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试题作文命题

2024-12-11

高考模拟试题作文命题(精选9篇)

1.高考模拟试题作文命题 篇一

高考命题人员解读2013福建高考生物试题 2013年高考福建生物卷严格遵循全国《考试大纲》和福建省《考试说明》的要求,按照既有利于高等学校科学选拔人才,又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和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原则,结合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命制。试题全部为原创,不超纲,体现了公平性、科学性和规范性。试卷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

1.以能力立意为主导,突出探究性与综合性

试题以能力立意为主导,考查了《考试说明》规定的理解、实验与探究、获取信息和综合运用等四项能力,其中涉及实验与探究能力考查的试题分值高达40分,占生物卷总分的50%,如第2题以茉莉酸影响离体胡杨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为背景,第4题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相关实验中误差控制为背景,考查考生的实验素养,有利于引导中学开展课堂实验教学;第27题以铅中毒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为背景,要求考生能灵活运用实验原理、方法和相关的理论进行实验探究,体现了探究性。试题还注重考查考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如第28题以甘蓝型油菜花色性状遗传为背景,多层次地考查了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体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

试题将知识与能力置于真实问题情景中进行考查,具有浓郁的生产生活气息,体现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试题涉及植物抗盐抗涝、森林生态恢复、人类遗传病、铅中毒对学习记忆的影响、油菜花色育种和克隆猪繁育等,引导考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产、生活实践,考查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注重新情景创设,突出生物科学素养考查

试题情景设置新颖,信息的呈现形式符合考生的认知水平和阅读习惯,问题梯度设置合理。如第5题的试题背景--罗伯逊易位(一种染色体变异),素材新颖并配以直观简洁的结构模式图,考查考生通过分析和推理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第27题通过水迷宫实验探究铅中毒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考查考生在新情景中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生物科学素养。

总之,2013年高考福建生物卷在平稳过渡基础上适度创新,全卷以能力测试为主导,重视对考生生物科学素养的考查,努力实现高校招生考试改革与高中新课程有机衔接,确保考试公平,维护社会稳定。

2.高考模拟试题作文命题 篇二

一、引用经典鲜见的史料素材

【例1】1876年, 美国科学家罗兰设计了一个实验:如图1所示, 把大量电荷加在一个橡胶圆盘上, 在橡胶盘附近玻璃筒内悬挂的游丝上固定着小磁针和小反光镜, 用以检验圆盘绕中心高速转动对小磁针的影响, 结果发现小磁针果然发生了偏转.泄掉橡胶圆盘上电荷, 无论圆盘静止或转动, 小磁针指向主要体现地磁场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磁针和小反光镜用丝线悬挂在橡胶盘附近的玻璃筒内, 是为了屏蔽地磁场作用

B.小磁针的偏转说明随橡胶盘运动的电荷产生了磁场

C.橡胶盘带电一定的条件下, 改变橡胶盘的转速和方向会影响小磁针偏转

D.橡胶盘转速一定的条件下, 改变盘上带电正负和多寡会影响小磁针偏转

【解析】小磁针和小反光镜用丝线悬挂在橡胶盘附近的玻璃筒内, 是为了避免空气扰动对小磁针偏转产生影响, 选项A错误;泄掉橡胶圆盘上电荷, 无论圆盘静止或转动, 小磁针指向主要体现地磁场作用.当带电橡胶盘转动起来, 小磁针会发生偏转, 这种作用只能来源于随橡胶盘转动的电荷产生的磁场, 选项B正确;随橡胶盘转动的电荷形成系列同心环电流, 改变圆盘带电多少、圆盘转速和方向, 环电流的强弱和方向发生改变, 产生的磁场强弱和方向相应改变, 对小磁针的作用也随之改变, 故选项C、D正确.

【答案】BCD

【点评】课改高考出现的物理学史试题, 避免“死记硬背”的“再现”式方法, 材料一般直接给出, 考查理解与推理能力.值得关注的是, 近年物理学史试题不再是单选或送分题, 引用史料开始超脱教材, 情景原始, 考查基本知识, 但思路在拓宽.

二、研讨现实生活中的原始物理问题

【例2】空气分子处于强电场中会被电离为电子和正离子, 利用此原理可以进行静电除尘.如图2所示, 是一个用来研究静电除尘的实验装置, 铝板和缝被针分别与手摇起电机的正、负极连接, 在铝板和缝被针中间放置点燃的蚊香.转动手摇起电机, 升腾的烟雾会偏离缝被针而偏向铝板被吸附;停止转动手摇起电机, 蚊香的烟雾又会袅袅上升.假设偏转的烟雾微粒带电量不变, 不计重力影响, 关于这个现象,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同一烟尘微粒偏向铝板过程中离铝板越近速度越小

B.同一烟尘微粒偏向铝板过程中离铝板越近速度越大

C.同一烟尘微粒偏向铝板过程中离铝板越近产生的加速度越大

D.对调铝板和缝被针与手摇发电机连接电极, 则烟雾将偏向缝被针

【解析】因为与起电机相连两电极间电压很高, 缝被针尖端场强极大, 使它附近的空气分子 (肉眼看不见) 被电离为电子和正离子.与针尖端电荷异号的粒子受吸引而奔向尖端, 最后与尖端上的电荷中和.由于电离空气发生在场强极大的针尖附近很小区域, 加之该处没有肉眼看得见的“载体”, 故看不到尖端吸引粒子形成的“电吸风”.与尖端电荷同号的粒子受到排斥飞向远方, 与升腾的烟雾 (整体可视电中性) 相遇附载其上, 带电的烟雾微粒在电场作用下斜偏形成向外的“电吹风”.这种现象跟缝被针与起电机连接极性无关, 升腾的烟雾总是偏向铝板, 选项D错误.

两电极间电场分布大致为如图3所示, 根据电场线的疏密可知场强分布以及粒子受电场力随位置的变化, 不考虑重力影响, 烟雾微粒离铝板越近加速度越小, 速度越大, 故选项B对, A和C错.

【答案】B

【点评】本实验问题原始, 直击物理原理, 指向实际应用, 理论联系实际, 引领物理教育归真.复习中如何摆脱“分数”“题海”捆绑, 克服只依赖多媒体模拟, 习题替代实验偏向, 寻求实验与高考契合点, 特别是与社会发展最相关的现实问题, 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三、通过“给予信息”, 引导深入学习

【例3】孤立导体的电容C定义为所带电荷量Q与相对无穷远处电势φ的绝对值之比, 即.设无穷远处电势为零, 已知半径为r、带电量为q的孤立导体球所在空间的电势为.现有n个相同的孤立球形小水银滴, 带有相同电量+q, 电容均为C0, 电势均为φ0.现将它们聚合为一个大的球形水银滴, 设大水银滴的电容为C, 相对无穷远处的电势为φ, 则 ( )

【解析】由题设, 每个小水银滴相对无穷远电势均为, 电容为, 大水银滴相对无穷远的电势, 电容为, 联立解得:.

【答案】B

【点评】本题通过“给予信息”, 将未学过的“超纲”知识作为已知条件呈现于题干, 现场学习运用, 考查学习“潜质”, 也为大学学习奠基.这种命题方式在近几年高考中被高频使用, 曲率半径、引力势能、长直导线电流的磁场分布、碰撞恢复系数、刚体的角加速度等概念都这样“下放”, 作为补充条件即学即用.破解这类试题, 关键是寻找“给予信息”与当前问题的 “联系”.

四、不疑处生疑, 熟情景变出“生问题”

【例4】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带等量异种电荷后的电场分布如图4所示, 图中水平虚线为两板中线.现将带有等量异号电荷的两小球a、b用绝缘刚性杆连接, 类似电偶极子, a在上, b在下, 从无穷远处沿电容器两板中线平移到电容器正中央, 平移过程中始终保持与中线对称, 忽略a、b对极板电荷影响, 规定无穷远处电势为零, 则 ( )

A.a、b整体在电容器中的电势能Ep>0

B.a、b整体在电容器中的电势能Ep<0

C.a在电容器中具有的电势能Epa大于b在电容器中具有的电势能Epb

D.若将a、b位置互换重复上述过程, 则过程中静电力对a、b整体做负功

【解析】平行板电容器两板外部电场分布并不均匀, a、b两电荷由无穷远处移向电容器, 在电容器外部移动方向与电场力不垂直, 故电场力做功.根据电场力做功跟路径无关, 可以这样设想:类似等量异种电荷电场, 二者连线的中垂面与无穷远等电势, 电容器两极板带等量异种电荷, 中线与无穷远等电势.先将电偶极子从无穷远在两板中线上水平移到电容器正中央, 电场力不做功, 再转动90°到图示位置, 电场力对a、b所做总功为负 (-qEl) , 故a、b整体电势能增加 ΔEp=Ep-Ep∞=Ep-0>0, Ep>0, 选项A正确, B错误.a、b带有等量异号电荷, 平移过程中始终保持与中线对称, 故电场对a、b所做相同负功, a、b增加的电势能相等, 初始电势能均为零, 故末态电势能相等, 选项C错误.若将a、b位置互换重复上述过程, 静电力对a、b整体做正功, 选项D错误.

