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商业倾听”,让沟通更有效!

2024-10-09

学会“商业倾听”,让沟通更有效!(精选2篇)

1.学会“商业倾听”,让沟通更有效! 篇一

怎样让你的沟通更有效

我从事管理这几年,有些看法。其实有很多方面:要善于把自己的优点露出来,并且得到对方的认可;不段丰富自己的知识,并且能表达出来;做到嘴皮子厚要善于言谈,用自己的语言吸引对方;做到脸皮厚,这里不是指的不要脸,把每个人都当成是自己的老师,何时何地都要有个学习的态度,不要怕丢面子;不要看低自己,自己是最好的,要有自信;要经常研究对方的心理,想问题要想到别人前面去,争取用实际行动来交往;最最重要的就是:“要想人敬己,必先己敬人”。重要的是交“心”。

当然自己要有过高的素质。有些事情是因人而宜的。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

一、有效沟通的步骤 1.有效沟通的基本步骤 2.步骤一:事前准备 3.步骤二:确认需求 4.阐述观点 5.处理异议 6.达成协议 7.共同实施

二、沟通技巧的五项修炼

1.看 2.听 3.笑 4.说 5.动

一、讲出来

找一个良辰吉时开始,不论发生什么事,你都要“讲出来”、“表示意见”、“跟他沟通”,尤其是坦白的讲出来你内心的感受、感情、痛苦、想法和期望,但绝 对 不是批评、责备、抱怨、攻击.如此一个星期,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二、不批评、不责备、不抱怨、不攻击、不说教批评、责备、抱怨、攻击这些都是沟通的刽子手,只会使事情恶化.

三、互相尊重

只有给予对方尊重才有沟通,若对方不尊重你时,你也要适当的请求对方的尊重,否则很难沟通.

四、绝不出口

恶言伤人,就是所谓的“祸从口出”.

五、不说不该说的话

如果说了不该说的话,往往要花费极大的代价来弥补,正是所谓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甚至于还可能造成无可弥补的终生遗憾!所以沟通不能够信口雌黄、口无遮拦;但是完全不说话,有时候也会变得更恶劣.

六、情绪中不要沟通,尤其是不能够做决定 情绪中的沟通常常无好话,既理不清,也讲不明;尤其在情绪中,很容易冲动而失去理性,如:吵的不可开交的夫妻、反目成仇的父母子女、对峙已久的上司下属,尤其是不能够在情绪中做出情绪性、冲动性的“决定”,这很容易让事情不可挽回,令人后悔!

七、理性的沟通,不理性不要沟通

不理性只有争执的份,不会有结果,更不可能有好结果,所以,这种沟通无济于事.

八、觉知

不只是沟通才需要觉知,一切都需要.如果自己说错了话、做错了事,如不想造成无可弥补的伤害时,最好的办法是什么?“我错了”,这就是一种觉知.

九、承认我错了

承认我错了是沟通的消毒剂,可解冻、改善与转化沟通的问题.就一句:我错了!勾销了多少人的新仇旧恨,化解掉多少年打不开的死结,让人豁然开朗,放下武器,重新面对自己,开始重新思考人生,甚至于我是谁?在这浩瀚的宇宙洪流里,人最在意的就是“我”,如果有人不尊重我、打压我、欺负我或侮辱我时,即使是亲如父子,都可能反目成仇,偏急一点的,离家出走还算什么,死给你看的例子都屡见不鲜!

十、说对不起!说对不起,不代表我真的做了什么天大的错误或伤天害理的事,而是一种软化剂,使事情终有“转圈”的余地,甚至于还可以创造“天堂”;其实有时候你也真的是大错特错,死不认错就是一件大错特错的事.

十一、让奇迹发生

如今自己愿意互相认错,就是在替自己与家人创造了天堂与奇迹;化不可能为可能.

十二、爱

一切都是爱,“爱是最伟大的治疗师”.

十三、等待转机

如果没有转机,就要等待;急是急不来的;当然,不要以为空等待,成果就会从天下掉下来,还是要你自己去努力,但是努力并不一定会有结果,或舍本逐末;但若不努力时,你将什么都没有.

十四、耐心

等待唯一不可少的是耐心,有志者事竟成.

十五、智慧

智慧使人不执着,而且福至心灵.

十六、保留一点纯真 纯真,不一定全懂,不一定装傻,而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透澈程度.当我们多了一点年纪,少了一些脾气,渐渐明了,有些事是可以懂一辈子的,有些事要用一辈子去懂.也许,世界太大了,人太多了,心太乱了,来不及看,来不及想,来不及懂.在着重五颜六色的人际包装时代,情感的外放,感觉的内敛,我们需要多一点的纯真,多一点的透明感.

