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通信解析服务软件

2024-07-17

卫星通信解析服务软件(精选6篇)

1.卫星通信解析服务软件 篇一

软件行业的三类主要盈利模式

1合同项目模式

合同项目模式是指:甲方(客户方)和乙方(开发方)签订合同,甲方委托乙方开发合同规定的项目。甲方出钱,乙方干活,项目的产权通常属于甲方。合同款的支付方式视项目复杂性而定,一般至少分“首付”和“尾付”两次:甲方先支付一定的首付款后,乙方再开工。乙方把活干完了,甲方验收通过后,乙方再拿到合同尾款。复杂项目可能分多次付款。

一、对于开发方而言,合同项目模式有如下优点:

(1)公司承接合同项目的门槛相对比较低,创业起步比较容易。只要你愿意干活,不怕辛苦,不怕利润低,总有机会承接到合同项目。很多公司创业初期都是靠承接合同项目来养活公司的。

例如,电子政务行业,最牛的电子政务公司也不能够把所有的合同项目全部承接下来,一家通吃。即使有些公司老板的亲戚是省长,能够承接省级规模的项目;他也不可能阻止别人拿到县级、乡级、村级的合同项目。

(2)项目失败的代价比较低。由于是客户先付款,自己后开发,即使项目失败了,开发方也不会出现血本无归的状况。

(3)项目经理通常得到最全面的能力锻炼。他不仅要把活干好,而且要学会和客户打交道,甚至学会讨回合同款。这种能力是被逼出来的,算是聊以自慰的优点。

二、对于开发方而言,合同项目模式亦有如下缺点:

(1)项目需求受制于甲方,开发过程很疲惫。开发过程中甲方可能不断变更需求,由于甲方出钱,是上帝,开发方只能听命于甲方,导致被客户牵着鼻子走,开发过程很疲惫。

(2)项目验收和收款的过程很艰辛。合同项目通常不会一番风顺,乙方很难让甲方感到满意。甲方担心乙方的工作质量不好,担心乙方拿到尾款后就不理甲方了(或者跑了),所以甲方会找出各种理由来推迟项目验收和支付尾款,导致乙方很疲惫。

(3)缺乏规模复制效益。由于合同项目都是针对特定客户(甲方)的特定需求而签订的,即使乙方做成功了一个合同项目,他也很难“复制这个项目”直接卖给下一个客户。几乎每个合同项目,乙方都要重新经历“营销、开发、验收和收款过程”。由于缺乏规模复制效益,这种盈利模式的公司很难发展壮大。

中国的绝大多数软件公司,由于自身实力不够强,普遍采用“合同项目盈利模式”。虽然能够生存下来,但是活得很累,诞生了“软件民工”一词。

有没有办法让“合同项目盈利模式”的软件公司发展壮大?有,关键在于避开或者解决“规模复制效益”问题。

一、只给少数大客户干活,不断从老客户那里承接新的项目

与其从市场上到处找合同项目(成功率比较低,销售成本比较高),不如把公司所有资源集中起来,只给少数大客户干活。做好一个项目后,再从这个“老客户”那里承接新的项目。

这种模式的好处是:给大客户干活,每个项目的利润通常比较高,也许比从多个小客户那里承接多个小项目的总利润还要高。如果再从“老客户”那里承接新的项目,实际上是“复制了客户关系”,减少了开拓新客户的代价。如果新项目是在老项目基础上进行的,又复用了老项目的成果,减少新项目的开发代价。

想与大客户攀上关系,从大客户那里接到项目,起步是比较困难的。倘若做成功一个大客户项目,就要设法牢牢地“绑着”大客户(傍大款),源源不断地从大客户身上获取新项目。同时要建立竞争壁垒,避免其他公司来争抢大客户的项目。

二、从承接合同项目转型为“人员外包”

不要企图承接很多合同项目来发展壮大公司。因为任何一个合同项目都不容易做好,一个公司正常情况下能够做好的项目总数是有限的。合同项目数量过多了,超出企业的负荷,会使人们疲惫不堪,使企业陷入混乱,得不偿失。

为什么非得要把“合同项目”承接到自己公司开发呢?既然合同项目都是人开发的,乙方把“人员”外派到甲方去做项目不也一样吗。

“人员外包”模式是指:乙方不承接甲方的项目,而是根据甲方的需求,外派人员到甲方去工作,由甲方管理,乙方靠人力资源差价来赚钱。倘若甲方愿意为外派人员支付X元/人月,而乙方的人员成本是Y元/人月,那么乙方公司就能赚取(x-y)元/人月的利润。

“人员外包”实质上是“贩卖劳动力”,这种模式具有规模复制效益。人员外包模式的软件公司要想赚更多的钱,它必定走“量贩”路线:招进来的人员越便宜越好,贩卖出去的劳动力越多越好。公司老板会赚大钱,但是员工收入比较低,被老板“卖来卖去”,极没有归属感。

2通用产品模式

通用产品模式是指:开发方自己出钱研制产品(产权属于自己),产品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可以卖给任何目标客户,而不是只卖给一个客户。

一、对于开发方而言,通用产品模式具有的优点

(1)产权属于开发方,开发过程由自己主导,不受制于客户。客户出钱购买产品,他可以提出问题、需求、建议等,但是不能要求开发方必须按照客户的需求来开发。所以通用产品的开发团队不会像合同项目那样被客户牵着鼻子走。

(2)通用产品不是为某个特定客户开发的,它适合于所有目标消费群体。如果客户A购买了产品,那么开发方无需修改产品,也可以卖给相同消费群体的客户B,即具有规模复制效益。软件产品的复制成本几乎为零,即使销售不好,也没有库存积压问题,相比于硬件产品而言,极具优势。

