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概论考试

2024-10-24

旅游学概论考试(精选9篇)

1.旅游学概论考试 篇一

南开大学19硕士研究生考试旅游学概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10分)

1、旅游市场

2、旅游动机

二、问答题:

1、就国际旅游而言,对于哪些人应纳入旅游统计的范围,哪些人不应纳入旅游统计范围,目前世界各国已原则上达成共识,试结合我国的旅游统计情况,说明这一共识何在。(15分)

2、什么是奖励旅游?自其向以来为什么会迅速发展成为很多旅游企业所关注的重要市场?(15分)

3、不论从哪个层次上讲,旅游规划与开发都是旅游目的地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的重要工作。对此你有何评论?理论依据是什么?(15分)

4、有人想出“旅游业是一项具有高度文化性质的经济事业,同时也是一项具有高度经济性质的文化事业。”你在何种程度上赞同或反对这一观点?为什么?(15分)

5、试列出和分析使旅游资源遭受损害式破坏的原因。(10分)

6、假定国际来访游客在某旅游接待国的`消费额为1000万美元。这些资金注入该国经济后,使该国增长2500万美元的产出,使该国净收入增加500万美元,并创造出个直接就业机会和1800个接就业机会。试据有关各类旅游乘数的概念和案例中的有关数据,计算全部可能计算出来的各类旅游乘数值。(20分)

2.旅游学概论考试 篇二

《旅游学概论》课程从旅游学科的形成及旅游发展史的研究入手,对旅游学中旅游资源、旅游业、旅游者、旅游市场、旅游产品等基本问题的若干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便于学生全面和深刻认识旅游及旅游业。

《旅游学概论》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入门课程,该门课程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实践性、理论性,它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课程。有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旅游管理专业目标,有助于学生构建该专业的知识体系,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该专业的学习兴趣,为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1,2]。有必要对该课程教学改革进行研究,该课程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实际困难,比如教学方法等方面。

1《旅游学概论》的特点

1.1 基础性

《旅游学概论》是旅游学基础入门课程之一,它以旅游活动的要素和内容为主线,研究旅游活动的基本规律。该课程的知识面广,重视基础概念,强调应用性,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掌握旅游学科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该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关于旅游学和旅游产业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具有旅游管理的基本技能,并具备运用旅游学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从事旅游职业的道德。

1.2 前位性

一般来说,《旅游学概论》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前位课程,对于学生把握和后续课程的衔接,具有重要作用。实践也证明了该课程的设置,对于激发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习兴趣、增强对旅游业的了解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利用《旅游学概论》课程教学设计进行旅游职业意识培养,符合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有助于学生职业生涯顺利发展。

2 教学内容

《旅游学概论》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基础课,该课程的质量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旅游学科的认识和理解。而教材的质量直接体现着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更重要的是影响着教学质量。《旅游学概论》的教材虽然经过30多年的不断完善,但是仍存在着许多不足。在众多的旅游学教材中,李天元和王洪滨编写的教材,内容丰富,影响很大。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老师来说,选用什么教材作为参考,主要应该侧重于选择能够体现大学教育目的,符合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的要求和教学目标,最好是能在上课过程中以该教材为参考,结合旅游管理职业岗位的实际任务、工作项目,不断地扩充旅游管理专业相关的新动向,追踪相关的热点,逐渐完善本身的教学内容。大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服务一线需要的“职业能力突出、理论知识适度、素质全面发展”的技术型人才。教学内容需要应该突出旅游管理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基础理论的教学应该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和够用为原则,以讲清定义和加强应用为教学重点。通过《旅游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总结了该课程主要内容有7个知识模块,其中,该门课程的核心主要是旅游活动的三大要素:旅游资源、旅游者、旅游业等知识模块;该门课程的基础是认识旅游的知识模块,包括认识旅游的产生和发展、旅游的概念、特点、性质、分类;外延是旅游市场、旅游产品、旅游的影响等知识模块。在具体教学中,也应该处理好《旅游学概论》和后续课程之间的关系。

3 教学方法

3.1 多媒体教学方法

《旅游学概论》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在旅游资源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图片比较等多媒体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感性地总结出旅游资源的分类和定义,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讲课,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巩固学习内容,使课堂形象具体和生动有趣,这样的教学效果要好于老师口头上的表达。

3.2 情景模拟教学方法

在《旅游学概论》课堂上,多媒体教学方法的普及是情景模拟教学方法可以大量使用的前提和基础。一方面,多媒体教学方法的普及可以提供了情景模拟教学法大量使用的时间保证。与传统教学方法比较,情景模拟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也具有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主动性等优势,但它的缺点是占用课堂时间多。授课任务多和授课时间少的矛盾使得很多老师对情景模拟教学方法不敢问津,多媒体教学方法的普及便成为解决这一矛盾的钥匙。视频、音频、图片等媒体素材也能够为学生模拟出逼真的背景环境,为观众营造出身临其境的感受。

3.3 案例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方法是通过对具体教育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该特殊情景进行辩论、讨论、演绎、推断、总结和归纳的方法。这种方法要求老师应该有充足的时间从书籍、网络、电视、报纸上去搜集与课堂有关的案例。

根据教学要求选择案例和精心设计是开展案例教学的前提。如果希望通过案例使学生进入角色和积极思考,可以在各个章节或者每节课程前设计引导案例,帮助理论知识的顺利导入。对于某些需要进一步说明和引发学生深思的问题,比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等可以安排在讲授基础理论后再进行分析。

当老师在讲授一些彼此对立的观点内容时,可以设计辩论案例。比如,在对某些拟开发旅游资源类型进行综合评价时,有的人主张利用社会标准,即是否体现今天社会的成就和发展风姿,有的人主张利用历史标准,即以是否体现地区历史文化发展,可以采用黄河游览区开发遇到的问题,进行案例分析。

无论采用哪种类型的案例,在进行选择案例教学时,应该遵循三个基本原则:(1)典型性。设置的案例一定要有针对性,能够反映相关的旅游学理论知识,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2)真实性和客观性。只有真实的案例才是最具有说服力的。所以应该在选择的每个案例所描述的事件时,案例内容是真实的,不是随意杜撰的;客观性是指旅游案例只是对某个旅游活动进行实事求是的描述,而不能作出主观性的评论。(3)时代性和地域性。选择的案例应该新颖,尽量是最近最新的材料,同时要就地取材,尽量选择学生生活的案例。

3.4 现场教学方法

现场教学方法是指在校内外实习基地或者与校外的企业联系,让学生到旅行社、旅游饭店或者是旅游企业中参观和考察甚至承担工作任务,适当地安排学生与业界人士面对面地交流,这样可以让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得到深化。该方法有助于理论和实际相联系,激发学生热爱旅游管理专业,给学生提供接触工作岗位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5 任务驱动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就是指在教学中,以完成具体的教学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该教学方法需要老师大量阅读材料、精心设计教学任务,每个任务都有适量的新知识点,而且每个任务要有一定的实践性、弹性、开放性和创新性。在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老师只是该过程的组织者,而学生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主体。该教学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的习惯,使学生变成课堂活动的主体,让学生学会如何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然后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比如在认识旅游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先布置任务(如什么是真正的旅游者),而后按照6-8人一个小组对问题进行讨论,然后每个小组派出代表进行汇报,最后老师总结和点评,得出结论。这样也为下一步教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4 改革考核方式

传统的成绩考核方式存在着许多的弊端,一般都是在该课程结束后通过试卷来考核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成绩,不太注重学生平时的成绩,这样容易导致学生临时抱佛脚,只是在临近考试前,才对之前所学内容加以突击,导致专业知识并不扎实,没有学到真正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我们应改革这种考试方式,增加平时成绩的比重,可以与期末考试成绩按照30%和70%的比例分配,比如增加课上讨论成绩、回答问题成绩、作业成绩等,而平时成绩不仅包括出勤成绩,也应该包括平时学习的成绩,这样会提高学习气氛,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使学生能够重视平时的学习,将基础知识更加牢固的掌握。

5 总结

《旅游学概论》在旅游管理专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应该对该课程教学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对于大学老师来说,教育观念的转变应该落实在教学活动中。在掌握培养目标与特点的同时,结合该专业特点,以培养学生具备学习和创新等综合能力为目标,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尝试。《旅游学概论》课程因其教学内容的理论性、专业的基础性,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更具意义。我们只是在教学内容的模块化、教学方法的应用和考核方式的改革上作了初步尝试,《旅游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研究还将会继续。

参考文献

[1]陶卫宁.旅游学概论教材体系建设的现状[J].旅游学刊,2005,10:98-103.

3.旅游学概论考试 篇三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渐渐总结出一套用小窍门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进入到理论课的学习过程中去的一种教学方法。以资共勉。也就是我校推进的“任动单”教学法。

任务单教学模式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主动地根据先前认识结构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一方面,学生通过活动和自主建构。个体的创造力、潜能、天赋、审美鉴赏力、个性等得以表现;另一方面,又丰富、发展着学生个体的个性潜能、资质和素养。学生在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引发、帮助、促进学生学习,在方法和技能上辅导学生,帮助学生获得成功。开展合作一探究教学。学生的认知思维和创新思维得到了有效的激发,有利于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任务单教学法的运作模式,其实施步骤一般可分为以下几步:

(一)学习目标的确定

学习目标是学生努力的方向,是进行活动单教学的前提。教师在每节课的目标时,除了依据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外,更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如果学习目标过高,学生无法实现,目标就形同虚设;如果太低,又很容易达到,对培养学生的能力也没有多大作用。所以,学习目标不仅要切实可行,还要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动一动,跳一跳,就能尝到摘果子的乐趣。这样的目标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学习过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果展示、自我完善、总结提升、达标测试)

“自主学习”是活动的前提,“合作探究”是活动的主体,“成果展示”是活动的外显,“自我完善”是活动的提升。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从学生的知识体系来看,也完全符合学习的逻辑思维。且在这样的自主学习中,学生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动脑、动手、动口之后再加以教师的点拔,对知识的掌握就更牢固。

下面以《旅游概论》第三章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第=节旅游资源的任务单为例

第三章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

旅游资源第一课时任务单

(一)学习目标:

掌握旅游资源的定义,掌握旅游资源的类型和特点。

(二)课堂探究

任务一:概念导入

引言:旅游资源是旅游的吸引力因素。也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当今世界旅游市场竞争激励。旅游业发达国家都千方百计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使它成为最具吸引为例的旅游对象,以招徕源源不断的旅游者,由此可见其重要性。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旅游资源的概念。

任务二:举例分析

任何一个地区的旅游资源都是形形色色,丰富而有特色的,例如桂林山水、苏州园林、浙江古镇等等。请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我国各地区的别有特色的旅游资源,找出典型的例子,再加以分析归类,得出旅游资源的类型并用小黑板展示。

任务三:合作探究

旅游资源的特点有吸引性、变化性、垄断性和季节性。先认真阅读课本上的知识。然后组内合作探究。解决:如何理解旅游资源的这四个特点?

