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在影视剧中的作用

2024-11-07

音乐在影视剧中的作用(精选8篇)

1.音乐在影视剧中的作用 篇一

影视音乐探究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影也变得越来越精彩。许多电影有虚拟动画的配合,感觉非常逼真和雄伟,电影的每个部分都被进行了精雕细啄,电影音乐也不例外

电影音乐可以说是电影的“”容貌“。电影在做宣传时,片花和音乐一起播放是一种很重要的手段。而一首的主题曲,会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神话》、《泰坦尼克》,这两首经典的主题曲在一定程度上是各自电影的灵魂。

影视自发明以来,给我们带来了多姿多彩的生活,而音乐,这一人们表达感情的最原始而又最具活力的艺术形式,基于声音技术在影视中得以运用以后,使影视艺术不再是单一的视觉表达,在视听上满足了我们的需求,让我们的生活更丰富多彩。

影视艺术是一门视听艺术,人们同时运用着视觉和听觉这两个人体最重要的感觉器官进行欣赏电影、电视。画面与声音是影视艺术中不可划缺的部分。影视艺术的声音又包括:人物语言和音乐、音响。

音乐是人类文明史上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其艺术形式已趋完善。而音乐对于影视艺术来说,则是一门年轻的艺术。在无声电影时代,针对电影画面的内容与情节的需要,音乐的“声音”率先打破了无声的局面;当跨入有声电影时代后,影视音乐更是得到大力的推广与发挥。随着影视艺术一百余年来的发展,影视音乐已成为一种具有重要艺术价值、独具魅力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影视音乐的创作或继承中,作曲家与编曲家们通过运用各种技法、各种音乐的表现手段,使影视音乐变得更加丰富多采。影视音乐的诞生与发展为影视剧的发展添上浓重的一笔。今天,影视音乐已成为影视剧创作的重要一环。

经过长时间的理论研究与定义,现在已经基本确定了声音的艺术构成:即语言、音乐和音响.音乐,在它还没有真正成为电影的一部分时,早已是电影的附庸了。因为在1927年之前,纯粹意义上的默片,即“百分之百的无声电影”似乎并没有。实际上,几乎所有的影片都有现场音乐的伴奏。有钱的影院用大型管弦乐,而小影院也许会用一架钢琴代替。这种现场演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气氛背景,但所奏的曲目并非专为电影而作或是紧贴电影情绪的——它们大多是现成或当时流行的乐曲。现代意义上的电影音乐不仅包括无声源音乐——为影视作品专门创作和编配的音乐;还包括有声源音乐——那些在故事中存在的各种音源所放出的现实音乐,以及电影的主题曲和插曲。现在,电影音乐早已成为影视作品中煽情、烘托气氛的重要手段。

影视音乐是影视艺术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鉴赏影视艺术有着重要的作用.影视艺术音乐语言在叙事过程中,一般根据剧情和画面语言长度,采取分节、分段的叙事法则.影视艺术音乐语言在影视艺术叙事过程中为表达感情服务,其美感层次有立意美、渲染美、过渡美、真实美、冲突美、情感美、故事美、幽默美、浪漫美.电影音乐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1.视听统一的综合性 电影基本上是一种视觉艺术,但听觉要素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辅助部分。电影音乐与对白、旁白、音响效果等其他声音因素结合后,如与画面配合得当,能使观众在接受视觉形象时,补充和深化对影片的艺术感受。

2.片断与整体的矛盾统一性 电影音乐在影片中是分段陈述、间断出现的(早期的电影音乐例外)。但电影音乐又必须有整体的构思和布局,因此,解决片断与整体的矛盾以求统一,是电影音乐的特有课题。

3.音乐长度的制约性 电影音乐受电影蒙太奇的限制,随剧情发展而变化,因而每个音乐片断的时间长度,均受到严格限制(误差通常不能超过半秒钟)。为此,在音乐的写作和处理上,必须作特殊安排。

4.音乐与科学技术的不可分离性 电影音乐要通过录音(包括混合录音、光学录音)、洗印、放映等技术处理,因而深受科学技术的制约。任何一环的失当都能影响电影音乐的质量,但它又通过电声技术的发展可以取得一般音乐所无法得到的效果。

电影音乐不单单是一种音乐类型,它可以根据不同的方面分成不同的类型。按电影音乐的声源可分为两种:

1.客观音乐 亦称画内音乐或有声源音乐。指影片画面的规定情境中应有的音乐。

2.主观音乐 亦称画外音乐或无声源音乐。画面并未提供出现音乐的根据,而是作曲家为了塑造人物性格、抒发人物内心情感或渲染环境气氛的需要而专门创作的音乐。它是对画面的补充、解释或评价,表现了作曲家对影片所展现的事件的主观态度,可以深化画面的内容,加强影片的艺术感染力。

这两种音乐在具体影片中是相辅相成的,有时两者亦可融为一体,难以分辨。因为客观音乐的具体内容也有一定的选择余地,它可起主观音乐的作用。

按音乐与画面的关系,又可分为4种:

1.音画同步 音乐基本上与画面吻合,情绪、节奏一致,视听统一,观众在观看画面时,不知不觉地接受音乐。这是最常见的一种音画关系。

2.音画平行 音乐并不解释画面,而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将画面贯串起来,造成一种完整的形象。

3.音画对位 音乐与画面形成类似音乐中两个声部的对位关系。时而同步,时而不同步,甚至与画面在情绪、气氛、格调、节奏、内容上造成对立、对比,从另一个侧面来丰富画面的涵义,产生一种潜台词,形成新的寓意,使观众得到更深的审美享受。

4.音画游离 这是60年代以后电影音乐的一种新趋向。电影音乐并不直接为剧情服务,而是起到扩大空间──延续时间的作用,它并不渲染影片的细节,而是用相当独立的姿态以自身的音乐力量来解释或发掘影片的内涵。

此外,我们知道了电影音乐的主要功能。

1.描绘作用 这是较为客观性的处理,主要用音乐来渲染烘托画面的情绪及气氛。一类是加强画面所表现的事物的节奏特征,如火车奔驰、紧张追逐、风暴雷鸣、海潮起伏等;一类是对辽阔的草原、晶莹的海底世界、科幻片中的外空间作色彩性、气氛性描绘等。

2.抒情作用 主要用于塑造人物性格,表现人物思想感情、心理变化,体现内心潜台词等。音乐表达了作曲家对特定人物的理解及爱憎态度,带有一定的评价意义。因此,常是电影音乐着重刻划的重点之一。

3.剧作作用 音乐参与影片的情节发展,成为影片结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包括刻划人物的复杂内心矛盾,表现人物之间的外部冲突。它能直接推动剧情发展,深化影片内容。

4.背景气氛作用 音乐以特定音调、乐器音色、风格在影片的局部或整体中,作为表现时代特征、民族特点、地方色彩或强化特定的影片基调与气氛的手段。这时电影音乐加强了它的认识功能,把观众引入特定的情景之中。

5.结构贯串作用 同样的音乐在影片中多次反复(或变化反复)出现,在情节发展过程中起着纽带作用,既能使整部电影完整、统一,又能使观众在心理上获得前后贯串的感受。

音乐是记忆之门。它凝结着影片中最深刻的思想和最深沉的情感。丰子恺说:“作为时间艺术的音乐比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更为神秘。”这种神秘使它包容了丰富的内涵,具有了直指人心的力量。面对人类复杂的情感,再出色的台词也显得苍白无力,惟有沉默是明智的选择。若辅之以婉转低回的音乐,这个片段定会成为影片中最撩动心弦的篇章。比如《结婚十年》。韩梦躺在沾染了十年风尘的地毯上回忆如烟往事,只有音乐才能解读她心头的百般滋味。比如《红河谷》。“宁静”死前面带微笑的高歌,远比慷慨陈词来得壮烈、凄美。画面是具象的,音乐则是精神层面的。音乐是对画面的升华。这种神秘使它长于营造美好的意境,让影片韵味悠远。是音乐让《空镜子》中飘散在小树林里的“陶虹”的笑声更具感染力;是音乐让《誓言无声》中老旧时代的冬天场景对观众有莫名的吸引力。音乐似乎比画面有更长的保质期。当画面因岁月流逝而显得简陋粗糙时,音乐仍焕发着蓬勃的生命力,和初听时一样悦耳。

在影片中,有时音乐担当称职的配角,与影片相得益彰。尤其是名著改编的影视剧,恰如其分的音乐是对作品主题的最好诠释。电视剧《红楼梦》的配乐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王立平先生仿佛曹雪芹的隔代知己,无论是“一番风雨路三千”还是“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旋律与文字配合得天衣无缝。同样精彩的还有电视剧《日出》的主题歌。“播下了风花雪月,长出是爱恨情仇”,词作者似乎比万方更理解她父亲。有时音乐与影片相映成趣。“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郑绪岚的歌声为一片打杀声中的少林寺增添了一丝柔情蜜意;《你是我心中忘不了的温存》让《我爱我家》在喧嚣落幕之后为观众送去几许温情;“只剩得马嵬坡前草青青”,阎肃笑看一代美人香消玉殒。

