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治理教学设计

2024-08-29

黄河的治理教学设计(13篇)

1.黄河的治理教学设计 篇一

“黄河的治理”是初中地理新课改人教版八年级第二章第三节“河流”中的内容。本部分教材主要围绕着对黄河的整体评价,黄河各河段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方案的研讨而展开的。重点在黄河环境问题的产生和治理上。对学生的能力培养重在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推理分析的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和创新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学习“黄河的治理”,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情感,而且对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是有益的,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很密切。真正可以做到从生活中学习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读图说出黄河的发源地、流经省区、注入的海洋、长度和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二)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学会用地图等资料,说明黄河的基本概况;能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基本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分析黄河作为我国的“母亲河”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唤起学生对治理黄河、保护黄河的责任感,并逐步树立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分析黄河为中华民族所做出的贡献及带来的灾难,了解黄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探究黄河治理方案。

教学难点:运用有关资料和已有知识储备,探究黄河所产生问题的原因和治理的措施。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活动探究法

教学准备:黄河多媒体课件、黄河壶口瀑布等景观图片及“中国地形图”等材料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播放“中央电视台黄河调水沙特别报道”的声像资料资料中白岩松说:“如果把黄河比作我们的母亲,母亲病了,我们要对她进行治疗。经过一段时间,黄河会治好了病有美了容。”据此提出问题:母亲病了,得了什么病?如何治疗?怎样进行才能做到既治病有美容呢?这一节课让我们来扮演医生,了解黄河,找出“病因”,“治疗”黄河。 设计理念: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其探究兴趣。

二、讲授新课:

提出问题:为什么把黄河比做母亲? 教师提供资料:“我国干湿区分布图”“济南每年引黄河水5.4亿立方米”等饮水资料,刘家峡电站、河套平原、华北平原等景观图片。

学生活动交流发言:从教师提供的资料中,感性认识黄河功能、灌溉、塑造等方面为中华民族做出了巨大贡献。

小结黄河的奉献:提供灌溉水源、提供水能、塑造平原等。

设计理念:通过了解黄河的奉献,激发学生对黄河的感恩之情,为下面“母亲病了”做进一步的感情铺垫。

三、黄河的概况

教师讲述:我们现在作为黄河的医生,想要了解黄河的“病况”和“病因”首先要了解黄河的基本概况。 教师提供资料:“黄河水系图”“中国政区图”“中国气候类型图”等。

提出问题1:黄河发源于哪里?注入那个海洋?上、中、下又游是如何划分的?主要支流有哪些?学生活动:读“黄河水系图”回答问题,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东流注入渤海;上、中游以河口为界;中、下游以孟津为界;主要支流游渭河、汾河等。

问题2:黄河流域地形、气候分别有什么特点?中、下游分别流经哪些省级行政区、地形区、气候区? 学生活动:读“黄河水系图”“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类型图”,做出回答。黄河流域以高原、平原为主,气候类型主要有高原山地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黄河中、下游流经的省级行政区主要是山西省、陕西省、和河南省、山东省;流经地形区主要是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流经地区的气候区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设计理念:通过读“黄河水系图”,让学生学会分层读图和提取有效信息的基本技能。 教师提供资料:黄河与世界许多河流比较表和黄河水的景观图片。 提问:通过读图和表,你对黄河(水)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学生回答:黄河含沙量大。

教师讲述: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之一,这是母亲河的病,而且病的很严重,急需治疗。

四、黄河忧患

教师讲述:黄河母亲的“病情”到底严重到什么程度?“病因”是怎么产生的呢?让我们继续扮演黄河的医生,一起来探究。

环节1:教师提供资料:黄河的“化验报告”——“黄河干流泥沙沿途变化图” 问题1:黄河个河段泥沙含量有什么变化? 学生活动:读图中年平均含沙量和年平均输沙量的数据,讨论分析数据的变化认识黄河各河段的泥沙有“上游较小、中游剧增、下游略减”的特点。 问题2:黄河下游有什么特点? 学生活动:继续读图,仔细观察,认识黄河下游“流域面积狭窄,无大支流汇入”。

环节2:教师提供有关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资料和下游地上和的视频“中国地形图”“黄河中游某地年降水量分布图”。

问题:黄河中游为什么泥沙剧增?下游为什么流域面积狭窄,并无大支流汇入? 学生活动:根据资料和所学知识探究(教师根据学情给予提示)。

探究1:从黄河下游地形特点入手,探究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是河水流速减慢,泥沙沉积,河床抬高。正因为下游形成“地上河”,所以流域面积狭窄,无大支流汇入。 探究2:问题: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有什么危害? 学生活动:读阅读材料结合活动题,认识黄河水灾危害之大,明确“地上河”河下游水患之间的关系。

环节3:学生归纳:黄河主要的“病症”是下游水患,其“病根”在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环节4:问题:黄河母亲还有哪些“病症”? 学生活动:在读“黄河的忧患”图,及教材P50-52活动中的相关资料,简单了解黄河沿途的土地荒漠化、凌汛、断流等问题。

设计理念:本环节采用了探究模式,将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情景生活化,让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由于内容较多,课堂时间有限,在内容处理上要注意突出重点,详略得当。过渡:“黄河难治根在泥沙”,请同学们再次扮演黄河的医生,为母亲河开处方。

五、根治黄河

教师提供资料:最新的黄河调水调沙视频资料及数据,“同等降雨量、不同植被下的水土流失”图,黄土高原植被变化资料。 问题1:“调水调沙”对黄河治理有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认识“调水调沙”对治理黄河的重大作用。 教师讲述:“调水调沙”有效的治理了下游水患,治标不治本。

问题2:那么如何为黄河调理治本,治理黄河的关键——黄土高原地区呢? 学生活动:读“等降水量、不同植被下的水土流失图”,讨论分析,得出治理黄河关键在于治沙,根被措施是在中游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问题3:针对黄河各河段的生态环境问题,我们如何开“处方”? 学生活动:针对黄河各河段提出相应的符合科学人地观的治理措施。 河段开发利用与治理措施

上游梯级开发。修水库、建立水利枢纽工程。

中游陡坡植树造林、缓坡修梯田,沟壑打坝淤地等。关键是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下游加固大堤,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教师讲述:同学们可以通过阅读黄土高原地表植被变化的相关资料,了解治黄的成就。 设计理念:本环节重在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地观,选择新的热点素材对知识进行重组。目的有三:

一、启发学生积极发散思维,水到渠成形成过年:

二、不拘泥于具体的知识框架,突出重点。

三、拉近学生与陌生知识之家的距离,是学生亲知善学。

六、课堂小结:短暂的学习也许远远达不到你对黄河了解的要求,如果你想了解黄河更多资讯,详情可阅读《黄河儿女》类报刊杂志或登陆黄河网等,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小论文或演讲稿、手抄报等适合自己的形式完成《我说黄河》,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黄河原来的美貌。