任务四:拓展应用

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文化的宝藏。敦煌研究院的一份报告中说:“近年来局部环境的进一步恶化,特别是人文环境的急剧变化,使得壁画病害发展非常迅猛。”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师曾对记者说:没有可以永久保存的东西,莫高窟的最终结局是不断毁灭。我们毕生所做的就是与毁灭抗争,让莫高窟保存的长久些。

1.敦煌莫高窟是属于旅游资源中的哪一类型?

2你还知道有关敦煌莫高窟的其他资料吗?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派代表在全班展示。

检测反馈:

一、填空题

1旅游资源是能够吸引旅游者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种____和____。

2“黄山四绝”____云海、奇松、怪石和温泉属于____旅游资源,它为旅游者提供了自然美:中国现存的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____北京天坛,属于____旅游资源,它为旅游者提供了艺术美和社会美的审美情趣。另外,如今国外已将____和旅游地居民的热情友好态度列为另一粪“资源”。

3人文旅游资源可以分为____和____。

二、简答题

如何理解旅游资源的季节性?

三、任务单教学法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要有合理的评价体系,或叫激励竞争机制才能真正的激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说:

1.预习成果展示部分:全部组员完成预习活动加5分,根据成果展示的内容、书写加3—5分。

2.课堂活动部分:(1)积极讨论交流,小组加3分;(2)设疑,小组加2分;(3)答疑,小组加2分;(4)纠错,小组加2分;(5)竞答,小组加2分。

4.旅游学概论1 篇四

1、AIESTD定义: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逗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牵扯任何赚钱的活动。

2、旅游:旅游时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任职以外的其他原因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前往异国他乡的旅行和逗留活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3、产业革命:亦称工业革命,指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工业的过程,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这场产业革命于18世纪60年代发生于当时资本主义最发达的英国,于19世纪30年代末在英国首先完成。

4、国际旅游:指跨国界的旅游活动,即一个国家跨越国界到另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去访问的旅游活动。

5、国内旅游:是指人们在其居住国境内开展的旅游活动,通常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到国境内其他地方去进行的旅游活动。

6、大众旅游:它首先是指大众化旅游或旅游活动的大众化,即旅游活动的参加者范围已经扩展到普通的劳动大众。另外一层含义是大众型旅游,即现代旅游活动的大规模开展所形成的以有组织的团体包价旅游为代表的大众性旅游模式。

7、奖励旅游:它不仅是人们的一种异地休闲方式,而且还越来越多的被很多国家的公司企业和组织机构用为激励员工的手段。

8、社会旅游:对于这些低收入的贫困家庭,有些国家采取措施或补助的办法,帮他们实现外出旅游,又称社会补贴性旅游。

9、旅游季节性:现代旅游的开展呈现出不均衡的特点,在时间分布上的不均衡特点被称为旅游活动的季节性。

10、游客:指除为获得有报酬的职业外,基于任何原因到一个不是自己通常居住的国家访问的人。

11、可随意支配收入:指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扣除应纳所得税,社会保障性消费(即按规定应由个人负担的养老金,失业健康保险等社会保障费用的预支。这些费用通常在发放工资时扣除。)以及日常生活必须消费部分之后所余下的收入部分。

12、可支配收入:指个人或家庭的收入中扣除全部应纳所得税之后的部分。

13、闲暇时间:就是指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及其他必须占用的时间之外,可由个人自由支配,用于消遣娱乐或自己所乐于从事的任何其他事情的时间。

14、旅游动机:也就是一个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而决定外出旅游的内在驱动力,即使一个人有意于旅游以及到何处去,做何种旅游的心理动因。

15、旅游资源:凡是能够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环境的自然事物、文化事物、社会事物或其他任何客观事物,都可构成旅游资源。(概念理解:一,旅游资源是招引旅游者来访的吸引力本源。二,虽然表现吸引力的核心因素是某种事物,但是该事物吸引力的真正发挥,实际上同以它为核心所形成的环境有关。三,某一事物所具有的作为旅游资源的地位未必是永恒的,如果它有朝一日失去了这种吸引力,也就不再是旅游资源。)

16、现实旅游资源:通常是指那些不仅其本身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而且客观上已经具备必要的接待条件,并且正在接待大批游客前来访问的旅游资源。

17、潜在旅游资源:通常是指那些其本身可能具有某种能够令人感兴趣的特色,但由于不具备交通条件和其他接待条件,加之可能尚不大为外人所知,目前还无法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的吸引因素。

18、开发旅游资源:实际上就是指通过适当的方式把旅游资源及其所在地改造成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环境,从而使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得以发挥、改善和提高的技术经济过程。

19、可进入性:是指旅游资源所在地同外界的交通联系及其内部交通条件的通畅和便利程度。

20、旅游基础设施:凡属主要使用者为当地居民,但也必须向旅游者提供或者旅游者必须依赖的设施。

21、旅游上层设施:是指那些虽然也可供当地居民使用,但主要是供外来旅游者使用的服务设施。

22、旅游点生命周期:一个以旅游吸引物为核心的旅游环境,例如旅游景点形成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游客接待量都会经历一个由少到多,此后由盛到衰的演变过程。这一过程就为该旅游景点的生命周期。

23、旅游业:以旅游者为对象,为旅游创造便利条件并提出其所需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产业。

24、劳动密集型行业:工资成本在其全部营业成本和费用中占比较大比重的行业。

25、旅游景点:从广义上讲,任何一个可供旅游者或来访游客参观或开展其他休闲活动的场所都可以称为旅游景点。

26、旅行社:是指有营利目的的,从事旅游业务的企业。这里所称的旅游业务是指为旅游者代办出境、入境和签证手续,招徕、接待旅游者,为旅游者安排食宿等有偿服务的经营活动。

27、饭店:是一种以提供全方位侍应服务为特点的不断现代化、专业化的商业性综合接待企业。

28、综合包价旅游:指旅行社经过事先计划,组织和编排旅游活动项目。向旅游大众推出的包揽一切有关服务工作的旅游形式。以总价格的方式一次收取费用。

29、选择旅游:是指旅行社将到访某地的众多散客临时组合成团去某地旅游,在根据每个人要求提供的不同服务分别计价和收费。

30、总体旅游产品:旅游者在离家外出期间,以在旅游目的地访问活动为核心,构成一次完整旅游经历的各种有形因素和无形因素的集成或总和。

31、饭店合作集团:若干饭店为了在物质采购,饭店预订人员培训及市场营销等方面采取联合行动,而自愿组合建立起来的一种饭店合作组织。

32、饭店连锁集团:即一些饭店统一于某个集团公司的领导、监督、管理或指导之下、组成强有力的联合实体。

33、国家旅游组织:是指一个国家中为国家政府所承认,负责管理全国旅游行政事务的组织。

34、国际旅游组织:(狭义)指其成员来自多个国家并为多国利益工作和服务的全面性旅游组织。(广义)的国际旅游组织则还包括哪些其工作部分涉及国际旅游事务的国际组织,以及专门涉及旅游事务某些方面的国际性旅游同业组织。

35、旅游市场:通常用于一个整体市场或旅游客源市场,即产品的经常购买者和潜在购买者。

36、旅游市场细分:是指将一个整体市场按照消费者的某种或某些特点,分解或划分为不同的消费者群的过程。

37、旅游承载力:是指一个旅游目的地在不至于导致当地环境质量和来访游客旅游经历的质量出现不可接受的下降这一前提下,所能吸纳外来游客的最大能力。

38、旅游乘数:是用以测定单位旅游消费对旅游接待地区各种经济现象的影响程度的系数。

39、旅游可持续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为目的,同时也要以不损害后代人为满足其自身需要而进行发展的能力为原则。可持续发展思想强调的是代际公平分配,以使当代及未来人类的需要都能有条件得到满足。

40、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入等于国际支出。

5.旅游学概论的笔记 篇五

第一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原始社会的人类迁徙 一

1.旅游是从早期旅行发展而来的.2.在新石器时代,畜牧业和原始农业开始形成和发展,导致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出现.3.到新石器时代中期为止,由于缺乏劳动剩余物,人类还不存在有意识的自愿外出旅行的需要.二.为什么说人类的迁移活动不属于旅游活动?(问答)答: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这一时期的人类客观上既无旅行的物质基础,主观上也无外出旅行的愿望.当时人类迁移活动的被迫性和求生性都说明他们不属于现今意义上的旅行和旅游.第二节 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

1社会生产力的加速发展,促使手工业成为专门性的行业,并从家庭中分离出来,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填空)2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到原始社会瓦解和奴隶社会形成时期,开始出现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阶级,这便是第三次社会大分工.3.罗马帝国时期旅店的产生,是在政府所社驿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4.人类有意识的外出旅游活动适于原始社会末期,并在奴隶社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5.”易经”上”观国之光”一词,为”观光”的由来(选择,填空 6人类最初的旅行是如何产生的?(问答)答:旅行最初实际上不是消遣和度假,而是由于人们的现实主义以及扩大贸易,扩大对其他地区的了解和接触的需要所产生的一种活动.因而在最初的年代里,主要是商人开创了旅行的通路.第三节 社会的旅行发展

