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弘扬朱子文化书信(精选12篇)
1.传承弘扬朱子文化书信 篇一
朱熹为宋代著名理学家、思想家,福建各地市现有多处朱子文化遗存,朱熹本人、弟子及受其思想影响的人修建的书院,在福建境内就达400余处。
地处南平武夷山市的五夫镇,因朱熹在此从学、著述、授徒近50年而名扬海内外,被称作朱子理学的摇篮。随着朱子理学越来越受到外界关注,理学研究活动日趋频繁,千年古镇也开始重获新生。
古街是五夫镇历史遗迹最为集中的地方,有朱熹讲学立说的兴贤书院,有济灾救荒的朱子社仓,有感受朱子跫音的朱子巷。而今,古街上仍然居住着近千位村民,他们恪守朱熹“韬晦深藏”的古训,成为古镇“千年记忆”的守护者。
此次政协会议上,南平市政协主席张建光表示,总投资83亿元的“中国朱子文化研学旅游基地项目”已提上日程,五夫朱子文化园、考亭书院、延平书院等重点子项目正顺利开展。
2.传承弘扬朱子文化书信 篇二
“征求意见稿”发布以后, 官方与民间, 报纸与网络顿时“沸腾”起来。大多数人都为此改革“意见稿”发出一片赞赏和欢呼之声。有的网友甚至以“网上忽传语文贵, 初闻涕泪满衣裳”来描绘其激动的心情。不少语文教师更有因长期以来深受“外语”学科强势“打压”以致语文学科渐趣“边缘化”而今终于“苦尽甘来”的兴奋与激动。不少语文界、教育界人士为之大唱赞歌。甚至有语文教师欢呼:“语文的春天就要来了!”
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 作为中国人的一分子, 作为汉语文教学工作的一位从业者, 笔者与众多欢呼者一样, 对北京市的这一改革方案投上赞成的一票。
36年前, 中国走出“文化革命”的噩梦, 打开封闭而沉重的国门, 走上改革开放的大道。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 我们的教育及时地恢复了外语学科的教学, 随着与国外交流日益增多, 外语学习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日益显现, 人们对外语学习的热度日益升高。于是外语学习“从娃娃抓起”, 一直抓到大学、硕士、博士等。同时, 外语成了每个中国人升学、就业、晋职等人生不同发展阶段都必须反复逾越的“一道坎”。汉语学习在外语面前的“土鳖”形象愈来愈显出“萎缩”感。
时代进步到今天,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中国人的“口袋”愈来愈充实, 同时, 不少中国人“脑袋”的空虚感却愈来愈强烈。中国民众精神追求的现实虚妄与迷茫, 呼唤中华文化文明的精神疗救。更多的国人在走出国门“周游”世界之后, 逐渐发现“外国的月亮也不圆”。中华文化的自觉和自信意识逐渐成长。这样, 承载着“传道、授业、解惑”功能的语文学科的“复出”就势在必行了。
如此, 作为从事母语教学工作的语文教师听到高考中增加语文学科分值的消息时, 不论从文化认同还是从职业情感上, 怎能不欢呼雀跃呢?
不过, 作为一名专业的语文工作者, 我们对此应该有更多理性的社会性和专业性认知, 有更加清醒的历史背景和现实需求的视野, 同时还更应有我们职业和社会的责任担当。高考语文增加30分的分值便欢呼“春天就要来了”, 颇有“书生意气”之嫌。
语文教师不宜从学科本位出发, 以在高考科目中的最高分值赢得“专业身份”而欣喜若狂, 也不应以为这一改革“方案”使得语文学科地位提升而志得意满。从本质上说, 对语文学科予以应有的“重视”, 是民族文化发展进步的必然, 是中华文化本身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使然, 是中国经济现代化和国民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是考试选拔制度的历史惯性和社会现实认知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 需要从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精神救赎、国际实力竞争等视野和高度来理性认识语文学科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而这些与高考“分值”没有多大的关系。高考语文无论是增加还是减少分值抑或是保持高考分值不变, 都不影响语文学科本身所具有的独特“功能”和“价值”。我们应该撇开分值增减的“功利观”来认识语文的文化价值和教化作用。这样, 我们才会对这一次高考改革有更加理性的认识, 才会有对改革后的语文学科有更加准确的定位, 才会在今后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有更加自觉的专业反省和应有的专业责任担当。
我们不能忘记上个世纪末“误尽苍生是语文”的责难。那场声势浩大的全国性语文教学大讨论之后, 我们深刻认识到, 社会对语文教学是“爱之深, 责之苛”。今天, 对高考语文增加分值的热切期盼, 也是人们对语文教学“深深地爱”的现实反映。对此, 我们必须深知其内在之“理”, 进而探讨正确的应对之“策”。
北京市教委负责人就该项改革接受新闻媒体采访时介绍, 此次语文学科分值增加幅度很大, 旨在突出学科的基础性重要地位, 注重同其他课程、同生活实践的联系, 以及注重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考查。
从这位负责人的介绍中, 我们了解到, 就语文学科而言, 这次改革的目的似乎有三条 :一是用提高分值“突显”语文“学科地位”;二是加强语文与其他课程、语文与生活实践的联系 ;三是注重加强文化传统的“考查”。
就上述第二条而言, 我们是容易理解的, 而就第一和第三条而言, 在没有看到具体的实施方案之前, 我们有理由带着疑虑和担忧的心情观察和等待的。
多年来, 我们经历了几轮语文教学“改革”, 每一次“改革”, 我们除了专业术语不断翻新、时髦论述连篇累牍、“教改专家”周游“列国”之外, 我们的语文天地里“山还是那座山, 梁也还是那道梁”, 我们的语文教材里依旧长居着“那童年的阿娇”, 我们的语文课堂里依旧唱着“过去的歌谣”, 我们的语文评价世界里“星星还是那颗星星, 月亮还是那个月亮”!