二、对于开发方而言,通用产品模式具有的缺点

(1)创业起步难,失败代价高。开发方自己先出钱开发产品,开发好了才可以销售,开发产品的投资比较大,创业起步比较难。万一产品卖不出去,前期的开发投入全部血本无归,失败代价很高。

(2)在中国,通用软件产品的最大障碍是“盗版”。如果开发方做出了很好的通用软件产品,由于盗版者远远多于购买者,开发方很难赚到期望的利润。如果开发方做出了很差的通用软件产品,那么连盗版的人都没有(一点面子都不给),更何况购买,开发方还是赚不了钱。

三、国内通用软件产品的状况

国内软件公司无数,但是靠通用软件产品盈利的软件公司实在太少了,数一数,十个指头都用不完。

国内有不少优秀的面向个人的软件,例如词霸、杀毒软件等,由于盗版原因(打击个人盗版几乎是不可能的),使开发商无利可图。卖软件产品几乎是绝路。幸好互联网普及,面向个人的软件走上免费路线,彻底改变“卖软件”的模式,通过间接方式盈利(例如广告等)。

只有企业级软件,受盗版的影响不大。因为企业级软件很复杂,盗版软件用不起来,通常需要开发商提供服务(服务是不好盗版的)。即使盗版者无师自通地用好了企业级软件,开发方也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追回损失(打击企业盗版比个人盗版划算得多)。

在中国,看来只有“企业级软件”才可以走“通用软件产品盈利模式”。想做好通用的企业级软件产品,难度非常高,不是会编程就可以的。因为企业级软件的复杂度远远高于面向个人的软件。开发方必须把自己打造成为“企业级应用的领导者”,否则潜在客户不信任你的方法和产品,那么产品就无法通用。于是客户提出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多,开发方做着做着,就回到了“合同项目盈利模式”。

3运营模式(比如软件租用,网站运营)

“合同项目模式”和“通用产品模式”本质上都是“一次性消费模式”。例如,合同项目做完了,客户支付合同款后,开发方就不能再从这个客户获取后续收益,除非开发方承接了新的合同。开发方把产品卖给客户后,也不能再从这个客户获取后续收益,除非这个客户再次购买产品。

“合同项目模式”和“通用产品模式”的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下去,就要不断地“承接新的项目”或者“获得新的客户购买”,这种模式注定了艰难。

一、运营模式的特征

“运营模式”与上述“合同项目模式”和“通用产品模式”最大的区别是:运营不是一次性消费,而是持续消费,通过用户不断地使用运营商的产品或服务,使运营商持续获益。

运营模式获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要有“足够多的用户”和“足够高的使用频度”。

传统的运营商如电力公司、燃气公司、自来水公司,看起来没有多高的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可是它们很赚钱。因为无数老百姓每天都在用电、燃气、水,运营商每个月收钱,并收一辈子。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的发展,产生了更加多样化的运营盈利模式。例如移动通信的运营盈利模式,不仅有通话收费,还有短信收费、上网收费等。例如互联网的运营盈利模式,有广告收费,空间租用,软件租用,会员收费,交易收费等。例如证券交易所(就是证券交易运营商),不管股市涨跌,证券交易所都在收费,据说证券交易所获得的交易费比所有上市公司的利润总和还多。例如信用卡刷卡消费会产生交易费,你刷卡越多,信用卡运营商获利就越多。

为了使用户能够持续消费,用户每次消费的费用比较低,低到用户自己都觉察不到或者不在乎(太高了用户就不消费了)。当用户数量巨大时,对于运营商而言,累计收益是非常庞大的。例如,发一条短信1毛钱,用户不在乎这点儿钱,一天发十几条很常见,倘若全国有5亿人每天发十几条短信,运营商一天就能赚5亿元,而且每天都赚那么多钱。哪个做合同项目的公司和卖产品的公司能如此赚钱?

二、对于运营商而言,运营模式具有的优点

(1)每增加一个新客户,都增加了持续消费的基数。即使不增加新客户,只要老客户不流失,运营商照样赚钱。相比之下,合同项目开发商,如果接不到新的合同项目,它就没有新的收入,多么不容易啊。

(2)具有极高的成本优势、规模复制效益和增长空间。对于某项运营业务而言,运营商的研发成本和用户数量几乎无关,运营成本随用户大量增加而少量增加,但是运营收入随用户大量增加而大量增加。例如运营彩铃下载,运营成本主要是服务器费用和网络费用。下载一条彩铃1元钱,下载1人次或者下载100万人次,运营成本几乎不变,但是运营收入和下载次数成正比,后者是前者的100万倍。

“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的价值”和“用户数量的平方”成正比,理论上讲,运营模式具有的成本优势、规模复制效益和增长空间,是“合同项目模式”和“通用产品模式”无法比拟的。

三、对于运营商而言,运营模式具有的缺点

(1)运营一项新业务,不仅有基础设施成本,而且可能要长时间免费运营以吸引用户群体,期间公司只有支出没有收入,这种方式俗称“烧钱”。如果把公司的所有资金都烧光了,还没有盈利,还无法获得新的投资,那么公司就会倒闭,前期投入血本无归。

(2)互联网公司的业务太容易被模仿,同质化竞争严重。如果你创办了土豆网,挺吸引人的,那么很快别人就搞出相似的红薯网、芋头网等。同一业务领域的互联网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但是最终只有少数几家可以活下来,其他同类公司几乎都是陪葬。“运营模式”的竞争残酷程度远远超过“合同项目模式”。

