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的世说新语读后感

2024-10-31

中学生的世说新语读后感(17篇)

1.中学生的世说新语读后感 篇一

通过两个月坚持阅读«世说新语»,使我收获无穷,受益匪浅,«世说新语»是一类文言文,作者是南朝的刘义庆,作者根据当时社会人民的行为、动作编写了这本多篇文言文,其中内含文学、医术、道德、品质等多方面,往往是小故事却可以蕴含大道理,书中内容丰富,知识无穷无尽,我们见识了伟人的高雅情怀;见识了老者的崇高道德品质;见识了孔融尊敬师长;也见识了孩子们非凡的智慧。畅读这本书,使我仿佛也走进那个时代,跟随作者的情感变化此起彼伏,像连绵不断的山峰,波涛汹涌的大海……

小小年纪的孔融就懂得尊师敬长,他将大梨让给长辈,一般大的让给哥哥,自己却留下了小的。小小年纪就有如此高尚、大度的美好情怀,令我受益无穷,同时也有所反思,连小孩子都懂得的道理,难道我们还不如他吗?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文学笔墨的积累,需要我们反复琢磨,不断推敲,其中蕴含的道理,更需要我们不断探索;而伟人的高尚情怀,需要我们持之以恒,从小做起,一点一滴积累下去,发扬下去!

文学的光辉将永远照亮我们前行的路!我们要发扬文学精神,坚持下去!

2.中学生的世说新语读后感 篇二

一、“德行”主要包括义、信、孝、俭、仁爱等

《德行》中的“德行”主要有义、信、孝、俭、仁爱等。荀巨伯宁死不弃友的舍生取义的精神是义德的典型代表, 华歆与王朗乘船时救人的表现, 更是体现从一而终的信、即难不弃的义。魏晋士人称赏既信则义, 而批判虽小信而不义的做法。孝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仅守孝一项就有十多则, 代表人物就有王祥、王戎、周翼、和峤、陈遗、吴道助兄弟等一大批人。而且根据孝行的不同, 还细化为不同的类型, 如死孝、生孝、至孝、灭性之孝、心丧、色养之孝、纯孝等等。这与魏晋时期统治者以“孝”治天下的政策不无关系。俭德行的代表人物有周镇、王戎、王恭、范宣、殷仲勘等, 不仅包括在日常生活中的勤俭节约, 能像殷仲勘那样在发涝灾时把掉在地上饭粒“辄拾以啖之”, 像王恭那样“身无长物”。仁爱之德有庾公不肯卖的卢马的那种“已所不欲, 勿施于人”, 顾荣慷慨施炙于做炙之人, 更有裴令公乞物行惠以损有余而补不足的行为。可见仁德的部分内容仍然受魏晋人的重视和关注。这些都是名士对传统人格认可和继承的体现, 但他们并不迷信传统德行, 而是在具体的生活环境下对传统道德有自己的深发与扬弃。

二、“方正”即品行的正直不阿

似乎任何时代的正直都有特定的内涵。除了“朴质”这一内涵外, 就是“父为子隐, 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的那种正直, 《世说新语·方正》中的正直继承了前一种内涵, 但却与后一种内涵正好相反。其正直的内涵除了为官耿直、不徇私枉法外, 还包括其它四项内涵。首先是不畏权势, 甚至反抗权势的“威武不能屈”的精神, 如夏侯玄“临行东市颜色不异”、山涛大儿拒不见晋武帝。其次是一切从本心出发直言不讳、不事谄媚的真率坦直, 如向雄不顾晋武帝的命令直言不能与不讲君臣之礼的刘淮复合, 陈元方不管辈分礼数责备父友的无信无礼。第三是毫不谦让的自信自尊, 如王坦之自信为第一流人而坚持不就任一直由二流人做的尚书郎职务, 面对卢志直呼父祖名讳的不尊, 陆机以牙还牙维护自己及家族的尊严也是这一内涵的表现。另外还包括高门望族维护门阀制度蔑视庶族寒士的清高, 典型的事例就是王戎宁饿不食百姓之食。可见“方正”其实是一种耿直、勇敢、真率、自尊自信和清高的表现。

三、“雅量”意谓胸怀宽阔、气度恢宏

《世说新语·雅量》中“雅量”的内涵有很多, 也受到很大的重视。为了修养“雅量”, 不惜控制自己的感情, 如顾雍那样闻儿死讯仍“神色不变”强做镇定, 又如谢安那样闻淮上大捷“意色举止, 不异于常”努力做到喜愠不形于色。那么真正的雅量者是什么样的呢?他们有像裴遐一样蒙辱受骂而不愠的人, 也有像王羲之那样面对郗鉴的选婿门生竟坦腹东床漠视财富的人, 也有像王导那样对属下温和、为政宽仁的人, 还有如羊曼那样供宴依客人到来早晚之别和无视其身份贵贱的真诚坦率之人。然而“雅量”的最高境界是像籍康那样临危不惧、视死如归。他的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表现出的是一种临危而神色不变的修养的气度, 是英雄般坚强勇敢的个性。

四、“豪爽”即为豪放爽直、英勇不羁、狂放率性

“豪爽”是英勇、果决与率性的结合体。它是《世说新语·豪爽》中王敦“振袖而起, 扬槌奋击”时的雄爽, 驱逐婢妾时毫不犹豫的决然与爽快;是桓温高谈阔论时的磊落和雄情爽气;是桓石虔“策马于数万众中深入敌群救桓冲的勇气与气势。虽然“豪爽”的主角王敦和桓温是图谋篡逆的奸臣, 是《论语》中“有勇而无义为乱”的典型代表, 但魏晋士人的忠义意识很淡薄, 豪爽者身上所张显的难得的英雄气概当然会无可厚非地受到称赞, 更何况这又是一个需要英雄的乱世呢?

五、“自新”是指自己改正错误, 重新做人

“自新”也属于传统的道德范畴。子曰:“过而不改, 是谓过矣。”《自新》门虽然只记录了周处与戴渊两人改过自新的故事, 但却专门列为一门, 表明了作者对“自新”的重视。这里的“自新”与《论语》中的改过相比, 不是改一些小过、小错, 而是改头换面、痛改前非, 选择一条积极向上的全新之路, 它是对《论语》之改过的深化。

六、“放诞”与“简傲”也是魏晋名士的风气

名士们“放诞”的形式主要体现在语言上的粗俗污秽, 行为上的嗜酒、赌博、不拘礼、有特殊爱好等。“放诞”的原因, 一方面是对黑暗现实的反抗与逃避, 也是对司马氏亵渎礼教、利用礼教来做反礼教之事的愤慨。另一方面是名士们任情任性、率真重情的表现, 如阮籍与嫂告别, 阮咸在母丧期间穿丧服追胡婢的故事等等。“简傲”是“任诞”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它侧重于对礼法利禄之士的鄙视, 表现的是一种清高, 代表者是嵇康。早期的“放诞”与“简傲”实际上是一种不愿同流合污的清高, 不拘礼法的任情任性。至于后来演变为纵欲放荡、傲慢无礼, 是贵族弟子“东施效颦”的缘故。

名士的个性人格却突显为“方正”、“雅量”、“豪爽”、“自新”、“放诞”与“简傲”中所表现出的自由与率性, 既有对传统道德范畴的继承, 也有新历史条件下的独特内涵。这些人格所显现的魅力, 是魏晋风流的体现, 也被后世士人所向往, 这必然影响了后世士人格的个性化走向。因而在后世社会既有忠君重礼的儒家君子;又有能够大胆突破世俗礼教的束缚, 从自己的本心出发、率性而为的“叛逆”之士。另外, 士人的隐逸情结、与酒的不解之缘也都是名士的隐逸、饮酒之遗风。

摘要:中国士人的基本人格主要形成于社会急剧变动的春秋战国时期, 到了魏晋时期, 社会政治状况和意识形态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士人的人格追求自然也有所变迁。本文以记录魏晋名士逸闻轶事的《世说新语》为理论依据, 名士的人格进行分析, 简要探讨一下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士人人格追求的变迁情况。

3.《世说新语》中的各色儿童 篇三

大义凛然孔融儿

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

译文孔融被捕,将要满门抄斩,朝廷内外的群臣都很恐慌。当时孔融的两个儿子,大的九岁,小的八岁,正蹲在地上专心致志地玩一种两人竞赛的游戏。孔融对来抓他的人说:“我犯了罪,与孩子无关,能不能放过他们?”两个儿子听了,不慌不忙地对孔融说:“父亲,难道你见过鸟巢翻了,还有完好无损的鸟蛋吗?”于是,两个孩子也一起被抓走。

少年老成小何晏

何晏七岁,明惠若神,魏武奇爱之。以晏在宫内,因欲以为子。晏乃画地令方,自处其中。人问其故,答曰:“何氏之庐也。”魏武知之,即遣还外。

译文何晏七岁的时候,聪明伶俐,招人喜爱,魏武帝曹操非常喜欢他,曹操把何晏安置在皇宫里,想认他做儿子。何晏便在地上画个方框,自己站在里面。别人问他是什么意思,他回答说:“这是何家的房子。”曹操知道了这件事,随即把他送回了何家。

钟家少年巧答文帝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译文钟毓和钟会从小就有美名。十三岁的时候魏文帝听到了他俩的名声以后,对他们的父亲钟繇说:“叫你的两个儿子来。”于是钟毓和钟会按命令来朝见魏文帝。钟毓的脸上有汗水,魏文帝问他:“你脸上为什么有汗?”钟毓回答说:“战战惶惶,汗如水出。”又问钟会:“你为什么不出汗?”钟会回答说:“战战栗栗,汗出不来。”

张玄之、顾敷记忆超强

司空顾和与时贤共清言,张玄之、顾敷是中外孙,年并七岁,在床边戏。于时闻语,神情如不相属。瞑于灯下,二儿共叙客主之言,都无遗失。顾公越席而提其耳曰:“不意衰宗复生此宝。”

译文司空顾和同当代贤达在一起清谈。张玄之和顾敷是他的外孙和孙子,两人都是七岁,坐在床旁玩耍。这时听他们谈论,神情好像漠不关心。后来两个小孩在灯下闭着眼睛,一起复述主客双方的话,一句也没有漏掉。顾和听见了,离开座位,拉着他们的耳朵说:“想不到敝家族还生下这样的宝贝!”

王羲之装睡逃过大劫

王右军年减十岁时,大将军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剔吐污头面被褥,诈孰眠。敦论事造半,方意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横,信其实孰眠,于是得全。于时称其有智。

译文王羲之年纪不到十岁时,大将军王敦非常喜欢他,常常把他放在自己的帐中睡觉。有一次大将军先起来了,王羲之还没有起来。不一会儿,参军钱凤进来,王敦屏退他人和钱凤讨论事情。都忘了王羲之还在帐中,他们说起要谋反的计划。这时王羲之醒来,听到他们的谈论之后,知道自己没有活的道理,就用口水弄脏头脸和被褥,假装睡得很熟。王敦议论事情到了一半才想起王羲之没起床。两人大惊说:“不得不除掉他。”等到打开帐,却见王羲之流口水,于是相信他确实还在熟睡,王羲之因此得以保全性命。当时的人称赞王羲之聪明。

伶牙利齿张吴兴

张吴兴年八岁,亏齿,先达知其不常,故戏之曰:“君口中何为开狗窦?”张应声答曰:“正使君辈从此中出入!”

译文张吴兴八岁时,门牙掉了,大人们知道他才思敏捷,就故意逗他:“你口中为何开了个狗洞?”张吴兴应声回答:“这正是为了让你们这类人出入啊。”言下之意,我不掉牙,哪能引出你这句话?虽然,张玄之回答有点不敬,但是,出自一个天真烂漫八岁孩童之口,大人们应该不会不高兴的。

4.世说新语读后感 篇四

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世说新语读后感范文(精选9篇),欢迎大家分享。

世说新语读后感1

读完《世说新语》后,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德行第一》的一四和四五篇。这两篇都是讲“孝”,但完全是两种风格。

一四讲的是王祥的继母很恨他,他却爱继母,当王祥得知继母恨他时,他竟然求继母处死自己。我认为这种孝,太过头了,一个孩子未来的路还很长,只是因为继母恨自己,仅仅为了一个人放弃自己的未来,这还算是“孝”吗?王祥的继母如果没有醒悟过来呢?这世界上又会少一个智者吗?要是天下所有的人都变成这样,得有多少人不明不白地死去啊。而且,继母已经暗中派人去砍他了,这么一个恶人,敢在她面前请求处死自己,是很有可能被处死的。那时,这个所谓有孝心的人,岂不是成为一个很做作的、会被后人笑话的人了吗?