一个掌握自信沟通技巧的人能够清楚冷静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不会因别人的反对而生气,并乐意在必要的时候重申自己的观点。另外,同上级交谈时,还要注意讲话的时间和风格。要学会说短话,简明扼要,直奔主题,同时,要将存在的问题明确地提出来,并且备有解决问题的方法,供领导参考。

与下级沟通时,要向员工讲清楚做某件事的原因、方法及你所期望达到的结果,让员工能清晰明了地接受到你传达的信息。而且作为上级,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居高临下地布置或分配任务,对员工的成绩要给予必要的鼓励。更重要的是,上级要经常对下属所做的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之处,以便于他们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在团队中能否进行有效的沟通,关系到一个单位的决策的质量,也关系到能否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关乎单位内部的和谐发展。那么,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呢?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什么是沟通,有效的沟通的有什么作用。

团体中的沟通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说话,它还是我们对看到、听到的事情的理解和我们自己思想的传达。在团队中进行有效的沟通,是团队中的一种互动沟通,它能帮助我们实现和达成团队的目标。

那么,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有那些方式呢? 第一是口头沟通,即通过语言的交流,来传达彼此之间对某件事的看法或者自己的思想、情感等。

第二是书面沟通,即用文字来描述事情的经过、结果以及自己的看法。

第三是非语言的沟通,也就是手势,眼神等传达的信息。

第四是电子媒体。

那么什么是有效沟通呢?他包含了有效的信息反馈、具体的行为、反馈信息的公开行、目标性、时间安排;并能保证得到理解,使消极的信息反馈得到控制。

为了达到有效沟通,我们在与人沟通时要做有效的倾听者。通过眼睛的对视、对说话人确定的点头和表情、不在中途提问题、说话不要过多,避免打扰谈话、避免注意力不集中或做其他的动作、在说话人和听者之间有个自然的过渡。这样能让说的人有信心、有兴趣完整的将自己对事情的看法或者意见建议表达出来。

除了有效的倾听,还要有效的交谈。我们与人交谈时应考虑他人的立场,以积极的方式开头,提出非个性化的问题,保持理智,思维有目标,注意最初的切入方法。在沟通的过程中强调双赢策略,采用目标性标准。认真倾听、交谈并提问,提出建设性的反馈信息,生气时不要使用书写方式进行沟通,发邮件时重新读一遍。对人家提出的问题,确定答复的时间。语言幽默,辅以肢体语言,讲话听讲都要有耐心,并给以充分理解。

我们还应该了解到影响团队中有效沟通的障碍有那些?首先是与人沟通时注意力不集中,表达方式死板,过早的给以评价,这些都让对方产生不愉快情绪,给有效沟通造成障碍。再次就是情绪变化无常,当听到不满意的话时,马上反驳或者发怒,使沟通无法继续。同时还由于前后的不连贯性使人不信任,给沟通人员带来不安全感。再次就是在沟通时忽视了个人差异,缺乏信息反馈,缺乏应变机智,加上一些人身体方面的障碍、口语,如方言、俚语等、语言的歧义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团队中的有效沟通。所以我们在进行有效沟通时应引起充分的注意,同时还要考虑到人们的文化和情感上的差异,尊重人们的价值观、社会、经济、文化背景,才能够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

怎样才能实现有效沟通呢?很多人都以为,沟通是一种讲话的技巧,这样说有道理,但不完全。言由心生,如果一个人的心态不对,他的嘴就是像弹簧一样也没有用,沟通就会出现障碍。所以有效沟通应该包括心态和技巧两个方面。

一、沟通中的心态

沟通中最重要的就是心态。一个人如果心态不好,就会出现严重的沟通障碍。在影响人与人沟通的心态中,有三种是很不好的,它们分别是:自私、自我、自大。问题心态一:自私——我只关心帮助我认识的人,其他不认识的人与我无关。问题心态二:自我——别人的问题与我无关。

什么叫自我呢?就是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别人的问题与己无关。自我,是我们经常犯的一种错误,不能够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凡事以自己为中心,不考虑别人的感受,都是一种自我的表现。

问题心态三:自大——我的想法就是答案。

自大的典型心态就是:我的想法就是答案,别人不能提意见。一个人一旦自私、自我、自大起来,就很难与别人沟通。沟通的基本原理——关心

关心他人的状况与难处;关心他人的需求与不便;关心他人的痛苦与问题。

二、沟通的技巧

沟通并不是一种本能,而是一种能力。也就是说,沟通不是人天生就具备的,而是在工作实践中培养和训练出来的。沟通过程模式:

发讯者————编码————渠道————解码————收讯者

所谓沟通的过程,就是一个人要在信息发出来时开始编码,这叫做用一种方法讲给别人听。然后,经过一个渠道以后,到另外一个耳朵里面开始解码,即人家的话我是否听得懂。

(一)影响编码的因素

1、技巧,包括发出信息的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思考能力以及手势、表情等的表达的优劣程度;

2、讲话人的态度,包括自信、尊重对方等;

3、讲话人的知识水平,包括丰富的知识、社会经验、人情世故等;

4、社会文化背景。

(二)影响解码的因素主要

1、心理选择性;

2、认知的偏误;

3、过去的经验:先入为主;

4、情绪的影响。

(三)沟通渠道的扭曲

在人际沟通过程中,如果使用的符号或语言不当,认知有矛盾,渠道有干扰,接收者有偏见,组织内部层次太多等等,所有的这些都会造成渠道的扭曲和不畅。

(四)克服沟通障碍,实现有效沟通

1、编码的技巧

(1)讲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用别人喜欢的方式;(2)简化语言;

(3)注意语气、表情、动作。

2、主动倾听

建议1:恰当的提问——在合适的时间提出合适的问题; 建议2:不要批评; 建议3:不要打断; 建议4:集中精神; 建议5:站在对方立场; 建议6:不要急于下结论。

3、做笔记

4、利用反馈

5、肢体语言

2.学会“商业倾听”,让沟通更有效! 篇二

如有位教师讲一年级的图画应用题,他出示了一幅图画:有六只小羊,四只头向左,两只头向右,让学生列式计算。

经过片刻思考后,一名男生骄傲地站起来大声地回答:“6-6=0……”教师一愣,继而转向其他学生很严肃地问:“他的解法对吗?”全班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不对!”“那这道题究竟怎样列式才对呢?”教师接着问。一生回答“6-2=4或6-4=2”时,教师的脸上才重新露出了笑容。那个孩子低着头慢慢坐下。课后,我曾问那位男同学,他说:“原来有6只小羊,往左走了4只,向右走了2只,一只都没有剩下,所以用6-6=0。”

多有创新的回答呀,多有灵性的想法呀!可惜,却因为这位教师的“定向”思维,对学生的解题方法听而不究,将学生的创新思维扼杀在“摇篮”之中。

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相互应答的过程。教师与学生沟通的纽带和桥梁是师生之间的相互倾诉和对话。教师的倾听,是理解,更是期待;是尊重,更是接纳。它不仅使教学中的交往丰富而深刻地展开,更让我们听到了孩子们思想抽穗、情感裂变、知识拔节的声音。倾听中,教师的外表是平静的,而脑海里是不平静的,必须在瞬间做出决定:或呵护学生的“童心”,或激活学生的“阳光错误”,或捕捉学生的“奇思妙想”。

一、倾听学生的童心

课堂倾听的根本目的是倾听生命和呼应生命。教师只有蹲下来看儿童世界,以自己未泯的童心相待,发自内心的欣赏学生的成长,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宣泄和释放。

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我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千分号。一个学生说:“我想百分号有两个圈,千分号应该有三个圈。第三个圈没地方放,就放在斜线上了。”我欣赏地点了点头:“有意思!”一个学生接着说:“我画第一个圈比第二个圈小些,第三个比第二个大一些,颜色也不一样,串起来像个糖葫芦,记忆很方便。”另一个接着说:“我画千分号,斜线方向和别的同学不一样,三个圈在斜线的右边,记忆起来也很方便。三个圈就好象从山坡上滚下来一样,我想从山坡上滚下来一定很爽。”我又一次鼓励了学生:“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刚才同学们都说出了设计意图,很有道理,非常棒!如果这些作品都采用就不统一了,不统一肯定不方便。人们设计千分号的确是在百分号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圈,这个圈增加在哪里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下。”

二、倾听学生的“错误”

一节真实的课堂上学生不可能不出现错误,就因为有了这样那样的错误,才使我们的教学环节更加精彩。教师不但可以在倾听学生“错误”的同时及时调整教学环节,还可以利用错误资源“将错就错”,拓宽学生的思维。

如在探究过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十一册第73页例1:一个粮食仓库原有大米1500袋,运走3/5,还剩多少袋?)后,我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有位学生自告奋勇要求上台板演,在对“一根钢条长5/8米,用去一些后还剩1/4,还剩多少米?”解答时,竟然列出了5/8X(1-1/4)的算式。面对这个解答,我真想狠狠地斥责他几句:“就知道照葫芦画瓢,就不能动动脑子想一下?”可转念又一想,这样做只会打击他的积极性,我灵机一动,何不将错就错,来个借“错”发挥,效果岂不更好?于是我若无其事地启发学生说出他的思考方法,并让他列出数量关系式:钢条总米数X剩下的几分之几=剩下的米数。接着,再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仔细审题,逐一分析对比,并画出线段图帮助其明确题中的己知条件、要求的问题。然后,进一步地反问道:“(1-1/4)”是表示剩下的几分之几吗?到底剩下几分之几呀?”学生恍然大悟,立即改正了错误,列出了正确的算式:5/8×1/4,脸上也露出胜利的笑容。