在这些与影片风格迥异的音乐中有一部分其实点出了影片的真正内涵。首先想到的《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音乐诉说了张大民乐观背后的辛酸,笑容背后的泪水。而且小柯的潜吟低唱中没有过分的悲情,音乐中渗透着挥之不去的无奈与哀愁,就像本片的主色调灰色一样。音乐悲凉却不乏积极因素,无数次失望之后依然给自己、给生活留有一线希望。“分手的消息已飞出多远,愁烦的眼不妨把幸福翻开,天下的事亦如此的平淡,世上的人啊生死不孤单。”

还有一部分甚至超越了影片的主题。譬如《三国演义》中“貂婵已随着清风去”的浪漫和含蓄远胜于原著。而《牵手》中大气舒缓的主题音乐令一部反映婚姻家庭的电视剧摆脱了世俗的气息,具有了高贵的气质。剧中也有夫妻间的争吵,生活的琐碎,可三宝的音乐冲淡了其中的市井、烦乱,从整体上提高了影片的格调,使很长一段时间内《牵手》在同类题材中遥遥领先。

音乐更可以脱离影片被人欣赏传唱。此时音乐成了主角,影片退缩到被人遗忘的角落。人们差不多已经忘记《青藏高原》是《天路》的主题曲;有部分观众只为欣赏《嘎达梅林》的音乐重又走进电影院。

音乐与影视的关系是微妙的。它们相互扶助,相互影响。音乐是对影视的提炼,影视是对音乐的扩展。优秀的影视作品为音乐加入情感内核,使之更加动人;优秀的音乐令影视作品飘逸、灵动、回味无穷。许多观众是因为《永不瞑目》才那么喜爱《你快回来》,而我也会因为张信哲一句“把你的发丝当成戒指绕,温柔烙印再也抹不掉”把《梧桐雨》看完。

某导演说他最喜爱给电影配上音乐的瞬间,自己的作品在音乐中一下子鲜活了,艺术感觉也在音乐中被传达出来。而专家说,用“影像”指称影视作品是不准确的,因为影视剧不仅要为观众带来视觉享受,也要给观众奉上听觉盛宴。如果《红十字方队》没有《相逢是首歌》,《便衣警察》没有《少年壮志不言愁》,这些作品不会那么流光溢彩,我们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感动。没有音乐的影视是不可想象的。感谢那些优美的旋律让珍贵的影象在我们的记忆中永远闪亮。

贝多芬说过:“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作为人类共有的精神食粮--音乐,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人们忙乱的生活多一份和谐,颠簸的旅途多一份安逸,烦躁的心情多一份宁静.所以说:“哪里有人类的足迹,哪里就有音乐.”所以音乐在影视中的运用,不仅能达到影片所需要营造的氛围,还能消除人们长时间的视觉紧张所带来的疲劳。总之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试着想象一下,如果没有音乐,如果没有和煦动人的钢琴、如果没有暖和的交响乐、如果没有影片中那群童星如天籁般优雅、圣洁、和谐的唱诗班大合唱。《放牛班的春天》还剩下什么?剩下的只能是:平淡得如同一杯白开水似的情节,如衬衫般单薄的故事结构,还有那老掉牙的主题。

在《放牛班的春天》中,音乐已经不是一种表达手段,也已经不是强调主题的表现形式。在片中,音乐就是主题!片中那美轮美奂的音乐,赋予了宗教情感的纯净与升华,有着近乎赞美诗的柔美与庄严,创造了超越时空的整体气氛 ,展现了音乐对人性起到的巨大感化作用,而影片也因此成为一部赞美颂扬人性美的音之曲。

电影音乐分为写实性音乐和表现性音乐,影视音响也可以分为写实和写意两种,《放牛班的春天》这部影片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写实性音乐音响和写意性音乐音响的巧妙结合运用,片中孩子们排练合唱时的歌声就属于写实性音乐即有声源音乐,而影片的背景音乐大多属于表现性音乐即无声源的写意音乐。这充分体现了影片本身的主题:就是音乐!

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在这个影片中主要表现在表达主题;参与叙事;抒发感情和烘托氛围。例如影片开篇主人公指挥的乐团音乐可以在某种意义上称作是影片的前奏序曲,它奠定了影片全片的主题与基调;在叙事上,片中马修教学孩子们练习合唱时的歌声和乐曲就直接参与影片叙事,成为影片不可分割的叙事工具,特别是马修给莫杭治开小灶时莫杭治天籁般的声音对影片叙事和主题表达起到重要的作用,使观众感觉到马修和音乐对莫杭治的影响,还有孩子们心理上的变化,直接参与剧作并表达影片主题。记得有这么一段情节,在美妙的钢琴乐下,孩子们唱着:“风中飞舞的风筝,请你别停下,飞向大海,飘向空中,孩子们在望着你呐,在那暴风雨中,你高扬着翅膀,别忘了飞回我身旁...”而画面镜头是莫杭治和佩皮诺望着窗外渴望自由的眼神,同时响起马修的旁白:“我感到孩子们对自由的渴望,在最遥远的天边建筑自己的小屋...”我对这一段印象特别深刻,写实音乐,写意音乐,音乐与音乐,音乐与画面达到一种水乳交融的境界。

影片中针对不同的情景和人物,所运用的背景音乐也不一样,当蒙丹出现时,例如马修制止蒙丹吸烟的第一次交锋,莫杭治与蒙丹在晾衣房矛盾冲突,蒙丹教坏郭邦等等的情景时所响起的背景音乐,就如蒙丹本人一样,不那么宁静,又带有一股邪恶之气,此时,音乐也起到了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而每当马修与莫杭治母亲见面的时候,此时响起的音乐总是那么轻柔舒缓,又带有一点浪漫,将马修对莫杭治母亲的好感和单相思烘托的淋漓尽致,同时也与莫杭治母亲那美丽贤淑的形象气质相得益彰。还有一处印象比较深刻的情节体现了音乐在抒发感情和烘托氛围上的作用,就是当校长得到消息说学校失火后骤然响起的音乐以及在回校途中所配的音乐,音乐的节奏和力度明显加重,急促,紧张,同时蕴含着一些危险的讯息,但随着马修领着孩子们从迷雾中慢慢出现时,音乐突转并慢慢停止,这告诉观众担心和险情已经没了,孩子们都安然无恙,音乐的变化同时也符合观众的心理变化。

此外还有片中莫杭治离开学校在街上偷看母亲工作时运用的音乐也恰当的刻画了当时莫杭治的情绪,也将母子之间的疏远氛围和莫杭治对母亲的渴望表达了出来。其他诸如几个学生偷看马修的书包时用的音乐能够烘托氛围;当影片临近尾声,响起那首《Cerf-volant》,孩子们清澈的音声从高高的城堡式的禁闭室中飘逸到窗外,合着一架架承载了稚嫩笔迹的纸飞机,仿佛天使的羽毛一片片,一片片,一片片落到马修的面前,差点让我落泪。阳光下,没有言语,也看不到外面的世界,然而孩子们的歌声如轻柔的海浪层层相叠,一双双挥舞的小手写满了离别的眷恋和心灵的亲吻。

轻音乐的风格和特色,较之其他音乐形式更为轻快活泼,富有风趣,特别是它的曲调格外动听。古典音乐是历经岁月考验,久盛不衰,为众人喜爱的音乐。古典音乐是一个独立的流派,艺术手法讲求洗练,追求理性地表达情感。

爵士乐以英美传统音乐为基础,混合了布鲁斯、拉格泰姆及其它音乐类型,是一种“混血”的产物。也就是被卖到美洲的黑人把自己家乡非洲的音乐风格与当地白人的音乐融合后的产物。摇滚乐简单、有力、直白,特别是它那强烈的节奏,与青少年精力充沛、好动的特性相吻合;摇滚乐无拘无束的表演形势,与他们的逆反心理相适应;摇滚乐歌唱的题材,与他们所关心的问题密切相关。还有r&b: 有别於传统的白人流行音乐,节奏怨曲强调一节中的第2和第4拍,是种很新鲜的节奏效果。

最后是乡村音乐:那时歌曲的内容,除了表现劳动生活之外,厌恶孤寂的流浪生活,向往温暖、安宁的家园,歌唱甜蜜的爱情以及失恋的痛苦等都有。电影,有了音乐的进入才使其作为视听艺术更加丰满,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法国电影评论家皮埃尔·贝托米厄在《电影音乐赏析》中深情博大的评论:

“主题旋律的重复可以建立在一种听觉上的连贯与和谐的基础上。感情上也好,剧情上也好,电影中显得更有组织性,这种和谐又在失去和失而复得给人以快感和完美感。主旋律的回归和电影结局的总结效果呼应,划上最后的休止符,让人对电影整体的完整性满意。

电影音乐产生于电影之外,却深深的扎根在电影这片土地上,它非常的浪漫,且永恒隽远;它在持续的管弦乐中保持了自身的香醇,也在不断的重复过程中保持了激情,从而体现出了一种生生不息的精神!

