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行业

2024-12-18

白酒行业(精选14篇)

1.白酒行业 篇一

酒的分类:

白酒啤酒葡萄酒黄酒米酒药酒

按照白酒的香型分类:

清香型汾酒15%

浓香型泸州老窖70%

酱香型茅台其他15%

米香型桂林三花酒

凤香型西凤酒

兼香型西陵特曲

其它香型

贵州醇浓香型35 38 3942 46 52

54白酒行业分析

1.、产量

据中国酿酒协会统计表明,中国白酒产量从1996年的801万吨到2001年的420万吨,再到2003年的331万吨,2004年的323万吨,2005年的349万吨,2006年的300万吨,2007年400万吨,2008年的430万吨左右,2009年420万吨。白酒已基本达到了一稳定的状态,并可能呈现减少的趋势。

2、产值

短期来看,预计2010-2012年中国白酒制造行业产值年均增长率约为25.0%,2012年产值将达到3,827.5亿元;收入年均增长率约为23.2%,2012年收入将达到3,190.7亿元;利润年均增长率约为31.8%,2012年利润将达到560.8亿元。综合以上指标可以看出,虽然未来几年白酒发展速度会有所减缓,但行业的景气度将继续保持。

3、利润分布

目前市场上浓香型白酒占70%左右,清香型白酒占15%左右,兼香、酱香以及其他香型的白酒占15%左右。

3、白酒产品利润分布情况;

在白酒产品中,高中低档白酒的产量和利润分别呈“金字塔”和“倒金字塔”形,高档酒的比例较小,约为20%,但所创造的利润却最大,约占50%多;中档白酒的比例和利润均约为35%;低档酒的比例最大,但是利润却是最小,企业主要是靠低档酒占领市场,创造品牌影响。

4、白酒行业生产厂商分析

从各项经济指标来看,我国白酒生产集中度向着大型企业集中,前20位的骨干企业的销售收入基本上占全行业的40%之多,利税占全行业的60%左右,产量约占全行业的30%。据不完全统计,不包括完全是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我国现有白酒企业3.7万余家,其中乡以上独立核算的白酒企业约4700家。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国有及非国有白酒企业1000多家中,大中型企业占22%,销售收人占了78%,利润总额占了96%。大、中型白酒企业以明显的优势主导着我国的白酒市场。发展大、中型企业是白酒行业的必然趋势。在1000多家企业中,亏损企业占28.94%;295个大、中型企业中亏损企业有53个,占企业数的3.97%;国有控股企业870个,亏损企业299个,占总企业数的22.41%。从统计数据上看,全国白酒行业还近1/3的企业步履艰难,困难重重,且亏损企业大多数又在国有控股企业中。

5、行业发展变化趋势

对于中国白酒行业来说,两极分化可能会加剧。一般酒类企业和贴牌商市场运作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大手笔广告推广模式,前期投入巨资炒作品牌,然后通过知名度来吸引经销商主动找上门来进行合作;另外一种是主打终端模式,即买断餐饮终端来占领市场。这两种方式都需要投入大量的市场运作资金,对于资金不充足的品牌,就会逐渐失去自己的“领地”,而资本雄厚的企业就更加强势,这就注定了白酒在未来两极分化更加严重。

6、行业竞争格局

高端白酒:茅台五粮液剑南春

中端:

低端:

7、行业特征

“贴牌生产”、“买断经营”分析

国外OEM生产经营曾经十分红火,OEM的基本含义是定牌加工,俗称“贴牌生产”,这个概念在家电行业应用的最广泛,逐渐被拷贝到中国白酒行业中来,且近年来十分火爆。

“买断经营”是商家买断厂家生产的某一品牌或某一单品的区域经营权。

厂家热衷“贴牌生产”、“买断经营”的原因:

1、为滞销酒找到销路;

2、为酒厂节约了大量广告费和其他费用;

3、将市场风险转给了经销商。

经销商热衷“贴牌生产”、“买断经营”的原因:

白酒市场的长期不规范,导致市场压价、窜货现象严重,经销商几乎无利可图,因此完全按自己的意愿运作一产品,即“贴牌生产”或“买断经营”,成为经销商的梦想,成为经销商一度抓住的“救命稻草”。

“贴牌生产”也好,“买断经营”也罢,需要经销商具有足够的:

产品优势 管理优势

人才优势 企划优势

资金优势 品牌优势

网络优势 信息优势

才能形成操作规范化、成本最低化、优势最大化。这些壁垒是绝大多数经销商目前无法独立逾越的,毕竟以往的产品代理与独立的品牌运作之间存在着极大差异。更担心的是出自“同门”的品牌过多、过滥,导致市场混乱、失控,使经销商雪上加霜。

现实上经销商由于受自身体制、人力资源、管理经验、经营方式、资金能力等多方面的限制,在市场运作过程中,只有极少数的买断经营品牌在市场上打响,绝大多数都石沉海底,以亏本告终。经销商一度抓住的“救命的稻草”到头来也不过只是稻草而已,不能成为市场发展的主流。

中档酒是新生白酒品牌的最佳立足空间

中国白酒业,高档酒和低档酒市场中已经都拥有了强势的现有竞争品牌,如低档酒中红星二锅头、尖庄酒等,高档酒中的茅台、五粮液、剑南春等,这些品牌在消费群体认同上有着很高的品牌美誉度和忠诚度,整体竞争力有着很强的市场消费维护势能量,新生品牌如果没有强势文化内涵、充足的资本金基础和创新的市场操作思路以及长线投资的企业经营理念,很难在这两个市场中立足。反观中档白酒市场,虽然也有金六福、小糊涂仙、郎酒等较强势品牌的参与,但是由于中档酒市场有着强大市场消费量作为拓展基础,现有品牌消费忠诚度普遍较低和市场技术性操作空间较大的市场机会原因,新生品牌在短期内能够将品牌和市场酝酿成功的可能性较大,中档酒市场是新生品牌发展的一片乐土。

贵州醇属于中档

地域市场品牌仍占消费主流

中国地大物博,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和消费水平差异比较突出,每一个区域市场都拥有地域性的差异消费习惯和个性消费理念。市场消费文化的不同造就了很多比较成功的地域性白酒品牌。地域性白酒品牌坐地为营,借天时、地利、人和之势,在同全国性品牌竞争时,受聚焦化投入策略的焦点因素影响,能够有效的在自我区域市场中遏制外来品牌的发展,或者在长期的市场持久战中最终获胜。地域性白酒品牌的明显特点是:以中档次产品为主;品牌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认同性;同当地的政府有很好的关系;在长时间的市场操作中同消费者建立了很好的情感关系

商务用酒占有很大的消费比例

酒类产品的消费能够造成一种和谐的商务氛围,可以通过相互之间的交谈、沟通,达到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共识,对于生意谈成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通过酒桌上的“文化”交流,可以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建立起真正的友谊,成为彼此心态健康的朋友,融洽的合作伙伴,筑就文明、高雅的合作关系。商务用酒一般都是针对中、高档酒的消费,企业利润空间较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商务活动的频繁,商务用酒的比例还应该会进一步得到提高,因此未来的中国白酒类市场,谁能把握“商务酒”消费市场,迎合商务用酒的消费氛围和市场需求个性,谁就能主导市场潮

2.白酒行业 篇二

一、白酒制造业运行情况

(一)行业规模

2008年我国白酒制造业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发展速度较上年有所加快。去年1~11月,我国白酒制造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411.90亿元,同比增长29.94%,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4.09个百分点。11月末,我国白酒制造业资产总计为1492.03亿元,同比增长19.63%,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5.36个百分点;企业数为1228个,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11个;从业人员年均人数为32.79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4.59万人。

(二)资本/劳动密集度

2008年我国白酒制造业人均产品销售收入、人均资产总额、单位产品销售收入、单位资产总额较上年有较大的提高。去年11月末,我国白酒制造业人均产品销售收入为43.06万元/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8.37万元/人;人均资产总额为45.51万元/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5.23万元/人;单位产品销售收入为11497.58万元/单位,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739.77万元/单位;单位资产总额为12150.09万元/单位,比上年同期增加了821.62万元/单位。

(三)产销情况

2008年我国白酒制造业产销情况良好,产销率总体较高。去年1~11月,我国白酒制造业累计工业总产值为1463.38亿元,同比增长29.82%,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01个百分点;累计工业销售产值为1389.94亿元,同比增长28.40%,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95个百分点;产销率为94.98%,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06个百分点。去年11月末,产成品资金占用为109.35亿元,同比增长31.48%,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2 0.4 0个百分点。

