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仔猪饲养管理要点(精选9篇)
1.哺乳仔猪饲养管理要点 篇一
摘要:哺乳仔猪的成活率是影响集约化养猪场的生产力水平及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探明哺乳仔猪死亡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提高哺乳仔猪的成活率,笔者于2006年1月至2006年3月对湖南省湘西自治州裕丰公司的三个集约化养猪场2005哺乳仔猪死亡原因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并提出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和仔猪的保育、做好疾病防制工作等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畜牧;哺乳仔猪;成活率;对策
前言
哺乳仔猪成活率低,一直是捆绕养猪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更是反映集约化养猪场生产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到集约化养猪场的经济效益。由于哺乳期仔猪自身生理条件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常导致哺乳仔猪大量死亡,给养殖生产带来严重损失。据报道,目前我国国内条件较差的农村农户分散饲养的母猪,其哺乳仔猪死亡率比较高,可达40%左右,中小规模猪场仔猪死亡率为20%-25%左右。为探讨哺乳仔猪死亡原因,笔者对湖南省湘西自治州裕丰公司的三个养猪场2005仔猪死亡原因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并试探讨相应对策。湖南省湘西自治州裕丰公司是湘西自治州生猪养殖规模最大,也是州内唯一一家集约化、公司化的生猪养殖企业,成立于2002年,由原来一个3000头养殖规模的养猪场发展到今天年饲养量达4万余头的集约化养殖企业,拥有职工57人。猪场内设有公猪舍、母猪舍、保胎舍、产房、保育舍、育肥舍等六类栏舍,全程实行自繁自养的饲养管理方式。
1、调查范围与方法
1.1调查范围
湘西自治州裕丰公司三个养猪场的饲养管理情况、疾病防治情况以及哺乳仔猪的保健情况。
1.2调查方法
对湖南省湘西自治州裕丰公司的三个养猪场2005仔猪死亡情况进行调查统计,统计的主要内容有:活产仔数,腹泻死亡数(包括黄白痢、传染性胃肠炎、生理性腹泻等),弱胎死亡数,母乳不足死亡数,管理不当(冻、压、踩、压)死亡数,其他传染病死亡数,并按死亡原因分别计算仔猪死亡率。
2、调查结果与死亡分析
2.1调查结果
湘西自治州裕丰公司共有三个集约化养猪场2005年共存栏母猪1748头,年产仔猪43650头,全年哺乳期仔猪共死亡9298头,死亡率平均为21.3%。死亡统计见下表:
湘西自治州裕丰公司三个养猪场2005哺乳仔猪死亡情况统计表
死亡原因死亡数(头)死亡(%)占死亡总数(%)
腹泻33677.7136.21管理不当25205.7727.1
母乳不足13673.1314.7
弱胎11612.6712.49
其他传染病8832.029.52.2死亡原因分析
2.2.1腹泻
本次调查统计的腹泻包括:仔猪黄白痢、传染性胃肠炎、生理性腹泻等。由于哺乳期仔猪胃的发育不完全、消化机能不完善,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产生消化不良,表现为生理性腹泻,也容易受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侵害而发生仔猪黄白痢,在寒冷季节则易感染传染性胃肠炎。生理性腹泻是由于母乳过浓以及仔猪消化能力下降而导致的;仔猪黄白痢是养猪场集约化条件下最易发生的肠道传染性疾病,病原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尤以仔猪黄痢对仔猪的危害最大,其发病日龄小、治愈率低、死亡率高,而且猪场一旦发生仔猪黄白痢,就不容易根除;传染性肠胃炎多发于天气寒冷的冬季,病原是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成年猪感染后死亡率较低,而哺乳仔猪感染后则死亡率较高。
2.2.2管理不当
因管理不当导致仔猪被冻死、压死、踩死、母猪咬死等死亡情况,多集中发生于产后1-2周内。由于仔猪体温调节能力差,特别怕冷,刚出生时活动能力差,因此容易被母猪踩死或压死,在寒冷季节则容易被冻死。初产母猪、母猪体形较大、产后母猪体质较弱、产仔舍未设立护栏或护仔间、冬季垫草太长、冬季产仔舍保温不好等,则可增加仔猪被压、踩、冻死的比率;另外,个别母猪有咬食仔猪的恶癖,或患乳房炎时,时有咬死仔猪的情况发生。
2.2.3母乳不足
发生母乳不足的原因主要是母猪营养不良、母猪年龄偏大、母猪患乳房炎或感染其他疾病。由于母猪病理或生理机理下降、营养摄入不足等原因,造成产后少乳或缺乳,仔猪饥饿而死,或因营养不良导致体质下降,最终发生衰竭或感染疾病死亡。
2.2.4弱胎
发生弱胎的原因主要是妊娠期母猪体质差、母猪年龄偏大、窝产仔数过多、饲料营养不全或发霉变质等。弱胎仔猪出生后,往往争抢不到乳汁,加上活动能力弱、抗病力差,弱胎仔猪基本上因饥饿而死亡。
