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刘和珍君教学反思(12篇)
1.纪念刘和珍君教学反思 篇一
《纪念刘和珍君》教学艺术探究
太和中学
张 磊
《纪念刘和珍君》作为鲁迅的经典篇目之一,入选了不同时期的高中语文课本,因此对这一经典篇目的教学研究与讨论也一直没有停止,一些名师也有述说。今天,我作为一名年轻教师班门弄斧也来谈谈我对这一课教学活动的安排与处理。不是面面俱道,而是就我个人教学活动中的一些做法写下来,不足之处请同仁们不吝指教。一,新课导入
我们都知道,导入新课有许多不同的方式,对于这一课,我采取情景式导入,开篇即读一小段文字,把学生的思绪从课堂上拉回到鲁迅生活的那个时代。了解鲁迅先生的思想与情感,这便为下面的教学作了很好的准备。我努力搜集了些关于鲁迅的文章、对联,最后选中了这么一段文字:“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有一个人被誉为‘民族魂’。他时刻以深沉的情怀、睿智的目光关注着中华民族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在他逝世时,举国哀悼,一位友人送上了这样的悼念:译书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这位呐喊者就是鲁迅,我们今天就来学习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感受鲁迅是怎么为革命、为正义、为青年呐喊的。
二,教学创新——为刘和珍塑像
上过这一课好长时间了,至今为止,令我最难忘的就是为刘和珍塑像时学生的踊跃发言。我是这样安排的:首先分析课文第二自然段,“销路一向就甚为寥落,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莽原〉〉的就有她。”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刘和珍君是一个爱好文学、追求进步的女青年。其次,课文第三部分还有这样的文字:“待到学校恢复旧观,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的时候,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黯然”一词恰当、准确、形象地写出了黯然刘和珍对学校、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与忧患意识,这说明她是一个爱国的大学生。好,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来做:“假如你是一个雕塑家,现在给你一定的材料,请你为刘和珍塑个像,说说你具体应该怎么做。有了前面的分析,学生开始思考,一想到自己是个雕塑家,不一会儿便据守发言了。课堂气氛由此活跃起来,学生的思维也跟着活跃起来了,望着他们讨论、补充的认真劲儿,显得自己真是个雕塑家似的,我会心地笑了。
最后,由我来总结:刘和珍首先应该是个站像,其次是她的发型最好是那个时代流行的齐耳短发式学生头,我当时还开玩笑说可不能把刘和珍塑成烫卷发;面部饱满,面带微笑,上唇微启;眼睛正视前方,眼神坚毅而又不乏温柔;一只手半卷〈〈莽原〉杂志,一只手半握拳。至此,整个人物形象呼之欲出…… 这个问题的设计,不仅活跃了课堂,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带动了整个这一课的教学;而且也符合新课程标准中的“过程与方法,有利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三,比较教学:与石评梅的《痛哭和珍》相比较
我们都知道,既然是“三·一八”惨案,鲁迅对此有记述,那别的文人对此应该也有记述与感受,学生学习本课对别人如何写“三·一八” 惨案应该感兴趣。于是,我找来不同版本的教参教辅资料,发现不止一本上面选有当时“才女” 石评梅写的文章——《痛哭和珍》。我决定让学生比较这两篇文章,以切身感受不同作者笔下的人物和故事是否有一定的差异,同时也提高他们阅读、鉴赏文章的能力。
以上是我在教学《纪念刘和珍君》一课的一些做法,感觉收获挺大。今天写下来与语文教学的同仁们交流、探讨,以期我们能共同提高,取长补短,将语文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和更高的境地。
2.纪念刘和珍君教学反思 篇二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记念刘和珍君
摘要:用问题式教学解读《记念刘和珍君》, 能化繁为简, 一脉贯通, 深入浅出地让学生在一个相连的问题中把握文章的脉络, 理解文章的意思。从而达到问题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最佳结合效果。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记念刘和珍君
所谓问题式教学, 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 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 是当前新课程理念下使用较多的一种教学方式。问题教学的好处自然不用赘述, 但是由于学生问题较散, 很多课堂就有可能变成一个问题一个答案的答辩或者讨论过程。尤其是语文课堂, 传统教学方式中对课文文本提纲挈领地把握就会欠缺很多, 毕竟一篇课文的理解是建立在整篇文章脉络清晰的基础上的。如果学生的一个问题就可以牵头带尾地拎起文章的整个脉络, 那么, 这样的问题教学将是传统与现代的最佳结合。而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就是很好的范例。
鲁迅作品历来以思想深遂复杂、语言含蓄隐晦而又尖刻犀利见长, 所以, 《记念刘和珍君》中语义丰富而难懂的语句自然不在少数。因此, 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情感, 理解文中复杂语句的含义是本文教学的重点, 也是难点。课堂上让学生提问, 估计每一句话都有可能成为学生发问的对象, 那样必然会造成文本的支离破碎。如何化繁为简, 用问题式教学方法, 达到让学生理解文本的目的, 关键是如何利用好学生的问题, 以一带全, 牵起整篇文章的脉络。
在第一课时, 教师简单介绍《记念刘和珍君》的写作背景, 即1926年“三一八惨案”的原因、过程和后果, 然后就让学生当堂细细地阅读课文两到三遍, 扫除语言文字的障碍, 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可能大多数学生的问题会集中在文中诸多难以理解的语句上, 彼此之间会有重复, 应该可以覆盖本文中大部分的疑难语句, 讨论解决这些问题也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之一。也会有学生问到课文内容方面的问题, 求作者为什么多次提起“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 到最好还说“我说不出话来”这些看似矛盾的话语?或者提出作者多次提起的“我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这些话是否有重复啰嗦之嫌?
只要有一个学生问到这样的问题, 教师就可以此为抓手, 带动全文问题的思索。第二课时就是解决上“有话说”或者“必要了”两个问题中的其中任何一个。
如果学生提的是“有话说”的问题, 那么第二课时教师就以这个问题切入, 探讨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情感。为了顺利地回答学生的这个问题, 教师可以把这个问题设计成几个相关的小问题。“有话说”, 作者准备说什么话? (写文章哀悼“三一八惨案”遇难的青年, 比如刘和珍) 刘和珍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进步、勇敢、正义又是态度温和, 始终微笑着, 有责任感正义感?) 她怎么遇害的? (枪击棒打) 她遇难后, 得到的评价是什么? (暴徒受人利用或只留下淡漠的悲哀) 她们的死给人怎样的思考与影响? (不做无谓牺牲, 真的猛士会看到微茫的希望) 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解决, 自然可以回答“无话说”“有要说的话”这些看似自相矛盾的话。因为作者既要哀悼死者, 又要控诉反动军阀和无耻文人, 又要唤醒庸人, 总结斗争的经验教训, 告诫活着猛士采取适当的方式斗争, 更要告诫生者化悲痛为力量, 鼓舞他们奋勇向前。这诸多复杂情感交织于内, 自然欲说不能, 欲罢又不能。
同样, 如果学生是问几个“有必要”是否重复, 与上类似, 延伸拓展几个小问题, 提纲挈领, 抓住要点。有必要干什么? (写文章) 为谁写文章 (刘和珍) ?刘是一个怎样的人?她怎么遇害的?她遇难后, 得到的评价是什么?从而也能在把握全篇和挖掘局部的基础上得出对“有必要”的回答。通过这样的问答设计, 学生对课文的了解如同逐层剥笋, 由浅入深, 逐步挖掘到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情感, 深入浅出地解决了文本的难点和重点。
第三课时, 仍然以学生的问题为线索, 谈谈语句的含义, 在上一节的基础上, 理解疑难句子的含义, 或则学生讨论, 教师点拨, 或由教师讲授。总之, 是以回答学生的疑难问题为抓手, 突破文章难点。
以前学习本文至少要四课时, 而设计了上面的教学步骤, 利用三课时, 就可以解决大部分重点和难点问题。而这些重点难点也是以学生问题的形式呈现的, 并且可以做到既发挥学生质疑提问的作用, 又能整体而全面的把握全文。
3.《记念刘和珍君》的前奏教学 篇三
【关键词】中职语文 教学 导入 作者 背景
《记念刘和珍君》是中职语文教材的一篇经典课文,在文章中鲁迅先生深刻地揭露北洋军阀政府屠杀爱国青年的滔天罪行,有力地抨击帮闲文人造谣诬蔑爱国青年的无耻卑劣,高度赞颂爱国青年临危不惧、团结友爱的崇高品质和大义凛然、殒身不恤的爱国精神,呼唤民众、激励猛士,抒发作者强烈的爱憎分明的感情,教学计划安排了四课时,所以导入、背景、作者等内容就时间讲的详细一些。
一、第一次课导入
鲁迅先生是我国文学史的大师,学生们在初中时已经接触过他的作品,我是这样导入的:在我国文学史上闪耀着一颗璀璨的巨星鲁迅先生,他领着我们回过《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看了《社戏》,了解了《一件小事》。今天他让我们了解刘和珍,既然纪念,那么这个人就是去世了,在“刘和珍”的板书前加“记念”,在后加“君”。)记念,在这里与纪念同义。从学生初中知识导入,可以使学生把初中的知识和中职的知识连贯起来,尽快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二、作者生平
