性的前提下, 必须体现出系统性和前瞻性。要根据企业现状及目标, 系统制定各部门、岗位的培训发展计划。要根据不同部门 (班组) 、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制定具体多样的培训主题, 在培训的内容上体现不同的深度。制定涵盖企业所有职工的、持续的、经常性的培训机制。

经过多年的探索, 我们企业形成了一套非常有效的管理架构和模式, 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培训更加注重部门之间的互训, 更加注重培训与企业发展的配合度, 提高对合作部门业务的了解, 使各部门的工作真正做到无缝链接, 提高企业整体工作效率;结合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开展纪律观念、职业道德、工作态度、企业文化等“软件”管理培训, 改变在员工中存在的不正确认识和不良的风气;结合企业文化培训开展一系列的活动, 在这些活动中, 大家可以增进了解、提高对企业的认识, 将个人的职业生涯与企业发展更好的结合。

2.3 坚持全员培训与重点提高的原则

员工培训说到底是一种对成人的继续教育, 有效的培训体系应考虑员工教育的特殊性, 针对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训练技法, 针对具体的条件采用多种培训方式, 针对具体个人能力和发展计划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在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 多渠道、多层次的构建培训体系, 达到全员参与、共同分享培训成果的效果, 使得培训方法和内容适合被培训者。同时, 应重点培训一批技术骨干、管理骨干, 特别是中高层管理人员。

2.4 坚持培训考核与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培训结束后, 培训效果如何, 受训人员接受的程度都需要进行评估、考核, 并且将人员培训结果与人员任职、晋升、奖惩、工资福利等结合起来, 让受训者受到某种程度的鼓励和鞭策。

3 在提升企业职工培训效果上下功夫

笔者认为, 要使培训走出俗套, 创造积极明显的理想效果, 就必须在培训的理念、方式等方面不断进行创新。

一是坚持培训观念的创新。转变职工企业培训是浪费人力、物力、财力的观念, 树立起职工企业培训是企业的一种投资行为, 是可以使企业获得长期综合收益的行为, 因此在坚持节约的原则下, 更应强调培训的适用性, 更应与企业发展的未来规划相匹配, 在重视培训的近期效益的同时更加重视长期效果和未来效果, 将各种要求落到实处。

二是坚持培训方式的创新。在坚持传统授课方式上增加拓展、参观、模拟训练、郊游、研讨会等方法, 力争针对不同的内容设计不同的方式, 帮助员工更好理解培训内容, 提高培训效果。

三是坚持培训计划的创新。在设计培训计划时, 充分考虑到企业生产经营工作开展的特点以及阶段性工作的要求, 尽可能减少因工作繁忙而不能参加培训的事件发生, 在客观上保证参训人员和培训效果。

四是坚持在培训授课者的选择上的创新。选择企业内部领导以及内部职工成为培训师, 因为他们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具有宝贵的工作经验。他们具备以下几个优势:有足够的工作能力;受到同事的尊敬;善于与人沟通;愿与别人分享自己的经验与能力;关心企业的发展。研究表明, 这种培训可以提升工作效率22.4%, 而培训加教练则可以提升工作效率88.0%。

五是培训考核方式的创新。员工往往认为培训的意义在于获得证书, 而忽略了培训的实质, 一旦获得所需要的证书, 职工进一步提高自我甚至应用从培训中获得技能的积极性就消失了。因此, 培训的考核方式必须是长效的, 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提高员工的参与度, 更要符合企业发展的需求。企业的培训考核方式有:1) 正规的学历和证书培训外的培训考核;2) 内部考核奖励机制, 也就是说根据不同培训课程, 进行不同的培训考核, 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员工进行日常的奖励外, 在年底的绩效考核中给与适当的倾斜;3) 培训的考核与员工职位的升迁、薪资的变动更加紧密结合, 并制定相关的考核办法。

总之, 企业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其实质是企业对人力资本的投资, 企业真正重视职工企业培训, 对企业、对员工将会是一个双赢的选择。当然培训工作必须得到企业上下全体员工的支持和配合, 才能实现培训的目标, 否则只能流于形式, 既浪费了企业的人力、财力、物力, 也在无形中加重了员工的负担。

4 需要进一步回答的问题

4.1 培训经费的安排

目前, 很多地方培训费用是由企业全部负担, 但是与外资企业相比, 投入明显不足。按照国家规定提取教育培训经费是不能满足培训的需要的。经费成为制约企业培训的重要因素。笔者认为, 企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应考虑多渠道筹措培训经费, 也可以考虑由职工来负担小部分费用。这样既可以减轻国有企业的负担, 也可以使参与培训的人才真正成为培训平台运转的利益相关者 (stake—holder) , 充分激励他们的积极性。当然, 这需要安排质量较高的培训课程。

4.2 培训对象的选择上应该注意公平与效率问题

公平和效率是一个古老和基础的经济学问题, 同时, 也是我们必须正视和解决的社会问题。鉴于公平和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是替代的, 因此, 在培训对象的选择上应该兼顾效率和公平, 片面的强调效率不利于员工忠诚度的培养, 也违背了开展培训工作的初衷;而过分地倾向于公平也不能够很好的实现企业的绩效, 对有能力员工的积极性也是一个打击。因此, 如何选择一个平衡点是十分关键的。

4.3 培训结果跟踪和评价过程中监督机制的建立

如前所述, 虽然对培训后果的跟踪是十分必要的, 但从成本观念的角度出发, 全程的监督显然是不够明智的。由于信息的分布问题, 我们很难完全掌握所需要的信息。那么, 如何在信息有限的情况下有效地对培训的效果进行监督?这样的机制如何建立?也是进一步需要回答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谌新民.人力资源管理:第3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2]曾湘泉.劳动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3]牛睿.中国国有企业培训.问题与对策[J].人才开发, 2003, (7) .

[4]纪军.现代企业的培训资源与培训走向[J].中国培训, 2002, (10) .

3.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 篇三

摘要:湖南大学以学分制改革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创新为新理念,以积极倡导研究性教学为新方法,以有效推行大学生课外科研计划为新载体,以创办李达学院为新平台,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关键词:学分制;研究性教学;课外科研计划;拔尖创新人才

一、全面实施学分制改革,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创新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大学教学的根本问题。21世纪社会、经济和科学的发展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研究型大学必须树立现代教育思想,以理念为先导,以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学分制为手段,优化顶层设计,创新培养模式与机制。我校确立“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融合的通识教育,进行综合背景下学科交叉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和个性化培养,增强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1.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结合

学校在突出研究型和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强化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制订相应的培养方案。从2006级学生开始全面推行弹性学制下的学分制改革,实施“2+2”两阶段培养模式。除个别特殊专业外,前两年分大文、大理两类组织教学,实施通识教育,为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够适应不同学科要求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后两年教学有效结合科学技术发展、人才市场需求、专业评估和国际认证等,既突出专业特点又注重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

2.自主选择专业与课程

实施学分制后,选修课比例提高到40%以上,同时允许20%的学生自主选择专业。通过各种举措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足够的空间和良好的环境与条件,用合适的内容、方法以及正确的评价标准与激励措施,促使学生的个性和主动性、创造性得以有效培养与健康发展。

3.国际化培养,走出去与请进来

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发展策略,以全球化视野培养国际化人才。一是既聘请国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工作或讲学,也选派优秀教师出国深造,先解决师资的国际化问题。二是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比利时、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80多所学校签署了合作协议,互派学生交流培养。三是加入国际组织,例如设计艺术学院加入国际艺术、设计与媒体学院联盟(Cumulus),培养步伐紧跟国际前沿。四是参加境外实习,例如会计学院每年选派学生通过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选拔参加境外实习,土木学院与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互派学生实习。五是与国际大公司、一流大学合作,引进优质国际教育教学资源课程。六是参与国际人才联盟,如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参加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资助的跨国远程合作项目。七是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大学生学科竞赛,例如SAE方程式赛车、ACM竞赛、美国数学建模竞赛等。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特别是杰出学生的国际参与意识与国际竞争能力。

二、积极倡导研究性教学,促进课程体系与实践内容创新

研究性教学是充满探究的教学方式,最基本的特征是师生共同参与,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形成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教师通过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和主动实践。研究性教学对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本科教学中推进研究性教学,将科学研究的思想和方法引入教学过程,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研究性课堂教学

所谓研究性课堂教学,就是基于强调学科原理形成过程和师生互动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式。其关键就是从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深入探究未知领域的激情,引导学生自主感受和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通过师生共同研讨、双向交流的形式,鼓励学生对问题的质疑批判和发表独立见解,从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创新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大力推行“科研四进”(科研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实验、进毕业设计),并以26门国家精品课程、双语课程、微软精品课程为样板,带动全校课程建设。摒弃“照本宣科”和“满堂灌”,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采用适应研究性教学理念的教材教参、授课类别、讨论组织、作业类型、实践训练和考核方式。高度重视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重点培育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高等教育出版社、清华大学等单位合作建设的网络资源平台、信息交流平台,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依靠课程责任教授,确保教学质量。课程责任教授作为既有丰富教学经验,又有较强科研能力的领军人物,是推进研究性教学的依靠对象。艺术设计学院院长何人可教授,紧密结合国内外前沿动态,以国际视野积极推进研究性教学,带动了艺术设计类课程群组的发展,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

2.研究性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形成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途径。杨叔子院士曾经以“创新之根在实践”为主题先后发表四篇论文,详细阐述了创新的根本来源于实践这一命题。这充分说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离不开实践性环节的研究性教学。

(1)变革实验教学类型,丰富实验教学内容。建立由基础验证、实践体验、综合设计、研究创新等多种类型实验项目构成的教学体系。鼓励实验课时较多的课程独立设课,强调实验教学内容面向科学研究和实际工程项目。