【答案】A

【点评】平行板电容器很熟, 面对本题却“陌生”:电容器内某点电势与外部空间无穷远怎样联系?题图电容器边缘电场分布, 暗示了逻辑推理和想象空间, 根据力与位移不垂直知道电场力做功, 联想到电场力做功跟路径无关, 利用等效变换, 很快化解困惑.不疑处生疑, 考查思维发散, 推理想象, 体现学科特点.最近出现不少讨论:在匀强磁场和重力场叠加空间, 带电质点能否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曲线运动, 匀速圆周运动?就属此类问题.

五、创设探究性、设计性实验

【例5】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 提出猜想:物体沿斜面下滑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 同时他还用实验验证了该猜想.某小组依据伽利略描述的实验方案, 设计了如图5所示的装置, 探究物体沿斜面下滑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让滑块从距离挡板s处由静止沿倾角为θ 的斜面下滑, 并同时打开装置中的阀门, 让水箱中的水流到量筒中;

②当滑块碰到挡板的同时关闭阀门 (假设水流出均匀稳定) ;

③记录下量筒收集的水量V;

④改变s, 重复以上操作;

⑤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1) 该实验用量筒中收集的水量V来表示_________.

A.水箱中水的体积

B.水从水箱中流出的速度

C.滑块下滑的时间

D.滑块下滑的位移

(2) 某同学漏填了第3组数据中量筒收集的水量V, 若实验正常, 你估计V =_________mL;若保持下滑的距离s、倾角θ不变, 增大滑块的质量, 水量V将_________ (填 “增大”“不变”或“减小”) ;若保持下滑的距离s、滑块质量不变, 增大倾角θ, 水量V将__________ (填 “增大”“不变”或“减小”) .

(3) 下列说法中不属于该实验误差来源的是_________.

A.水从水箱中流出不够稳定

B.滑块开始下滑和开始流水不同步

C.选用的斜面不够光滑

D.选用了内径较大的量筒

【解析】题设水流均匀稳定, 若出口速度为u, 则量筒接到的水量V=uSt∝t;假若滑块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则s∝t2, 故同一时间t内有s∝V2.

设滑块在斜面下滑位移s与同一时间内量筒接到的水量V的关系为s=kVx, 选取两组数据代入:4.5=k×90x, 3.9=k×84x, 解得:x≈2, , 即s=5.56×10-4V2.当s=3m时, 代入s=5.56×10-4V2有3=5.56×10-4V32, 得V3=73.4mL.

【答案】 (1) C (2) 74±2 不变减少 (3) C

【点评】本题根据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二章第6节史料描述编拟而成, 考查科学猜想与数据分析技能.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悟理”科学.实验是检验理论的决定性依据, 也是学科的最显著特征.探究性实验, 体现“发现”和“揭示”的思维特点, 培植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 也符合选拔性考试要求.

六、变量转换拓展图象新视角

这点本刊讨论较多, 不再赘述.注意力、速度、加速度、机械能等随位移变化的图象在地方卷中常见, 全国卷鲜见.电学中, 电路图象题多考, 电场分布图象在地方卷频频出现, 全国卷还未露脸, 电磁感应中图象变化率问题等, 都是图象新题的生长点.

【结语】关注高考创新, 认识高考题新变化:实验能力, 增强探究性;运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能力, 淡化烦琐数学运算, 体现运用数学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图象成情境创新和呈现方式的亮点;物理思维能力, 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不避陈题, 变换情境, 突出主干知识实际应用;物理学史试题体现学科素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七、配套练习

1.物理学家法拉第在研究电磁学时, 亲手做过许多实验.下面这个实验就曾在世界科学界引起轰动:如图6所示, 在玻璃杯侧面底部装一导体柱并通过导线与电源负极相连, 直立的细圆柱形磁铁棒下端固定在玻璃杯底部的中心, 往杯内加入水银, 在玻璃杯的正上方O点吊一可自由摆动或转动的直铜棒, 铜棒上端与电源正极相接, 下端浸入玻璃杯内水银中.由于水银的密度比铜大, 铜棒会倾斜地与水银相连, 此时铜棒静止.这样, 铜棒、水银、导电柱和电源就构成了一个回路.闭合开关S, 不计铜棒与水银间摩擦, 则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闭合开关S前, 直铜棒静止是因为棒的重力与水银的浮力平衡

B.铜棒与闭合开关S前相比,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会增大些但仍可静止

C.铜棒与闭合开关S前相比,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会减小些但仍可静止

D.闭合开关S后, 铜棒会以磁铁棒为轴转动

2.如图7所示, 电路中的电源为恒流源, 不管外电路的电阻如何变化, 它都能够提供持续的定值电流.调节图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 记录理想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U和I, 电压表示数的变化量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之比的绝对值等于 ( )

A.R0

B.R1

C.R2

D.R1+R2

3.如图8 所示, 圆心为O、半径为R的半圆直径两端, 各固定一根垂直圆平面的长直导线a、b, 两导线中通有大小分别为2I0和I0、方向相同的电流.已知长直导线周围产生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其中k为常数, I为导线中电流, r为点到直导线的距离.则关于圆平面内的磁场 (不讨论a、b两处) ,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圆心O点的磁感应强度方向是由a指向b

B.在ab直径上、到b点距离为处的磁感应强度为零

C.在半圆周上一定存在“磁感应强度平行于ab直径”的位置

D.在半圆周上一定存在“磁感应强度沿半圆切线方向”的位置

4.甲、乙两物体在x轴上均从坐标原点O由静止开始沿x轴做直线运动, 甲的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关系如图9 (a) 所示, 乙的加速度a随位移x的变化关系如图9 (b) 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甲乙都做往返运动

B.甲乙最终速度都是零

C.该过程中甲的最大速度为

D.该过程中乙的最大速度为

5.如图10 (a) , “П”形导线框中央用绝缘轻质细线悬挂质量为m的环形金属线框, 两框在同一竖直平面内.“П”形线框中通以正弦交流电, 如图10 (b) 所示, 顺时针方向电流为正, 环形线框保持静止.设悬线的拉力大小为T, 不考虑环中自感,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0~t1时间内, 环中感应电流方向不变

B.0~t1时间内, 悬线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

C.0~t1时间内, 悬线的拉力逐渐减小

D.t1~t2和t2~t3时间内, 环中感应电流方向相同

配套练习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由于水银的密度比铜大, 铜棒静止时处于倾斜状态.闭合开关S前, 直铜棒静止是重力、浮力和O处作用力平衡, 选项A错误.铜棒处在磁铁棒的磁场中, 闭合开关S后, 沿铜棒有向下的电流, 受到安培力作用, 根据左手定则知, 安培力方向与铜棒垂直, 在图示位置垂直纸面向里或向外, 使铜棒以磁铁棒为轴转动.选项D正确, BC错误.

2.答案:B

解析:由于电源为恒流源, R2两端电压不变.调节滑片的位置后, 电压表的读数变化等于R1两端电压变化量, 电流表的读数变化量等于R1电流变化量, 根据欧姆定律, 电压表的读数变化量与电流表的读数变化量之比的绝对值是R1, 选项B正确.

3.答案:BD

解析:圆心O点的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ab向下, 选项A错误.在直径ab上, 到b点距离为处, 电流a的磁感应强度, 电流b的磁感应强度, 两电流在该点的磁场方向相反, 故该点磁感应强度矢量和为零, 选项B正确.

半圆周上某点, 电流a的磁感应强度, Ba的竖直分量;电流b的磁感应强度, Bb的竖直分量, 两竖直分量方向虽相反, 但大小不等, 故竖直分量的矢量和不为零, 该点磁感应强度不可能平行于ab直径, 选项C错误.

再建自然坐标系讨论:

沿圆的半径方向上, 电流a的磁感应强度分量为

电流b的磁感应强度分量为

径向方向的磁感应强度分量的矢量和为

若存在2tanα-cotα=0, 则该点磁场沿圆周切向, 解2tanα-cotα=0得:, 故选项D正确.