相反,我认为四五才是真正的“孝”,不过头的“孝”。

故事讲的是陈遗的母亲喜欢吃锅底焦饭,他任职州郡主簿时,常带一只口袋,把焦饭放在里面,回家送给母亲。后来,他被迫去打仗,那几斗焦饭来不及送回家,就带到军队里去了。但是,好多兵在战败时饿死了,只有陈遗靠着焦饭活了下来。陈遗把送给母亲的焦饭在战败时吃了,这是对的,不然他怎么活下去。但有些人会认为这样是“不孝”,我很不理解。我认为,如果陈遗硬是要把饭给母亲,就很做作,像王祥一样。吃了那些饭,既能让别人知道他很孝顺,又能使自己活下来,这不是很好吗?何必像王祥一样做作?这才是“孝”。

我很赞赏陈遗的“孝”,不喜欢王祥过头的“孝”。这就是我对“孝”的看法。

世说新语读后感2

今天早上早读结束后,趁着妈妈还在做饭,我从书柜上把《世说新语》拿了下来,先从喜马拉雅上听了别人的范读,然后我把自己不会的字注了音,理解意思后才用妈妈的手机录的讲书。

我已经坚持讲《世说新语)六天了,今天我读了一篇小古文,讲的是管宁与华歆的故事:管宁与华歆是好朋友,有一天他们两个一起在园中刨地种菜,突然看到地上有一片金子,管宁看见之后并没有什么反映,继续刨地;而华歆却把金子拿在手中,端详片刻后又扔了。之后又有一次他们坐在同一张席子上面读书,有一辆非常漂亮的车从门外经过,管宁依然在认真的读书,华歆却放下书本出去看,等他回来之后管宁割开了席子与他分开并说:“你不再是我的朋友。

通过这一则小故事我们也发现了管宁,华歆这两名主人公对金子与热闹两件事的做法。虽然面对金钱的诱惑都选择了放弃,但是华歆做的依然比不上意志力超强的管宁,谁能面对金钱而视为粪土呢?相信我们也很少有人能做到像管宁一样。在看书时听到一点动静就想出去看看怎么回事,这一点直接就说明了华歆当时在读书的时候心不静,这也让他与管宁的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我们以后在挑选朋友的时候也一定要擦亮眼睛哦!

《世说新语》这本书,是一本特别好的书籍,里面全部都是一个一个富有满满正能量的小故事,些然都是古文,但都有翻译,很容易理解,也很有趣,我非常推荐大家去阅读。

世说新语读后感3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编写的一部志人笔记小说,全书分文“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篇,一共是一千一百三十则小故事。记述了东汉末年至南朝宋时两百多年间士族阶层的言谈风尚和琐闻轶事。

每一篇短小的故事都蕴含着许多道理,和古人的智慧。故事中不仅蕴意深远还描写的非常生动,运用了比喻,夸张等手法把每一件事情描写的淋漓尽致。

令我感触最深的是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讲述了陈太丘与一位朋友约定中午一起出行,友人没有按时预约,陈太丘只好独自出行,去后朋友才赶来。当从元芳口中得知,他父亲已经出行之后,友人勃然大怒,破口大骂。元芳指责友人不守信用,不讲礼节。友人听后惭愧不已,想去拉元芳的手以示友好。但是元芳头也不回的进了家门。元方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自己的爸爸辩护,指责了友人的无礼,但是元方最后连头也不回就进了家门,这又是对长辈的不尊敬,元方在指责友人无礼自己却也犯了同样的错误,所以我觉得元方应该宽容原谅那位友人。

世说新语的文章多么令人深思,看上去觉得合乎情理的做法,但是仔细想想又不对,有一篇写道两人一起做事一人总是三心二意最后另一个人都不愿和他做朋友了。这篇则用小小的两件事体现了一个人的品行,也告诉了我们许多道理。

在看完世说新语后,我对事情的思考变得细致,原本自己做事马马虎虎,现在改进了许多。这本书对我影响重大,里面许多小故事令我难忘。

世说新语读后感4

《世说新语》作者是刘伶,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留下的诗篇流传了千古,为人生性放达任情,与阮籍关系颇密,是为挚友。身为刘伶挚友的阮籍作为竹林七贤之一,想必拥有着世人都知晓的高尚品行和节操。但恰恰相反,他有着与刘伶相近的性格,阮籍作为西汉时期豪放不羁的代表人物,与他一同出现的往往是不行于礼,品行不端。这种性格除了表现在了阮籍的日常生活之中,更是表现在了他的为人处事中。

按照古人的习俗,亲近之人去世之后是需要进行服丧,以表达自己作为子女的孝心和悲伤,通常服丧期是三年,且在此期间不可以喝酒吃肉,否则便是不敬。但阮籍的母亲去世后,阮籍并没有按照这个规矩进行,仍然参加宴席,并喝酒吃肉。有一次在晋文王宴请众宾客时,阮籍一如往常的参与,何曾觉得这样不得体,是不孝,并告知晋文王让其罢免阮籍的官职。晋文王没有这么做,反而维护了阮籍。阮籍是真的不怀念母亲吗,并不是,他只是不善于表达,没有把自己的悲伤表现出来,在《世说新语》中有这样一句话是写阮籍知道母亲去时候的表现,“都得一号,因吐血,废顿良久。”哀嚎一声,并因此吐血,萎靡不振了很长时间,这种悲伤并不假,是当时大多数人都无法比及的,那种流于形式的孝子行为,真的要大力推崇吗?那种悲伤可能就不会是悲伤了,只是向世人证明的一种形式,形式上的悲伤远比实际的悲伤更为不耻。

阮籍的内心是悲伤的,却也是庆幸的,他可以在母亲在世的时候尽孝,而不需要再母亲去世的时候做一些没有必要的悲伤,他无疑是豪放的,更是洒脱的。只是他的行为在当时并不被认可,只能在后世被我们称赞,着实可悲可叹!

世说新语读后感5

《世说新语》是一本“奇书”,记述了后汉至南朝宋年间奇闻轶事。全书分为德行、言语等三十六篇,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一个个看似普通的小故事,却蕴含着很多很深刻的为人处世的道理。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荀巨伯不弃友》这一篇。

荀巨伯去看望生病的友人,却遇上胡人攻打这片城池。友人让荀巨伯离开,但荀巨伯却执意留下,不愿苟且偷生。胡人询问荀巨伯留下的原因,荀巨伯说:“我的朋友负病在身,我不忍心丢下他离开,宁愿自己代替友人去死。”胡人听罢,便撤军了。这座城池因此而得以保全。

友谊的文章我读过很多,但这一篇却让我有一种特别的感觉:一份很“重”的友谊竟然不仅救了他人性命,更是拯救了一座城,乃至一个国家!坚守信义、对友忠诚、舍生取义,并把情意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这样的人是我们所尊敬的,也是我们要好好学习的。

我又想起了另外一则寓言,让我更深地体会到了友谊的“重量”。

一只羊在爬山时把腿摔断了,它请求驴把它背回家,驴提出要十斤山芋才肯背。牛见了,一句话都没说,就把羊背了起来。驴问牛,羊给了多少斤山芋。牛说:“千斤,因为友谊的分量重千斤啊!”

现在流行一句话,叫做“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显示出很多人友谊的脆弱和肤浅,表面上看起来“甘若醴”,其实经不起任何考验。荀巨伯冒着生命危险也要保护他的病友,正是因为他们的友谊建立在道义基础上,这样的友谊,才是君子之交,重如泰山。

交友当交荀巨伯。如钟子期和伯牙,如鲍叔牙和管仲……

世说新语读后感6

古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而《世说新语》就像无数宝藏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世说新语》叙事简明,精炼生动,为小品文之典范,词汇之丰富,远远超过其他笔记小说,对后代的文学作品有很大的影响。

刚开始读《世说新语》,总是囫囵吞枣着看,有些字词的意思也不是很了解。后来,作为“小书虫”的我被《世说新语》中的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所吸引,看得越发仔细起来,遇到不懂的词句也会耐心的查《古汉语词典》。大部分文言文不仅有趣,而且也带着许多道理呢。

其中,“德行”篇中有一篇文章让我记忆犹新: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以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这篇文章的意思是:华歆和王朗一同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表示为难。王朗却说:“好在船还比较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呢?”后来强盗来了,王朗就想丢下那人不管了。华歆说:“开始我之所以犹豫不决,正是为了这一点。既然允许他搭我们的船,怎么可以因为情况危急便把他扔下呢?”于是仍像当初那样携带关照那个人,世人凭这件事来判定华歆、王朗的优劣。

王朗表面上大方,实际上是在不涉及自己利益的`情况下送人情。一旦与自己的利益发生矛盾,他就露出了极端自私、背信弃义的真面孔。而华歆则一诺千金,不轻易承诺,一旦承诺就一定要遵守。我们应该向华歆学习,守信用、讲道义,像王朗那样的德行,是应该被人们所鄙弃的。

世说新语读后感7

初中时听说刘庆义的《世说新语》,直到大学才通读了一遍,读之不忍释卷,深深地被这本书吸引,一桩桩小故事,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如行林荫道上姹紫嫣红令人目不暇接。此刻又重新从市图书馆借了本来看,如同老友相见,分外亲切。孔子说:述而不作,这述又何尝不是作?王夫之主张“六经注我”,也就是用自我的话语体系去阐释六经,旧瓶装新酒,经典著作就是一张皮,每个人都在上方衍生出许多毛毛来,西方有谚: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在读书上我向来主张“误读法”,就是作者本意可能并非此意,你或颠覆或曲解作者意思,却到达一个好的效果,这也是可取的。《韩非子》里有一个小故事说一个楚国人给燕国的相国写信,因为是晚上写,光线不好,楚国人就吩咐手下:“举烛”,边说边写顺手就在信上写了“举烛”。燕国的相国收到信了,打开一看有“举烛”二字,不禁感叹:“举烛就是崇尚光明啊,这是让我们选拔任用贤能的人。”相国把他的“误读”给王说了,王大喜就照做了,燕国变得国富民强了。像一本《红楼梦》让多少误读红楼又自称研究红学的人吃上饭,这“误读”多好啊。

所以我看《世说新语》的读书心得将不拘于字句的解释、不拘于时代的考量、不拘于玄理的考辨,随心所欲,信马由缰,想到哪儿写到哪儿,记录脑海火光一闪,这也是我把这篇文字分类到随笔的地方。这样做可能会对《世说新语》的理解多有谬误,再加上本人马克思主义理解不深,可能会有不马克思的地方,科学学得不好,可能会有不科学的地方,难免贻笑方家,欢迎批驳、指正、赐教。

世说新语读后感8

最近,继龙应台的“人生三书”后,我们班又读完了《世说新语》。它是中国南朝时期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它主要记叙了士人的生活和思想及统治阶级的情况,反映了魏晋文人的思想言行,上层社会的生活面貌。如果我们从诗的角度对这部中国最早的志人小说重新进行解读,则不难发现,这部以记写帝王将相、名士风流遗闻轶事为主要内容的的古典作品呈现着鲜明的诗性品质,放射着夺目的诗性光辉。

它由36个主题作为一章的标题,分别是:德行、言语、政治……,每篇里都有数量不定的小故事。每个小故事虽然大多都只有寥寥数语,但却也引人深思。我读的时候,有许多故事都没读懂。故事中有许多人,他们说的很多话看的我云里雾里,可能这就是它的高深之处吧。

书中经常会用到许多巧妙的比喻,和一些巧妙地回答,这些很多都是在《言语》篇中,其它篇也有不少,因此很容易读到这些小故事,印象最深的就是:邓艾口吃,语称“艾艾”。晋文王戏之曰:“卿云‘艾艾’,定是几艾?”对曰:“‘凤兮凤兮’,故是一凤。”

在这个故事中,邓艾听到文王的问题后,邓艾有一点不满的情绪,但是很镇定,他没有直接回答,直接回答的结果不是得罪人就是自己变成一条摇头摆尾的狗。偏偏邓艾读过一点书。他说:“凤兮凤兮,也就只有一个凤。”这个回答利用了巧妙的比喻成功的化解了那份尴尬,真是了不起。

如今,《世说新语》除了文学欣赏的价值外,人物事迹,文学典故、等也多为后世作者所取材,引用,对后世笔记影响尤其大。《世说新语》的影响、魏晋风度的风范已深深地扎根于知识分子心中,它所体现的理想的、审美的人生境界成为中国知识分子永远的追求。

世说新语读后感9

《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一本书。全书用文言写成,分为言语、德行、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其中的不少故事既有很强的哲理性,又不乏趣味性,篇篇短小精悍,有的甚至只是几句话,但就在这些记录人物言行举止的文句中,我们却可以体会到魏晋时代浓郁的政治氛围和人物特色。

