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学诗》读后感(精选14篇)
1.《香菱学诗》读后感 篇一
“心之所向,身之所往,念之所至。”其实,香菱学诗也好,语文学习也罢,亦或是生活中的学习与尝试等,心若向,身若往,则必然会得到一个可观的结果。
心之所向,即内心的向往与憧憬。若指学习,则可理解为对自己的信心与期待的目标,像香菱执着于学诗那样,我们也应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只要坚持就能够做好。如果我们定一个目标,则可激励自己不断努力向前,这是自身的信念所致。因此,成功的第一步,即相信自己能够达到自己所期望的高度。
身之所往,是在精神与灵魂的指引下行动的实践。若是说学习,则可引申为在拥有了自身的良好状态后付出的行动与坚持不懈的尝试。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像香菱执着于一次又一次地写诗,如果只有多彩的想法却不将其努力变成现实,那又有何用?不经历几次失败,又如何取得成功?所以,不懈地尝试与在每次实践失败后的反思,是成功的必经之路。
除此之外,多观察体验也是很重要的。无论是学习,抑或是生活。香菱在写诗之前,不也研读了许多好诗吗?我们学习语文,不正是要多阅读才能得到更多的观察体验吗?观察、体验写作要领,体会作者思想和感情,在此过程中又积累巩固了基础。
我们的生活亦是如此,正如有些人,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别人的言行与结果来避免不必要的错误。所以,有时多观察、体验、思考,也不失为一条成功的捷径。
香菱终学有所成,自身原因不外乎这些。天资聪颖,学习认真而勤奋,肯多观察思考,愿意一遍遍写诗且让林黛玉教导自己,这都是促使她终成佳作的原因。当然,道理我们都懂,能实行的人却不多,愿我们“心之所向,即为信仰”吧。
2.《香菱学诗》读后感 篇二
1、实现愿望之笑。
香菱是名士甄士隐的女儿, 骨子里流淌着读书人的血液, 平日里偶尔也看几首诗, 对诗歌有着天然的向往, 但周围的环境决定着她没有深入学习的机会。刚进大观园, 她就迫不及待地向宝钗求教, 但宝钗却婉拒了香菱的恳求。可香菱没有灰心, 径直来到潇湘馆, 求黛玉教诗, 当黛玉答应后, 学诗的心愿终于可以实现, 一直渴慕诗歌的香菱自然禁不住要“笑”了。大观园的生活, 吟诗作乐的生活也许对香菱来说是一种奢求吧。而香菱真的在那里, 过上了这样的生活, 虽只是短暂的欢乐, 但我想, 这在她心中, 也许是短暂的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2、学有所得之笑。
原著标题“慕雅女雅集苦吟诗”, 香菱学诗是很苦的, 但他却“笑”着学诗, 香菱学诗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 原因是香菱在学诗之中找到了精神寄托。在别人看来香菱学诗既“苦”且“痴”, 但在香菱自己却是渐渐体会到诗歌的妙处, 有一种登堂入室的欣喜, 这种欣喜是至高无上的精神享受, 是对诗歌艺术心仪后会心的笑。香菱一直在被鄙视、受压抑的环境中生活, 她渴望自由, 渴望做自己喜欢的事。这次偶然来到大观园的香菱犹如离开樊笼的鸟儿, 有着难以抑制的兴奋和喜悦。能进入大观园学诗这在香菱来说简直就是一种奢望, 但它不期而至, 自己能自由地同园中的这些有着良好文学素养的人们在一起, 该是何等幸运和幸福?
3、乐观坚强之笑。
苦难会使人坚强, 香菱的命运是多舛的, 但在香菱的“笑”中, 我们可以感受到饱经困苦的香菱是多么乐观坚强。本来香菱是个做人行事温柔安静的人, 但我们看不到她的一丝愁苦, 一丝怨恨, 眼前只有一位苦志学诗, 积极向上的香菱, 一位直爽、大方而又朴实可爱的香菱。香菱的“笑”里蕴含着她不向命运低头的坚强。她对诗歌艺术的追求, 实际上是对美好人生的追求, 也是对“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世俗的变相反叛。她是乐观的, 既然命苦, 就尽量让自己开心一些吧, 流泪不是会让人增加痛苦吗?于是, 香菱笑了。她为何而笑?也许, 她的内心是真的开心, 在她饱受命运捉弄的摧残碾压之时, 她的心境又是如何?也许这答案, 只有她自己知道。而我们所知道的是, 她的笑, 是多可贵, 多可爱啊!这样的笑是需要勇气的, 也许这个柔弱的女子是世间最勇敢, 也是最可爱的人。
4、含泪抗争之笑。
脂砚斋有言:香菱之为人也, 根基不让迎探, 容貌不让凤秦, 端雅不让纨钗, 风流不让湘黛, 贤惠不让袭平。”这段话说明, 香菱才貌双全。香菱诗才越高, 心就越高, 面对薛蟠的粗俗凶暴会倍感痛苦, 追求与现实将出现更大错位, 这样的一个弱女子又有什么办法去改变呢?香菱的笑其实是一种苦笑, 是一种无奈的笑, 是烘托她一生痛苦的凄美的笑, 这种态度也反映了香菱追求心灵的充实与自由, 因而, 香菱的笑里还有着难以言说的东西, 有“苦笑”的成分, 是含泪抗争的笑。香菱“笑”的越多, 越能引发读者的同情, 越能让人感叹其身世之苦。
3.《香菱学诗》的教学启示 篇三
关键词:《香菱学诗》;教法;启示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3-0059
在《红楼梦》这部作品中,多愁善感、羸弱多病、孤傲尖刻是林黛玉的主要性格,但在《香菱学诗》中,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位学识渊博、热情大方、具有诗人气质的好教师。从黛玉对香菱作诗的指导来看,她堪称一位深谙教学艺术的良师。
一、精讲多练
现代教学理论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时,讲应该精讲,尽量少占用教学时间,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练要充分,使讲的知识真正消化,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黛玉很好地处理了这两者的关系。
当香菱拜她为师学习作诗时,她只讲了四句话:首先讲作诗法则,把过去显得高不可攀的既定作诗法则变为人人都可以尝试的自由之路—— “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接着讲要重视立意——“第一立意要紧。……这叫做‘不以词害意’。”然后讲了学习方法——“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最后指明了学习内容——“你只看有红圈的都是我选的,有一首念一首……”黛玉的话仅三百字左右,但提纲挈领,高屋建瓴,道规律,明要旨,生动形象,深入浅出,使香菱茅塞顿开。在此基础上,她安排了充足的练习时间,强调自学。她让香菱把《王摩诘全集》的“五言律诗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要完成这些任务,至少也得有十天半月的时间吧。后来,香菱作出了那样的好诗,说明这次练习收到了实效。
