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优化设计研究

2024-09-05

浅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优化设计研究(14篇)

1.浅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优化设计研究 篇一

浅析高职学前教育专业ESP课程设计的论文

目前,我国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英语作为学前教育五大领域中的语言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专门用途英语(ESP)是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及职业需求而开设的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重中之重。笔者在ESP(专门用途英语)、ESP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上,探究了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程设计的方案。

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社会对学前教育类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同时,如何设置好高职学前教育英语课程也得到了众多教育者的关注。高职的教育理念是“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也就是说学生通过在高职接受的教育,在进入岗位以后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得以应用和实践。

因此,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英语教学中,除了要进行基础英语的教学,还要注重学生将来在职业中所使用的专门用途英语(ESP)的学习。

一、ESP(专门用途英语)

ESP (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即专门用途英语。Hutchinson和Waters对ESP进行了比较宽泛的定义,那就是ESP是一种无论是课程内容还是教学方法的决策都取决于学习者的学习需求的教学理念。

Strevens 对ESP的定义总结了四个基本特征:(1)满足学习者的专门学习需求;(2)在内容(主题或话题)上与特定的学科、职业和活动相关;(3)在句法、词汇、篇章、语义等层面上,重点应放在与特定专业、职业及与之相关的活动语言运用和话语分析上;(4)与通用英语形成对照。

二、ESP课程设计理论

ESP课程的设计过程一般包括提出问题,进行目标需求分析,设计课程方案等几个环节。可见专门用途英语(ESP)的`课程设计授课前是课程中重要的一环。

1.提出课程设计的问题。

大多数课程设计都是以提出问题来开始的。所提出的问题既包括理论方面也包括实践方面;既可以是一般问题,也可以是特殊问题。这些问题都可作为课程设计大纲、编写相关课程的教材、课程教学和课程评价的基础。

2.ESP目标需求分析。

目标需求分析既包括学习者学习需求分析,也包括目标岗位需求分析。学习者学习需求分析就是学习者本身对于自己学习有哪些方面的需求;目标岗位需求分析是指专业人员在目标岗位情景中应达到的水准或应具备的资格。此外,还应注重分析学习者已经掌握的知识和需要掌握的知识,了解在哪些方面还存在着差距。

3.ESP课程设计方案。

课程设计一般来说包括以“语言知识为中心”的课程设计,以“语言技能为中心”的课程设计,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设计三种。其中,以语言知识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是最早出现的,它注重语言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和逻辑性。

其课程设计的过程包括需求分析、语言知识分析、制定课程大纲、编写教材及进行课程评价。以语言技能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是将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定位在如何满足实际的语言需要,通过设计听、说、读、写、译这五种基本的语言技能得以课程的实施和应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是以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兴趣、动机、情感、思想、行为等为出发点,学习过程由学习者来确定。

在学前教育专业ESP课程设计突出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设计,在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分析及学习者目标岗位的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学前教育ESP课程的知识内容及技能训练。

三、学前教育专业ESP课程设计

学前教育专业ESP课程设计之前,首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及目标岗位需求进行了分析。大多数的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已经进行了将近的基础英语的学习,尤其是经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学生们已经掌握了英语的基本语法,并达到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水平。如果在高职阶段还是以“基础英语”为主,进行重复性的学习,学生们失去了一定的学习兴趣。大多数的学生渴望学习一些与将来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英语。

经过对一些幼儿园园长、幼儿教师、幼儿家长的调查,发现他们渴望的幼儿英语教师不仅能够在英语方面突出,还要掌握相应的学前教育的知识,不仅能够从事幼儿英语教育活动,还应能够运用英语组织其他的学前教育活动,比如:早晨的入园接待、户外活动等。

在学习者学习需求和目标岗位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该课程的专业核心技能,确定岗位核心技能,然后再将这些核心技能进行分解,进而得出学前教育ESP课程设计方案。该课程的目标就是培养实用型、应用型学前教育类英语人才。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以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法为主,同时结合任务型教学法。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以模块化教学为主。

按照幼儿园一日工作环节,将课程内容分为晨间入园接待、早操活动、户外活动、教育活动、午餐准备及午餐、区域活动、离园活动7大模块。

其中,的重点模块是教育活动模块,又细分为涉及到学前教育五大领域的语言教育活动、科学教育活动、艺术教育活动、社会教育活动、健康教育活动五大模块。每个教学模块又根据岗位的需求对其中所需的专业技能又进行了细分,构成了本课程的专业核心技能,例如:在设计教育活动模块时,课前备课、写教案就是完成这一教学模块的核心技能。

模块化的教学内容不仅将专业技能重点突出出来,而且能够使学生在学校中就熟悉了将来幼儿教师这一工作岗位的工作流程,掌握了其岗位技能,从而实现了学校教育与职业的无缝衔接,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增加了砝码。

最后,学前教育ESP课程的教学评价也不同于其他课程的评价。其他课程的评价以教师的评价为主,比较单一;强调学期终结性评价,比较片面。该课程的评价不仅包括教师评价,还包括学生互评和幼儿园评价;不仅包括学前终结性评价,还包括阶段形成性评价,其中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为学生记录个人学习档案。该课程的评价更加全面、更加立体。

2.浅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优化设计研究 篇二

1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

1.1 构建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

高职院校, 要深入了解劳动力市场的要求, 尤其是当地企业用人的标准, 对自身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要与相关行业或者岗位进行同步, 借助精简、相融、重组、增设等方式, 高职院校专业组要根据技术发展的要求及时调整课程内容, 带领学生到单位现场学习, 邀请企业师傅到校进行讲学, 增加顶岗实习机会, 实现产教相融, 完成培养人才的任务, 学生培养方面要突出知识应用能力以及工商企业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核心是管理的理念、方法等, 它的本位是职能素养与能力,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它的方式, 按照新课改的要求, 要将用人单位一线业务的岗位要求作为标准, 来指导和实行教学, 进而构建自身颇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1.2 建立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对接的课程开发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以及产业升级, 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工商企业人才的需求有了新的标准, 为了适应科技发展以及时代进步的特点,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在课程开发应该与行业的要求与标准紧密相联系, 实现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 要加强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尽最大限度去尝试项目教学, 实现工学结合, 构建与企业相吻合、与时代相适应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还要实行双证制度以及双导师制度, 所谓双证是指学历证书和技能证书, 例如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拿到大专毕业证和相关技能证书, 双导师制度, 是指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相结合。

1.3 利用专业师资优势, 为行业、企业以及社会提供服务

工商企业管理教师可以指导高职学生参与单位具体事情的探讨, 以课题立项的方式, 鼓励学生树立创新意识, 积极参加应用性开发工作, 强化学生知识应用能力以及科技创新能力, 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1.4 加强校企合作, 打造双师结构教学队伍

作为高职院校要聘请行业、单位的相关管理人员到学校讲授课程, 进一步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 打造一支创新型双师型队伍, 为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奠定基础。加强校企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兼职, 增加教师企业实践的机会, 构建校企共引共享机制。利用假期及休息时间, 安排部分教师到企业现场工作实践, 完成常态机制。

1.5 完善开放先进的实践教学服务体系

加强与单位合作一起构建“实训基地共建”社会服务模式。借助和单位、行业的沟通合作, 让实训中心成为一个比较真实的单位管理环境, 这实训基地不仅要做好相关技能的传授, 还要加强企业文化的融合与渗透, 进一步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 让其成为高职学生增强自身的技能的重要基地, 同时作为教师自我学习和自我提升的考核场所, 也是工商企业专业发展的重要环境, 更是技术推广和培训人才的地方。

1.6 职业观教育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需要职业素养较强的人才, 因此高职院校的培养人才应该以职业为导向, 加强职业观教育, 尤其是要培养能够适应单位生产、管理、服务等岗位的高素质人才。高职院校进行职业观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调整学生的就业心态、端正职业态度, 提升就业能力最终帮助学生实现就业。高职院校学校社会服务功能有助于学生树立”奉献自己、服务社会”正确理念。总的来说, 进行职业观教育, 是优化专业服务模式的重要途径, 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重要课题。

2 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优化专业服务社会模式及内容

2.1 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服务模式

随着校企合作的发展,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是许多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方式。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服务模式主要是将用人单位中订单生产定义运用到培养人才方面的模式, 是一种十分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般是用人单位根据自己的发展的需要以及岗位对人才的标准, 和高职院校签相关培养人才协议, 双方共同培养人才并选拔学生, 确定人才培养方向与目标, 确定培养体系, 共同商讨专业课程并组织教学, 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的一种培养模式。此模式的核心重点在于:学校和用人单位商量并签好用人以及人才培养协议会, 构成一种法定的委托培养式协议, 并且受到相关的条款制约, 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明确, 也就是用人单位要确保选择合格人才, 学校要保证培养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此社会服务模式的建立, 是完全面对社会企业所需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充分展现出了“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特征, 能够实现学校、单位以及社会的共赢。

2.2 岗位技能再培训社会服务模式

企业需加强开展针对企业老职工的岗位培训活动, 在帮助有效减少企业生产所需资金费用的同时, 进一步提升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及专业技能水准, 以此为储备技术人才, 提升企业竞争力提供助力。高职院校中, 具有优秀的师资力量、先进的实训设备及技术标准, 再加上近年来新建的一些实训基地等资源, 更是能够为转岗人员的再就业培养及新员工专业技能水准的提升提供助力。在此社会服务模式应用中, 学校可提供充足的岗位技能培训, 有效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改变当地的人才结构, 提升整体的技能人才队伍水准。

2.3 校内资源集中共享化社会服务模式

2.3.1 提供集中丰富的人力资源

第一, 为政府及行业企业提供校内专家式的咨询服务。充分发挥出高校资源丰富的优势性, 校内的专家、教师为当地政府、行业企业提供帮助, 参与针对行业发展、区域规划等问题的讨论、决策活动, 为社会发展提供优质专家服务。第二, 为社会志愿者服务、校内具备专业技能的师生以志愿者的身份为社会提供服务, 积极开展多样化的技能服务。现如今较为常见的社会服务活动有三下乡、服务新农村等。

2.3.2 共享稀缺教学资源

将高校内部的教学资源实施对外开放处理, 对校内的实训资源实施整合优化处理, 进一步拓展现有的实训室功能, 实现校内资源与合作企业的共享, 对其实施统一化的调配管理, 提升一些稀缺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与此同时, 向社会市民开放校内的图书、网络资源。