学生对于鲁迅先生不陌生,初中教材既然选录了先生的文章,初中老师也会讲解的,所以有些知识可采用问答,有些知识一带而过,如,鲁迅先生的生卒年、历史评价、作品集等可采用问答形式,有些内容一带而过,如鲁迅先生曾经有150多个笔名,我把150多个先生的笔名投影出来,告诉学生鲁迅先生写作的环境极其恶劣,所以经常换笔名。有些内容必须详细讲解,如,鲁迅先生的《自嘲》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再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幼年读书的地方。他的书桌右角,至今还刻有一个约一寸见方的“早”字,刀法简朴挺直,它是鲁迅幼年手刻的一件极为珍贵的木刻文物。至于它的来历,据说是这样的:有一天,鲁迅上学迟到了,受到塾师的责备,他就用小刀刻下了这个方方正正的“早”字,来督促自己。从此,他再也没有迟到过。鲁迅先生名言选,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引导学生接受鲁迅的思想感情的熏陶,感受鲁迅刚正的性格、澎湃的激情、高度的正义感和嫉恶如仇的精神。
三、时代背景
时代背景学生不好理解,这部分一定要讲透,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造成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在这一惨案中,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学生自治会主席劉和珍遇难了!(板书:刘和珍幻灯片)。刘和珍是鲁迅先生的学生,是位爱国的热血青年,她的牺牲给鲁迅先生带来了莫大的悲哀,而当时的反动文人还在一些刊物上发表文章对爱国青年进行污蔑、中伤,致使鲁迅先生悲愤之极,同年四月,写下了这篇纪念文章。(书) 对于这一事件(3·18惨案),许多有良知的作家都曾撰文批露,如朱自清先生写的《执政府大屠杀记》、林语堂写的《悼念刘和珍杨德群女士》等,当然还有鲁迅先生的记念文章《记念刘和珍君》。4月1日,鲁迅先生写下了著名的《记念刘和珍君》。鲁迅又相继写了《死地》《可惨与可笑》等文。许广平曾说:“《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
四、第二次课导入
第二次课的导入用鲁迅先生的“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 ,……”这句话,告诉学生中国历史正是如此,无数的英烈浴血奋战,新中国才迎来了今天的祥和繁荣。但是,我们不能忘记那一页页洒满了先驱者鲜血的历史。(大屏幕刘和珍)。“纪念”是一个并不陌生的话题:纪念是用一定的方式对人对事表示怀念。它既可以是国家、民族对已有荣誉的回忆,对过去痛苦的祭奠,也可以是家庭和个人对往事对亲朋表示的怀念。纪念又不同于怀念,它不仅仅是内心情感的涌动,它还是思想与行动的结合。生活中有各式各样的纪念,节日庆典是纪念,树碑立传是纪念,种一棵树或写一篇文章也是纪念……形式或许不同,但意义同样真切。真正的纪念是心灵的回响,是历史的回音;它坚守信念,传递勇气;它珍藏感动,分享幸福;它审视过去,启迪未来……。用一份试卷的作文题提前布置写作内容:
请以“纪念”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2005年广东省高考作文题)甲乙两个好朋友吵架,乙打了甲一拳,甲在沙地上写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拳”。又一次外出时,甲不小心掉进河里,乙把他救了上来,甲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乙问甲为什么要这样记录。甲说:“写在沙地上,是希望大风帮助我忘记;刻在石头上,是希望刻痕帮助我铭记。”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可以忘记的,有许多事情又是需要铭记的。请以“忘记和铭记”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把广州的高考作文题目告诉学生,一方面题目“纪念”和此文的标题有相似的地方,也是为了学生毕业后再次受高等教育打下基础。
语文课堂序曲形式多种多样,形式不拘一格,虽无一定之规,却有难言之妙。成功的序曲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有利于对于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
【参考文献】
4.纪念刘和珍君 篇四
运城中学姚成勇
《纪念刘和珍君》是我们高中语文学习的一个重点,其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不可估量,是高中语文教师应该重点讲解和学习的一课。虽然在高中以前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多多少少都有接触过鲁迅先生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Q正传》《药》《祝福》等等,但是每一次接触鲁迅先生的文章,很多学生都会“头疼”,考虑到这一点和文章本身理解上的难度,我在教学上作了以下尝试。
学习的过程教学流程如下:
一、情景设置;
二、自主合作;
三、展示交流;
四、师生互导;
五、拓展提升。通过具体问题引导学生实现教学目标。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整个教学过程是有效的,基本上实现了自己的教学目标即作者贯穿全文的思想感情以及对于关键文句的理解。教学思路的贯彻比较到位,教学过程相对完整,时间安排合理,学生活动热烈,质疑追问环节体现到位。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做到全员参与,除了对本小组的问题进行讨论之外,对其他问题也有所涉及,老师巡视点拨。展示时,大部分小组学生展示话语结构标准,站姿准确,声音洪亮。
当然,本节课也有很多不足之处。
首先作为主角之一的我对于整个课堂的驾驭能力还不够,对于一些问题的探讨也只是浅尝辄止。比如在课堂上有学生在谈对课文中的某些语句的理解时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但由于自身的宏观感不够,所以就把问题给收了回来,不能展开深入讨论。
5.纪念刘和珍君3 篇五
人教新课标语文必修一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
2、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解文意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关键词句含义的理解。[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思路。[媒体设计] 计算机或幻灯机和录音机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
A在我国文学史上闪耀着一颗璀璨的巨星鲁迅先生,他领着我们回过《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看了《社戏》,了解了《一件小事》。今天,我们再随着他重温“三·一八”惨案的历史,一起《记念刘和珍君》(板书题目)。
B同学们,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的硝烟我们仍依稀可见,爱国志士王伟的飞机被撞的历史我们至今记忆清晰,美国的卑劣行径和无耻谰言将永难磨灭,不幸以身殉职的三位记者和一位英勇战士我们将没齿难忘。同学们,假如你是他们的同事或亲朋好友,要为这几位烈士写一篇纪念性的文章,你将如何安排文章的思路,如何表达你的哀思与愤怒?我们就来学习鲁迅先生《记念刘和珍君》吧,学了本文,我们定将受益非浅。
二、出示投影,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
192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蓬勃发展,在人民革命浪涛的冲击下,帝国主义扶植的段府摇摇欲坠。3月12日,为了帮助奉系军阀消灭当时倾向于革命的冯玉祥的国民军,日帝的两艘驱逐舰悍然进攻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后者忍无可忍,被迫还击。16日,日帝借口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向中国提出抗议,并纠集美英等帝国,向段府提出最后通牒,限48小时内既18日午前作出答复。
18日,北京各界人士为了抗议帝国主义侵略我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会后,游行示威,在段府前请愿,当到达时,早已经戒备森严的府卫队突然向群众开枪射击,并用大刀砍杀,制造了死47人,伤123人的“三·一八”惨案。
(参考注释一。)
惨案发生后,军阀的反动文人极力为其主子开脱罪责,污蔑参加请援的群众是“暴徒”,并把杀人的罪责推到他们所说的“民众领袖”身上,说“民众领袖”“犯了故意引人去死的嫌疑”,制造了种种谣言。
当噩耗传来的时候,鲁迅正在写《无化的蔷薇之二》,他怀着满腔的悲愤,当天晚上就写下了该文的4-9则,揭露控诉反动派的这一暴行,并指出:“这不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版权所有@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上学科网,下精品资料!
是一件事的结束,而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言,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
后来,鲁迅又相继写了《死地》《可惨与可笑》等文。4月1日,写下了著名的《记念刘和珍君》。
记念,在这里与纪念同义。君,是对人的尊称。
三、学生听录音
四、分析文章总体思路
1、学生思考:课文7部分中哪几部分写了刘?(3、4、5部分)2、1、2部分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交代写作缘由)3、6、7部分又起什么作用?(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
4、教师总结: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原由,既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再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惨案的教训和意义。三者相互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
五、具体分析三大部分的思路
1、分析第一大部分(1-2)的思路
思考:文中是否有提示性的语句?如何理解这句话?作者为什么一再强调?
明确:提示性的话是“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句话在 文中出现两次。但是这两个“必要”意思完全相同吗?第一“必要”,说的是悼念遇害者刘,奉献作者最大的哀痛和尊敬,控诉段府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的阴险论调。第二“必要”,在于唤醒“庸人”,用人们牢记这笔血债。两次强调“必要”,突出了写作动机,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这部分是按照由爱到憎的逻辑顺序安排思路的。
2、分析第二大部分(3、4、5)的思路 思考:是按照怎样的思路布局的?
