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会计心得学习体会(精选13篇)
1.税务会计心得学习体会 篇一
《税务会计》学习心得
班级:财务管理2班
学号:
姓名:
【摘要】通过大三下学期对税务会计这门课程的学习,让我了解到了什么是税务会计,以及税率、出口货物免退税、营业税和所得税等相关方面的内容,让我意识到了税务会计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并结合财务会计的相关知识,让我对会计、财务管理这门专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关键词】税率
累进税率 出口货物免退税 营业税 所得税会计 账面价值 计税基础
大三的下学期在孙老师的带领下,我学习了税务会计这门课程,虽然在以前的各种会计专业课上面,我们已经不同程度的涉猎到税务会计这方面的内容,对税务会计也有一定的了解,这也为我们更好的学习这门课程提供了扎实的基础,但是毕竟那些不是专门的课程,所以这门课程让我们对税务会计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让我们懂得在税务会计这方面我们真是知之甚少,还有很多知识需要去学习。
首先是对税率的了解,税率是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数额之间的法定比例,是计算税额的尺度。税率可分为比例税率、定额税率、累进税率三大类。其中累进税率又分为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两种。它们的不同点是:(1)在名义税率相同的情况下,全额累进税率的累进程度高,超额累进税率程度低;在税率级次和比例相同时,前者的负担重,后者负担轻。(2)在所得额级距的临界点附近,全额累进会出现税额增长超过所得额增长的不合理情况,超额累进则不存在这个问题。
接下来学习的是出口货物免退税,在生产企业时
1、购货时应计入进项税额
2、内销时应计入销项税额
3、外销时应计免税
4、月末时应申请退税,月末时的申请退税分为两个步骤来计算(1)剔(不抵不退)—不得免征进项税转出,打入成本和抵扣税额(2)经计算有退税额的,再申请退税,计算应纳税额的时候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 适用税率抵免税额=(收入总额免税收入允许弥补的以前亏损)×适用税率抵免税额,经计算结果是正数的则说明抵扣有余,应该缴纳增值税;计算结果是负数的则应退税,实际退税额再做判断。
在学习营业税方面,首先我了解到营业税是对在中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就其所取得的营业额征收的一种税。营业税属于流转税制中的一个主要税种。其次关于营业税的税率方面比较重要,需要熟记,它的税率是:(1)交通运输业 3%(2)自建房屋-建筑业 3%(3)金融保险业 5%(4)邮电通信业 3%(5)文化体育业 3%(6)娱乐业 5%-20%(7)服务业 5%(8)转让无形资产 5%(9)再出手-销售不动产 5% 再然后是关于营业税的起征点(1)按期纳税的,为月营业额1000-5000元(2)按次纳税的,为每次(日)营业额100元。对营业税的征税范围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是指:(1)提供或者接受应税劳务的单位或者个人在境内;(2)所转让无形资产的接受单位或个人在境内;(3)所转让或者出租土地使用权的土地在境内;(4)所销售或出租的不动产在境内。第二、应税劳务是指属于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讯业、文化体育业、娱乐业、服务业税目征收范围的劳务。第三、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是指有偿提供应税劳务、有偿转让无形资产、有偿销售不动产的行为。在营业税方面有一个固定资产的处置和无形资产的转让问题,固定资产处置方面分为出售、报废、毁损,这三个方面都需要经过固定资产清理这个账户来进行处理。无形资产转让方面分为转让所有权和转让使用权,(1)转让所有权—出售—一笔复合分录,用营业外收入和支出进行处理(2)转让使用权—出租—其他业务,关于营业税方面虽然上课时听的很认真,老师也讲的很详细,但是我感觉这个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难度,还是有一些地方不是很懂,所以还需要多多学习这个方面。
下面要讲的是本门课最重要的一个知识点,所得税会计。首先要讲的是应付税款法的会计处理方法,通过学习孙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我觉得大致可以这样进行处理:首先要设置“所得税费用”和:“应交税费”
账户,先将“税前会计利润”调整为“纳税利润”,再将“纳税利润”和“所得税率”计算出“应交所得税”,最后将“应交所得税”全部纳入“所得税费用”。下面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的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当期所得税(也就是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是按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现行税率计算确定的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是按照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现行税率计算确定的负债。下面一个比较难的知识点是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是指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确定的有关资产,发债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应列示的金额。计税基础分为资产计税基础和负债计税基础。首先讲一下资产计税基础,资产计税基础=未来税前可抵扣的金额,其中,在这个知识点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资产在初始确认时,计税基础一般为取得成本。跟资产计税基础不同的是负债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可税前抵扣的金额。关于暂时性差异根据课堂上老师的讲解和笔记上的记录,我了解到暂时性差异是由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决定的。具体是:当资产账面价值计税基础,负债账面价值<计税基础时,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当资产账面价值<计税基础,负债账面价值>计税基础时,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关于所得税会计这个方面我整体的知识点基本掌握,比较细节具体以及针对一些题目方面学的还是不够,还是容易混乱。
经过大三下学期税务会计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主要了解了税率、出口货物免退税、营业税、以及所得税会计等方面的内容,虽然有些方面学习的还不是很透彻,但是对于税务会计的基本知识已经掌握,我觉得税务会计这门课程对于我学的财务管理这门专业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知识,我们必须对这个领域有所涉猎和了解,学习财务管理这个专业,将来的动作很有可能是会计类职业,对于会计来说缴税纳税做账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我觉得对于税务会计这门课程的学习对于即将踏入大三的我们来说还是非常具有实用性的,以上就是我对于税务会计这门课程的总结以及心得。
2.税务会计心得学习体会 篇二
一、上好成本会计第一课
(一)课程介绍。
1.什么是成本。学习成本会计的时候 ,学生基本已经学过基础会计和中级财务会计,对会计已经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这里学生最感兴趣的是成本。那么什么是成本呢? 由于生活中这个词经常提到,先让学生进行思考,谈一谈自己对成本的认识,不妨问一问跟学生关系最为紧密的上大学的成本,通过分析计算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对成本有更加具体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清楚四年大学所付出的代价,从而更加珍惜每一节课,每一天。最后再介绍教材中那些较为专业的概念,告诉学生本门课程的成本主要指工业企业生产产品的成本。
2. 工业企业的产品成本应该如何计算——举例说明。先提出问题:“财务会计中大家就学过,产品完工入库,结转成本10 000元的会计分录。借记‘库存商品’科目,贷记‘生产成本’科目,金额均为10 000元,那么当时我们如何知道完工产品的成本就是10 000元呢? ”其实是成本会计告诉财务会计的,所以通过成本会计的学习,学生就可以知道产品的成本究竟是如何计算的。
以教室中的一张讲桌为例,假设某车间某月只生产这一张桌子并且当月投产当月完工,让学生定性分析讲桌的成本包括哪些内容。学生会想到“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 ,然后再让学生定量计算成本中的每一项 , 最后相加即得到一张讲桌的成本。一张讲桌会算了再问十张这样的讲桌怎么算,大家肯定会说按同样的算法计算出总成本除以10,这个时候应该分三种情况解释:十张桌子月末都完工、都没有完工、部分完工部分未完工。前面两种情况好计算,关键是最后一种情况会牵涉到“纵向分配”, 这个问题让学生在心中留下一个大大的问号,可以告诉学生这是以后重点要讲述的内容。一种桌子成本的计算讲完了,再假设某车间某月新投产了两种桌子,即讲桌和课桌, 又应该如何计算它们的成本?提示学生两种桌子可能会共同领用一种原材料, 一个生产工人也可能生产了两种桌子,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也需要在二者之间分配 ,即“横向分配”,这个问题点到为止,以后也会做重 点讲述。但 一定要让 学生深刻 理解什么 是“横向分 配”,什么是“纵 向分配”, 并且要知道在产品成本 计算的过程 中肯定是先“横向分配”再“纵向分配”。
3.成本会计的主要内容及其重难点。通过上述简单的 小例子可以很好地告诉学生成本会计能解决什么问题,使学生对成本会计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再结合教材目录,简单介绍每一章主要讲什么,并分析它们有着什么样的逻辑关系,然后画出重难点,便于学生今后的学习。成本会计的主要内容是工业企业产品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及各种具体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当然这些也是对应的重点和难点。
(二)强调本门课程的重要性并提出要求。成本会计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近期来看,初级会计职称考试中会计科目的考试,CPA考试中财务成本管理的考试都涉及到本门课程的内容;长远来看,不管今后学生是直接就业还是读研深造,学习本门课程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为了让学生重视并且学好这门课程, 第一次上课就必须给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比如课前要及时预习,课上要认真听讲,课后要独立完成作业等等,并制定出具体的奖惩措施,日后严格执行。
二、成本会计的特点
(一)逻辑性强。成本会计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逻辑性特别强,即前后各个章节都是一环扣着一环,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成本会计的基础理论部分主要是围绕其基本职能——成本核算展开的, 具体而言是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成本核算的程序指的是对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 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步骤最终计算出产品完工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过程, 主要包括各项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跨期费用的归集与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以及生产 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五部分, 其中前四部分是各项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的分配,即“横向分配”, 最后一部分是生产费用在同一种产品的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即“纵向分配”。“横向分配”是“纵向分配”的基础,必须先进行学习,而“横向分配”内部四个部分的次序也不能改变, 有着严格的逻辑关系。在学习基础理论之后, 再结合企业的生产特点及管理要求才能选择具体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三种基本方法: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两种辅助方法;分类法和定额法。在这些方法中, 品种法是最基本的方法, 其他方法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所以品种法学习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对其他方法的理解。
