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传播史论述题

2024-10-20

中国新闻传播史论述题(共7篇)(共7篇)

1.中国新闻传播史论述题 篇一

追新溯本

——评以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为代表的中国新闻史教材

1949年以来的大陆新闻史研究,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起止于1949到1978年,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前的这一段时期,共29年。第二个时期起止于1978年至今,目前还在继续。

据方汉奇《1949年以来大陆新闻史研究》记载,从1949到2005年,在56年的时间里,累计出版的新闻史专著和教材达到253种,累计发表的新闻史方面的论文与相关文章达6021篇,是 1908年至1949年那一段时间的5倍和60多倍。截止到现在,累计发表的新闻史方面的论文与相关文章达到10749篇。(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

虽然数量有了大幅提升,但是,当前中国新闻史研究领域却出现了“学术内卷化”现象。何谓“学术内卷化”?借用美国研究中国史的专家杜赞奇的说法:所谓“学术内卷化”,是指在当下,学术研究不能提供新的知识,无法产生新的边际效应,只是在不断重复自己和别人,缺乏史家通过研究成果所表现出来的真知灼见。实际情况的确如此。在方汉奇教授的《中国近代报刊史》和方汉奇、宁树藩先生主编的三卷本《中国新闻事业通史》出版后,研究中国新闻史的人,都有一个感受,我们所做的研究,只能是在其规定的历史情境中发问,只是在重复他们的工作,而无法为新闻史研究增添知识和学术含量。方汉奇教授也说,现有的研究成果的内容有交叉和重复。这一点在教材类的成果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据复旦大学丁淦林教授所作的初步统计,已出版的以《中国新闻事业史》、《中国新闻传播史》之类的书名命名的教材和与之配套的‘大纲’、‘文选’、‘数据’等辅助教材,已接近60种„„其中有不少属于低水平的重复,没有太多的学术价值。

新闻史专家方汉奇教授曾经指出,在改革开放以前近三十年的那一段时期:“受‘左’的思想的禁锢,在如何对待传统继承的问题上;在如何处理史和论的关系上;在如何看待和评价新闻史人物的问题上,有很多束缚思想的框框和禁区。其结果,使写出来的新闻史,议论多于史实,缺少史的特点,缺少有关报纸编辑、采访、评论、广告发行和经营管理等新闻业务活动的内容,缺少对新闻界人物活动及其影响的介绍和评价,缺少对报纸作为传播工具,在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和从事思想启蒙活动等方面所起作用的论述和分析,也缺少对各个历史时期共产党机关报刊和左翼报刊以外的其他政治倾向的报刊通讯社的研究。视野狭隘,乱贴标签,因人画线,无限上纲,夸饰溢美,随意贬低,用一棍子打死,代替实事求是的科学的具体分析等情况,所在多有。”

虽然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闻史研究已经在各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新闻史教材的改进却落后于研究。现在本科使用的中国新闻史教材有十余种,主要有:高等教育出版社丁淦林主编的《中国新闻事业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方汉奇的《中国新闻事业通史》和《中国新闻传播史》;复旦大学出版社黄瑚的《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四川人民出版社《中国新闻事业史新编》等,每套教材各具特色,都有可取之处。然而,我们今天在全球化背景下以新世纪的目光重新审视这些教材,又不无遗憾。

从中国新闻史领域的研究成果、时代发展的需要与教材的关系来看,现有的中国新闻史教材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中国新闻史教材的编撰基本上仍在政治史和革命史的框架中进行,如篇章结构、编写体例基本上以中国革命史为主线,而不是从新闻事业本身的发展 规律 去写新闻史,因而存在时代的局限性。在许多新闻史教材中,难以找到关于新闻的论述,大多是从言论性文章中分析报纸与作者的政治思想表现,除非认为某类新闻报道能够充分说明其所表现的思想立场才是例外。还有许多新闻媒体成功的经营管理经验、经济宣传报道、商品行情和广告方面等很少介绍和涉及。另外,一些新闻史教材内容只从古代邸报讲到1949年,邸报之前的新闻传播活动及当代新闻事业涉及太少。在媒介介绍方面,更多是介绍报刊,而对广播、电视方面介绍较少,更不用说网络了。在介绍报刊方面更多的是介绍党的机关报,而对于晚报、都市报等大众化报纸只是寥寥数语,轻描淡写,这种现象与我国20世纪80年代后大众化报纸的发展状况很不适应。

我就以方汉奇先生所著的《中国新闻传播史》为样本,进行研究,认为当下新闻史教材研究和编写应“追新溯本”。追新即突破“学术内卷化”现象,有新发现;溯本即回归新闻本体意识。

首先,在对新闻史的研究中,应有两个维度,一个是“内史”研究(注重学术发展的内在理路),一个是“外史”研究(注重学术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及时代氛围的关系)。理想的写法是内外两种方法的完美结合。但从现有问题来看,中国新闻史研究确实存在着革命史化的状况。长期以来本体意识的缺位导致了新闻传播史只能在政治史、革命史后面亦步亦趋。中国新闻史无论在史观、整体思路、历史分期、人物评说等方面,都存在着以革命史为蓝本,依葫芦画瓢的状况。而这种革命史化的必然结果,就是新闻史研究中的意识形态化,出现了以阶级分析方法统领新闻史研究总体的趋向。

《中国新闻传播史》的分期方法就是基本按照革命史的分期方法,从维新运动开始,历经民主革命准备时期、辛亥革命前后、民国初期、五四时期、中共成立和大革命时期、十年内战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到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文革”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改革开放等。新闻教材大多以类似的结构来安排中国新闻传播史的撰写体例,不过繁简不一而已。这种篇章结构,与中国革命史之分期同出一辙。但实际上,当前中国历史的研究已经不是这种简单固定式的研究了,只不过由于主导性意识形态要求强调革命史、阶级斗争史在中国历史中的决定性作用而已。

中国新闻史研究不仅在历史分期上存在着革命史化的问题,而且还表现在处处以意识形态为依归,强调政治事件、社会事件对新闻业的直接影响,缺乏从新闻业自身、新闻活动本身出发去做认真、深入、细致的探究。这种对政治史和革命史的亦步亦趋,必然导致新闻传播史本体意识的匮乏。

1942年延安调整和精简报刊时,均单纯的把事件归结于“日伪的疯狂扫荡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包围封锁”,也就是经济困难和物资短缺成了唯一的原因。我们不否认这是重要原因,但是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却被忽略了,就是整风审干抢救运动之后,新闻出版方针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吴鸿召《只读《解放日报》》一文中对此有详细阐述。没有提及政策调整方面的因素,或许与不了解这方面新披露的史实有关,或许是因为,避谈某些历史事实,从而绕开延安整风负面成分的话题。这样的案例在中国新闻史研究领域中不胜枚举。

此外,材料的选择和运用存在偏颇。新闻事业史在介绍新闻媒介、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时应当以其在当时社会中的实际影响力作为取舍、详略的主要标准,不应过分注重它们是“我”方的媒体、“敌”方媒体或民营的媒体。而现行的教材在材料取舍及阐述的详略方面几乎总是呈现出“以我为主”的倾向,对“我”方的、倾向进步的媒体不厌恶其详,不顾及它在历史上存活时间的长短,社会影响的大小,而对“敌”方的媒体则尽可能简略。如“国民党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成立的党,1927年它曾在全国取得统治地位,并维持了22年之久,抗战时期,作为战略防御阶段作战的一个组成部分,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起了一定的作用,出现了一大批爱国将士。国民党统治时期,它主办和统辖的新闻媒介不下百余种(抗战胜利后超过1000家)。而对这些,我们的新闻史论著大都付之阙如。”在对民营媒体的介绍方面,《中国新闻传播史》对几家著名的商业报纸《申报》、《大公报》、《新闻报》虽然着墨不少,但对历史上其他一些较有影响的民营报纸,如《世界日报》、《社会日报》、《新民报》等民营报刊,对它们的介绍似乎惜墨如金。而对于国民党的“新闻统制制度”介绍得很细致,且重点放在叙述国民党对异己报刊的迫害封杀上。当然这些是事实,应当如实介绍。但另一种情况也应有所涉及,即当时办报办刊手续简单,创办报刊相对容易,封杀的情况虽然时有发生,但同一种报刊改头换面、东山再起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这种方式实际上也被我党新闻宣传部门作为一种常见的斗争手段。而且,在解放战争后,中共中央如何处理国民党新闻事业的叙述只有寥寥几百字,其中是非也是任由胜利者诉说。

在对新闻人物的介绍方面同样存在“以我为主”倾向,对革命宣传家们的介绍往往不厌其详,而对那些在政治观点或办报理念上与“我”相佐的报人和新闻学者,尽管他们在新闻研究或新闻实践方面也作出过不小的贡献,但教材对这类人物的介绍往往语焉不详。如成舍我,作为我国现代新闻史上杰出的报人和新闻教育家,解放前曾参与创办和编辑10多种报刊,解放后去了香港、台湾,继续办报和从事新闻教育工作,1991年在台北去世。教材对成舍我的介绍往往只有蜻蜓点水式的几行字。又如黄天鹏(1909—1982),也是我国现代新闻史上较有影响的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学者,他在1927年创办了北京新闻学会,并以该学会的名义创办了当时较有影响的《新闻学刊》,参与过《申报》、《时事新报》等报刊的工作,一生撰写的新闻学著作上十部。解放后去台湾,1982年在台北去世。而一般教材对黄天鹏的介绍也少得可怜。事实上,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不是绝对的,要改变“非此即彼”、“非好即坏”、“非黑即白”的思维定势。如对于《大公报》的“四不”(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办报方针这样的问题,就需要作过细的分析与论证,才能得出有说服力的、符合实际的论断。但回顾目前的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我们不难发现不管是作为“历史现场”中的人物还是作为“历史叙述”中的人,其行为主体的作用是基本被淹没的。很多时候,一部生动的新闻事业史被化约为了一部阶级斗争史。