(2)整合实验室资源,建立全新开放机制。结合质量工程建设和学分制改革,采取网上预约实验、聘请实验助教、提供专项经费等措施,建立完善实验室开放机制。努力实现时间、空间、内容、方法等多方面开放,吸引学生进入实验室,营造良好的研究性实践教学氛围。

(3)创造毕业设计新模式,促进产学研结合。依托重大科研项目,让不同专业学生同时直接进入科研团队进行毕业设计,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方法和合作开发的能力,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和创新的灵感。

三、大学文化整体育人,引导学生学习途径和模式创新

高等教育的最高价值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实现从“知识教育”过渡到“文化育人”。在教育内容上,将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贯彻于教育全过程。在教育途径上,文化育人注重知识内化,强调通过内化和升华,使之成为教育对象的一种文化自觉。

1.先进的文化育人模式

(1)利用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发掘岳麓书院优秀的传统教育资源,将其融入当代教育中,从而为学生的人文化过程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2)发挥优秀影视文化的作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影视文化一直深受大学生青睐,学校因势利导,与潇湘电影集团联合成立了影视文化基地,创造了以优秀电影首映式系列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建设新载体,成功举办了《毛泽东去安源》等10余部电影首映(展映)系列活动。以优秀电影首映式为契机,发挥影视文

化育人功能,在影视文化中引导学生研习历史、增强学生对党的信念、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为人民服务精神。

(3)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强化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建设了由人文科学、艺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四类组成的150余门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校长钟志华教授和副校长章兢教授分别为全校本科生开设《大学生成才之路》、《大学文化与成人之道》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由校内外知名专家、教授为主讲人的“中国文化论坛”、“艺术与人生论坛”、“科学与创新论坛”,已形成学生向往的名师文化。

2.全新的项目学习模式

构建国家、省、校三级大学生创新训练(SIT)和创新性实验计划体系,以项目为载体,通过引导学生选择相对复杂、面向实际的课题,并进行论证、立项、研究、结题的过程。让学生在独立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强调学习项目背后的科学思想,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术,提高自主学习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通过基于项目的学习,学生找到了学习的乐趣、研究的兴趣,从而更有效地完成学业。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校逐步形成独特的创新文化。建设课外创新基地,吸引有项目的学生前来开展研究活动。例如由计算机与通信学院建立的基地共有8间配备了常用仪器设备的实验室,共有106名本科生和20余名博士生、硕士生进入基地。2008年该基地学生团队获嵌入式系统专题邀请赛全国一等奖。建立“创新俱乐部”,发挥学生自我管理作用。例如学生成立的SAE方程式赛车俱乐部,从2007年开始赴美国参加FSAE方程式汽车大赛,影响普及海内外。在校报推出“我创我秀”专门栏目,通过学校电台、电视台定期宣传学生研究的优秀成果,利用展板宣传、实物展览、发放传单等形式开展大型成果展示活动。举办大学生创新论坛,大学生创新宣传月活动,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和机会。创新网络文化,建立课外科研计划的专题网站。发展竞赛文化,广泛发动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活动。近三年来,有1176名学生在省级及以上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

四、着力创办李达学院,强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管理创新

遵循“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宗旨,着力创办李达学院。采取重视基础、强化实践、参与科研、鼓励创新的新培养途径,培养造就一批基础扎实、思维活跃、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每年通过笔试和面试从新生中选拔100名左右优秀学生进入李达学院,按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三个实验班单独编班,建立拔尖人才培养的新平台。

1.“宽专交”培养

设计“宽专交”培养模式,既强调宽阔的基础知识、又注重突出的专业技能,同时鼓励学生交叉学习。让每一个学生可以选专业,在导师指导下设计一个适合自己成长的教学计划。第一学年强调基础培养,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别强化数理、人文、社会学科基础:初步了解和掌握学科专业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只有基础知识宽,二三年级时选专业时的面才广。在专业的学习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可以是一年,也可以是两年。学校还积极鼓励不同学科学生交叉组合团队,参与课外科研活动,加强在交叉学科上学习,成为交叉型人才。李达学院约有30%的学生跨学科选择了新的专业,个人的爱好和兴趣得到了激励,个性和潜能得到了更好发挥。

2.导师制

为实验班配备最优秀的教学资源,包括课程教师、双语教材、实验资源等。引入本科生导师制,学生和导师双向选择。导师大部分都是院系的院长、博士生导师和学科带头人。另外还有国家教学名师经常关心学生的发展,介绍学科发展前沿知识,担任学生导师。通过学生与教授和研究人员广泛而有效的交流,并参与科研活动,不仅使学生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更让学生们接受学者型老师教学文化的熏陶和踏实严谨的学术作风的润染。李达学院每年都有一大批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课外科研活动,取得了好的成绩,且有一批学生被一流高校录取为研究生。

3.品牌效应

李达学院短短几年时间内就体现出了良好的品牌效应,扩大了学校在人才培养、就业和招生等方面的社会影响。学生中80%以上继续攻读研究生或出国,在各个专业里都表现出扎实的基础理论功底、较高的创新思维能力、强烈的创造欲望和自信心。每年学生选择导师和专业时,各学院领导、教授都积极想方设法吸引学生选择本院的老师和专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基本都被大型企业和研究单位看中,在不同的岗位上都有良好的表现,为学校赢得了声誉,影响了社会、企业对我校学生的认可程度,提高了就业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关注。将李达学院招生与高考招生相结合,聚集了很多高考生及家长的眼光,对吸引优质生源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4.创新拔尖人才创新路径之我见 篇四

(试行)

拔尖创新人才是具有执着的进取精神、主动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究的习惯、较强的分析与质疑能力、积极的创造动机与创新习惯的富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本质是尊重学生个性并积极促进学生个性充分发展,深度发掘学生潜力和创造力,以适应新时代、新形势下国家和社会发展对拔尖创新与应用复合型高端人才的需要。教育部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强调:高中阶段教育要“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因此,把造就一批创新型学生作为泉州五中今后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是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是适应高校招生方式多样化和高校人才培养方式多样化的需要,也是适应教育体制改革、实现学校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的需要。为此,泉州五中与华侨大学在泉州五中联合成立“泉州市青少年创新能力开发实验基地”(以下简称“实验基地”),为保证实验基地培养培养工作科学、有序、高效进行,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1、以“全面发展,突出个性”为工作原则,在保证培养对象全面发展、均衡发展的前提下,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在优势学科领域适度超常规发展,达到相应的专业能力发展水平并具备相对突出的的创新能力。

2、通过调动培养对象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养成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激发培养对象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促进培养对象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发展终身学习和高效学习的能力与习惯,为创新型国家建设输送优秀的后备人才。

3、提高培养工作参与教师的专业能力水平,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与发展,推动单一教学型教师向学科学习导师和学术研究导师转化。

4、通过实践探索、总结反思、改进提高,探索高中阶段创新型学生的选拔、培养以及评价的途径和方法,不断完善创新型学生培养方案,努力形成有利于多样化创新人才成长的培养体系,积极探索和发展高中校与大学合作培养高端人才的新型教育模式。

5、通过华侨大学知名教授定期到泉州五中开设“科学讲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爱科学、讲科学”的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

二.领导机构

实验基地由华侨大学与泉州五中联合创建,共同管理。实验基地管理机构为实验基地工作领导组,负责总体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案的制订与修改,导师的选聘与考核,培养工作后勤保障(含经费和设备投入、奖励方案的制订与实施等),个性化培养工作与面向全体学生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协调、两校工作的组织、实施与协调等。

“泉州市青少年创新能力开发实验基地”领导组名单: 组长:郑文伟(泉州市教育局局长);

副组长:吴季怀(华侨大学副校长),刘殊芳(泉州五中校长);

成员:邹雄,骆瑞金,韦秋哲,张金顺(华侨大学),吴逢铁(华侨大学),肖聪明(华侨大学),林毅(华侨大学),潘孝铭(华侨大学),谢志蓉,骆志森,杨晓霞,洪清华,苏国树,王洛阳,洪肇坡,黄种生,王

文峰,郑鸣鸣,陈志胜,丁琼玉,薛玲,阮自力。

实验基地业务实施由实验基地工作组负责,工作组成员包含泉州五中相关学科培养奥赛项目组负责人、参与培养工作的各学科导师组成。工作组全面负责培养对象的选拔,学科培养目标及个性化培养方案的制订、修改与实施,培养对象课题的规划与实施,培养对象发展状况评估,培养工作效果评估与改进等具体工作。

实验基地工作组具体人员在每学年开学前根据需要进行配置和调整。三.培养对象

㈠ 培养对象选拔条件:

1、立志报效祖国、服务社会,具有为国家强大、民族复兴、人类的发展与进步而勤奋学习、努力工作的社会责任感,具有积极投身科学研究的宏伟志向。

2、在各级学科竞赛中成绩优异,表现出优秀的学科能力;或在各级发明创新大赛中成绩优异,具备优秀的发明创新能力。

3、具备优秀的学习品质和学习态度,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分析能力强,主动学习能力突出,在教师指导下和工具(工具书、学术期刊、网络)帮助下能够独立完成部分课程学习过程,达到该课程基本要求。

4、具备积极的创新意识、优秀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师指导下和工具(工具书、学术期刊、网络)帮助下能够独立完成课题研究工作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并形成具有一定水平或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

5、全面发展,除重点培养学科外的其他学科应均衡发展,学习成绩位居年段前列。但对于在某个学习领域确有特别突出才能的学生,在学生本人及其家长明确在该学习领域重点发展意愿的前提下,可不考虑其他学科发展状况,经学生本人及其家长书面申请,实验基地工作领导组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决定是否确定该学生为培养对象。