今天,我读了《世说新语》里的一篇文章。这则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华歆和王朗一起坐船避难,有一人想搭他们的船,但却遭到华歆的反对。王朗不解地说:“正好船还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呢?”华歆最后答应了。后来追兵即将追上,王朗又想抛弃那个人。华歆说:“之前我犹豫不决,原因就在于此。既然已经答应了他的请求,怎么可以因为情况紧急抛弃他呢?”世人便根据这件事判定华歆和王朗作的德行优劣。

这个故事中的华歆刚开始对于别人的请求犹豫不决,看上去似乎不近人情,王朗的表现更贴近喜欢的答案。但是,后来追兵到来情况紧急时,那个想抛弃那个人的真正寡情人却是王朗!关键时刻,心里只想着自己,没有责任心,太自私。而华歆,虽一开始拒绝,但一旦答应了就坚持到底,这说明他既是一个重诚信、守承诺的君子,又是一个遇事深思熟虑、稳重靠谱的人。

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就是说,只有合理的的承诺,才有实现的可能。承诺之前必须深思熟虑,量力而行,不能为了沽名钓誉而轻易许下承诺;而一旦做出承诺,就必须负责到底,因为承诺即意味着责任。

5.《世说新语》读后感 篇五

《世说新语》是我最喜欢的经典著作之一,它是我国古代志人小说的最高峰。别看是小说,但大都纪实,可以看作纪实文学――全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现实。作者用机智幽默、妙趣横生的语言,倾泻了对铮铮风骨的欣赏讴歌,对卑劣宵小的讥嘲讽剌。那飘逸清丽的翩翩风度,精妙玄远的名士清谈,至今仍让我倾心不已。

心中的仰慕化作行动,于是我认真地融入《世说新语》,进入那个神异又黑暗的乱世。去追慕先贤们独特的精神风貌,去体察那个混乱无序的时代。

追源・思友情

读过《世说新语》,最能打动我的,自然要数“竹林七贤”了。据《世说新语・任诞》载:“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邪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从中可以看出,“竹林七贤”不是什么严密的组织。参与其中的贤士们寄情山水、纵酒放歌,都是本性的自然流露,全然不掺杂任何功利的东西。

他们不会委曲求全地压抑自己,不需虚情假意地相互吹棒,不屑追名逐利地曲意逢迎。那么他们有什么呢?只是友情,淡漠到近乎浓烈,浓烈到近乎淡漠。俗话说“白头如新,倾盖如故”,意思是“有的人一辈子相交,直到头发都白了,却还是像陌生人刚刚认识一样,根本不了解对方。而有的人只是在路上休息时很偶然的相遇,一起坐在临时搭起的遮阳伞下谈了几句,就像是三生的知交。”倾盖如故哦,感觉真好!不知当年七贤是否这么感叹过。 至少,我是被他们的友情深深打动了。

谈士・思风度

提起魏晋风度,必谈竹林七贤;谈及竹林七贤,必言阮籍、嵇康。因为所谓的魏晋风度,大概只有此二人深得其味。鲁迅先生曾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提到:“他们七人(指竹林七贤)差不多都是反抗旧礼教的。”诚然,那些惊世骇俗的“非周礼”、“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主张,就是他们首倡而又身体力行的。

可是,外面的世界实在是太无奈了,他们的抗争实在是太无力了,即便总是同心协力,能做到的却还是那样的少。最终,所有的努力化为泡影,怕是仅仅巩固了他们的友情而已。

七贤之中最负盛名的是阮籍、嵇康。阮籍十分会说,谈起“玄”来口若悬河,然而他“口不臧否人物”,让统治者没有把柄可抓,自己也乐得逍遥自在。这一点嵇康十分羡慕,他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写道:“阮嗣宗(阮籍)口不论人过,吾每师之,而未能及。”而王戎又说,和嵇康相处了,都没见他有过大喜大悲的神情。这么看来,嵇康在性格上慷慨激烈,只是喜怒不行于色;但他言辞犀利,礼法之士绝对不能容忍。事实上,他的遭遇确实更震憾人心。

嵇康,字叔夜,官拜中散大夫,娶长乐亭主(曹操的曾孙女)为妻。他的出现不能不说是中国文化史上一大奇迹:诗词歌赋无一不精,琴棋书画无所不通,“为人刚直简傲,精通乐理,崇尚老庄,好言服食养生之事。”他人品一流,爱做的是寄情山水,喜欢的是清静无为的道家思想,时不时还吃些丹药强身健体……尤其让人羡慕的是:他是一个标准的美男子。《世说新语・容止》中说他“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他的朋友山涛也赞叹说:“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关于他的优点还可以举出很多,如善于打铁,身体强壮,文辞清远,未失高流……甚至毫不夸张的说,他是集中华传统美德于一身的名士。

写到这里,我心里不禁泛起一丝担忧:名士,名士就能逃脱被杀的命运吗?可惜答案是否定的,《晋书・阮籍传》告诉我们:“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

余秋雨也在《遥远的绝响》中写道:

6.世说新语读后感(推荐) 篇六

几分简傲伴着淡泊,和着睥睨天下却翙羽而去的极致潇洒,如此种种风光,铸成了名士的风流。

简单地借司马相如的《凤求凰》将魏晋名士与其理想作比,名士可谓“凤”,其出淤泥而不染的理想与情操可谓为“凰”,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名士彦流多尚清谈,经常雅集,清谈时多手执麈尾,作神姿仙态。理想的非凡,旨趣的高尚,境界的超脱:在魏晋,名士与这些褒词总是分不开的,一些在现代看来令人啼笑皆非的荒诞行径,其实更有其潇洒超脱,摆脱世俗的困境的意味于其中:如刘伶、阮咸、王戎等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他们七人不受拘检,心境澄明,肆意饮酒,纵情适意的场景宛若眼前;阮籍可谓“世事纷争闹不休,半身癫狂我自有。嬉笑怒骂皆堪乐,霁天谁与话风流。”当权的司马氏的统治昏暗虚伪,溅着血的杀戮让世人敢怒不敢言,阮籍借酒沉醉,且醉且啸,沉吟放达于竹林之中,用他自己的方式,去追求着自己心中的“凰”—自己心中的风雅志向。真名士自风流,而人世多愁,又有几人自在如梦?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魏晋名士性情至真至纯,旷达而放达,无视礼教其意更是在对当时封建守旧的礼教的反抗。古人重视丧礼,治丧时要无限悲恸,痛苦流涕,因哀痛而废食,“致毁以死”,似乎只有这样才符合世俗的丧礼,才能体现生者对死者的哀痛之情。然而,这种丧礼实是对人性残酷无情的摧残。阮籍在葬母时无视了当时的礼教,按照自己内心的意愿:“蒸一肥豚,饮酒二斗,然后临诀。”这是对世俗的礼法的无情却有力的抗击,他也并非无情无义之人,“都得一号,因吐血,废顿良久”足可见其对母的哀悼之情。痛彻心扉的冰冷,并不是合乎礼法的泪水所能表达尽的。阮籍至真至性,他是人中之“凤”,用自己的方式挑战了虚伪的礼教,追求着自己心中的“凰”—坚守着自己的本心与纯性,不被礼教所沾染的至真至纯,是人性之美。

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宗白华先生认为“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身处魏晋易代的动荡时代,整个士阶层惶惶不可终日,社会动荡不安,又有虚伪的礼法存在,而官场上到处是猜忌,令名士们内心痛苦不安。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只有纵酒放诞与消极避世才是保全性命的方法,表面潇洒无限,其实质则是名士追求自由的途径。心灵上的潇洒,生命中的舒展,即使身处窘境,也能坚守本心,向世人表明了自己的追求。

7.世说新语 篇七

虽然《劳动法》等相关法规亦有“补休时间应等同于加班时间”的规定,而这位老板却把补休时间化整为零地摊到全年250个工作日,让员工每天提早2分钟下班以充当补休。这不但少支付了加班费还让劳动者正常休假的休假时间破碎到几近于零。这种做法显然是在公然藐视法律的严肃性,变着法地侵害劳动者的权益。在此,要提醒劳动执法部门,一定要把监管的力度惩治的力度,大些再大些。

“国家电网的利润在全世界企业和国内央企里面都是低的”

不久前,国家电网副总经理舒印彪高调回应:国家电网有2万亿的资产,但是只有400亿的利润,这种利润在全世界企业和国内央企里面都是低的。

垄断企业总是振振有辞。国家电网的450.9亿元利润虽然与中石油、中国移动比较只是“小巫见大巫”,但是也算得上是暴利了。国企本来是全体国民出资办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其他性质的企业在垄断性行业赚取全体国民的钱,国民们又岂能自己出钱办一个赚自己钱的公司?垄断性国企如果权利不受制约,这类“暴利”问题必然还要产生。

“9%至10%的GDP增速可承受6%左右的通胀”

据《京华时报》消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袁钢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迎秋、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这三位经济学者认为目前9%至10%的GDP增速可承受(6%左右的通胀。

&3个专家,6个鼻孔如同一个鼻孔出气:物价水平上涨6%是可以承受的。巴西近一年的通胀率达到约6.3%,巴西央行4月20日把基准利率上调至12%,以遏制通胀持续上扬的势头。假如中国的通胀率真的到了6%,中国的基准利率与巴西接轨,还有几家银行敢说自己能够承受房价下跌50%中国的银行家牛气冲天, 利润全球第一,那是因为有央行的负利率、高利差给他们撑腰,有亿万中国储户每年牺牲自己的血汗收入为他们“注资”。把他们放到巴西去,放到12%的基准利率环境里去,大概连给巴西银行当门童都不配。

“打造阳光央企欢迎媒体及社会各界监督”

据《新京报》报道,国资委不久前表示,“将规范职务消费、加强薪酬福利管理、推动企业堵塞管理漏洞,并不断增强透明度,欢迎媒体及社会各界监督。”

看来,国资监管者似乎终于开窍了,欢迎媒体及社会各界监督。不过,面对一堆恶习,这句话是否是应付舆论质疑和批评的一句口号,还得观察。但到目前为止,显然公众与媒体还不具备监督央企的条件。其实,监督央企并不难,关键在于有关部门是否有诚意创造社会监督央企的条件。最需要改变的是政企不分和央企垄断成因这些深层次问题——如果央企没有垄断利性利润,自然没有了滥发福利的空间。

说到底还是脑瓜的问题

近日,瓜类们出事的消息频现报端。大家伙刚听说西瓜没熟就炸裂的消息,就看到了黄瓜抹避孕药的新闻。惶惶然不知所措之际,专家们自然开始发言辩解。

8.《世说新语》呈现名士德行的艺术 篇八

关键词:《世说新语》 名士 德行 呈现艺术

德行是我国从古至今都一直强调的为人准则。不过,传统上人们对魏晋名士的评价似乎主要是否定的,特别是说他们毁坏礼教,行为放荡不羁,严重地损害了德行。然而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记录了大量名士的德行事迹,且在这个“名士教科书”中将德行置于全书首位,可见德行也是名士人格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

《世说新语》中位于第一篇目的德行篇,共记录了47个有关德行的片段,虽所涉及的范围很广泛,但大致以传统的忠和孝为主,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古人对于忠义和孝道的一些理解和做法,这些行为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魏晋名士的人格特征。这些描述自然是真实的记录,但不乏精彩,显示出编者刘义庆的文学素养,对我国的笔记小说乃至传记文学影响很大。

一.正面的传神写照

《世说新语·德行》篇列于全书之首,可见其在名士人格的组成中的核心地位。以现存数量来说,在三十六门中也是属于保存较多的栏目。这些片段生动地展示了汉末至东晋期间众多名士的德行。其中第一则就说:“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簿白:‘群情欲府君先如廨。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描写陈蕃的求贤若渴的形象就是通过正面描写陈蕃的行为语言,通过描写他上任时在去官署前直接去拜访当地的名士,从而细致的刻画。第十四则中,通过正面描写和细节描写的刻画向我们叙述了王祥和其后母的故事,后母在一开始对王祥有杀心,想要杀死王祥,而王祥对后母则十分恭敬孝顺,在后母杀自己而不得时,主动请求后母杀自己以满足后母,这种恭敬之心使后母受到了感动,二人最终和睦相处,王祥身上的这种“孝”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让我们心生感动的同时引起了我们的深刻反思。第十八则,通过正面描写裴楷每年从赵王、梁王的租税中拿钱救济中表亲戚中的贫困者的行为和当面对别人讥讽时的语言回答,展现了裴楷的仁爱善良之心,懂得利用他们富足的钱去救济贫穷者,也看出了他的机智。第三十二则中的阮裕,描写了他在面对他人借车、自己烧车的两件事时的语言和行为,赞扬了阮裕所展现出的“德业”和“礼让”两种德行,凡是有人来借车他必借的乐意助人,可当他得知有人为了葬母而不敢借车这一事情之后,便将自己的车烧了,他认为自己做的不够好才会让别人有难处时反而不敢开口借车,这种自我检讨的行为为后世所褒扬。第三十五则中,通过正面描写刘惔的语言、神态、细节,刘惔在丹阳郡尹任上时,临终气息奄奄之际,听到祭祀神灵之声,立即严厉的制止这种反礼制的行为,认为自己已经像孔子一样祈祷过了,这种祭祀也就不必要了,展现了他的见识高远,为政简洁的品德,后又引用孔子的话来表达自己坦然面对死亡的态度,纯任自然,言行一致。第三十八则中通过正面描写语言动作,叙述了范宣的两件事,其一是在菜园中挑菜时不小心弄伤了手指而觉得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自己不孝而痛哭,表现了他的恪守孝道。其二是他面对韩伯送绢布一直不肯收,直到在马车内,韩伯撕下二丈绢,并说不能让妻子没裤子穿时,范宣才收下了布,从这个故事又展现了他的为人简朴清廉的高尚品德。第四十二则中,通过描写行为,王愉在江川刺史任上时,被殷仲堪等人驱逐,生死未明,在京城的王绥得知父亲消息后,忧伤不已,在饮食方面也有所节制,刻画了一个遵守孝行的人物形象。