现实总是呼唤着未来与梦想,于是,电影音乐在这里引起了人们的共鸣,它热情洋溢的琴弦和清脆的声音就像是一个诺言,一种对希望的呼唤,展现了人类最美好最崇高的事物。”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银屏,去感受影视音乐的无穷魅力吧!

2.音乐在影视剧中的作用 篇二

关键词:音乐,影视作品,作用

影视艺术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其中有将近30年的无声电影时期。随着影视艺术的不断发展,有声电影出现了,这极大的提升了观众的观影体验。影视作品中的音乐包括有声源音乐与无声源音乐两类,音乐的融入增强了影片的现场感与真实感,能够把观众带入到情境中,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事实证明,有声电影更加符合观众的视听习惯,因此,音乐逐渐成为影视作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音乐可以说是影视作品中的“第二台词”,画面与音乐的恰当配合是创作优质影视作品的基本要求,只有实现二者的完美结合才能为观众呈现视听盛宴,可见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十分重要。本文将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归纳为以下四点:

一、推动情节发展

影视作品通常是一个叙事过程,通过情节设计讲述一个故事,诉说一段传奇。影视作品情节的铺陈与展开除了巧妙的叙事手法外,还可以借助音乐推动情节的发展。

首先。音乐能够为情节的发展奠定基调,音乐具有明显的情绪特征,哀伤的或愉悦的,批判的或表扬的,音乐的运用能够让故事情节呈现出鲜明的情感基调,从而让观众察觉到故事的情节走向。不同的音乐能够传达出不同的情感特质,例如:平缓柔和的音乐如同开场白一样娓娓道来;惊心动魄的音乐能够表现高潮迭起的情节。正如在动画电影《木兰》中,通过独唱、合唱《荣誉》突出了木兰的焦虑不安,从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其次,音乐能够起到贯穿情节的作用,从而让故事的发展更加的顺畅连贯。影视作品是通过镜头的连结进行故事的讲述,由于影片的叙事手法具有较强的跳跃性,特别是运用蒙太奇等创作手法时很容易出现情节脱节的状况,这让影视作品的表达效果大打折扣。此时,音乐如同粘合剂一般,将影视作品的情节串联起来,使其呈现出统一性和整体性,避免了情节转折生硬等问题,从而让故事表达更加的顺畅。

再次,音乐能够展现影视作品情节的起承转合,体现作品的节奏感。所谓节奏感是指连续而又有停顿的运动,我们经常探讨音乐的节奏感,其实影视作品作为一种时间艺术也具有一定的节奏感,这种节奏感便是电影情节的发展运动轨迹。而音乐对影视作品节奏感的表达十分关键,通过对音乐的运用能够推动情节的展开与发展,把故事推向高潮。音乐往往具有极强的带入感,能够让观众参与到情节中真正感受到影片本身的节奏与发展。

二、渲染环境氛围

镜头语言可以理性的交待影视作品的环境与氛围,一般通过镜头的切换与景别的变化表现周边环境与氛围。而音乐则以一种感性的方式进行环境与氛围的渲染,让观众情不自禁。

第一,音乐可以渲染环境气氛。影视作品的情感表达可以通过音乐进行传达,通过不同的音乐类型渲染出影片所要表现的氛围。例如:电影《城南旧事》是通过对往事的回忆,表达出浓郁的思想之情。这部影片大篇幅的运用了哀伤的音乐作为背景,萦绕着淡淡的乡愁,从而营造出一种凄婉哀愁氛围。这让影片的主题思想更加突出,让观众为这哀伤的乡愁动容。

第二,音乐可以渲染时代气氛。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代表性音乐,音乐的词曲风格迥异,音乐的运用能够突出时代背景,渲染时代气氛。时代环境的描述能够帮助观众更好的理解影片,而利用音乐表现时代背景能够很容易唤起观众的记忆。在影片《归来》中通过对样板戏等具有文化大革命十期特色音乐的运用,展现出时代的氛围,交待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此外,该片通过凄凉哀伤的配乐展现出当时人心惶惶的社会的现实,传达出特定时代下的社会环境,让观众真切感受到影片所传达的情感。

第三,音乐可以展现地方特色。音乐除了具备时代特色外也具有地方特征,一些音乐极具地方代表性,例如:陕北的秦腔、河南的豫剧、广东的越剧等,这些音乐元素的融入能够渲染地方环境氛围,交待故事发生的地点,让影片情节的发展更为顺畅。例如:电影《骆驼祥子》的配乐用的是单弦儿音乐,这是北京底层群众最喜爱的音乐,这就表现出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北京。地方性音乐的使用能够让影视作品的音乐与画面更加和谐统一,从而提升了影片的艺术表现力。

三、刻画人物心理

人物刻画是影视作品中的重要环节,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塑造能够提升影视作品的表现力,从而让影片的主题更加凸显。例如:《大话西游》中的至尊宝、紫霞仙子、唐僧都以其鲜明的人物特征成为经典,被广大观众熟知,甚至可以说代表了一代人的记忆。音乐对于人物的刻画是无形却深刻的,因为音乐丰富而细腻的情感与强大的感染力能够让观众很快融入到情境中。音乐能够表现人物的情绪,通过音乐的喜怒哀乐传达出影片中人物的喜怒哀乐,人物形象便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展现。

此外,音乐还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在影视作品中不同人物性格要配以不同的音乐背景,就像幽默外向的人物多配合欢快滑稽的音乐;沉默内敛的人物则搭配低沉平缓的音乐。在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导演选用了《乡村骑士》这首音乐,从而表现出主人公乐观阳光的人物性格。虽然故事发生在文革时期,但是这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却活在阳光中,享受着自己的青葱岁月。恰当的音乐运用,让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更加的生动鲜活,同时提升了影片的境界。在影视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十分复杂,在不同时期人物心理往往会产生微妙的变化,由喜到悲、由简单到复杂、由内敛到奔放等等,人物的心理会随着影片情节的发展不断的变化,而音乐便是凸显人物心理变化的重要工具,观众可以透过音乐来洞察人物心理的变化。音乐的巧妙运用不仅表现出人物心理活动,还可以烘托气氛,将影视作品的魅力展现的淋漓尽致。

四、深化主题思想

主题思想是影视作品创作的核心,优秀的影视作品需要具备一定的思想性,从而启发观众。影视作品的主题一般是反映现实生活,并对现实生活进行批判与反思。深刻的电影主题往往能够使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引发观众的思考,甚至能够影响观众的价值观。由此可见,影视作品具有重要的社会影响力,它能够通过自身的艺术性带给观众心灵的冲击。音乐作为一种抽象艺术,具有强大的艺术魔力,能够起到深化影视作品主题的作用。

音乐能够烘托影视作品的主题,让影片的情感传达更为生动。一些优秀的影视作品便是借助音乐的感染力,向观众传达影视作品的思想感情。例如:美国导演David Fincher创作的影片《七宗罪》运用了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这是一支非常著名的乐曲,能带给人庄严悲痛的感觉。《七宗罪》的电影主题便是对人性贪婪、懒惰、邪恶的讽刺与批判,当主人公在搜寻犯罪线索时,《G弦上的咏叹调》伴随着昏黄的灯光缓缓响起,让人感受到悲凉与落寞,此时电影的主题也得到了升华。《G弦上的咏叹调》本身的基调与《七宗罪》的主题十分契合,这首音乐让影片的主题进一步深化。

除此之外,影视作品中情节与音乐的对比也能深化影片的主题。在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中,残暴血腥的画面却搭配了安详宁静的背景音乐,这种鲜明的对比让影片的冲突更为明显,产生了让人震撼的效果,从而也将影片推向高潮。该片音乐运用制造的强烈的反差,引起关注心灵的震颤,让电影的主题更加突出。

五、结语

影视作品作为一种视听艺术,实现画面与声音的完美的结合十分关键。随着影视艺术的不断发展,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地位更加不可小觑,它能推进影片的情节发展、渲染环境氛围、刻画人物形象、深化主题思想。因此,在影视作品创作中要重视对音乐的运用。

参考文献

[1]大卫·波德维尔.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10.

[2]李凌.电影音乐美学和功能性音乐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艺术探索,2004,05.