㈡ 培养对象选拔流程:

1、学年开始初期,泉州五中召开介绍会,介绍实验基地工作目标、培养对象的选拔条件和培养方式,参加介绍会学生由各学科竞赛项目组及年段共同推荐。

2、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共同向培养工作组提出书面申请。

3、年段组织相关班主任、培养学科科任教师、学科导师组成评估小组进行评估,形成书面评估报告。

4、培养工作组将申请人资料及书面评估报告上报领导组审批。㈢ 培养对象权利

1、接受导师在学科发展规划、课程学习、课题研究等方面的指导和辅导。

2、由本人申请并经培养领导组审核通过后,允许自主修习或免修部分高中课程,参加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组织的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合格后给予该课程学分认定。

3、由本人申请并经培养领导组审核通过后,在课程学习和课题研究中享受一定经费、仪器和设备、学校其他相关设施等方面获得学校支持。

4、培养对象因参与课题研究、学科竞赛等活动致其他主要课程学习暂时中断的,可由本人向所在年段申请,由年段安排该学科科任教师进行短期个别辅导。

5、在学科竞赛或课题研究中表现优异的培养对象,可由华侨大学教授和泉州五中联合向国内外重点高校推荐,参加重点高校面向拔尖创新型学生设立的招生录取计划。

四.培养工作

㈠ 选拔培养对象。年段根据培养对象选拔条件和选拔流程确定培养对象人选。㈡ 培养工作第一阶段(高中课程学习阶段):

1、确定导师。年段参考学生本人意见,指定同年段培养学科的一名教师为高中课程学业导师,竞赛项目组参考学生本人意见,指定项目组内一名教师为学科竞赛学业导师。

2、制订个性化培养实施方案。两名学业导师根据培养对象学科发展能力状况及其他学科发展状况,制订合理的个性化培养方案,方案中应包括详细的培养目标、培养进度表、培养效果评估方法。

3、学业导师根据实施方案分别在高中课程和学科竞赛方面开展培养工作。㈢ 培养工作第二阶段(大学先修课程学习及课题研究阶段):

华侨大学根据培养对象发展状况及研究方向指定一名教师为学术导师,对研究对象学科发展规划进行指导,负责培养对象修习大学先修课程阶段的自学指导与课业辅导,同时指导培养对象进行课题研究,在课题选题、课题实施过程中提供理论指导,对课题研究所需的实践活动提供必要设施支持(实验室、图书馆等)。实践活动所需活动经费由泉州五中提供。泉州五中指定学科竞赛项目组一名教师作为学业导师,负责学科对培养对象进行学科竞赛辅导,并参与培养对象大学先修课程修习过程和课题研究过程。

㈣ 总结与反思。培养对象高中毕业后,相关导师应就培养对象发展状况、培养效果、培养工作进行总结与反思,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创新型学生培养方案。

五.导师选聘、职责与待遇 ㈠ 学业导师选聘条件

1、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使命感和饱满的工作热情。

2、有较高的学科专业素质,具备一定水平的学科科研实践能力。

3、教学能力突出,教学成绩突出;教学理念先进,教学过程中善于因材施教,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

㈡ 学业导师的聘用

1、教师本人提出申请,填写学科学业导师申请表。

2、领导组进行资质审核,符合条件的教师加入学科学业导师库。

3、领导组根据当年培养对象学科与人数分布,从导师库中为每一名培养对象选择一名教师作为培养对象学业导师并签订聘用协议。

4、学校各学科学业导师库实行申请制度,已进入导师库的教师自动进入下一学年导师库,无需再次申请,但以下两种情况除外:

⑴ 导师考核结果不合格的。

⑵ 个人申请退出导师库并经领导组批准的。㈢ 学业导师职责

1、负责培养对象系统学习该学科高中阶段课程的自学指导与辅导。

2、定期对培养对象进行学习效果检测与评估。

3、负责学科竞赛培训及校内研究课题的指导与支持。

4、培养对象接受华侨大学教授指导和进行课题研究期间,负责学科竞赛的学业导师需全程参与。

5、学业导师每周应保证至少一课时的指导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上述全部或部分指导工作。必要时根

据培养对象的学习、研究情况可适当增加指导时间和指导频率。导师指导培养对象时需填写“培养日志”、“成长日志”,供后续培养工作参考并作为工作量计算依据和考核依据。

㈣ 导师待遇

1、学业导师指导培养对象期间,享受绩效工作量补贴。其他形式的指导和辅导工作根据“培养日志”(经培养对象签名确认)另外计算工作补贴。工作量补贴计算方法和补贴标准由教代会制订。

2、学业导师指导培养对象在该学科竞赛或发明创新大赛等项目中获奖的,按泉州五中《学科竞赛教师奖励方案》制订的标准进行奖励。

①《学科竞赛教师奖励方案》中奖励对象、奖励标准不变,不受本方案影响。

② 负责高中阶段课程指导的学业导师按《学科竞赛教师奖励方案》中科任教师标准另行奖励,但该学业导师同时也是获奖学生科任教师的,不重复奖励。

③ 负责学科竞赛指导的学业导师,在《学科竞赛教师奖励方案》中分配到项目组中的奖金比例应在原分配比例基础上适当提高,具体比例由项目组自行确定。

3、经考核合格的导师在职称评聘、考核、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评选的先进个人评比或表彰方面,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4、经考核合格的导师在与教师个人发展有关的培训活动中适度优先考虑。

5、条件允许时,参与培养工作的导师日常教学工作量可适当减少。以上奖励细则须经教代会通过后执行。㈤ 学术导师

学术导师由华侨大学选聘,学术导师的选聘条件、选聘流程、职责与待遇、考核等操作细则由华侨大学制订、实施。

六.考核

导师聘用期暂订为一学年,学年开始前由领导组选聘,学年结束后经领导组考核,考核结果记入学校导师库档案,供下一学年导师选聘工作参考。考核内容包括:

1、培养对象课程过程及修习水平。

2、培养对象课题研究过程及研究成果

3、培养对象对导师指导工作情况进行测评。

4、领导组对导师指导工作情况进行测评。各项考核细则另行制订。七.其他

5.创新拔尖人才创新路径之我见 篇五

射洪县柳树中学

探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之路是射洪县柳树中学办学的鲜明特色,近年来,在市内外获得了较高的声誉。

一、背 景

柳树中学位于射洪县沱牌镇,毗邻沱牌集团,创建于1956年,2003年11月被评为省级示范高中。地理位置决定了柳树中学的发展必然会面临诸多艰难,柳中历届领导审时度势,准确定位,大胆创新,不断推进学校事业的发展。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加强创新人才培养,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当前我国创新人才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匮乏,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国际竞争力,深刻影响着国家长远发展。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努力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途径,为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添砖加瓦。

“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计的专门人才和一批拔尖创新人才”是党和国家对教育工作提出的迫切要求和目标。

在以往对拔尖学生的理解中,存在着不少误区和功利色彩,一些中学往往片面地把“拔尖学生”和“创新人才”定位于超常学生或考试中的高分群体,他们认为培养拔尖学生就是让学生学得快一些、难一点,而“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的目的,就是通过提前招生和选拔,为一批学业成就优异的学生开小灶,争取将他们送入国内外名校。将拔尖创新人才简单地等同于超常学生和成绩优秀学生的观点已经过时,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拔尖学生的目的,不能简单定位在把学生送入国内国外的名校,也不是为了给少数学生贴上“天才”的标签,而是面向全体学生,通过丰富课程,为学生成才提供资源、支持和服务,为各方面有潜质的学生的成才搭建平台。

据统计,在二十世纪,150多个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当中30岁以下的占20%,40岁以下的占67%,他们大多数都不是大器晚成,而是在二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脱颖而出。假如他们成才需要七八年的时间,那么他成长的历程正好是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的。这说明中学是培养人才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素质的黄金时期,所以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从青少年抓起。反思我国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上已严重滞后。按照国际普遍认可的标准来计算,具有突出天赋的学生一般占全体学生的2%—5%,如果按此标准计算,我国13亿人口,具有天才素质,智力超群的学生应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群体,但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触动了我们每个国人的神经,让我们汗颜,使我们反躬自省。温家宝总理于2009年教师节前夕,在北京35中听课后举行的座谈会上指出:“我们的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这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的教育还有很多不足,所以,我们应该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充分认识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紧迫性,虚心借鉴世界各国的经验,认真研究拔尖人才成长规律,大胆创新,努力开创拔尖人才培养的新局面。

学校培养的目标是: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英才。努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身心健康,使每个学生都能做到:会做人、会求知、会办事、会生活;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兴趣,挖掘潜能,培养特长。使学生成为具有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底

第 1 页

蕴和开阔的国际视野、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超群、特长突出、胸怀远大、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中学生,为学生将来成为各个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柳中人深刻地领悟了中学阶段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同时更认识到一所学校要生存,要发展,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培养不出高素质的拔尖学生,是万万不可的,那么怎样才能让我们这样一所二流生源的农村中学出亮点呢?