(四)成本费用结构

2008年,由于原材料和劳动力等成本不断增加,我国白酒制造业的成本费用有所提高。去年1~11月,我国白酒制造业累计成本费用总额为1150.5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83.76亿元。其中,累计产品销售成本为928.70亿元,同比增长33.86%,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12个百分点,累计产品销售成本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重为80.71%,占比较上年同期减少了0.27个百分点;累计产品销售费用为131.58亿元,同比增长20.35%,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3.01个百分点,累计产品销售费用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重为11.44%,占比较上年同期增加了0.43个百分点;累计管理费用为80.26亿元,同比增长32.71%,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6.14个百分点,累计管理费用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重为6.98%,占比较上年同期减少了0.04个百分点;累计财务费用为10.05亿元,同比增长21.29%,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2.83个百分点,累计财务费用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重为0.87%,占比较上年同期减少了0.12个百分点。

(五)盈利情况

2008年我国白酒制造业实现利润总体向好,亏损情况也不容乐观。去年1~11月,我国白酒制造业累计利润总额为186.4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50.15亿元;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4.40亿元,同比增长49.72%,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06.15个百分点。去年11月末,我国白酒制造业亏损面为10.26%,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74个百分点;亏损深度为2.36%,比上年同期增加了0.24个百分点。

(六)盈利能力

2008年我国白酒制造业盈利能力总体较好,但毛利率同比下降。去年1~1 1月,我国白酒制造业毛利率为34.22%,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37个百分点;销售利润率为13.20%,比上年同期增加了0.66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为16.20%,比上年同期增加了0.43个百分点;资产利润率为12.50%,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69个百分点;净资产利润率为2 2.5 7%,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31个百分点。

二、主要产品生产情况

(一)累计生产情况

2008年我国白酒产量保持了较为迅速的增长。去年1~12月,我国累计生产白酒569.34万吨,同比增长15.79%,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6.4 1个百分点。

(二)月度生产情况

2008年10月,我国生产白酒51.29万吨,同比增长12.95%,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5.85个百分点。去年11月,我国生产白酒56.17万吨,同比增长16.73%,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27个百分点。12月,我国生产白酒68.75万吨,同比增长14.20%,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00个百分点。

三、重点地区行业运行情况

(一)重点地区行业运营状况

产品销售收入。2008年1~11月,我国白酒制造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411.90亿元,其中,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前5个省(市、区)是四川、山东、贵州、河南、湖北,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524.89、154.86、100.70、87.73、77.99亿元,其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合计占全国的比重为67.01%。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集中度比上年同期(68.71%)下降了1.70个百分点。去年1~11月,我国白酒制造业累计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9.94%,其中,累计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较快的是辽宁、云南、江西、福建、湖北等省(市、区),累计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分别为72.98%、58.81%、57.90%、57.64%、56.25%,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3.04、28.87、27.96、27.70、26.31个百分点。

利润。2008年1~11月,我国白酒制造业累计利润总额为186.43亿元,其中,累计利润总额前5个省(市、区)是四川、贵州、河南、山东、江苏,累计利润总额分别为64.97、62.30、11.76、9.73、7.23亿元,其累计利润总额合计占全国的比重为83.67%。累计利润总额集中度(CR5)比上年同期(82.52%)上升了1.15个百分点。

亏损面。2008年11月末, 我国白酒制造业亏损面为10.26%, 其中, 亏损面较大的有新疆、陕西、青海、甘肃、福建等省 (市、区) , 亏损面分别为50.00%、45.00%、33.33%、30.43%、25.00%, 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9.74、34.74、23.07、20.17、14.74个百分点。

亏损深度。2008年11月末,我国白酒制造业亏损深度为2.36%,其中,亏损深度较大的有陕西、天津、广西、云南、河北等省(市、区),亏损深度分别为38.12%、24.45%、22.86%、20.52%、18.82%,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5.76、22.09、20.50、18.16、16.46个百分点。

(二)重点地区产品生产情况

2008年我国白酒累计产量为569.34万吨,其中,累计产量前5个省(市、区)是四川、山东、河南、辽宁、湖北,累计产量分别为111.76、76.55、57.90、43.17、32.39万吨,其累计产量合计占全国白酒总产量的56.52%。2008年,我国白酒累计产量同比增长为15.79%,其中,累计产量同比增长较快的地区是福建、湖北、广西、湖南、海南等省(市、区),累计产量同比增长分别为117.27%、58.85%、57.33%、52.41%、45.10%,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 0 1.4 8、43.06、41.54、36.62、29.31个百分点。

四、市场竞争状况

(一)企业规模结构

产品销售收入。2008年1~11月,我国白酒制造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411.90亿元,同比增长29.94%,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4.09个百分点。其中:大型企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73.92亿元,同比增长24.28%,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5.84个百分点,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低5.66个百分点。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国的47.73%,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10个百分点;中型企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30.42亿元,同比增长29.11%,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0.68个百分点,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低0.83个百分点。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国的23.40%,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94个百分点;小型企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07.56亿元,同比增长41.32%,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6.65个百分点,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高11.38个百分点。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国的28.87%,占比比上年同期上升了2.04个百分点。

利润。2008年1~11月,我国白酒制造业累计利润总额为186.43亿元,同比增长36.79%,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3.47个百分点。其中:大型企业累计利润总额为1 3 3.7 8亿元,同比增长33.96%,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7.40个百分点,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低2.83个百分点。累计利润总额占全国的71.76%,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58个百分点;中型企业累计利润总额为25.00亿元,同比增长30.02%,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65.01个百分点,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低6.77个百分点。累计利润总额占全国的13.41%,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79个百分点;小型企业累计利润总额为27.65亿元,同比增长60.82%,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2.15个百分点,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高24.02个百分点。累计利润总额占全国的14.83%,占比比上年同期上升了2.37个百分点。

亏损企业亏损额。2008年1~11月,我国白酒制造业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43999.20万元,同比增长49.72%,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06.15个百分点。其中:大型企业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20621.40万元。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占全国的46.87%,占比比上年同期上升了46.87个百分点;中型企业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6 4 2 2.0 0万元,同比增长-34.55%,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33.93个百分点,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低84.27个百分点。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占全国的14.60%,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7.84个百分点;小型企业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16955.80万元,同比增长-13.39%,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5.34个百分点,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低63.11个百分点。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占全国的38.54%,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9.03个百分点。

五、白酒制造行业热点

(一)部分酒类生产技术被限制出口

为规范我国技术出口管理,引导企业的技术出口行为,商务部、科技部发布了修订后的《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其中限制出口技术内容包括茅台酒生产工艺等酒类生产技术,于2008年11月1日正式施行。该《目录》是在2001年12月发布的《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的基础上,综合了国务院各部委、各行业协会和地方商务主管部门的修订建议,经百余位技术和贸易专家多次评审,并经中国工程院专家审定后确定的。《目录》共列入技术150项,涵盖了农、林、畜牧、渔业、纺织、化学原料及饮料制造业、化学制品制造、医药制造等34个行业。其中,禁止出口技术33项,限制出口技术117项。根据《对外贸易法》和《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列入《目录》的禁止类技术不允许出口,限制类技术实行许可证管理。《目录》实施,对规范技术出口管理、引导企业技术出口行为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而饮料生产技术在最新公布的《目录》中被列入限制出口部分,其控制要点包括:非酒精饮料生产技术,酒精饮料生产技术两部分。被限制的酒精饮料生产技术主要包括:运用计算机勾兑调味川酒技术、茅台酒的生产工艺、黄酒生产制曲、酒药生产工艺技术等内容。

(二)浓香型白酒标准化进程加快,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浓香型分会成立

2008年12月26日,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浓香型白酒分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一次委员大会在五粮液集团总部召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四川技术监督局、宜宾市政府、五粮液集团、剑南春集团等相关领导出席了会议。目前,浓香型白酒已成为我国产量最大、市场占有率最高的白酒主体酒种。2007年,全国白酒产量达到493.95万千升,其中70%以上为浓香型白酒。在出口方面,浓香型白酒更是独领风骚,仅五粮液集团一家就占整个白酒行业出口量的90%以上。此次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浓香型白酒分技术委员的成立,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订“标准以企业为主导,面向国际竞争”宗旨的成果,是浓香型白酒行业发展的契机。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一届浓香型白酒分技术委员会由来自五粮液集团、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剑南春集团的25名委员组成,五粮液集团董事长王国春任主任委员,五粮液股份公司总经理陈林任秘书长。秘书处承担单位为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主要负责浓香型白酒领域的国家标准制度修订工作。浓香型白酒分技术委员将围绕食品质量安全、产品质量、技术安全、环境友好、工艺规范、健康绿色等目标系统地开展浓香型白酒标准的研究制定,提高产品质量、规范生产过程,起到规范产业行为、促进白酒行业健康快速发展的作用;同时,提高浓香型白酒标准化水平,加快我国白酒标准国际化进程,进一步促进中国白酒走向国际市场。