北京的这个改革方案, 最引人注目的是高考语文分值提高到180分。在当今这个分数是“硬道理”的应试现实中, “增加分值”无疑是会提高学科“身价”的。但是如果不避讳我们用经历了多轮“改革”的“旧眼光”来认识这个“180”分的“内涵”, 那么, 为高考语文增加的“30”分的分值, 它除了有学科分量的“广告性”效应之外, 与语文学科本身的发展、与语文学科的功能与价值提升、没有太多的关系。因为增加分值并不改变我们被责为“误尽苍生”的社会环境和语文教学的现实生态。相反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 这种用增加“分值”提升语文学科“地位”的办法, 其本质仍然是沿袭了“分分分, 学生的命根”的陈旧套路, 有着通过“分数”迫使学生重视母语的“强按牛头”的嫌疑。
北京市教委负责人还表示, 这次改革要“注重对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考查”。这“考查”二字, 很容易引发我们心中的“余悸”。在我们的经历里, “考查”的“落实”就是“考试”。想到这里, 一直在“应试”中过日子的我们心中不由得生出一阵“颤栗”。
长期以来,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内涵模糊化, “工具性”意义被扭曲。高中语文沦为高考“获取高分”的“工具”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吕叔湘说过, 语文教学需要二十年以后才能见到成效。但在高考功利化的环境里, 高三教师承受着语文必须“一年见到成效”的沉重压力。如同达尔文“环境选择”理论的验证, 高考功利化的现实环境造就了一批研究高考答题规律“卓有成效”的语文教师。犹如笔者这样将语文化为“一年见效”的高考“工具”而内心十分清楚自己的“作为”已然背离了语文的本质而在理想和现实的夹缝中背负“罪孽”苟且度日的专业“双面人”, 似乎可以预见到在改革后“180”分到来之时的“应对策略”。那么, 我们就不无担忧 :这增加的“30”分是否会成为众多语文专业“双面人”背上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们需要强调, 不论做什么, 我们可以“始于情”, 但不能忘记“知乎理”, 这个“理”, 就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的客观规律。注重寻求和尊重事物这一客观规律, 是行事的根本之道。否则, 必然遭到“规律”的惩罚。那些有着美好的初衷最后却以失败告终的种种“改革”, 都无一例外地证明了这一点。古人有云,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我们只能认识和顺应规律, 我们别无选择。语文教学与考试的改革也必须这样。我们应该进一步认识语文之“理”, 认识学科自身的规律所在, 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本质特征, 按照规律指引的“东流”方向, 遵循其固有的逻辑发展之“理”制定语文教学和考试改革方案。我们不能再自以为是地从主观愿望出发, “制造”一些似是而非的高谈阔论去“规范”语文教学与考试改革。只有这样, 才可以避免陷于“理论很丰满, 实践很骨感”的改革窘境, 才可以避免重蹈那些说起来“高大上”行起来是“烂泥潭”的教改历史覆辙。
列宁说 :“应当明确地认识到, 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 只有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造, 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 没有这样的认识, 我们就不能完成这些任务。无产阶级文化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也不是那些自命为无产阶级文化专家的人杜撰出来的。如果硬说是这样, 那完全是一派胡言。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这里, 列宁明确揭示了当代文化继承发展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 揭示了遵循发展规律的重要性。它也应该作为我们语文教学与文化考查改革的警策之言。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我们需要认真研究中华文化的历史与现实, 需要真切认识到中华文化本身几千年来的发展脉络, 需要厘清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国现实发展的政治生态社会教育的关系, 需要把握中华文化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人文发展大势的影响力。在这样的视野里, 加强对中华文化传统考查的实践探索和研究, 我们才能真正明确高考语文关于中华文化的考查应该“往何处去”, 才能就“如何考查”制定更加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的正确策略。反之, 如果我们只是满足于从情感上欢呼语文学科增分的“胜利”, 只是凭借考试这一不二法宝, 以考促学地考查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的记忆储存, 那么, 我们的语文教学和文化传统教育迎来的可能不是温暖可人的“春天”, 而是萧瑟寂寥的“深秋”。
站在纵与横、情与理的坐标点认知语文学科与传统文化考查, 我们才可能有高屋建瓴的思维与眼光, 改革了的高考语文的传统文化“考查”才能更加符合其固有的规律性, 我们才能更加有力有效地推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这里, 我们不揣浅陋, 尝试用“遵循”、“借鉴”和“情境化”来“白描”这一“考查”的前景, 以供关注语文考试改革和文化传统考查的各界人士批评指正。
关于“遵循”。如前所述, 我们强调要遵循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 而遵循规律的前提是全面考察传统文化的发展轨迹, 理性认知其发展脉络, 把握其发展的内在推动力。中国传统社会是人伦社会, 中华文化发展的核心在于“人”, 在于对“人伦”的规范和对“人本”的尊重。而“人性”与“人本”的基本特征是“自由”。纵览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 我们看到, 中华文化的繁荣史是一部自由发展的历史, 也是人性人本的历史。
战国诸子各自立说、百家争鸣自不待言, 即使同一学派内部也各有所重而自由论辩。韩非有言 :“自孔子之死也, 有子张之儒, 有子思之儒, 有颜氏之儒, 有孟氏之儒, 有漆雕氏之儒, 有仲良氏之儒, 有孙氏之儒, 有乐正氏之儒。自墨子之死也, 有相里氏之墨, 有相夫氏之墨, 有邓陵氏之墨。故孔墨之后, 儒分为八, 墨离为三。”学术自由而得文化之盛可见一斑。到汉武时代虽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但道家学说仍绵延不绝, 法家法术为汉所用, 天文地理、医学算学、农学史学均各有所成。魏晋玄学清谈, 南北朝佛学流行, 隋唐三教 (儒、佛、道) 并尊, 中唐儒学复兴, 明清西学东渐。中华文化自由开放, 虽历经波折而源远流长。
中华传统文化的人本理论体现在人兽之别, 君民之分。《论语》云 :“厩焚。子退朝, 曰 :‘伤人乎’?不问马。”这里体现的是人马之别, 人命之重。孔子还有说 :“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他强调、肯定的是人的独立意志的崇高价值。孟子则直接宣称“民贵君轻”。孟子在与齐宣王的对话中有“王如好货, 与百姓同之, 于王何有?”“王如好色, 与百姓同之, 于王何有?”孟子对“好货”、“好色”欲望的认同, 充分体现出对基本人性的尊重。