2.2.5其他传染性疾病
导致仔猪死亡的其他传染病主要有:伪狂犬病、链球菌病、气喘病等。
3、讨论
3.1、疾病的科学防治
疾病是引起哺乳期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仔猪腹泻是最主要的致死原因。本次调查统计结果显示,腹泻死亡占死亡总数的比率最高,为36.21%;其他传染性疾病死亡占死亡总数的9.5%。为减少哺乳仔猪疾病死亡,提高仔猪成活率,应采取的对策为:①做好饲养管理工作。包括:控制母猪体况,实行产前减料,避免母猪产后乳汁过浓;搞好产房卫生,保持母猪乳房清洁;仔猪出生后应尽早让其吃到初乳,并人工辅助固定乳头;仔猪出生2-3天内注射牲血素;供给清洁充足的饮水,避免仔猪饮用粪尿污水;②做好疾病防治工作。包括:做好兽医卫生消毒,严防传染性疾病的侵入;产前给母猪注射疫苗,主要有:链球菌疫苗(分娩前35天),伪狂犬灭活疫苗(分娩前28天),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和流行性腹泻三联苗(分娩前22天),仔猪黄白痢三联苗(分娩前14天);仔猪出生后及时注射猪瘟(即超前免疫)、巴氏杆菌、仔猪副伤寒疫苗;另外,及时发现和治疗母猪和仔猪疾病。
3.2、管理不当的对策与方法
管理不当引起的仔猪被压、冻、踩、咬死是哺乳期间仔猪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次调查结果中,该项仔猪死亡占死亡总数的比率为27.1%。为避免仔猪因管理不当而发生被压、冻、踩、咬死亡,应采取的对策为:①加强营养、改善母猪体质,及时淘汰年龄偏大和有咬食仔猪恶癖的母猪;②在产仔舍设立护仔栏或护仔间,冬季加强产仔舍保温,即采取保温箱技术;③做好接产及初生仔猪护理,尤其是要加强对初产母猪、体型过大母猪的看护,在仔猪出生后尽早让其吃到初乳,并根据仔猪体质适当调整并人工辅助固定乳头。
3.3、母猪的合理饲养
母乳不足及弱胎也是哺乳期仔猪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次调查结果中,母乳不足和弱胎死亡占死亡总数的比率分别为14.7、12.49%。可采取的对策有:①对妊娠母猪实行科学的饲养,给予营养合理、全价的日粮,不喂发霉变质的饲料;②淘汰年龄偏大的母猪;③及时发现和治疗母猪疾病;④必要时实行仔猪寄养。
4、结论
本次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哺乳仔猪死亡原因按死亡率高低依次为腹泻、管理不当、母乳不足、弱胎和其他传染病所致死亡。
为降低哺乳仔猪死亡率,应采取的相应对策的两大方面:一方面是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和仔猪的保育,包括:①合理饲养妊娠母猪,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②及时淘汰年龄偏大的母猪,保持母猪正常的繁殖力;③改善产仔舍的条件设施,在设立护仔栏、护仔间、仔猪保温箱等设施的基础上,做好产房的通风换气,保持产房适宜的温湿度;④做好接产和仔猪保育,包括尽早让仔猪吃到初乳、人工辅助固定乳头、供给充足清洁的饮水、及时补铁。另一方面是做好疾病防制工作,包括:①加强兽医卫生消毒工作,严防外来传染病侵入,减少疾病发生;②产前对母猪进行疫苗注射,仔猪出生后及时进行免疫注射;③用药物对母猪和仔猪进行疾病预防,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
参考文献
贺长青,王建文,李卫东,等.断奶前仔猪死亡原因分析及提高其成活率的主要措施[j].湖南农业科学,2002,(2):51~52.孙有良,齐会贤,刘炜,等.中小规模猪场断奶前仔猪死亡原因分析及对策[j].湖南畜牧兽医,2003,(24)5:20~21.陈润生.猪生产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李菊芬.提高仔猪成活率的综合措施[j].湖南畜牧兽医,2004,(2):17~18.欧爱明,缪智刚,何瑜,等.哺乳仔猪死亡原因分析与对策[j]湖南畜牧兽医,2006,(1):37~39.郑飞燕,陈善华,等.规模化、集约化猪场的猪群兽医保健规程[j].湖南畜牧兽医,2005,(4):30.[7]曹进过.哺乳仔猪死亡原因及解决办法探讨[j].福建畜牧兽医,2004,(24)5:32~33.[8]梁日勤,陈之杰,等.规模猪场发生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及其综合防制[j].湖南畜牧兽医,2005,(4):13~14.[9]聂立欣,等.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免疫学研究进展[j].广东畜牧兽医科技,2003(2):12~14.[10]彭慧珍,李丽立.仔猪的饲养管理策略[j].湖南畜牧兽医,2006,(1):25~27.[11]杨广忠,杨春莲.哺乳期仔猪死亡原因与防制[j].畜禽业,2002(142)2:38~39.致谢
本调查研究是在湘西自治州裕丰公司的积极配合下完成的。本论文的撰写得到了湖南农业大学动物营养教研室陈清华老师的悉心指导。在此,表示哀心的感谢!
