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怎么样

2024-07-01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怎么样(精选16篇)

1.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怎么样 篇一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介绍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国际贸易及进出口公司、国际物流企业、国际货运代理企业、报关单位和报检单位,培养具有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与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熟练掌握现代报关、报检技能,熟悉进出口货运代理的市场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是在进出口公司、外贸公司、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从事业务员和报关员或与专业相关的其他岗位。

三、主干课程及实践环节

本专业的主干课程包括报关实务、国际货运代理实务、报关英语、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外贸函电、商品归类基础、报检实务等。在校期间结合理论教学配有报关实训、单证实训、货代实训等实践环节。

四、职业技能

本专业学生在校可报考以下技能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1、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证书及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

2、全国或江西省计算机等级证书;

3、报关员证书、报检员证书、国际货运代理员证书、国际商务单证员证书、外销员证书和跟单员证书。

2.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怎么样 篇二

自2014 年起, 海关总署不再组织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 报关从业人员由企业自主聘用, 由报关协会自律管理, 海关通过指导、督促报关企业实现对报关从业人员的间接管理。

二、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 培养目标重理论轻实践, 重证书轻能力

很多高职报关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表述为:培养具有进出口货物报关基本知识和能力的专门人才。而《报关员国家职业标准 (试行) 》规定, 报关员的职业技能包括“报关单证准备与管理、报关作业实施与管理、报关核算、进出口商品归类与原产地确定、报关事务管理、海关行政救济事务管理、培训和指导”等实际操作能力。

2. 课程体系不合理, 与报关岗位实际需求脱节

由于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源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因此高职院校在制定报关课程体系时, 大多是抽取国贸专业的一些主干课程, 如国际贸易基础、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等, 再加上国际商务单证、国际货运代理、报关与商检等相关考证课程, 就算构成了报关专业的课程体系, 导致课程设置过于宽广, 科目繁多, 学生没有足够精力学习专业核心课程。

3. 教学方法单一, 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不高

一般而言, 高职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缺乏刻苦钻研精神。“90后”的学生爱好广泛, 追求个性和自由, 喜欢探索新知识。然而, 很多高职院校报关专业依然盛行单一的灌输教育, 学生被动听、被动学, 缺乏对学生分析问题、实际动手解决问题能力的引导和训练。加上报关专业知识的抽象性和复杂性, 课程内容枯燥、知识点繁多, 学生很容易出现厌学情绪。

4. 实训条件不足, 模拟软件作用有限

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是报关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而目前大部分高职报关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通常, 实践教学需要有较大的资金投入, 否则只能让学生阅读各种进出口单证样本, 很多操作流程也只能口述, 无法向学生展示报关现场操作。

5. 师资力量薄弱, 实践经验匮乏

高职院校的报关专业教师大部分来自于国际经济与贸易或相关专业, 很少实际从事过具体报关工作。很多教师奔波于教学一线, 不能静下心来深入研究专业走向, 对报关领域最新形势的把握, 缺乏足够的敏感性。一些高职院校在兼职教师的聘任上把关不严, 对兼职教师考核管理力度不够, 兼职教师队伍缺乏相对稳定性, 不利于保证日常教学的连续性。

三、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

1. 以报关岗位需求为核心, 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

当前, 企业对报关员的能力和素质要求都大大提高, 高职报关专业的人才培养应以报关岗位需求为核心, 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目的, 以打牢基础、拓宽口径、提高素质、注重实用为重点, 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 既懂得报关服务一线知识, 又熟悉报关操作流程和管理规范, 能按海关要求对进出口货物进行报关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2. 依据报关岗位的职业能力标准确定课程体系

高职报关专业应根据报关员岗位职业能力标准, 与报关行业协会、企业专家充分研讨, 改革和重组报关课程体系。高职报关专业要增加实践课时, 开设报关实训、单证实训、国际贸易综合实训等课程。注重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相平衡, 将内容重复较多的课程进行合并, 尽量压缩非报关专业平台又欠缺实践的中间课程, 如合并《外贸英语函电》和《商务英语》课程, 删减《国际经济合作》课程的课时等。

3. 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实践操作技能

运用情景模拟教学法让学生分析软件系统中设定好的各类报关资料, 对不同货物进行报关, 进一步掌握相关报关知识。采用角色扮演法由学生分别扮演海关工作人员、报关员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实际演练。另外, 还可以用案例教学法、提问式教学法、运用项目教学法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活跃课堂气氛,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和能力。

4. 推进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多渠道扩展实习条件

高职报关专业应配备足够的多媒体教室和实训室, 按照企业部门结构划分实训室种类, 根据企业业务流程安排实训操作规程, 深入开展各项校内实训。以校企合作为载体, 采用“走出去, 请进来”的方法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为学生的专业实训和毕业实习创建坚实可靠的场所。同时, 邀请海关、报关协会、报关企业的相关专家来校做报告或开讲座, 介绍报关工作经历, 讲解报关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 加深学生对报关专业的认知。

5. 强化师资力量, 建立双师型教学团队

高职院校应鼓励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实习, 如到报关行、货代公司、外贸公司挂职锻炼, 熟悉报关工作的具体流程和内容, 提升教师专业操作技能。聘请海关、商检、银行等相关单位的专家, 以及具有报关岗位一线实际操作经验的优秀人才来校指导教学, 掌握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最新的信息动态。

参考文献

[1]杨素琳.我国报关员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及技能提升[J].对外经贸实务, 2009 (3) .

[2]李瑞荣, 王韶清.“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下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 2008 (8) .

[3]海关总署报关员资格考试教材编写委员会.2013年版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教材[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 2013.

[4]孔德民.试析报关员职业发展前景[J].现代经济, 2008 (4) .

3.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怎么样 篇三

关键词: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整合实践教学

0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属于大专层次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比较优势具体地表现为以应用为目的。理论够用,重技能操作,以提升人才综合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高等职业学院现行的教学模式、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模糊区域,往往与传统本科教育模式趋近,只是简单地将课时缩短。减少理论知识深度,被称为本科院校的“压缩饼干”。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人才竞争市场中。必处于非常被动地位。欲扭转这种不利的局面。需对现行的教育教学模式进行必要改革,凸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本文从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理论与实训课程的整合人手,探寻人才培养比较优势。

1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为了找到问题的突破口,我们进行了一些调查。调查主要采取问卷和调研外贸企业的形式。其中发出问卷100份,收回100份,去掉4份不符合要求的共96份有效答卷,有效率为96%。问卷的对象是2005级的学生。调查表明:71%的学生对于专业前景看好,所以报了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66%的学生更喜欢做出口,而忽略做进口,认为做出口会更赚钱;74%的学生喜欢做外贸而不喜欢做内贸,认为做外贸比较体面,那才是和国际接轨的;66%的学生希望由实践动手能力较强的教师或企业工程师授课:69%的学生希望教学过程与生产一线紧密结合.经常涉及企业实践:56%的学生希望专业课老师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63%的学生谈到跟本科生同台竞争的时候都显得底气不足,认为他们的学历要高些,底子要好些。

利用课题调研的机会,笔者下到外贸企业进行了充分的调查,企业反馈来的信息是:对学历并没有严格的要求,最主要的是能力,另外,外贸公司的岗位也较多,除业务员外,还有跟单员、库管员、单证员、财务、统计等:就业务范围来说,也是多管齐下,出口、进口和内贸。例如,笔者调研的其中一家公司——黑龙江机械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2002年进出口额为21.7万美元,其中出口占5.6万美元,进口却占16.1万美元。累计销售额近2.6亿元,显然内贸也占了相当大的一块:对于国际贸易人才的标准是以够用、适度为原则,不招最优秀的,只招最合适的。

通过学生和企业两方面反馈过来的信息,我们可以将在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归纳为以下几点:①重理论,轻实践。比较注意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却没有足够重视,没有很好地突出知识的实用性。②重外贸,轻内贸。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一个企业往往是同时面对两个市场,即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采购全球化、生产全球化和销售全球化是现代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学生普遍认为外贸较内贸更加体面,这种认识是危险的,不利于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其实外贸往往较内贸交货期要求得更高。品质质量更加严格,也更加辛苦。③重出口,轻进口。一般教材大多是以出口合同的缔结、履行为纲进行编写的,很容易使得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容易误导学生,认为出口比进口重要。实际上,中国出口的多是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低的产品,利润很薄。通过对我国1978--1998年有关数据资料的实证分析,进口不但能促进我国经济增长,而且其贡献度比出口更大,进口的边际生产力达到1.81,即进口增加1元,会使GDP增加1.281元。20多年来,我国进口的大部分是急需的生产资料、中间产品、技术含量较高的设备和先进的技术等,其对经济增长作用不可低估。④分散、各自为政。不同专业课程的老师,往往会过于强调自己这门课程的重要性,这样不利于学生融合所学的专业知识。