二、循序渐进
教育学研究表明,人对知识的接受遵循着循序渐进的规律,只有由易到难、螺旋上升、逐步积累,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黛玉在教学中出色地运用了这个原则。
我们来看看黛玉给香菱安排的教学进程:王维的五言律——杜甫的七言律——李白的七言绝句。为什么这样安排呢?这固然贯彻了当时人们“诗必盛唐”的主张,而将王维、杜甫、李白三位大诗人放在突出的地位,更重要的是,王维的五言诗最能显示出他“诗中有画”的风格,读来容易入境,故由此起步;杜甫的七言律诗(主要是后期作品)最能显示出他沉郁顿挫的风格,能发人深思,读来容易入情,故由此为继;李白的七言绝句最能显示他的飘逸奔放、想象奇特的风格,比较难学,因而放在最后。这样安排,既能达到“入境——入情——想象”的教学目的,又符合由易到难的认识规律,所以,能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三、注重评价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及时有效的评价不但能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能为学生指明进一步努力的方向,从而激发他们继续学习的欲望。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黛玉对香菱的评价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当香菱废寝忘食地写了第一首诗拿来,黛玉看了笑道:“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把这首丢开,再作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作。”褒贬有度,寥寥几句就把香菱的处女诗的优点、缺点及缺点存在的原因和今后努力的方向全说了出来。香菱把自以为“妙绝”的同题再作拿给黛玉看时,黛玉道:“自然算难为他了,只是还不好。这一首过于穿凿了,还得另作。”既表扬肯定了香菱写诗的用功用心,同时又一针见血地指出“过于穿凿”。两处评价,都是先肯定成绩,接着明确指出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具体要求。这样的评价,既能使学生树立信心,保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使他们认识不足,接下来该怎么学他们就了然于胸了。这样的评价,较之时下“不错”、“你真棒”、“真勇敢”之类的课堂评语,实在要高明得多。
四、讲究讨论
这里的“讲究讨论”是黛玉的话,“讲究”是“交流”的意思。交流讨论也是当前课堂教学中普遍使用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笔者认为,作为教师,黛玉的高明之处在于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她主要充当了一个倾听者的角色。她很少开口说话,一说就说在学生“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关键时刻,循循善诱,引领学生一步步的深入诗的意境。
当香菱对王维的诗洋洋洒洒作评论时,黛玉始终面含微笑,倾听着学生的谈论。千万别小看这微笑,它本身就是肯定,是鼓励。试想,如果黛玉听时面无表情,左顾右盼,还会有香菱这段精彩的发言吗?后来,当香菱赞扬“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一句中“上”字用得好时,黛玉立即翻出了陶渊明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一句,让香菱明白“上”是从“依依”化出来的。通过启发,使她认识了脱化前人诗句的道理,从而把香菱的认识能力又向前推进了一步,直至她最后写出新颖而有意趣的佳作来。
可以说,我们读“香菱学诗”这一节,完全可以品读出另类的林黛玉。她不但是一个诗人,更是一个教师,一个有诗性、有灵性、有悟性、有耐性、有创造性、有丰富教学经验、有生机和活力的好教师。在这里,她为我们成功地演绎了一节素质教育示范课。
参考文献:
[1] 裴跃进.黛玉教香菱学诗的启示[J].天津教育,2004(4).
[2] 方 乐.香菱学诗的写作学意义[J].文教资料,2007(23).
[3] 杜德芬.香菱学诗的启示[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09(12).
4.香菱学诗读后感 篇四
“xxx,77分”,听到分数的我还是愣了一下,这次成绩还是不出所料的…差我从容的到老师那里拿回试卷,已经习惯了,我知道回家面对的是什么…一场盛大的狂风暴雨,刚到家的我就听到爸爸稍带严厉的声音:“这次测验多少分?”我支支吾吾的说出了那令人伤心的数字:“77分”这两个阿拉伯数字激怒了爸爸,如激怒了洪水猛兽般,“77分,这样的成绩你怎么去上理想高中,我怎么会有你那么笨的女儿”虽简短的一句话,却深深触动我的心,此刻的心情只有失落与放弃。
痴-傻-呆-疯,这是香菱学诗的过程,学诗能学到如痴如醉,废寝忘食,走火入魔,由古至今,又有几个?也正因为她的这份坚持,照亮了我心灵的黑暗,香菱是个苦命的女孩,一生经历了无数挫折,但她最后靠自己不懈努力,照亮她人生的道路。
“现在的社会竞争那么厉害,你如果没有文化,没有知识,你说你长大干什么”老师语重心长的对我说,哎!这事还得从头说起,这不!语文老师上课时,我后面那位女同学问我几个题目,我仔细的给她讲解,完全忘了这是上课,语文老师见此情景,站在讲台大喊我的名字,让我出来一下,我愣了,怎么办,哎!我真是欲哭无泪啊!早知在上课时,就不应该给她讲题目,我拖着沉重的步伐跟着老师走出教室,我以为老师要批评我,结果老师跟我说:“以后上课可不能这样,有什么事应该下课说,现在的社会你若没有文化,没有知识…”
香菱学诗时,更重要的是她有个引路人,就是林黛玉,那我的引路人,则是语文老师,香菱在学诗时,一有不懂,便虚心向林黛玉请教,林黛玉则是仔细讲解,正如我的语文老师一样,当然,香菱天资聪颖,再加上坚持好学,肯定能学好的,相比之下,我有什么资格说放弃呢?