(二)相近概念多。在成本会计的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相近的概念,有些只是一字之差,有些只是顺序颠倒,但它们的涵义却有着较大的差别。例如直接生产费用和间接生产费用、直接计入费用和间接计入费用、消耗定额和定额消耗量、工时定额和定额工时、费用定额和定额费用、定 额消耗量与定额费用等等,究竟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与区别?把握这些概念对于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具体的计算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方法多种多样。如上文所述 ,在成本会计中 ,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很多,主要有五种。除此之外,在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中,也涉及到很多的分配方法,例如材料费用的分配,有定额消耗量比例法、定额费用比例法、产量(体积、重量)比例法等;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有五种方法,包括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计划成本法分配法、代数分配法和顺序分配法;制造费用的分配包括四种方法,包括生产工时比例法、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机器工时比例法和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有七种方法,包括在产品不计算成本法、在产品按年初固定数计算法、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计算法、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算法、约当产量比例法、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计算法以及定额比例法。这些方法思路都比较简单,计算也只是涉及简单的加减乘除,单学起来没有多大难度,可是对于初学者在学习的过程中特别容易混淆, 甚至搞不清楚某种方法是在什么时候学的。
(四)计算量大。成本会计不像之前所学的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主要以账务处理为主,以计算为辅;恰恰相反,它是以计算为主,账务处理为辅。成本会计的主要内容是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和各种成本计算方法, 程序中涉及到很多的方法,前面已经述及,这其中的每一种方法都有一定的计算量;而后续各种具体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在选择产品成本对象之后, 都要用到程序中相关的分配方法依次展开计算,每一次计算可能都得保留小数,并且前面如若出现一点闪失,就决定后面再也算不对了。此外辅助方法定额法在使用过程中也牵涉到很多的计算。
三、成本会计日常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结合成本会计课程的上述四个特点, 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接受和掌握课堂知识,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结合的教学方式。成本会计逻辑性很强,计算量很大,且数字之间有着严密的勾稽关系。首先, 使用多媒体很容易将本门课程的逻辑框架以及每一章每一节的基本内容以结构图的形式先展示给学生, 让学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并且在后续讲到具体内容时还可以回放,进而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其次,成本会计经过大量的计算之后, 其结果主要体现在各个分配表和明细账之间,而这些账表之间的数字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采用多媒体以表格的形式展现出来清晰易懂, 也节约了重复板书的时间;最后,成本会计的计算很多,过程也较为复杂,如果只是通过幻灯片播放,学生就会印象不深刻,容易导致眼高手低, 所以具体的计算建议采用板书, 让学生也参与进来,亲自动手算一算,提高其积极性。所以,建议采用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
(二)采用比较分析的教学方法。由于成本会计中的计算方法多种多样,这些方法的侧重点不同,适用范围不同, 有着各自的优缺点。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讲授这些相关内容时最好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它们的共同点及其区别,便于学生掌握理解。例如,成本会计中虽然有很多的分配方法,但这些分配方法的分配思路及其命名都是一样的。思路如下:先确定“分配谁,分给谁”,再选择分配标准;计算分配率,“××分配率=待分配数额/各分配对象分配标准之和”, 并进行分配 ,“某分配对象应 分配数额=该分配对象分配标准×对应分配率”,这样分析后学生就会很容易掌握一些方法的计算;再比较一下这些方法的名字,定额消耗量比例法、产量比例法、生产工时比例法、约当产量比例法等,经过分析之后会发现,成本会计中所有的分配方法都是以“分配标准+比例法”命名的,这样学生再看到这些名字时心里就很清楚了。再如前面提到的几组概念,应该放到一起给出清晰的涵义,然后比较这些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利用表格的形式进行总结。还有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五种方法、制造费用分配的四种方法、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七种方法、产品成本计算的三种基本方法以及两种辅助方法、分步法中的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等内容都可采用比较分析法教学。
(三)采用案例教学。成本会计如果仅仅采用纯理论的教学,就会使那些复杂的计算显得单调而枯燥,所以最好能在重要的章节结束之后结合学生所学知识讲述一个案例, 这样既可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又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提高其自主性。但所选择的案例一定要贴近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够较好地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另外对于选择的案例一定要精心组织, 要求学生课前做好准备,课堂讨论时做好引导启发,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全面深入地进行分析;最后要做好总结评价, 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不断地提高学生案例分析的能力。
3.《银行会计》课堂教学体会 篇三
关键词:银行会计;课堂教学;教学体会
银行会计学是会计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经济应用学科。它是运用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结合银行业务特点和经营管理要求所形成的一门专业会计。该课程以企业会计准则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为依据,以现行的银行业务为内容,全面介绍我国银行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详尽反映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金融性公司的各项基本业务及其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准确体现会计改革和金融改革的最新内容。
银行会计学是一门业务技术性较强的学科,课堂教学大致分为三个环节:课前回顾、新课分析、本节课小结。课前回顾环节:利用五到十分钟的时间,通过提问的方式,将上一节课的核心内容做一系统的复习,对本堂课的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新课分析环节:是本堂课的核心部分,通过课前回顾引出本堂课的内容,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课堂练习、讨论或提问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并消化;本节课小结环节:利用最后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布置学生将本节内容快速浏览一遍,然后对本节课的内容做一简单的小结、答疑,巩固学生已掌握的知识。
一、梳理课程内容,突出重点
对银行会计中部分章节的内容,有目的地突出重点,并把需要强化记忆的内容整理出来,从课外辅导书中筛选适当的选择题,让学生通过做题的方式,加深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而对于一些学生们早已熟悉的、或是教材中清楚表述但不要求深刻记忆的内容,可以适当地精简和忽略,以此提高有效信息的集中密度、明确重要知识点。如同在修剪植物的时候把不必要的枝叶去掉,反而能更完美地展现岀植物的形状和体态。例如《总论》一章中,主要讲解商业银行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前提,这些知识学生们在《会计基础》课程里早已接触,两者之间大同小异。而且,这一章的知识比较简单、容易了解,相比其他章节专业性比较弱,从知识点分布来看,对这一章知识的教学没有必要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对《总论》一章的内容可以高度浓缩,抓住重点。
二、借助多媒体课件,实施情景教学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各种器官都具有吸收知识的功能,多媒体教学通过图像、文字、颜色、光彩,视听并举,身心投入,左右脑并用,眼、手、耳、脑多方位调动,对学生思维的训练更趋灵活、全面、立体。语言信息、图表图像创设特定情境,刺激控制形象思维的大脑右半球和控制抽象思维的大脑左半球同时发挥作用。情景法不欢迎枯燥的信息而强调情感熏陶、审美体验,通过“生活显示、实物演示、音乐烘托、图画再现、参与体悟、语言描述、想象创造”等途径来激发学生的心理潜力。同时,多媒体教学使师生处于一个开放互动的审美心理场,学生情绪振奋,思想解放,参与主动,他们的思想随情境而向四方发射,联想与想象自由而不受羁绊,智慧的火花不断引燃,思维发散的广度和深度都远远优于单一的教学模式。会计作为一门专业性极强、信息量极大的学科,涉及面广、专有名词多,因此在教材编写时对相关内容的解释都会尽可能地完整、清楚,所以经常会出现一些名词的概念、操作步骤和业务程序的表述往往占用数页的篇幅。这就容易产生两个问题:一是冗长的文字增加了学生们阅读的困难;二是几个同类词语出现的篇幅跨度过大必然影响教材的系统性。为此,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制作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弥补:
1.通过插图的形式,把业务流程直观、生动地表现出来。如《支付结算业务核算》一章,对商业银行的支付中业务流程的介绍多以文字叙述为主,每个程序的分录都一一列出,所占篇幅大且不容易理解。针对这个问题,在制作课件时可以采用图片形式来叙述各个业务程序。
2.采用表格方式,弥补教材的系统性不足,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如《存款业务的核算》一章,教材对个人定期储蓄存款的介绍大多在10页左右,详细地分析了各种储蓄方式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可以制作课件绘制表格,把各种储蓄方式从存款期限、起存金额和计息方法等方面作参照和对比,让学生们对此有系统的理解。
三、采用案例教学,充实和更新课程内容
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模式注重“怎么教”的方面,课堂以老师为主导。相反地,西方教育界一直推广一种反思维的“案例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学生为主导,侧重于学生“怎么学”。案例教学法突破传统的教学误区,是灌输式学习向启发式学习的转变,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目标是提高学生对知识理论加强理智性的理解及应用,提高和培养学生的评论性、分析性、推理性的思维和概括能力、辩论能力以及说服力方面的能力和自信心,能够使参与者认知经验、共享经验,能够促进学生扩大社会认知面以及解决一些社会问题的愿望和能力。案例教学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突破了原有的那种“空中楼阁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之下对相关信息进行专题讨论,从而掌握信息本身。如何把近年来银行领域乃至整合金融行业发展的一些趋向、衍生的一些业务新种类、改革的一些新内容作系统的归纳、巧妙的补充,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任务之一。为此,在教材框架基础上,针对教材中比较重要并且与银行实务关系密切的章节,收集银行同业拆借、信用卡、住房按揭、债务链等资料,并以此作为教材内容上的补充和课外知识拓展,通过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讨论,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授课的效率和质量。
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如果所有教学材料都能精辟、简明地传达专业知识;如果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充分利用课堂学习时间;如果引入主题、讲解内容、习题训练、消化知识每个教学环节都能完全按照老师的思路走,并且每位同学都能紧扣老师的思路,那么这一节课的效率是可想而知的。
参考文献
[1]梁翠兰.关于《银行会计》教学改革的思考[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
[2]李德录,戴立新.银行会计教学内容的调整设想[J].金融教学研究,2002,(6).