明确: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思路的。先回忆与刘的最初相识,再详细叙述遇难的经过。叙述遇难又分两步,从事件概况到遇害细节。
3、分析第三大部分(6、7)的思路
思考后明确:这部分先否定了徒手请愿的做法,然后用“然而”将笔锋一转,肯定了这次死难的意义,鼓励“真的猛士”奋然而前行。可见是按照由否定到肯定的逻辑顺序布局思路的。
完成板书设计:
总体思路 局部思路 思路顺序
悼念刘和珍君 爱
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版权所有@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上学科网,下精品资料!
控诉反动政府(逻辑顺序)
写作缘由 痛斥走狗文人
(1、2)唤醒麻木庸人 恨
追述生平事迹 生前
记念刘和珍君 记念主体 概括惨遭杀害(时间顺序)
(3、4、5)详写遇难经过 遇害
教训意义 劝戒徒手请愿 否定
(6、7)激励奋然前行 肯定(逻辑顺序)
六、布置作业
1、反复深情诵读课文
2、根据文中所写,说说刘是怎样的一位青年
3、阅读鲁迅《风筝》
第 二 课 时
一、检查复习
1、刘是怎样的一位青年?
明确:文章没有详细介绍刘的事迹,只是记叙了几次印象。
1、“然而在这样„„就有她”。“然而”强调了她与众不同,“生活艰难”说明她“预定全年”需要很大的决心。“毅然”则进一步强调她的勇气。生活虽艰,预定《莽原》——向往革命,渴求真理。
2、“能够不为„„反抗„„”。不屈势力,反抗校长——富于斗争精神。
3、女师大复校,她“虑及„„”。虑及前途,黯然泪下——有思想,有远见,富有责任感。
4、始终微笑,态度温和——和蔼善良。
5、欣然请愿——敢于斗争。是一位热血青年。
2、从全文来看,作者写作这篇文章的意义有哪些?
明确:悼念刘,控诉反动派及其御用文人,严肃地总结教训,激励继续战斗者。
二、理清局部思路
(2、4两段是要求背诵的,故将局部思路的输理放在2、4段上)
(一)第2部分
1、教师范读
2、学生集体诵读
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版权所有@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上学科网,下精品资料!
3、思考:本部分是如何安排思路的?
明确:第一段共5句话:第一句表明纪念死难者应该采取的态度,这也是生活在黑暗世界的奋斗者的理想人格;第二句紧承首句,是作者的评价和认识;第三、四句是写庸人的态度,将其与“真的猛士”对比。这样“真的猛士”就成了立在庸人前的一面镜子;第五句是作者的感叹。第二段是写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所以本部分思路流程应该这样来表述:面对惨案“真的猛士”的态度——庸人的态度——我们的态度。
4、背诵
(二)第4部分
1、听录音
2、学生齐读
3、思考本部分文字技术刘遇害,围绕惨案,作者以什么顺序又是怎样展开思路的?
明确:以我的活动为线索,其思路是:听到噩耗——颇为怀疑——尸骸为证——听到污蔑——呼唤爆发。可见是以时间为顺序的。
4、背诵
三、在分析思路的基础上,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许广平曾说:“《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下面我们就用心去解读几个句子,用心去感受先生的悲愤之情吧!
1、真的猛士„„?(1)出示投影
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当。(《论睁了眼看》)
叛逆的猛士出于人间;他屹立着,洞见一切已改和现有的废墟和荒坟,记得一切深广和久远的痛苦,正视一切重叠淤积的凝血,深知一切已死,方生,将生和未生。(《淡淡的血痕中》)
(2)明确:“着的猛士”指真正勇猛的革命战士。“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指反动政府制造凶杀的黑暗现实。因此,第一句可以理解成:真正的革命者敢于正视黑暗的现实的。这两句话的含义是:真正的革命者,面对国家和民族的惨淡前途和人民的悲惨命运感到哀痛,他们又为改变黑暗现实、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的幸福。
这里,“猛士”性格正是作者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作者在这篇文章里,也确实以猛士的姿态“敢于直面”“敢于正视”。
2、惨象„„流言„„灭亡(1)出示投影
假如中国还不至于灭亡,则已往的史实示教过我们,将来的事便要大出屠杀者的意料之外——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而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言,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无花的蔷薇之二》)
(2)明确:“惨象”指反动军阀的血腥镇压。“流言”指走狗文人的无耻谰言。这两个词回答了“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版权所有@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上学科网,下精品资料!
默啊。沉默呵”这是对反动派罪行的愤怒控诉。这里不是赞许“沉默”,而是对中国反动派的高压政策所造成的这种黑暗的沉默现状表示极大的愤慨。从与后面一句联系来看,第一个“沉默啊”感情深沉,感叹的成分较强;第二个“沉默呵”感情较为激越,愤怒的情绪较突出。为唤醒民众,作者在最后指出“沉默”的两种前途:一种是爆发,一种是灭亡。从句式看是选择复句,表明只存在一种可能。表面上看,作者并不肯定哪一种,似乎只客观地指出衰亡民族的两种不同的发展前途,但是实际上暗示,只有“爆发”才是唯一出路,作者肯定的是后者。作者用这一复句,既是对反动派的警告:杀人者别得意,沉默到了极点就将是爆发的时刻,更是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鼓动。全句感情高度激昂。
3、当三个女子„„抹杀了(见《教师用书》)
4、人类的„„徒手(1)出示投影
A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非即等于改革。血个应用,正如金钱一般,吝啬固然是不行的,浪费也大大的失算。
B但原这样的请愿,从此停止就好。
C以血的洪流淹死一个敌人,以同胞的实体填满一个缺陷,已经是陈腐的话了,从新的、战术的眼光看起来,这是多么大的损失。
(《空谈》)
(2)明确:这里作者将人类前行的历史比作煤的形成。“大量的木材”比喻代价巨大的流血斗争。“其中”指流血斗争。煤是如何形成的?“需要大量的木材,而形成的只是一小块”。可见,木材变成煤需要付出很大代价,很大吸收。那么,人类前进也需要付出很大代价和牺牲,“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这就表明,请愿是不在这种需要付出代价和牺牲之列的。这就是说,在鲁迅看来,向反动派请愿难以换来人类历史的前进,请愿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斗争方式。因此没有必要为请愿而付出代价和牺牲。很显然,鲁迅是主张采用向反动派请愿这种斗争形式的,在作者看来,应当集中革命力量,以有限的代价去换取更大的胜利,不要作无谓的牺牲。(教师可联系《为了忘却的记念》中“我于是就逃走了”)
5、苟活者„„真的猛士„„前行(见《教师用书》)
四、布置作业
1、背诵2、4部分
2、找出文中你尚不能理解的文句。
3、完成书上练习。
第 三 课 时
一、检查复习
二、理解关键语句含义
先由学生自由提出疑难语句,教师“答记者问”集中作答,或请学生来回答。一般有以下几个语句需要注意。
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版权所有@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上学科网,下精品资料!
1、作者为什么一再说“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说不出话来”“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明确:烈士被杀,无限悲痛,不能不写,很有必要。但是“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无话可说,不是真正的无话可说,而是愤怒!反动派的杀害人民的凶残,文人的污蔑和惑众的下劣,令人说不出话来。尤其是后者,“尤使我觉得悲哀”。鲁迅每次触及走狗文人时,都表现出极大的鄙视和愤慨,曾用笔墨形象地描绘过走狗的劣性:“每一个破衣服人走过,叭儿狗就叫起来,其实并非都是主人的意旨和使。叭儿狗往往比它的主人更严厉。”从本文中,也能找出例子:“惨象„„流言,尤使我„„”同样用了个“尤”字,两次使用,绝非偶然,它反映了作者对奴才走狗的不可遏止的不同寻常的恨。(朗读时,“流言家”“下劣”要重音读出,读得铿锵有力,只有这样n 传达出作者的无比愤慨和仇恨的感情)由此看出,作者因“悲恨”而感到有写的必要,因“恨”而无话可说,“悲”和“恨”两股情感在文章一开始就升腾交织。
2、作者为什么一再写刘“她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明确:强调刘的善良可爱,反衬出反动派的凶残和反动文人的下劣。
3、作者起笔不凡。文章写于同年4、1,一般来说记叙同年发生事情是不需要表明年份的,或仅仅说“今年”即可,但是在这里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明确:以“中华民国”来纪年,这是愤慨的揭露和讽刺。“三·一八”发生说,鲁迅正在写《无花的蔷薇之二》,他当即在这篇文章的后部分,同样大书“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十八日”,并称这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作者对“中华民国”一向是嗤之以鼻的。如1925年在《忽然想到》中说:“我觉得仿佛久没有所谓中华民国„„”,在作者看来,所谓“中华民国”早已经不是人民的政府,而是屠杀人民的机器,所谓执政府总统,完全是屠杀人民的刽子手!/因此,作者在文章开篇写“中华民国”具有讽刺意味,我们不难从这庄重严肃的文笔中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4、“我独在礼堂外徘徊”表现了作者什么感情?
