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牛顿第一定律说课

2024-09-17

81牛顿第一定律说课(共15篇)

1.81牛顿第一定律说课 篇一

《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牛顿第一定律》。我打算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分析、教学与教法、过程分析、板书设计进行说课。教材分析

一.1.地位和作用

《牛顿第一定律》是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前面三章运动和力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这是质点动力学的内容。牛顿运动定律是动力学的核心内容,第一定律是牛顿物理学的基石,力学的第一原理。

2.重点和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认识伽利略研究运动和力关系的思想方法,了解理想实验的作用; 知道质量是描述惯性的物理量; 知道牛顿第一定律适用于惯性参照系。【教学难点】

对牛顿第一定律发现过程中的科学方法的体会 二.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比如定律的内容,定性的实验推理过程,尤其是关于惯性的学习和用其对实际现象的分析解释等。高中阶段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发现其理解上存在的问题、深入对本定律的理解,这样有利于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进而培养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三.目标分析

按照课标要求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我制定了以下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亚里斯多德对力和运动关系的论述及存在的错误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能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有关现象(3)知道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知道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4)用惯性概念解释有关实际问题。会识别惯性系和非惯性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体会伽利略研究运动和力关系的思想方法,了解理想实验的作用(2)体会科学探究过程的漫长、艰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牛顿第一定律的历史史实回顾,增进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和敢于质疑、坚持真理的献身精神。四.教学与教法

为了突破重难点,提倡教学新理念,牛顿第一定律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当学生再次面对牛顿第一定律学习时,使他们保持新鲜感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了自学、讲授、讨论交流、多媒体演示等教学方法。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从而突破重点,化解难点。

五.过程分析

为了达成上述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对一些主要教学环节,有以下构想: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播放图片,让学生解释生活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曲线运动的热情。

2、新课教学:

此过程分为两部分:(1)历史的回顾

本部分通过学生预习两个历史人物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生平故事,利用生活现象,分析得出每个人的观点。(2)惯性

同学们通过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得出惯性的概念。通过视频及学生举例说明惯性和质量的关系。3设计典型的练习题

每一知识点讲完后设计典型习题,让学生巩固知识点,体会成功。

4、小结

请学生代表总结发言,其他学生进行评价、补充,培养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

5、布置作业

力、加速度和质量的定性分析

六、板书设计

七、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结合教材的编排、课程标准的要求、现有的教学条件以及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了合理的资源整合,在设计时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完成教学。当然在教学过程中可能某些同学会遇到一些困惑,我会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学生合作或个别指导的方法来解决。

当然我的教学设计中一定还有很多不足,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会发现很多的新问题,请各位评委和老师们给予指导,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81牛顿第一定律说课 篇二

引导学生看两张来自生活的图片 (多媒体投影) :冬奥会冰壶比赛中为什么要先要助滑一段距离?为什么立定跳远不如急行跳远跳得远?要解决这两个问题, 我们首先来研究有关“牛顿第一定律”的知识。

投影:学习目标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了解它的探究历程。

2. 通过活动体验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

二、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师:同学们, 前面我们知道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 也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 可见力和物体的运动有密切的关系。

1. 观察课本第71 页图3—1-1, 想想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现象?从这些现象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吗?

2. 结合生活体验回答下列问题: (1) 怎样能够使静止的足球运动起来? (2) 足球离开运动员的脚以后, 在草地上滚动的过程中速度有何变化? (3) 骑自行车时, 如果停止蹬车, 自行车运动情况会有什么变化?你认为物体的运动是不是一定需要力来维持?物体的运动和物体受力之间可能有什么关系?

3. 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都对物体的运动和受力关系进行了研究, 你同意谁的观点?

三、展示交流合作学习成果

师:你是同意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还是同意伽利略的观点?说出你的理由。

生:静止在课桌上的书, 用力一推由静止变为运动, 不推, 重新变为静止。可见, 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四、牛顿第一定律

1.设计实验方案

师:下面请以小组为单位, 根据屏幕上的提示设计出实验方案。

2.结合课本, 分析图2 所示的实验方案。

思考: (1) 为充分显示阻力对物体运动情况的影响, 每次实验时应该控制哪些因素相同?如何改变物体受到的阻力?

(2) 为什么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

(3) 小车在不同材料的平面上最终停下来的原因是什么?

(4) 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5) 设想一下, 如果水平面足够光滑 (没有任何阻力) , 小车的运动情况会怎样?

(6) 展示交流合作学习成果

五、阅读理解

师: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将一直运动下去, 那静止的物体如果不受力, 会永远保持静止。牛顿在前人的基础上, 进一步概括总结得出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下面请同学们阅读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学生阅读)

师:关于牛顿第一定律, 大家还有补充或疑问吗?

生1:我补充一下,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的推理得出的, 这种方法叫理想实验法。

生2:牛顿第一定律适用于一切物体。

六、惯性

师:牛顿第一定律还指出一切物体都具有的一种性质, 我们把这种性质叫惯性。

1. 思考、讨论问题:冬奥会冰壶比赛中为什么要先先助滑一段距离?

2. 演示实验:将小木块放在小车上, 小木块随小车一起运动, 小车突然停止, 木块飞出。并让学生讨论分析。

3.试一试:请你在地面上用力竖直向上跳起, 观察一下, 落地点将落在起跳点的前边、后边还是起跳点上?

4.精彩展示:课前选出6 个学习物理困难的学生, 两人一组, 提前练习下面3 个实验中的一个, 课上让他们精彩展示。

(1) 将纸条压在玻璃板下, 猛然抽出玻璃杯下的纸条。

(2) 将6 个象棋子叠起来, 让两个学生展示迅速击打最下面一枚棋子。

(3) 在装有水的杯子上放一硬纸片, 纸板上放一鸡蛋, 迅速击打鸡蛋下的硬纸板。

学生讨论分析。

师:大量事实表明,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5. 观看视频, 小组讨论:让学生观看拍打灰尘、锅炉工人填碳、足球的“香蕉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冲刺终点, 驾驶员系安全带等方面的视频片段。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讨论分析上述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七、学习小结 (略)

3.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分析 篇三

【关键词】惯性定律 实质 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235-01

在十九世纪末,经典力学的影响已经波及到了世界任何角落,以至于很多物理学家都认为物理学的原理已经研究透彻,物理学的体系已经很完善。但是,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和物理相关的电磁理论、原子理论以及放射性等理论的逐步出现,使得人们又开始怀疑自己之前所熟悉的经典力学理论。新旧理论之间产生了巨大冲突。物理学家对于冲突的解决,衍生出来20世纪近代物理学的两大理论的形成,即量子力学和相对论。新的理论并没有否定经典力学的指导作用,而对于其应用的范围开始有了界定。这便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局限性。

1.牛顿第一定律的概况

英国科学家牛顿在经过长期的研究之后于1687年在他的书《自然哲学的教学原理》中提出了一套完善的关于经典力学的科学体系。这套伟大的理论对于物体不受力时的状态做了详尽描述: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当然牛顿第一定律中关于其运用最多,影响最广泛的就是其惯性定律。惯性的大小仅取决于其自身质量。惯性在生活以及科学研究中不可避免,牛顿对它的解释为我们的生活和科学研究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

2.牛顿第一定律应用的局限性分析

牛顿定律的影响是深远的,不过,随着文明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以及20世纪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出现,牛顿定律的伟大地位受到了撼动,而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其应用存有一定的局限性,具体描述如下:

2.1牛顿定律的应用需要在一定速率范围内

之所以会受到限制,主要是另一套理论的影响作用,相对力学理论。它们二者结合可以解释机械运动的机理。正是由于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的被证实,科学家们发现,物理上存在需要时间间隔传递的超距离作用。任何信息的传递都是需要时间的。时间的流失和空间间隔的测量不是绝对的,它是受到惯性系间的相对速度影响的,同样也包括物体的质量的变化,它会随着速率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的。狭义相对论虽然提出了自然界不存有绝对的时空观念,但是,它提出当物体速率远远小于真空光速的时候后,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依然可以对物体的运动做出十分精准的解释。在日常生活之中,绝大多数的运动都是低速的,所以,牛顿第一定律在日常生活中还是有很大的应用的。若物体的运动接近光速的时候,牛顿第一定律就无法做出准确解释了,这时就需要借助相对力学理论进行解释,这也就是牛顿第一定律应用的局限性体现之处。

2.2牛顿第一定律对于量子现象解释的局限性

20世纪初,随着人们对于黑体辐射和光电效应以及源自稳定性的研究的逐步开展,科学家们便发现很多研究现象和经典物理学结论是相违背的。经典物理学的理论基础恰恰是牛顿研究的力学理论。经典物理学对于物体微观结构的稳定性和能量变化的不连续性的研究出现了瓶颈。薛丁格和海森堡的量子力学理论对该现象做出了比较合理的解释。同经典力学发生违背的现象:经典力学中认为粒子性和波动性是两个不同的物理性质,而量子现象中实物粒子同时表现出了粒子性和波动性,只不过两种性质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程度不同,但是,它们是同时表现的。还有,量子力学中粒子的能量和角动量的值只能是某个量值的整数倍,出现了数值取立的相对独立性,但是,经典物理学中认为其取值是连续的。还有就是,经典力学理论认为粒子具有确定的坐标和位置,同时可以确定其动量,因此便可以确定其运动轨迹,但是,在量子力学研究中发现,速度和坐标是不能够同时确定的,只能确定大概的区域,从而量子运动轨迹只有概率意义。虽然量子理论的研究对于经典力学的冲击是十分之大,但是,经典力学对于微观粒子的研究仍然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2.3牛顿第一定律提出的参考系的应用

牛顿在研究物体运动的时候,提出了一个特殊的参考系,即“不受其它物体作用力”,这就是物体继续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前提条件。牛顿第一定律通过不受外界作用的物体的运动状态来定义惯性参考系,从而为整个力学和物理学的研究提供很好的基础。惯性系便是牛顿在其《原理》中所提到的“绝对空间”。按照牛顿所设想的绝对空间,宇宙是不动的中心。今天看来,这是受到否定的。但是若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背景下,牛顿既要对他所讨论的运动引入绝对空间概念,又要结合伽利略的相对性原理,提出这样的“绝对空间”的概念是很困难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他将运动定律适用的参考体系又之前的“绝对”抽象的概念,转化为了一个有很多供选择的条件的一个体系,这也是一项很大的突破。在那样一个时代,这样的理论是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升的唯一通路。当然,提这样的理论为后世的研究提供了绝对有利的研究基础。

3.结论

总而言之,尽管牛顿第一定律在近代以及现代的物理学研究应用中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这些局限性的出现,也是建立在对牛顿定律的不断应用中所产生和获得的。因此,牛顿定律对于物理学的研究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当然,除了理论研究上的应用,惯性定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是很广泛的,它对于日常生活的一些现象给予了正确的解释,同时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打来了极大便利。

参考文献:

4.高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 篇四

大家早上好!

我是3号选手,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牛顿第一定律》.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堂反思五个方面来谈我对本节课的理解。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牛顿第一定律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第五节内容。包括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两方面的内容。本节设计有两个课时,我说的是第一课时。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牛顿第一定律是经典力学中三大定律之一。是整个力学的基础,因为它把最基本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物体是否受力联系起来,确立了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是前面力的作用效果的延伸,又为后面学习二力平衡的知识打下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可以说,牛顿第一定律是本章的重点。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 ,我制定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主要推理过程;

2、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并理解其意义。

过程与方法:

1、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常识性了解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在研究过程中成功的喜悦,学会分工与合作,提高团结协作的能力。

2.感悟科学探究的艰辛与曲折,感悟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之所以确立它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理由在于本节课是一节物理规律教学课,通过本节课的科学探究及实验论证的目的就是为了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揭示力和运动之间的内在规律。

教学难点:力和运动的关系。学生在从生活经验中获得了一种被现象掩盖了本质的错误认识。那就是物体的运动是力作用的结果,为了使学生摆脱这种观念,转变错误认识,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严密推理,才能帮助学生走出误区。

二、教法学法

(一)学情分析

学习者是九年级学生。有利的方面是:经过一年的物理学习,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并且学习了机械运动、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为本节学习做好了铺垫。不利的方面是:学生受生活经验的影响,“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的错误观念不容易转变。

(二)教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选择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本课时我主要采用“演示法”与“科学推理法”相结合来进行教学,即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讨论,又加以科学的想象和推理,引导学生去发现知识,总结规律 。

(三)学法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两方面的有机结合,在上述教学方法的正确实施下,我引导学生采用:科学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讨论法、分析归纳法等学习方法,

我认为 “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目的是让学生有足够的机会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习惯,变学生由“学会”转向“会学”。

(四)教具与学具

电教器材:多媒体

教师演示用:斜面、小车、毛巾、棉布等

学生分组器材:

书、圆珠笔、铅笔盒、小车、书包、斜面、毛巾、棉布、乒乓球等

丰富的教学设备,尤其是身边的器材拿来实验,提高了训练密度及广度,使教学过程从枯燥到有趣,从抽象到形象。课堂演示实验并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提供了大量的教学信息,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得以迅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教学过程

本节课将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教学: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感受活动,总结观点→合作交流,实验探究→科学推理,得出新知→剖析定律,强化理解→应用迁移,巩固提高→布置作业,延伸升华。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知(约5分钟)。

高尔基说:“好奇是了解的开端和引向认识的途径。”为此,我设计了两个小实验引入新课,让学生从身边的实例入手可以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

1、要让静止的书(文具盒)运动,该怎么办?

2、停止用力,又会如何呢?(学生实验后上台演示)

误导学生:物理受力就会运动,不受力就停止。

得出谬论:物体运动要靠力维持。

教师实验演示:推一辆小车,撤去推力,小车没有立即停下。

得出结论:物体运动不需要力维持。

观察学生表情,出示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激发

学生探究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这样的实验学生既熟悉又好奇,带着想知道这是为什么的悬念进入新课,可以调动学生的探索兴趣。

第二环节:感受活动,总结观点(约3分钟)

让学生用力推书,圆珠笔,铅笔盒,小车,书包等,然后撤去推力,物体会慢慢停下来。让学生体会物体运动不需要力维持,运动的物体停下来是由于受到阻力的缘故。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自身感受体验,观察现象,并提出自己的论点,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三环节:合作交流,实验探究(约20分钟)

本环节设计三个步骤:

第一步:用Flash课件展示实验,用严格的推理方法让学生感受伽利略观点是正确的。通过回顾历史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形象的Flash演示,使学生对伽利略理想实验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接下去的分组实验探究做一个铺垫。

第二步:学生分组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教师出示以下问题,让学生结合问题学习教材,小组自选器材完成实验。

1、我们实验目的是什么?实验中观察什么?