[3]万静芳.金融电子化条件下的银行会计教学改革[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4,(2).
[4]钟云燕.商业银行会计课堂教学研究[J].会计之友,2007,(5).
4.会计学习心得体会 篇四
首先,会计制度设计就是根据一定的理论、原则并结合实际,运用文字、图表等形式对全部会计事务、会计处理手续、会计机构以及会计人员的职责进行系统规划的工作,它是会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原则和科学的程序,对各项会计制度的具体规划,就是会计制度设计的具体内容。会计制度设计是进行会计工作的前提,制度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今后的会计实务工作。
然而,在我国,会计资料虚假、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目前会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企业会计信息不规范、企业会计数据信息不安全及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不到位等现实问题也很突出,目前形势迫使企业要进一步加强内部会计制度设计 !
一、会计制度设计的对象和任务
1.会计制度设计的对象。会计制度设计是为进行会计工作制订出准则和规范。为此,就必须针对现实的或将发生的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原则或办法,并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作为日常会计工作的依据。所以,会计制度设计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其具体对象是会计工作过程。会计工作过程就是特定主体通过设置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人员、运用会计方法对资金运动进行核算和监督。正因为如此,会计制度设计可以理解为特定会计主体以国家统一会计规范,依据为研究会计事务处理办法、会计核算体系和会计监督工作程序的一项行为设计活动。
设计会计制度时,要根据特定主体的性质、业务的范围、分支机构和人员的多少,以及管理的需要等多种因素,研究适用的项目,使设计的会计制度能成为最简明有效的管理办法。通过学习,了解到会计制度设计的内容应包括会计组织系统设计,会计信息系统设计及会计控制系统设计。其中会计组织系统设计包括会计机构的设置、会计人员的配置以及二者的协调关系;会计信息系统设计包括会计信息载体(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的设计的设计,会计信息处理程序的设计及设计科学的会计指标体系;会计控制系统设计主要包括货币资金控制、销售预收款控制、采购与付款控制、对外投资控制成本费用控制、存货控制及固定资产控制等。
5.税务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五
一、通过学习培训,认识了自己。就是说认识到自己的职责,从而在工作中就会找准自己的位置,认识到自己是谁?该做什么?怎么做?我从89年由财校毕业步入税务系统以来,一直从事基层税务所计会工作,天天的工作就是票据、数据和报表。XX年通过竞争上岗走上了征收所副所长的领导岗位。如何转变好自己所担当的角色。通过培训认识了自己兵头将尾这个角色职责,第一是执行者,无条件的执行上级的命令,服从但不要盲从。第二是,带领者本所同志们圆满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第三上传下达,协调好上下级关系,上级布置的任务及时下达布置,下级有情况及时向上级反映。第四履行职责,做好本职工作,确保政令畅通,执行有力。在执行制度上要以身作则,在工作上要身先士卒,得到干部们的尊重和信赖,从而形成一个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和谐的工作氛围,紧密围绕在领导周围,配合上级领导,建设一支高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队伍。
二、通过学习培训,看清了自己。在接受了前沿先进理论知识的同时,看到了自己在领导能力、管理水平上的不足和业务知识方面的欠缺。征收所是地税局的窗口,把征收所打造成一支业务过硬、作风精良、优质服务、人民满意的高绩效团队是我们的方向和目标,作为征收所的一名副所长要加强领导艺术的研究和实践,勇于创新和实践,不断提高领导、管理水平,提升综合素质,加强自身修养,想方设法的调动干部们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打造学习型科所,建立学习制度,加强业务理论知识的学习,带头学习,从我做起。上课时老师举个例子对我触动很大,说纳税人到税务局办理涉税事宜,人家不管你是管理员、稽查员还是征收员,人家就知道你穿着税服就是税务人员,如果一问三不知说明税务人员业务水平低,工作能力差,从而影响地税形象,作为单位领导要鼓励和支持干部加强业务学习。以前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是首要,现在作为领导就得全方位考虑问题,加强管理,任何打造出一支高绩效的团队是首要工作。打造出一支高绩效的团队除了加强业务方面的学习,还包括制度、环境、人员、体制等等方面,涉及到薪酬体系、干部提拔人用、人员培训、绩效评价、业务流程等等诸多要素,当然一些外部因素不是所长所能改变,但对我来所必须做到力所能及。
三、通过学习培训,提高了自己。通过培训,不仅掌握了老师传授的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我深刻感受到了老师们所传授的先进理念。一是主动的学习态度。社会在进步,知识不断更新,作为老师来说就要不断为自己充电,才能追赶上发展的脚步,使自己博学多才,为学生们传授新的知识。比如在上《新企业所得税法与企业会计准则的差异》课程时我体会到两位老师对企业所得税的征缴范围和税率的变革,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逐步修订和完善等思路清晰,对每年实施的政策、法规张嘴就来,使我感受到老师们对业务的精通程度,没有主动学习的态度是达不到这样的程度的。二是认真的工作态度。老师的课件做得井井有条,课堂上把枯燥的理论寓于丰富的见识和风趣幽默之中,寓教于乐,传达的是对自己工作的热爱。三是积极的生活态度。课堂上老师授课的内容都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基本上都是发生在就近的事情,素材来源于广播、报纸和电视等等,我被老师们的知识面所折服,说明老师们对生活中各个方面的关注。四是创新的思想理念。《新企业所得税法与企业会计准则的差异》课程由张桂芳和黄风静两个位老师讲课,张桂芳老师主修税务,黄风静主修会计,两位老师的讲课配合的是珠联璧合,很有新意和创意。
6.《会计学》学习心得体会 篇六
——SMBA1班徐扬
我自大学毕业以来,工作至今,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但随着工作经验的不断积累,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不断递增之后,明显的感觉到工作的困难增多,盲点增加。虽然很多工作尚可应付,但自己心中明白,照目前自己的认知程度和工作水平,想要把工作做好并且能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还需要不断地完善自我,加强理论知识水平。而对于我这个毕业于中医药大学,从事医药销售的人来说,极其缺乏的是对于经济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为此,我参加了首经贸SMBA的学习。而其中的会计学的课程内容,是我的重点学习科目,因为文科生出身的我严重的缺乏数字概念,不能对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就像一个听不见说不出的聋哑人,只能疲倦地张牙舞爪使蛮力。这种情况,在我上了赵天燕老师的《会计学》之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没有达到能够运用自如的程度,但却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一步跨进了财会的大门。在赵老师的引领下,这一步迈得很踏实,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学习了这门课程,让我这个多年来受感性思维支配的人有了理性思考的意识。虽然这只是一个开端,但“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学习了这门学科,我感到我理性思维的荒漠里开始萌发出意识的幼苗。
首先,由赵天燕老师编写的这本《会计学》教材就令人惊喜。因为这本教材在使用中有一个最大的特点:能让我学得进去,跟得走。看似简单,其实很难,需要编者具有很深的财会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的基础上,更难得的能认识到学习这本教材的学生到底需要什么,并在教材结构上精心编排加以引导。可见出赵老师对于不同阶段的财会学生如何进行教导有明确而正确的理念。研读教材,可看出有以下特点:1,针对非会计专业学生,内容必须要求全面,包括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等知识,满足了我在工作上的需要;2,每个章节不是按会计要素编排而是根据企业的业务流程的环节进行编排,使得内容上令我十分容易理解,每一步都能和自己公司的业务相联系,十分亲切,也很有启迪。这也是我能学得进去,跟得走的一个主要因素。3,学习会计内容的同时能和企业中其他的经管活动相联系,不是原来以为的仅仅学作账,编分路,而是让我了解了更多的市场经济发展中的理念和规律,站在了更高的管理者的层面上。4,教材使用十分方便,每章都有引语,结构图和重要术语,正文有思考和补充资料,章后有练习案例等,利于我的完整认识,开阔思路。
第二,《会计学》的课堂上让人感觉轻松而有趣。赵老师清新儒雅而又轻快幽默的教风很有课堂感染力。扎实的理论知识令人叹服,对教材的认识程度超越了倒背如流,上升到了结构解读的程度,让我这样的门外汉学习起来也轻松有趣,认识深刻。而更令我们感动的是,赵老师在教授我们会计课内容的同时,感染给我们技能之外的会计角度的做人做事的原则和生活理念。这大大提高了这门课程的含金量,提升了我们对会计学的认知。