一 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发展

1.水陆交通是中国封建时期重要的交通方式.2.秦朝的”驰道”和”直道”,”五尺道”和”新道”.3这一时期旅行者是商人的商务旅行居多

二 欧洲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发展(看一下)

三 封建社会旅行发展的特点(问答,选择)1特点:a旅行的发展同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有直接联系.b非经济的旅行活动虽然有新的发展和夸大,但这一时期商务旅行仍居主导地位.c封建社会以农业经济为主,农业人口占统治地位.d就非经济目的,特别是消遣性质的旅行而言,参加者多为帝王,官僚,封建贵族,地主等统治阶级及其附庸阶级.中外封建时期再旅行发展的不同-----中国以经商为目的的旅行活动领先于西方.第四节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

一 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的影响 1重大影响:(问答,选择)第一,产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并且是许多人的生活地点从农村转移到工业城市.第二,产业革命改变可人们的工作性质.第三,产业革命带来了阶级关系的新变化.第四,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蒸汽机技术再交通运输中的运用,使大规模的人员流动成为可能.二, 旅游发展过程中的铁路时代.优点:(选择)1比乘公共马车旅行费用低廉.2使旅行速度大大加快.3运载能力大大高于公共马车.4人们外出活动的半径得以增加.三 托马斯.库克的活动于旅游业的诞生(填空,选择)1英国人托马斯.库克开创了近代旅游及旅游业的先河.2一八四一年七月五日, 托马斯.库克用(包租火车)的方式组织了一次团体旅游.这次目的是参加(禁酒大会)3这次活动标志这近代旅游及旅游业的开端,原因是?(或活动的特点)a这次活动有广泛的公众性.b托马斯.库克不仅本人发起,筹备和组织,且始终陪团照顾.C参加者规模直达再当时是空前的.D为托马斯.库克旅行社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并提供应验.3一八四五年, 托马斯.库克首次组织团体消遣旅游.特点:第一 出于纯商业性的目的.第二 在外过夜数天的长途旅游.第三 之前,托马斯.库克做了大量的限期考察.第四 编写并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旅游指南{利物浦之行手册} 第五 托马斯.库克不仅本人陪团和作导游,还在沿途雇佣了地方导游 4一八六五年” 托马斯.库克父子公司”.成立

5托马斯.库克旅行社的问世标志了近代旅游也的诞生.第四节 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对旅游活动的影响(填空,选择)1世界上第一驾飞机于1914年在美国开始飞行.2伦敦至巴黎的定期客运航班首次于1919年8月25日开航.3新航线的失败原因;第一 当时的飞机制造技术落后 第二 人们对航空飞行有恐惧 第三 机票的价格缺乏竞争力

4内燃机的出现预示者近代旅游开始向现代旅游的过渡,喷气推进技术在民航中的应用标志了现代旅游的产生.第五节 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一 现代旅游的概念(名词解释)现代旅游------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特别是本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普及于世界各地的社会化旅游活动.二 战后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问答,选择)原因: 第一 战后世界人口迅速增加.第二 战后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第三 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缩短了旅途的时间间距.第四 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使劳动者的带薪假期得以增加.第五 战后各国城市化进程普遍加快.第六 战后世界各国的教育事业不断想新的广度和深度发展.(人们求知欲的增加)总之要从需求和供给来解释.从供给来看其一是廉价团体包价旅游的发展.其二是许多国家的政府为了发展本国的旅游也,采取了支持和鼓励的措施.第二章 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

第二节 旅游的概念

一 旅游定义的类型

分为两类:一类是概念性定义,另一类是技术性定义,二 作为旅游学研究对象的旅游之定义(名词解释)1 艾斯特定义: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合,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牵制任何赚钱的活动.(此定义为重点,其他定义了解一下)2 艾斯特定义的特点:异地性,暂时性,非就业性 旅游的定义概括为:旅游是非定居者出于和平的旅行和逗留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合, 这些人不会导致在旅游地定居和就业.第一节 旅游活动的类型

一 划分标准(选择题)1按地理范围 2按旅行距离 3按外出旅游的目的归属 4按组织形式 5按计划方式 6按费用来源 7按旅行方式 8按活动内容(此内容易出选择题,要在给出的旅游活动中对号入坐)

二 国际旅游(填空, 名词解释)

1国际旅游:一个国家的具名跨越国界刀另一个或几个国家去访问的旅游活动.2 国际旅游分两类:一是入境旅游,二是出境旅游.3 港澳台同胞来大陆旅游是入境旅游.4按在旅游目的国停留时间的长短,分为过夜的国际旅游和不过夜的国际一日游.三 国内旅游(填空, 名词解释)1国内旅游:人们在居住国境内开展的旅游活动,指一个国家的居民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到本国境内其他地方去旅行的旅游活动.2 不属于居民的常住外国人在境内的旅游活动也属于国内旅游.(判断题)3也可以根据在目的地停留时间,分为过夜和不过夜的一日游.四 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的差别(问答题)1最根本差别:是否跨越国界 2 具体差别: 第一,国内旅游消费低,国际旅游消费较高.第二,逗留时间上,国内旅游这较短,国际旅游比前者长.第三,便利程度上,国内旅游很少游语言障碍,不需手续,而国际旅游游语言障碍,还要办手续.第四,经济作用上看,国内旅游是国内财富的重新分配,总量不变.国际旅游造成国家之间的财富转移.第二节

旅游活动的性质

一 旅游活动是多种现象的总合体现

总之旅游体现在社会现象,文化,经济和政治等面.二 旅游活动的性质

1闲暇活动,是人们从日常生活中解脱出来的一种手段,是一种暂时或短期性的特殊生活方式.2以不同地域间的人员流动为特征,设计经济和政治等许多方面的社会文化活动.第三节 旅游活动的特点(选择)一 普及性 wto在1980年发表的{马尼拉宣言}提出---旅游也是人类社会基本需要之一.2了解大众旅游,奖励旅游,和社会旅游的含义

3奖励旅游始自60年代的美国(和带薪假期要区别开)看----奖励旅游为何会迅速扩大 二 持续性(增长趋势的持续性)

三 地理集中性

全世界的国际旅游活动总人次中,欧洲最多,其次是美洲.四 季节性

1旺季---一年中旅游者来访人数明显较多的时期

淡季----明显较少的时期 2 季节性形成的原因(问答题)从目的地和客源地找原因,包括气候,旅游目的,带薪假期.真正对旅游季节性形成游重大影响的是消遣旅游.3战后各国情况(问答题选择)第一,来自社会上层的旅游者占绝对统治比例,该国旅游的季节性很小 第二,事务旅游者占绝大多数比例,季节性分布也不集中.第三,消遣旅游占绝大比例,季节性很强.第四,社会经济发展到相当搞的阶段,居民收入高,季节性减弱.第四节 衡量旅游发展状况的指标(选择和填空)

一 旅游人数

分为来访人数和出访人数.实际上,通常以(人次)为单位衡量来访或出访数量.二旅游收入和旅游支出

1旅游收入和旅游支出的定义(了解)2 国内旅游收入和国际旅游收入的定义(了解)3国内旅游收入和国际旅游支出的定义(了解)4方法---银行报告法,估测法,混合法或综合法

三,人均停留天数

1人均停留天数指来访旅游者在目的地的平均停留天数,也可用人均过夜次数表示.第三章 旅游者

第一节 旅游者的基本概念

一 以国际联盟的解释

外国旅游者------离开自己第居住国,到另一个国家访问至少24小时的人 要会区分旅游者的范围.(判断,选择)

二 罗马会议(1963)定义(名词解释)1凡纳入旅游统计中的来访人员统成为”游客”

2”游客”分两类:一是在目的地停留过夜的为旅游者.二是不过夜,当日返回的游客,为一日游游客.(问答---标准是如何界定的,特点如何?)

三 我国的统计口径(如何界定的?)1凡纳入我国旅游统计的来华旅游入境人员通称为(来华)海外游客 2知道海外游客的类型,会区分游客是否为海外游客(判断,选择)3海外游客分为海外旅游者和海外一日游游客.四 国内旅游者的界定

界定问题由于没有统一标准,大体看一下各国的标准

五.我国国内旅游统计中的界定(判断,选择)1对纳入国内了旅游统计范围对人员统称为国内游客.2国内游客停留时间不超过6个月,主要目的不是通过从事的活动获取报酬.3国内游客分两类,-------国内旅游者和国内一日游游客 4不列入国内游客统计的人员类型和属于国内游客来出判断

第二节 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 一 足够的可随意支配收入(名词解释)1可支配收入---个人或家庭的收入中扣除全部的纳税后的收入部门.可随意支配收入---个人或家庭的收入中扣除全部的纳税和社会消费,以及日常生活必须消费部分后余下的收入部分.2可随意支配收入的水平决定者一个人的旅游支付能力,因影响着一个人能否成为旅游者.可随意支配收入水平是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重要经济因素.二 足够的闲暇时间(名词解释)1闲暇时间也称自由时间或可随意支配时间

2闲暇时间----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以及其他必须时间外,可用以自由支配,从事消遣娱乐或自己乐于从事的任何其他区事情的时间.3闲暇时间分为---每日闲暇,每周闲暇.公共假日,带薪假期 4带薪假期是法国第一个立法形式规定的

三其他客观因素

有许多社会经济因素和个人因素 例如 身体和家庭拖累状况

第三节 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主观因素

一 旅游动机与个人需要

1旅游动机指促发一个人有意于旅游以及到何处去,作何种旅游的内在驱动力(名词解释)2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选择,问答)从低到高----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受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 旅游动机的类型(问答---简述旅游动机的类型?)罗伯特.w.麦金托什提出四种类型(知道怎样对号入坐)第一 身体方面的动机 第二 文化方面的动机 第三 人际方面的动机

