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用例常用考虑总结(精选4篇)
1.测试用例常用考虑总结 篇一
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Test Case)目前没有经典的定义,比较通常的说法是:指对一项特定的软件产品进行测试任务的描述,体现测试方案、方法、技术和策略。内容包括测试目标、测试环境、输入数据、测试步骤、预期结果、测试脚本等,并形成文档。
不同类别的软件,测试用例是不同的。不同于诸如系统、工具、控制、游戏软件,管理软件的用户需求更加不统一,变化更大、更快。笔者主要从事企业管理软件的`测试。因此我们的做法是把测试数据和测试脚本从测试用例中划分出来。测试用例更趋于是针对软件产品的功能、业务规则和业务处理所设计的测试方案。对软件的每个特定功能或运行操作路径的测试构成了一个个测试用例。
编制测试用例的具体做法,
1、测试用例文档
编写测试用例文档应有文档模板,须符合内部的规范要求。测试用例文档将受制于测试用例管理软件的约束。
软件产品或软件开发项目的测试用例一般以该产品的软件模块或子系统为单位,形成一个测试用例文档,但并不是绝对的。
测试用例文档由简介和测试用例两部分组成。简介部分编制了测试目的、测试范围、定义术语、参考文档、概述等。测试用例部分逐一列示各测试用例。每个具体测试用例都将包括下列详细信息:用例编号、用例名称、测试等级、入口准则、验证步骤、期望结果(含判断标准)、出口准则、注释等。以上内容涵盖了测试用例的基本元素:测试索引,测试环境,测试输入,测试操作,预期结果,评价标准。
2、测试用例的设置
我们早期的测试用例是按功能设置用例。后来引进了路径分析法,按路径设置用例。目前演变为按功能、路径混合模式设置用例。
按功能测试是最简捷的,
2.测试用例常用考虑总结 篇二
做好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的工作的关键(转)
对于目前大部分公司存在的状况,很多测试计划文档只是一种形式而已
所以我的理解是:怎样让测试计划对整个测试工作真正具有指导作用
这里把测试计划和测试方案分开来讲(计划对应于管理层面的问题,方案对应于技术方面的问题)
测试计划中最重要的内容包括: 进度安排;人力、物力资源分配(包括组织结构等)、风险假设和规避措施。(其他像软件版本号之类的,只要是个人都会写,这里不列了)写好测试计划的关键在于:充分了解你的团队的整体实力和团队中每个成员的特点充分理解为当前软件制订的整个研发活动过程
带过项目的人都知道:在实际项目中,往往进度才是第一位的,但是对进度的把握和估算却是极其困难的。只有做到这两点才有可能对进度有比较准确的把握,对人员有一个合理的分配。否则所谓的进度,所谓的资源分配,都是拍脑袋得出的结果,风险假设更是无从谈起,这样的测试计划文档只能流于形式也就不足为奇了。
写好测试方案的关键在于:有一个合理的测试计划熟悉相关业务深入体会用户的实际需求
这个不想多解释了,不难理解。
至于测试用例,看到上面不少朋友认为关键在于理解用户需求。
其实理解用户实际需求是一切的根本,并且对于有些测试(比如像单元测试)对应的测试用例通常和用户需求之间的关系可能并不直接或是十分密切。
当然,如果有一份好的需求和设计文档的话,什么事情都解决了。可是现实往往是不存在这样的文档的。
所以我的看法是:对业务理解的深入程度经验有自己的文档
前两条不解释了。自己的文档包括两方面:一个是常用的特殊测试数据,比如一些特殊字符,极限长度的输入等等。这个在项目时间紧迫的时候是非常有帮助的(有的时候甚至可以当成check list)。另一个就是自己测试模块对应的相关需求和设计文档。服务器上的标准文档拖到本地来并且记得及时更新。然后在测试过程中,需要什么内容文档上没有,最直接的方法是和开发人员沟通。(其实我很反对这么做。你想,按开发人员自己说的标准
去测他们自己开发的模块能测出因为需求或者设计错误导致的问题么„„应该是和客户和designer去沟通,可惜一般没有这条件-_-)任何标准文档上缺少的内容,只要是和你有关的,一定要记得做记录。当然你有时间有精力把整个系统的需求和设计文档都捣鼓出来最好,不过通常是没这可能性的。