5.《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 篇五

基于以上两点,本课设计有两条主线,一是以思维冲突为主线,设计多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现象,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产生强烈的求知期望;二是以探究性实验活动解决本节课的难点,利用弹簧测力计实验来探究。使学生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有深刻直观的认识。

二、说教材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特点;(重点)

②理解掌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并能用它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难点)

③能区分“一对平衡力”和“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难点)

④培养观察、分析、归纳、总结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学生实验,直观了解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方向等特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

②通过问题引发“思维冲突”,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③让学生独立总结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的区别与联系,让总结规律形成一种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结合有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生活实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感受物理学科研究的方法;

②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养成一种科学探究的意识。

三、说教学过程

1、探究性实验:

用两个标准弹簧秤对拉,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方向关系。独立或分组总结得出结论:

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提出问题,引发矛盾冲突

A、为什么“挨打了却不能还手”,打架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脸打别人的脚。

推理:“鸡蛋碰石头”

B、“拔河比赛”

推理:“马拉车和车拉马”

3、探究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关系

4、课堂例题强化训练

1.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则()

A.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与物体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

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2、关于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马拉车不动,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小于车拉马的力。

B.马拉车前进,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

C.马拉车不论动还是不动,马拉车的力的大小总等于车拉马的力的大小。

6.系统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篇六

中学物理课本中牛顿第二定律表述为: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 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即F合=ma.显然这是对单一物体而言的, 而在实际解题时, 往往遇到系统内有多个物体的情况, 这时常规的处理方法是——隔离法.隔离法虽然思路清晰、学生易掌握, 但需要对系统中各物体进行分析, 再列方程, 从而造成解题过程繁琐、拖沓.如果不求系统内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 仅求外界对系统的作用力或系统内某个物体的加速度, 那么, 我们就可以在理论上稍作补充, 应用系统牛顿第二定律来解题.

一、系统牛顿第二定律的推导

若系统由n个物体组成, 每个物体的质量分别为: m1、m2、m3、…、mn, 每个物体受到系统外力分别为:F1、F2、F3、… 、Fn, 每个物体受到系统内力分别为: F21、F31、F41、…、Fn1, F12F32、F42、…、Fn2, …, F1nF2nF3n、…、F (n-1) n,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对于m1:F1+F21+F31+…+Fn1=m1a1;

对于m2:F2+F12+F32+…+Fn2=m2a2;

对于m3:F3+F13+F23+…+Fn3=m3a3;

对于mn:Fn+F1n+F2n+…+F (n-1) n=mnan.

又由牛顿第三定律知:F21=-F12、F31=-F13、F41=-F14、…、Fni=-Fin, 则以上各式相加得:

F1+F2+F3+…+Fn=m1a1+m2a2+m3a3+…+mnan.即∑F=i=1nmiai. 可见, 系统牛顿第二定律可表述为:系统所受的外力的矢量和等于系统各物体的质量与加速度乘积的矢量和.

二、系统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1.受力在同一直线上时, 求系统所受的外力

例1 如图1所示, 一个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 箱内有一固定的竖直杆, 箱和杆的总质量为M =10 kg , 木箱中的立杆上套着一个质量为m=3 kg 的小环, 给环一个向上的初速度, 由于摩擦, 环沿杆向上以大小为a=15 m/s2 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 在环向上运动的过程中, 箱子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多大? (g=10 m/s2)

解析:以箱、杆和环整体为研究对象, 根据系统牛顿第二定律知: (M + m ) g -FN=M×0+ma, 代入数据得:FN= 85 N ;再依牛顿第三定律知:箱子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N与水平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大小相等, 即:FN=85 N .

2.受力在同一直线上时, 求系统内某个物体的加速度

例2 质量为M的机车拉着质量为m的车厢在平直轨道上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运动.某时刻车厢与机车脱钩, 此后机车以加速度a1继续做匀加速运动 (牵引力不变) , 求脱钩后车厢的加速度?

解析:以机车与车厢为研究对象, 脱钩前后, 系统受到的合外力未变 (变化的只是系统的内力) .以机车的加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设车厢脱钩后的加速度为a2, 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为F, 由系统牛顿第二定律知:

脱钩前 F= (M + m) a (1)

脱钩后 F=Ma1+ma2 (2)

解 (1) 、 (2) 两式子得:

a2= (Μ+m) a-Μa1m.

3.受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时, 求系统所受的外力

例3 如图2所示, 一质量为M 的楔形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 两底角分别为αβ, AB是两个位于斜面上质量均为m的木块 .已知两木块在斜面上分别以a1、a2的加速度下滑, 如果楔形木块静止不动, 求地面对楔形木块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分别为多少?

解析:以楔形木块及AB为研究对象, 系统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 (M + 2m) g, 地面对系统的支持力FN, 地面对系统的摩擦力Ff, 建立正交坐标系如图3所示.由系统牛顿第二定律分量式知:

y轴方向: (M+2m) g-FN=ma1y+ma2y , 所以FN= (M+2m) g-m (a1sinα+a2sinβ)

x轴方向:Ff=m (-a1x) +ma2x, 所以Ff=m (-a1cosα) +ma2cosβ=m (a2cosβ-a1cosα) .

讨论: (1) 当a2cosβ>a1cosα时, Ff的方向与x轴正方向相同;

(2) 当a2cosβ<a1cosα时, Ff的方向与x轴正方向相反;

(3) 当a2cosβ=a1cosa时, Ff= 0 .

4.受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时, 求系统内某个物体的加速度

例4 质量为M , 长度为L的木板放在光滑的斜面上, 斜面的倾角为θ, 如图4所示.

(1) 为使木板静止在斜面上, 质量为m的人应在板上以多大的加速度向何方跑动?

(2) 若使人与地面保持相对静止, 人在木板上跑动时, 求木板的加速度?

解析:以mM 为研究对象, 系统受重力 (M+m ) g , 斜面对系统的支持力FN, 建立正交坐标系如图5所示.由系统牛顿第二定律分量式知:

(1) 木板静止在斜面上

x轴方向:

(M +m) gsinθ=ma+M×0

解得:a=Μ+mmgsinθ, 沿斜面向下.

(2) 人与地面保持相对静止

x轴方向:

(M + m) gsinθ=m×0+M×a

解得:a=Μ+mΜgsinθ, 沿斜面向上.

三、几点说明

应用系统牛顿第二定律解题, 要抓住以下几点:

1.分析系统受到的外力, 不需顾及内力分析;

2.分析系统内各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3.当遇到受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时, 往往要建立直角坐标系, 再利用其分量式列方程;

4.解答综合问题时, 往往要对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整体法和隔离法的交替使用.

综上分析, 系统牛顿第二定律解题比常规的隔离法解题, 有无比的优越性.这样做, 既拓展了解题思路, 又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成效, 希望同学们不妨一试.

练习

1.如图6所示, 一弹簧秤上放置一烧杯, 杯中盛满水, 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 , 烧杯底部系一细绳, 上端连接一质量为m的木球, 某时刻连接着木球的绳断开, 木球加速上升的过程中弹簧秤的示数为 F ( )

(A) F> (M +m) g

(B) F< (M+m) g

(C) F= (M+m) g

(D) 无法确定

2.如图7所示, 一质量为m小猫, 跳起来抓住悬在天花板上质量为M 的竖直木杆, 当小猫

抓住木杆的瞬间, 悬挂木杆的绳子断了, 设木杆足够长, 由于小猫不断地向上爬, 可使小猫离地的高度保持不变, 则木杆下落的加速度为多大?

3.如图8所示, 质量为M=24 kg的楔形木块, 其倾角θ=37°, 另一边与地面垂直, 顶端固定一定滑轮, 一柔软的细线跨过定滑轮, 两端分别系在物块AB 上, 已知mA=5 kg, mB=1 kg, 由静止释放B , 则A 沿斜面下滑从而带动B 沿竖直方向上升, 斜面及滑轮的摩擦均不计.求地面对楔形木块的支持力和摩擦力为多大?