总结发掘蕴藏在中华文化中的自由精神和人文精华, 是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基础, 是中华文明进步的基石。遵循文化发展“自由”“人本”的基本规律, 是文化传承进步的基本条件。
关于“借鉴”。近年来, 我们注意到, 讨论对中华文化的传承, 不少人都很容易想到海峡对岸的台湾。到访过台湾的大陆知识分子, 对台湾民众的文明用语、温和态度、亲切待人的“温良恭俭让”十分歆羡。认为这是台湾地区比较好地保留了传统中华文化的结果。对此, 虽然学界有不同理解, 但我们认为, 大陆加强中华文化传统教育, 要借鉴台湾的一些好的做法是毋庸置疑的。近几十年来, 台湾地区在保留继承中华文化传统上作了很多工作, 效果良好。台湾对中华文化传承突出体现的传统文化渗透的日常性、文化理念的实践性、“儒释道”多家相融的完整性特征非常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学习和借鉴。虽然如此, 理性告诉我们, 台湾的做法不是可以简单“移植”的。我们不能不注意到, 大陆与台湾区域之间的长期阻隔以及两岸政治生态与民风民俗的差异。尤其是史无前例的“文化革命”十年浩劫, 不仅造成大陆传统文化“物质”形态的破坏甚至毁灭, 更严重的是它使大陆文化传统精神链条几近断裂, 文化家园基本荒芜, 人们精神世界变得十分混乱与茫然。关注到这样的现实背景和差异, 我们才可以在学习台湾中华文化传承的做法上做到“台为陆用”。
关于“情境化”。这里我们要提到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T·霍尔的“高情景与低情景文化分析构架”的概念。霍尔认为 :“情景”是环绕着一个事件的信息, 而“事件”则是沟通所要表达的内容, 它们之间的组合方式反映一种文化的特征。高情景文化的特征是 :在沟通过程中, 只有很少的信息是经过编码后被清晰传递出来的, 人们在交往过程中重视“情景”而非“内容”。从通俗意义上, 我们可以将“高情景化文化”理解为一种注重情感的人际关系 ;而低情境文化是与高情境文化相对比而存在的, 强调制度和理性的人际关系, 这在现代企业及社会管理中普遍存在着。我们这里使用“情境化”而非“情景化”, 希望既能借助霍尔先生的部分描述语言表达我们的概念, 又能够将二者区别开来。
我们所说的“情境化”不是一种文化概念意义, 而是指以“情节”为载体用语言“再现”“事件”, 将体现中华文化价值内涵的“现实场景”呈现给考生, 使他们具有直观参与的“现场感”, 产生一定的内心感受和情绪体验, 并在此基础上作出理性分析判断, 以考查考生的文化积累、文化素养和文化价值观。这样的考查方式将考生的知、情、意、行融汇成一体, 比较符合人们对文化的认知特点和文化熏陶生长的基本规律。
2014年台湾“高考”试卷中有这样一道国文试题:
言语交际过程中, 常见运用“谦逊原则”尽量降低姿态, 不彰显自己, 例如 : “小弟不才, 能力有限, 请多包涵”。但基于某些目的, 也可能刻意不采取这项原则。请就下引诸葛亮《出师表》的文字分析:
1列出并简要说明文中何处运用“谦逊原则”? 何处刻意彰显自己, 不采取“谦逊原则”?2文中运用“谦逊原则”的同时, 又刻意不采取“谦逊原则”, 目的为何?请将答案标明12书写, 12合计文长约250~300字 ( 约12~14行) 。
臣本布衣, 躬耕于南阳, 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 猥自枉屈,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咨臣以当世之事, 由是感激, 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 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 夙夜忧勤, 恐托付不效, 以伤先帝之明, 故五月渡泸, 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 兵甲已足, 当奖率三军, 北定中原, 庶竭驽钝, 攘除奸凶, 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北伐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诸葛亮痛心地目睹后主嬖昵小人, 国势危颓, 便借出师之际痛彻叮咛, 言辞质朴剀切, 情感真挚动人, 既不失臣子进言之身份, 又饱含长辈殷切之期待。这道试题成功地抓住文本的这一特点, 将“谦恭忠敬”的文化传统和人际交往的礼仪规范放在诸葛亮《出师表》文本理解中考查, 颇有“一石三鸟”之妙。它将在特定时刻君臣告别的特定“场景”呈现在考生面前, 引导考生思考和理解文化传统礼仪的规范、变通与灵动。既考查了基本的文化传统礼仪常识, 又从客观现实“场景”参与的角度考查文化礼仪“实践”活动, 将文本理解和文化考查有机结合。命题者在这道试题中所体现的对文化传统理解的深度与高度以及巧妙的考查方式所体现的文化智慧和考查思想令人耳目一新而让人钦佩之至, 为开启我们的文化考查思路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启示。
2014年3月26日, 国家教育部公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完整阐述了从小学到大学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要求, 强调要将其“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 同时要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我们知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范畴相当宽泛, 命题人如何理解“传统文化”的概念, 如何确定命题思想, 如何组织试题内容, 如何选择考查方式, 都将深刻影响教育部“指导纲要”精神的落实, 影响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效果, 影响语文教育考试改革的方向。因此, 我们需要系统研究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 研究当代青少年身心成长的时代特征, 遵循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 科学有效地借鉴中华文化考查的他山之石, 着眼于引导青少年从实践的角度培养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意识, 提高他们践行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自觉性, 让优秀文化传统从书本走向生活, 让古老的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辉。
我们需要明确,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它既有鲜明的历史性和传承性, 又有现实的灵活性和变异性 ;它既为我们的文化文明发展提供历史依据, 也为我们时代进步文化创新提供智慧和借鉴 ;它既有灿烂的文明成果, 也有封建的尘垢与糟粕。如何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性和可分性特征, 在正误错杂、真伪交糅的文化体系和文化命题面前引导我们的青少年学生学会自主甄别、扬弃、继承、发展, 培养他们自觉践行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意识, 学会构建有利于当代社会文明发展的新的文化体系并富有创造性地超越前哲, 应是我们重点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3.弘扬朱子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书信 篇三