补充说明:lz最后提到的“完全凭借自己的经验在执行测试活动”不如说是完全凭借自己的感觉在执行测试活动。
项目需要的用例详尽程度可以商量,但是必须要有。如果进度很紧,可以用一部分用例加上check list进行测试活动(比如很多日本外包项目的UI测试,相当一部分可以用check list来代替具体的用例,效果并不差)
完整的大纲应该是:
目录
测试计划标识符
目录表
参考文献
词汇表
介绍
测试项
软件风险问题
待测特征
不予测试的特征
方法
测试项通过/失败准则
挂起准则和恢复需求
测试交付物
测试任务
环境需求
职责
人员安排与培训需求
进度表
计划风险与应急措施
3.常见的软件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篇三
一、等价类划分
1)确定等价类
有效等价类代表对程序的有效输入;无效等价类代表的是其他不正确的任何输入。如果需要,我们还可以将一个等价类划分为更小的一些等价类。
比如,规格说明规定了“请输入书籍的数量(1~99)以及书籍的类型(硬皮、软皮或活页)”。它们对应的等价类分别如下:
书籍数量
书籍类型
2)生成测试用例
1.为每个等价类设置编号。
2.编写测试用例,尽可能多的覆盖尚未被覆盖的有效等价类。直到所有的有效等价类都被测试用例覆盖。测试用例及其覆盖的有效等价类如下:
3.编写测试用例,覆盖一个且仅一个尚未被覆盖的无效等价类。直到所有的无效等价类都被测试用例所覆盖。测试用例及其覆盖的无效等价类如下:
用单个的测试用例覆盖无效等价类,是因为有些输入的错误检查可能会屏蔽或取代其他输入的错误检查。比如②⑦,也许程序提示“非法的书籍数量”后,就不会执行对书籍类型的检查了。
二、边界值分析
经验证明,考虑了边界条件的测试用例比其他没有考虑边界条件的测试用例,具有更高的测试回报率。所谓边界条件,是指输入和输出等价类中恰好处在边界、或超过边界、或在边界以下的状态。
上例中的书籍数量范围是1~99,那么应该针对0,1和99,100的情况分别设计测试用例。
从定义可以看出,等价划分只关注输入空间(输入等价类)的不同,边界值分析还需要从输出空间(输出等价类)设计测试用例。
举例来说:
某个程序按月计算个人所得税的速算扣除数,且最小金额是0,最大金额是13,505。使用边界值分析法,应该设计测试用例测试速算扣除数结果为0和13505的情况。此外,还应观察是否可能设计出导致速算扣除数为负数,或者超过13505的测试用例。
边界值分析法和等价划分重要的区别是,等价划分是从等价类中挑选任意一个元素作为测试数据;边界值分析法考察正处于等价划分边界或在边界附近的状态。
三、因果图
边界值分析和等价划分的缺点是,未对输入条件的组合情况、输入条件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进行分析。
1)因果图的基本关系
恒等(Identify):若a为1,则b为1;否则b为0。
非(NOT):若a为1,则b为0;否则b为1。
或(OR):若a或b或c为1,则d为1;否则d为0。
与(AND):若a和b和c都为1,则d为1;否则d为0。
2)因果图的约束条件
1、对于输入条件的约束有E、I、O、R四种:
异(E):E必须总为真,而a、b最多只有一个为1。
或(I):I为真时,a、b和c中至少有一个必须为1。
唯一(O):a、b中,有且仅有一个必须为1。
要求(R):如果a为1,b也必须为1。
2、对于输出结果的约束只有M一种:
屏蔽(M):如果结果a为0,则b强制为0。
一、假设有一规格说明:
“第一列中的字符必须是‘A’或‘B’,第二列中的字符必须是一个数字。在这种情况下,对文件进行更新。如果第一个字符不正确,产生提示信息X12。如果第二个字符不是数字,产生提示信息X13。”
(1)将规格说明分解为可执行的片段,确定“因”和“果”,为每个“因”和“果”都赋予唯一的编号。“因”是条件,是指一个明确的输入条件等价类。“果”是动作,是指一个输出或系统转换(输入对程序或系统状态的延续影响)。
(2)分析规格说明的语义,转换为因果图。原因①和原因②不可能同时成立,为因果图添加对应的约束条件,得到右图。
因果图和添加了约束条件后的因果图
(3)将因果图转换为判定表,每一列代表一个测试用例。
判定表