参考答案:

1. (B) 2.a= (Μ+m) gΜ3. (1) FΝ=293.3Ν (2) Ff=13.3Ν

7.谈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教学 篇七

关键词:总结;原因;教学建议

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教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已经很久了。许多教师对于这一定律的教学发表了自己颇有见地的教学见解,我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这些教学策略时发现,确实可以取得如同一些文献中所述的预期效果。然而,当我设计一些新的情境让学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去解决问题时,却令我们十分吃惊。

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之后,为了检验学生学习和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情况,我曾用这样一道题目来检测学生。题目如下:你站在在向前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里,当你竖直向上跳起并落下后,是落在起跳处,还是落在起跳处后面。全班75%以上的同学答:落在起跳点后面。问其原因,答曰:汽车向前在走。

学生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的掌握程度非常之差,这使我困惑不解。为何对同一教学策略结果的评价会出现如此之大的偏差?是教师教的原因,还是学生学的原因,抑或两者兼而有之?这促使我对“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研究。

一、总结传统教学模式

通常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一般是按教材编排顺序,先进行演示实验引出课题,然后通过讲解伽利略与亚里士多德的争论,消除“力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的错误观念,进一步通过做斜面小车实验证明牛顿第一定律的正确性,最后让学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去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从而完成整个教学过程。这种教学效果由前面的例子已经显而易见。

二、查找原因

怎样更好地改进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效果,使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效果真正是实实在在意义上的令人满意。我认为,一般形式上的教学方法的改进已是隔靴搔痒,而必须深入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去考察学生产生错误认识的根源。

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告诉我们,学生学习物理概念、规律时所形成的错误,常常是由于其头脑中的前科学概念的影响。

所谓前科学概念,是指学习者在接受正式的科学教育之前,在现实生活中通过长期的经验积累与辨别式学习而获得的一些感性印象,积累的一些缺乏概括性和科学性的经验,是一些与科学知识相悖或不尽一致的观念和规则。比如牛顿第一定律就是如此,学生们在学习之前,总是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种错误的认为就是学习者的前科学概念。在物理教学中,那种认为“牛顿第一定律”只需要“正面”传授知识,学生就能接受,如果他们仍不理解,可以多讲几遍就能达到目的的想法,实践证明是过于天真了。因为在有些学生的经验中,他们解释用手推车、用脚踢球等一些不易暴露错误观念的生活实例时,也能解释得头头是道。这正是牛顿第一定律教学效果不佳的症结所在。

三、教学建议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我对《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提出如下教学建议:

第一,必须破除教师头脑中的前科学概念。

不少初中物理教师头脑中还具有牛顿第一定律的前科学概念,很难想象出这些教师所教授出的学生头脑中的前科学概念能否加以破除。所以,破除教师自己头脑中前科学概念是牛顿第一定律教学的前提。

第二,注重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教育。

在“牛顿第一定律”教学中,不仅应当注重定律本身的教学,而且要特别强调定律得出所运用的科学方法。包括理论实验的方法和科学推理的方法,这一点常常是许多物理教师容易忽略的方面。而且,还要结合定律的教学,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教育。为什么只有伽利略能够大胆地怀疑亚里士多德延续两千多年的错误结论?引导学生树立起科学的怀疑精神,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信念。这样融知识、方法和精神于一体的教学,才真正体现了牛顿第一定律教学的全部内涵。

比如,我们可向学生布置如下一个问题:匀速向前行驶的汽车前后座位上各有一名同学,两同学同时以相同的速度向后和向前走去,问:是前座同学先走到后座还是后座同学先走到前座?如果学生正确回答了这个问题,说明学生头脑中该问题上的前科学概念已经破除。否则,则认为仍然没有破除。

第三,坚持纠正前科学概念。

8.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篇八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1.学习物理学家对某种事物的认识和思考过程;

2.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惯性;

3.会利用惯性分析现象。教学重、难点:

重点:惯性、牛顿第一定律

难点:利用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分析现象;会合理利用和解决有关惯性的问题。教学过程:

视频【1】:伽利略的理想实验

请同学们告诉我伽利略在思考这个现象的时候用到了什么样的物理方法?---------------理想实验法

思考:理想实验法的用途谁知道?

视频【2】:小胖拉西瓜;视频【3】:惯性实例1,2 谁能告诉我什么是惯性?-----------------学生回答 总结:视频【4】

惯性是一切物体都有的性质。只跟物体的质量有关。

在了解了惯性是什么之后,我们来看看牛顿在这个基础上又有什么贡献呢?

视频【5】:牛顿第一定律演示实验 总结一下:什么是牛顿第一定律? 视频【6】:调皮的兔子

分析: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有什么联系? 课堂讨论:三国时期刘备和张飞的故事。

学生参与活动:从我们身边找出与惯性有关的现象,并分析其原因。课后思考:

1、理想实验法的现实意义

9.牛顿第一定律教学反思 篇九

王 劲 松

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定律的基石,正是因为它破除了长达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的错误,改变了人类的自然观和世界观,才导致牛顿第二定律得出,牛顿第一定律教学反思。与此同时,它本身还包含着力、惯性、和参考系这些极富成果的科学概念,成为物理学理论的支柱和基石。另外,伽利略的研究过程蕴涵了重要的科学方法,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领会牛顿第一定律的含义,充分说明伽利略“理想实验”的实验基础和推理过程,展示了伽利略斜面理想实验的猜想依据、推断结果这一思维过程,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确运动和力的关系,提升对力、惯性、质量等基本概念的理解。惯性是学生学习运动和力的基础,因其抽象难懂而成为难点。

新课标中本节内容对学生有以下基本要求:

1.了解亚里士多德对力和运动关系的论述及存在的错误。

2.认识伽利略研究运动和力关系的思想方法,了解理想实验的作用,教学反思《牛顿第一定律教学反思》。

3.知道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

4.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能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有关现象。

5.知道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知道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6.运用惯性概念,解释有关实际问题。

10.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学习方法探究 篇十

【关键词】力、运动、静止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是动力学的基本定律之一,是整个力学的基础。在物理课的学习中,它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由于高中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太强,在这一课的学习中,我通过实例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运用分析、比较、推理等方法,争取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性,论述了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心得体会。

一、通过实验、设置问题、推导定律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学习,教师尽管费了许多口舌,学生往往还是很难抛弃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的错误观点。通过设置问题,主动展开讨论、辩论的方式学习,效果大为不同。

我首先考虑到一些事例,如桌子不推就不动,树枝无风就不摇等等,这些事实充分说明了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接着又反过来想到一些事例,如已经推动的桌子,一抬手就停住了等等。

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提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例如:用力推桌子,桌子就运动起来,停止用力,桌子就停下来。但有些现象亚里士多德的说法不能解释。例如:用力推一辆小车,使它运动起来,停止用力后,小车并不马上停止,还要前进一段距离才停下来。没有用力推它,小车还能运动,说明:运动着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还会继续运动。

伽利略终于在十七世纪通过实验的研究和理论分析,证明了亚里士多德这个被沿用了两千多年的说法是错误的。他认为,如果物体在运动中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永远运动下去。

为了进一步认识运动物体速度的减小,是由于受到了其他物体力的作用。按照伽利略的论述,运动物体不受外力作用,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永远运动下去,可为什么小车通过一段距离后却停下来了?为了比较不同表面阻力不同,我进行实验验证,让同一小车,从同样高度的斜面滑下,分别记录小车在毛巾、棉布、木板三种不同表面上运动所通过的距离,比较实验结果得出:S毛巾

