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

2024-11-15

高校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共12篇)

1.高校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 篇一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教育改革正进入到白热化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对高校的各方面管理都要能够进行优化发展,高校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要想将高校的整体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就要能够充分重视人事管理制度方面的改革,对人事管理要能有新的定位,从而来适应新的时代发展的要求。基于此,本文主要就高校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特征和重要性进行详细分析,然后对改革的实际情况以及优化策略进行详细的探究,希望能通过此次理论研究有助于高校人事管理制度的完善。

关键词:高校;人事管理制度;优化改革

高校在当前的人事管理过程中还有着诸多问题存在,这对高校的进一步发展就有着阻碍作用。高校人事管理作为是高校管理体系当中比较重要的方面,在当前的人事管理制度中封闭式运行状态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和市场的发展已经存在这不协调的问题,所以对当前的高校人事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和发展就有着其必要性。

1.高校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特征与重要性分析

2.高校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 篇二

1. 高校仪器设备档案工作管理体制的调整。

改革开放以前, 天津高校一般设立文书档案室 (多隶属于党委办公室) 和技术或科技档案室 (多隶属于校长办公室或科研处) 作为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 仪器设备的管理、申购等文件属于文书档案范畴, 仪器设备开箱验收、使用维修等文件属于科技档案范畴, 还有为数不少的高校将仪器设备开箱验收、使用维修文件存放在仪器设备管理部门, 甚至分散在设备使用者手里, 散失严重, 这种管理体制一直延续到八十年代中期。在一个学校内分设文书档案室和科技档案室, 不仅造成领导力量分散, 难以进行全面规划, 不利于档案的利用和规范化管理, 也影响了档案保管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制约着高校档案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国家教委、国家档案局于1987年联合发出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档案工作的几点意见》, 提出要调整档案工作管理体制, 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 从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 天津高校开始建立了档案馆或综合档案室, 集中统一管理全校档案。这是一次天津高校档案工作体制在较大范围内的调整, 也是从分散管理体制到集中管理体制的调整, 从而加强了各校对档案工作的统一领导, 也方便了对档案的管理和利用。以学校档案机构为核心, 以职能部门档案工作为基础的档案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运转, 保证了高校档案工作在健康、合理、有序的环境下开始了良性发展。

2. 高校仪器设备档案资源建设取得新成果。

加强档案资源建设, 是档案事业保持强大发展后劲的重要基础条件。改革开放以前, 天津市各高校仪器设备档案收集范围绝大多数是管理性的文件, 仪器设备开箱验收、设备管理维修记录等馆藏极少, 载体以纸质为主。改革开放以来, 各高校档案的门类、内容、载体都得到了极大丰富。相对以前高校档案门类和载体单一、馆藏匮乏的局面有了根本改变, 根据“六号令”的规定, 仪器设备档案成为与教学档案、科研档案平行的一个档案门类, 同时明确了设备申购阶段、设备开箱验收阶段、设备管理和使用维修阶段和设备报废阶段等环节需要归档文件材料的内容、归档时间等相关要求, 可操作性强, 对加强高校档案收集和设备档案管理工作起到了规范作用。在归档文件的载体方面, 明确指出文件材料应包括纸质、照片、录像带等各种载体形式。现在, 光盘、实物、电子文件等其他载体形式的档案极大丰富了仪器设备档案的载体形式,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高校优势和馆藏特色的仪器设备档案资源体系逐渐形成, 为进一步发展档案事业, 更好地服务于高等教育事业奠定了基础。

3. 高校仪器设备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前, 查阅仪器设备档案要靠案卷目录、检索卡片等手工检索, 仪器设备使用部门愿意自己保管随机资料, 因为到档案部门查询不方便。改革开放以来, 高校校园网的建设和学校办公管理系统的开通为学校仪器设备资源建设搭建起一个现代化的工作平台。现今, 天津高校已全部使用计算机管理档案, 从一般的档案管理到文档一体化管理, 从封闭的单机管理系统到档案网络管理系统, 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天津市各高校档案部门现阶段工作的重点。仪器设备档案作为高校档案的重要内容, 其中大型稀缺重要仪器设备档案的数字化工作成绩喜人, 为建设数字档案馆奠定了基础。档案的检索途径与检索方式由手工检索发展为计算机案卷级、文件级、全文检索, 网上立卷, 异地检索, 网上借阅成为现实。

4. 高校仪器设备档案的利用服务取得新突破。

1987年, 《档案法》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国家档案馆保存档案的开放要求。从此, 高校档案开始从保密机密逐渐走向公开开放。档案利用服务工作的这一重大突破, 促进了档案工作由封闭、半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 (1) 立足高校, 服务高校。自教育部实施高等学校“985”工程、“十五”、“十一五”综合投资规划以来, 在仪器设备购置“与教学科研需要同步、与学科发展水平同步、与创新团队建设同步、适用够用、适度超前”的原则指导下, 天津市高校投入仪器设备在数量上大幅增长, 办学实力明显改善, 在产生高水平科研成果和论文发表, 推动学科建设和学科群的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大量仪器设备的引进, 如何管好用好仪器设备, 使其发挥最大效益, 成为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和档案管理的重要课题, 陈旧的、落后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 会影响和制约其效益的发展。为此, 高校把强化仪器设备管理与资源整合作为增强办学实力的重要内容提上日程, 我校档案馆将学校价值1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设备的厂名、型号、规格、价格、存放地点等原始资料录入《天津工业大学档案管理系统》, 建立了大型仪器设备档案信息数据库, 将电子文件和随机光盘等电子信息同步导入该数据库, 为设备资源利用开发服务, 方便师生利用校园网查询各种仪器设备的相关档案资料的实际需要, 通过各实验室、研究室资源共享, 推动了学科交叉与合作研究, 提高了仪器设备的有效利用和投资效益, 促进学科和专业实力得到了更快的提升。 (2) 拆除围墙, 共享服务。向社会开放是高校档案部门立足服务学校、开拓档案业务范围的重要尝试与实践。天津市高校档案工作委员会以天津市教委建设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协作共建网为切入点, 正在将各校价值10万元以上, 或单价不足10万元, 但成套或配套价值在1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档案进行整合, 通过天津市高校档案工作信息网站平台实现高校仪器设备档案资源的共享, 同时, 积极参与天津市教委大型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的建设, 将大型仪器设备档案管理数据库及其系统功能要求镶嵌其中, 这样, 全市各高校的大型仪器设备的分布情况、测试范围都能在网上显示, 并能网上预约, 实现地方内资源共享, 通过仪器设备档案数据管理模块, 可以查阅仪器设备的随机材料、使用情况等相关信息, 由此突破瓶颈束缚, 以仪器设备档案共享有效解决档案资源存在的分散性、孤立性与社会对档案资源获取要求之间的现实矛盾, 使仪器设备的使用实现最大化、共享化、快捷化, 在此过程中高校档案部门既能取得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又扩大了影响力。

5. 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得到空前提高, 各校培养和吸收了一批素质较高的档案工作专职人员。

当前, 天津市高校档案工作人员队伍开始呈现以下特征: (1) 知识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势。一些学校档案部门拥有档案学、历史学、管理学、情报学、计算机软件等各类专业人才, 通过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和法律学习等形式, 法律、经济等知识得到进一步充实, 初步形成了一支与学校档案服务工作相适应、具有较高素质和综合实力的创新团队。我校利用日本产色谱仪仪器设备档案, 向厂家索赔成功, 用其赔付款建成系级计算机房。 (2) 具有专业性的特点。从传统的编目、编研、编纂到现在的全方位、多层次、现代化的档案服务, 档案服务工作的专业性、学术性、广泛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高校档案部门正在成为档案系统及各校开展科学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 (3) 初显高学历的特征。一批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充实到档案工作队伍当中, 为高校档案工作带来新的活力。实践表明, 以学校档案部门为主力建设或完成的校史馆、博物馆、展览馆, 人文社科领域的研究课题等都是以高学历的档案服务工作者为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天明.试论高校档案馆的主要功能及其实现[J].兰台世界, 2006 (4) .

[2]李岩.论高校档案馆的发展[J].兰台档案, 2007 (5) .

3.高校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 篇三

关键词:高校后勤;社会化;市场经济

我国的高校教育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高等学校在校生总规模逐年增大,从1999年的643万人,到2012年的将至3400万人,短短十来年时间,就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用几十年时间才完成的高等教育由精英到大众化的转变,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渴望及提高了全民的素质和文化程度。教育事业取到如此成功,与肩负着为高校教育、科研和师生生活提供可靠保障与优质服务的高校后勤工作分不开。

一、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的背景

高等学校历来是大包揽形式的后勤管理体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不能适应和满足學校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弊端日益显露。一个高校,就是一个小社会。精力、经费、校园面积等投入不足,大部分院校都出现宿舍床位紧张、食堂就餐紧张、设备设施老化、水源不够、电力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高校的发展。高校后勤社会化势在必行。

1999年11月3日第一次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李岚清副总理在会议上明确指出了"当前影响扩大高等教育发展最直接、最迫切的问题,是后勤设施问题,这也是影响扩大高校招生最主要的制约'瓶颈',而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出路,也还是在于加速高校后勤体制的改革"。李岚清副总理还指出:"我希望在这次上海会议以后,在全国兴起一个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高潮,从根本上解决后勤体制不适应、设施落后的状况"。上海会议尤如一股春风吹遍全国各高等院校,从此高等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起来。

二、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的理论基础

2.1 产权理论。现代西方产权理论认为,配置社会资源的方式有市场、企业管理和政府直接支配3种,有效率的产权制度在于3种方式的合理界限,使总的交易成本降至最低。所谓交易成本,是获得准确市场信息、进行谈判以及经常性契约的费用。任何一种体制、组织在其运行过程中都要付出一定的交易成本,即使在同一社会制度下,由于体制不同,交易成本也会明显不同。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因为没有正确的价格信号及标准来度量高校所提供的服务质量,所以交易信息和监督合同执行的成本都相当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较规范的市场交易方式得到确立,价格开始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市场供给和需求,交易成本大大降低,高校后勤通过市场交易获得相应服务随之容易。同时,高校后勤低效率、高成本的特征逐渐凸显,当两者之和渐渐超过不断下降的市场交易成本,因此,通过改革,将高校后勤服务纳入社会服务的体系中,打破高校关起门办后勤的单一模式,建立新型的社会化后勤管理,综合社会和各高校资源,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使得交易成本降至最低,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道路,无疑有其必然性。

2.2 经济学资源优化配置理论。经济学理论让我们知道,在社会与经济发展过程中,发展与资源稀缺矛盾处处存在。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从宏观经济角度看,国家提出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的改革背景是整个社会的 “大后勤”改革。长期以来,改革高校关起门的后勤,用经济学观点来看,旨在解决优化资源配置问题,且这种发展具有长期性,我们应当注重提高“实效性”,既要满足需要又要降低成本。