2.4 对口支援及交流社会服务模式

遵循相互尊重、精诚合作、团结务实的原则, 应用对口支援及交流社会服务模式, 与其它高校之间建立好相应的支援、交流关系。为了确保合作双方之间获利的最优化, 促使其双方达到互惠互利、资源共享、共谋发展的目的。针对于此, 需注意做到知己知彼, 逐渐创新社会服务方式及手段。一是要“请进来”, 积极邀请一些对方院校的对口专家来院开展职业教育新兴理念培训, 邀请一支专业教育团队来院开展双师培训。与此同时, 也可安排一定数量的对方院校学生来院跟班学习及技能培训。二是需做到“走出去”, 积极组织由院内的专家、骨干教师及相关人员组织的师资团队, 前往合作院校中开展对口的支援、交流活动。与此同时, 还需注意指导合作双方互相指派管理人员及教师至对应岗位之上开展挂职锻炼。

2.5 职业教育集团的社会服务模式

职教集团的主要组成部分为中职院校、高职院校、企业、其它社会力量, 属于一种自主独立且相互关联的组织团队。职教集团的建立, 能够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资源, 积极建立好集团内部的服务体系, 实施知识品牌战略, 实现学历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融通。对于企业而言, 职教集团其实既可作为企业人才的资源库, 又可作为企业的人才供应方, 积极满足企业发展中对于各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而对于高职院校而言, 职教集团便是为毕业生提供广大就业机会的大平台, 且是院校的师资库, 可帮助有效培养提升教师的师资水平, 为就业、培训提供丰富的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陈克中.高等职业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认识[J].科学大众 (科学教育) , 2015 (12) .

3.浅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优化设计研究 篇三

关键词:艺术设计 课程设置 课程目标 课程结构 课程内容

中图分类号:G712.3;J5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0(a)-0187-01

20世纪80年代,艺术设计专业在国内快速兴起,发展至今,已逐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艺术设计不仅注重艺术性,更注重实践性与技术性,因此,基于高职教育的特点,艺术设计专业在高职院校中的发展尤为迅速。但是在快速发展的形势背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也显现出了一些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如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市场需求,合理地进行课程设置,使学生既具有艺术设计能力,又能够符合职业教育的特性,己成为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也对于课程设置的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课程设置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体系的重要性,然而由于我国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相对发展较晚,虽然发展的前景非常广阔,但依办学经验的缺乏,使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受到一定的影响。

1 目前国内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目标定位不明确

我国的高职校艺术设计专业相对于一些发达国家还比较落后,现今大多数学校的课程设置还是从本科艺术院校中抄袭而来,对于课程目标的定位缺乏深刻理解。明确课程目标定位,不仅要注意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而且要注重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之间的关系,所教所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的关系。国内一些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引入了多元化主导方式或技能应用型主导方式,但这两种方式的目标定位都存在一定缺陷。多元化主导方式在课程内容选择上过于杂乱,片面地理解了“社会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的教学理念,这种方式忽略了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容易造成“多能”而“不专”的情况;技能应用型主导方式的课程目标则过于陕窄,学生就业过于依赖当前的市场需求,忽视了市场的发展,如果行业运作出现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教学工作受课程目标制约,明确的课程目标,是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的重要内容。

1.2 课程结构不合理

课程设置不仅要考虑课程的纵向与横向结构关系,而且要考虑课程的逻辑顺序,课程的设置要根据课程目标,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将课程合理地进行组合。目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很多存在整体结构关系不合理,课程分散或课程孤立,课程之间关联松散等现象。

1.3 课程内容选取不合理

目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内容的选取缺少灵活性,过分强调技能训练,而放松了创意能力的培养。当然,突出技能是高职教学的特色,过分强调学生的创意能力培养,学生会出现“眼高手低”现象,但是,我们不能忘记,艺术设计的精髓是创意,没有了创意的艺术设计不是真正的设计,只是刻意的模仿,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称得上是工匠,而不是设计师。我们的课程设置中有多种设计软件的训练,过多的软件课程导致学生对电脑的依赖性,而对于主动地创意想象产生了惰性,这非常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明确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职业教育的目的,精心选择课程内容,“必需”和“够用”的标准是多少,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比例有待完善,课程内容有待整合。

2 优化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

2.1 优化课程设置,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

优化课程设置,需要了解社会发展对高职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社会的发展,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文化使得新事物、新理念层出不穷,新技术日新月异,这要求艺术设计人才必须了解先进的设计理念,掌握最新的技术方法,能够顺应社会发展,关注市场经济和专业技术领域发展的新态势,具备不断接受新知识的学习能力。市场经济的多元化,要求培养“一专多能”型人才。艺术设计是一门边缘学科,与各行各业相互渗透,传统的单一技能应用型人才已不符合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需要的是“一专多能”型的复合型人才。社会发展迅速,设计行业随时要面临提升与转型,这样势必要求从业者具备转型的专业能力,同时,新的就业结构也需要就业者具有多种专业能力。

2.2 优化课程设置,需要明确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职业为导向的,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具备创新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突出体现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知识和技能共举的教学方法,以及“以人为本、学以致用”的教学模式。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强调综合能力的培养。综合设计应用能力包括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目前在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中较为缺失,这种状况导致学生设计应用能力单一,造成与社会需求的脱节。应从多元化角度出发,努力把设计理论与设计实践进行综合,这是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以人为本,强调设计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主要是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以及主动学习的态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艺术设计的过程本身就是充满创造性的,是一种具有思维创新的、开放性的、过程性的体验。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及有较强的设计能力,同时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才能从容地面对社会,成为社会需求的较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

2.3 优化课程设置,需要调整专业课程结构,科学选取课程内容

根据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科特点,创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改变不合理的课程结构,采用“模块化”教学,注重前后续课程的搭配,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应用能力的有力手段。技能性是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特点,通过调整选修课与必修课,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重来满足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需要。合理的课程结构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体现了专业交叉、渗透与结合的特点。在课程内容的选取上,要紧密联系社会,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课程内容的具体安排,应注重学科之间的合理衔接,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避免出现知识点的重复或空白。

时代的进步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从最根本的课程体系建设入手,才能突出高职院校的教育特色,培养出懂理论、熟技能,富有创造力,又有较高职业素质的设计人才。我们应当继续抱着探求的实践态度,避免模仿式教育、防止极端化教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终完成高职教育改革的总体目标。

参考文献

[1] 卢晓中.高等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李晓军.德国双元制课程特点及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7).

4.浅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优化设计研究 篇四

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系一般都开设了网页设计、多媒体设计等结合计算机和设计的专业,这些专业一般设置一到两门与美工相关的课程,如网页美工、设计基础、平面设计等课程,开设此类课程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专业。如网页设计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网站的开发方式,但是同时也要考虑网站界面的美观,这就需要对设计有一定的了解。然而,对于计算机专业的理工科学生而言,像艺术生那样上设计课程是不切合实际的,艺术生在高中阶段就已经进行了严格的美术基础训练,对美的形式有一定的理解和感知,并具有使用绘图工具将感受视觉化的能力。理工科学生缺乏美术基础,对于平面设计这门课程,应针对学生特点不同,调整授课方式,才能取得相应的教学效果。

一、软件技术融入设计课程

一般艺术生在入学第一年会学习设计基础或三大构成等课程,由于他们有一定的手绘基础,可以很轻松地把设计基础的理论知识通过手绘视觉化。所以对于这类学生,教师在上设计课时常用的教学手法是讲授设计的方法和形式等理论知识,学生根据理论,使用画笔和颜料绘制出设计画面。设计软件课程一般开设在设计理论课程之后,有些本科院校甚至不开设软件课程,全由学生自主学习。因此,艺术生的设计作业形式感较好,画面较美观,而且因为省略软件课程的教学,大大增加了设计课程的教学课时,学校往往开设多门设计课程,教师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的设计课程进行系统讲授。

而对于没有接受过美术教育的非术科学生,这种教学方法往往行不通。非术科生没有绘画基础,难以把设计的理论转化为视觉的形式,所以,即便教师把设计课程讲授得十分详尽,也无法和学生产生共鸣,学生更无法把理论转化为实践。如果在入学第一学期给学生开设一门绘画基础课,可行性也不高。首先,美术能力不是一年半载可以提升的,至少需要三到五年的高强度训练,对高职非艺术设计生采取这种训练不切合实际;其次,由于学生是非艺术专业,如果把大量时间用在对美术基础的训练上,势必会耽误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那么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合适这类学生呢?

20世纪80年代,个人电脑的普及给设计带来了无法想象的冲击。原先用画笔描绘或用其他特殊技法完成的效果图,现在只需用一台硬件配置较好的电脑和 AutoCAD、Photoshop、3DStudio等优秀制图软件相配合,便可使制图所花费的时间缩短一半以上,并且图样美观、准确。电脑使往常占用教学4/5课时的技法训练锐减至少于1/10,让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考虑设计的细节问题,这对设计及其教育体系是革命性的冲击。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是快速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而学生是难以在一两个月的时间内熟练掌握设计软件的操作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不得不放弃培养学生的美术基础,而把主要精力放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技能上。这正好和术科生的培养方式相反。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是,学生虽然有很强的软件操作能力,很多学生也有很好的创意,但是设计出来的作品美观度较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在课程设计上可以把一门软件技术课程和一门设计课程合并教学,理论和实操相结合,符合高职的办学宗旨。目前确实有很多教材也是这样编辑,一些教师在教学上也是把软件技术和实际的设计应用相结合。但是不管是教材也好,上课也好,多半以软件技术为主、设计案例为辅。这样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学生学会了软件技术,也能根据教师的案例做出设计作品,但是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出现这样的问题,是由于教材和教师都没有设计理论知识的讲授,学生缺乏设计的理论支撑,只懂得依葫芦画瓢,设计缺乏形式感,排版和构图都不符合审美原则。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应先介绍设计的理论知识,这与美术专业学生的教学方式是一致的。然后,教师要把软件技术和理论知识融合在一起,让学生能够通过软件技术实践本节课的设计理论。软件技术是非美术生的手和笔,是能迅速训练出来的“手绘技能”。这样,设计课的教学就和美术专业教学同轨道了,能较好地保证学生设计的形式感和美观度。这样不仅能有效解决学生无法把设计理论视觉化的难题,也避免了同一节课设计理论知识太多,学生无法消化、应用的问题。因为设计的基础知识看似简单,却需要学生通过练习才能得以消化吸收。如,在造型元素点、线、面的教学中,教师把设计中的点、线、面含义和编排形式讲授给学生后,还要结合软件知识,帮助学生学习如何通过软件绘制各种不同造型的点、线、面,如何通过软件进行画面的编排。