2.卫星通信解析服务软件 篇二

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无线射频通信自动识别技术, 利用射频信号及其空间耦合和传输特性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 完成目标识别和数据交换目的[1]。近年来, 计算机互联网的技术与RFID、无线数据通讯等技术相结合, 实现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物联网 (Internet of things) 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物联网通过RFID公共服务信息网络, 利用对RFID标签的感知以及对信息服务器的定位, 实现全球范围内物品的跟踪与信息共享[2]。RFID编码解析系统是物联网的核心, 主要提供RFID标签的编码解析服务, 即根据RFID标签的编码实现应用服务的定位[3]。在RFID编码解析服务技术方面, 国际上目前的主要解决方案是由EPC global组织提出的对象名解析服务ONS (Object Naming Service) 。图1为ONS系统架构[4]。

ONS依托互联网的域名解析服务DNS (Domain Naming Service) , 提供商品类级别的编码解析服务。随着大量商品使用RFID技术进行标识和信息服务, 以及面向供应链的应用, 商品类级别的编码解析服务已经不能满足应用需求。而单品级的编码解析服务意味着编码解析网络要承载更多的数据访问, 使用类似系统作RFID编码解析服务器数据请求量的估计,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统计, 目前中国一个DNS根解析服务器峰值的连接数可达每天上亿条, 每秒约有上万次请求[5]。

针对此问题, 解决方案一般有两种。首先, 使用服务器集群是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例如某运营商省分公司的DNS服务器为多个省铁通用户作域名解析服务, 峰值的连接数为30万个, 通过硬件设备F5LTM600的负载均衡功能, 实现了DNS服务器的负载均衡, 提高了整个系统的性能和高可用性[6]。另外一种方案是从服务器软件着手, 提高编码解析软件的效率。本文在通用的RFID编码解析系统CRS (Code Resolution System) 架构上, 详细设计和实现了一种高速的编码解析服务器软件。

1CRS系统架构

CRS系统架构如图2所示, 其中主要由四部分实现编码解析功能, 即根服务器, 授权服务器, 本地服务器, 缓存。

· 根服务器 (R-CRS) Root CRS为CRS网络中的根服务器。根服务器接收来自本地CRS服务器的请求, 并返回编码对应的授权服务器的地址;在系统维护机构审批后, 管理员可以配置根服务器发起全网的服务器数据的更新。

· 授权服务器 (A-CRS) Authorized CRS为CRS网络中的授权服务器, 由R-CRS或者上一级的授权服务器授权, 储存某一编码解析域的权威数据, 负责返回权威数据或者编码对应的其子授权服务器地址。

· 本地服务器 (L-CRS) Local CRS为CRS网络中的本地CRS, L-CRS中包含解算器, 只负责对用户用于信息查询的编码进行相关的解算并转发查询请求, L-CRS不负责存储任何权威数据, 只是编码解析网络的一个查询接口。

· 缓存 (Cache) 在本地服务器和各级授权中服务器使用一定机制存储查询信息的返回结果, 减少网络查询请求, 降低系统服务器的负担, 同时缩短了查询路径, 提供了效率更高的查询。

2关键技术

2.1网络编程技术

影响服务器性能主要包括三个因素:即线程开销、I/O瓶颈及无效连接消耗。虽然产生单个线程的代价不大, 但编码解析服务器往往要面向成千上万的服务请求, 线程创建和上下文切换会让系统不堪重负。I/O瓶颈指的是服务器的大量网络I/O将CPU时间完全耗费在协议处理、事件处理、内核用户上下文切换等方面[7]。系统I/O瓶颈是影响网络服务器性能的关键因素, 目前常用的I/O技术包括同步I/O技术、同步非阻塞式I/O技术以及异步I/O技术。在请求高速并发的情形下使用同步I/O技术会造成程序的严重阻塞。同步非阻塞式I/O技术中的Select、Poll机制需要遍历整个文件描述符集来判断是否有非阻塞的I/O就绪[8], 也不能满足编码解析请求高速并发的情形。异步I/O技术中的AIO机制仅与I/O相关, 不能关联网络连接, 在编码解析请求I/O操作完成后, 需要创建新线程来解决网络操作以及事件关联[9,10]。对于Poll机制, 其支持的文件描述符上限是最大可打开文件数目, 满足并发连接的要求, 并且只对“活跃”的连接进行操作, 系统开销小, 因此采用Poll技术来改进服务器的网络I/O, 能够提升服务器的性能。无效连接消耗指的是有些客户端连接在连接上来后什么事情也没有做, 导致网络服务器端创建线程, 消耗系统资源, 因此系统必须有超时机制, 保证连接超时后服务端的资源自动释放, 系统资源应该为活动连接服务。

本文选用的网络编程技术是基于自适应通信环境ACE (Adaptive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技术的C++网络编程。ACE是一种开放源代码、面向对象的框架结构。首先, ACE并发编程模式设计能很好地管理系统线程调用, 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与管理, 从而降低线程的开销;其次, ACE中对Poll技术进行了封装, 能够方便地进行Poll操作调用, 极大提升服务器软件的网络I/O能力, 在后文中, ACE所封装的Poll技术被称为Epoll (Encapsulated Poll) 技术;此外, ACE网络编程中封装的各种API中具备超时参数, 避免了无效连接给服务器软件带来的较大消耗;最后基于ACE的网络编程框架使用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软件开发中系统复用难度, 其软件具备较好的系统移植能力与扩展能力[11]。因此, 本论文使用了基于ACE的网络编程。

2.2Dispatcher模式

RFID编码解析网络中有根服务器、授权服务器、本地服务器这三种服务器组成, 尽管它们解析网络中担任不同的职能, 但从程序编写的角度而言, 它们对网络功能的实现需求是基本相同的。本文设计的CRS系统, 在程序中实现了三种服务器角色的功能, 通过配置文件进行角色区分, 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网络模块, 也有利于编码解析网络的部署。由于网络模式的ACE框架并没有提供合适的解决此问题的方法, 为此, 本文在使用ACE类的基础之上采用了Dispatcher模式来实现业务的分发, 使得三种服务器角色之间的业务模块遵循统一编程接口的同时互不干涉。该部分的UML简略视图如图3所示。