2整合报关与国际赁运专业理论与实训课程设置.凸显高职国际贸易人才比较优势

“课程整合”的概念是19世纪中期在欧洲工业化大发展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它的提出是为了克服因为社会分工精细所导致教育因素发展片面化。理论上,“课程整合”(currlculumintegratlon)指的是对课程设置、各种课程教育教学的目标、教学设计、评价等诸要素做系统的考察与操作。即要用整体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来认识、研究教育教程中各种教育因素之间的关系。从历史和发展的角度看。课程整合的本质是使分化了的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成分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的过程。由于课程整合是一个“过程”,所以它的实践形式就是一种教学模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依托和丰富的存在形式。

2.1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设置构建

李岚清同志多次强调“职业教育只有适应市场、企业和社会的需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劳动者就业和再就业,才有旺盛的生命力。”“职业教育要面向市场”的教育思想是一种新的职业观。在常规教学中,大多以大纲规定的目标为尺度衡量教学效果的好与差,所以“以纲为本”的教育思想一直限制着教育者的思维。“职业教育要面向市场”思想与其相反,站在职业岗位的角度“以岗为纲”,通过对岗位的共性与个性的研究,制定出与岗位专业技能、专业理论、文化素质完全一致的教学纲目,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深受一线岗位欢迎。

借鉴美国职业培训的KAS模式,将目标岗位的职业能力分解为K(knowledge,我们将之扩展为知识与素养)、A(abilitv,指一般能力)和S(skill指职业技能)。根据外贸行业一线管理工作岗位的特征。

2.1.1在教学上对KAS三要素的要求是不同的。对知识与素养(K)的要求是理解或了解,对一般能力(A)的要求是掌握,而对职业技能(s)的要求是熟练掌握。

2.1.2正确处理KAS三者关系。从短期看,毕业生的就业竞争主要来自职业技能。但从长期发展看,一般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是毕业生成长的关键能力。因此,必须长短兼顾,正确处理KAS三者的关系。

2.1.3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主干课程体系设置应以提升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综合职业能力是由基本素质能力、业务能力、协调能力、谈判能力、交际能力、口才能力、应变能力及处理法律纠纷能力合成的。合成过程是通过每一门课程内容得以完成的,但课程本身具有缺乏弹性的特征,即课程有自身的学科知识体系且存在时滞性,须将课程的“刚性”尽可能柔性化,增强课程的灵活性,课程的取舍或更新,都要依据职业技能、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来确定。课程整合不是一个简单拼凑过程。而是要从基础和专业课程中寻求其在结构、内容等方面的异同点,严格以职业能力或岗位能力为主线进行整合,遵循各课程间递进式关系,循序渐进地串联起来。

2.2借鉴发达国家的高职教育经验。加大实践性教学比例是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整合的关键

4.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求职信 篇四

我从网上招聘广告中获悉贵公司欲招聘一名外贸单证员,特冒昧写信应聘。这是我应聘该职位的一封重要求职信。

半年后,我将从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09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离校实习。系统的学习了国际贸易单证理论和实务,掌握了单证员的基本技能和知识,可以从事单证工作.“在工作中学会工作,在学习中学会学习”。作为当代大学生,我更注重自己能力的培养。乐观、执著、拼搏是我的航标,在险滩处扯起希望的风帆,在激流中凸现勇敢的.性格,是我人生的信条。使我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的挑战之中,向着更高的目标冲击

去年和今年暑假,我曾在某单位实习半个月,积累了一些实际工作经验。我喜欢外贸单证员这个职业,希望能成为贵公司的一员,和大家一起为促进公司发展竭尽全力,做好工作。

如能给我面谈的机会,我将不胜荣幸。

5.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怎么样 篇五

Basic information

Name:求职网graduates

Sex: Female

Date of birth: 1987 December 24

National: Han

Account where: Zhejiang

Current: Shanghai

Graduate institutions: the East China Sea Institute of Shanghai

Political landscape: members

Highest level of education: college

Repair by a professional: customs and international freight

Graduation Date: July 2009

Language ability

Standard Mandarin

College English 4, with good English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writing, translation capacity

Computer capacity

Computer level, able to skillfully operate a computer office software

Job intentions

Job type: Full-time

Position: foreign trade business operator declaration单证员Members

Hope Location: Minhang

Wish to pay: Negotiable

Educational background

September 2003 -2006 High School in June Quzhou

September 2006 -2009 Shanghai in June in the East China Sea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Practice experience

January 2009 -2009 in May in the Import and Export Trading Co., Ltd. Shanghai Waigaoqiao internship

July 2008 -2008 in August in Shanghai Kai International Trading Co., Ltd. internship

May 2008 -2008 in Shanghai in July in the major supermarkets do drink a unified促销员

February 2007 -2007 in commercial buildings in the East in March to do ONLY brand shop salesperson

Through the Import and Export Trading Co., Ltd. Shanghai Waigaoqiao 6 months, respectively, in the document management and export business practice, so I understand the document management,

Import and export of goods in general business processes. Certificate of Export Commodities Inspection Bureau to do so if, as well as the Carriage of Goods by insurance policies, bills of lading confirmation of the entry declaration,

Sign and so on, through the company gave me the training, in addition to the actual oper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so that I have enough experience, but also tempered verbal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parties

The ability to face, well.

Received awards

The second semester of the 2007-2008 academic year was awarded third prize

Award of Certificate: Certificate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单证员inspection certificate qualified English PET (A)

English level 4 certificate in primary Party computer certificate

Self-evaluation

University during the study I have served as a member of a responsible student with good academic performance in students with good interpersonal skills and high prestige; and has good coordin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teamwork spirit; sophomore during the to the best students in his capacity as the school participated in the congress;

6.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怎么样 篇六

一、高职专业设置应体现比较优势战略

专业设置是高职校专业发展战略模式的重要内容。专业设置和调整要符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和学制的比较优势。专业设置的比较优势战略应立足行业的岗位要求, 依据人才培养的规律、层次及其自身的办学优势要素, 选择设置适合本校办学特色的专业。是否能够培养具备较强就业竞争力的人才, 在不考虑学校的资源——师资队伍、教学设施等条件下, 学制或者说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这是因为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对学制具有极大的依赖性。五年一贯高职学制的优势目前已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认同。普遍的看法是可以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设置人才培养方案, 并据此统筹安排和整体设计培养目标所要求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统筹安排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 在五年时间里, 既保证了高职教育的文化素质要求, 又达到了国际上培养同类人才专业技术课程有效学时三年以上的要求。相对较长的学制更有利于职业岗位所需的理论知识的讲授, 更利于安排实践技能训练环节。正因为如此,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办好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几点意见》中明确指出:“应定位在一些特殊行业的相关专业, 注意设置专业能力培养要求年龄小、专业技能的掌握要求反复训练、培养时间较长、复合性教学内容较多的专业”。而报关专业的特点非常符合这一描述。

二、报关专业的培养目标分析及两种学制对比

1.培养目标分析。报关及国际货运是货物进出口活动和国际物流链中的的必经环节, 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与国家对外贸易政策法规的实施密切相关, 报关与货运业务有着较强的政策性、专业性、技术性和操作性。毕业生作为代表进出口单位办理报关、货运业务的专门人员, 其主要职责是向海关申报货物并办理进出境海关手续以及国际货运代理行业的流程操作。其中包括报关、报检、生产、运输、仓储、银行、保险、商务、外汇等多重环节, 其职业岗位应该是报关员 (师) 、报检员、国际货运代理员、国际商务单证员及外贸跟单员。根据行业《国家职业标准 (试行) 》的规定, 我们不难总结出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结构。 (见表1)

2.培养方案比较。要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 必须要有经过认真研究和科学构建适应发展的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的支撑。从上表中可以看到报关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涉及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课程四十多门, 在满足国家对公共基础课程学时要求的前提下, 从笔者近20年的报关专业教学实践看, 要使得培养方案系统、完整并达到期待效果, 理论教学学时长度应该不少于2500学时。另外要达到“专业课程中实践教学比例占50%左右”的要求, 实训课程应该在2000学时以上。