上面几个案例都涉及Photoshop软件中的滤镜的应用,便于把滤镜的知识点介绍给学生,并让学生尝试使用其他滤镜或工具,设计更多样化的点的造型。图2、3是学生本课的作业。

当然,这样的教学方式也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教学的章节安排是以设计理论为基础的,软件依附于设计,从软件教学层面来讲,会导致软件技能教学比较散乱,不像单独讲授软件课程那么有条理。教师可以安排几个课时的时间,系统地把软件的基本功能和主要知识模块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对软件形成整体的把握和了解。教师还可以通过鼓励提倡学生课后自主学习软件弥补课堂的不足。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看,学生都比较喜欢自学一些易掌握的软件课程。这也是一些本科院校取消软件课程教学,学生依旧可以设计出高品质的设计作品的原因。

二、多门设计课程融合成一门课程

设计理论的课程涉及内容众多,包括版式设计、字体设计、海报设计、平面广告设计、网页界面设计、书籍装帧、包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等,每项内容在设计专业都可以开设一门独立的课程,艺术系的确也是如此分类教学的。但对于非艺术类学生则不可能开设那么多设计类课程,所以,学校经常统一开设一门综合的课程,如设计基础、平面设计等。对于本身设计基础知识就相对薄弱的学生,在学习融合了多门课程内容的某一课程时,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得当,其往往会产生倦怠感,教学会非常吃力。

教师还可以把版面设计和书籍设计或网页设计绑定,因为书籍设计或网页设计所需要的素材最多,学生需要熟练掌握编排的技巧,才能把资料有条不紊地编排在版面上。通过这种形式,教师可以轻易地把多门设计课程融合成一门课程,并且各种设计理论都有涉及。

结语

5.浅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优化设计研究 篇五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旅游教育为旅游业培养了大量旅游专业人才。但目前我国旅游教育仍存在着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错位现象。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直接关系到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通过对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存在问题分析,提出了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思路。

[关键词] 旅游管理 课程体系 优化

1979年,我国第一所旅游高等学校——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成立,标志着我国高等旅游教育的开端。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形成了以国家旅游局为领导核心,以南开大学、西北大学、杭州大学和中山大学为龙头的全国高等旅游教育的格局。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同时受旅游业快速发展对地方经济和人才需求的影响,许多院校也相继在原有相关学科专业的基础上组建或新建了旅游系或专业,使我国的高等旅游教育进入一个高速度发展的新阶段。到底,全国共有高、中等旅游院校(包括完全的旅游院校和只开设有旅游系或旅游专业的院校)1,641所,其中高等院校770所;旅游院校在校生为773,757人,其中旅游高等院校397,365人。近30年来,高等旅游教育为我国高速发展的旅游业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旅游专业人才。但同时,仍存在旅游人才建设与行业发展建设不适应、旅游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错位两大突出问题。一方面,在旅游专业本科毕业生中,每年都有大量的学生转行;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对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旅游企业中高级管理人才的空缺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以致出现了对“旅游本科规模:是发展还是限制?”的疑惑。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是一个重要原因。

一、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问题分析

1.缺乏特色

课程设置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意味着通过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的传授,学校教育要培养何种规格人的问题。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进行了定位。但由于旅游学科的不成熟和复杂的依托专业背景,目前许多旅游院校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把握不准,有些教育机构主持制定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的专业特色已经淡化到难以识别的地步,各院校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设置存在很大差异。如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规定的旅游管理专业的13门主干课程,在不同院校的开设程度不一。据笔者对收集到的32所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有不同专业背景和不同地域)的教学计划分析,13门课程都作为专业必修课开设的只有2所,最少的院校只开了3门,有些院校则把一些专业主干课程设在选修课中,各院校之间缺乏统一的体现专业特色的主体课程,没有形成明确的学位课程。从中反映了旅游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的统一性不够,专业特色不够明显,缺乏明确的核心主干课程,影响学生专业特长的形成和发展。

旅游活动是凭借一定的旅游资源和地域空间展开的,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使各地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都各具特色,旅游业的地域分异和地方特色十分明显。因此,旅游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在关注专业统一性的前提下应体现一定的地域性和特色性,将与本地旅游资源及开发、旅游业发展等相关的内容列入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形成地方特色课程。但目前许多高校(包括地方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缺少乡土旅游课程和教学内容,学生毕业后对本地的旅游状况不了解,岗位适应期较长。

2.内容重复,逻辑性不强

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背景复杂,大多起源于地理、英语、历史、中文、经济等专业,课程设置具有明显的依附专业和学科的痕迹,与原有专业相关的课程设置过多,课程之间内容重复较严重,这不但浪费了学生宝贵的时间,使学生缺乏应有的系统的旅游专业知识,也会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先修课和后续课顺序的颠倒,逻辑性不强,不仅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也使教学体系本身散失了应有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系统性。

3.因人设课现象普遍存在

由于师资和专业背景的原因,一些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在设置课程时,往往会忽视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专业特色,考虑更多的是哪些教师能上什么课或哪些教师想上什么课,而不是旅游专业学生需要哪些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因人设课现象较传统专业更为严重。因人设课也是造成部分教学内容重复的原因之一。

4.实践环节不足

旅游管理专业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然而目前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普遍存在重课堂理论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根据对部分院校教学计划的`分析,各校均在第8学期安排毕业论文设计,时间都为6周。但是其他类型的实践教学活动不论从实践内容上还是从时间安排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总体上存在实践环节不足的问题,一是实践学时不足,旅游本科实习多为2~3个月,最多半年,二是实践内容不到位。目前我国大多数的旅游本科教育既缺乏基本的服务技能模拟实验室,更没有像瑞士洛桑等国外旅游院校“前院后店式”的办学条件,而一些旅游企业则对旅游人才培养舍不得投入,把实习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学生到企业实习多是充当劳动力的顶岗实习,无法进行换岗实习和管理实习。而且大多数旅游专业学生到企业的实习属于最后一个学期的毕业实习,因忙于写论文和找工作,根本无心实习,使毕业实习流于形式。而海外旅游院校则具备相当好的实习体系。如欧洲某旅游院校学生在一年级、二年级和毕业之前分别有9周的入门级实习、8周的服务实习和16周的管理级实习,而且学生入学之前必须至少要有9个月的本行业工作经历。专业设置以综合广泛著称的康奈尔酒店管理学院对4年制的本科大学,要求在4年内必须有800学时的实习。瑞士、法国的旅游管理学院授课与实习时间各占一半,且大部分实习时间在一些联合饭店,实习后写出报告,并要求指出该饭店经营过程中的优缺点及改进意见。经过如此全面的实习之后,再加上大量的专业知识,学生毕业之后便可直接担任管理人员。而我国的许多学生在毕业实习时可能才第一次接触饭店工作,只相当于人家的第一或第二阶段,毕业后还要从头做起。

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优化思路

1.明确培养目标,力求专业特色和地方特色的统一

培养目标决定着课程体系改革的方向,决定着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21世纪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坚持综合素质、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辩证统一的原则,面向旅游宏观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培养基础知识较为扎实,操作能力较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服务意识的中高级应用性人才。正确引导学生对“管理人才”的理解,使学生明白熟悉基层工作和具备娴熟的业务能力是成为优秀旅游管理人才的基础。加强课程理论研究,确定旅游管理专业必开的、能体现旅游管理专业特色的主干课程和学位课程。专业课程既要体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又要体现专业自身的特点和办学特色。与此同时,针对旅游业的地域性特征,各高校可以针对地方实际或学生就业的领域,开设适用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课程,使学生毕业之后能以最短的时间适应工作岗位。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6.浅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优化设计研究 篇六

高职教育由于其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尤其密切。本文以珠三角地区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为例,探讨高职教育如何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包括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珠海、惠州、江门、肇庆9个城市,是我国人口集聚最多、创新能力最强、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一、珠三角地区产业特点及现状

(一)珠三角地区产业特点

1.中小型企业占绝对比重

《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将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具体标准根据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以零售业为例,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2]中小企业一直是推动珠三角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广东省中小企业户数达到81.34万个,居全国第二。[3]从企业规模来看,以200万美元到500万美元的中小型企业居多。[4]

2.形成鲜明的产业族群

产业族群指的是一种空间聚集现象。目前,珠三角有404个建制镇,其中1/4有产业集群特征,包括以纺织和服装产业聚集的佛山、中山、东莞,以陶瓷和建材产业聚集的佛山、潮州、云浮,以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深圳、东莞、惠州、广州,以及以汽车产业集群的珠三角汽车消费市场等。珠三角地区的彩电产量占全国1/2强,家用冰箱产量占1/3,纺织业居全国第二。

3.制造业、服务业比例高于内地水平

改革开放后,珠三角的制造业曾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一度带动了整个区域经济的腾飞。随着国家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珠三角逐步形成了独特的产业结构,即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低于全国水平,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则不同程度地高于全国水平。其中第二产业的高密度发展使其不仅远高于全国水平,也是世界最高水准。

(二)珠三角产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1.优化产业结构成为必然

早期的珠三角企业发展十分迅速得益于廉价的劳动力、原材料和较低的生产技术成本。第二产业虽然发达,但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珠三角的外向型经济打击沉重,导致企业陷入困境,出现了大量加工贸易型企业破产和非正常撤资现象。因此,20成为了珠三角企业转型升级的分水岭,传统代工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牺牲环境的污染企业逐渐遭到淘汰。发展科技型、服务型等中小企业成为时代的必然。

2.人才竞争愈加激烈

珠三角企业提高生产力水平,产业的转型升级必然导致更高的劳动报酬,以及日益加剧的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同时企业更加注重自身长远规划和内部的精细化管理。对珠三角中小企业而言,实现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型、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使得企业人才竞争愈来愈激烈。通过对珠三角465家中小企业未来1-5年对管理人才需求的调查发现,未来供应链管理、生产运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管理是珠三角中小企业管理人才需求的重大缺口。