而且,在教材的内容构成上,有很多与新闻传播关系不大的内容,比如一些思想史、革命史、政治史、党史等方面的内容。例如梁启超与革命派的论战,属于思想史的范畴,《中国新闻传播史》中,用大量篇幅来介绍他们论战的内容和意义,这对新闻史的研究没有多大意义;五四时期的期刊,多数也不属于新闻传播,文学性质更多,而且在介绍“五四新闻史”时,新思潮和旧思潮的划分标准是以文学和思想为主,涉及到的例如林琴南作为封建顽固派文人,并不具有多大新闻史人物价值。

胡正强认为,新民主主义新闻史观是时代的产物,它凸显了政治对新闻的深刻影响,甚至遮蔽了新闻史的主体——新闻自身发展的历史,导致新闻成了政治的附庸。新闻史阐释往往脱离新闻事实、新闻自身而凭新闻之外的某规律来建构新闻史,新闻史研究便常常变成剥离术,新闻史只能成为新闻以外的东西的“载体”的历史,新闻自身的历史就被真正消解掉了。

总之,新闻史教材的种种问题,使新闻史无法体现出新闻的个性特征,这已经严重影响了新闻史在新闻教育中的地位。所以早在1 997 年,宁树藩先生更是明确提出新闻史研究要有“本体意识”,认为很多新闻史研究“让新闻事业史围绕一个个政治思想斗争、一个个政治任务来展开,把中国新闻事业紧密相联的发展过程分解为许多孤立的零碎事件,而把政治思想斗争当作串连这些零碎事件的线条”。

新闻史的本体探询,其目的就在于建构新闻专业的主体性,必须找到新闻史自己的框架体系,建立专业史的学术地位,用符合新闻史研究的本专业特色的术语来还原新闻史的研究,并进而建立中国新闻史研究的主体性,在现实的新闻活动中自觉承担其专业职责。

当然,要改变本体意识的匮乏这种局面并非易事,“因为它是我们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势,并且演绎出大家都习以为常的研究方法。”所以时至今日,虽各方多所论列,其中亦不乏精辟之见,只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多年来情况似乎依然如故,未见多少改观。诚然,新闻事业史和各个时期的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是紧密相联,也和各时期的阶级、政党、政权机关的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研究新闻史离不开阶级斗争史和政党运动史。但新闻学毕竟是一门独立的科学,有它自身的内在演变规律,不能把新闻事业史变为政治斗争史、政党运动史的简单比附。所以,应抛弃我们的教材往往过多注重外史研究,以至淹没了内史研究的做法,应从新闻事业本身的发展规律去写新闻史。

针对中国新闻事业史教材编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 首先要走出学术内卷化现象。抵制教材低层次重复建设的不良倾向,只有深刻的理性思考和精辟见解,又有崭新的学术视角,发现利用新史料并对新史料进行重新利用,这样的教材才有出版的意义和参考价值。

其次要回归新闻本体意识。

第一,摆脱传统的中国事业新闻史的体系框架的束缚,力求有所突破,回归新闻本位,强调新闻主体意识,按照新闻事业自身的发展规律,构建一套完整的中国新闻事业史的理论体系,而不是把中国新闻事业史附着在政治思想史、阶级斗争史、政党发展史中。有些新闻学者已经在作这种尝试,如李秀云在《中国新闻学术史》中摒弃了以往的新闻史分期方法,将中国新闻学从 1834 年至 1949 年百余年演化过程划分为:前新闻学的历史考察、中国近代新闻学的建立、战时新闻学的兴起、纯粹新闻学与大众新闻学的分野四个阶段。尽管这样的分期仍不乏值得商榷之处,但能够不囿陈说,超越学术界一般按照政治史分期研究中国新闻学发展过程的现有理论格局,突破阶级分析的传统理论框架,具体以新闻学自身发展过程中的重大转变为标志,按新闻学理论形态的变迁为基本线索,以新闻学特有的概念、范畴、原理为分析框架,令人耳目一新,颇受启发。

第二,就是在史料的选择和运用方面要以该媒介在当时社会中的实际影响力作为取舍、详略的主要标准,要有开放的胸襟和包容的意识,不要受过多的其他因素的干扰。

第三,对新闻史上的各个时期的新闻媒体、新闻人物、新闻事件,力求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不乱贴政治标签,不乱扣政治帽子,对新闻史上有争议的一些问题、人物和报刊,在表述自己看法的同时,也在行文和注释中介绍其他不同的看法、以便读者择善而从。

2.中国新闻传播史论述题 篇二

《传播史》一书系著名新闻学学者,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白润生老先生所著。本书出版于2008年4月1日, 洋洋洒洒五十万字, 是向“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项目”献著, 为“中央民族大学‘211’建设项目”立功, 给民族院校学子、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工作者、少数民族子弟指路, 令和谐教育添彩。

谈及和谐, 我们应该想到每个少数民族群体在社会生活中都会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化模式, 而不同的文化模式就决定了对文化不同理解。我们高等新闻教育主要以汉族为教育对象, 忽略对其他少数民族教育对象的探寻。如果一个少数民族新闻学子或是工作者, 持有通过书本教材获取知识就能获得成功的信念, 他们将会采用各种方法去战胜由文化差异带来的各种障碍。另一方面, 如果他们坚持认为当前新闻教育制度仅仅是剥夺他们自己的文化特征, 消解他们的民族认同, 而不可能给他们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带来更多的机会, 他们就会消极地对待这种教育。少数民族新闻学研究从起步至今才短短三十年时间, 我们不知道以往的新闻学教材对这部分特殊的学生群体是否合适, 也不知道会对深入到中国边陲工作的新闻从业者是否有宜。

而《传播史》的创作是民族作者集体劳动的结晶, 他们来自汉族、回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等十多个民族, 行走于少数民族地区挖掘第一手史料。当我打开书前各章作者名单那一页悉心翻看时, 阅读情绪被它感染了, 每一节, 只要它与某个少数民族有紧密关系, 便有一名或几名本民族专业领域学者参与创作。书中第三章第四节“我国最早的维吾尔文报刊”即为白老先生和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著名维族学者阿斯买·尼牙孜合作所写, 详细论述了新疆地区第一份少数民族文字报刊《伊利白话报》创办始末, 另配有此报清晰图片, 可谓图文并茂。在书中其他章节, 亦可见到阿斯买·尼牙孜以及其他少数民族学者身影。

一本新闻学教材好不好不只在于其创作团队, 最重要的是它对读者的新闻专业素养是否大有裨益。

《传播史》为读者建立良好阅读框架, 书分四编:“蹒跚学步” (远古—20世纪20年代) ;“峥嵘岁月” (20世纪—40年代末) ;“火红年代” (20世纪40年代末—70年代中叶) ;“满园春色” (20世纪70年代中叶—20世纪末) 。以第二编“峥嵘岁月”为例, 分为:“少数民族现代报刊萌芽与雏形”, 以新闻事业为属性将少数民族翻译出版业、少数民族文字期刊等分类;“少数民族传播初步发展阶段”, 又从区域上记述少数民族新闻史, 使读者可以清晰看到新疆现代报业、甘南地区藏文报业、海外所创办的藏文报刊……如此框架可见作者从少数民族主题出发, 令读者一看就明白了书中要讲什么, 之后再细看时便能品出味道, 留下较深的烙印。

本书最大闪亮之处在于对少数民族新闻历史事实细致解读。这本教材站在客观的基础上阐述历史, 充分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原则去剖析和解读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 使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很容易理解。在书中第八章第一节, 详实可信的数字体现成绩、说明问题, 用横向和纵向的对比阐明优势、指出不足, 介绍各类报纸规模, 通过举例子、列数据等方式结合历史对照现实, 向我们展示了文革结束后新时期少数民族报业空前繁荣发展盛景。如此书写就让读者感到很踏实, 觉到有抓手。另外, 本书作者还将书本镜头对准少数民族新闻教育事业, 对于少数民族新闻教育自身历史和未来发展提供可借鉴史料。读者可以从中看到新疆地区新闻教育背靠当地宣传部, 吸收国内和国外先进新闻办学模式, 并安排学习者深入到各省的少数民族新闻单位实习参观, 将业务知识与民族地区工作实践紧密挂钩, 形成一套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

在阅毕本书的同时, 虽对本书极为欣赏, 在我个人看来书中不足之处尚存。像汉朝时张骞出使西域这种在历史上居于重要地位的事件, 从事件中对信息传播过程挖掘不够深刻, 只是对事件中存在文化信息交流一带而过。从另一面想来也未免有些惋惜, 这些事件离我们确实太遥远了, 资料可能在历史长河中只剩下只字片语。

3.中国新闻传播史论述题 篇三

第十章 俄罗斯地区的新闻传播事业

第一节.帝俄时期的报业

一.报业的发端

1.《新闻报》

1703年彼得一世下令在莫斯科创办,从此开始了俄国定期刊物的历史。2.《莫斯科新闻》

1756年由莫斯科大学主办,宣告了俄国第一张非官方报纸的问世。二.资产阶级报刊的产生和发展

俄国早期资产阶级报刊可以分为两部分:革命民主主义派报刊和民粹派报刊。

革命民主主义派由平民出身的知识分子组成,代表人物车尔尼雪夫斯基。主要刊物《同时代人》、《祖国纪事》等。

民粹派是一种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潮,代表人物米海伊洛夫斯基。主要刊物《俄国财富》、《欧洲通讯》等。

两派报刊在宣传内容上的共同点是:主张消灭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特权制,主张废除土地私有制,把土地分给农民;