三年制高职理论总学时只有2800左右, 无法满足报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见表2) 。为了开满这些课程, 普遍的做法就是降低课程的教学时间 (包括实训) , 而寄希望于学生的课后自学。带来的不良后果是挤占了本用于个性发展的空间, 不能统筹培养全过程, 不能科学处理德智体美诸方面、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主干学科与相关学科、理论与实践、知识能力和素质、面向全体学生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不能兼顾课程间的相互衔接、确定合理的时间比例从而形成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特别是一些骨干专业课, 如果不保证充足的课时就无法保证教学效果, 比如《报关实务》, 涉及报关与海关管理、对外贸易管制、各种海关监管货物报关流程、税费征收、报关单填制等等知识, 内容复杂、全面、细致并直接运用于实际工作, 72学时是远远不够的。《海关商品归类》是报关专业较难的课程, 涉及进出口商品21类税则税目共计8194个, 从教学实践看要达到《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 至少160学时。五年制高职总课时可以达到5000学时, 不但克服了以上三年制的弊端, 而且给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带来可能。三年制高职的培养模式一般是2.5+0.5, 即2.5年的公共课、专业课及校内实训, 最后一学期 (0.5) 是毕业实习 (实际上是直接工作了) 。其缺陷是理论课程压缩, 专业知识不扎实, 实训课时不够, 操作技能不熟练, 教学与社会需求缺乏真正有效衔接。我们经过15年的探索与发展, 逐步形成了报关专业凸显岗位人才培养特点的“四段四衔接式”人才培养模式 (见表3) , 即对五年学制总体设计为 (3.5+0.5+0.5+0.5) 模式, 四个阶段层层推进、逐步提高, 推行课课衔接、理实衔接、能力衔接、校企衔接的理念, 实现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间的完全对接, 并最终完成培养“适用、实用、能用”人才的目标。

三、两种学制报关专业教学效果比较

(一) 职业技能竞赛成绩对比

技能竞赛可以检验教学效果。我们参加了2011年“首届全国高校报关后备人才技能大赛”。该赛事由中国报关协会和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委员会主办, 为迄今全国职业院校报关行业最高水平的赛事。全国28个省市43所高校组队参赛, 比赛分进出口申报技能、通关方案设计技能、进出口商品预归类技能和报关基础知识四个部分。南通商贸作为唯一的一所五年制高职校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知名院校同台竞技, 以绝对实力赢得个人金牌、团体总分第一。

(二) 毕业生企业满意度调查对比

2011年底我们选取了长三角地区报关和国际货运行业企业40家 (上海10家、苏州13家、南京1家、无锡2家、南通14家) 进行调查。为了保证调查质量和数据准确, 采用实地调查、深度访谈, 访谈对象为公司总经理级或人事经理, 方式为比较式问卷。调查重点为1年期高职报关专业毕业生的企业满意度, 每个项目设“好”、“一般”和“差”三个选项, 分值分别为3、2、1分。在对调查数据整理统计的基础上, 比较两种学制报关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10个主要项目的调查结果如下:

(三) 职业资格考试比较

作为报关专业的毕业生, 全国报关员资格考试应该可以作为衡量职业能力的标杆之一。江苏省开设五年制报关专业的学校只有三四家, 每年参考考生基本上是本科和三年制高职的毕业生。我校共有6届五年制高职报关专业学生参加, 全员一次平均通过率为28% (全国为9%左右) , 考分4次江苏第一, 数次南通第一。

四、五年制高职报关专业的主要比较优势

以上数据显示, 外语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等指标三年制高职具有优势, 原因在于它的生源是高中后, 而五年制的生源是初中后 (中考录取时是达不到高中线的) 。如果五年制高职报关专业能吸引较为优秀的生源, 并改革教育教学方法, 相信这些将得以改观。其他指标则五年制具有相对优势, 具体主要表现在:

1.更有利于职业素养的培养。五年制高职生源年龄较小, 可塑性强, 有利于职业意识的养成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使其形成牢固的专业思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加强专业稳定性和归属感。这一点对于报关行业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参加过多次由海关、中国报关协会、上海海关学院组织的报关人才培养论坛, 所有的专家及行业老总均把这点放在首位。许多三年制高职乃至本科生普遍缺乏抗压能力、敬业精神, 就业期望值过高, 跳槽频繁, 对企业缺乏忠贞度, 这些都成为报关企业发展的硬伤。在学生人格中心还未完全形成时, 通过五年的情商教育、个性化培养, 可以养成优良的职业素养, 学会认知, 学会做事, 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

2.知识结构更为合理。高职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 要培养的是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实用性人才, 而非研究性人才, 是培养理实一体的高技能人才的主力军。现行的三年制高职报关专业更多的是靠近本科院校培养模式, 由于学制限制, 大部分学时都耗费在一些公共课程上, 既不能达到很高的报关专业理论水平, 又缺乏大量必要的技能训练。五年制高职正可利用学制长的优势传授比较全面的适合报关行业需要的知识。

3.更利于教学模式创新。报关专业等大多数文科类高职专业不可能像工科专业一样购置机器设备供学生在校内训练, 但可以立足本行业的特点, 转变办学思路, 开展模拟公司 (有条件的可以开设实体公司) 、模拟申报大厅、直接引用校企合作单位真实案例实训、“建教合作”、对口合作企业顶岗实训等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这对三年制高职来说实施空间不大, 而对五年制则成为切实可行之举。

参考文献

[1]姚延芹.五年制高职与三年制高职教育的比较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1) .

[2]佚名.五年制高职优势渐明晰[N].中国教育报, 2003-04-21.

7.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怎么样 篇七

【摘要】根据调研对广西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专业知识进行需求分析,提出要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应加强对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完善保障机制,创建良好的校企合作环境以深化校企合作。

【关键词】广西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 培养 思考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6C-0074-03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济贸易快速增长。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前沿的广西,与东盟的贸易也取得了快速发展,而外贸的发展带动了国际货运代理业的发展和区域性国际物流繁荣。但是,广西国际货代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一方面,由于货代企业的设立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企业设立门槛降低,企业数量增加,企业间的竞争加大。另一方面,从2013年8月1日起,广西交通运输业和全国同步开始推行营业税改为增值税。绝大部分代收转付收费和代垫杂费无法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而需要全额纳税,极大地加重了货代企业的税收负担。另外,南宁海关从2013年7月1日启动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试点工作,这对于广西报关与国际货运行业来说又是一次重大的机遇与挑战。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把握国际货代企业对报关及国际货运人才的需求状况及对人才的要求,笔者随广西报关协会对广西北海、凭祥、柳州、南宁等口岸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进行深入调研和走访。

一、广西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需求情况分析

本次调研主要围绕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所适用的职业岗位、近两年相关岗位需求量、职业素养、职业能力、专业知识以及对毕业生的评价等问题进行。调研采用面对面交流、问卷形式。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32份,回收有效问卷31份,问卷有效率为97%。企业对有关问题的回答整理如下:

(一)关于需求岗位。100%的被调研企业需求岗位主要有报关员、国际货运代理员,90%的被调研企业需求岗位有报检员,80%的被调研企业需求岗位有单证员、业务跟单员。

(二)数量需求。90%的调研企业近2年内有相关人才需求,数量为1~2名。目前广西60多所高职高专院校中(包含办有高职专业的本科院校)有19所院校开设了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年培养的毕业生不足1千人,另据统计有将近40%的毕业生从事非专业工作,并且还有一部分毕业生流入珠三角地区。目前从数量来讲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培养毕业生还是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的。

(三)需求的毕业生学历层次。在博士、硕士、本科、专科4个学历层次中,用人单位对大专及本科的需求量最大,无人勾选硕士及以上学历。这意味着广西高职人才学历方面基本可以满足企业要求。

(四)企业对国际货代人才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专业知识要求情况。通过调研,企业对报关与国际货代人才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专业知识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素养。首先,具有诚信、正直、责任心。一个诚信、正直、有责任心的人才会勤勤恳恳优质地完成工作,而敬业和责任心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一个人的发展,企业的发展更是离不开诚信、正直、有责任心的人。其次,具有好的服务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国际货运代理企业是一个服务性企业,所以货代人才应该具备服务精神。另外,随着分工更加细化,越来越多的工作需要团队成员合作协作才能完成的,所以团队协作精神也是货代人才应具备的。最后,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竞争激烈的货代企业工作要求员工应该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在对员工应具备的职业素养这一项进行调研时,几乎所有被调研企业都勾选了员工应具备工作认真负责、能吃苦耐劳、有团队协作精神这几项。而在对毕业生的不足提出批评时,80%的被调研企业反映目前的毕业生较为缺乏认真负责的态度,缺少吃苦耐劳及团队协作精神,具体表现为跳槽频繁、稳定性差、以自我为中心。