3.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探析 篇三

一、音乐与影视作品之间的关系

音乐与影视作品的关系首先可以从它的存在方式得以印证。在一部影视作品中,音乐主要以主题曲、片尾曲、插曲、配乐的方式存在。主题曲奠定了整部影视作品的基调,如电视剧《龙虎人生》的主题音乐的气势使观众感受到战乱时期的萧杀和肃穆;片尾曲为一段剧情的结束做出音乐式的总结;插曲为中间的剧情提供了音乐语言表达的空间,如电视剧《粉红女郎》的插曲用活泼欢快的曲调配合歌词,表达了女主人公热切盼望恋爱的美好感觉;配乐则为剧中的场景增添了背景色彩,很多悬疑电视剧的配乐充满了胆战心惊的味道。

由此可以看出音乐与影视作品之间的关系,影视作品需要音乐的填补达到完整,音乐使影视作品有血有肉。两者是互相支撑、互相依存的关系。音乐与影视作品的默契配合犹如鱼水间的紧密联系,观众喜爱一部影视作品的同时也会将其中的经典音乐铭记在心。《泰坦尼克号》至今已经走过十几年的岁月,但《我心永恒》始终被不同年龄的观众所欣赏,这就是音乐的魅力所在,也是观众用心领会影视作品的表现。

二、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

在明确音乐与影视作品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音乐的作用更加清晰。诠释影视作品的内涵、烘托气氛以及价值延伸是音乐所不可或缺的作用,也是提升影视作品表达效果的关键。

(一)音乐对影视作品内涵的诠释

每一部影视作品都具有自身的主题定为,如悬疑片、喜剧片、战争片、言情片等等。在主题定位后,其作品的内涵需要通过两方面的渠道加以诠释,一是演员的表演,包括语言、动作、表情以及现场布景等,二是通过音乐进行诠释。音乐诠释与演员表演诠释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曲调的存在,一句类似的语言借助音乐传达就增添了不同的色彩,因为音乐不同的声色、旋律都代表着相应的背景风格。例如,在香港经典悬疑电视剧《刑事侦缉档案》中,片尾曲《Without You》富有力度的歌声诠释出男女主人内心矛盾又两心相依的情感。

在单纯表演无法揭示作品内涵与本质时,一首巧妙的音乐配合则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每部热播的影视作品上市之前,观众率先看到的是宣传片。宣传片必须以音乐作品背景,将有限的、颇具吸引力的镜头剪接在一起,观众聆听音乐的同时在心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这就是常见的内涵诠释过程,虽然短暂,但却精准。观众必须认识作品的内涵,方能引发对作品的共鸣。

(二)音乐对影视作品气氛的烘托

影视作品的艺术性离不开气氛的烘托,如果仅靠演员的表达,在特定的现场环境下缺少了音乐的烘托,那么现场气氛也就缺乏了生命力。所以音乐对影视作品的气氛烘托作用十分重要。以热播电视剧《剑谍》为例,男女主人公的真实身份是共产党的谍报人员,每次行动的艰难性、危险性、紧迫性都可想而知。剧中的插曲恰恰是抓住了现场气氛的共性特征,以快速、逼迫式的紧张配乐烘托出行动环境的恶劣,观众也仿佛置身其中,怦然心跳。而在电视剧《龙虎人生》当中,一段没有歌词的柔美歌声成为气氛烘托的绝唱。在女人公为爱慷慨付出,最终付出生命捍卫国家利益、捍卫坚贞爱情而倒下之时,凄美的音乐声响起,伴随男主人公回忆两人的点点滴滴,相信每一位观众都为诀别的气氛而眼眶湿润。可以说,音乐对气氛的烘托能够起到震颤观众心灵的作用,这也是影视作品吸引观众的原因之一。

(三)音乐对影视作品价值的延续

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发挥不局限于作品演出之时,因为影视音乐既源于影视作品,又不绝对生存于影视作品当中,在作品播放之外,影视音乐同样可以发挥作品价值延续的作用。当一部颇具轰动效应的影视剧热播结束后,观众经常哼唱其中的歌曲,或是将影视音乐下载作为手机铃声,都是影视作品价值延续的证明。例如韩国情感喜剧片《浪漫满屋》深受观众喜爱,无论是主题曲还是插曲都被很多观众选为铃声。在影视剧播放结束后,其中的音乐可以继续流传使用,而且时间越是久远,越彰显音乐和影视作品的生命力。所以音乐与影视作品之间是共生的,缺少了音乐的价值延续作用,影视作品很有可能随着人们记忆的模糊而被淡忘,抑或因时代的变迁而在不同年龄的人群之间产生流传的断层。但拥有音乐作为依托,影视作品的岁月积淀将会更加深厚。

三、影视音乐作用发挥的保障

为更好地发挥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一方面,影视音乐的体系构成应当丰富。影视作品中的体系并非简单的片头、片尾曲,而是由一系列音乐元素构成的乐曲或片段。无论是歌曲,还是音乐插曲,乃至其中的瞬间配乐,都是影视作品音乐的组成部分。丰富影视音乐的体系构成就是要从广义的角度认识其中的内涵,将所有的音乐元素有机联系起来,而非以剧中某段音乐作为影视音乐的代表,形成系统化的影视作品音乐,加深音乐在观众心中的印象。

另一方面,影视作品的作用评价应当深化。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发挥如何不是单纯以好听与否进行评价的,音乐涉及的歌词、曲调、配乐与剧情的吻合程度,影视作品播出后相关音乐的点击率、下载率,乃至交叉使用率(在其他渠道使用同一影视音乐)都是衡量其作用发挥的关键指标。通过关键指标的计量,影视音乐的价值和效能可以得到更加清晰的体现,从而为影视音乐的创作提供更加富有针对性的参考信息。

结语

影视音乐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缤纷的色彩。影视音乐既诞生于作品本身,又为作品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动力。具备强大感染力的影视作品必然离不开音乐的作用发挥,相信未来的影视音乐将会呈现更精彩的效果。

[1]高如,影视作品主题音乐的性质、形式和功能[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03).

[2]李玉琴,影视作品特定情境中的音乐情感[J].文艺争鸣,2009(01).

4.音乐在影视剧中的作用 篇四

作者姓名:李卫全 性别:男 职称:中学一级教师

学历:大学本科 单位:安徽省阜阳市城郊中学 通讯地址:安徽省阜阳市城郊中学 电话:*** 电子邮箱:liweiquan72@163.com 邮编:236052

[摘 要]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影视业的迅猛发展,优秀影视作品对中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不少名著被搬上荧屏,势必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产生许多的影响。因此,本文主要谈影视作品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优秀影视作品为中学语文教学服务等方面谈个人的看法。如果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针对优秀影视作品的特点,力避影视作品的消极影响、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就一定能够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这样,优秀影视作品就成了语文教学的有益的辅助手段,更好地为语文课堂教学服务,为语文教学增添异彩。

[关键词]影视作品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语文教学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影视业的迅猛发展,影视作品对中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不少名著被搬上荧屏,势必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产生许多的影响。如何发挥影视作品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运用优秀影视作品形象化的特点,更好的为中学语文教育教学服务,进一步提升中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就成为新时代中学语文教育者应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发挥优秀影视作品的优势,提升学生理解作品的能力

影视作品的优点在于能够用其生动具体的形象表现社会生活的面貌、本质,并且能够集中多种媒介的优点,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声图兼具、视听具备,从而产生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因而深受学生喜爱。

(一)优秀影视作品的运用,激起了学生探究文本的阅读兴趣 中学语文课本中的不少文章来自中外著名文学作品,尤其小说和戏剧,都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但由于距离现代社会久远,很难让今天的中学生产生阅读兴趣。而由中外著名文学作品拍摄的影视作品,则形象生动,学生可以通过生动的形象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能够清晰地把握作品的深刻内涵;而且这种形象直观的表现形式也正好迎合了整天忙于紧张学习的中学生的心理需求,他们可以比较轻松地获取知识。同时,影视作品的热播也加快了知识的传播,能更集中地展示原著文本的魅力。这些影视作品往往能给学生不少启发,激发他们去 探寻原著的兴趣,使他们获得阅读的动力。如影视剧《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的热播,就能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学生往往会从影视作品中某个角度入手,去深究作品的内涵意蕴,会为影视剧中某个细节去原著上查找印证。如果没有影视作品的激发,面对一个大部头的作品,学生往往会产生畏难情绪。而一旦真正进入了阅读,学生终会深深感受到原著的无穷魅力,从而也有助于其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影视作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欣赏影视作品有利于形成现代中学生的许多能力,如:形象思维能力、语言表述能力、想象联想能力、鉴赏评价能力等。现在许多翻新的影视作品,大都跳出了传统价值观念束缚,用现代的观念诠释传统故事,这样的作品对于现代中学生更具有吸引力,更能够吸引他们积极思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照原著,探究这些新的解释究竟有没有立足于原著,改编者的解释是不是合理。这样既可以促使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又能够让学生经过一番思考和交流后努力得出自己的判断。这种新的学习方式既有利于我们的学生养成独立思考习惯,又能有效拓展学生判断思维的能力。同时,在交流过程中,同学们对于优秀的影视作品分析与交流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特别其中的经典场面的刻画与经典台词表达,必将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能产生更加有益的作用。在欣赏影视作品的过程中,学生的感知形象的能力、鉴赏的能力以及价值观的形成等都会得到明显的提高。