2.哺乳仔猪饲养管理要点 篇二
1 饲养管理要点
1.1 把好初生关
当仔猪出生后, 相关接产人员应将仔猪口腔、鼻孔中以及身上的粘液用干净干燥的毛巾擦净, 以确保仔猪可以正常呼吸。接下来可将仔猪安置于保温箱内, 当全部产完后, 可将仔猪放出, 使其吮吸初乳。如果仔猪出现产后无呼吸, 却有心跳时, 可对其进行人工呼吸, 期间将仔猪四肢朝上, 一手托其肩部, 另一手托其臀部, 反复进行屈伸动作, 直到仔猪出声。
母猪与仔猪对环境温度的需求有所不同, 其中成年母猪对温度的要求是在15~19℃, 而新生仔猪对环境温度的要求是在30~34℃。所以, 应将产房温度维持在18~22℃, 湿度应控制在65%~75%。对于1日龄的仔猪, 应将保温箱内的温度调整为35℃, 对于2~4日龄的仔猪, 应将温度调整为30~33℃, 对于5~7日龄的仔猪, 应将温度调整为28~30℃, 对于8~21日龄的仔猪, 应将温度调整为26~28℃, 对于21~30日龄的仔猪, 应将温度调整为25~26℃, 对于超过30日龄的仔猪, 应将温度调整为22~25℃。期间还应做好相应的看护措施, 避免出现压伤或压死的现象, 同时合理掌握通风情况, 防止贼风。
在处理脐带时, 通常情况下应在距腹部4cm处将其剪断, 如脐带剪口处出现出血现象时, 可用一根线将脐带绑紧。在仔猪出生后的1d内, 应使用平口钳剪将其犬齿剪短一半, 避免仔猪因打斗而出现咬伤现象, 或是在吸乳的过程中咬伤乳头。其中剪犬齿工作可与断尾工作同时进行, 猪尾巴应用断尾钳剪去长度约1/3即可。上述工作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 并认真做好消毒处理。
1.2 把好补饲关
当仔猪出生4~7d时, 可利用其啃咬硬物拱掘地面的习性, 诱导仔猪进行采食。期间可将特制的诱食料放在补料槽里, 使仔猪自由采食, 如有不愿开食的仔猪, 可对其进行强行诱食。从开食直到30日龄期间, 应将补料的重点放在尽量使仔猪的消化器官可以适应植物性饲料, 以便为日后旺食期做好准备。在这一阶段应充分强调饲料的适口性, 增加仔猪食欲, 所以应选择适口性好、易消化吸收、乳香味浓且具有较强抗病力的饲料。期间还应注意不可随意改动饲料的内容及补料地点, 补料数量也应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 使仔猪能够逐渐适应。哺乳仔猪在初生阶段还不具有较强的抗病力, 因此需格外注意在补料过程中确保饲料及补料卫生方面。
1.3 把好断奶关
仔猪断乳主要有3种方法, 期间可按照实际情况科学选择断乳方法。对于发育整齐度良好的仔猪而言, 可在采食调教后选择一次性断乳的断乳方法。期间按照仔猪的发育情况及实际用途, 分批进行断乳工作。在断乳后的第1天, 乳猪哺乳次数应控制在4~5次, 在第2天可降为3~4次, 经4~5d后就可逐渐脱离母猪。
具体的断乳时期应按照乳猪的实际发育情况、母猪的健康状况、饲养管理水平与季节来进行综合考虑。可在28d开始断奶, 最晚不可超过42d。在开始断奶前的3~4d就应逐渐减少哺乳次数, 同时控制母猪的饮水次数及饲喂量, 降低其泌乳量。断乳工作最好选在早晨, 并使仔猪在原来的环境中留栏1周, 以减少应激现象。在断乳后应为仔猪提供优质全价饲料, 并确保充足的饮水, 控制疾病传播。断奶还应考虑到仔猪的体重, 对于最小的仔猪, 断奶体重在21d时不可低于5kg, 在28d时不可低于6kg, 在35d时不可低于7kg, 无法达到体重标准时就应适当推迟断奶期。对于一些较为瘦弱的仔猪, 应选出泌乳性能较好的母猪对其进行哺乳, 直到仔猪复壮后再进行断乳, 避免乳猪死亡。
2 提高仔猪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2.1 提高仔猪初生重
按照仔猪实际的生长阶段来提供相应的全价饲料, 以保证其营养需要。保持环境卫生, 做好消毒处理, 进行疫苗接种, 避免母猪染病。合理调整母猪的运动情况, 增强母猪体质。建立相对完善的遗传档案, 以防出现近亲交配的情况。
2.2 增强母猪泌乳力
在母猪即将生产前的5~7d开始就应逐渐减少饲料, 并在分娩当天停止喂料, 在产后的6~8h饮麸水 (1:10) , 产后3~5d恢复至正常饲料量。期间可增加一些青绿多汁饲料及动物性饲料。如母猪产后出现身体虚弱、食欲不振、乳汁不足的现象时, 可取韭菜250~500g, 甜酒糟500~1000g, 小鱼250g, 均匀捣碎后, 加水冲调, 候温使母猪自由采食, 1次/d, 连服2~3d即可。
2.3 加强人工哺育