不同点是:后者否认农奴制废除后资本主义必然在俄国发展的历史规律,提出为保护小生产必须遏制资本主义发展。

㈠革命民主主义派的报刊

1.《同时代人》 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派的文学和社会政治杂志。

1836年由普希金在彼得堡创办。开始为季刊,1843年改为月刊。

该刊一度以邓在文学作品为主,脱离现实政治斗争。1847年以后,别林斯基主持下,为该刊制定了抨击农奴制度,宣传革命民主主义派思想的纲领。

19世纪50年代的后五年,车尔尼雪夫斯基成为《同》的主要编辑。他和杜波罗留波夫一起,在刊物上发表大量论文、书评和小品文,坚决捍卫农民的利益。

1962年,沙皇政府对革命民主主义运动进行镇压。车尔尼雪夫斯基被捕,《同时代人》被禁。

2.《祖国纪事》 文学和社会政治月刊

1839年在彼得堡创办。前期由别林斯基主持评论栏目,这一时期,该刊积极宣传唯物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同保守派作斗争。后别林斯基转投《同时代人》,《祖国纪事》战斗性有所减弱。1848年以后逐渐带有学院派色彩。

在涅克拉索夫时期,成为俄国先进的民主思想的合法讲坛,并同西欧俄社会主义运动建立了广泛的联系。

1877年涅克拉索夫去世,米海伊洛夫斯基任主编,该刊成为民粹派的宣传阵地。㈡民粹派的报刊

1.《祖国纪事》 见上面

2.《俄国财富》

俄国科学、文学和政治旬刊 1876年在莫斯科创刊,同年迁彼得堡。

杂志创刊之初,刊登了许多研究经济问题的文章,是民粹派宣传其主张的重要讲坛。米海伊洛夫斯基从1892年开始在该杂志工作,1894年到1904年任主编,并在该刊发表了大量的文章。

80年代后,米海伊洛夫斯基逐渐蜕变为自由民粹主义者,《俄》也随之发生变化,成为自由民粹派的机关报。

90年代起,登载了一些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1907年革命后,《俄》改变编辑方针,政治上保持中立,1918年停刊。三.无产阶级报刊的产生与发展

㈠工人报刊

1.《工人曙光报》

俄国历史上第一个工人秘密刊物。

1880年2月15日由俄国北方工人协会创办,协会领导人哈尔图林任编辑。

哈尔图林通过《工》宣传协会纲领,指出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先进作用,主张工人与农民联合起来,争取共同的政治权利,为最终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而斗争。

《工》创办不久,哈尔图林被沙皇政府紧急缉捕,《工》随之停刊。

2.《工人报》

全俄第一份社会主义报纸。

1897年8月在基辅秘密出版。他的创办标志着俄国工人报刊日趋成熟。

《工人报》的办刊宗旨是:使工人认识到自己的切身利益和历史使命,为在俄国建立统一的社会民主工党而斗争。《工人报》及时报道国内各大城市工人斗争消息,对西欧无产阶级运动中发生的大重大政治事件也有评论。

《工人报》只出版了两期,就被迫停刊了。

㈡全俄政治报

1.旧《火星报》 1创办背景和经过

列宁流放西伯利亚期间,一直密切关注俄国和国际工人运动的进程。他认为出版一份具有全国影响的政治报纸,把各地分散的社会民主党人思想统一起来,是目前最紧迫的任务。

从流放地回来后,列宁就立即着手进行其办报计划。因为当时俄国国内环境太险恶,列宁决定到国外去筹办。

1900年12月24日,第一份全俄政治报——《火星报》在德国莱比锡创办。

不久迁往慕尼黑。自1902年4月在伦敦出版。1903年春天又改在日内瓦出版。此时编辑部分成两部分:慕尼黑和伦敦部分由列宁领导,日内瓦部分由普列汉诺夫领导。列宁在创办全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从52期起,《火星报》的领导权被孟什克掌握,报纸因此而成为反对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工具。此后,党内称52期以后的《火星报》为“新《火星报》”,52期以前的《火星报》为“旧《火星报》”。新《火星报》于1905年停刊。

2宣传内容(同经济派论战和宣传党的纲领)⑴同经济派论战。

第一,针对经济派有关工人只需通过罢工储金会进行单纯的经济斗争观点,《火》号召工人“不但要组织互助会、罢工储金会和工人小组,而且要组织政党,组织起来同专职政府和整个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坚决的斗争”。第二,针对经济派关于社会主义思想体系能够从工人运动中自发产生,无需从外部灌输进去的主张,《火》发表列宁文章予以反驳。指出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是革命的思想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参加工人运动实践,在研究社会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斗争规律的基础上形成,不会自发产生。

第三,针对经济派关于工人只要有罢工组织和合法团体就行,用不好建立政党的论点,列宁在《火》撰文反驳。并且论述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意义。

列宁通过《火》的宣传及其论著粉碎了经济主义思潮,打击了国际修正主义,为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奠定了思想基础。

⑵宣传党的纲领

在《火》创办的近三年时间里,报纸发表了三百多篇论述党的工作的文章。

制定党纲草案是《火》的一项重要工作。1902年将党纲草案刊出后,《火》又连续发表论文和文章,进一步阐明党的纲领和策略。

在《火》的宣传、引导下,列宁的建党思想深入人心。

至此,《火星报》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制定并宣传党纲的任务圆满完成。

3组织工作

列宁就党报作用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

《火星报》组织工作的特点是:通过代办员网同各地方组织建立密切的联系,为建党奠定了组织基础。

代办员的工作包括:收集稿件和信件;传递报纸和其他文件;为报纸募集出版和活动经费等。

④历史功绩

第一,统一了全党的思想,为建党准备了思想基础。第二,联合了各地分散的组织,为建党奠定了组织基础。

第三,通过广泛的讨论和宣传,为建党准备了正确的纲领。

2.《火星报》时期列宁的新闻思想 1关于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

列宁认为,思想性、坚定性、政治路线的明确性以及对敌斗争的不妥协性,是机关报极为重要的品格。

2关于报纸的功能

列宁指出:“报纸不及时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列宁认为,通过报纸集中地、系统地向全中进行革命的宣传鼓动,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批判机会主义观点,讨论党的策略纲领,就能改变党内思想混乱、组织涣散的状况,为建党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和思想基础。

3关于出版自由

列宁指出俄国工人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是政治斗争,其首要任务时争得政治自由,而取得政治自由的首先要求是争取出版自由。

④关于报纸的群众性

列宁在文章中指出,一定要把机关报办成一切革命民主主义者的机关报。大家都来畅谈对运动的贡献和在运动中的收获。这样,就能办好全俄社会民主党人的机关报。

㈢布尔什维克报刊

1.《前进报》

布尔什维克的第一份机关报。1905年在日内瓦创办。周报。是列宁为反击孟什维克的进攻,捍卫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而创办的。

该报继承了旧《火星报》的传统,同机会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因后来创办新的机关报《无产者报》,《前进报》于1905年5月终刊。

2.《无产者报》

布尔什维克继《前进报》之后创办的新的中央机关报。

1905年5月在日内瓦创刊,同年11月停刊。

该报的首要任务是宣传布尔什维克党的“三大”的决议。

同时还揭露了孟什维克企图分裂党的阴谋,号召党员和工农群众紧密团结起来,共同贯彻三大决议,为准备武装起义而斗争。

3.《新生活报》

布尔什维克党的第一份合法日报。

1905年11月在彼得堡创办。在列宁的领导下,《新》配合党的中心任务——准备武装起义,开展了大规模的宣传活动。指出只有武装斗争才能决定国家命运,才是革命胜利的唯一保障。

《新》这种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旗帜鲜明的战斗风格,引起了资产阶级政治家的恐惧和仇视。资产阶级的新闻工作者也主张报纸应当“无党性”。

针对这种言论,列宁在《新》上发表了《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一文,鲜明地提出了党的出版物的党性原则。

《新生活报》的革命宣传,充分体现了列宁倡导的党性原则。由于报纸始终坚持无产阶级立场,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成为俄国无产阶级政党最大的讲坛。

报纸出至27期被查封。4.《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

在《新》上发表,列宁撰写。文中鲜明地提出了党的出版物的党性原则。列宁认为,党的出版物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写作时也不能成为个人或集团的赚钱工具,也不能是与无产阶级事业无关的个人事业。列宁指出,对于社会主义无产阶级,写作时也应当成为整个无产阶级事业的一部分,成为有整个工人阶级的觉悟的先锋队所开动的一部巨大的社会民主主义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写作事业应当成为社会民主党有组织的、有计划的、统一的党的工作的一部分。5.《真理报》

列宁亲自筹划领导下创办的大型群众性政治日报。

㈠第一阶段

1912年5月5日在彼得堡问世。该报是布尔什维克全额性的政治讲坛,是真正的工人的报纸。

《真理报》大量刊登工人通讯,介绍工人生活、工作情况,他们遭受的剥削、压迫,以及各个企业罢工的消息。

也是依靠工人们的捐款,《真理报》才能出版。此外,工人们还为《真理报》提供稿件,组织订阅,扩大发行。

《真理报》读者范围之广、影响面之大,是当时俄国的其他报纸无法比拟的。

一战前,沙皇政府采取非常手段镇压革命,《真理报》被迫停刊。

这一阶段的《真理报》虽然只存在了两年多,却为布尔什维克当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造就了新的一代工人革命者,为十月革命的胜利作了充分的准备。㈡第二阶段

1917年,《真理报》复刊。

这一阶段的《真理报》为准备和实行十月革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揭露临时政府的本质,宣传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思想。2宣传列宁的《四月提纲》,以此来统一全党思想。3宣传四月代表会议精神,促进苏维埃改组。④直接宣传和推动十月武装起义。

1917年10月27日,《真理报》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执政的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一份中央机关报。

㈢第三阶段(卫国战争时期的《真理报》)

卫国战争时期的《真理报》被称为是卫国战争年代一份最先进的前线报刊。它的宣传内容: 1 宣传保卫祖国思想,鼓舞人民的抗敌斗志

《真》毫不隐瞒祖国面临的巨大危险,冷静地指出,祖国的命运有赖于每一个苏维埃人的努力,有赖于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在前线形势十分危急的时刻,《真》打破严格的版面布局,在不固定的位置刊登列宁关于保诶祖国的雨露和斯大林向首都人民发出的战斗动员令。