二、珠三角经济发展对高职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影响

(一)高职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环境及企业人才需求分析

1.人才培养应满足区域经济发展要求

一般而言,与中高层管理人员相比,基层管理人员要具备更强的技术技能来完成对工作任务的管理,相对而言,对人的管理技能的要求弱一点。目前,传统的工商管理专业教育只能在课堂上完成专业知识的传授,即知识的储备,知识无法转化为技术技能,造成毕业生很少具有特定的行业和岗位技能,从而导致其就业困难。因此,高职工商管理专业通过专业技能和实践培养具有行业背景或特定技术的管理类毕业生,将能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

2.中小型企业青睐通用型基层管理人才

从笔者所在学院历届毕业生的调查数据看,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90%以上都在珠三角的中小企业就业。这些企业一般规模小、人数少,基层管理人员经常充当多而手,其职责划分并不十分清晰。因此,企业要求基层管理人员必须具备通用管理能力,即不仅要全而了解市场营销、人力资源、财务会计等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具备团队合作、沟通能力和良好的人文素养。

3.涉外型管理人才将备受青睐

珠三角从号称“世界工厂”之时,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趋势就一直在加速发展。近几年,利用外资优势,企业不断扩大规模,提升档次。调查结果显示:珠三角具有优势的内资企业不断加速国际化进程,外资企业纷纷实行人才本地化策略,这些变化趋势对外语水平较好,初具国际经营理念,能与中外工作人员协同工作的新型基层管理人才来说是一个良好的就业契机,这样的毕业生将更具就业优势。

(二)珠三角经济发展对专业课程设置的影响

高职工商管理专业的设置必须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因此需要发挥企业和行业人士的专业指导作用,如发挥好由大学教授、企业经理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对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的指导作用等。具体而言,应以学生就业的主要岗位为导向,以珠三角经济发展趋势为指引,同时兼顾学生未来的职业成长和终身学习的需要进行课程设置。具体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以提升学生通用能力为主的课程,如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哲学、思想政治、艺术史、产品制造;二是以形成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的课程,如生产运作管理、市场营销、中小企业管理、商业环境、财务管理与决策、经济法、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管理沟通和战略管理。

(三)珠三角经济发展对知识和能力关系的影响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显示,学生就业单位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50到200人规模的企业占了70%。将近55%的用人单位认为其比较适合基层管理者和行政助理的工作,有20%左右的.企业认为可以在市场营销和文员的岗位发展。最受重视的岗位工作基本能力包括:行政管理能力,商品销售能力和客服能力,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能力,产品质量管理能力,基层生产或服务管理能力及仓库管理能力等。毕业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排名前五位的是管理学、思想道德修养、计算机基础、英语、经济学。毕业生必备的专业知识排前三位的是: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行政管理和市场营销管理。由此可见,用人单位既重视管理素质,也重视思想道德品质,还看中心理承受和调适能力以及洞察和分析能力。此外,良好的协调和沟通能力,吃苦耐劳、奉献精神以及独立工作能力等也是企业非常看重的。

由此可见,高职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需要完成的是从知识转化为能力,再从能力中提炼出知识的理论学习和能力学习的过程,既需要通过课堂教学完成知识学习,又必须通过各种实习实训完成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然后通过报告、考试让学生从工作实践中抽离出具体的理论,重新形成其对理论的认知。

三、珠三角经济发展对高职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组织的影响

(一)对专任教师的选拔与培训

优化师资结构,提高队伍素质,使之能够胜任专业教学任务,从而更好地服务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目前,从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师生态现状看,“双师”教师比例较小,有企业工作背景和创业经验的更少,难以适应高职教学的需要。通过分批对教师进行行业岗位技能培训,使专业课教师都能够既上理论课又能指导学生实践课,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每位教师都能够承担1至2门实训课程的教学任务。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珠三角相关企业对应专业岗位进行锻炼,以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具体可以通过脱产实习、寒暑假实习、影子实习等方式实现。

此外,通过提高企业专业人士兼职的比例,聘请企业专家和技术能手担任部分课程的教学,尤其是实训部分的教学,是保障实践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对实习实训教学环节的管理

1.虚拟实训软件

构建以“工商管理实训软件”为基础的校内实训项目,用于学生的校内实训模拟,把主干课做为模拟实训的主要课程,使教学更加贴近社会实践,对于学生掌握和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2.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验室模拟实习和校外实习两部分,它不仅是高职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的有效手段。校内利用场地打造学生创业基地,校外实训和顶岗实习、带薪实习都是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主要途径。必须重视实践教学,使学生敢动手,能动手,会动手,真正掌握操作技能。

(1)实验、实训、实习开出率必须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比例。

(2)利用现有的校外实习基地完成一到两个产学研结合项目,组织教师带领学生广泛参与,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3)专业课要按教学计划规定的课时完成课内实训任务,切实改变填鸭式教学方法,向启发式与互动式的教法转变。

(4)努力提高学生课外实践能力,组织学生广泛参与社会调查、企业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

3.课程建设

(1)精品课程。加快精品课程建设速度,形成工商管理专业精品课程核心体系。根据市场需要和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将职业证书教学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对理论课时偏多的专业课程进行压缩,增开新的有助于就业、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课程,按照能力模块调整教学计划。

(2)教材。尽量选用近两三年出版的省部级优秀高职高专教材作为教学使用教材。

(3)现代化教学手段。近年来,多媒体及现代网络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教学效率与效果。这种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促进了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发展,取得了极为突出的教学效果。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整合各任课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做到资源共享,实现教师多媒体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三)对教学质量的控制

1.内审制度。组建工商管理专业内审小组,建设内部质量控制制度,按照统一要求完成授课和对学生的考核,保证毕业生的质量。

2.外审制度。由工商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定期委派外审专家对各学校进行审查,包括抽查、审核学生学习成果的情况以及教师评价的情况,提出整改建议等。

3.企业反馈制度。珠三角中小企业定期向毕业生所在学校反馈毕业生使用情况,学校及时对相关教学环节和过程进行调整。理的工商管理人才,并为进一步攻读工商管理类本科及研究生(MBA)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进行专业课程设置时首先要满足珠三角经济发展对高职人才的需求,其次要满足学生终身教育的需要,培养宽口径、多出路的毕业生,最后还要兼顾课程配置的前瞻性和创新精神以及对企业家精神的培养等。

四、结语

7.浅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优化设计研究 篇七

一、延边州旅游发展状况

旅游业的大发展带来了人才的大需求,加快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提高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满足旅游业日益增长的中高级人才需要势在必行。“十二五”时期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旅游产业的主要规划是以长白山自然风光、朝鲜族民俗风情、中朝俄边境风貌和冰雪等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为重点,以“梨花节”、“民俗节”、“冰雪节”等特色节庆活动为载体,以“休闲度假、健康养生”为主题,合理配置和有序开发旅游资源,创新和打造延边旅游精品,加快景区(点)的开发和建设,全方位开展民俗、边境、生态、冰雪和红色等多种形式的旅游。充分利用图门江地区独特的旅游资源,建设中朝俄边境国际观光旅游合作区,打造游客一次游三国、走多地的图门江区域一体化黄金旅游圈。与此同同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 年,形成适应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的衔接,有利于培养一大批素质高、能力强、视野开阔的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以适应目前我州旅游业飞速发展的需求。

二、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这个规划的前景下为职业院校旅游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提升延边大旅游产业服务能力指名方向。然而在实践教学中感到,由于各县市教学资源参差不齐,在中高职课程体系开发中,各有思路,各成体系;课程、教学内容设置重复;课程评价缺乏层次性和区分度。

1.招生衔接问题。中国高职院校以招收普通高中学生为主,对口升学招生指标限定在5%以内,并且文化课占总成绩60%的比例,考试几乎等同于普通大学的入学考试,没有突出职业教育中的“职业”二字。这样的政策导致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接受高职教育的机会很少。改革招生政策,使中职学生既可以选择就业,也可以升入高职高专学习,更多的中职毕业生可以升入高职继续学习,才能建立中职与高职的衔接的有效路径。

2.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衔接问题。中等职业教育是为了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培养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中级应用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目的是为了适应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各类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高等职业学校应该在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中级应用型人才的基础上,培养出高级应型人才,这就使培养目标得到衔接。然而,在现实中却是中职学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旅游行业培养服务型初中级人才,因此,中职学校注重对学生导游、餐厅服务、客房服务等技能的传授,整个教学围绕学生就业而进行,不同程度存在着轻基础、重专业,轻理论、重实践,轻理解、重操作的倾向,有时候只是培养某一具体职业岗位的就业技能或单项服务能力;而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是培养高素质高级技能型等专门人才,专业设置更多的是针对岗位群,人才培养的面相对较宽,因专业培养目标的差异,导致了课程等支撑体系的不衔接。这两者的不匹配对职业人才的培养影响很大。

3.教学过程和课程的衔接问题。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最重要载体,但目前从国家到地方均未对如何构建中高职贯通的专业课程体系提出明确的要求。而且在实践中也未解决好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问题。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专业课内容重复。国家和地方都没有具体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缺乏中高职贯通的统一教材,特别是专业课教材。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各自确定自己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造成一些专业课程中高职阶段内容重复的现象。如中高职同时开设《导游概论》《导游基础》、《政策与法规》、《吉林导游》、《导游实务》、《旅游心理》等课程重复率达到60%。第二,公共基础课脱节。中职学生升入高职院校后,对文化课的学习普遍感到比较困难,尤其是数学、计算机、英语等课程,这显然与目前很多中职学校存在“重技能轻文化,重操作轻理论”的倾向有关,这实际上反映出中高职在课程结构设计指导思想上的差异。

这些问题导致了中高职课程衔接的不畅,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了办学效益,阻碍了我州旅游产业人才建设的发展。

三、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解决思路

1.突出“旅游职业”招生特色,构建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的“立交桥”。改革对口招生选拔制度,调整考试科目权重,适当降低文化课分值,提高专业课分值,突出对技能水平的考试权重,要给予中职毕业生自主选择高职院的权利,且高职招生计划要逐年增加到当年中职毕业生总数的30%~50%左右。例如,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可在《导游实务》、《导游基础知识》、《政策与法规》和《吉林导游》等课程中有选择地进行考核,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加试导游模拟现场口试的内容,全方位考核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最后,将文化课识考试、专业理论考试、专业技能测试的成绩按照一定比例计入总成绩,并进行录取。

2.培养目标和规格的传递性。培养目标和规格是反映某类教育本质特征的两个不同方面。中、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和规格上有许多共性,例如,两者都具有职业性、实用性、技能性等特点。培养目标都主要从行业的职业岗位不同要求及相应规范中去确定,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学校应该在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中级应用型人才的基础上,培养出高级应型人才,这就使培养目标得到衔接。如中职学校培养临时导游员(地导)或全国导游员,高职学校培养中级导游员。