4.答案:BC

解析:对甲, 由图 (a) , a-t图线与横轴所夹“面积”表示速度变化量, 横轴上方“面积”为正, 下方“面积”为负.因图线上下与横轴所围 “面积”等大, 速度改变量等值反向, 初速度为零, 故末速度为零.t0时刻甲的速度最大为.后一阶段 Δt=t0~2t0内, 加速度反向, 向前做变减速运动, 不是返回.

对乙, 由图 (b) , a-x图线与横轴所夹“面积”意义:, 横轴上方“面积”为正, 下方“面积”为负.前一段位移中, , 即, 故乙在x0处速度最大为;后一阶段加速度反向, 向前做变减速运动, 因a-x图线上下与横轴所夹“面积”等大, 故末速度也为零.

5.答案:ABD

解析:根据楞次定律, 0~t1时间内, 环形线框中感应电流方向为逆时针;t1~t2和t2~t3时间内, 环中感应电流方向为顺时针, 故选项AD正确.设“П”形导线框电流为i=Imsinωt, 则电流i激发的磁场B以及穿过环形线框的磁通量φ应跟“П”形线框电流i成正比,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环形线框中感应电流, 环形线框所受安培力在竖直方向上的合力Fy∝i·B∝i·i环∝sinωt·cosωt∝sin 2ωt, 故0~t1时间内, Fy方向向下先增大后减小, 线框重力一定, 根据平衡条件, 悬线向上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 选项B正确.

3.语文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命题展望 篇三

对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高考改革,倪文锦教授认为,语文考试改革应从以下五方面入手:“1.注重语感,知识的考查要尽可能地结合语境;2.整体测试与局部测试相结合,加强整体测试;3.单项测试与综合测试相结合,加强综合测试;4.主观试题和客观试题相结合,更应注重主观试题;5.加强语言文化积累的考核。”这些观点对语文高考试题的命题具有指导意义。“考试设计的核心问题有三个方面:测量什么、如何测量、如何对测量结果进行量化,即如何评分。”语文高考最重要的问题是“考什么”。本文通过对2010~2012这三年全国各省市语文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的分析和反思,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对未来语文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的命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遵循科学合理的命题原则

现代文阅读作为语文高考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其命题指导思想的正确与否关系到整个语文试卷命题的科学性、语文高考命题的质量以及高校选拔学生的质量。因此,树立正确的语文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命题理念,实现现代文阅读试题命题在科学化的道路上稳步前进,将对高中语文教学产生积极影响。

(一)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命题理念

高考不仅关系到高校选拔学生的质量,而且也与考生自身的发展息息相关。虽然语文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只是高考中的一小部分,但这一小部分也足以影响整个高考。因此,语文高考现代文阅读的命题一定要秉承科学合理的命题理念,把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作为命题指导思想。当今社会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语文课本中有些固定的知识也已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脚步,使得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也已不能满足于社会发展的需要,他们必须通过各种手段充分认识社会,广泛涉猎各种知识,进而适应社会的发展,让自己在社会中取得较大进步,实现人生价值。所以,考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外,还应拥有高尚的思想品质、超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那么,语文高考现代文命题也应立足于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观点,使考生成为独立完整的人,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

(二)坚持“整体性”和“综合性”的命题原则

高中语文课程目标体现在三个维度,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和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语文学习若离开学习过程,那么学生掌握的语文知识就难以转化为语文能力,所以过程和方法是语文学习的重点;假若学生对语文产生厌恶情绪,学生就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所以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语文学习的保证。这三个维度是互相统一的。语文素养的形成离不开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也离不开语文能力的培养。所以,语文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也应该立足于三维目标,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出发,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相互交融,整合为一体,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综合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综合评价考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全面了解考生的学习态度,全方位地定位考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试题选材须慎重,突出人文性、时代性和广泛性

通过对多套试卷现代文阅读试题的分析,发现其选文主要采用以下文体:论述类文本,以社科文为主;文学类文本,以小说和散文为主;实用类文本,以新闻和人物传记为主。

(一)材料选择要突出人文性

选作现代文阅读材料的文章必须符合文质兼美、适合命题和适合高中生阅读等条件。命题者在选取阅读材料和设置试题时,应当做到心中有考生,把“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贯彻到选择现代文阅读材料中来,选择考生接触较多的材料,这样才能更科学地測查考生的语文能力。选文材料涉及的阅读面应以课程标准为主,其难易程度要符合考生阅读的实际水平。

首先,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语言材料要体现出人文性。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阅读与鉴赏部分主要包括小说、散文、戏剧、现代诗以及新闻、演讲词,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应符合阅读鉴赏的教学要求。新课程标准规定:“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情操、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现代文阅读因其自身具有的民族性、时代性、文化性等特点,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精神内涵,折射着强烈的文化价值取向。《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文学类文本阅读,是语文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最重要的一种试题形式,承担着引导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在语文高考现代文阅读中应尝试选择多种文体作为现代文阅读试题的命题材料,而不应仅拘泥于小说、散文。语文特别强调“人文性”,强调语文课程对塑造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要意义。所以现代文阅读试题的材料应选择具有较高人文内涵的文本,以提升考生的人生境界。

(二)材料选择要突出时代性

nlc202309090656

当下,国家和社会,都快速地向前发展并取得了跨越式的成果。时代在发展,我们的教育教学也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稳步发展。高考改革也应在发展中反思,在发展中前进。具体到语文高考现代文阅读的命题上,其选文也要紧跟时代步伐,紧贴考生生活实际,使高考与学生生活的时代紧密结合起来。笔者通过统计现代文阅读的选文材料,发现现代文阅读的材料大多反映现实生活,以社会热点如环保、社会道德、生态等问题作为论述对象,且这类文本选材的比重在逐年扩大,引导考生关注国家、社会以及人类命运,旨在让考生意识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体现了强有力的时代要求,符合时代发展的主题。这样的选材既把语文高考和学生生活联系在了一起,也体现了语文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特点,赋予了其生命。

(三)材料选择要突出广泛性

选文要增强其广泛性。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阅读与鉴赏”部分包括小说、散文、戏剧、现代诗以及新闻、演讲词,而语文高考现代文阅读最主要的文体则是:论述类文本以社会科学类文本为主;文学类文本以小说和散文为主;实用类阅读文本则以人物传记、新闻、访谈录等为主。这样的选文方式就给日常的语文阅读教学设定了不科学的导向,使得教师在课堂中只重视这些文体的教学,造成语文课堂教学的固定化和模式化;学生在日常的语文学习中也会有意识地加大对这些文体的阅读,而忽略其他文本。而语文高考是要全面测查考生的语文素养,显然这样的选文方式并不能实现考试的目的。因此,应扩大语文高考现代文阅读的选文范围,不仅能全面地测查考生的语文素养,还能科学地引导日常语文教学。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全球化背景下,选取语文高考现代文阅读材料时,还应缩小作家的地域限制,把世界上一些优秀作家的作品作为语文高考现代文阅读的材料,打破中国作家的文章统领大局的局面,体现现代文阅读的整体性和广泛性。

三、适当增加探究题,突出试题的开放性

(一)考点设置应注重科学性

在阅读试题考点的设置上,应更多考虑与文本特质相关的内容,并以此为切入点,科学地设置试题。比如社科文阅读材料应注重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考查考生对文章观点、逻辑做出独立判断的能力为主。在题型上,则应更加发挥语文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性质,注重考查考生对文本的理解,减少客观题,增加主观题,多出探究题,以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测查考生的语文素养。在2010~2012年语文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中经常出现这样的题干设置:“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或两项是)”“下列推断正确或错误的一项是”……使语文试卷语言生硬,表达方式死板,将考生的思考能力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无法很好地发挥自己的语文水平。所以,科學合理地设置考点在语文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的命制中尤为重要。

(二)试题设置需突出开放性

目前,语文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增加了较多的探究性试题。探究性试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答题角度多样,扩大了考生发挥自身水平的空间。探究性试题可以考查考生对整篇文章的理解、让考生根据文章彰显的文化价值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启发联想,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有意识地引导他们改变自己既定的思维模式,自觉探究,主动探究,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有利于培养考生的独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当然,这样的开放性试题在答案的设置上也要求多元化。所以,在语文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中要加大开放性试题的比重,其不仅能检测出考生的语文能力,还能激发考生的创造力。

(南充职业技术学院)

4.高考模拟试题作文命题 篇四

[作者]  孙锋

[内容]

单项填空容量大、考查的知识范围广。因此,它是任何学科任何一种考查或

考试中倍受青睐也是不可缺少 的题型之一。高考英语NMET单项填空B部分为

20个小题,内容涉及到中学英语课本(初中6册,高中3册)许许多 多方面的

问题,既有基础题,也有拉距离的题。一般来说,在做单项填空时要注意读懂题

干的意思,弄清命题 者要考查我们哪些方面的知识,切忌不认真读题干就盲目

地拿起来不加思索地选;其次要注意做题方法,要特 别注意空格前后词与词之

间的关系及要填的空在题干中的作用,然后认真分析,对比所供四个选项的.区别

与联 系,逐一比较排斥;最后注意做完后要认真复查核对,将所选的一项放到

题干中再去检验,看意思、语法和习惯搭配上是否有疏忽,发现错误及时更正。

纵观历届高考英语题,我们不难发现:单项填空按其类别分有以下四大类,

即:语法题、习语及惯用法搭 配题、词语辨析题和情景交际题。下面笔者就分

别进行举例和分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裨益。

语法题:就中学所学的语法知识进行考查,既可能对语法概念理解和运用上

的考查,也可能对语法结构形 式上进行考查。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单一

考查语法的题越来越少,而是将语法考查放在一定的语境中考 查,而且在同一

题中考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法项目,以突出考查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因

5.高考作文命题 篇五

一、题目

警方打掉了一抢劫团伙,一位记者采访了这个抢劫团伙的头目,问:“你通常都是向哪些人下手呢?”