3服务器架构

CRS服务器的主体程序采用ACE中反应器 (Reactor) 模式, 结合多线程模型来实现I/O操作的并行化, 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单独用反应器框架的缺点。选用Reactor框架来响应事件驱动, 让服务器稳定性达到最优[12]。如图4所示, CRS服务器在层次结构上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为网络通信和本地文件IO。网络通信处理网络连接, CRS系统为不同的业务提供TCP和UDP的访问连接。本地文件主要包括服务器的配置文件, 缓存文件以及L-CRS包含的解算规则文件;第二层是数据解析层。网络报文在这一层被解析, 并根据报文类型判断请求的类型, 进行业务分发。业务分发主要是通过读取配置文件, 然后设定针对于不同角色服务器对应的的业务处理。配置文件和缓存文件在服务器程序启动时加载至内存, 其中L-CRS服务器中有着解算器, 可以加载本地规则文件;第三层为业务处理层, 实现了各种业务对应的服务操作, 包括服务器管理、配置等等。当系统配置完毕, 程序会分别打开TCP和UDP网络服务端口, 服务端口设定成功之后, ACE就会开始事件循环, 等待客户端进行连接, 根据挂钩方法进行相应的事件处理。

4CRS的模块实现

4.1CRS的模块划分

服务器程序可根据模块的性质分为业务处理层和资源操作层。CRS包括九个模块, 如图5所示。资源操作层有网络、数据库、XML和定时器四个模块, 它们主要是实现对相应资源的处理, 并给业务处理层提供调用接口, 从而消除具体业务与底层操作的耦合;业务处理层包括业务分发、报文、缓存以及解算器模块。此外还有日志模块, 横跨业务处理和资源操作两层, 主要用来记录资源操作层的异常或者业务处理层的事件。由于篇幅有限, 下面只对主要的报文模块、缓存模块与日志模块进行说明。

4.2网络模块

网络模块是整个服务器程序的核心, ACE中封装了不同平台下Socket的API, 使得程序能够在多平台下方便地移植。ACE将底层C操作封装成一个个能够方便调用的处理类, 简化了网络编程[13]。本系统的网络模块使用的就是ACE的网络封装类, 为整个系统提供网络服务。网络模块类图如图6所示。

NetworkServerInterface和NetworkConnector-Interface用于定义给业务处理类所提供的网络调用接口, 如GetMessage () 、Send () 、Reply () 等。其中NetworkServerInterface具体由TCPAcceptor、TCPServer和UDPServer三个类实现, TCPAcceptor实例在监听到TCP连接请求并建立连接后, 指定TCPServer实例进行数据流处理, 然后继续监听端口, 当有多个连接到来时, TCPAcceptor实例会创建多个TCPServer实例。TCPServer和UDPServer通过调用DispaterInterface实例进行业务分发。当服务器需要主动发起连接时, 业务类可以调用NetworkConnectorInterface提供的方法。

网络模块使用Reactor框架, ACE_Event_Handler是ACE框架中所有反应式事件处理器的基类。NetworkServerInter-face和Network-ConnectorInterface都继承自这个类, 程序通过重载其中的get_handle () 、handle_input () 、handle_close () 等方法, 十分灵活地与ACE_Reactor框架相结合。

4.3缓存模块

在服务器运行时, 缓存是存储在内存当中, 当服务器由于某种原因关闭时, 就可以将信息保存在XML文件中, 以便下次启动时重新加载。实现缓存更新的模块为定时模块, 系统配置中会设定缓存更新的周期时间, 程序会周期进行缓存的更新。定时模块采用的也是ACE中的Reactor框架。在网络模块中, NetworkServerInterface和NetworkConnector-Interface是ACE_Event_Handler的继承类, 同样, 本文定义了一个用于定时更新缓存的类CacheTimer, 同样继承自ACE_Event_Handler。

其中, 挂钩方法handle_timeout () 被重载, 更新时间到期时, 这个挂钩方法被调用以实现缓存的定期更新, 如图7所示。

4.4日志模块

日志模块的功能是使用ACE_Log_Msg类实现, 在ace/Log_Msg.h头文件中定义了所有的日志输出宏, 本文主要使用其中的ACE_ERROR ( (Severity level, string, …) ) 和ACE_DEBUG ( (Severity level, string, …) ) 。日志文件的大小、文件名等信息可以在程序中写死, 也可以使用日志策略进行配置。在本程序中采用后者, 配置方法是在程序启动时加载的svc.conf文件中加入以下代码:

dynamic Logger Service_Object * ACE: _make_ACE_Logging_Strategy () ″-s crs.log -m 10 -f STDERR| OSTREAM| VERBOSE_LITE″

以上配置的结果是输出的日志文件名为“crs.log”, 大小为10KB, 将信息同时输出到日志文件和控制台中, 并在每条信息前加上信息类型, 输出时间及进程号。如下所示:

5系统测试

客户端的界面如图8所示, 其中通过输入编码, 设定L-CRS地址, 发起查询。L-CRS就是整个查询过程中的代理, 在解析网络中进行递归解析之后, L-CRS就会返回给客户端信息。而服务器的角色设置则使用XML配置文件来设置, 在Server Role选项中填入应配置的角色, 如L-CRS中则输入L-CRS即可, 服务器程序启动时自动配置其为相应角色, 从而实现了Dispacher功能。

本测试采用IXIA公司生产的流量发生器模拟高并发的编码解析请求。通过设置, 流量发生器IXIA400T可以产生CRS通信协议数据包向服务器发起请求, 并且通过其IxExplorer软件显示服务器的回复结果。