(三)《食品安全法草案》出炉

3.白酒行业纳税问题分析 篇三

摘要:作为国内白酒行业,其生产经营的特点及产品的特性决定了整体税负普遍高于其他食品行业,这也造成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为了应对竞争,企业尽可能采取一切手段降低纳税成本,这就导致了国家税款的大量流失,另外,随着税务部门的稽查,加大了企业的纳税风险。所以,通过完善国家税收管理体制,采取科学、高效的征纳手段,提高公民的纳税意识,是减少白酒行业偷漏税行为,促使其健康发展,最终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白酒行业纳税问题解决途径

在我国,白酒有着悠久的生产历史,但由于白酒的酿造工艺和产品特性,决定了酒类行业特别是白酒类企业一直税负较重,通过粗略地计算,我们发现白酒企业的税负平均占主营业务收入的 18%,其中消费税占总税负的 48%,因此,本文拟从目前国内白酒行业所涉及的主要税务问题出发,探究其解决途径。

一、白酒行业纳税存在问题分析

(一)发票管理不规范,偷漏税现象比较严重

众所周知,白酒行业生产是以大麦、小麦、水稻等农产品为主要原料,而上述原料的购进,除了正式的粮食生产购销企业外,大量的还需要从农业生产者个人那里购买。依据税法规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免税农产品,可自行开具农产品收购发票,并按照收购发票注明的价款和规定的扣除率计算抵扣进项税,这使农产品收购发票成为增值税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起到了减轻农产品经营及白酒行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税收负担,促进我国农产品转化的作用。然而,近年来随着金税工程的全面实施,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工作日臻完善,而作为同等效力扣税凭证的农产品收购发票,这一由企业自开自抵,未有任何认证制度约束的农产品收购发票,为不法分子肆意抵扣税款大开方便之门,成为基层税务机关无法控制的一大政策漏洞。

(二)白酒行业涉税行为分析

1.将白酒用于赠送、福利、抵债等行为的纳税处理问题

依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細则》第四条之规定: 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个人消费及无偿赠送他人,均应按视同销售货物计算应交的增值税和消费税。但企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采取鱼目混珠的办法,故意逃避纳税义务。

这种情况大多存在于具有一定规模的白酒生产企业,这些企业为了达到少纳税的目的,有的人为加大损耗量,将因上述行为减少的白酒作为破损处理;有的采取源头控制的办法,即在生产环节将上述非正常销售的白酒单独入库管理,这样操作的结果是:一方面虚增了生产成本,逃避了增值税和消费税,而且减少了应纳所得额;另一方面,对税务机关来讲,由于此种办法未在正常的财务账面体现,而基于白酒生产环节的复杂性,部分税务人员对白酒生产经营过程缺乏足够的了解,基于上述种种原因,税务人员往往很难稽查,最终导致了国家税款的大量流失。

2.白酒品牌使用费问题

白酒品牌使用费实际是部分知名白酒企业因有限让渡其产品名称的使用权而从使用单位获得的一种收益。依照税法的有关规定:白酒生产企业向商业销售单位收取的“品牌使用费”是随着应税白酒的销售而向购货方收取的,属于应税白酒销售价款的组成部分,因此,不论企业采取何种方式或以何种名义收取价款,均应并入白酒的销售额中缴纳消费税和增值税。(国税发[2002]109号)。目前,白酒生产企业为了达到少缴税的目的,通过单独设立新公司,将对外收取的白酒品牌使用费在新公司核算,企业按特许权使用费项目以5%缴纳营业税,而减少了应缴的17%增值税和20%消费税。笔者认为,基于税收管理体制的不完善性,为企业进行合理筹划留下了巨大空间。

(三)税收管理体制的问题

1.税法体系不健全,税种结构不合理,税率设置不科学

从我国的税收体制来看,消费税属于中央税种,地方政府无权分享,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地方国税机关缺少征纳的积极性,所以往往先是考虑增值税的按时入库,以保证地方的财政收入,甚至出现了地方税务部门替企业瞒报消费税的情况,最终伤害了国家的整体利益。

2.税收征管的信息化程度低,征收成本高

目前,增值税专用发票已通过金税工程实施了全面有效监控,但白酒行业农产品收购发票尚无得力的监控措施和网络。因为收购发票是企业自己开给自己抵扣,这就决定了其不可能向增值税专用发票那样建立一整套防伪开票、认证系统。同时农产品收购加工企业的共性问题之一就是现金交易,无法通过银行对其资金流动情况进行有效监控。此外,对其收购的农产品很难进行盘库检查,落实真实的收购量,这也就使纳税评估等手段对其显得苍白无力。

二、思考及解决途径

通过对白酒行业存在的上述问题的深入分析,现提出以下解决途径:

(一)完善税收征管制度

1.对农产品收购发票管理的几点建议

(1)严格进项税额审核制度。对企业申报的农产品进项税额必须按收购对象提供“自产农产品”相关证明;对疑问户必须坚持先查验后抵扣的制度;对连续负申报或税负较低且无正当理由的可限期更正并实行收购凭证由征收机关代管监开。

(2)建立农产品加工企业包括验质、过磅、仓储、付款、盘存等方面的农产品收购制度。掌握收购货物数量及进出仓库的数量,积极推行大额收购数量月审制度,根据企业税负率、收购数量等指标,对一次性购入数量较大的,应及时到企业进行确认,以防收购单位借机虚开收购发票。掌握有关产品的产出率,算出正常情况下产品的成品率、折损率等有关指标,防止企业虚开收购发票,以“进多出少”等手段来偷逃税款。

2.实现税制改革和税制简化,保持合理的税收负担水平,减轻逃避税倾向,以减少税收流失

针对目前我国消费税隶属于价内税的情况,建议逐步推行“价外税”,并在商品价格中表明卖价和消费税,这样既能让消费者心知肚明,又能增强其纳税荣誉感;其次,建议将消费税改为中央和地方共享税,以增强地方税务部门征税的积极性;另外,基于目前白酒行业税负较重,企业生产工艺落后的现状,地方政府将有能力拿出一部分资金,扶持当地的白酒行业更新生产设备,提高工艺水平,而从税收政策的层面考虑,国家可以出台鼓励白酒行业用于科研和新技术开发的费用允许加计扣除的办法,并对企业累计纳税达到一定数额后采取一定比率的返还政策。应该说,上述政策措施的实施,必将对拓展税源,促使国内白酒行业做大做强,为最终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大力弘扬我国的白酒文化发挥重要作用。

(二)合理的机构设置

总观世界各国,其机构设置十分注重效率和权责分明。大多数国家建立了中央和地方两套税务机构,它们有各自的职责权限,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是业务联系,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税务机构内部按税收征管功能设置征纳、检查、行政、计划 研究 等科系。不仅如此,许多国家如美国、俄罗斯、意大利、日本、新加坡等还拥有一支税务警察队伍,负责查明和制止税务违法行为,侦察税务违法个人或税务违法嫌疑人,并采取有利措施避免国家收入流失。所以,对于我国而言,除了进一步明确国税和地税机关的职能外,更要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提高工作的透明度,并逐步建立起一支独立的税务执法队伍。

(三)信息化的税收征管

当今许多国家设置了计算机控制中心,并在全国各地形成联网,与其他各部门进行信息交换,形成比较广泛和严密的税收监控 网络 。在我国,应利用CTAIS系统的功能,加强税务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包括农产品收购数量、销售价格在内的各种涉税信息。逐步实现所有农产品收购凭证的交叉稽核,及时纠正使用农产品收购专用发票中的违法行为。

总之,在我国现阶段,白酒行业税收流失现象严重、手段多样、成因复杂,从而决定了对税收流失的治理应该是全方位的而不是局部的。所以,一方面要逐步完善税收征管体系,另外,通过大力宣传,提高每一个公民的纳税意识,使其牢固树立诚信经营,依法纳税的理念,唯有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白酒行业税收流失问题,并促使其健康发展,最终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将白酒这种古老的名族品牌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白酒消费税征收管理通知.2009.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2009.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2009.1.

[4]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2009.1.

[5]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2009.1.

[6]周华洋.流转税纳税筹划技巧.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02.

[7]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11年全国注册会计师统一考试辅导教材-税法.经济科学出版社.

[8]国家税务总局.中国税务.北京金税图书发行有限责任公司.2009(1).

[9]华财税网.财税速递.北京华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09.

[10]湖南省竞争情报省级中心.2008-2009年中国白酒行业市场研究报告.2009.3(2).