七、作业:课后练习板书设计

第三节河流与湖泊——黄河的治理

一、黄河的地理概况

二、黄河的奉献

三、黄河的忧患

四、黄河的治理

教学反思:黄河的治理一课围绕黄河治理的措施时,教师让学生进行讨论发言,有的学生说黄河的治理要全流域多植树造林,有的说应不断加固黄河大堤,有的说应充分利用黄河水来灌溉西北干旱地区,还有的说应建更多的水库防止黄河泛滥等等。教师对这些同学一律给予肯定的表扬,反思之后认识到没有给予深入评价。 师生互动教学要体现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上面师生互动活动似乎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回答的理解尊重、平等对待的原则,其实并未做到:学生的回答都有不足之处,教师在肯定学生回答的同时也要进一步提出问题与学生进行探讨,这才体现教师在知识,同时教师又画龙点睛又凸显出教师的权威性。如上针对有的同学提出将黄河水用于充分灌溉西北地区,师可以表扬其点子不错,同时又要指出黄河水量有限,目前黄河上中下游河段时常断流,因而盲目发展灌溉不好也要合理。从而使学生认识到黄河灌溉也要有度合理,使学生的认识又向前迈出一大步。 课后评价:

1、教师的教学设计能贴近学生知识水平和生活实际,学生能有内容可回答。

2、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注重发挥地理学科的特色,在指导学生读图、用图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紧紧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较好地将“学为主、教为导”课程理念落到了实处。,

4、这节课也可能会出现不足之处:一是教学节奏出现了不够协调的现象,显得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二是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还没有进行充分的预见。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没有进行详细的分析,对教师如何进行讨论过程的引导关注不够。

2.黄河的治理教学设计 篇二

黄河上游水体较清, 中游冲刷黄土高原, 导致泥沙俱下、水体浑浊;而下游容易淤积, 造成河床抬高, 形成悬河, 决口为患。治河当治沙, 为此浅谈几点治沙理论, 和大家共同学习。

1 以水冲沙原理

“以水冲沙”理论和方略的提出, 源远流长。明末的潘季驯提出了“束水攻沙”、清代靳辅和陈璜提出了“以水攻沙”。新中国成立后, 王化云等专家概括地提出“拦、用、调、排”四字的治河方略, 其中“调”就是调水调沙。只是因为受制于当时生产力水平等因素, 这一正确的认识难以实施。

大浪陶沙, 惊涛拍岸。这种场景形象的论证了“以水冲沙”的正确性。泥沙比重大于水的比重, 在静水中下沉;而在动水水中可以被水推动。处在动水中的泥沙, 一方面受重力作用有下沉的趋势, 另一方面又受到水流的冲刷、紊动 (混掺、上浮、扩散) 作用而被长距离携带。当泥沙所受到的重力作用大于紊动扩散作用时, 泥沙就下沉淤积。当紊动扩散作用大于重力作用时泥沙将被上浮或者河床被冲刷。正是由于重力作用和紊动扩散作用的共同作用, 才可以实现泥沙的长距离运动。它的运动方式大体有“推移”和“悬移”两种, 河流中较粗的泥沙在河床面附近做滑动、滚动、跳跃等形式的运动称之为推移。泥沙的推移运动具有间歇性, 走一会, 停一会。运动的泥沙也有可能与静止的泥沙置换, 即水流冲刷和泥沙淤积交替出现。泥沙前进的速度远小于水流速度。泥沙在水中 (自水面至床面之间) 浮游前进、运动速度和水流速度基本相同。泥沙的这种运动称为“悬移”做悬移运动的泥沙在水中的位置是时上时下, 其中细颗粒泥沙能上升到水面附近, 不与静止的床沙进行置换。基本保持在水的上部浮游前进。做悬移运动的泥沙中颗粒较粗的, 在运动时不仅时上时下的有时候回到河床静止下来, 或者与床沙置换。但是, 组成河床的床沙, 和做这两种运动的泥沙并没有固定的分界线。即可以互相交换, 又有可能发生转换, 不论做何种运动的泥沙, 在相同的水流条件下, 部分泥沙, 都可以静止下来变成床沙, 部分床沙也可以变成运动的泥沙;当水流条件变强时, 部分床沙将变成运动泥沙, 这就是冲刷;当水流条件变弱时, 部分运动泥沙回落到床面变成床沙, 这就是淤积。这样加大水的流量, 窄河槽束水, 水压增大, 流速提高, 推动泥沙加速前进, 减少泥沙淤积, 冲刷河道, 致使水流适时携沙入海。

2 调水调沙

黄河小浪底水库运用后, 黄河下游的防洪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 但多沙之河, 没有改变, 进入下游的水沙条件两极分化趋势更加明显:一方面洪水以高含沙中小洪水为主, 水沙比例更不协调;另一方面当今气候异常, 稀遇大洪水的可能性仍将存在。如不人工干预, 塑造一个稳定的河槽, 河道将进一步萎缩, “小水漫滩”的情况将进一步加剧, 重现漫滩险情, 河道排沙能力进一步降低。为此, 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水调沙”, 以利于河槽束水冲沙, 将所携带的泥沙和河床上的淤沙适时送入大海, 从而减少河床淤积, 增大主槽的行洪能力,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之安全。

调水调沙, 适时入海。利用工程设施和调度手段, 通过水流的冲击, 将河床上的泥沙适时送入大海, 减少淤积, 增大主槽的行洪能力, 在本世纪初成为现实。黄河的调水调沙就是要对河道区间来水和五座水库蓄水进行调度, 人工塑造有利于下游输沙、河道冲刷和水库减淤的过程。调水调沙的科学性、时效性很强, 风险不可低估, 必须认真进行科学的模拟和实验。依据河势、水情和沙情, 黄委会选择了三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开展了三次实验, 取得了巨大成功。在三次调水调沙实验取得成功并把握了一定调度规律的基础上, 黄委将三次实验、三种类型年份、三种调度运行方式分别运用到以后的调水调沙生产运行中, 使之成为水库调度常态。

3“减沙”和“治河”

大禹治水, 贵在创新。运动是永恒的真理, 远古的“疏川导滞”在当时来说, 也是与时俱进, 并取得了治河成效。时间在前进, 河情在变化, 人们对泥沙输移规律的认知也在不断深入, 治沙方略也应在不断创新和发展。黄河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主要原因是黄河来水来沙变化, 来水量减少, 来沙也有减少, 但减少幅度小于水量。根治黄河的关键在于泥沙, 根治泥沙, “减沙”和“治河”不失为治理黄河泥沙的创新思维。所谓“减沙”, 就是通过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水利工程的拦沙, 从源头上尽量减少泥沙进入河道。“治河”, 就是按照水沙变化的现状和趋势, 遵照有科学依据的河道演变规律, 进行河道整治, 形成一条高效行洪和高效输沙的稳定河道。