7.会计业务学习浅谈 篇七
一要创新会计业务学习的基本理念。会计业务学习是干好会计工作的第一步, 也是履行会计管理职责的必然要求。会计人员既要坚持已有的会计业务学习理念, 又要把握时代特征、顺应发展潮流, 积极树立善于学习、善于运用、善于创新的新理念。只有全体会计工作者的业务学习常态化, 成为学习型会计工作者, 会计管理机构才能成为学习型会计管理机构, 各项会计管理工作才能进入正常状态。由于个性、心理、水平、阅历、感受、位置、追求和生活环境不同, 各个会计工作者对会计业务学习重要性的认识也不尽相同。因此在会计业务学习中既要注意广泛性, 又要注意层次性;既学习外地的先进典型, 也宣传身边的学习模范。在创新会计业务学习理念上要把握四点:一是引导会计工作者结合自身实际, 激发强烈的学习愿望;二是引导会计工作者自觉接受业务培训, 走行之有效的学习途径;三是引导会计工作者端正学习态度, 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四是引导会计工作者不断转变思想观念, 掌握新的学习方法。由于会计工作者的素质、构成以及承担的任务等不完全相同, 因而会计业务学习的内容、深度、要求也不尽相同。应从实际出发, 着眼于提高会计业务素质、凝聚会计力量、推动会计发展, 不断提升会计工作者学习的内在动力, 使会计业务学习成为会计工作者的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同时, 教育广大会计工作者牢固树立全员学习、全面学习和全程学习的理念, 营造人人是学习之人, 时时是学习之机, 处处是学习之地的良好社会氛围;牢固树立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一体化的理念, 讲究实效、学以立德、学以求真、学以致用, 不断在会计业务学习中认识会计规律、谋求会计发展、规范会计行为, 防范会计风险, 使会计业务学习真正成为提高会计管理水平的不竭动力。
二要创新会计业务学习的方法途径。掌握好的会计业务学习方法, 能够使会计业务学习事半功倍, 激发会计业务学习的更大动力与热情。在改进和创新会计业务学习方法上, 应遵循学习途径多元化、学习资源全球化、学习行为个性化、学习环境虚拟化的趋势, 采取主动式学习、研讨式学习、共享式学习、网络式学习、开放式学习等形式, 搭建学习交流、碰撞融合的平台。在会计法规的学习贯彻上, 坚持注重大力宣传与营造气氛、督促检查相结合。各会计管理机构可以本辖区醒目位置设置宣传点, 采取悬挂横幅、喷绘硬标、散发传单、播放录音等形式, 宣传贯彻《会计法》。在会计业务知识学习上, 坚持注重业务培训与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相结合。督促各级会计管理机构开展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活动, 举办不同层次、不同层面的会计培训班, 组织会计工作者学习《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实施办法》、《陕西省会计管理条例》及《会计职业道德》、《会计法规读本》和新制度、新准则等, 并要求会计工作者学习政治理论、经济知识和科学文化。各级会计管理机构可以按季度组织会计业务学习大讨论, 交流学习经验, 创新学习方式, 使每名会计工作者都能够真学、真懂、真用, 有效地巩固会计业务学习的成果。还可以对会计工作者素质状况调查分析, 对会计工作者承担的任务进行深入研究, 对会计工作者活动特点进行细致分类。随着时代条件、经济结构、会计环境的变化, 会计工作人员在继续坚持运用好过去组织会计业务学习的有效做法的同时, 要立足新的实际,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组织会计业务学习的特点规律, 从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不断创新, 努力使学习型会计管理机构建设体现时代特点, 贴近会计工作者需求, 产生实际成效。
三要创新会计业务学习的制度机制。制度是根本性、全面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创新科学完备、行之有效的会计业务学习制度和机制, 是将会计业务学习的“软任务”变成“硬约束”的关键。在认真总结各方面成功的会计业务学习经验与做法的同时, 及时用制度形式固定下来, 力求形成完善的会计业务学习制度体系。一是创新会计业务学习组织管理机制, 建立学习考勤制度, 夯实责任, 搞好组织管理。全体会计工作者依照学习安排, 准时签到, 按时参加业务学习。凡无故迟到、早退和缺勤的同志都要说明原因, 把课补上, 在业务学习中受到教育和启发。二是创新会计业务学习督查督学机制, 建立审阅笔记制度。定期对会计工作者的学习笔记进行检查, 由会计业务主管每季度审阅一次会计业务学习笔记, 核实学习篇目和笔记字数, 指出不足之处, 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由会计局主要负责人每半年对全体参学人员的笔记阅评一次, 写出评语。三是创新会计业务学习考核评价机制, 建立考核评议制度。将学习纳入会计管理工作综合考评体系, 作为民主评议会计工作者、综合考核评价会计管理机构班子的重要内容, 按百分制细化、量化学习指标, 制定具体的考评办法, 定期进行会计业务学习考核, 逐步建立完善会计工作者学习培训档案。四是创新会计业务学习激励保障机制, 建立奖优罚劣制度。研究制定一套“弘扬先进、鞭策后进、奖罚分明”的奖惩制度和办法, 结合考核情况, 对会计业务学习好的重奖, 对会计业务学习差的警示, 限期整改提高。最大限度地激发个人和组织的学习潜能。同时, 会计管理机构还要在加强学习阵地的硬件、软件建设方面加大投入, 为会计工作者提供了便利的学习条件。五是创新会计业务学习成果转化机制, 建立述学调研制度。还要继续坚持好会计业务轮训、外出考察学习等制度机制, 不断创新问学考学机制, 严格执行集中培训、个人自学、技能演练等各项规定, 将会计业务学习的责任和措施落实到位, 切实加强对会计工作者个人业务学习情况的监督检查, 通过会计业务学习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进一步提高会计业务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确保各项会计制度得到长期和有效的执行。
8.试析会计专业学习计算机教学 篇八
关键词:会计专业; 人才; 计算机; 教育教学; 观念; 思路; 硬件设备
一、会计专业计算机教学现状
(一)社会的发展对会计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一些高校的会计学专业已开设了多门计算机应用课程,如计算机应用基础、会计电算化、常用财务软件操作等,但由于这些课程理论性过强,不易被学生消化吸收,更谈不上能熟练掌握计算机在实际会计工作中的应用。无法被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上,达不到社会的需求的能力标准,计算机就成了一种无用的工具。而随着会计电算化工作模式的普及,会计工作的重点也将从会计记账和会计核算转向了高级财务会计、决策分析、财务管理等,从而要求会计人员掌握更多的用计算机进行各种数据处理的技能,以及在会计核算软件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单位的具体情况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的能力,显然,传统的教学课程已经不能满足实际要求。
(二)教育理念和思路的老化
当前的会计专业计算机教学,大多仍然沿着老化的教育理念和思路,使其已经难以完成培育现代化的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任务。在众多高校的教学过程中,常常专业计算机课程也普适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混淆。不重视区分大学生在专业应用计算机水平方面的差异,这样的教学模式千篇一律,枯燥无味,很容易使学生丧失对计算机教学的兴趣;有的教师甚至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内容当做硬性教学任务去完成,片面注重向学生灌输技术性、程序性的知识,而忽略了学生自我思考探索意识的培育,未对提升学生自身能力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三)教学教材和内容陈旧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变迁速度极快,而很多院校对于计算机技术变迁的敏感度较低,计算机教学的教材与内容陈旧老化,这导致计算机教学成了一种固化模式,难以通过及时调整来适应信息社会的迅疾变化。
(四)教学资源匮乏
有的条件差点的学校,硬件设备不足,限制了学生的研习;有的学校则设备老化,或损坏问题严重,在计算机设备的维护和修缮方面,又缺乏人员或资金投入,这些问题都使得会计专业计算机教学面临根本性的物质资源障碍。而对于另外一些计算机硬件设备较为充足的学校而言,又同时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课程的更新速度非常快,这势必要求老师相关知识储备与社会发展水平尽量贴近。但是计算机教学在师资更新方面的投入受限制,导致师资力量跟不上信息时代技术发展的要求。使计算机教学陷入了被动状态。
二、改善会计专业计算机教学的途径
现如今,计算机知识和专业知识结合日益紧密,唯有把握住时代的脉搏,与时俱进,努力改进计算机教学的现况,树立新的教育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改善教学环境,才能培养更多优秀的会计专业优秀人才,对社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改进教育理念和思路,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和求知欲望能将能学习需要和愿望转化为具体行动的动力,是维持学习行动的支柱力量。如果没有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学习就会被看成是苦差使,专业学习也必定达不到很好的效果。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成为老师重点工作之一。老师需要作多方面的尝试。
