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电影《何以为家》观后感800字(精选10篇)
1.感人电影《何以为家》观后感800字 篇一
你是人间的天使,你来这世上,要和心爱的人一起看看太阳。
我曾经以为所有的孩子都像我们一样,不管家境富裕与否,我们都是带着满满的期待被带到这个世界,我们都会被父母的爱始终包围,可这样根深蒂固了十几年的想法却在这样一部影片面前被击碎了,鲁迅说悲剧就是将你认为美好的东西毁灭了给你看,又或者,只是将你看不到的黑暗撕碎了仍在你眼前,那种无助和无能为力也许才是最令人感到痛苦的吧。
从来没有因为某个影视剧或影片而难过很久,因为我很清楚的知道,演出来的大多是夸张的不现实的桥段,但这部《何以为家》之所以可以让全世界的人为之动容,我想最重要的便是这故事里大多数的情节居然是小小的男主人公自己的亲身经历。我们永远无法想象在看不到的地方,有着什么样的黑暗和苦难。就像相信每天的日出一样,我们无条件的相信着父母给我们的爱,那是一种每个人都从未有过怀疑的,如同饿了就吃饭渴了就喝水般的相信,可我们难以想象的是,这个世上真的有人会为了自己的生存而不顾自己孩子的命运。我没有权利评价别人的做法,因为我无法体会他们的苦难,但听到小小的赞恩说出那句:我要控告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生下了我,我想每一个人都会被这句话所触动吧,他是有多绝望才会觉得还不如从未来过这人世间,这个年仅十二岁的孩子被迫承担了太多他本不应该承担的责任和苦难,说到底他还只是个孩子啊,是个尚不懂世事的脆弱的孩子,可命运带给他的,确是我们永远无法品尝的苦涩,如果有一天,父母都无法依靠,无法相信的时候,那该是多么的无助和荒芜啊。
我曾以为父母爱子是本能,可现在我终于相信,在面对生活,社会的无尽黑暗的时候,所有人都会选择自己,就像影片里对于自己女儿的死亡在短暂的悲痛之后又恢复了麻木的母亲,她不是不想拼了命的去保护自己的孩子,她是无能为力,就是这种深深的无力感使观者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仿佛被钝器来回撕扯。孩子,唯愿你坚强,唯愿你相信苦难终会过去,唯愿你从绝望中醒来,不再哭泣。
其实悲剧永远都不只是一群人的苦难,而是一个社会,一种制度的悲哀,所幸总会有人带着光明照亮每一寸的黑暗。孩子是降临人间的天使,人世一趟,愿他们都能被温柔以待,平安喜乐。
2.《何以为家》观后感800字 篇二
“我要控诉我的父母”
“控诉什么?”
“他们生了我”
看到这样的开场白,有点揪心。这个世界,有什么能比生存还重要,可对一些人,也许没有出生更好。
整个影片,没有艺术的跌宕起伏,没有剧本的起承转合,只是这个赞恩这几个月的生活。
“你几岁了?”
“问他们”
当想偷渡去其他国家的时候,只要一份证明,你活在这个世界上的证明,哪怕一张照片也好。赞恩回了家,什么都没有,父亲用虫子来给全家人包括赞恩下了定义,“我们就是虫子,社会的寄生虫”。悲哀?可怜?本来是对这对父母恨,说实话,看了整个电影,没有坏人,没有好人,没有正义,没有邪恶,所有一切的都只为了生存,哪怕苟延残喘——信仰告诉他们,自杀是可耻的!