如母猪出现泌乳不足或无乳现象, 仔猪无寄养条件时, 可采用人工乳来增加仔猪的成活率。对于1~10日龄的仔猪可采用牛乳1000m L, 全脂奶粉50g, 葡萄糖20g, 鸡蛋1枚, 矿物质溶液5m L, Vc5m L。对于10日龄到断奶阶段的仔猪, 可采用牛乳1000m L, 葡萄糖15g, 1%硫酸亚铁溶液10m L。
2.4 强化疾病防控
3.哺乳仔猪的饲养与管理 篇三
1.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
1.1 生长发育快、代谢机能旺盛、利用养分能力强
刚出生的仔猪体重在1公斤左右,不到成年猪体重的百分之一,但是仔猪的生长发育速度特别快,到10天左右体重就可以达到2公斤,30天左右能达到5-6公斤,60天左右能达到10-13公斤。仔猪长的这么快是因为它们的物质代谢旺盛,蛋白质、钙、磷的代谢都比成年猪高很多。20天左右的仔猪,每千克体重沉积的蛋白质大约是成年猪的30-35倍。可见,仔猪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很高,对营养物质不足的饲料反应很敏感,因此,必须保证仔猪对各种营养物质的摄取。
1.2 体温调节的能力差,怕冷
由于仔猪大脑皮层发育不够健全,以及仔猪体内能源贮存少,使仔猪自己调节体温能力降低,一旦遇冷血糖会迅速降低,如果吃初乳不及时,仔猪就会出现死亡。
仔猪的正常体温大约39℃,出生时的环境温度要在30-32℃左右,一旦环境温度偏低,则仔猪的体温也随之下降,当降到一定温度时会回升。仔猪出生后体温下降的幅度和恢复所用时间与环境温度是正相关。环境温度越低则体温下降越快,恢复时间也越长,反之也是一样。而当环境温度降到一定范围时,会导致仔猪被冻僵,死亡。据研究,出生仔猪如处于13~24℃的环境中,体温在生后第一小时可降1.7~7.2℃,尤其20min内,由于羊水的蒸发,降低更快。仔猪体温下降的幅度与仔猪体重大小和环境温度有关。出生仔猪如果裸露在1℃环境中2h可冻昏、冻僵,甚至冻死。
1.3 仔猪消化器官功能不健全
仔猪出生时虽然有消化器官,但是其重量和容积都太小,功能大大的不健全。新生仔猪的胃只有4~8g,能容纳乳汁25~50g。20天左右胃重35克,容积能扩大2-3倍,当仔猪60天时胃重达到150克,小肠也开始强烈的生长,4周龄时重量为出生时的10.17倍。消化器官这种强烈的生长可维持到7~8月时,之后开始下降,一直到13~15月龄才接近成年水平。
仔猪出生时胃内仅有凝乳酶,胃蛋白酶很少,所以仔猪不能消化蛋白质,但是此时仔猪的肠腺和胰腺发育已经比较完全,各种酶的活性较高,食物主要是通过小肠消化。所以,初生小猪只能吃奶而不能吃飼料。
1.4 没有免疫力,爱得病
仔猪出生时没有先天免疫力,是因为免疫抗体是γ-球蛋白,胚胎期由于母体血管与胎儿脐带血管之间被6~7 层组织隔开,限制了母体抗体通过血液向胎儿转移。因而仔猪出生时没有先天免疫力,自身也不能产生抗体。只有吃到初乳以后,靠初乳把母体的抗体传递给仔猪,以后过渡到自体产生抗体而获得免疫力。
2.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
2.1吃足初乳 初乳对于仔猪最重要,一方面,它为仔猪提供免疫抗体,帮助仔猪抵抗各种传染病:同时,初乳的营养物质最丰富,可以为仔猪的成长发育提供足够的物质基础。仔猪出生后,在擦干粘液,断脐消毒后,要立刻帮助仔猪吃初乳。仔猪及时吃足初乳有三方面好处。①增强适应能力 仔猪能及时吃足初乳,可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从而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②促进排胎便 初乳中含有较多镁盐,具有清泻性,可促进胎便排出。③有利于消化道活动 由于初乳的酸度高,可促进消化道的活动。因此,吃不上初乳的初生仔猪很难养活,既使勉强活下来,往往因为发育不良而形成僵猪。
2.2断脐 妊娠期间,胎儿经由脐带获得营养。仔猪脱离产道后,脐带将成为细菌侵入初生仔猪的一条通道,若操作不当,会造成细菌感染。方法是,先用手将脐带中的血挤回仔猪的腹部端,然 后用手指或钝器将脐带剪断,长度以仔猪站立脐带不着地为准。为防止感染,剪断脐带后须用2%碘酒消毒。如发生脐部出血,用一根线将脐带绑紧。
2.3 剪犬齿及断尾 仔猪生后就有成对犬齿,仔猪的牙齿不影响吃奶,但由于吃奶时争抢乳头而咬痛母猪 或其他仔猪的脸,会造成母猪不安心喂奶而压死仔猪。所以,在仔猪出生后马上用消毒钳从根部切除犬齿,要注意切断面平整。用于育肥的仔猪出生后,为了预防育肥期间的咬尾现象,一般在剪犬齿的同时进行断尾。方法是用消毒过的钳子剪去仔猪尾巴的三分之一,然后涂上碘酒,防止感染。