2.职业能力。(1)积极正面人际沟通能力。报关与国际货运代理工作是和进出口发货人、海关、检验检疫、船代、船公司等多方进行沟通的工作,所以一定要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并且是积极正面的沟通能力。(2)异常危机处理能力或应变能力。报关与国际货运代理工作往往会有一些突发事件发生,考验个人的应变能力。所以具有较好的应变能力是不可或缺的。(3)持续学习能力。国际国内法规、物流条件是不断变化的,只有不断地自我学习才能掌握最新知识,满足工作的需求。比如,这几年与报关有关法规、海事法、国际航协规定一直在更新,如取消出口收汇核销单、报关员考试等。为了提高通关效率,通关也一直在改革,比如分类通关、无纸化通关。所以,只有持续学习才能不断更新知识,适应工作要求。

根据调研,几乎所有企业都要求员工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大部分企业要求员工有较强的应变能力,一半以上的企业还要求员工有较强的持续学习能力。而在对毕业生的不足提出批评时,60%的企业反映目前的毕业生人际沟通能力有待提高,20%的被调研企业认为目前的毕业生学习能力较弱。

3.专业知识方面。调研发现企业对人才专业知识的要求主要体现以下四个方面:(1)国际货物运输、国际贸易等专业知识。国际货运代理业是接受进出口收货人、发货人的委托,为委托人办理货物运输及相关业务并收取服务报酬的行业。从事本行业工作的人员不仅要熟悉该行业的基本流程和发展动态,还要具备物流营销、国际贸易、货物的运输与代理、报关、报检、物流企业管理等专业知识,尤其是要掌握国际货运各环节的实际操作;具有缮制国际货运单据、审核货物进出口单据的专业技能。(2)财务管理知识。物流企业是以物流为主体功能,但同时伴有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对财务进行有效合理的经营管理,采用最优的财务政策、节约成本,才能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3)计算机信息系统知识。首先要熟练掌握和运用办公自动化系列软件,能熟练运用网络获取信息,并处理业务工作。目前,信息技术已渗透到各行各业,也成为物流行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物流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所以本行业人才还应该对物流信息技术及物流信息系统有较为深刻的理解。(4)熟练运用英语的能力。本行业人才是承接进出口货物报关、报检、运输等事宜的,所以应该具有较为熟练的英语特别是物流英语的应用能力,能进行英文函电处理、英文单证制作,具有熟练运用英语进行沟通和表达的能力。

通过调研发现,对于学生的专业知识,部分企业认为理论与实践有些脱节,个别企业反映学生英语能力有待提高,但对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整体评价还可以。

二、广西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培养策略

通过调研,我们了解了报关与国际运代理企业的人才需求、目前毕业生的不足之处。多数被调研企业也对国际货运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建议,提出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敬业精神教育,理论和实践应进一步结合,加强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等。

(一)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是企业选拔人才关注的要点,而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职业能力的培养,首先应加强学生的人文教育。加强人文教育除增加及重视商务礼仪、沟通技巧等课程外,更为重要的是要把人文教育贯彻在每一堂课的授课过程之中。其次,通过加强日常行为规范、校园文化的建设、人文讲座、开展职业心理教育等,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和职业精神。通过课堂模拟训练、课堂分组训练、企业顶岗实习、开展第二课堂及素质拓展活动等,加强对学生的沟通、团队协作等职业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最后,完善人才评价体系,把人文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整体规划,构建全面的人才素质的评估体系。完善人文素质评估内容和评估手段,将学生在参加的各种文体活动、社团活动、演讲比赛、艺术竞赛及人文社科类知识竞赛时的表现和所取得的成绩作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主要评价依据。以职业教育比较先进的德国为例,他们对人才评价体系中,就有对工作(学习)态度、表达能力进行评价。

(二)加强“双师”队伍与教材建设。教师在教学环节中起主导作用,而目前高职院校大部分教师实践教学经验比较缺乏,因此加强“双师型”师资建设特别是教师实践能力的建设是职业院校加强职业技能教学,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教材是培养学生的重要载体,因此,教材建设对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加强“双师”队伍建设方面,首先,学校应建立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制度,有计划、分批次地安排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提高实践技能水平。其次,从其他院校直接引进“双师型”教师,也可以重点引进行业、企业等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高技能人员等任相关专业的兼职教师,承担实践技能课程和实践实训指导任务,最终建设一支与专业设置相适应、数量合理、业务能力强、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在教材建设方面,应以提高学生兴趣,以企业真实工作为基础,工学结合,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为思路进行编写。另外,在编写上不仅要考虑企业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还要考虑社会和企业对学生职业素养的要求。因此,可以邀请报关货代领域的企业专家和学者共同编写教材。为了使教材更加贴近实际,可以以企业真实案例、真实单证为原型来编写。

(三)加强实训教学,提高学生的岗位操作能力。实训教学在报关与国际货代专业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广西高职院校可以在校内建立报关货代模拟实验室,设计报关、货代、船代等实训项目,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实训室的具体建设上,可以以比较先进的德国为例,虚拟、模拟及仿真是德国实训建设也是德国高职教育的一大特色。采用虚拟、模拟及仿真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创造职业氛围,将一些设施、设备虚拟、模拟及仿真到校内实训环境,解决一些项目实训的难题。我们应借鉴德国的这种实训建设经验,加快虚拟模拟及仿真实训室建设,开发虚拟工厂虚拟工作,解决部分企业实训难题。

另外,广西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加强与区内外物流企业的合作,以“校企合作,互利双赢”为导向,建立校外实训的基地。这样,既可以为企业解决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也可以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提高学生岗位实际操作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

校外顶岗实训要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开展。比如,如果学生愿意,可以利用寒假、暑假等时间比较集中的时候去顶岗,也可以比较灵活的小组为单元在学期中利用课余时间去企业顶岗,如小组成员共同负责一个工作岗位,轮流顶岗,有课的上课,没课的去企业顶岗。

在本次调研中,80%的被调研企业表示愿意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可见,不是企业不愿意和学校合作,只是还没找到比较好的合作方式。

(四)完善保障机制,创建良好的校企合作环境。校企合作,共育人才是职业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根本途径。但目前校企合作缺乏政策和法律法规的保障。由于没有制度和法律来制约双方的合作行为,学校一方积极参与,企业一方消极应付,致使校企双方的深度合作难以为继。因此,完善保障机制,创建良好的校企合作环境是目前校企合作需要解决的问题。

政府应尽快出台和完善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和校企合作的法律,进一步明确和规范政府、学校和企业三者在校企合作教育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建立对校企合作中的企业的奖励机制,加大对校企合作中的企业利益的保护;对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如为学校提供校外实训基地、参与学校专业设置与教学计划制订等,可适当地减免税收,以此来调动企业参与和支持职业教育办学的积极性。以职业教育比较先进的德国为例,德国制定了《职业教育法》《青年劳动保护法》《劳动促进法》《手工业条例》多项法律法规,对企业、学校、学生三者的责任和义务都作出了明确规定。我国的不少省区市也出台了类似的规定,而目前广西还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企业的积极性难以调动。

除完善法律法规外,政府还应给予经费上的支持,建立专门的校企合作协调机构来负责监督、考核和推行校企合作工作,发挥指导、统筹和协调作用,为校企合作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以厦门为例,近年来厦门政府就出资委托厦门智源管理咨询公司举办厦门生源的高校学生暑期实践培训活动。

【参考文献】

[1]彭博,廖穗.高职院校报关与国际货代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5)

[2]范婵娟,孟娜.德国职教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探讨及对我国的启示[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8)

[3]孔繁正.适应企业需求,培养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人才——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调查分析[J].品牌(理论月刊),2011(7)

[4]秦小辉.广西壮族自治区物流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提升路径研究[J].物流与采购研究,2009(23)

8.报关与国际货运资格考试辅导 篇八

文章来源:深圳继续教育网(http://)

(节选)

二、课程介绍

培训目标:培养具有国际货运管理及报关必须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能从事报关与国际货运业务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从事工作:国际货运管理与报关实务技能。

就业方向:国际贸易、国际货运和货运代理、报关与管理部门。

三、课程设置

核心课程:货物学、国际货运、国际贸易与实务、外贸仓储管理、外贸运输保险、计算机信息处理、海关法、商法、关税理论与实务、报关原理与实务、外贸货运与仓储实习、单证流转操作、计算机信息处理实训、报关实习。