明确:要理解这话,得首先立即作者在追悼会之前的心情。
3、24早晨,作者得到刘、杨的遗体已经从医院运回学校的消息,便立即到礼堂去看烈士的遗容。从学校回来偶,作者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就病倒了。
3、25,作者冒着被段政府通缉的危险,出席了追悼会。会上,人们激昂愤慨的情绪和不时夹杂的一阵阵低低的啜泣声,使鲁迅压抑不住心头的悲愤和激动,便走出会场,独自在礼堂外徘徊。/“我„„”写出了鲁迅压抑不住的悲愤,把读者引入悲愤的氛围。
5、“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中“也”字如何理解?
明确:“也”字针对陈君的请求而言,说明写作此文,不仅仅因陈君的请求,更主要是出自“我”本身的意愿,动机远非限于“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而是由于鲁迅和刘既是师生又是同志。对于她的死,鲁迅感到特别悲痛,所以写文是必要的。
6、“真的猛士”(略)、“庸人”、“中国人”、“有恶意的闲人”(略)、“无恶意的闲人”、“苟活者”(略)分别指什么人?
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版权所有@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上学科网,下精品资料!
明确:“庸人”者,平庸之人也,平平常常无所作为的人。这种人对反动派的暴行有所不满,对烈士的死难有所哀痛,但是他们不感“直面„„正视„„”他们特别容易忘却“旧迹”,忘却历史的教训,他们不思反抗,苟且偷生,在客观上起着“维持„„世界”的作用。
“中国人”是指反动派,还是指所有的中国人?我们可以联系作者这时期的思想倾向来看。1926年,鲁迅的思想还处于由一个新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过渡的阶段,一方面,他已经广泛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辨证法及唯物史观,但是令一方面,进化论、个性解放、改造“国民性”等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表现在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上,往往是过多的看到愚昧、落后、冷漠、软弱、麻木等所谓“劣根性”。因此“不惮以最坏的„„”中的“中国人”不仅指反动派,而且包括一般中国人。
“无恶意的闲人”对世界的态度极端地冷漠,他们冷眼观看人生,甚至将烈士的鲜血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对这种人,作者是不抱希望的。
7、第5部分在记叙刘遇难时句式上有何特点?为什么用短句? 明确:极其短促的句式,表现出作者无法控制的激愤之情。
8、“从背部入”说明了什么?为什么突出“其一是手枪”?
明确:刘当时中弹,是“弹从背入”,可见并不是“丛击军警”与军警面对面地搏斗,证明她完全是无辜的,她不是什么“暴徒”,倒是府卫队的卑鄙。
手枪是军官使用的,证明这次屠杀是有人指挥的,事前筹划好的,决不是军警各自的“正当防御”。
这些铁的事实,有力地戳穿了段政府“通电”(造谣这次惨案是李大钊等人“率领暴徒数百人,闯袭国务院,泼灌火油,抛掷炸弹,手枪木棍,丛击军警。各军警正当防御,致互有死伤”)中对死难者所横加的种种罪名。正如《可惨与可笑》等文章中指出的那样„„(见书上注释)。
9、第6部分首句“时间„„太平”中“太平”如何理解?
明确:本义是社会秩序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所谓“太平盛世”。显然文中不是这意思,那么是什么意思呢?(启发学生吟读“我懂得衰亡民族„„”)“默无声息”便是对“太平”一词最好的注释,也就是指反动派高压政策所造成的“万马齐喑”的现状,可悲局面。/看来,“三·一八”就像几颗石子投进大海,未能掀起波澜,依旧一潭死水。“太平”一此蕴涵作者多少愤怒与不平,又包含作者多少辛酸的眼泪。
10、引用陶诗的作用。
明确:是说烈士的死能够得到“亲族„„”的怀念,“这就够了”。徒手请愿固然是不值得的,但是既然流的血,就一定会产生影响,尽管不一定很大,这血也不会白流。(见《用书》)
11、第7部分第2段句子结构的分析(略)。
三、总结全文
文章1、2部分是说写作的缘起,侧重于悲痛的回忆和哀悼,3、4、5部分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版权所有@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上学科网,下精品资料!
是记念的主体,侧重于愤怒的揭露和控诉,6、7部分侧重探求死难者对于将来的意义。作者的笔触及到三类人: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爱国青年,处于中间状态的所谓“庸人”和“无恶意的闲人”。他愤怒地控诉了段政府虐杀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下劣无耻的谎言,无比沉痛地悼念刘等遇害青年,奉献了自己的悲哀与尊敬。一方面告戒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的方式,令一方面高度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毅,激励人们“更奋然前行”。文章表现的一个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爱憎分明的态度和深邃独到的思想,能够激励我们青年的爱国热情。
四、布置作业
6.纪念刘和珍君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联系社会背景体会作者蕴藏在文中的思想感情。
2、把握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领会本文的写作目的。
3、理解文中关键句子的含义。【德育目标】
引导学生接受鲁迅地思想感情的陶冶,接受鲁迅先生嫉恶如仇的性格,澎湃的激情、高度的正义感等精神。还要学习那个年代的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勇敢精神。可以联系时代背景,调动学生已有的中国现代史知识,认识“三一八”惨案的背景、过程、影响等,并了解刘和珍等学生的情况,以丰富和深化对课文的感受、理解。【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思路,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2、理解文中关键句子,从而把握作者贯穿全文的“悲愤”的情感。【教学难点】
领会文章的写作主旨:哀悼死难者,控诉反动派,唤醒麻木的民众。【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设想】
1、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弄清楚文章回忆了刘和珍的那些事,刘和珍为什么而死,作者对待她的死情感、态度如何,抓住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揣摩体会。
2、抓住关键词语、句子,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诵读、讨论理解其中的深层含义,从而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年是鲁迅逝世七十周年纪念。七十年来我们时时刻刻都在记念着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们到他的《故乡》寻找过他,我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寻找过他,我们在《社戏》的时候寻找过他,而先生的心里却时时记念着别人。从孔乙己到阿Q,从闰土到祥林嫂,今天我们要认识到一位女子就是80年前鲁迅深情记念过的刘和珍君,鲁迅先生为什么要记念刘和珍,就让我们一起跟随鲁迅先生走进这段历史去看一看。
二、背景介绍
1926年3月18日,北京各界五千多人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暴行,会后高呼着“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到段祺瑞执政府门前请愿。这时数百名荷枪实弹的士兵,突然向群众队伍开枪射击。随后士兵们又手持马刀、刺刀追杀群众。造成了死47人,伤200多人的惨剧。死难烈士中就有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杨德群。鲁迅称这一天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阴风在呼号,血衣在飘荡,青年的血迹还没有干透,执政府却发表通电说请愿学生是暴徒,更有甚的是一些执政府的走狗、帮凶文人还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说这些青年学生是受人利用,白来送死的。这是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不能容忍的!更何况是鲁迅先生,他把这一腔悲愤之情诉诸笔端,既是对反动政府的控诉,也是对牺牲青年的纪念。
三、研习文章
(一)从文章第四部分切入,研习第四节。抓住关键句子、词语体会作者在惨案发生后内心的情感。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作者直接叙述这次惨案发生经过的章节。
教师明确:第四、五部分。
2、学生齐读第四节。
问:惨案发生后,鲁迅先生心情如何?从哪些词句看出来?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明确:关键词语:“居然、怀疑、不料、不信”等说明鲁迅对惨案发生的惊愕。
“无端”:爱国学生是举着“打倒帝国主义”的大旗去援助外交的,但段祺瑞主持的执政府却命令士兵开枪射击。这是任何一个中国人都想不到的。但是,事实就摆在面前。
作者情感:惊愕、悲愤(板书:悲愤)这种悲愤之情一直贯穿全文。
(二)揭露反动政府的凶残,流言家的下劣。
1、反动政府的暴行。(抓住“虐杀”一词,分析虐杀的整个过程)
A、教师范读第五节。B、讨论分析虐杀过程。
问:哪些细节描写突出了这是虐杀? 学生讨论
教师明确:如“从背部入”、“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一个兵„„” 说明这是一场有组织、有预谋、乱枪射击,以杀人为乐、残无人道的屠杀。这就是他们的“伟绩”、“武功”,作者用反语辛辣地讽刺了执政府的暴行。幻灯显示:“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
2、流言家的下劣。
三个沉勇而友爱,在弹雨中互相救助的女子,却段政府及其帮凶文人说成是“暴徒”,“受人利用”的。
幻灯显示:“流言使我耳不忍闻”,教师总结:当局者的凶残+流言家的下劣使作者悲愤到了极点。“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只觉得我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七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我哪里还能有什么言语?”此时此刻鲁迅先生为什么说不出话来? 悲愤到了极点,有很多要说的话却说不出来。再次强调板书:悲愤 悲——哀伤 愤——憎恨
(三)赞颂青年
1、“但是,我还有话要说。”青年们的血不能白流,鲁迅先生要让中外的杀人者看清楚,他们杀害的是一群什么样的青年? 学生先试作回答。
2、在四十七个遇害的青年之中,刘和珍是我的学生,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在文章中,作者对刘和珍奉献了自己最大的悲哀与尊敬。
从文章标题中的“君”就可以看出鲁迅对她革命者深深的敬意。让我们从刘和珍身上来看看这是一群什么样的青年。作者记忆中的刘和珍是什么样子的。“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
一个多么善良温和的女子,每遇到什么事都能够一笑而过。
3、问:文章中鲁迅追忆了刘和珍的哪些事? 个别学生找出
幻灯显示:
毅然定《莽原》——-追求进步
坦然对偏安————坚毅乐观
黯然虑母校————忧思深远
欣然去请愿————勇敢无畏 这样一个善良温和的女子怎么会是“暴徒”呢?