2.4 固定乳头 仔猪有专门吃固定奶头的习性,开始几次吃一个固定乳头,直到断奶都不变。为提高仔猪成活率,使全窝仔猪生长发育均匀健壮,应在仔猪生后2~3天内,进行人工辅助固定乳头。固定乳头宜以仔猪自选为主,人工控制为辅,特别是要控制强壮仔猪乱抢乳头。一般把强壮仔猪放在一边,待其他仔猪找好乳头后,母猪开始放奶后再立即把它放在指定的奶头上吃奶。
2.5 防寒保温 哺乳仔猪调节自身温度的能力差,特别怕冷,在寒冷季节必须做好防寒保温工作。近年来在一些大型养猪场采用红外线灯取暖方法,效果不错。一般是在保温箱内悬挂红外线灯,一般功率在250W左右,根据所需温度不同灯的高矮也不同,照射时间也根据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采用红外线采暖方式,既可以为仔猪提供适宜的温度,也不影响母猪,是很值得推广的取暖方式。
2.6 防止压踩 仔猪被母猪压踩死亡是非病死亡的最主要因素,可占到初生仔猪死亡率的五分之一,一般在出生后四天以内居多,而以出生第一天最为多见,在没有任何限制的圈舍内更加严重。因此,减少仔猪被压死踩死,可极大的提高哺乳仔猪的成活率。防压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①设母猪限位架 有条件的,母猪产房内设有排列整齐的分娩栏,在栏的中间部分是母猪限位 栏,供母猪分娩和哺育仔猪,两侧是仔猪吃奶、自由活动和吃补助饲料的地方。母猪限位架的两侧是用钢管制成的栏杆,用于拦隔仔猪,栏杆长为2.0~2.2m, 宽为60~65cm,高为90~100cm,由于限位栏架限制了母猪大范围的运动和躺卧方式,使母猪不能“放偏”倒下,而只能先腹卧,然后伸出四肢侧卧,这样使仔猪有个躲避的机会,以免被母猪压死。②保持环境安静 产房内防止突然的响动,防止闲杂人等进入,断齿,固定乳头,防止因仔猪乱抡乳头造成母猪压踩仔猪的机会。③加强管理 饲养员要细心管理母猪和仔猪,一方面要让母猪泌乳旺盛,同时给仔猪设置保温箱,在仔猪出生一两天内,将仔猪关入箱内,定时放奶, 可降低仔猪被压死的几率,2日龄后仔猪吃完奶便自动到保温箱中休息,尽量减少与母猪的接触机会。另外产房要24小时看管,一但发现仔猪被压,立即哄起母猪救出仔猪。
2.7 补铁补硒 仔猪体内缺铁就会影响自身的造血。而初生仔猪体内储备的铁很少,从母乳中能得到的数量也有限。另外,仔猪缺硒易发缺硒性下痢、肝坏死、白肌病、水肿病等。因此,必须给仔猪补铁补硒。其方法有多种:①仔猪生后三天内,颈部或臀部肌肉注射右旋糖酐铁钴注射液和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也可以用铁、硒合剂如“牲血素”、“富铁力”等,使用剂量要根据产品说明而确定。②在栏内撒布一些干净的红黏土,让仔猪自由采食,以补铁的不足。
2.8补食补水 仔猪两周龄后母乳已不能滿足仔猪生长发育要求,解决办法就是补给高营养的乳猪料,同时早补料可以锻炼仔猪的消化器官及其消化功能,能促进胃肠发育防止下痢,为仔猪断奶打好基础,一般在5至7日龄开始诱食,使用补饲料槽,每天不少于六次,用全料颗粒料加水成糊状抹在仔猪嘴里,让仔猪习惯后自行在补料期间采食,应注意及时清除补料槽中仔猪屎尿并进行有效消毒。
2.9 防病 初生仔猪抗病能力差,很容易染病死亡,而在仔猪染病中危害最大的是腹泻病。仔猪腹泻病包括多种肠道传染病,最常见的有红痢、黄痢、白痢和传染性胃肠炎等。
仔猪红痢病是因产气荚膜梭菌侵入仔猪小肠,引起小肠发炎造成的。本病大多发生在生后三天内的仔猪上,无明显症状,精神沉郁,离群,四肢无力站立不稳,先拉灰黄或灰绿色稀便,后拉红色糊状粪便,故称红痢。仔猪红痢发病急,死亡率高。仔猪黄痢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多发生在3日龄左右,症状是仔猪突然拉稀,粪便稀薄,呈黄色或灰黄色,有气泡并带有腥臭味。本病发病快,但是随着仔猪长大而发病率降低。仔猪白痢病是仔猪常见病,即大肠杆菌引发的胃肠炎,多发生在一个月左右的仔猪,一个月以上后10~20天发病最多,病情严重。主要症状是下痢,粪便呈乳白色、灰白色或淡黄白色,粥状或糨糊状,有腥臭味。此病如果条件较好,可以使死亡率降低,条件不好可造成仔猪脱水瘦弱死亡。
仔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病毒引起,各种猪均易感染发病,只是仔猪死亡率高。