4 数字黄河, 科学治沙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 以信息化为核心的高新技术深入运用于治黄领域。把黄河“装进”计算机, 借助现代化以及传统手段采集基础数据, 对全流域及相关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等要素构建一体化的数字集中平台和和虚拟坏境, 以系统的软件和数学模型对黄河泥沙治理的各种方案进行模拟、分析和研究, 为治沙对策提供科学性、合理性和预见性支持。

5 生态治沙, 源头治理

泥沙泛滥, 焉能使下游长黄河治久安?黄河泥沙来自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对黄土高原的生态保护尤为重要。发挥地方政府在水土流失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使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 提高人们对治理千沟万壑, 提高水土保持工作的积极性。坚定不移的实施法规监督, 把水土保持工作落到实处。加快推进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建立和完善水土保持监测网络, 推进监测评价工作。加强科学技术推广, 通过科学治理千沟万壑, 改善生态环境, 发展农业生产, 从而有效推进水土保持的效率和水平。使结构疏松的土壤颗粒, 不至于在水流的作用下, 形成泥沙, 进入河道。S

3.黄河治理的方法的资料 篇三

其次黄河问题是污染问题,黄河污染变得越来越严重,下游山东一带特别严重。

再次是黄河断流问题。

我认为,这是一个属于系统问题。治理的根本方法是要从系统出发:

一,从长远出发,重点治理水土流失,对黄河水土流失严重的中上游保护和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植被覆盖率,严禁开荒,提倡家畜圈养,减少水土流失,增加土壤含水量,改善生态环境。营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其次要不断疏通河道,合理利用调配水库水坝的水来冲刷河床,减少泥沙沉积,加深河道。

二,统筹兼顾,统一规划,合理科学用水,避免漫灌等浪费水资源。这两年好像抓的有点成效,断流时间缩短甚至不断流。

三,经济发展要从全局考虑,既要考虑经济效益,又要考虑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4.黄河的治理教学设计 篇四

水利工程概论结课论文

治理黄河的关键工程 ——小浪底水利工程

姓名:xxxx

学号:xxxxxxxxx [摘要]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我国治理黄河的一项重要控制工程,这项工程意义重大,作用突出,效益广泛。本文从建造背景、设计特点、功能贡献、移民工程、国民经济评价五方面,对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进行了较为全面和客观的介绍。关键词:小浪底水利枢纽 功能贡献 移民工程 国民经济评价

此篇论文就我省内对黄河治理发挥了关键作用的小浪底水利枢纽作介绍。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在数千年的历史中,黄河带给中华民族的不仅仅是利益同时也有频繁又深重的灾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黄河流域相继兴建了一批重要的水利枢纽、堤防、灌区、泵站、水闸以及蓄滞洪区等基础设施,为黄河流域及周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而黄河干流上的小浪底水利枢纽,以其位置和作用的重要性、设计与建设的复杂性、效益与影响的广泛性,以及成就与经验的宝贵性等,堪称水利工程的经典之作。

小浪底水利枢纽概况

小浪底地跨洛阳、三门峡、济源三市,总面积1262平方公里(其中水面296平方公里),全长175公里(上至三门峡大坝上游9公里,下至小浪底大坝36公里处)。由于该大坝位于洛阳市孟津县小浪底村,故而以小浪底命名了该工程。小浪底水利枢纽坝顶高程281 m,正常高水位275 m,库容126.5 亿m3,淤沙库容75.5 亿m3,长期有效库容51 亿m3,千年一遇设计洪水蓄洪量38.2 亿m3,万年一遇校核洪水蓄洪量40.5 亿m3。死水位230 m,汛期防洪限制水位254 m,防凌限制水位266 m。防洪最大泄量17000 亿m3/s,正常死水位泄量略大于8000 m3/s。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1991 年9 月开始进行前期准备工程施工,1994 年9 月主体工程正式开工,1997 年10 月截流,2000 年初第一台机组投产发电,2001 年底主体工程全部完工,2008 年12月通过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水利部共同主持的竣工技术预验收,2009 年4 月通过国家竣工验收。

建造背景

黄河“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1],以善淤、善决、善徙为特性的黄河,历史上频频酿造影响深远的社会灾难。为了兴水利,除水害,为黄河流域及周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修建了三门峡工程。而三门峡工程并未成功,主要表现在其原始设计的主要目的没有能够实现。其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大坝抬高水位后降低了流速,加速上游淤积,从而加剧了上游渭河地区的水灾。黄河小浪底大坝工程又是黄河三门峡工程失败后的补救。

设计特点

小浪底大坝防渗措施的选择是大坝设计的核心,反滤设计是保证防渗安全和有效的关键。大坝防渗墙工程施工中大量采用新技术、新方法,设计和施工均代表了当代碾压土石坝的发展水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选择壤土斜心墙堆石坝坝型,以垂直防渗为主;

2.主围堰采用斜墙剖面,通过内铺盖将心墙和主围堰的斜墙连接起来,利用坝前的淤积形成天然铺盖,作为大坝的辅助防渗线。

3.将左岸单薄山体视为大坝的延伸,对于左岸单薄的山体断面进行堆渣压戗以保证蓄水后山体的稳定[2]。

功能贡献

1.防洪作用重大。2003 年小浪底水库全面投入防洪运用,拦蓄上游来水63 亿m3,严格控制下泄流量,将花园口断面可能形成的6000 m3/s洪峰削减到2700 m3/s 以下,大大缓解了下游的防洪压力,直接防洪效益超过110 亿元。2005 年秋汛,小浪底水库拦洪25.75 亿m3,有效减少了滩区人民群众的财产损失[3]。2.基本解除下游凌汛威胁。,通过小浪底水库连续成功实施了小流量封河方案,大大减少了防凌用水,有效保证了黄河下游地区的防凌安全。

3.减淤效果明显。小浪底水库运行以来,采取拦粗排细的办法,通过调水调沙,利用人造洪峰冲刷下游河道,使黄河下游主河槽得到全面冲刷,有效延缓了黄河下游淤积。

4.供水灌溉作用突出。从2000 年到2003 年,黄河水量极枯,下游旱情严重,为避免黄河断流,小浪底水库连续两年停止发电,向下游供水。2000 年春夏之交,黄河下游地区出现严重旱情,小浪底向下游补水12亿m3,为有效缓解旱情和黄河枯水年份首次不断流作出了贡献。

5.提供优质电力。小浪底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800MW,在河南电网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调峰、调频作用,是中原地区最大的清洁能源。6.生态效益显著。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建成运用,使其本身及库区周围也成为一片旅游热土,水库形成浩瀚无际的“北方千岛湖”,枢纽成为国家级环保百佳工程和国家水利风景区,吸引了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对促进地方经济发挥了显著的拉动和引领作用[4]。

