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概况教学设计

2024-09-20

自然资源概况教学设计(精选7篇)

1.自然资源概况教学设计 篇一

我国的资源现状教学设计

一、2011年课程标准要求在本节课程中要求学生能够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能正确认识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树立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意识。

课标提出的目标在于对自然资源的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如何保护自然资源,以此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并付诸行动。

二、教材分析

教材单独安排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为教学内容,引领后面两节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也是对前面中国自然环境的深入挖掘,所以本节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1、建立在前面已有的学习基础之上,学生可以容易理解自然资源的分布;但是,对于资源分类的问题则不是特别容易理解,所以在此要从含义入手进行分析。

2、本节教学内容没有特别不好理解的内容,可以放手让学生进行讨论,特别是如何从自身实际出发为保护资源献计献策,既可提高学习兴趣又能引发学生对日常资源浪费的反思。

四、教学目标:

1、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分类。

2、理解认识我国自然资源基本国情特征。

3、理解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4、初步学会根据保护自然资源的法规,对实际生活中见到或听到的有关自然资源方面的问题进行评价分析。

5、逐步树立人地关系、地区差异、因地制宜的观点。

五、教学重点:

1、我国是世界上的“自然资源大国”,但“人均资源不足”。

2、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

六、教学难点:

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的辩证关系,加深对我国基本国情特征的认识。

七、教具准备:幻灯片

八、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

九、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

(二)、新课讲解:

1、自然资源概述及分类

(1)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认识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分类。(1)让每组学生选出代表交流搜集到的资料,说明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学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说明我国许多自然资源数量大,是世界的资源大国的结论。

(2)图片展示: 我国的领土、主要矿产、耕地、主要河流的分布图以及文字说明。(3)教师设问:

自然资源种类丰富,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资源分类呢?(4)教师引导学生做教材第63页活动栏目。(5)组织学生讨论: 可再生资源是无限再生的吗?

根据教师的提问,有针对性的思考,也可以互相讨论,学生对教师的设问,可能有多种答案,教师引导并归纳出正确的答案。

(6)、讨论:非可再生资源是有限的,可再生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有限的,我们应该如何正确使用自然资源呢?

2、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1)学生活动:阅读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

我国土地、淡水、森林、矿产、海洋、水产和动植物自然资源在全世界的排名怎样?(都靠前)

(2)我国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3)很多资源遭到破坏和浪费。

措施:高度重视资源的合理利用,把保护自然资源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三)、小结:

1、启发学生根据板书自行归纳该节教学的主要内容。

2、重点总结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的辩证关系,加深对我国基本国情特征的认识。

3、简明总结各组的课堂学习效果。

(四)、讨论,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保障我国资源供给呢? 结合教材65页进行总结。

十、课堂实录

师:钢铁属于自然资源吗? 生:属于。师:为什么?

生:钢铁是自然环境里存在的铁矿石加工后产生的,来源与自然。师:自然资源的含义是怎么说的? 生: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土地等。

师:钢铁是自然界里天然形成的吗?有没有经过人为的加工? 生:有加工过。

师:那还符合这一概念吗? 生:不符合。

师:那钢铁是自然资源吗? 生:不是。

十一、随堂练习地理课时练相关练习题。

十二、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深感我们任重而道远,一方面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还会不断大量增长;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生活水平和生产能力的提高,自然资源的消耗量也将持续增长。再加上我国资源分布不均、利用不当、保护不力、管理不善等问题突出,导致破坏和浪费严重,更加剧了我国资源问题的严峻性。由此,节约资源、保护资源的行为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讨论,学生能够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反思,树立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自然资源概况教学设计 篇二

一、我国的森林资源概况

我国地域广阔, 森林类型多样, 森林资源丰富。根据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 (2004—2008年) 结果, 全国森林面积29.32亿亩 ( 19 545万公顷) , 森林覆盖率20.36%, 活立木总蓄积149.13亿立方米, 森林蓄积137.21亿立方米。

(一) 森林资源现状

除港、澳、台地区外, 全国林地面积45.57亿亩 (30 378万公顷) , 森林面积29.00亿亩 (19 333万公顷) , 活立木总蓄积145.54亿立方米, 森林蓄积133.63亿立方米;森林生物量157.72亿吨, 碳储量78.11亿吨。乔木林每公顷蓄积量85.88立方米。

1.资源结构

(1) 林地面积

——按地类分:有林地27.21亿亩 (18 138万公顷) , 占59.7%;灌木林地8.05亿亩 (5 365万公顷) , 占17.7%;宜林地6.60亿亩 (4 404万公顷) , 占14.5%;未成林地1.70亿亩 (1 133万公顷) , 占3.7%;其他林地2.01亿亩 (1 338万公顷) , 占4.4%。

——按类别分:国家级公益林地面积17.80亿亩, 占林地面积的39%。国家级公益林地、地方公益林地、商品林地面积比例大体呈4∶3∶3的格局。

(2) 有林地面积

——按起源分:天然林面积17.96亿亩 (11 969万公顷) , 占66%;人工林面积9.25亿亩 (6 169万公顷) , 占34%。天然林蓄积114.02亿立方米, 占85%;人工林蓄积19.61亿立方米, 占15%。

——按权属分:国有7 143.58万公顷, 占39%;集体经营5 176.99万公顷, 占29%;个体经营5 817.52万公顷, 占32%。

——按林种分:防护林占46%, 特用林占7%, 用材林占35%, 薪炭林占1%, 经济林占11%。

——按类型分:乔木林23.34亿亩 (15 559万公顷) , 占86%;经济林3.06亿亩 (2 041万公顷) 占11%;竹林0.81亿亩 (538万公顷) , 占3%。乔木林中, 幼龄林占34%, 中龄林占33%, 近成过熟林占33% (近熟林15%, 成熟林12%, 过熟林6%) 。

2、资源分布

我国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边远省区及东南、华南丘陵山地, 东北 (黑龙江、内蒙古、吉林) 、西南 (云南、四川、西藏) 和南方 (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福建) 11省区土地面积只占国土面积的一半, 其森林面积占全国的近70%, 森林蓄积占全国的80%以上。而占国土面积32%的西北 (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 5省 (区) , 其森林面积只占全国的11%, 森林蓄积仅占全国的7%。

(二) 森林资源变化

第七次 (2004—2008) 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与第六次 (1999—2003) 清查结果相比, 呈现以下变化特点:

一是森林面积、蓄积持续增长。森林面积净增 2 054万公顷, 森林覆盖率由18.21%提高到20.36%, 上升了2.15个百分点。森林蓄积净增11.23亿立方米, 年均净增2.25亿立方米。

二是天然林面积、蓄积明显增加。天然林面积净增393万公顷, 天然林蓄积净增6.76亿立方米。

三是人工林资源快速增长。人工林面积净增843万公顷, 人工林蓄积净增4.47亿立方米。

四是森林质量有所提高。乔木林每公顷蓄积量增加1.15立方米, 每公顷年均生长量增加0.30立方米, 每公顷株数增加57株, 混交林比例上升9.17个百分点。

五是森林采伐逐步向人工林转移。天然林采伐量下降, 人工林采伐量上升, 人工林采伐量占全国森林采伐量的39.44%, 上升12.27个百分点。

六是个体经营面积的比例明显上升。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推进, 有林地中个体经营的面积比例上升11.39个百分点, 达到32.08%。

从历次清查结果看, 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 我国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一直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

单位:万立方米, 万公顷, %

联合国粮农组织出版的《2010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报告》, 中国的森林面积居俄罗斯、巴西、加拿大、美国之后, 列第5位;森林蓄积居巴西、俄罗斯、美国、加拿大、刚果 (民) 之后, 列第6位。中国人工林面积居世界第一位。尤其是近10年来我国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所取得的成就, 得到了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高度评价。《2010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报告》指出:“就1990-2000年期间每年净增长最大的10个国家而言, 植树造林和森林的自然扩展使其每年森林总面积净增长达到340万公顷。在2000-2010年期间, 由于中国执行了雄心勃勃的植树造林计划, 这个数字上升到每年440万公顷”。同时还指出“2005-2010年世界人工林面积每年增加约500万公顷, 主要原因是中国近年来在无林地上实施了大面积造林”。

总体上看, 我国的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是, 与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相比, 与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负的重要作用相比, 与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功能和林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相比, 无论是森林资源总量, 还是森林资源质量, 都还有非常大的差距。

从实现森林资源“双增”目标看。要完成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 4 000万公顷 (6亿亩) 的目标, “十二五”期间每年必须完成600万公顷 (9 000万亩) 的造林任务。我国现有宜林地 4 404万公顷 (6.6亿亩) , 刚可满足森林面积增长目标的需要。但这些宜林地总体质量不高的问题十分突出, 其质量好的、造林相对容易的仅占13%, 而立地质量差、造林十分困难的却占到52%。同时, 宜林地面积的60%分布在内蒙古和西北5省等干旱、半干旱地区。从这一点看, 我国造林难度会越来越大、成本会越来越高, 依靠宜林地造林增加森林面积, 见效将会越来越慢。将来森林覆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 需要的投入比现在要大得多。