这样一个国立女子师范大学的学生,请愿是欣然前往的,怎么会是“受人利用”呢?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年仅22岁的优秀青年却惨死在自己国人的屠刀之下。
3、鲁迅先生对革命青年的赞颂。
品味:“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幻灯出示)请一男生读,全班齐读。问;什么是真的猛士?
真的猛士:真正勇敢无畏的革命者。他们对黑暗的反动统治奋起反抗,他们能把惨淡的人生变得有意义,他们在敌人的血腥屠杀下毫不回避,毫不退缩。哀痛者——以„„为哀痛 幸福者——以„„为幸福
问:这些革命者以什么为哀痛?以什么为幸福?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明确:哀痛国家民族的悲惨命运,为改变黑暗的社会现实,他们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的幸福。
总结:杀死这样优秀的青年,就是扼杀了中国的未来。“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
当局者的凶残,让鲁迅先生愤慨!青年临难的从容,让鲁迅先生敬佩,而我们的国民呢,他们的反应如何?
(四)唤醒民众
1、请接着这一段看,鲁迅先生用了一个转折性的关联词。
学生朗读“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
问:淡红的血色、微漠的悲哀,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除了象鲁迅、朱自清、林语堂等少数觉醒的人起来呐喊外,广大的民众对革命者的牺牲是如此地冷漠,甚至过不了多久就会把他们遗忘的。鲁迅深感痛心。烈士的血不能白流,为了唤醒麻木的民众,鲁迅觉得该写点东西了。幻灯出示:“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现在“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2、挖掘国民麻木的根源。
“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问:为什么我们的民族会默无声息? 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总结:麻木的国民群体庞大,历史悠久,他们之所以默无声息,可以追溯到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满清的文字狱,到今天段祺瑞执政府的武力镇压、流言诽谤,这些有形、无形的刀枪已经构成中国专制统治的残暴,野蛮而严厉的统治已经使我们广大民众感怒而不敢言了,使我们的民族正义感逐渐衰亡。鲁迅对这类人是深有感受的。
看看《孔乙己》中鲁镇酒馆中拿孔乙己当笑料的酒客们,看看那些特意跑来听祥林嫂说“我真傻”的女人们。
鲁迅先生曾说过: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撕裂给人看。青年为革命流血了,牺牲了,其中的价值有多少人看得到。只不过给这些“无恶意的闲人”增添了“饭后的谈资”罢了。鲁迅痛感人民的不觉醒,所以唤醒民众的意识一直强烈地表现在他的作品中。我们面前的路有两条:要么就这样一直沉默下去,最后走向灭亡;要么就让这如洪水般的愤怒爆发出来。很显然,我们的民族要生存,要发展我们必须爆发,必须用行动来反抗敌人的暴行。所以鲁迅忧国忧民发出了激烈的呼告: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五)鼓舞生者
学生齐读:“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愤然而前行。” 我们要从革命者等流血中吸取经验教训,看到希望的曙光。呼唤所有的有志之士行动起来,投身到革命实践中来,虽然革命的征程很坎坷,但希望还是有的。至少我们应该永远铭记烈士的鲜血,循着烈士的足迹继往开来。
呜呼,我说不出话来,仅以此文作为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四、结束语
今天我们和鲁迅先生一起记念刘和珍君,同时也是记念伟大的鲁迅先生,让我们把最诚挚的敬意奉献在逝者的灵前:长歌当哭,控诉卑劣行径;热血为证,鼓舞奋勇之士。希望是有的,真的猛士,将更奋然前行。(出示幻灯)
【板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
悲——哀伤
唤醒
愤——憎恨
7.纪念刘和珍君教学反思 篇七
思考:这句话首先表现了面对段祺瑞政府统治下的和“几个所谓学者文人”把持着话语权的“非人间”, 鲁迅先生产生的深重的无力感。既然面对“浓黑”的“非人间”, 面对“下劣凶残”到连“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 来推测中国人的”的“我”都出乎意料的段政府, 面对混淆视听颠倒黑白, “下劣”到“出于我的意外”的“流言家”, “我”还能怎么样呢?“我”能说什么?“我”说什么又能起到哪怕一丁点的作用呢?面对这样的“非人间”, 面对这样的“学者文人”, 既然“我”无能为力, 那就把“我”的“最大哀痛”显示出来, 让“它们”因为“我”的哀痛而自得而高兴吧!这样的话, 是负气话, 选择这样使敌人“快意”的做法, 甚至已经带有某些自虐的性质, 但却恰恰表现了鲁迅先生在烈士牺牲后深重而又无法释怀的无力感。
既然对烈士的牺牲无能为力, 表达哀痛只不过是让敌人感到快意, 那么, 把这种哀痛深藏起来, 不让敌人知道, 不让“它们”因此而高兴自得, 行不行?不行。因为如果大家都不说话, 就会让敌人认为“它们”真的将烈士牺牲的真相掩盖起来了, “它们”会因此更为高兴自得。因此, 将哀痛显示出来虽然可能让敌人“快意”, 但却可以告诉敌人, 烈士牺牲的真相并未如“它们”所希望的那样所有人都不知道。如此一来, 烈士的牺牲就不会毫无意义。正因为如此, 鲁迅先生才不仅要把自己的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敌人“快意”, 而且要“将这作为后死者菲薄的祭品, 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疑问二:鲁迅先生说敢于直面惨淡人生敢于正视淋漓鲜血的真的猛士是“哀痛者”与“幸福者”。说真的猛士是“哀痛者”没有问题, 可为什么又说他们是“幸福者”呢?