“起五更,睡半夜,埋头于书海”不行,时间加汗水曾给柳中人带来过惨痛的教训,那怎么办呢?学校领导痛下决心,从教法上改革,那就是勤奋加巧干。

柳树中学多次组织老师到省内外兄弟学校考察学习,认识到只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学质量才有可能进一步提高。于是:“学会自主,轻负高效”的思想萌芽了。

“学会自主”,就是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学习。

“轻负高效”就是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心理负担,提高单位时间学习效率,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学会自主,轻负高效”带来了柳树中学课堂教学的大变革,课堂教学的大变革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正是因为“学会自主,轻负高效”课堂教学改革,许多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学方式,渗透到了柳树中学的课堂教学中。

“三步六段”的教学法,进来了,老师在课堂中注重了角色意识的转变,更加注重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法,展示、纠正、点拨、拓展的教学形态,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时间结构,空间分布,课堂角色,教学资源,呈现方法。实现了四个统一:两种高效学习态的衔接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学生发展与老师发展的统一,学校教育与人功能的统一。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会感知、会联想、会拓展、会交流、会合作、会表达、会笔记了。

昌乐二中“271”高效课堂模式进来了。“师长”变成了学长,老师变教为启,变教为帮,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教室变“学室”,讲堂变学堂。达到了情感交融、价值共享,共同创造,共同提升生命价值,丰富精神世界,学生们如沐春风,老师们如鱼得水,教学相长,其乐融融。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变学为思,变学为悟,学习成为享受,学习效益大幅提高。课堂上民主、尊重、平等、宽容、欣赏和谐,进取等现代理念日益增强。

江苏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进来了。

„„

我校教师大胆探索,兼容并包,各种先进、高效、实用的教学模式进入了我校课堂,课堂变活了!随之而来的是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二、思路与策略

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攀升激发了教师教的热情和学生学的热情,但仅有这一点不够,满天星星,要最亮的那几颗才更耀眼。

柳中领导班子大胆决策,决心在拔尖学生的培养上下功夫,于是制定了分三版块走的策略: 第一:教学板块,2006年9月开始招收第一届小班学生,培养方向,就是培养考重点、名牌大学的苗子。初中为本校高中培养优质学生。

第二:体育方面的特长学生的培养。

第三:科技创新方面,培养小制作、小发明能手。

清晰的思路,引领学校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大步迈进。正确的思路,还离不开周全的策略。

(一)学校把德育放在首位

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德才兼备的人,没有德,对国家、社会有害无益,德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良好的德对学习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1、原则,我校的德育原则是:自主、引导、实践。从三个原则出发,我们要求做到三个转变:

(1)内化德育目标,变外求为内塑。

(2)尊重主体地位,变说教为诱导。

(3)突出主动参与,变包办为体验。

我们实行的是德育“三全”模式:就是教职工全员参与,社会全面配合,让全体学生都受教育。

(二)把教学放在主要地位

(1)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把握素质教育时代脉搏,树立自主成才”的教育教学思想。

以人为本的基本点就是尊重人、理解人,从人的愿望出发。以人为本的核心是发展人,于是学校确定了办学思想,那就是: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柳中人的发展。自主教学的思想让学生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树立了终身学习的思想,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2)课堂教学,我们遵循三个原则:即因材施教、自主学习、面向全体。

(3)优化课程结构,转变老师角色。

(4)改革教学方式,调整教学手段。让优生吃好,让中等生吃饱,让差生吃得了。

(5)运用现代手段,拓展教学资源。

(三)优化教学环境。

变单调的管理为多情境育人,坚持做到三点:(1)坚持营造教学主渠道的育人氛围,以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民主活跃、宽松的学习氛围,从而达到“以德育人,知识育人”的目的。

(2)坚持用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育人环境。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系列活动。如主题活动,社团活动,成长活动,节日活动,特长活动,读书活动、朗诵、演讲等。

(3)坚持营造优美洁净的校园自然环境和内涵丰富的人文环境。

三、措施与办法

(一)、小班管理的措施与办法

1.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教师素质的高低。在国外,对教资优生的老师有严格的选拔标准,如韩国,各地方政府所推荐的优秀老师,须经过“基础”及“高级”两阶段研习,并且撰写本人构思的英才教育法论文后,才能进入英才学校任教。新加坡从事天才教育的教师必须通过推荐申请、面试、试讲三关。因此,我们也要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在选拔小班教师方面要有严格的制度。首先整合全校优秀师资,经备课组、教研组、年级组层层推荐,最后由学校领导统一研究决定,学校与各位教师签订拨尖生培养协议书,学校定期考核。对小班教师的培养,也优于一般教师,要分期分批组织他们外出学习,帮助他们更新理念,转变教学方式,打造一支学术造诣深、综合素质强、具有学科前瞻性和教学经验丰富的精品教师队伍。

2.探索建立小班制教学模式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等人经过长时间研究发现:对90%的学生有效的教学方法,对10%的好学生则是不利的,而对3%的特殊优异的学生更是极大的压抑和扼制。因此,对优秀学生必须实施特殊培养。在学生入学测试与选拔、学制、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试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实行导师制和个性化培养,使学生在分析能力、独立思考、小组合作、表达和交流、问题求解等方面受到更好的训练,使超常学生在品格、智力、能力和身心诸方面得到充分发展。

3.注重因材施教原则

在小班教学中,本着“全面发展而又个性培养”的方针,在普遍达标的前提下,允许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学科上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精减教学内容,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学科上。针对学生个体量身制定翔实的个案辅导,让其优科更优。利用暑假举行拔尖

创新人才北京夏令营活动,聘请知名专家学者讲学,让学生与知名专家学者零距离接触,亲聆大师教诲,与大师对话,培养他们勤奋、踏实、求真、严谨的科学素养。在其感兴趣和擅长的领域内提供深入学习和挖掘潜能的机会和平台,开发设置有利于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修课程,逐步构建起多元开放的课程体系,拓宽学生视野,调动学习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4.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完备分流机制

当今社会,竞争无处不在,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上引入竞争机制,无疑更能激发他们的潜能。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上,对已进入小班的学生,建立个性档案,进行跟踪调查,通过半期、期末的综合素质测评,每期进行一次分流。对无法适应的学生让其回到一般班级继续学习,对于平行班中的综合素质高、有特长的学生提到小班中,让其接受适合其自身的个性化教育。

5.优化课堂教学,加强学法指导

课堂教学是中学拔尖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对中学生来说,他们接受知识主要依靠教材、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积极实行启发式教学和讨论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应该是培养未来社会的精英人才,他们除应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外,还应在以下能力培养上着重下功夫:

一提出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国外英才○

教育特别重视问题意识的培养,如美国的家长在孩子放学回家后关注的不是分数和名次,而是问:“你今天向老师提了几个问题?”对于拔尖创新人才来说,问题意识是必备的,有问题我们才会想办法解决。培养问题能力,首先要保护好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允许他们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允许他们挑战权威,挑战传统;其次为学生提供参加实践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二自主学习的能力。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认为,自我教育将成为教育的主要途径,他说:○

“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自己的人。”叶圣陶先生也指出要培养学生“四能”,即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成为一个能“自得”的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文要求:“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由此可见,自主学习的能力应成为学生终身受用的一种能力。

三动手能力。我国的学生在逻辑推理、记忆分析两方面能力上是比较强的,但是在动手操○

作的能力上还迫切需要提高。这是国际社会所公认的。著名学者杨振宁曾指出过,中国留学生学习刻苦,考试成绩很好,但动手能力弱,老师没讲过的不敢想,老师没搞过的不敢做。这严重制约了拔尖创新人才的发展,这种现象实际上折射出我们的教育理念有问题,在这方面,我们加强了学生参与实验操作和社会实践的力度,让他们在自己动手操作过程中去整理归纳出新的知识。

四创新能力。要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但现在的教育体制严重制约拔尖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要培养拔尖人才的创新能力,首先,要营造了一种敢于质疑、说真话、打破思维定势的氛围,倡导师生们的一种平等互动关系。其次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多举行一些科技小发明活动,聘请有关专家作指导,开展一些适合学生特长的科研活动。

五合作能力。在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的今天,任何一项科研活动,几乎都不可能由一个人独○

自完成。我们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必须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中,我们可以尝试让学生以相同的兴趣或者项目,组成学习或研究小组,由他们自己设计、组织实施活动,以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要从人才成长的个人内在因素、教育过程、文化环境、人才制度和国家综合实力等方面系统考虑。我们按照教育规划纲要部署,从德才兼备、文理兼容、独立思考的要求出发,更新教育理念,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推进大中小学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尽了自己的微薄之力。

(二)、小班管理的具体化

1、学校管理:

(1)成立由校长担任组长的小班工作领导小组。专人负责,垂直管理。学校由一名副校级干部负责全校小班工作。

(2)领导小组每月对全校小班工作(班主任、教师、学生调查)进行检查考核,考核结果与教师课时津贴挂钩。

(3)小班教师由经验丰富,事业心、责任感强、教学水平高的教师组成。

(4)小班教师原则上只上一个班,津贴按其他教师的150%计发。

(5)小班教师和学生实行淘汰制。

(6)小班每月召开一次学情分析会。

(7)小班每月召开两次学法及思想交流会。

(8)建立学生假期联系制度。将小班学生分到教师人头,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活、思想、学习状况。

(9)每期组织小班教师外出学习一次。

2、班级管理

A、班主任管理

(1)选拔有事业心、责任感的班主任

(2)小班班班主任应有鲜明的带班理念。

(3)班级有班歌、有誓词、有短期奋斗目标。

(4)建立学生成长记录册。

(5)建设健康、积极向上的教室和寝室文化。

(6)建立班级图书角。

B、学生的管理

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我教育

C、学科管理

(1)老师事业心、责任感强,水平高

(2)能够使用现代教育手段

(3)充分采用学案导学制

(4)作业全批全改

(5)个别辅导到位、落实

(6)建立学生学情分析记载

(7)指导学生参加各种竞赛

D、落实奖惩方案

(三)、艺体尖子生的培养

1、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德育处具体负责的艺体培训领导班子。

2、招收的艺体特长生,享有普通学生的各种权益。

3、为艺体特长生的发展营造氛围,建立兴趣小组。

4、利用各种渠道为艺体特长生提供展示的舞台,开设音乐欣赏课,开展班歌比赛、一二九歌咏比赛,五四春潮艺术节,美术欣赏课、元旦画展,校县市省级运动会,排球、篮球联赛,各类测试。