3.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在旅游行业指导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聘请中职校的专业教师和行业企业技术人才全程参与中、高职衔接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共同探讨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就业岗位和在中、高职两个阶段应具备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构建课程体系,确定教学内容。(1)课程体系的衔接:根据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要求,系统构建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由浅入深:中职课程重基础,强应用,让学生初步建立职业概念;高职课程重实践,强创新,鼓励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场景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性。(2)课程内容的衔接:与中职合作制定相互衔接的课程标准,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顺序和实施路线,既要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复,又要拓宽和加深课程内容,真正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性、逻辑性和整合性。文化基础课程注意中、高职层次知识点的有机融合,以适应其渐进性学习和终身教育的需要,中职阶段注重基础素质教育;高职阶段注重学生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全面培养,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3)职业资格证书的衔接:分段完成职业技能培训,中职阶段进行初级培训,获得初级职业资格证书,高职阶段进行中级、高级培训,获得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4)教学模式的衔接。无论是中等职业教育还是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模式上都应突出操作性、实践性的职业教育特色。如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双证书”毕业要求、与行业企业的密切联系、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的建设等等,都是共性特点,哪个阶段缺少哪个环节都会使衔接出现故障。(5)改变传统的评价办法,健全质量评价机制。转变以课堂、专业知识考试分数为唯一衡量学生、教师和学校的教育质量观,树立以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个性特长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为标准的教育质量观。将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纪律、实操技能与大型考试有机结合起来,采用更灵活的评价机制,为不同的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学生升入高职院校深造创造条件。

8.浅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优化设计研究 篇八

关键词:双项目 营销策划 能力 教学评价

营销策划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核心课程,是对市场营销知识的综合运用与实践,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需运用营销策划的基本理论和流程方法,采取科学的方法,为企业提供操作性强的营销策划方案。在对课程的教学中,应主抓“怎么用”,而不是要求学生学习“是什么”。因此,在课程开发及应用上更应注意加大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1 营销策划课程对学生的能力要求

1.1 获取和处理信息能力 在营销策划方案制定中,市场调研分析是制定策划方案的依据,也是策划人员工作的一个必须内容。这就要求策划人员具备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对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能力培养中,学生要学会自觉、主动的思考,学会总结和提炼问题,还要学会运用已知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1.2 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是营销策划方案的灵魂,只有这种灵魂才能彻底征服企业决策者。因此在营销策划课程的教学中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对这种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努力营造一种氛围,这种氛围要能较好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要能让学生在丢掉束缚的环境中发散思维,还要能让学生在思维的过程中不离开主题。

1.3 知识拓展能力 在营销策划方案的制定中,策划人员要想完成一份优秀的策划方案,对知识的拓展能力的培养也是不可忽视的。获取什么信息、怎样创新思维,这些只有在知识不断积累过程中才会有所见解,有所发现,最终成为自己的创新思维。在对学生这种能力的培养中,不但要注重专业知识的教学,还要加大对知识面的拓宽。

1.4 撰写表达能力 营销策划方案的最终成果,一是通过策划文案呈现出来,二是通过报告会形式说服决策者,“眼观”和“耳听”同样重要,这就要求策划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文字功底,还要求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对学生的培养中,两种方法可以锻炼学生的该种能力:一是多写,二是多讲。

2 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学生能力培养需求

2.1 安徽国防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特点 安徽国防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为三年制,自2012年开始自主招生以来,大约1/3为自主招生,2/3为普高招生,且为混班教学,学生进校时学习成绩普遍较低;由于入学方式不同,学生学习自觉性、学习成绩、学习态度、社会实践能力等均差距较大,学习态度好的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普遍较弱,而社会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学习自觉性较差,所以要在不同类型学生中获取平衡,这给教师教学带来了较大难度。

该专业目前采用“2+1”工学交替教学模式,这使得学生在校内学习基本知识的时间大大缩减,要把所有专业课程在短暂的时间里传授给学生,还要求所学的知识“即学即用”,这对教师教学也带来了不小挑战。

2.2 现有教学方法无法满足能力培养需求 该院市场营销专业教师结构配备基本合理,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在对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方法上也在不断研讨、改进,但基本是以教师教、学生学为主,这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是远远不够的,现有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学生想要提高实践能力的需求。

2.3 现有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脱节 目前该院市场营销专业教师绝大多数是“学校-学校”型,即从高校毕业便进入该校从事教学工作,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自身实践能力较弱,虽有心加大实践教学,却往往力不从心,所以最后还是以基本原理和知识点的教授为主,导致现有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脱节。

3 营销策划课程教学设计优化

3.1 双项目并行的教学内容设计 根据市场营销专业能力培养要求,制定营销策划课程教学计划,依据校内、外现有企业资源,结合本地发展特色制定五个综合项目,见表1。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之初首先自由组队,选择团队感兴趣的项目,并将这五个项目贯穿课程始末。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最终学生要根据最初所选项目制定切实可行的营销策划方案,并汇报方案作为课程成绩一部分,通过该项目的最终完成,使学生掌握不同类型、不同环境下的营销策划基本技能和核心技能,为将来成为一名成功的营销人、策划人奠定基础。

除了五个课程项目之外,在每章节学习中还将制定章节项目,建立在校企合作企业基础上,章节项目可根据每组所选的综合项目而细分也可事先拟定,在每章节之初布置任务,章节结束之后汇报任务完成情况,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每章节知识,将综合项目融入整个课程教学中,见表2。

3.2 教学方法设计优化 作为市场营销专业核心课程之一,营销策划课程知识点涵盖市场营销专业几乎所有知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大致分为流程讲授和项目完成两个部分。根据教学内容安排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方法。

3.2.1 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一般为授课教师设定一典型情景,供学生思考分析,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案例的设计上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典型案例的分析应用;二是真实营销策划方案的设计分析。

3.2.2 团队协作。营销策划工作绝不是单打独斗的工作,所以在课程的教学中,通过团队协作学习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具体分为六个部分:一是团队协作,拟定口号。以3-5人为一组,通过自由组合方式,明确责任人及成员分工,拟定口号,设定目标,增强小组凝聚力;二是任务前置,激发兴趣。授课之初便布置任务,每组根据实际情况自由选择任务,在平时生活中便开始收集资料,以激发同学学习兴趣;三是激发创意,确立策划思路。通过小组汇报任务进展情况,积极听取其他小组任务完成情况,确立策划思路;四是团队探索,制定方案。在指导教师的带领和指导下,进行实地调研,对资料进行整理,制定营销策划方案;五是讲解论证,不断完善。对任务完成情况分阶段进行汇报,各小组之间进行互相评价,吸取意见,不断完善方案;六是答辩考评,总结调整。在课程结束前各班级同学进行集中汇报,并回答答辩教师问题,根据教师的意见对方案进行调整、定稿。endprint

3.2.3 开放式教学。营销策划方案的制定离不开准确的调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走出去、引进来”,具体来说:一是要不断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进企业;二是将学生的策划创意付诸实践。对学生设计较佳的策划方案,可在校园内进行实际演练;三是要将企业人才请进课堂,通过零距离沟通,可大大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3.3 教学评价设计优化 以双项目并行为载体,以创新性思维模式培养为宗旨,以能力打造优秀的能适应社会需求的营销人才为最终目标,这是在对每一个项目设计与教学时必须严格把握的,如何达到上述目标,必须制定相适应的考核办法与标准。见表3、表4。

4 教学实施保障

4.1 教师自身素质不断提升 高等职业教育力在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这对教师来说需不断为自己充电,定期下企业锻炼,努力成为既有精湛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战经验的“双师型”素质,做到“台上是理论家,台下是实战家”。

4.2 课内与课外教学相结合 在项目教学中,学生从原来接受知识转变为现在的在实践中运用升华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现有特点,敢于尝试各种教学方法,敢于将教学阵地搬出教室,走向社会,来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

4.3 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校外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课程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主要有弥补校内实训基地的缺陷,不仅可为学生提供真实或仿真实训场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缩短工作适应期;还可为广大教师提供下企业锻炼机会。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中要不断探索灵活的合作模式,加强基地建设的管理,力求实现校企互赢的合作模式。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9,04(1):68-70.

[2]张海燕,曹深艳.高职经济类专业课程项目教学改革系统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10(8):53-55.

[3]夏建国.技术教育:一种必须重视的教育类型[J].职教论坛,2011(01):111-113.

项目名称:

市场营销专业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编号2013xqhz01)。

9.浅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优化设计研究 篇九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职院校作为高职教育的主要载体,理应承担高职教育发展的历史使命,而其关键在于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也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高职院校管理者一直努力探索的问题。本文对高职院校教师弹性管理的内涵和本质进行分析,旨在为高职院校教师管理提供一种有效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一、高职院校教师弹性管理的概念

所谓“弹性管理”(Flexible management),从管理者角度看就是包容,用更系统、发展、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从管理对象来说,就是在一定程度上赋予被管理者自由调整、发挥的空间。高职院校教师弹性管理是指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管理者根据学校的发展实际和需要,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依靠教师并为其主体性发挥创造适宜条件,以实现教师和学校共同发展的动态的、创造性的管理。从内涵上看,教师是教师弹性管理的核心,这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要有人本观念,把教师摆在突出位置;二是要正确使用、培养教师,相应的职位对应相应的能力,建立周密的委托代理关系。从外延上看,推行弹性管理不是弱化刚性管理。弹性管理的“人本中心”原则使其成为刚性管理的升华和润滑剂,对于避免和缓解管理中的矛盾具有重要作用。但夸大弹性管理的作用会造成决策、管理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因而一定程度的刚性将是弹性管理的质量保证。

二、高职院校教师弹性管理的本质

高职院校教师弹性管理既是一种教师管理思想,又是一种新的管理原则和对策。其本质体现在以下方面:

1.以师为本、因师而治的管理哲学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强调把人作为发展的中心,“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高职院校的作用和历史使命决定了其最重要的管理理念就是“以人为本”,这是从事学校管理工作时应当树立的一种教育管理哲学观。一方面,教师是学校教育的组织者、执行者,是教育教学改革的直接实践者,是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配合的桥梁,是实现高职教育历史使命的关键。教师用自己的劳动将前人积累起来的知识和技能等财富传递给学生,教给他们求知方法,引导他们开展探索,不断进行创造。另一方面,学校要使学生健康成长,首先就要让教师健康成长;学校要使学生全面发展,首先就要教师全面发展;学校要开发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首先要开发教师的智慧和创造力;学校要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首先就要给教师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以师为本、因师而治既是教师弹性管理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又是教师弹性管理的核心。