移民工程

小浪底移民项目是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施工区移民、库区移民以及特殊专项建设等内容。施工区及水库库区移民涉及河南省的孟津县、济源县、新安县、渑池县、陕县和山西省的垣曲县、夏县、平陆县共8 个县(市)、39 个乡镇、221 个行政村, 占地30114 km2, 移民20114 万人。小浪底移民项目总投资9013 亿元人民币, 其中使用世界银行软贷款111 亿美元。

从经济效益方面来看,小浪底移民经济内部收益率在1217% ~ 1818% 之间, 表明从经济的角度讲, 项目是可持续性发展的,会带来农业收入、移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恢复和提高。从移民生产生活环境来看,住房条件。搬迁后, 移民住房条件均有明显改善。农村移民新建住房46 940 户, 总建筑面积59913 万m2, 人均37184m2, 户均127167m2。耕地划拨与生产环境。计划人均划拨耕地0108 hm2。在227 个移民村中, 已经有169 个村按计划实现了人均耕地面积的既定目标, 占总数的75%。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共建移民新村227 个, 各村均建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从移民收入水平来看,监测数据表明, 移民收入呈逐年增加趋势。根据独立监测单位对150 个移民村的监测结果, 截至2003 年底, 约有110 个移民村达到或超过了搬迁前的收入水平, 有29 个村达到了搬迁前收入水平的80%[5]。

国民经济评价

1.防洪经济效益。分别计算有、无小浪底工程两种情况下, 黄河下游多年平均洪灾损失, 两者之差即为小浪底工程的防洪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 小浪底工程 多年平均防洪经济效益为4.7 亿元(1991年经济状况).2.防凌经济效益。无小浪底工程情况下, 南、北展宽区必须投入分凌运用, 这样将造成分凌淹没损失0.13 亿元/ 年。小浪底水利枢纽建成后可完全免除以上分凌淹没损失, 从而取得防凌经济效益0.13亿元/ 年。3.减淤经济效益。减淤经济效益计算采用“ 替代工程费用”法, 即: 将由于水库减少下游河道淤积而节省的堤防加高投资作为小浪底水利枢纽的减淤效益。据分析, 小浪底水利枢纽建成后, 前20 年每年可节省堤防加高投资3.19 亿元, 后30 年每年可节省1.23 亿元。

4.城市及工业供水经济和灌溉经济效益。小浪底水利枢纽建成后每年可为下游沿黄城市和工业增加供水286万方“ , 向外流域增加供水4411万方。以2.7万公顷的灌溉面积为边界条件, 依据分析得出的农业生产函数,分别计算有、无小浪底枢纽两种情况下,266.7万公顷灌区的农业净产值。

5.发电经济效益。小浪底水利枢纽电站总装机容量180万kw , 多年平均年发电量54 亿kw·h , 是河南省电力系统中具有调节能力的理想调峰电源[6]。

5.黄河的主人教学设计 篇五

一、回顾文本,设疑导入

1、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黄河的主人》学生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黄河的主人就是(艄公),这艄公就是(黄河的主人)

3、为什么艄公会是黄河的主人?让我们先来了解黄河。

二、感受黄河的惊涛骇浪

1、课文一开始就将我们带到了黄河边,齐读第一小节。

2、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波浪滔天、浑黄的河水咆哮着冲向下游、巨浪拍打岩石的声响)

3、播放录象,师朗读第一节。

4、看着这样的黄河,你心里感到怎样?(惊讶,害怕)

5、所有的感觉都融在文中的一个词,这就是(胆战心惊)

出示“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令人胆战心惊”。读这句话,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胆战心惊。

指名读。

评价:你的心跳还不曾加速,看来还不够胆战心惊。谁再来?快多了,有一点让人害怕了。谁再来?我被黄河的气势给惊吓住了!一起读。

三、体会羊皮筏子的危险

1、突然,作者的眼光被河中心的一个东西吸引住了,那是什么?(羊皮筏子)请同学们自由朗读2-5小节,思考这是怎样的羊皮筏子?可以划出有关的语句,也可在空白地方写下你的感受。

指名回答。你从哪里体会出的?

2、出示“从岸上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好象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 这样的羊皮筏子让人觉得危险。指名读。对他的朗读有什么建议?再指2人读,齐读。

羊皮筏子还让你感受到什么?

出示“再定睛一瞧,啊,那上面还有人哩!不只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这六个人,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读读第3小节,读出你的惊讶。

指名读。“啊”有其他的读法吗?再指名读。还有吗? 虽然这只是六个简单的数字,但是在这小小的羊皮筏子上,每多看到一个人心里的惊讶就更加强烈,语调和语速应该有变化。范读。指名读。齐读。

3、学会用发现的眼光去寻找课文中的细微之处。文中就有一句话最能体现作者对羊皮筏子的全部情感。你知道是哪句吗?

4、出示“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

引读:这就是那小小的、轻轻的羊皮筏子。读„„

这就是那令人胆战心惊的羊皮筏子。读„„

这就是那满载着六个人和两麻袋货物的羊皮筏子。再读„„

四、体验乘客的从容自在。

1、出示“羊皮筏子”图片,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这样的羊皮筏子,你敢坐吗?你害怕吗?

2、羊皮筏子上的乘客是否也这样害怕呢?请默读6、7小节,边读边把文中描写乘客的语句划下来。

3、学生回答后出示“皮筏上的乘客谈笑风生,他们向岸上指指点点,那从容的神情,就如同坐在公共汽车上浏览窗外的景色”。

“谈笑风生”怎么理解?

再读这句话,你还从哪里感受到乘客的谈笑风生?(指指点点、从容、浏览)如果你是乘客,你会谈些什么?(结伴出去旅行、昨晚的电视节目特别精彩、谜语竞猜、故事会、哪家饭店的菜很有特色„„)

4、看来是挺热闹的,我想采访你们可以吗?

“喂!你们好!” “你好!” “你们害怕吗?”“不害怕。” “真不怕?”“不怕!”

那好,我再来问

“让那个艄公下来,我来划行吗?”“不行!”

“为什么不行?”(你没本事划、你的经验没有艄公多、你的水平太烂这太危险„„)

五、领略艄公的风采。

1、出示 “我不禁提心吊胆,而那艄公却很沉着。他专心致志地撑着篙,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进” 再读读这两句,你体会出艄公是个怎样的人?

2、把你的答案写到黑板上来。(胆大 勇敢 技术高 负责任 认真、细心 经验丰富 智慧)

这段话中的“小心”和“大胆”矛盾吗?为什么?

(不矛盾。浪小时就是大胆地破浪前进,浪大时就要小心翼翼地观察水势)

请同学们根据黑板的板书,说说为什么称艄公是黄河的主人?

3、作者是怎样赞颂艄公的?齐读第8 小节。

4、袁鹰是著名的作家,他是怎样写这篇文章的呢?他用“黄河的主人”做题目,先写(黄河),又写(羊皮筏子),再写(乘客),写乘客时简简单单地介绍了艄公,为什么这么写?