第四 地位和声望方面的动机

三 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

1在影响旅游动机的个人因素中,一个人的个性心理起着首要作用.2美国学者斯坦利.c.帕罗格提出的心理类型模式(分为五种类型)分别为自我中心型,近自我中心型,中间型,近多中心型,多中心型.自我中心型喜欢安逸,轻松,活动两小的活动,思想谨慎,多忧多虑,不爱冒险.多中心型思想开阔,兴趣广泛多变,行为上喜欢奇新,好冒险,活动量大,不随大流.3多中心型旅游者是新旅游地的开发者和开拓者.是旅游大军的先头部队.(选择,判断)4影响旅游动机的个人因素中还有个人的文化与修养以及年龄和性别.此外还要注意有些客观外界因素入社会历史条件,家庭及个人经济条件.四 认识意义

1客观因素是保证条件,主观因素是根本内因.2旅游经营者可采取主动行动,利用各种宣传和促销手段,激发人们对本目的地过企业产品的兴趣.(客观和主观因素加起来可出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第四节 旅游者类型及其需求特点

(分析不同类型旅游者的需求特点?)一 世界旅游组织对旅行社对的分类 世界旅游组织将旅游者分为纳入旅游统计者和不纳入旅游统计者两类.(要会区分两类旅游者,此处出选择判断)2 纳入旅游统计者统称为游客

游客分二类.一类是旅游者----在访问目的地至少过夜一次的游客.另一类是短程旅游者-----在访问目的地不过夜的游客

二 旅游者的类型(问答,选择)(一)消遣型旅游者的特点

第一,在全部旅游者人数中占比例最大 第二,季节性很强

第三,对目的地和旅行方式的选择及出发时间选择方面游较大的选择自由 第四,在旅游目的地的停留时间一般较长

(二)差旅型旅游者的特点

第一,人数相对少,但出行次数频繁.第二,不受或没有季节性

第三,对目的地的选择自由度较小,或没有选择余地 第四,强调舒适和方便,消费较高.第五,价格方面不大敏感

(三)家庭及个人事务型旅游者的特点 季节性较差和差旅型旅游者的特点类似,对价格敏感方面和消遣型旅游者的特点类似,对目的地选择又和差旅型旅游者相同

第四章 旅游资源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基本概念 一 旅游资源定义(名词解释)旅游资源的理论核心是吸引力因素.凡是能造就定义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环境的自然事物,文化事物,社会事物或其他任何客观事物,都可构成旅游资源.二 旅游资源的分类(选择和问答,判断)----根据表现内容的基本属性划分(一)自然旅游资源

自然旅游资源指以大自然造物为吸引力本源的旅游资源(名词解释)1气候条件

2风光地貌或自然景观 3动植物资源 4天然疗养条件(二)人文旅游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指以社会文化事物为吸引力本源的旅游资源.(名词解释)1历史文物古迹

2民族文化及有关场所

3有影响的国际性体育和文化事件

(四)其他旅游资源----除上面两个之外的 1经济建设成就 2科技发展成就 3社会发展成就

4目的地居民对来访者的友善和好客态度

三 旅游资源的特点------(列举并解释旅游资源的特点)从五个方面解释说明

1多样性---表现形式上多样

2吸引力的定向性----只能吸引某些市场部分 3垄断性-----地理上的不可移动 4易损性----保护不当容易受损

5可创新性----认为创造新的旅游资源

四旅游资源的重要性

1旅游资源带来纯经济剩余,---旅游资源带来的旅游业收入扣除开发和经营所需费用后剩余的纯收益.2旅游资源的价值大小取决于本身固有的质量和其坐落地点的结合情况

3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的成功,最根本取决于它拥有的旅游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在于坐落的地理位置和可进入性程度,在于客源地居民对这些旅游资源的必要了解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开发 一 现实旅游资源和潜在旅游资源(名词解释)1现实旅游资源-----不仅本生有魅力而且几经有条件并且正在接待大批游客前来访问的旅游资源.2潜在旅游资源-----指那些本身可能具有某诱人的特色,但由受该低的交通条件或其他接待条件的影响,尚不大为人所知或暂时无法使很多游客前来观赏的吸引因素.二 开发工作的必要性

1开发的目的是为了巩固或完善和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2旅游点的生命周期-----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3应当采取措施延长市场寿命,不断来发,更新,和再生其吸引力.三 旅游资源的评价

1评价的目的----分析其开发的价值,以便确定其开发后的吸引力方向和开发的规模.2评价标准-----例如.美学标准,社会标准或历史标准,以市场为标准.四 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1 开发者的实力和资格 2 分析和预测市场需求 分析项目开发和经营的微观条件 4 分析当地宏观社会经济条件

五 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首要内容(名词解释)1 提高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可进入性

可进入性---旅游目的地统外界的交通联系以及旅游目的地内部交通运输的畅通和便利程度.2 建设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名词解释)-------------凡属主要使用者为当地居民但也必须像旅游者提供或旅游者也必须依赖的设施

包括------(1)一般公用事业设施

(2)满足现代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基本设施或条件

(3)建设旅游上层设施---------即虽然也可提供当地居使用但主要供旅游者使用的 设施(名词解释)(4)旅游景点的建设与管理

(5)培训能够提供专业服务的人员

六 开发工作的原则(选择和问答)1 突出独特型的原则(1)尽可能保持自然和历史形成的原始风貌.(2)尽量选择利用带有”最”字的旅游资源项目(3)努力反映当地的文化特点 2力求经济的原则

首先,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服从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其次,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和有关开发项目的投资效益预测.尽量利用本国或当地的原材料.3注意保护环境的原则 4综合开发的原则

第三节 旅游资源的保护 一,保护与开发的辩证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说,来发本身就意味着破坏,但不能为了保护而反对开发它们,要对它们加以利用,保护的目的是为了利用,因而两者之间没有也不应有根本的冲突本

二 旅游资源遭受损害和破坏的原因

基本上可以分为自然作用和认为作用两大类。

三 保护工作的原则与措施

保护可以分为积极的保护和消极的保护。

具体原则应该是以防为主,以治为辅,防治结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技术手段,注意加强对旅游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第五章

旅游业

第一节 旅游业的概念

一 旅游业的定义(名词解释)

旅游业是以旅游者为对象,为其旅游活动创造偏离条件并提供其所需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产业。

二 旅游业的构成

主要有5部分―――旅行社,交通运输部门,住宿业部门,旅游场所经营部门,各级旅游管理组织,前三种是旅游业的3大支柱。

第二节 旅游业在推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 首先体现在它是旅游供给的重要提供者。其次是它的组织作用。

第三是它对旅游活动的便利作用。

第三节 旅游业的性质和特点 一 旅游业的性质(选择)旅游业是一项经济性产业

二 旅游业的基本特点 1 综合性产业 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产业

判定是否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看其工资成本在其全部营业成本中和费用中所占的比例高低。3 是一种政治性很强的行业

第四节 旅行社

一 定义

1996年 『旅行社管理条例』

旅行社―――有营业目的,从事旅游业服务的企业。(名词解释)二 旅行社的分类

(一)外国的旅行社分类

1旅游批发经营商(旅游批发商和旅游经营商)2旅游零售商――以旅游代理商为代表

(二)我国旅行社的分类

『条例』分为国际旅行社和国内旅行社。

四 旅行社的作用(问答)1旅游活动的组织者 2旅游产品的销售渠道 3旅游业的先锋

五 旅行社开展业务的主要方式 1 报价旅游(选择)

首次 1922年5月 劳动者旅行协会 英国

英国地平线假日旅游公司 1950年 航空包价旅游服务

包价的优点————第一是方便易行,免除一切后顾之忧。第二是在价格上有优惠折扣。3 散客旅游 费用比包价昂贵

但选择余地大,比较自由。

第五节 饭店与住宿业

一 饭店星级标准要点(填空)

按星级划分饭店等级的一般标准是:

一星:设备简单,提供食、宿两项最基本的饭店产品,能满足客人基本的旅行需要。设施和服务符合国际流行的基本水平。

二星:设备一般,除食宿基本设施外,还设有简单的小卖部、邮电、理发等便利设施。服务质量较好。

三星:设备齐全,有多种综合服务设施。服务质量较高。

四星:设备豪华,服务设施完善,服务项目健全。服务质量优秀。.

五星:这是饭店的最高等级,其设备、设施、服务项目设置和服务质量均为世界饭店业的最高水平。二 评星工作原则(4条)

(1)参加等级评定的饭店必须要有一年以上的营业历史;(2)一个饭店的等级应通过多次调查后才能评定;(3)饭店等级的高低通常不受规模大小的限制;

(4)评定后的等级并非永久不变,根据对其执行标准的检查结果,可予更改。

三 饭店在目的地社会经济中的作用(问答)

1饭店为洽谈业务,举行会议,文化娱乐等活动提供场所和便利服务方面起重要作用。2饭店是旅游创收的重要基地

3饭店是地区发展和创造就业的重要促进者 4饭店是旅游和社交活动的重要场所

四 饭店业中的集团化经营

(一)饭店连锁集团

优势: 1资本优势 2技术经济优势 3市场营销优势 4物资采购优势 5管理方面的优势 6风险扩散优势

(二)连锁集团成员饭店的类型

1连锁公司有自己的产权并经营自己的饭店 2连锁公司租来经营的饭店 3由连锁公司代理经营的饭店

4成员饭店是饭店根据同连锁公司签订的特许协议

(三)饭店合作集团 1市场营销合作集团 2物资采购合作集团 3人员培训合作集团 4预定系统合作组织

第六节 旅游交通 一 旅游交通的任务和作用

旅游交通指旅游者利用某种手段和途径,实现从一个地点到达另一个地点的空间转移过程。作用――1 从需求方面,是旅游者完成旅游活动的先决条件 2从供给看,是发展旅游业的命脉