正常这样生活环境下的主人公,应该充满对社会的失望,自身没有善念。可真实的人就是这样,一个12岁的孩子,哪怕环境恶劣,同样具备一个12岁孩子都有的天性,对于他无所谓善恶,他只是一面镜子,所有人看到他的样子,其实就是自己的样子。
当拉赫被抓,赞恩最后丧失一切的时候,想放弃约纳斯,经过了几番挣扎,最后选择他认为好的方式,让人贩子(赞恩不知道他是人贩子)给约纳斯一个好的家庭。他完成了一个男人该有的承诺和担当,当他本以为可以逃离的时候,知道自己最亲的妹妹萨哈死在医院,他崩溃了——“让我告诉你们什么叫没了,什么叫真正的没了”,然后拿着一把刀冲出去,要杀死那个害死妹妹的杂货店老板。
看之前,知道大概的故事概要,不过真正看到尾声的时候,很伤感,脑子里蹦出的第一句话就是《侣行》第一季,270说的那句“不是和平的世界,是和平的中国”。有一个镜头,一个人道组织去监狱慰问,载歌载舞,一部分人跟着唱歌,一部分冷漠的看着。人,降生在世界,选择不了出身,但可以选择自己要走的路,哪怕一片泥泞,也要坚持走下去,这就是活着!唱歌的人,再给自己短暂美好的幻想,冷漠的人,并非对生活绝望,只不过他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存,他们自己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虽然也期盼“一大盘满满的肉饺子”,但也在努力的活着,或许哪一天真的能有呢?!
看到最后才明白为什么选择下面这张图作为电影的封面——赞恩身份证的照片。或许从13岁开始,有正式身份的赞恩开始新的生活,但生活依然继续,依然要奋斗,不然活着做什么。这是我看完这部电影最大的感触——无论身处何境,人要好好活着,而不是一滩烂泥一样躺在床上。24岁到34岁,整整十年。大多数人娶妻生子,建立家庭。有时运的,步入中产阶级,有自己的事业,大多数也小康之家,过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付二代”生活。可我这十年做了什么,一无是处,连最基本的工作都成问题,存款还是为负数。来得及吗?就想刚才说了,人为什么苟活于世,因为要活着,无所谓来不来得及,问题是自己要不要像人一样的活着。赞恩,尚且生存,我为什么要放弃自己呢?
人生没有如果,所以不要幻想着时间倒推,更不要总去回忆。我还没到半截入土的年纪,为什么不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呢,哪怕晚了十年。目前的环境是,我要准备和24岁人的竞争,虽然多了经验和成熟的心态,但他们允许自己失败再来一次,而我只有这一次机会。他们十年后可以重来一次,我只有这唯一的十年。那还不努力,想什么呢?
给自己定了28天改变自己计划,从240斤的外型和懒惰的心态开始,28天,自己一定要脱胎换骨!
3.电影《何以为家》观后感 篇三
电影开头就讲述了在法庭上12岁左右男孩赞恩向法官状告他的亲生父母,原因是他们给了他生命却并没有尽到养育之责。他们亲生父母生了八个孩子,赞恩是家里长子,古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话却在赞恩身上体现淋漓尽致,一个才12岁小男孩竟然要承担了无数生活的重压,赞恩看到其他人上学来回样子,赞恩很是羡慕,于是跟父母亲说:‘’他想去上学,父亲显然是不想让他去,怕他去了因此丢掉现在工作(赞恩在一家商店打工),而母亲是同意他去,理由是他去学校可以解决吃饭问题而且还可以从学校带好多东西回家,母亲还说要是担心商贩发怒辞了他,可以让赞恩多做几个小时工,最后也不了而之,赞恩也没有去学校读书,我当时看到这里时候赞恩父母亲想得都是他们生存问题,我能站在道德制高点说他们做法是错的嘛,当然我也不会说他们是对的,显然我并没有身处这样环境,也没有资格去过分评头论足,但是我还是想发表自己意见,既然当初没有能力养育自己的孩子时为何要生下来呢?