三、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的发展趋势

正处在变革的高校后勤,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当前的形势,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后勤管理社代化新模式,对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与高校的长远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从全国高校后勤现状及特点分析,大致可分三种发展趋势。

3.1 高校后勤服务体系从高校行政建制中剥离出来。发达国家的高校历史悠久,管理经验丰富,后勤管理社会化较之我国而言,可谓之历时甚久。它们形成特色而又灵活的后勤管理体制大致可分为高校直接参与、专门机构负责、自办与引进结合等三种类型。因此,也给我国高校的后勤管理社会化提供一定的借鉴。各高校将后勤与学校规范分离,建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后勤集团,按照企业化的方式进行管理。对于后勤资源,可采用有偿使用(股份、合作)或无偿划拨(零租赁)等方式转交后勤实体,对学生宿舍、食堂等后勤基础设施的维修给予一定的资金帮助,使后勤实体在社会化初期能较快完成实力积淀。在“产权”问题上,推行后勤股份制公司的运行模式,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公司与学校的关系是公司与第一大股东的关系,集中力量,使得后勤资源得到最优质的优化配置,形成大服务、大市场、大生产、大经营、大后勤的联合体。

3.2 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呈产业化发展。多年的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的实践说明,高校后勤要实现社会化,就必须要走产业化道路,完成事业型向产业型的转变。只有产业化才能消除高校后勤机构臃肿、员工积极性不高、营运及财务管理成本高等弊端。高校后勤实行高校物业管理,由领会教育方针、具有物业管理资质的公司作为高校后勤管理的载体,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全成本核算、实行专业化管理,以专业化的管理来满足高校对后勤保障体系日益增长的需求。

3.3 高校后勤社会化将呈现强强联合、向规模效益发展。现有的高校后勤管理部门可以参与市场竞争,探索有利于提高后勤保障水平、竞争能力的组织形式和经营形式,逐步建立产业化、专业化、集约化的保障型服务体系,与社会第三产业的发展接轨,增强高校的后勤保障能力,培养和发展一些能跨部门跨单位的、有较好市场竞争力的后勤服务中心或集团。类似于学生公寓建设及管理,由区域性大后勤集团行业化与专业化管理,可以发挥高校的人才技术优势,提高利益,降低成本,实现高校资源共享。

四、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的工作重点

后勤管理社会化涉及到后勤服务供应、组织及管理体制。后勤服务组织主体化是关键因素,必须对外培育好市场,对内搞好机制,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高效精干的领导班子;二是建立科学的,与社会市场互动的高校后勤管理机制;三是建立人力、物资调剂机制。

参考文献:

[1]鲍田原.积极推进高校后勤改革[].高等教育研究,2001,5.

[2]施凤江,周滨,陈五星.市场经济学[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杨瑞龙.现代企业产权制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魏杰.现代产权制度辨析[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侯光明,冯序鹏等.中国高校后勤改革与发展论丛[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高校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 篇四

【摘要】高校体育是学生接受传统体育的最后一站,也是接受体育教育的最高层次。本文从“健康体育”方面来探讨高校体育学科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高校体育 健康体育 终身体育 发展趋势

由于现代科技成果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劳动强度减轻,人们对生活质量方面有了进一步的追求,开始把眼光转向文化娱乐及体育运动。受此影响,学校体育也发生了相应变化,不再单纯将体育作为调节脑力劳动,强身健体的工具存在,而被视为未来一生体育生活的入门阶段或一个重要环节,并相应提高学生运动娱乐兴趣。体育教学也不再局限于单纯的田径、球类等内容,而是集娱乐、道德、健身为一体的综合体现。

一、学校体育向科学化、生活化、个性化方向调整。

1、在全面推进“健康体育”的过程中,“健康体育”以一种新教育模式对旧的教学模式取而代之已成定势,创建“现代健康观”向社会化目标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转化。以现代的思想观念价值来统摄学校体育课程结构,更好地解决社会需要、知识需要和全面发展的关系。

2、在教学方法上向个性化、多样化转变,做到“因人施教”与“因材施教”互动。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动手动脑,树立学习兴趣和自信,对学生进行现代主体性体育教育,把单调枯燥的技术转变为丰富多彩的主体性体育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在乐中练,在练中乐,把素质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之中。

3、采用竞争机制,充分挖掘体育教师的潜力。新世纪体育教师要不断接受新知识、新理论,掌握更宽领域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注重更高的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培养,具备一定的科研及创新能力。新世纪体育教师在工作中能够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及教学实际条件,更加科学地搭配教材内容、周密地安排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其积极性,彻底改变以往课堂积极性不高、课堂信息量低、学生不爱上体育课的现象。

二、学校体育要面向全民健身计划,推进全民健身的有效实施。

从目前我国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社会文化、教育、经济等方面的发展条件来看,在我国所有地区,所有人群中普遍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困难很大,难以真正达到实效,比较现实可行的是抓住青少年和儿童,即抓住学校体育这个重点,学校体育的对象是学生,他们几乎包括了所有青少年和儿童,在全国人口中占有相当的比例,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体质和健康状况对全民族的体质健康水平有着十分重要影响。因此,学校体育实施对象的特点决定了学校体育在全民健身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三、学校体育要面向终身体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所谓终身体育也就是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锻炼。随着终身教育思想的普及和影响,它已成为指导我国学校体育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的一面鲜艳的旗帜。高校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普及终身体育思想和造就终身体育者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体育要立足现在,面向社会,着眼未来,不只是锻炼学生身体,教会学生某种运动技能,而是要与终身体育接轨。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未来的工作和社会竞争,适应现代化社会对人类智能和体能的挑战。终身体育思想在强调体育作为增进人体健康手段的同时,还注重体育可以丰富人的生活内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在现代社会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体现人的个性,在获得驾驭生活和担当社会主人的感受,终身体育帮助人们适应高速度、高强度、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和现代文明对人体的挑战,缓解现代社会对人们身心造成的压力,有益于人们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形成。

四、新世纪学校体育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

随着教育的发展,体育课程不再被人们误解为单一的身体训练,更倾向于训练情感、意志、个性等心理素质。体育课程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提高了,人们开始认识到体育是个体身心健康基本需要的途径,是提高社会劳动者素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是保证欢度余暇生活的主要内容。体育课程在肯定学生身心发展具有共同规律的同时,也承认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和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每个学生由于遗传素质、生活条件、运动经历等方面的不同,在技能学习中会表现出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上的差异,他们不可能站在同一水平线上从事某一技能的学习,也不可能在经过同样的学习努力后达到同样的学习结果。另一方面,由于每个学生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经历等方面的不同,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世界”,他们的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智能、特长等方面各不相同,在技能学习中就会以各自不同方式来理解一个新的技能。

五、学校体育要面向体育教学现代化

多年来,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一直是以言传身教的方式进行,体育教学方法中注重形式与技艺层次的传播,忽视思想层次和文化层次的内涵,忽视以人为中心,过多强调技术,以技术传授为中心,以人体生理机能变化规律替代体育教学规律。近年来,随着各种新型材料的出现,电子计算机等高科技产品的广泛应用,工艺水平的科学化、现代精致高级体育器材设备的不断问世,给体育教学的手段带来了重大变化,21世纪,随着新科技的民展,特别是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控制化学、生物工程、人体生命学以及纳米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使学校体育教学用光、声、像手段取代传统的言传身教的教学方法,更加促进了体育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5.高校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 篇五

随着教育的发展,我国积极寻求更好的教学方式,目的在于不断提高教学的水平与质量,让广大学生享受到更好的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依照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就是教学模式多样,且教学形式丰富。针对不同的体育项目,都有不同的教学方法。总体来讲,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有三段型、三基型、俱乐部型等,这些教学模式应用在当代体育教学中,为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并且也得到了更好的效果。在这些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更加具有科学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学习方法也得到了进步。在学习效果方面,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呈现出了多样的特点,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2教学特征鲜明

当代体育教学也有着它的独特之处,正是因为这些独特之处,才让高校的体育教学焕发出了迷人的光彩,并且得到了不断的提高与进步。在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以学生所选的课程为主,根据该课程的特点以及要求,严格实行体育教学。目前有很多高校都是采取学生自主选择体育课的方式来开展体育教学,并且非常注重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考核。因此,高校体育教学呈现出了严谨的特点,并且其中还体现出了学生的自主性,为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取得奠定了基础。此外,当代体育教学还存在采用以俱乐部的形式展开的情况,这种体育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展现学生的自主性,将学生的兴趣爱好放在首位。让体育教学呈现出了自主性的特点。

1.3学生选课占主导位置

在众多高校中,体育教学采用的最多的一种方式就是让学生提前进行体育课的选择,充分尊重学生的自由。这种体育选课的方式具备许许多多的优点,能够将学生放在首位,在教学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基于学生对所选课程的喜爱,那么在教学中也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不断提高自身。学生选课的体育课选择模式早已形成并且已经趋于完善,在当今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这种体育课程选择的方式也受到了广大学生的热爱。因此,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也应该将这种教学方式作为重点,并且进一步将其完善。但是广大教育者应该注重的问题是,在教学中,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在体育教学中得到更多的收获。

1.4优缺点并存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存在两面性,都有着优点和缺点,因此,为了强化教学模式的优点,就要不断改进其中的不足,不断赋予它新的优点。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三段型、三基型、俱乐部型等,这些教学模式具有鲜明的特色,都是优缺点并存。比如三基型教学模式,虽然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到许多体育知识与技能,但是其中的不足点在于它过分注重教师的地位,而没有将学生放在主导位置,这就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的过程中失去兴趣,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但是它也具有许多优点,以教师为主导,能够较好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其中的疑问也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这说明了多种多样的体育教学模式都存在优点和缺点,这是体育教学中不可避免的,要正确对待,让体育教学取得更好的成果。

2高校体育发展趋势分析

2.1教学方式多样化

在当代高校中,体育教学呈现出了教学方式多样化的特点,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不断开发并实施不同的体育教学方法,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并且在此基础上提高体育教学的水平。让学生能够不断增强自身的体质,拥有健康的体育精神。目前众多的高校不仅拥有三基型、三段型的体育教学模式,而且还开发出了俱乐部型的体育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更加现代化,能够更大程度得满足学生的需要,也能够更好得吸引学生的兴趣,将体育变为自身不可缺少的一种锻炼工具,并且真正热爱体育运动,产生终身学习体育的思想观念。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为高校体育教学带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2.2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性