5、训练与教学分离。

6、不断改善训练条件。

7、加强艺体生的思想教育。

8、个别培训与集体培训相结合。

9、完善奖惩制度。

(四)、培养科技创新尖子人才

1、坚持开展有我校特色的活动。每年12月举办科技活动月和读书节,在科技活动月里,开展各种科技活动及竞赛活动,如环保小报、电脑绘画作品展,环保作品制作展,科技作品制作、废物利用手工制作、科技创新教育知识竞赛等。定期组织主题班会,科技创新教育知识讲座等,邀请校外专家及各类辅导员到校进行知识讲座。

2、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科技小组活动。

3、成立科技社团活动、科技爱好者协会、化学与生活社、生物爱好者协会、旅游与中国地理社。

4、组织学生参加各类青年科技大赛。

5、加强校园科普文化建设。

四、特 色 建 设 成 果

柳树中学的特色学校建设,思路正确,措施有力,取得了辉煌成果。

1、高考:年年都有大批学生考上重点名牌大学。2006年招收的第一届小班31人就有28人考上重点名牌大学,其中谢艳、宋超考上清华大学,范朋、文言考上南京大学,谢中原考上中国人民大学。2007年招收的小班32人,24人考上重点名牌大学;2008年招收的小班学生在历次市县统考中,成绩优异,在2012年高考中,全县理科前10位,我校本届小班就占5人。重本升学率90%。

体考方面:每年均有学生考上北京体育大学,考上空军或民航飞行员。我校是招飞先进学校。

科技创新方面:近几年先后有上百件作品获国家级、省级大奖。

2、中考:我校初中教育二十年来一直稳居全县第一,直接为我校输送了大批优质学生,这些学生就读我校高中,有近20人考上了清华、北大等名牌高校。

柳树中学能够较为成功地走一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特色之路,庆幸的同时,也给了我们自己一些启示。

(1)、创新才有出路,保守必然落后,开拓才能进取。柳中人以“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大胆地推行教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开创了新路,使学校办出了特色。

(2)管理才有效益。柳中领导班子团结合作,务实创新,开拓进取,方向正确,措施得力。

(3)科研才能兴校。长期以来,学校高度重视教研工作,重教法研究,学法指导。兼容并包,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当然,我们的研究还不深入。学校要发展,就决定了柳中人必将继续推进学校特色建设再上档次,让学校特色更鲜明,成绩更辉煌。

6.创新拔尖人才创新路径之我见 篇六

通过教师发展中心,积极开展教学能力培训,支持教师到国内外知名大学交流与访学,为教师提供教学咨询与诊断等服务,以满足教师专业化、个性化发展和特色化人才培养的需求。

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教师发展

一是加强培训。学校建立了新引进教师、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双语教师培训制度,使教师培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了面向全校教师的教学理论、教学技术、教学方法、师德师风等系列网络培训。

二是加强实践锻炼。分层次选派学科专业建设负责人、重点学科骨干教师,到关键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上挂职锻炼;选派学科专业建设负责人深入企业进行考察研修;安排中级职称及以下教师,到校内外工程实验技术岗位或管理岗位上盯岗锻炼等。共派出65名教师,到不同的实践岗位进行实践锻炼,打造双师型教师。

三是加强教师盯课。分层次选派骨干教师、专业课程建设负责人和精品课程主讲教师盯名校、名专业、名师的课程。共派出盯课教师57人,教师无论在专业课程建设中还是在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科研能力方面均得到全面提升。

四是加强进修访学。利用国家留学基金委、省教育厅和学校的相关项目到国内外交流学习。共有39位教师赴国内外进修访学,137位教师开展国外交流活动。

7.改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土壤” 篇七

●就像巴西的足球得益于全民对足球的参与一样,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也要基于大众教育的基础, 而且应该从小开始。

“钱学森之问”是时下很多人热议的话题。为什么培养不出拔尖创新人才?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容易, 因为涉及到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社会用人制度等多个方面的问题。从国际教育发展的视野来看, 笔者觉得, 拔尖创新人才难涌现, 与我国对科技教育重视不够, 科技教师质量有待提高, 科技教育方式较为落后大有关系。

当前, 世界发达国家都把加强科技教育作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科技教育不仅受到政府的重视, 还得到了政策上的支持。举两个例子, 一个是亚洲近邻新加坡。新加坡每年都会为100个科学和工程学的学生提供奖学金, 让他们到国外大学读博士。由于国家对科技教育重视, 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2008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 新加坡的学校科学开展情况以及青年人对科学的兴趣指标都名列第一。还有一个是美国。2006年美国政府公布了提高美国竞争力计划, 其中就包括鼓励儿童学习更多的数学和科学, 以提升青少年的创新能力。

正是由于新加坡和美国将科技教育摆到了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战略位置, 并通过科技教育培养了大量的拔尖创新人才, 两个国家才显示出较强的创新力。波士顿咨询公司2009年公布的最新调查报告显示, 新加坡的创新能力名列第一, 美国排在第8位。

反观我国, 我们对科技教育的重视程度还远不够, 无论是在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方面, 还是在科技教育理念、方式和活动形式方面, 或者在科技教育师资方面, 都不及世界发达国家。打一个浅显的比方来说, 科技教育就好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土壤, 科技教育搞得好, 土壤肥沃, 自然能够长出参天大树, 培养出世界顶尖的人才;科技教育搞不好, 土质贫瘠, 那想要长出大树, 就比较困难了。因此, 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 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强科技教育, 从政策支持、教育理念、师资队伍、教育方式等方面, 改善创新人才培养的“土壤”。

加强科技教育, 首先应该从娃娃抓起, 应通过设置相应的科技教育的课程和计划, 引导青少年关注并喜欢上科技。在国际上, 很多国家都非常重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教育对人的创造性的培养。然而, 对于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四门课程, 我国在课程设置方面却相对滞后, 小学三年级才开设科学课程, 并且不是核心课程;技术教育在高中才开设, 由于不是高考范围, 缺少操作性的学习环境与相应资源的支持。当下, 我们应加大对这些基础课程的引导力度, 让学生从小就对科学、技术、工程产生兴趣, 进而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和探究成为相关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

其次, 政府应当加强对科技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我们也常常说要重视科学探究, 但是往往缺乏相应的配套资源支持, 科学教室依然是按照过去做科学实验的标准配备, 缺乏开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更广泛的教学资源的支持, 导致很多科学教育活动无法展开。世界上很多国家, 在推进科技教育的过程中, 都非常重视对科技教育的支持。包括2009年奥巴马发起的“教育创新”运动在内, 近年来, 美国通过开发新型的互动科学游戏、设立国家实验室日等科技活动, 极大地提高了青少年对科技的兴趣, 进而提升了国家的创新能力。

加强科技教育还要改善对科技教育师资的培养。师资是开展科技教育的重要资源,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很重视科技教育师资的培训。例如, 2004年, 英国贸工部、财政部、教育和技能部联合发布了《2004-2014年科学与创新投入框架》, 其中一项内容就是提高高等院校和中小学自然科学教师的素质。为了落实这一目标, 英国在大学建立了9个国家级科学学习中心进行科学教师的培训工作, 切实提高科学教师质量。而目前我国也进行了很多科技教育师资培训, 但是培训效率和质量都并不尽如人意, 此外, 我国科学教师与科技辅导员没有资格标准, 还缺乏科技教师专业发展的课程和培训环境。这些问题, 都需要从国家政策层面引起重视, 加以解决。

最后, 要坚决扭转科技活动功利化的倾向。科技活动是我国培养科技后备人才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学校的科技活动不能受到功利性目标的影响, 不能让在大赛上获奖成为内驱力。笔者认为, 真正能够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科技活动需要时间和资源, 眼下像钱学森在中学时经历的那种生物课可以去野外采集标本, 有很多时间可以从事课外活动已经很少见了。要扭转这一倾向, 政府要加大对科技教育的投入, 学校要为学生的科技活动提供时间和必要的材料。

就像巴西的足球得益于全民对足球的参与一样,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也要基于大众教育的基础, 而且应该从小开始。如果青少年从小没有受到良好的科学与技术教育, 教育制度缺乏培育创造性的空间, 很难通过对少数人的培养而产生拔尖创新人才。

8.创新拔尖人才创新路径之我见 篇八

关键词:轨道交通;行业特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近年来,现代科学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特别是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带来轨道交通行业的整体技术进步,促使轨道交通行业呈现“关键技术发展水平越来越高、系统集成化水平越来越高、技术与管理融合程度越来越高”的“三高”发展趋势。同时,国家积极推动“走出去”战略,对轨道交通各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专业融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迫切需要具有“高水平、高集成、高复合”特点的专业技术人才,这对行业特色大学的人才培养提出了巨大挑战。

北京交通大学作为行业特色大学,具有轨道交通学科支撑引领、特色专业群集中、校企结合紧密的行业优势。面对我国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和新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广泛应用的形势,学校持续进行轨道交通特色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构建了“三类人才”培养体系,创建了“四种模式”,夯实了“四类平台”,建立了“三种机制”。

一、强化学校顶层设计,构建“三类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在原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点改革基础上,针对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对领军型人才多样化的需求,顶层设计了研究型、工程型和复合型三类拔尖创新人才体系,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基础、兴趣、爱好、意愿,作出发展方向选择,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渠道,实现了从单一规格定位向多元化规格定位的转变、从单一趋同性向多样性和综合性的转变。

研究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发挥学校对行业发展学科支撑与引领作用,通过科教融合开展研究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满足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需求。该体系侧重学科专业理论研究能力的培养,培养过程中突出学科特色,加强数理基础,强化科研创新能力。在培养方案中,整合课程体系,加强数学类、物理类课程,增加科研技能训练环节,实施科研导师计划。