(4)将判定表中的列转换为测试用例。
二、将因果图转换为判定表的思路(以上述的例子来说明)
1.选择一个“果”作为当前状态。例:71。
2.对因果图回溯,找出导致该“果”为1的所有因的组合(需要考虑到约束条件)。例:001,000。
3.在判定表中为每个“因”的组合生成一列。例:(列3)和(列4)。
4.对于每种“因”的组合,判断所有其他“果”的状态,并放置在对应的每一列中。例:已得在001,000两种组合下结点71的结果为1。判断在“因”为001的组合下,得到70和72的结果为0。判断在“因”为000的组合下,得到70的结果为0,72的结果为1。将“果”的状态填入其对应的列。
对因果图进行回溯时,需要做到以下考虑:
1.当回溯经过一个结果为1的OR结点时,不要将OR结点的1个以上的输入同时设为1。
2.当回溯经过一个结果为0的AND结点时,应列举出导致该结果为0的所有输入情况的组合。然而,当该AND结点的一个输入条件为0时,其他输入有一个或更多的1,则不必考虑其他输入为1的所有情况。
3.当回溯经过一个结果为0的AND结点时,所有输入皆为0的这一种情况应当列举出来。
找出因果图中,所有导致输出状态为0的输入条件
(1)根据上述第c)条思路,我们只需列出使得结点⑤和结点⑥皆为0的情况。结点①②③④的取值状态为:
0,0,0,0(5=0,6=0)
(2)根据第b)条思路,对于结点⑤为1而结点⑥为0的情况,应该列出导致⑥为0的所有输入情况组合。同时,只需列出一种使得⑤为1的情况即可,不需要列出⑤为1时的所有输入情况组合。又根据第a)条思路,当结点⑤为1时,我们不应将结点①和②同时设为1。于是,得到结点①②③④的取值状态:
1,0,0,0(5=1,6=0)
1,0,0,1(5=1,6=0)
1,0,1,0(5=1,6=0)
同样的,对于⑤为0而⑥为1的情况,也只需要列出⑥为1的一种情况即可(尽管在本例中也只有这一种)。
0,0,1,1(5=0,6=1)
因果图有助于用一个系统的方法选择出高效的测试用例集。它还有一个额外的好处,就是可以指出规格说明的不完整性和二义性。但通常它不能生成全部应该被确定的有效测试用例。
注意:因果图方法没有充分考虑边界条件。建议,最好是单独考虑边界值分析。这不意味着我们要为此增加相应多的测试用例,而是在由因果图生成测试用例时,可以将边界条件分析一并考虑进去。最好的结果是既满足了两方面的目标,又不需要增加新的测试用例。
四、错误推测
错误猜测是一项依赖于直觉的非正规的过程,其基本思想是人们利用直觉和经验猜测可能犯得错误或错误易发情况的清单,然后编写测试用例来暴露这些错误。
4.测试用例常用考虑总结 篇四
GUI软件技术的实施用例优化算法进行系统测试,是对数据结构的实际应用完整度,输入不同数据后,数据结构和数据应用中结构反馈准确性的进一步检验,使GUI软件技术的应用能够准确的反馈出用户的数据运行需求,并且GUI软件技术具有智能数据存储功能,能够依据用户的程序执行习惯,形成执行逻辑,符合用户的用户系统的操作习惯。本文针对GUI软件技术的检测理论分析主要从空间构建理论、计算机域概念与类概念、数据动态处理理论几方面对测试的实施提供理论分析。
1.1 空间构建理论。第一,空间构建理论。GUI软件技术进行优化算法执行过程中,应用的数据结构不是直接从计算机数据库中直接挖掘出来的,而是结合在GUI软件技术测试中进行数据管理应用的进一步划分,为GUI软件技术的检测提供明确的数据应用范围,从而进一步将数据结构进行系统的划分整理,保障GUI软件技术检测的数据应用的准确性。例如:GUI软件技术在进行算法检测前期,需要设定算法检测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计算机依据用户输入的数域的范围,智能的进行GUI软件技术的执行空间筛选,为系统测试提供最佳检测环境。计算机程序空间构建理论在GUI软件技术测试中的应用,能够提高检测的应用的准确率,充分发挥GUI软件技术用例优化算法检测的作用。