为了增加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参与度,广大学校不断改进教育模式,开发出了许多新的教育模式。不管是体育选课的形式,还是俱乐部型的体育学习方式,都体现出了学校对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尊重。这种方法是科学而又明智的,因为学生的兴趣能够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促进学生保持对体育的热情,不断加强对体育课程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体育学习能力与水平。以俱乐部型的体育教学模式为例,这种教学模式深刻地体现出了它的现代化特征,并且与其他教学模式不同的是,它能够较好地避免其他体育教学模式的不足,那就是体育设施、经费等方面的不足。这种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发挥其自主性。

2.3有利于学生正确体育意识的形成

体育讲究的是学生的运动,培养学生不断运动、锻炼自身的能力。当代高校体育教学遵循的教育理念在教师的教学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但是众多的学生却没有正确地理解这个道理。学生大多是抱着应付的态度接受体育教学,在学习的过程中也难以真正做到脚踏实地。因此,新的体育教学模式的形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意识,养成科学的运动与锻炼习惯,不断增强自身的体质,让自身的精神面貌有一个更大幅度的提升。在众多的体育教学模式中,俱乐部型的教学方式体现出了其中的巨大优势,因为它以学生的兴趣为主导,热爱体育的学生能够以这种方式进入到俱乐部进行学习,这种科学的教学模式能够让体育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4有利于高校体育水平的提高

高校体育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该校的体育水平,如果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能够较好地重视教学效果,那么将能够取得更好的体育教学成果。根据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运用多种多样的体育教学模式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增加学生参与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通过利用科学的教学模式,能够针对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科学地解决其中的问题,让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在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院较好地实行体育教学,能够提高整个学校的体育水平,从整体上提高学校的体育实力。

3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方法的探究

3.1高校树立科学的体育教育思想

高校体育教学思想的树立能够对体育教学起到指导性作用,并且能够指引体育教学朝着正确高效的方向发展,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每一个高校都应该树立正确科学的体育教育思想,将体育教育作为一种改善学生精神面貌的重要途径,要对教师进行科学的教育,帮助他们在教学中形成正确的教育思想。在正确思想的引领下,教师才能够不断保持体育教学的热情,不断探索更加高效的教学方法,在体育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增加其动力。各个高校在树立体育思想的过程中要充分注重体育精神,起到鼓励学生终身践行体育理念的作用,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生活中,都能够做到不断发挥体育精神,不断运动,改善自身的精神体魄。

3.2选择正确的教学模式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就必须首先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而教学模式的选择必须从体育项目和学生两个方面考虑。从体育项目来看,若需要更加注重教师的主体性,就不能采用过分注重学生主动性的教学模式。比如在体育啦啦操项目的学习中,因为啦啦操需要得到教师的指导,所以就应该在教学中体现教师的主导性,让教师充分发挥指导性的作用,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教学内容,严格认真地学习。另外,在网球等体育项目中,就可以采取俱乐部型的教学模式,因为这项体育运动相对来讲更加得自由,也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性,才能够达到体育教学的目标。因此,根据体育项目的不同特点,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3.3注重对学生的监督

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学习有着具体的要求,体育教师应该为他们设立学习要求以及考核规定,起到相应的督促作用。因此,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教师的指导,还要相应地辅之以科学的监督方法,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体育知识。在三基型模式的体育教学中,教师的监督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项体育教学涉及到基础体育知识的学习,学生必须根据教师的要求,认真学习基础体育知识。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以及要求,要加强或者弱化对学生的监督。在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中,就应该适当弱化其监督,因为这项体育教学注重的是学生的兴趣以及自主性,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也能够自觉地进行体育运动与学习。因此,就能够获得更好的体育学习效果。

3.4加强考核

在高校中,任何一门学科都需要对学生进行考核,这样才能够起到督促与鼓励的作用,让学生不断改进自身,让自身的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在体育教学中也是如此,不能忽视了对学生的考核,否则就会导致学生产生消极懈怠的思想,难以在体育教学中完成教师要求的任务。所以,教师要格外重视体育考核的重要性,为了让学生打好基础,最好采用定期考核的方式,帮助学生稳扎稳打、脚踏实地,为后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学生在学习中也不能存有临时抱佛脚的不良思想,而是要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在期末考核的时候能够凭借自身坚实的基础取得优秀的成绩,提高自身的体育素质。

4总结

6.高校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 篇六

论高校数字档案馆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

档案信息的数字化为档案有效保护、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我们不仅要积极地推进档案数字化工作的开展,还要应对档案数字化建设中出现的.新的问题给我们带来的挑战,创新管理和服务理念,促进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健康发展.

作 者:苏梅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河南,开封,475001刊 名:文教资料英文刊名: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年,卷(期):2009“”(15)分类号:G47关键词:高校数字档案馆建设 现状 发展趋势 对策研究

7.高校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 篇七

一、互联网思维与高等教育

(一) 互联网思维。

就是“在 (移动) 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 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的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1]百度公司创始人李彦宏最早提出互联网思维, 强调思维方式要逐渐像互联网的方式去想问题。现在正逐步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可, 各种行业成功的案例也越来越多。虽然现在互联网思维的定义讨论较多, 不同人的理解不尽相同, 但是已经成为信息时代的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 正逐步深入影响到各行业。

(二) 互联网思维对教育的影响。

当前, 互联网思维从互联网行业向其他企业扩展, 但对于教育的影响已经悄然进行。教育者的互联网思维模式一旦形成并运用到教育活动中去, 将会推进教育发展真正发生划时代的变革。从教育发展史上看, 从古代社会的个别教学方式, 到近现代的班级教学制度, 都是社会生产方式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结果。而信息社会的到来将意味着社会形态的进化, 互联网思维作为信息社会的产物势必会深刻影响教育的发展方向。

(三) 互联网思维与高校班级管理。

互联网思维对教育的深刻影响是全面的, 是一个教育研究的大课题, 本文主要探讨其对高等教育的班级管理。高校班级管理是高等教育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的一环, 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基本保证, 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素质的重要途径。不断推进高校班级管理制度和策略的创新可以促进高等教育改革的顺利开展, 提升教育质量。改革和创新离不开正确理念的指导, 互联网思维是影响当今社会发展的新时代理念, 高校班级管理必须积极吸取先进的思维模式和理念, 实现管理制度和策略的创新。

二、高校班级管理管理理念

高校班级是大学生的基本组织单位, 是做好学校管理的基础。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对象, 与中小学相比, 有其特有的社会属性。所以高校班级管理模式也有其自身的独特性。“高校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它是辅导员根据班级管理的目标要求, 釆用一定的管理手段和措施, 带领班级全体学生, 利用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 以实现班级管理目标的组织活动的过程。”[2]班级管理目标的实现是保证高等教育目标达成的基础, 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地位十分重要。

高校班级管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被不少学校所忽视, 产生了诸多问题, 受到了多方面问题的挑战, 存在问题主要有:

(一) 人际关系疏离。

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不畅, 没有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 造成“师生关系淡薄和功利化, 师生与管理者敬而远之”, [3]难以发挥教育者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的作用。

(二) 缺乏班级民主氛围。

在现有高校的各级行政管理模式之下, 班级管理也随之缺乏应有的民主性, 辅导员与班干部的官僚化意识阻碍了班级管理的民主, 限制了学生的班级管理参与意识。

(三) 班级集体感不强。

高校特有的班级管理模式的不足造成了较为松散的班级管理方式, 各种班级成员小团体的存在影响了班级集体感, 不利于开展合作精神培养和集体主义教育。

(四) 班级管理重在管。

班级管理的服务意识不强, 主要以行政化的管理思维去约束学生的行为, 没有深入考虑学生的全面需求, 没有做到管理为教学服务。

目前, 不少高校逐步地推进管理改革, 加强班级管理, 由硬管理向软管理转变, 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民主管理, 甚至提出了以服务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充分体现了时代发展对高校管理的影响, 也反映了教育者思想观念的积极变化。理念的转变将会推动高校学生管理实践的开展, 其中扁平化管理模式的推行是高校班级管理的一种有益的实践, 是互联网思维的现实体现, 是顺应高校民主管理的积极尝试。

三、高校班级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要研究信息时代对高校班级管理的影响就必须深入研究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的五个关键词:便捷、表达 (参与) 、免费、数据思维、用户体验。而延伸到教育过程中就是需要师生之间有更加便捷的情感交流, 学生和教师可以自由的表达个人的观点和情绪, 能得到更多的班级优质的生活和学习的服务, 并从中得到切实的良好体验, 同时班级要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信息数据化, 并实时更新。而要做到这一切就需要高校班级管理深入革新, 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高校的班级管理要在互联网思维的指引下进行改革, 进行制度和策略的创新, 并随着互联网思维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结合互联网思维的理念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来看, 高校班级管理的发展趋势主要:

(一) 扁平化管理。

互联网思维要求主体的互联互通, 实现信息的高效畅通, 反对过多的科层化管理造成信息的不通畅。高校班级的扁平化管理就是要辅导员直接面对学生, 减少管理的层级设置, 改变单纯的依靠班干部加强对班级进行管理。在建立班级网状的管理结构中, 使班干部成为维系班级管理强有力的节点, 而辅导员就是构建扁平化的班级管理的组织者。这样可以使辅导员更直接的了解班级情况, 更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 有利于发挥教师的教育作用。

(二) 民主化管理。

传统管理观念认为班级管理是辅导员和班干部队伍的事, 班级成员只是被管理的对象。新的教育管理理念认为班级成员应该是管理者, 应发挥主体性, 积极参与班级事务的管理。平等是互联网思维的一个基本理念, 班级管理的平等就是要实现民主化。要实现民主化的管理就是要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 积极关心班级的集体事物, 改变原有的被管理地位。

(三) 信息化管理。

“不断提高信息化技术和管理水平, 将信息化共享当作高校综合竞争力的一部分, 在不断发展和变迁的信息社会, 信息化本身已经逐渐成为现代高校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部分。”[4]在当今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前提下, 班级管理中的学生信息数据化可以轻松实现, 为辅导员掌握班级整体状况和成员个别情况打下基础。建立班级数据信息库, 并在管理过程中实时更新, 把现象分析和数据分析结合起来, 更好的了解班级情况, 及时的调整管理策略。

(四) 个性化管理。

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方式形成了现代的班级管理模式, 其优点得到肯定, 但是无法做到因材施教。“个性与特色是人才培养的关键, ”在教育改革中“素质教育呈现个性化的特征。”[5]过分强调统一, 忽视个性不符合教育规律, 也违背当今互联网思维的发展趋势。而更加个性化的教育管理模式也是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信息时代给学校教育和管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可以使教育者更全面的了解教育对象, 为其提供更加人性化的管理和服务。高校班级管理处理好集体教育和个性教育的关系就是要实现管理的弹性, 更好的处理班级成员的各种问题。

(五) 全方位管理。

高校班级管理一般只注重校内和课堂上的管理, 容易忽视校外和课下的管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既有教育管理理念的狭隘性, 也有高校硬件条件的限制。在互联网思维的信息时代, 学校和辅导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对班级成员的全面管理, 现如今智能手机的普及为此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学校和班级可以借助手机的信息平台发布信息或者接受学生的信息, 还可以开发专门的班级管理软件, 为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提供各方面的服务。

(六) 即时化管理。

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原来面对面的教育管理方式难以及时的解决一些突发的问题和事件, 高校借助现代信息平台强化即时的交流和信息反馈方式, 可以及时的化解一些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避免严重事件的发生。辅导员可以随时接受学生的信息并给予及时的回复, 指导学生学习和生活, 做好班级管理。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 信息时代已经来临, 互联网思维产生, 并逐步扩展影响, 社会的各种行业都在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 正在逐步向信息时代的教育模式转变。高校的班级管理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互联网时代不断地进行教育管理创新, 推进高等教育的发展。用互联网的思维去创新高校班级管理, 是高等教育管理的发展趋势。在信息时代互联网思维的影响下, 教育理念不断更新, 未来高校的班级管理逐步走向扁平化管理、民主化管理、个性化管理、信息化管理。再次趋势之下, 各种创新性的制度和策略将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出现。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班级管理,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subview/10968540/13580621.htm?fr=aladdin.