人生的一部分经历和我说,这个世界本身就想恶的人或者极恶之人,唯利益之上是人的本性,但我没有理由和立场去批判。也没有一边错的体制(除了少数极端)。贫穷或许是原罪,而我也无法去责怪贫穷。所以我开始有了深深的无力感和颓感。
何以为家这部电影其实更像纪录片,但是它比纪录片更加具有观看性和戏剧性。电影想要表达的东西很多也很丰满,战争,宗教,生育权可能还有更多。但在我认为贫穷依然是原罪。
“我要起诉我父母”这句海报上惊到我的话在看完电影的时候才明白它背后的意义。可能法律永远不能加上养不起却一直生,生下来其实便算是犯罪这一条规定,但是在我认为它的的确确就是犯罪,相对于孩子来说的罪。也许有人反驳,说就算法律可以加上这条,它对无知的生育癌夫妻肯定是隐形的存在,这个时候我当然也说不了什么。但是我还是觉得这种想法需要被普及。
看的时候一直在惊叹小男主的演技,为什么细微之处都可以那么真实。因为看之前并没做功课,所以在看到片尾结束才发现他演的一直是他自己这个事实对我产生暴击。让我本来没出来的眼泪一下子没控制住。
4.电影《何以为家》观后感精选 篇四
影片根据叙利亚难民儿童赞恩的真实经历改编,以12岁男孩的视角讲述了在直线距离我们约6974公里的黎巴嫩底层民众的生存掠影。
赞恩出生于首都贝鲁特的贫民窟,兄弟姐妹7个,与父母挤在一间破旧的阁楼里生活。赞恩和弟弟妹妹们没有身份,也从未上过学,每天除了打零工和贩卖手工果汁外,还不时受到父母的辱骂、殴打。
片中的这对父母把孩子一个接一个生出来,却从未以爱的名义去保护和爱惜,反而把孩子当做自己求生的工具,甚至责怪其为妹妹报仇的儿子。
12岁,对于孩子来说本来享受着家庭的爱护与童年的快乐。但对于弱小的赞恩来说,不仅无法上学,还要上街赚钱养家,甚至还得忍受父母不时的谩骂的殴打。
反观这对父母呢?无力负担起养育和教育责任的同时依旧不停生育,为了几只鸡便拿11岁的妹妹被父母强行卖给商贩为妻,最后怀孕惨死,彻底引爆了赞恩的愤怒。他拿起刀奔向凶手……
赞恩在监狱里通过电话热线讲述了自己的经历,控诉自己的父母没有给自己一个家,将他们告上法庭。
“我想起诉父母。”
“为什么要起诉父母?”
“因为生了我。”
当这一幕出现的时候会有许多父母会无法理解,为什么孩子不感恩却反过来责备自己?
孩子真的不懂得感恩吗?
《何以为家》的前半段描述了赞恩的家庭背景和生存现状,后半段则描述了赞恩离家出走后暂时得到了年轻黑人妈妈的怜悯庇护,可没多久年轻黑妈被抓后赞恩不得不独自艰辛照顾小黑娃。
一个连自己都三餐不保的12岁孩子却还时刻想着照顾一个未足岁的孩子,只因为曾经短短几天的庇护,如果连这样的举动都算不上感恩的话,那什么样的行为才算感恩呢?
《何以为家》不仅给天下所有的父母敲响了警钟,更在“生育癌患者”脸上狠狠地甩了两巴掌。
几千年的文化沉淀,造就了中国“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和“多子多福”等传统观念。在压抑了三十年之后许多中国人终于放开了肚皮,义无反顾投身进了生育浪潮。
但在这股浪潮里我们看到了许多个为了生而生的家庭,他们无视自己的年龄、无视经济承受能力,甚至是无视自己该有的责任就把孩子生了出来。在新生儿出世的那一天,不仅仅带来了喜悦和希望,更伴随着巨大的责任。可往往在养育的过程中,爱与责任时常是不到位、甚至是不对等的。
“父母”是世界上最容易的职业,因为成为父母不需要考试,也不需要经过孩子的同意。但为了一己之私就把孩子生下来,让他们经历人世间的苦难却不给予他们爱与关怀,是何等的残忍。
片中经历一切苦难的赞恩,最后法庭上发出了他愤怒的呐喊:“我希望大人听我说,我希望无力抚养孩子的人别再生了。”
“生而不养”是赞恩对自己父母的控诉。赞恩在流浪时,与埃塞俄比亚单身母亲相处,深刻感受到自己父母与这位母亲的强烈对比。
延续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父母的责任又是什么?
若连给孩子一个身份的证明都没有,连最基本的温饱都无法解决,周边充斥着家暴、童工、贩卖儿童,那么将他带到这个世界来受苦的父母,与恶魔有何区别?