总结:这是一种对比衬托的写法,小小的羊皮筏子能在滚滚的黄河中鼓浪前进,乘客还能如此的谈笑风生,无不反映出艄公的机智勇敢。

5、师擦去板书中的“艄公”二字,在原处写下更大的“艄公” 读。声音大些。再大些!

六、倾诉心声,升华情感

1、出示艄公图片。这就是艄公,我们肯定有许多话想对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说。

2、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他凭着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成为黄河的主人”。出示 齐读

七、总结

6.黄河的治理教学设计 篇六

关键词:黄河,综合治理,对策

宁夏吴忠市是因黄河而兴, 因黄河而富, 因黄河而美的全国唯一黄河穿城而过的地级城市, 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打造黄河金岸建设的重点城市。黄河干流吴忠过境段全长69公里, 总过境水量172.5-202.4亿立方米, 总取水量6.667亿立方米, 为吴忠市农业、工业、生态和人民生活用水提供着基础的水资源。但是, 随着全市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每年仍有7908.16万吨工业、生活污水直接或间接排入黄河, 其中含主要污染物COD3.31万吨, 氨氮0.27万吨, 以及其他的一些污染物, 这些污染物的排放, 给黄河水体造成了严重污染。

为了进一步消减入黄排污量, 不断改善黄河水质, 立足于污水资源化再生利用, 吴忠市拟实施黄河两岸污水综合治理工程, 这一工程包括造纸化工产业园区废水资源化利用工程;吴忠市西区生活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吴忠市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中水回用工程;青铜峡铝业集团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工程, 青铜峡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中水回用工程;南干沟污水综合治理工程等六项工程。这些工程的实施, 每年可减少向黄河排放污水4330.19万吨, 减少主要污染物入河量COD2.03万吨, 氨氮0.19万吨。同时通过污水资源化再生利用, 每年可减少地表和地下取水3925.57万吨, 创造经济效益10.39亿元。通过向牛首山地区供水, 建设生态林1.2万亩, 同时为吴忠市牛首山地区工业发展提供水源, 取得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多赢。为黄河金岸生态景观线建设和滨河水韵吴忠建设提供水资源保障。

1 吴忠市基本情况

吴忠市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 北连银川市, 西接中卫市, 南接固原市, 东部与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毗邻, 东北、西北分别与内蒙古自治区的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和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相连, 东南与甘肃省庆阳市环县接壤。现辖利通区、红寺堡区、青铜峡市、盐池县、同心县5个县 (市、区) 和太阳山开发区1个, 国土总面积2.07万平方公里, 占全区总面积的31%, 总人口137.2万人, 其中回族人口70.2万人, 占总人口的51.2%, 是全国回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地级市, 被誉为中国“回族之乡”。

2 采取的主要污染防治措施

为了进一步消减入黄排污量, 不断改善黄河水质, 立足于污水资源化再生利用, 吴忠市拟采取以下措施, 减少污染物排放:

2.1 造纸园区废水资源化综合利用工程

通过修建泵站, 埋设压力管道, 利用现有扁担沟水库构筑氧化塘和相应配套建筑物, 将吴忠市造纸园区、吴忠市昊盛纸业有限公司、宁夏金牛化肥有限责任公司、峡光纸业有限公司、金昱元化工集团公司现有4.33万吨/日污水沿银平公路造纸循环经济园区以南7公里的黄羊沟扁担沟水库3座氧化塘, 有效容积189万m3, 通过厌氧、兼氧、好氧过程, 利用自然沉淀和微生物分解, 使污水进一步净化, 达到《农灌水水质标准》中旱作物标准。再以氧化塘深度净化后的水为水源, 灌溉速生林基地1.2万亩, 营造绿色屏障, 改善生态环境, 逐步实现林纸一体化, 走循环经济路。

通过实施造纸园区废水上山资源化利用, 每年可减少直接或间接向黄河排放工业污水3122.57万吨, 减少COD入河量1.47万吨, 氨氮入河量204.64吨。另外, 灌溉1.2万亩速生林及生态林, 每年可使约720万吨污水资源化, 为极度缺水的慈善工业大道区域提供宝贵水源, 进行生态建设, 为这一地区生态改善发挥重要作用。

2.2 吴忠市第一污水厂中水回用工程

项目利用第一污水处理厂排水作为水源, 进行深度处理后回用, 设计供水能力3.0万吨/日, 用于工业杂用、绿化、城市杂用等。

通过项目的实施, 每年可减少COD排放量1095吨, 氨氮438吨, 可以明显改善黄河吴忠段的水质, 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改善水环境质量做出贡献。

2.3 吴忠市西区生活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项目

吴忠市西区生活污水处理厂位于吴忠市金积镇北侧, 紧邻吴忠金积工业园区, 目前处理能力为2万吨/日, 拟建设的2万吨/日中水回用项目可解决吴忠市金积镇工业园区企业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缓解供水矛盾。

通过项目的实施, 每年可减少废水排放547.5万吨, 减少COD排放量657吨, 氨氮136.88吨。同时每年可使547.5万吨污水资源化, 解决部分企业用水及金积镇城区绿化用水及生态旅游区用水问题, 为这一地区生态改善发挥重要作用。

2.4 青铜峡市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

青铜峡市是吴忠市的重要工业城市, 其辖区内的宁夏大坝电厂、宁夏大唐大坝有限公司是用水大户, 为了保证企业的用水来源, 青铜峡污水处理厂拟建设处理能力为1.5万吨/日中水回用工程, 通过对青铜峡市的生活污水进行回用, 有效解决了企业用水困难, 减少黄河水的用量, 达到减少污染物排放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双重效果。通过项目的实施, 每年可减少COD排放量547.5吨, 氨氮219吨。

2.5 青铜峡铝业集团污水回用工程

青铜峡铝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骨干铝冶炼企业之一, 每天产生的污废水近7000m3, 为节约水资源响应国家提倡的节能减排政策, 企业将处理后的废水作为青铜峡铝业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工业用水。

项目实施可减少废水排放255.5万吨/年, 减少COD排放量511吨/年, 减少氨氮排放量51.1吨/年。

2.6 南干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项目通过铺设南干沟金积水源地段截污收集管网6.23km, 将金积镇及金积工业园区的宁夏宇华纸业有限公司、宁夏万胜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宁夏夏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宁夏富荣化工有限公司、吴忠市恒枫乳业有限公司、吴忠市强胜化工有限公司等6家工业企业生产、生活污水全部收集进入吴忠市西区生活污水处理厂, 吴忠市西区生活污水处理厂再通过中水回用工程用于吴忠市热电厂, 彻底解决此段工业污水对水源地的影响。项目总投资1980万元。

项目的建设不仅解决南干沟污染问题, 改善金积区市民生活环境, 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同时可改善下游农村排水沟道水质, 保护吴忠市水源地项目实施可减少废水排放404.62万吨/年, 减少COD排放量2830吨/年, 减少氨氮排放量883.76吨/年。

3 经济环境效益分析

7.黄河的主人教学设计 篇七

泰兴市东街小学 黄春美

一、导入

1.揭题。读题,黄河的什么?谁的主人?