(二)克服困难,加大投入,改善教学环境
良好的教学环境是计算机教学得以强化和发展的不竭动力,没有优秀的教师队伍与硬件技术条件相匹配,那么计算机教学效果必将大打折扣。计算机教学的发展需要学校投入资金进行专项培育,增设硬件设施,开设会计相关的计算机应用课程。制定专门的教学计划。如实用性强的“Excel应用”课程,它对于电子报表的强大数据处理功能以及与会计的紧密结合,可以使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提高到一个新的领域。另外,学校还要加强计算机设备的养护工作,定期送老师接受培训,保证教学内容跟上时代步伐,更加科学、实用。
三、总结
会计专业的教育担负了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会计人才的重任。为满足当今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应将会计专业计算机教学落到实处,不仅传授他们书本上的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利用计算机提高会计工作效率,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使之真正成为能够服务于社会的会计人才。
9.会计学学习心得体会 篇九
会计实验最特色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即上机学习。没有实习式真实的实战环境,没有全面的业务基础,那么如何顺利完成我们直观可视的实践操作呢,其实这个问题的解决全靠我们的会计实验模拟软件了。对我来说,这项软件程序可以让我们更加直观的了解会计实务的基本操作,不仅可以参考正规的原始凭证,还可以通过自我练习和自我测试功能模拟任何一步的会计流程,填写记账凭证、明细账、总账、现金存款日记账等,制作各种财务报表,并随时查看答案,做到即时查疑补缺,当场解决练习中产生的问题,及时改正错误,建立正确的认识体系。不仅如此,学习操作软件还有详实的知识讲解,我们可以在完成一种业务之前认真阅读一下这部分内容,不但对帮我们巩固以前学过的专业课知识非常有益,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加顺利的完成后面的实践操作内容。另外,在做具体业务时有帮助选项可供查看,如果对比如填列凭证,制作分录等有关于理论上的问题都可通过此项得到细致完整的讲解予以解决。可以说会计实验软件给我们提供了一套科学完整的会计学习工具,让我们更加直观的接触会计操作,亲自动手实践。
在上机学习中,大量的业务作业使我们抽出更多课余时间来认真研究各种账的格式做法,通过查找资料和复习以前学过的课程来帮助我们完成各自的工作,根据软件中的讲解系统全面的将知识分类,结合,便于我们一项一项攻克,且三人一组的设置有利于我们互助学习并独立完成自己的任务。在一个学期的学习中,我们每个人经历了会计、出纳、主管的不同角色扮演,明确了实际分工,体验了不同职务的工作。
在整个工作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有些是由于对已学知识的遗忘,另一些是对细节的不在意,总之在复杂辛苦的做账过程中出点小错常会需要庞大工作量的核对检查,这也是我们意识到财务系统软件通过许多特定程序的流程处理与及其计算核对,大大降低工作强度,提高准确性及效率的特点。
总之,通过实物练习和实验软件的应用,我在会计认识与会计操作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更认识到会计作为一门严谨的科学,需要我们以一颗严谨求实的心来对待。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短短20天的培训过程中,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在学校总以为自己学的不错,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得能力是远远没有达到工作的要求的,实际的工作远比想象中的要细致得多复杂得多,这时才真正领悟到“活到老学到老”的含义。通过这三周的培训,我接触到了真正的票据、凭证,亲手进行了简单的实际业务处理,真正从课本中走到了现实中,从抽象的理论回到了多彩的实际生活,细致地了解了现实中会计处理的流程,使我对会计实务的认识从纯理性的上升到实践,从实践中的感性认识上升到了更深刻的理性认识。尽管培训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但受益匪浅,我深信这段培训的经历会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带来非常积极的影响。下面我从个人培训意义及对会计工作的认识作以下总结:
一、作为一个会计人员,工作中一定要就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职业操守以及敬业态度。会计部门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机构,对其从业人员,一定要有很高的素质要求。
会计工作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从业人员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要不断地充实自己,掌握最新的会计准则,税法细则,法律知识及攻关经济动态。这样才能精通自己的工作内容。
二、作为一个会计人员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会计工作是一门很精准的工作,要求会计人员要准确的核算每一项经济业务。会计不是一件具有创新意识的工作,它是靠一个又一个精准的数字来反映问题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强自己对数字的敏感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作为一名会计人员要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会计部门是企业管理的核心部门,即要收集会计信息,又要汇报会计信息,对内要相互配合整理会计信息,对外要与相关业务人员搞好关系。在于各个部门各种人员打交道时一定要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注意沟通方法,协调好相互间的工作关系。工作中要具备正确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有一句话叫做事高三级,做人低三分。
四、作为一个即将工作走向会计行业的新人,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1、有吃苦的决心,平和的心态和不耻下问的精神。作为一个新人,平和的心态很重要,做事不要太过急功近利,表现得好别人都看得到,当然表现得不好别人眼里也不会融进沙子。
2、工作中要多看,多观察,多听,少讲,不要说与工作无关的内容,多学习别人的艺术语言,和办事方法。
3、除努力工作具有责任心外,要善于经常做工作经验总结。每天坚持写工作日志。主要是记录,计划,和总结错误。工作中坚决不犯同样的错误,对于工作要未雨绸缪,努力做到更好。
4、善于把握机会。如果上级把一件超出自己能力范围或工作范围的事情交给自己做,一定不抱怨并努力完成,因为这也许是上级对自己的能力考验或是一次展示自己工作能力的机会。
5、坚持学习。不要只学习和会计有关的知识,还要学习与经济相关的知识。因为现代企业的发展不仅在于内部的运作,还要靠外部的推动。要按经读书心得济规律和法律规定办事。有一位教育学家说过,当我们把学过的知识忘得一干二净时,最后剩下来的就是教育的本质了。这里我把“教育”改成“知识”,我们在大学里学习的知识也许会被淘汰,但那些最基本的学习方法永远是我们掌握最新知识的法宝。
10.会计心得体会 篇十
时间过得真快啊!这节课就结束拉!这学期学的会计手工实训是教我们怎么样做帐,首先先填记帐凭证,然后登明细帐,当我门把本次所有的业务都填了记帐凭证和明细帐后,就列一个试算平衡表试算平衡。然后就登科目汇总表。然后在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帐。最后在出报表(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这次的方法和上学期学的基本会计所说的步奏不同,以前是把所以的凭证填了,在做明细帐……而这次是一笔一笔的做完凭证就登明细。
由于我们是处于学习阶段,对这个作帐还不是很熟悉,所以老师要我门将这个月的所有业务分为了三个阶段来做的。第一阶段是本月的1-10号的所有业务,第二阶段是11-20号的业务,第三个阶段是本月的21-31号的业务。
这门课程随然结束了,不过仔细想想,确实这门课程的学习也确实给我带来了很多的体会和感受。
记得还没正式接触这门课程之前,就听别人说过会计手工实训这门课程需要我们自己动手。的确,每一张原始凭证的剪裁,粘贴,以及每一笔经济业务的记录,都是需要我们自己亲力亲为去完成的。虽然有点累,但不过这种自己动手的操作给我们倒是带来了一些乐趣,让我们这课上的很有意思。
当然,对于这门课程。我想我们所获得的并不仅仅是这份自己动手完成一项工作的喜悦,更加来自对书上知识的了解。也让我门学得更快速,学得更好。不得不说,大多数的老师在讲台上讲课,我们就看着PPT或者是看看书里的描述,虽然知识点覆盖的是比较全面了,但是我们也老是觉得有些知识点很抽象,感觉就是很茫然的。虽然会计知识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但是我们比较正规的学习会计知识都还是头一次。因此,尽管老师的讲课再怎么细,在怎么的好。我们也还是觉得有点纸上谈兵的感觉。没有实际操作好。
我觉得会计手工实训模拟的课程给我们带来的最大的收获就是使得我们对书上的知识理解的更加深刻,因为会计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我想虽然自己以后不一定会从事会计的工作,但是这种做会计的谨慎,认真,仔细的态度也将使我受益匪浅。以后要是从事会计工作的话,这门课程无疑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让我们知道怎么样去记帐,怎么样一步步的去操作。