预防仔猪腹泻病的发生有以下几种措施:(1)养好母猪 母猪的健康状况是关系到仔猪健康与否的物质基础。只有把母猪饲养好,加强对母猪的饲养管理,才能保证仔猪的正常成长,千万不要喂变质饲料,保证乳汁的质量。(2)保证猪舍清洁卫生 一定要对圈舍进行全面的消毒清洗,同时要对妊娠母猪消毒,避免对出生仔猪的污染。(3)保持良好的环境 圈舍要干净,整洁,温度湿度要适宜,没有有害气体,为仔猪提供舒服的生长环境,提高抗病能力。(4)采用药物预防和治疗 1.抗菌素和磺胺药物的疗法 首选的药物有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和硫酸链霉素。庆大霉素每次每千克体重4-11毫克,一日2次,口服;每千克体重4-7毫克,一日1次,肌肉注射;卡那霉素每千克体重5-15毫克,每日2次,肌肉注射;乙基环丙沙星,每千克体重2.5-10.0毫克,一日2次,肌肉注射;氯霉素每日每千克体重50毫克,肌肉注射;青霉素8万单位加硫酸链霉素80毫克,一次内服,一天2次;磺胺脒0.5克加甲氧苄氨嘧啶0.1克,研末,每次每千克体重5-10毫克,一 日2次;庆增安注射液每次每千克体重0.2毫升,一日2次,口服。2.微生态制剂疗法 目前,我国有促菌生、乳康生、和调痢生等三种制剂。三者都可调整胃肠道内菌群平衡,预防和治疗仔猪黄痢的作用。促菌生于仔猪吃奶前2-3小时,喂3亿活菌,以后每日1次,连服3次;喂药时加入药用酵母可提高疗效。乳康生于仔猪出生后每天早晚各服1次,连服2天,以后每隔1周服1次,每头仔猪每次服0.5克(1片)。调痢生每千克体重0.10-0.15克。每日1次,连用3天。在服用微生态制剂期间禁止服用抗菌药物。
4.冬季哺乳期仔猪饲喂管理要点 篇四
一、哺乳期仔猪的特点
1. 消化器官不发达。
饲喂以母乳为主。仔猪胃肠容积小, 缺乏胃酸, 胃蛋白酶没有活性, 缺乏蔗糖酶, 不能很好地利用蔗糖;胃肠道的p H值较高, 对侵入的细菌缺乏抵抗力, 所以哺乳期仔猪易患病, 特别是黄痢和白痢病。
2. 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
仔猪的体温调节机能发育不成熟, 调节体温能力差, 再加上皮薄、膘薄、毛稀等因素造成保温能力差, 易怕冷。
3. 免疫系统不发达。
仔猪出生后依靠母猪的初乳传递一些抗体, 自身的免疫系统在30日龄后才会发挥作用。所以仔猪在3~20日龄易患病。
二、饲管要点
1. 安全饲养管理措施。
(1) 注意保温。仔猪出生后, 猪舍必须保持较高的温度, 一般要求不低于30℃。 (2) 吃好初乳。初乳是指母猪产后1~3天分泌的乳汁。其特点是含有较多的免疫球蛋白和镁盐, 可以增强仔猪的免疫力。同时也有刺激肠蠕动, 加快胎便排出的功能。初乳不仅可以提高免疫力, 还可以增强仔猪食欲。仔猪出生后2小时内就应该吃初乳。 (3) 严防被压。由于母猪产仔后体力消耗较大、行动迟缓, 仔猪易被母猪挤压在墙角或食槽边, 造成仔猪死亡。饲养人员应该加强看护, 防止仔猪被压。 (4) 适当补料。仔猪长到20天之后, 对食物的需求就会增加, 而母猪的泌乳高峰在第21天, 过了这个时间将出现母乳供给量不足的问题。因此, 应该在仔猪出生后的7~10天就开始训练仔猪吃饲料。开始训练时可以用乳香剂、糖蜜、炒熟的黄豆、玉米、高粱等做诱饵。到20日龄时让仔猪能够完全采食饲料。 (5) 促进生长。仔猪的日龄越小, 体重越轻, 其死亡率越高。抓住仔猪生长快的关键时机, 提供仔猪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 促进仔猪快速生长, 是降低仔猪死亡率的有效措施之一。可以选用一些适口性好、营养全面、易消化的饲料来喂养仔猪, 以促进其快速生长。也可以在日粮中加入一些抗生素、生长促进剂等。
2. 仔猪寄养与人工哺乳。
当仔猪得不到足够的乳源或母猪的母性不好时, 必须为仔猪寻找一个可靠的乳源。 (1) 仔猪寄养。为仔猪寻找一个“保姆猪”, “保姆猪”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母性好、产仔少、泌乳量大、无疾病;保姆猪的产期与被寄养仔猪的出生期相近, 前后不超过3天;“保姆猪”所产仔猪个体和被寄养仔猪个体差异小;保姆猪身上的气味与被寄养仔猪的气味相同。 (2) 人工哺乳。当找不到保姆猪时, 可以进行人工哺乳。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利用牛奶、羊奶、豆浆等混合而成的人工乳饲喂仔猪。
三、做好哺乳期仔猪疾病防治工作
1. 常见的仔猪疾病。