“那些低着头走路,看见我时似乎有点害怕的人,是最好下手的对象。”那个头目说。“据说,你多次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抢劫,难道你不怕吗?”

怕?再多的人,如果都是看客,你会怕吗?”

“如果有人出来制止,你会怕吗?”

“这就要看他敢不敢抬起头来同我说话。”

其实,人们不只是面对盗贼和歹徒时存在“抬头”与“低头”的选择,面对人生、社会和世界,同样会经常遇到这样的选择。

请以“抬头与低头”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体特征鲜明。

二、素材

世界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当好人低下头去,坏人就会抬起头来;当善良低下头去,邪恶就会抬起头来;当勇气低下头去,恐惧就会抬起头来;当正义低下头去,冷漠就会抬起头来......抬头者,创造历史篇章,耕耘青春之歌,收获梦想果实;

低头者,淹没心中灵魂,迷失自我价值,埋葬心灵舞曲。

有的人像向日葵一样抬头走天下,敢于接受人生的风风雨雨;有的人则喜欢像含羞草一样,低头向暗壁,千唤不易回,唯唯诺诺,苟且于人间。

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绝不是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屈服罢了。面对黑暗与卑下,我们要勇敢的抬头。抬头是铁肩担道义,低头是沉默与纵容。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是马寅初先生的写照。抗战时期,马寅初在后方连续发表檄文,指斥国民党高官大发国难财,矛头直指“蒋委员长”。就算被列入暗杀名单,他也未曾低头。新中国成立后,他的《新人口论》成为“文革”时期红卫兵批判他的“证据”,但他敢于说实话,吐真言,不媚世俗,在持续两年的批斗中竟没写过一个字的检讨。他始终高昂着头,捍卫着真理的尊严。

索尔仁尼琴曾说:“一句真话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因为敢于抬头说真话的人似乎如流星般滑过黑暗的天际,在一道闪亮后便被暗夜吞噬了。文革时期,风雨如晦,彭老总为民请命,写“万言书”,在暗夜里勇敢的抬头。汪精卫的低头,使他成为近代中国最大的卖国贼。从小悦悦身旁低头默然走过的那十八个路人,成了当今冷漠的代名词。越来越多的路人的低头,使邪恶横行,匪盗猖獗,案件频发,人民利益不断受到侵犯。

抬头是面对困难、挫折时的坚韧与顽强,低头是命运考验时的懦弱与屈服。在命运的闷棍下,我流血了,但绝没有低头。——亨利朗费罗

受尽了命运那巨棒的痛打,我的头在滴血,却不曾垂下。——韩黎

当在地面奔流受阻时,抬起头,挣脱世俗的恶力量,化为一片漂浮的云,享受灵魂的自由。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生活,造不出时代的伟人。

松子落入石缝,它选择抬头,不屈于峭壁的盛气凌人,努力地昂起头,向着阳光处伸展,1

造就生命的另一种极致。

要有树一样的种子,即使被人踩到泥土中间,也会吸收泥土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低头,看到的是自己拉长的黑暗的影子。

海明威笔下的“人可以被毁灭,却不可以被打败”.但他还是失败了。他在最后,只剩下了大鱼的残骸。而在精神的层面上,他却仍是胜利者。他和那条大马林鱼一样,即使遭到彻底的“毁灭”,只剩下尸骨,可仍然没有被“打败”。就是这样,海明威把现实人生的失败与苦厄转换与升华成精神的凯旋,并且给予了圣徒般的赞美。

满地荆棘阻碍不了你通往大路的决心,正如极刑之痛阻碍不了司马迁完成《史记》的勇气;迷雾漫漫阻碍不了你一往直前的信念,正如国破家亡阻碍不了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气。在面对苦难时,你选择了抬头,直面挫折,终会看到曙光。

周国平:“在无可告慰的绝望中,我们咬牙挺住。我们挺立在那里,没有观众,没有证人,也没有期待,没有援军。我们不倒下,仅仅是因为我们不肯让自己倒下。”

抬头是在山河破碎、民族危亡时挺起的脊梁,低头是卑躬屈膝、丧失气节的媚态。

只为了完成一个夙愿,何惧挥洒几多鲜血!为中国文坛奉献一生的鲁迅,就像他塑造的魏连一样,是个孤独者,国民党反动派追捕他,反动文人围剿他,“新月派文人”也攻击他。可他横眉冷对“千夫”所指,坚决不向反动势力妥协,高昂起不屈的头颅,坚守自己的气节,用铁肩担起道义,用生命捍卫真理,做着铸造民魂的不朽事业。同时代的郁达夫,也是宁死不低头、坚持气节的人。当被日本侵略者囚禁时,昂首喊出:“我就是郁达夫!”直至最终慷慨就义,他始终没有弯下不屈的脊梁。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岳飞手按剑柄,壮心不已,面对昏庸的君主和求和的狗党,他愤然抬头,眉宇间盛满义愤与英气;“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临刑前从容不迫,视死如归……这些人之所以被历史所铭记,是因为他们在抬起头的同时,更是抬起了坚强的人格!这才是炎黄子孙们应有的姿态:抬起不屈的头颅,笑对苍穹,让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朱自清赵一曼鲁滨逊漂流记苏武牧羊闻一多拍案而起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抬头是妄自尊大、目空一切的狂傲、浮躁,低头是谦虚内敛、沉稳踏实。

“低头是稻子,昂头是稗子。”越成熟越饱满的稻穗,头垂得越低。只有那些穗子空空如也的稗子,才会显摆招摇,始终把头抬得老高。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越王一低头,卧薪尝胆成就了一个君王的丰功伟绩;唐太宗一低头,感恩魏征的直言劝谏造就了大唐的繁荣盛世;陶渊明一低头,圆了多少代人苦苦追寻而不得的东篱采菊的田园梦想。面对生活选择低头,是一种谦逊,是一种隐忍,是一种孤傲。

苏格拉底:天与地之间的距离不过三尺,凡是高度超过三尺的人,要长立于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头。

在生活中,你的一低头,便成了一种谦谦君子的风度,一种圆润而不刺耳的音响般的成熟。“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廉颇肉袒负荆,俯首谢罪,造就了一段历史佳话。

《独立宣言》起草人之一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前辈导师,当他准备从小门进入时,因为门框过于低矮,他的头被狠狠撞了一下。出来迎接的前辈微笑着对富兰克林说:“很痛是吧!可是,这应该是你今天拜访我的最大收获。你要记住: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人世间,你就必须时时记得低头。”

路遥,拥有平凡的世界,也拥有辉煌的人生,低下头,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一个人如果总是把头高高抬起,仰望头顶的星空,那么他永远也不能明白脚下的沙滩是多么柔软,美丽。

老是把自己当做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做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路。

人求言实,火求心虚,欲成大器,必先退之。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低头是为了更好的抬头

低头倾听心灵的泉声。

左宗棠 “在贫困中昂起头争得尊严,在富贵时低下头羸得尊重。”

抬头看天,低头看路

抬头做人,低头做事。抬头做人是坦荡,低头做事是低调。

抬起头,仰望头顶上璀璨的星空;低下头,耕耘脚下的土地。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虚心竹与傲骨梅

昂首挺胸不忘虚怀若谷

抬头是一种耸入云天的气势,而不是狂傲;低头是一种温润如玉的姿态,而不是胆怯。刘备“三顾茅庐”的低头,成就一方霸业;唐太宗对魏征的尊重,偶尔的低头,换来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华章。