思考:这个问题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教师教学用书》上三处谈到。第一处在第58页第一行, “他们 (即真的猛士) 当然要承受超乎寻常的哀痛, 但是为改变惨淡的人生, 为创造幸福的人生, 他们本身也是幸福者”, 意为真的猛士的幸福源于对幸福的创造和追求。第二处在第60页第三十三行, “他们 (亦即真的猛士) ……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的幸福”。这两处均为该书编者的看法。第三处在第64页第二十三行, “同时也只有真正的革命者能够看到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 这样, 他也是幸福的”, 这句话出自该书选录的冯雪峰的《〈记念刘和珍君〉文中几个句子的解释》一文。
这几种解释虽然都有些道理, 也似乎都能够自圆其说, 但却均脱离了文本的具体语言环境, 因此, 只能是撇开作者本意的臆测。我们对一篇文章中任何一句话含义的解释都是在试图探得作者的本意, 而要比较准确地探得作者的本意, 必须将一句话放到一段话甚至是整篇文章中去理解。
8.纪念刘和珍君教学反思 篇八
《记念刘和珍君》作为高中语文的经典教材,其真切的感情和独特的结构,曾很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子。许广平曾说:“《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然而,鲁迅后人周海婴和周令飞曾做过一个调查,最后发现中小学课堂上普遍存在对鲁迅的种种“误读”,“孩子们不喜欢鲁迅,问题出在老师不会点拨。”本文力图根据二十世纪认知主义理论,侧重从“突破感情线索”这一难点出发,对《记念刘和珍君》进行教学设计,突出夹叙夹议,警策之句的理解这两大重点,由感情而理性,让学生多作思辨,由一个字,一句话,两个词的精到分析而领悟全篇文章,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抓住题中的一个“君”字,教导学生了解作者悲愤感情的缘起。
刘和珍是什么人鲁迅先生为什么尊称她为君通过引导,使同学们明了,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而是为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在生活艰难中,她毅然订《莽原》;在女师大风潮中,她反抗广有羽翼的校长;在三月十八日早晨,为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她欣然去请愿;平时,她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像这样追求真理,具有斗争坚定性、彻底性,爱国、善良的青年,却遭到反动派的虐杀,遭到反动文人的污蔑。
二、抓文末的一句话,诱导学生理解作者悲愤的激情。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我说不出话,是因为出离愤怒;呜呼……但(反)以此……饱含着无尽的悲愤和内疚。要透彻地理解这句话所蕴含的感情,务必要给学生搭桥,桥怎样搭我们知道,这句话是全文的总结,更是悲愤之情的极至,它与前文中标示感情线索的“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六句话遥相呼应。弄懂了这六句话的含义与情感,文末这句话的含义与感情就不言而喻了。“我已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联上文,“也”,针对程君的正告而言,刘和珍牺牲所引起的悲痛,非独程君有之,我也亦然。“早”,表明悲痛,并非自程君的正告始,而是早已有之。况且,这种悲痛,与日俱增,以至追悼会上,我无法忍受悲痛的袭击,独自在礼堂外徘徊。“可是,我实在是无话可说。”贯下文,“因为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我已经出离愤怒了。”“出离愤怒了”,必然有所行动,于是,便有了我将如何如何的种种准备。“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联上文,真的猛士,敢于面对着反动派统治下的凄惨悲凉的黑暗现实,敢于正视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他们以黑暗现实为悲哀,以改变这种现实、勇于奋斗、献身为幸福,而庸人却将要忘却这些“悲痛者”“幸福者”了。忘却鲜血,忘却仇恨,客观上起到了维持这似人非人的世界的作用,而我们却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个尽头!为唤醒庸人计,“我早已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联上贯下,“正”是对上句的强调,“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是对回忆刘和珍生前事迹的开启。“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承“惨象”(虐杀)、“流言”(受人利用、暴徒)而来。自然引出对我们衰亡民族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的揭示,进而通过反复和对比,热情呼唤爆发,呼唤革命。“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说了哪些话呢从下文看,作者沉痛地回忆了刘和珍等人遇难的经过,愤怒揭露了反动派虐杀爱国青年的滔天罪行。
三、抓第六节中“至多”、“至少”两个词,带领学生领悟作者悲愤之余的理性思考和乐观前瞻。
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不仅仅在于“纪念”和“揭露”,更重要的还在于总结经验与教训。“至多”恰恰言其少,“至少”正好言其多,两者并列,岂不矛盾细细想来,并不矛盾,是辩证的统一。前者,针对“请愿”的现实意义而言,作者认为“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体现了作者客观深刻的理性主义者的怀疑姿态。后者,针对“请愿”的历史意义而言,作者认为,“既然有了血痕”,就要浸渍亲族、师友、爱人的心,并扩大开去,留下“火种”,从这个意义上讲,烈士的英灵,同山陵永在,与天地同寿,与日月齐光,体现了作者主观激情的浪漫主义者的乐观心态。
9.记念刘和珍君教学反思 篇九
这节课,我上的是《记念 刘和珍君》的第二课时,主要的教学任务是带领学生解读刘和珍的人物性格,学习她的爱国精神,和深入理解文章含义深刻的句子。
这节课主要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1)检查昨天晚读和今早早读的内容,主要是名句背诵,成语辨析,文言小语段中的重要词语;
(2)检查回顾昨天课上的内容,主要是对文章第一部分重要语段的理解。
(3)课文研析,主要是人物形象分析和重点语句的赏析。
现在就这节课的情况做一个反思总结:
第一个环节主要是养成学生积累的习惯和早晚读的效率意识,很多同学在早晚读时有出工不出力,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没有效率意识,虽然早晚读也有检查,但是力度明显不够;根据记忆规律,知识的记忆需要反复地刺激强化,才能记得牢;课上有检查,还有利于同学把课前几分钟高效地用好。有鉴于此,我始终坚持这一做法。
这也得到了邵校长的认同。邵校长也针对这一环节的不足给我提出了非常有效地整改意见:就是在提同学回答问题之前,先把问题提出让全班同学都做思考,然后再提同学回答,这样就能让所有的同学都能积极思考,积极参与,否则,就只有被提到的同学在思考,而其他同学就会觉得事不关己而不能够积极参与。
10.纪念刘和珍君读后感 篇十
臧克家曾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毋庸置疑,刘和珍君属于后者。关于这段历史,要把时针拧回到1926年的3月18号。
当学生游行队伍到北京铁狮子胡同执政府和国务院门前请愿时,执政府卫队在不加任何警告的情况下,向请愿队伍实弹射击,顿时血肉横飞,段祺瑞政府竟下令开枪,当场打死47人,200余人受伤。刘和珍君就是其中一位。
纪念刘和珍君读后感。刘和珍君,19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县,1923年,考入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大学英语系,被选为学生自治会主席。而在这一天,政府卫队开枪时,一颗子弹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年仅23岁。
鲁迅为此提笔写了《纪念刘和珍君》一文,饱蘸热泪,悲愤万慨。一个为了国家的存亡而不考虑生死的年轻女性闯入眼帘,在女性的温柔典雅中夹带着男人的雷厉风行,真是好一个铿锵爱国热情的女英雄。
而最深入人心的是她“始终微笑着”的生活态度。想象着,在那和风徐徐的春光里,23岁的刘和珍穿过阳光,披着花香,向我们款款走来,青春照亮了她那比阳光还要温柔的笑容。在同样的青春年华里,在同样明媚的春光里,却不敢想象,那鲜花一样灿烂的生命会在鲜血迸裂中猝然凋谢。罪恶的黑手无情地毁灭了璀璨的青春,阴险的制度残酷地摧毁了血性追求。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刘和珍君这位真正的猛士,映射出中国女子办事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更感叹于她追求真理、勇于反抗、从容勇毅的精神。