资格级别:助理报关与国际货运、报关与国际货运、高级报关与国际货运。

四、毕业待遇

经职业技能鉴定、认证考试合格者,颁发加盖全国职业资格认证中心(JYPC)职业技能鉴定专用章钢印的《注册职业资格证书》。

五、教学详情

1.教学形式:请咨询。

2.学时:请咨询。

3.开课日期:常年招生,循环开课。

4.上课时间:请咨询。

5.上课地点:福田岗厦。(具体地址请咨询)

9.国际贸易与报关专业求职信 篇九

作为一名国际贸易与报关专业的中职生,在校期间都学习了外贸单证,公共关系,商务英语,计算机,企业管理等,我在学习生涯中投入巨大的热情和精力,在3年的学习生涯中,我一直以优异的成绩完成我的各科考试,熟练的翻译一些短语句子的英译汉(汉译英)以及WORD与EXCEL等软件的表格制作及相关知识并且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我渴望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展露自己的才能,我希望加入贵单位,因为可以在贵单位中得到锻炼和提高,我会脚踏实地的做好自己的工作,我相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大学的几年生活中,我学习努力,成绩优良,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作为真正的跨世纪一代,怀着对前途对未来的信心和对施展才华的渴望,我相信我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将是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业绩的有力保证。

在这个充满竞争与挑战的社会,我深信凭着自己的实力与青春及不怕困难的精神一定会得到贵单位的承认与肯定,如果觉得我符合要求。

此致

敬礼

求职人:xxx

10.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怎么样 篇十

一、外贸单证实训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过程注重单据缮制, 而忽略流程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往往注重单证的缮制, 而忽略对整体业务流程和单证的传递、流转的讲解, 学生虽然对于单据制作比较熟练, 但缺乏对贸易流程的整体认识, 不利于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应对外贸业务问题的能力, 不能够灵活应对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更不利于学生沟通、协调能力的提升。

2、授课教师缺乏实践工作经验

目前, 很多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都是从校门到校门, 从学校毕业之后直接进入学校任教, 虽然理论知识比较扎实, 但没有外贸工作经历, 缺乏外贸实践经验, 在教学中仅能凭借对教材的书面理解进行教学, 导致教学内容比较枯燥, 缺乏说服力, 很难培养出高技能的学生。

3、缺乏与工作岗位接轨的教材

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 课题组成员曾使用多种版本的教材, 但总体来讲均属于理论知识较为系统、全面, 但实践操作指导较少。尽管2008年以后也出现了一些所谓的“项目化”教材, 但基本是换汤不换药, 结构上有一些调整, 但内容还是与改革前的教材一样, 缺少业务场景描述、缺乏真实背景的案例、实训指导、真实业务单据和证书, 学生在学习中很难体会到真实的业务场景, 对实际业务缺乏感性认识。

二、外贸单证实训课程改革措施

1、明确课程定位

根据市场对报关与货运专业人才的需求, 制定岗证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行, 进而明确外贸单证实训课程的定位。根据课程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特点, 要求学生在课程结束时均能获取外贸单证员证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岗证结合式的培养模式:1) 在制定课程标准时引入商务单证员考试大纲, 分为基本技能训练、核心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三部分, 力争使学生在课程结束时通过考试即可获取单证员职业资格证书;2) 让企业参与到课程设计中, 从企业得到第一手的资料, 引入外贸企业单证的真实业务, 通过职业素质训练、岗位适应训练来实现, 最终达到强化职业技能、强化职业资格、强化职业素质和强化职业道德的目的。

2、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要有效提高学生的单证制作水平, 专业教师就必须有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一方面, 教师应更多的到企业挂职锻炼, 参加各种专业培训。在企业挂职锻炼期间尽量多的积累实践工作经验, 提高实践能力, 通过培训及时更新知识, 掌握更多教学方法, 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另一方面, 积极选聘拥有丰富制单工作经验的一线企业工作人员到学校兼职授课。这一类型的教师因为有多年的工作经验, 积攒了大量真实的案例和素材, 授课内容贴近单证员岗位实际, 授课方法灵活, 了解哪些部分是特别容易出错的, 哪些地方需要制作的特别精细。因此, 也特别容易让学生信服,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强教材建设, 自主开发适合教学的教材

根据课程定位和课程标准的规定, 积极自主开发教材。组成一个由专业教师、行业专家、企业顾问的教材编写组, 在传统教材的基础上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 以期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适当压缩基础知识和理论知识, 突出单证缮制的实践操作。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组织教学内容, 每一项任务中, 介绍该单据涉及的贸易流程的前后关系后, 直接进入单据缮制这一主题, 然后提示缮制该单据的注意事项, 最后可附上从企业收集的业务单据。在缮制单据的要求上应当与国际商务单证员考试要求相一致, 凡教材内容涉及国际商务单证员考试的部分均要以考试大纲为标准。在教材的基础上, 还要进一步从网络、电视、报纸、杂志等传媒获取最新信息和资料, 跟踪专业前沿问题, 如国际商会关于电子信用证的有关规定等。整体结构要系统又不失灵活, 力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陈丽云:《高职外贸单证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中国校外教育》, 2009, (4) 。

11.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怎么样 篇十一

(2)高级外贸跟单。这个职位主要是找到客户后,从新产品的打样(图纸,技术标准和资料的中英文翻译,定期和客户进行技术问题的讨论,让工程和客户之间有很好的联系沟通,报价)---定单下来后的审单,合同评审,和大货跟单,并定期和客户讨论定单交期和其他问题,甚至包括后期的和货代联系,做出口单据和进口单据,定期催款,并更新电脑系统的记录资料,包括一些后期的服务工作。如果客户来工厂,进行全程陪同等。可以说这样的工作是偏向于企业管理+客户服务的方面,要求的技术能力比较高,对英语要求更是比较高,这样的人往往都在一些的企业集团,尤其是跨国公司(外资),做好了,对某个行业十分熟悉,还可以跳到跨国公司驻中国的办事处那里做采购代理(拿高工资+提成)对国外公司提供全套服务。这种工作不需要象业务那样承担拿不到单的压力,但工作量大,要求要有很高的英语水平(尤其是在外资做)

(3)高级单证。 这个职位至少要求要懂得FOB,CIF这两种贸易条件下的操作,空运,海运,电放等运输方式的操作,T/T,L/C的操作,懂得办C/O,FORM-A的办理,以及报检,同时还要会做一般贸易和进料加工。最好是还要懂得进口的操作。有报检员证,报关员证,能报关更好。整个外贸单证流程能全部一个 人操作,甚至包括结汇,核销,退税。熟悉各国的海关惯例和法律。如果英语又很流利。这样的人做单证主管在大企业福利待遇很不错,但是没前两个职位高。当然在外资又不一样,工资还会更高。

上述3个发展方向并不是绝对的,有些人从单证做到业务,也有的人先做业务并不成功,但最后做高级业务跟单,做跨国公司的中国区商务代表却很出色年薪很高。但是有一点是必须的,为别人打工再怎么打也比不上自己创业来得快。不管上述3个方向做好了,工作一段时间都能攒到一定的资金,到时侯有了资本了再投资创业也是不错的选择

12.国际物流与报关个人简历 篇十二

6月到9月 XX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助理物流师培训并获得助理物流师资格证书。

07年12月到1月  在XX高级营养保健师培训学校培训,

并获得高级营养保健师资格证书。

工作经验

07年在XX停车场从事跟单工作。

08年5月在XX贸易有限公司负责整个物流工作。

自我评价

13.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怎么样 篇十三

关键词:外贸转型,高职院校,报关与国际货运,课程设置

我国的对外贸易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统计, 我国2012、2013、2014 年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分别为46. 6% 、45. 7% 、41. 5% 。对外贸易的大力发展引发了对外贸业务人才的巨大需求, 外贸人才缺乏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作为外贸岗位细化中的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的缺口尤其严重。以上海为例, 目前持有报关员资格证的专业报关人员不足一万, 而报关企业多达两万多家; 国际货运人才的问题更为严重, 目前从事国际货运的从业人员具备专业资格证书的仅有七分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 不少高职院校都开设了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 大力培养一线的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然而, 由于缺乏对人才市场的实地调研、师资与实训实习基地的匮乏及其他种种的原因。目前大部分的高职院校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人才培养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 一) 课程设置专业性不够突出。现有大部分高职院校开设的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基本都是在原有的国际贸易专业基础上分离出来的。课程的设置大多沿袭了原本国际贸易的主干课程再加上报关实务、进出口商品归类、国际货运代理等课程整合而成。[1]这样的课程设置违背了基本的人才培养的初衷, 没有实地的人才市场的岗位调研, 没有对整个专业的理论与实践体系的思考推敲。因而专业性不够突出, 很多在报关和国际货运工作中所需要运用到的知识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的安排上没能得以体现。造成的结果是学生毕业后在报关和国际货运岗位上由于之前在校期间学习的内容过于笼统, 对一些实际的操作流程、操作细节不清楚、不了解, 从而无法开展工作实践。