人生有多少风雨,纵使记忆抹不去,爱与也都远去了,岁月静好,流年斑驳…
5.《香菱学诗》读后感400字 篇五
文中黛玉是一位学识渊博,热情大方,具有诗人气质的好老师。香菱是一个精敏灵秀,悟性极高,心性拔俗的女子。香菱”苦志学诗,精血诚聚”,黛玉有诗性、有灵性、有耐性、有经验的好老师。一个苦学的学生加上一个好老师,体现出教与学紧紧相扣,缺一不可的重要关系。
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在我们的学习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教学我个人的理解就是有教也有学,教得细,学得精。
自从上了中学后,我的英语成绩一直不尽人意,而我们的英语老师是一个知识丰富的好老师,她讲的课针对性强,循序渐进。成绩不理想时她会很严厉的批评但又叫你下次努力。这种指导发式可谓严而不苟,引而不发。但是我却没有好好珍惜这种优良的教学资源。有了好的教,却没有认真学,才会导致今天英语差的局面。在《香菱学诗》一文中香菱为学诗“诸事不顾”甚至到了“呆、疯、魔”的程度,如果用香菱苦志学诗的精神去学英语,我想也不至于那么差。
在我学习英语的道路上我有一位与黛玉相似的好老师,但我“不学无术”没有香菱苦志学诗的精神,所以成绩当然提高不了。在学习中不但要有教也要有个人的苦学。在学习中教育学缺一不可。
6.《香菱学诗》优秀读后感650字 篇六
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不愁不是诗翁了!”林黛玉提出要先多读打好底子。我们写作文也得多品读名家名篇,优秀作文,学习他们的写作手法,好词好句,扩大我们的阅读面,让脑海中留有印象,当自己写时,便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有一句话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香菱作的第一首诗措辞不雅,第二首诗过于穿凿,第三首诗才“此乃妙绝”。写作文也要学会善于修改,锤炼词句,经过一次次修改,才能炼出最好的文章。形式要灵活,不能被缚住,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不能千篇一律。比如写亲情,想到的就是冒雨接孩子,夜间织毛衣等,写景物,就写干巴巴的景:连绵的青山,碧绿的湖水等,写人,就是大大的眼睛,白皙的皮肤等,没有新意。
7.《香菱学诗》读后感 篇七
语文课堂提问是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 根据教学内容、目的设置问题, 开展教学的一种形式。它是课堂教学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形式, 是语文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技能的集中反映, 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 课堂提问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提问过于简单, 学生不思考即可回答, 没有思考价值, 教师只是追求一种人人参与的热烈气氛;二是提问难度过大, 学生难以回答或回答不到点子上, 启不得法;三是提问对象过于集中, 只是少数几个优生回答, 而不顾及后进生。
下面以两位老师教学《香菱学诗》时采用不同的教学问题设计而呈现的不同教学效果为例, 给予教学问题设计方面的一些思考和借鉴。
二、案例比较
课例一:
1.问:香菱怎么学诗? 学生用词语评价香菱状态。
2.问:香菱学诗的过程可以用文中哪些成语概括? 学生在立即过渡到用成语概括上面有难色, 老师此时试图通过降低问题难度, 香菱学诗有几个步骤引导成语概括, 但对于学诗有几个步骤, 学生在概括时还是存在问题, 成语概括也不了了之。
3.展示:香菱在黛玉的指导下作过三首咏月诗 , 通过三首诗的对比, 让学生认识到香菱学诗的进步, 老师便提问后一首好于前一首好在哪? 学生无从入手, 老师只好自己讲解后一首的好在何处。
4.问:我们从香菱身上得到哪些学习语文的启示?
5.我们也为香菱写首诗。
课例二:
1.屏幕上展示老师对于香菱一生的概括语段 :香菱出生于一个诗书之家, 三岁被拐, 另走他乡, 长大后被呆霸王薛蟠买去做妾, 后薛蟠娶正室夏金桂, 夏为了争宠在精神和肉体上折磨香菱。
2.问:根据上面介绍, 香菱, 是一个_________的女子?
生:可怜、悲惨、应怜 (英莲)
3.结合文中细节评说, 香菱学诗很_________ (填一个字)
学生结合细节评读, 说出了勤、苦、谦、醉、魔、乐, 当学生点到“乐”时, 老师追问文中的14次笑。
4.从香菱学诗中, 你认为香菱是一个_________的女子
学生认识又进一步全面、深了一层, 如:好学、幸福、追求高雅……
5.问 :虽 然志洁高远 , 但是陷于苦难之中 , 这么悲惨的一 个女子, 有学诗的必要吗?
学生议论纷纷, 谈见解。
6.问:那么曹雪芹是如何看待的呢? 引《脂砚斋》对香菱学 诗的评语, 再说香菱, 是一个_______的女子?
7.你认为香菱应该有怎样的生活?
8.展示现实的香菱的结局 , 师评说香菱的个人命运 , 评讲 《红楼梦》主旨。
三、案例分析
(一) 剖析案例
听了这两堂《香菱学诗》后, 我明显感觉课堂教学效果有较大差距, 而且学生的发言积极性和质量亦有较大差距。反思其缘由, 与这两位老师的教学问题设计有较大关系。
1.在教学主问题设计上 , 课例一和二均有一个主问题。案例一似乎有意识地把香菱学诗的学诗作为主问题, 所以延伸部分让学生学做诗, 案例二以香菱, 是一个___________的女子贯穿始终。
2.在教学问题设计的序列上 , 课例一明显没有案例二在设计上精妙。案例二虽然以香菱是一个_________的女子的问题贯穿始终, 但是, 前一个香菱是怎样的女子和后一个香菱是怎样的女子是在层层剖析下递进, 下一个问题在前一个问题的撞击下产生、衍生的。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是递进式的, 到最后香菱的命运已经可以带出红楼梦写作的深沉主题。
3.在突出问题设计的问题性上 , 课例二优于课例一。如 , 课例二在香菱作为一个这么悲惨的女子, 有学诗的必要吗? 此问题一抛出激起千层浪, 抓住香菱人物生存的矛盾性, 学生根据课本和课外知识在分析、辩论的过程中, 明白香菱人生的悲剧性, 从而为达成红楼梦的悲剧色彩做了铺垫。
4.在问题设计的对象、学生的理解能力上 , 这俩案例又有较大不同。案例一在处理上有两个环节, 其实是脱离学生的理解能力的, 如第2部分, 用成语概括香菱学诗的过程, 在学生对于香菱学诗课文内容还处于表层理解的时候, 用成语概括, 明显超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即使概括出也是比较浅显的成语, 不能建立在深沉理解上。而案例二在处理时就有技巧一些, 比如第3个环节, 香菱学诗很________, 用一个词概括, 这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容易驾驭的, 而且学生所填词的质量相当高。
(二) 说策略
在对以上两案例的分析中, 我们意识到教学问题设计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积极性的高低, 影响教学效果的优劣。设计主要应遵循以下原则:
1.整体性。设计时, 要紧扣大纲和教材, 从教学目的出发。任何有悖于大纲, 游离于教材之外的问题, 都不宜于作为问题在课堂上提出和讨论。同时, 设计的问题与问题之间要有不能分割的紧密联系, 其联系的纽带就是共同服务于文章的中心和主旨的揭示与把握。因而, 问题设计就不能是孤立、杂乱的问题材料。
2.小巧性。小巧性和整体性相辅相成, 二者缺一不可。所谓“小巧”是指设计的问题要从一个既和教学重点和难点有一定联系, 又易于进入答题状态的切入口入手进行设计。这个切入口绝不是信手拈来的片言只语, 而是经过教者精心挑选, 充分考虑能勾连教材阅读指导与学生学习思维的文字材料, 是沟通教材、教师和学生的通道。
3.难易适度。 拟题难易适度, 是说设计问题要从学生实际 出发, 考虑年级、年龄、智力水准、生活面等多种因素。
8.《香菱学诗》教学设计之我见 篇八
我想,既然是“节选”教材,自然要以课文本身为主,否则何必节选呢?就开《红楼梦》研究课好了。联系“整体”,当然应该,比如提—下香菱出身于官宦之家,自幼被拐卖的不幸遭遇。因为这是理解她羡慕小姐们能吟咏诗词的精神文化生活所应该知道的。但要视有无必要而定,适可而止,不能反客为主,轻重倒置。让节选课教学过多地负担理解全书的任务,是不合理、不必要,也不可能的。
别的且不说,就说《红楼梦》主题吧,讨论多年,未有共识。按我简单的理解:“红楼梦”三字,就是主题,亦即大观园的风月繁华生活,到头来是一场梦。再作进一步解读,分歧马上出现:有人说,这就是佛学所说的“色即是空”观念:有人说,这就是表现封建制度走向崩溃的必然趋势。曹雪芹既不是以宣扬“色空”观念为职责的佛家信徒,虽则他有时也借用这些词或受到它的影响;也不可能知道封建制度是什么,更遑论发展趋势。再说,现存的《红楼梦》不是曹雪芹一人写到底的,前八十回是打算写“红楼梦”的,后四十回却改换成写“良缘梦”了。大家庭的荣枯与恋爱婚姻是喜是悲,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凡此种种,岂是短时间内能够取得共识的?