测试使用一台PC机充当服务器, 其上安装CRS软件和数据库等。PC机的配置如表1所示。

分别记录服务器在相同数据率下使用普通I/O处理机制与采用了Epoll的I/O处理机制, 通过IxExplorer记录服务器程序的处理效果。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可知, 当发送数据包个数较少时, 两种机制下服务器都能接近100%的响应编码解析请求, 但Epoll机制下最多每秒可响应3255个请求而普通I/O机制下最多每秒可响应3200个请求。当发送数据包个数逐渐增大时, 两种机制下服务器响应个数都在下降, Epoll机制下降幅度比普通I/O机制要小得多, 并且当发送数据包个数达到流量发生器最大发送速度时, Epoll机制下服务器响应个数仍为3100个, 而普通I/O机制已经下降到2000个。

通过对比, 可知Epoll机制能够更好地支持I/O并发, 并且服务器的抗压能力更强, 高负载情况下比普通I/O机制性能提升了40%左右。

6结论

本文结合RFID编码解析网络的需求, 运用ACE网络编程的技术, 选择了ACE Reactor框架作为网络模块的核心架构。通过对系统模块的详细设计, 实现了一种高速的RFID编码解析服务器软件。测试表明, 改进的服务器软件具备更高速的请求回复能力。

摘要:分析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编码解析网络特点, 总结FID编码解析服务器软件在设计时需要面对的挑战。通过选用ACE (Adaptive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网络编程技术, 使用Reactor框架作为网络模块的核心, Dispatch模式进行基于角色的业务分发, 实现了一种高速的RFID编码解析服务器软件。

3.Flash课件解析软件排行榜 篇三

硕思闪客精灵

硕思闪客精灵是一款解析Flash作品的工具软件。其简体中文语言、明了方便的操作设计赢得了广大教师的欢迎。它不仅能够从IE浏览器中或临时文件缓存中直接捕捉Flash动画,还能够通过分析和反编译将Flash动画中的声音、图像、视频、字体、图形元件和影片剪辑等元素整理出来,保存成对应的MP3、JPEG和可导入的swf文件等。还能够分析并导出Flash课件中的Action Script动作语句,甚至可以直接将swf播放文件转换为Fla可编辑文档,使教师能够清晰地了解关于Flash课件的结构,并可以将提取出来的素材为己所用。界面如图1所示。

目前硕思闪客精灵最高版本为MX 2005,安装大小为1.33M,可在Window 9X/ME/NT/XP下良好地运行。中文版本下载地址为http://www.y9b.com/Soft/ShowSoft.asp?SoftID=20

Imperator FLA

“将任何一个swf文件完美还原成Fla原始代码”,这句话在Imperator FLA身上表露无遗。Imperator FLA是一个将swf文档还原为Fla源文件的工具,它可以将加密的swf播放文件中的图片、声音、影像和Action Script分析出来并单独保存。只要您的计算机系统中安装有Macromedia Flash MX以上版本,就能够利用此软件将加密的swf文件还原成Fla源文件,这样您就可以对Flash作品重新编辑、修改。界面如图2所示。

该软件目前版本为Imperator FLA v2.0,安装文件1.49M,应用文件1.34M,可以运行于Windows 9X/ME/NT/XP系统下。软件运行时占用系统资源较大,对于连续进行复杂swf文档的分析时会出现系统假死的现象。下载地址为http://www.y9b.com/Soft/ShowSoft.asp?SoftID=19

Swf2fla

在Flash作品发布时,很多朋友会将swf文件创建为播放器文件,就是大家熟悉的exe文件。这种程序文件保密性在swf文件上有所增加,给教师资源共享带来了极大的难题。Swf2fla可以将exe文件转换为可编辑的swf文件,使Flash动画很轻易地从程序中剥离开来。

Swf2fla为绿色软件,无需安装直接双击运行。软件大小525K,可以运行于Windows 9X/ME/NT/XP等系统。下载地址为http://www.y9b.com/Soft/ShowSoft.asp?SoftID=21

Flash Decompiler

Flash Decompiler是另一款功能强大的swf分析、提取和转编工具,除具备同类软件的提取资源、转换格式的功能之外,最大的特点是运行速度非常快,适合多个文件的编译工作,操作界面简洁,将swf文件中的资源分门别类地归纳在操作界面的右侧,使操作者很容易区分资源的种类。界面如图3所示。

目前版本为2.11,安装文件为3.47M,应用文件为3.97M,可运行于Windows 9X/ME/NT/XP系统下,版本语言为英文,熟悉英文的教师可以熟练的操作。下载地址为http://www.y9b.com/Soft/ShowSoft.asp?SoftID=18

Flash Eraser

在Flash解析软件中,有很多功能单一但是效果却非常好的软件,Flash Eraser就是其中之一。Flash Eraser的中文名称为“Flash橡皮擦”,它可以在swf文件中删除指定的图像、图形、声音和文本等,方便地修改加密swf的细节部分。它还可以对目标swf文件进行图片、图形和文字替换,避免了先解析再修改的尴尬,如图4所示。

此软件有两个版本:安装版和免安装版。免安装版本体积454K,纯绿色软件,软件信息不会写入注册表,可以在Windows 9X/ME/NT/XP下运行。下载地址为http://www.y9b.com/Soft/ShowSoft.asp?SoftID=23

URL Action Editor

Flash课件中一般都有学校信息、作者信息的超级链接,利用URL Action Editor可以在加密的swf文档中快速方便地修改这些链接,而不破坏swf文档的整体结构。唯一的缺点是它只适合于Flash 5.0以下发布的swf文档,如图5所示。