( 二) 课程安排不合理。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是一门具备科学性、系统性的专业。专业课程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到专业内课程的内在联系, 尽量按照实践工作中的业务流程合理安排课程开设的顺序。[2]而在实际中, 考虑到课时学期所限、教师安排等诸多原因, 很多高职院校单纯为了教学的便利而忽略了课程安排的系统性。这样的课程安排割裂了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前后知识点的衔接, 这样就造成学生在学习中无法建立起系统的知识结构, 不仅增加了学习的难度, 也弱化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三) 课程教学重理论, 轻实践。《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 “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3]高职院校也是以培养一线的职业技能人才为主要任务的, 绝大部分院校在思想上已经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在课程设置和安排上也考虑到了实训和实践的相关教学环节。但实际情况是大部分教师的授课仍然理论为主, 很难将实训、实践的内容落实到位, 更不用说将报关与国际货运的工作实境搬到课堂上进行仿真实操了。究其原因, 一是大部分专业教师本身就是从学校到学校, 虽有较为扎实的理论功底却缺乏实际的岗位实践和经验, 无法指导学生实训实践。有的高职院校将自己的专业教师送至一些报关行、货代公司进行定岗实习, 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弥补专业教师职业能力不足的问题, 但实际的操作效果却不是很好。二是企业的原因, 大部分的企业无论是接受学生还是教师实习都多多少少有些不情愿。教师实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借助企业的实际工作来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 但对于企业而言从中并没有获得任何的好处。相反,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还有可能会担心自己企业的一些资料和信息的外泄。这样看来, 通过这样的途径提高教师的职业能力可能效果也难尽如人意。专业教师尚且如此, 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的毕业生, 一说就懂, 一做就错, 上岗后无法独立开展实际工作就不足为奇了。

( 四) 课程内容更新不及时。报关类课程的专业教师往往有这样的感叹: 专业课程内容更新快, 备课信息量大, 教学任务繁重, 往往一本书还没有上完, 行业实践就已经发生变化了。确实, 报关与国际货运工作涉及面广, 受政策影响大, 一旦国家的宏观政策作出调整, 课程内容就要重新修订。这就对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专业教师不仅要备好课、上好课, 还要时刻关注行业动态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变动, 及时对自己的教学内容作出更新和调整。但在实际教学中, 有不少教师对行业内的一些新的变化关注不够, 行业实际已经发生变化, 却仍在使用着陈旧的教材, 教授着书本上已经过时的知识。

二、高职院校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

( 一) 课程设置应明确专业方向, 突出专业能力。课程设置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 要科学合理设置专业课程, 必须从实际出发, 从岗位需求出发, 而不能闭门造车, 主观臆断。对此, 专业建设教师应进行广泛的报关与国际货运岗位调研, 深入报关与国际货运企业, 切实了解报关与国际货运工作的全部工作流程和工作细节。同时组织邀请报关和国际货运企业的负责人和企业员工进行座谈, 听取专业人士的意见和建议。组织院内的专业论证, 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对现有专业课程进行整理、优化, 突出与岗位要求密切相关的课程地位, 对一些纯理论课程进行削减, 必要的话可以予以删除。

( 二) 合理安排好课程的开设顺序。圈定专业课程后, 要仔细研究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 充分考虑到课程内容之间的前后衔接以及专业岗位的实操流程, 合理安排课程顺序, 力争课程安排既符合逻辑关系, 又能与实务中的操作保持一致。这样的课程安排内容循序渐进, 既保证了学生在学习中的连贯性, 又体现了专业的系统性与科学性。学生对知识点的消化和理解能力得以大大提高, 教师教授的效果也得到了提升。

( 三) 多渠道提高专业教师队伍的职业能力。关于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的重要性, 职业教育界都已达成共识, 而提升高职院校教师队伍职业能力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但是, 单纯依靠教师到校外的单位实习来提高其职业能力效果并不理想, 因此必须另辟蹊径, 寻找行之有效的途径。笔者认为, 利用高职院校的职业优势, 工学结合, 探索实行校中企是一个可行的方式。具体实施起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引企入校, 学校为企业提供场地和相关资源, 企业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场所;[4]另一种方式是学校利用自身的优势创办企业, 真实实现立足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这样教师的职业能力自然能在实际的工作情境中得以提升。

( 四) 及时更新课程内容。专业课的教师必须要关注行业的最前沿的信息和国家的相关政策, 主动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同时, 学校要定期对学院的专业教师进行培训。培训既可以是校内的, 也可以是校外的。可以积极和海关、报关行建立联系, 邀请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到学校来做讲座, 把行业中的一些新变化、新趋势及时传达给专业教师。只有与时俱进, 学生才能真正学到有用的东西, 才能掌握真正能用得上的技能。

参考文献

[1]董章清.以职业能力为核心, 构建新型高职报关专业课程体系[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2:24~26

[2]骆炳玲.从学生就业探讨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以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为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 10:1~2

[3]吴国强, 许国强.基于专业技能培养的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社会实践分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 2010, 12:72~73

14.国际游轮乘务管理专业怎么样 篇十四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休闲时间的增多,涉外旅游已成为二十一世纪人们的.重要生活方式。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全球旅游人数将达15亿人,亚太地区过境游客每年将增长2200万人次,最终达到5亿人。旅游业已成为世界经济中发展最快、创汇最多、就业面最广、开放度最高的“朝阳产业”,已超过了石油、汽车和机电产品等传统出口产品而成为世界各国最大的“出口产业”。其中国际邮轮乘务旅游事业有了空前发展,邮轮经济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国际邮轮乘务管理就业领域为邮轮服务与管理、奢侈品营销等,邮轮乘务与管理方向主要是培养国际豪华邮轮邮轮上的服务及管理人才,高端奢侈品主要为境外免税店及邮轮上的免税店培养合格的高技能人才。

15.报关与国际货运毕业论文题目 篇十五

一、论文说明

【论文金老师特别提醒】以下题目均为示例题目,供大家写作参考使用。因为已经在互联网公开,为了避免重复和抄袭,写作时最好能稍加改动,比如换个写作方向或者换个研究对象,都是可行的。论文中遇到什么问题也可以与我一起交流探讨(见尾部)。

二、论文参考题目

高职院校报关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高职“国际货运代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基于收支配比的国际货运代理业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国际货运代理法律地位初探 国际货运代理法律地位初探

新疆润东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成功挂牌

《报关实务》课程高职教学方案设计研究——以进出口税费计算为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报关单位注册登记管理规定》将于6月1日施行 国际货运代理管理问题

高职报关专业单证技能双导师制教学模式构建 国际货运代理民事赔偿责任初探

高职课程教学方法浅析——《国际货运代理实务与实训》课程 浅谈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

金融危机对国际货运代理行业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国际货运代理开展TPL服务原则的建立 浅论高职《报关实训》课程改革的困境及对策 高职高专院校报关专业建设探讨 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员工能力分析 报关与国际货代专业学生就业趋势

曙色中走来的全国报关协会──访全国报关协会筹备组负责人 货代岗位证书考试与《国际货运代理》课程教学 基于工作过程的《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设计 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新型高职报关专业课程体系 仿真教学模式的国际货运代理课程改革初探

基于工作过程的商科实训课程建设研究——以报关实训课程为例 高职高专院校报关实训课程建设的思考 国际货运代理的责任保险 报关企业审批注册新规定

高职《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报关实务课程应用项目教学法效果分析 全美报关运输协会 谈报关实务课程的教学改革

独立学院实践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以海关报关实务与商检课程为例 12360热线

第三方物流下的国际货运代理人 国际货运代理人的双重身份 连云港亿能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连云港亿能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连云港亿能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连云港亿能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连云港亿能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连云港亿能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连云港亿能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连云港亿能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连云港亿能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上海安泰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连云港亿能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12360热线