更重要的是,作者的思想、理念、政治观在长篇小说中究竟是否起着主导作用呢?这要看他以什么方式来进行创作。如果他把自己要写的小说,当做某种思想、理念或政治观点的演绎和图解,那么就只能写出蹩脚的宣传品来,谈不上有什么文学价值。那些将小说的文学特性把握、发挥得最好的文学巨匠,或坚持忠于现实生活的现实主义作家,从来不主张把自己的某种观点强加在作品中,塞给读者。偶有说教,便成败笔。记不得在哪本书中读到过这样的事——有人问歌德:“你的《浮士德》的主题思想是什么?”歌德十分惊讶地回答说:“你怎么问我呢?我怎么会知道呢!”意思或许是说,你该问文学评论家去。还有作家写着写着忽然告诉朋友说:“真想不到,塔姬亚娜居然出嫁了。”又有作家对人说:“某某夫人居然自杀了!”自己创作的人物,连出嫁或自杀,都要写到后来才知道。那么,他们那样写的依据是什么呢?是角色所处的生活环境和人物性格合乎逻辑发展的自然结果。其实,曹雪芹也提出过类似的美学原则。他在小说的“楔子”中,固然声称此书是将“真事隐去”,是“满纸荒唐言”,即情节、人物、环境等等,整篇都是虚构的。但同时更强调其中的离合悲欢都是“按迹蹑踪,不敢稍加穿凿”,以免“失其真传者”。既然事非真事、人非真人,哪有“迹”“踪”可寻,怎么会发生“穿凿”问题呢?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一切“合乎逻辑发展的自然结果”的意思,简言之,即“情理”二字。恩格斯有关“现实主义的伟大胜利”的论述,充分阐明了这一点——作品的客观意义大于作者的主观思想。
我最无法接受的是这样的说法:“小说是小说家的政治宣言。《红楼梦》是曹雪芹的政治宣言……名著之所以是名著,就是因为作者借它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观、世界观、价值观。”在我看来,这话不仅错误,简直有点可怕。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极“左”思潮泛滥时期,包括“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时期,不顾客观事实,不讲科学态度,无限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现象,至今记忆犹新。那时不但出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之类口号,甚至以为只要政治方向对头、站在革命路线上,干任何事都无往而不胜。文学创作更被认为是如此。可这是事实吗?马克思、恩格斯非常推崇巴尔扎克,认为他创作的总名为《人间喜剧》的近百部长篇小说,比当时所有欧洲经济学家的著作加在一起都更有价值,但他们同时指出他在政治上是保皇党。我们能说巴尔扎克的小说是保皇党的政治宣言吗?列宁推崇托尔斯泰小说,称他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但不赞成他政治上宣扬“勿以暴力抗恶”和“道德自我完成”的说教,嘲讽他为“一个傻头傻脑的地主”。我们能因此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愚蠢的地主阶级的政治宣言吗?曹雪芹的政治观,我们不得而知,凭什么说《红楼梦》是他的政治宣言呢?《红楼梦》中是有对封建大家庭现状的种种不满和揭露,但同样无可否认的是,他也有留恋、惋惜和为大家庭不可挽回的没落而洒下的“一把辛酸泪”。这种矛盾现象,又是一个值得我们继续研究的课题。
从《红楼梦》中节选下来的文字,是与一篇主题明确的独立文章完全不同的。通常,一篇文章都有中心思想,或称主题。文章每一局部、段落,都围绕着主题展开,并为其服务。与主题无关的话多了,便成“枝蔓”,或叫“跑题”,是应尽量避免的。可长篇小说,特别是像《红楼梦》这样的作品,就不一样。从小说的表述来看,作者是想把他家族的兴衰、前辈的经历和他自己知道和感受到的相似家族世代的荣枯变化,融合起来,写成一个“繁华梦”的故事,让读者也能与自己共鸣。至于这个故事是说明“色空”观念,还是封建制度的衰亡,他是不去想的。这也非小说家的职责,小说家不是为表达某种思想观念而去写小说的,他只求把想要再现的生活场景生动、逼真、合情合理地描绘出来。
所以,长篇小说的主题,往往就是它所选取的题材。前苏联作家康·西蒙诺夫创作的《生者与死者》三部曲长篇小说,畅销一时。作者自己说,小说的主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也许有人会觉得他说错了,把“题材”当成了“主题”,主题应该是“正义终将战胜邪恶”。我倒认为作者讲得很对。他一心想要重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场景,所以设计了一个美国校级飞行军官,飞来飞去,将德、英、美、苏的首脑活动都串联起来。至于同盟国最终战胜了轴心国,这是历史的定案,小说当然这样写,不必将它说成作者的思想。所以,有人为作者设想的主题,至多只能说是他自己的读后感,其他人的读后感则可能是另一种,比如说:“战争是多么的残酷!人类应避免再发生类似悲剧,必须坚决维护世界和平。”
“香菱学诗”在《红楼梦》第四十八、四十九回,那正是描写荣国府处在风月繁华之盛时段的章节。盛况不仅要表现在“三宣牙牌令”“两宴大观园”等物质生活的豪奢上,也得写人物的精神文化生活,于是就有结社吟咏和香菱学诗等情节。此外,
nlc202309040557
黛玉早期怀疑宝钗是其“情敌”和内心“藏奸”的误会,经“金兰契互剖金兰语”等情节描写后,已完全消释了,两人彼此以诚相待,不再有针锋相对的讥刺语,关系是相当融洽的。这一点也是我们在分析人物性格时必须注意到的。只有一点没有变,那就是作者所坚持的“按迹蹑踪,不敢稍加穿凿”的创作原则。一切都仍然是如此的真实可信、合情合理。
我想,我们今天读《红楼梦》的重要意义之一,就是科学地总结和借鉴其成功的艺术经验,我以为也就是作者如何用合情理、不穿凿的创作原则,来描绘这一历史场景、塑造人物形象和刻画人物性格。既然如此,何不就以此为主线,将必须讲到的几方面内容串联和组合起来?