同安是朱熹的首仕之地,为朱熹的思想转变和理论形成提供了扎实的实践经验,同安由此被称为“闽学开宗之地”。朱熹一生为官9年,其中有4年多是在同安担任主簿,在同安期间,他的思想经历了“逃禅归儒”的重要转折,最终使其成为理学的集大成者。
同安文史专家颜立水介绍,朱熹任同安簿事前,受刘子羽、刘子、胡宪三位业师禅学的影响,对佛学禅学非常有兴趣,还借用禅学作文而考中进士。赴任同安途中,朱熹拜访了其父生前好友,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介绍自己学习佛释的情况,李侗对此并不赞许,劝朱熹好好看儒学的圣贤书,朱熹“心疑而不服”。
到任同安后,朱熹进一步理解儒学中“理一分殊”的道理。他本希望用佛教教化百姓,相信佛老之学可以治理社会,但在现实中却发现行不通。回看圣贤书,渐觉有味,其思想有了明显的转变。朱熹在同安做了很多实事,最终体会到为官应该“务实”,而非佛老主张的“清静无为”。在同安期间,以自己的政绩验证了“理学”对巩固封建制度的功用,因此“三年之绩,有百年之思”。
4.弘扬朱子文化书信 篇四
根据规划,武夷书院讲坛每年举行六讲,邀请海内外朱子文化专家学者做主题演讲。同时,武夷山正着手加快修复一批书院,将其打造为普及朱子文化、传播儒学思想的重要平台。
朱文公第二十九世裔孙、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朱杰人表示,在中国大力倡导“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下,具有现实意义的朱子文化正迎来多重机遇,将会促进中华文化海内外的传播和交流。
武夷山市官方还披露,将实施朱子文化建设“五项工程”,建立朱子遗迹遗存数据库,对五夫镇、风景名胜区等重点区域朱子文化遗产实施有针对性的保护修复;适时提升一批文化保护单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规格。
5.传承朱子文化书信作文「荐」 篇五
10月13日晚,在尤溪县城区中心广场举行朱子文化基本知识竞赛。县领导曹榕庆、林思文、周培春、包萍、卓祖澍、曾显明、林景源、林小霞、范建民、纪优梓、陈荣光等到场观看了比赛。县委副书记包萍作了讲话。朱子文化基本知识竞赛设个人必答题、小组共答题、抢答题以及风险题四种题型,竞赛内容涵盖了朱熹生平所有事迹。来自县直机关党委的 11支代表队参加了比赛。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最后经贸局党委代表队夺得第一名。当晚有1000多名市民到场观看了比赛。
10月14日,在尤溪县城区中心广场举行朱熹研究专著首发仪式。副县长林小霞在首发仪式上致辞,并向县直机关党委赠送研究朱熹专著。此次推行的有县朱子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陈长根编著的《朱子行迹传》、《朱熹诗选365鉴赏》和县朱子文化研究会郑建光等同志编撰的《朱子宴故事》和王祥堆先生编著的《朱熹与尤溪》等专著。《朱子行迹传》采用编年体形式,逐年缕述朱熹的生平经历、仕宦游学以及思想成熟和学术创作过程。《朱熹诗选365鉴赏》一书,选取朱熹不同时期365首诗作进行注释、浅析和背景介绍。《朱子宴故事》是根据朱熹在尤溪的饮食风俗和民间传说基础上,经过艺术的提炼加工编撰而成的。《朱熹与尤溪》根据尤溪有关朱子文化、文物的研究汇编而成的,较真实地反映朱熹与尤溪的有关史实。陈长根同志多年来潜心研究朱熹及其理学思想,经过十几年的收集、整理、辨析,他编著了《朱熹诗选365鉴赏》《朱子行迹传》等著作,这些著作把思想性、知识性、文学性、可读性融为一体,内容丰富,是了解和研究朱熹这位文化伟人的通俗读物。
10月15日,尤溪县举行百集电视宣传片《朱子文化纵横》座谈会。老干部代表和来自县直机关、教育、企业、新闻、文化等部门的各界代表应邀参加座谈。百集电视宣传片《朱子文化纵横》是由县朱子文化城建设领导小组牵头,县委宣传部、县广播电视台、朱子文化研究会、唐璜广告等单位倾力制作。该宣传片每集5 分钟,以朱熹诗词、朱熹传奇故事、朱熹饮食文化、朱熹理学精要等为主线,运用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的语言形象生动地讲述一个主要知识点,或一个故事片,或一首诗词。座谈会上,与会人员畅所欲言,他们认为百集电视宣传片《朱子文化纵横》的播出为我县普及朱子文化知识,建设朱子文化城发挥了积极的效应。《朱子文化纵横》的播出,一方面既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又造浓朱子文化艺术氛围,让群众在艺术的熏陶中受到感染。
6.传承弘扬朱子文化书信 篇六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传统文化,弘扬
我国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蕴含了丰富的哲理,对学生会起到道德和情操的感召作用,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神,也是我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源头活水。学生是继承和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然而目前我国的传统文化弘扬力度明显不够,却遭遇到西方文化的盛行。我们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 现在的学生吃的是肯德基、麦当劳,看的是米老鼠、奥特曼,过的是圣诞节、愚人节。目前外语学习也是空前火爆,学生从幼儿园就开始学习,但是很多学生却不能准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甚至有的大学生连写书信、报告都感觉困难。民族文化的传承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语文教师具有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职责。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尊心、民族凝聚力,提高学生的民族传统文化素养。
语文教学是传统民族文化的精华、主渠道,语文教学作为一种文本上文化的传承,应当着力渗透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知识。我们要把“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提高学生的认知范围和人文素养。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怎样的策略来渗透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呢?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引导学生与传统文化情感共鸣
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展示传统文化优秀篇章中的各种道德因素,引导学生与传统文本产生情感共鸣,学生就会受到震撼、感染和熏陶,久而久之,学生就将其变为自身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最终积淀成为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一)在诵读经典中感悟传统文化精髓