至此,我并没有就此作罢,而是采取“反面纠正法”,进一步问:“如果××同学原来列的式子是一个正确的算式,那么应当怎样改变题目里的条件?”这一问,打开了学生的思维,他们纷纷举手回答“只要把题目里的‘一些后还剩’这些字去掉就可。”“如果不改变题目中的条件,那么应当怎样变换题目里的问题才能符合××同学原来的算式?”这一提问,又是一个悬念,再次点燃了同学们思维的火花,使他们沉浸在解题的欢乐之中:“只要将‘还剩多少米’换成‘用去多少米’就行啦”。

三、倾听学生的“奇思妙想”

课堂教学,有交流才有价值。学生在阐述其见解时,会不经意带出一些很有探讨价值的“副产品”,这时,学生可能是“无心”的,但教师一定要“有意”,要认真倾听学生的讨论发言,从中捕捉他们的奇思妙想。只要教师有心去倾听,或许,能从这“奇思妙想”中听出动人的旋律,谱写一曲创新之歌。

如在复习圆柱和圆锥的知识时,为了让优等生在复习课上也能得到发展,在复习了一些基础题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在一个圆柱形储桶里,把一段半径是5厘米的圆钢全部放入水中,水面就上升9厘米;把圆钢竖起拉出水面8厘米长后,水面就下降4厘米,求圆钢的体积。

我先给了一点时间,让他们独立思考,在草稿纸上写写画画。过了一会儿,我发现大部分孩子还在思考中,可能一些学生都感觉到了难度。

我说:“我发现有人已经有想法了,更多的人还在思考中。那就这样吧,如果你正思考了一半,也请你暂停你的思考,你就把你想了一半儿的思维过程说出来。”

于是,我撇开那些优等生,喊了一个中等的学生,我想看看他们的思维过程。

这个学生给出了“9÷4=2(组)……1(厘米)、2×8=16(厘米)、16+2=18(厘米)”的答案。

他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于是我请他把算式写在黑板上,并说清楚每一步的理由。

他解释道:“9÷4=2(组)……1(厘米),9厘米里有两个4厘米,还余1厘米;2X8=16(厘米)就是有两个8厘米,16+2-18(厘米)。”

我追问:“2是哪里来的?有什么含义”?

他低头答:“8厘米是4厘米的两倍……”(有点说不下去了)

我继续问:“16厘米加两倍是什么意思呢?好像有点行不通了。你先坐下,再想想,课后再跟我说说你的想法。(当生1的想法不在我的预设范围内时,我应该耐心倾听,引导他把思路说清晰,而不是急于打断他,让他坐下再想想,即使他说不下去了,我还可以把这个问题抛给大家,让听懂了他的想法的孩子站起来说说。)谁对此还有想法?”

另一个学生站起来答道:“我是这样想的,3.14X52X8÷4X9,3.14X52求的是圆钢的底面积;再乘8求的是圆钢拉出水面部分的体积,这个体积也就是下降的4厘米的水的体积,再除以4求的是圆柱形水桶的底面积:再乘以9求的是上升的9厘米的水的体积,也就是圆钢的体积。”

他说得非常清晰,我看到一些学生在若有所思地点头,于是我就把这种方法板书下来,又讲解了一遍。

这时,又有学生举手了,他说:“刚才的方法好像是正确的。求的是9厘米是4厘米的倍,(厘米),水面下降4厘米需要把圆钢拉出水面8厘米,要把圆钢全都拉出来,水面就要下降9厘米,这样就能求出圆钢长18厘米,再用圆钢的底面积乘18厘米就求出了圆钢的体积。”

短暂的沉默后,教室立即响起了掌声。(赞扬的掌声表达着学生的心声:我们需要解释自己见解的时间。)

这时,又有学生站起来说:“3.14×52×(8÷4×9),只要把后面8÷4×9加上小括号,就和这种方法一样了。”

我问:“你能给你现在说的这个算式一个合理的解释吗?”

他答道:“8÷4表示水面下降1厘米圆钢应拉出水面2厘米,2×9求的就是圆钢的长,再用底面积乘长就是圆钢的体积。”

掌声又一次响起。这掌声,不仅是对自我的肯定、赞赏,也是对老师让学生自由提出见解的肯定和赞赏。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科学泡泡下一篇:关于教学实习自我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