“李文”提到的几种“教学内容的确定”,其实都有讲述的必要,只要位置摆得恰当,不以一盖全就好了。比如“为什么一首比一首写得好,好在哪里”,就是非讲不可的,不讲,怎能理解课文?讲到第三首,最好不要说“它绝对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诗”。因为这话概念不清楚:怎样才算“真正意义上的好诗”呢?黛玉、宝钗写的诗算不算?是否要写成李白、杜甫那样才算?如果大观园女儿们的诗写成李白、杜甫那样,《红楼梦》就毁了。她们只能写些吟风弄月、伤春悲秋、相思别离的内容,这才真实、合情理、不穿凿。在我看来,香菱的第三首诗,一点也不比钗、黛、湘的诗逊色,众人称赞“这首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的话,也非言不由衷。再如黛玉对香菱的“诗教”,有些确是知识性的,给学生一些“诗学”知识,虽有益无害,却不宜讲得太多太深。否则既无必要,也不是今天的中学生所能完全领会的。至于讲黛、菱是好老师、好学生,我看没有什么不对。我很赞同“李文”标题中所说的让她们“走回‘大观园”’的话,但大观园里也能有好老师、好学生啊,不能一提这话,必定是把她们当成今天的“模范教师”“三好学生”,这是在“硬套”。我很难设想,倘不讲教得好、学得好,又如何还能教好这篇课文。
分析黛、菱等人物形象,要将她们放回到当时的环境中去,并结合她们的性格、经历、命运来考虑,这话是对的。但说说容易,要做到却很难。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每个人的观点可能不同,受评《红楼梦》文章的影响的程度也各不相同。所以容易有一种先入之见,以至对作品中某句话、某个词往往会抓住不放,将它夸大、引申而偏离了实际。有一段时期,庸俗社会学等“左”的思潮盛行,分析《红楼梦》人物,就以是“反封建”还是“维护封建”划界限,以确定此人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以定褒贬。宝玉因为爱情而“扬黛抑钗”,便认为作者也一定是“扬黛抑钗”的,很自然地便觉得我们读者也该如此。黛玉因为不鼓励宝玉走仕途经济之路,不讲“混账话”(这样的人历史上从来就不少,古代的“洗耳翁”也许态度更激进),就被划入反封建“同盟军”之列(其实她维护封建秩序处多多),于是竭力夸大其孤立无援的“悲情”处境。落到“香菱学诗”情节中,比如以为她不能“公然”“公开”教人学诗,以为那是会遭众人“指责”的,所以要引孔子的话来“解脱”“推卸”责任,仿佛她是在从事违法的秘密活动。其实,除了没有开设“诗歌培训班”,她教香菱学诗,众姊妹中谁不知道?谁又曾表示过不应该或不服气了?所以,这就不是让她们走回到“大观园”里。
再如分析教的和学的,也不必扬此抑彼。说黛玉想作咏月诗而还未成,是“情”使之然;香菱请老师出个题目让自己试作,是“利”使之然,是想“装饰打扮”自己(这与她精神上的需求完全是两回事),所以断定她成不了“真正意义上的诗人’。这也太厚此薄彼了!哪一个初学者不经过老师出题目、自己写的阶段?古之科举、今之招生,不都是别人出题目的吗?翻翻古人诗集,据别人出的题目或设定的范围来写的作品还少吗?怎么就不能出于“情”呢?以这样苛刻的标准衡量,世上还有“真正意义上的诗人”吗?