文化经典在民族文化的历史传承中起到至关重要的奠基和引导作用,是民族文化传承最重要的载体。小学语文教材中编入了大量经典的名言警句、唐诗宋词、成语故事、三字经、歇后语、对联、谚语等,这些中华文化瑰宝都值得学生细细品味、牢记于心。而且中华民族文化自古就有注重音韵的传统,多数文化经典适合诵读, 不仅可在抑扬顿挫的节奏中加深记忆、增进理解,还可从中体会到民族特有的文化美感和潜移默化地进行民族精神熏陶,借此提升自己的文化品质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学生在诵读中学习,可以更好地感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粹。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等等。学生在吟诵贺知章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中,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和生活的美好;在吟诵陆游的“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中,感受到诗人催人泪下的爱国之心;在吟诵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中,感受到亲情的可贵。通过诵读,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培养其纯正无邪的品质,使其能抵制形形色色的精神污染。
另外,现在书店中的传统文化读物也是琳琅满目。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和其他文化经典,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 安排诵读内容。并且,老师要重视诵读成果的检测和汇报,可适时进行诵读比赛或展示。
(二)在实际生活中弘扬传统文化
1. 结合时事和历史弘扬传统文化。三年级的《一面五星红旗》, 讲述了一位身在异国的中国人誓死保护国旗的爱国情怀。四年级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讲述了周恩来总理从小立志报国的故事。当时正值法国总统接见西藏达赖喇嘛,美韩在我国黄海进行公开军演和日军进驻我国钓鱼岛。我请学生通过上网、查书、请教家长, 了解当今国际局势和古往今来众多爱国志士的英勇事迹,并进行汇报交流。通过了解时事和历史,学生明了理立了志,爱国报国的种子已在他们心中悄然生根发芽。
2. 通过实践体验弘扬传统文化。五年级上册二单元课文以热爱家乡为主题。“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句发自肺腑的心声感动了学生。老师趁机布置学生通过采访长辈、了解家乡的地理地貌、经济文化、风土人情、家乡特产、名胜古迹、历史名人等,最后写一篇文章,可以是散文,可以是记叙文,还可以是调查报告。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增进了对家乡的了解,激发了其热爱家乡的情感。另外,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都彰显了树正气、扬美德、显智慧的民族精神。所以,我们应该让学生认真去体验去探究。这样,学生在春节的放鞭炮、贴对联当中;在端午的赛龙舟、吃粽子当中;在中秋的赏圆月、吃月饼当中;在重阳的登高处、敬老人当中,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和能力,更是一种民族文化,一种民族思想,一种民族精神。
经研究表明,童年对人的一生影响非常大,童年形成的民族认同感、自豪感及责任感将成为其生命的一部分。因此,在文化传承危机四伏、人文精神没落的今天,小学语文老师要肩负民族使命, 加强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推进文化传承,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成为世界多元文化中强劲的一元。
三、总结
7.弘扬朱子文化征文 篇七
在全城“朱子文化”项目群中,紫阳公园是最先建成的一个项目。它占地1500亩,水面800亩、陆地700亩。先后投资2.7亿元,建有真知园、古韵园、朱子廉政文化园、“十里朱子文化长廊”、文公戏苑等主题景观,修缮了沈福门、福星塔、福明宫等文物遗址,布设体现朱熹理学文化的景观设施,形成内容丰富的朱子文化旅游景点;并配套建设大型文化休闲健身场所,还建成与植被、地形、水景、建筑融为一体的立体化夜景亮化工程。如今,紫阳生态公园既是集生态、休闲、运动、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公园,也集中展现出尤溪作为“朱熹诞生地”“理学名邦”的人文特色。
在城市建设中成功融入朱子文化,向莆铁路尤溪站是又一个精彩的实例。尤溪站在设计中融入梯田理念,将站前广场、公交站、长途客运站及生态公园分为四梯层,建成一个功能完善的交通枢纽综合体,融合浓郁的朱子文化味。走进尤溪站占地8000平方米的站前广场,在假山、小桥、流水以及青草绿树之间,只见承载朱子文化元素的各种建筑造型、文化小品分布其间:有18根以朱子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柱,有56幅线雕画,让来往旅客对朱熹的.一生有了充分的认识;文姬归汉、红叶传诗、羲之寻鹅、子路负米等历史上最精彩的48个小故事线雕画,还有124句经典唐诗和与诗意相符的线雕画,移步换景,精彩不断,让人流连忘返。
而占地4.4万平方米的朱子文化园则是“全城朱子文化”的重头戏。它是尤溪县按照明、清《尤溪县志》图示,通过挖掘朱子文化、家训文化、匾额文化,融入尤溪建筑元素而兴建的,布局有朱子文化苑、南溪书院工程、博物馆等子项目,主体工程已建成投用。
其中的朱子文化苑,整体为仿宋建筑风格,飞檐斗拱、红柱青瓦白墙。“展厅陈列明、清、民国时期的各种匾额、楹联、中堂、照壁、屏风及各类木雕精品近件,估价超过2亿元……涵盖了传承朱子理学的名言锦句,教化独到的家训家规等,可谓一步一惊喜、一目一精品。”朱子文化苑负责人卓苑虹介绍。
今年春节期间开放的开山书院则做足了书院文化这个文章。据尤溪县朱子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陈琳介绍,原先的开山书院建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是福建省最具影响的一所官办书院之一。如今的开山书院是按“修旧如旧”原则复原修缮,为二进式清代建筑,内有30多个书舍按主题分别展示书院文化的多姿多彩。如,集中展示介绍了朱熹一生中所创办的书院和尤溪县历代创办的书院,还陈列大量收藏明末清初的文房四宝以及当年书院曾有的文具、古籍、教本等,让游客们不由地慢下脚步,以高山仰止的心境瞻仰朱子文化遗存,用静穆之心体验多读书、读好书的种种妙趣。
8.弘扬朱熹文化的书信作文 篇八
“今年是朱熹诞辰885周年。我们争取在省、市各级帮助下,推动“朱子祭祀大典”进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借鉴国内祭炎、祭黄、祭孔活动,以朱子文化为纽带,举办朱子文化活动,加强与台湾、东南亚、韩国、欧洲等地区的文化交往,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尤溪县政协副主席、朱子文化研究会负责人纪优梓介绍。