《真》的宣传与号召为莫斯科保卫战注入了巨大的力量。报道卫国战争的重要战事

《真理报》是卫国战争历史的忠实记录者,它记载着苏联红军从莫斯科走向柏林的光辉历程。在报道前线战事时,报纸把重点放在分析战争形势及战争每一阶段特点、揭示苏德双方军事力量对比、指出红军指战员和广大民兵的主要任务等方面。

在报道卫国战争主要战事的同时,《真》还以大量笔墨介绍了为国捐躯的苏联英雄的事迹,为战斗者的苏联人民树立了楷模。号召后方人民支援前线

报纸号召后方民众,调动全部人力物力,支援前线。其中包括:保卫劳动果

实的号召、提高工作效率的呼吁、关于苏联人民支前行动的报道、劳动竞赛

报道。

在《真理报》的宣传和倡导下,苏联后方的爱国主义运动此起彼伏,有力地

推动了战时经济的发展,给苏军很大的支持。

④ 揭露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本质

总之,在伟大卫国战争时期,《真理报》是全党全国的舆论中心,是思想战线上的反法西斯的前沿阵地。

第二节.苏联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

1.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取缔反动报刊、发展苏维埃报刊的重大举措。㈠取缔反革命报刊

苏维埃政权成立不久,列宁就签署了一系列关于新闻出版的法令,用革命手段剥夺资产阶级的出版自由。

1《关于出版问题的法令》 1917年11月10日列宁签署发布。《法令》宣布查封下列报刊:煽动公开对抗和不服从工农政府者;通过恶意中伤,歪曲事实来制造混乱者;挑动从事犯罪活动者。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公布的第一个出版问题法令。

2关于出版自由的交锋

3《关于成立报刊革命法庭的法令》

为了加强对资产阶级报刊的监督管理,1918年2月由列宁签署发布。

《法令》指出:“报刊革命法庭审理利用报刊反人民的各种犯罪活动”。

④《关于查封破坏国防的孟什维克报纸的决定案》

1919年2月全俄总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

为维护布尔什维克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苏维埃政权采取更为强硬的措施,勒令孟什维克报刊全部停办。到1919年底,除布尔什维克的报刊外,其他政治派别的报刊全部停刊或被查封。

至此,对反动报刊的监督管理以至查封取缔工作已基本完成。

㈡发展苏维埃报刊的举措

1颁布《关于国家统一管理广告业务的法令》。

1917年12月公布。《法令》规定,在定期报刊、书籍和戏单上刊登有价广告的业务,向书亭、邮局以及向其他单位散发广告的业务,均由国家统一管理。

对广告实行国家垄断,是苏联报业建立初期列宁的又一个重要思路。

这项措施不但有效地剥夺了资产阶级报刊的经济基础,同时也大大加强了苏维埃报刊的经济实力。

2下达关于征用资产阶级的印刷厂和纸库的命令。剥夺资产阶级报刊的物质基础,用以出版无产阶级的革命报刊,是苏维埃报业体系建立初期列宁的总体思路之一。

3拨款给印刷厂。

在此基础上,苏维埃报业蓬勃发展起来。初步建立了一个以中央报刊为主、以地方报刊为辅,以党和政府机关报为主、以服务于不同读者的专门性报刊为辅的新型的报刊网络。

2.列宁在革命胜利前后表述的主要报刊思想

革命胜利前后列宁的主要报刊思想: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报刊思想,对无产阶级报刊的性质、任务、功能等有精辟的阐述: 1关于报刊的宣传组织作用:列宁指出: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

2关于报刊的党性原则:列宁一贯认为,无产阶级党报应该明确坚定地宣传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

3关于新闻出版自由:列宁十分重视新闻出版自由对无产阶级的重要性,又强调新闻出版自由的阶级性质。批判了资产阶级出版自由的虚伪性。

④关于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在党的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以后,列宁提出了“报纸刊物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工具”的新方针。

⑤关于群众办报和舆论监督:列宁一贯重视发动群众办报。一定要让所有革命民主主义者都来写稿,都来报道有关运动的消息,发表自己的意见。

3.卫国战争时期苏联报业的主要做法和业绩

1941年6月,法西斯德国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历时四年的卫国战争爆发,苏联报刊全面转入战时状态,报刊的结构也作了相应调整。停办、合并了一批民用报刊。2 减少报纸篇幅,限制出版期数和发行份数。3 大力发展军事报刊。

在卫国战争前线,还出版了一批前线报。前线报是一种新型的军事指挥报纸,他在战争进程中虽战线数量的变化而增减。由前线指挥部和政治部出版,读

者对象是各级指挥员和广大士兵。

④ 在报纸组织结构调整的同时,按党和政府的要求,苏联报刊全面转入战时轨

道,开始声势浩大的抗战宣传。宣传内容包括: 第一,宣传保卫祖国思想,鼓舞人民的抗敌斗志

第二,报道卫国战争的重要战事

第三,号召后方人民支援前线

第四,揭露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本质

4.苏联新闻体制形成的背景、基本特点、历史评价

新闻体制,包括新闻机构的归属形式和对它的干预形式两层含义。

㈠形成背景

1确立新闻体制的归属形式

1907年俄社会民主工党“五大”通过的党章明确规定由中央委员会指定在自己监督下进行工作的中央机关报编辑部。

“五大”的表述,70年来一直保留在联共(布)历次党章上,未作任何改动。它回答了新问题之所包含的第一层次问题,即新闻机构的归属形式问题:党报编辑部由党中央委员会指定,并接受其领导和监督。

2对新闻机构的干预形式

这个问题党章没有说明,也就为党的领导者们提供了自由天地。

⑴列宁对新闻体制的深层次设想

列宁设想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对报刊的管理应由行政干预转变为法律制约,同时应加强报纸对党的工作的监督作用。

遗憾的是,列宁的这些想法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相反他在特殊历史条件下提出的报刊思想却被绝对和模式化了。

⑵斯大林时期确立高度集中的新闻管理体制

在斯大林当政的近30年时间里,在主客观因素的联合作用下,苏联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性的新闻管理(干预)体制。

㈡基本特点 信息来源单一 2 言论高度集中 3 报业无法可循 ④ 实行新闻检查

⑤ 建立编委会制度

㈢历史评价 苏联新闻业的这种管理体制,可以通过集中调控和层层把关,实现党对各级组织和广大群众的强有力的舆论引导,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体化为全民的行动。在许多情况下,它的优越性十分明显。而在和平建设时期,其弱点也就逐渐显露,成为一种消极因素。

5.苏联报业改革的过程和这场改革失败的原因 ㈠改革过程

戈尔巴乔夫担任苏共总书记之前,苏联新闻业处于一种僵滞的状态中。

1985年,戈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一场大规模的改革运动就此拉来序幕。1986年苏共二十七大上,戈极力倡导新闻界“公开性”、“透明度”。

按照戈的要求,从1985年底到1986年初,苏联新闻媒体在宣传方针和内容上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具体表现: 1 公开暴露社会生活中的阴暗面 2 大量触及时政、历史“敏感问题” 3 不同观点激烈交锋

在“公开性”原则引导下,在新闻媒体的积极推动下,苏联的新闻舆论完成了从统一到分散、从有序到无序的转变,为苏共解体、苏联解体埋下了伏笔。

㈡改革失败原因

空白

6.塔斯社

前苏联的中央新闻机构。

1925年7月10日正式成立,全称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电讯社,简称塔斯社。20世纪三四十年代,塔斯社已经发展成为世界性的通讯社。卫国战争其间,塔斯社为国内所有的报纸提供新闻。

战后塔斯社发稿所用的文种逐渐增加,技术设备不断完善,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驻外记者人数也大大增加。

到20世纪70年代,它拥有先进的电子信息处理系统,其规模和影响都位居世界各通讯社前列。

7.“不要纸张,没有距离的报纸” 查缺

第三节.独联体国家的新闻传播事业

1.俄罗斯目前新闻体制特点: 1多样化的媒体归属形式。包括: 国家直接控制的新闻媒介;国家控制之外的媒介;政党报纸;社会团体报纸;商业报纸。

2多样化的媒体调控形形式。包括: 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

《大众传播媒介法》

俄罗斯联邦1991年12月通过。该法一方面赋予新闻界许多前所未有的宽松条件和活动领域,同时也规定了新闻报道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界定了当局所能接受的“言论自由”和“舆论自由”的范围。

4.新闻传播史读书笔记 篇四

一、阅读书籍介绍

1、名称:《打开历史的尘封——民国报纸文艺副刊研究》

2、作者:郭武群

二、读书目的民国报纸文艺副刊,在新闻史上是一条绵延不断靓丽多彩的风景线。本书选取民国时期的报纸文艺副刊作为研究对象,对此时期的文艺副刊做了深入剖析。阅读此书能够对民国时期的文艺副刊有进一步的了解,通过分析此时期文艺副刊办报思想的精华。结合现代报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不足和困惑。挖掘那个时代文艺副刊和当代文艺的关联点。借鉴民国时期文艺副刊中的优秀思想,指导现代报业文艺副刊可持续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大众。

三、读书内容

第一章 文学与报纸联姻

1、主要内容

这一章向我们介绍了中国近代报纸业发展的历史和民国报纸文艺副刊的起源。

2、读书心得

英国传教士创办的《察世俗每月统纪传》开启了中国近代报业的端绪。中国报业的兴起是与西方列强的经济入侵和文化渗透同步的。从1874年2月4日第一章国人创办的报纸 《循环日报》诞生开始,中国报业跟随着历史的车轮逐渐发展。19世纪末迎来了国人办报的高潮期,中国近代报纸也开始注重本土化。民国报纸文艺副刊就是在国人办报的大环境中孕育产生并蓬勃发展的。

关于民国报纸文艺副刊的缘起,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认为,由于当时新闻来源的不通畅和事实稿件的匮乏,办报人不得不以“诗词杂搞”等填充报纸版面中所留出的空白,以保证报纸如期出版。另一种说法认为,民国时期报职业激烈竞争是导致文艺副刊生成的原因。