4.白酒行业分析报告 篇四

报告来源:中投证券

研究员:张镭、柯海东

报告日期:****

投资评级:维持看好

主要观点:

白酒:控制价格过快增长是短期政令。由于通胀压力事关社会稳定,中央明确提出将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作为年内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发改委对白酒企业的政令指出“近期,尤其是上半年必须保持价格稳定。”因此,控制价格过快增长影响是短期的。已经提前涨价的企业今年业绩不受短期禁止涨价政令的冲击。

从去年下半年至今,老窖、茅台、洋河、古井贡、汾酒都已提过出厂价,今年业绩的增长不会受到影响。受到通胀影响,白酒提价已成为公众舆论关注的焦点,提价时点、幅度、公告方式及解释已成为考验白酒企业公关能力,营销策略的重要一环,目前老窖表现较为出色,去年下半年以来两次提价均较为成功。产品结构升级已成为替代提价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通过产品结构升级已成为全国性及地产白酒企业替代提价的重要手段,如老窖在国窖 1573 的基础上开发了中国品味?国窖 1573、在普通特曲基础上开发年份特曲;洋河股份运作蓝色经典的思路就是在消费升级的不同阶段,分别主推海之蓝、天之蓝、梦之蓝,推动企业整体的吨酒收入;山西汾酒则在相继开发了 30 年、20 年、40 年青花汾酒。如此充分说明了实际上企业可以通过产品结构升级,补充完善产品线的手段替代提价。产品线向下延伸的白酒企业也不会受到影响。如酒鬼酒今年以来通过主推 200 元以下的中低档酒湘泉来完善产品线,将不会受到禁止涨价政令的影响。

因此我们认为政府短期内禁止白酒涨价并未改变行业确定性增长,维持对行业的“看好”评级,如果个股股价因此利空下挫则为长期投资者带来买入良机。

投资建议:

啤酒:发改委约谈了华润、青岛、燕京、百威四大啤酒集团领导,在了解啤酒行业近期涨价情况及未来动态后,对啤酒企业受成本上升较多,适当提高部份产品价格表示理解。因此此次事件对啤酒行业的影响偏中性。葡萄酒、黄酒:行业协会指出,黄酒、葡萄酒行业也必须充分认识此事的重要性,必须做到防患于未然。我们认为此举对葡萄酒行业的冲击也不会太大,因为过去 5 年,葡萄酒行业吨酒价格复合增速仅为 5.30%,增长更多的是来自于消费量的提升。对黄酒则在短期内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因为当前黄酒企业正欲效仿白酒企过去靠提价提升品牌价值刺激销量的做法,通过“品牌扩张价格提升”实现增长,短期禁止提价将对企业的发展战略形成一定的冲击。

5.2013年白酒行业的营销策略 篇五

而在另一个高端白酒品牌的内部招商促进会上,会议的核心内容竟然是“忘记行业,忘记渠道,忘记代理”、“只要资源,只要团购”。难道,酒企和渠道,真的会大难临头各自飞?中国酒业协会白酒分会副秘书长宋书玉表示,白酒价格高,主要是在市场,流通和消费环节表现突出,也就是说,真正的出厂价其实并不高,但是在流通和消费环节的虚涨太高了,比如说,五粮液和茅台出厂价不到700元,但市场表现价格,茅台最高2000多元,这就不正常了。

未来销售渠道将减少中间环节

从渠道的变革来讲,以前白酒企业很关注超级代理商和大经销商,但是现在这一块不行了。比如银基,它是五粮液最大的经销商,是45度和58度五粮液的总代理,但是现在爆出银基去年中期亏损1.77亿港元。

大经销商的模式,是一把给你打一个亿、两个亿甚至五个亿,买断酒企一个产品,然后再去全国招商,就是我把你的货买过来,再卖给经销商,这是一个转移仓库的过程。而实际上,只有真正把酒喝掉了,才算是真正的销售。

所以,白酒企业未来的政策不是关注超级代理商,而是谁手上有消费者就关注谁,比如团

购代理商,能供应200多家单位的酒水,这将是酒企的营销首选。

网购也是一个不错的白酒经销途径,可以缩减流通环节,直接面对消费者,但目前还不成熟。目前的网购动不动搞特价销售,这对传统渠道的价格体系伤害比较大。“未来,酒企可以定制一款酒,这款酒只在网上卖,其他渠道不卖。”

原来白酒渠道的代理商对毛利的需求比较高,比如茅台出厂价是600多元的时候,市场终端表现价是2000元,中间漫长的渠道,有1400元的差价,渠道把它推上去了。

这是因为,做白酒代理商,需要囤货,做体验营销,还有相关的费用,所以“白酒现有的经销商毛利空间是要积极有效的予以保护。毕竟网上销售目前量很小。但价差很大,就会搞得很被动。”但未来,渠道会做到扁平化,减少中间环节,加大终端服务体验营销的支持力度,培育消费者的口感,这是一个趋势。

直供店模式提升品牌传播效果

对于陕西西凤国典凤香营销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石兴来说,他觉得渠道并不是自己最关注的,最关注的是消费者,“谁手上有消费者,我们就跟谁去合作”。

去年冬天,国典凤香开始演练了直供店模式。所谓直供店,就是以名烟名酒店为载体,来直接销售国典凤香超高端酒品,成为国典凤香直供店的名烟名酒店,由西凤酒厂直接配送酒品,并由国典凤香的品牌服务团队提供门头设计与装修,统一制作西凤国典凤香直供店的标志。

文章由 老酒商城:泸州老酒坊编写提供,转载请注明

据统计,全北京市大大小小名烟名酒店至少有上万家,大规模的也有几千家。成为国典凤香直供店后,由西凤酒酒厂直接配送国典凤香酒品,省去了中间批发的成本,大大提高了名烟名酒店的利润。

同时,西凤酒是大集团大品牌,直接供货,真实货源有保证,最大程度地保证了酒品的质量。国典凤香的品牌服务团队提供门头设计与装修服务,也提升了名烟名酒店的档次。另一方面,对于酒厂来说,上规模的名烟名酒店,地段较好,装修高档,面对的消费人群层次相对较高,因此也是国典凤香形象展示和品牌传播的绝佳阵地。

经营状况良好的名烟名酒店,一般都有自己独特的利润来源,有独特的社会资源,良好的人脉关系,有稳定的客户和团购资源;有的则占据着有利的地理位置,在大型餐饮酒店旁边或者人流、车流、社区集中的场所。双方合作后,这些优势都可以嫁接到国典凤香上来,从而实现双方的合作共赢。

营销策略

放弃政务消费紧盯商务消费

对于高端白酒经销商来说,今年估计要完全放弃政务消费和军队消费,盯住商务消费。为什么有些名酒感觉难受?因为以前他们百分之百的精力都花在政务消费上,没有准备好商务消费。

我们一直是政商并举,现在则要放弃政务消费,只盯着商务消费。所以,今年的重点是对企业公关,包括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主,或者我们真正的目标消费群体,比如各工商联、各商会。

6.白酒行业的高成长性 篇六

白酒行业的高成长性、高盈利性、抗通胀性,使资本对白酒行业越来越关注。白酒产业为资本市场留下了机会,白酒产业都集中在乡镇,向资本市场进发比较晚,而且基本上没有海外资本介入。2012年茅台上市,之后真正意义上的白酒公司上市是很少的,只有洋河和青青稞酒。白酒行业上市的门槛比较高,未来销售收入50亿元将是白酒企业独立上市的基本门槛。大资本对白酒产业已经蓄势待发,联想进入白酒行业的速度很快、中粮、九鼎都已涉及白酒产业。

8、从国际烈性酒发展看,“产能集中,品牌分散”将是中国白酒产业整合

7.白酒行业 篇七

这是同一年度牛栏山第二次获奖。第一次是本年7月, 牛栏山以35.09亿元的品牌价值荣获“2009中国500最具影响力品牌”。牛栏山的丰厚荣誉, 再一次证明了“牛栏山”是当之无愧的北京名片、中国的名片, 是二锅头品牌的领军者。

牛栏山酒厂作为北京地区最大规模保持自主酿造的白酒企业, 拥有多个金字招牌:“中华老字号”、“中国驰名商标”、北京地区白酒业“原产地标记保护产品”、“中国酿酒大师”、以及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和具备国际认可企业实验室等荣誉称号, 并获准使用“纯粮固态发酵白酒标志”。

将“二锅头工艺标准”纳入国家标准的牛栏山酒厂, 通过多年的生产经营深刻意识到,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白酒市场的日趋成熟, 多数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已经从随机购买转变为对某个品牌、对某种产品文化品位的选择。因此, 牛栏山酒厂领导团队适时提出了整合资源、全力打造中国二锅头第一品牌的战略构想。在牛栏山酒厂的第一个五年发展规划中, 明确提出了“321”战略目标, 即:抓好终端销售、引入竞争机制、努力开发新产品三个重点;发挥“中华老字号”、“原产地标记认证”两个优势;全力打造“牛栏山”品牌。其中, 三个发展重点是基础, 两个优势是条件, 打造“牛栏山”品牌是最终目标。在“传承百年酿酒工艺, 弘扬中国白酒文化”的企业宗旨带领下, 通过对牛栏山酒历史传统文化的传承、汲取、融合、创新, 将商业元素与文化元素进行有机结合, 快速发展壮大, 品牌影响力逐渐扩大;通过缜密、规范的品牌运作全面提高了牛栏山二锅头品牌的行业竞争能力。