从林地保护管理的形势看。根据第七次清查结果, 5年间林地转为非林地832万公顷, 其中就包括了377万公顷现有的森林, 相当于同期造林面积的15%。这部分林地逆转面积中, 一是各类建设项目征占用林地面积高达126万公顷, 比上一个5年增长了18%;二是毁林开垦面积71万公顷, 也一直居高不下。特别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各类建设项目相对较多, 征占用林地面积较大。据粗略统计, 约90%的占地项目分布在我国400 mm等雨量线以上区域, 这一区域恰恰是我国现有森林、特别是乔木林的主体分布区。因此, 现阶段林地保护面临的压力仍十分巨大。

从木材供需的矛盾看。现阶段我国森林可采资源不足。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对木材的刚性需求不断增加, 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中幼龄林过量采伐问题不可避免。根据第七次清查结果, 中幼龄林采伐面积和采伐蓄积分别占75%和63%, 且径阶越采越小, 中小径级材比例高达67%。尽管由于人工林资源的快速增长, 森林采伐已逐步向人工林转移, 但60%以上的木材采伐仍然来自天然林, 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压力依然较大。要解决木材供需矛盾, 除了有效利用境外资源, 弥补国内木材结构性需求缺口以外, 必须大力推进速生丰产林、工业原料林以及珍贵大径材基地建设, 实施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缩短林木培育周期, 增强木材供给能力。

二、我国的森林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

林业的基本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主要行政法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 森林资源管理各项政策的制定均来源于此。在长期实践和探索中, 我国逐步形成了以林地林权管理、森林资源利用管理、森林资源监测管理和森林资源监督执法为基本构架的森林资源监管体系。

(一) 林地管理

我国林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2%, 加强林地保护管理是林业部门的首要职能。林地管理的核心制度就是占用征收林地审核审批和定额管理制度。

《森林法》第十八条规定了, 占用或者征收、征用林地的, 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 依照有关土地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森林法实施条例》第十六条规定了, 用地单位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用地申请, 经审核同意后, 用地单位凭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占用征收林地未经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的, 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受理建设用地申请。同时, 《森林法实施条例》还明确了占用征收林地由国家和省两级审核审批的法定职能。

为了更加规范的审核审批占用征收林地项目, 严格控制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国家林业局经国务院同意, 提出了实行林地用途管制的要求。2010年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明确了国家每5年编制或修订一次征占用林地总额, 并按年度分解到省 (区、市) , 确立了“总量控制、定额管理、节约用地、占补平衡”的林地管理新机制。国家林业局和各级地方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依据《占用征收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占用征收林地审核审批管理规范》和《占用征收林地定额管理办法》。对各地建设项目占用征收林地进行定额控制和审核审批管理, 在保障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民生项目用地的同时, 控制开发性项目用地、促进建设项目节约集约使用林地, 并将占用征收林地定额作为地方各级政府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 林权管理

中国林地权属演变大致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土地改革时期 (1947-1952年) , 确立了森林国家所有制和私人所有制。1947年颁布的《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了大森林都收归国家管理, 其他山林归农民私人所有。第二阶段是合作化时期 (1953年-1956年) , 确立林地的农民集体所有制。第三阶段是“四固定”时期。60年代初人民公社化时期通过“四固定”确定了三级所有, 确认了集体所有的林地和林木权属。第四阶段是林业“三定”时期。198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保护森林发展林业若干问题的决定》, 要求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落实林业生产责任制, 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对集体所有山林和自留山的确权发证工作。第五阶段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时期。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落实中国2003年颁布实施的《农村土地承包法》的重大举措, 通过明晰产权, 把农村林地承包经营权落实到农户, 实行林地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

我国林地所有权形式分为国家所有和农民集体所有。无论国有林地还是集体林地, 都是通过使用权的授予来实现林地的利用目的。按照《森林法实施条例》的规定, 目前中国对单位和个人依法取得的国家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的使用权;单位和个人依法取得的集体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的使用权;集体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以及单位和个人的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进行登记。主要采取权利人主动申请的登记方式, 由森林、林木和林地所有者或者使用者向县级以上林业部门提出登记申请, 经审查核准后,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登记造册, 发放证书。目前, 我国45.6亿亩林地, 已有36.1亿亩依法完成确权登记并核发林权证, 还有6.02亿亩林地完成了确权登记, 占全国总林地面积的92%。截止到2011年底, 全国27亿亩集体林地已勘界确权面积达26.77亿亩, 占集体林地总面积的99.1%;经确权登记并已核发林权证的面积达23.69亿亩。对尚未确定使用权的西藏国有林地2.62亿亩也依法进行了登记。

(三) 森林采伐管理

采伐管理是森林资源利用管理的核心。我国的采伐管理有两个极其重要的制度, 就是采伐限额制度和凭证采伐制度, 它们与凭证运输制度和凭证经营加工制度共同构成了森林资源利用管理的体系。

1.采伐限额制度

《森林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国家根据用材林的消耗量低于生长量的原则, 严格控制森林年采伐量”。《森林法实施条例》规定了, 国家所有的森林和林木以国有林业企业事业单位、农场、厂矿为单位, 集体所有的森林和林木、个人所有的林木以县为单位, 制定年森林采伐限额。年森林采伐限额由国务院批准, 每5年核定一次, 特殊情况下, 国务院授权国家林业局可以对各地的年森林采伐限额进行调整。采伐限额包含三个要素, 时间要素、空间要素和数量要素。时间要素, 是森林采伐限额具有一定的时间界限, 就是“年”森林采伐限额;空间要素, 是森林采伐限额具有地域界限, 就是 “编限单位”或“编限单位集合”的森林采伐限额;数量要素, 就是森林采伐限额是以“立方米” (毛竹以“根”) 为计量单位的数量概念。采伐限额按采伐类型划分, 分别有主伐、抚育采伐、更新采伐、低产低效林改造等分项限额。

我国从1987年开始实施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 对森林采伐总量实行严格控制。我国森林覆盖率由上世纪70年代末的12%增加到20.36%, 森林蓄积量由90.2亿立方米增加到149.1亿立方米, 林地面积由1.15亿公顷增加到1.95亿公顷。20多年的实践证明, 以森林采伐限额管理为核心的林木采伐管理制度的实施, 对我国森林资源的持续增长, 对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做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

2.凭证采伐制度

《森林法》第三十二条规定了, “采伐林木必须申请采伐许可证, 按许可证的规定进行采伐;农村居民采伐自留地和房前屋后个人所有的零星林木除外。”林木采伐许可证, 是由林业主管部门根据采伐林木者的申请, 依法核发允许采伐者从事采伐活动的法律凭证。其内容主要包括:采伐的地点、方式、林种、树种、面积、蓄积 (株数) 、期限和完成更新造林的时间等。林木采伐许可证的式样由国家林业局统一规定, 由各省 (区、市) 林业主管部门统一印制、统一管理。凭证采伐制度的基本内容可归结为:一是采伐林木必须申请林木采伐许可证;二是申请林木采伐许可证必须提交申请文件;三是发证机关对提交的采伐申请文件必须认真审核, 并且不得超过年森林采伐限额和木材生产计划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四是申请到林木采伐许可证的单位或个人必须按照许可证规定的内容进行采伐和更新造林;五是发证机关对伐区作业不符合规定的单位或个人, 有权收缴其林木采伐许可证并中止采伐, 对没有按照规定完成更新造林任务的, 有权不再发给采伐许可证, 直到完成更新造林任务为止。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 尤其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 我国对森林采伐管理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

2003年,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改革和完善林木限额采伐制度, 对公益林和商品林采取不同的资源管理办法”的要求, 国家林业局开始对林木采伐管理进行系统改革, 对人工用材林、工业原料林和农田防护林等采伐管理, 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2007年, 在福建省率先开展森林采伐管理制度改革试点;2009年, 扩大到在全国24个省区市的193个县 (林场) 开展了森林采伐管理改革试点。

2009年,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 出台了《国家林业局关于改革和完善集体林采伐管理的意见》, 对采伐管理进行了多项改革创新。主要包括:非规划林地上的林木不纳入限额管理;简化管理环节, 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提供林权审核、伐区设计和审批发证等“一站式”服务, 由过去的“伐前拨交、伐中检查、伐后验收”的全过程管理, 改为森林经营者伐前、伐中和伐后自主管理;推行森林采伐公示制度;采伐限额依据经营方案核定, 商品林采伐指标可以跨年度结转使用, 森林采伐实行由采伐蓄积的单项控制, 年度木材生产计划实行备案制等多项改革政策和措施。

(四) 森林资源监测体系

森林资源监测是林业建设和资源管理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我国森林资源调查共分三类:第一类是为宏观控制和宏观决策等提供服务的森林资源清查, 简称一类清查。一类清查是国家森林资源监测的主体, 以省 (自治区、直辖市) 为单位, 每5年为一个调查周期, 通过定期实测固定样地和判读遥感样地的方法, 在统一时间内查清各省和全国森林资源现状, 掌握其消长变化规律。第二类是为局部区域或某一森林经营单位制定森林经营利用规划、设计需要服务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 简称二类调查。二类调查是地方森林资源监测的基础, 通常每10年开展一次, 一般由各省负责组织实施, 由具有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格证书的单位承担, 经费主要由地方财政负担或自筹。第三类是为实施具体生产作业需要服务的作业设计调查, 简称三类调查。是为林业基层生产单位安排具体生产作业需要进行的调查, 要求调查精度较高。如伐区调查常采用每木检尺法, 以求使调查的林木蓄积和可采伐木蓄积量、出材量等数据保证一定精度, 为伐区工艺设计提供可靠依据。