赞恩也是幸运的,因为他懂得用尽全力对爱的人负责,他不像父母那样用贫穷和低贱当做身不由己的借口,尽管生活让他一次次红了眼眶,但他始终坚毅,始终倔强,独自和命运抗争,最后获得挪威永久居住权,兄妹开始了求学之路,一家人开启新生活。
5.电影何以为家观后感精选 篇五
在这时长两个小时的电影里,还没有性意识的女童被家长卖出去当媳妇;外来移民每天都小心翼翼的生活在社会的最阴暗处;无力生养和教育为何又要生?又是什么样的家庭才会让小主人公被逼迫离家出走和一个素未谋面的单亲母子生活感觉更加幸福?
影片中,偷渡移民者抬起头工作需要证件,偷渡出国也需要证件,孩子进医院治疗需要证件,那当父母为何不需要证件?!
我想起日本小说家伊坂幸太郎的一句话:“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小主人公悲惨的境遇令人动容,引人深思。这个世界最为弥足珍贵的羁绊是亲情,并不是每一个能生下孩子的人都有资格能为父母。
被小赞恩赚走的不仅是眼泪,更是直击心灵的震撼!
整部影片都比较沉重,小主人公全程无笑,影片末那个长达17秒的笑容真的很治愈!有影评说是影片唯一的一个笑容,但是细心如我,注意到片中那个单亲妈妈拿回家的那个蛋糕,让小赞恩吹蜡烛的时候,也是笑的。
结尾有彩蛋,小赞恩是生活的真实者,本色出演,当他说到他希望睡觉的时候枕着枕头睡的时候,我用完最后一张纸巾…
生而不养,断指可报;生而养之,断头可报;不生而养,无以为报。
愿每一个勇敢的小孩,都能被世界温柔以待
愿每一个勇敢的小孩,都能被世界温柔以待。
2019何以为家的体会
在Zain所处的这样的社会,似乎从儿时起就足以望见自己的一生注定的溃烂,像Zain单纯这样的孩子承受得太多,负担得太重了,这么局促这么狼狈,而最令我百般钦佩却无比匪夷的是,如何在这如狗屎般的生活,在这毫无人性的家庭环境中寻找到自己的责任感,探寻到自己永不泯灭的人性?如何让自己握起拳头让自己坚强?如何坚定地正直勇敢地承担?如何不如何在嘈杂喧嚣举目抬头亦是黑暗的日子里挪步前行?自如何像Zain这样即使是无时无刻不双眼绯红,还能及时用自己这只瘦弱的手抹干自己覆盖着泥灰的脸上的泪水?如何在得不到丝毫安全感的时候还能做到温暖纯良,真诚与善意?所有所有的这些,电影直接没有告诉。
如果悲痛混沌是生活的底色,不幸和事故是生活的常态,恐怕我很难做到,唯一能找到的是逃避,最容易做到的是顺应,是听从命运,是服从,是丢掉自我...
6.感人电影《何以为家》观后感800字 篇六
1.我们的命运在我们出生时就已决定了大半。电影中的人不努力吗?不,他们比我们更努力。结果呢,他们只有这样起早贪黑的努力才能勉强维生,我们又有什么立场告诉他们“越努力越幸运”。
2.底层人民的生活就像是向下的螺旋。一旦遭遇变故就会崩塌。古代时期如果太多的人生活无以为继,就会发动起义。现在社会的低保大概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的一种方法吧。
3.保持善良与命运抗争,也许并不会成功,但这是我们生而为人的证明。电影中的小男主,想要帮助妹妹逃离,照顾给了他一丝温暖的阿姨的孩子,虽然最后都没能逃过宿命,但却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
4.生活在不同环境背景下的人们,如何要求他们去遵守同一套价值观呢?让每天食不果腹,无以为家的人依然要保持真善美,要谦逊有礼,真的是苛责。这大概是人们所说的“穷凶恶极”。