报关员岗位技能培养与《报关实训》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基于“毕业综合实践”探讨《报关业务技能》课程教学设计 12360热线

新疆丝绸之路西行国际货运班列的组织与实施 12360热线

国际货运代理业务知识讲座(4)12360热线

以人为本 以心交心 以情换情——对开展农民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索 中国国际货代管理刍议

白云机场:出口货物首推“分单报关”模式 新疆中铁路网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高职院校《货运代理与报关》课程教学设计 中国外运陆桥运输有限公司 鹰击长空——天津大田 新丝绸之路

热烈祝贺江苏报关协会成立 关于《报检实务》课程教学的探讨

征程,从陆洋开始——山东省潍坊陆洋运输有限公司扫描 交通、物流类 中国百优报关企业

报关实务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高职院校报关与国际货代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L/C指定货运代理的弊端与处理

体验式教学在高职“报关实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以一般进出口货物报关为例

新形势下《报关实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报关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浅析 热烈祝贺福建省厦门报关协会成立

外贸转型下高职报关与国际货代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研究

高职报关与国际货代专业方向设置研究——外贸转型下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关于《报关实务》课程教学的思考 报关实务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浅谈《报关实务》课程教学改革 报关协会:娘家,还是婆家? 上海规范进出口报关市场

1995全国外经贸行业运输、仓储岗位资格统考试题与答案评述 关于高职院校报关员职业资格考试培训问题的探究 基于岗位需求的高职报关专业单证技能分析 报关老总谈报关 浦东新区报关中心葛基中主任专访 报关注意事项

海关总署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报关企业审批注册问题的通知 海关总署、国家工商局就报关企业审批注册问题联合发出通知 浅谈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标准化管理 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浅析 国际货运代理人法律地位之认定

高职专业英语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必要性问卷调查分析——以国际货运代理专业为例

鸿运达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内蒙古卓兴国际货运代理有限责任公司发展对策研究 《全国国际货运代理岗位资格证书》

合作共赢 校外实训基地与高职技能大赛关系的思考——以我校报关专业校外实训基地z报关企业为例

“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开行

基于校企合作的工学结合高职课程标准制定的研究和实践——以报关实务课程标准的制定为例 高职报关专业课程建设的滞后现状与革新思路 基于岗位需求的中职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院校《报关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工作过程的《海关实务》教学研究与实践探索 海关总署支持企业自营进出口 开拓、奋进的大连中货 港口国际货代市场浅析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国际货运代理公司的评估 外资控股国际货运代理公司的现状与发展

穿针引线 通达四海——汕头通达船务代理公司十年外贸服务 基于工作过程的《国际货运代理》实训教学设计 浅谈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盈利模式和发展方向 控制风险 扬帆国际——小议国际货运代理的风险防范

2003年全国国际货运代理从业资格考试国际货代基础知识试题评析(一)宁波国际货运代理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虚拟现实的高职院校国际货运代理实训课程设计——以宁波某国际货运代理公司为例

探讨国际货运代理业向现代物流的转型 义乌物流业宜走差异化之路

国际空运物流货运代理发展的未来:第四方物流 全球国际货运新航程

《国际货运代理理论与实务》复习题(海关部分)国际货运代理人充当第三方物流经营人之定位与案例分析 浅谈国际货运代理向第三方物流转型 浅析国际货运代理的转型

连云港国际货运代理市场现状及前景分析 海程邦达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三月份船期表 强化法律保障作用 促进国际货运代理业健康发展 乌鲁木齐海关 分类通关让货物出口提速 义乌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特殊“外贸”服务探究 国际货运代理业务知识讲座(1)进一步规范国际货运代理市场 国际货运代理业务讲座(十)国际货运代理业务讲座(十七)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货代教学中的应用 国际货运代理业务讲座(一)提升我国货运代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思考

大顺企业 稳中求进——访厦门大顺企业董事长兼总经理柯辉从 国际货运一级代理,发展速递业务新途径 供应链信息资源整合推动货运代理产业升级 国际货运代理业务知识讲座(2)国际货运代理业务讲座(十一)国际货运代理业务讲座(十八)高等职业教育《商品归类基础》课程信息化教学模式探究 亚洲物流信息化国际峰会在上海举办 国际货运代理业务讲座(二)国际货运代理业务讲座(八)永远的承诺——重庆太平洋国际货物运输代理有限公司

16.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怎么样 篇十六

1 现阶段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

进入新经济时代以来, 借助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国际物流业获得了迅猛的发展, 其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专业化

第三方物流是物流专业化的重要形式, 国际物流基本采用外包, 由第三方物流完成。第三方物流是指产品由生产方到销售方的环节不是由生产方自身的物流部门来完成, 而是外包给专门的物流管理部门来承担, 也就是国际上流行的业务外包。在发达国家, 专业物流占整个物流市场的比例:美国为55%, 日本为70%, 欧洲为76%。西方国家物流业的发展证明, 独立的第三方物流要占社会的50%, 物流产业才能形成。

1.2 综合化

全球综合物流系统 (PILS) 的迅速发展, 将使现在的运输、仓储等物流外包服务大幅度延展。这就要求所有的物流服务能够在全球范围, 在任何时间, 从起始点到消费点之间迅速地、经济地实现物流活动。全球综合物流系统将组合多式联运、全球仓储、报关、报检、保险、存货管理、定单、服务、金融、文件单证制作以及任何一种所需的物流服务功能, 为发货人提供单一资源的物流服务。在这种情况下, 越来越多的全球化运作的公司将发现把他们的物流服务外包给全球综合物流系统会更加经济, 获得更好的服务。

1.3 信息化

电子信息技术在物流过程中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其中涉及的先进技术与管理手段非常多, 如条码技术 (BarCode) 、数据库技术 (Database) 、电子定货系统 (EOS) 、电子数据交换 (EDI) 、快速反应 (QR) 、有效的客户反应 (ECR) 、射频技术 (RF) 、管理信息系统 (MIS) 、企业资源计划 (ERP) 等。通过这些自动化的技术设施, 可以实现货物的自动识别、自动分拣、自动装卸、自动存取, 从而提高物流作业效率。

2 报关的发展现状

2.1 报关的基本内容

报关是履行海关进出境手续的必要环节之一。是进出境运输工具的负责人、货物和物品的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 在通过海关监管口岸时, 依法进行申报并办理有关手续的过程。

报关涉及的对象可分为进出境的运输工具和货物、物品两大类。由于性质不同, 其报关程序各异。运输工具如船舶、飞机等通常应由船长、机长签署到达、离境报关单, 交验载货清单等单证向海关申报, 作为海关对装卸货物和上下旅客实施监管的依据。而货物和物品则应由其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 按照货物的贸易性质或物品的类别, 填写报关单, 并随附有关的法定单证及商业和运输单证报关。

一般的报关程序为:单证准备-电子申报-现场交单申报-海关查验-向海关缴税-放行。这其中, 在报关现场申报人操做的环节只有单证准备、交单和缴税。而主要体现工作量和工作质量的工作却是其中的单证准备工作!而单证正式整个国际物流管理和操作的基础文件。认识单证和使用单证不仅是报关所必备的能力, 更是国际物流操作的基础。

2.2 传统的报关企业

传统的报关企业分为自理报关企业和代理报关企业、专业报关企业。

自理报关企业是指经对外贸易主管部门或其授权部门批准从事对外贸 贸易经营活动也就是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这些企业有贸易型的、生产型的、仓储型的。生产型的一般包括三资企业和进出口业务量较大国内生产型企业, 他们进出口的业务主要是进口自用货物, 出口自产产品。仓储型的主要经营保税区、保税仓库等企业。贸易型的主要是一些进出口贸易公司、进出口公司等。

代理报关企业一般是经营国际货物运输代理、国际运输工具代理等业务的企业, 接受委托代办进出口货物、国际运输工具的报关、纳税等海关事务。它包括对外贸易运输公司、外轮代理公司、货物运输代理公司等。

专业报关企业是指经海关批准的专门接受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的委托, 代理办理进出口货物报关、纳税等海关事务的企业。这些企业一般称作报关行或报关公司等。这样的企业一般报关量比较大、货物总类繁多, 工作更有专业性。

2.3 报关企业及报关现状

1) 我国前阶段报关企业中专业、代理和自理报关企业形式共存, 然而整个报关市场仍然以委托代理报关形式为主, 报关企业在整个报关市场中已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这代表着我国当前报关专业化的水平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2) 行业管理尚未规范有序, 全国地方报关协会尚未普及, 全国经济水平和进出口贸易额各地的悬殊差异, 使得报关行业既不能有效宏观调控报关市场, 报关协会工作也难以全面开展。