高山之巅,青松直指苍穹,这是仰头笑傲乾坤之态;深谷之潭,幽兰默然吐芳,这是低首含蓄谦恭之态。高山深谷,青谷幽兰,各自成趣。抬头与低头之间,却是别有一番滋味。

生命的壮美在于执着的昂首,像青青翠竹耸入云天,傲视所有羁绊;生命的柔美在于适时的俯首,像温润白莲依风翩翩。

抬头与低头相差不过45度。

抬头是项羽“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悲壮,是李白“仰天大笑出大门,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狂放;低头是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淡泊,是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低调。抬头与低头,一仰一俯,折射出人生的大智慧。

三、范文

抬头与低头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

面对着错综复杂的社会,我们不止一次地面临着“抬头”与“低头”的选择,我们应该如何权衡?抬起头,直面苦难,直面危亡,直面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只为了完成一个夙愿,何惧挥洒几多鲜血!为中国文坛奉献一生的鲁迅,就像他塑造的魏连一样,是个孤独者,国民党反动派追捕他,反动文人围剿他,“新月派文人”也攻击他。可他横眉冷对“千夫”所指,坚决不向反动势力妥协,高昂起不屈的头颅,坚守自己的气节,用铁肩担起道义,用生命捍卫真理,做着铸造民魂的不朽事业。同时代的郁达夫,也是宁死不低头、坚持气节的人。当被日本侵略者囚禁时,昂首喊出:“我就是郁达夫!”直至最终慷慨就义,他始终没有弯下不屈的脊梁。

抬头是一种气节,一种追求真理、不向恶势力妥协认输的气节,一种“不自由,毋宁死”的气节。“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是马寅初先生的写照。抗战时期,马寅初在后方连续发表檄文,指斥国民党高官大发国难财,矛头直指“蒋委员长”。就算被列入暗杀名单,他也未曾低头。新中国成立后,他的《新人口论》成为“文革”时期红卫兵批判他的“证据”,但他敢于说实话,吐真言,不媚世俗,在持续两年的批斗中竟没写过一个字的检讨。他始终高昂着头,捍卫着真理的尊严。

抬头是一种勇气,一种不惧艰危、甘为正义事业献身的勇气,一种压倒敌人而凛然不可犯的勇气。“贼有未曾经我缚,事无不可对人言。”公安部副部长刘金国便是不肯向恶势力低头的典范。打黑除暴,清网行动由刘金国直接指挥,不管是恫吓还是利诱,这位“铁血将帅”终不肯低头。当有人扬言用四百万买其项上人头时,他也泰然处之。这只因为他头顶熠熠闪光的国徽,是人民警察,是共和国的守护神。

低头是一种贪生怕死的怯懦,是一种对责任义务的逃避,是一种对人格尊严的猥琐。汪精卫的低头,使他成为近代中国最大的卖国贼。从小悦悦身旁低头默然走过的那十八个路人,成了当今冷漠的代名词。越来越多的路人的低头,使邪恶横行,匪盗猖獗,案件频发,人民利益不断受到侵犯。让人不禁质疑:我们的气节哪去了?我们的勇气哪去了?我们的良知哪去了?

抬起头来吧!让我们直面一切艰难险阻,直面严酷而现实的人生,唤醒道义,唤醒责任,唤醒良知。做一个有气节、敢担当、有勇气的“猛士”,而让那些低头保身的“明哲”们失去市场。这样,我们的社会何愁不是一个充满浩然正气的朗朗乾坤!

抬头与低头

面对疾风,抬头挺胸的成长为雄鹰,低头顺从的变作蛇蚁;面对暴雨无畏抬头的生长为大树,匍匐低头的化成了细草。人生路上的风雨坎坷,需要我们摆脱低头的怯懦,勇敢抬头面对。

面对侮辱,是抬头还是低头?低头是怯懦的忍让退避,而抬头却是无限风采的自强自尊。“嗟尔而与之,行道之人不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之屑也。”面对恃富欺穷、侮辱人格的“嗟来之食”,古人早就抛弃了低头一味忍受的态度,选择抬头昂首面对,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伯夷叔齐宁可在深山之中采薇果腹,也不食周栗,这让多少借口“识时务、能屈伸”而早早低下头颅的人自惭汗颜!只抬头的那一瞬,你便完成了自尊人格的蜕变升华。

面对苦难,抬头还是低头?面对相同的落花景色,黛玉低头垂泪;“花谢花飞花漫天,红绡香断有谁怜?”;陆游低头叹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龚自珍却抬头微笑:“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毛泽东也抬头远望:“待到春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苦难之下,困境之中,低头屈从了风雨,不如抬起头来,坚强面对。头骨是人身上最硬的骨头,我们没有理由不坚强抬头,笑对苦难。低头抖腿不敢答话的人,歹徒抢得肆无忌惮;生活也是如此,你越是低头求饶满脸可怜相,它便越毫不留情的折磨你,真不如勇敢抬头,坚强面对。

面对挑战,是抬头还是低头?低头畏缩不前,只会换来对手哂笑;而抬头勇敢相对,才能展现自信的绝美风采。滕王阁上名士云集,词宗孟学士刚想接过传到年幼单薄的王勃手中的纸笔,王勃却抬起头来自信一笑,文不加点一挥而就,华美无双的《滕王阁序》跃然纸上流传千古。若王勃一味低头拱手,那他的满腹才华一定会随着他的早逝而被埋没。而在当今这个开放、飞速发展的现代世界,我们更加需要在挑战面前抬起头来,展现自信的风采,抓住每一次的机遇。谦虚低头,作“黄公好谦”的忸怩之状,不如勇敢抬头,自信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6.高考模拟试题作文命题 篇六

1.1 注重主干知识的考查,兼顾考查知识的覆盖面

从历年的所考内容来看,高考所涉及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五大板块: (1) 元素及无机化合物; (2) 有机化学; (3) 化学计算; (4) 化学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 (5) 化学实验。这五大板块也就是高中化学的主干知识。它们互相交叉,和谐渗透,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分割。

表1近四年高考理综全国卷I化学试题考查的知识点在五大板块中的分布及分数比例情况

我们通过上表统计发现,2007、2008、2009、2010年高考全国卷Ⅰ主要考查了元素及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计算、化学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和化学实验等知识点,并且每一块知识并不是单一的考查,每道题的综合性很强。因此,今后命题既注重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又兼顾考查知识的覆盖面,考查学生全面掌握知识的情况。

1.2 注重联系社会生产、生活实际。

化学知识与生活、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并且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实际上,关注社会,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也是高中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之一。大纲的“考核目标与要求”明确指出:“化学科命题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1.3 尊重和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

从2007年海南、广东等地区的高考化学卷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可在规定的范围内自主选学课程模块的试题进行解答,而且新课改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和命题时要依据课标要求,关注、尊重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指导学生从多样化的化学中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模块。同时,要加强化学与STSE的联系,创设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另外,要摒弃题海,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内化,感受到学习化学的乐趣。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且能更好地适应新课改下的高考。

1.4 试题应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突出能力素质的考查。

高考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把能力的考查置于重要的地位,在所考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中,思维能力是核心,知识是能力的载体。突出能力考查的高考,非常重视化学基础知识的考查,而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主要是通过课本来掌握。基础知识的考查并不是一目了然的,一般都是通过与本题相关的某种生活现象或已知条件迁移引导考生由现象进入到考题的本质。如信息迁移题对考生探究能力、实验设计能力的考查。近几年的实验题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隐含的信息迁移题和异题的信息迁移。这种实验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很新颖,既考查了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又考查了多方面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质,还能区分平时做过与没有做过实验的考生。因此,命题者所命试题应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

1.5 多角度考查实验内容,突出考查化学实验探究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实验是化学学科的突出特征,化学实验是化学高考的重要内容之一。并且新课程考试大纲化学部分从高中生应该具有的化学实验技能和实验习惯、综合的实验探究方法和能力等维度提出了高考化学实验考查的内容与能力要求。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技巧,是规范进行化学实验的基本功,它在每年的高考试卷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在高考化学试题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考查中,通常包括常见仪器的辨认及其使用、基本的实验操作、对正确操作的认识和对错误操作的辨认等内容。因此,试题的实验题以探究性为主、从多角度出发考查考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探究性自主创新性学习的能力。

2. 新课程背景下高考化学试题命题要求

2.1 试题考查知识点在教材中分布应适当调节。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强调以“能力立意”命题,更加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命题依据课程标准,但不拘泥于课程标准,不过分强调所有知识的考点。因为试卷容量有限,无法追求一套试卷知识点的覆盖面很完全。因此,综合测试考查的知识点随机性增大,今年的“热点”不一定是明年的“热点”。这就意味着课本上的知识,任何一处都是基础,都是重点,也都是考点。因此,命题要立足基础,回归教材与大纲,踏踏实实地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对课程标准规定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要把握其内涵和外延。