工程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发挥学校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优势,通过校企联合开展工程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满足轨道交通关键技术发展对卓越工程人才的需求。该体系侧重专业领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过程中突出工程背景,加强校企联合,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在培养方案中,通过校企联合,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确定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课程体系和内容,其中尤其强调与工程实际结合的企业实践环节。

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发挥学校轨道交通学科专业群集中的优势,通过学科交叉开展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满足轨道交通大系统高度集成对知识复合型精英人才的需求。该体系侧重懂技术强管理的复合能力培养,培养过程中突出学科交叉,加强专业融合,强化工程和管理复合能力。在培养方案中,设计跨学科专业的组合课程群,设计适应国际化需要的课程和教学安排,开设项目管理类课程。

二、拓展个性发展渠道,创建拔尖创新

人才培养的“四种模式”

学校根据三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按照教学科研融合、学校企业联合和学科专业交叉的建设思路,创建多元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不同培养途径,为各类优秀人脱颖而出提供广阔空间。

一是“厚基础、宽口径”的理工融合研究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思源班”为载体,直接通过高考招生选拔优秀学生进入“思源班”。前两年,采取强化数理知识的“厚基础”教育;从第三年开始,根据学生专业兴趣和个人发展规划选择专业,实施“宽口径”特色专业教育。通过加入导师团队、参与科研项目,实施“科学思维训练—研究性教与学—科研创新实践”的培养方法,强化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培养,为后续深造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重个性、求创新”的科教协同研究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通信工程本硕连读试点班”为载体,在通信工程专业新生入学时选拔优秀学生组成试点班,强化数理基础,通过提前组织保研、单设保研名额、选修研究生课程等办法,有针对性地选拔和培养优秀人才,体现分层次实施英才教育的基本思路,提高培养质量和培养效率。

以“茅以升班”为载体,在学生入学后第一学年,从土木工程专业遴选具有强烈从事学术研究愿望的优秀学生,加强力学基础课程教学。二年级再进行两次遴选流动,保留下来的学生全部获得保研资格,并加入本科生科研导师计划,进入导师团队参与科研工作,在导师指导下不受培养计划模块限制,选修后续课程,也可根据导师建议提前选修研究生课程。

三是“强实践、重能力”的校企联合工程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为载体,将企业、学校、学生有机结合在一起,共同开展“3+1+2”产学联合培养。在大学三年级末,对于有意向去轨道交通企业工作的优秀学生,通过自主报名、学校审核、企业选拔,获得保研资格并配备校内导师和签约单位的企业导师。学生完成本科3年的校内培养后,在第4年进入签约单位开展企业实践并完成毕业设计;在后2年的研究生培养阶段,有1年继续在签约单位实践,并完成有工程背景、具有创新性设计的硕士论文。学生毕业后留在企业工作。在该模式下,企业提前介入、全面参与学生的培养过程,缩短了培养周期,提高了企业参与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四是“强专业、重集成”的学科交叉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轨道交通复合人才试点班”为载体,在大学三年级末从具有轨道交通特色的土木、机械、电气、通信等工程专业中选拔优秀学生进入交通运输试点班实现本硕连读。在大学四年级,学生系统学习“运—建”、“运—车”、“运—电”、“运—控”等组合性课程,实现技术专业与运输专业知识体系的复合,并获得交通运输专业辅修证书;在研究生阶段进行交通运输学科深化培养,加强运输规划与运营组织的理论和实践。该模式旨在为行业培养具有一门技术专业背景、懂得运营管理的总工程师类型的高端技术管理人才。endprint

以“海外项目经理培养试点班”为载体,瞄准国际工程建设市场,培养掌握轨道交通工程技术知识和国际工程建设规则,具有深厚工程专业基础和熟练国际工程管理能力的“工程+管理”复合型人才。该模式采用“3+1+2”学科交叉和产学联合培养。大学本科前3年在轨道交通相关工科专业学习,三年级末遴选优秀学生进入试点班并获得保研资格。本科最后1年在原专业学习的同时,强化外语应用能力和工程管理能力的培养。学生本科毕业后进入工程项目管理方向攻读专业学位研究生,继续强化项目管理类课程的学习,并到联合培养企业的海外项目部进行专业实践,了解并掌握海外工程建设实际环境,开拓国际视野和培养国际竞争力。

三、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夯实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四类平台”

通过大力推动专业综合改革,推动师资平台、课程平台、实践平台和科研训练平台的内涵建设,实现教育体系与行业发展前沿的同步对接。

一是师资平台建设。通过教学科研一体化、产学之间科研合作,把现场问题、前沿理论、先进技术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促进校内教师增强工程背景,企业教师提高理论水平,形成了一支产学融合和互补的新型教师队伍,实现了对学生理论与工程实践教学全过程的指导。

校内教师:通过学校管理政策和制度的调整,激励校内教师参与产学联合人才培养,参与企业工程实际项目,加强对校内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训,建设了一支具有丰富工程实践背景的校内师资队伍。

企业教师:按照校企双方合作约定,制定企业教师的选拔方式、职责和考评标准以及激励措施,建立了一支工程经验丰富、开拓进取精神强、懂得教育教学方法的高级工程师为主的企业教师队伍。

校企导师互补:校内导师把前沿理论传递给企业,企业导师把现场问题和先进技术带给学校,一大批学生、教师依托这些项目提升了实践创新能力。同时,学校加强对企业导师的定期培训,使他们熟悉人才培养环节,并用行业实践经验充实实践课程内容。

二是课程平台建设。根据研究型、工程型、复合型三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按照“理论与实践对接、技术与管理融合、共性与个性兼顾”的理念,学校与铁路运营企业、装备制造企业、基础建设企业、勘测设计企业等共同实施课程和教材的建设工作,既强调学科专业研究的前沿理论和技术,又侧重工程实践的技术应用。

在课程教材建设过程中,坚持科研成果和行业先进技术进课堂和教材,保持课程教学内容与前沿理论、行业先进技术的同步,在交通运输、铁道信号、轨道牵引电气化、铁道工程、车辆工程等领域形成了理论性、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系列教材和特色课程群。

三是实践平台建设。通过产学联合共同搭建校内与企业互补的实践教学平台。在“等同现场”的校内实践教学平台上,学生完成行业整体认知、操作演练、能力培训、创新性实践;在产学双方共建的企业实践教学平台上,亲历现场生产过程、直观体验行业氛围、感受企业文化熏陶。

校内实践教学平台:依据“技术紧跟前沿,平台源于实际,功能等同现场”的校内实践平台建设方针,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优势学科资源为支撑,采用教学科研实验室一体化、科研成果转化、企业投资捐赠、利用现代虚拟仿真技术、学科专业交叉共建等方式,建设校内实践平台,形成了优质资源融合、教学科研协同、校企联合培养的实验教学新模式。

产学双方共建企业实践教学平台:发挥校企联合优势,共建校外实践教学资源,实现轨道交通行业企业的生产环境、先进研发平台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所用,为三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安全、稳定、优质的条件。

四是科研训练平台建设。学校通过开设研究方法论课程群、开展主干课程研究型教学等,将科研成果和前沿技术引进课堂、引进实验、引进教材和引进毕业设计;通过设计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自主式科研训练体系并固化到培养方案中,引导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早进企业。

研究方法课程群:包括专业导论课、新生研讨课、科技文献检索课、学科专业研究方法论、产品创意设计与实践等课程,是指导学生认识学科、了解专业、明确专业取向的引导课,是吸引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参与科研项目、探究未知领域、激发科研兴趣、培育创新意识和潜力的探索课,是培养学生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系统的研究方法、务实的科研作风和活跃的创新思维的训练课。

主干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研究性教学内容主要来自教师实际科研项目或专题研究项目,在教学内容与科研成果充分融合的同时,也将科研方法融入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学生在开展基于项目的“做中学、研中学”的探索式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科研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探索未知领域的兴趣,形成教学科研的良性互动。

自主式科研训练体系:该体系横向包括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学科竞赛、专题研究和自主创新实验、企业实践等,纵向分为自主教育学分、引导学生系统参与科研训练、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研究技能和科学的研究方法三个层次,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研究能力与创新精神。

四、完善运行管理制度,建立保障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三种机制”

学校制定了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一系列指导性意见、管理办法和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确定了各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建设内容、工作计划、预期效果和保障措施。

一是教师约束激励机制。将校内教师尤其是教授参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指导学生科研活动、参与企业工程实际项目、带学生下现场工程实践、出国进修和交流等纳入教师考核基本要求,与教师岗位晋职晋级挂钩,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基础保障。

二是学生激励机制。为了激励学生,学校在科教融合的过程中,选择学术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社会影响力大的教授担任学生的导师;在产学联合培养过程中,选择轨道交通相关行业实力强、声誉好、发展空间大的企业参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从而为学生搭建了具有优势的就业去向。建立了“自主选择空间大、职业规划起步早、能力培养平台宽、未来发展起点高”的学生激励机制。

三是产学联合运行机制。建立了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的产学联合培养机制:从学校角度,其目标是为企业培养卓越工程人才;从企业角度,所培养的学生是企业已经选聘的未来员工,参与联合人才培养就是提前介入员工培养;从学生角度,更加激发在其未来工作单位主动学习、积极表现、展示能力的自觉性,为未来发展创造条件。

北京交通大学是具有百年历史的行业特色高校。在国家轨道交通事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我校将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提供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持的重要责任,充分发挥行业特色大学的人才培养实力和学科优势,以“引领交通运输科技,服务国民经济,提升核心竞争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为宗旨,以“通识教育、按类教学、倡导探索”教育理念为指导,面向国家轨道交通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重大需求,以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轨道交通发展需要的领军人才和卓越工程人才为己任,持续开展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培养一批轨道交通领域急需的拔尖创新人才。