5.人性并不是非黑即白,其中的是非曲直没有经历过的人又怎么能知。影中的父母,给不了孩子基本生活保障却在不断的生育,但他们的出发点又何尝不是爱呢?就想电影中的保洁阿姨一样。那如果一件事,出发点是好的却办了坏事,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6.对婚姻的理解:电影中那位父亲说到,“自己听从家里安排结婚生子,以为就能幸福美满,没想到会出现这么多的变故,还不如不结婚的好。”婚姻大概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两人愿意携手面对更多问题的勇气。
7.对生育的理解:电影中的父母似乎认为,人就应该结婚,结了婚就应该生子,就像是完成了人生清单上一项任务。可他们只知道生,不知道育。他们的生育行为,不只是决定了他们的命运,更是决定了孩子的命运,并且这是一项不可逆的决定。
《何以为家》这个电影也许是在控诉不负责任的父母,但我感受到更多的是在社会环境的巨压下,对挣扎的无望和对生活的无奈。
看完电影之后,像是一块巨石压在胸口,透不过气来。我不知道自己在那样的环境下能不能和小男主一样,保持良善,充满希望,但是真的很难…
感谢我的父母,也许是上辈子中了头彩,才能遇到你们,我爱你们。
《何以为家》读后感:记忆
节假日的小伙伴每天早上要跟随父母下地,十岁以内的象征性的干活,春种时坐在红柳编制的磨上面当做配重被毛驴拖着把刚刚播种完的耕地磨平,十岁以上会有一些稍具技术性的活,比如牵驴、跟在母亲身后在田埂两边撒小麦种子等。 秋收时先要下草湖打草,父亲将青草用钐镰整齐的割下后小朋友必须及时用铁丝制作的耙子把属于自己家草搂在一起铺平晾晒,大概一周左右时间所有晒干捆好的青草已经码成一垛垛城堡了,紧接着小麦到了最佳收获季节,十岁以下小孩子的捡掉在地里的麦穗,十岁以上的最起码也要拿把镰刀以不割伤自己为前提的参与割麦子。 从割到捆~拉到场上~摊场~打场~扬场~装袋......一整年的收成全在父亲一铲一扬间慢慢的堆积在眼前。
《何以为家》读后感:心安是归处
我比较喜欢乡土文学,尤其是近现代城乡文化在不断的冲击和融合,一些作家们挖掘丢失在时光边缘的乡土情怀,他们对乡土贴切的描写和反思,有种厚重感,这都很容易引起共鸣,让人动情。
《何以为家》这本书不仅仅拘泥于乡土,北方,南方,城市,乡村,多方面多层次的写了不同地方的乡村,及过去到现在的变化。
全书分为四辑。我更喜欢前两辑。第一辑写了西域草原,戈壁,从“支边年代”到现今的变化。作者在西域那片土地上上生活了二十多年,笔下的巴里坤,淳朴的民风,勤劳的人们,翠色欲流的草原……娓娓道来,有亲情,有怀旧,有成长,朴实无华但处处真情流露。
第二辑,写了下马崖派出所的官兵们。一批又一批官兵们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思民之所想、急民之所忧、解民之所困。“派出所的官兵们做的都是小事,但是小事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品质,一个集体的凝聚力,小事做的久了,就成了伟大的事情,让人敬仰。”的确,小事更能暖民心。那已经成为了派出所官兵们的一种“传承”。
……
“故乡还在,灵魂可栖。从原来的村庄艰难地走向城市,在城市里游离于人群中孤独地找不到灵魂的归属,又再次一步步向曾经丢失的家园回归,曾经的乡愁都成了一份过时的深刻的追忆。”
这是序言中的一句话,我当时在想,或许每一代人的乡愁都有其自身的特质,有种年代感的划分,就像我伯爷爷他是1949年左右到台湾了,后来只回过一次大陆,那是余光中笔下的乡愁,浓郁。而爸爸妈妈们的乡情,就是他们脚下赖以生存的土地。而今,对我这二十多岁的人来说,乡愁,感觉有些单薄了,乡土情结似乎没那么根深蒂固,似乎天南地北,都不陌生。