与黛玉说过“诗翁”的话不同,宝钗是说过“呆子”的话,那的确表现她的一贯的思想观点和个性,以为女子不应以读书、吟诗、做学问为要务,但也不完全反对适当地学一点、做一点,如众人所说的“玩”,否则她怎么会积极参加诗社活动,还能写出好诗来呢?更重要的是要看宝钗的“呆子”说,是在严肃认真地表示反对,还是带有打趣性质的话。她不但没有反对香菱学诗,还欣然地参与了“教学活动”。当香菱作成第二首,黛玉批评它“过于穿凿”时,宝钗就帮着说:“不像吟月了,‘月’字底下添一个‘色’字倒还使得。你看,句句倒是月色。这也罢了,原是诗从胡说来,再迟几天就好了。”她说出了律诗必须“切题”的要求,一“穿凿”就容易偏离。还有,为了鼓励香菱,说“原是诗从胡说来”。多大胆量写这句话!若非对学诗有极深切体验的人,谁敢这样说?可这又完全符合宝钗其人有深厚修养学识情况的。所以,可以说宝钗也是一位“好老师”。“诗翁”与“呆子”是完全矛盾的吗?人若没有点“呆子”精神,怕是也难成“诗翁”的。这不是“古为今用”,而是作者自己借众人之口说的:“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我说这些,无非想表达,要实事求是、合情合理、掌握分寸地分析人物形象,并不容易。千万别为了分析出人物思想性格的不同,动辄将某句话、某个词“上纲”到对立面去任意发挥。至于我这个对中学语文教学外行的人,所想到的办法是否妥当,实不敢自信。如果不切实际,也行不通,看过作罢就是。
9.红楼梦香菱学诗读后感 篇九
常言道:“书山侑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香菱在学诗的过程中不仅仅仅依靠聪敏和悟性,更是依靠苦与勤。香菱面聆黛玉教诲后,遂按要求借书吟读。“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來。宝钗连催祂数次睡觉,祂也不睡。”其苦心、专心如此,不能不令人赞叹。当香菱拿写作诗题后,“又苦思一回作两句诗,又舍不得杜诗,又读两首。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她边读边悟边写,现炒现卖,最后写得一首。但只因措词不雅,声韵生硬,单调滞涩而被要求重写。你看那香菱,“默默的回來,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尙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皱一回眉,又自我含笑一回”。香菱的苦心、专心、用心已了痴迷的程度,怪不得连宝钗也直赞美:“能够像祂這苦心就好了,学什么侑茖不成的。”当第二次诗作失败后,香菱仍旧忘我地用功,继续努力,她“便自我走至阶前竹下闲步,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了痴狂的地步。“至晚间对灯出了一回神,至三更以后尙床卧下,两眼鳏鳏,直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她冥思苦索,已近入魔,但最后以自我的苦心诚心换得了诗神缪斯的青睐,觅得了佳句。第三次的诗作看似梦中偶得,实是多次锤炼苦心孤诣的结晶。
香菱学诗的过程,应证了古已侑之的治学三境界,其第一境界是“悬想”阶段:“昨夜西风凋碧树,独尙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界是“苦索”阶段:“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是“顿悟”阶段:“众里寻祂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促?想苦索顿悟,曹雪芹为我們带给的不仅仅仅是学诗的借鉴,也是所侑艺术创造的借鉴,這也正是典型性人物形象价值之所在。
10.香菱学诗 篇十
主备人:金鑫
审阅人:沈建忠
教学目标:
1.速读课文,概述香菱学诗状态,感知香菱人物形象。2.讨论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她刻苦学习的精神。3.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从而深入理解《红楼梦》的主题思想。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有一个人,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而铸就成一部“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文学巨著,这部巨著就是:《红楼梦》,它的作者是:曹雪芹。《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宝玉、黛玉、宝钗„„《红楼梦》里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特别是美丽的青年女子形象。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位女子,就是香菱,她只是书中一个次要人物,但作者也把她塑造得光彩照人。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红楼梦》,走进《香菱学诗》,走进香菱的内心世界。
二、整体感知
1、随宝钗进入大观园的香菱是怎样学会写诗的? 明确:拜师----读诗——论诗——写诗
2、课题是一个简单的主谓短语。如果将其扩充,成为“ 香菱____ 学诗 ”,你能在横线上填写什么?请同学们各自认真轻声朗读全文后,完成填空。
三、研读赏析
一、品香菱
1、作品中哪里写到香菱学诗的“苦”?分角色朗读。(香菱、宝钗、宝玉、探春、黛玉、李纨)明确: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曹雪芹认为:苦志学诗,精血诚聚。真正是“慕雅女雅集苦吟诗”啊。
2、我们觉得香菱苦,香菱自己觉得“苦”吗?
我们有同学发现香菱脸上挂着一个字“笑”,文中香菱“笑”了十五次。人的表情往往和内心连在一起,我们来看香菱的几次“笑”,读一读,你能看出香菱的什么心情或性格?
A、香菱笑道:“既这样,好姑娘,你就把这书给我拿出来,我带回去夜里念几首也是好的。” B、香菱笑道:“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
C、只听香菱从梦中笑道:“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指导学生读,尤其是第三次梦中“笑”的惊喜和自信)明确:这样乐此不疲的状态,真正做到了“痴迷”的状态了。我们不妨把原题目改为“慕雅女雅集痴吟诗”吧
总结:乐学、苦学让香菱初学诗就写作成功。都说“诗言志”,咏月
(三)中 香菱的诗有自己的影子吗?诗中表达了香菱怎样的希望?补充香菱的身世(香菱本名甄英连,三岁那年被人贩子拐走,后卖给薛蟠为妾。可薛蟠对她只有虐待与凌辱,她内心很是孤独苦闷。)香菱写诗是她一个美丽的梦,她想通过写诗倾诉自己的心声。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明确:看曹雪芹给香菱写的判词,首句暗含名字“香菱”,第二句写她的身世,第三、四句写被夏金桂折磨致死。曹雪芹对香菱的感情是同情,怜悯的,从她的姓名里可以看出,曹雪芹用了谐音“甄英连——真应怜”。
4、小结:又岂止香菱是一个值得怜惜的人呢?还有,风流灵巧,口齿伶俐,针线活尤好,病中被王夫人赶出大观园,悲惨死去的宝玉的丫环晴雯;聪明机灵美丽大方的贾母的丫头鸳鸯,能博得复杂的贾府上下的称赞,最后在贾母死后选择自杀;还有贾家的四个孙女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取的名字的谐音其实就是“原应叹息”。
二、品黛玉
1、结合作品内容,讨论:课文中的林黛玉有怎样的性格特征?如何理解?
明确:在《红楼梦》这部作品中,多愁善感、羸弱多病、孤傲尖刻是林黛玉主要的性格,但在本文中我们却看到了一位诗人气质的林姑娘,她热情指导香菱,不厌其烦,不顾劳累。联想个人的身世,林黛玉对香菱这无父无母的孤儿富有同情,也很有好感。所以当香菱求教于她时,她饶有兴致地承担起老师的责任。她明确地提出了作诗的要领,使香菱打消了不少顾虑,很快缩短了教与学之间的距离。
三、说感悟
1、香菱学诗的过程,可用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古今成就大事业者所必须经历的三种境界来概括: 第一境“悬想”阶段:“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境“苦索”阶段:“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顿悟”阶段“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在灯火阑珊处。” 通过以上香菱写的三首诗比较鉴赏,你有什么收获?特别是对你的写作有何帮助? 让学生自己感悟出,写作的第一要义在于感情,而非辞藻的华丽。
2、香菱学诗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作者认为这是由于她“苦志学诗,精血诚聚”,意思是她把全副精力都用在写诗上,执着地追求实现自己的目标。这是她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但除此而外,也还有一些不可忽视的因素。
其一,香菱有良好的资质,入园前尽管家务繁忙,却能忙中“偷空儿”读几首诗,这证明她决非一个“俗人”;入园后听黛玉讲诗,她的反应极快,例如黛玉谈到“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她立即悟出“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这又证明她的感悟能力非同寻常。其二,有好的引路人,无论黛玉还是宝钗,对香菱的指导都用点拨的方式,三言两语点出要害,使香菱知所取舍,逐步领悟诗中三昧。
其三,大观园是个美好的地方,跟园外黑暗、污浊的环境形成强烈的对比,香菱来到这里,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特别是宝玉、探春等人对她的关爱和赞扬,更使她感到人间的温暖。她得到了精神上的解放,她的聪明才智显露了出来。正如宝玉所说,“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明确:成功三个方面:(1)自身因素(内因)(2)老师因素(外因)(3)环境因素(外因)
3、通过林黛玉指导香菱学诗,体现了曹雪芹怎样的诗歌创作思想?这对我们学习语文有何作用?