以师为本的管理,首先要求学校管理者把教师当做“人”,尊重人,相信人,而不是视其为一种生产要素、资源或完成教育任务的工具。尊重人就是要尊重人的差异、人格、价值、权利、选择、个性和尊严等,最大限度地相信教师,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其次要求学校管理者通过人性化的手段激励教师,充分调动教师的参与意识、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教师感到自己是一个有理想、有头脑、有主观能动性、有创造力、有价值、有作为的人。最后要求学校管理者能够使教师充分发展,使教师通过工作获得人生的价值和主动发展、成长的喜悦。

2.理性与非理性相结合的管理思维模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政治、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管理理论的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以“理性主义”为基石的科学管理理论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管理的要求,非理性主义应运而生。“非理性”是相对“理性”而言的,指主观精神世界中与理性相对的范畴,主要包括意志、本能、直觉、无意识的力量。当今高职院校处在快速发展中,许多只注重管理的科学化,强调制定完善、严密的规章制度,强调定量评价等理性因素,而漠视非理性及非理性教育,使高职院校的管理效能大打折扣。在民主意识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非理性管理的作用将越来越明显,被管理者的自觉性大大增强。实现“没有管理的管理”既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又是21世纪学校管理的主要思想之一。然而,非理性管理体制也有其局限,它注重人性的因素,但存在忽视甚至排斥科学管理的倾向。因此,将理性与非理性统一起来的教师弹性管理体现了21世纪高职院校管理发展的主题,是教师弹性管理的内在特征。

3.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具体管理制度。原则性是指一定的规范、纪律、约束措施和规章制度等,它们是内在的“合约”,是高职院校管理者和教师为学校、教师全面发展而形成的共同原则。灵活性是指高职院校管理者在教师管理的制度、时间、空间、任务和评价等方面的合理伸缩性。高职院校教师弹性管理要求使管理对象在一定的条件约束下,具有一定的自我调整、自我选择、自我管理余地和适应环境变化的余地,这就涉及“度”的问题。“度”过小,往往导致管理僵化、呆板,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度”过大,则会出现无政府状态,也不能有效发挥教师的作用。要把握好弹性的“度”就应考虑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符合本校实际、符合保持学校政策的连续性和秩序的稳定性、符合基本适应教师的承受力、符合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素质条件等,这正是教师弹性管理思想的基本要求。

4.科学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管理方法。科学性反映了管理的自身发展逻辑和效率追求。人文性反映了管理中人的发展逻辑和人性要求。弹性管理体现在方法上必然是科学性和人文性相结合。即既要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精确的量化评价标准、严格的奖惩制度等科学、理性的管理手段管理教师,又要在制定规章制度、评价标准、奖惩制度时充分调动教师积极参与,多征求教师意见,并有一定的弹性。在实践中,把教师权利作为基本的出发点,把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意识、满意程度等作为教师管理的价值取向,给教师的工作改进以更大的空间,期待教师的自学与自主。

5.教师与学校共同发展的管理价值理念。高职院校教师弹性管理实质上是以促进教师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实现教师与高职院校共同成长是高职院校教师弹性管理的理想目标。要做到这点,不能单方面要求教师修正自己的行为模式、价值理念等来适应高职院校的需要,高职院校也要考虑适合教师个体的发展。学校不仅仅是教师工作的场所,也是教师生活与发展的空间,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推动学校发展的根本动力;教师自身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是有机统一的,教师自身的持续发展必然会带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高职院校本身的架构应与教师弹性管理方式相适应,即学校的管理体制、组织体系、功能及各项规章制度都要真正体现尊重人、关心人、体贴人、发展人的宗旨,都要凸现教师弹性管理的理念。学校要建立一种适合教师成长、进步的机制和文化氛围,能满足教师寻求生命内涵、实现生命价值的高层次需要。

[参考文献]

10.浅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优化设计研究 篇十

高职旅游管理人才与本科、研究生层面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一个最典型的区别就是,更加注重学生在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这也成为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就业的一个优势条件。那么,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如何培养符合企业用人需要的专业人才?工学结合无疑是现阶段的最佳选择。与具有一定行业影响力的企业合作共同培养学生,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旅游行业密集型人才需求的问题;另一方面,学生真正在一线企业学习,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旅游行业,认识到自己在专业技能方面的不足。此外,企业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技能的培养,更加具有实用性和有效性,缩短了学生从校园到企业的过渡时间。

2.2明确培养方向,因材施教

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初期对自己所学习的专业了解不够全面、深入,对自己今后的工作方向、就业方向不够明确,因此在一年级的授课阶段,除了对学生的日常教学和管理外,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和特点积极引导适宜的专业发展方向。高职院校可以根据本院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研究领域和个人特长,进行研究方向的划分,如可划分为:高级导游方向、旅行社业务方向、旅游景区讲解方向、会展服务方向、旅游外语方向、专升本方向等。每一个专业学习方向可以由一位或若干位教师负责,作为该方向的导师。学生可以根据学院提供的导师及导师研究方向,双向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向和导师。在二年级的学生中,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研究方向,授课内容及学习课程有所侧重。这有利于因材施教,培养出专业特长更加突出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从而避免了培养的学生千篇 一律的结果。

2.3根据旅游管理岗位设置课程

大多数高职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一旦确定,基本上很多年不会发生变动,而不考虑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如何变化。对此要求专业教师、专业负责人要密切联系企业,深入行业一线,及时了解旅游行业的发展变化,以及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根据一线旅游企业各个相关就业岗位的设置,不断调整专业课程。专业课程的内容也要密切联系实际,学院可以同企业进一步合作,共同完成教材编写和课程内容的设置。对于部分与行业岗位紧密对接的专业课程,应作为重点课程开发建设。如导游业务、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旅行社计调实务、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等部分课程,直接对应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应进一步加强这类核心课程的建设,保证学生在本门课程学习结束后就能够达到该岗位的要求,胜任该岗位工作。这类课程,高职院校必须与企业深度合作开发,与行业企业一线优秀的导游员、旅行社经理、旅行社计调、旅游景区管理人员共同研讨课程内容,共同完成授课任务,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真实地深入工作岗位学习岗位技能。具体可由企业专家手把手、一对一指导,专业教师保证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2.4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要想培养出具有较强实践技能,适应旅游行业需要的合格人才,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就必须要具备突出的、过硬的专业技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应根据各自的研究领域和专业特长,密切结合旅游发展的最新动态和要求,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的专业技能。打铁先要自身硬,只有高素质高技能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专业素质过硬的学生。教师必须要保证企业一线工作的时间;高职院校应为专业教师创造便利学习条件,保证专业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完善。

2.5借鉴国外旅游管理的先进教育理念

瑞士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的教育模式享誉世界。我们可以结合高职特点,借鉴其先进的课程设计模式,围绕旅游管理的实际需要开设课程,形成店校合一的模式。此外,德国成功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与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也完全适用于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双元制”职业教育就是整个培训过程是在工厂企业进行的一种教育方式。在德国,员工编制人员超过20人的企业就有承担职业教育的社会责任,就需要企业提供资源和条件来培训学生,这是德国企业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虽然我们国家现阶段还没有这样的条件,但是各高职院校有必要创造条件去寻找这样的企业,真正为学生提供工作岗位,培养职业技能。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成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和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这是旅游管理专业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澳大利亚在旅游酒店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也值得我们学习。首先,澳大利亚旅游酒店人才培养采取细分专业种类和增强学生专业能力的方法;其次,在专业课程设置上重视实践能力。澳大利亚对学生实习高度重视并制定了统一的实习制度,有着严格的规定。最后,通过选修课让学生选择自己的职业方向。各高职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将这些成功做法应用到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来。

3结语

11.浅析设计的优化管理 篇十一

【关键词】生态园设计;管理

设计与管理的是否合理,对于负责人来讲是每项工程是否达标的体现。而当你对多个项目并进行设计与管理的时候,同时又参与其中某一项设计的时候,就不能象管理一个项目一样,进行从头盯到尾,对每个问题都能按规范规定进行解决,无论从体力与精力上讲,还是时间上来说都是不现实的。如果你需要赶进度,结果就是不但精神紧张、身体疲惫,而且同时发现,你已经处在焦头烂额之中。所以,设计管理必须要有前瞻性,否则项目就会因设计而影响进度、影响使用。

大庆油田生态园位于世纪大道西段,奔腾转盘西侧,总占地面积293.4公顷,全园分为两部分,分别是办公区和生态园区。工程项目为招标,涉及设计单位4家,工程由系统工程、环境小品、音乐喷泉、灯光栈桥、植物绿化、设施配套等六个子项工程组成。工程项目于2004年5月招标,2004年12月完成初步设计,2005年4月完成施工图设计。其中:环境及配套部分2006年9月完工,现运行状况良好;绿化部分2007年5月完工,成活率达99%。

该工程位于西城区西部,是油田的主要产能区域,任何建构筑物与系统管线的施工,都会与生产系统发生矛盾。因其规模大、地形地貌复杂、设计难度高,备受市政府与油田公司的重视,也是创建生态城市的重要体现通过对大庆油田生态园的设计管理,总结以下几点感受:

1.精心管理、优化设计方案,降低工程投资

(1)办公区的竖向设计完全按照原有的地形北高南低进行设计,只是对原有的地形进行了相应的整理,排水坡度在0.1%-0.3%的之间,满足排水要求,不但减少了大量的土方填挖,也节省了人力、物力与财力生态区的竖向在满足绿化坡度的前提下,以果午泡为低点进行设计,尽量减少土方填挖,使雨水排入果午泡。

(2)在办公区的东侧与西侧均有一条人工溪流,为节约水资源与日后管理的费用,经与设计协调,采用了给水、排水循环的办法。东侧溪流与果午泡形成循环系统:利用北侧假山的泵提果午泡的水,给溪流补水,流入南侧人工湖,再通过管道进入果午泡,使溪流水为活水;西侧溪流为自循环系统:南侧为原有的低洼地,设置提水系统,利用废旧管线将水提到溪流北侧的端头,水沿溪流回到低洼地,但需要不定期补水(利用果午泡水源)。