目前版本为2.0,安装文件为774K,应用文件为1M,可运行于Windows 9X/ME/NT/XP系统下。中文版本下载地址为http://www.y9b.com/Soft/ShowSoft.asp?SoftID=39

Flashextractorcn

Flashextractorcn同样是一款功能单一的解析工具,可以很方便地整理出IE缓存中的动画文件,并进行解析。同时也可以将加密的swf文件中的图片、文字和元件等进行替换,所以,它的中文名称为“移花接木”。

Flashextractorcn 1.8为中文汉化软件,安装文件为847K,应用文件为1.23M,体积小巧,是修改swf的一款利器。下载地址为http://www.y9b.com/Soft/ShowSoft.asp?SoftID=22

解析Flash作品的软件还有很多,功能方面各有侧重。有注重元件的分析提取,有注重Action Script的编辑整理,有注重URL的替换,有注重exe的格式转换等等,但所有的这些解析手段都是基于Flash常规加密措施基础上的。如果要想真正地做到解析Flash加密作品,必须掌握Flash的编码特点,才可以从根本上分析并完整地进行解析。

在网络上有这样一句话:“你只能知道最后的结果是5,但是你永远也不会知道是3+2还是1+4”。所以,使用任何工具进行swf文档的解析,只能是按照理论的推断,而无法真实地还原制作时的原文档。

4.地铁移动通信系统切换设计解析 篇四

摘 要 结合广州地铁1、2号线工程经验,对地铁移动通信系统的各种条件下的切换方案设计进行探讨,包括隧道间小区切换、换乘站的上下层切换、站内和站外切换、隧道和地面切换等。关键词 地铁 移动通信 切换 基站

为了实现地铁移动通信信号的覆盖,必须在地铁内部建立专门的无线信号覆盖系统,由于存在多个基站来实现对地铁的信号覆盖,同时,移动用户经常是在移动的列车中或地铁出入口通信,因此,必然存在切换问题,下面结合广州地铁1、2号线的工程经验,对地铁移动通信系统切换方案设计进行探讨。1 切换的概念

切换是指在蜂窝系统中,移动台从一个信道或基站切换到另一个信道或基站的过程。这种切换操作过程不仅要识别新基站,还要将话音和信令信号分派到新基站的信道上。在小区内分配空闲信道时,用户的切换请求优于用户初始呼叫请求。切换是在不被用户察觉的情况下实现这个过程的,且一旦切换完成,移动台不应立即再切换。切换发生的门限值是在系统安装时进行初调的,且初始参数设置取决于系统性能要求,不能随意改变。切换的目的就是维持高质量的信号质量、平衡小区之间的业务量及恢复出现故障的控制信道,切换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信号质量切换

当基站接收到的移动台信号电平低于预分配门限值时就开始进行切换过程,服务基站通知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请求邻近所有其他小区,以便确定可最佳接收移动台信号的某小区,然后就把新的信道号通知给服务基站,以便移动台进行切换。

2)业务量平衡切换

本切换方式主要是为了平衡不同小区之间的负荷,以使每个小区不会出现过载现象。当相邻小区间重叠范围很大时,负载平衡是最有效的,这种平衡的实现可用“引导切换”技术来完成。

3)控制信道出现故障切换

在控制信道出现故障,此时可用一个话音信道作为备份控制信道。该特性设计的系统在控制信道出现故障时,如果移动台正在使用原指定的备份控制信道通话,则此时要求移动台切换到另一个话音信道工作,由故障引起切换的主要目的就是将此信道释放话音业务而准备控制信道。

切换的种类主要有小区内切换、基站控制器(BSC)内切换、移动交换中心(MSC)内切换、移动交换中心(MSC)间切换、网络间切换等。

在数字蜂窝系统中,是否切换是由移动台来辅助完成的。在移动台辅助切换中,每个移动台监测根据周围基站发出的信号进行无线测量,包括测量功率、距离和话音质量,这三个指标决定切换的门限。无线测量结果通过信令信道报告给基站子系统中的基站收发信台,经过预处理后传送给基站控制器,基站控制器对综合功率、距离和话音质量进行计算且与切换门限值进行比较,然后再决定是否进行切换。

数字蜂窝系统中的切换有时也称为硬切换。但在CDMA蜂窝系统中,由于不用按信道化的无线系统那样在切换期间分配一个不同的无线信道,扩频通信用户在每个小区里都共享相同的信道。因此,切换并不意味着所分配信道上的物理改变,而是由不同的基站来处理无线通信任务。通过同时估算多个相邻基站接收到的同一个用户的信号,MSC能够及时判断出任何时刻用户信号的最佳情况。

从不同基站接收到的瞬时信号中进行选择的处理称为软处理。软切换与硬切换的差别在于:硬切换需要先中断与原基站的联系,再在一指定时间内与新基站取得联系;而软切换就是当移动台需要与一个新基站通信时,并不需要先中断与原基站的联系。软切换只能在相同频率的CDMA信道间进行。2 地铁移动通信切换方案考虑

地铁站内的切换形式一般是信号质量切换,多数为MSC内切换,其类型主要有隧道间小区切换、换乘站上下层切换、站内和站外切换、隧道和地面切换等。2·1 隧道间小区切换

地铁内移动通信系统与地面移动通信系统之间的最大区别是全部在地下,而且大部分在隧道里面。这样一来,在隧道里面,在运行的车辆上保证越区切换的顺利进行就成了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地铁隧道区间是链状覆盖网,一般基站(BTS)频率复用都采用隔站复用,因此列车行进方向的切换(本小区与邻小区)位于区间中部,而此时列车的车速也达到最高,同时列车又是金属外壳,这些都给切换带来了困难。由于隧道是地下一个封闭的圆柱形空间,隧道效应使高频信号衰减很快,为了保证隧道内的信号均匀分布,隧道内都使用漏泄同轴电缆(LCX)。