一个好的品牌, 要有质量过硬的产品做保证。牛栏山酒厂确定了“质量是生命、质量是效益、质量是市场”的质量方针, 打造全程无忧的服务体系:从原料的选购到产品售出, 都由专人负责, 保证品质, 让消费者真正放心。并于1996年建立了ISO9001标准质量管理体系;2004年牛栏山酒厂又建立了HA CCP管理体系, 从原材料到成品出厂的整个过程进行危害分析, 建立了关键控制点和纠偏改进措施。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HA CCP食品危害关键控制点管理体系相互结合, 互为补充, 产品质量和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

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同时, 为扩大“牛栏山”品牌的知名度, 为品牌树信誉, 牛栏山酒厂本着“牛酒人做事永远要让对方感动”的宗旨, 打造全程无忧的服务体系, 力争让消费者买得实惠、喝得舒心。自2004年起, 牛栏山酒厂就开始了观光式企业的创建工作, 即定期邀请消费者和商家来酒厂参观, 并安排专人接待、专人讲解。通过让消费者参观牛栏山酒厂全部的生产流程, 使消费者进一步了解牛栏山酒的质量标准;通过让消费者参观牛栏山酒厂的全部工艺流程, 使消费者进一步认识牛栏山酒优良品质的丰富内涵;通过让消费者参观牛栏山酒厂层层把关的检验环节, 使消费者进一步认同牛栏山酒厂的文化理念。

8.白酒行业十年回顾 篇八

2012年,是中国白酒不平凡的一年,白酒产业在质量安全、政策调整和市场调节等多个方面都经受了严峻的考验,白酒企业生产经营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数据显示,虽然白酒产业(整体上)仍然保持较快的增长,但实际上2012年白酒产业出现了终端销售下降的趋势,2013年前几个月的增长情况,一定程度上是惯性增长。

前段时间,(中国酒业)协会对白酒行业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显示,政策性因素和食品安全热点问题对白酒产业造成的影响是普遍存在的,行业基本认同白酒产业将进入过渡、调整时期。

反观过去几年,我国白酒产业经济飞跃式的高速增长,再对比当前面临的种种问题,有必要对白酒产业近年来的发展历程进行一次梳理和回顾。

1、白酒产业的黄金十年

从经济指标增长情况看,将过去十年定义为中国白酒的“黄金十年”是无可争议的。

十年间,我国白酒产业从2002年全国白酒销售收入495.88亿元,到2012年全国白酒销售收入近4000亿元;从2002年全国白酒产量378.47万千升,到2012年的1153.16万千升;从2002年全国白酒行业利税总额126.78亿元,到2012年利税总额1366.18亿元。

可以说白酒产业在此十年间,创造了巨大而非凡的成就,积累了宝贵的财富,为未来白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十年期间:

一是白酒产业实现了初步集中,企业数量由10年前的3万家减少到1.8万家(其中获证企业8848家);产区化集中明显增强,特色区域如中国(宜宾)白酒之都、“中国(宿迁)白酒之都”等等,再有如四川、贵州联合打造“白酒金三角”的建设;

二是白酒产品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产品初步完成了向上拓展,高、中、低端产品结构更加丰富。

随着经济的进步和消费升级,“少喝酒、喝好酒”的消费理念逐渐得到消费者的认同,这些都使我国白酒中、高端产品市场具备了有力的消费基础。正是适应了这些变化,中国高端白酒悄然崛起。

三是白酒产业链初步形成,随着白酒产业的快速发展,围绕白酒主营业务形成的包装、设计、咨询、传播、农业深加工等等产业链已经具备一定程度竞争力;

四是外部资本加大投入,自2006年以来,外国资本及白酒业外资本投入呈不断上升趋势,推动了白酒产业结构调整,集团化发展迅速,同时促进了白酒产业科技进步、营销现代化、管理现代化等多方面的发展。

五是产业升级加快,产业优化、品牌集中、集群强势的趋势明显。

2、黄金十年的背后

回顾以往,白酒产业成就辉煌,我们姑且认为这十年是白酒产业的成长期,是产业发展过程中资本积累的时期,单从这一点看,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在这一时期,确实达到了较为理想的目标。

但2012年,针对白酒产业的热点频发,政策性限制逐步严格,发展格局骤然转变,给白酒整个行业带来许多困扰,白酒产业到底发展到了哪个阶段?

我们认为,当前我国白酒产业仍处于成长期,确切的说应该是成长过程中的调整期。

关于近一年来白酒业出现的诸如塑化剂、勾兑门、资本做空等等热点,看似是目的明确的背后推手,但仔细分析,其实这些都不是影响白酒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白酒业标准、管理体系的不完善,酒类立法工作的滞后,税收政策的不合理,营销渠道功能单一化,恶性竞争的白热化,投资过热带来的虚浮之风等等,在经济增长狂飙的表象背后,这些被忽视的问题逐渐形成了白酒产业的沉疴痼疾,而国家政策调整和一系列热点只是这些问题爆发的诱因,看似突然实则必然。

2012年的许多曲折,正是给我们最好的警示,“打铁还要自身硬”,必须要正视问题,在高速飞奔的发展道路上,我们应该停下来回头看看,把没有做好的功课补一补,把长期存在的问题和不合理现象改一改。

目前国家相关部门已拟定白酒塑化剂含量要求,结果将在近期向社会公布。根据拟定的塑化剂要求,可以判断白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所有产品都可以达到合格、安全的水平。

从市场销售情况看,相当一部分高价位白酒产品销售主要依赖于政务、商务团购消费,近期政府出台的一系列限制措施,实际上起到了市场调节的作用,确实促进了白酒产品定位的理性回归,也促使白酒产业要重新审视价格体系和价值本质。

从目前的形势看,可以初步做出判断:白酒产业传统的发展模式、白酒产业以数量型的增长导致高速发展期模式、白酒产业以价格持续提升为主要手段的盈利模式、白酒产业以盲目追逐高端奢华产品扩张为主要的商业模式,这几种模式将逐步转变。

白酒产业已经处于转型期的开端,未来的发展必须坚持以适应市场消费需求和社会文化需求为原则,重新构建自身的经营管理体系,抛弃陈旧的观念,转变服务理念和服务对象,让利于民,努力取得消费大众的认知认可,开创白酒产业发展的新局面。

9.衡水老白干白酒行业战略分析文档 篇九

南京财经大学 沈羿岑

1、白酒行业背景分析

白酒是中国特有的、富有悠久历史和精湛技艺的民族传统饮品,在满足人民生活需要,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提高国家财政收入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白酒产业经历了解放初期的恢复,中期的建设和改革开放以来的蓬勃发展三个阶段。近年来,我国酒业的总产值稳步增长,但供给增长快于需求增长,产品销售与竞争的压力加大。另外,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品牌和终端竞争日益激烈、资本运作风起云涌等,是近期中国酒业的主要特点。

2、白酒行业PEST分析 2.1政治与法律环境

2.1.1《食品工程“十二五”发展规划》白酒行业发展方向与布局

按照”控制总量,提高质量,治理污染,增加效益”的原则,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鼓励白酒行业通过改造升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品结构,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规划》密切关注食品安全,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对古越龙山、金种子酒、五粮液、沱牌、舍得、酒鬼酒等企业形成利好。2.1.2 国家专项基金的扶持

国家工信部已将仁怀确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食品• 国优名酒)”,名酒工业园区属该示范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8 月,贵州省经信委按照省级工业园区分类标准的要求,已经批准同意仁怀名酒工业园区为省级一类工业园区。2.2经济环境

1、GDP平均每年增长8%以上,居民的消费水平提高,为白酒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好的环境。

2、城乡建设的推进、城市人口逐年上升为酒品市场提供了更大空间。

3、外国资本加速进入白酒行业,呈井喷式发展,对传统白酒行业带来挑战。2.3社会文化环境

1、地域市场品牌仍占消费主流。

2、消费观念向注重品牌、文化、安全、交际等精神文化需求方面转变

3、中国传统的酒文化,主要是指白酒文化。2.4技术环境

1、国家专利保护政策不断加强

2、逐步实现生产方式与现代化技术的有机结合

3、食用酒精为酒基的液态法白酒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4、新风格、口味的水果发酵、蒸馏白酒,有所创新

3、衡水老白干面临的威胁 3.1现有白酒企业之间的竞争

1)白酒生产企业之间的竞争呈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同时,白酒产业受国家高度控制,规模骨干企业在竞争中的主体地位突出,垄断性较强。2)白酒生产企业之间的竞争,处于产业成长周期的成熟阶段。

3)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没有形成。由于白酒产业较高的盈利能力及较低的进入障碍,地方性的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而白酒企业作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导致了地方保护主义盛行,贸易壁垒森严,整个白酒产业处于无序竞争的状态. 4)白酒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对渠道资源、消费群体资源以及广告盎源的层面上,厂商的竞争力集中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价格、品牌形象、酒质、口感特色、促销、广告.