(三)优秀的影视作品对于学生形成积极情感、良好品质与审美情趣都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欣赏富有思想性的的影视作品,对于培养现代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人道主义等感情作用不可小视,同时又能够让中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与正确的价值观念,还可以提高其文化品位、思想修养和审美情趣。

比如《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成功地塑造了建国前后一系列老一辈科学家为实现中华民族的自强独立而艰苦奋斗的群体形象。学生看了这部作品后,既深切认识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朴素的顽强作风,也能够明白今天生活的幸福来之不易,更能够激发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帮助他们树立热爱人民,奉献祖国的博大情怀。再如《亮剑》中宣扬了“狭路相逢勇者胜”的亮剑精神,让学生深切体会到了那种不怕一切的勇气和魄力,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壮志与豪气,从而敢于向学习、向生活挑战,不断追求自我的进步。又如中央电视台新近推出的《丹韵词音》等富含知识性的影视作品更是以其画面充满诗情 画意、色彩明亮绚烂、台词富含诗化情韵等显著特色,深深吸引着广大中学生的关注。这些作品,不但充满知识性,而且能够极大地提高当代中学生的文化品位与审美情趣。让广大学生在审美的愉悦中流连忘返的同时,更能让他们的身心获得了彻底的放松,受到美的熏陶,提升美的追求。

二、运用影视作品时不能忽视其产生的负面影响 好的优秀的影视作品给中学生带来美好道德形成,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庸俗低级的烂制的的影视作品,由于其对作品解读的荒谬性以及对于收视率、票房的片面追求,都对辨别能力不高的中学生带来负面影响,甚至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

(一)低俗粗劣的影视作品则毒害了中学生的心灵

一些影视作品制作手法简单,思想解读粗俗,因而作品充斥着大量的暴力、色情等不利于中学生了解的内容。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经常报道:青少年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而淫秽、色情、凶杀、恐怖电影、电视等对青少年犯罪正起着越来越不如忽视的诱发作用,它如同毒品一样毒害着青少年的灵魂,使一些学生不能专心于对知识的学习,甚至使他们的思想偏离学习,进而歪曲了世界观与人生观。

(二)解读的荒谬性影响了学生对文学作品内涵的正确理解 影视作品更注重戏剧冲突的刻画,而文学作品的优势在于其形象的内涵与神韵。由于编者将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剧作品时,由于编者的个人素质、影视追求的目的各种原因的影响,导致其对文学原著的改编往往带有片面性甚至荒谬性,因此,我们在选择影视作品时,不得不加以选择。

首先,影视作品在编写时更注重抽取原著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而编者抽取的这些部分内容仅仅是文学作品大量文字中的一部分。所以,当我们引导学生欣赏影视作品时,一定要注重推广普及文学经典作品的赏读,要让学生知道,影视作品的欣赏不能完全代替学生对于文字作品的阅读,要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就必须注重文学作品的阅读,否则就会使学生曲解文学作品的意蕴,其结果必然极大降低学生对于文学作品阅读的兴趣。

其次,那些搬上荧屏的各类作品,不少只代表着编剧个人、导演自身以及演员个人的理解,个人的文化素养不同、认识不同以及创作的动机各不相同,对于作品的阐述也必然会有许多个人因素,所以每一部作品必然会有其自身的种种的局限性。这些不同层次的局限性,或多或少影响着中学生对文学原著的正确理解。如《新版红楼梦》与87版《红楼梦》相比,就加入了许多编者以及导演的个人再创作成 分,因而就在很大程度偏离原著的内容与追求,因而降低了原著的魅力。

再次,时代在发展,人们的思想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判断人和事物的价值取向也在改变。因此我们经常看到,文学名著的每一次改编都会有不同的视角,带给观众的感受也会有很大区别。重拍的《三国》也曾经引起过人们热烈的讨论,新《三国》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就改变了原著中将人物分别定格为忠、善、义的形象模式的创作特点。如新《三国》就改变了历史上总被定格为“白脸”形象的曹操的特点,这部作品就把他设定为主角,充分表现其“大奸背后的大雄”的特点。其他如,诸葛亮、周瑜、司马懿这些的重臣,剧中在加强描写他们的卓越智慧外,更注重运用细微深入的笔法表现他们与各自的君主之间微妙的政治利害与情感关系。正因为这样的解读,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对于作品的理解,另一方面却也产生先入为主的影响作用,影响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分析与理解。

(三)影视作品受商业化影响,片面追求收视率、票房也对中学生不好影响

由于片面追求收视率和票房,影视作品的质量很难得到保证。贺岁片、肥皂剧、搞笑剧等以“娱乐至死”作为追求的目标,在当代中学生中造成许多不良的影响。情感越来越虚假、语言越来越搞笑、情节越来越累赘荒唐、形象越来越个性十足等都给中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甚至个人的思想品德产生了非常不好的影响,所以我们在语文课堂上经常看到:学生在阅读时,会不顾及作品的严肃性而出现搞笑的理解;写作时,情感的空洞、语言的苍白、叙事的简单、结构的无序等各种不规范的现象往往会层出不穷表现出来。

三、发挥优点力避缺点,运用影视作品优化中学语文教学 影视作品对语文教学必定会带来各种不同的影响,这就要求每个语文教师都应该充分认识到影视作品的特点,力避其消极影响、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这样我们就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能优化课堂教学,又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这也正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影视作品的真正目的,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优化语文教学。

首先、导入新课时,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熟知的影视作品来诱发学生产生的共鸣,进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正处于知识积累与心理成长期的中学生,对新的事物的充满好奇心和对新知识充满渴求,学生的这些渴求,就要求语文教师要能够创造条件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让我们的学生乐学、爱学。在教学中有效运用影视作品,就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感染 学生的情趣,进而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在教学《林冲雪夜上梁山》时,我们可以播放《水浒传》中有关林冲的几个特色鲜明的故事画面,突出林冲委曲求全与充满英雄豪气的两种性格特点。这样,我们在文本内容学习时,不需对人物详细说明,学生也能准确把握林冲的性格特点,准确判断出事件发展的趋向。这样就能达到“上课伊始,意境即生”的良好效果。

其次、文本赏析过程中,应该结合相关影视情节重现课文画面,能够轻易突破重点难点。

在文本教学过程中巧妙地利用电影、电视资源充实教学内容,通过直观影视形象给予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既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教材内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从而对突破教材重、难点知识点提供有效而且有益的帮助。

再次、总结课堂知识时,若能结合影视作品,就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实现对于学生思想引导的效果。

总结课堂学习内容阶段,如果能恰如其分地运用相关影视作品,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情境,配合教师讲解的内容,可以促进学生的思考,能够再次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学生对认知内容的印象,进而在思想上给予其深刻的启迪。

总之,在语文教学的某个环节恰当的运用影视作品,必能给中学语文教学增加新的教学内容,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勃勃生机生机和活力,必能对中学语文教学产生良好的影响,提高学生语文课堂的学习的效率。当然,如果在教学环节中脱离教学内容而盲目滥引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影视作品或者完全排斥一切有价值的影视作品,都是不不应该的,这些错误的做法不利于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发展,不利于中学语文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结合。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在语文教学中不能以影片替代课本,也不能播放那些严重严重脱离基本史实或者曲解原著的影视作品。面对新的教育技术的影响,我们应结合高中语文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立足课堂教学的需要,结合学生认知的特点,本着有利于文本解读、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让优秀的影视作品真正成为语文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语文教学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更好地为语文课堂教学增添新的光彩。

参考文献:

5.音乐在影视剧中的作用 篇五

摘要:本文对中等职业学校的音乐审美教育进行了深入研讨,论述了音乐审美教育的效能,随即从多个层面分析了音乐审美教育在我学校的作用,展现了音乐审美教育独有的价值魅力。

关键词:音乐审美教育;效能;作用

黑龙江农垦工业学校始建于1959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壮大,现已成功跻身于国家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行列,为现代社会培养并输出了大批专业性人才,受到了社会公众、师生家长的一致好评,由此可见,我校具有极高的专业化教育水平。当然,在提高职业技能课程教学水平的同时还不忘强化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尤其是音乐审美教育,故而本文以“音乐审美教育在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学中的作用”为题,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意见指导。