朱熹公祭活动始于明弘治四年(1491年),尤溪是古代全国唯一朱熹诞辰日官方祭祀朱熹的地方。,尤溪县在南溪书院恢复朱熹诞辰祭祀活动,在海内外引起巨大反响。,“朱子祭祀大典”被列入省级非遗名录。
“你看,这“南溪书院”匾额为宋理宗皇帝御书,“文山毓哲”匾额是清康熙皇帝御赐,这里就是祭祀朱熹的地方(书院),几百前就是闽文化象征之一……”纪优梓介绍起尤溪县近年来在推进朱子文化品牌建设方面所做的工作,如数家珍。
9.传承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篇九
传承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题记: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活水,也是世界思想文化发展可资借鉴的宝贵资源。然而,中国传统文化正处于危机中。青少年儿童只有亲近中国传统文化,重温经典文化,从现在做起,才有可能传承文化传统,化解危机。因此,重视青少年儿童传统经典著作的阅读势在必行。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流传下来,有着博大精深的内涵和鲜明的特质。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具有影响,有益于子孙后代的优秀精神遗产,有利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意识、信念、价值追求、走向文明的思想、品格、伦理、气质、观念、道德风范以及是一个有着的与时俱进总的概念。它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即具有传统型,又具有时代性;既蕴含着对优秀传统精神的继承,又在不断结合着当今时代特点,是历史传统精神、革命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古往今来,一个民族的兴盛往往与民族精神的高扬同步,一个民族衰落时半响的往往是一个民族精神的残音。可以说,民族精神是民族存续的精神命脉、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民族兴盛的精神资源,对任何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都有着极端重要的意义。传统优秀文化是培养民族精神的资本,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晶,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蕴藏着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不竭动力,凝聚并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文化心理、审美旨趣,是世世代代华夏儿女安身立命的共同精神家园,这就是独特的本组文化和知识结晶,是历经数千年发展而积淀下来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内涵深刻,蕴藏着大量的人文内涵。它将作为人的精神个体和文化艺术,上升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乃至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它将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对塑造人们的精神灵魂,开启人们的智慧,陶冶人们的情操,拓展人们的视野,可见,这就是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传统经典著作,是我们中国人的精神根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情感的载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支柱。当今时代需要我们重新唤起关于本民族精神的记忆,找回那些已经被人们遗忘的优秀经典著作。阅读经典是为了汲取传统优秀经典文化的精华,弘扬传统优秀经典著作。特别是青少年对阅读传统经典著作来说,传统优秀经典的世界:就是塑造心灵的世界;开启智慧的世界;陶冶情操的世界;拓展视野的世界;唤醒的世界。阅读经典对他们洞察人生,精华灵魂,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方法。
10.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 篇十
王屋琴书是由洛阳琴书流入济源的王屋、邵原、大峪、下冶一带,吸收当地音乐素材演变而成。清道光年间,洛阳琴书艺人王水定到济源演出,受到当地民众欢迎,鼓书艺人郭茂林学习了琴书,与鼓书结合,又吸收大量当地音乐素材,演变为王屋琴书,并成立了班社。王屋琴书的曲目题材广泛,既有征战、公案、忠奸斗争之类的题材,又有家庭生活、言情之类的题材。王屋琴书集中了多种音乐素材,曲调简洁质朴、沉稳有力,音乐语汇丰富,演员和演奏员不断交流,气氛热烈,有较强的表现力。演唱以当地的地方方言为基础,能给观众以亲切感。王屋琴书叙事性强,情节紧张热烈,具有感染力。王屋琴书流行于河洛文化区的中心地带,本身具有河洛文化的精神风貌,研究王屋琴书,对于研究曲种的相互融合、研究河洛文化都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由于郭茂林在平时的演唱中,善于创新,经常吸取其它艺人的曲艺或唱腔来完善自己的琴书,倍受当地群众欢迎。几年之后,他演唱的琴书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他演唱的音韵更为低沉、高亢,情绪激昂更显奔放,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抱有远大理想,为了使自己的琴书传承下来,就将自己的侄儿郭同德、郭同贵、儿子郭同仁收为弟子。言传身教,严格要求,很快就组成了完整的“郭家班”琴书队。他们的演唱在王屋山一带,乃至黄河两岸都赫赫有名,故被当地人称为“王屋琴书”。
在当时农村文化生活比较贫乏的年代里,“王屋琴书”颇受人欢迎。每遇逢年过节、集会庙庆,喜事寿诞,人们常常请琴书艺人前去演唱助兴,有时一演就是数天。一本书在一处说不完,就到另一处接着演。更有许多书迷跟着说书者跑了好几个村,仍兴致不减。“王屋琴书”的说唱语言主要以王屋山区地方方言为基础,乡土气息非常浓厚,具有纯真朴实的地方特色。表演形式既潇洒、文雅,又沉稳、大方。演唱者根据书中的情节可以表演各种不同的人物:老头、老妇、小姐、丫环、平民、官人等等,表演动作惟妙惟肖,形象逼真,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他们演唱的“书帽”堪称一绝。“书帽”大多在每一回的开头,由演唱者说上一段,或具幽默诙谐,或具讽喻劝诫,或显庄重严肃,或带辛辣讽刺,或寓深刻教益。这些“小书帽”只用几分、十余分时间,就把一个故事叙述下来,把其中人物刻画得形象逼真,令观众听后心情愉快,受益匪浅,并且有的能熟记于心,随时吟唱。
遗憾的是六十年代后期,文革、琴书也在遭劫之列。琴书的前辈艺人也相继谢世,再加上电影、电视逐渐走向社会、家庭,众多的文化娱乐方式和艺术形式为群众所接受,盛行一时的“王屋琴书”至此逐渐遭到冷落,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也慢慢淡薄。琴书传至周观世和周吉强二人后就再也无人学了。目前,王屋琴书在流行艺术的冲击下,市场日渐萎缩。保护计划
一、引导、鼓励传承人开展收徒传艺活动