评价:同学们用朗读表达了你们的答案,好的朗读才能准确地表达你想表达的意思,期待你们精彩的朗读。2.黄河的主人是谁?

评价:好,老师给你们点个赞,自主预习是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坚持。

二、走近艄公

1.从课题看,这是篇写人的文章啰,写人的文章最主要的是要表现什么?(人物特点)

2.作者袁鹰想要表现艄公什么特点?你从文中哪句话读出来的?

学生回答,相机出示: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1)你很会读书,找得相当准确,能找出表现艄公特点的词吗?(相机板书:勇、智、镇、敏)

(2)谁来用自己的朗读读出作者想表达的意思。

(3)评价:听你朗读,就像听音乐,轻重快慢,有变化。值得我们学习,齐读。

3.既然写艄公,再从文中找找写艄公的句子。

出示:他专心致志地。。。

(1)以你们的经验,这句话应该怎样读才叫好?谁示范?(2)评价:哪儿值得我们学习?(3)从这句话读出了什么?

还有写艄公的句子吗?

出示:他站在那小小的筏子上,面对着险恶的风浪。。。。(1)真不敢相信,他手中只有什么?面对的确是?身系着?再读这几句,看看作者想表达什么?(2)指名回答。

4.好啊,作者把人物的特点表现出来了,你们看,我把原文改了下,出示:艄公专心致志地撑着篙,小心地。。。(1)你们觉得如何?这样的文章能被选入我们的教材么?

(2)要是你写这么短的作文,估计天空肯定飘来两个字儿“重写”!(3)作者毕竟是作家,他是不会写这么短的文章的,这些句子虽然也能表达出艄公的特点,但总觉得语言苍白,内容干瘪。读读文章,看看作者还写了什么?

三、感受黄河 1.文中怎么写黄河的? 2.出示:黄河滚滚,那。。。

(1)读了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2)请看:(播放视频)

(3)看着这样的黄河,我不禁想起了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你想到了什么?看着这样的黄河,我不禁想说:“黄河就是一条腾飞飞的巨龙!”你想说什么?(4)站在这样的黄河边,你什么感受?(胆战心惊、毛骨悚然)(5)作者为什么把黄河写得如此凶险呢?(黄河越凶险,越能表现。。。)写得真妙!写黄河,其实是为了写艄公。

四、认识筏子。

1.作者还写了什么?(出示:筏子图片,简单介绍)2.浏览课文,找句子。3.练习朗读,品句子。4.反复诵读,悟写法。5.总结学法

五、体验乘客。

1.作者还写了什么?

2.用刚才的方法同桌一起学习。3.自主学习。4.交流汇报。

六、总结写法。

现在我明白了,老师刚才改写的那文章确实没有袁鹰写得好,我只注意写艄公,只是运用了“正面描写”,作者还通过写黄河的凶险,筏子的轻小,乘客的从容从侧面衬托艄公,这叫“侧面描写”,我打心眼儿里佩服作者精妙的写作方法。

七、拓展阅读。

8.《黄河象》的教学设计 篇八

1、自由读课文第二部分,画出描写当时天气情况的词句。

2、化石是如何被发现的?从它的样子来看,科学家可以推想出什么?

3、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你能按另外的顺序重新叙述这篇故事吗?

二、量学(7分钟)

1、在学生充分读文的基础上,解决问题1。同桌合作,把黄河象化石形成的过程讲一讲,体会作者推理的合理性。

2、指导朗读第8段,解决问题2,重点理解科学家推想的依据。

3、课文先介绍化石的样子,再推想来历,最后写发掘过程。引导学生体会插叙的好词,指导学生按顺序、倒序重新叙述课文。

三、导学(15分钟)

1、完成自我检测一,体会作者推想的科学性、合理性。

2、找出文中推想的内容(第 段至第 段),理解黄河象化石形成的过程。

想一想:如果黄河象不是科学家想象的这样,还可能是什么样?

小组交流后汇报。

3、再读第8段,同桌合作完成自我检测二。

汇报完成情况,老师总结重点:课文内容推想、想象的依据及其科学性、合理性。

4、复述课文

请按 来历假想→发掘过程→化石样子(顺序)

化石样子→发掘过程→来历假想(倒叙)来复述课文

板书设计 黄河象

化石样子 写作顺序:

来历假想

发掘过程

∕ ﹨

想象 推想

四、用学(4分钟)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黄河象有骨骼变成化石,科学家假想这是 前发生的事。

2、黄河象陷入淤泥,科学家想象这是一条 、向东南流去的小河。

3、、、、写出假想的.天气很热。

五、测学(8分钟)

1、看拼音、写词语

y ū n í f ā ju é g ǔ g é b ó w ù gu ǎ n

( ) ( ) ( ) ( )

w ě i zhu ī zh ē ng zh á f ǔ l à n á ng sh ǒ u ku ò b ù

( ) ( ) ( ) ( )

2、读文回答问题

1973年的春天,甘肃省几个农民在这里挖掘沙土,忽然( )沙土中有一段( )的象牙。他们立即向上级报告。后来在考古工作者的指挥下进行发掘。化石全部露出来了,人们可以( )地看到一头大象的骨架,它斜斜地站在沙土里,脚踩着砾石。从它站立的姿势可以( )出它失足落水那一瞬间的情景。从它各部分骨头互相关联的情况可以( )出它死后就在原地没有被移动过,所以能保存得这样( )。

因为在黄河边出土,这头大象被命名为“( )”。

(1)在文中的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

(2)用“ ”画出描述大象化石姿势的句子。

(3)从文中找出两对近义词,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 )——( ) ( )——( )

☆(4)作者根据( )想象出大象失足落水的情景,根据( )推想它死后没有被动过。这样的推想具有( )性和( )性。

9.《黄河的主人》第一课时教学预设 篇九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下列词语:“湍急、万马奔腾、浊浪排空、惊涛骇浪、如履平地、胆战心惊、谈笑风生”。认识2个多音字:“漂、系”。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给课文划分段落, 体会各自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

3. 初步感受黄河波涛汹涌的气势, 初步感受艄公成为黄河的主人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激发兴趣

同学们, 今天先与大家进行歌曲填词竞猜。歌曲是《大中国》, 歌词是:“我们都有一个家, 名字叫中国 , 兄弟姐妹都很多, 景色也不错, 家里盘着两条龙, 是长江与———”请问是什么? (板书:黄河)

投影出示课文插图。我们已经知道这是哪里, 可这究竟是什么样的地方呢? (板书课题:黄河的主人。)

大家读课题。再响亮地读一次。经过预习, 我们知道课文是由我国著名散文家袁鹰写的。原题是《筏子》。

【设计意图:歌曲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在课堂上, 教师安排学生填词, 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情趣和积极性;两次读课题, 锁定了阅读的重点;交流作者姓名等信息, 是对学生阅读常识的拓展。】

二、初读课文, 感知人物

1.播放课文录音。同学们仔细听, 听录音时, 请作记号。

2.说说这是什么样的地方。请按照句式“这里是黄河, 黄河波涛汹涌”说一说。

3. 刚才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或几个词语说出了对黄河的认识和了解。我们共同读一读这些词语:

万马奔腾羊皮筏子浊浪排空提心吊胆

谈笑风生波浪滔滔鼓浪前进专心致志

4.在这些词语中, 哪些词语描写了黄河?这些词语让我们感受到黄河的险恶。生活在这里的人靠什么战胜它呢?再次观察课文插图, 在滚滚黄河激流中漂浮着一只羊皮筏子, 艄公靠什么让它破浪前行?艄公凭什么成为黄河的主人呢?