一、论述音乐审美教育的效能

众所周知,音乐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人类可以借助音乐进行沟通交流、表达思想情感、诉诸内心所求,是丰富人精神生活的一种优质方式。审美教育则是审美与教育相结合的产出物,它以教育的形式存在,却饱含情感性,而音乐恰恰以其独具的优势摘得审美教育优质媒体桂冠,所以不少教育研究者会将音乐与审美教育联合起来进行研究。而所谓的“音乐审美教育”,其最主流的手段便是通过聆听欣赏音乐、表现音乐或音乐创造等审美活动开展教育,让学习者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得到其它方面的提升,进而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谈及音乐审美教育的效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1.审美感知效能

音乐本就是艺术审美的一种感性形式,因其所产生的各种情状都建立在感觉的基础上,所以音乐之所以会让人产生美的感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自身相对完美和谐的特征让人产生了协调对称之感,在审美个体上表现出极强的知觉渗透力。此外,音响给予音乐强化的同时也强化了人的审美感知,使人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所以说,人所体会到的审美感知美,是音乐审美感知效能的真实体现。

2.生动形象效能

音乐是能塑造形象的,旋律、节拍、节奏、音色是音乐所表达出的语言,而声态、情态、形态等则是音乐的外在特征,音乐审美教育完美结合了音乐的语言和外在特征,让受众在音乐语言与外在特征的双重作用下受到感染,并产生联想、引发共鸣,沉醉其中。在实际的音乐审美教学中,老师的教学方略更是多样,可用音乐语言诠释经典作品,可通过自身演奏演唱集中学生注意力,抑或将音乐作品与生活相结合予以阐释,这便是审美教育生动形象效能的最好表现。

3.心理调适效能

从某种层面上来讲,人在听音乐的过程中会形成“音乐记忆”,聆听不同类别音乐的时候也会形成不同类别的音乐记忆。比如,聆听“军港之夜”、“十五的月亮”之类柔和舒缓的歌曲时,便会被歌曲的柔和旋律所感染,引发我们对军队将士、边防战士的慰藉之情,甚至改变我们个人的人生态度。所以说,受众在聆听此类柔美和缓的乐曲时,内心所荡漾起的别样之感对于个人审美情趣的塑养意义重大,并有效提升自我的审美能力。

二、多层面分析音乐审美教育在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1.音乐审美教育促进学校学生非智力因素成长

我校对学生的培育理念较为先进,不仅看重学生自身的智力因素,而且关注并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养成与发展,音乐审美教育恰好契合这一学生培育理念,所以我校致力于音乐审美教育工作的开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将音乐教育与情感教育相联结,让学生在聆听音乐、感受美好的同时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以此达到培养学生思想情感的目的;学习音乐的过程是轻松欢愉的,学生不仅可以全面放松自我,而且可以伴着优美音乐展开畅想,发挥自我对音乐的自由参与体验,增强自身的学习兴趣;音乐教材中不乏一些挟有励志色彩、意志情怀的歌曲,老师可以借助此类乐曲,锻炼学生的坚强意志,让学生在日后的生活学习中学会直面挫折、坚持不懈。由此可见,音乐审美教育对于学生情感、兴趣、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大有裨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音乐审美教育帮助学生修成良好品德素养

音乐是一种难得的精神世界营养品,它所带给学生的审美体验是真实不可换的,不但能够陶冶学生的性情、净化学生的内心,而且还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修成良好的品格素养。比如,老师在教学《中华民族器乐曲》一课时,选定经典琵琶名作《十面埋伏》作为教学实例,先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民族器乐的分类、叙事曲的音乐风格等基础教学内容,然后向学生简单介绍“琵琶”这一民族乐器,并让学生根据乐曲理解《十面埋伏》的音乐形象,在音乐中想象并感受“项羽被大军包围时走投无路的场景”,直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音乐文化的情感,并努力上升到爱国主义情感的层面。除此之外,音乐审美教育还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以此彰显音乐审美教育的独有价值意义,促使学生良好品德素养的修成。

3.音乐审美教育能够催发学生自身创造力

除了以上两条作用之外,音乐审美教育对于我校的学生来说还有一条特别重要的作用,即音乐审美教育能够催发学生自身的创造力。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校是一所中等职业学校,在教学上相对侧重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这就意味着学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新力,方能辅助学生更好的进行专业课程知识的学习,而音乐审美教育恰好在无形中满足了培养学生自身创造力这一要求,所以利用音乐审美教育催发学生创造力可谓是明智之举。音乐审美教育给予了学生足够自由、广阔的想象空间,它不但能够发展学生的创造想象、创造思维,而且对于学生独立自主的创造美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校参照国家对公共基础课程开设的标准,开展了音乐审美教育,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去发现美、创造美、展示美,从而提高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专业技术技能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我校所开展的音乐审美教育绝不是要求学生掌握音乐理论知识与技能,而是借助于学到的音乐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综合素养、创造力以及创新能力,以此为学生职业技能课程的学习提供帮助,让学生在轻松欢愉的音乐天地里感受美好、陶冶性情,净化心灵并最终塑造健全且完美的人格。

参考文献:

[1]陈晓鸣.中职院校音乐教学评价体系的探析[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03)

6.音乐在影视剧中的作用 篇六

浅谈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中华民族音乐不仅成为世界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世界各国音乐爱好者的赞赏。它在中国小学音乐教育中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然在教育的过程中也存在了某些难以避免的问题。本文就从民族音乐对当代中小学生的民族精神、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素养等方面的教育作用进行论述,以期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关键词】民族音乐;小学音乐教育;民族精神;美育;德育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有着56种不同风格的民族音乐文化,这是别的国家所没有的也是我们引以为豪的民族瑰宝。但受外来文化、市场经济的影响,网络的盛行,西方、日韩音乐的冲击,港台流行音乐的推波助澜,使得很大一部分大中小学生趋之若鹜。致使我们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一代追星与成立“粉丝团”的越来越多,而民族音乐的爱好者却越来越少;中小学生迷恋超级女生,快乐男生,却对我们民族音乐知识知之甚少;这样的情形下我们的民族音乐教育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犹如在夹缝中生存。李岚清在《李岚清教育访谈录》中说:“中华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珍贵的财富”。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源远流长,她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艺术精华,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意志、力量和追求。在小学的音乐教育中,它被赋予了更为重要的意义,对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等方面的教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民族精神教育作用。民族精神是维系一个国家的精神纽带,它大则关乎国家命运,小则影响个人的言谈举止、喜乐好恶。因此要弘扬民族精神,就必须重视这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继承和发展他。而民族文化的精粹之一就是民族音乐,它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气质、心理素质、风土人情和审美情趣等,具有非常鲜明民族特征,是一个民族优良传统得以传承的重要媒介。

通过民族音乐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它是一种伟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建设和保卫国家的巨大的精神力量。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小学中开展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教育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欣赏,演唱或演奏民族音乐作品,更重要的是通过一些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培养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且在潜移默化的教学中从小树立学生民族荣辱感,形成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如在小学的音乐课本中,无论是高年级还是低年级,音乐课本的首课都必须有我宣传爱国情怀的歌曲,而且要求每个学生必须会唱。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让学生充分了解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及音乐本身的创作特点,引导学生自豪、严肃、情感真挚的演唱,并呼唤起他们爱国主义的感情。

小学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而且当代的小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还比较肤浅,对中国的历史,传统文化的了解大多来自父辈和老师的传授。由于现在网络技术的发达,不同文化的冲击,难免会给他们造成歪曲的认识。我们可以通过欣赏《苏武牧羊》、《满江红》等古曲让学生了解历朝历代以来许多仁人志士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的忧国忧民精神。音乐是不仅是听觉的艺术,而且比起直白的言语它更能起到激奋人心的作用,所以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因此在音乐教育中加强小学生的民族精神的培养是我们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的责任。

二、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作用。在小学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师要明确知道我们的教育任务是让学生在掌握一定音乐知识的基础上使其具有理解音乐的基本能力,从而使精神受到陶冶,心理素质得到提高,而不是专业教育。而且,我们必须清楚的意识到当代小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存在过分追求自我价值、集体观念淡漠等问题,所以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注重通过民族音乐的深层内涵来影响学生的品德素质,从而提升学生的品格和思想境界。卡尔奥尔夫认为,在音乐教育中,音乐只是手段,教育人,培养人才是目的。[2]所以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例如教师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可以选择一些欣赏的曲目进行教学,在欣赏的基础上,教师对乐曲的乐段进行讲解分析,学生通过聆听,然后可以运用语言,文字,绘画等途径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教师要加以鼓励和给予客观评价,并借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