《世说新语》虽然惜墨如金,语言极其简洁,但是字里行间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生动质感地给我们展示了汉末至东晋这个历史时期内广大名士的高尚甚至极为难能可贵的崇高品德,很大程度上可以可以修正以往对名士的普遍观感。

二.侧面烘托熏染

《德行》第二则:“周子居常云:‘吾时月不见黄叔度,则鄙吝之心已生矣。”周子居(周采)公开说,一段时间不看见黄宪(叔度),鄙吝之心就会重新产生。周采的话非常有力地从侧面赞扬黄宪的高尚人格,也表现了黄宪潜移默化影响他人的程度。这种方法明显就是侧面烘染之法。第三则:“郭林宗至汝南造袁奉高,车不停轨,鸾不辍轭。诣黄叔度,乃弥日信宿。人问其故,林宗曰‘叔度汪汪如万顷之陂,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深广,难测量也。”郭泰对黄宪和袁宏拜访时间的长短非常的悬殊,这本形成了一个对比;再加上郭泰对二人器度作了比较,展现了黄宪器度之深之广。可以说,袁宏是黄宪的陪衬,用以衬托黄宪的形象。第四则通过描写当时青年文人登李膺家门而有如登龙门之感,表现了李膺的声望在当时的极大影响,从侧面展现了他的德行之高。第七则,陈湛通过将父亲比作生于泰山的桂树,以泰山之高与不测之渊的烘染,运用巧妙的回答表达了对父亲高尚人格的赞美,通过儿子和客人之间的对话从侧面来凸显陈蹇的品格。再如第八则,陈忠和陈群争论谁的父亲更加贤能,不能得出结论,后询问陈群的祖父陈寔,陈寔认为二者皆贤,儿子之间的争论和祖父的评价皆从侧面展现了他们的父亲陈纪和陈湛的贤能。第二十九则中,主要写王悦对父母的孝顺,既概括指出其色养之孝,又讲述其话语以慎密为本两点,通过和他兄弟王恬的映衬,又通过王导对二人的态度侧面表现出王悦的孝顺使父母心情愉悦,最后又通过侧面描写王导和曹夫人在王悦死后的悲伤和怀念,更加深化了王悦的孝心。《德行》篇中这样的片段俯拾皆是。

这类叙述,或者通过同类而程度悬殊,或者通过相反而映衬,生动地展现了名士们的形象。这种“烘云托月”的修辞手法是艺术表现中常用之法。恰当运用衬托,能更好地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世说新语》中比比皆是的烘托艺术的运用,可见其成熟和高超。这种手法不仅使得名士的形象鲜明生动,而且具有立体感,层次感,形象更加丰满高大。

三.深入细致的心理刻画

德行,不仅仅是一些外在的表现,应该具有深刻的思想意识和心灵活动的基石。《世说新语》“德行”篇也有传神的心理刻画,当然这种心理刻画很少直接用如西方的心理分析或大段的心理描述来实现,而是用其他能够反映人物内心的方式来达到表现其隐秘深衷的目的。如言为心声,德行篇中许多地方就是用极其简洁传神的人物语言道出其价值观念或信仰、隐衷。第二则中,周采的一句话外显的是自贬,但自贬中可见其对黄宪的敬仰,这种敬仰也可以透露出他自己“见贤思齐”的儒家思想素养,当然黄宪的形象更加高大。周采之言常挂在嘴边,可以肯定他日常之念持续坚固。当然,还可以看出周采本身就有时常检讨自己的谦逊品质,更反映出了周采的德美。第三则中,郭泰对于袁宏和黄宪的拜访,不露声色,却从时间长短见出端倪,可见郭泰是一个为人谨慎细致,观察仔细入微的人。郭泰没有说话,也没有直接“心想”,但他的行动暴露了他的隐秘。虽然同为经常拜访的对象,应该都有一定的交情,但是时间的长短显示出关系的疏与密,而这疏密就是内心的愉悦程度大异的体现。特别是后来人们询问时的回答,那种直接感受性的回答,非常生动而深刻地披露了的判断标准和价值观念。第三十二则:“阮光禄在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遂焚之。”阮裕的行为在我们今天看来也算是过火了,别人不敢借那是别人的事,怎么责怪起自己来呢?我们可以从他的过严的自责中看到名士们的自我要求之高。在他看来,别人不敢借,肯定是自己没有达到让任何人无隔阂无距离的地步,还是自己的问题。第三十八则:“范宣年八岁,后园挑菜,误伤指,大啼。人问:‘痛耶?答曰:‘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宣洁行廉约,韩豫章遗绢百匹,不受。减五十匹,复不受。如是减半,遂至一匹,既终不受。韩与范同载,就车中裂二丈与范,云:‘人宁可使妇无 邪?范笑而受之。”年仅八岁的范宣在挖菜时因伤了手指而大哭,竟然不是因为痛而哭,可以想见其儒家思想意识的深入程度。而后来不接受他人赠送的物品,足见其廉洁。

“德行”篇中,虽则名士的一举手一投足或一言半语,都映照出人物内在的精神气度,日常生活中的隐秘内心活动,给我们的感受是深刻而感性的,因此人物的形象质感很强。

当然,作为介于纪实与小说之间的笔记,其间也会有一些略显夸张之处。如前面范宣的伤指痛哭,似乎有些令人难以置信。不过,总的来说,《世说新语·德行》篇中,展示名士形象的艺术是相当高超的,非常实感而深刻地刻画了名士的崇高品德对后代的小说艺术也是具有启发和深刻的影响的。

9.世说新语读后感作文 篇九

相比之下,闲散刘宋宗室刘义庆还是个正经人——他召集了一批文人,记录了从汉末到刘宋时期,名士们的那些正经的、不正经的故事。比如对“竹林七贤”,《世说新语·任诞》就写道:“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肆、意、酣、畅,大家随意感受一下。

不过,此文的主角并不是在书中一抓一把的“名士”,而是一位几年前刚被掘了墓的乱世枭雄——曹操。

大多数中国人了解曹操是通过《三国演义》,小说家的倾向性让曹操坐实了“坏人”的位置。而《三国志· 武帝纪》)中记载曹操“少机警,有权数”,自幼博览群书,善诗词,通古学,武艺过人。简而言之,是一个有政治抱负且会武术的文艺男青年。

而当翻开《世说新语》,曹操一生的各个细节暴露,一个更加血肉饱满的曹操便冉冉升起。小歌星唱的“若是英雄,怎么能不懂寂寞”,倒真是略懂曹操。

曹操出生于一个显赫的宦官家庭,祖父曹腾,是东汉末年宦官集团十常侍中的一员,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

作为“官三代”,曹操小时候也是一个爱好恶作剧的洛阳少年。《世说新语•假谲第二十七》记载:“魏武少时,尝与袁绍好为游侠。观人新婚,因潜入主人园中,夜叫呼云:‘有偷儿贼!’青庐中人皆出观,魏武乃入,抽刃劫新妇,与绍还出。失道,坠枳棘中,绍不能得动。复大叫云:‘偷儿在此!’绍遑迫自掷出,遂以俱免。”

这讲的是,曹操和袁绍这对好基友,闲得没事偷看人家娶媳妇,还声东击西劫持了新娘。被人发现后,身手敏捷的曹操逃出去了,袁绍却陷入了荆棘丛。鄙视归鄙视,曹操最后还是救出了(猪一样的)队友。

但曹操不相信永远的朋友

他后来凭借官渡之战统一北方,正是因为打败了昔日好友袁绍。然而,当他在袁绍坟头哭的时候,也未必不是真感情。在此,不妨问一句:“还记得当年我们一起抢过的新娘吗?”

魏晋时期,名士们有个爱好——看相,以自己慧眼识人为荣。曹操就属于大家特别爱看的类型。《世说新语·识鉴》记载,曹公少时见乔玄,玄谓曰:“天下方乱,群雄虎争,拨而理之,非君乎?然君实是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恨吾老矣,不见君富贵,当以子孙相累。”比曹操大45岁的乔玄不愧为东汉名臣,一句“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算是为曹操定了性。

不过,也许是曹操的长相一点都不含蓄,因为连匈奴人都看出他不是一般人。《世说新语•容止第十四》记载: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这讲的是,曹操觉得自己长得不行,在外交场合有损国格,就让相貌俊美的崔琰(字季珪)代替自己接见匈奴使者,自己扮作侍卫提刀站在一旁。崔琰的长相是没得挑,史书记载“声姿高畅、眉目疏朗、须长四尺”。但匈奴使者居然不是外貌协会成员,观后感是,魏王美则美矣,但旁边那个提刀的才是真英雄。

匈奴人说这番话时的自信程度,就像道观门口的算命先生看到奥巴马,说:“这位兄台,你面色发暗,恐近期有一劫。”曹操听后,想必是十分得意。但也不知为什么,崔琰后来为曹操所杀。

曹操不相信下属,这些人对他来说无非是工具,为了目的,工具可以随用随丢。

《世说新语·假谲第二十七》记载,魏武常言:“人欲危己,己辄心动。”因语所亲小人曰:“汝怀刃密来我侧,我必说‘心动’,执汝使行刑,汝但勿言其使,无他,当厚相报。”执者信焉,不以为惧,遂斩之。此人至死不知也。左右以为实,谋逆者挫气矣。

这讲的是,曹操和身边人说:“你假装要持刀杀我,我就说我有预感。放心,事后亏待不了你。”结果,不明真相的亲信为了配合他演一场戏,让谋逆者相信他有特异功能,稀里糊涂就丢了性命。

其实,曹操也有柔情的一面。他写过一首《塘上行》,诗中借思妇的口吻写道:“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很难想象如此缱绻,会出自曹操的手笔。

但曹操不相信女人,不是项王,也不期待虞姬

在《世说新语》中,曹操的婚恋故事是不堪的:夺袁熙妻甄氏,可这姑娘最后嫁给了自己的儿子曹丕(《世说新语·惑溺》);去世后,曹丕又把他宫中的宫女侍妾一个不落地接收了(《世说新语·贤媛》)。不过,曹操估计也不在乎这些,他在接收别人的妻子时,对对方的儿子也宽容对待;在临终前,又人性化地让大小老婆们全都改嫁。

10.《世说新语》读后感-读书心得 篇十

这是《世说新语》中的一篇文章。读完这文章,我发现它蕴含了两重意思。第一重意思是要我们爱护动物。连古人都能意识到不能以一己私意来限制小动物的自由、追求和志向。我们为什么做不到呢难道把小鸟关在笼子里,给水给食,就能关住它们的心吗我看做不到,仅有给他们自由,才能算真正爱他们。

第二重意思是告诉我们人要有直冲云霄的志向。文中的一双幼鹤正是因为有了直冲云霄的向往,而表现出对蓝天的渴望。被支道林发现后,才圆了它们的蓝天梦。鹤都有志向,何况于人呢人也要有直冲云霄的志向,仅有有了这样的志向,才能激励你不断的提高,不断地向前。所以,人要有自我的志向。一部《世说新语》告诉我们许多道理。我所读得可是只是浩瀚大海中的一滴。但这一滴已经告诉我:我们要做一个志向远大,并且爱护动物的人...

11.精读《世说新语》(六) 篇十一

[原文]

卫洗马初欲渡江,形神惨悴,语左右云:“见此芒芒,不觉百端@交集。苟未免有情,亦复谁能遣此!”