我国森林资源监测工作从上世纪50年代初在国有林区开展森林经理调查开始起步, 60年代着手引进以数理统计为基础的抽样技术, 70年代后期开始建立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经过几十年的不断探索和努力, 逐步形成了以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和规划设计调查为主体, 以作业设计调查和林业专业调查为辐射, 以年度专项核 (检) 查为补充的森林资源监测体系。

进入21世纪, 为适应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 我国森林资源监测紧密结合现代林业改革与发展的信息需求, 不断拓展和丰富监测内容, 完善调查方法, 取得了许多创新性成果。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历时5年 (2004—2008年) , 获取清查数据1.6亿组, 增加了反映森林健康、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调查内容, 增补了52项调查因子, 调查因子达157项, 采集数据量比第六次清查增加45%;同时, 进一步完善了调查方法, 尝试了综合监测, 特别对森林生物量、森林碳汇、水源涵养、水土流失、土壤理化性质等方面的监测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为森林资源清查向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综合监测转变积累了经验;首次对全国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6项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进行了评估, 价值量合计每年达到10万亿元, 标志着我国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监测和评价迈出了实质性步伐。正在开展的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 于2009年开始, 计划至2013年结束, 新增的一项突出任务就是建立我国主要树种的生物量模型和碳换算系数, 逐步构建全国森林生物量和碳储量监测的计量体系。我国森林资源清查的成果不仅可以服务于国内不同层次的用户, 也可以服务于全球森林资源评估和国际交流, 清查方法和技术手段与国际接轨, 而且组织管理和系统运行规范高效, 尤其是样地数量之大、复查次数之多, 在全世界都是少见的, 得到了社会各界乃至国际社会的充分认可。

(五) 森林资源监督执法

森林资源监督是对森林资源管理的各项具体活动的过程、结果实施督导、检查、审核、督促整改, 达到保障国家林业政策法律、法规、规章能够得到有效贯彻执行的一项管理活动。向各地派驻森林资源监督机构, 目的是强化中央对地方政府保护管理森林资源的监管能力, 督促各级人民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认真执行林业法律法规, 全面落实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各项工作任务。至今, 国家林业局已向全国派驻了15个森林资源监督机构, 监督范围实现了除港、澳、台地区外的全覆盖。

国家林业局各派驻森林资源监督机构通过开展破坏森林资源专项打击行动、专项执法检查、查办督办破坏森林资源案件等多种形式, 积极开展林业执法, 为保护森林资源做出了突出贡献。2003—2011年开展的森林采伐限额执行情况检查, 共检查了287个县局级单位、9 084个小班, 查出非法采伐林木335 948立方米;开展的占用征收林地情况检查, 共检查了1 236个县局级单位、15 648个征占用林地项目, 共查出非法占用林地项目6 647起、非法占用林地面积32 837.2公顷。2002—2011年, 全国共查处林业行政案件367.30万起, 查处率为 98.5%, 挽回经济损失123.88亿元。通过大力查办督办破坏森林资源案件, 有效促进了森林资源保护, 广大森林资源监督工作者也因此被誉为“地球卫士、绿色警察”。

三、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编制和全国林地“一张图”建设

(一) 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

2010年6月9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审议并原则通过《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7月2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纲要》作为我国第一个中长期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将林业“双增”目标、林地保有量、占用征收林地定额等指标, 作为林地保护利用的目标进行层层分解落实, 并制定了切实有效的保障措施。犹如划定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耕地红线一样, 《纲要》划定了确保国家生态安全的林地保护红线, 在我国第一次建立并实施了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制度, 第一次构建了国家、省、县三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体系, 第一次提出了全国林地“一张图”和“以规划管地、以图管地”的创新思路。它标志着我国林地保护利用管理迈入了科学化、制度化轨道。

《纲要》以森林保有量和林地保有量指标为核心, 确定了我国到2020年林地保护利用的战略目标, 即:林地保有量增加到31 230万公顷, 占国土面积的比重提高到32.5%以上。全国森林保有量达到22 300万公顷以上, 比2005年增加4200万公顷左右, 比2010年增加2 230万公顷左右, 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现有乔木林地的生产率力争达到102立方米/公顷, 森林蓄积量增加到150亿立方米以上, 比2005年增加23亿立方米左右, 比2010年增加12亿立方米左右。重点公益林地和重点商品林地比率分别达到40%和16.1%。2011~2020年, 全国占用征收林地总额控制在105.5万公顷以内。

《纲要》明确了我国未来10年林地保护利用的主要任务, 即:以严格保护为前提, 确保林地规模适度增加;以增加森林面积为重点, 确保森林覆盖率目标实现;以科学经营为核心, 大力提高森林质量和综合效益;以优化结构布局为手段, 统筹区域林地保护利用;以创新管理制度为突破口, 形成林地保护利用管理新机制。同时, 从完善规划体系、健全管理制度、强化调节机制、加强基础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其中明确将森林保有量、占用征收林地定额作为政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 增强了地方政府实现规划目标的积极性和约束力。

2010年8月, 国家林业局全面启动了省、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 先后下发了《省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指导意见》、《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要点》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 制定了《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地落界技术规程》等3项技术规程和4个行业标准, 统一了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和全国林地“一张图”建设技术方法和技术标准。目前, 各省省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已全部完成, 正在审批阶段;县级规划编制已完成90%以上;林地“一张图”建设已完成总体工作量98%以上, 2012年底将全面完成。

(二) 全国林地“一张图”建设

通过遥感等信息技术, 将林地落实到山头地块, 将林地保护利用规划落实到山头地块, 这是实现林地监管由点到面、全面监管的前提和关键。2010年8月26日, 国家林业局在北京召开贯彻落实《纲要》工作会议, 全面启动省、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 第一次提出以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为支撑构建全国林地“一张图”, 将林地管理提升到“以图管地”的战略高度。

全国林地“一张图”建设是以2.5米等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地方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等为基础, 结合现地核实调查, 建立以林地界线为核心内容的多源数据库。全国林地“一张图”建设, 主要包括遥感底图制作、林地落界、汇总建库3个主体技术流程。遥感底图制作是实现全国林地“一张图”无缝拼接最关键的工作, 主要包括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的正射校正、融合增强、镶嵌拼接、分幅整饰等工作环节。对这项工作, 财政部2011年专项安排了1 200万财政资金, 在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 全国采用统一的技术标准, 集中处理各省 (区、市)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共计 4 000多景, 按1∶1万或1∶5万比例尺制作了底图, 共计20余万幅, 为全国林地“一张图”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林地落界是构建林地“一张图”最艰巨的工作。各省级林业部门以遥感底图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 结合现地核实, 逐块落实林地边界, 逐块记录属性因子, 全国共需区划近2亿个图斑, 林地“一张图”数据库属性因子共40余项。汇总建库是构建林地“一张图”最核心的工作。由国家林业局对各省林地落界成果进行检查验收、拼接处理、汇总建成全国林地“一张图”数据库, 最终数据总量将达到150TB, 按照目前一台计算机300G的存储量计算, 相当于500台计算机的存储。目前, 全国已投入5万余人, 全国各省林地落界工作基本完成, 有11个省级单位林地落界数据已完成入库, 6个单位落界数据正在入库, 12个单位落界数据正在进行国家级检查验收, 8个单位正在进行省级汇总拼接和省级验收。

全国林地“一张图”建成后, 将实现中央与地方共有林地“一套数”, 同时为各级林业部门提供数字信息和图面信息, 逐步完成由“以数字管地”到“以图管地”的战略转变;建立全面、直观的林地和森林资源监管平台, 逐步实现林地和森林资源监管方式由抽样检查到全面监管的转变, 总体提升森林资源监管质量和水平。但是, 全国林地“一张图”如果不及时更新, 将会失去现实性和时效性, 成为一张“死图”。要激活林地“一张图”, 使其保持生命力和实用价值, 必须通过及时调查监测, 更新全国林地“一张图”。同时, 也只有通过全国林地“一张图”年度更新调查, 才能及时全面掌握林地和森林资源消长变化, 科学实现森林资源年度出数, 为考核地方政府年度森林增长指标提供最直接的依据, 将“以规划管地、以图管地”的要求落到实处, 确保林地红线稳定;才能为科学评估国家级公益林建设成效、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成效、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监测评估和森林灾害损失评估等提供最有效的信息;才能提高调查数据的时效性, 实现全覆盖调查, 推进中央与地方协调一致的森林资源一体化监测, 为调整和制定林业方针政策提供最及时的决策依据。