2.2 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努力用好化学教材。

化学课程标准是编写化学教材、考试命题和教学评价的依据,也是化学教材所确定的课程性质、理念和目标的具体体现。认真研究课标,用好化学教材,是搞好教学的重要环节和基础,也是教师更新教育观的需要。为此,化学命题者,特别是对新课程改革实验学校的化学命题者,应根据新课程背景下高考化学试题命题特点及启示掌握化学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深刻理解新课程的目标要求和内容,准确把握新教材中必修、选修模块的教学要求和知识学习的深广度。所命试题应发挥化学教材中各栏目在教学中的应有作用,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2.3 关注新课改,支持新课改。

7.高考模拟试题作文命题 篇七

1.题型基本固定,大都以选择题形式出现,除天津、江苏和湖北卷采用辨别选择的形式外,其余各地均采用辨别正误的形式,并且只有辽宁、广东和重庆卷是以判断不恰当的形式出现的,其余各地均要求选出恰当的(正确的)。

2.对成语的考查重在考查学生对成语运用的能力。我国的成语浩如烟海,要一个中学生掌握所有的成语或者死记字典、词典上成语的词义,不太现实,因此,高考着重考查一些常见成语的运用以及学生对成语的语境义的把握能力。

3.高考考过的成语重复出现在考卷上,因为现在是各省自主命题,就可能出现一些常见成语反复考的现象。如今年大纲卷考到的“不孚众望”早在1997年就考过了。这一点希望2013届高三学生予以重视。

4.成语试题常考常新,今年也出现了细微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有六套卷将成语和词语结合起来考,如广东、四川、浙江和重庆卷是考查两个成语和两个词语;安徽卷是考查三个成语和一个词语;天津和湖北卷则是考查一个成语和三个词语,并且湖北卷还将虚词和实词放在一块考。而广东卷近年采用在一个语段中考查四个成语或词语的方式。

通过对14套成语试题的研究,现分类剖析如下:

一、望文生义

成语是一种固定词组,是以整体来表达意义的,我们不能把成语理解为四个字意思的简单相加。如果不懂得某一成语的正确意义,只从字面上去附会,就会做出错误的解释。另外还要把握成语的本义和引申义(比喻义等),否则,容易造成成语误用。

1.陶渊明早年曾经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2012年高考山东卷)

分析: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出自古乐府《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2.抗洪救灾形势严峻,各级领导都坚守岗位,没有擅离职守,久假不归现象,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2012年高考山东卷)

分析:久假不归: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出自《孟子?尽心上》:“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

3.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孚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2012年高考全国大纲卷)

分析:不孚众望:指不能使大家信服。“不孚众望”这个成语在1997年的全国高考中曾作为正确选项出现过,这也提醒我们考生,高考考过的成语完全有可能再次出现在考题中,特别是现在各省自主命题。

二、对象用错

成语因其词义有所侧重,感情色彩有褒贬之分等原因,成语就有它大致的适用对象。因此在使用成语时,我们就要认准对象,切不可张冠李戴。有些成语只适用于描述特定的人或事,如果不了解特定的适用对象,就会出现毛病。

1.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更多的立体报纸呼之欲出,可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2012年高考全国大纲卷)

分析:呼之欲出:指画得十分逼真,一叫就会出来似的。也泛指文学作品对人的描写十分生动。形容对象错了。

2.中国古典家具曾经非常受消费者青睐,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市场上却没有了踪影,而在全球崇古风气盛行的今天,它又渐入佳境了。(2012年高考全国大纲卷)

分析:渐入佳境:指状况渐好或兴趣逐渐浓厚。这个的成语的主体一般应是人,但句子语境为家具。适用对象错了。

3.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婚丧嫁娶,对普通人家来说都不是小事,对皇家而言,就更不同凡响了。(2012年高考江西卷)

分析:凡响:平凡的音乐。不同凡响:形容事物不同寻常,多指文艺作品。而本句中指“婚丧嫁娶”。

4.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经常有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会聚在这里,他们各具民族风格与艺术特色的优美歌声在大厅内交相辉映,久久回荡。(2012年高考四川卷)

分析:交相辉映:各种光亮、彩色等互相映照。这里用来描述歌声,对象错了。

5.这位姑娘天生就眼睛深凹,鼻梁挺直,头发卷曲,身材苗条,好似芝兰玉树,在黄皮肤黑眼睛的国度里,很容易被人认出。(2012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

分析:芝兰玉树:比喻有出息的子弟。这里只是指女子的容貌特点,对象错了。

6.旧的梦想总是被新的梦想代替,很少有人能从一而终地记住自己做过的华丽缥缈的梦,因为现实需要人们不断调整梦想。(2012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

分析:从一而终:丈夫死了不再嫁人,这是旧时束缚妇女的封建礼教思想。句中用来形容梦想,对象弄错了。

7.毒胶囊事件是继三聚氰胺事件后又一起惊世骇俗的丑闻,它再次给有关部门敲响了警钟:药品安全大如天,万万不可掉以轻心。(2012高考年浙江卷)

分析:惊世骇俗:常指人因言行异于寻常而使一般人感到震惊,不用于事情。

三、不辨褒贬

大多数成语都包含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因目的、场合、对象的不同而异。因此在运用成语时要分清,使之与整个语境相协调,否则,容易造成褒贬失当。

1.一名惯偷在车站行窃后正要逃跑,两位守候多时的反扒队员突然拦住他的去路,二人上下其手地将他摁倒,结果人赃俱获。(2012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

分析: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串通做弊。褒贬不当。

2.在施工过程中,因疏忽造成的安全事故如期而至,人员伤亡严重,救援队伍很快赶到现场,克服困难抢救危重人员,并对轻伤者进行了处理。(2012年高考四川卷)

分析:如期而至:按照约定的期限到了。一般指好的或者希望出现的事。褒贬使用不当。

3.今年一季度我国旅游接待总人数同比增长127%,总收入同比增长19.9%,增长数据令人侧目,显示出我国旅游业良好的发展势头。(2012年高考安徽卷)

分析:令人侧目:侧,斜着。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句中“我国旅游业良好的发展势头”不能用这样的贬义词。

4.在这次演讲比赛中,来自基层单位的选手个个表现出色,他们口若悬河,巧舌如簧,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2012年高考山东卷)

分析:巧舌如簧:指舌头灵巧,象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贬义。出自《诗经?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四、不合语境

有些成语使用时有特定的含义,成语使用恰当与否,关键要看其是否符合语句表意的需要。如果使用不当,就会与所给的语境不协调,造成逻辑错误,或者语义相反,或者意思重复,因而应当选择最切合语境的成语。

1.凌南区虽地域狭窄,物产匮乏,但由于大力开发绿色农业,方寸之地,拓出了发展的大空间。(2012年高考辽宁卷)

分析:方寸之地:形容很小的地方。用在此处不合句意,句意强调的是“地域狭窄,物产匮乏”,并非“小”。

2.汶川县某领导在灾后重建工作总结会上,如数家珍般介绍了当地连年发生的较大地震灾害的情况。(2012年高考江西卷)

分析:如数家珍:数,点数。家珍,家藏的珍宝。如同点数家里的珍宝,比喻对所讲的事情非常熟悉。言下之意就不能指“自己的东西”,并且这成语通常指好的东西(珍宝)。

3.滚滚长江水,滔滔黄河浪,翻卷起中国历史上多少为争夺权力而相互杀戮、茹毛饮血的残酷故事。(2012年高考江西卷)

分析:茹毛饮血:茹,吃。指原始人不懂得用火,捕到禽兽就连毛带血生吃。比喻处在未开化状态。根据句意这里应用一个表示血腥残杀的成语。

4.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最近400年的突飞猛进,大自然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似乎已泾渭分明,不再神秘。(2012年高考广东卷)

分析:泾渭分明: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句中是说大自然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不再神秘,可改为“一清二楚”。

五、自相矛盾

句中成语的运用与句意自相矛盾,造成前后说法不一。

1.那天放学回家,肚子已经抗议地打着鼓了,正当我如饥似渴地寻找食物时,突然发现餐桌上放着一块面包,我高兴极了。(2012年重庆卷)

分析:如饥似渴:好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形容要求很迫切。句中“肚子已经抗议地打着鼓了”,说明很饿而不是好像,不能用“如饥似渴”,而且该成语的引申义在句中也不通。

六、重复累赘

重复累赘,是指不明白成语的确切含义,从而造成了语境中的一些词的含义与成语自身的含义重复。这种类型的误用主要表现在句子中已经含有该成语的部分意思的词语,造成整个句子重复啰嗦。