11.《记念刘和珍君》中色彩的运用 篇十一
鲁迅先生对色彩有着特殊的敏感和专门的研究。黑色是先生钟爱的颜色。许广平曾回忆过鲁迅上课的情景,“突然,一个黑影子投进教室来了,笔挺地竖立着的头发粗而且硬,大约有两寸长,褪色的暗绿夹袍,褪色的黑马褂,简直是一团的黑。”鲁迅先生的作品中也喜欢用黑的色调。如黑暗的闸门、黑色的夜、黑色的影、黑眉黑眼黑脸黑衣人。在他的作品中,黑色象征着麻木愚昧的灵魂,“吃人”的冷酷阴暗的社会。
白色也是鲁迅先生作品中常见的色彩,如清白的脸色,乱蓬蓬花白的胡子,半头白发……鲁迅先生作品中的白色也多是一种凄冷、伤感的色调,给人一种悲凉、寂寞的感觉,暗示着人物的悲剧命运;有时白色还往往象征着恐惧、虚无和死亡。
显现艳丽色彩的句子在先生的作品中也是有的,如《故乡》中“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闰土“紫色的圆脸”,带着“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到海边捡贝壳,红的绿的都有”。这里纯净、亮丽而又活泼的色彩,构成了一幅“神奇的图画”,呈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是少年心灵状态的折射——这颗心灵是纯真的、自然的、活泼的!然而这些色彩是主人公记忆中的色彩,跟作品中现实灰暗的色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现实中的压抑,主人公心中的迷茫。
鲁迅先生的文章中用的最多的、最基本的色调仍是阴冷灰暗的色调。
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先生运用了“浓黑”、“鲜红”、“绯红(淡红)”等色彩,有着丰富的意蕴和无穷的魅力,有着强大的表达力量。
一、浓黑——时代的底色
鲁迅先生写作《记念刘和珍君》目的之一为揭露执政府的残忍暴行。当时的执政府是怎样的执政府呢?我们还得从“三·一八惨案”谈起。
军阀混战,外寇入侵,爱国群众想借助请愿的方式向段祺瑞执政府施加压力,让政府采取应对措施。然而面对手无寸铁的爱国群众,卫兵向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砍打杀,制造了“三·一八惨案”。刘和珍等爱国青年都是在当时遇害的。“三·一八惨案”后,反动文人又对烈士们进行污蔑,说他们是“暴徒”,是“受人利用的”。
“然而墨写的谎言,绝掩不住血写的事实。中国只任虎狼侵食”(《无花的蔷薇之二》),群众的爱国请愿遭到执政府的虐杀,虐杀后还要污蔑。这就是执政府的作为,这就是当时的社会。反动的政府,吃人的社会,让鲁迅先生悲愤至极。
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黑色是一种色彩,是当时的时代底色——何况又是着一“浓”字。浓黑,它让人看不到光明,让人真切地感受到时代压抑,让人恐怖、痛苦、窒息。我们也许无法想象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但是看到“浓黑”,就能想到地狱——鲁迅先生把当时的社会气氛称为“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
浓黑,让我们触摸到无处不在的恶的气息。世界为何如此的浓黑?因为统治的黑暗。这才有文章中对执政府虐杀群众的详细描述。“浓黑”让我们毛骨悚然,对于作恶之人恨之入骨,而又时时担心美的毁灭。浓黑,又让我们敬佩于志士的勇气。浓黑中处处充溢着死亡的味道,懦弱者只有紧闭眼睛,在虚无的梦中苟且偷生,而真的猛士却睁大眼睛,寻找光明。猛士的勇气在浓黑中熠熠生辉。
二、鲜红——血染的风采
《记念刘和珍君》也是献给刘和珍等爱国青年的。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世界能拥有光明和温暖,不畏宙斯的惩罚,把火送到人间。他的奉献和不屈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敬仰。
刘和珍等爱国青年就是现代的普罗米修斯。他们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淤积的凝血,在浓黑的时代里寻找光明。民族危机之时,她们欣然前往请愿,寄希望于执政府。然而,徒手的请愿者却遭到执政府枪棒的虐杀。面对执政府血腥的屠杀,她们拒绝退缩与逃避,终于在执政府门前喋血了。
鲁迅这样来评价烈士:“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文中也多次提到“鲜血”、“喋血”、“杀人者脸上的血污”、“血色”——鲁迅又给文章增添了另一种色彩——鲜红色。
鲜红是青年的热血,是有温度的;鲜红代表着生机与活力,体现了中国女子干练坚决,百折不挠的气概,更证明了中国女子的勇毅与反抗的精神;鲜红让我们看到烈士精神的高贵!鲜红是浓黑中的希望之色。为了正义,猛士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英雄事迹和献身精神让我们敬佩,而刽子手的凶残也就跃然纸上了。鲜红让鲁迅先生的爱与憎更加的清晰。鲜红更是火的颜色,引领着我们在黑暗中前行。鲁迅先生说:“石在,火是不会灭的。”浓黑中的鲜红,恰如普罗米修斯之火,虽然周围的世界并未因它的蔓延而成燎原之势,但它是属于灵魂的,它的光和热启迪着人们。时间的迂流可以改变和抹杀世间的许多事物,但人性深处的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只在黑暗和寒夜里才能显示出它的意义。
三、绯红——微漠的希望
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也是为了唤醒善于遗忘,安于现状的庸人们。
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时间的流驶使烈士的鲜血慢慢变淡,成为绯红……还在继续变淡。希望之火也在浓黑的底色中渐行渐远,在人们的遗忘中越来越渺茫,烈士们牺牲的意义也变得似有似无。这一过程,先生用了“绯红”一词。
绯红,暗示了庸人们的矛盾心理。鲜红象征着青年的热血,由鲜红变成绯红是热血渐渐冷却的过程。烈士滚烫的鲜血或多或少会感染与温暖周围的民众,使民众苍白冰冷的心有了温度,有了同情、悲哀。然而,作用也仅仅是使庸人们在其间咀嚼自我的渺茫与悲苦而已,骨子里的懦弱与麻木让他们绝不会立刻拿起武器反抗。时间在流驶,热血渐渐冷却,鲜红变成绯红,绯红再次冰冷,民众的心还会回归苍白与冷漠。
绯红,表达出国民性的弱点。绯红是鲜红与白色的混合色:鲜红是流血、牺牲,也是希望;白色是民众内心的虚无与冷漠,是麻木与愚昧的民族劣根性。红色的热血与希望是有限的几个烈士的流血牺牲引发的,而苍白冰冷的民族劣根性却是普遍的,是根深蒂固的。有限的鲜红遭遇大片的苍白,红色必然会变淡成为绯红,任时光流驶,终会消逝,只剩下虚无冷漠的麻木灵魂——这就是民族劣根性。
让绯红不再变淡,凸显了先生的革命理想。面对黑暗反动的恶势力,鲁迅先生一直是针锋相对,宁折不弯的。然而他并不主张青年徒劳的流血牺牲,当然也就不赞成徒手请愿。鲁迅先生不是缺乏勇气,而是他更注重斗争的策略。这种策略就是通过唤醒民众的觉醒来不断动摇反动派的统治基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先生对国民性弱点形象的揭露,让庸人们看到自己麻木的灵魂,从沉睡中清醒,拿起武器,共同投入反抗浓黑的战斗。只有用民众的希望与热血冲刷浓黑与冰冷,鲜红才不会变淡,热血才不会冷却。
《记念刘和珍君》中色彩是动态的。在浓黑的时代底色中,烈士的流血牺牲留下一抹鲜红,鲜血仍在流淌,在扩大,浸染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心灵,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驶,鲜红在庸人们苍白冰冷的心里越来越淡,变成绯红、淡红……而夜色又再慢慢加浓。
《记念刘和珍君》写了一场色彩的战争。红色的对手是浓黑与苍白——实力的悬殊显而易见∶有限的几个烈士的鲜血染成的鲜红怎么能对抗的了几乎是整个令人窒息的浓黑的时代,还有那些庸人们苍白冷漠的心灵呢?但是鲁迅先生是清醒的: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这几缕鲜红将会渐渐地消失,红色将会被浓黑吞噬,世界将会再次陷入浓黑。
浓黑悲凉的时代需要一束光、一点温暖。先生来了,阳光般温暖的心,在浓黑中闪着金子般的光芒。他以辣笔披荆斩棘,在浊世中步履坚定不移。他试图用自己的文字唤醒麻木的心灵,照亮苍白的灵魂,他要使民众苏醒、反抗、战斗。如果这样,绯红就会变成鲜红,鲜红就会不断扩大,最终将这个黑暗的时代变成一个红色的世界——这是先生的革命理想。
然而,那时要唤醒的“民众”又是一个怎样的状况呢?他们依然快意于沿街围观行刑的热闹,无人理会坟上安放一束花圈的“曲笔”;他们只会人云亦云地把鲁迅先生叫作“另类”。“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先生的心不曾有一丝暗淡与冰冷——他是温暖的阳光,炽热的火焰,虽然孤独,但永远耀眼。
不由想起那个追日的夸父。为了追赶上太阳,夸父跑啊跑啊,拼命地跑,太阳离他越来越近了,他的热血乃至整个生命也开始沸腾,燃烧。他喝干了渭河里的水,仍然饥渴难耐,终于訇然倒地。他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将尘埃落定,奋力朝太阳的方向扔出他的手杖。那手杖不停地追逐太阳,在历史的天空留下金黄的轨迹,没入大地,化成了开满桃花的树林。
鲁迅先生就是那个夸父,他的作品就是那柄手杖!