3.青藏、川藏沿线自然地理条件概况 篇三

关键字:青藏线;川藏线;自然地理条件

1.青藏公路沿线自然地理条件状况

1.1湟水谷地地区

青藏公路首先经过湟水谷地和青海湖盆地地区。该地区的海拔在2500~3500米,并且是纵向宽谷相间分布的地形,该地理区域属于青藏高原的过度地带。公路所经过的这一区域内,是黄土广布之处,并且,此地地表破碎,水土流失严重,所以导致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较为严重,沿路护路工作比较困难。

该区域内属于温带半干旱区,因海拔相对较高,空气湿度不大,夏季十分凉爽,冬季又因河谷静风与焚风效应,气温相对温和,“最暖月均温为12~18摄氏度降水较多,年降水量达 330~550毫米。生态景观具有多样性,浓缩了荒漠草原干草原、草甸草原和森林、高山草甸、冰川等各种景观类型。青海湖盆地地区广布草原及草甸植被 ”。

1.2柴达木盆地地区

该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北部,盆地西高东低,西宽东窄,是一个被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等山脉环抱的封闭盆地,海拔2600~3000米。“地貌呈同心环状分布,自边缘至中心,洪积砾石扇形地(戈壁)、冲积——洪积粉砂质平原,湖积——冲积粉砂粘土质平原、湖积淤泥盐土平原有规律地依次递变 ”。柴达木盆地势低洼处盐湖与沼泽广布。

该区域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其主体部分气候温暖干旱,太阳总辐射量高,日照时间长。“气温变化剧烈,绝对年气温差可达60摄氏度。由于受高空西风带控制,晴朗干燥,降水稀少,年降水量仅为5~400毫米,自东向西逐渐递减 ”。区域内主要自然景观为干旱荒漠,主要土类为盐化荒漠土和石膏荒漠土。植被稀少,主要是荒漠植被,是以高抗旱的灌木,半灌木和草本为主。

1.3青南高原地区

本区域是指青海省昆仑山以南,唐古拉山以北的那部分土地。也是长江、黄河的河源地区、平均海拔4200~4700米。本区西部是长江上游的部分——通天河及其源头,东部有扎陵湖和鄂陵湖以及黄河,澜沧江的源头。区域内的相对高差较小所以地形平坦,遥望无际。但是青南高原是青藏高原冻土分布最广的区域,“该区多年的冻土连续的分布,平均的厚度在80~90米,冻土带有600千米之多,因此此地对公路的建设和维护十分困难 ”。

本区由于海拔高且有昆仑山脉和巴颜喀拉山脉的阻挡,所以受到季风气候的影响较小。年均温在1摄氏度左右,温度变化剧烈,年降水量为200~400毫米,主要的植被以高寒草原和高山草甸为主。

1.4羌塘高原

本区是青藏高原最大的内流区和高原最大的内陆湖区。羌塘高原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主要由低山缓丘与湖盆宽谷组成的地形,起伏平缓,平均海拔4800米,相对高差是200~500米,为青藏高原内海拔最高、高原形态最典型的地域。而青藏公路沿线所经之地为羌塘高原东缘地带,紧邻以东的那曲——玉树丘状高原自然地理区。

本区由于海拔高且处于内陆地区所以,“气候寒冷而干燥,气温的年日变化大。最暖月的气温6~10摄氏度,最冷月的气温零下10度以下,年均降水量100~200毫米,且自东向西递减,冬春季節多大风 ”,但是高原光照条件充足。本区的植物种类较少,以高寒草原为主,也有高山草甸分布。

1.5藏南谷地

本区位于“西藏高原南部雅鲁藏布江流域中游谷地,西起萨噶,东到米林,长达1200公里,南北宽约300公里,流域近东西向,沿线分布宽窄不一的河谷平地和湖盆谷地 ”。青藏公路的终点即为拉萨河谷,处于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区。本区的平均海拔为3600米,一些宽谷河段内亦有风沙地貌发育。“本区年降水量为450毫米,该区最暖月均温10~16摄氏度,最冷月均温零下12~0摄氏度 ”,属温带半干旱区。雅鲁藏布江中上游谷地,降水量自西向东递减,但是该区的夜雨率较高,加上日照丰富,年日照为3000~3400小时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2.川藏线的自然地理条件状况

2.1川藏线基本状况

川藏公路原名为康藏公路,全长2255公里,后因西康省大部分划归四川省,其起点也从雅安东移至成都,路程长度为2413公里。其中新建里程是由雀儿山以东的玛尼根果起至拉萨是1600公里。

2.2四川盆地

川藏公路的起点在四川盆地的成都平原。四川盆地为丘陵性盆地,底部为丘陵,其次为低山和平原。本区四周的山脉海拔在1000~3000米,盆地内的海拔在200~750米。四川盆地底部分为川东平行岭谷、川中丘陵和川西成都平原三部分。由于盆地广泛出露红色岩系,也称为红色盆地。

本区地形闭塞,气温高于同纬度其他区。“最冷月气温为5~8摄氏度,盆地气温东南高西北低,盆底高边缘低,最热月气温高达26~29摄氏度年无霜期长280~350天,年均温为16~18摄氏度 ”。本区的年降水量为1000~1300毫米,盆地边缘的山地降水十分的丰沛,但冬干、春旱、夏涝、秋季多雨,年内分配不均,70~75%的雨量集中于6~10月。植被类型主要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其次为亚热带针叶林及竹林,边缘山地从下而上依次为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寒温带山地针叶林,局部有亚高山灌丛草甸。

2.3川藏高山峡谷

本区位于四川省西部,西藏自治区东部以及云南省西北地区,川藏公路通过本区的高山峡谷地区。本区除“念青唐古拉山东段平均海拔6000米外,其他山地大多在海拔5000米左右,雪线海拔5100~5300米 ”。而在高山之间依次为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和大渡河等大江在奔流,并且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的分水岭最窄的地段仅有几千米,形成三江并流的独特奇观。由于这些河谷发源于高山,所以流经地区的相对高差为1000~2500米,因此导致川藏公路的滑坡、泥石流频繁,交通受到明显阻碍。

本区的河谷地段相对的较干旱,这是由于受到地形的影响和大气环流的制约。河谷底部气候偏干,降水较少,植被均为耐旱乔木、灌丛和草丛。本区分别受到来自印度洋和太平洋暖湿气流的影响,所以川西地区及尼洋河地区属温带湿润区,而三江三山地区属温带半湿润区。“最暖月均温 12~18摄氏度,年降水量 500~1000毫米 ”。

3.两线自然地理条件的对比

青藏线、川藏线两线的走向以及沿线的自然地理条件各有不同,下表将详細的对两线的情况做一对比:

青藏线川藏线

所经地区湟水谷地,柴达木盆地,青南高原区,羌塘高原,藏南谷地四川盆地,川藏高山峡谷

藏南谷地

海拔跨度2500~4800m1000~5000m

气温(最冷与最暖)-10~18℃5~18℃

降水15~600mm500~1300mm

植被高寒草原,高山草原,抗旱灌木常绿阔叶林,耐旱乔木,山地针叶林

由表可知,川藏线所经地区比青藏线所经地区少,但是青藏线的海拔跨度比川藏线小,由此可知青藏线比川藏线平缓。和海拔跨度相比两线的气温反而是青藏线比川藏线的温差大,所以就造就了青藏线600千米的冻土带,这给公路的维护带来无法想象的困难。

4.小结

本文主要论述了川藏线和青藏线沿线的自然地理条件,从两线所跨的地区以及其他影响因子,来详细的了解影响青藏、川藏沿线的自然地理因素。通过对两线自然地理条件的探究,可知两线的自然地理状况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在今后两线的运输或是维护上都要因地制宜的进行相关活动,两线的畅通对西藏和内地的经济、政治、文化联系有很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西藏自治区公路交通史志编写委员会.西藏公路交通史[M].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年8月第一版

[2]陈廷方.川藏公路改建中的泥石流灾害防治对策[J].路基工程,2006年第2期

[3] 郭国和.川藏公路南线典型冰湖及其溃决危险性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09年4月第2期

[4]汪双杰,周文锦.青藏公路沿线环境演化及环境保护对策[J].公路,2005年第1期

作者简介:冯岗(1991.11- )男,汉,陕西省延川县,单位:西藏民族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西藏近现代经济史。

4.我国水资源概况简介 篇四

中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 1/4,位列世界第121位,是联合国认定的“水资源紧缺”国家。在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的问题,其中缺水比较严重的城市有110个,全国城市缺水年总量达60亿立方米。

不仅如此,水资源在全国范围的分布严重不均。占全国面积三分之一的长江以南地区拥有全国五分之四的水量,而面积广大的北方地区只拥有不足五分之一的水量,其中西北内陆的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4.6%。

我国多年平均降水量约6万亿立方米,其中54%即3.2万亿立方米左右通过土壤蒸发和植物散布又回到大气中,余下的约有2.8万亿立方米绝大部分形成了地面径流和极少数渗入地下。这就是我国拥有的淡水资源总量,这一总量低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居世界第六位。但因人口基数大,人均拥有水资源量是很少的,仅为 2200 立方米,占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专家预测,我国人口在2030年将进入高峰时期,届时人均水资源量大约只有1750立方米,中国将成为严重缺水的国家。