以上讨论是指运动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情况。那么静止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又将如何?这里只要略举一二事例,就可迎刃而解。例如:放在桌上的东西以及静止在地面上的足球,不受外力作用时,它们将永远保持静止。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中“或”字的意义,它的含义是指一切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运动的,则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静止的,则保持静止状态。而不是两种状态共存,所以绝不能用“和”字代替。

通过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学习,使我认识到,科学概念定理、定律的得出,并不是偶然的,而要经过长期反复的探讨和深入的研究,逐步发展和总结出来的。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也是逐步发展,逐步深化,永远不会完结。

二、运用规律解释现象、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

巩固和深化概念,运用概念和规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乃是认识的第二个飞跃,下面谈几点学习心得体会。

1.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提高学习效果的根本途径。世界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乐观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一个好的例子,一个好的实验或者是一个发人深省的提问都能引起兴趣。在学习中一旦有了兴趣,就会主动、积极、愉快地学习,所以一开始学习,就不断设置问题,带着问题去思考、去学习,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充分利用直观(事例、实验)材料,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念和定律是事物的本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理性认识,需要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建立。我在这一课的学习中充分的考虑到了我们生活中熟悉的事例,进行科学的想象与回忆。但仅仅如此还不够,例如还要做好演示实验,尽可能的增加动手动脑的机会,给感官以强烈刺激,这样提供的直观材料,印象深刻,形象鲜明,以最大的效率接受知识信息。

3.展开科学的想象,培养推理能力。运动物体不受外力的时候,总是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是学习之初难以理解的。而且牛顿第一定律又无法用实验直接证明,而是间接推导,这是学习中的难点。我在学习中以实验结果为依据,进行分析推理,启发科学的想象,采用剥柚子的办法,层层深入,一直追下去(如前所述),最后比较自然的得出结论。

通过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学习,我感到学习理论的基础是实践,科学的认识更不能单凭直接经验获得。要得到科学的真理,必须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行深入的科学分析,从而提高解决学习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物理必修1[M].

[2]薛金星.中学教材全解高中物理必修1[M].

11.81牛顿第一定律说课 篇十一

一、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是考查的基点

牛顿第二定律是一个矢量关系式, 它不仅表明物体加速度的大小由它所受合外力的大小和它的质量决定, 同时也反映了加速度的方向是由合外力的方向决定.加速度跟它所受合外力是瞬时对应关系, 合外力变化, 加速度变化, 合外力恒定, 加速度恒定, 合外力为零时, 加速度也为零.作用于物体上的每个力都产生自己的加速度, 物体的实际加速度是每个力产生加速度的矢量和, 即物体的加速度是所受合外力的加速度.

例1 (上海) 将一个物体以某一速度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 设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不变, 则物体 ()

(A) 刚抛出时的速度最大

(B) 在最高点的加速度为零

(C) 上升时间大于下落时间

(D) 上升时的加速度等于下落时的加速度

解析:物体向上抛出, 受向下重力和阻力作用, 因此向上做匀减速运动, 然后从最高点 (速度为零) 折回, 物体受向下重力和向上阻力作用向下匀加速运动, 对全程, 由于阻力始终做负功, 因此机械能减少, 故抛出时的速度大于落回时的速度, (A) 正确;因为, 所以上升时的加速度大于下落时的加速度, (D) 错误;根据, 上升时间小于下落时间, (C) 错误, (B) 也错误;综合选 (A) .

二、连接体问题仍是考查的焦点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共同加速运动, 称为连接体.连接体问题一般涉及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力, 一般方法是先对整体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确定共同加速度, 再对某一部分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确定作用力.在求解连接体问题时, 整体法和隔离法相互依存, 相互补充, 交替使用.

例2 (海南) 如图1甲所示, 水平地面上有一楔形物块a, 其斜面上有一小物体b, b与平行于斜面的细绳的一端相连, 细绳的另一端固定在斜面上, a与b之间光滑, a和b以共同速度在地面轨道的光滑段向左运动, 当它们刚运行至轨道的粗糙段时 ()

(A) 绳的张力减小, b对a的正压力减小

(B) 绳的张力增加, 斜面对b的支持力增加

(C) 绳的张力减小, 地面对a的支持力增加

(D) 绳的张力增加, 地面对a的支持力减小

解析:当向左匀速运动时, 对于m用隔离法, 设细绳对b的拉力为F1, 斜面对b的支持力为F2, 依平衡状态有:

当向左做减速运动时, 系统有水平向右的加速度, 此时有两种可能:

一是物块b相对斜面静止, 先用整体法, 当整体向左做匀减速运动时, 整体受到向右的摩擦力作用, 设产生的加速度为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f= (M+m) a.但由于加速度的方向水平, 不会影响竖直方向的受力情况, 因此地面对整体的支持力不会改变, 即大小仍等于整体的重力.故可排除 (C) 、 (D) 选项;

再用隔离法, 设细绳对b的拉力为F1′, 斜面对b的支持力为F2′, 并且将加速度a分解如图1乙所示, 对m依牛顿第二定律有:

对比 (1) (2) 式可知细绳拉力减小, 斜面对b的支持力增大.故 (A) 、 (B) 也错误.

二是物块b相对于斜面向上加速运动, 系统处于超重状态, 因此绳的张力减小, 地面对a的支持力增大, 故 (C) 正确.综合本题选择

点评:试题具有一定的开放度, 思维量大.在第二种可能中, 若采用定量分析, 由于超出了中学范围, 所以不适合中学生做.因此采用了定性分析的方法.

三、瞬时加速度的分析是常考点

瞬时问题中经常出现的有“绳”“杆”“弹簧”“橡皮条”等, “绳”“杆”上的力可以突变, 而“弹簧”“橡皮条”的力是不能瞬时变化的, 是需要过程的.

例3 (全国Ⅰ) 如图2所示, 轻弹簧上端与一质量为m的木块1相连, 下端与另一质量为M的木块2相连, 整个系统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 并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 设抽出后的瞬间, 木块1、2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有 ()

解析:在抽出木板的瞬时, 弹簧对1的支持力和对2的压力并未改变.

对1物体, 受重力和支持力:

对2物体, 受重力和压力,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正确答案选 (C) .

点评:本题属于牛顿第二定律应用的瞬时加速度问题, 要注意区分瞬时力与延时力.正确分析物体在这一瞬时前、后的受力及运动状态是解题的关键.

四、正交分解法在牛顿第二定律中的实际应用是考查的重点

正交分解法是我们处理较复杂力学问题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必须熟练掌握, 正确的受力分析和建立合适的直角坐标系是解题的关键.

例4 (四川) 质量为M的拖拉机拉着耙来耙地如图3所示, 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在时间t内前进的距离为s.耙地时, 拖拉机受到的牵引力恒为F, 受到地面的阻力为自重的k倍, 耙所受阻力恒定, 连接杆质量不计且与水平面的夹角θ保持不变.求:

(1) 拖拉机的加速度大小;

(2) 拖拉机对连接杆的拉力大小;

(3) 时间t内拖拉机对耙做的功.

解析: (1) 拖拉机在时间t内匀加速前进s, 根据位移公式:

(2) 对拖拉机受力分析, 受到牵引力F、支持力FN、重力Mg、地面阻力kMg和连杆拉力T,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2) (3) 连立变形得: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连杆对耙的反作用力:

(3) 连接杆不计质量, 所以拖拉机对耙的力与连接杆对耙的力相等, 得拖拉机对耙做功为:

五、探究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是考查的亮点

在实验研究中, 采取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研究每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应用的是图象法, 最后用数学的方法综合起来.