提示:林黛玉收香菱作学生,提出做诗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要多读。黛玉让香菱诵读王维的五言律诗一百首,杜甫的七言律诗一二百首,李白的七言绝句一二百首。“读诗百遍,其义自见”,诵读这种方法对于我们学写诗也是非常正确而必要的。随着诵读篇目数量的增加,你对诗歌的语言感知能力就会越来越强,诗歌的阅读水平也就会越来越高。
2、黛玉认为,要学诗就要学一流的。李白是“诗仙”,杜甫是“诗圣”,王维人称“诗佛”。要学就学一流的,学不到一流还可以成为二流,要是一开始就学二流的,那只能学成三四流了。我们在阅读时,也要挑选文质兼美的作品,这对于陶冶情操,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是非常有益的。
11.香菱学诗教案 篇十一
主备:贺金兰审核:初三语文组时间:2013-11-17
【教学目标】
1、掌握《红楼梦》的有关文学常识。
2、讨论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塑造人物的高超手法。
3、学习香菱虚心好学、苦学乐学的求学精神。
【教学重点】赏析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法。
【教学难点】
1、揣摩香菱这一人物形象,理解作者倾注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探讨香菱学诗对我们的学习有何启发。
【教学准备】学生熟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教师查找资料,制作课件。
【教学方法】
1、情景设置法——激发感情,引起兴趣
2、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3、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欣赏歌曲《枉凝眉》)
听着这首凄美婉转的歌曲,打开我们的课本,让我们一起走进红楼,走近红楼女子。
二、了解《红楼梦》及作者曹雪芹
学生介绍曹雪芹和《红楼梦》。
教师大屏幕出示有关内容介绍,学生集体朗读。
三、品析香菱人物形象
(过渡语)红楼女子个个美的让人心醉,今天让我们走进《香菱学诗》。首先我们来分享大家阅读《香菱学诗》后的初步感受。
学生畅谈读后感受。
教师引导:刚刚我们只是从面上来了解一个人物,这是远远不够的,怎样才能走进《香菱学诗》?走进香菱的内心世界。有个人给我们很好的提示,那就是曹雪芹。他在红楼梦第一回里写道(出示大屏幕):列为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说起根由虽近荒唐,细按则深有趣味。————《红楼梦》第一回。阅读他的红楼梦要“细按”。从很细的地方解读文章,或一个情节,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句话,这样才能深得其中的趣味。现在我们就用这个方法来解读这篇文章。
依次提问:
1、香菱说她是为了什么而学诗的?(要求找出文中的话作为依据)
学生找出香菱的原话,概括“抱着玩玩的态度”来学诗。
2、香菱学诗真的只是玩玩吗?
学生找出描写香菱学诗的细节,引导学生领会香菱苦志学诗精血诚聚的精神品质。(注意朗读指导和分析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例:①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院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苦)
②香菱听了,喜的拿回诗来,又苦思一回作两句诗,又舍不得杜诗,又读两首。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呆)
③香菱听了,默默的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李纨,宝钗,探春,宝玉等听得此信,都远远的站在山坡上瞧看他。只见他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疯)
④一时探春隔窗笑说道:“菱姑娘,你闲闲罢。”香菱怔怔答道:“„闲‟字是十五删的,你错了韵了。”(魔)
⑤各自散后,香菱满心中还是想诗。至晚间对灯出了一回神,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痴)
3、香菱自己觉得学诗苦吗?
学生品读香菱的 “笑”“笑吟吟”“兴兴头头”,领会香菱学诗是“乐在其中”。
4、香菱学诗,苦学,乐学,而且非常注意方式方法。我们可以把香菱学诗的过程归纳为四个阶段,分别用两个字来概括。
学生概括讨论,明确:读诗——悟诗——论诗——写诗
四、感悟
师:经过了一番“细按”之后,我们在座的同学从这篇文章中感悟到什么了吗? 学生畅谈感悟。
五、介绍香菱的身世和悲惨命运(过渡语)从“香菱学诗”中我们有这么多的体会和感悟,我们要感谢香菱,我们也衷心的希望这位美丽、聪慧、善良、纯真的女子过上幸福的日子。但实际上香菱的命运又是怎样的呢?我们来看《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中对香菱的判词。从这几句词中,你看出香菱的命运了吗?
(大屏幕)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朗读)
(大屏幕)本名甄英莲(偕音真应怜),出身乡宦之家。三岁被拐,十一二岁卖于冯渊。后被薛蟠抢至潘府为侍妾,改名香菱(谐音相怜)。最后被薛蟠正妻夏金桂改名秋菱(谐音求怜),百般折磨,终至干血之症,诊视服药,亦不效验。
师:香菱一生中唯一快乐的日子大约只有薛蟠外出经商的那一年,她得以住在大观园中,和姑娘们相处的日子。
曹雪芹的密友脂砚斋也对“香菱学诗”这一情节有过一段分析:“细想香菱之为人也,根基不让迎(春)探(春),容貌不让凤(王熙凤)秦(可卿),端雅不让(李)纨(宝)钗,风流不让(湘)云黛(玉),贤惠不让袭(人)平(儿)。”但就是这样一位大观园中时时含笑的女子,命运又是如此的悲惨。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了一个个美丽动人而又凄凉的妇女形象,充分反映作者反传统的“男尊女卑”思想。这不能不是我们读者感叹。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红楼梦》插曲“叹香菱”。
六、课时小结(大屏幕)
(在“叹香菱”歌曲声中)出示:香菱走了——香菱们走了——这些《红楼梦》中诗样的女子都走了——都以凄婉的方式走了——?(留给我们读者的又是怎样的思考呢?)