(1) 大肠杆菌病。1~5日龄仔猪染病症状表现为黄色下痢、粪便呈糊状且含有凝乳块。发病率在50%~90%, 死亡率可达100%。 (2) 猪痢疾。以7~12日龄的仔猪多发, 排黄色或灰色软便, 不久出现黏液和血丝, 之后变为水便, 死亡率高。 (3) 梭菌性肠炎。发生于1~3日龄的仔猪, 病征是排血便, 常于3日内死亡。 (4) 传染性胃肠炎。病猪常呕吐, 剧烈腹泻, 粪便水样有凝乳块、恶臭。一般2~7日内死亡。发病率在50%以上, 死亡率在10%~30%。 (5) 猪霉形体肺炎。病征为咳嗽、气喘, 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 (6) 猪流行性感冒。病猪症状为流鼻液、咳嗽、体温升高、呼吸急促等, 该病传播迅速、感染快、病死率低。 (7) 猪瘟。由猪瘟病毒造成的急性、热性传染病, 患病仔猪死亡率高。免疫接种后, 该病往往表现为非典型性, 死亡率下降。
2. 疾病防治。
5.哺乳仔猪的护理与养育 篇五
一、初生仔猪的护理
哺乳仔猪虽具有生长发育快、物质代谢旺盛等特性,但由于消化器官不发达,消化腺机能不完善,缺乏先天免疫力,自身体温调节能力差,从而造成易发病、难养育,稍有不慎就会严重影响其成活率。生产实践得知,仔猪出生后头20天是最容易出现死亡的时期,尤其是3~5日龄死亡率最高,其养育与护理就显得非常重要。
1. 早吃初乳、吃足初乳。仔猪落地后应立即擦干口鼻及全身黏液,断脐消毒后及早帮助仔猪吃初乳。早吃初乳可以尽早获得抗体和能量,增加对疾病和寒冷刺激的抵抗力。因此,仔猪吃初乳越早越多越好。
2. 固定乳头、辅助吃奶。母猪乳头互不相通,所以不同的乳头泌乳量不同。母猪产后约隔45~60分钟给仔猪哺乳1次,以后间隔时间渐长,每次从母猪唤奶到放奶历时约3~5分钟,放奶时间很短,只有10~20秒钟,对体弱仔猪要进行辅助吃奶。仔猪有争夺乳头的习性,为了让所有仔猪都能吃足奶,饲养人员必须在产后2~3天完成固定乳头的任务。固定乳头一般采取控强扶弱的方法,可将小的仔猪固定在前中部奶水足的乳头,大的固定在后部乳头。
3. 保温防冻。保温防冻是产后第一周护理的关键环节,尤其在北方寒冷季节更应采取保温措施。为了提高猪舍温度,在寒冷地区可建防寒保温性能较好的母猪舍。冬季堵好猪舍朝北的窗和洞,南面的门窗夜间可以挂草帘和塑料布,运动场上也可架设塑料布,猪床上多垫褥草。若对整个猪舍保温有困难,可以专门为哺乳仔猪设置温暖的小环境,因地制宜选用吊草把子、烧热炕、红外线灯照射等方法。吊草把子保温简单易行,其方法是将长草捆成捆,一端用绳子捆紧吊在猪舍顶,另一端散开拖到地面,仔猪可以钻进去休息、取暖。红外线灯照射保温法是先建造一小屋,其大小以能容纳一窝刚出生的仔猪躺卧为标准。小屋的前面留一小门,供仔猪自由出入,底部铺垫好干草,顶端装上红外线灯。红外线灯泡功率一般为150~250瓦,灯泡与垫草间最好保持40~50厘米的距离,过近容易烤伤仔猪或引起火灾。红外线灯取暖一般用于产后3~5天的哺乳仔猪,每天照射时间可以根据气温的高低灵活掌握。
4. 注意看护、防压防踩。初生仔猪反应慢、行动迟缓,母猪产后疲劳,容易压死、踩死仔猪,最好昼夜有人看管,并采取防护措施。猪舍内设置护仔栏或护仔架是防压防踩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也可用护仔架或活动栅栏将母猪围起来,使其能左右翻身但不能调头,当母猪躺卧时,仔猪可从栅栏间隙逃出,避免被压死。另外,防压和防冻有着紧密的联系。当猪舍内寒冷又没有保温设备时,仔猪为了取暖便靠近母猪,不时地向母猪肚子和腿下钻,或藏在褥草堆里,这都增加了母猪踩压仔猪的机会。因此,搞好保温防冻对防压、防踩意义重大。
二、提早开食与适时补料
随着日龄的增加,仔猪体重及营养需要与日俱增,而母猪的泌乳量在达到泌乳高峰之后便逐渐下降,哺乳仔猪2~3周龄时,单靠母乳不能完全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若不及早开食、适时补料,就会严重影响仔猪的正常生长发育。
1. 提早开食。早开食是早补料的前提,它能促进仔猪消化器官的发育,增强仔猪消化机能,对仔猪生长发育、防止下痢等十分有利。因此,要及早抓好仔猪认料认水的训练。训练开食通常在6~7日龄,结合仔猪出牙发痒、喜欢啃咬硬东西和喜欢甜味的习性,给以炒香的脆玉米或高粱粒,放入补料槽内任其啃咬,引诱仔猪开食;也可制作少量甜食抹入仔猪口中,诱其吃食;还可将仔猪关进补料间(栏)内强制吃料,这样经过多次反复训练,仔猪便学会吃料,达到提早开食的目的。