例5 (山东)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4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弹簧秤固定在一合适的木板上, 桌面的右边缘固定一支表面光滑的铅笔以代替定滑轮, 细绳的两端分别与弹簧秤的挂钩和矿泉水瓶连接.在桌面上画出两条平行线MN、PQ, 并测出间距d.开始时将木板置于MN处, 现缓慢向瓶中加水, 直到木板刚刚开始运动为止, 记下弹簧秤的示数F0, 以此表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再将木板放回原处并按住, 继续向瓶中加水后, 记下弹簧秤的示数F1, 然后释放木板, 并用秒表记下木板运动到PQ处的时间t.

(1) 木板的加速度可以用d、t表示为a=;为了减小测量加速度的偶然误差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一种即可) .

(2) 改变瓶中水的质量重复实验, 确定加速度a与弹簧秤示数F1的关系.下列图象能表示该同学实验结果的是.

(3) 用加水的方法改变拉力的大小与挂钩码的方法相比, 它的优点是.

a.可以改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b.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多组实验数据

c.可以比较精确地测出摩擦力的大小

d.可以获得更大的加速度以提高实验精度

解析: (1) 由运动学公式;减小偶然误差可采取的方法:如多次测量d取平均值;

(2) 当F1=F0时, a=0, 因此当F1>F0时木板才产生加速度, 故可排除 (A) 、 (B) 选项;图线中斜率反映整体质量的倒数 (包括木板和水等) , 当瓶中水太多时, 水的质量接近木板的质量从而不能忽略, 原理误差将显著增大, 质量增大, 质量的倒数减小, 图线斜率减小, 故 (C) 正确;

(3) 滑动摩擦力不会改变, 故a错;由于水不像钩码只能以每一个50g改变, 它可以更“自由精确”调节, 故b、c正确;加速度太大意味着瓶中水太多, 实验精度将大大降低, 故d错;综合选b、c.

点评:矿泉瓶及水的重力近似认为是对木板的拉力是有条件的, 当它的质量逐渐接近木板的质量时, 实验误差越来越大甚至出现错误, 这一点必须明白

六、临界问题是考查的热点

有关临界、极值问题, 是力学中的一种常见题型, 解题时要审清题意, 分析清楚物理过程特点, 通常利用假设法寻找临界状态 (或极限状态) , 再根据相应的规律列方程求解.

例6 (海南) 如图5所示, 木箱内有一竖直放置的弹簧, 弹簧上方有一物块;木箱静止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且物块压在箱顶上.若在某一段时间内, 物块对箱顶刚好无压力, 则在此段时间内, 木箱的运动状态可能为 ()

(A) 加速下降 (B) 加速上升

(C) 减速上升 (D) 减速下降

解析:物块受到向上弹力Fk, 木箱顶向下的压力F和重力mg, 根据题意木箱恰好对物块无压力, 即F=0, 是临界问题.若木箱加速度向上, 即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 依牛顿第二定律有:Fk-mg=ma, 即Fk=mg+ma, 依题意木箱静止时, 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说明弹簧弹力大于等于物块重力, 因此 (B) 、 (D) 正确;若木箱加速度向下, 即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有:mgFk=ma, 即Fk=mg-ma, 这与题意矛盾, 因此 (A) 、 (C) 错误;综合选 (B) 、 (D) .

七、牛顿第二定律与图象的结合是考查的难点

例7 (海南) 图6甲中, 质量为m的物块叠放在质量为2m的足够长的木板上方右侧, 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 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在木板上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 在0~3s内F的变化如图6乙所示, 图中F以mg为单位, 重力加速度g=10m/s2, 整个系统开始时静止.

(1) 求1s、1.5s、2s、3s末木板的速度以及2s、3s末物块的速度;

(2) 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0~3s内木板和物块的v-t图象, 据此求0~3s内物块相对于木板滑过的距离.

解析: (1) 设木板和物块的加速度分别为a和a′, 在t时刻木板和物块的速度分别为v和v′, 木板和物块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依牛顿第二定律有:

(2) 由 (6) (7) 式得到物块与木板运动的v-t图象, 如图7所示.在0~3s内物块相对于木板滑过的距离Δs等于木板和物块图线下的面积之差, 即图中带阴影的四边形面积.该四边形由两个三角形组成:上面的三角形面积为0.25, 下面的三角形面积为2, 因此Δs=2.25m.

12.高中物理教案-牛顿第一定律 篇十二

一、设计思想

物理学是一门与自然、生活、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有着最为广泛联系的科学。让学生封闭在既不联系自然,也不联系生产、生活,远离科学探究乐趣,甚至根本不可能存在的“思辩游戏”式的难题和怪题的牢笼之中,他们是不可能热爱物理课程的。所以要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物理规律,在物理史实中领略思维的力量和美。本节课的设计特点是注重物理规律的发现和发展,对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和敢于置疑、坚持真理的献身精神成为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好素材。另外,实验的验证是本节课必需要的。适当介绍一些物理学史的知识,通过对大量实例的分析,让学生真正理解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先是介绍了人类对力和运动关系的发展历史,并着重讲述了伽俐略的理想实验及其重要的实验思想。然后引入了牛顿第一定律,引入了惯性概念,并由此分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

二、教材分析

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定律的基石,正是因为它破除了长达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的错误,改变了人类的自然观和世界观,才导致牛顿第二定律得出。与此同时,它本身还包含着力、惯性、和参考系这些极富成果的科学概念,成为物理学理论的支柱和基石。另外,伽利略的研究过程蕴涵了重要的科学方法,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领会牛顿第一定律的含义,充分说明伽利略“理想实验”的实验基础和推理过程,展示了伽利略斜面理想实验的猜想依据、推断结果这一思维过程,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确运动和力的关系,提升对力、惯性、质量等基本概念的理解。惯性是学生学习运动和力的基础,因其抽象难懂而成为难点。新课标中本节内容对学生有以下基本要求:1.了解亚里士多德对力和运动关系的论述及存在的错误。2.认识伽利略研究运动和力关系的思想方法,了解理想实验的作用。3.知道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4.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能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有关现象。5.知道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知道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6.运用惯性概念,解释有关实际问题。在发展要求中:1.了解运动学和动力学研究角度的差异。2.会识别惯性系与非惯性系。

三、学情分析

本节所述内容在初中课本上已涉及到,初中课本中用到的标题是惯性定律,所以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关键是如何让学生加深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对力和运动的关系,从日常经验出发,人们往往会产生错误的认识,所以使学生建立起运动改变的原因在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的观点,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在对惯性的学习中,这仍是学生难于理解的问题。许多学生把物体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和静止状态的性质与物体在这种状态下的特点混为一谈。

四、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意义。

(2)理解惯性,知道日常生活中由于惯性而产生的简单现象,会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2.能力、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通过对大量实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归纳、综合能力。善于思考、善于总结,把物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

3.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知道科学研究过程的艰难,领悟实验加推理的科学研究方法。

五、重点难点

本节的重点是伽利略理想实验,难点是对惯性的理解。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探究式教学,按物理史实为线索展示物理规律的形成。

七、课前准备

自制理想斜面实验器(用有很小凹槽的柔软铝塑板作为轨道)、气垫导轨。

八、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新课引入

(1)引导学生看两张来自生活的图片(多媒体投影):

视频驾车飞越黄河引入

②亚洲飞人柯受良驾车飞越黄河,他凭什么有这种胆识去飞越气势磅礴的黄河呢?