12.纪念刘和珍君教学反思 篇十二
预习要求
1请学生利用早自习时间熟读课文,解决生字生词
2背景介绍:(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注释1)
3理清文章的总体思路:
文章可以分为两个层面:
第一层面:思路的起点是本文写作的缘起,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总结“三。一八”惨案的教训,指出这一惨案对于将来的意义。
第二层面:
关于写作缘起:思路分两步走
第一步:“写一点东西的必要”是为纪念死者。
问:请学生在课文中找出表达缘起的相关语句。(见教材)
问:第一部分的感情变化是怎样的?(悲哀--悲愤--出离愤怒)
第二步:为使庸人不致忘却,要人们牢记这笔血债。
问:请学生们阅读第一部分,划出能表达缘由的相关句子。(见教材)
如:“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
关于烈士事迹,思路是以时间为顺序的,从平时到遇害。
问:请同学们概括第三、四、五部分的主要内容。
明确:三:写刘和珍的正义感、责任感和反抗精神。
四:“始终微笑着,态度温和”的刘和珍君遇害,而且被反诬。
五:详细记述刘和珍遇害的经过。
问:请学生们概括思路。(见前面)
关于惨案的意义:
问:谈到意义,一般人只表示肯定,而鲁迅则不是一味地肯定,那么请同学们分别划出表示肯定和不赞同的语句。(见教材)
问:请同学们在此基础上概括思路:肯定的同时,指出不足。
小结:全文的思路是:
写作缘由--烈士事迹、遇害经过--惨案的意义
布置作业:
1、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
2、背诵二、四部分。更多关于纪念刘和珍君的相关文章推荐: 读纪念刘和珍君有感1000字:现代花木兰 鲁迅纪念刘和珍君读后感范文1500字 高一必修一鲁迅《纪念刘和珍君》优秀教案
第二课时
预习学案
要求同学们回忆文章的总体思路并理清局部思路:
第一步:把握句意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含义:A、从思路上说,这里说的是纪念死难者应取的态度,也是生活在黑暗世界的奋斗者理想的人格。
B、“淋漓的鲜血”是“四十个青年的血”。
C、“敢于直面”、“敢于正视”,是思想感情上的飞跃。
D、“哀痛者”指他们要承受起超乎寻常的哀痛。
E、“幸福者”,为改变惨淡的人生,创造幸福的人生,所以他们本身也是幸福者。
2、“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含义:A、“缘由”就是反动统治者不但用武力极其凶残地屠杀人民,而且还用文的一手,进行严酷的思想统治。
B、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反动统治者惯用的手法,屠刀加钳口术,致使老百姓敢怒不敢言,默无声息,衰弱不振。
3、“当三个女子从容辗转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抹杀了。”
含义:A、“伟大”,指三个女子的伟大。
B、“从容辗转”是对当段内容的一个方面的概括,即她们相互救助的情况。
C、“妇婴”这里专指女子,再则,她们毕竟年青,在长者眼里还是娃娃。
D、“八国联军”指1926年,日本纠合的八国军队。
E、“伟绩”、“武功”是他们自己的夸耀,鲁迅用这两个词,当然是反语。
4、“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将更奋然而前行。”
含义:A、“苟活”意为苟且偷生,贬意。“苟活者”是自我贬抑,也说明,鲁迅对自己的解剖确实到了无情的地步。
B、“希望”是由“中国女子的勇毅而来的”。
第二步:分析局部思路:
问:请同学们思考各部分的局部思路。
《纪念刘和珍君》课内预习与提高练习
第一课时
1.选择加粗的字注音和解释都对的一组
A.寥落(liào 稀疏)黯然(àn 昏黑)
攒射(cuán 聚,凑集)喋血(diã 血流出来的样子)
B.浸渍(zì 浸)噩耗(â 惊人的)
不惮(dàn 怕)立仆(pū 倒下)
C.菲薄(fēi 微、薄)踌躇(chóu chú犹豫)
血痕(hãng 痕迹)赁屋(lìng 买)
D.长歌当哭(dàng 当作)殒身不恤(xù 畏惧)
桀骜(jiã’ào 性情暴烈)屠戮(lù合力)
2.下列加粗词意义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噩耗(消息)
不惮(怕)
黯然(忧伤)
流言(流动)
B.长歌当哭(当作)
销行(销售)
菲薄(微小)
逝者(走了的)
C.立仆(倒下)
罗网(罗织)
喋血(流血满地)
勇毅(果决)
D.殒身不恤(死亡)
尸骸(骨头)
桀骜(性格暴烈)
沉勇(沉着)
3.《记念刘和珍君》一文选自鲁迅的是
A.《南腔北调集》
B.《华盖集续编》
C.《且介亭杂文》
D.《呐喊》
4.横线处所填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________于死者毫不相干,________在生者,________大抵只能如此而已。________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多的宽慰。
A.尽管 但 却 倘使 B.尽管但 却 虽然
C.虽然 但 也 倘使 D.虽然但 却 倘使
5.横线处所填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这是我知道的,凡我编辑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一向就甚为________,然而在这样的生活________中,________预定《莽原》全年的就有她。
A.寥落 艰难 毅然 B.稀少艰苦 居然
C.冷落 困难 欣然 D.稀少艰难 毅然
6.对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A.对比 设问 顶真 对偶 B.对偶反问 间隔反复 对比
C.对比 反问 顶真 对比 D.对偶反问 连续反复 对比
7.鲁迅,原名_____,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白话小说叫______,他的小说集有______,______,散文集一部叫______。
8.《记念刘和珍君》中引用了______时陶潜的四句挽歌是“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这四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鲁迅引用此诗有______之意,寄托了 作者______,______的深挚感情。
9.默写课文的第二部分“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__________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更多关于纪念刘和珍君的相关文章推荐:读纪念刘和珍君有感1000字:现代花木兰鲁迅纪念刘和珍君读后感范文1500字高一必修一鲁迅《纪念刘和珍君》优秀教案
二、阅读下文,完成10~12题。
时间永是流逝,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谎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10.“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中“此”指代
A.有限的几个生命 B.有限的几个生命„„作“流言”的种子
C.“流言”的种子 D.“3?18”惨案中牺牲的烈士
11.作者用“煤的形成”作比,它的本体是________。这个比喻主要表明
A.人类历史的前进步履艰难的
B.人类进步是很缓慢的,其前进不一定经过流血斗争
C.作为推动历史前进的流血斗争有无数次,但历史前进还是缓慢的 D.人类要前进非靠流血斗争不可
12.这段话表达作者主要的观点是
A.反对徒手请愿
B.反对请愿
C.不主张用请愿的方式向反动派斗争
D.“3?18”徒手请愿没有什么价值
参考答案
一、1、B
2、D
3、B
4、D
5、A
6、D
7、周树人《狂人日记)《呐喊》《彷徨》《朝花夕拾》
8、东晋: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意思是:亲族们有的余哀未尽,别的人已经唱起歌来了,人死了有什么可说的,不过是寄托躯体于山陵,和山陵同化而已。青山埋忠骨之意,寄托了作者牢记死者遗愿,死者当与青山同在的深挚感情。
9、略
二、10、B
11、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 C
12、C
《纪念刘和珍君》课内预习与提高练习更多关于纪念刘和珍君的相关文章推荐:读纪念刘和珍君有感1000字:现代花木兰鲁迅纪念刘和珍君读后感范文1500字高一必修一鲁迅《纪念刘和珍君》优秀教案
第二课时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和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菲薄(fěi)租赁(lìn)长歌当哭(dàng)
B、黯然(àn)不惮(dān)殒身不恤(xù)
C、喋血(diã)浸渍(zã)山阿(ē)攒射(cuán)
D、噩耗(hào)屠戮(lù)洗涤(dí)寥然(miù)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踌躇 委曲求全 不径而走 刚健质朴
B、诧异 广有羽翼 礼尚往来 延口残喘
C、欣然 肆无忌殚 黯然神伤 桀骜不驯
D、和霭 阴谋鬼计 苟且偷生 流言蜚语
3、根据课文填入恰当的词语,补充完整下列段落
真的猛士,敢于()惨淡的人生,敢于()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4、“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这句话表达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个一般疑问句,作者用提问的方式,启发读者思考。
B、这是一个设问句,答案在前一个句中,“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人就是“哀痛者”和“幸福者”。
C、“怎样的”意思是“多么”,于是本句句意为:这是多么沉痛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啊!
D、这是一个反问句,其中饱含了作者对“真的猛士”的赞叹,可以这样理解这句话:这是多么伟大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啊!
5、“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这句话表达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段议论性文字,深刻地揭露了社会的黑暗:他们甚至对鲁迅先生的痛苦都要表示快乐!
B、这是一段心理剖白,表明鲁迅先生沉痛悼念死难烈士,要与黑暗的社会斗争下去的决心。
C、这是一段记叙性文字,叙述了鲁迅先生的内心活动,表明鲁迅先生无以纪念死难烈士的惭愧心情。
D、这是一段议论性文字,痛斥了黑暗的社会,表明鲁迅先生以“苦痛”来纪念死难烈士的心迹。
6、对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A、对比设问顶真对偶 B、对偶反问 间隔反复 对比
C、对比反问顶真对比 D、对偶反问 连续反复 对比
二、课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语段,回答后面问题。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7、解释文中画线的词语。
①无恶意的闲人:
②有恶意的闲人:
8、第一段和第二段中的“至多”和“至少”分别是针对什么而言的9、“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一句,意在说明什么?
10、“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11、简要分析引用陶潜诗句“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的作用。
(二)阅读下面语段,回答后面问题。
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①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②罢。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③此记念刘和珍君!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
②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13、文段中①②③处的“此”分别指的是什么?
14、“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一句,在这段文字中有什么作用?试简要分析。
15、下列对文章的脉络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从容——干练——希望——前行 B、从容——勇毅——希望——前行
C、意外——感叹——希望——前行 D、干练——勇毅——希望——前行
《纪念刘和珍君》
1.A(B.惮dàn,C.渍zì,D.寥liáo)
2.B(A.径——胫,C.殚——惮,D.霭——蔼,鬼——诡)
3、直面,正视,流驶,微漠(注:此段要求背诵)
4、D
5、B
6、D
7、①指一般的庸俗市民 ②指陈西滢之流
8、“至多”是针对一般庸俗市民及反动派、走狗文人对“三一八”惨案的态度而言的。“至少”是针对战斗者、同情支持革命的人对“三一八”惨案的态度而言的。
9、意在说明“徒手请愿”的作用很小,向反动派请愿难以换来人类历史前进,请愿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斗争方式。
10、刘和珍等死难烈士是永垂不朽的。
11、意在说明革命者的牺牲毕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人们会永远记住他们,寄托了愿死者与青山同在的深挚感情。
12、①指有一定是非观念、不忘怀念烈士死难而又没有行动起来的人。②指勇于斗争的爱国者。
13、①指学生请愿是受人利用 ②指证明中国女子的勇毅,虽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 ③指写这篇文章
14、与下文构成转折,意在突出当局者和流言家比我想像的还要坏,而中国女性临难从容更出于我的想像。
【纪念刘和珍君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纪念刘和珍君》说课稿06-24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08-04
记念刘和珍君学案教师版07-26
《纪念白求恩》教学实录及备课过程09-06
纪念讲话06-18
纪念英雄07-10
召开纪念10-30
纪念建军节06-25
纪念行为的结构07-11
纪念长征胜利体会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