总的来说,初期民国报纸文艺副刊上的文字与报纸中其他形式的文字的相通性;中国文学的文化积淀和群众基础以及文学自身的发展都促成了民国报纸文艺副刊的发展。可以说,民国报纸文艺副刊的出现是报纸成型后寻求发展的一种必然。

第二章 精彩纷呈的民国报纸文艺副刊

1、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向我们介绍了民国报纸文艺副刊的概况以及此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名报文

艺副刊。

2、读书心得

自1911年至1949年,民国报纸文艺副刊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从民国初年至五四新文化运动前的生长阶段;从1919年2月《晨报》率先革新副刊至20年代末,是民国报纸文艺副刊的转型阶段;30年代初至40年代末,为民国报纸文艺副刊的繁荣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民国文艺副刊经历了从鸳鸯蝴蝶派的通俗小说泛滥到宣传当时进步文化思想的聚集地的演变。鸳鸯蝴蝶派产生于辛亥革命后,我国处于旧民主主义革命低潮期,副刊的革命性色彩明显减弱,消闲性作品上升为主流。到了五四时期,人们的革命意识又高涨起来,出现了四大名报副刊,涌现出鲁迅、郭沫若、孙伏园、徐志摩等一批代表性的优秀文人。特别值得一提的还有:站在时代前面的《申报·自由谈》,把五四运动时期《新青年》开创的现代杂文推向了至今难以企及的高峰。自成体系的天津《大公报》文艺副刊。在同业中率先采用了白话文。《新华日报》、《解放日报》成为革命进步文学的主战场。

就像书中所说的那样:“民国报纸文艺副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弘扬了进步文化,繁荣了文艺创作,同时也教育、滋养了半个世纪的读者。”

第三章 民国报纸文艺副刊的基本属性

1、主要内容

向我们阐述了民国报纸文艺副刊的4个基本属性。

2、读书心得

作者将民国报纸文艺副刊基本属性概括为:相对独立性、原生性、文学性和消闲性。在提到相对独立性的时候,作者提出一个观点:“许多具有反动背景和倾向的报纸,其文艺副刊往往是革命的进步的。”这是一个独特的现象,文艺副刊的相对独立性起到决定性作用。文艺副刊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发挥报纸所不能发挥或不能达到的作用;可以利用文学自身的特点通过故事情节陈述、人物塑造等方式来表达思想、传递情感。文艺副刊体现出一种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讲到原生性的时候,作者提到了“本来的历史”和“写的历史”的区分问题。作者在论述时事、历史时,即使秉承客观公正原则,他所描述出来的时事、历史必然带有某些个人的主观色彩。

民国报刊文艺副刊的文学性,主要表现在“它直接或间接地引导、支配、规范、制约着文学的发展。”

说到消闲性,作者给我给出的一个观点在于:文艺副刊要注重消闲性,又要不失品位,不应该把文以载道和休闲对立起来。“我们应该倡导积极地思想内容和轻松的娱乐形式的有机统一,以最大可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审美情趣的读者需求。”这一点对于当代的文艺副刊同样具有很高的借鉴意义。

第四章 民国报纸文艺副刊对文学的变革和改造

1、主要内容

本章为我们讲述了现代报刊对中国文人的塑造和对传统文学观念的变革,并重点介绍了民国时期出现的报载小说、现代杂文和报告文学三种文学形式。

2、读书心得

稿酬制让从事文字写作成为一种令人羡慕的正当职业,文人既有了经济保障,又有了社会地位。这也提高了文人对文字创作的热情,在开拓发展现代报业方面,他们是直接的参与者;在介绍、翻译外国作品方面,他们是最先的创始者;在开发文学品种上,他们也做出了尝试,其中谴责小说的文学成就最高,言情小说的流布最广。

报载小说是文学商业化运作的成功范例,尽管这一文学样式在出现和传播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瑕疵和硬伤,但它一直传承到今天,始终受到读者大众的喜爱,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

现代杂文被视为民国报纸文艺副刊的“灵魂”。黎烈文主编的《申报·自由谈》,把五四运动时期《新青年》开创的现代杂文推向了至今难以企及的高峰。鲁迅无疑是《申报·自由谈》“杂文现象”的领军人物。这种言简意赅,极具杀伤力的文体形式沿用至今。

报告文学——介于新闻和文学之间的边缘性的文体。“报告文学的物质基础是报纸”总体来看,报告文学这从外国引进的新型文学样式,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文学优势,在报刊中确立了不可动摇的位置。

第五章 民国报纸文艺副刊与文学社团、文学流派

1、主要内容

向我们介绍了《民权报》副刊与鸳鸯蝴蝶派、《新民意报·朝霞》与绿波社、《大公报·文艺副刊》与“京派”。

2、读书心得

我认为鸳鸯蝴蝶派产生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辛亥革命后,当时我国处于旧民主主义革命低潮时期,副刊的革命色彩明显减弱,消闲作品成为主流。他们以“有口不谈政治,寄情只在风华”为办刊宗旨,迎合了当时社会大众失落、普遍没有方向感的心理。与此同时,鸳鸯蝴蝶派的兴起与清末民初中国沿海近代化大都市有着直接的关系。鸳鸯蝴蝶

派的策源地是上海的《民权报》副刊,《玉梨魂》、《孽冤镜》的成功使言情小说成为该派创作的主流。他们将读者对准市民大众,采用文学形式表达了中国近代市民社会的自觉和心声,推动了中国人文和社会的近代变革。由于受到金钱利益的驱动,后期作品成为刻意迎合大众的“精神残次商品”。大大降低了作品的文学品位,失去了原有的进步性。

绿波社是五四新闻学运动期间重要的文学社团。《新民意报》文艺副刊《朝霞》见证了她酝酿、筹备、成立、发展的全过程。绿波社以繁荣新闻学为宗旨,组织会员展多方面的文学活动。编辑出版新闻学报刊是绿波社的重要活动内容。《朝霞》紧随文学发展的步伐,对文学理论,特别是新诗初期理论的确立多有建树,并且还翻译和介绍了许多外国著名作家的作品。绿波社使当时热爱新闻学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他们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是一个积极进步、充满朝气的团体。

20世纪30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活跃着一个“强调文学自身发展,带有艺术独立于政治斗争倾向”的文学流派——京派。促成北平文人、作者结成京派的直接原因,是沈从文在《文艺副刊》第八期发表的《文学者的态度》所引发的“京派”与“海派”的争论。他鼓励“作者诚实地去做”、“假如我们对于中国文学还怀了一份希望”,“最需要的就是文学态度的改变”。“京派”以自身对文学的理解、追求和创作上的实绩,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显著的位置,而天津《大公报·文艺副刊》在“京派”的产生、形成过程中,始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读书总结

民国报纸副刊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的亮点,现代报纸副刊也应该吸取其经验。一份成功的报纸副刊,绝非只有“传播新闻信息”这个单一功能,副刊承载着拓宽报道领域、开掘报道深度、提高报纸品位、陶冶读者性情等功能。

对民国报纸文艺副刊历史嬗变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辩证的地看待当今副刊的障碍与发展前景。随着当代社会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文化生产和消费市场复杂多变,报业市场更是丰富多彩。而报纸副刊呈现高雅与通俗,俏皮与严肃,时尚与平凡,不断地交替转换的形态。而在这种繁荣的背后,却蕴涵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今报纸副刊的良性发展,还需要在新的理念的指导下,以加强副刊传播效果为手段,以加强副刊创新性为重点,将传统与时代更好地结合起来,才能让报纸副刊更快地融入到新世纪全球信息化的海洋之中。

姓名:卢璐

学号:13213910

5.中国新闻传播史论述题 篇五

(二)授课人:许水龙

教学目标: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新闻发展简史,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的发展与特点。

教学重点:当前世界上广播电视的管理体制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社会主义国家现在报业发展的分期:

社会主义国家现在报业发展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十月革命胜利,世界上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报刊体系在苏俄确立形成。

2、二战结束后,又有欧、亚、拉美一系列国家脱离了资本主义体系,走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报业得到很大发展。

3、“苏东”剧变后,这些国家的报业结构和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

二、苏联时期报刊体制的主要特征:

1、苏联的报刊,都属于国家所有,是党和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职能是集体的宣传员、集体的鼓动员和集体的组织者。

2、苏联的各级报刊绝对服从于各级党委的领导。

3、苏联报纸信息来源单一,言论高度集中。

4、苏联报刊在建设时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工具。

三、发展中国家报业的共同特点:

1、早期报刊、尤其是报业发端较早的国家的早期报刊,大多是殖民者创办的;

2、随着反殖民主义反封建斗争的开展,这些国家的民族报刊逐步发展起来,并推动了反殖民主义反封建斗争的进程;

3、民族解放运动胜利后,大多数报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也有的国家报业重新陷入本国独裁者的控制之下。

四、新闻通讯社的诞生背景、功能及作用:

近代报业在工业革命后发展很快,报纸数量越来越多;廉价报纸的出现,报纸以注重传播政治主张转而成为传播新闻的工具,报纸对新闻的需求也大为增加。各家报纸单独依靠自己力量搜集各地新闻既不经济也不可能。同时工业革命中技术发展给通讯社的产生提供了物质条件。专门搜集和供应新闻的机构通讯社便应用而生了。因此,可以说通讯社的产生是工业革命和近代报业发展的历史必然。

新闻通讯社是专门搜集和供应新闻稿件、图片和资料的新闻发布机构。它是新闻流通的重要渠道,被称为“消息的总汇”、“供应新闻的大动脉”。近代新闻传播迅速、内容丰富,新闻通讯社功不可没。当今世界各国,不论是地方性、全国性还是世界性的报纸、广播集电视事业,无不依赖新闻通讯社,以弥补自身新闻采访的不足。

五、“三社四边”协定的内容及由签订至废除的大体经过:

“三社四边协定”:欧洲的哈瓦斯、沃尔夫、路透三大通讯社自1866年开始展开竞争。它们的业务日已越过过节,而且同殖民扩张的进程相联系,经过十几年的激烈争夺,已把世界新闻市场分割完毕。为了确认既定事实和各自的垄断范围,1870年1月17日签订了“联环同盟”协定。协定以欧洲三大通讯社为主,美国的纽约联合新闻社虽然也加入,但不能插足美国以外的地区,所以通常称之为“三社四边协定”。协定确定了各社采访和发布新闻的范围,并规定互相交换所采集到的新闻。

具体范围划分:

哈瓦斯社:法国、瑞士、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中美洲、南美洲、埃及(同路透社共享)

路透社:大英帝国、埃及(同哈瓦斯社共享)、土耳其、远东 沃尔夫社:德国、奥地利、荷兰、斯堪的纳维亚、俄国和巴尔干各国 纽约联合新闻社:美国。采集的新闻经由伦敦供给欧洲三社,欧洲三社发往美国的消息 也只供给该社。

消亡过程:

“三社四边协定”所划定的范围,一直延续到一战结束。1907年美国合众通讯社诞生,这家新兴的通讯社自创立起便努力向拉丁美洲、远东以及欧洲发展。因此美联社1914年推出“联环同盟”,开始向南美及远东地区争夺市场。此外1909年,赫斯特创办国际社,该社发展至1930年也成为世界通讯社。因此,1934年各大通讯社在拉脱维亚首府里加开会,宣布废除过去一切协定,完全遵循新闻自由的原则,由各通讯社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实力发展业务。这样,通讯领域也和报纸一样,回复到了自由竞争的年代。

六、20世纪初至1945年欧美原有著名通讯社的演变和重要通讯社的建立:

1、沃尔夫社的衰亡: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将其改组为德国通讯社,历史悠久的沃尔夫社宣告终结。

2、哈瓦斯社的瓦解:1940年德军侵占巴黎,接管了哈瓦斯社。同年12月傀儡政府将其分解为广告社、法国新闻社和世界电讯社,具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哈瓦斯社从此瓦解。

3、塔斯社的建立: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于1918年成立了罗斯塔通讯社,1925年改组为塔斯社。二战后发展为世界性通讯社。

4、三大通讯社的发展:

5、国内通讯社的发展:从1901年到1944年新创办的国内通讯社有58家,但分布情况很不平衡,欧美仍是新闻通讯事业最发达的地区。

七、当代世界通讯社事业的发展动向:

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信息革命的兴起和扩展,电子计算机和卫星通讯手段广泛的运用于新闻通讯领域。20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国际互联网的扩展,通讯社越来越广泛地依靠国际互联网络传送新闻、勃发稿件,极大地提高了传播的时效、数量和质量。这场传播方式的变革把世界通讯事业带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

八、无线电广播的诞生及发展阶段: 1、1920年11月2日,美国西屋电器公司在匹兹堡建立的KDKA电台,最初播放了哈定和考克斯在总统竞选中的得票数,它是美国第一家、也是世界上第一家正式办理了执照的广播电台。一般认为,1920年是无线电广播事业的开端。2、20世纪20年代开始,世界上许多国家相继建立了无线电广播电台。3;20世纪30-40年代为广播的发展时期。这期间技术上调频广播的发明,政治上二战各交战国开展宣传攻势,促进广播的发展。

4、二战后,大批新独立的国家纷纷兴办广播,为巩固民族独立、发展经济文化事务尽心对外广播的国家增加到55个。从技术上看,70年代以后调频广播电台广泛兴起,80年代以后卫星传送技术逐步推广,90年代以后数字音频广播开始勃兴,接收设备不断优化、袖珍化、多样化,广播传送的质量、效率、距离都有了空前的进步。

九、电视的诞生及发展趋势: 1、1926年英国科学家贝尔德采用电视扫描盘完成了电视画面的完整组合及播送,在伦敦表演。这是世界上第一次电视无线传输;贝尔德也由于第一个完成长距离短波传送图像而被后人称为“电视之父”。1928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纽约实验室播映了第一个电视剧。1929—1935年,英国广播公司与贝尔德合作多次进行实验性电视广播。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建立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11月2日起定时向公众播出黑白电视节目,这被认为是世界电视事业诞生的标志。1941年第一批商业电视台获准开业。

2、电视虽然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但它真正发展是在二战之后。其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1)黑白电视阶段:

2)彩色电视阶段:1954年,美国正式播出彩色电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开办彩色电视的国家。日本于1960年称为世界上第二个开办彩色电视的国家。

3)卫星电视阶段:卫星转播电视和卫星直播电视。

十、当前世界上广播电视的管理体制:

1、国有国营。

是由国家拥有并直接经营的电台、电视台。资产国家所有,政府直接领导管理;领导成员由政府任命,业务方针由政府规定,业务活动受政府监督;经费大部分靠国家拨款,有的辅之以受众缴纳的视听费以及广告费。

2、国有公营。

国家所有但由公司自主经营的电台、电视台。主要特点是:资产国家所有,电台电视台又相对独立性;依法组成董事会或管理委员会进行领导管理,成员来自社会各界并具有广泛代表性;政府依法加以规范和监督,但具体业务由电台电视台自主进行;经费来自视听费、国家拨款,有的辅以广告收入。

3、社会公营。两种具体形式;社会各界筹办经营和某公众团体筹办经营。特点:一般都是独立的法人单位,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在法律范围内独立进行业务活动和经营管理,经费靠视听费或各界资助、政府补助,个别的辅以广告收入。国家依法进行宏观调控管理。

4、私有私营。

是私人独资、合资或组成股份公司经营的广播电视企业。以赢利为目的,实行商业化经营,广告为其主要经济来源。资产为私人所有;在法制范围内自主经营,自行决定业务方针,国家只在宏观上加以调控管理。

5、公私合营。

指国家和私人合资或合办的广播电视机构,通常是由国家兴建并经营广播电视设备,私方制作节目而后租赁这些设备播送。不论合资和合办,国家通常处于主导地位,经费一般来自广告收入。

国有国营、国有公营、社会公营的机构,通常被称为公共广播电视;私有私营、公私合营机构,通常被称为商业广播电视。公共广播电视比较重视社会效益,注重节目的教化功能和文化品位;弊端是经营管理缺乏活力,经济常常出现困难。商业广播电视谋求商业利润,千方百计地改进经营管理,进行商业竞争,但节目品位不高,色情、暴力以及其他庸俗内容较多。

十一、国际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

一般认为国际互联网脱胎于三十多年前的诞生的美国军事网络ARPAnet。它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1969年至1986年,互联网的产生和早期应用阶段。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网络非民用化。

(2)1986年至1995年,互联网的民用和商业化阶段。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建立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网覆盖全国的NSFnet,是互联网向全社会开放,这是互联网民用化的开始。1995年4月30日,NSFnet停止运行,INTERNET完成自身商业化过程。在此期间,出现了对互联网民用于商业化至关重要的全球资讯网(World Wide Web).(3)1995年以后,互联网继续发展和网上服务竞争阶段。

十二、Internet对于新闻传播领域的影响:

1、新闻传播活动的主体在网广播时代的变化。由于互联网提高了公众自由参与传播的可能性,传媒机构有可能不再是新闻传播的垄断者。

2、互联网在新闻传播运作流程中的影响。新闻传播的运作过程可以表示为:信息采集——选择——加工——发布——反馈。互联网的影响贯穿了整个过程。1)在线信息采集;2)把关权的分散;3)多媒体和超链接的信息产品;4)全天候新闻发布;5)多渠道的反馈。

6.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论述题 篇六

一、试论述对待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正确态度。

(1)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化是从不同角度来指称的。中国古代文化是针对现代文化而言,它是对文化的时代划分;传统文化是对文化的传承而言的,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文化遗产,它不局限于古代,而是迄今为止中华民族经过筛选、淘汰,不断丰富又不断增长的人文精神的总和。

有人把传统文化等同于古代文化,从而认为讲究传统即是复古,甚至认为传统与现代化是不能并存的,或认为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反传统。这种认识恰恰忽略了现代化进程仍然是传统文化发展的一个部分,~旦否定了传统,现代化与民族特点也就是中国特色就要脱节,与我们追求的目标是不一致的。也有人认为发扬传统就要拒绝引进和借鉴,或认为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是截然对立的。这种认识也是片面的。

任何一种民族传统,在各个历史时期,都要受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引进和吸收其他文化一旦成为现实,也就是说,这些被吸收的外来文化一旦与自身的文化相融合,它便也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没有一种文化是纯而又纯的,吸收外来文化是丰富和发展本体文化的正常途径之一。当然,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总是有所选择的,不适应本体文化的外来文化完全应当淘汰也必然会被淘汰,但这和拒绝一切外来文化的狭隘民族主义是完全不同的。

(2)文化传统: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这种核心精神,也是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所共有的,尽管彼此的表现形式不完全一致。

例如,中国的诗歌传统是讲求韵律,这一点,不论是民歌还是魏晋、唐宋的文人诗词,以至近现代的白话诗,以不同的形式保持这种传统的,都被认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又如,中国封建体制形成的等级和特权观念,宗法制形成的血统论,即使在现代社会里,不论是在民间还是在上层,仍会在人们头脑中时而起着作用。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它是在传承中积淀下来的,是历史的产物,又在每一个时代产生与这个时代相适应的形式特点,因此,它带有各时代的普遍特性,又综合了不同时代的多方面的内容。

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文化传统既有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的,也有对社会发展起负面作用的。前者是文化精华,是优秀的传统;后者是糟粕,是不良传统。对文化传统一律否定,采取虚无的态度是不对的;不加分析,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也不是正确的态度。

二、试论述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开设的目的和任务。

(1)使学习者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长热爱并继承祖国优秀文化遗产、促进文化发展的意识;

(2)使学习者正确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把握中国国情,增强爱国主义的意识;

(3)使学习者对中国文化各分科的具体知识有初步的了解,从而运用这些知识来观察社会,认识社会;