(3)生态园区的水系管理主要为果午泡。果午泡的水质为雨水,但由于井排道路的分割,形成了10个大小不等的死水泡子,水质很差。为了改善水质,用换水是不实际的,换一次大约需要120万立。为此,组织相关人员深入现场,方案比较,拿出泡子相连、清理淤泥、雨水洗刷的方案。这样,经过开春、深秋清理淤泥,夏天雨水冲刷的循环过程,使果午泡已经是水清树绿、鸟鱼的栖息之地,不但是蓄水泡,同时为生态园提供水源。

(4)在办公区的西北角有一座假山,高度10米,占地约900平米,若用土堆,大约需要5000立方土。为节省投资,协调设计与施工单位,进行土方置换。将占地范围内的土方,先清理出来,利用建筑垃圾与果午泡的淤泥进行回填,达到一定高度后,按照植物的栽植土要求,再将土方覆盖在上面。现在,假山上绿树葱葱,灯光凉亭。

(5)栈桥的设计与施工体现了大庆油田会战与修旧利废的光荣传统。在生态园内有2条栈桥,长度为4.5公里,若按设计施工的话,需要大量钢材。组织设计人员到资产库调查,确定可利用的旧管材,经过加工处理再利用。现在,栈桥不但是生态园的独特风景,也是居民健身、休闲的好场所。

(6)灯饰效果是生态园工程的独特表现。本项工程没有像其它的工程一样,拿着样本进行挑选灯具,而是根据企业的文化提出要求进行方案设计,经过筛选,通过动画描述,确定了现在的灯饰;同时,在节约用电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根据四季控制开、关的时间,路灯节能控制采用合资厂产品智能照明节能控制系统,设有专多抽头变压器,其一可在用电高峰低谷时抑制电压的波动,具有稳压功能,提高灯具寿命。其二根据时间在半夜时自动调低30%电压节约耗电。

2.以生产建设为主导,美化油田

(1)在道路施工中,满足生产车辆的前提下,改变原有路面的铺砌。同时考虑油田的发展,设置各种形式的过路涵。

(2)原有的井场均为黄土铺垫,为使道路环境不受到二次污染,利用建筑垃圾粉碎后碎石进行摊铺、压实。

(3)为保证生产与行人的安全,将生态园内的井场设置围栏。

3.以生产成本代替部分项目成本,体现工程的社会效益性

(1)调用油田生产单位的车辆,进行土方会战,对果午泡进行清淤。污水泡经过治理后,已经变得水清鸟多。

(2)集油田各单位的人力、技术可靠性,进行栈桥会战。利用废旧的管线经过挑选、打磨、刷漆等,焊接成了现在的桥面、栏杆。

(3)发挥全员参与的积极性,进行绿化会战。主要是植物栽植前期,将树坑挖好。

(4)利用油田设施的稳定性,进行电、水等系统接入,不用二次投入。

4.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1)由于设计单位受环境工程设计习惯的束缚,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深度不够。还有设计单位大部分为外院,沟通不太顺畅,也是直接影响设计质量的原因之一,同时也影响施工进度。

(2)该项目由于涉及设计单位与专业较多,在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出现专业之间协调不够细致的问题,如喷泉工艺、喷泉土建、喷泉外系统设计为三家设计院,由于对图不细,出现了水喷头与土建出口碰撞;道路施工时,过路套管少下的问题等,经现场协调均已解决。因此专业间的相互协调,设计过程中的对图,通过项目管理者精心组织和协调,把各专业存在的错漏碰缺解决在施工图纸之前,就可以避免在施工中发生返工、影响进度的现象。

(3)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发现设计与现场实际有不相符合的地方,需要在施工中修改和改进。如果在施工中,使设计人员多与现场施工人员沟通,使一些问题可以在施工阶段尽快得到解决,从而使设计更加完善,施工质量也会优质。

12.浅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优化设计研究 篇十二

1 明确人才培养方案模块设计的理念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模块时,要明确设计的理念。高职教育既不同于本科教育,也不同于中职教育,其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是职业教育的培养方式要以行动为导向,二是教育内容的表现形式要采取工学结合。因此,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要完全体现由工到学的特点[2]。

2 人才培养方案模块设计的步骤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要符合工学结合、以行动为导向的理念,在基于工作过程的思想指导下开发和设计。

2.1 开展物流人才市场需求调研工作

物流人才市场需求调研方式有三种:其一,通过专业网站查找关于物流方面的信息,主要包括目前物流人才市场的现状、未来物流市场的发展前景以及物流市场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其二,向本区域的知名物流企业以及与本校有合作的物流企业领导人及基层管理人员发放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有对目前物流产业的看法,物流产业发展现状,物流产业的发展前景,目前物流人才市场哪些方向的人才最缺乏,未来哪些物流方向的人才需求量最大,物流专业岗位能力(知识、能力、素养),目前物流人才哪些方面的能力有待加强等等。其三,与物流方面的专家进行访谈,进一步了解物流人才市场需求。

2.2 确定物流专业培养目标

物流人才市场需求调研工作完成后,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与分析,重点是市场对物流方面能力的要求,然后在考虑学院地理位置、办学条件、就业面向等基础上,准确地从就业方向、胜任岗位应具备的能力等方面确定物流专业培养目标。

2.3 分析并描述物流行业岗位(岗位群)与岗位典型工作任务

确定物流专业培养目标后,邀请物流企业、行业专家参与,在进一步讨论调研资料的基础上,对物流行业岗位进行分析,归纳出物流专业培养人才的岗位(岗位群),再按照企业用人需求,结合学院办学区域、师资、设备等条件以及办学特点,对具体岗位进行描述,并提炼出本专业所涉及的各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

2.4 行动领域与学习领域

分析了物流行业岗位及其典型工作任务后,确定一些相关的公司,并与这些相关公司开展校企合作,根据岗位工作要求制定相关物流方向学生的行动领域与学习领域,在学习中,不同方向的学生学习不同的专业课,并到与学校有合作的对应企业中进行实习。

行动领域与学习领域确定了之后,根据岗位要求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构建物流专业教学课程体系,包括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之后安排课程教学内容,并根据课程内容及能力要求设计实训条件、师资、教学方法等,这项工作完成后,人才培养方案初稿完成。

3 确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人员

3.1企业人员、行业人员、资深教师

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人员主要包括三类:企业人员、行业人员、资深教师。其中,资深教师包括本专业的资深教师与相关专业的资深教师;企业人员主要是企业兼职教师,可以是合作企业的主管人员,也可以是一线的、工作经验丰富且具有理论知识的员工;行业人员属于技术人员,具有从事物流工作五年以上,或者从事物流师职业资格培训鉴定工作五年以上,在物流行业、企业能独立从事某一部门的管理、经营、策划研究等主管工作,具有物流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者物流师国家考评员证书这些资历。

3.2 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进行指导和论证

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专业指导委员的成员可以是资深教师、行业专家、企业负责人等,这些成员需要具有一定的职称,必须拥有高级经济师、高级物流师、教授级高工、物流及相关专业的教授、副教授、博导这其中的任何一种职称。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成员确定之后,由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全体成员对学院已经制定好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分析与指导[3],对其中的合理之处与不合理之处进行讨论,并给出论据与修改意见,经过修改之后,再次经过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认证,得到审批之后,人才培养方案才能定稿。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物流行业是一个年轻且非常热门的专业,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与综合性很强的行业,高职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对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对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前期工作进行研究有利于提高其适用性与科学性,在实施中促进学生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的提高,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普遍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使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期间就掌握对应工作岗位需要掌握的技能,从而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有助于毕业生的顺利就业,文中主要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人才培养方案的模块设计进行研究。

13.浅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优化设计研究 篇十三

推进高职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着力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建设水平上,努力寻找适合职业教育发展的空间和办学方向,而加强专业群建设,培养学科教育品牌,增强学生职业教育素能,优化职业教育专业结构是激发职业教育活力和潜力的有效手段。旅游业的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通过深化专业群改革模式,在提升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上,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新特色。

一、专业群建设概念及实施意义

从高职教育课程设置来看,随着职业化教育理念的转变,课程职业设置更具灵活性。专业群建设,主要以一个或多个重点专业为核心,通过相关专业的组织结构优化来实现整合,从而达到专业资源共享,发挥集群效应的目的。高职旅游管理在推进专业群建设实践中,重点从专业群建设背景、各专业资源优势上,通过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专业课程结构、完善教育保障体系、突显人才职业能力养成,为推进高职教育改革、增强办学特色做出有益尝试。旅游管理专业群建设,首先是顺应了当前旅游业人才的发展需求,特别是在强化高职专业特色上,注重各专业教育资源的内涵式建设,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同时,旅游管理专业群建设,从其建设思路、原则和总体目标上,都强化了学科专业间的协同,特别是在具体实施中,明确了具体实施路径和改革方向,确保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旅游管理专业群建设思路及目标体系

1. 建设原则

围绕国家提出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号召,在深化高职教育改革实践中,充分发挥核心专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强调教学资源共享与互动,突显人才能力本位、就业导向,从构建专业岗位群模式上来实现培养目标。旅游管理专业本身课程体系的综合性、系统化,使其与其他相关课程之间具有良好的衔接优势,因此,在构建旅游管理专业群建设中,要遵循四项原则,以拓宽专业群的实训范围、增强专业群建设水平。一是专业协同要满足适应性原则,紧扣旅游管理专业,立足技能型、高素质人才定位,从适应旅游业人才目标上,遵循市场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满足社会人才需求;二是课程建设要满足科学性原则,从旅游管理专业群协同目标来看,要体现职业教育客观规律,注重人才培养差异化策略,增强专业竞争力,必然需要做好学科规划,规避盲目性;三是资源配置要满足开放性原则,结合现有教育资源,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拓宽校企合作深度,优化资源配置,如教学过程开放、师资队伍开放、实训实习基地开放等;四是在推进专业群整体合力中要遵循协调性原则,从投入、实训实习、师资配置、校内外资源协调上,强化共享与互动,实现整体一致提升。