二 主要的旅行方式(选择)―――大体看一下就可 此部分要注意许多的第一次和例子

三 我国旅游交通的发展与问题 1运力不足的问题

2各种机动车俩和非机动车辆混杂行驶 3交通运输部门的服务质量落后于其他旅游服务部门

四 影响旅游者选择旅行方式的因素(选择)1旅游目的 2运输价格 3旅行距离

4旅行偏好和经验

第七节 旅游景点 一 旅游景点的定义

定义――由某一旅游组织或企业对其行使管理的旅游景点。特点――-专用性,长久性,可控性

二 旅游景点的类型(非重点)

三 旅游景点在旅游业中的地位

记住它是旅游精华的场所且居于中心的地位

四 景点经营中应注重的问题 1竞争状况

2顾客需求层次的提高 3新技术的发展

第八节 旅游业的产品 一 概念

旅游产品分为总体和单项旅游产品

二 特点(选择)

1无形性 2不可转移性 3不可储存性

4生产与消费同步性 5综合性

最后两个问题大体看一下书

第六章

旅游组织

这一张主要是记住各个组织的简写,年份,和地址

第一节 政府对旅游发展的干预(看一下书即可)

一 国家政府支持发展旅游和旅游业的动机

(一)政治动机

(二)社会发展动机

(三)经济动机

二 政府干预旅游发展的必要性

三 政府干预旅游发展的手段 1 需求管理手段

(1)目的地的宣传与促销(2)提供信息服务

(3)控制价格去影响需求(4)控制游客进入量 2 供给管理手段

(1)控制土地用途(2)对建筑物管制(3)市场管制(4)特别征税(5)投资鼓励政策

第二节 国家旅游组织

一 国家旅游组织及其设立形式

(WTO)国家旅游组织指一个国家中为国家政府承认,负责管理全国旅游事务的组织。设立形式分为:

1是国家政府的一个部门 2 半官方组织 3民间组织

二 各国国家旅游组织的差异原因 1 国家政治经济制度 2旅游业发达水平

3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第三节 我国的旅游组织 一 旅游行政组织

国家旅游组织

我国的构架旅游局前身是1964年成立的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记住)

二 旅游行业组织

资源平等基础上组成的行业协会,非营利性。

三 旅游教育与学术组织

高等旅游院校协作会和中国旅游未来学会。

第四节 国际旅游组织 一 现状

1967年为国际旅游年 各个旅游组织的英文简称要会区分(选择)

二 与我国有关的国际旅游组织 1世界旅游组织(WTO)

总部在马德里,我国于1983年加入,为第106个成员。2 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PATA)

成立于1951年,总部在美国的旧金山,我国1993年加入。3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成立于1945年,4国际民航组织(ICAO)

成立于1947年,总部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我国于1974年加入。5世界旅行社协会联合会(UFTAA)

总部在比利时的布鲁赛尔。我国于1995年加入 6国际旅馆协会(IHA)

成立于1947年,总部在巴黎。我国于1994年3月加入。

第七章 旅游市场

第一节 旅游市场的概念

指的是旅游需求市场或旅游客源市场 第二节 旅游市场的划分 一 划分的概念和意义 也称为旅游市场细分化,指将一个整体市场按照消费者的某种或某些特点分解或划分为不同的消费者群的过程

意义:1有助于选定目标市场

2有助于有针对性的开发产品

3有利于有针对性的开展促销

二 划分方法 以地理因素为标准

2以旅游消费者的某些特点为标准进行划分

第三节 全球国际旅游客流状况

重点记住欧洲是世界上接待国际旅游的中心地区 国际旅游客流规律:

1近距离的出国旅游,特别是前往邻国的国际旅游。一直占据绝大比重。2远程国际旅游而言,其主要客流发生于欧洲,美洲,东亚和太平洋地区。3随着亚太经济的发展,该地区在世界国际旅游中的地位迅速上升。

第四节 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客流 一 现状

有三部分组成 1外国人 2海外华侨 3港奥台同胞

二 有组织接待的来华旅游者人数――指来华旅游入境者中由我国的旅行社以及中央部委。群众团体和其他单位接待的人数。

三 重点客源市场的选择(看一下书)

四 我国旅游业的主要海外客源市场

(一)近程市场 1港奥台地区市场 2日本市场 3韩国市场 4俄罗斯市场 5东盟市场 6澳大利亚市场 7中东市场

(二)远程市场 1北美市场 2西欧市场

第五节 我国旅游也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地理位置距离世界上大多数主要国际客源产生地较远

2距离主要客源国较远的旅游目的地最容易受经济危机和世界油价上涨的打击 3我国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质量尚存在问题 4市场宣传和海外促销仍有待进一步改进

第八章 旅游的影响(问答题)

第一节 旅游的经济影响 一 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1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2有助于货币回笼。3增加目的地经济收入。4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5增加政府税收。

6平衡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别。7增加就业机会。

二 消极方面的影响 1可能引起物价上涨

2有可能影响产业结构发生不利变化

3过重依赖旅游业会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

第二节 旅游促进接待地区经济发展的理论依据

旅游乘数是用来测定单位旅游接待地区各种经济现象的影响程度的系数 旅游乘数的类型:

1营业额或营业收入乘数 2产出乘数 3收入乘数 4就业乘数

影响旅游乘数效应的因素 1漏损量的大小

2接待国的产业结构和生产能力

第三节 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

一 积极方面的影响 1有助于提高民族素质

2有助于增进国际间的相互了解 3有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4有助于推动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发展 5有助于促进生活环境的改善

二 消极方面的影响 1不良的示范效应 干扰目的地居民的生活

3当地文化被不正当的商品牌化

三 正确认识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

18世纪,亚当。斯密观查了当时欧洲学生的修学“大旅游”(选择)

第四节 ;旅游的环境影响

一 积极方面的直接影响

1使历史建筑和古迹遗址得到维护,恢复和修整。

2使休闲和娱乐场所以及相关设施的数量得以增加。

3使道路,交通运输服务等基础设施得以重视和维持。

4使旅游接待地区的环境卫生得以重视和维持。

二消极方面的直接影响

1使当地水和空气的质量下降并使噪声增加。

2使人口密度增大,交通阻塞,造成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相对缩小。3使当地的历史古迹的原始风貌甚至寿命受到威胁。4加剧了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损坏及破坏。

5旅游接待设施的过度开发和建设,使当地原有的自然景观遭到破坏。

第五节 可持续旅游发展 一 含义

1987年,布仑特兰报告指出。

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

二 内容(问答)

1增进人们对旅游所产生的环境影响于经济影响的理解 2促进旅游的公平发展

3改善旅游接待地区的生活质量 4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经历

三 实现客持续旅游发展的关键

核心问题是――改地的旅游承载力即一个旅游目的地在不至于导致当地环境和来访游客经历的质量出现不可接受的下降这一前提下,所能吸纳外来游客的最大能力。预防和控制措施 1端正认识

2加强旅游规划,防止超负荷发展 3健全法制,加强管理

6.旅游学概论复习题 篇六

一、名词解释

1.旅游2.规范化旅游3.托马斯·库克4.旅游流向5.社会统计法

6.旅游产品7.旅游者8.可自由支配收入9.旅游动机10.旅游决策

11.旅游资源12.可再生性旅游资源13.旅游业14.旅游设施

二、辨析

1.马可波罗的名字成了旅游的代名词。()

2.旅行总社的直接依靠力量是旅游者。()

3.旅游资源的最本质特征是不可移动性。()

4.旅游资源是构成旅游活动的首要条件。()

5.美国是我国最大的国际客源国。()

6.最早从事旅游接待工作的国家是法国。()

7.新中国第一家旅行社是中国国际旅行社。()

8.短程旅游是指七天以内(含七天)的旅游。()

9.旅游交通是旅游者和旅游地之间的媒介。()

10.旅游地的接待能力具有无限的可挖掘性。()

11.旅游者从旅游地带走的是旅游资源。()

12.旅游地是旅游业各种旅游产品地组织者。()

13.现代旅游地首要特征是多样化。()

14.旅游活动最基本的层次是娱乐购物。()

三、多项选择

1、我国“观光”一词最早出现在()

A、《左传》B、《易经》C、《史记》D、《资治通鉴》E、《诗经》

2、旅游一词是哪些词的组合()

A、观光B、旅行C、游览D、观赏E、郊游

3、旅游活动的基本组成要素()

A、旅游者B、旅游业C、旅游资源D、旅游交通E、旅行社

4、旅游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有()

A、观察法B、个案法C模式分析法D、社会统计法E、比较法

5、近代旅游形成的标志是()

A、火车团体旅游的出现B、消遣旅游的出现C、铁路投入运营D、旅行社的产生E、出国旅游的产生

6、现代旅游的鲜明特色是()

A、大众性B、持续性C、集中性D、季节性E、综合性

7、旅游产品的特性有()

A、综合性B、不可移动性C、不可储藏性D、易损性E、无形性

8、我国旅游业存在的问题有()

A、设施不足B、卫生差C、交通不便D、接待能力有限E、工作人员素质低

9、旅游市场按年龄划分有()

A、儿童B、青年C、中年D、老年E、少年

10、按季节划分旅游市场可分为()

A、淡季旅游市场B、平季旅游市场C全年市场D、旺季市场E、冬季市场

11、世界旅游市场发展的趋势是()

A、多样性B、个性化C、老年者增加D、竞争激烈E、参与性

12、我国国际客源组成有()

A、外国人B、外籍华人C、华侨D、港澳同胞E、台湾同胞

13、旅游市场分析法有()

A、人次指标法B、收入指标法C、调查法D、停留天数法E、出游率

14、下列不属于旅游者的有()

A、到外地上学的B、大使馆工作人员C、暂时居住的D、访问学者E、外地疗养者

15、按组织形式划分旅游者有()