9.企业创新之我见 篇九

前言:企业走在生产力创新之路的前沿,是创新生力军的主力,受最直接的利益驱使,因此具有最直接的动力。

1、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企业创新是产品差异化的必由之路,增强企业创新力与创新点,可以进一步的增进企业产品的差异化程度,增加其附加价值,进一步地形成基于差异化的垄断优势,从而降低消费者对其产品的需求弹性,是消费者对其的依附性增强,进而企业可以左右或控制市场,对价格有左右和制定的权利,最后获得超而利润。

2、从企业创新的内容看,可以分为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1)硬件部分,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2)软件部分,组织创新,指根据外部环境的改变、组织自身成长的需要以及组织内部生产、技术、管理条件的变化了的条件,对整个组织结构进行创新性设计与调整。不论是企业的硬件创新技术创新还是软件创新组织创新,都是管理上的进步,都直接地提高生产效率以及利润转化过程。

10.育人与创新之我见 篇十

冕宁县青纳小学 李永平

《教育规划纲要》早已下发学习,贯彻实施,读罢《纲要》作为一名在边远贫困农村学校任教的教师,心中最大的感悟就是:育人为本,改革创新,实施素质教育。在此,结合自身所闻、所识、所感,就“育人为本”的理念与改革创新进行肤浅思索,发表拙见。

在当前的教育工作中,坚持育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在教育活动中的本质体现,是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育人为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是为适应新时期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培养和造就合格的、能充分满足需求的各种类型人才,充分体现“建人力资源强国”的指导思想。也是我省建设教育强省和西部人才高地的基础所在。

坚持育人为本,是教育目的的回归。育人为本学校是具体的实践者和承担者,学校的本质就是一个“育人为本”的机构,其核心功能就是育人。这就要求我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最终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硬件设施与优美环境是育人;教师言行举止是育人;学校制定的每一项规章制度是育人;学校开展的每一项活动是育人,育人是学校一切工作的核心,育人是学校所有工作的指针。

坚持育人为本,是全面发展的育人观念的体现,是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的关键。教书先育人,育人必树德,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的终极目标,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教育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任务。不仅要让学生有足够的知识能力,还要具备正确 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科学的思难方法,有健康的身心素质。真正落实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坚持育人为本,是教师的第一职责,是教师职业的最高要求。每一名教师都应当将育人工作放在首位,并为之奋斗不懈,真正做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将育人作为人生追求与信仰,持之以恒,具备“春蚕精神”、“蜡烛精神”,对做好当前教育工作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创新是这一时代的主题。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不改革,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将是死路一条,作为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开发人力资源的基础事业—教育,必须紧随社会改革创新的步伐,并走在其它事业发展的前列、优先发展,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教育规划纲要》所确立的方针,为今后一段时期教育发展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育人为本是教育发展之根本,改革创新为之提供不竭动力,二者要有机结合,实施好素质教育。结合发展相对滞后的山区教育现状,以己之见,应当从以下方面努力。

创新观念,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事业,人的作用是决定性的。素质教育在山区没有得到深入推进,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教师队伍问题,教师的观念没有得到更新,教师的素质没有得到改进。为此:一要加大《纲要》的宣传、学习力度,让每一位管理者和教师吃透其精神,准确把握未来教育发展目标与要求,找到为之努力的方向。二是加强素质教育理论知识学习。素质教育虽提出多年,但就“什么是素质教育,如何实施,怎样推进”,许多教师感到茫然,仍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应用传统方法与要求开展教育教学工作,重教书轻育人,必须要真正转变其观念,进行彻底“洗脑”,将素质教育观念“嫁接”于传统教育之上,力求达到“改头换面”之效。构建适合素质教育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素质教育素质。三要切实强化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真正树立起终身教育理念。社会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换代加速,周期缩短,教育理论知识更是如此。部分教师不注重学习,知识更新,吃“老本”,造成跟不上教育发展需求,知识与观念落后,拖教育发展后腿,对此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有针对性开展教师培训,改变临近退休教师不参加培训的做法。强化继续教育管理,严格登记制度,做到客观、公正,不走形式。同时,将教师学习、培训与继续教育实效作为绩效考核重要内容,增大比例,以调动教师学习的积极性,促进素质的提高。

创新管理,均衡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关键是机会公平。通过近年努力,确保了每一个孩子都能进入学校学习,完成学业,保障了公民依法享有教育的权利。但是,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依然不均等,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依然存在,且有拉大趋势。人民的教育需求高速增长,急剧向优势明显地区、学校集中,“爆满”与“空巢”,“难拒绝”与“苦寻求”形势堪忧,其根本症结在于资源配置和发展差距。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均应加大力度,主动作为。作为教育行政部门、除重点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将教育硬件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外,更应注重通过大力实施支教、结对帮扶、定期轮流等,将软件资源—教育管理与优质师资,配置到相对滞后的地区和学校,切实做到合理配置。作为薄弱学校,要遵循规律,大胆作为,以超常措施,跳起摸高,优化育人环境,提高管理水平,缩小差距,创建特色,稳定生源,避免“空巢”,争取“回流”。作为教育资源优质学校,要规范招生行为,重点做好服务范围内的工作,杜绝“强挖”现象,尽力给予薄弱学校帮扶,以减轻自身压力,担负起促进协调发展的社会责任,携手共进。

创新评价,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揭示了教育工作的基础性、艰巨性,长期性。这就需要深化改革,调动全社会支持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评价体制至关重要。一要正确引导社会评价。大力引导社会、群众科学开展教育评价,制定评价标准体系,改革只看分数的单一评价,实现评价多元化。将评价重点引导到办学行为是否规范,是否遵循教育规律,是否真正全面实施了素质教育,是否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上来。二要改革学校评价。要将教育的连续性与学校教育的阶段性有机结合起来,对学校教育工作评价,完善评价制度,不仅看考试分数,短期效果如何,还要考察是否为学生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否着眼于学生的长期成长。把短期评价与长期展望结合起来,实现有效衔接。三是要建全教师工作评价制度,大力推进绩效考核科学化、规范化进程,实现工作内容、开展情况、成效成果与报酬对等,有效调动教师履职积极性。四要创新人事机制。在现有教师职称评聘制度基础上,引入职称考评制度,将二者结合起来,逐步实现职级相符。

11.试论高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途径 篇十一

一、拔尖创新人才的遴选

拔尖创新人才的遴选是高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首要环节和基础保障。拔尖创新人才的遴选应该坚持公平性、科学性和灵活性和实用性原则。所谓公平性, 即拔尖创新人才的遴选必须坚持原则纪律、杜绝徇私舞弊;所谓科学性, 即拔尖创新人才的遴选必须尊重规律, 以事实为依据、以数据为准绳, 避免主观好恶的影响;所谓灵活性, 即在坚持公平性和科学性的基础之上要有“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精神, 在拔尖创新人才的遴选过程中对一些“偏才”、“怪才”要有包容精神;所谓实用性, 即要根据本校的资源和实际遴选拔尖创新人才, 对超出本校培养领域和容纳人数之外的学生原则上不再录取, 严格限制录取人数, 保证培养质量。

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高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成败的关键在于校内培养。一般来说, 教学过程由四要素组成: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媒介、教育环境。高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也应以这四个方面为抓手, 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

1. 营造拔尖创新人才的“孵化场”。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优秀的教育环境, 教育环境的实质是一种文化环境, 它对人产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建设教育环境, 既要重视“硬性”环境的建设, 也要重视“软性”环境的建设。

2. 打造拔尖创新人才的“催化剂”。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优秀的师资队伍, 教师作为学校最重要的资源, 是影响学生发展水平和质量的关键因素。打造一支能力超群、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绩效卓著、各具风采的优秀教师团队, 才能保障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第一, 树立“创新至上”的教育理念;第二, 加强“学习型”教师的培养;第三, 探索促进教师发展的新机制。

3. 打造拔尖创新人才的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的选择是成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教学内容的确定应尊重“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原则。所谓“学生主体”, 即在确定教学内容前要充分与学生沟通、协商, 根据学生的兴趣、专长、接受程度来安排, 切忌只依据教师自身的兴趣、专长、教学进度来安排。所谓“教师主导”, 即教师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 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确定教学内容的难易多寡, 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实现自身条件所及的最大发展。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在选定教材时应注意将国家统编教材与教师自编教材相结合。学校应加强投入, 组织本校教师独立或联合其他单位共同编写相应的校本教材, 形成完善的校本教材体系。

授课方式是影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拔尖创新人才是具有某方面专长的人才, 常规课程往往不能适应此类人才的特殊培养目标。具体措施如下:首先, 借鉴大学经验, 在高中设立“导师制”, 针对学生特点实行“一师多徒”或“多师一徒”;其次, 根据高中新课程精神, 实行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 实行“走班制”, 学习组织与管理组织分离。

4. 增强拔尖创新人才的内驱力。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 学生内驱力的强弱直接决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成败。学校应该采取适当的措施, 通过外力作用促进学生内驱力的生发壮大。

(1) 培育学生的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是一个能熟练地创造、获取和传递知识的组织, 学生的学习型组织主要是由兴趣爱好相近的学生构成。孟子曰:“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建立学习型组织能够更好地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 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学校要为学生的学习型组织充当服务者的角色, 在安全合法的前提下为该类型组织正常开展活动提供各方面支持。 (2) 支持学生的小课题研究。拔尖创新人才的突出特征之一是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发现新问题, 解决新问题。所谓课题, 就是指我们要研究、解决的问题。课题的选择要求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 这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课题的研究要求学生具备相应的知识, 这可以激发学生增大自身的知识储备;课题的结题要求学生撰写结题报告, 这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课题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有坚韧不拔的意志, 这将为今后学生进行艰苦的创造性活动作好心理准备。学校的职责在于为学生的小课题研究指定合适的导师, 并拨出适当经费。 (3) 设立“拔尖创新人才”奖学金。适度的竞争可以激发学生创新的动力。学校可以设立“拔尖创新人才”奖学金, 根据学生参与各级各类创新型比赛和学校考核的结果, 采用“学生自愿申报——申报材料公示——师生共同推选”的方式确定奖学金的人选, 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在创新活动方面多出成果。