1.要解决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既需要运用法律武器制止违法行为,更需要从根本上釜底抽薪,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2年高考浙江卷)

分析: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和前面的“从根本上”语义重复,应删去“从根本上”。其实,这已不是单纯的成语考查了,已经涉及病句问题。

七、搭配不当

成语有固定的含义,不能任意修饰别的词语,否则就会出错。

1.国际田联专家诊断,男子110米栏项目仍是刘翔和罗伯斯的天下,刘翔的竞技状态与日俱增,而罗伯斯则稍欠稳定且实力有所下滑。(2012年高考安徽卷)

分析:与日俱增:与:跟,和。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刘翔的竞技状态”不可能“与日俱增”,搭配不当。

八、近义辨析

有些成语意思相同或相近,在有些时候可通用,但是它们之间又有细微的差别,或词性不相同,或意义有所侧重,或范围大小不同。在具体使用时极易混淆,注意仔细辨析。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012年高考江苏卷)

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者,事实上等于。人家给咱们介绍一位沈雁冰先生,不如介绍茅盾来得响亮;介绍一位谢婉莹女士,不如介绍冰心来得。等到自己也肯公然承认名叫茅盾或冰心的时候,仍不失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好汉。千秋万岁后,非但真假难辨,而且。

A.改名换姓大名鼎鼎弄巧成拙

B.移花接木如雷贯耳弄巧成拙

C.改名换姓如雷贯耳弄假成真

D.移花接木大名鼎鼎弄假成真

分析:改名换姓:指改变原来的姓名。移花接木:把带花的枝条嫁接在别的树木上。比喻使用手段,暗中更换人或事物。第一空根据“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应填“改名换姓”。大名鼎鼎:指名气很大,声望高。如雷贯耳:响亮得像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很大。第二空根据沈雁冰之例中有“来得响亮”一语,选填“如雷贯耳”更为恰当;弄巧成拙:想耍巧妙的手段,结果反而坏了事。弄假成真:本来是假装的结果却变成真事。第三空由“真假难辨”和上文讲到的趋势,填“弄假成真”才恰当。选C项。

2.我们相隔的不是几小时的车程,而是一整块大陆,就像歌里所唱的,用我的晚安陪你吃早餐,但是也隔不断彼此的思念。(2012年高考天津卷)

分析:本项提供的备选成语为:地久天长和山长水远。地久天长:形容历时悠久或形容爱情永久不变。山长水远:谓山水阻隔,道路遥远或谓山川壮阔。从句意来看,这里强调的是空间的距离之远,所以应选“山长水远”。

跟踪训练

1.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

B.我们虽然缺乏管理经验,但可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来。

C.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D.该研究所在其旁征博引的2005年度报告《重要现象》中写道,中国在世界经济强劲增长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产业要发展,测试需先行,数字电视测试仪器作为数字电视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处于行业的前沿,与整个产业息息相关,不仅促进、影响着产业的发展,也必将随产业的兴起而成长壮大。

B.目前在全国各个高等院校,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的几率越来越高,学生外出活动的时间也逐渐从周末扩展到了平常的上课时间,那些经常外出参加社会活动的大学生学习成绩一泻千里。

C.30多年过去了,曾家寨的鹭鸟由五六只繁衍到5000余只,这里的村民一直视鹭鸟为吉祥鸟,与它们相濡以沫、相依相伴。时间长了,村子里的人对鹭鸟的感情越来越深。

D.校长所领导的事业是传承文化的事业,如果我们思想僵化,以手段和弄权自诩,胸无城府,则很容易落后于时代。别说是成为文化管理的设计者、引领者,就连日常工作也也许会捉襟见肘。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回到住所,我饶有兴味地翻看着一张张剧照,耳边又隐隐奏起城隍庙小戏台的流云之响和绕梁之声。

B.近年来,新闻学专业越来越热,许多学生也跟着蠢蠢欲动,纷纷选学这一专业,希望将来能做一名新闻工作者。

C.故乡变化真大,高楼拔地起,小路变通街,不毛的小山被夷为平地,建成了现代化的开发区,真是沧海桑田啊!

D.为防止有毒豆制品再次流人市场,有关部门迅速采取釜底抽薪的办法,查封加工窝点,堵住了生产的源头。

4.下列各句中,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对阿雷来说,再大的困难都不以为意,他一定会以巨大的勇气去努力克服的。

B.西部开发要依据自身实际情况,不能削足适履,一味照抄沿海经验。

C.在今天举行的五项决赛中,我国选手有实力染指金牌的项目是女子100米蝶泳和女子马拉松。

D.她提问时,总会把脸转向他。她的问题不难,又同时加了许多暗示,答案几乎是呼之欲出。

5.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便民箱、井盖板、金属垃圾桶被盗,名草名花,不翼而飞,王大妈提起这事,就气愤不已。

B.这件事对我无异于晴空霹雳,如同一块珍藏多年价值连城的璧玉,顷刻间变成一块一文不名的瓦片。

C.科举时代的莘莘学子,寒窗苦读,为的就是金榜题名,为的就是荣华富贵。

D.他们常年在恶劣的环境中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尽管如此,他们从未退缩过,仍然坚苦卓绝地奋斗着,并乐此不疲。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这次大地震使大量百姓毁家纾难,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家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以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

B.李白在《拟古》中喊出了两句石破天惊的话:“日月终销毁,天地同枯槁。”他认为无论人生还是宇宙都有一个悲剧的结局。

C.季羡林先生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佛教,又从佛教的传播和发展角度勾勒了中印两国文化交流的轨迹,其论述逻辑分明,文字平易近人。

D.伦敦奥运会一百米跨栏比赛是亿万观众最期待的,刘翔和罗伯斯将展开激烈的争战,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沪指连续七周下跌,很多被套股民备受煎熬,想尽快弥补巨额亏损,因此一度消失的非法“代客理财”又东山再起。

B.泰国的“大象画家”彼得为它的大象伙伴画的肖像画惟妙惟肖,色彩缤纷,游客们都觉得不可理喻,惊得目瞪口呆。

C.年逾花甲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谈起《论语》来如数家珍,其深厚的中华文化功底,让在场嘉宾不禁暗暗称道。

D.作为央视数一数二的花旦主持人,她以“央视工资低”为由毅然抽身,竟使自己在央视的前程戛然而止。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江苏新的高考模式要求考生复习时要有全局观念,不能偏科,那种目无全牛的复习方式,使不少考生在2012年的高考中吃了大亏。

B.在本届大专辩论赛决赛中,滨江大学代表队的辩手们挥洒自如,侃侃而谈,倾倒了观众,征服了评委,无可争议地获得了第一名。

C.今天的班会上,班主任让张一斌同学介绍自己助人为乐的事迹,他竟然出言无状,脸憋得通红,只说了一句话:“这是我应该做的。”

D.胡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对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等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有的高中学生写作文总是喜欢装出一副老气横秋的姿态,动辄用大话套话官话吓唬人,这种文风必须改变。

B.海联以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凝聚和团结着热爱中华民族的海内外同胞,为中国走向世界架起了一座友谊的金桥。

C.每当女儿、女婿“回家看看”,我们大有相见恨晚之感,我们侃钓鱼经、切磋钓技,谈写作收获、投稿门道,其乐无穷。

D.从“治民”到“便民”,从管理到服务,要满足城市日新月异变化的需求,首要的是改变观念。

10.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本一本二志愿正在填报中,很多文科考生为选专业大伤脑筋。记者发现,2012年文科考生占考生总数半壁江山,而从江苏公办院校招生计划来看,文科专业计划只有1/3。

B.奥运会开幕式上五彩斑斓、光彩夺目的焰火点亮了伦敦,扮靓了深邃的夜空;美轮美奂、如诗如画的文艺表演使人心醉、令人着迷,精彩的伦敦奥运正在上演。

C.纵观证券市场,虽然整体跌幅尚不算大,但重挫个股不在少数,加之成交量萎缩,短期操作存在较大风险,故建议投资者暂且作壁上观。

D.连日来,精彩的奥运赛场捷报频传。中国运动员不孚众望,不仅在传统优势项目上争金夺银,勇破世界纪录,而且在一些久违的项目上也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参考答案

1.D(旁征博引:旁、博:广泛,普遍。征:收集。引:引用。大量搜集材料广泛引用例证,表示论证充足。A浩如烟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不能形容商品。B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既然已经不会走路了,怎么走出自己的路来?C捉襟见肘,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不形容衣服很不合身)

2.A(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联,比喻关系密切。B“一泻千里”形容江河水流迅速,也形容文笔奔放、流畅,形容“成绩下降”不当。C“相濡以沫”指同处困境,相互救助,不合C项的语境。D“胸无城府”指为人坦率,不是指读书太少,文化水平极低,此处可换用“胸无点墨”)