[2]陈衍发.高校学生班级管理创新研究——以M大学土建学院为例[D].南昌大学, 2013.

[3]冯平.压抑与超越:高校管理异化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 2011.

[4]孙幸成.高校信息化管理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科技风, 2010第19期.

8.浅析高校“校企合作”的发展趋势 篇八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校教育;发展趋势

“校企合作”是目前高校开展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通过与企业实现良好的合作关系,来对高等人才进行定向培养,以使其教学培养内容可以满足行业市场快速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这也是目前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人才的有效途径。但是,从目前高校“校企合作”开展模式的实际情况来看,其在开展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大多数高校对“校企合作”模式的发展方向也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因此,笔者认为,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对“校企合作”的发展趋势展开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就以高校与设计企业合作为例,来对“校企合作”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根据其实际情况提出高校与设计企业间合作的有效措施。

1 “校企合作”趋势分析

1.1 政府与学校职能的主导化

“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起初来源于一些发达国家中的职业院校,企业与院校建立合作关系的初衷就是可以在该关系中有效地获得较为廉价的劳动力。这就导致虽然从表面来看,院校与企业之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但是学生在实际的企业实践过程中更多的是被当作学徒工,并不能在实践的过程中有效地锻炼和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发展,无法真实有效地对职业院校的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定向培养,也就无法为国家的工业生产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这促使政府逐渐在“校企合作”中发挥出主导作用。

1.2 合作模式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在以往的“校企合作”模式中,学校和企业两者之间的各部分职能以及责任都较为独立,导致在合作的过程中无法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结合。在该合作模式下,高校主要负责对学生专业技术知识的培养;而企业主要负责学生的专业技术和实践。这就导致高校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的培养内容与企业对专业技能实践培训内容相脱节。例如,在高校与设计企业的合作关系中,学生在高校中所学习的设计理论以及设计理念与企业的设计理念差距较大,学生无法将实践与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无法体现“校企合作”模式的应用效果。

该合作模式所带来的不足也促使了“校企合作”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并且,企业也会根据高校专业之间的差异来做出相应的调整。在高校与设计企业的多元化合作中,相关的培养计划以及培养目标是由高校与企业共同制定的,并且为了保证高校相关理论知识教学内容可以与设计企业的发展相契合,其还制订了相关的教师培养计划,定期安排教师到设计企业中接受培训,从而保证学生在高校中所学的设计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形成的设计理念可以真正与设计企业的发展理念相吻合,从而保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开展。

2 “校企合作”策略分析

2.1 “客户—学校—企业”三者为一体的合作模式

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可以说是近些年来高校一直在探索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设计教学中,该专业的课程设计应该始终与企业保持一个良好的合作关系。与企业进行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习场地保障,让学生在进行实训的过程中按照企业的岗位要求来进行实践学习,从而将学习的课程理论真正与设计工作进行紧密的联系。这样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满足了高校实践应用型社会人才的教学需求;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对设计企业的发展走向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帮助学生在走向社会后可以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

2.2 工作室教学模式设计

设计企业在近年来受到了行业的广泛关注,并且,其以工作室为形式的运营团队也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高校教学工作为更好地满足社会快速的发展需求,应该设计一个以“教师——课堂——学生”为主的工作室教学模式,该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工作室的运作方式;并且,学校还应该选取一些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教师,来对学生进行专业的知识培养与教育。以工作室为主教学模式就是以教室来模拟工作室的环境,教师与学生来模拟各个身份,互动学习。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教学项目的参与者,其不单单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还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锻炼自己,增强自己的實践能力,拓宽专业视域,从而锻炼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的创新思维。

3 结语

本文对高校中“校企合作”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根据目前“校企合作”模式开展的实际情况,以高校与设计企业合作模式发展趋势为例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校企合作”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希望,通过文中的分析,能够对同行业的教育工作者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从而促进“校企合作”模式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汪独友.基于行业特色的高校产学研合作[J].中国高校科技,2014(06).

[2]简世德,彭婷,周姝言.行业特色高校产学研合作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3(32).

9.管理心理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篇九

摘要:本文在综合分析了国内外管理心理学发展概况的基础上认为,在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企业不断变革的情况下,组织变革、领导行为、激励机制和组织文化是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新热点,管理心理学的发展趋势是:重视组织层面的变革研究,强调对人力资源的系统开发,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更加关注国家目标。并提出了管理心理学研究的近期目标和中长期发展目标的建议。

关键词:管理心理学、发展趋势、组织变革、人力资源开发

一、管理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管理心理学在国外心理学界称之为组织心理学,在工商管理界称之为组织行为学,是心理学领域的一个新兴的重要分支。20世纪初,泰勒(F.Talor)倡导的科学管理运动和闵斯特伯格(H.Muensterberg)开创的工业心理学是管理心理学形成的先驱,而真正推动管理心理学产生的是1927年由梅奥(Elton Mayo)领导的“霍桑实验”。直至本世纪60年代, 管理心理学才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分支并被人们广泛地应用。管理心理学主要研究工作环境中个体、群体和组织等层面的人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它强调人的因素在管理环境中的作用。管理心理学一方面研究领导行为、管理决策、组织变革与发展、团队建设、沟通、激励和跨文化管理理论问题;另一方面,从个体差异的角度,来研究职务分析、人员选拔、培训、绩效评价和薪酬分配等理论和方法[1]。

普遍认为,21世纪管理心理学研究将面对的三大课题:面向全球竞争的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科技创新和跨国公司迅猛发展带来的全球化。在这种新型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的因素日益突出,如何搞好人力资源开发,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竞争中均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和国家医学院三院长于1997年发表的三院长联合声明“为21世纪做准备”,就把人力资源开发和科技管理决策的行为科学研究列入头等重要的研究课题。此外,管理科学本身的发展也迫切要求心理学家不断提供人们如何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变化的新知识,这显然需要我们从新的视角,开展新型的管理系统中的心理学问题研究。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管理心理学的兴盛也与国家的社会经济进步和改革成功息息相关。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教训已经告诫我们,发展中国家通过引进发达国家先进技术来缩短差距的“后发优势”已不复存在,国际竞争无非是在“天、地、人”三方面因素上的竞争,发展中国家在“天、地”两方面毫无优势可言,唯有充分调动“人”的因素,吸取我国发展“两弹一星”的成功经验,方可在新世纪的科技创新和经济竞争中确立自己的地位,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因此,在关注国有企业组织变革和经济转型等紧迫问题时,我国政府非常关注人、群体和组织在适应变革中的心理学问题,因此,今年国家科技部已把心理科学列为21世纪重点发展的学科之一。由于管理心理学与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直接攸关,其理论研究成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比如,目前国家正在进行的国有企业 1

结构调整、住房制度改革、薪酬结构水平等重大管理决策,这些决策研究都有管理心理学者的参与和指导。因此,管理心理学作为基础心理学研究的组成部分,对于管理科学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 组织变革已成为全球化经济竞争中管理心理学研究的首要问题, 这方面研究主要探索组织变革的分析框架、理想的组织模式、干预理论以及变革代理人的角色。Karl E.Weick & Robert E.Quinn(1999)研究发现,Lewin提出的传统的阶段性变革程序(即冻结—变革—再冻结)已逐渐被连续性变革程序(即冻结—再平衡—解冻)所取代,这种新的理论强调变革应是连续性、发展的、渐进的变革,尽管这些变革所进行的调整可能较小,但能够从根本上改变组织的结构和战略,保障变革的顺利实施和达到预期目的[6]。已经发现,就业安全保障、招聘、团队自主性管理,授权,培训,信息沟通等是促进改革和提高生产力的重要干预因素。

与组织变革密切相关的是领导行为研究,由于受权变理论的影响,近年来,先后出现了多种领导理论,如通路-目标理论、领导-参与模式、生命周期理论。目前最有代表性的是Fieldler提出的认知资源利用理论,它强调决定领导成效的关键与其说是领导个人的智力和才能,不如说是使认知资源得以利用的条件[1]。在组织变革中,管理决策因素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组织结构调整总是在一定的风险情境下进行。目前,从个体研究水平上,比较注重于决策和判断中所采取的认知策略和判断决策问题;在组织水平上的决策研究主要分析不同背景下的决策模式、权利结构和参与体制,并特别重视决策技能的开发和利用。

激励问题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过去曾产生了内容学派、过程学派和强化学派等有关激励的理论,目前,由于亚当斯(S.Adams)的公平理论对于薪酬设计的实际意义,仍受到普遍重视,此外,与激励问题密切相关的研究是有关工作承诺的研究,主要从工作价值观、职业发展、工作责任心、组织认同和对社会的态度进行研究,并探讨了组织承诺对离职、工作满意感、工作安全感、人际关系的影响以及组织承诺的形成规律[3]。

组织文化研究将组织文化定义为特定群体发展的、应用于外部环境和内部整合的基本假设形式,已成为教育员工以认知、思考和感知问题的实际方式, 研究主要集中在组织文化的特点、结构和运行机制上。团队主要研究团体的凝聚力、团队的构成,目标设定、团队内的关系、规范、角色、冲突和团队决策等[1]。还值得一提的是管理的跨文化研究, 这是适应跨国公司发展的新的研究方向, 最有影响的是关于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国民特性对组织管理的影响研究,研究发现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中国人更愿意遵循平等原则来分配奖金,强调了管理方式必须适合中国的国情文化。综上所述,管理心理学的发展趋势可以归纳为:

第一、组织变革和发展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首要问题。

八十年代之前,管理心理学研究比较集中在个体理论的探讨,在激励理论、群体行为和领导行为理论的研究上产生了大量理论,进入八十年代之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和经济结构调整,对企业重组、战略管理、跨国公司或国际合资企业管理的研究已呈现强劲势头,文化因素成为这类比较研究的关注热点。宏观的经济行为研究更加受到重视。把经济信心和经济预期作为对国家经济景气的良好预测源。目前,由于管理环境研究的复杂程度增加,促使研究的注意力全面转向整个组织层面,因为如果不从整体的角度来考察问题,不论是企业的结构调整、管理者的决策、员工的适应,还是跨国公司管理中的组织文化的建设、各种激励政策的制定,均无法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

第二、强调对人力资源的系统开发。

技术创新已成为下一世纪各国企业拓展市场、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在这个系统中,具有高水平胜任素质的人力资源,是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的关键,因此,目前更加注意探索管理者决策、技术创新和员工适应中必须具备的胜任素质,更加关注如何充分地利用和开发人力资源。科技进步和管理的复杂度对于员工素质提出息的要求,使得人力资源管理成为研究的又一热点,研究由局部的、分散的研究转向整体系统的研究。目前,有关胜任特征评价、个体对于组织的适应性和干预问题的研究等人力管理管理问题正向纵深发展。

第三、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更加关注国家目标。

管理心理学在研究领域方面,更加重视突破传统框架,不断拓展研究的新领域。目前,管理心理学不同于其它心理学分支的特征是,在拓展研究新领域时,不仅有大量商业咨询机构处于市场经济利益的考虑,进行投入和资助,各国政府处于自己在国际竞争中的国家安全和市场利益,也进行有计划的管理决策的行为科学研究。可以认为,管理心理学研究更加关注国家目标。总之,研究的新的热点在于:跨国公司和国际合资公司的比较研究、科技投入的行为研究、失业指导研究等,均取得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管理心理学家把组织作为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来看待和研究, 研究领域方面已突破传统框架, 涉及管理培训与发展、工作业绩评价、管理决策、组织气氛和组织文化、跨文化比较等新领域。

三、我国管理心理学的研究进展和现状分析

从1978年开始,我国管理心理学者开始系统地引入国外管理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相继完成了我国管理心理学的学科基本建设,在工作动机、领导行为、管理决策、价值观、员工培训、人员选拔和组织变革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通过与国外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家的跨文化比较合作研究,不仅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丰富了国际管理心理学的知识体系[3]。目前,我国管理心理学家在国际应用心理联合会担任领导职务,并主持或参与一些重要的管理心理学杂志的编辑工作,已在国际管理心理学界确立了自己的学术地位,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管理心理学的应用方面,根据国家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转型的需要,近年来在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干

部选拔、管理决策、科技创新体系的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航天员的模拟培训等前沿问题上,完成了一系列有较大影响的科研课题,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研究资源方面,我国管理心理学界已具备从本科生到博士后的管理心理学后备队伍的培养体系,研究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部分来源于企业横向合作的投入。目前,我国管理心理学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

第一、研究力量比较分散,在针对国际最新趋势和国家社会经济转型要求方面,缺乏较为系统的规划。

第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以及国家科技部虽然对于心理科学、特别是管理心理学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上有迫切的要求,但是,经费投入较少,使得一些重要的、涉及管理心理学长远发展的重要领域得不到必要的支持。比如,管理科学部主要资助有直接应用价值的人力资源管理对策项目,至今尚无有关管理心理学理论前沿研究的重大项目资助。

第三、实验室设备急待改善。管理心理学是一个研究人-团体-机器系统的综合学科,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于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新要求,急待组建现代化的管理心理学国家开放实验室,以缩短与国外管理心理学的差距。目前,国外很多管理决策实验、情境模拟评价和训练、大样本调查和数据处理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的支持。应通过启动重大项目,组建适应跨世纪要求的管理心理学开放实验室。

四、我国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设想与对策

根据国内外工业与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趋势和我国科技发展的国家目标,我们建议,应力争在2015年之前,把我国的管理心理学建设成在国际工业与组织心理领域有重要影响、对我国社会政治生活和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基础学科。如果国家科技部和基金委能够资助3-5项重大项目,可以建立管理心理学国家级开放实验室,使之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基地、培养和造就管理心理学高级科研人才的基地。我们将充分利用我国管理心理学的整体学科优势,面向国际研究前沿和我国经济建设主战场,为国民经济发展和政府决策做出有重大影响的贡献。我们认为,我国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是:、社会经济转型中的组织变革与发展

全球化(Globalization)带来的社会经济转型的新要求,将是世界各国在下世纪面对的最主要的组织变革和人的适应问题。就我国而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面对组织结构调整和发展带来的系列管理心理学问题,具体包括组织环境特点和趋势分析、企业重组、发展战略、管理决策、技术创新管理等问题。

2、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与管理对策

根据高新技术发展和国际化竞争要求,探索新条件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形成从工作分析、选拔、培训、安置、激励、考核和流动的系统性机制。特别要研究职业企业家队伍的形成机制、激励机制、人的适应心理、职业发展与干预对策、巨复杂系统的管理控制等管理问题,形成一套从职务分析、胜任特征分析、培训需求评价、职业企业家选拔、智能模拟培训、组织学习到人员的安置和评价的人力资源管理对策,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3、组织文化与学习模式

为解决好转型期的组织管理问题,理顺各种关系,必须认识各个层次人员对新条件下的职业标准、人际关系、组织原则、分配原则等方面的接受与适应性,确立新的组织行为与文化的结构关系和影响因素。通过加强对新的经济发展环境下个体、群体和组织行为因素的研究, 揭示新型组织的文化特点、结构和运行机制,探索人们价值取向的变化趋势;通过开展管理的跨文化研究, 揭示东西方文化的异同, 探索新的激励机制和薪酬制度;通过组织学习模式,建构适合中国国情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管理模式。

4、经济心理与国家金融安全

重点探索新形势下人们的消费行为、社会保险、投资心理、经济信心与期望,影响投资扩大的心理学因素、建立社会稳定性预测和监控系统。此外,开展企业形象战略研究,探索面向市场的技术创新管理问题,在与发达国家企业现象战略模式比较研究之基础上,建构我国企业形象建设战略模式。

我国的管理心理学在面临世纪之交的时刻,即有机遇,又有挑战。为了促进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建议采取如下政策措施:

第一、政府应当加大对于管理心理学理论研究的投入,通过重大项目的资助,可以稳定当前的科研队伍,同时吸引国外人才回国,采用多种方式为发展我国的管理心理学服务。目前,如果再不增加投入,大部分管理心理学专业人员,可能将大部分精力投入简单、重复的人事管理咨询服务,以解决生存问题。这对于学科发展,特别是基础学科建设,极为不利,应当避免。

第二、加强国家科技部和国家基金委对于重大项目的投入的科学论证以及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管理,特别要避免地方主义,各自为政。建议采用科学的项目投标、招标和过程管理方法,促进各部门的协同合作,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

10.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分析 篇十

[摘 要] 本文根据现实物流领域的实际应用需要,解释了建立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支撑环境,分析了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的业务需求,说明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和基础保障,研究了我国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物流;物流信息;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发展研究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logistic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alysis

ZouTingting201193250223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real practical application in the field of logistics,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build support environment of the logistic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alyzes the business requirement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logistics information system, illustrat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logistics information system target and basic guarantee, studie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logistic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in our country.Key words: logistics;Logistics information;Logistic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development research

1引言

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推动着物流行业产生全方位、多层次的巨大变革,特别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向物流领域的渗透,凸现了信息的巨大价值,对物流信息的识别、捕捉、传递、处理、存储的能力及其在物流信息技术与物流信息系统的应用直接影响到物流生产、经营、决策领域。

当前,物流领域正在发生一场革命,这就是物流要借助新思想、新技术对传统的运输业务、仓储业务、搬运装卸、包装分拣活动进行改造,实现不断地提高货物流通速度、降低货物流通成本、提高物流品质、加快资金周转、保证货物安全的目标。

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是由人和计算机组成的人机系统。它不仅要考虑技术问题,而且要考虑组织问题和人的行为问题。应当指出,拥有信息不等同于理解信息,理解信息需要进行数据挖掘和商业智能,然后采取行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QR(快速响应)、JIT(即时)、ECR(有效客户响应)。

2物流必须依靠信息管理系统的支撑才能良好发展

现代物流信息系统的建立,需要全员参与,共同建设。必须依靠各个行业、地区、企业的协同配合,借助于技术、管理、通讯和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分步骤、分层次逐步建设。由于物流生产地与需求地存在空间差异,物流生产力的布局也不够均衡,为了做好物流生产业务,必须在物流信息捕捉上下功夫。目前,在各个地区建立公共的物流信息发布交流平台,对于降低找货成本、优化物流站点与线路就显得至关重要。

信息技术是物流系统应用的基础。在物流领域常用的信息技术主要有:信息采集技术、识别技术、信息传递与转换技术、存储技术、查询技术等,采用这些技术可以改善物流业务流程,提高物流质量。

在物流企业内部,在生产与运作、经营与管理等方面借助于信息或信息系统,能够有效

地实现物流业务目标。比如,通过使用GPS 技术与GIS 系统,能够对车辆和货物进行跟踪,保证了货物安全,也便于客户随时随地查询。

3我国物流业信息化的基本情况

3.1取得的成绩

(1)物流政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利用已开发建设的网络资源库,建立了交通运输信息网络(CTInet)网管中心,交通科技信息资源网的建设也推动了物流信息信息系统建设的发展。

(2)物流企业信息化正在向实用方向发展物流、电子商务的开展已经将运输与信息化紧紧地结合在一起。货运信息系统的开发成功,为企业构筑了货运信息平台,提高了运输效率。

(3)港口和航运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我国港口企业已基本实现了生产调度、集装箱码头、散货码头的计算机管理,骨干运输企业集团在实现网络互通,信息共享的基础上,重视自身IT 资源的增值服务,提高了竞争力。

3.2存在的问题

由于信息化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再加上信息技术本身的发展非常迅猛,客观上使得物流信息管理存在不少问题,概括起来是:一是信息化覆盖的广度不够,与物流建设粘结力不够强;二是信息资源缺乏统筹开发,共享率低,更新速度慢;三是行业信息化标准、规范不健全;四是统筹规划力度不够,重复建设比较严重;五是信息类专业人才缺乏,特别是既懂信息技术,又熟悉物流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匮乏;六是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不高。4我国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发展趋势