[注解]

①卫洗马,卫玠,字叔宝,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晋惠帝时太尉卫瓘的孙子,大书法家卫夫人的侄儿。卫玠以清谈著称,世谓“诸王三子(王澄、王玄、王济),不如卫家一儿”。他是乐广的女婿,翁婿都是美男子,时有“妇翁冰清,女婿玉润”之称。据说,卫玢外出,观者如堵,妇女们会禁不住尖叫“谁家璧人”,可见非一般之美,与潘安有得一拼。卫玠曾官太子洗马,故称“卫洗马”。早卒,死时仅27岁。洗马,即太子洗马,官名,秦时始置,汉代亦作先马,为太子出行时的先导,故名。

②芒芒,茫茫,这里指江水浩荡无边。

③百端,形容头绪纷繁。

④未免有情,意思是未能免除心中所存的情感。

⑤遣,排遣,消遣。

[译文]

太子洗马卫玠刚要渡江,面容憔悴,神情凄惨,对身边的人说:“见到这茫茫的江水,禁不住百感交集。只要还没有完全泯灭自己情感的人,谁又能排遣得了这种种忧伤呢?”

[解读]

美丽颂

卫玠,西晋后期第一美男子,又被称为中兴第一名士。他的祖父就是诛杀钟会和邓艾的西晋重臣卫璀。卫玢五岁时,卫瓘说:“这孩子真是可爱,当是奇异之才,只是我已老,不能看他长大了!”后来,卫璀等人死于八王之乱中的楚王司马玮之手。卫玠因当时正呆在大夫那看病,和母亲逃过一劫。

卫玠官至太子洗马,在政治上是个边缘人物,却不妨碍他成为洛阳最耀眼的明星。依照魏晋时期的审美标准而言,这是一个完美的人,他的身上集中了所有美好的要素。先说俊秀的仪表。卫玠的皮肤是魏晋时期名士中最白皙的,晶莹如玉。他的容貌比另一个美男子潘岳更漂亮,很多人都不敢同他走在一块儿。卫玠的舅舅王济本来就英俊洒脱,但人们一提到他的外甥,这位舅舅便说:“珠玉在侧,觉我形秽。”作为大众情人,卫公子喜欢坐着小羊车漫行于大街上,洛阳的姑娘们喜欢死了。后来,乐广的女儿有幸嫁给卫玠,引来全体洛阳美女的叹息。再说洒脱的风神。魏晋时期讲求仪表,更重风神,卫玠言谈举止优雅脱俗,由于从小体弱多病,所谓“不堪罗绮”,也就是说那身子骨连绸缎都经受不住。相当于一个男版林黛玉,这样说可能缺了点,但当时人们确实是这么看的。正因为他病病唧唧的,所以才更具魅力呀!赢弱的身体让卫玢有着天生的忧郁气质,伤感的嘴巴一张就能打动一个时代。第三善于清谈玄理。卫玠能说,但由于身子虚,在母亲的叮嘱下,平时不随便说话,很多的时候保持缄默,可只要一开口,立马就能把四座之人毙了。当时,王衍的弟弟王澄已经算是大王级别的了,但每闻卫玢清谈,动辄叹息绝倒。关于卫玠在当时名士中的地位,用当时一句流传很广的话可以佐证:“王家三子(王澄、王玄、王济),不如卫家一儿!”

永嘉时代,胡族入侵,中原大乱,四海南奔,卫玢是在永嘉四年(公元310年)离开洛阳的。渡江时,面对茫茫江水,想起家国之变,人生无常,卫公子不禁神色凄惨:“人生在世,只要有些情感,谁又能排遣得了这种忧伤呢!”宗白华先生说:“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深情如江边之卫玢,实是不虚。过江之后,卫玠来到豫章王敦的地盘,遇到了谢家的第一位名士谢鲲,二人彻夜长谈,王敦反而被冷落一旁,尽管如此,老王还是插了一句话:“不意永嘉之中,复闻正始之音。阿平(王澄)若在,当复绝倒!”卫玠本来身体就赢弱,这连夜长谈,还真搞出了病来,卧床几天。卫玠终于没有在豫章呆住了,因为他感觉这个王敦不是个好鸟,有乱臣凶相。于是,聪明的卫公子找了一天,匆匆告别了谢鲲,踏上前往江东建康之路。此时,东晋政权还未建立,司马睿与王导正在网罗名士,一听卫玠来了,都很高兴,建康民众更是倾城观看这位中原第一名士,由于人多如墙,使马上的卫玢行进缓慢,终于到王导府邸,又被王导拉着彻夜长谈,加之从豫章到建康这一路劳顿,所以来到建康没两天,卫玠就病倒,不久后竟死去了,时人唏嘘不已,称:“看杀卫玠!”

卫玠死时只有27岁。这个年龄似乎是青年才俊的一个生死线。古今中外,很多才华横溢的人都是在这一年死去的。在这生命中万花怒放的时候,令人惋惜地死去,也使得卫瑜成为后来东晋名士第一偶像的重要原因:他永远年轻。比如刘惔,在时人中只宾服许询等少数几人,在亡者中只推崇卫玠。在东晋时,又出了两个美男,一个是名士王漾,另一个名叫杜义,曾有人夸奖王漾长得帅气,于是便有人说,你觉得他帅那是因为你没见过杜义。杜义如何?王羲之曾这样盛赞他:“面如凝脂,眼如点漆,此神仙中人。”可见杜义是东晋第一帅男,于是又有好事者问:“他是否比得上卫玢?”此言一出,就恼怒了很多人,其中一位是谢鲲的儿子谢尚:“说什么呢?他怎么能够跟卫玠相提并论呢?说句不客气的话,两个人之间的距离,大约是从洛阳到建康的距离吧!还能放不少人呢!”刘惔则以为,二人的差距不仅仅在相貌上,更重要的是在风神上。卫玠之洒脱、飘逸和骄傲,是别人模仿不来的。

卫玢太美丽了,以致都有点女相了,所以也可以说他是当下流行的中性审美的渊源。在当时,从洛阳到建康,他的FANs人数众多,卫公子的一举一动,都能引起人们的尖叫。但说到底,卫玢之所以在魏晋时期受到人们青睐,还是与那个时代的心灵的觉醒有关:向外发现了山水之美,向内发现了人的个性之美。这种个性之美又包含着人对精神自由的向往,对仪态与气质的追求,以及对美好本身的眷恋。而卫玠就是这样一个完美的人。当然,你也可以说他没什么突出贡献,仅仅依靠个人的美丽就获得了生前身后名,被《晋书》立传记载。但又有什么关系呢?谁说被我们记忆的就一定是那些刀光剑影下的容颜?

12.中学生的世说新语读后感 篇十二

提到《世说新语》就不能不说魏晋风度, 因为此书充分反映了魏晋士族阶层的精神风貌、生活方式和文化趣味, 而且魏晋风度也是《世说新语》的重要内容。魏晋风度, 一般理解为当时的名士风度, 实际上指的是在中国魏晋时代产生的一种人格精神与生活方式的统一体。包括哲学思辨、人格境界、文学创作、审美追求等方面。它以竹林七贤中阮籍嵇康和晋宋时期诗人陶渊明为代表人物。在《世说新语》中魏晋风度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对于《世说新语》的语言特色, 鲁迅先生称之为“记言则玄远冷隽, 记行则高简瑰奇。”正是因为有了简约玄澹的语言, 它才能完美地表现出魏晋风度。

一、魏晋风度的代表人物及其风采

收入《世说新语》这部记载名士轶事的笔记小品中的大都是汉末以来名士冲决礼法, 率真自得, 任诞狂放的轶事。他们的行动有着明确的追求, 抛弃传统儒家哲学中过于拘执的一些道德说教, 而以自己的生命意志来支配自己的行为, 放飞自己的心灵。

1、阮籍

阮籍自少有“酒痴”之号。史传他年少时“嗜酒能啸”。当心灵世界梦醒之时, 现实社会无路可走之际, 他只能更加剧烈地饮酒, 借以掩盖自己言行的真实意图, 麻痹苦闷的心灵, 保持内心最后的一点节操和自由。于是, 种种扭曲、怪诞、痴狂的举动和言论都出来了:

阮公邻家妇有美色, 当垆酤酒。阮与王安丰常从妇饮酒, 阮醉, 便眠其妇侧。夫始殊疑之, 伺察, 终无他意。 (《世说新语·任诞8》)

因为沽酒妇的美貌而屡屡登门, 醉卧其侧, 则是越礼之举;然而又“终无他意”, 却又表现了对“欲”的超越。阮籍这些行为实际上是对虚伪礼教的蔑视。为此有人说他不遵礼度, 阮籍没有理会, 反而说:“礼岂为我辈设耶?”意思是礼教难道是为禁锢自己而设立的吗?谨遵礼法不敢越寸分是俗人之行, 而在这之上的任性放达, 乃是名士风流。

兵家女有才色, 未嫁而死。籍不识其父兄, 径往哭之, 尽哀而还。其外坦荡而内淳至, 皆此类也。 (《晋书·阮籍传》

对于素不相识的美丽女孩的夭折, 他哭出了中国数千年来最高贵的哭声。他这一哭, 代表他对人生还留有的依恋。

阮籍遭母丧, 在晋文王坐进酒肉。司隶何曾亦在坐, 曰:“明公方以孝治天下, 而阮籍以重丧, 显于公坐饮酒食肉, 宜流之海外, 以正风教。”文王曰:“嗣宗毁顿如此, 君不能共忧之, 何谓?且有疾而饮酒食肉, 固丧礼也!”籍饮啖不辍, 神色自若。 (《世说新语·任诞2》)

阮籍当葬母, 蒸一肥豚, 饮酒二斗, 然后临决, 直言“穷矣!”都得一号, 因吐血, 废顿良久。 (《世说新语·任诞9》)

阮籍父亲早卒, 自幼随母长大, 可以说他对母亲甚为孝顺, 然而在母亲去世时, 他却饮酒食肉, 不曾掉下一滴泪, 似乎冒了当时天下之大不韪, 似乎于情于理都不能这样, 就连何曾也要求晋文王将他“流之海外, 以正风教”, 然而自有懂得他的人。晋文王认为“君不能共忧之”, 凡俗之人是不能理解他那违背礼制, 任诞放达的惊世之举的。饮酒和食肉都是假的, 只有吐出来的鲜血才是真的!

阮籍常率意独驾, 不由径路, 车迹所穷, 辄恸哭而反! (《世说新语·栖逸》)

这就是穷途恸哭, 这就是阮籍的痛苦!可以想象, 在走投无路时阮籍是何等的悲痛欲绝。奈何你世事沧桑变化, 奈何你潇洒放任自达, 奈何你男儿有泪不轻弹, 在无路可走的时候我也只是一个凡人, 我也有我的脆弱, 我也有我的痛苦, 这千年一哭不知打动了多少人, 这毫不做作的真性情不知震撼了多少人!

2、嵇康

竹林七贤多才多艺, 具有艺术家的才情, 诗人的气质。在这一点上, 嵇康是个突出的代表。他既有风姿绝俗的仪表, 更有才华横溢的艺术修养。

嵇康身长七尺八寸, 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 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 高而徐引。”山公曰:“嵇夜叔之为人也, 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 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世说新语·容止5》)

魁伟的身材, 优雅的风度, 都是天然的本来面目, 毫无雕饰。如龙舒卷自如, 如凤轻灵飘逸, 如松伟岸独立;既有名士的风采, 又有奇男子的气概。

嵇康内在的才情更是令人羡慕。在音乐上, 他是个天才的古琴演奏、作曲大师和卓越的音乐理论家。嵇康所作琴曲, 相传有《嵇氏四弄》、《风如松》。而《琴赋》一文摹声状音、辞采天发则是他一生好琴、爱琴、操琴的结晶。其《声无哀乐论》鲜明地突出了音乐的审美特质。

音乐是嵇康如诗如画的生命本体, 当他东市临刑之际, 仍然神气不变, 顾视日影, 从容地弹奏起了《广陵散》:

嵇中散临刑东市, 神气不变。索琴弹之, 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 吾靳固不与, 《广陵散》于今绝矣!”太学生三千人上书, 请以为师, 不许。文王亦寻悔焉。 (《世说新语·雅量2》)

他抚琴而叹, 恍如神仙般高深莫测, 这种陌生得如神般的感觉一直在我心里去除不掉, 也许是因为他太疯癫, 总让我捉摸不透。于今看来, 他似乎一生都在为那几条原则而活着, 僵硬、固执、死板得有些残忍, 嵇康却没有一次妥协的时候。嵇康就是在为寻找几个知己活着, 但这条路太痛苦, 太悲怆, 凄厉得令人费解。然而, 正是这份在刑场弹奏《广陵散》的从容与倔强, 成就了魏晋风骨。

3、刘伶

《世说新语》中另有狂放者刘伶, 酒是他祛除心累、抗争礼法的凭藉, 是其不惜用来消磨生命以换取精神超脱的惟一寄托, 于是美酒成了他的生命本体。其实刘伶是个最能品出酒中味, 最识酒中趣的酒圣。

刘伶病酒, 渴甚, 从妇求酒。妇捐酒毁器, 涕泣谏曰:“君饮太过, 非摄生之道, 必宜断之!”伶曰:“甚善。我不能自禁, 惟当祝鬼神, 自誓断之耳!便可具酒肉。”妇曰:“敬闻命。”供酒肉于神前, 请伶祝誓。伶跪而祝曰:“天生刘伶, 以酒为名, 一饮一斛, 五斗解酲。夫人之言, 慎不可听。”便饮酒进肉, 隗然已醉矣。 (《世说新语·任诞3》)

刘伶恒纵酒放达, 或脱衣裸形在屋中, 人见讥之, 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 屋室为裈衣, 诸君何为我裈中?” (《世说新语·任诞6》)

常乘鹿车, 携一壶酒, 使人荷锸而随之, 谓曰:“死便埋我。” (《晋书·刘伶传》)

嗜酒到如此地步, 连神灵都不放在眼里, 恐怕也只有他了!在神灵面前“饮酒进肉”, 醉态毕现;在家中纵情饮酒, “脱衣裸形”, 别人讥笑他, 他却“大言不惭”的声称天地是他的房间, 屋室是他的衣服, 这种狂放不羁的行为可以说是对传统礼法的大胆反叛。而《晋书·刘伶传》中的这一则经典故事, 这一句“死便埋我”甚至比阮籍的穷途恸哭更令人心酸。哀莫大于心死, 刘伶异常痛苦, 时常想到死, 这酒喝得很累!