3.B(“蠢蠢欲动”的意思是指“敌人准备进行攻击或坏人策划破坏活动”,是贬义词,此处用来指报考学生显然不对,故选B。A饶有兴味:很有兴味。C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也说“桑田沧海”。D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4.B(A“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用“无所畏惧”合乎语境。C“染指”比喻分取非分的利益,贬义词。D“呼之欲出”的对象应该是指“画像”或“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5.B(一文不名:名,占有,指一个钱都没有,形容十分贫穷。这里宜改为“一文不值”)

6.A(A毁家纾难:捐献全部家产,帮助国家减轻困难。B石破天惊:比喻文字议论新奇惊人。C平易近人:①态度谦逊和蔼,使人容易接近。②(文字)浅显,容易了解。D鹿死谁手:原比喻不知政权会落在谁的手里。现在也泛指在竞赛中不知谁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7.C(如数家珍:像数家藏珍宝那样清楚,比喻对所讲事物十分熟悉。A东山再起,泛指失势后重新得势。此处应为贬义词“死灰复燃”。B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愚昧、固执或蛮横。此处应为“不可思议”。D戛然而止:突然停止,多指声音)

8.D(A目无全牛就是胸有全局的意思。B挥洒自如用于写作、画画的运笔,不可用于举止风度。C出言无状:说话超越本人的身份、地位,放肆,没有礼貌。句中误作为遇事紧张,不会说话。D高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

9.C(A“老气横秋”形容人摆老资格,自以为了不起的样子,使用恰当。B“海纳百川”是形容胸怀宽广,使用恰当。C“相见恨晚”是指为见面相识太晚而遗憾,形容新结交的朋友相处十分投合。句中用来形容女儿、女婿不恰当,宜改为“相谈甚欢”。D“日新月异”形容进步、发展很快,新事物、新气象不断出现,使用恰当)

8.高考作文命题 篇八

可是,当我们吟诵了十多年的母语诗词,最终却收到招聘单位“英语水平四(六)级以上”的硬性通知。我们,是不是该思考一下了?那令人沉迷的方块文字,是不是被我们逐渐给淡忘了?

因为爱着方块字,我担忧着她的未来。

我想,她的未来,不应被郭敬明这类文化商人所掌控。曾经以为郭的文字清新脱俗,曾经以为郭的故事淡雅出世,可是,当看到作家富豪榜最上端的那个名字,我的心纠结到了一处。这还是那个崇敬文字的青年作家吗?不是,他的心早已为世俗所累。厚重的方块文字在印刷机一次次的打压之下,已然了无生机,成为那没有生命的商品了。

深切的哀悼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想,贪利的武夫最多不过摧毁一支军队,而牟利的文人消灭的却是亲爱的母语,一种民族的信仰和根!

所幸,在这样一个复杂的时代,还有那么几位文人懂得坚守,热爱母语,让汉语的光芒依旧灿烂。

喜爱刘亮程,爱他对于母语之美,对于方块字之美的守护。为了保持自己对民族文化的一腔热血,他远离了城市的喧嚣,扎根于农村那肥沃而又广袤的土地,以手中的锄犁作笔,以亩亩良田为纸,辛耕勤种,收获了满仓的精神食粮。没有人敢以生活的艰辛去诘问他值得或是不值得,因为懂他的人都知道,在汉语这块沃土上,他认真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哪怕最后的回报只是每天的三餐饱饭。

为了名利而汲汲于外语的人啊,你是否能够翻译出“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的气势磅礴?是否能够体味“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壮烈?忽视母语而崇拜洋文,最终只会是邯郸学步。

9.高考命题作文题目 篇九

2.考场(也可以有两种理解,如同”考试“一词。这两题大同小异只是行文的角度不同罢了。)

3.考验(此题要求写生活中关键时刻的表现与抉择,实际上只取上两题的第二义。)

4.比赛(此题选材广泛,无论是学习上的比赛,还是各种活动的比赛,都可以写。除记叙比赛过程外,还要表现比赛者的精神风貌。)

5.竞争(此题要写自己跟别人或他人之间争胜的情景,有较强的时代意识。上题的”比赛“也属于竞争的一种形式。)

6.抉择(此题属于心理型的,在创造矛盾的境地后,要重点描绘人物在抉择时的思想变化过程,可以交代抉择的结果,也可以省略。)

7.期待(此题可以通过一件事的具体叙述,来表达自己对未来的盼望心情。)

8.追求(”追求“是人们奋斗的动力,要写出人物如何克服困难,百折不挠,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9.失败(此题要求写学习中或生活中某次失败的经历,以记叙为主,但要善于提练出哲理来。)

10.起步(此题可以写做某事有好的开端,也可以写失败后重新崛起。)

题3:心事

[审题]

”心事“,心中盘算之事,多指感到为难的事情。比如你想报考师范学校,得到各方面的支持,显然不会构成心事;如果遭到父母的反对,而你却要坚持己见,就会产生心事。所以,在选材的时候要稍加留意,不要把心中所想的事情都视为心事。中学生固然无忧无虑,但在学习、思想、生活方面也常常会有心事,因而选材的范围还是相当广泛的。写心事要展示内心世界,表现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生活给自己的教益和启迪。

思路之一:糟糕,这次考试又败北!前次成绩不好,爸妈并没有责怪我,而是鼓励我努力学习,并且在生活上更加关心我。我也发誓奋发努力,争取迎头赶上。谁知道……我该怎么向爸妈报告我的成绩呢?

思路之二:看到同学加入共青团,我好羡慕。我也想加入,但没有勇气递交申请书,因为我觉得自己表现平平,不够格。班长看出我的心事,鼓励我大胆申请入团,只要争取上进,会实现愿望。心事冰释,我拿起笔……

思路之三:她看了他塞给他的条子,原来是一次约会。去,还是不去?她心事重重。他和她同乡又同学,平时交往较多。如果不赴约,怕伤了他的心;如果赴约,怕掉入”早恋“的泥沼,该怎么办呢?

[写法]

前面说过,心事是心中的为难之事,所以在开篇要点明为难之处,否则心事难以展开。比如思路之一,成绩又不佳,无法向父母交代,于是感到为难,构成心事;思路之二,想入团又缺乏勇气,于是心事顿生;思路之三,去不去赴约左右为难,于是心事重重。点明为难之处可以视作事情的起因。

接着要展示矛盾的心态,裸露内心世界。这是作文的主体,是用具体的、细腻的心理描写来写说明为什么感到为难,使心事成为心中的事。一般可用”左右开弓“法,即用这样做会怎么样,不这样做又会怎么样的思路表现为难之处。比如思路之一,成绩不佳不告诉父母,但自己不愿欺骗父母,告诉父母又觉得对不起他们;思路之二,不申请入团不合自己的上进心,申请入团又怕不够格;思路之三,去赴约会犯”早恋“之忌,不去赴约会则伤同学间感情。这样处于”两难“境地,心事便富有立体感。

最后是事情的结果。心事总有化解的时候,比如思路之一可以如实汇报告终,思路之二可以递交申请书作结,思路之三可以不赴约收尾。但是也可以不交代结局,以不了来了之,给读者留下回味的余地。比如”思路之三“,就可以在主人公”该怎么办“的为难中戛然而止。

常见的失误有:不明白”心事“的内涵,把不存在为难的事,都看作心事;心理描写不够细腻,不够深刻,对内心世界轻描淡写。?

[同类文题] 1.沉思(此题也是揭示人物内心世界,但侧重于对某个问题比较深入的思考,表现对生活的理解。)

2.犹豫(此题要选择值得犹豫的事来写,也可以把重点放在犹豫心态的刻画上。)

3.烦恼(此题可以写学校生活或家庭生活或家庭生活的烦恼,要敢于把自己心中的想法写出来,同时尽可能避免消极的主题。)

4.委屈(此题应根据主题的需要,选择典型的事件,来揭示某一人生哲理。) 5.追悔(此题可采用倒叙写法,表现自己为某件事情的反思和悔悟。)

6.歉疚(此题以应该做而没有做,或应该做好而没有做好的事为题材,写出自己的内心的歉疚,表现加强自我修养、积极进取的主题。)

7.自信(”自信“是一种自我感觉。选择典型事件来表现自信的成功,应把人物放在关键处。)

8.好强(”好强“是自信的反面,宜写失败以引出教训,给人以启迪。)

9.入迷(此题要紧扣”入迷"来选材,极力写入迷的程度,表现其中的乐趣和意义。当然,也可以从反面来写入迷的危害,如玩电子游戏机。)

上一篇:锅炉司炉工岗位责任制下一篇:未来十年渠道六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