物流信息信息系统的建设要立足于物流业务本身,充分分析现实的物流业务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利用先进技术或实用技术来对物流信息系统进行规划、分析、设计、实现、测试、使用与维护,使其成为既能支持生产又能支持管理、决策的有效工具。

4.1 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的主要目标

根据实际需求,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确定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交通产业、仓储产业等的升级。主要目标是:借助于物流信息系统的建立,充分挖掘信息资源,在获取物流信息的基础上,进行信息识别与捕捉、分析与处理,关键是能够理解信息,借助于信息系统,进行快速响应,从而实现物流业务目标。

4.2 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保障

引入竞争机制,发挥市场的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的效率和效益,使其在快速、持续、健康的轨道上不断前进。为此,要努力做好五个保障。

(1)组织保障

政府各级部门应大力加强组织领导,理顺管理体制。要加强各级信息化领导小组的工作力度,充分发挥其统筹规划、科学管理、宏观调控和决策的作用。

(2)政策和法规保障

重要的政策和法规,主要由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制定。要通过政策引导和措施保证,创造一个良好的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环境,促进社会各部门间信息和资源的共享,使物流信息与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3)资金保障

资金保证是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基础。物流信息化建设,需要发挥行业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多层次、多渠道地筹措资金,多方位地加大信息化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缓解信息化建设资金总量不足、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

(4)人才保障

人起着基础性作用,要培养既懂物流业务、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5)技术保障

实施物流信息化建设,必须加强物流信息化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力度。

4.3 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的实施重点

近几年,物流信息化建设应侧重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和完善信息化规划和实施方案。以建设政务内网、政务外网和相应数据库为龙头,推进公路、水路、铁路交通电子政务的建设。

(2)利用GIS等技术,加快物流信息系统和共享信息资源的建设工作。

(3)以管理部门、设计公司为主体,强化物流软件系统的应用工作。

(4)建设智能化的运输系统。

(5)以物流企业为主体,充分应用电子商务的新成果,加快物流系统的建设。

(6)政府部门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通过电子政务建设,为企业提供及时、准确、权威、可靠的政策、法规、经济与技术等信息。

5结论

物流企业是信息系统建设的主体。在推进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坚持“总体规划、阶段实施、不断完善、逐步升级”的原则,研究制定科学有效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方案。企业应积极运用信息技术,优化生产流程,改造生产工艺,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建立和完善企业内联网(Intranet)系统,实现企业管理网络化。在有条件的企业开展企业资源计划(ERP)管理。鼓励企业进一步开展电子商务,利用电子商务改变传统的交易方式,并建立与之配套的现代物流系统。当前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和物流信息化市场正进入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对于国内企业来说,基础信息化建设仍然是当前需求的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陈柳钦.现代物流应加强信息系统建设[N]中国信息报,2002-10-28.[2] 邵举萍物流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1.浅析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的发展趋势 篇十一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趋势

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健全,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完善,辅导员角色的专业化、职业化、多元化的发展道路也日趋明显。各高校对于辅导员自身素质、自身内涵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辅导员在走专业化、职业化以及多元化的道路上只有靠自己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研究、不断的有所借鉴和不断的有所创新才能够适应社会制度的变革、适应国家对于促进高校辅导员发展的需要和促进新时期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目标。

一、辅导员的专业化

檀传宝认为,“现代教育与古代教育最重要的区别之一就在于教育由经验邢台转变魏专业型的活动。” 从这句中我们可以看出,一是社会分工的细化促使教师职业的专业化与学术化,二是在现代化的教育中教师必须在科学研究领域和教学领域有所提升,三是学校教学与管理的分工促使在新时期辅导员角色也要走向专业化的发展道路。

在六十多年的发展道路中,对于辅导员发展经验的总结中,我们必须将辅导员工作作为一门专业的学科来进行研究发展。如果我们的辅导员工作还只是停留在靠经验的摸索,没有专门的学科作为支撑,那么这支队伍的角色必将是模糊的,也无法与高校中的其他学科同步发展,专业化的队伍更是无本之源。在现代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的教育体制下,辅导员不管是作为管理队伍还是专业教学队伍首当其冲还是要担当其教师的职责,而不是学校式的“保姆”更不是专业教师队伍剩余工作的担当者。在新时期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实践中,我们应该集科研、教学与管理于一身,特别要注重辅导员自身梯队的发展。使得这支队伍在职称结构中有所突破,形成与专业教师相一致的队伍建设。

在发展辅导员专业化梯队的过程中,在辅导员多重身份的前提下,我们应该要选择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选拨好队伍建设的学科带头人使得这支队伍不仅有专业学科知识的支撑,而且还具备科学研究的能力,不仅能够完成管理上的任务,而且还能够在教学上有所突破与创新。辅导员是高校学生的辅导者、指导者以及引导者的角色,同时也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力量。因此,高校辅导员很有必要成为其所承担的教师与干部的职责,很有必要认清自己的岗位职责和专业的发展趋势,成为一个专业化的德育教育者直至成为一个专家。

二、辅导员的职业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及在2015年3月的两会上关于加强对高校辅导员建设的会议精神中,使得新时期辅导员能够更加清晰自己的工作任务和要求。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發展方向,走“职业化”的发展道路正成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重要探索和实践方向。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加强,国际化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工作岗位的要求也在不断的职业化。近些年来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社会需要更多的是高素质人才,因此我们也在继续为普及高等教育而努力,高考的扩招和高考制度的改革在一定层面上使得高校的学生数量骤然增加、学生的层次也愈加的复杂。大学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以及社会就业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新时期信息化、网络化空前发达的前提下,学生接受信息的方式也变得多样和复杂;特别是西方敌对势力通过网络信息对我国进行各方面的文化渗透和价值观念的改变等,这些冲击无不让我们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针对高校这个大群体,学生的心里虽然成熟但是不够稳定,辨识能力差,还不能够分清文化上和思想上的敌友。因此,这些都对辅导员工作队伍的职责、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培养和培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正是适应大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

三、辅导员的多元化

2006年9月1日开始施行关于《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进一步阐明了“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以看出辅导员不仅仅是作为一个管理者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方面开展工作,更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用其知识、言语以及魅力去教育学生,引导学生。1953年,清华大学作为中国第一所高校向中央请示并设立了学生政治辅导员,1961年,中央颁布《高教六十条》后,建立了政治辅导员制度,这是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建立的初期,他有明确的政治指向,是专门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设立的,工作相对比较单一。但是,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在新时期辅导员逐渐向多元化方向转变,他不仅担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是涉及到学生的日常管理、党建工作、奖、贷、助、补、减以及就业等各方面的管理。因此,在现代化的管理体制下,辅导员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现代教育、维护学校可持续发展和为社会持续输送人才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单一的管理岗位逐渐转变成具有教学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科研能力突出和管理经验丰富的多元化人才。这也是新时期辅导员角色发展的必然,是辅导员适应时代发展、高校教育发展以及学生复杂化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胡刚 略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学报,2008年12月.

[2].王卫婷.高校辅导员发展趋势试议[J] 科教文汇(上旬版)2008年3月.

[3].檀传宝.专业化;强化德育实效的关键[J].辅导员,2006,(5):30.

[4].任英明.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发展研究[D] 山西大学硕士论文 2010年.

[5].郁军态 我国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及队伍建设研究[D] 厦门大学硕士论文 2007年.

12.高校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 篇十二

关于大学的功能, 在约翰·纽曼等一些早期学者看来, 大学是以传播和推广知识而非扩增知识为目的的[2]。在当时社会历史背景下, 这个观点有其合理性。但这个观点显然与现代大学功能观存在差异, 达雷尔·刘易斯等指出大学观的三种确定的特征:通过基础研究和创新增进知识;通过通识教育扩展知识并使学生具有创新思维;通过出版发表和公民教育传播知识[3]。罗杰·盖格更是从20世纪上半期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进程直接指明, 增进知识是美国研究型大学崛起的重要推动力[4]。此外, 随着高校的人才培养、研究转化和社会服务的不断加强, 其与社会的关系愈加紧密, 高校为社会服务和促进社会发展变得更加明显, 其社会服务功能也日益得到重视。总之, 随着大学发展历史的演进, 其功能在不断发生变化, 但传播知识和增进知识始终是大学存在的真谛所在, 在其指引下, 教学和研究始终是大学的首要功能, 社会服务功能则变得越来越重要。教师岗位分类制度的设计、创新与完善也始终围绕高校的这三大核心功能进行。

一、高校教师岗位分类管理趋势形成的主要背景

随着近几年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发展, 教师的岗位分类和分类发展已经逐步成为一种普遍共识。这种共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可以从分类管理趋势产生的背景来进行全面观察。

(一) 分类管理趋势产生的内部背景

首先, 随着我国对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推进, 从身份管理到岗位管理, 无论是理念还是制度层面都持续得到深化发展, 高校作为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受到这一改革进程的显著影响, 特定的岗位而不是特定的人成为高校发挥教学研究核心功能的基本单元。其次, 在高校资源投入趋紧和学术提升诉求趋强的双重推动下, 岗位分类管理成为各高校的必然选择。虽然政府投入仍然保持了较高水平, 但其在高校资源来源中的比例趋于下降且资源总体趋紧, 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大学有限的资源并使其发挥最大效率, 从而持续提升整体综合竞争实力, 成为高校发展的重要核心战略目标。实现这一核心目标需要更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 激活存量人才潜力并发挥其最大效力, 这使得岗位分类管理成为必然选择。第三, 教师群体职业发展诉求趋于多元化, 需要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在“211工程”、“985工程”等一系列国家高等教育政策的大力推动下, 高校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越来越多的海外优秀学术人才开始逐渐回流, 教师的学术职业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一方面, 需通过更为合理有效的分类岗位制度设计进一步选拔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学术人才, 为其提供更能激发其学术潜力的岗位。另一方面, 在当前教师聘任竞争有余而流动性尚不足的形势下, 原来单一的职业发展通道使得不少教师的职业发展前景显得越发不明朗, 需要寻找更加适合自身特点和具有发展空间的职业通道。国内高校外部环境变化、高校自身诉求以及高校教师群体职业发展诉求多元化都需要高校通过行之有效的策略进行应对, 而分类管理已然成为国内各高校的重要策略选择。

(二) 分类管理趋势产生的外部背景

通过观察世界各国学术职位体系和相应的评价体制机制可以发现一个显著的趋势, 即研究型大学的学术岗位制度和评价机制的理念和实践越来越趋同, 它们往往以既有的科学中心的制度设计作为理想模式, 不断对本国学术职位体系和评价机制进行改革, 特别是当一国高校在多重复杂、相互冲突的环境压力下, 只能通过模仿成功的组织模式或行为模式来降低不确定性, “制度趋同”或“组织趋同”成为必然结果。