在民族音乐教学中,通过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如小学五年级音乐课本中歌曲《小熊过桥》的教学,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团结合作,去感受不同的音乐情绪及形象,体验小熊勇敢战胜自己的精神。在音乐课通过歌曲艺术形象激发学生的情感,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体现了思想教育与民族音乐艺术的统一性。另外,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有很多,如开设合唱队、民乐队、舞蹈队等艺术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民族音乐的兴趣爱好,而且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能更好的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同时,实践也证明了一些以民乐办学特色的小学校发现参加民乐团的学生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文化学习方面都向着良好方向发展,如东莞市莞城中心小学。由此可见,通过用陶冶、隐性、深入学生灵魂深处的方式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优于直接采用灌输、显性、表面化的方式。而且,也充分发挥了民族音乐情感教育艺术的优势。

三、通过民族音乐教育,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及民族音乐感情。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柯达伊认为,如果没有自己本民族的音乐文化,所有的音乐教育就毫无意义,就只能是为外国音乐提供一个“容器”而已。[3]众所周知,中国是个泱泱大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内容丰富、源远流长。而在小学音乐教育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教师,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必须具有驾驭中华民族音乐教材又能脱离教材形成自己教学风格的教学能力,且本身必须热爱民族音乐,熟悉民族音乐,具备丰富的民族音乐理论知识和强烈的弘扬民族音乐精神的使命和热情,才能保证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正常进行。

在现行的音乐教材中,民族音乐的内容也占了很大的比例,各地音乐教材中也都增加了乡土教材的内容,这表明编写教材的基本方针是正确的,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就是要从小学音乐教育做起。所以在小学的音乐课堂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等途径让学生了解各个民族的音乐特点,通过了解各个民族的歌舞、器乐等知识来了解我国的各个民族的文化,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随着年级的增长,教师应试着让学生大量演唱如《茉莉花》,《鄂伦春族小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等耳熟能详民族歌曲,然后通过学习、了解、分析各个民族音乐的旋律特征、调式特征、结构特征和音乐材料发展的基本手法等等,引导学生进行二次创作,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锻炼学生会使用他们所熟悉的音乐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中国古语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善于利用国外优秀的音乐教学法如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进行教学,比如欣赏《春节序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律动,声响,身势等去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最后让学生通过打击乐器有感情的表演。在民族音乐教学中如《高山流水》、《梅花三弄》、《潇湘水云》、《阳关三叠》、《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十面埋伏》等优秀作品是中小学生必须了解和熟悉的音乐常识,不仅可以扩大了他们的人文知识,而且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养成了浓厚的民族音乐感情。但是,学生在欣赏这类乐曲时,由于生活阅历较浅,加上对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不熟悉,因此难免在短时间内很难理解作品的内涵,无法产生共鸣。音乐是情感艺术,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欣赏的最终目的是要锻炼学生正确理解作品的主题、表达的情感及内容。如在讲授《二泉映月》的欣赏课时,首先应该向学生介绍乐曲的时代背景和作者阿炳的生平,让学生了解到在那世态炎凉的时代里阿炳一生极为悲惨,4岁丧母,自幼随父当道士并学习音乐,在创作《二泉映月》时已双目失明,流落街头,以卖艺乞讨为生。这首乐曲作者运用了“鱼咬尾”连环扣的创作手法,体现出民族音乐的特色,旋律悲怆、跌宕、委婉,曲调忧伤、凄凉、缓慢,表达了作者的辛酸、苦痛、不平与怨愤。通过让学生充分了解了这首乐曲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的音乐中去体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去理解和感受音乐,从而达到把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文化的思想感情融入到学习民族音乐艺术的过程中。

四、通过民族音乐教育,培养小学生认识美,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

随着社会上一些“选秀活动”的盛行,“快男超女”成为了中小学生的追捧对象。由于网络的发达,网络歌手应运而生,铺天盖地的网络歌曲也迎面而来,另外外来音乐和流行音乐的冲击,也使受现代教育的青年一代沉迷其中,调查显示,目前中小学校园甚至幼儿园的学生几乎都会唱《老鼠爱大米》、《有没有人告诉你我很爱你》、《好姑娘》、《东风破》、《香水有毒》等爱情流行歌曲。可当问及我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曲作者是谁时,却很多人都不知道。现在许多中小学生觉得唱民族歌曲,跳民族舞蹈很老土,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当然,我们也不能全盘否定流行歌曲,它的旋律优美,歌词通俗易懂,但是流行音乐大多以渲染爱情为主题,而小学正处于生理,心理的发育阶段,还不能很好的去分辨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如果引导不正确的话容易对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造成负面影响,如早熟,早恋等。柯达伊认为,好的鉴赏力不是靠遗传获得的,而需要认真培养。[4]中小学阶段正是人的成长的敏感时期,也是艺术情感、态度、审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笔者认为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该通过大量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来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等能力。如通过欣赏古曲《春江花月夜》让学生感受美的意境,也可以让学生欣赏我国的各种地方戏曲,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不同地方戏曲的风格特点,更重要的是通过戏曲中生动的角色表演等提高学生分辨美的能力,如京剧被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中,并在已修订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增加了有关京剧教学的内容,确定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智斗》、《儿行千里母担忧》等15首京剧经典唱段作为中小学音乐课的教学内容。从将京剧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举措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当前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民族文化艺术鉴赏能力降低的问题感到焦虑,因此这一决议的出台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北京京剧院院长王XX在接受《中国教育报》的采访时说:“京剧是中华民族戏曲表演艺术的代表,是立于世界之林的民族艺术。教育部在中小学开展京剧进课堂试点工作,体现了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学习京剧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学生欣赏能力。”[5]教师还可以把歌词意境深邃、深情而富有朝气,旋律优美动听、琅琅上口的《长江之歌》、《爱我中华》等艺术歌曲与消沉悲叹、曲调过于缠绵的《东风破》《香水有毒》等流行歌曲进行比较,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流行歌曲中某些表现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和爱情至上的低级庸俗的艺术价值是对人有消极影响的;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加强民族音乐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不仅要在小学中加大力度弘扬民族音乐,让民族音乐的音符真正嵌入学生艺术修养的体系中,而且还要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向社会各界大力宣传民族音乐,让民族音乐的精髓融入到我们的社会生活,也使更多的社会群体接触到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音乐作品。同时,通过民族音乐的熏陶,增强全体国民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使全社会都意识到民族精神对下一代孩子的影响并通过民众的力量大力推广民族音乐,这样不仅使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具有强大动力,也促使民族音乐对小学生的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7.音乐在影视剧中的作用 篇七

一、分析影视音乐的艺术形态

1.1影视元素形态

影视音乐是音乐的一个分支, 又具有其独特的艺术形态。影视音乐是为影视艺术服务的, 在设计与应用影视音乐时, 更注重其功能, 因此影视音乐的表达方式会受到时间与空间的影响。作为影视作品中最重要表达因素之一的影视音乐, 与其他影视因素一同对影视作品中的情节进行推动, 对其剧情进行烘托, 对其人物特色与性格进行表达和塑造, 对影视的时空进行延伸, 对影视作品的完美呈现产生重要影响。影视音乐具有其他影视元素所没有的特色, 应用相同的音符, 可以在不同的影视作品中表现出不同的效果。

1.2内容特指性形态

单纯的音乐所表达的感情较为抽象, 听众因自身经历不同而有不同体会, 而影视作品中的影视音乐带给人的是具有一定背景与基调的情感和情绪, 能够引起观众与作品的共鸣。与影视文字相同, 影视音乐也具有一定的内容特指性[1]。影视音乐通过其旋律与和声等形式, 为观众创造出了良好的思绪与情感导向, 打破了观众的固有思维, 将故事情节及所要表达的感情与情绪有目的地、有针对性地呈现出来, 传达给观众影视作品本身所要表达的准确意思。此外, 影视作品中应用的影视音乐非常注重与其内容的配合与沟通, 通过伴奏曲、插曲、主题曲等方式达到音画合一的效果, 例如前两年观众们疯狂追捧的大型宫廷电视剧《甄嬛传》中的主题曲《凤凰于飞》, 将主人公甄嬛一生的情感经历与事不遂愿的境遇等, 通过影视音乐的方式强调式地表达了出来, 使观众对主人公的情感主线更加明晰, 烘托了其感情经历的凄婉。

1.3听觉完型形态

影视音乐的艺术价值是通过其听觉上的完整性体现出来的, 影视音乐在某一段影视片段中完整地呈现出的听觉效果, 成为影视音乐的听觉完整性, 强调的是对影视作品完整意思的表达, 而不是纯粹的听觉完型[2]。在应用影视音乐时, 常会将影视音乐的一个乐段或几个乐段与剧情结合, 以实现对影视作品含义的完美体现。

1.4旋律的运动形态

通过对音乐旋律的把握, 将音符进行重组, 从而表达出各式各样的情绪与情感。影视音乐在情感的表达上比较自然且流畅, 因此在对影视音乐进行创作时, 应注重影视时空的文体属性及音符的连接感, 在观众专注于对影视作品画面的欣赏时, 影视音乐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到观众对作品的欣赏中, 给人以回味。例如, 《新白娘子传奇》中的黄梅戏曲调, 经典至极, 以致人们多年后再次听到此曲调时, 倍感怀念, 足见其强大的感染力。