第三章 静力学是研究物体受力情况,第一、二章 运动学是描述和研究物体运动规律,但无法回答物体为什么做这样的运动。所以,要解决这类问题,就必须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爱因斯坦增把一代一代科学家探索自然奥秘的努力,比作福尔摩斯侦探小说中破案过程,有时候明显可见的线索却把人们引向错误的判断.力与运动的关系就经历这一个过程。

2.历史回顾

首先让同学看一个实验:用手推车,车前进,停止用力,车停止。

设问: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此类的现象?(由学生思考后回答)

学生答:可能有如静止的自行车用力踩脚踏板才开始运动,如没有对车继续用力,它最终会停下来。静止的秋千用力时,它会摆动起来。停止用力时,它会最终停下来,等等。

两种主要观点:

1.亚里士多德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在得出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后)

设问:你认为这个观点有什么问题?(学生思考后回答)

学生也许有不同的观点,由于初中已学习过这部分知识,所以学生会得到此观点是错误的,但不少同学心中的疑虑还是存在的。

在学生提出的观点后指出: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一直维持和统治人们的思想近两千年,才到三百年前伽俐略才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指出亚里士多德在当时提出了很多观点,有时候提出问题比证明一个问题更难,所以说亚里士多德毫无疑问是伟大的。

2.伽俐略的观点:物体运动不需要力

设问:现在假设你是伽俐略,你会寻找怎样的“侦察”方法去推翻这维持两千年的“错案”?

(组织学生进行相互讨论思考:然后叫几个学生代表发言)

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思维过程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去探求物理规律的真伪,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深刻体会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

结论:引起亚里士多德错误观点的“罪魁祸首”是:摩擦力(说明自行车停下,停下不是没有受外力,而是受了摩擦力才停的,如没有摩擦力,会永远运动下去不停,看来物体运动是不需力的)。

介绍伽俐略创造的“侦察”方法:理想斜面

这个想法是如何产生的呢?伽俐略注意到,当一个小球沿斜面下滚时速度会增加,小球沿斜面上滚时时速度会减小,他由此猜想,当小球沿水平面滚动时,它的速度应该不增不减,实际上他发现,球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伽俐略认为:这是由于摩擦阻力的缘故,他推理:若没有摩擦力,球将永远滚下去,为了说明他的思想,他设计理想斜面实验。

(1)实验演示理想斜面实验整个过程(说明:主要是为了理解伽俐略的思想)

学生分组实验:理想斜面实验

(2)再用视频动画演示理想斜面实验

通过对理想斜面实验的演示,说明物理研究中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必要性,同时也展示了物理研究思想的美妙和逻辑的力量。(由于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绝对光滑的斜面,所以这个实验是个“理想实验”。)

尽管现实生活中没有绝对光滑的平面。但可以创造比较光滑的平面去证明伽俐略的想法:

视频实验:气垫导轨上物体近匀速的运动

最后总结(投影):

①伽俐略理想实验对科学研究的意义。

②介绍伽俐略其人其事,通过对伽俐略其人其事的了解,强调指出,在我们今天看来是非常简单的道理。在它发现的最初往往是非常艰难的,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和信念,没有足够的事实和理论依据去支持你,许多人可能会放弃,但伽俐略没有放弃。

让学生意识到:一个规律的发现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不是一开始的认识就是对的,而是需要人类不断探索才能形成的,并明白科学研究过程的艰难和科学家为此所付出的努力和心血。

至此,我们已经对力和物体运动之间的关系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

3.与伽俐略同时代的法国科学家笛卡儿,补充和完善了伽俐略观点,他认为:如果没有其他原因,运动的物体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他支持了伽利略力不是物体的运动的观点,并且还强调没有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情况。他还认为,这应该要作为一个原理加以确立,并且是人类整个自然界的基础。

强调笛卡儿对伽俐略观点的提升与补充,指出两者之间的差异。

3.定律的学习、理解

在伽俐略和笛卡儿的正确结论隔了一代人后,由牛顿总结成整个牛顿力学的一条基本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上状态,直到有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物理学的基石。

投影介绍牛顿——“经典力学之父”的成就,指出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力学系统中的基础。对定律的理解指出:

①物体运动不需要力。(不受力时,运动会一直运动下来,静止的一直静止)

②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思考与讨论:从牛顿第一定律我们得知,物体都要保持它们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的状态,或者说,它们都具有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本领”。但是这种“本领”的大小是不一样的。

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本领”,与什么因素有关?请大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由学生分组讨论,收集各组的实例和观点,老师对此进行总结并对错误的认识进行引导和纠正。指出:把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在此基础上,再提以下设问:

由现象得出: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物体的质量是物体惯性的量度。

通过下面的问题来巩固和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由学生分析并回答)

4.定律的应用

提问:你能举出生活中还有哪些与惯性有关的现象? 在学生举出一些惯性的实例后,做个小游戏 第一组合第三组的听口令模拟汽车启动和刹车的过程的动作,第二和第四组观察有人做错,学生讨论: 汽车实验厂里的汽车启动和刹车的过程,以及为什么要系安全带的必要性

最后,在爱因斯坦的一句话中结束这节课: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的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强调这节课中理想实验的科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

九、知识结构

板书设计

牛顿第一定律

一、历史的回顾:

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尔→牛顿

二、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三、惯性与质量

13.牛顿第一定律·典型题剖析 篇十三

例1 火车在长直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门窗紧闭的车厢内有一人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到车上原处,这是因为

[

] A.人跳起后,车厢内空气给他以向前的力,带着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B.人跳起的瞬间,车厢的地板给他一个向前的力,推动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C.人跳起后,车在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落下后必是偏后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偏后距离太小,不明显而已.

D.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人和车始终有相同的速度.

分析

人从跳起到落地的过程中,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保持着原来所具有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仍落回车上原处.

D.

说明

如果人跳起的瞬间,车厢沿水平直轨以加速度a作匀加速运

中t就是人从起跳到落地的时间.

例2 有人设想,乘坐气球飘在高空,由于地球的自转,一昼夜就能周游世界,请你评价一下,这个设想可行吗?

分析

因为地球上的一切物体(包括地球周围的大气)都随着地球一起在自转.气球升空后,由于惯性,它仍保持原来的自转速度.当忽略其他与地球有相对运动(如风)的作用产生的影响时,升空的气球与它下方的地面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不可能使它相对地球绕行一周的.

解答

这个设想不符合物理原理,不可行.

说明

1632年,伽利略观察了一个关闭的船舱内发生的现象后,写道:“在这里(只要船的运动是匀速的),你在一切现象中观察不出丝毫的改变,你也不能够根据任何现象来判断船究竟是在运动还是停止着:当你在地板上跳跃的时候,你所通过的距离和你在一静止的船上跳跃时所通过的距离完全相同,也就是说,你向船尾跳时并不比你向船头跳时--由于船的迅速运动--跳得更快些,虽然当你跳在空中时,在你下面的地板是在向着和你跳跃的相反的方向奔驰着;当你抛一东西给你的朋友时,如果你的朋友在船头而你在船尾,你所费的力并不比你们两个站在相反的位置时所费的力更大.从挂在天花板下的装着水的酒杯里滴下的水滴,将垂直地落到地板上,没有任何一滴水滴落向船尾方向,虽然当水滴尚在空中时,船在向前走.苍蝇将继续自己的飞行,在各方面都是一样,毫不发生苍蝇(好像它很疲倦地跟在疾驶着的船后)集聚在船尾方面的情形”. 伽利略的这段精采的描述,给设想乘坐飘空气球周游世界的人是一个很好的劝说. 讨论