5.重庆地下水资源及污染概况 篇五

次级河流水环境容量接近上限,需严禁高排污产业布局,并加强水环境保护和治理。

供水设施:初步形成既能开发利用地表水与地下水,又能跨水系、跨流域调水的供水工程体系。但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加速推进,现有供水设施规模、供水水质难以满足发展需求。工程性缺水较为突出,水源水质影响区域供水安全,供水片区分割现象严重,供水安全可靠性较差。

排水设施:污水处理率和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不足,污水管网建设相对滞后,区域布局不平衡,污泥处理规模水平尚需提高,雨水收集及排放系统不足。寨山坪生态功能区

位于西部综合功能区与西部高新技术及都市休闲功能区之间

西部片区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山体保护和涵养水源、净化水质是其首要生态功能,可适当发展休闲、游憩等生态产业。大溪河生态功能区

位于西部都市休闲及高新技术产业功能区与西部先进制造业及物流功能区之间 西部片区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具备山体保护和涵养水源等生态功能。樵坪山生态功能区

位于南部综合功能区东南侧

南部片区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具备山体保护和涵养水源等生态功能,可适当发展休闲、游憩等生态产业。

加强水环境保护,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站,实施河流清淤工程和沿岸生态建设工程,推进梁滩河、大溪河、璧北河、栋梁河、朝阳河、肖家河、跳墩河、花溪河、一品河、苦溪河、清水溪、盘溪河、伏牛溪、跳蹬河等次级河流综合整治;加强工业废水治理,实行污染物集中控制,对重点污染源的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等污染物实施排放总量控制,对化工、医药等行业的工业废水进行综合治理,建设工业园区工业废水集中处理设施;防止农业面源污染和水库污染,全面调整畜禽养殖业和水产业布局,二环以内关闭、搬迁现有畜禽养殖场。

排水体系。以保护区域性饮用水水源水质,保护长江、嘉陵江流域河流、水系、水库等水环境为目标,提升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水平;提高城镇雨洪排放能力;使二环区域污水处理和雨洪排放水平在西部地区居于领先地位,确保两江及三峡库区水环境质量总体达到相应标准。加大污水收集设施建设力度,建设完善的城市污水收集、输送、处理、排放系统,完成城市排水系统改造,确保污水达标排放;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至2020年,二环区域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达到95%,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工业废水达标排放,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8%;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得到妥善处置,有条件地实施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提高雨水收集、排放系统建设标准,建成与城镇发展相适应的雨水排放及利用系统。

三峡工程建成蓄水后,重庆市主城区将成为库区最大的污染源。因其位于三峡库区的回水末端,回水区水流速度缓慢,自净能力较差,生态环境和水源保护形势严峻。为此,妥善处理主城区量大而面宽的生活垃圾,减少对水质的污染,已成为库区开发建设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主城区生活垃圾主要有居民生活垃圾、商业垃圾、集贸市场垃圾、街道垃圾、公共场所垃圾、机关学校厂矿垃圾,以及建筑残土、砖瓦石、陶玻残碎物等。目前重庆主城区的生活垃圾仍以居民生活垃圾中的厨余垃圾为主.1996 年主城区生活垃圾产生量已达3072t/ d ,虽然主城区现有九座处理场,日清运量为2210t/ d ,但仅72 %生活垃圾得到处理。在这些被处理的垃圾中,只有少部分垃圾得到真正无害化处理,其他垃圾不可避免会对库区环境产生直接或二次污染,危害库区水环境和生态环境。重庆主城区库区淹没线以下就有垃圾堆放场40 万m2 ,沿江垃圾任降雨渗滤和冲淋入江,已成为重要的污染源。

重庆主城区排放的生活垃圾中含有约11 万t/ a 的COD ,若按60 %直接或间接排放入长江,则有615 万t/ a 的COD 要进入三峡水库。三峡水库蓄水后,主城区位于水库回水末端,流速急剧减缓,自净能力大大降低,因此,为清理库底,保护水库水质,应加强对主城区垃圾的收运和处理.垃圾填埋后,产生大量污染物浓度高、成分复杂的垃圾渗滤液,渗滤液下渗会对场区和下游地区地表水及地下水造成严重的污染。

垃圾渗滤液来源于场区内降雨下渗、垃圾自身含水和垃圾分解产生水,性质与量的变化较为复杂,主要与垃圾成分、填埋方式、季节、地表面积、运行时间、覆盖土性质等多种情况有关。由于降雨在年内随季节变化而变化,重庆市汛期降雨占全年降雨量的75 %~80 % ,导致渗滤液产生量亦有相应的季节变化。长生桥垃圾填埋场远离市区,无法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故须在填埋场下游修建垃圾渗滤液调节池,以储备、调节来自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减少因暴雨使渗滤液猛增而冲击渗滤液处理系统的情况发生,同时也起到降解污染物的作用。

一是重庆过境水资源量丰富,多年平均过境水总量为3837亿m3;全市多年平均降雨量1184mm,多年平均当地地表水资源量567.7亿m3,人均当地地表水资源量为1800m3。都市发达经济圈多年平均当地地表水资源量29.8亿m3,人均当地地表水资源量544m3;渝西经济走廊多年平均当地地表水资源量90.8亿m3,人均当地地表水资源量895m3;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多年平均当地地表水资源量447.1亿m3,人均当地地表水资源量2817m3。

二是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为不均。汛期占70%,非汛期占30%;东部水多,西部水少;丘陵、平坝人多水少幅员面积小,高山深丘人少水多幅员面积大;土壤含水层薄,保水能力差。

三是地形起伏大,河谷深切,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大,成本高。

2005年,全市利用当地地表水39.9亿m3,占全市当地水资源总量的7.8%,利用地下水1.6亿m3,占全市地下水资源总量的1.5%。因此,我市水资源的利用对水利工程的依赖性大,属工程型缺水地区,同时兼有水质型缺水和资源型缺水。

是全市饮水安全形势严峻。根据水利部、卫生部《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统计调查,全市尚有1341.03万农村人口(含一般乡镇的非农业人口)存在饮水安全问题,其中:水质不达标影响598.93万人,水量不达标影响249.83万人,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影响271.63万人,水源保证率不达标影响220.64万人。同时,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城市人口增加,而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还相对滞后,部分城市无论水量和水质均不能满足城市居民生活需要,尤其是主城区饮水安全问题仍比较突出。以两江为水源的主城区取水口无法稳定达到水质标准,有毒有机物污染严重;而且,重庆主城区位于三峡水库尾部的回水变动区,三峡成库后,流速减慢,自净能力降低,防治污染压力进一步增大,从而加剧了对主城区饮水安全的威胁。

硝酸盐是地下水体最主要的污染物之一, 国内外都把硝态氮一作为评价地下水水质的主要指标。

地下水中的氮污染来源主要有氮肥的使用、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酸雨、垃圾堆放、人畜粪便等, 天然有机氮或腐殖质的降解和硝化为地下水中硝酸盐的潜在来源。其中, 在岩溶区大量使用氮肥带来的污染在广大农村地区尤为严重, 值得深人研究和探讨。

岩溶地区裂隙发育, 氮肥及粪便垃圾等含氮物质容易随雨水通过土壤或岩溶管道、落水洞等进人地下水体, 引起地下水一含量升高图含氮化合物通过上述各种途径以及动、植物残体和大气氮的固定作用转化为亚硝态氮, 最后经硝化细菌作用被氧化为研一。除植物吸收不到外, 剩余大部分研一渗人或流入地下水系统, 引起地下水污染。

2006年全市废污水排放总量为18.3617亿吨,其中第二产业废水排放量(不含火电排水量)为12.2621亿吨,占总排放量的66.78%。三峡库区总磷、总氮仍然超标。

长江三峡库区主要的超标污染物为总磷、总氮、粪大肠菌群。

主城区各水期以IV类及其以上水质为主,主要污染物为粪大肠菌群,其中以临江门江段污染最为严重。排除粪大肠菌群影响,整个江段水质以Ⅲ类水质为主。地下水。重庆地区地下水年储量为131.7 亿立方米, 可开采量为44.9亿立方米。全市碳酸盐岩类出露面积2903平方公里, 占全市总面积35.3%, 喀斯特水占地下水总量的78%, 主要分布于大巴山、武陵山地;基岩裂隙水仅占6%, 分布于西部红层丘陵区。

PH值小于5.6的降水称酸雨。多年来重庆市主城区降水PH值、酸雨PH值均在5.0以下,以重庆、贵阳为中心的西南地区是仅次于华中酸雨区的全国第二大酸雨区。尽管近年来酸雨频率和酸性逐渐降低,但酸雨污染仍处于较高水平。重庆的酸雨属硫酸型,雨水中污染组分以硫酸根为主,阳离子以铵离子和钙离子为主。

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来自于非清洁能源消费产生的化学物质和各种来源的尘粒。在一些局部范围内,如工厂周围、餐馆附近,空气中的污染物还有油烟、恶臭及其他特定化学物质等。