2. 总体目标及细化

旅游管理专业群建设工作的开展,要明确总体目标,并且需要从教学资源、毕业生竞争力、专业群核心专业、拓展专业等方面进行细化。总体目标是立足旅游管理专业,着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其满足酒店、旅游景区、旅行社、会展服务等不同领域的岗位素能,具备人际交流能力、岗位实践能力、学习力、社会适应力、协作能力和创业能力。同时,深化目标建设,要从具体专业群目标细化中体现岗位特征。分解目标一:通过专业教育+酒店服务实践教学,使学生将专业知识与酒店服务岗位建立统合,能够胜任酒店管理服务型岗位需求;分解目标二:通过课程体系整合,强调专业教育过程系统化、过程化,在专业群课程与实践实训课程的融合中,强化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的衔接,使之符合国家职业资格要求,并在特色专业建设上,开发新课程,如渗透应用文写作、大学英语、形体训练等课程,增强学生职业竞争力;分解目标三:注重实训实践教学,凸显教育资源的共享。在校内实训室建设上,改建前厅、客房、餐厅等实训场地,新建会展实训室、康乐实训室,遵循星级标准,新建经营性旅行社、接待中心,并强化校外实训基地合作,提升校外顶岗实训利用率;分解目标四:注重师资队伍整合,引进各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特别是通过兼职模式,强化专兼职师资比例,优化师资来源,从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实训师资建设上来实现高度共享;分解目标五:突显学生社会服务能力,导入职业资格教育,围绕专业群来拓宽资格培训和认证工作,深化校企间的合作,提升人才培养与行业对接水平,尤其是推进“双师型”“双证书”制度,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三、构建旅游管理专业群建设的实施路径

1. 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上实现专业群整合

以旅游管理专业群建设为导向,需要从课程教学内容上进行整合,突显能力本位、工学结合特色,注重旅游管理专业与酒店服务岗位的深度融合。旅游管理专业群要融合旅行社管理、酒店管理、会展企业管理内容,强化职业能力素质提升。一是开展“双证书”模式教育,从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成长上,帮助学生获得专业资格和学历证书;二是开展订单式培养,突显专业群内人才订单班教育,如以某企业冠名,深化班级教学与企业资源的融合,特别是围绕企业人才需求,做到“企业全程介入、工学深度融合”,使毕业生能够适应行业人才发展特点,胜任岗位要求。如在前厅接待岗位能力培养上,围绕“旅游接待礼仪”“酒店英语”“前厅服务与管理”等课程,渗透典型工作任务,比如客房预定、电话转接、宾客接待、安排客房、行李提运、收银结账等内容,从人际沟通方式、熟悉酒店功能及特色等方面来加强岗位能力训练。同样,在课程群设置上,一方面要注重前厅业务课程的整合,在前厅工作岗位、岗位任务、职责要求等方面,利用模拟实训、工学结合来强化,特别是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岗位难题;另一方面加强通识课程渗透,比如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体育与健身、法律基础等课程,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满足其形体、态度、写作能力、职业安全等要求。同时,注重专业群核心课程建设,以“框架教学计划”来优化学习资源。再以“前厅服务与管理”为例,在课程组织上要与岗位职业标准相衔接,特别是与国家职业资格教育相一致,在教材开发及资源资源共享上,编写适合的讲义,充分利用校内酒店信息系统,通过实训室模拟训练、顶岗实训、深入企业专家授课等,来完善职业素质教育,确保学生职业能力养成。

2. 从实践教学上完善实训环境的共享共建

旅游管理专业群建设同样需要强化实践教学,而实训工作需要从校内外实训基地、实训资源的整合、共享上来完成。围绕课程教学体系,从职业技能、职业素质培训上,强调专业实训条件的共享性,提升实训室的`利用率。根据校内条件建立前厅实训室,其目标应该满足前厅场地培训、能够模拟星级酒店开展前厅正常运作,满足各类前厅服务及前厅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客房实训室在建设上要满足客房服务及客房管理的课程实训,如能够从客房服务流程、客房岗位技能训练上开展实践教学;餐厅实训室要涵盖中餐、西餐要求,能够从餐厅服务、管理上开展职业岗位技能、餐厅服务流程实践教学要求;校内旅行社要满足对真实情境的模拟,从旅行社日常经营管理、旅行社课程实践教学等方面来提升实践能力。如开展营销会客谈判,旅游团队操作、接待、组团等实训服务;会展实训室建设,要具备完善的会展功能,能够满足会展服务商管理、会展客户模拟服务、会展接待、会展工作管理等实践教学。在校外实训及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建设上,通过与星级酒店、旅行社的对接,从课程教学、岗位实践、专家授课等方面来构建实习、就业平台。

3. 从师资队伍上实现实训人才资源的开放与共享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群建设的实施,师资队伍建设尤为关键,实施中围绕“派出去、请进来”方针,拓宽校内外职业师资渠道,完善学科群教学、产学研体系。如在专职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师资共享性上,引入企业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来强化实践教学。细化来讲,对于学科专业带头人,一方面从本校选拔人才培养,另一方面开展外聘,特别是通过对本校旅游管理人才进行外派学习培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专业技术服务能力;加强与行业、企业人才的交流,鼓励本校师资开展产学研工作,并在专项资金投入、科研设施配套上,推进专业群课题的交流与实施;拓宽外聘师资范围,结合酒店、旅行社、会展服务等企业特色,着力从相关行业外聘业务骨干来提升校内实践教学水平,增强学生岗位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强化旅游管理专业群师资整合,拓宽专业群建设深度和广度,围绕重点学科建设,有计划、分批次地开展实训课程兼职师资的授课模式。

4. 注重社会服务和专业拓展建设

14.中高职物流管理课程体系研究论文 篇十四

摘要:基于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现状,可以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解析入手,从岗位职业能力和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关系以及应用岗位职业能力要素的分析,论证并完成课程体系衔接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职业能力

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过程中,中高职衔接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属于同一类型教育中的两个不同层次。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如何衔接,尤其是在课程体系及课程方面如何衔接是个很重要的现实问题。目前我国中高职衔接更多的是一种学制上的衔接,即外延式的衔接,而以课程为核心的内涵式衔接还很薄弱。没有课程衔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然流于形式,只有不同层次教育类型实现了课程衔接才能真正体现不同层次教育类型的衔接。因此,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实质与核心问题,是实现中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关键。中高职课程的衔接首先是课程体系的衔接,其次才是在课程体系衔接基础上的课程衔接。

一、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现状

国内虽然探索了多种中高职衔接模式,但课程衔接只是被当作中高职衔接的内容,并没有从学生的职业能力如何系统培养的角度进行系统一体化设计,导致中高职衔接出现众多问题,无法实现有效衔接。随着实践的推进,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核心地位逐渐得到认同,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也愈加深入。目前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上的问题,包括文化基础课程脱节、专业理论课程重复、高职专业技能(实习)课程层次不高甚至倒挂中职等情况,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对中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及职业发展过程的差异缺乏认识,在于对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认识不清晰,使中高职教学目标层次大体相同而导致的课程标准和内容重复。解决这个问题只能从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出发,通过对中高职学生就业岗位职业能力相关的核心要素如工作内容、工作对象以及使用工具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其中的差异,以此作为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依据。

二、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的依据

如何通过课程体系的衔接实现从中职的技能型人才向高职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转变是中高职衔接的关键问题,要实现课程体系的衔接,可以从中高职培养目标分析入手,通过分析中高职培养目标,找出中高职人才培养定位的差异,再分析这些差异是如何体现在各自的课程体系中的。

(一)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解析

由于物流行业具有服务领域广,就业岗位多等特点,而不同区域的中高职院校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周边的基础设施条件和产业不完全相同,所以在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的描述上会有不同之处,所以我们对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解析只能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词来入手。中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中关键词有:“拥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具备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仓储、配送、运输等基础服务技能”,“在物流行业及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生产、服务一线从事操作性工作的初中级应用型专业技能人才”。

高职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关键词有:“面向物流行业服务、管理一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必备的物流管理基础理论和物流服务专门知识”“具有(岗位名称)等基本工作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从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词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就业岗位的层次不同,中职属于服务一线操作性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属于熟练技能操作员不含基层管理,高职属于服务、管理一线,职业发展通道上含基层管理岗位;二是职业能力的侧重点不同,中职的职业能力培养在技能方面,而高职的职业能力培养侧重在技术技能方面。这些差异最终是体现在各自的课程体系中的。

(二)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就业岗位能力对比分析

不论对中职物流管理专业还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来说,课程体系都是体现培养职业能力的最直接途径,如何从岗位的职业能力培养和成长角度来看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衔接就需要从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就业岗位能力对比分析入手。因为物流行业具有服务领域广,就业岗位分布广的特点,所以,进行就业岗位的职业能力分析只能从工作性质的大类角度分析,不可分得过细。

下表是对适合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的岗位工作能力分析,岗位工作能力的差异主要从岗位工作内容、工作对象以及所使用的工具这三个维度来体现,因为工作内容和工作对象对应课程的教学内容,使用工具对应职业能力的训练项目,通过对这三个要素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高职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和职业能力训练项目方面的差异,而这样的差异正是中高职课程衔接的依据。高职学生和中职学生在职业能力方面确实有差异,而这样的差异体现在人才培养规格上的描述就是技能型人才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差别。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放在技能的培养方面,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除了技能培养外,还增加了技术方面的内容。

三、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的指导思想和途径

(一)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的指导思想

由于物流行业具有服务领域广和就业岗位多的特点,不同区域的中高职院校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和行业背景迥异,所以不同的中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在课程体系方面既有相同之处,也会有不同的地方。所以在实现中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在课程体系领域的衔接的指导思想是:遵循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提升,素质与能力培养并重。职业素质可以分为作为合格的社会人所应该具备的道德水准和作为职业人所具备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主要靠课程体系中的公共基础课模块完成。职业能力的提升主要靠课程体系中的专业课模块完成。

(二)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的途径

在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提升并重的指导思想下,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的途径也就顺其自然形成了:职业素质提升途径和职业能力提升途径。

四、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成果

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成果主要体现在高职课程体系中,主要以增加的某些课程或者某些课程中增加的内容来体现,增加的课程一般是源于物流企业中的某些岗位;在中高职的同一门课程中出现的高职课程内容比中职的多,往往是由于在这一岗位上有需要高职的知识结构所支撑的职业能力,所以就会出现同一类的课程中,中高职的课程教学内容不完全一样的情况。以下是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和宜宾职业技术学校(原宜宾商业职业学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研究成果。通过以上示意图,可以看出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中高职课程体系中哪些课程在人才培养上实现了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提升。

五、总结

上一篇:防暑降温安全知识培训下一篇:才艺少年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