三、拔尖创新人才的输出

拔尖创新人才的输出是对高中阶段培养的拔尖创新人才的一次评判, 输出质量的高低不仅会左右高中校内培养对象的积极性, 也会影响尚未进入高中的遴选对象。因此, 做好拔尖创新人才的输出工作对高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具有战略性意义。

第一, 学校应在权限范围内增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对象的深造机会。在保送、高考加分、出国留学等方面向该类学生倾斜。

第二, 学校应积极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措施。所谓“走出去”, 即高中要积极争取各类高校的支持, 向各类高校推介本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优秀学生。所谓“引进来”, 即高中不仅要向各类高校主动推介人才, 还应积极吸引各类高校主动到校遴选人才, 增强本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第三, 学校应积极向行政主管部门建言献策, 通过相关部门出台政策, 为高中拔尖创新人才的输出落实政策依据。

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实验) 》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教育创新, 为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我们可以清楚地意识到, 创新是新时代的主旋律, 创新教育是当今教育的必由之路, 但现实告诉我们, 中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还任重而道远。钱学森曾感慨:“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背后反映的是中国创造型人才的短缺。作为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者, 高中教育工作者应该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高度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遵循教育自身规律, 更新教育观念, 探索新的教育方法,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形成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教育模式, 为早日培养出我国的杰出人才打下牢固的基石。

12.生产管理创新之我见 篇十二

初冬的早晨,大雪纷飞,漫天飞舞,严冬在不经意间来临,身临其境,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温度的变化,市场的严冬也不期而至。国庆以来,企业生产形势呈现断崖式下滑。在市场低迷环境下,企业唯有练好内功,锐意创新,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现就在生产管理方面谈些想法。

一、划小核算单位

我们现有生产框架以车间为单位,由车间进行生产布置,结算。质量、安全、成本、设备保养等方面都由车间组织。近几年来,此模式弊端逐步在质量、交货期,生产成本等方面体现。车间所布置各项工作员工被动接受,参与度不高。个人以为,企业可划小核算单位,以班组(8人以下)为单位进行结算。把设备维修费用,刀具费用,生产辅助费用,零件加工费同步纳入,经测算后继续按计时单价结算。并由车间负责与班组结算。由班组长进行每月分配,并制定函盖交货期、质量、安全、设备保养等内容的考核办法(相当于海尔模式的小微企业)。划小核算单位后,使每一位员工都有经济意识,成本意识,质量意识。企业、车间的各项要求与制度与每一位员工息息相关。同时,鼓励班组在生产空余时间承接对外加工,由车间统一进行对外结算,并按一定比例与班组结算,可适当向班组倾斜,增加员工收入。

二、具体划分方式

1、机加工方面:可分为若干班组,大件普机,大件加工中心组,钳工组,车工组,铣、刨、滚、插组。钣金前道落料切割分2-3个组,钣金后道焊、成型、拼接分2-3个组。

2、总装方面:按企业不再进行成品产品备库生产方式,进行零、部件备库,那么一直以来制约总装零件配套差的情况不复存在,可考虑总装与营销技服合并,大致可分为8个班组,并细分4个专业部装班组,4个成品班组,并由成台班组负责对外安装调试,谁成台谁负责安装调试,同时错漏装损失由班组自行承担。

三、划小核算单位的作用

1、可解决困扰企业至今的老大难问题-----低值易耗品。增强了每位一线员工成本意识,成本与个人收入息息相关。

2、车间生产率得到大幅提高,员工收入增加,为稳定员工队伍起到一定作用。

3、车间管理人员可大幅减少,车间主任进行任务布置,班组协调,班组核算等工作。

4、设备保养得到提升,野蛮操作设备情况可得到杜决。

5、可作为企业管理人员培养的后备力量和生力军,每一个班组相当于一个小微企业,每一个班组长就是一个经营者。

13.大学生创新创业之我见 篇十三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它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创业就是开创新事业,是创新能力在实践中的体现。人们通常把创业理解为创建一家企业,事实上,具有创业精神与技能对任何企业,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公共企业还是私营企业、盈利还是非盈利、地方企业还是跨国公司,都至关重要。换言之,创业活动并不局限于新企业的创建,成熟企业、事业单位都存在或需要创业精神与活动。创业的本质是不拘泥于当前资源条件的限制而对机会的追寻,是将不同的资源组合并创造价值的过程创业是指某个人发现某种信息、资源、机会或掌握某种技术,利用或借用相应的平台或载体,将其发现的信息、资源、机会或掌握的技术,以一定的方式,转化、创造成更多的财富、价值,并实现某种追求或目标的过程。在大学生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具有着其关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大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在世界上都处于领先地位,我国和发达国家在诸多方面的差距已越来越小,这和我国对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学习和吸收是分不开的。但我们要进一步赶超发达国家,则不能一味地学习、吸收、引进,而要更多地依靠我们自己的自主创新。我国党和政府已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并把它作为我们的基本国策。

2、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实际需要

在现阶段,大学生就业难已经引起学校、家庭、政府等多方面的重视。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和教育可以以创业促就业,减轻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社会的压力。当然,并不是每个大学生毕业后都要去创办自己的企业,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就业,可以使他们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3、是大学生这个学习阶段、年龄阶段的迫切需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生毕业人数增多,最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压力更是空前增大。而且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逐步形成了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从被服从变为自主选择,这就要求大学生要有更高的素质来面对选择,迎接挑战。在这种形势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显得特别重要。

我们大学生对未来充满希望,有着蓬勃的朝气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在学校里通过学习,也获得一些知识技术优势。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当代大学生创新精神得到了发扬,使他们有对传统观念和传统行业挑战的信心和欲望,而这种创新精神也往往造就了大学生创业的动力源泉,成为成功创业的精神基础。

大学生就业面临新的形势。大学生就业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怎样认识大学生在新形势下的就业问题,如何以新的理念、新的思维教育学生自主创业,自主创业,这不仅是大学生本身的问题,也是社会教育的问题。大学生就业难,到底难在哪里?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还可以换个角度来思考,中国的人口那么多,能提供的就业岗位也是相对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要转变观念,形成新的理念,从就业走向创业,不仅给了自己就业的机会,还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来满足更多的求职者。

个性,或称为个性特质,是指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比较固定的特性。一个具有创新品质的人才有可能去进行一系列创新活动。一个人的创新品质包括强烈的好奇心、广泛而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学习的学习习惯、敢于质疑的学习精神等,大学生这是拥有这个重要品质的群体。创业需要一个好的创业环境。创业环境,常被视作一座城市、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环节。这就要求我们大学生在选定目标城市的时候,找准位置,找对方向。大学生应该做好自我职业规划我们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要把握住这大好机遇,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力争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为此,我们更应该为自己做好职业规划。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找出想做的而又能做的,分析自己的实力、价值和需要,然后考虑可行性,这就是通俗所说的“职业规划”。对现在“不包分配”的大学生来说,应该从一开始就要有所准备。职业规划强调的是,要从填报高考志愿到进入大学校门开始,就要对自己以后的职业生涯进行思考规划。

很多刚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心态浮躁,眼高手低,没有清晰地认清自己的能力,没有找准自己的位置,往往对自己的期望过高,在没有足够的积累之前盲目投入到创业的大潮中,结果血本无归,其实可以先就业、再创业。先就业、再创业是时下很多学生的选择。毕业后,由于自己各方面阅历和经验都不够,能够到实体单位锻炼几年,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再创业也不迟。先就业再创业的学生跳槽后,所从事的创业项目通常也是在过去的工作中密切接触的。用创业的心态去工作,本职工作无法完成,谈何创业,在自己岗位上创业无风险,无成本。任何人在职场,其一生都离不开创业,没有创造就不会有基业,没有岗位又何谈创业和基业,做不好本职工作的人一辈子都不会有创业的机会,更何谈成就。所以岗位创业是毕业大学生的一条不错的出路。

从我自身出发,我觉得在日益增加的生活压力面前,生存是一个很艰巨也很现实的问题。如何在艰难的社会环境下生存,如何能活下去,这才是毕业大学生最先应该关心的事。于我而言,我会选择岗位创业,毕业后先选择就业,找一个可以养活自己的工作,让自己活着才是最重要的。这份工作自己不一定多么喜欢,只是在一个特定阶段的一个过渡而已,在这个岗位上边工作边学习,学习工作经验,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为自己以后的创业积蓄能量,养活自己的同事得到充电时间。

我觉得沈航的大学生创新与创业教育与实践方面现状不容乐观,我们学校作为航空航天特色的工科院校,我们的管理也更趋于军事化。在严格管理的背后同样存在着缺乏活力,缺少人性化的缺点,教育体制上也略显呆板与滞后。大学生大学生创新与创业教育至关重要,创新思维能力是大学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因为人的一切创新都来源于思维的创新。创新思维包括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包括逻辑思维训练和非逻辑思维训练。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与非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在于养成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习惯。充足理由律是划分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的一个根本标准,培养非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在于养成没有充足理由就得出结论的思维习惯,培养非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在于养成由充足理由得出结论的思维习惯。

上一篇:东营职业学院第十五届推普周活动实施方案下一篇:勇敢地去做初中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