我曾说,这是我背井离乡的第六年,想家。唔,想。但肯定没到乡愁的程度。
其实,对家的概念,每个人应该也不一样,游子,诗人,老人,小孩。
“匈奴未灭,何以为家”这是一种以国为家的英雄气概。
在我小时候,我总觉得有爸爸妈妈的地方就是家,渐渐的我长大了,我开始觉得家是一个舒适的地方。再后来工作的这些年,家是一种自在的归属感吧。
这是我在昆山的第五个年头,租着房子,还搬过两三次家,一开始,我也觉得这只是我的容身之所,只是一个房客。而当我慢慢融入下来,从最开始的一个行李箱,到添置厨具,书,花草……慢慢就堆积了我的归属感。
“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这是白居易的一句诗。
生命中我们有欢喜,有悲伤,经历了浮华和沧桑,春月秋风,便会认识到,有归属,便会心安。心安了,静了,才能听见自己的心声。
远方是条路,心安是归处。无论身在何处,愿你我都能找到归属感。
《何以为家》读后感:带着乡愁的诗人
这是一本乡村散文集,透着浓浓的乡愁、忧伤和诗意的散文集。作者航月,原名杭月华,诗人、作家、资深媒体人。出生于新疆哈密,后在南方成长和生活,这本书记录了她从乡村到城市、从北方到南方的个人成长经历。
7.何以为家_观后感 篇七
故事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讲述了叙利亚难民小男孩Zain的故事。
Zain出生在首都贝鲁特,居住在一个破旧的阁楼里。家里没有任何像样的物品,父母也没有稳定的收入。而即便是这样的生活境遇,Zain的父母仍然在不断的生孩子。片中的Zain年仅12岁,没能上学,每天还要带着6个弟弟妹妹去街上卖果汁补贴家用,还不时要受到父母的辱骂和殴打,对于Zain的父母而言,他们只是赚钱求生的工具。故事的第一个转折点是Zain 十一岁的妹妹被父母强行嫁给了商贩为妻,气愤又绝望的Zain决定离家出走。幸运的是他得到了一位独自带孩子的黑人妇女的庇护,代价是要帮她工作时照看小孩。Zain度过了一小段安静的时光。然而不幸却又随之降临,黑人妇女因无合法证件被警察抓住并遣返,而不知情的Zain不得不一边照顾着这个未足岁的孩子,一边讨生活,一边寻找孩子的妈妈。
Zain经历过被人贩子诱惑,经历了被流氓欺负,甚至被房东赶出贫民窟,不得不带着那个孩子流落街头。12的Zain在生活最底层的泥沼里挣扎,倔强又坚强,但最终还是不够,当他发觉自己根本没办法承担起独自照顾小孩的责任后,他哭着把小孩交给了之前诱惑他的人贩子。在那一刻,我甚至完全生不起任何责备之心,Zain小小的肩膀已经承受的够多了,他承受的极限与担当早已远远超过了我的想象。
Zain回家拿证件,听说妹妹怀孕大出血,因没有身份证而未能被医院收治身亡后,拿刀捅伤了妹妹的丈夫被捕入狱。Zain的妈妈来探监,Zain看到妈妈又怀孕了,大骂了一句:“畜生”,并决定将父母告上法庭。
而法庭上的一幕被导演用倒叙的方式放到了电影刚一开场,法官与Zain对话。
“我想起诉父母。”
“为什么起诉父母?”
“因为他们生了我。”
在片首看到这一幕时一定有很多人不解,这孩子为什么不懂感恩,命是父母给的,生你养你便是天大的恩情,怎么会有孩子控告父母想让父母坐牢的?明显的中国孝为先的思维方式。但当看完全片之后,我想所有人都应该重新思考这个问题了。“生”很容易,父母单方面的决定就满足了他们当父母的愿望,甚至不用经过孩子本人的同意。更可怕的是他们甚至还不知道该如何“养”。没有任何一个考试能去考核人有没有能力成为合格的父母,但传统的思想催促人们可以想不明白,但必须要去做。所以繁衍后代的意义是什么?又该承担怎样的责任?