3) 报关企业盲目发展, 经营成份十分复杂, 包含国营、民营、合作等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 个别报关企业自然人与其“联营”或“挂靠”的经济法人实体并不存在真正的隶属关系, 处于松散管理状态, 行业难以统筹规划, 阻碍行业健康发展。

4) 目前我国报关员学历以高中生为主, 大学毕业生较少, 普遍素质有待提高。

5) 报关程序的信息化水平滞后, 在目前这样一个信息时代, 建立高效、灵便的现代物流信息网是提高报关程序的信息化水平的关键。信息化数据系统是保证数据的内部之间、内部与外部、外部系统等各个方面的数据交换作业流程顺畅程度的关键, 也是制约报关程序的信息化水平提高的关键。例如, 报关企业要同时面向海关和检验检疫两个同时把关过门的政府机构, 分别向他们传输报关、报检数据, 这两个系统在过去分别独立的平台, 数据交换极为困难。目前仍在研发的“一单两报”工作进展也较为缓慢。从我们目前海关管理信息化水平来看, 全国只有少数的港口海关, 如深圳、上海以及大连等实施了通关放行信息化的作业流程, 要想达到全国的电子通关放行的水平, 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当前一些偏远的海关和中小型报关企业仍采用传统纸制报关, 报关数据根本谈不上交流与共享。

6) 报关单位的海关评估等级整体不高。全国现有报关单位632, 114家,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企业分类管理办法》, 其中AA类3716家, A类9626家, B类612995家, C类1092家, 其他4685家;报关企业6, 455家, 其中A类68家, B类6370家, C类7家, D类3家, 其他7家。2011年我国的GDP471564亿元, 外贸依存度为50.1%。这些报关企业2011年要完成创造超过23万亿的GDP的进出口货物的报关任务。因此, 提高整个报关单位的等级也就是提高报关企业的操作效率, 这将大大缩减报关这一块的国际物流成本, 从而增加进出口企业的经济效率, 提升整个国家的物流效率!

3 报关与国际物流的整合

当前物流的重要发展特征就是整合。快速、及时是现代生产和流通对物流提出的要求。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 使得物流公司必须采取“门到门”物流、联合一贯运输等模式。为节约外包成本, 部分大型物流公司利用自身资金优势通过买断、参股等形式对报关企业进行收购, 使报关企业成为物流公司的子公司、或者丧失法人身份, 成为物流企业的一个内部部门。从总体上看, 专业化和整合是报关企业, 尤其是中小报关企业发展的主旋律。这些报关企业发展总体规模偏小、经营过于分散、经济结构雷同、经营范围相近、经营资金短缺、管理水平低、盈利模式单一, 使其成为了被整合的对象。

3.1 整合的必然性

目前, 国际物流发展很快, 但报关这一环节是国际物流发展的瓶颈, 因此, 报关这一关键环节, 越来越引起社会和政府的重视。作为报关企业必须融入到国际物流中, 协助国际物流加快货物通关流转速度, 不能单单只从报关这一环节考虑问题, 要有物流价值链的概念。目前, 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其主要表象是全球范围各国各地区经济的日益融合和生产要素特别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全面、自由流动, 如各国各地区经济的发展与外部世界经济的变动日益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 实现报关服务国际一体化。由于报关有一定的期限限制, 这要求报关速度进一步提高, 例如出口货物运抵海关监管区后, 装货24小时以前应向海关申报。做这样的规定是为了在装货前给海关充足的查验时间, 以保证海关工作的正常进行。如果在这一规定的期限内没有向海关申报, 海关可以拒绝通关申报, 这样出口货物无法进行检验、征税、放行, 就无法及时装船, 从而影响单证的取得, 甚至影响出口运输而违反合同。因此要及时向海关申报, 以便能准时装船运输。为了避免因报关时间延误造成的损失, 良好并高速度高质量的报关服务基本要求, 报关与国际物流紧密联系并向国际物流一体的转变也是必然选择。

3.2 报关服务国际物流一体化的重要性

在国际企业本土化、国内企业国际化的经济浪潮中, 我国进出口贸易额迅速增加, 并带动国内各大港口吞吐量同时上升。我国入世后这10年间改革进程的加快、大量外资的引入以及国内商品竞争力的提高, 推动了外贸进出口焕发勃勃生机, 为报关与国际货运的发展提供一个极其广阔的市场空间。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零库存”、“现代物流”等新型生产经营方式的出现, 对国内口岸通关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实施快捷通关, 将大大加快国民经济发展, 提高生活水平, 促进报关行业的发展和服务素质的提高。

3.3 目前企业采取的一体化措施

1) 提高管理水平。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更新管理理念, 改变陈旧的思维模式, 积极创新业务方式, 提高预控监控能力, 有的放矢地解决影响通关速度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同时要优质服务, 寓服务于沟通与交流之中。

2) 提高企业中报关员的素质。现在的大多数物流企业中的报关员很多属于“无证经营”, 或是从别的行业刚转过来, 对整个报关程序还一知半解。因此, 一是必须要加强专业管理人员的培养或引进;二是加强报关员管理, 提高报关员素质, 这点同时需要海关方面也采取措施加强报关员管理。

3) 加强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以现代化信息化技术丰富物流企业管理手段, 通过网络信息平台, 实现资源共享, 实行全方位系统化管理, 拓展监控能力。建立企业、行业协会、政府三方合作的技术信息体系, 从制度上激励、提升企业的经营水平和竞争力。同时也可以促进企业和政府取得双赢的结局。

4 报关与国际物流的整合对于高职报关专业教学的启示

4.1 报关员素质的待提高是高职教育的契机

报关员资格全国统考始于1999年, 在过去的近20年中, 取得证书并从事报关相关业务工作的人员普遍素质为高中或者中职水平。2008年开始海关总署对于报关员考试资格要求提升到大专及其以上, 不仅给高职学生带来机遇, 也能使得全国报关员素质将逐年得到改善。

4.2 报关与国际物流的整合对报关人员素质要求进一步提高

对于高职教育的学生报考报关员, 不仅仅要求通过考试的问题。而且应该全面掌握国际物流的基础知识, 进行国际物流操作的能力拓展, 甚至是企业经营管理的科学理念和基础知识。这也是高职学生区别于中职学生的关键。

4.3 报关与国际物流的整合从技能培养到能力培养的要求

单纯掌握报关技能, 我们只能称之为“匠人”, 我们不应满足于做“匠人”, 要有较高目标、有追求、有不断创新的精神。高职院校在教给学生操作技能的同时, 也应该熏陶和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不一定只体现在某一门课程的讲授和学习中, 能力的培养融合进方方面面, 例如大学生集体活动、社会实践、运动会以及顶岗实习等。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负责学生工作的方面和负责教学工作的方面的一些工作相互融合, 不能截然分立。对于教师应该有参与学生管理工作的培训和实践机会, 对于原来只负责学生管理工作的人员应针对所管理学生的专业技能加强认知和学习。

4.4 报关与国际物流的整合应该更具有本土化特点

高职的招生范围一般以本省为主, 学生的就业范围也主要在此范围之内。因此注重报关专业与本土国际物流发展的融合更具有现实意义。以西安为例, 全陕西省大约有6000多家进出口企业, 但是经常性从事报关业务的不到200家, 大多数企业都在天津、连云港、上海直接申报, 结合从这些地域到西安的物流过程, 应该找到更适合西安本土的国际物流方案从而使得本地的报关业务正常发展, 降低物流成本, 带动本地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摘要:目前, 国际物流产业经营理念的创新和服务产品的创新不断冲击着传统的报关领域。在高职教育中, 报关应该是国际物流的一个重要操作点。阐述了报关与国际物流之间的关系, 同时得出了报关与国际物流整合的必然性。同时, 这种整合对于高职报关专业的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 报关专业不仅是报关学生职业的切入点, 而且报关专业的高职教育一定要在国际物流的范畴之内有一定的拓展和延伸。

关键词:报关,国际物流,整合,高职教育

参考文献

[1]王莉, 马三生.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教改探讨[J].集团经济研究, 2006, 15 (5) :27-29.

[2]刘晓斌.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建设——以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为例[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21 (17) :33-35.

[3]朱小丽.外贸业务组织与运作课程设计探讨[J].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21 (1) :15-18.

上一篇:成品仓库优化建议书下一篇:拼搏的青春演讲稿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