为了保证移动通信可通率大于等于98%,保证切换顺利进行的一个有效手段就是正确设计场强的覆盖,或者说,在系统场强覆盖设计时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选用系统及设备的参数。

(1)在漏泄电缆场强覆盖区段,为满足无线通信覆盖可通率大于等于98%的系统要求,首先应正确选用漏泄电缆的95%接收概率的耦合损耗值(因为厂家提供的产品指标只有95%接收概率的耦合损耗值),该值与漏泄电缆LCX型号及频段有关(50%接收概率耦合损耗值与95%接收概率耦合损耗值相差3~14dB),然后再加一定的余量(对应于可通率98%,系统场强余量应再增加1.4dB)。具体计算如下[1]:

式中,P{x≥Pmin}为接收信号大于接收机输入端要求的最低保护功率电平Pmin的通信概率,Md为通信概率为98%时接收机输入端要求的中值信号电平,σ为位置分布和时间分布的标准偏差[2]。由式(1)可得

Pmin+2.05×7.5=Pmin+15.4dB

其中,σ为7.5dB(900MHz城市、混合路径标准偏差)。

由此可见,为满足98%的时间、地点通信概率,系统余量,应在50%的概率上增加15.4dB;与为满足95%的时间、地点通信概率,系统余量应增加14dB,相差1.4dB。故在漏泄电缆覆盖区段,为达到98%的时间、地点概率,系统余量应在95%概率值下再增加1.4dB。此理论数据值与在深圳地铁竹子林隧道实测的漏泄电缆95%与98%接收概率耦合损耗差值(0.8~2.3dB)非常接近。

还有一个工程措施,即让区间中点的漏泄电缆LCX联通,使两边基站来的信号尽量形成较多的重叠区,保证在列车高速运行下的切换顺利进行。

由于在设计中保证了98%以上区域各信号的最弱电平为-80dB(m),保证了切换时不会因为信号变化太快造成掉话。还有一个工程措施,即让区间中点的漏泄电缆LCX联通,使两边基站来的信号尽量形成较多的重叠区,当列车高速运行经过隧道中段时,原小区信号逐渐减弱,切入小区的信号逐渐增强,没有信号突然消失的情况,避免了移动台因为切换时间不足造成掉话。通过在网络中设置相应参数,将各隧道的覆盖场强调整到合适的水平,可以使切换更加平滑。

一般情况下小区间进行正常切换需要6~10s时间,对于切换区应满足12s切换的最低要求,而列车在隧道中段最高速度为80km/h,12s内行进的距离为

在理想情况下,本小区与相邻小区的信号在LCX中传输损耗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场强衰减特性曲线相对于它们的交点是对称的,所以LCX的越区切换损耗余量可由本小区与相邻小区各负担一半,即1/2×267m=133m。对应于LCX传输损耗24dB/km,越区切换损耗余量为24×(1/1000)×133=3.1dB,参见图1。

所以,要保证隧道中的切换区长度超过266.7m。根据漏缆指标计算得知:900MHz信号在133m的漏缆中共衰减3.1dB,所以在最坏情况下原小区的900MHz信号将衰减到-80-3.1=-83.1dB(m),将驶入小区的900MHz信号强度增强到-80+3.1=-76.9dB(m),所以信号强度相差超过6dB,可保证通过场强比较的方式进行切换。2·2 换乘站切换

对于天线的配置,换乘站应统一规划信号切换区域,如换乘站是一次建成的,则尽量考虑用一个基站的信号来完成覆盖;如因工期或其他各种原因无法在一个基站范围内来完成信号覆盖的,则需在可能情况下,做出优化方案:①尽量减少重叠区域;②尽量减少短时间切换区域;③重叠区效应影响下的乒乓切换尽量安排在相对宽敞的区域,以尽量避免多径影响下的乒乓切换。

在广州地铁公园前地铁站,是1、2号线的换乘站,1号线站厅部分在1999年就投入使用,2号线站厅部分在2003年才投入使用,因此在站厅就需要1号线和2号线基站的信号才能完成覆盖。在工程设计中,考虑了以上的重点,如尽量减少重叠区域等,实现了各个区域的平滑切换。2·3 车站出入口切换

(1)交叠区保证:车站出入口附近一定要设置天线,使站厅信号与站外信号的交叠区尽量在出入口通道附近。

(2)梯度/平滑性的保证:出入口附近站内信号的梯度及平滑性容易保证;站外信号的梯度及平滑性受多径效应及地面多个基站天线的覆盖规划因素的影响较大,如有问题应与运营商共同协调解决。

在广州地铁2号线的个别车站,虽然在出入口附近布置了天线,但在出站时仍然无法实现与站外基站的正常切换,后经与运营商协调,通过其网络优化解决了切换问题。2·4 隧道与地面切换

隧道与地面切换情况如图2所示,要保证有足够的信号交叠区,可采用以下措施:

(1)延长LCX方式或洞口设置定向天线(延长洞内信号,使交叠区向外);

(2)设置直放站方式(延长洞内信号,使交叠区向外);

(3)隧道引入地面信号,使交叠区向内,由于各运营商地面基站设置的不同、向隧道引入地面信号实现起来相对复杂。

延长LCX、设置隧道口直放站方式均要注意,延长区域应足够长,使地面到隧道切换交叠区选择在一个稳定区域内。如果相邻地面车站需要覆盖,就可使其信号向隧道方向延伸,取得切换信号的“优势锁定”。实施中应兼顾上、下行行车方向,并与运营商做好切换规划的配合。在广州地铁1号线坑口地面站与花地湾站隧道入口处,场强覆盖就是采用了这种方式,将覆盖区域向外增加100m左右,避免了初期进出隧道时经常出现的掉线现象。结语