刘伶著《酒德颂》, 意气所寄。 (《世说新语·文学69》)

《酒德颂》是一篇酒后的畅快之言, 在那个荒谬的时代, 以荒唐和滑稽来对待, 也不失为一种严肃的抗争。南朝诗人颜延之在《五君咏·刘参军》中咏道:“刘伶善闭关, 怀情灭闻见。鼓钟不足欢, 容色岂能眩?韬精日沈饮, 谁知非荒宴?颂酒虽短章, 深衷自此见!”

4、王徽之

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爱竹成癖、雪夜访戴的轶事流芳百世, 令人惊叹:

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 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 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世说新语·任诞46》)

王徽之在那里只是暂时居住而已, 就要种上竹子, 可能竹子还没长成他就离开了那里, 在世人看来没有必要这么做, 简直是没事找事。然而, 他却并不这么想, 他爱竹已经爱到一天都不能不看到竹这种地步了, 实在是爱竹成癖!

王子猷居山阴, 夜大雪, 眠觉, 开室, 命酌酒。四望皎然, 因起彷徨, 咏左思《招隐诗》, 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 即便乘小船就之, 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 王曰:“吾本乘兴而行, 兴尽而返, 何必见戴?” (《世说新语·任诞47》)

南宋文人曾几在《题访戴诗》中说:“不因兴尽回船去, 那得山阴一段奇。”宗白华先生说:“这截然地寄兴趣于生活过程的本身价值而不拘泥于目的, 显示了晋人唯美生活的典型。”宗白华先生独具慧眼地发现了这则轶事中蕴含的晋人唯美生活的意义, 这也是魏晋风度的表现。

5、陶渊明

虽然《世说新语》中没有关于陶渊明的记录, 但是谈到魏晋风度就不得不提陶渊明。他是田园诗人, 他是名垂千古的隐士, 栖隐山林在物质享受上并不是件很舒服的事情, 隐居是逃避, 当对现实不满而又无力改变或不想去改变时, 自然就只得隐居遁世了。

桃李罗堂前, 榆柳荫后檐。 (《归园田居》其一)

青松在东园, 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 卓然见高枝。 (《饮酒》其八)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饮酒》其五)

春秋多佳日, 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 有酒斟酌之。 (《移居》)

……或许, 朴实的古柳、伟岸的青松、淡雅的秋菊和浓郁的美酒, 是酝酿陶渊明飘逸而醇厚诗风的酵母, 是陶渊明澹泊、真淳而又孤傲人格的诗意象征?

……

二、魏晋风度与现代人格

魏晋士人在动荡的年代仍能够坚强而执著地追求生命的觉醒和回归, 从而迸射出人性的光辉, 他们放浪形骸、不拘礼法却又忠于自己的心灵追求, 甚至关系到生死也面不改色的表达自我。魏晋士人追求心灵上的绝对自由, 正是他们现实中受到束缚的反应, 在魏晋的政治斗争中, 知识分子们无法逃脱政治的魔爪, 于是他们饮酒狂欢, “装疯卖傻”, 守着

自己的一片天空, 留下了让后人无限钦羡又只能望其项背的潇洒飘逸。那是一片无法复制的风景!

在折服于魏晋名士的人格魅力的同时, 我联想到了现代人精神世界的缺失。现代文明为人们提供了非常优越的生活, 现代人的人格反而在这种骄奢和安逸中逐渐显现出迷茫和脆弱。太多的顾此失彼, 使绝大多数人生活在严重的情感污染之中。文明飞速发展, 人格却并没有相应的得到进步, 于是, 生活变得乏味, 情绪开始低落, 身心健康受到摧残。同时, 工业化与物质至上的价值观念, 再加以官本位的体制, 使人们蔑视精神的价值, 陷于权势与金钱的压迫下而难以自拔。陶渊明尚且有“不为五斗米折腰”这种精神, 但标榜文明社会的现代人又有多少人能做到?现代人要不断的在祖先那里汲取精华, 才不至于在这个精神匮乏的时代里迷失。

现代中国有点像魏晋转型时代, 旧的精神价值观人们不信了, 而新东西还没有为我们所接受。这并不值得过分忧虑, 但最可忧虑的是对于精神追求的缺失, 如果甘于自我堕落而没有魏晋风度的追求精神, 那么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尽管处于无奈之中, 但是我们在精神趣味、价值观念以及生活方式上, 还是可以自我调节的, 在向上向善之中, 使我们的人生得到充实, 使我们的心理得到舒缓。王国维说:“盖人心之动, 无不束缚于一己之利害, 独美之为物, 使人忘一己之利害, 而入高尚纯洁之域。” (《教育之宗旨》) 现代人一旦具备了至诚无欺的道德之后, 便可以荡涤胸中偏私, 精神得到升华。至诚、至善的人格, 就是高尚人格的写照, 也是人生智慧的最高体现。

魏晋风度的魅力在于超然物外的豁达, 超脱庸俗的社会现实回归到人类的精神家园!在繁忙又喧嚣的现代社会, 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地守住心灵深处的那一片净土, 有多少人能真正地回归那座精神家园呢?

魏晋风度犹如《世说新语》中的一杯美酒, 甘甜又苦涩, 酒的醇香穿越了千年却依然令人陶醉, 令人神往。魏晋士人在酒中找到了人生的寄托, 我们也该捧起《世说新语》, 品品这杯融合了潇洒、超脱、达观、率真、自由、扭曲、怪诞、痴狂、痛苦、挣扎的美酒, 大醉一场又何妨!

参考文献

[1]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陈洪.诗化人生——魏晋风度的魅力[M].河北: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1.9

[3]骆玉明.世说新语精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7

13.世说新语小说读后感作文 篇十三

(一)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见,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巨伯所行邪?”贼即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搬军而还,一郡并获。

荀巨伯去探望生病的友人,不料遇上了战乱。友人让荀巨伯离去,荀巨伯不愿意舍弃友人离开,而且还愿意牺牲自己以保全友人,入侵者被感动,搬兵走了使全郡得以保全。

荀巨伯的友人在危难时刻还不忘让荀巨伯先行离开,而荀巨伯在危难时刻不肯舍弃友人,而且还愿意代替友人去死,让友人离开。表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正是的那种深厚友谊,感动了贼寇,救了全郡,可见这种精神之大无畏。由此可见做人应该讲情义,重情重义的人值得被人尊重。

(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过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在等候他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远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的说:“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我先走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要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的走进家门。

为人处世应该讲理守信,想友人那样自己不遵守承诺却还反怪太丘不守信,还对着太丘的孩子大骂其父真是不该,元方的做法让友人惭愧,没曾想自己竟还不如一个孩子懂礼。

两则故事中,第一则告诉我们的是一个“义”字,第二则是告诉我们做人要守信讲理。聪明人都明白,我们应该向那种重情重义的人看齐。

14.中学生的世说新语读后感 篇十四

《世说新语》第19门“贤媛”篇共32则, 其中多数故事表现了妇女的才智, 而少数故事表现了妇女的善行, 因此, 余嘉锡先生在《世说新语笺疏》中认为用“贤媛”二字命篇“不称其名”。笔者综合考察了“贤”字的涵义以及“贤媛”门所表现的内容, 认为余嘉锡先生的论断有待商榷, 详述如下。

刘义庆根据《世说新语》内容表现主旨的不同, 将其分成三十六个门类, 如“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 其第19门为“贤媛”门。余嘉锡先生在《世说新语笺疏》中对“贤媛”门, 按语云:“本篇凡三十二条, 其前十条皆两汉、三国事。有晋一代, 唯陶母能教子, 为有母仪, 余多以才智著, 于妇德鲜可称者。题为‘贤媛’, 殊觉不称其名。”[1] (p779) 余先生认为“贤媛”门大多选了一些有才智的妇女, 却忽视了封建社会评价妇女最重要的标准———妇德。余先生所指的“唯陶母能教子, 为有母仪”, 是指《世说新语》“贤媛”篇第20则, 云:

陶公少时, 作鱼梁吏, 尝以坩鮓饷母。母封鮓付使, 反书责侃曰:“汝为吏, 以官物见饷, 非唯不益, 乃增吾忧也。”

此则故事表现的是陶侃的母亲湛氏的正直, 反映了她的优秀品质和道德情操, 这正是余嘉锡先生所赞扬的“母仪”与“妇德”。

余先生认为《世说新语》“贤媛”篇中的故事“多以才智著, 于妇德鲜可称者。”是不是就像他所讲的“题为‘贤媛’, 殊觉不称其名。”这种说法正确与否呢?

“贤”字有两个基本涵义, 一是指多才。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贝部》云:“贤, 多财也。”清人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云:“财, 各本作才, 今正。贤本多财之称, 引伸之凡多才皆曰贤, 人称贤能, 因习其引伸之义而废其本义。”[2] (p297) 可见“贤”字的本义是多财, 后引申为多才。“贤”的这一含义由“多财”演变为“多才”。“贤”之本义已经不被使用, 长期以来所用使用的是引申义。例如《穀梁传·文公六年》云:“古者君之使臣也, 使仁者佐贤者, 不使贤者佐仁者。”[3] (p2406) 范甯注引范邵曰:“贤者, 多才也。”[3](2406)再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云:“相如既归, 赵王以为贤大夫, 使不辱于诸侯, 拜相如为上大夫。”此处“贤”字都指有才能、有智慧之意。

二是指有善行。如南朝顾野王《玉篇》云:“贤, 有善行也。”[4] (p472) 再如《周礼·乡大夫》云:“三年则大比, 考其德行道艺, 而兴贤者能者。”[3] (p716) 郑玄注曰:“贤, 有德行者。”[3] (p716) 在这里可以看出, “贤”字有“善行”之意。此类的例子有很多, 例如《庄子·徐无鬼》云:“以财分人之谓贤。”再如《后汉书·李固传》云:“赵伯英妻, 贤而有智, 见二兄归, 具知事本。”此处的“贤”字都是指有善行、品行端正的意思。

“贤”字的两个基本涵义, 有时候区分并不是非常严格, 常常处于交融的状态, 如《广韵》云:“贤, 善也, 能也。”[5] (p135) 在许多情况下表现为, 一个人既有才能, 还有德行, 通常以德才兼备的形式出现。如《尚书·大禹漠》云:“野无遗贤, 万邦咸宁。”[3] (p134) 等等, 均是如此。

《世说新语》“贤媛”篇共收32则故事, 在这些故事体现了“贤”的两个基本涵义, 其中表现“妇德”的有9则, 占28.1%;表现“多才”的有21则, 占65.6%;表现德才兼备的有2则, 占6.3%。

在“贤媛”篇中表现妇女“德行”的, 如上文所举的“陶侃的母亲教子”的故事。在“贤媛”篇中更多的是表现妇女的“多才”, 如《世说新语》“贤媛”篇第12则, 云:

王浑妻钟氏生女令淑, 武子为妹求简美对而未得。有兵家子, 有俊才, 欲以妹妻之, 乃白母。曰:“诚是才者, 其地可遗, 然要令我见”。武子乃令兵儿与群小杂处, 使母帷中察之。既而, 母谓武子曰:“如此衣形者, 是汝所拟者, 是汝所拟者非邪?”武子曰:“是也”。母曰:“此才足以拔萃, 然地寒, 不有长年, 不得申其才用。观其形骨, 必不寿, 不可与婚。”武子从之。兵儿数年果亡。

此则故事表现了武子的母亲善于识人的特点, “兵家子”的结局果然像她所预示的“不有长年”, 数年后夭折, 这显然属于她的“多才”的体现。再如《世说新语》“贤媛”篇第7则, 云:

许允为吏部郎, 多用其乡里, 魏明帝遣虎贲收之。其妇出诫允曰:“明主可以理夺, 难以情求。”既至, 帝核问之。允对曰:“举尔所知, 臣之乡人, 臣所知也。陛下检校为称职与不?若不称职, 臣受其罪。”既检校, 皆官得其人, 于是乃释。允衣服败坏, 诏赐新衣。初, 允被收, 举家号哭。阮新妇自若云:“勿忧, 寻还。”作粟粥待, 顷之允至。

许允的妻子能够根据魏明帝治吏的特点, 得出前瞻性的预测, 并作出相应的对策, 许允不但没有受到惩罚, 反而得到皇帝的认可。这些都凸现许允的妻子“多才”。许允的妻子虽然着墨不多, 但是一个贤内助的形象已跃然纸上, 可谓是中国古代巾帼不让须眉的典型。这两则故事都表现了“贤”的另一基本涵义———“多才”。

在“贤媛”门中还有两则故事既表现了“多才”, 同时还表现了“善行”。如《世说新语》“贤媛”篇第10则, 云:

王经少贫苦, 仕至二千石, 母语之曰:“汝本寒家子, 仕至二千石, 此可以止乎?”经不能用。为尚书, 助魏, 不忠于晋, 被收。涕泣辞母曰:“不从母敕, 以至今日。”母都无戚容, 语之曰:“为子则孝, 为臣则忠。有孝有忠, 何负吾邪?”