3.2小企业与新进入者的威胁

由于自2001年5月白酒消费税调整为从价与从量相结合的复合计税方法后,税收负担过重,成本增高,至使生产中抵挡产品微利甚至亏损。一些原来靠偷锅税生存的小型酒厂趁机乘虚而入,与大企业争夺中低档价位产品市场.形成了规模企业拼实力争做高端产品,小企业乘机抢占低端市场的两极局面。3.3替代品的威胁

来自替代品的竞争压力取决于三个因素: 1)是否可以获得价格上有吸引力的产品。2)在品质、消费习惯和满足自我需求方面的满意程度如何。3)购买者转向替代品有无难度。3.4来自供应商的压力

白酒产业的供应商包括包装、制瓶、瓶盖,礼品等上游厂家,数量众多,对白酒企业讨价能力较弱,白酒企业可选择的空间很大. 3.5购买者的侃价能力

白酒的购买者主要包括各级经销商、团体消费者及个体消费者,对于经销商来说,其关注的核心问题就是利润,只要有利润,经销任何品牌的产品都可以

团体消费者比经销商更有选择品牌的权力.

个体消费者对产品口感的要求严格,也习惯于紧跟流行和时尚,个体的品牌忠诚度来自产品的品质和适当的价位. 3.6购买者行为调查 1)白酒消费者的构成

据一项调查显示,90%的消费者曾经购买过白酒,93.5%的成年男性曾经饮用过白酒,10%左右的成年女性能够接受白酒,但不是首选饮料.20-45岁的中青年消费者是高档品牌白酒消费的主要群体.从地区看,中西部地区饮用白酒的人群比例高于东部沿海地区,农村消费者饮用白酒的人群比例高于城市.

2)购买白酒的动机和消费时机

据一项对购买白酒的用途和饮用白酒的场合调查显示,59%的购买者选购白酒是为了自己或招待客人饮用,41%的购买者选购白酒是为了馈赠亲朋好友.在社交场合饮用白酒的比例高达39.1%.平常吃饭时间饮用达21.8%,家庭聚餐时饮用达19.2%,家庭宴客时饮用达11.7%. 3)信息来源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另据最近一项调查显示,消费者本人饮用白酒的经验认知对选购白酒的影响最大,高达59.4%。其次是亲朋好友的口碑相传达35.4%,电视广告的影响为25.3%,说明消费者更加注重对白酒质量的内在要求,广告影响力有所下降. 4)价格、酒精度及口感质量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调查发现,有32.5%的消费者选择20-40元的白酒,28.7%的消费者选择40-60元的白酒,18.9%的消费者会选择60-180元以上的白酒,选择20元以下180元以上白酒的消费者约占19.9%,说明中档白酒销量最大,市场潜力可观.

同等档次、价格前提下,86%的消费者会选择品牌知名度高的白酒产品.酒精含量为45-55%的中度白酒在我国北方地区,酒精含量35-45%的低度白酒在我国南方沿海城市及大中城市成为消费的主体格局.在消费者对白酒质量进行评价时,49.9%的消费者比较重视白酒的口感质量,12.6%的消费者重视酒后反应.

4、SWOT分析 优势:

(l)行业地位日益突显

(2)是国内白酒生产骨干企业和老白干香型中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公司作为“中华老字号”企业生产的中国驰名商标“衡水牌”老白干酒还是老白干香型酒的代裹。(3)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田还拥有我国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瘦肉型种描及商品堵生产基地,是北京市“菜篮子基地”、。“国家生猪活体储备基地”、“河北省农业开发高新技术示范园区” 机会:

(l)白酒是喜宴用酒中的最大消费,需求仍然是巨大的,消费者对白酒的度数雪求呈低度化趋势,所以要企业推陈出新调整产品结构,秉承科技 和创新理念·改变营销模式,加大查传品牌形象(2)酒类行业在市场中整体竞争力较强,发展机会多 劣势:

(l)衡水老白干档次位于中档和中低挡的边缘,总体档次感不强;(2)度数为中高度感觉,不符台白酒低度化的发展趋势;(3)在婚宴用看中,衡水老白千酒名不受欢迎:(4)品牌认可度不蒿,还不够硬,在大众当中辨识度不够 威胁:(1)白酒整体市场呈萎缩趋势,主要爱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且消费考消费观念变化,更多消费者转向低度白酒、果酒或啤酒的消费

(2)白酒市场竞争激烈,在区域市场上,全国性知名品牌和地方性品牌以及一些小酒厂的杂牌酒竞争激烈

(3)白酒市场流行趋势很快在不经意中,本来的领导品牌很容易被竞争对手超越

6、品牌营销策略

1)品牌核心价值的提炼

品牌核心价值的提炼运用历史感、品质、高度等理性诉求,结合儒家风范,和谐社会等情感诉求。设计招贴画和促销品. 2)明星形象广告

借明星的社会效应,无疑是提高品牌知名度的捷径. 3)召开新闻发布会

为创造轰动效应,需召开档次较高的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后各大媒体都对此做相应的报道,会进一步加强品牌认可度. 4)新颖促销品,吸引顾客眼球

儒乡风韵酒在前期推广要搞奖品促销,奖品要新颖,可选用具有衡水特色的内画“鼻烟壶”和侯店毛笔作为促销品,既有收藏价值,档次也显得高档. 5)主推中低档老白干酒,加强酒店高档白酒促销 6)高频次、多角度的媒体宣传,增加的曝光度

在电视广告上,以5秒广告标版的形式在当地电视台黄金栏目播放,具体的形式可以选择前贴、后贴及插播的方式,提高产品的认知度.

在报纸上,以软文或记者采访的形式出现,既可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又可以节省大量的资金。

通过参加公益活动,提高“儒乡风韵”酒的美誉度。7)加强终端促销,增加产品与消费者的互动。目前白酒市场终端促销的方式多种多样:免费品尝、婚宴赠酒、附带赠品,竞赛与抽奖、集物兑奖、优待券、折扣、零售补贴、赠送样品、代金券、精美促销品,酒店促销导购等。我们还可以:

10.白酒行业七个不变主题之我见 篇十

文:苏新亚

1、在白酒总量保持现有水平的基础上,白酒未来几年的商业环境是趋松还是趋紧? 我见:

消费者角度:我总是会听到身边的朋友说:为了身体,少喝点酒,喝点好酒。正确的理解是:增加喝酒的次数,减少每次喝酒的量;选择的酒类品牌,也由以前的是酒就行,向中高档品牌白酒转移。

行业角度:从各专业媒体给出的数据可以清楚的表明:白酒的销售量是在逐年递增的,只不过中高档白酒的数据贡献越来越高。

商业环境:随着国家禁酒令的颁布,大环境方面对于白酒的消费将产生巨大的影响。但是请不要忘记:第一:自白酒诞生的那天起,中国人的习惯就已经养成了,‘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宴’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第二:中国人适应环境的超强能力,是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要不然中国人的身影不会遍布世界各地,也不会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之类的戏语。

总的来说:不管未来的商业环境是趋松还是趋紧,对于白酒行业的影响都只会是暂时性的,白酒行业的发展不会因为一时的困难而停滞不前。

2、未来,企业竞争格局是否会被打破?谁会成为未来白酒界新的领军者?

以高端白酒为例:最近几年,传统三强茅五剑的行业地位正不断受到新兴品牌的挑战,从前些年的酒鬼酒,到现在的国窖1573、洋河蓝色经典、水井坊、道光25等等,从目前的市场表现来看,水井坊、洋河蓝色经典、国窖1573都不错,笔者相信:如果有新的行业领军者出现,将会从这三家之中产生。至于谁能成功,我们都拭目以待。

3、在高端白酒进入群雄并起的阶段,谁更有资格坐论高端?高端市场未来会呈现什么样的态势?

传统三强自不必说,酒鬼酒的市场运作现在来看是后继乏力,从某种程度上说已经是失败了,恰恰因为酒鬼的失败,为后来者提供了市场运作经验,经过分析总结后,本人相信上面提到的几个品牌将会虎口夺食,强占传统三强的部分市场份额。相信传统三强也将会通过提价等手段,有意识的拉开距离,最络走向奢侈品。

4、资本之手对白酒业的渗透是否仍将继续?未来的资本重组与当前会有什么样的本质上的区别?