为保证在隧道内无线信号的顺利切换,应保证98%以上区域各信号的最弱电平为-80dBm,同时让区间中点的漏泄电缆LCX联通,使两边基站来的信号尽量形成较多的重叠区。换乘站应尽量减少重叠区域及短时间切换区域,重叠区效应影响下的乒乓切换应尽量安排在相对宽敞的区域,以尽量避免多径影响下的乒乓切换。车站出入口应保证交叠区及信号的梯度/平滑性,隧道与地面应保证有足够的信号交叠区。

5.别克君越车载通信网络故障解析 篇五

别克君越车载通信网络故障解析

故障现象:发动机故障灯、牵引力控制故障灯点亮,行驶无力. 故障诊断:车辆来站后,维修人员检查发现发动机故障灯、牵引力控制故障灯点亮,仪表板挡位显示不正常,无倒车灯等异常,但是发动机可以正常启动着车,只是加速行驶无力,很明显变速器锁在故障模式了.

作 者:杨波 作者单位:刊 名:汽车维修技师英文刊名:AUTO MAINTENANCE年,卷(期):2009“”(4)分类号:U4关键词:

6.卫星通信解析服务软件 篇六

板载网卡亦可优化上网环境

此前技嘉的G1-Killer系列主板,通过板载的Bigfoot的Networks Killer E2100网卡实现了对软件上网优先次序、网络数据流量等的控制功能,并且有效减缓敏感延迟时间,为高端游戏玩家们创造了良好的网络环境,让P2P下载的带宽占用变得更加合理,让网络游戏再不会出现数据丢失/延时……这一系列改变实实在在,极大触动了广大用户的神经。不过Networks Killer E2100这种独立计算芯片搭配独立内存的架构的确大幅增加了成本。虽然比单独购买网卡便宜不少,但技嘉也只敢在售价超过2000元的高端主板上采用,可见它的成本有多高。

不过,技嘉通过与Realtek公司的紧密合作,以最快的速度推出了全新的网络环境优化程序LAN Optimizer,它将让Realtek RTL8111E网络芯片变身为平民版的Networks Killer E2100,帮助主流用户获得高效的网络环境。

简单的原理 简单的操作

门槛太高,用户不买单。操作太难,用户不会用。所以使用门槛最低、操作最简单的附加功能才是最有价值的功能。所以,LAN Optimizer的设计思路是以简单为基础的。它拥有简单的原理,即自动识别各种运行软件的类型(浏览器软件、下载软件、网络视频播放软件、游戏软件等),然后根据目前用户设定的状态,自动调整各种类型软件的带宽占用优先级,同时提供降低敏感延时的功能,有效为用户优化上网环境。目前所有搭载Realtek RTL8111E网络芯片的技嘉主板都能够使用该功能,只需要安装好LAN Optimizer软件即可,换句话说也就是零成本。当然,由于技嘉旗下的主板产品并非全部使用Realtek RTL8111E网络芯片,所以目前仍有部份用户无缘该功能,但相信技嘉是不会放弃这部分用户的。好了,接下来,就来近距离体验这款简单、实用的软件。

我们使用了技嘉旗下的GA-Z68A-D3H-B3主板进行本次体验。装好系统后,首先必须确认正确安装Realtek RTL8111E芯片的驱动,然后下载安装LAN Optimizer。LAN Optimizer安装完后并不需要重启电脑,且开机自动加载,十分方便。

进入LAN Optimizer界面,就可以看到“模式”选项中的四个工作模式,即游戏模式(网络游戏优先)、串流模式(下载、在线视频优先)、浏览模式(网页浏览优先)、自动模式(自动侦测环境优化)四种工作模式。选择不同的模式,然后点击“应用”即可获得该模式下的设置。如果这也嫌麻烦的话,自动模式肯定是大家最好的选择。选好模式之后,我们就可以在“应用程序”选项中看到各种正在工作的软件的状态了。以“浏览模式”为例,选择浏览模式后,我们启动的谷歌浏览器(chrome.exe)、火狐浏览器(firefox.exe)、IE浏览器(iexplore.exe)均被自动设置为“H”,即高优先级带宽占用。而类似迅雷看看(Storm.exe)、PPS(PPStream.exe)则被调整为“L”,即低优先级带宽占用。当然,用户也可以手动对优先级进行设定,甚至可以直接选择“阻塞”,完全关闭掉个别软件的数据流量。例如,Windows操作系统的自动在线升级会占用较大的带宽,妨碍用户观看网络视频,这时就可以直接关掉它的带宽,等看完电影后再重新打开。

LAN Optimizer还带有主动设置优化功能,“高级”选项中,不仅可以侦测和设定上传/下载速度,还能进行敏感延时设置,获得“加速响应时间”和“无延时TCP”功能。响应时间和TCP延时直接决定了数据传输效率,比之前的优先级设置更加有效。大家不要担心打开功能后出现数据丢包,因为这是Realtek根据自家芯片量身打造的功能,在数据传输稳定性方面是值得信赖的。

实际体验之后,我们发现LAN Optimizer的确非常好用,虽然带宽都一样,但经过优先级设置后,即便开着迅雷7下载文件的同时用浏览器上网,也不会出现网页久久刷新不出来的情况。而“加速响应时间”和“无延时TCP”功能对于网络游戏玩家而言更是有用,开启游戏模式后,同时打开上述两项功能,会发现类似《魔兽世界》、《征途2》等游戏中在很多人群集中的场景下也少有丢帧的情况,流畅度大幅提高。

简单实用才是王道

上一篇:兴趣议论文高中下一篇:高考毕业班励志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