我门在接下来的会计模拟实训的操作中了解到原来会计的工作是十分繁琐的。我们首相接触的是会计的原始凭证的填制,在日常的生活中虽然大家都见过发票,不过像什么现金支票,借款单,差旅费,领料单···我们都还是第一次看清楚了它们的真实的面貌,刚开始我们都比较积极的往上填写发生的经济数据,不过才发现有好多的填制方法我们都还搞不清。虽然在书上也有这些具体的填制要求,不过一旦拿到实际操作中来就是两回事了,当我门不知道作的时候,我只有翻开基础会计这本书来看。因此凭证的填制可以说是我们翻书来一项一项的完成的。在原始凭证的审核中我们运用到了书中的知识,并且大家也都是小心仔细的去一项一项的检查,这些知识虽然还是比较简单,但是我觉得从中确可以看出我们对知识的掌握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牢固的。
我们在填记帐凭证的时候,刚一听说要把书上的原始凭证一张张的撕下来,大家都十分的兴奋,可是也有些人不舍得撕,但是没办法,这是必须的。老师给我们示例了前面几张的记账凭证的填制,以及原始凭证的粘法后,接下来就要靠我们自己去完成了,由于对这些经济业务的不熟悉,因此在记账凭证的填制前,我们都是把每一项发生的经济业务都用会计分录表示出来了,便于我们进行记账
凭证的借贷方的科目以及金额的填写时少出错。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明细账的登记,首先老师很耐心地给我们大概讲解了这明
细账目的登记方法。然后就是我们自己操作了,大家都觉得这个和容易,就是把
每做完一张记帐凭证的数据直接往上面抄就是了,我开始做时也是那样,一边弄
着表格,一边和同桌的同学聊着天儿,不过这些数据一不小心就抄错了,要么是
把位置写错,要么是把金额填错,后来我们就都安静下来了。这些看似简单的工
作如果不认真不完成的话,也会很容易就犯错了。这门课程充分的体现出了,要
细心,而且也要有赖心。
虽然我们会计手工模拟实训的课时安排的并没有其他的课多,但是我却
觉得这种让自己亲自动手的操作课更加能从实践中带给我们更多的益处。上完了
会计手工实训课后,不少的同学开始唏嘘起来,大家也都觉得会计这门课给我们
带了很多好处,它给我们以后的实际工作做好了铺垫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加
了解帐是怎么 样作的。应该要怎么样来一步步的做。不过,我想会计给我们带
来的还不仅仅是知识而已,它是一种认真仔细谨慎的工作态度,同时,我觉得会
计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它让我门学会了细心,而且也培养了我们的耐心。
最后也感谢张老师不辞辛劳的耐心的负责的给我们讲解会计的知识。
杨玲
会计0934班
11.税务会计心得学习体会 篇十一
关键词:生本教育;小组合作;基础会计;中职教育;会计课堂
一、学科、学生特点分析
《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是中职教育电子商务专业的必修课之一,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为它既来源于生活中各企业经济体的实务操作,又建立在一些理论性比较强的基础原理上面。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多理论、多实践、多动手,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
中职生会计初学者,普遍缺乏信心、恒心、耐心,无论在数理基础方面还是在年龄的理性思维方面都缺乏优势。从学校的教学调查来看,中职生对课堂的要求却不低,非常抗议“教条主义”,注重课堂教学的创新性、活跃性、生动性。
二、教学现状分析
作为会计初学者的任课教师,我认为带领学生“入好门”,注重教会学生牢固掌握基本的原理,强调培养学生的基础素质,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为高二强调的实务操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是重中之重。
纵观几年的教学总结,我发现高一学生学习会计出现两级分化,学生学习状态悬殊,成绩严重分化。学习上,他们有的积极、主动、亢奋,有的无所事事、不知所云。考试成绩高分的可达98分甚至100分,低分的却只有20来分甚至10多分。据我对近几年学生成绩的统计, 90分以上与60分以下的比例大约为1:3。可见,学生高低分两极分化,学习效果悬殊。
那么如何改善这种现状呢?我认为只靠教师的个人力量是不足已的。为此,我想到了“以生为本,小组合作学习会计”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渗透“生本”理念,会计课堂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生本教育的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真正以学生为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郭思乐教授指出,学习小组是生本教学中重要的一环。
1.小组合作学习的涵义和分组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是根据一定的情况,将学生分成一定形式的小组,教师根据各小组的共同特点,分别与各小组接触,进行教学或布置学生共同完成某项学习任务。
构建合作学习小组是进行合作学习的组织前提。通常情况下,合作学习小组由2-6名学生组成,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策略,这样每小组成为全班的缩影或截面,具有平行性。
2.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
(1)合理分组。分组是小组学习的前提。以我目前任教的11商务1班为例,该班42人,分为7组,每组6人。我先让学生自愿组合,充分发挥学生友好合作、愿意合作的意愿;然后,根据学生课堂表现、考试成绩、性格、表达以及组织能力、男女搭配等进行调整。我采取的分配原则是好带差,杜绝强强联合、弱弱联合。除此,要使合作小组能够正常运行,合作富有成效,还必须做好以下两点:第一,每组自主选举一名得力的组长;第二,每组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和口号。学生很富创造力,如他们起了“愿者上钩”、“三好组合”、“快解队”、“海盗队”等组名;用了“鼓励鼓励,永远奋进!”、“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海盗!海盗!不好不到!”等口号,振奋人心。
(2)明确学习任务。学生必须通过会计实践来巩固理论。教师要根据学习进度及实际情况,合理布置任务。如在学习了“采购过程核算”的相关理论知识后,我把“某工业生产企业采购过程的核算和采购成本的计算”的任务布置给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3)小组合作学习。每小组明确学习任务后,便进入合作学习阶段,这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在这过程中,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形成小组的学习成果;教师灵活参与,在巡查中关注学生,给予点拨与导向。在上述任务中,我发现各小组讨论热烈,成绩好的学生发挥主人翁精神,给予差生辅导、讲解,差生也能谦虚求助,大胆提出疑惑。这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当然,在这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有的小组是“假热闹”,组员聚在一起容易谈天说地,偏了主题;有的小组成员无法融入集体,要么自顾自的学,要么发愣,没有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
(4)全班交流探讨。这是让每小组的报告员向全班进行成果展示或汇报。在上述任务中,我先让两组展示成果(在黑板板书解题),然后引导其它组针对这两组的成果展开讨论、发表见解、提出疑问等,最后达成一致。
(5)及时评价反馈。
①教师总结评价。教师要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成果展示等进行及时评价。教师的总结评价要以鼓励评价为主,以小组集体的评价为主。教师还可以和学生共同评出“最佳搭档奖”、“最佳小组奖”、“最佳创新奖”等,以促使学生增强集体荣誉感,激励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兴趣。
②学生自评、互评。新课程评价倡导把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并注重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的“过程”是相对于“结果”而言的,是指对学生学习所经过的各个历程的学习行为及其成效的评价,过程性评价比结果评价更为重要。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是了解过程的关键人物。为此,我设置“学生自评、互评量化表”。
四、结语
综上,“渗透‘生本理念,会计课堂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对于改善目前的教学现状具有一定的成效。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能较有效地促进会计初学者牢固掌握基本的原理,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友好互助的人际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除了在课堂实施外,如何培养学生自觉地形成长期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深奥的课题。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与实践中继续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海波.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第14版)[M]. 立信会计出版社,2009.