“王屋琴书队”不断发展壮大,且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很快就出现了“学书”热潮,涌现出二十几个爱好琴书的年轻人前来投拜郭家班门下。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学艺者刻苦学习,日无虚度,几年时间,他们就掌握了王屋琴书的敲、拉、打、唱等全部技艺。个别还成了“郭家班”门下的琴书高徒。如:刘同旺、张玉海、曹怪……。之后,他们纷纷告别师门,独立艺班,在各地进行琴书演唱。
二、加强培训力度,切实提高传承人的传承能力和本领。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学习、传承机制建设、传承人的责任与义务等,对传承人进行培训,取得良好效果。
三、对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进行扶持
申请市财政建立对市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传承活动补助制度。2015年将继续加大扶持力度,申请建立非遗专项资金。保护内容
1、通过搜集、记录、分类、编目等方式,为王屋琴书建立完整的档案。
2、保存:采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手段,对王屋琴书艺术进行真实、全面、系统的记录,并积极搜集有关实物资料,妥善保存并合理利用。
3、传承: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等途径,使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后继有人,能够继续作为活的文化传统在相关社区,尤其是在青少年中得到继承和发扬。
4、传播:利用展览、观摩、培训、研讨、节日活动等形式,通过大众传媒和互联网的宣传,加深公众对王屋琴书艺术的了解和认识,促进社会共享。
5、保护:采取具体有效的措施,保证王屋琴书艺术得到保存、传承和发展,保护其传承人对其世代相传的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所享有的权益,尤其要防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误解、歪曲或滥用。保护措施
1、成立专门的队伍——管理委员会。
2、加强道具的管理和技艺的传承。
3、在资金投入方面,自愿集资和政府扶持相结合。建立机制
1、采取定人、定责、定额领导制度创建机制;
2、建设专家、演员互为促进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
3、各种保护措施协调发展的保护机制;
4、打造精品带动繁荣的发展机制;
5、发展王屋琴书带动产业的市场运营机制 发展现状
11.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 篇十一
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传统文化就是指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被历史证明符合人类生存的价值观,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更多资料:家谱-百姓通谱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其内容博大精深,既包括天文地理,更涵盖人文历史。她是对天地运行规律的客观描述,道德规范是天地运行规律在人类社会中的客观反映(《论语》:“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其最高境界为天人合一。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这12个字传续了几千年,从来没有改动过一个字,充分说明她是真理,是我们人类社会每一个成员应该知道并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孝悌忠信是人的根本,礼义廉耻是国之四维,仁爱和平是人类大义。“守国之度,在饰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管子》)。”如何才能认知这个真理?其根本方法就是道德教育。道德究竟为何物?什么是道?什么是德?道就是宇宙整体自然的规则,自然的秩序,自然的纲领。道不是谁设计的,自自然然就是道。道是规律、真理、秩序、法则。“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德经》)”。德就是随顺自然的规则,遵守自然的秩序。道德就是通达天、地、人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规律,并遵守秩序、遵循规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人道,人与自然环境相处也有其道。道不是制度学说,而是自然的关系法则。道德也没有古今、中外的界限。人行道,心有所得则生智慧,身有所得则健康长寿。道法自然,所以道德本身绝不是人为的框架,而是随顺自然的产物。我们不能不佩服古圣先贤随顺自然的大智慧;我们不能不感恩留下并传承这悠久传统文化的中华祖先。
中国传统文化是先秦时期及以前,中华民族古圣先贤关于对人、对社会、对自然的认识,以及对社会行为规范的追求,树立起一种既保护自然又适合人类生存繁衍的价值观。用诚信和智慧选择最佳的行为方式,遵守共同的社会行为规范,具有“教化”的作用。法律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而社会行为规范则只是一种教化。社会行为规范有各种各样的,并不要求贵族和平民百姓的社会行为一模一样,但却要求人们必须要善于选择最佳行为方式,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最佳行为方式却是要在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的前提下才是最佳行为方式。而选择最佳行为方式要用智慧,而智慧则来自于学习,来自于少年时期受环境影响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即幼年时学习家庭里、家族里及周围邻居们的社会行为规范,稍长,即要学习更多的社会行为规范和社会公理解释体系,才能在各种各样不同的社会行为规范里选择到最佳行为方式。这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也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由于“文化断层”的缘故,现代人大都不懂,或不重视社会行为规范,或者只是认为社会行为规范只是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要有礼貌、有道德之类的东西,这些抽象的道德观念并不能说服现代年轻人,反而只能使他们变本加厉地张扬自我、张扬个性,不惜以自己个人的愿望而牺牲他人的利益,不惜为满足自己的欲望而破坏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由于不懂得选择最佳行为方式,所以现代人的行为往往都留下后患,从而又使自己陷入痛苦。人,既然要生活、要工作,就要有所作为;而人们的每一个、每一次所作所为,每每都要面临选择的问题。选择什么样的行为方式,是很多人感到迷惑和痛苦的事情,很多人在无法决定选择时,便胡乱行为,结果弄得事情一塌糊涂,事后悔恨不已。
自汉以后,从唐诗到宋词,从元曲到明剧,再到满清的大杂烩,都是文学艺术占据了文化的地位,以至于人们一提到文化,便认为是唐诗宋词元曲明剧,一提到文化,便认为是烟酒茶文化,真正的文化被人们忘记得干干净净。难道不可悲吗?