7.中国政治制度史机考判断题 篇七

《》、18、191、《国语•楚语》记载:颛顼,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是谓重、黎绝地天通。颛顼的“绝地天通”的涵义,是指颛顼以政治权力拥有者的身份,垄断了沟通神、人的巫术权力。(√)

2、《礼记•表记》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说明巫术活动在商代盛行。商代的青铜器除武器和部分器皿之外,绝大多数是用于生产活动。(×)

3、《临时政府组织大纲》,1911年12月2日正式颁布。是一部永久性的宪法文件。(×)

4、《中华民国鄂州约法》,简称《鄂州约法》,它是中华民国成立以后颁布的第一个有宪法性质的文献。(×)

5、1861年设立的总理衙门,自始至终是一个办理外交的机构。(×)

6、1870年,北洋大臣由直隶总督兼领成为定制后,南洋大臣由两广总督兼任也成为定制。(×)7、1911年12月2日正式颁布的《鄂州约法》,虽然并非永久宪法,却是选举临时大总统,成立南京临时政府的法律依据。(×)A8、按照清朝的政治体制,南洋大臣与北洋大臣名义上隶属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所以,两大臣实际上没有相当的独立处置事务的权力。(×)B9、八股文除了应付科举,还在公私文书、记事、抒情、说理等方面,使用这种文体。(×)

10、八股文的惟一作用就是应付科举,无论是公私文书、记事、抒情、说理等,都无法使用这种文体。(√)

11、北洋大臣的地位与权限与南洋大臣相同。(×)

12、北洋

通商大臣依例由两江总督兼任。(×)C13、春秋时期,各国有总揽国家政务的执政大臣,名称和制度均统一。(×)

14、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是重大的,但是转型所带来的变化主要是在形式层面,因此,转型后的中国社会与西周时期表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

15、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是重大的,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制度和文化样式就是由这次转型奠定的。(√)

16、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是重大的,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制度和文化样式就是由这次转型奠定的。(√)

17、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变化主要是在形式层面,政治制度的许多细节也出现了相应的调整和变化;并且,中国政治体制的核心精神也发生了根本改变。(×)

18、从黄帝时代开始,中国文献开始频繁地出现对战争的记载。在我国国家起源阶段出现如此之多的战争记载是偶然的。(×)

19、从现代政治学理念上看,皇帝既是国家元首,又是国家一切最高权力的拥有者。中国历史上,皇权等同于整个政治机构。(×)

20、从制度设置看,东汉的尚书台只是皇帝私人秘书班子,并无决定之权,但是,实际上尚书台分享了皇帝部分权力,起到了宰相作用。(√)

21、从中国历史上看,宦官乱政,以东汉、唐、明为最,其中又以明为甚。(×)D22、大业二年(公元606年),隋炀帝定制以十科举人,但只有“文才秀美科”(即唐朝的进士科)是常设科目,其余皆临时设置,表明隋朝的科举制尚处于草创阶段,取士的范围还不是很大。(√)

23、东汉初年,光武帝设司空,罢御史大夫,以御史中丞

领御史台。御史中丞,其秩次于尚书令,品秩比较低,但权势很大。朝贺时,时称“三独坐”,御史中丞不包括在内。(×)

24、对中国政治学来说,政治制度史在学科中占据了一般的地位。(×)E25、恩荫制,是指子孙依靠父祖的官爵或功勋保举任官的制度,是西周“世卿世禄制”在秦以后的一种变异形态。(√)F26、分封制在西周呈现出多极化的特征,成为从中央到地方,直至基层的各级政权的基本体制形式。(√)H27、汉代,司马迁著《史记》专辟《礼书》、《乐书》等,首次在正史中为制度史在资料整理与研究建立了专题形式。(√)

28、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下诏命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举荐“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并要求扩大举荐范围,平民不在举荐之列。(×)

29、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始设置刺史,将全国划分为十三部(州),各置部刺史一人,后通称刺史。刺史分部巡行监察。刺举不法。西汉时刺史属于中央派往各地定期巡视监察的官员,还不是地方政府的首脑。(√)

30、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始设置刺史,将全国划分为十三部(州),各置部刺史一人,后通称刺史。刺史分部巡行监察。刺举不法。西汉时刺史属于中央派往各地定期巡视监察的官员,还不是地方政府的首脑。东汉刺史的地位大致与西汉相同。(×)

31、淮军是由曾国藩创办的一支地方武装。(×)J32、靖难之役之后,明代皇位继承趋于稳定,基本都是父子相传,即嫡长子即位。(×)

33、九品中正制始于曹魏。到西晋时期,派到各地的中正已完全为士族所控制,门第成为入仕的首要条件。(√)K34、科举制在宋代已逐渐完善。随着科举规模的扩大,国家官僚系统的基本构成已是科举出身的文官。(√)L35、历史上的百日维新运动,与洋务运动一样,核心在于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36、两汉的察举和征辟、魏晋的九品中正制,以及隋唐的科举制,意味着职官选任置于中央政府的统一控制之下,中央集权体制各系统间的协调进一步加强。(×)

37、两宋时期的言谏和监察制度出现了重要变化。但是,宋代言谏对象仍然是皇帝。(×)

38、辽皇帝以下,设置南北两套管理机构。即北面官和南面官。所以,北府宰相与南府宰相地位同等。(×)M39、门下省是唐代宰相机构之一,其侍中等长官要参与政事堂议政,即参与朝廷决策,但其对决策所承担的责任与尚书、中书二省相同。(×)

40、明朝初年,朱元璋鉴于历代宦官乱政的教训,严禁宦官干政。所以,宦官干政没有在明代重演。(×)

41、明朝的内阁因要对政务先提出处理意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皇帝的决策,对六部及院、寺之间的关系,内阁也能起到一定的协调作用,因此,内阁承担了汉唐宰相的权力,是真正的宰相机构。(×)

42、明朝官员致仕后,可以留住京师或任所所在城市。(×)

43、明朝立国之初即确立了封藩制。洪武二年,定封建诸王国邑及官属之制,此后有明一代除储君外的皇子均册封为王。永乐以后,藩王的权力受到很大的限制,所以,有明一代,避免了藩王的作乱谋反。(×)

44、明朝中央司法机关有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称三法司。(×)

45、明朝朱元璋在皇位继承上,完全遵循立嫡以长不以贤的原则。(√)

46、明代宦官还领导一个全国性特务机构,一是锦衣卫,一是东厂,合称“厂卫”。(√)

47、明代南京作为陪都,仿照北京的中央政府框架,设六科给事中,只是每科只有一人,其职责与北京六科同。(√)

48、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间开始设六科给事中,以后逐渐定型。明代六科官员品秩虽低,权力也小。(×)N49、南京临时政府的立法机关是临时参议院。1912年1月28日成立于南京,同年4月29日迁至北京,至1913年4月8日自行解散。从制度上讲,临时政府临时参议院具有临时国会的性质,是国会的前身,获得一般总统制国家议会对总统的监督权。(×)

50、南京临时政府的立法机关是临时参议院。从制度上讲,临时政府临时参议院具有临时国会的性质,是国会的前身,但是,它没有获得对总统的监督权,对临时大总统处于一种事实上的软弱地位。因此,中国的社会形态与国家体制仍然是专权的。(×)

51、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突出总统权力的不完全的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有着独立的司法机构。(×)Q52、秦朝实行郡县两级制,将郡作为国家地方政权的基层组织。(×)

53、秦朝实行郡县两级制,将县作为国家地方政权的基层组织。秦以后郡县制成为地方的基本建制。(√)

54、秦汉以来,台谏之权一直处于分离状态。隋唐时期,言谏之权归门下,监察之权归御史台。两宋也是如此。(×)

55、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创建皇帝制度,到1927年国民革命时被废除。(×)

56、秦以后大一统的中央集权体制格局的确立,终结了历史上的分封制度。(×)

57、清朝除了常设于中央对口行使职权的十五道监察御史外,在地方上,还设置了三级监察机构,其中巡抚一职,是省以上的监察官员。(×)

58、清朝官员俸禄也是继承明朝制度,主要有米、钞、布、盐等。(×)

59、清朝省级官员以巡抚为一省主官。除巡抚外,还有承宣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它们是并列的关系。(×)60、清朝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以取代传统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作为承旨办理军国要务、任免官员、呈递章奏、起草谕旨的中枢机构。军机处成为国家的正式机构。(×)61、清朝致仕制度基本沿袭明制,官员退休年龄为70岁。(×)62、清末“新政”,在政治体制上的改革,涉及政治机构、军事、文化教育和法律。无论是涉及范围,还是实施力度,都远远超过了康有为、梁启超变法所实施的改革,所以,这些改革阻止了辛亥革命的爆发,同时延长了清政府的统治寿命。(×)

63、清袭明制,学校是科举考试的必由之路。明、清两代的科举考试以八股文为固定程式。(√)S64、商代的内服与外服,是将国家分成中央和地方两个部分。内与外,指的是所处的位置的不同。内服指王畿;外服是王畿外由各类地方势力所管辖的区域。这两个部分,商王控制的力度是相同的。(×)

65、商代对神灵十分迷信,商王几乎任何事情都要卜问,商纣王说:我生不有命在天。商代社会普遍信仰的是巫教,商代王权合法性观念完全是巫术思维的产物。(√)66、商人巫术活动盛行,主要表现在卜辞中。(×)67、商王对青铜器的独占,是因为青铜器的实际用处。(×)

68、世袭制,作为一种被社会普遍接受的国家权力转移形式,它的实施有助于避免因对皇权的激烈争夺而引发的政治**。所以,在中国历史上,世袭制对政治稳定的作用十分明显。(×)69、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有一个基本前提,即一个族系在联合体内只要取得一般性优势。(×)70、谥号是皇帝专有的,皇后虽然母仪天下,也不能有谥号。(×)71、宋朝军事权由枢密院、三衙、兵部三方分掌,其中枢密院为最高军事行政机关,长官称枢密使,拥有指挥军队的权力。(×)

72、宋朝在尽量分散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权力的同时,扩大了监察系统的权限:御史被明确赋予了“言责”;整个政府皆在其监督之下;监察系统官员的“言责”,开始受到国家的鼓励和保护,有完全积极的意义。(×)