在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内, 美国虽然面临世界各国的追赶, 但其仍将是世界首要的科学中心, 美国大学的教师岗位制度也自然而然成为国际学术共同体中的追赶者进行制度设计时关注的焦点。一般而言, 美国研究型大学教师岗位体系的主要特征就是岗位的功能性组合非常突出, 且对核心的教授系列职位拥有最为严格的筛选和选拔机制, 即tenure track体系。其教授序列岗位设置基本一致, 即从助理教授到副教授再到正教授。而以研究系列职位为主的其他职位组合则非常丰富, 为大学的科学探索与研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支持。在对不同岗位教师的评价上, 美国大学的教授系列岗位一直遵循严格的遴选准入和梯级晋升制度, 特别是tenure晋升尤为严格。而研究系列等岗位的考核评价则具有明显绩效导向, 并且不同岗位之间的晋升联系并不紧密或者没有晋升联系, 大学更加注重的是研究者的学术经历和研究能力的强弱, 不同的研究岗位的任命取决于受聘者承担研究项目的能力以及对教员的支持程度和合作关系等。同时, 充分考虑资源约束是美国研究型大学设置研究系列岗位的重要条件。

正如上面所说, 对成功的强者模仿是追赶的重要途径或主要方法之一, 现实亦是如此。以德国为例, 德国作为曾经的世界科学中心, 一直以来实施的是以讲座教授为核心的教师岗位体系。如果要将德国的教师岗位分类, 则主要分为教授和非教授学术两大类人员。教授在德国大学拥有很大的权力。而非教授学术人员的职位相对复杂, 主要包括助教和学术雇员。在德国的讲座教授制度下, 一方面讲座教授职位竞争异常激烈, 另一方面非教授学术岗位的设置不具有鲜明的层次性, 缺少明确的功能性分工, 承担的工作基本上取决于教授的决定, 教授几乎独揽聘任这些学术人员的权力。在资源和权力都主要由讲座教授掌握的情况下, 德国大学内部很少严格按照业绩进行量化考核以及进行与之相关联的奖惩, 讲座教授对于人员聘用考核的决定性远大于大学本身。但近几年来, 德国大学在教师岗位制度改革中已经迈出了重要的步伐, 不仅开始提供更具相对独立性的学术岗位, 注重对青年学者的遴选聘任 (如设立青年教授岗位, 鼓励从海外吸引有潜力的青年学者, 并享受教授级别的工资待遇) , 同时积极吸收借鉴以美国为代表的其他国家的学术岗位制度, 改革现有的学术制度以适应大学发展需要, 使大学更有活力、特色和竞争力。对美国大学的制度趋同更明显的案例则是慕尼黑工业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在其2012年新出台的《教师招聘与职业体系手册》中就明确指出, 顶级大学的繁荣兴旺是基于最好的想法, 一个乐于维持现状的大学对顶尖人才没有吸引力, 学校正在为吸引国际杰出的科学家调整它的招聘政策。在德国的2012-2017卓越计划的推动下, 慕尼黑工业大学已经抓住机会进行了德国大学系统招聘范式转变的尝试, 它已停止了“青年教授”的招聘, 转而通过建立自身的Faculty Tenure Track系统, 完成了从仅限外部招聘到以关注国际精英为中心并结合职业阶梯发展的历史性转变[5]。从德国的例子可以看出, 具有活力的学术制度体系必然是开放包容的, 它在保持一定稳定性的同时也在不断发生新的积极变化, 并充分借鉴和融合更加领先的制度理念。国内高校的分类管理趋势形成与此也是一致的。

(三) 分类管理趋势中的争议

不可否认, 在趋同趋势形成的同时, 差异仍然是客观存在的, 一些困惑与争议也依然明显。如讲座教授制度仍在德国的许多高校存在, 青年教授也还是一些高校吸引青年学者的重要手段, 改变并不会一蹴而就。即便类似的研究型大学, 它们也面临如何设置更加合理的学术岗位体系的困惑, 围绕这些困惑而展开的争论在美国研究型大学崛起的过程中就已经产生。美国大学联合会议在1906年的会议上, 就针对是否设立专门的研究教授进行讨论, 大学校长们的意见是否定的, 他们认为研究教授职位与他们所强烈主张的教学和研究的统一性相违背。它只是针对杰出的人士和非常的环境而做出的一种专门的安排, 绝不是发展研究的手段[4]69。而另一方面, 专门的教学岗位同样备受质疑。1910年, 耶鲁的哈德利校长明确警告:“对于系的有效性来说, 没有哪件事情比在它的教学力量中保留一批相当优秀的教书匠更为致命, 他们被保留是因为教学效果良好, 但是他们没有激励其助手或者学生从事高水平工作的愿望, 他们也疏远了经验较少但很有希望的教师。”[4]围绕这些观点的争议, 即使时至今日依然存在, 对教师岗位的看法和认知的分歧或多或少不可避免。

了解了这些背景, 也就能理解教师岗位分类制度与高校所处的外部制度环境, 如与所在国家的变革、学术体制演变和科研体系的发展以及高校自身发展需要、教师发展需要等多个因素有着密切关联。所以, 教师岗位分类不可能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固定范式。在分类管理的大趋势下, 顺应趋势同时结合高校自身发展特点去进行制度设计将是重中之重。这就需要对已有制度进行广泛深入地观察, 从中寻找已有制度的一般共性和个性差异, 进而形成符合自身需要的最佳对策。

二、国内高校教师岗位分类管理现状初探

国内高校的教师岗位分类出现主要是在近10年内, 而这10年也是国内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创新的黄金时期, 并且分类管理已经逐步从简单的按岗位性质分类划分开始向更深入的分类发展攻坚区发展, 岗位分类效果也初步显现。纵观国内高校岗位分类政策, 可以归纳出当前主要岗位分类制度设计的共同特性, 即通常意义上就是围绕教学科研并重、教学为主、科研为主等不同功能定位进行岗位分类, 其核心就是要根据发展需要重新界定岗位, 进一步强调教学科研工作并重, 并将研究提升至更高层次, 以此来提高不同岗位所承担的核心功能、加快提升评价标杆以及调整资源投入。同时, 对已有人才充分挖潜, 不断优化队伍结构, 设计一定比例的专门从事教学或专门进行研究的学术岗位, 丰富教师队伍的职业发展通道, 为其提供更大发展空间。

国内已有不少高校进行了分类管理的具体实践, 其中不乏成系统的改革典型。较早的教师岗位分类出现在北京大学的教师聘任制度改革中。早在2003年, 北京大学公布了《北京大学教师聘任和职务晋升制度改革方案》 (征求意见稿) , 首次明确提出教师岗位实行分类管理和聘任, 根据岗位任务和性质, 教师岗位分为教学科研型和专任科研型、专任教学型三类进行分类管理。2008年上海交通大学开始实施教师分类管理工作, 推进教师分类发展, 提出了分类指导、分类管理的原则, 根据学科分成了理工科、人文社科两大类, 在此基础上再设置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并重型以及科研为主型岗位, 并在2010年进一步推进教师分类发展改革, 对全校各院系的岗位设置和资源配置进行了全面核定, 进一步夯实岗位分类管理实施的基础, 以达到教师队伍分类发展的目的。浙江大学也在2008年开始酝酿进行教师岗位分类管理并开展调研摸底工作, 2010年公布了《浙江大学教师岗位分类管理实施意见 (试行) 》, 根据教师职业分类发展需要, 设置教学科研并重岗、研究为主岗、教学为主岗、社会服务与技术推广岗、团队科研/教学岗等五类教师岗位。浙江大学主要采用“一步到位”式的方法将所有教师聘任在不同类别的岗位上, 但不同教师的多通道职业发展、不同岗位的考核分配机制、相关资源的配套支持调整等仍是其分类改革实践的重点和难点。2011年清华大学在已有师资改革实践基础上对现有教师进行分类管理, 分成科研类、教学类、教学科研类三类岗位,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设置教研、教学、研究三个不同职务系列, 通过逐个推进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 实行不同的支持模式①。

可以说, 对教师岗位进行基本分类已经得到了国内高校认同, 并且分类管理实践已经比较普遍。各高校进行的岗位分类是否科学合理, 不仅取决于分类标准和岗位要求的设计, 同时也取决于岗位分类管理实践的进一步深化。从目前教师岗位分类的实践来看, 按教学科研并重型、教学为主型、科研为主型等主流进行基本分类没有太大难度, 但是这样的基本分类是比较笼统的, 也是比较粗糙的。要真正达到预期的岗位分类目的, 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以及实现教师职业发展的多通道等核心发展目标, 往往取决于高校岗位分类实践的进一步深化。事实上, 教师岗位分类在不同高校的实践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这些差异性更多地根植于高校的一系列针对不同系列岗位的引进、聘任、培养以及选拔考评政策机制, 正是这些不同的实施机制使得貌似一样的分类管理做法可能产生不同政策效果。

以教学科研并重岗为例。不少高校对教学科研并重岗位进行了更深入的制度设计, 特别是针对优秀青年人才和高端人才设立特定的岗位, 这些特定岗位的集合也就是通常知晓的特定人才计划。如上海交通大学的“人才金字塔计划” (讲席教授-特聘教授-特别研究员) , 南京大学的“登峰人才支持计划” (AB层次) 、复旦大学的“卓越人才计划” (卓越、卓识、卓学) ①。这些高校通过经费、资源倾斜等多种方式加大力度推动不同层次学术精英的引进培养, 同时也进行教师职业发展的再设计, 包括导师指导制度的引进、中期诊断性评价的运用以及为教师提供更加广阔的职业发展平台、设置较为便捷的绿色晋升通道, 这些系统的举措让杰出的学术人才能够更快地脱颖而出。同时对于这些岗位的考核评价机制更为严格, 其要求也明显高于一般教学科研并重岗的考评指标或考评标杆, 其整体评价体系既注重学术成果的定量分析, 也强调国际学术共同体的定性评价。所以, 仅从教学科研岗位来看, 简单划分教学科研并重型岗位并不能满足高校特别是一流高校进行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升的要求, 对同样的岗位进行进一步细化以及匹配相应的科学的动态培养机制与合理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 才能真正发挥教师岗位分类管理的实效。

三、国内高校教师岗位分类管理的主要问题与进一步探索

总体而言, 以教学科研并重型岗位为核心的教师岗位分类制度在国内许多高校已经得到认同并在逐步实施。一些高校通过实施教师岗位分类制度不仅优化了现有的人才队伍结构, 同时也为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打下了一定基础。由于研究型大学是教师岗位分类制度的主流群体, 而研究又是研究型大学赖以成名的根本保证, 因此教学科研并重岗位和研究为主型岗位将是进一步探索和深化高校教师岗位分类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从目前国内已有分类管理改革实践看, 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往往就蕴含着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而这些问题通常与不同岗位的特点紧密结合在一起, 只有针对性地找到问题症结所在, 才能进一步探索分类改革实施的未来走向。