12.传承弘扬朱子文化书信 篇十二
一个具有优良文化信仰的民族,才是一个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民族。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弘扬朱子文化传承中华美德征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优良道德传统的伟大民族。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千百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形成的传统美德深深熔铸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之中。如何在传统美德教育中传承中华经典文化,是摆在当前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通过实践和思考,对在小学教育中传承经典文化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传承经典文化,弘扬中华美德的深远意义
1.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经典文化的传承
中华民族的祖先曾追求这样一种境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今天,人类正处在社会极具大变动的时代,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相互学习,开拓创新,是各国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明智选择。
事实证明,一个具有优良文化信仰的民族,才是一个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民族,才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民族!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它的许多珍品,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宝贵思想。比如,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特别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世代相传,所有这些,对家庭、对国家和社会都起到了巨大的维系和调节作用。我们希望,通过对学生的国学教育,使他们可以继承传统文化中的高尚品质,寻找中华文化的根基,重塑自己的精神世界,崇高其信仰,端正其品行,伟大其理想,丰富其人生。以智慧和力量去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承继先贤,泽被后世,让我们的子孙能生活在一个更加和平安定和繁荣昌盛的世界里。
2.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需要经典文化的洗礼
毋庸讳言,在现代化进程中,伴随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了很多社会道德和价值观念方面的问题,有人称之为信仰危机、信任危机、道德危机、生态危机。腐败孳生蔓延、贫富两极分化、生态环境恶化、社会诚信缺失、犯罪率上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遭受挑战和破坏等等,这些发展中的问题使人们享受物质生活日益现代化的实惠的同时,也承担着精神上的煎熬。
而儒家学说其思想核心是仁、德。孔子说:“仁者爱人”,强调对人要有仁爱之心。作为道德规范的“仁”,要求人们以仁爱之心对/ 7 待他人,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形成相亲相爱的和谐人际关系。孔子又说:“为政以德”,要求施行德政。施行德政,首先要求为政者自身有德,追求道德的完美。“吾日三省吾身”、“慎独”等,就是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
近年来,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金钱至上、诚信缺失等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使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特别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以及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这些都越来越重要。传承经典文化,能够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与凝聚力。
3.民族团结的协调发展需要经典文化的促进
传承经典文化,弘扬中华美德,有利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大团结,有利于促进祖国统一。中华民族的子孙不管你现在生活在哪个国家,哪个地区,哪种社会制度之下,但对以儒学为中心的传统文化的尊崇是一致的。大力推行和弘扬儒学就可以把世界各地的华人联系起来,团结起来,抛开政治信仰的分歧,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与繁荣出力尽智。
二、小学教育中传承经典文化,弘扬中华美德的价值
梁启超曾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可见,让我们的孩子从小接触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积淀丰富洗练的民族语言,领悟博大精深的中华智慧,感受灵活机敏的处世哲学,陶冶高尚宽广的道德情操,是每一名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而许多灿烂的文化遗产则是历练人生的宝贵精神财富。
如音韵和谐,言简意深的《弟子规》《三字经》《朱子家训》等,叙事、融情、传道、明理,在声情并茂的诵读中,学生自然体验到生命的意义,做人的道理,生活的真谛,处世的原则,懂得了什么叫仁爱、孝道、礼仪、诚信、奉献、尽责、利民、报国……经典凝练的中华成语汇聚了古人的智慧,阐明了千古良训。或针砭实事,或促学启智,或敦品励行……
总之,在历代经典名作的诵读之中,既是文学的积淀,又是心灵的洗礼;既是章法的感悟,又是人性的完善;既是意境的感受,又是精神的传承;既是气节的体悟,又是意志的磨练;既是壮行的激励,又是理想的源泉!
三、小学教育中传承经典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途径
1.科研引领
将儿童经典诵读作为学校的教育科研课题来抓,旨在提高全体教师的责任意识,从教育科研的高度使经典诵读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有方案、有行动、有检查、有反思、有提升,真正落到实处。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提升,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提升到理论层面来认识。使经典诵读,美德熏陶与教学科研课题、德育科研课题有机结合,以课题促教研,以教研促发展,从而实现博学启智,立德树人的愿景。/ 7
2.学科渗透
语文学科是经典诵读工程的主要载体,通过传统名篇的学习,诵读课的开设等,最终实现以语文学科为龙头,其他学科适时渗透,有机整合的原则,形成全校师生的大教育观,从而实现“传承经典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目标。
3.校本研发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将《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分学段纳入各年级诵读计划,并整合相关资源,开展主题单元性资源整合,从而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教材。
4.环境熏陶
所谓环境熏陶包括软环境:学科教育的渗透、学习氛围的营造;硬环境:校园文化布置等。在这两方面为学生创造一种情境,使学生感受到经典诵读的魅力与价值。
5.活动凸显
通过诗词擂台赛、励志
故事宣讲、读书汇报会、每日名言、主题班队会、历史名人故居参观等活动,强化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家庭、社会的交流。
6.家校相通
使经典诵读成为一种习惯,成为生活的需要,成为学生学习的自觉行为,实现学校学习和家庭学习的有机整合。
7.学用结合
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心系国家,情牵社会,学习致用。如开展讨论:《论语》与人生、“朱子处世”与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谈古论今说诚信等。再如让学生走入社区,开展“国学小博士”、国学小讲堂等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体验到了经典诵读的价值。此外,还可以通过生活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将现实生活和传统美德、传统文化联系起来,提升全体学生的公民意识,道德意识,从而树立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传承弘扬朱子文化书信】推荐阅读:
传承优秀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06-20
弘扬民族传统传承文化精髓作文07-24
朱子文化的传承与实践征文07-18
传承文明,弘扬中国梦10-24
弘扬中国精神时代传承01-11
传承雷锋精神 弘扬文明新风11-27
高中弘扬中华美德传承良好家风征文06-15
弘扬中华美德 传承良好家风演讲稿08-18
举办“传承经典、弘扬国学”书画大赛的通知11-05
有关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记忆500字作文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