73、宋朝致仕官员,一律给半禄。(×)74、宋代官员俸禄十分简单,皆实物支付。(×)

75、宋代任官有“官”、“职”与“差遣”之分。其中,“官”用以表示等级,与俸禄无关。(×)76、宋代三省长官虽存,但却不一定行宰相之权。(√)

77、宋明以后,皇位继承制度走向稳定与规范。宋朝除太祖与太宗是兄终弟及,太宗以后基本都是父子相传。(√)78、隋朝承北齐之制,重尚书、重仆射,以其为正宰相,而纳言、内史令的地位还无法与尚书令、仆射相比,故隋朝纳言、内史令虽参政而少宰相之名。三省的关系及其运行都处于摸索的阶段。(√)79、隋朝建立后,皇帝以下仍设三师(太师、太傅、太保)、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但只是对功臣的赠官,并无实权。(√)

80、隋朝实行地方两级建制,地方官任用僚属的权力归于地方。(×)

81、隋开皇七年(公元587年),文帝颁布诏令:“罢州郡之弊,非乡里之举,内外依命,悉归吏部。”这一措施标志着原来由地方州郡及中正分散掌握的选官方式,已为由中央政府统一控制的选官制度所代替。(√)

82、隋唐三省长官均为各有一定实权的处于同等地位的宰相。(×)

83、所谓上计制度,就是要求官员在年末时,将一年的政绩,包括户口统计、垦田与赋税数目、府库储积数目、刑狱治安状况、自然灾害情况等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内容写在统计簿册上,向中央政府汇报。(√)

84、所谓世卿世禄制,就是权力在少数贵族家族内部代代世袭。其基本要素就是政治权力。(×)T85、唐朝官吏的俸禄由土地、实物组成。(×)86、唐朝官员

退休一律以七十为限。(×)

87、唐代,进士科录取比例一般为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二,明经科的比例是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二十,故进士科在唐代盛于明经科。(√)

88、唐代,通过科举考试后,还要参加吏部考试,宋代取消了吏部考试,一经科举考试合格,即按等定品授职。(√)89、唐代武则天后,偶尔举行殿试,宋代殿试已经制度化。(√)

90、唐高祖武德年间,设置政事堂,作为议政决策机构。政事堂会议还有轮流执笔和秉笔制度,秉笔宰相的任务主要有主持会议、总结记录、轮班办公等。至此,政事堂已由议事之所变成了正式的宰相机构。(√)

91、唐宋时期,通过科举考试后,一律取消吏部考试。一经科举考试合格,即按等定品授职。(×)W92、魏晋南北朝的军队分“内军”、“外军”。其中,内军是指中央直辖禁卫京师及屯戍京畿的军队,领军将军负责训练和军事行政工作,有调动军队的权力。(×)

93、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取代察举制成为主体选官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制度本身的弊端越来越严重,终于为科举制所取代。(√)

94、魏晋南北朝形成的三省制度,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次重要变化,它标志着宰相权力已被三省分割,秦汉时期的独相制已为群相制所替代,它的产生是君权与相权长期互动的结果。(√)95、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5年),文帝下诏,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上亲策之,择优录用。《汉书•文帝记》记载:当时共有百余名低级吏员被举荐到京城,结果晁错策试成绩第一,被授予“中大夫”职位,标志着汉朝察举制度正式确立。(×)96、我们说周王与诸侯国有臣属关系,王室与诸侯国之间也就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诸侯国有相应的自治权,周王无权干涉。(×)X97、西汉,三公同为宰相。互不统属,各负其责。三公鼎立,比之秦两相制,宰相权力稍被分割。(√)98、西周的分封制度为周公所首创,但是分封不是从西周开始的,而西周分封的规模与商代相同。(×)99、西周的礼乐制度,所谓“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其中礼和乐,都是对等级身份的提示。(×)100、西周的礼乐制度与宗法制、分封制是相辅相成的。这三者表现层面不同,其中西周政治制度最核心的内容是宗法制。(×)

101、西周是典型的世卿世禄制。即国家的主要官员为世袭贵族,国家以赐给世袭采邑的形式支付其俸禄,他们既是采邑内的最高行政、司法、军事长官,同时还可能担任王室的某个职位。(√)102、西周宗法制,以血亲纽带为基础构筑了政治等级关系。西周的礼乐制度与宗法制、分封制是相辅相成的。(√)

103、西周宗法制以嫡庶划分而导致的大宗、小宗的的分野,从周天子到庶民,成为周代人群辨识和社会分层的主要方式。(√)

104、夏以后,禅让制成为王权固定的继承模式,并得到了传统合法性观念的有力支持,从而构成了中国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的核心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夏王朝的建立有着划时代的意义。(×)105、相传“夏启有钧台之享”,这是夏启主持的有诸侯参加的盛大巫术活动,这是诸侯对其特殊权力的一种承认,也是他利用巫术证明其权力合法性的证据。(√)

106、相传夏代先后在阳城、帝丘、原等地建都,这些地方基本都是在河北境内的黄河两岸。(×)107、相传禹曾“铸九鼎”。不论铸鼎的是禹还是启,铸鼎的目的只有一个,即用于传承。(×)108、湘军的前身是湖南团练。它是在曾国藩的经营下逐渐发展起来的一支组织严密、训练有素的新式地方武装,并成为对抗太平天国的主要力量。(√)109、新约法》,就是《中华民国约法》,是由《临时约法》增修而成的,形式上拼凑了西方国家的法律条款,实际上是确认了袁世凯的独裁统治,因而又称袁氏约法。对大总

统实行一切有效的制约。(×)Y110、鸦片战争后,根据《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个通商口岸。为此,清政府设置了五口通商大臣,在名义和实际上都是管理通商事务。(×)

111、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极其重要的一页。洋务运动拉开了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序幕,不具有历史的局限性。(×)112、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为及时处理青海战事,设立军机房办理军务事宜。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改为办理军机事务处,作为临时军事行政机构。权力日益扩大,成为参与机要、参决大政的中枢机构。其权限的划定和官员的任用都有制度可循。(×)

113、由于太子是国家未来的最高统治者,其基本素质关系国家政治的成败。所以,在汉朝,十分注意对太子的教育。(×)

114、由于战国时期各国实行客卿制度,各国职官的主体就是由这一部分食客组成的。(×)115、与秦汉时的独相制相比,由三省长官联合组成政事堂行使宰相权力,相权从个人掌握转变为由特定机构掌握,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避免相权行使的个人化色彩。(√)

116、御史之职起源于战国,秦统一以后设御史大夫。秦御史大夫位秩仅次于丞相,与丞相、太尉并称“三公”。因此,御史大夫的监察范围是丞相除外的百官违法事。(×)Z117、宰相制度是皇权为实现自身利益而设置,一旦有其他的替代制度,且这一制度能够更有效地维护皇家利益的话,皇帝就会取而代之。(√)

118、在家国一体化的理论与制度下,宰相很难避免皇帝家奴的性质。(√)

119、在考试程序和方法上,宋代有了严密的规定。严禁官员请托,同时实行临时选派主考官制度。礼部贡院是进行

省试的地方。省试的主考官叫“知贡举”,副主考叫“同知贡举”(权知贡举)。主考和副主考由皇帝临时任命,一般用六部尚书、侍郎或翰林学士、给事中充任。主考一旦受命,要直接进入贡院,断绝与外界的来往,称为“锁院”。(√)120、在唐朝,凡朝廷大臣、甚至其他官员都可以就国家政策及皇帝的个人行为提出建议,所以,门下省可有可无。(×)121、在西周宗法网络中,除了天子之外,其他宗族族长都只具有小宗的身份。(×)

122、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言谏与监察往往纠结在一起。因此,从制度设置功能来看,言谏与监察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123、在中国历史上,皇位继承制度是世袭的,所以,当政局出现动荡,皇位继承也不会受其影响。(×)

124、战国时期,列国之间政治竞争加剧,各国都以礼贤下士的方式招揽人才,荐举也扩展到了门客,于是出现了“以客入仕”的现象。这种选官制度又被后人称为客卿制度。但总的看来,这些食客为各国大贵族任用,大多具有私人性质,他们成为各国正式职官的比例不会很大。(√)125、战国时期,原来的执政正式演化为丞相制度。其职能为“百官之长”。(√)126、战国时期的郡县,与春秋时期相同,仍然是封君的采邑。(×)

127、战争在中国国家起源问题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一个待考的问题。(×)128、正式将恩荫特权纳入选官制度的是汉代的赀选制度。(×)

129、职官制度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形成较完备的职务设计,并对官员履行职务的情况进行及时了解和考察。在制度层面,发展出上计制度。(√)

130、中国古代文献有许多关于周公制礼作乐的记录,从各种文献来看,周礼的主要内容是有关国家的基本典章制度,包括官制、行政、司法、军事、税收、经济等各个方面的法律规定。(×)131、中国古代政治运行的目的、人治的特色等,都决定了历代王朝都选择了中央集权的体制形式。各朝中央集权的程度,是相同的。(×)

132、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的里程碑著作“三通”,指的是《史记》、《汉书》及《通典》。(×)133、中国历史上,个人化性质决定皇权必定采取终身制的形式。(√)134、中国历史上,郡县制与世卿世禄制度相始终。(×)

135、中国专门的制度史研究在唐代出现了扛鼎巨著,这就是杜佑所著的《文献通考》。(×)136、颛顼之后,巫术已纳入了联合体的统一控制,联合体的最高权力也就具有了巫王合体的特征。尧舜禹都是掌握着最高政治权力的大巫师或巫教大教主。(√)137、赀选和恩荫在古代称非正途入仕。两者的性质是相同的。(×)

138、赀选制度,就是卖官制度。两汉规定财产在一定数额以上者,向朝廷缴纳若干资财后,便可以到京都听候选官。(√)

上一篇:学员在线培训考试系统下一篇:失败了以后林语堂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