【设计意图:词句训练很重要, 它可以为语文学习打下基础。这里规范语言表达形式, 强化理解和运用, 都建立在感知课文的基础上。】

5.自由朗读课文, 找出相关语句。

出示中心句:“他凭着勇敢和智慧, 镇静和机敏, 战胜了惊涛骇浪, 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 成为黄河的主人。”

6.正是如此, 艄公成为了黄河的主人。课文语言生动形象地向我们展示了黄河的壮观以及羊皮筏子破浪前行的壮观!我们来读一读吧。

7.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请先标出序号。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教师要尊重学生主体, 面向全体, 给足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 落实阅读要求。】

8.刚才几位同学读得不错。课文中的生字在认读方面有什么要注意的呢?

出示:滚、艄、浊、整、磁、凭、履、篙、吞、积、漂、系。

指名读。大家注意听, 再提一提宝贵意见, 纠正读错的地方。

小结:“艄、浊、整”是翘舌音;“整、凭”是后鼻音;“漂、系”是多音字, 请注意它们在课文中的读音。好, 我们再一起读一读这些字音。本课的生字很有特点。

9.指导写字。这些字在字形结构和书写方面有什么要注意的呢?请打开课本第133页, 先描红, 并细心体会。

(教师巡视, 指导描红。)

引导交流:刚才同学们很认真地用钢笔描红。哪些生字结构相同? (指名说) 说得很好, “滚、艄、浊、积、磁”都是左右结构, “整、凭、履、吞”都是上下结构。练习书写时注意字的特点。

三、课堂小结

下面一起回顾一下今天学习的内容。……对黄河、黄河的主人, 我们都有了新的认识和深刻的感受。为了更好地学习理解, 请同学们认真完成课后作业。

四、作业布置

10.课文《黄河的主人》教学设计 篇十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极富人文气息的文章,通过对艄公在黄河上驾驭羊皮筏子的描写来反映出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也通过乘客在乘坐羊皮筏子时的谈笑风生,这些来说明他们就是黄河的主人。

教学目标:

1、通过读感悟到黄河的险恶,感受到在黄河上驾驭羊皮筏子的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

2、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朗读,让学生感悟到课文内在的一种人文精神。

教学过程:

一、感悟黄河的汹涌激荡

课文一开始,作者就把我们带到了那汹涌咆哮的黄河边。我们的心也随着汹涌的黄河澎湃起来。让我们一起来感受那黄河的汹涌,打开课文,看一看101页上的插图,把课文中描写黄河的句子、词语找出来,读一读,请读出你对它的感受。

学生开始读课文,找词语。

指名读课文。(愿意把你找到的句子或者是词语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吗?)

如果是适当的词语就让他把这些词语写到黑板上。

如果是课文中的段落,你就可以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大量的读。一定要让学生觉得黄河是一条波涛汹涌的河流,是一条令人感到胆战心惊的河流。

A:我听到了你告诉我,黄河是可怕的,你千万别去;

B:黄河的风浪是滔天的,太可怕了;

最后,我们来听一段音乐,一起感受一下黄河的汹涌。

过渡:就是在这如此汹涌的黄河上,却仍然有一群人出没在黄河上,他们就是驾驶和乘坐羊皮筏子的艄公和乘客。

二、学习羊皮筏子上的艄公和乘客

第一次见到它时,我知道那是羊皮筏子吗?当时作者的心情又是什么样的呢?能找出文中的段落来读一读吗?自己感觉一下。

指名读,并说说你认为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应该怎样朗读这一自然段。

是呀,我非常担心那小小的东西会被黄河的浪头吞没,当他突然发现那上面竟然还有人时,作者的感情又会变成什么样呢?课文中是怎样描述这种心情的呢?请一个同学把课文第三自然段来读一读。

你觉得作者此时的心情用什么词来形容。(提心吊胆、胆战心惊、胆惊受怕)

再看一看皮筏上的人在我眼中是怎样乘坐羊皮筏子的。找到文中的句子,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这六个人,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

讲解该句

在我眼中,这六个人是非常的危险,我非常的担心他们。请你再读这个自然段,你是否能发现什么问题?

投影出示课文第六自然段文字。

开始质疑:读了这一自然段,你有什么疑问吗?

请你说说你的疑问,引导学生发问

如此危险的黄河上,乘客为什么还在谈笑风生?(核心问题)

怎样解决课文中提出的问题呢?其实有很多解决的方法,比如:读课文、结合上下文、独立思考、跟同学讨论等。下面我们同学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如此危险的黄河上,乘客为什么还在谈笑风生?这个问题。

学生交流、讨论、读书。老师走下讲台和学生共同交流、讨论。

完毕后,请同学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结果。

有A:乘客们相信艄公;

B:乘客们已经不是第一次坐羊皮筏子。

C:乘客们非常勇敢;

D:乘客们相信艄公的驾驶技术,他们不担心;

你从哪儿得到这个答案的呢?想的,书上说的。

赞扬:你真会看书,你比较会思考

是呀,正因为艄公的勇敢、智慧使乘客们非常相信艄公,也正因为如此,艄公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投影出示该句)板书:勇敢、智慧、镇静、机敏

【让学生畅所欲言】

请你在文中读一读表现艄公勇敢、智慧、镇静、机敏的句子,读出你对老艄公的敬仰和赞颂。

指名读,交流读

三、总结全文,领悟艄公的精神

千读万说,汇成一句话那就是艄公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她孕育了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生命,而且塑造了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聪明智慧勇敢的精神。黄河上的老艄公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愿老艄公的智慧和精神能永远流传下去,像黄河水一样奔腾不息!

四、作业

课文学完了,你还有什么要说的或者要提问的吗?

请学生说一说

说说我的一个疑问:黄河的主人是驾驶羊皮筏子的艄公,他是凭着勇敢,那黄河上乘坐羊皮筏子的乘客也是非常勇敢的,没有勇气他们是不敢乘坐羊皮筏子的,那他们能不能成为黄河的主人呢?