1.2 域与类。第二,域与类理论。GUI软件实施用例优化算法进行测试中,主要是通过算法中数据变化反馈GUI 软件技术的实际运行情况,为了进一步提高GUI软件算法检测的准确性,增强数据检测的准确性。GUI软件需要应用数据的数字域和数字的类,进行科学划分。域是针对数据系统检测程序的判断应用。通常情况下,域可以作为系统内部划定软件检测数据应用空间性的依据,也可以作为程序执行中内部数据执行步骤管理的主要依据。例如:为了保障GUI软件测试的顺利实施,程序管理人员分别应用域对程序执行中的每一个步骤设定的域值;类进行数据控制的范围是输入数据的形态,检测范围,反映属性的相关信息控制,实现了数据资源应用管理的全方位、精准化分析,为我国计算机产业的进一步完善准确的数据检测反馈。
1.3 动态理论。第三,数据动态处理理论,计算机以理论的应用是从物体运动变化状态的基本理论发展而来的,数据动态判断在GUI软件技术检测中的应用与GUI状态判断结合在一起,对GUI软件技术执行算法后的数据结构进行推断,得出判断结果,从而对GUI 软件的实际执行情况做出判断。例如:GUI软件检测中输入的数据为I={0,1,2,},其中1为系统背景颜色属性正常,2为画面清晰度正常,0为系统存在故障,执行情况较差。通过GUI软件系统执行算法反馈的数据变化结果,判断GUI软件的运行情况,实现了GUI软件用例优化算法测试的实际意义。GUI 软件技术进行用例优化算法实践探究
GUI 软件技术进行用例优化算法实践表示图为图1,从图中可知,GUI 软件技术的实际执行情况主要分为三部分,同时又每一部分的基础上进行不同层次的精细划分,最终形成划分GUI 软件技术算法测试的划分结构,本文结合图1 中相关换分结构,将这三大部分按照GUI 软件技术的执行顺序进行操作步骤讲解。
2.1 GUI 软件技术构建匀数据运算空间
首先,GUI 软件技术应用数据结构构运算执行空间。GUI 软件技术的检测是在在计算机数据模拟的虚拟空间中实施的,为了将GUI 软件技术广泛的应用在计算机程序监测管理中,应用计算机虚拟模型,确定软件检测的数据应用范围,确定GUI 软件技术的检测空间。例如:某次GUI 软件技术是的主要目的是对计算机数据管理程序进行检测,系统内部应用数据挖掘的程序信息,设定程序运算空间,为GUI 软件技术的检测划定了明确的检测范围,从而提高了GUI 软件技术的算法运行的准确性。
2.2 输入检测数据
其次,输入检测数据,检测数据通常为一系列的检测系统数据,为了保障GUI 软件技术的系统测试能够顺利进行,计算机对运算数据的划分通常采用初次输入数据划分和二次数据划分两部分,初次数据划分将从计算机大数据库中随意划分的检测检测数据进行初步筛选,对原始数据中结构不完善,数据不够清晰的进行进一步完善;二次数据监测是在初次数据筛选的基础上开展数据层次性排列,从而使程序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数据值的变化趋向判断GUI 软件技术实际应用作用。
2.3 构建数据判断流程
其三,针对GUI 软件技术在网络空间构建的数据应用模型,将不同层次的数据结构进行划分,并实现了管理管理结构和管理形式的进一步完善。GUI 软件中数据输入后,依据层次性数据结构的进一步判断,实现输入数据程序执行情况的判定。例如:UI软件检测中输入的数据为I={0,1,2,},其中1 为系统背景颜色属性正常,2 为画面清晰度正常,0 为系统存在故障,而本次数据程序运算的输出结果为2,那么,从2 数字下的子系统继续执行程序P={1,2,3},将画面的清晰程度依旧实现层次性划分,最终将子程序和主程序的数据进行综合判断,得出GUI 软件算法结构判断图。一方面,系统直接将构成的数据判断结构图的结果反馈给程序人员,形成数图结合结构;另一方面将返回检测结果进行GUI 软件技术实际应用效果系统智能存储,进行系统存储,形成电子数据,以便于系统数据的进一步深入管理。
3结论
【测试用例常用考虑总结】推荐阅读:
试用期实习生转正申请书常用08-15
常用介词短语总结07-13
常用逻辑用语知识总结10-17
英语作文常用句型总结10-24
心电图常用知识点总结06-29
汉语最常用关联词总结练习10-14
常用工具软件实训总结10-16
测试员工试用期工作总结10-28
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作文常用句型八大总结06-26
高一第一次月考总结常用讲话稿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