七、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红楼梦》。
2、从香菱学诗或黛玉教诗中任选一个角度,谈谈你的感悟或收获。要求不少于300字。
八、板书
香菱学诗
苦乐
志玩在学其
12.读《香菱学诗》有感 篇十二
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成功人士都是看勤奋来取得成功这一点无可厚非。
但是,对于现代的我们来说,最关键的一点应该是香菱那种主动求知的精神。
不难发现周围的许多同学整天埋头写作业,可是成绩却没有什么起色,亦或是没有取得持久的进步,这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们丧失了求知的精神,遇到难题就放弃不做,又或者是做一道算一道,不去探究本质,这一点是最为致命的。
第二点。是香菱学诗得到了良师黛玉的指点。才取得了长远的进步,换个说法便是技巧。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事实上。我是一个比较固执的人。我不喜欢玩弄什么技巧,看出本质就是我最大的追求。然而,事实显然很残酷,征引老师的话说就是“一就是一,不要问那么多为什么。”我自己也深感到这一点能够探寻到本质。当然是最好,然而在其他时候,的确应该用一些技巧,这些技巧一般来自他人,尤其是老师的指点。也可以从书中,在网上学习,这些都是极好的。
在我眼里,那些在我们这种教育制度下取得成功学生,一是天才,二者则是将勤奋与技巧推上极致的人。
13.《香菱学诗》教后体会 篇十三
——一堂语文课、教学调控应注意五个方面
xx中学:余立正
语文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师对学生的听、说、读、写各种训练的指导及对学生思想教育。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进行的。指导学生主动的去思考问题,借助现代化媒体,由形象思维入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一堂语文课在教学内容,教学时间、课堂气氛,思维流量,思维迁移等都需要调控。下面以《香菱学诗》为例。谈一些个人体会。
体会一:应调控教学内容,内容适中。
一篇课文,教学要点较多,往往在有限的一堂课里,不可能全部掌握,老师若想面面俱到,弄不好,讲的知识零星而又杂乱,学生不知所云,甚至一无所获,为此,老师在一堂课里,先要让学生明确目标,做到有的放矢,如《香菱学诗》是我国伟大的现实古典小说《红楼梦》节选。众所周知,一篇小说具有:具体的环境描写,典型的人物形象和曲折的故事情节三个要素。而教学中,一堂课想面面俱到是较难的。为此,学习《香菱学诗》这篇课文第一堂课要求学生解决好两个问题:
1、概括出香菱学诗各过程的内容,找出多种划分课文层次的方法。
2、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受到什么启示?
体会二:调控教学时间,速度音量相宜。
教学心理学认为:讲课速度过快,容易使学生思维受阻,造成“消化不良,”速度过慢,容易使学生思维松弛,注意力分散;声音过高易使学生疲劳,声音过低又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如学习《香菱学诗》时,先让学生看多媒体播放的《红楼梦》中“香菱学诗”片段用十分钟时间,再快速朗读课文用5分钟,然后分组讨论《香菱学诗》的过程可分几部分?(讨论出“四分法”,“三分法”,“两分法”)。每部分用简要语言概括用十分种,让各组代表发言5分钟。然后总结用5分钟。教师总结时,速度音量要适中,讲课要抑扬顿挫。
英国经济学家——巴特莱、曾提出一个“巴特莱法则”。主要内容是说:“事物的80%价值集中于20%的组成部分之中,此法则对教学结构的设计,也具有指导意义,要优化课堂结构,必须有取舍,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在45分钟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兴奋程度较高的课堂中段10分钟,(如刚才学生代表发言,教师总结,正好安排在此段时间)将重点、难点、关键的总结性的内容安排在此段“黄金时间”里达到高效率的目的。做到教学速度音量相宜,错落有致。
体会三:调控课堂气氛。张弛结合。
课堂教学中应有张有弛。使学生精神振奋,思维集中。如:上课开始时,出示媒体,使学生兴趣提高,此后让学生讨论时又可轻松一会儿,接着让各组代表发言。老师总结归纳,这个最高点就出现在最佳的“黄金时间里”。学生便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过程中气氛活跃,张弛有度。同时,教师运用目光、表情、手势等姿态语言来调节课堂气氛,这样安排,可使学生在非兴趣高峰期取得同等教学效果。达到优化课堂结构,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体会四:调控思维流量,由形象思维过度到抽象思维,提高抽象思维的能力。
本堂课,在媒体播放与分组讨论这两个环节中,体现出了调控思维的流量,媒体播放这一环节,以形象思维为重,知识密度大,学生获得的信息量也大;讨论这一环节以抽象思维为主,通过互相讨论提高思维密度,增加容量,使学生有意注意时间拉长。这样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扩大思维流量,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体会五:调控学生思维的迁移,适时进行思想教育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语文教师更要抓住机遇及时给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香菱学诗》这篇课文的第二个问题是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同学有何启示?当学生讨论后得知:①环境造就人,香菱学诗时精神得到解放;②、有循循善诱的林黛玉老师指导;③、香菱有良好的资质,领误能力强;④、香菱苦志学诗,精血诚聚。到此,老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前三点是外界条件或先天条件的作用,而第④点更为重要的是香菱后天的努力。正因为她如醉如痴地学诗、读诗、品诗、写诗,才使她写出越来越成功的诗来,那我们同学自己在学习上将有何启示呢?同学们通过这一问题的讨论都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有的人认为:学习要产生兴趣;有的人认为:要有精血诚聚的精神等。通过学生思维的迁移,及时进行思想教育,每个学生都能结合自己平时的学习情况,强烈要求自己今后在学习中去苦志读书。
14.《香菱学诗》读后感 篇十四
一女香菱,先卖于各乡,后买于折磨。或许她早已料到事态,她或许会念到:“命运皆已成此,不应想方设法讨人怜修改此命罢。”以此了结。
之后学诗掩饰悲哀。
她开始拜于林黛玉,阅诗百篇,倾于诗海中,醉在其中,麻痹自己。
夜晚来过,她倚在月色照到的门栏上,在月夜中,她终想起自己的身世,不免有心在痛,捂了胸口,手温勉强暖了暖心房。
如果月光不洁,手温零度,心绞痛不能止,那么,我将为她守候最后的温度。
表面越坚强,内心越痛苦。他们需要别人的保护与安慰,他们的脆弱灵魂需要有人来帮助,他们渴望的那一份幸福需要所有人来守候。
如无人,我来守。君不在,我还在。
轻梦为浮夸,只等待,守候来。
【《香菱学诗》读后感】推荐阅读:
读后感作文:《健康成长》读后感07-09
匆匆读后感400字读后感08-05
小王子读后感-读后感09-01
初二读后感:读后感650字10-11
四大名著读后感。-读后感!10-28
读后感谈美书简读后感07-15
中学生读后感:简爱读后感08-19
六年级读后感女生日记读后感11-04
文言文读后感:《诫子书》的读后感09-15
高二优秀读后感:海狼的读后感600字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