五、板书

黄河的主人

艄公 勇敢 智慧 镇静 机敏

乘客谈笑风生

教学点评:

11.《黄河的主人》教学反思 篇十一

课前我就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课堂上学生展示后我觉得学生对黄河的感受还不够深刻,就播放了一段黄河波涛浪涌的视频,学生观看后,对黄河的汹涌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导入课文时,我通过质疑课题“谁是黄河的主人”直接切入,引导学生在文中最后一小节找出“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紧接着就是提问:为什么将艄公称为“黄河的主人”?整篇课文的学习也就是围绕这个大问题展开。我觉得这样设计,有利于抓住文章的核心,学生也能有所得。

在教学艄公是“黄河的主人”环节中,我没有一步一步的教学,而是直接出示要求:从文中找出能证明艄公是黄河主人的句子并读一读,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文章、做批注。后来在交流中我发现,学生讲得非常好,找出了很多句子。还有些句子存在争议,我就因势利导带着学生一块儿讨论,我欣喜的看到有些问题学生回答的比我设想的还要精彩,课堂上不时传来阵阵欢呼声。整节课进行的非常流畅,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就说出了艄公的沉着冷静、胆大心细和机智勇敢等品质,我只扮演了引导者和总结者的角色,班级很多学生都参与了进来,有的踊跃发言,有的出谋划策,有的给伙伴加油鼓劲,整个课堂完全成为了学生的主场,以至于我不得不狠拍桌子才能终止他们激烈的争论。下课铃声传来,学生们都和我有一样的感受:这么快就下课啦。

12.《黄河的主人》教学反思 篇十二

今天,我们学习了《黄河的主人》。讲完课文后,我指着课题问同学们:“黄河的主人是谁?为什么?”学生或用书上的语句来回答,或用自己的话来解答,但说的意思都是一样的——艄公只*着简单的工具,但凭着机智和勇敢在滚滚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我引导学生们:“称艄公为主人,简单说,是因为——”生回答说是“征服了黄河”!文学到这儿后,我相机补充了一文《大森林的主人》。刚出示课题后,我让学生猜:“大森林的主人会是谁?”他们都猜是某某动物。我相机激趣:“大森林的主人真是动物吗?除了动物还有谁呢?”带着问题,同学们饶有兴趣地听我读课文。

读完课文后,我问:“大森林的主人是谁?为什么说他是大森林的主人?”同学们这时纷纷说:“原来是猎人,因为他能克服困难,征服大森林。”于是,我追问:“那么,从这两篇文章中你体会到什么?每人写一句话。”同学们的交流中,我知道他们不仅明白了主人的一般含义,还明白了要战胜困难,不要被困难压倒,不能让困难成为主人。

后来不知怎么说着说着,就引出了现在我们最重要的是战胜自身的一些困难,改正自己的缺点,做自己的主人!我不禁为这意外之得而欣喜。

13.黄河的主人教学设计 篇十三

一、教材分析:

《黄河的主人》是我国著名散文家袁鹰的一篇叙事性散文,原题《筏子》。

作者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母亲河—黄河那不可阻挡的磅礴气势,及羊皮筏子在奔腾咆哮的黄河上鼓浪前进的壮观场景,进而赞颂了黄河艄公机智勇敢、战胜艰难险阻的伟大精神。

二、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积累本课的四字词语。

3、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河波涛汹涌的气势,领悟“黄河主人”的机

智勇敢及勇于与大自然抗衡的不屈精神,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们为什么称艄公为“黄河的主人”,进而学习课文 的表达方法。

四、教学准备:

预习、课件、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点名读课题(教师指导)齐读课题

2、交流对黄河的了解,积累关于的成语、诗句、谚语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轻轻地打开书,让我们走进文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谁读得投入、认真,遇到陌生的字词圈出来,看看你有什么好办法解决它,特别要注意这篇课文的四字词语。

1、生读书,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词语情况。出示词语

万马奔腾

胆战心惊

鼓浪前进 浊浪排空

提心吊胆

专心致志 黄河滚滚

谈笑风生

破浪前行 惊涛骇浪

神情从容

如履平地

点名读,每人一组,看看三组词分别是写什么的,并能读出来这样的黄河、乘客、艄公

3、检查对课文的主要内容的掌握情况,老师渗透总结此类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三)、品读感悟,学习表达

1、为什么说艄公是黄河的主人?从哪知道的?

出示课件:“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从“成为”一词入手,引出“惊涛骇浪”,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

2、感受黄河

过渡:让我们来感受一下惊涛骇浪的黄河,播放黄河的视频 你能描绘这样的黄河吗? 作者是怎样来描写黄河的呢?

出示课件:“黄河滚滚。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令人胆战心惊。”

找一找作者是怎样描写黄河的?

指导读1:读了这个句子,给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指导读2:作者第一次看到黄河,是“胆战心惊”,这是写了作者的什么?

理解“胆战心惊”

出示课件:“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2

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再读

3、感受羊皮筏子

过渡:这就是惊涛骇浪,令人胆战心惊,面对这样的黄河,又有谁不害怕、胆怯、畏惧……但是,就有这样一群人不怕,他们就是——(黄河上的艄公)

(1)再次出示课件:“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理解“如履平地”“什么意思? 通过理解词语,让学生获得感受,再读

(2)出示“羊皮筏子”的照片,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师简介)

(3)让我们看看这样的皮筏子在滚滚的黄河上行驶的情景吧,读2-5自然段,哪些句子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会起来交流交流

引导读

(3)出示“再定睛一瞧,啊,那上面还有人哩!不只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个!这六个人,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

指导1:关注叹号,在这段话中作者连用了两个叹号,标点也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作者连用了两个叹号,他在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

指导2:关注省略号,一起数乘客 小结:羊皮筏子真“险”

出示课件:“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再读

4、感受乘客

出示“皮筏上的乘客谈笑风生,他们向岸上指指点点,那从容的神情,就如同坐在公开汽车上浏览窗外的景色。”

理解“谈笑风生” 关注“指指点点” 关注比喻句

5、感受艄公

出示“我不禁提心吊胆,而那艄公却很沉着。他专心致志地撑着篙,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行。”

在这段话中,给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想象:在什么情况下,他小心?他大胆?

练习说话,出示课件:“他专心致志地撑着篙,在——的时候,他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在——的时候,他大胆地破浪前行。”

你能体会到什么?(勇敢、机敏、镇静、智慧……)

(四)总结并质疑

1、同学们,今天老师和同学们认识了黄河的主人――

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了――

我很高兴,因为你们的积极主动,你们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2、质疑:大家看课题,从课题上看这篇文章应该主要写黄河的主人艄公,可是书读到这里,我们却发现文章用了大量笔墨写了“黄河”“羊皮筏子”“乘客”,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东西,这是不是主次不分?这是一个很值得我们去研究的问题,下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你们可以提前回去思考。

附板书:

黄河的主人

黄河

气势

羊皮筏子

乘客

从容

艄公

上一篇:做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下一篇:定语从句关系复词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