A、家庭旅游者B、团体旅游者C、散客旅游者D、出差旅游者E、豪华旅游者

16、对旅游价格敏感者有()

A、公费旅游者B、消遣旅游者C、奖励旅游者D、社会旅游者D、自费旅游者

17、个人收入水平对旅游的影响有()

A、目的地选择B、交通工具选择C、消费结构与水平D、距离远近E、购物

18、人们外出旅游的心理因素有()

A、求乐B、求知C、求奇D、求自我实现E、求尊重

19、影响人们旅游动机的社会因素有()

A、物价B、污染情况C、政治形式D、国家政策E、民族关系

20、陈传康的旅游活动层次理论有()

A、观光游览B、专项旅游C、旅游文蕴D、购物娱乐E、自由旅游

21、人文旅游资源包括()

A、古树B、古运河C、遗迹D、建筑物E、习俗

22、水文旅游资源有()

A、风B、声音C、河流D、湖泊E、海洋

23、旅游资源有哪些特点()

A、多样性B、观赏性C、地域性D、季节性E、永续性

24、旅游资源的质量包括()

A、历史意义B、美学意义C、科学意义D、环境容量E、数量多寡

25、黄辉实对旅游资源评价的标准有()

A、季节B、污染C、联系D、可进入性E、市场

26、旅游业的特点有()

A、文化性B、季节性C、敏感性D、带动性E、涉外性

27、发展旅游业的基本条件有()

A、旅游资源B、旅游市场C、旅游交通D、旅游设施E、旅游环境

28、火车旅行的优点有()

A、价格低B、污染小C、运量大D、速度快E、时间短

29、旅游饭店的发展阶段有()

A、客栈时期B、大饭店时期C、商业饭店时期D、新型饭店时期

E、度假饭店时期

30、旅游创汇的优势有()

A、创汇率高B、结算简便C、直接创汇D、没有贸易壁垒限制E、成本较高

四、简答题:

1.简述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

2.简述1845年夏天利物浦团体消遣旅游的特点。

3.简述世界旅游市场多元化的原因。

4.各国政府为加强本国旅游业竞争实力而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5.简述消遣旅游者的特点。

6.简述闲暇时间和旅游的关系。

7.简述旅游资源开发的内容。

8.简述发展旅游业的基本条件。

9.旅游饭店在旅游业中的作用是什么。

10.简述旅游就业的特点。

11.旅游对接待国经济的积极影响。

12.旅游交通在旅游业中的作用。

13.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14.影响旅游动机的社会因素。

15.旅游产品的特点。

五、论述题

1.论述新时期我国旅游业的根本转变。

2.论述客流流动的规律。

3.论述旅游业的特点有哪些。

4.论述饭店连锁集团的管理优势。

5.论述旅游对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

6.论述家庭及个人事务型旅游者的特点。

7.旅游学概论考试 篇七

一、开卷考试的意义

开卷考试对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 适应素质教育对创新型、实践性人才培养的需要。

由于这门课的内容较多, 闭卷考试学生记忆的任务量繁重, 为了减轻学生负担, 题目相对简单, 大部分内容为书上现有答案, 在命题过程中表现出重书本知识的机械记忆轻理解、综合运用和深层分析, 致使学生的思想受到束缚, 创新能力得不到发展。尽管学生学到了扎实的基础知识, 但是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技术和经验, 以及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有新观点、新见解的创新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和锻炼。学生只需要考前猛背, 就能考试过关, 甚至会出现平时认真听讲的学生考不过平时不上课的学生, 所以造成一种错觉:上课不用听, 到时猛突击就行了, 最终学得的知识支离破碎, 考完几天就什么都忘记了, 达不到考核目的。开卷考试省去学生背诵的大量时间, 可以用来拓展课外知识, 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等, 以及拓宽学生视野, 增长学生才干,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开卷考试的题目具有开放性、综合性、现实性, 要求学生视野开阔、能独立思考、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深层次分析现实问题, 要求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它与知识经济对人才思维灵活、视野开放、具有创新能力的要求相适应, 与素质教育的目标相适应。

2. 开卷考试推动了政治课的教学改革。

长期以来, 围绕“应试”这根“魔棒”, 政治课的教学改革总是迈不开步子, 缺乏实质性进展。开卷考试的推行, 解除了政治课所受应试“魔棒”的束缚, 让思想政治课教师放开手脚, 大胆地进行各项教学改革尝试,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拓展学生的知识空间, 为实现政治课“知识、能力、觉悟、行为”相统一的目标创造条件。

3. 减轻了学生负担,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促进了学风建设。

开卷考试免去了学生死记硬背的繁重任务, 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使学习和考试变得更加轻松, 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更加有利于学风建设。

二、开卷考试对教学的要求

开卷考试不但没有对教师降低教学要求, 弱化这门课的地位, 反而对教师管理学生、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开卷考试”。

有些同学听到“开卷考试”的消息后, 错误地认为开卷考试只是照抄书本, 因而放松了平时的学习。任课老师一定要加以正确引导, 教育学生认识“开卷”只是考试形式的变化, 并不意味着教学要求的降低, 考试难度的降低, 反而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更高, 所以学生丝毫不能疏忽和放松学习, 平时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学生学习的监督检查。另外对开卷考试题型的变化, 考查学生能力的变化及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都要给予必要的引导。

2. 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面和敏锐的观察力。

开卷考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为开卷考试的特点之一是开放性, 出题比较灵活, 涉及面较宽, 综合性较强, 联系实际较多, 所以要求教师不但要对基本理论有深刻的理解, 对内容进行系统的讲解, 而且要有开阔的视野, 广博的知识面, 敏锐的观察力和应变能力, 经常关心时政, 联系现实, 针对某一个问题讲出自己的观点, 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给学生树立起独立思考、敢于创新的典范。

3. 注重教材的纵横联系, 变片面教学为整体教学。

在闭卷考试中, 对某一处的知识点考查的内容较多, 因此有些教师注重某一章某一节的教学, 在讲课中对某一章某一节的内容讲得较详尽、透彻。学生对单个知识点的把握较好, 但综合起来就不知所措。但是在开卷考试中, 综合性的题目较多, 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整体把握能力和综合能力。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这一变化, 除了讲清单个的知识点外, 还要对教材的前后联系、知识点的融会贯通讲清楚, 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以不变应万变,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应变能力。

4. 应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

开卷考试题目比较灵活, 要求学生灵活多变, 平时养成勤于思考、灵活应变的能力。因此, 要针对教材中能拓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地方进行研究和探索, 设法让学生多思考, 激起学生的思维兴奋点, 使他们于无疑处生疑, 产生新奇感和探索感, 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教师要注意设疑、质疑,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 以多种方式启迪学生独立思考, 开拓创新, 敢于表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三、开卷考试对学生的要求

开卷考试不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对学生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1. 基础知识要扎实。

开卷考试并不意味着什么都不用背了, 一些基础知识还是要牢牢掌握的, 否则开卷考试就是失败的。基础知识是最基本的东西, 学生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 才能谈得上运用, 谈得上创新, 谈得上独立思考。熟能生巧, 只有夯实基础, 才能运用自如。如果基础知识不牢固, 一切都谈不上。

2. 要系统复习, 做到融会贯通。

有些学生认为开卷考试不用再系统复习了, 只要能在书上找到答案就行了, 实际上开卷考试不但要复习, 而且要系统复习。因为开卷考试的题目较大, 一个题目往往会跨几个章节, 如果不进行系统复习, 所学知识凌乱琐碎, 遇到大的综合题目就会束手无策。所以, 开卷考试更应该注意知识体系的构建, 理清章与章之间、节与节之间、这个问题与那个问题之间是什么关系, 这样遇到题目才能迅速找出所需要的知识, 答起题来才能系统有条理。

3. 要具备更开阔的视野, 学以致用。

开卷考试的特点之一是开放性, 题比较灵活, 知识面比较广, 联系现实生活较多, 所以要求学生有广阔的视野, 平时大量阅读与这门课有关的文献资料、时事政治, 多看新闻、报纸, 多进行思考, 尤其是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要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学会独立思考。

此外, 为了使考试更加开放, 除了卷面由闭卷改为开卷外, 还可以适当增加平时成绩的分值和比重。这样就能做到重视平时的学习过程轻最后的考试结果, 而不是一考定结果, 有助于加强学风建设。但是加大平时成绩的分值, 要求教师有责任心。平时成绩的给分一定要有根有据、要具体, 比如出勤占多少分, 实践教学占多少分, 讨论课占多少分, 课堂表现 (即听课状态) 占多少分等, 制定出具体的指标就能做到给分有据, 不失公平, 不流于形式。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开卷考试不但没有降低要求, 弱化这门课的地位, 而且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创新能力, 拓展学生视野和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对教师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也起着导向作用, 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 值得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尤电土.开卷考试呼唤开放式教学[J].陕西教育, 2003, 10:20.

[2]杨卫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法探讨[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12, 20, (4) :140-142.

[3]陈荣坚.开卷后的政治课教学[J].陕西教育, 2004, 9:30.

[4]裘东明.浅谈思想政治开卷考试及教学[J]科教文汇, 2007, 2, (下半月刊) :109.

[5]史增强.思想政治课“开卷考试”的思考[J].山东教育, 2000, 35:45.