最起码是否应该有一个稳定的家,而没有爱与责任何以为家。这个家可以不够富足,父母可以是不出色的普通人,而且并不需要为孩子铺设好一条人生捷径。但求孩子可以在爱与责任的陪护下,身心健康的成长,经受合适的教育,培养看见世界的能力。此时,见识让他知道这世间有多少道路,经受的教育和健康的身体让他有能力选择自己想走的路,而成熟的心让他勇于追求,遇难而不悔。即使人生依然要越过困难重重,也是因为自己决定追求更高的目标,而不是为了与自己残破的命运做抗争,这便足够了。
所以,请正视“家”必须的爱与责任,而没有做好觉悟的,引用Zain在法庭上的最后一句话:
8.感人电影《何以为家》观后感800字 篇八
在旁人眼里,《为家而战》主人公佩奇是个偏执于摔跤的“怪胎”。放纵不羁的嘴环、挑战一切的眼神,佩奇从外表看上十分叛逆,与恋家乖乖女的形象相去甚远,但事实上,她内心刚毅,面对挑战,毫不犹豫迎难而上,有担当,尤其是对自己的家人。当面对外界的质疑和嘲笑声时,佩奇选择用实力赢得荣耀,为家人正名。
佩奇是一个对事业无比热爱,对梦想绝对坚持的励志少女。每次比赛都是一次苛刻的挑战,除了赛制严格、对手强劲之外,最大敌人还是自己的内心。92年出生的佩奇本人,当时比赛年纪还很轻,对于正处在人生转折点的当代90后00后们而言,佩奇的奋斗史就是一部饱含热血的青春故事,充满了正能量。
《为家而战》自北美上映后,获得海外观众的高度好评。电影将于1月10日全国上映,一起去影院欣赏这部励志佳作!
9.《为家而战》电影观后感影评 篇九
“能让这部电影和做作的WWE摔跤比赛产生区分的,只有电影的温暖,和莫昌特给故事加入的幽默色彩,以及出色的演员们。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笑点,只不过最有趣的还是弗罗斯特。
沃恩的角色可以说是为他的喜剧天赋量身定做的,他发挥得很好;强森则客串了几场温暖闪亮的戏份。珀可能过于强调这个女英雄的自我怀疑了;我们都不知道她究竟是真的想要实现这个梦想,还是为了达到目标给自己套了个梦想。不过这位迅速上升的女演员在另一场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转变戏份中还是表演得很好的。
这部片子里最出色的表演应该要属劳登(《敦刻尔克》、《苏格兰玛丽女王》),他把落选后扎克的心碎之情表现得十分生动,让人感受到真切的悲伤。虽然电影并没有按照WWE华丽的动作标准来拍,但《为家而战》依旧拍得很精美,美术设计也不错,配乐中则包含了许多像克鲁小丑乐队和摩托头乐队这样的极度兴奋的摇滚片段。”
10.何以为家电影观后感 篇十
不敢去网上看其他的影评,担心别人的思考会影响自己的感受。小主人公扎因控告自己的父母生下了他,却没有好好的抚养他。父母也振振有词:都是贫穷的原因。我非常理解扎因父母的处境,因贫穷所带来的难堪与无助,这种排山倒海的力量,是倾盆而下的冰水,是一种摧毁式的打击。
现在,稳定的国度、昌盛的社会免除了我们在物质上的后顾之忧。父母,这是一种无需技能、无需认证、无需资格便能上岗的职业。况且,无论你的表现优秀与否,没有人会轻易让你下岗。作为父母而言,孩子可以有很多,可以收养领养,可以挑三栋四,甚至可以失而复得。可以要,也可以不要;可以管,也可以不管;可以把他放在福利院的草丛边,也可以把他紧紧贴在心窝上。对孩子来说,别无他路地选择了我们,充满信任地接纳着我们,用他们的一生作为赌注,付出的代价是多么的昂贵且又不可逆转、不可轮回啊。孩子把父母作为世界的一切,以父母的言行视为人间最规范、最崇高的模版。
【感人电影《何以为家》观后感800字】推荐阅读:
关于狗狗的感人电影07-16
100部超感人的爱情电影09-26
电影百团大战观后感800字06-18
观看抗战电影的优秀观后感作文800字09-02
感人的叙事作文800字07-23
2019电影《中国机长》观后感800字_《中国机长》观后心得10-17
让你的作文深刻感人五步骤800字作文06-13
感人的故事读后感作文450字10-09
国内电影首席执行官有感800字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