[2]郭思乐.教育激扬生命——再论教育走向生本[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王坦.合作学习导论[M].教育出版社,1994.
12.税务会计心得学习体会 篇十二
一、倚重调查加深与九零后的沟通。开课前的问卷调查、后续阶段性的教学反馈问卷调查、课后有针对性的交流和结束课程后的问卷调查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工作
1.课前调查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的学习目的、对这门课程的个人理解情况、对教学上的要求, 通过学习目的的了解, 教师可以掌握有多少比例的学生想深入学习 (如想专转本或成人本科考试) , 有多少学生想工作, 具体到想争当专业课尖子生的, 依此信息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推荐不同的自学方法和课外书籍, 也可以在结束课程时, 提示学生与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对照, 找出自己没有实现预定目标的原因, 今后的学习可以有的放矢;
2.九零后的学生百分之百的希望教师以学生为中心, 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平等的交流方式, 最好不要再有高考式的题海战术, 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 能在课堂上用电脑完成作业 (最好是没有作业) , 这对课时固定、教学内容多的教师来说的确是个难解之题。笔者认为以“两条主线、一张报表”为授课中心内容, 以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为授课目的, 这样的教与学深受九零后的喜欢, 得到学生的认可, 同时也取得了预期的理想效果;
3.后续阶段和课程结束后的反馈调查问卷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存在困惑的知识点, 困惑的原因是什么, 自己是否已经通过查找资料得以解决, 对教与学进行评价。教师在总结问卷调查资料时可以及时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进度、增减教学内容与学生一同进步。学生困惑的知识点正是教学的薄弱环节, 也是学生最不好理解的知识点, 用学生可以理解的语言和学生经历过的事情来讲解这些知识点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在调查问卷中提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到底在借方还是在贷方, 进项税还是销项税总是不清晰, 这时如果教师详细讲述增值税一定会令学生更困惑, 他们没有这方面的感性认识, 如果从“税收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谈起, 税务部门对国家认定的一些企业进行征收增值税, 企业在采购环节先交给销售方进项税, 在销售环节再向购买方收取销项税, 用得到的销项税减支付的进项税 (一定得到税务部门的认可) 的差额就是上交的增值税, 然后可以加深记忆进项税与采购材料捆绑在一起, 那一定在借方, 销项税与销售商品捆绑在一起, 一定会在贷方。这是笔者用学生自己解决困惑时总结出来的加深记忆法。学生在做习题时这方面的困惑再没有出现过。这也可以说是九零后“走自己的路, 让别人跟着自己走”吧。
二、以“两条主线、一张报表”为授课中心内容, 以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为授课目的
众所周知, 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专业培养的角度来说就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因此, 要求高职高专毕业生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 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具备较快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所以很多院校都在改革, 针对用人单位的普遍意见 (学生缺少实践能力) , 都在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上花了很多的功夫。但在改革的过程中, 又走入了一个误区—忽略了理论知识。笔者发现, 会计实训是很重要的, 但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面对初学会计的学生来说, 如何打好理论基础、面对一群对会计知识所知甚少的学生, 如何处理好理论和实践 (通过实训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对接) 的衔接关系, 笔者认为以“两条主线、一张报表”为授课中心内容, 以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为授课目的, 可以引导学生“先见森林后见树木”, 目的是突出会计知识点的相互联系性, 并将这种联系贯穿始终, 再详细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具体的理论和实训内容, 既可以理论在先的学习, 实训在后的掌握, 也可以实训在先的掌握, 然后是理论层面的加深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起到的是引领的作用, 始终以学生为主体, 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通过与学生对问题的探讨完成教学任务。
1.第一条主线:会计的定义→会计的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和帐户→会计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 →会计分录。这是一条以理论为主的知识链, 这里面的知识点相互联系, 可以说是环环相扣层层递深。当给出这么多概念的时候, 这群九零后真的是目瞪口呆, 不过当看完一个企业会计人员简单的业务操作过程和阅览了毕业生的综合模拟实训资料 (也可以是企业会计资料的影印资料) , 教师再举一些现实生活中的简单易懂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这一个陌生的知识链就鲜活起来。通过观看会计人员的工作过程和结合学生已有的对会计的感性认识, 学生得知的结论是:会计是和钱打交道的, 记账算账是他们的主要工作, 还要有账本 (专业些叫会计账簿) 和一定格式的报表 (专业术语叫财务报告) 。最熟悉的是那张利润表, 学生还是可以看懂一些的, 但是上面写的一些文字大部分是看不懂的, 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学生都清楚是指什么的, 此时完全可以提示这些是会计科目和帐户 (这就是会计的语言) 。当企业的出纳人员 (提示学生先想自己取钱的过程和得到的票据) 到银行取5000元现金时, 在会计上就可以理解成企业库存现金的增加和银行存款的减少, 在会计的语言中应该这样写下来:借:库存现金5000贷:银行存款5000这就是会计分录, 这就是会计的语言, 而运用好会计语言要记住一个有用的口诀 (规则) :又借必有贷, 借贷必相等 (这是前面知识链会计方法中的具体内容) 。这时学生对会计基础理论就有一个高视角的感性认识。在后续的学习中不断丰富内容, 最后学生可以随意对知识链进行展开, 自我检查理论学习的效果。
2.第二条主线: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这是一个以基本技能为中心的知识链。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结束学习之后应该能达到了解各会计岗位的职责, 按岗位完成简单的一个月的所有工作—从取得和审核原始凭证到编制记账凭证到登记各种账簿到最后的编制好主要的会计报表。如果教师简单地讲授知识点, 学生一定不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只会被动的听课, 结果是快速记住快速遗忘, 这就需要教师的巧妙引领, 首先, 不要孤立这条主线, 它与第一条主线可以并驾齐驱, 在讲到会计的内容时就让学生调动已有的生活经历, 将家长给的生活费进行详细的记账, 给学生一张银行存款日记账的帐页, 五到十张记账凭证, 同学生探讨家长给的生活费应该写在银行存款日记账的哪一栏、如果某一天到超市消费 (提示学生从超市得到的票据就是原始凭证) 这笔金额应写在哪一栏、这笔消费在日记账应该如何写摘要的内容、余额栏是什么意思、如何计算余额, 这些问题学生都会用生活经历很轻松地就完成了一周的登记任务, 同时也为第一条主线的帐户理解和掌握奠定了基础, 同时也为第二条主线会计凭证的教学活动进行了热身。这时如果再布置学生利用练习册的一套登记银存日记账的业务题来完成日记账的简单规范的登记, 提示学生阅读教材的相关章节的登记规则, 等到教学进度到达账簿这一章时, 学生再调出这张银存日记账页, 没有登记完整的栏目 (对应科目、结账和过账) 均可以补充完整。这些过程都是学生自己主动完成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的全过程。有学生提出一个可爱的问题:可否将银行存款日记账的帐页设计得更有个性化, 保留原有的结构, 在纸张和旁白处贴上个性化的小贴纸呢, 这个问题得到大多数女同学的认可。笔者也很欣赏学生的提议, 这群未来的九零后会计人员应该会让枯燥的会计数字动起来可爱起来吧。毕竟这是一群“走自己的路, 让别人跟着自己走”的新新人类。这样的学习和讨论, 学生的动手能力不仅得到了提高, 而且学生也学会了与高中不同的学习方法, 取得的成果也增强了今后学习的自信心, 学生对会计这门课程更加感兴趣。