注意一下最近几年的财经新闻,几乎所有行业都受到了资本之手的影响。白酒也不例外,只不过白酒行业资本之手更多的来自国内,因为他们了解白酒行业在中国的影响及利润回报。思念整合两个杜康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事,现在看效果还算不错,最起码自己不在打架,对于杜康品牌的保护和发展是有利的。

任何事情的关键因素只是一个人的问题。在资本之手能为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股份改变,更多的将会是对企业运营模式的改变。这些人都是极为聪明的,他们将带来全新的体系、理念、以及营销手段,从本质上改变企业原有的生存状态,至于结果会如何,谁都不能下定论。

5、地产酒如何参与未来的竞争?如何打造地产酒的竞争优势?

战场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商场如战场,地产酒的最大优势在于地利。天时(品牌酒对市场的影响)对大家都是平等的,那么地产酒的突破点就应该在于‘人和’了。

如果只是盯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儿,只想保持住每年一定的产品销售及利润回报,显然是在自寻死路。生路有两条,第一:利用‘地利’优势,改变思路、创新经营、稳步发展、从地域性品牌慢慢成长为区域性品牌是风险最小,但也最需要耐心的道路;第二:抛开‘地利’优势,直接运作成为区域品牌,但是这样更像是一场赌局,投资大、风险大,成了就功成名就,败了就尸骨无存。

6、当品牌集中度越来越高,白酒经销商的出路何在?

白酒在分档,同样作为白酒的经销商,也无可避免的随着行业的发展趋势分档。

说句难听话:什么人玩儿什么鸟。经销商的自身素质、发展思路、战略眼光、团队能力、市场资源,将决定未来的出路。自己的路要自己走,谁也不能帮经销商做决定,能决定自己出路的只有经销商自己。

7、白酒传统酿造技艺如何继承与发展?从技术说教到消费者真实感官感受之间的距离如何弥合?

个人认为:这个问题是不需要讨论的,因为像吃饭一样,一个人一个口味,任何一种产品的上市,都会有它的消费群存在是一种现实。但是消费者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消费习惯的改变、更关注健康的事实需求,是企业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有个词叫换位思考,自己经常站在售卖者的角度上考虑问题,别忘了你也同时也是一个消费者。已所不欲、勿施予人。

11.资本助力 白酒行业版图谋变 篇十一

白酒行业成资本新宠

近两年,白酒行业牵手资本市场的新闻屡见报端。

2011年1月,陕西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引进战略投资商进行增资扩股,最终成功引入以中信产业投资基金为首的9家战略投资对象。西凤股份表示,将尽快让西凤酒进入国内白酒行业的“第一梯队”,年销售收入将力争达到40亿元左右,并在2012年底做好上市的各项准备工作。

2011年5月,海航集团与贵州怀酒采用新设公司的方式进行合作,海航集团占新公司股权比例的60%。海航集团表示,将全面整合贵州怀酒的各项资源,力争在5年内使生产能力突破5000吨,在贵州酱香型白酒市场“做二望一”,并成功打入全国酱香型白酒市场的前三甲。

2011年6月,联想控股成为武陵酒业第一大股东。2012年初,武陵酒业千亩万吨酱酒生态园一期工程开工奠基,武陵酒的“名酒回归战略”正在紧锣密鼓的实施中。此外,据媒体透露,联想控股布局白酒行业之路还远远不止于此,目前其正与安徽文王贡酒、稻花香、孔府家等多个白酒品牌进行接触。

就在3月举办的“中国白酒资本运营高峰论坛”上,浏阳河酒业也介绍了其企业未来的发展目标及相关战略规划。浏阳河酒业日前已经获得中国国际金融投资有限公司、湖南高新创业投资集团的投资,金额高达10亿元,这也成为近年来白酒行业的最大一笔融资。在资本助力下,浏阳河酒业将冲刺A股上市。

白酒行业资本运作小高潮频频出现。除上述案例外,河北乾隆醉、陕西太白、贵州珍酒也在近期获得了新一轮融资。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已有超过三成的白酒品牌引进了外来资本。白酒行业之所以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与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密切相关:大量资金从房地产、股市等领域撤出,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资本被迫回归实业,寻找新的机会。而在众多的实体行业中,白酒行业不但具有转手快、保存时间长的优势,其属于内需概念、利润率较高的特点更是备受资本追捧。尤其是骨干名优白酒企业的高附加值、高回报率、快速成长性都令人刮目相看。因此,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大量资本进入高景气度和高成长性的白酒行业“掘金”实属必然。

从产业集中度的方面来看,我国白酒行业还有极大的提升空间。一般来讲,一个行业的产业集中度达到50%以上时,即产业前四强的销售额达到50%以上,整个行业基本处于垄断阶段,这样的产业是没有进入价值的,资本进入基本无利可图。而我国白酒行业前十大企业的产销额尚不足总额的50%,这为资本进入预留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另一方面,我国白酒行业在历经10多年的品牌运作后,也正酝酿着新一轮的行业变局。不少酒企正筹谋改变市场版图布局。目 前,我国白酒行业基本处于区域割据、诸侯混战的状态,实力强劲的一线品牌致力于走向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众多二三线白酒品牌拥有“做大本土、进军全国”的野心和抱负,这都需要强劲资本为其提供助 力。因此,在这一阶段,酒企和资本一拍即合,找到了最佳的契合点,促生了白酒行业“资本潮”的风起云涌。

白酒行业迎来新变局

在资本力量的主导下,白酒行业正在发生一系列的深刻变化,而这些变化极有可能改变中国白酒行业的未来格局。

目前,白酒行业竞争格局已由最初“茅五剑”三家独大的局面,演变为现今“三个世界、四大阵营”的竞争格局,即以茅台、五粮液两大集团以品牌驱动力带动企业发展为代表的“第一世界”;苏酒、郎酒、泸州老窖、剑南春、汾酒等次高端价位领先的“第二世界”。而“第三世界”分两个阵营:阵营一是西凤、古井贡等省级强势企业;阵营二为宣酒、泰山等地级市强势酒企。

总体来看,我国白酒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和整合的阶段,老名酒焕发新生机,众多区域品牌也在当地市场取得了不俗的战绩。业外资本的进入,正是为了谋求更多的机会点。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业外资本的牵手对象主要为二三线白酒品牌,旨在为其提供进一步做大、谋求全国扩张的资本实力。从上述酒企的融资目的来看,基本集中于加速产能扩张、完善营销渠道建设等领域,其图谋更大市场蛋糕的野心不言而喻。

而本身已经拥有强大资本实力的一线白酒品牌,也早已开始了新一轮的并购重组。特别是2010年以来,以洋酒巨头帝亚吉欧为代表的外资对中国白酒行业表现出巨大的兴趣,让一线品牌感到在国内做大做强以及“走出去”的迫切性,为此部分酒企纷纷采取行动。例如五粮液,在2012年初召开的机构投资者交流会上,除了要做“市值第一”外,五粮液反复提及外延式扩张、资本运作、收购兼并,并指出这项工作会在2012年取得实质性进展。而茅台集团也计划在未来20年,努力整合优质资源,收购、兼并5~10个名优白酒品牌,组建“大茅台集团”。

在这两者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白酒行业的竞争将进一步白热化,行业集中度也将越来越高。通过资本运作的巨大力量,我国有望发展出像帝亚吉欧、保乐力加那样旗下拥有许多品牌的大型国际酒业集团。这对于整个白酒行业的发展是有利的。在资本力量的推动下,未来5~10年,白酒行业的整合力度将进一步增强,“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更为彰显,白酒行业将趋向品牌企业、优质产品、原产地的“三集中”。“高端品牌区域化,中端品牌进入快速发展期,低端品牌要想获得市场生存空间,品牌发展路线是其唯一选择。”这是众多业内人士的行业预判。

12.中国白酒的起源 篇十二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酒文化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芳香独特,葡萄美酒夜光杯的色,斗酒诗百篇的激情,借酒消愁愁更愁的比喻,“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洒脱,莫使金樽的气概,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喜悦,绿酒一杯歌一遍的心情,酒不醉人人自醉的意境,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妙喻,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无奈,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悲哀,红酥手,黄藤酒的苦痛,一醉方休的痛快。酒成就了文人墨客的无数佳作, 给了英雄豪杰不凡的壮举,赐予文化浓厚的生活气息,历史与文化给了酒全新的注释,酒文化,根深叶茂。

我国酒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上古时期。其中《史记·殷本纪》关于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为长夜之饮”的记载,以及《诗经》中“十月获稻、为此春酒和“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诗句等,都表明我国酒之兴起,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了。

酒的起源可分为三类:

1. 上天造酒说

素有"诗仙之称的李白,在《月下独酌其二》一诗中有"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的诗句;东汉末年以 "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自诩的孔融,在《与曹操论酒禁书》中有"天垂酒星之耀,地列酒泉之郡"之说; 窦苹所撰《酒谱》中,也有酒"酒星之作也"的话,意思是自古以来,我国祖先就有酒是天上"酒星"所造的说法。然而,酒自"上天造"之说,既无立论之理,又无科学论据,此乃附会之说,文学渲染夸张而已。

2.猿猴造酒说

猿猴不仅嗜酒,而且还会"造酒",这在我国的许多典籍中都有记载。清代文人李调元在他的著作中记叙道:"琼州(今海南岛)多猿……。尝于石岩深处得猿酒,盖猿以稻米杂百花所造,一石六辄有五六升许,味最辣,然极难得。明代文人李日华在他的著述中,也有过类似的记载:"黄山多猿猱,春夏采杂花果于石洼中, 酝酿成酒,香气溢发,闻娄百步。野樵深入者或得偷饮之,不可多,多即减酒痕,觉之,众猱伺得人,必嬲死之。"可见,这种猿酒是偷饮不得的。这些不同时代、不同人的记载,起码可以证明这样的事实,即在猿猴的聚居处,多有类似"酒"的东西发现。

3.仪狄,杜康造酒说

相传夏禹时期的仪狄发明了酿酒。公元前二世纪史书<<吕氏春秋云:“仪狄作酒”。汉代刘向编辑的《战国策》则进一步说明:“昔者, 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日:`“后世必有饮酒而之国者。”遂疏仪狄而绝旨酒“(禹乃夏朝帝王)”。史籍中有多处提到仪狄“作酒而美”、“始作酒醪”的记载,似乎仪狄乃制酒之始祖。一种说法叫“仪狄作酒醪,杜康作秫酒”。这里并无时代先后之分,似乎是讲他们作的是不同的酒。杜康作秫酒,指的是杜康造酒所使用的原料是高梁。可以说仪狄是黄酒的创始人,而杜康则是高梁酒创始人。

在几千年漫长的历史过程中, 中国传统酒呈段落性发展。公元前4000-2000年,即由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早期到夏朝初年,为头一个段落。这个段落,经历了漫长的2000年,是我国传统酒的启蒙期。用发酵的谷物来泡制水酒是当时酿酒的主要形式。这个时期是原始社会的晚期, 先民们无不把酒看作是一种含有极大魔力的饮料。

从公元前2000年的夏王朝到公元前200年的秦王朝,历时1800年, 这一段落为我国传统酒的成长期。在这个时期,由于有了火,出现了五谷六畜,加之酒曲的发明,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早用曲酿酒的国家。醴、酒等品种的产出,仪狄、杜康等酿酒大师的涌现,为中国传统酒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就在这个时期,酿酒业得到很大发展,并且受到重视,官府设置了专门酿酒的机构,酒由官府控制。酒成为帝王及诸候的享乐品,“肉林酒池”成为奴隶主生活的写照。

第三段落由公元前200年的秦王朝到公元1000年的北宋,历时1200年,是我国传统酒的成熟期。在这一段落中,《齐民要术》、《酒法》等科技著作问世;新丰酒、兰陵美酒等名优酒开始涌现;黄酒、果酒、药酒及葡萄酒等酒品也有了发展;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苏东坡等酒文化名人辈出。各方面的因素促使中国传统酒的发展进入了灿烂的黄金时 代。酒之大兴,是始自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主要是由于当时长达两个多世纪的战乱纷争,统治阶级内部产生了不少失意者,文人墨客, 崇尚空谈,不问政事,借酒浇愁,狂饮无度,使酒业大兴。到了魏晋,酒业更大兴起来了,饮酒不但盛行于上层,而且普及到民间的普通人家。这一段落的汉唐盛世及欧、亚、非陆上贸易的兴起,使中西酒文化得以互相渗透,为中国白酒的发明及发展进一步奠定了基础。

13.白酒行业 篇十三

1、全国强势企业——中国白酒国家队:以五粮液、茅台、剑南春和泸州老窖等国家级 传统名酒为代表,拥有与身俱来的高贵血统和悠久历史文化的品牌优势,进行全国市场的战 略布局和运作,在高档白酒市场攻城掠地,实现规模化的拓展;

2、全国区域强势企业——中国白酒国青队:以洋河和口子等白酒新锐势力为代表,具 有一定的传统名酒的品牌优势,它们在本省市场取得良好的战绩,同时凭借现代通路管理和 品牌传播两大利器着力强攻域外中高档市场,取得不菲战绩;

3、省级强势企业——中国白酒省级队:以衡水老白干、陕西西凤、湖北枝江、河南宋 河粮液、江西四特、内蒙河套等省级地方诸侯为代表,它们在本省市场地位稳固,处于绝对 领先地位,但由于企业资源和现代营销能力尚不具备极强的竞争优势,省外市场多为机会操 作;

14.白酒行业 篇十四

白酒市场容量已经饱和,早已由容量性增长进入切割性增长阶段,与此同时白酒也进入被动消费时代,这才是白酒跌入低谷的关键因素。无论任何行业处于市场饱和阶段,往往就是过度竞争的阶段,这必然使企业采取过度竞争手段来参与竞争,如采取过度促销手段等,结果扰乱了渠道,从而导致产品大量库存与积压。因此很多产品不是流通在市场上,而是积压各渠道之中,厂家压给商家,商家压给渠道,致使产品流通环节严重不 畅,长期以来,终于爆发。而正好赶上国家政策调整,取消三公消费,倡导节约。所以在白酒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的问题一下子爆发了,使得白酒十年来跌入低谷

其实白酒出现这样的局面,笔者早在三年前就已经预测到,白酒必有这一天。白酒进入被动消费以来,就必然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被动型市场的消费者缺少对品牌的忠诚,其原因是被动接受的消费造成的,因为消费者不是购买消费。例如别人请你吃饭要喝酒,对方如果买的是茅台,你就会喝茅台,对方如果用杜康酒招待你,你也不会反对。在被请者眼里只要有一定知名度的酒就行所以被动消费型市场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因为消费者很难产生连续消费和重复购买行为。

白酒品牌由于前期的过度竞争,其为了得到更大的“蛋糕”,各品牌过度细分市场,过度开发产品,开发商大肆开发买断产品,在这一阶段埋下了祸根造成产品过剩和积压。而如今白酒进入切割性增长阶段,就是大家抢市场的阶段,不是共同做大,而是分割市场,你的市场做大了,别人的市场就得小,反正市场就这么大而处于这一时期白酒品牌定位很关键,找准市场你就能成功,但很多品牌不是这样做的,而是盲目开发产品,用产品来挤占市场的方法,来扩大市场,最终导致今天市场局面。白酒在这一阶段要学会切割市场,精准定位,不能是你有我有全都有,风风火火闯九州,

大家可以看到这阶段做得比较好的品牌,如蓝色经典,就做到这一点,他切割绵柔型白酒这一品类,从终端渠道做起,价格抓住中低端市场,正是由于前期定位准,运作稳,所以在白酒市场面临大风大浪时刻,虽受冲击但略显淡定而从容。在这一时期,它并没有采取大量开发子品牌和买断产品经营用产品去挤压市场,而是采取切割市场,精准定位,然后通过精耕细作来运作。

那么对处于被动型消费的白酒市场企业而又身处市场危机的白酒该何去何从?白酒企业面对现状应沉着应对,主要做好以下两点:

一、锁定价格区间,重新定位产品

白酒在这时候要想有所突破必须把握好“一个背景”那就是政治和经济,这是在短期内必须考虑的因素,要针对目前的政治和经济状况,要锁定价格区间,重新定位产品。当前高端酒市场短期内较难发展,因此白酒未来应把产品和价格锁定在中高端和中低端产品上,最好走亲民路线与中央政策保持一致。

二、加大品牌建设,实施组合营销策略

白酒未来消费品牌越来越聚焦,因此品牌建设是重头戏,这是一个长期的系统营销工程与此同时,要针对当前的市场需要实施组合营销策略。白酒行业一直以来其竞争手法比较粗放。往往靠单点营销制胜、粗犷掠夺性运作市场,但这些已经不适应当前市场需要,白酒急需做到品牌升级、产品升级、渠道升级和营销策略升级等。我们可以看到在近年运作比较好的品牌,如上所说的洋河蓝色经典采取“品类突破+板块化市场+消费盘中盘”等营销组合模式,郎酒的“高端引领+群狼战术布局+商超突破”营销模式都取得较好业绩,由此也可以看出营销策略组合对竞争制胜会更加明显。

上一篇:[工作总结]实习总结,先转过来了下一篇: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