重庆市大气污染的特点,表现为环境空气中高浓度二氧化硫和酸雨污染,重庆是中国煤烟型大气污染的一个典型城市,由于酸沉降问题突出,引起国内外环保人士的关注。导致重庆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燃煤和特定的气象、气候条件。重庆市大气污染综合指数曾经高居全国之首位,城区二氧化硫浓度居全国第二位。

近些年重庆市废水排放量约13.2亿t/a,其中工业废水9亿t,近1/3未得到治理;生活污水4.2亿t,集中处理率仅7%。大量污水直接排入江河,加之水土流失严重,致使地表水体遭受污染。尤其是流量小、流速慢的次级河流污染呈加重之势。

大肠菌群是城镇江段,特别是长江、嘉陵江主城区段的首要污染物,且主城区江段的有机物污染也较重,这与城市生活污水、粪便未经处理大量排放有关。

总之,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不高、处理效果不理想。工业及生活垃圾大量堆放在江河两岸或直接倾倒入江;农田径流中氮、磷和农药的流失等等是全市河流污染的直接原因。

重庆市地下水由地下热水、碳酸盐岩溶水、碎屑岩裂隙水和红层孔隙裂隙水组成。

地下热水的化学类型主要为硫酸钙型及硫酸钙镁型,属中低温微咸热水。地下热水水质良好,各项水质监测指标均为正常检出值范围,无超标情况。碳酸盐喀斯特水属较差至极差水质,有6项指标检出值出现过超标,即Fe、CODMn、NH3-N、细菌总数、大肠杆菌群和F。这与人为污染密切相关。其余指标均为正常检出范围。

碎屑岩裂隙水历年均为较差水质,有3项指标出现过超标,即Fe、Mn2+、和CODMn,它们的主要原因在于原生地质环境中Fe、Mn2+含量本身较高所致。其余指标均为正常检出范围。

红层孔隙裂隙水历年就属较差水质,影响水质的主要是Fe、Mn2+、CODMn、细菌总数、大肠杆菌和NO2-N,这与原生地质条件和人为污染有关。其余指标均为正常检出范围。

此外,地下水水质有明显的地区差异。1998年,南江水文队地质监测站对7个片区的地下水,进行了24个项目的水质监测,结果表明: 碳酸盐岩溶水水质除北碚歇马片区为较差外,巴南区东泉和万盛片区为较好水质,统景片区为良好水质;碎屑岩裂隙水水质万盛、铜梁西泉、巴南小泉片区均属较差水质;红层孔隙裂隙水在歇马场和北郊片区均为较好水质(表8-11)。与1997年相比,北部城区地下水水质有所好转,其它地区地下水水质基本保持稳定。

市府及有关部门制定了“碧水”工程。它主要包括:重点企业废水资源化工程、城市污水治理工程、城市粪便处理工程、次级河流治理工程、固体废弃物污染综合整治工程和有毒有害排放物综合治理工程等。“碧水”工程的逐步实施将对我市水环境治理保护产生重大意义。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保证。

地下水资源量指由降水和地表水体下渗补给地下含水层的动态水量。2003年我市地下水资源量为109.88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的地区分布大致为渝东部、南部地区地下水资源量较丰富,西部地区地下水资源量较少。在全市40个区县(市)中以酉阳县、巫溪县地下水资源最丰,酉阳县、巫溪县地下水资源量分别占全市地下水资源量的9.7%、8.0%。

重庆主城区地下水总量492.32百万立方米(2003年的数据)

重庆主城区地下水总量1.7133亿立方米(2006年的数据)

重庆市包括主城区在内的渝中、南岸、江北、沙坪坝、大渡口、九龙坡、渝北、巴南、北碚9个区成为都市圈,幅员面积5473平方公里。2005年底,城镇人口552万人【1】。重庆主城区为特大型城市,位于长江嘉陵江汇合口,两江两岸分布主力供水水厂16处,加上从两江提水的大大小小企业自备水厂成为主城区主要供水来源。

面源污染一直是重庆市水污染治理的难题,特别是城乡接合部面源污染尤其突出。不合理的畜禽及渔业养殖行为、过度使用农药化肥,使得包括各种有机物在内的有毒物质随雨水进入江河水体,许多河流因此不能够饮用。一旦污染形成,其释放作用可长达20年以上。

三峡成库后库区水质情况也不容乐观。三峡成库后水体流速变缓,水体自净能力变差;水库运行后,位于水库回水变动区末端的主城区江段水质变化的相关影响因素增多,水质的形势更为复杂多变,水质前景堪忧。

重庆市长江、嘉陵江水源有机物污染物是客观存在,可能还十分严重,该类物质对人体的伤害远远高于其他污染,且不易被河流自净。2004年水利部曾开展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调查评价,对各大城市饮水水源点取水检测,重庆市在长江、嘉陵江主城区、涪陵、万州和江津城区段的11个取水点,从其检测分析数据来看,饮用水有毒有机物污染状况十分严峻。

重庆市主城区位于长江、嘉陵江交汇处,城市供水为两江提水,其长江上游地区分布有成都、宜宾、泸州等大城市,嘉陵江又是长江第一大支流,工矿企业众多,人口密集,经济社会处于迅速发展之中。

重庆市主城区饮水水源则完全依赖于两江,一旦发生水污染事件,没有替代供水水源,将可能发生大规模停水事故。

位于重庆市上游的四川省境内大型化工企业就有500多家,这些化工企业基本都是沿河而建,通过岷江、沱江、嘉陵江、川江直接威胁重庆市主城区的供水安全。距离主城区最近的泸州市是长江沿线的西部化工城,主要有川天化和泸天化等化工企业,企业生产产值约占四川省化工类企业25%的份额,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导致环境污染事件,将对我市主城区饮水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重庆主城区位于三峡水库尾部的回水变动区,不仅沉淀在河床底部的有毒有机物难以被江水带走,而且夹杂在上游泥沙中的有毒有机物也将在主城区江段逐年沉淀。三峡成库后水体流速减缓,如果上游发生大规模水污染事故,受到三峡水库运行的制约,水体自净过程、污染物消解排除时间增长,影响重庆市饮用水安全范围更广、时间更长,后果也将更为严重。

上游来水不在重庆市范围,水质难于治理,一旦主城区上游河流发生大规模水污染事件,主城区人民群众无法选择饮用水源,生命健康将遭受极大危害。近几年,特别是近几次全国性的水污染事件给我们敲响警钟,必须建立主城区第二饮用水水源地,确保城市供水安全。

各种监测数据表明,重庆市主城区现有饮用水源地水质污染已经存在,特别是有毒有机物问题十分严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机污染物处理难度较大,特别是持久性有毒有机物(POPs),具有持久性、积聚性、半挥发性和剧毒性,国内现行工艺技术难以处理。二是各种污染物质随污水随意排放,城市主次级河道已经形成污染,污染物质将长期释放,人民群众健康将遭受长期威胁。三是面源污染治理困难,其污染释放作用时间长。四是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处于水库回水变动区的主城区江段排污积聚,饮用水水质前景堪忧。鉴于目前主城区饮用水源水质状况,在近郊支流主城区建设饮用水水库工程已势在必行。

综上所述,彻底、有效地解决重庆主城区有毒有机物的威胁,分散供水风险,完善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应该改变饮用水水源地,抓紧实施主城区后备水源工程,向主城区提供优质饮用水。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大量未经处理或未达到一定排放标准的生活和工业污水的无序排放、有毒液体的泄漏、生活和工业有害固体废弃物的随降雨入渗,致使我国地下水污染的问题日益突出。在某些缺水地区由于地下水超采形成了大面积的漏斗区,地下水流方向发生改变,地下水污染物向漏斗中心汇集,也加速了地下水的污染。地下水污染所带来的对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日趋显露。因此,加强对地下水污染的治理和相应技术的开发就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

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和途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工业方面:堆放在地面和埋藏地下的工业废物中的各种有害物质经地表径流及雨水的冲淋而渗入地下,随水的运动进入含水层中;各类工厂排放含有毒物质的污水直接渗入地下,或者污染地表水后又通过地表水与地下水联系而污染地下水体;由于石油及其化工产品使用及管理上的漏洞,汽油、柴油、苯系物及其他含苯环的碳水化合物等造成了地下蓄水层污染。对地下水威胁最大的是汞、镉、铅、铬等重金属及难分解的有机物,有时还可能有放射性物质。

2、农业方面:现代农业生产使用大量的农药,这些农药大约只有1O %左右被作物吸收,还有一部分汽化进入大气中,其余全部进入土壤及地表附属物,这部分未被吸收的农药会随地表径流渗入地下蓄水层造成污染。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化肥使用量逐年增加有机氮肥、磷肥、钾肥的使用量已增加了近十倍,而这此化肥大约只有4O% 左右被作物吸收利用,其余的都溶于雨水及灌溉水,最终慢慢渗入地下蓄水层中,势必造成大面积的地下水污染。近几年通过对地下水监测化验发现硝酸盐含量都有上升的趋势,有的地区直接引用工厂和城市污水灌溉,对地下水的污染也十分严重,研究区域地下水保护问题时,对农业造成的污染应当给予特别的注意。