8.旅游学概论题库九及答案 篇八

一.填空

1.提高旅游地的可进入性就是要“进得来,________进得来、出得去、散的开。_,____________”

2.旅游市场是指旅游产品的____________和潜在购买者。

3.国际收支通常由三部分组成,即贸易收支,__________,和资本往来收支。

4.按七大国际旅游地区划分,在产生客源方面,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国家居第______位

5.1927年,罗马大学讲师______马里奥蒂______出版了以《旅游经济讲义》为名的旅游学专著,首次从____经济学________角度对旅游现象作了系统的剖析和论证。

6.旅游高等教育以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为其发展基础。

7.中外封建社会时期在旅行发展上的区别是:中国以__________为目的的旅游学活动领先于西方。

8.1865年,成立了_____________成为世界第一家旅行社。

二.1.以货币为单位衡量旅游目的地发展状况常用标准是____________。

A.旅游收入 B.接待人次 C.游客平均停留天数 D.过夜数

2.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的____________。

A.客体 B.主体 C.媒介D.手段

3.“Income multiplier”指的是__________。

A.营业收入乘数 B.产出乘数 C.收入乘数D.就业乘数

4.继发效应等于___________

A.直接效应+间接效应 B.直接效应+诱导效应 C.间接效应+诱导效应 D.全部经济效应

5.按七大国际旅游地区的划分,在产生客源地方面居于首位的是___________。

A.美洲 B.非洲 C.欧洲 D.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6.80年代,旅游研究进入了一个较高的理论层次。标志这一时期旅游研究新发展的是1989年在澳大利亚成立的跨国旅游研究组织_______________。

A.旅游科学专家国际联合会(AIEST)B.国际旅游研究科学院(IATS)

C.世界旅游组织(WTO)D.太平洋地区旅游协会(PATA)

7.学术性旅游研究更多地在宏观范围内从_____________角度探讨旅游发展的方针政策,对社会的意义以及旅游发展的途径问题。

A.经济 B.文化 C.战略 D.战术

8.杰出的现代科学哲学家___________对一门科学的出现做了两方面的规范:一是必须有一定的事实作为基础;二是揭示现象必须系统化。

A.马里奥蒂(A.Mariotti)B.葛留克斯曼(G.Glucksmann)

C.尼格尔(E.Nagel)C.克拉普夫(Kurt Krapf)

9.1845年夏季,托马斯。库克组织首次____________,体现了当今旅行社的基本业务,开创了旅行社业务的基本模式。

A.团体旅游 B.团体消遣旅游 C.国际包价旅游 D.环球旅游

10.________是旅游活动的客体,也是一个国际或地区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条件。

A.旅游者 B.旅游资源 C.旅游业 D.旅行社

三.多项选择

1.国际旅游者即到一个国家作短期访问至少逗留24小时的游客,其旅行目的是_________。

A.消遣 B.工商业务 该定义是根据()()()划分是否为旅游者。

A.停留时间 B.旅行目的 C.访问的定居地 D.所属国籍

2.影响一个人成为现实旅游者的因素有:()()()

A.旅游动机 B.收入水平C.余暇时间 D.身体条件和家庭负担状况 D.旅游外汇收入

3.按组织形式划分 旅游类型可分为()()()

A.团体旅游 B.消遣旅游 C.散客旅游 D.包价旅游 E.观光旅游

4.就国内旅游而言,它对经济的重要作用包括:()()()

A.回笼货币 B.提供就业机会 C.创汇 D.增加国家财富或经济增长

5.旅游创汇的特点表现在()()()()

A.换汇成本低 B.换汇率高 C.换汇成本高 D.换汇率低

6.目前我国旅游社业务中承办委托业务包括

A.当地委托 B.联程委托 C.国内委托 D.单次委托 E.国际委托

7.水路客运业务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___。

A.远程定期班轮服务 B.游船服务 C.短程定期班轮服务 D.内河客运服务 E.海上短程渡轮服务

8.下列企业中______________为间接旅游企业。

A.旅行社 B.交通客运企业 C.餐馆 D.旅馆企业 E.游览娱乐企业

9.国际旅游与国内旅游之间的根本区别是是否跨越国界。具体表现为()()()

A.消费程度 B.逗留时间 C.接待人次 D.便利程度 E.旅游收入 F.经济作用

10.中国旅游学研究的方向主要在于___________方面。

A.旅游基础概念的探讨 B.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C.对旅游行业的认识研究 D.旅游目的地的规划 E.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

四.判断

1.目前,我国旅游业最大的客源国是美国。

2.旅游营销的核心是市场,所以旅游营销即旅游市场。

3.欧洲早期的旅游学者,德国柏林大学的葛留克斯曼认为,旅游现象是探讨旅游活动的形态,结构和活动要素;而瑞士学者汉泽克尔和克拉普夫则认为旅游学是要系统地论证旅游活动发生的原因、基础、运行机理和社会影响。错误(前者应该是马里奥蒂后者应该是葛留斯克曼)

4.根据联合国《国际产业划分标准》,以及对从事旅游业务的具体部门加以分析,旅游业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即旅行社、交通客运部门、住宿业部门、游览场所、经营部门和各级旅游管理组织。

5.旅游科学专家国际联合会(AIEST)是一个以公司企业为成员的组织。误(将“公司企业”改为“个人”)

五.名词

1.收入乘数

2.市场细分

3.旅行社

4.游客

5.可随意支配的收入

六.简答题

1.旅游业的特点是什么1.综合性行业(2分)

劳动密集型的服务型行业(2分)

政治性较强的行业(1分)

2.简述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

3.简述决定旅游乘数效应大小的因素3.流失量的大小,一个国家外汇的流失量包括:储蓄、购买进口产品和服务及其他有关对外支出的支出额,这些流失没有汇入国家的经济之中,求

流失量越大,乘数的值越小。(2.5分)

4.综观国际连锁饭店集团的现状,其所属成员可分为几类?接待国的产业结构和生产能力,当接待国产业结构合理,生产能力旺盛时,那么可能旅游收入更多地留在国内,减少进口支出,旅游乘数的值也就越来越大。反之旅游乘数的值就越来越小(2.5分)

5.造成旅游季节性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外出旅游的目的影响

带薪假日的影响(3分)

接待国方面:当地的气候条件对季节性影响较大(2分)

七.论述题现代旅游是以文化为主的综合性社会活动(2分)

现代旅游的根本属性是它的文化性(4分)

现代旅游综合性的表现(2分)

正确认识现代旅游性质的实际意义(2分)

1.你认为现代旅游的性质是什么?

2.如何正确认识旅游的综合影响。对于旅游对社会的影响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它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2分)

积极方面有哪些,应如何积极发挥积极的方面(4分)

消极方面有哪些,应如何避免消极方面的影响(4旅游学概论题库九答案

一.填空

1.“进得来、出得去、散的开。”

2.经常购买者

3.非贸易收支

4.三

5.马里奥蒂(A.Mariotti)经济学

6.旅游学旅游学科

7.经商

8.托马斯.库克父子公司

二.单项选择

1.A 2.A 3.C 4.C 5.C 6.B 7.C 8.C 9.B 10.B

三.多项选择题

1.ABC 2.ABCD 3.ACD 4.AB 5.AB 6.ABDE 7.ABDE 8.CE 9.ABDF 10.ABCDE

四.判断

1.错(日本)

2.错误(旅游营销的核心是市场,但旅游营销并不等于旅游市场)

3.错误(前者应该是马里奥蒂后者应该是葛留斯克曼)

4.错误(由三部分组成)

5.错误(将“公司企业”改为“个人”)

五.名词

1.表示单位旅游消费同其所带来的接待国净收入变化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2.是指企业根据消费者群之间需求的差异性,把一个整体市场划分为若干个分市场,从中选择自己目标市场的方法。

3.根据1996年10月15日由国务院颁布的《旅行社管理条例》规定:旅行社是指以营利为目的,从事旅游业务的企业。

4.除去获得有报酬的职业以外,居于任何原因到一个不是自己常驻的国家去访问的任何人。

5.扣除全部纳税及社会消费以及日常生活必需费用部分之后所余下的收入。

六.简答题

1.综合性行业(2分)

劳动密集型的服务型行业(2分)

政治性较强的行业(1分)

2.产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改变了大批人的工作性质(各1分)

带来了阶级关系的变化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大规模的人员流动成为可能

3.流失量的大小,一个国家外汇的流失量包括:储蓄、购买进口产品和服务及其他有关对外支出的支出额,这些流失没有汇入国家的经济之中,求流失量越大,乘数的值越小。(2.5分)接待国的产业结构和生产能力,当接待国产业结构合理,生产能力旺盛时,那么可能旅游收入更多地留在国内,减少进口支出,旅游乘数的值也就越来越大。反之旅游乘数的值就越来越小(2.5分)

4.连锁公司自己拥有产权并且自己经营的饭店(1分)

连锁公司从开发商或饭店业主手中租来经营的饭店(1分)

有连锁公司代管经营的饭店(1分)

同连锁公司签订特许协定(2分)

5.客源国方面:外出旅游的目的影响

带薪假日的影响(3分)

接待国方面:当地的气候条件对季节性影响较大(2分)

七.论述题

1.现代旅游是以文化为主的综合性社会活动(2分)

现代旅游的根本属性是它的文化性(4分)

现代旅游综合性的表现(2分)

正确认识现代旅游性质的实际意义(2分)

2.对于旅游对社会的影响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它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2分)积极方面有哪些,应如何积极发挥积极的方面(4分)

9.旅游学概论 简答题总结 专升本 篇九

(1)旅游活动的发展同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有着直接的联系

(2)在封建社会时期,各种非经济目的的旅行活动虽然有新的发展和扩大,但贸易经商

旅行仍然占居主导地位

(3)封建社会以农业经济为主,农村人口占统治地位。使得人们在主观上缺乏对外出旅

行和度假的要求

(4)就非经济目的的旅行活动,特别是消遣性质的旅行活动,其参加者多为帝王,封建

贵族、地主等统治阶级及其附庸阶层,因此消遣旅游活动不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

2、简述产业革命的对旅游业的产生和发展的影响:

(1)产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从而使很多人的工作和生活地点发生了变化,即从乡村转移到了工业城市

(2)伴随着很多人工作和生活地点的变化,原先的随农时变化忙闲有致的多样性农业劳

动,开始为枯燥、复杂的单一性大机器工业劳动所取代

(3)产业革命带来了阶级关系的新变化,造就了工业资产阶级

(4)产业革命带来的技术进步,特别是蒸汽机技术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使大规模人员的流动成为可能

3、简述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从需求方面来看:

(1)战后人口的迅速增加,为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市场

(2)战后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为旅游的发展起到了及其重要的刺激作用

(3)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缩短了旅行的时间距离

(4)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使得劳动者的带薪假期得以增加

(5)战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都普遍加快

(6)战后世界各国的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加之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激发了人们对于

旅游的兴趣

从供给方面来看:

(1)众多国家的政府对发展旅游业和便利旅游者来访上所持的支持态度和鼓励措施

(2)很多目的地在旅游景点开发和接待设施建设上所做的努力和投入

(3)便利而廉价的团体包价旅游的推出和推广

4、简述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的差别:

根本差别:是否跨越国界

主要差别:(1)消费程度不同(2)逗留时间不同(3)便利程度不同(4)经济作用不同

简述旅游活动的特点:

(1)旅游活动的普及性(2)规模发展的持续性(3)空间分布上的地理集中性

(4)时间分布上的季节性

5、一个人要成为旅游者必需具备那些条件,认识这些条件有何实际意义:

(一)一个人要成为旅游者必须具备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

(1)客观条件:收入水平、余暇时间、个人良好的身体状况、家庭没有拖累等

(2)主观条件:即旅游动机,就是一个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而决定外出旅游的力,即促使一个人有意于旅游以及到何处去,作何种旅游的心里动因

(二)认识这些条件的意义

(1)对于客观条件:旅游业是很难助人们克服的,因而旅游企业在选择自己的目标市场时

必须重视和考虑这些因素,正确认识旅游市场的大小

(2)对于主观条件:旅游业可以利用各种手段,激发人们的兴趣,促使其产生旅游动机,扩大客源市场

6、旅游动机的类型:

(1)身体方面的动机(2)文化方面的动机(3)人际(社会交往)方面的动机

(4)地位和声望方面的动机(5)购物方面的动机

7、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

(1)一个人的个性心理因素(首要)(2)文化水平与受教育程度(3)年龄(4)性别

(5)微社会环境(即生活环境)

8、消遣型旅游者的特点:

1、在全部外出旅游人数中所占比例最大

2、外出旅游的季节性很强

3、对旅游目的地和旅行方式的选择以及对出发时间的选择方面,拥有较大的选择自由

4、在旅游目的地的停留时间一般较长

5、由于自费的缘故,大都对价格较为敏感

9、差旅型旅游者的特点:

1、人数少,但在出行次数上较为频繁

2、出行是工作或业务的需要,因而不受季节的影响,其出行没有季节性

3、对目的地的选择自由较小,甚至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

4、对旅游服务的要求方面,较强调舒适和方便,因而消费水平较高

5、在价格方面不太敏感

10、家庭及个人事务型旅游者的特点:

1、在出行时间上多选择节假日外出探亲

2、很多家庭及个人事务的日期限制较紧

3、出行的季节性较差

4、对价格教敏感

5、在旅游目的地选择上,没有选择的自由

11、旅游资源的特点:

1、多样性

2、吸引力的定向性

3、垄断性、4易损性

5、可创新性

12、旅游资源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工作内容:

可行性研究的方面:

1、开发者的实力和资格

2、分析和预测市场的需求

3、分析项目开发和经营的微观条件

4、分析当地宏观社会经济条件

工作内容的方面:

1、解决和提高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可进入性

2、建设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3、建设旅游上层设施

4、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和管理

5、培训能够胜任专业水平旅游服务工作的人员

13、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原则:

1、突出独特性的原则

2、力求经济的原则

3、注意保护环境的原则

4、统筹规划分期开发的原则

14、旅游业在推动旅游活动发展中的作用;

1、旅游业在推动旅游活动发展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它是旅游供给的重要提供者

2、旅游业在推动旅游活动发展方面的第二个作用是它的组织作用

3、旅游业在推动旅游活动发展方面的再一贡献就是它对旅游活动的便利作用

15、旅游业的基本特点:

1、综合性产业

2、劳动密集型产业

3、涉外政策较强的产业

4、脆弱性产业

16、旅行社的作用:

1、旅游活动的组织者

2、旅游供应商的产品销售渠道

3、目的地旅游业的先锋

17、饭店在目的地社会经济中的作用:

1、饭店发展到今天,已不再是仅限于提供食宿的场所,而已成为一种不断现代化、专业化、多功能化的商业性综合接待企业

2、饭店是旅游业创收的重要基地

3、饭店是地区发展和创造就业的重要促进者

4、饭店是旅游者和当地公众社交活动的重要场所

18、饭店连锁集团的优势:

1、资本优势

2、技术经济优势

3、市场营销优势

4、物资采购优势

5、管理方面的优势

6、风险扩散的优势

19、旅游交通的作用:

1、从需求方面来看,旅游交通是旅旅游者完成旅游活动的先决条件

2、从供给方面来看,旅游交通是发展旅游业的命脉

3、旅游交通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门之一,本身也是旅游收入和旅游创汇的重要来源

20、影响旅游者选择旅行方式的因素:

1、旅游目的

2、运输价格、3、旅行距离

4、旅行偏好和经验

21、旅游产品的特点:

1、无形性

2、不可转移性

3、不可储存性

4、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

5、综合性

22、政府干预旅游发展的必要性:

1、旅游业所涉及的范围之广以及旅游业的综合性特点,使得其中各有关方面之间不存在自

动的协调

2、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一个国家在国际旅游市场上以何种形象出现以及这种形象的建设

和确立如何,并非某一部门或旅游企业力所能及,因而需要政府的参与和决策

3、在保护消费者利益以及防止不公平竞争等方面,政府有责任对旅游业加以管理和制约

4、基础设施以及其他公共产品是一个旅游目的地总体旅游产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些

以基础设施为代表的公共产品都需要由政府提供,因而政府不可避免地要介入到旅游业

中来

5、为了社会的安定,政府有必要规范社会行为,防止不良现象的泛滥

6、出于保护环境和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考虑,政府必须对旅游业的发展进行干预

23、政府干预旅游发展的手段:

(一)需求管理手段

1、目的地的宣传与促销

2、为到访游客提供信息服务

3、通过控制价格去影响需求

4、控制游客进入量

(二)供给管理手段

1、控制土地的使用

2、对建筑物行使管制

3、市场管制、4、实行特别征税

5、投资鼓励政策

24、旅游市场细分的意义:

1、有助于选定目标市场

2、有利于针对性地开发产品

3、有利于针对性地开展促销

25、旅游的经济影响:

(一)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二)消极反面的影响

1、增加外汇价收入,平衡国际收支

1、有可能引起物价上涨

2、有助于货币回笼

2、有可能影响产业结构发生不利变化

3、增加目的地的经济收入

3、过重依赖旅游业会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

4、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4、流动人口的增加造成的环境污染

5、增加政府税收

5、漏损的出现

6、平衡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别

6、季节性限制,降低投资回报率

7、增加就业机会

26、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

(一)积极方面的影响

(二)消极方面的影响

1、有助于提高民族素质

1、不良的“示范效应”

2、有助于增进国际间的相互了解

2、干扰目的地居民的生活

3、有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3、当地文化被不正当地商品化

4、有助于推动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发展

5、有助于促进生活环境的改善

27、旅游的环境影响:

(一)积极方面的直接影响

(二)消极方面的直接影响

1、使历史建筑和古迹遗址得到维护、恢复

1、使当地水和空气质量下降并使噪声增加 和修整

2、使人口密度增大,交通堵塞,造成当地

2、使休闲和娱乐场所以及相关设施的数量得居民的生活空间相对缩小

以增加

3、长期大量的游客来访,会使当地的历史

3、使道路、交通运输服务等基础设施得以改善古迹的存在寿命受到威胁

4、使旅游接待地区的环境卫生得以重视和维持

4、大规模旅游活动的开展加剧了对自然和生态系统的损害及破坏

5、旅游接待设施的过度开发和建设,使当

地原有的自然景观遭到破坏

28、预防和控制旅游的消极影响扩大化的措施有那些:

1、端正认识

2、加强旅游规划,防止超负荷发展

3、健全法制,加强管理

4、加强宣传教育,进行旅游伦理的建设

29、简述质量管理的基本途径:

1、要是员工有做好工作的愿望

2、要是员工有做好工作的本领

3、要有做好服务工作的条件

4、要有严格的保证措施

30、简述旅游宣传的基本原则:

1、真实性原则:旅游宣传必须传递真实可靠的信息

2、针对性原则:旅游宣传必须针对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旅游者,有的放矢地进行宣传能

收到较好的效果

3、多样性原则:旅游宣传不仅要在内容上要多样化,而且应采取不同的宣传形式,宣传渠

道,以达到反复宣传,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

4、经济性原则:就是少花钱,多办事,花小钱,赚大钱

31、简述饭店合作集团的类型:

1、市场营销合作集团

2、物资采购合作集团

3、人员培训合作集团

4、预定系统合作集团

32、简述旅游业在解决一国就业问题方面有那些作用;

1、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旅游接待工作中,许多工作必须靠手工操作,而且需要面对客人提供的富有人情味的直接服务,因而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2、旅游业除了提供直接就业机会外,还提供了数量更大的间接就业机会

3、旅游业的就业层次比较丰富

33、简述可持续旅游的内容:

1、增进人们对旅游所产生的环境影响与经济影响的理解,加强人们的生态意识

2、促进旅游的公平发展

3、改善旅游接待地区的生活质量

4、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经历

5、保护未来旅游开发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

34、简述旅游在提高区域经济水平,缩小地区差别方面的作用;

1、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

2、增加地方税收和财政收入

3、促进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4、为与旅游相关行业发展提供条件

5、促进当地多种经营的发展和促进农副产品的生产

6、引进外资,开展经济交流与合作

35、有人认为“旅游自古有之,它是最初人们的消遣活动”对此的理解是:

1、“旅游活动自古有之“是一种模糊认识

上一篇:保洁员考试试题下一篇:填表说明-优秀优良大学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