3.一张报表指的是利润表, 学生对这张表在第一次阅读时就有感觉, 并且可以简单谈论这张报表的主要内容, 如果加入教师的简单提示 (企业经营一段时间一定会计算自己是否赚到钱) , 在第一条主线中适时的加入, 不断地与学生探讨 (如在会计科目和帐户时, 进一步利用学生的感性认识解释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内容) 利润表的结构、项目、金额、计算的过程, 尤其在第一条主线中就同学生一起分析了“利润=收入—费用”这个极其有用的恒等式, 现在的讨论就是前面的一个加深, 更加具有专业性。留给学生思考的是这些金额同前面介绍的帐户是什么联系, 企业在何时计算利润等问题, 带着问题学生在今后的学习时有的放矢, 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多次的讨论利润表或学生课外阅读相关内容, 学生已经对利润表的结构非常熟悉并且主动将利润表同损益类帐户的月末结转结合起来, 再次通过播放企业的业务操作过程, 提示学生注意总账是根据什么登记的, 学生又可以自动进入会计核算程序的知识点。这时只需上交一张自己完成实训题的利润表, 讨论在编制过程中的困惑和成功消除困惑的心得即可完成报表的讲授任务。
“两条主线、一张报表”贯穿始终, 由浅入深相互依存, 学生通过与教师的交流, 教师通过解答学生的困惑和提示学生的学习方向和方法, 教与学的过程在各种有效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模拟实训场地的参观和企业人员的演讲) 的辅助下完美的落下帷幕。为学生今后的其他专业课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人性化的考核机制是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动力。
考试作为学生评价体系的重要指标, 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为此, 在考核方法上不应再以一张考卷来决定学生成绩, 而是应将考核的形式多样化, 将学生所学理论、实务相结合, 把学生的平时成绩、实训过程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融入考核范畴, 最后得到学生的总成绩。笔者认为, 该课程的考试, 应对基础理论部分实行“考教分离”制度, 对基础技能实训部分实行“操作验收”制度。期末该课程考核成绩的各部分分值比重进行综合评定, 既可以采用百分制也可以评定等级。最主要的意旨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公平竞争意识, 养成踏实学习的良好习惯, 不是走形式更不是考前的临时突击。
考核分两部分:1.期末考试采取教考分离的闭卷笔试方式, 占总成绩的50%, 以基础理论为主;2.平时的考核分两大项目:第一项根据学校的常规管理要求, 考核学生的出勤率和书面作业的完成情况, 占总成绩的10%;第二项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实行“操作验收”制度, 占总成绩的40%, 考核内容可分为五部分: (1) 会计凭证操作 (2) 会计账簿操作 (3) 会计报表操作 (4) 更正错账 (5) 书写要求。各部分分值比重依次为35%、30%、20%、10%、5%。具体的考核细则教师已经对学生做好了解释工作,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 合理分配学生时间, 查阅教师推荐的课外书籍, 做自己考分的主人。
“操作验收”制度更突出人性化的部分是:学生上交的五部分资料按学生完成的时间和效果共同打分, 主要是鼓励学生主动学习, 独立完成实训的内容。例如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是账簿考核的一个项目, 在具体讲授会计账簿登记规则之前, 学生在第一条主线也已经亲自动手完成自己一周生活账的记录, 根据教师的提示又练习了企业一个月业务的银行存款的登记, 完全可以在账簿讲授前上交资料, 这时上交的符合要求材料能得这个项目的百分, 在会计账簿登记规则教授后上交符合要求的得这个项目的八十五分, 最后结束课程上交的虽然符合要求只有这个项目的七十分。
总之《基础会计》要改变过去讲细、讲透的教学方法, 在深入了解学生的要求的基础上, 为学生的积极参与创造条件, 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 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的同时, 引导学生刻苦钻研积极动手, 取得解决问题的成功, 体验成功后的自信。最主要的是要将学生努力培养为心智健康的具有会计职业道德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专业人才。
有一段关于教育家长的文字:“关心和担心是不同的, 关心, 当我们说到关的时候, 是一种关联感, 是一种关系。我注视着你, 思考着你, 但我不会干涉你。因为我够不着, 因为你在我的手臂之外, 但在我的视线之内。担心, 就不同了。担, 扁担的担, 是一个动词, 是要用手、用肩、用腰、用双腿、用气力的一份担当。其实, 一个人是担不起另外一个人的。天下所有家长对自己的孩子, 可以多关心, 但要少担心。”教师何尝不也是学生人生旅途的另一位家长呢!
参考文献
[1]汤洪俊:高职院校会计基础教学方法调查分析管理科学文摘2009年28期
[2]孙金平:《基础会计》教学中歌谣式教学方式初探[J].会计之友 (上旬刊) , 2009, (03)
13.会计实验心得体会 篇十三
本学期我们在会计老师的悉心教导下上了为期4周的会计实务实验课程,课程所用的资料以利康食品厂业务为实验资料,从而使我们的课程更具现实性和实践性。我们的实验步骤分为设置账簿、登记总账明细账、结账、编制会计报表和整理装订实验资料,具体如下:
一、设置账簿
首先根据老师下发的会计实验资料设置总分类账、库存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资产类、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以及损益类等明细账,并把资料中所列期初余额,登记在相关账户借、贷方余额栏内。
二、登记总账明细账
首先对于每笔业务,先用文字描述业务,再写出其会计分录,然后根据会计分录填写记账凭证,由于资料有限,我们一共只填写了13张记账凭证。记账凭证填写完毕后,我们根据记账凭证填写总分类帐、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各类明细账,登记账簿时使用蓝黑墨水书写。根据老师的要求,我们还设置填写了T型帐。
三、结账
首先详细检查实验资料中所列的每笔业务,是否全部填制记账凭证并据此记入账簿,是否有无错记账户、错记金额,如有应及时补正。其次在保证各项经济业务全部准确登记入账的基础上,结出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总账和各类明细账的本期发生额与期末金额,使用红色墨水书写进行冲账,为编制会计报表作好充分准备。
四、编制会计报表
根据T型帐或总分类帐,我们将总分类账户发生额试算平衡表、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填写完毕。
五、整理装订实验资料
按照老师的要求,将填写完毕的实验资料即进行排序,然后填写会计目录,最后装订资料。
会计实验虽然步骤简单,但实验过程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在实验中我犯了不少错误,现总结如下:
一、实验中我们根据业务写会计分录,但我有好几笔业务的分录不会写,而且有些分录写出来也不正确,这时我切实体会到了学习理论的重要性,分录不对的原因有没将运费算进购买商品的成本、要不就是随意合并分录。后来,在老师的指导下,我才将所有的会计分录正确写出来,从而保证了记账凭证的正确填写。
二、我在登记总分类帐、日记账上也出了一些错误,有时将银行存款的钱数登到库存现金去了,因为对于中国工商银行转账支票存根那笔业务,我一直认为贷方科目是库存现金,后来和同学讨论时才发现贷方科目原来是银行存款,这导致我要重新填写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总分类账和日记账,当时真时气坏了。另外,在填写凭证时,金额填写也经常出错,有时将一千填成了一万。由于登记管理费用、制造费用等明细账时,是根据我纠正过的总分类帐填写的,基本上不出什么错,但是金额有时也还会填错。
三、结账时,我算余额时经常出错,余额出错,导致我又得重做一份,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
四、装订材料时,一开始没按照老师要求的顺序来装订,导致重装了两次。
学完这学期的会计实务实验课程,我也有自己的一些实验心得体会,如下:
一、老师上课讲解业务时有时我会走神,不够专心,导致我经常记错一些东西,如分录、金额等,给后面的实验制造了不少麻烦,不过这也使我明白专心的重要性,做事一定要专心,专心,再专心!所以在以后学习和生活中我做事一定要认真专心,不能三心二意。
二、我发现自身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编制会计分录不够熟练,另外自己不够细心,经常看错或抄错数字,导致余额经常出错,所以不管做什么事,一定要细心,不要马虎,这样我们才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三、在实验中我基本按照老师进度走,有时落后一些,这时我会向进度快的同学请教,及时跟上老师的步伐。所以课程结束时我相对比较轻松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平时比较懒的同学就比较麻烦了,面对一大叠凭证,他们头都大了。所以我们要养成当日事,当日做的好习惯,凡事不要拖,否则到头来吃亏的还是自己。
四、会计实验增强了我的动手实践能力,强化了我的理论知识,我深切体会到“走出课堂,投身实践”的必要性。
五、作为一个会计人员一定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专业思维能力,具备诚实守信等端正的职业操守和敬业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平和的心态,才能做一个合格的会计!
【税务会计心得学习体会】推荐阅读:
税务培训学习心得07-21
税务工作心得体会感想06-22
税务培训心得体会范文06-25
税务师事务所实习心得体会06-15
税务会计工作报告08-02
税务会计岗位职责09-11
税务会计考试题10-14
税务会计习题第七章11-07
税务会计员简历表格09-20
税务会计人员财务工作总结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