王经的母亲在王经“仕至二千石”时, 建议他在仕途上应该适可而止, 这表现了她的深谋远虑;而在王经身陷囹圄之际, 她又以“忠孝”观来劝慰儿子, 这又表现了她的深明大义。这则故事通过两件小事来刻画王经的母亲, 前者表现了她的“多才”, 而后者则表现了她的“善行”。

《世说新语》“贤媛”篇所记载的西汉至东晋时期优秀的妇女形象, 一方面, 赞美她们临危不惧、母仪风范、相夫教子、耿直刚正的品行;另一方面, 颂扬她们审时度势、识鉴人物、思辨敏捷的才能。这两个方面正好体现了“贤”的两个基本含义:“多才”与“善行”。而余嘉锡先生所指的“贤媛”中的“贤”, 强调的是“贤”的“善行”, 却忽略了“贤”字的另一涵义“多才”。具体来讲, 他所指的“贤”是妇女之“贤惠”, 即妇女的善良温顺、通情达理。因此, 余嘉锡先生的论断是不妥当的, 而刘义庆用“贤媛”二字来命篇《世说新语》中关于优秀妇女的故事是恰当的, 并没有如余先生所说的“不称其名”。当然, 出现这种误判的原因是:“贤”作为“善行”之意, 要远比作为“多才”之意更为常见, 以致使许多人以为“贤”只有“善行”一种涵义。

另外, 张永言先生主编的《世说新语辞典》中对“贤媛”解释为:“贤明的妇人”[6] (p489) 。其实, 这个解释有些粗略, 没有讲出具体含义。通过我们考察“贤”的两个含义, 我们认为“贤媛”应该解释为:有善行或有才智的妇女。

参考文献

[1]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 中华书局, 2007。 (本文《世说新语》引文皆出自此本, 以下不再一一注出。)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3]阮元《十三经注疏》, 中华书局, 1980

[4]顾野王《宋本玉篇》, 中国书店, 1983

[5]周祖谟《广韵校本》, 中华书局, 1988

15.趣说《世说新语》 篇十五

在我居住的城市,既有政府领导下的慈善机构,也有民间的慈善团体,如抗灾救灾委员会、慈善联合会、红十字协会。还有许多有爱心的人,以义工的形式,救助湘江游泳遇险的人,为社区的留守老人洗被褥、打扫卫生,为贫困家庭捐物捐钱……得到社会和群众的交口称赞。

当下,慈善事业涵盖的范围相当广泛,赈灾、济困、救贫、保护和援助弱势群体(残疾人、艾滋病患者、留守老人、失学儿童),不但在人力、物力上倾情施援,还有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方面的无偿帮助。

2010年,中国第一部地方慈善通史《湖南慈善史》出版面世,其上起远古,下迄民国,对湖南慈善事业的千古历程遂一寻根溯源。有文案可考的有关该省慈善方面的资料,最早的记录为汉代,多为灾荒救助;有传统慈善机构的记载,则是在宋朝。

在魏晋时代,政权频频替换,战事屡屡发生,加之天灾,除却豪门大族,一般人的困顿则可想而知。当时的政府慈善机构多为临时所设,也无多少财力可言,济困救贫主要是民间和个人行为。

《世说新语·德行第一》:“梁王、赵王国之近属,贵重当时。裴令公(裴楷)岁请二国租钱数百万,以恤中表之贫者。或讥之曰:‘何以乞物行惠?’裴曰:‘损有余,补不足,天之道也。’”

刘孝标为“梁王、赵王”作注:“朱凤《晋书》曰:宣帝张夫人生梁孝王彤,字子徽,位至太宰。桓夫人生赵王伦,字子彝,官至相国。”他们是皇帝的近亲,官高禄厚,而且有自己的“国”(属地),实在是富得流油。他们的中表亲戚中却有不少穷苦人,得不到他们的资助。裴楷,字叔则,任过河南尹、中书令等官职;他每年都要向梁、赵二王征收数百万租钱,以救助这些穷苦人。有人讥笑他依靠乞讨来施舍行善,他的回答是:减损富余的来弥补不足的,符合天理人情。

在当下,我们不但倡导慈善事业人人可为,也同样赞同先富起来的人慷慨解囊,这对于平衡贫富悬殊的社会情绪,大有裨益。

“郗公(郗鉴)值永嘉丧乱,在乡里甚穷馁。乡人以公名德,传共饴之。”

晋怀帝永嘉四年(公元310年),匈奴军歼晋军十余万,攻入都城洛阳,杀王公士民三万余人,史称“永嘉之乱”。郗鉴遭此劫难,住在乡下,又穷又饿,乡亲们因他的德行闻名,便轮流请他吃饭。这是老百姓为危难中的官员行慈善之举。

还有一位刘驎之,“居阳岐积年,衣食有无常与村人共。值已匮乏,村人亦如之。”(《世说新语·栖逸第十六》)

刘驎之居阳岐多年,不论自己衣食多少,都与村人共享。如果他碰上穷困之时,村人又反过来救助他。

另一则,写陶侃母子,在家贫至极时,对于风雪严寒中的投靠者,犹尽力救助。家中无米,母亲剪下头上的长发出卖换钱,买回几斛米;没有生火的柴,“斫诸屋柱,悉割半为薪”;没有供马吃的草,就剁了草垫以喂。使前来请求救助的范逵,与“从者该无所乏”。

陶家母子虽贫困,却能倾其所有以帮助他人,这是一种令人感动的悲悯情怀,堪称千古佳话。正如《优婆塞戒经》所云:“若修悲心,难施能施,难忍能忍,难作能作。”

抗日战争时期,后方各界为前方战士募款、捐物的慈善之举,出于一种灼热的爱国情怀。郁达夫曾写《募寒衣》一诗:“洞庭木落雁南飞,血战初酣马正肥。江上征人三百万,秋来共与寄寒衣。”

乡 愁

生活在故乡的每一个人,对这块土地会与生俱来地充满一种由衷的眷恋、感恩、挚爱之情。故乡文化所涵盖的一切,政治、经济、地理、风俗、文学、艺术、人事等等,都会融入他的血液、性格、观念之中。不管他身处何地,都会情不自禁地忆起故土,这种经久不衰的思念便是乡愁,也称之为原乡意识和寻根意识。

学者黄万华在《文化转换中的世界华文文学》一书中说,原乡“有的实指祖居故乡,有的则是虚拟想象中的故乡,也有的泛指母国故土,更有的是融入了异乡因素的‘故乡’。”

海德格尔在《人,诗意的栖居》中说:“诗人的天职是还乡,还乡使故土成为亲近本源之处。”

古往今来,正如俗语所云:谁不说我家乡好!文人、墨客更是对原乡——祖国,生养他的故乡;长期工作和生活并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歌之咏之描之画之。

《世说新语·言语第二》中,就有多则写到魏、晋名士的原乡意识。

王济字武子,为太原晋阳人;孙楚字子荆,为太原中都人。他们对同属太原的各自的出生地,倾注由衷的赞美:“王武子、孙子荆各言其土地人物之美。王云:‘其地坦而平,其水淡而清,其人廉且贞。’孙云:‘其山崔巍以嵯峨,其水涾渫而扬波,其人磊砢而英多。’”

陆机,为吴郡人。“陆机诣王武子(王济),武子前置数斛羊酪,指以示陆曰:‘卿江东何以敌此?’陆云:‘有千里莼羹,但未下盐豉耳。’”王济是山西人,该地有名产羊奶酪,故很骄傲地问:“你们江东有什么东西可以和它比美?”陆机回答:“有千里湖产的莼菜羹,只是没放盐豉而已。”意讽羊奶酪没有盐豉之味,而莼菜羹一旦放入盐鼓,其味远胜羊奶酪。

“张季鹰(张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世说新语·识鉴第七》)

秋风起时,任要职的张翰想起家乡吴中的美食,官也不当了,千里迢迢赶回家去。乡愁之深重,令人可舍弃名利之欲!

桓温曾做过琅邪(今南京市北)内史,是他工作过的地方,并有政绩。“桓公(桓温)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桓温曾在工作过的地方栽柳,多年后,柳粗十围,他感叹年光如逝水,人也老了,“木犹如此,人何以堪”,于是感怀下泪。

“桓征西(桓温,任过征西大将军)治江陵城(荆州)甚丽,会宾僚出江津望之,云:‘若能目(品评)此城者有赏。’顾长康(顾恺之)时为客在坐,目曰:‘遥望层城,丹楼如霞。’桓即赏以二婢。”桓温驻节荆州时,把城廓修建得十分壮丽,很有成就感。而顾恺之的品评精彩、形象,故得赏赐。

nlc202309050126

原乡更小的概念,是安家休憩的庭园。孙绰,字兴公,为太原中都人。“孙绰赋《遂初》,筑室畎川,自言见止足之分。斋前种一株松,桓自手壅治之。高世远(高柔)时亦邻居,语孙曰:‘松树子(松苗)非不楚楚可怜,但永无栋梁用耳。’孙曰:‘枫柳虽合抱,亦何所施?’”孙绰的安家之处,表现出他知止知足、不求名利的意念,是他的精神家园。高柔见他栽小松树,于以讥讽,他的回答针锋相对:“松树、柳树即便能长得合抱粗大,又有什么用?”弦外之音是:我栽松树,是为效仿它的气节与品格。

西晋亡后,晋王室司马睿渡过长江在江南建立东晋,江北原西晋官吏、士人纷纷渡江投奔之。“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周顗)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王导)愀然变色曰:‘当其戮力王室,克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这个“新亭泣泪”的典故,表达的是一种对故国的思念,也是原乡意识的凸现。王导的话很警醒人心:我们不应只是叹息流泪,应该筹划如何砺兵秣马、光复河山。

普渡众生佛亦疲

《世说新语·言语第二》:“庾公(庾亮)尝入佛图(佛寺),见卧佛,曰:‘此子疲于津梁。’于时以为名言。”

在《涅槃经》中称,如来也就是释迦牟尼背痛,于双树间北首而卧,故后人多画或塑卧佛像。

而北京西郊香山,有一座建于唐代贞观年间的卧佛寺,因内有释迦牟尼卧像而得名。这尊卧佛像,表现的是释迦牟尼临终前向弟子嘱托后事的情景。

庾亮见卧佛而说:“佛普渡众生太累了,他也要休息一下。”似乎是一句平常语,却反应了当时崇佛、礼佛、祈佛的风气十分浓烈,到处是寺庙,参谒的人很多,佛“疲于津梁”是一种真实。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的创立者为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王子悉达多·乔答摩(即释迦牟尼),以无常和缘起思想反对婆罗门的梵天创世说,以众生平等思想反对婆罗门的种族制度,因此得以风行。其基本教理有“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主张依经、律、论三藏,修持戒、定、慧三学,以断除烦恼,得到成佛为最终目的。

佛教传入中国,为东汉明帝十年(公元67年)。历经三国、两晋到南北朝四五百年间,佛经的翻译与研究日渐发达。到了隋唐,出现了天台、华严、唯识、禅宗、净土、密宗等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诸多流派。