3、生活方面: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人类生活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而这些被填埋于城市周围的垃圾,随着日晒雨淋及地表径流的冲洗其溶出物会慢慢渗入地下,污染地下蓄水层。长期以来,城市的生活污水没有经过任何处理而直接排放,生活污水下渗是造成地下水污染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生活方面的污染物质主要包括碳水化合物、氮、合成洗涤剂以及各种微生物。

4、矿业方面:矿坑排出的水或矿山废渣的淋滤水中可能含有重金属和放射性元素,有时是盐水或酸性水,这些水也是地下的污染源。有些地区再勘探和采矿过程中引起含水层之间的沟通,使不同质的水发生混合,也能造成地下水水质的改变。

5、咸水入侵:在滨海含水层中大量的抽取淡水可能造成咸水的入侵,使井水变成。另外相邻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结果使相邻层的咸水直接侵入或越流侵入,使水质变劣。

6、来自自然界自身的污染:自然界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种对人类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正常情况下它们以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存在于大自然中,对人类不构成威肋,有此元素还是人类生存所必须的微量元素,但是由于人类的活动改变了这此元素稳定存在的条件,这此元素及其化合物就会超量的释放出来污染地下水。例如:金属元素砷其化合物有剧毒它在自然界中是以微量元素存在的,近年来利学家们发现地下水中砷含量提高了,原因可能是地下水污染后其中的污染物与砷矿发生作用而使砷从沉积物中脱离出来。

7、人工回灌:用劣质水或未经处理的废水回灌,这些水与地下水混合后,由于地下水的运动而污染含水层。以上这些污染来源要想完全除掉是很难的。地下水本身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在它运动和交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接触外界的环境并受人为的干扰,我们正应当利用这一点来对地下水水质进行控制,使它不致达到危害用户的程度。为此必须对地下水水质进行监控并预断它的发展趋势,以便提前采用相应的对策。

地下水资源不仅在数量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还具有水质好、分布广泛、便于就地开采利用等优点,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地下水污染近几年来在许多地方突出地表现出来,垃圾的填埋、淋滤,农药化肥随雨水渗入地下,石油及化工产品苯及其同系物、苯酚、高分了聚合物等难以降解有机物等渗透到含水层中严重的污染了地下水,对人类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垃圾及废弃物的填埋、农业及生活工业废水排放、石油及化工产品等有机物和重金属、海(咸)水入侵污染地下水、垃圾填埋场渗漏污染、地下淡水的过量开采导致沿海地区的海(咸)水入侵、石油和石油化工产品的污染、地表污(废)水排放和农耕污染造成的硝酸盐污染

地下水污染危害:

一、供水紧张;

二、污染程度和深度也在不断增加;

三、天然水质不良与水型地方病问题突出。引发一系列原生、次生地质环境质量问题;危害人体健康;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加速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造成经济损失。

重庆地下水均由大气降水补给,受其地质构造、岩性及地貌等因素制约,水文地质条件十分复杂,按其含水层的岩性、水力特征,地下水可分为碳酸盐岩喀斯特水、碎屑岩孔隙裂隙水、基岩层间裂隙水三类,其年储量为131.66亿m3。碳酸岩类出露面积2903 km2,占全市面积的35.2%,而喀斯特水占全市地下水总量的80.2%, 主要分布于北部大巴山地和东南部武陵山地。碎屑岩出露面积49723 km2,占全市面积的60.3%,裂隙孔隙水量为20.84亿m3,而水量只占全市地下水总量的15.8%,主要分布西部红层丘陵及中部平行岭谷丘陵地区。层间水主要分布于背斜两翼的须家河及沙溪庙组砂岩地层,地下水沿砂岩裂隙顺层面运动,普遍承压或自流,但水量仅5.2亿m3,占全市地下水总量的4%。

地下热水异常丰富,是重庆的一大优势。重庆的地下热水是由大气降水补给渗透后,经地热增温再沿裂隙系统上升至地表,多以温泉的形式排泄。据不完全资料统计,重庆地区温泉有20多处(表5─3)。按表5-3分析,重庆地区温泉其主要特征有四:第一、重庆温泉均为大气降水补给,地热增温所致,与岩浆活动无关。第二、温泉含水层除彭水及秀山小塘温泉为奥陶系灰岩外,其余均为三迭系嘉陵江组碳酸盐类,露头多为背斜轴部、翼部被河流切割处。第三、温泉多属低温热水(水温20℃─40℃);高温热水(大于60℃)仅渝北区统景温泉一处。第四、水质类型大都属硫酸盐型热水,并含有氟、溴、碘、锶等多种微量元素。同时,经勘探钻孔证明,重庆地区地下热水储量极为丰富,例如江津杜市区南温泉背斜南倾没端钻孔日流量达2880 m3。重庆地区丰富的地下热水,不仅具有旅游、疗养等功能,同时,也是有待开发的宝贵能源资源。

重庆市地下水可分为碳酸盐岩喀斯特水、碎屑岩孔隙裂隙水、基岩层间裂隙水三类,而喀斯特水占全市地下水总量的80.2%, 主要分布于北部大巴山地和东南部武陵山地。裂隙孔隙水量为20.84亿m3,而水量只占全市地下水总量的15.8%,主要分布西部红层丘陵及中部平行岭谷丘陵地区。层间水主要分布于背斜两翼的须家河及沙溪庙组砂岩地层,地下水沿砂岩裂隙顺层面运动,普遍承压或自流,但水量仅5.2亿m3,占全市地下水总量的4%。所以重庆市地下水主要是喀斯特水。

地下水资源量指由降水和地表水下渗补给给地下含水层的动态水量。2006年全市地下水资源量为57.4508亿立方米。其中长江干流区、乌江水系岩溶地区地下水资源量丰富,西部地区地下水资源量少。

随着我市经济的迅速发展,由于工业、生活污水排放和农业生产对农药需求量的增长等原因,我市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但污染程度尚不清楚,为保障人民饮水健康,开展重庆市核心层地下水污染现状调查研究工作,为制定地下水的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沙坪坝区水量不足水质下降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渗滤水对地表水的污染仍是主要的环境问题。冲沟延伸长,沟内汇集的污水流向下游汇入支流,最终汇入长江或嘉陵江河段,成为河水重要的污染源,这对库区水质的保护是极为不利的

沟谷水流和浅层地下水有密切联系,均为深部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冲沟底部多被残坡积层覆盖且植被发育,裂隙分布状况难以查清,但浅部风化裂隙和局部构造裂隙的存在,如① 填埋场的岩层表面就发育有三组裂隙,均为污染水流下渗创造了条件。所以对地下水的污染问题仍不可忽视。尤其是⑥凉风桠垃圾综合填埋场底部为大面积石灰岩分布区,岩溶发育,岩溶水是附近村镇企业单位的重要供水水源 一旦受污染将直接危及人民的健康。对此也应布置采样分析.查明地下水是否受到污染及污染程度,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菔。

地下水依然是重要甚至唯一的水源。

截止0111 年底,重庆市主城区只有两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不到-1B-13 C,加上011-年投入使用的北碚污水处理厂,每天的污水处理能力约为.;3<,其余污水都直接排入江中。全市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为04;2B-13 C,其中生活,": 排放量为-3;.B-13 C,全市城市生活污水氨氮(%D87%)排放量为-;3/B-13 C,其中三峡库区占总量的.3<,影响区占排放总量的0/<;全市生活污水总磷()9)排放量为0 /32;8 C,其中三峡库区占排放总量的.-;/<,影响区占排放总量的0/;0<。此外,污水排放中动植物油类、挥发酚等物质也超标。全市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040B-13 C,其中三峡库区占.1<以上,由于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为.;8<,大量垃圾未得到合理处理而污染环境。据初步调查,库区-./@ 水位下沿江堆存的垃圾量约811B-13 C,随着三峡大坝蓄水,这些垃圾将成为严重污染库区水环境的隐患。

6.贝壳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研究概况 篇六

贝壳是一种天然的生物矿物材料,壳壁从壳质成分上可分为有机质层和无机质层(即碳酸钙层)两部分,其中碳酸钙约占95%,其余约5%为有机基质(如甘氨酸和丙氨酸等)。在有机质精确调控下,碳酸钙晶体在贝壳珍珠层有序沉积,形成多重微层结构[3]。目前,贝壳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4]实现了应用:一是直接利用,将其加工成工艺品;二是间接利用,将其做为建筑材料[5]、吸附剂[6,7,8]、水处理剂[9,10]、土壤改良剂[11]等,从而进一步被加工利用。本文着重总结了贝壳在材料、污水处理和催化领域方面新的应用和尝试,为贝壳的进一步应用和推广提供依据。