(一) 当前高校教师岗位分类管理存在的问题

1. 教学科研并重型岗位已有形但尚不实, 考核评估体系滞后。

如上所言, 简单划分教学科研并重岗位并不难, 难在如何将教学科研并重岗位做实。当前进入特定“人才计划”很容易成为高校教学科研并重岗位的标杆, 但事实上进入只是开始, 更为重要的是此类岗位长效发展机制的设计与实施, 这将直接决定教学科研并重岗位的预期状态。其中最为重要的机制就是考核评估体系建设。当前重考核轻评估的评价体系导致评价中重成就轻问题, 使教师徒有压力而无动力, 而简单划一的考核方式也难以体现教师职业发展阶段的不同特点。如何通过不同类型的考核评估体系组合使教师既有压力也有动力, 并将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与个人职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已然成为教学科研并重岗位最为核心的问题。此外, 评估体系中的学术共同体作用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尤其是重新回归和发掘同行评议的核心价值, 深入探索发挥不同范围、不同层次的学术共同体作用将是评估体系建设的难点。

2. 研究为主型岗位的功能定位不清晰, 资源约束没有成为先决条件。

研究型大学之所以要设立研究为主型岗位是基于其所特有的功能, 即研究为主型岗位能够对以教学科研并重岗的教师队伍产生重要支撑辅助作用。但是就目前一些已经设立研究为主型岗位的高校来看, 既没有形成功能层次定位清晰的研究系列岗位, 无法发挥对核心岗位的支撑作用, 也缺少有效的资源约束理念, 岗位流动性非常弱。同时在研究为主型岗位的管理上依然沿用了传统政策, 讲求逐级晋升而非研究功能本身以及研究任务需要, 使得设立研究为主型岗位的真正目的无法实现。

3. 教学为主型岗位设立尚需找准方向, 避免只看表象而忽略实质。

对于研究型大学来说, 研究越来越重要这一趋势不可逆转, 与此同时强烈要求重视教学是各研究型高校一直强调的, 因为无论是传播知识还是培养人才, 教学始终是高校的首要任务之一。但教学为主型岗位的设立与强调教学并无直接关联, 此类岗位设置必须慎重。因为即使通过规定保证教学课时数量, 高水平教学质量能否保证,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研究型大学教学弱化的核心问题并不能简单归结于不重视教学, 更深入的问题是, 国内高校师资缺少像海外一流大学那样雇佣充裕的研究技术和管理人员作为强力支撑, 如哈佛大学文理学院的faculty为921人, 而围绕支撑faculty的研究学术人员、其他学术人员、管理和专业人员以及工程技术人员等达3728人, 近四倍于faculty[6]。相比之下, 缺少足够的人力资源支撑使国内高校教学科研并重型岗位上的人员 (即国外大学的faculty) 需将大量精力分散到各项工作, 于是在教学与科研之间只能有所倾斜取舍, 而教学为主型岗位的设立并未解决根本问题。

(二) 对高校教师岗位分类管理的进一步探索

分类管理改革中上述问题是紧密关联在一起的, 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国内众多高校积极通过分类管理去探索不同的实施机制, 以寻求师资队伍建设的最佳状态。而问题的解决程度则与分类管理改革的深入程度有关, 即从没有分类到实现分类管理, 再由分类管理到分类发展和有机组合, 这个演变过程的实质就是通过岗位类别分化进而达到岗位功能的全面优化和核心师资水准的大幅提升, 但是这个演变并不能一蹴而就, 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

1. 考核评估体系建设是教学科研并重型岗位发展的关键。

教学科研并重岗位作为教师岗位分类体系中最重要的岗位, 其综合水平将是衡量一个高校师资队伍质量的首要标杆。由于高校把这类岗位作为代表教师水平最为核心的岗位, 获聘这类岗位的教师与其他教师相比能获取更多资源支持, 在政策制度上也得到更大发展空间。高校对于这一岗位系列, 不仅要设定较高的进入门槛, 且要将考核评估贯穿岗位聘任始终。从目前已实施了岗位分类制度的国内主要高校看, 教学科研并重岗位的进入门槛已明显提升, 特别是这一门槛与人才引进结合较为紧密, 引进人才标准的不断提高使得教学科研并重岗位的基本水准得到保障。但是, 其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估体系尚未完全形成, 或者主要的考核评估方式方法仍然滞后于发展需要。与国外一流大学教授系类岗位的评估机制相比, 国内一些高校对教学科研并重岗位的评估或偏于量化指标考核, 或重视特定国家和地方人才头衔的获取, 往往忽视了教师职业发展的内在动机和个性化需要, 更没有将考核评估机制与教师职业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 为其更好进行职业谋划指明道路。可以说, 有什么样的考核评估体系也就决定了有什么样的人才队伍。针对教学科研并重岗的考核评估应更强调与教师职业发展的紧密结合, 重视关键节点的评估体系建设, 通过早期筛选评估、中期发展评估以及聘期届满全面评估的紧密结合, 更有效地运用不同范围、不同层次的国内外学术共同体评价, 岗位的标准和要求自然而然就能得到保障, 对教师个人而言也能更好地进行学术职业生涯的规划设计, 从而寻找最佳职业发展通道。

2. 功能组合和资源支撑是研究为主型岗位发展的关键。

随着研究型大学的日益壮大和科学研究的持续发展, 各大高校的研究投入越来越大。但必须始终清醒认识到, 高校不是单纯的科研机构, 不能简单地以研究为核心, 而是要把研究与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通过研究来促进知识增长, 通过教学来传播创新知识, 进而不断扩张知识边疆。按照这样的思路来进行岗位分类设计, 必须将研究为主型岗位定位为教学科研并重型岗位的功能补充和有力支撑, 而经费资源支持和研究项目需要是研究为主型岗位存在的基本前提。因此, 对于研究为主型岗位而言, 首先需要对其整体的规模有适当控制, 除了少部分必要的研究型岗位可以作为常设岗位外, 其余多数的研究型岗位的设立及其规模大小必须与高校承担的研究任务和项目紧密挂钩, 在研究资源能够持续的条件下, 才设立相应数量的研究为主型岗位, 一旦任务完成或资源耗尽, 岗位也应随时取消。同时, 研究为主型岗位要进行深入的功能设计而不是晋升制度设计。不同研究型岗位的功能和能力要求存在差异, 必然存在层次高低之分。但研究为主型岗位不能简单套用教学科研并重型岗位的晋升模式和职业发展路径, 而是应突出其功能高低不同, 不同层次的研究为主型岗位之间的联系或者关联性要通过不同的功能说明来进行组合, 具备了相应能力就可以聘任到特定的研究为主型岗位并给予一定资源支持, 应尽量淡化像教学科研并重型岗位那样的台阶式晋升, 把研究能力强弱和研究任务需要作为研究型岗位聘任的决定因素, 并使其能够随着研究需求而流动。与之相一致, 对于研究为主型岗位的考核政策和考评机制设计也必须围绕是否对教学科研并重型岗位的教师起到了重要支持作用、是否支撑了重大研究项目开展、承担的研究任务完成状况、持续的研究资源获取的状况等这些充分体现研究为主型岗位本身意义的重要条件来进行, 进而真正发挥研究为主型岗位的效能。

3. 满足特定教学需求而适度存在是教学为主型岗位设置的关键。

对于教学为主型岗位来说, 从国外高校的实践来看, 专门的教学岗位多数是临时性职位, 而不是大学的重要学术职位甚至核心职位。一般情况下, 高校教师承担的教学工作往往取决于学生数量, 在学生数量没有出现急剧增长的情况下, 设立过多教学为主型岗位就失去了其意义。同样, 设定教学为主型岗位一定程度上与已有的教学科研并重型岗位教师并没有承担足额的教学工作任务有直接关联。同时, 教学为主型岗位的教师一般很难进行最前沿领域的知识创新活动, 更无法向学生直接传播创新知识或启发创新火花。所以, 正如耶鲁大学哈德利校长所阐述的那样, 在一定意义上, 教学为主型岗位的存在可能既不会提高教学工作质量, 也使得教学科研并重型的教师更加远离课堂教学。但这一类岗位仍然会成为教师职业发展通道的一部分, 有的教师将会以此为基础走向本高校或其他高校的教学科研并重型岗位。在教师岗位分类的现阶段, 教学为主型岗位会适度存在, 一些相对于研究而言其教学更加出色的教师会选择这样的岗位作为自己的职业发展通道, 同时, 高校的一些公共课程以及非核心的基础课程也需要这样的岗位来完成。从高校教师岗位分类的长远发展看, 教学为主型岗位将主要是通过临时性的或者兼职性质的教师来完成, 其将更多地承担起专门性的或边缘性的教学任务而不是核心的教学任务。

四、余论

高校教师岗位分类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是类似的, 但尚不存在一个固定范式, 不同的分类理念和实施机制仍处于不断探索中, 但高校师资队伍分类管理改革创新诉求应该是一致的, 即更好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实现高校自身发展诉求以及满足不同的教师职业发展诉求。正是基于这样的诉求, 越来越多的高校正在尝试进行分类管理与分类发展。在一定程度上, 教师岗位分类管理制度在众多高校的推行说明这一制度具有很强的扩散效应, 正因为有国外一流或国内一流高校在积极实践和它们已展现的成功经验, 才使得其他高校对此认同程度越来越高。同时必须意识到, 任何制度的移植和模仿都是在一定环境下才能得到继承和发展, 不同高校进行分类管理所面临的外部挑战、内部阻力以及发展目标都是不一样的, 其创新机制和变革路径也各有所长。新生事物在其开始总会有一些消极评价, 浅尝辄止则很难创新, 只有持续深入探索才有可能具备更加强大的发展优势。所以, 全面深入的教师岗位分类体系和分类评价机制探索对于国内高校师资队伍未来建设发展极其关键。

参考文献

[1]史静寰, 等.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与美国的研究型大学[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7 (02) .

[2][英]约翰·纽曼.大学的理想[M].徐辉, 等, 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1.

[3][美]达雷尔·刘易斯, 詹姆斯·赫恩.美国公立研究型大学为新时代公共利益服务[M].杨克瑞, 等, 译.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8:49.

[4][美]罗杰·盖格.增进知识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 (1900-1940) [M].王海芳, 等, 译.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8.

[5]TUM.TUM Faculty Recruitment and Career System statute for quality management[EB/OL]. (2012) [2013-12-18].http://portal.mytum.de/kompass/personalwirtschaft/EN_TUM_TenureTrack_Statute.

上一篇:教育督导工作总结下一篇:生产部年终总结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