14.《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篇十四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人教版)九年级第十二章第五节。

本节内容以日常的生活实际为基础得出两个相互矛盾的观点,即“物体的运动是否需要力来维持?” 并进一步用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两个伟人来强化这种矛盾,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为核心,在基本的实验事实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进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结论。同时对“维持物体的运动需要力吗?”的教学时,不要使学生对亚里士多德产生片面的认识。

【学生分析】

本节内容所涉及的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实验及多媒体教学手段,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初中生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教材处理

师生活动

情景导入

结合本地实际,让学生回忆骑自行车滑行的情景,给学生留下“物体受力运动,不受力停止运动”的印象。

利用多媒体展示“火车进站”“自由摆动的秋千”“地上滚动的足球”视频,思考:这些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会停止运动呢?请同学们说出你的观点并从生活中找到其他实例来支持这个观点。

教师展示多媒体课件并声情并茂进行讲述。

学生思考讨论并说出自己的观点

从生活实例入手,引导分析可使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并非高深莫测,增强学习物理的信心,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

利用学生的认识的局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切入主题

亚里士多德一生勤奋治学,他的思想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创立了形式逻辑学,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对科学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伽利略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者,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伟大的天文学家、力学家、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也是近代实验物理学的开拓者,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

对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观点进行讨论,从而引出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教师简介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强调他们在各自领域的成就。

学生讨论并说出自己的观点

通过教师的介绍进一步强化学生认知上的矛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猜想与假设

阻力对物体的运动有何影响呢?请同学们相互讨论说说自己的猜想

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并让学生说说他们的猜想依据。让他们明白猜想不是臆想,不是胡乱瞎想。

锻炼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以及分析归纳能力

根据已有经验进行合理的猜想是科学探究中最具创造性的一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设计实验

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请同学们设计实验来证明你的猜想,在设计实验之前,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45的相关内容

①课本中所述的实验方案体现了什么方法?是如何体现的?

②我们的观察要点是什么?

③除了课本中的方法,你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学生讨论各抒己见

引导学生将这些因素中相类似的因素合并,把问题简化

教师引导学生尝试设计实验过程

学生小组讨论自主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上台进行展示,其他学生则对其方案进行“挑刺”,使方案更加完善合理

通过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展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表演能力。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各小组进行实验,并要求认真细致的做好实验数据的记录,课件展示数据记录表格。

滑行

表面

材料

阻力

大小

滑行

距离

速度变

化快慢

1

毛巾

2

粗布条

3

木板

2.学生讨论交流完成实验数据的填写。

3.教师演示课本所示的实验

4.总结实验结论

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速度减小得越。

6.进一步展示实验表格,学生讨论交流完成相关内容。

滑行

表面

材料

阻力

大小

滑行

距离

速度变

化快慢

1

毛巾

2

粗布条

较大

较远

较慢

3

木板

玻璃

某材料

理想平面

7.你在完成上述表格时用到了什么方法?并具体谈谈你是怎样应用的。

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教师巡回指导,并提示不必局限于老师所提供的实验器材

教师演示过程中有意忽略控制变量法即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从静止开始下滑

学生认真观察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相关结论

教师课件展示数据记录表格,并引导分析观察已填数据,明确所选材料的特性,完成表格内容,为进一步得出结论打下基础。

学生归纳所采用的方法

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师的演示并不是学生实验的简单重复,旨在通过演示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控制变量法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通过科学想像与科学推理方法的结合,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及时强化总结实验方法,同时也使学生明确概括、推理是建立在一定的事实基础之上的

得出结论

1.请大家继续用上述方法得出结论。

2.归纳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表述

通过对结论的表述使学生体验到成功感,同时也使学生明确叙述的严密性

强 化 练习

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分析事实,进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的,是力学基本定律之一。

课件展示习题

1.正在做曲线运动的物体,若它所受到的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

A.物体立即停下来

B.物体继续做曲线运动

C.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D.物体将改变运动方向

2.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力才会运动

B.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C.停止用力,运动的物体就会停止

D.力是使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原因

学生利用所用知识认真思考讨论,并叫同学到讲台上向全班同学讲评,解决简单的问题,体会成功的喜悦

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也能及时巩固所学习的知识。教师要做好“欣赏者”与学生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小 结

在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过程中你学到了哪些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教师着重引导学生从物理学习方法的小结上进行阐述

及时小结学习方法,为学习下一内容奠定方法基础。

应 用 迁 移,《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1.请同学们结合力的作用效果谈谈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2.牛顿第一定律的重要贡献是如下两个方面:

(1)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请同学们应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进一步说明支持这两个观点。

学生反思回顾

教师适时点拨,鼓励学生具有创造性的奇思妙想,拓展学生的思维

通过引导学生反思,发现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

总结 升 华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请同学们从以下方面进行表述。

①在物理知识方面你有哪些收获?存在哪些疑惑?

②在物理方法的学习运用上你又有哪些收获?

学生讨论交流

及时总结在知识与学习方法上的收获,使知识内化形成学生的能力

【教学流程图】

【教学反思】

1.本节课首先利用具体情境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思考以发现问题,通过学生间的交流与讨论,动手操作使学生更真切的感受到物理学就在我们身边,最后应用所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本节课充分体现了由“教教材”到“用教材”的转变。具体表现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教师没有仅仅停留在课本所给出的三种材料上,而是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的推理想象,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便于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5.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篇十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它是逻辑推理的结果,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3.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过程与方法

1、帮助学生改变“冲力(惯性力)”的迷思概念,建立科学概念(1)“打击提供速度,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2)“惯性是物体维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一种特性”;(3)“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牛顿第一定律)”。

2、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要求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通过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学习过程,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物理实验、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对科学方法教育的重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科学研究问题的态度.2.利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认识惯性与质量的关系.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并学以致用.教学重点

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识惯性与质量的关系.教学难点

对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和惯性的正确理解,惯性与质量的关系.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人类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探索历程

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是动力学的基本问题。人类正确认识这个问题,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1、十七世纪前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认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力是维持问题运动的原因。

2、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推论(正确认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基本观点: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的缘故。设想没有摩擦,一旦物体具有某一速度,物体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

根据:理想实验。

方法:实验+科学推理(把可靠事实和理论思维结合起来)。理想斜面实验

3、笛卡尔对伽利略看法的补充和完善:

二、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理解:

①物体不受力时将处于______________状态或_________状态。即物体的运动状态不改变。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②外力的作用是迫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即外力是改变______________的原因,力还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而不是维持__________的原因。

③一切物体都有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这种性质叫___________。因此,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这种性质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论物体处于何种状态,即与物体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无关,任何物体在任何状态下均有惯性。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④牛顿第一定律是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定律,所描述的物体不受外力的状态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因为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所以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验证,其正确性可通过由它推导出的结论与实验事实完全一致而得到证明。定律的实际应用场合是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物体在某方向上不受外力或在某方向上受平衡力作用时,该方向上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

三、惯性:物体具有的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①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惯性不是一种力。

②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不管是否受力不管是否运动和怎样运动)都具有惯性,切莫将惯性误解为“物体只有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时”才有惯性,在受力作用时,惯性依然存在,体现在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上。

③惯性的大小只由物体本身的特征决定,与外界因素无关,切莫认为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④惯性是不能被克服的,但可以利用惯性做事或防止惯性的不良影响。

⑤不要把惯性概念与惯性定律相混淆。惯性是万物皆有的保持原运动状态的一种属性,惯性定律则是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定律,当有力作用时,物体运动状态必定改变。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

上一篇:浅谈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下一篇:数控车工实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