1 贝壳在材料领域的应用

刘源森等[12]采用氨基型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对气流粉碎的牡蛎贝壳粉体进行表面改性,并与尼龙6熔融共混合,制备了一种有机硅表面活性剂改性、牡蛎贝壳粉填充的尼龙6复合材料。该材料具有粒子尺寸小、粒径分布窄、热稳定性好的特点,而且材料的熔体流动性和机械力学性能也明显优于未改性粉体,是一种很好的聚合物填料。他还采用KH560偶联剂改性贝壳粉填充的环氧树脂预聚物胶液涂布玻纤布,制备了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13]。贝壳粉中一些极性基团可与环氧树脂的环氧基发生反应,从而以化学键形式接入热固性树脂交联网络,有效地改善了界面结合力,提高了材料的力学性能,与此同时,该材料还可保持较好的电气绝缘性,是一种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绝缘材料。陈涛等[14]以废弃蛤蜊壳为原料,采用糠醛对其表面改性后,制备了贝壳粉体/聚丙烯复合材料。这种材料与聚丙烯有较好的相容性,而且具有明显的增韧效果,其结晶度及抗拉强度随粉体填充量增加而下降的幅度减小。王玮等[15]分别采用钛酸酯偶联剂、硅烷偶联剂、表面活性剂等对贝壳微粉进行表面处理,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贝壳微粉/聚乙烯复合材料,能显著提高聚乙烯的缺口冲击韧性和拉伸强度,其中,钛酸酯偶联剂NDZ-201的处理效果最佳,缺口冲击韧性提高了68%。

李海晏等[3]以贝壳为原料,经去除角质层、分离棱柱层,机械研磨后得到一种生物填料,具有亲水、亲油的双亲性,粒径大小为0.1~2μm,有机物含量约为3.87%,热稳定性良好。胡学寅等[16]将贝壳用酸液浸泡清洗后经高温煅烧,制得一种新型、高效的贝壳吸附材料。此材料可作为各种气体和液体杂质、或各种细菌的高效吸附剂。刘阳等[17]以贝壳粉为造孔剂,研制氧化铝泡沫陶瓷,分析了贝壳粉掺量对泡沫陶瓷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当贝壳粉掺量为10%时,可制得外观良好的氧化铝泡沫陶瓷制品。

2 贝壳在催化领域的应用

赵奇等[18]以海洋贝类和珊瑚类等为载体,利用溶胶-凝胶法、浸渍焙烧法等方法制备了不同类型的Ti O2/贝壳(珊瑚)催化剂,用于海洋中石油的降解反应。当掺铁量为0.7%的Fe3+-Ti O2贝壳催化剂和当掺铈量为1.3%Ce3+-Ti O2贝壳催化剂均具有较佳催化活性,在可见光下照射16 h后对初始浓度为50 mg/L的石油降解率均可达61%以上。ZOU等[19,20]以煅烧后的珍珠贝壳为载体,采用原位水解法制备出纳米Cu2O/珍珠贝壳复合光催化材料,用活性大红染料B-3G的脱色实验进行活性评价。结果表明,以1050℃煅烧的珍珠贝壳为载体制备的纳米Cu2O/珍珠贝壳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最强。Cu2O颗粒产率高且呈椭球状,水解负载过程中,Cu2O颗粒与珍珠贝壳载体间形成了新的化学键,并且纳米Cu2O/珍珠贝壳复合材料对紫外光及可见光均有良好的吸收效果。

李泳等[21]以贝壳粉为载体,制备了用于生物柴油的合成负载型固体碱催化剂。当活性组分负载量为20%,焙烧温度为600℃时制备的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佳,且具有比表面积大、抗酸、抗水性能好的特点,应用前景良好。其催化合成脂肪酸甲酯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原料油的1%~2%、反应温度为60~65℃。Zuo等[22]以贝壳粉为载体,负载铈和钯等活性组分制备了一系列催化剂,用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苯)的催化燃烧。研究显示,在贝壳粉中添加氧化铈可以增加比表面积和总孔体积,降低烧结性能。并且添加的氧化铈可以大幅度提高钯催化氧化性能,是一种新型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催化燃烧的催化剂。

3 贝壳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应用

Yen等[23]利用不同的p H和焙烧温度等前处理方法制备了的一系列牡蛎贝壳粉,可用于水体中Ni(Ⅱ)的去除。研究表明,当p H值为10和煅烧温度为900℃下制备的牡蛎贝壳粉去除Ni(Ⅱ)的效果最佳,并拟合得到了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水体中Ni(Ⅱ)的去除提供了依据。Xiong等[24]通过在废弃的牡蛎壳上负载Cu Cl2制备了炔烃胺偶联反应的催化剂,该方法制备简单,是一种高效的可回收性的催化剂。报道称,在无溶剂和微波加热条件下,使用该催化剂可得到的炔烃的优良范围在85%~97%。并且,该催化剂经过简单的过滤回收后,可重复使用至少六次。这种催化剂不仅可以以较低的成本产生炔,而且减少了资源的浪费,有利于环境条件的改善。Luo等[25]利用牡蛎壳作为活性填料,用于凤塘河的废水处理研究。在360 m2/天中试规模中,这种活性填料对COD、BOD、NH3-N、TP和T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0.05%,85.02%,86.59%,50.58%和85.32%。该填料已应用于红树林示范区的水质处理(处理量为5×103m2/天)和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处理量为1×103m2/天),实践证明,该项技术是成功可行的。

4 结语

贝壳做为一种成本低廉的可再生资源,有巨大的潜在价值。目前,采用废弃贝壳制备了新的功能材料、吸附材料和催化剂载体,突破了传统的贝壳利用方式,扩展了科研工作者的视野,发挥了潜在的利用价值,实现废弃贝壳的高值化利用,变废为宝。贝壳在新领域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在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经济与环境效益共赢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摘要:水产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造成了大量的贝壳废弃物,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引起了科研和环境保护工作者的关注。人们利用其天然的结构和特殊的化学组成,研发了一系列性能优异的功能材料,用于建筑、污染处理、催化等领域。贝壳的创新应用不仅可以实现高值化利用,而且减少了其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是目前贝壳综合开发利用的新的发展方向。

7.自然资源概况教学设计 篇七

关键词:《英语国家概况》 教学方法 策略

一、引言

应用型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和设计强调能力本位,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作为专业基础类课程,《英语国家概况》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社会与文化概貌,增强学生对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的识别力、理解力,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二、课程概要

作为高校英语专业必修课,《英语国家概况》课的总体目标是:比较系统地介绍英、美,加、澳、新等主要英语国家在史地、社会、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的情况及其文化传统,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让学生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史地、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等背景知识,尤其是有关这些国家的发展现状、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基本文化事实和文化现象,以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识别力、理解力,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在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过程中理解、掌握英语并运用英语进行有效的交际和成功的沟通。

三、特殊教学方法在《英语国家概况》教学中的应用

1.合作学习法的运用

合作学习法的基本要素就是指各种具体的合作学习方式或方法所拥有的共同的特定品质或要素,离开了这些基本要素,就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也就无法使之区别于其他的学习方法。合作学习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样也是一个人际交往与沟通的过程,它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有很大影响。

在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法需要注意:学习小组要设置合理,小组作为合作学习的基本形式,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共同学习的环境。小组的合理设置对合作学习法的顺利实施至关重要。小组的设置一定要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基本原则。所谓“同组异质”就是把能力相异、性别相异的学习者编在一个组内。这些学习者能够对同一问题产生不同看法,提出不同解决方案。所谓“异组同质”,就是不同小组之间综合能力相似,这有利于不同小组之间展开平等的竞争,促进整体学习效果的提高。

2.任务驱动法的运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认为学生学得任何知识最终都是通过自己的建构、内化完成的。该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是围绕任务展开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理论运用于《英语国家概况》教学,传统的学习过程转变为教师与学生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成为任务的设计者,任务环节的组织者、协调者,和任务最后完成情况的评估者之一;而学生则转变为学习过程的主体,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决定任务完成的质量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实施任务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教学任务的准备延伸到课外,以有效利用课内时间,保证教学内容的充实和完整。同时,任务的完成离不开小组合作。小组划分应以能否促进小组学习的有效展开为标准,选择有责任心,英语基础好,专业知识丰富的学生担任组长,而组员的构成也应该考虑性格和性别差异,学习主动性等因素,以建立和谐,公平,竞争的学习氛围。

3.网络学习法的运用

网络学习法是在互联网环境下,以某种任务驱动学生进行自主式、探究式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开发和建设《英语国家概况》网络学习平台,学生通过登陆该门课程的网络学习系统,选择与授课内容相关的章节和链接进行学习。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预习、复习、自我测试、递交作业、成绩查询、辅导答疑、BBS讨论等。教师在创建立体化和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要注意知识结构的合理性,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教学网站要链接灵活,交互性强,操作简单,读取速度快,结构明晰,界面美观,色彩清新,动画、声音设计合理,导航清楚,拓展性强,易于维护和更新的特点。

四、结束语

《英语国家概况》课程是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一个窗口,为学生进行文化探索提供了一个基本的认识框架,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遵循文化教学的基本原则,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比较,培养学生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同时,我们也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化被动学习为勇于探索、积极实践,在主动学习、研究、探索、对比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44.

[2]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27.

[3]曹文.英语文化教学的两个层次.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3).10~14.

[4]姚乃强.提高文化素养培养创新能力.外语界.2001.(1).14~18.

上一篇:写我懂得了一个道理的作文600字以上下一篇:棚户区改造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