二、影视音乐在影视艺术中的功能

2.1体现人物的心理, 增强作品的戏剧性

音乐的共通点是表达出言语无法表达的情感体会, 将内心的情感世界充分展示出来, 以引起共鸣。在影视作品中, 人物性格特征的塑造不仅要通过故事情节与人物外在气质呈现出来, 还要有丰富的内心活动的表达。影视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及复杂的心理活动, 都可以通过影视音乐的形式得以呈现。

2.2参与影视情节, 推动故事发展

影视音乐作为影视作品中的重要元素, 对影视剧情的推动具有重要作用。在影视作品的各个情节中, 影视音乐都有直接参与的影响力, 对深化故事内容、提升故事情感水平等有重要影响。在著名惊恐电影《夺魂冤灵》中, 作曲家创作出的新曲与已故数年的主人公的八音盒旋律雷同, 不禁给观众无限遐想与悬念, 引领观众, 推动剧情展开。

2.3渲染背景氛围, 增强作品感染力

对于影视艺术, 影视音乐可以与特定场景相结合, 将影视的民族特色、时代气息、地域色彩和环境氛围等烘托出来, 加深影视作品的感染力与视觉效果[3]。例如, 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 通过其中具有浓郁印度民族特色的音乐, 将印度的舞蹈与音乐呈现给观众, 使其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与舞蹈成为印度文化的标识符。

2.4突出影视作品的主题

任何影视作品都是围绕其主题展开的, 影视音乐为影视主题在作品中的展现起到直接而有效的表达作用, 如电影《英雄儿女》中的主题曲, 充分表达出了革命过程的悲壮与自豪。影视中的主体音乐是这部影视作品中影视音乐的核心, 是围绕核心人物与主体情节展开的, 使影视形象更为完善、深入人心。如1987年版的以著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红楼梦》的主题曲《枉凝眉》, 深刻、生动地将两位主人公的不幸命运与凄美爱情呈现了出来, 主题曲贯穿剧情始终, 使影视主题逐步得到深化。

注释

1[1]赵胤先.影视音乐的艺术形态与运用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2010.

2[2]李蔚.影视音乐在影视艺术中的美学特质与功能[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9 (15) :64-65.

8.浅谈古典音乐在影视剧中的运用 篇八

摘要:

音乐与影视是如影随形的两姊妹,但是,影视剧与古典音乐似乎不太靠边。因为影视剧是年轻的、时尚的、科技的、大众的、商品的产物;而大众眼中的古典音乐是古老的、高雅的、曲高和寡的、严肃的、纯粹的艺术。事实并非如此。稚嫩期的电影是在古老而慈祥的古典音乐的襁褓中产生的,至今仍然藕断丝连,不时地被借用。

关键词:古典音乐;影视剧

影视从无声到有声,经历了一个巨大的转变过程。20世纪初,人们逐渐领悟到无声影片需要用音乐来渲染剧情,也可以以此掩盖放映机的噪音,于是就尝试在影片中加入音乐。随着时代的发展,影视技术的革新,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影视音乐不止是影视画面之外的一种陪衬和附属,而是影视剧中不可替代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的存在,为影视剧的艺术表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从而使影视剧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视听盛宴”。

一、音乐在影视剧中的作用

音乐一旦进入电影,它便不再是独立的听觉艺术,而是电影声音系统中的一个听觉元素,一个独特的乐音元素。它与人声、音响元素在声音构成上的独特性,在于它最善于抒发人的情感,善于以情绪的力量揭示人的心灵的无比丰富性,这是其它声音元素无法替代的。可以说,有了音乐的润色,影片才变得更加鲜活和充满生机。那么,影视剧音乐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二、古典音乐在影视剧中的流行

古典音乐是一个含义广泛的术语,广义的西洋古典音乐是指那些从西方中世纪开始至今,并在欧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创作的音乐;或者指植根于西方传统礼拜式音乐和世俗音乐,其范围涵盖了约公元9世纪至今的全部时期,主要因其复杂多样的创作技术和所能承载的厚重内涵而有别于通俗音乐和民间音乐。许多影视剧的配乐选取了古典音乐的片段,或是借鉴了伟大作曲家的风格与创造技法。古典音乐也常常被重新包装,以一个新的名字出现在电影屏幕上。当然,这些古典音乐素材若是被合理地重新运用,它将给影视剧带来全新的感觉。影视剧和古典音乐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就这样被很好的结合了起来,不仅对古典音乐自身的精华进行了良好的宣传,也对影视剧的情节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由此,使古典音乐渐渐缩短了和普通大众的距离,同时也找到了一个有利于自身传播的平台。

(一)古典音乐在影视剧中的作用

古典音乐和其它形式的音乐体裁一样,在影视剧中起着渲染气氛,刻画人物,加强影片节奏,揭示影片主题,以及推动情节发展等作用。但古典音乐有其特别之处,它有着极其复杂的和声以及配器方法,不仅可以由庞大的交响乐队演奏,也可以由人声或独立的乐器完成,加之音乐大师们赋予它深刻的思想内涵,其完美的音响与精致的艺术构思是其它音乐风格所无法比拟的。正是由于古典音乐自身的特殊性质,古典音乐在影片中充分发挥了它丰富的内涵底蕴和艺术表现张力。

(二)古典音乐在影视剧中的运用方式

首先,影视画面与声音的共同存在分三种关系:即声画合一(声源一般都在视像上得到同步映现或已经做出交代)、声画平行(视像与声画不具有同步性)和声画对位(画面视像与声音各自独立又相互作用)。 第一种关系之下的古典音乐运用往往见于歌舞片、音乐人物传记片及一般影片中的歌舞音乐场景等。典型的例子如《海上钢琴师》、《莫扎特》、《钢琴课》中的钢琴弹奏场景。由于画面中演奏乐器的出现,观众对所运用的音乐片段的认知更加直接。此时,音乐的艺术抽象表达作用却相对受限,更多的是维护影视纪实的客观性及物理真实性,通俗的讲即音乐是作为场景中道具的必然听觉延伸而出现。第二、三种关系下,由于声音的非同步入画或声源的非可见性,古典音乐的运用被赋予了更多音乐之外的作用,甚至被看作是导演除镜头和对白之外的第三种电影语言表达方式。

三、中国古典音乐在影视剧中的运用

中国古典音乐深深扎根于中华文化这片沃土,一直深受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审美心理的影响。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厚实底蕴,也赋予了中国古典音乐极其旺盛的生命力。影视音乐之中的民族艺术风格是伴随社会发展以及人们欣赏水准的提升而演变和发展的。琵琶、鼓、唢呐、二胡、筝等众多民族乐器被影视音乐人最大可能地应用到影视音乐之中,获得了较好的音乐效果。

电影《卧虎藏龙》?着力于描写两代侠者的情感悲剧。由谭盾配乐的《卧虎藏龙》获得了奥斯卡电影节最佳音乐奖,这是对中国电影音乐中传统特色的肯定,可称为电影音乐中民族性元素运用的新节点。《卧虎藏龙》的音乐在渲染气氛的功能上达到了新的艺术高度,同时增加了精彩纷呈的武侠打斗场面的观赏性。?在《卧虎藏龙》中,大部分音乐旋律单纯、朴素、统一,和声简单明了,配器清淡。承担主要旋律演奏并多次出现的乐器是大提琴,辅以多种民族乐器(笛、箫、鼓、琵琶等),交融民族特色鲜明的民歌旋律配乐方式,糅合了大提琴低沉悠扬的音色与东方民乐轻灵神秘的曲调,以中西合璧的融合形态将中国的民族音乐元素巧妙地运用于电影之中,达到一种宁静的和谐。影视剧作品中的配乐都切实展现了中国古典音乐之特色,把中国古典民族乐器之无穷魅力尽力而深刻地发挥到了顶点,让影片音乐不但统一又变化多端,不但洗练又深刻,这恰是影视音乐之中民族元素应用的重要方法。

总而言之,音乐在影视剧作品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现在的影视已经离不开音乐。只要有了音乐,不懂电影的人,也能从音乐中读到一些东西,这是影视剧中其它元素所无法取代的。并且,影视音乐中应用古典元素的大潮已经到来。因此,立足于本民族音乐,走国际和多元化道路的音乐创作会让我国影视音乐再获生机。

【参考文献】

[1]王云阶.论电影音乐[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

[2]左开菊.电影中的音乐运用之妙[J].电影文学,2008(12)

[3]张萌.浅谈中国民族器乐在电视剧中的运用[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0(07)

【作者单位:赵妹,河南省偃陵县文化局

上一篇:书包的一年级数学说课稿下一篇:致那些逝去而无法挽回的时光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