在历史上,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佛教传入、初兴并发展的重要时期。当时大兴建寺、开窟、塑佛、刻佛、画佛之举,至今犹有遗存,如甘肃临夏的炳灵寺石窟、敦煌的莫高窟。

前者位于黄河北岸小积石山大寺沟中,“炳灵”是藏语“十万佛”之意,开凿于西秦建弘(公元420—428)年间,下至明代。

后者莫高窟,又称“千佛洞”,“相传始建于秦建元二年(公元366),而现存最早的洞窟,开凿年代应为北凉(五世纪初)。此后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至元,佛窟的建造始终振兴不替,保存至今的有四百九十二个。”(《宗教词典》)

乙未年盛夏,我应邀与诸友参观了炳灵寺石窟和莫高窟,两处皆有释迦牟尼的石雕卧像,侧式,头枕莲台,两眼半闭,嘴角微启,怡静安详。

魏晋时代的人,不分贵贱、老幼、男女,皆对参佛、学佛、说佛饶有兴趣。

张玄之、顾敷分别是顾和的外孙、孙子,年纪虽小却皆聪明。顾和常说孙子强于外孙,因而对孙子看得更重,这让外孙张玄之很不舒服。张玄之九岁、顾敷七岁时,顾和带他们去佛寺。正好看见佛的圆寂像,弟子中有哭的、不哭的。顾和问外孙和孙子这是为什么。外孙说:“被佛看重的弟子哭,不被佛看重的弟子不哭。”孙子说:“不对。应当是忘情的弟子不哭,不能忘情的弟子才哭。”

张玄之因不被外祖父看重,故以眼前佛像来说出心中的埋怨。而顾敷则劝告他不要忘了老人的恩情,依旧是因佛像而生发弦外之音。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在当时这么小的孩子就对佛教有所认识,应是平日耳濡目染所致。

而成人的拜佛、捐香火钱,或想祈求佛赐平安,或企图自己成佛。

“何次道(何充)往瓦官寺礼拜甚勤。阮思旷(阮裕)语之曰:‘卿志大宇宙,勇迈古今。’何曰:‘卿今日何故忽见推?’阮曰:‘我图数千户郡,尚不能得;卿乃图作佛,不亦大乎?’”(《世说新语·排调第二十五》)

阮裕对于去寺中礼拜频繁的何充予以讥讽:“我祈求佛让我任一个管理几千户人家的郡太守尚且得不到,你却想成佛,不是野心太大了吗?”

当时的不少名流,都把佛教当成一门学问来研究,并为一些求知者传道解惑。“三乘佛家滞义,支道林(支遁)分判,使三乘炳然。诸人在下坐听,皆云可通。支下坐,自共说,正当得两,入三便乱。今义弟子虽传,犹不尽得。”(《世说新语·文学第四》)

《法华经》所说的“三乘”为: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悟四谛而得道为声闻乘,悟因缘而得道为缘觉乘,行六度而得道为菩萨乘。支遁对“三乘”的疑难问题,清楚地予以判别,听众都说弄明白了。支遁下了讲座,让大家一起讨论,前两层意思还说得出来,到了第三层就纠缠不清了。当时他虽把“三乘”的内容传授给了弟子,但弟子并没有完全领会。

“汰法师云:‘六通、三明同归,正异名也。’”(同上)

释惠远是一位高僧。《远法师铭》称他十二岁就随舅舅令狐氏游学许昌、洛阳。二十一岁拜释道安为师剃度出家,不但苦研佛学,且对其他典籍研读甚深。“殷荆州(殷仲堪)曾问远公(释惠远):‘《易(经)》以何为体?’答曰:‘《易》以感(应)为体。’殷曰:‘铜山西崩,灵钟东应,便是《易》耶?’远公笑而不答。”(同上)他们讨论的是《易经》中所说的,大自然事物变化的互相感应问题,从中可看出佛教传入中国后,对其他哲学流派的吸纳,使之更加本土化的迹印。

对于佛经、佛事的本土化诠释,还有一个有趣的例子,见于《世说新语·言语第二》:“范宁作豫章,八日请佛有板。众僧疑,或欲作答。有小沙弥在座末曰:‘世尊默然,则为许可。’众从其义。”

nlc202309050126

范宁任豫章太守,在八日时请佛上了手板,众和尚不知该怎么办。坐在末座的小和尚说:“如来佛不作声,就是许可了。”于是众和尚都同意这个小和尚的意见。

我与我周旋

一个人能正确、客观、持之以恒地认识自己,并不断地克服自身的弱点、缺点,为的是在品德、学识、才干上有所进步。用现在的说法是:认识自我,战胜自我,完善自我。

《世说新语·品藻第九》中,有一句话与之意味相近:“我与我周旋久。”

“桓公(桓温)少与殷侯(殷浩)齐名,常有竞心。桓问殷:‘卿何如我?’殷云:‘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殷浩在回答桓温“你比我怎样”的问话时,只是说:“我总是在不断地考察与修正自己,让我更像真正的我。”

当一个人对自己缺乏足够的认识,或者会莫名的自傲,或者会无端的自悲。清醒者会以身边的优秀人物做参照的坐标,以彼此的优劣、长短作出比较,然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品藻”一辑中,多有例证。

“(晋)明帝问谢琨:‘君自谓何如庾亮?’答曰:‘端委庙堂,使百僚准则,臣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谓过之。’”

谢琨说,庾亮能端庄地立于朝堂之上,作为百官的表率,我不如他;但胸怀旷达,自认为可强过他。

“支道林(支遁)问孙兴公(孙绰):‘君何如许掾(许询)?’孙曰:‘高情远志,弟子早已服膺;一吟一咏,许将北面。’”

孙绰拿自己和许询对比,说:“论情趣高远,弟子早就佩服他了;但写诗作文的才情,他应在我之下。”

“庾道季(庾和)云:‘思理伦和,吾愧康伯(韩伯);志力强正,吾愧文度(王坦之)。自此以还,吾皆百之。’”

庾和认为自己在谈名理的严谨上,他不如韩伯;在毅力的强正上,他不如王坦之;和另外的人相比,他应该胜之。

唐僧渊的面相,因为鼻梁高,眼窝深,常被人讥笑。但他并不沮丧,反而作出了非常自信的解释:“鼻者面之山,目者面之渊。山不高则不灵,渊不深则不清。”这也是正确认识自我并肯定自我的一种形式,弦外之音是面相既“灵”且“清”,亦能透现出他的内在气质。

“除三害”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京剧中的《除三害》,是一个传统的优秀剧目。《世说新语·自新第十五》:“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而此地义兴的水中有蛟,山上有凶猛的虎,都伤害老百姓。连同周处,义兴人称之为“三横”。在人们的劝说下,周处先杀虎,再入水斩蛟。蛟在水中或沉或浮,周处一直紧追不舍。过了三天三夜,乡人都以为周处死了,便额手称庆。后来周处斩蛟归来,闻说此事,才知他往日的劣行如此遭人厌恶,便下定决心要改邪归正。他到吴地去找陆机、陆云二位名士,陆机不在,遇到了陆云,他倾吐自己的心迹:“我想改正,但虚度了这么多年,怕最后还是一事无成。”陆云说:“古人看重朝闻道而夕死无憾,何况你前景是不错的,人最怕的是不好好树立志向,有了志向,还怕好名声不传扬吗?”陆云的鼓励,使周处振作精神走一条正道。“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周处除虎、除蛟、改过自新重作人,谓之“除三害”。他立下高尚的志向,然后洗心革面,逐步根绝自己的劣性、劣行,是“我与我周旋”的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最终诞生出一个新“我”。

《曾国蕃日记类抄》中,有很多文字写到他修身养性、反躬自省,十分警策动人。他在“壬寅五月”一则中,自省待人的“三大过”:“平日不信,不敬,相恃太深,一也;彼时一语不合,忿恨无礼,二也;龃龉之后,人反平易,我反悍然不近人情,三也。”他的这种自省精神,贯穿了他的一生。伟人毛泽东评点曾国藩日记,说过这样的话:“尝读程子之箴,阅曾公之书,上溯周公孔子之训,若曰唯口兴戎,纳言敏行,载在方册,播之千祀。”

〔责任编辑 宋长江〕

16.中学生的世说新语读后感 篇十六

<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班级:姓名:学号:

美是自由的——读《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

宗白华先生在这篇文章中,通过对《世说新语》的重新阐释和解读,对晋人的美进行了完美的诉说,让我们对晋人的生活产生了无限的神往,而我却在这其中读出了两个字——自由。

晋人对于山水的观察,似乎是空前绝后的。宗白华先生说:“晋宋人欣赏山水,由实入虚,即实即虚,超入玄境。”而我却认为,宋人的山水观念是承袭晋人的,宋人的山水画也有对晋人的模仿。晋人对山水的情节,也许是与晋代的玄学兴盛有关吧,谈玄的同时,激发了人们对山水的兴趣。这种兴趣是自由的,是无拘无束的。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一种多么无拘无束的闲情雅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的时代,是政治黑暗、兵戈不息、文人抑郁的时代。文人对于山水的情节无疑是自身注意力的排泄,与其埋怨时代,还不如游山玩水,痛享人生。这种崇尚自由而又不自由的境遇与境界,是值得怜悯的。

晋人之美,美在人格;人格之美,美在自由。晋人在生活上崇尚自然主义和个性主义,宗白华先生说这是“解脱了汉代以来儒教统治下的礼法束缚”的结果。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迎来了时代上的大一统,同时也造成了思想上的大一统。其实在于文化思想上,没有对错之分,没有好坏之别。“人是生而不自由的”,也许只说是人的肉身吧,思想可以是自由的。牛棚束缚了季羡林的脚步,却没有束缚他著书立说的思想。晋人追求自然与个性是自由的象征。人的自由,归结于人性的自由;人自由了,人与人所构成的社会也就自由了。

晋人重视人与人的交往,崇尚高级的自由社会交往文化。在晋代,“玄理的辩论和人物的品藻是这社交的主要内容”,“玄理的辩论”,是思维活跃度的辩论,是精神自由度的辩论,而“人物的品藻”,似乎有违“人性自由”之精神。人生而为自己,何须外人品定?宗白华先生说晋人追求“培养成为一种高级社交文化”,这种文化的代表是“竹林七贤”,是“兰亭集会”。我也崇尚这种心灵澄澈、毫无狭隘与偏见的“高级社交文化”,在湖光山水间“流觞曲水”,纵酒高歌,是何等的惬意与自由?

晋人的美,是由内而外的神韵之美。晋人之美不是单纯的“作作”,不是流于体表的虚伪,而是发自内心的自然洒脱之美。晋人的书法造诣为后人所崇敬,尤长于行书和草书。楷书持有法度,天长日久可以磨炼;隶属厚重博大,对笔画之间的布局与搭配有严格要求;唯有行草二体自由狂放,无拘无束。人称王羲之的字韵高千古,有不凝滞与物的自由精神。字是人的第二张脸,是自身性格与思想的完美写照,只有追求自由的人才会写出具有自由神韵的字。晋人恰似这样一群世人,将自己的自由之精神竭力付诸于一切可能的外界事物,只因为他们本身是自由的,也许他们也将自由付诸于政治吧,只是因为文人们太傻太天真了。

纵观整个魏晋时代,充斥着强烈的“魏晋风骨”,而这种“风骨”,也不是可以只用“自由”一词就可以概括的。晋人的美是自由的美,可惜在整个华夏文明的长河之中只是昙花一现。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

是自由的,魏晋士人的风潮是自由的,民国教书的大先生们是自由的,和谐社会的我们更是自由的,只是各有各的不同而已。

钱学森曾有“世纪之问”,后人也许都清楚答案,也许也都不清楚答案。每个时代都有一批争取自由的人们,可等到真正争取到了自由,却又成为了自由的牺牲品,也许“自由者”们争取自由的过程是自由的吧,但又有谁想过自己所奋力争取的自由,其实又是一个反自由的牢笼呢?自由就像一位高高在上的女神,让你永远踮脚却步,仰颈长叹。在这个物欲横流、拜金盛行的时代,我们无法理解到自由的真谛到底是什么,只能通过晋人留下的文字,透过历史的窗纱,秉烛探窥,去品味,去感慨。大学应该是思想最自由、最活跃的地方,当一切都已成为雾霾时,我们还是去投身于晋人的自由之美吧!

17.《世说新语》读后感300 篇十七

古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宝库,而《世说新语》则是这个宝库中一颗灿烂美丽的明珠。《世说新语》是一部反映魏晋时代文人风貌,体现时代特征的笔记小说,是我国古代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品。它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包括我也很喜欢。

能写出这样好的作品的人是谁呢?他就是——刘义庆。

《世说新语》通行本为六卷,三十六篇。分德行、语言、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门,很多吧!

上一篇:实施“网络互动教学”的设想下一篇:学校治安管理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