2. 适时补料。哺乳仔猪补料应在7~10日龄开始。在仔猪学会吃料后,供给营养全面、加工精细的全价平衡日粮。给仔猪补料要定时、定量,并注意饲槽的清洁卫生。通常补料顺序如下:①补充矿物质,防止仔猪贫血。仔猪贫血的主要原因是缺铁、铜、钴等微量元素。矿物质补充方法有舔食法、铁铜合剂补饲法和铁钴合剂注射法。舔食法是从出生后3~5天起,常向圈内投给少量干净的红黏土,加些木炭末、骨粉、食盐等,任其舔食;铁铜合剂补饲法是从仔猪出生后3天开始补充铁铜合剂。铁铜溶液制法如下:取2.5克硫酸亚铁、1克硫酸铜,溶于1000毫升清水中,待溶解过滤后取其清液装入奶瓶内。当仔猪吸奶时,将合剂滴在母猪乳头上让仔猪吸食,或直接滴入每头仔猪口中,每天1~2次,每天每头喂给10毫克,这样坚持4~6周,当仔猪会吃料后可拌入料中或饮水里投给;铁钴合剂注射法是在仔猪出生后2~3天,肌肉或皮下注射右旋糖酐铁钴合剂1~2毫升,7天后再注射2毫升即可。②补饲全价平衡日粮与青饲料。一般从15日龄左右开始补给全价平衡日粮,同时应给予适量的幼嫩青饲料。
3. 保证饮水。哺乳仔猪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发育迅速,需水量很大,5~8周龄仔猪需水量为自身体重的1/5。如果不及时补水,仔猪口渴喝脏水易造成下痢。一般在仔猪出生后3~5天开始给予清洁饮水,水槽要常刷洗,水要勤更换,冬季应供给温热水。
三、搞好免疫注射,严防疾病传播
按照程序适时搞好免疫注射是增强免疫力,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育成率,保证猪群健康的基本措施之一。最好在1日龄实施猪瘟超前免疫,在25~45日龄分别进行猪瘟、口蹄疫、蓝耳病、伪狂犬病、仔猪副伤寒等的预防注射,隔30天后加免猪瘟、口蹄疫、猪蓝耳病等。
初生仔猪的消化机能尚不完善,最易患下痢病。预防措施如下:①保持猪舍卫生。哺乳母猪舍使用前要彻底清扫,严格消毒,消灭引起仔猪下痢的病菌;母猪产仔前后应保持母体的清洁,减少对仔猪的污染;母猪排出的粪便常带有许多病菌,要及时清扫,减少污水的积存。②减少不良因素刺激。哺乳母猪饲料要稳定,不吃发霉变质和有毒饲料,保证乳汁质量;注意天气变化,保持猪舍适当的温湿度;仔猪补料时要注意饲料质量,防止仔猪过食。③药物预防和治疗控制。为防止仔猪发生下痢病,要在饲料和饮水中添加药物进行预防;若出现下痢,要根据病情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时治疗控制,严防扩散。
四、适时断奶,提高生产效率
断奶使仔猪营养方式和生活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因此,若断奶不当,仔猪吃睡不宁,容易发生下痢、掉膘,影响生长发育。
1. 早期断奶。仔猪的哺乳期因地区和其他条件而异,一般为30~60天。早期断奶是指仔猪3~5周龄断奶。提早断奶不仅可以使母猪尽快发情配种,提高繁殖母猪生产效率,还可以促进仔猪的生长发育,降低生产成本,但早期断奶必须建立在提早补料的基础上。如果仔猪出生后7~10日就开始补料给水,仔猪20日龄左右就能采食一定量的饲料,再加之精心喂养,可在30~40日龄断奶。
2. 断奶方法。多采用逐渐断奶法,即断奶前3~5天利用母仔隔离饲养的方法,逐渐减少哺乳次数,之后将母猪赶离原圈,留下仔猪单独饲养,直到天黑时再将母猪赶回,待仔猪适应后再完全断奶。仔猪断奶最好是母走仔留,仔猪生活在原来熟悉的环境里,有利于顺利断奶。断奶最好在上午进行。
3. 断奶仔猪的喂养。断奶会影响仔猪日增重,严重的会造成发病,所以要耐心细致地喂养断奶仔猪。饲喂要定时定量,不要突然更换饲料。有的仔猪因不吃奶总觉得肚子空,不知饥饱,常会吃顶食,造成消化不良;也有的仔猪因过多思念母猪,出现食欲不振、睡觉不安等,应区别情况,认真调教喂养。
6.一例哺乳仔猪猪丹毒的诊治 篇六
一、临床表现
该窝发病仔猪共12头,仔细观察有3头皮肤表面出现红色疹块,4头精神差。患病仔猪卧地不愿活动,呈俯卧姿势,没有明显的呼吸困难,人员靠近后则马上起立躲避,走路僵硬、形如踩高跷,站立时四肢紧靠、头下垂、背弓起,在稍远处站立1~2分钟后很快卧下,人员再靠近时仍重复以上动作。患病仔猪皮肤表面红色疹块界限明显,质地稍硬,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呈圆形、菱形、四边形等(见图1),集中分布在背部、背两侧、肩部、颈部以及臀部,腹下未见疹块。已经出现疹块的仔猪体温在41.3~41.8℃之间,而未出现疹块、稍晚发病的仔猪体温在41.8~42.3℃之间。
二、诊断
根据患病仔猪皮肤表面出现疹块,初步诊断为猪丹毒。发病仔猪未出现死亡,故没有进行剖检和实验室检查。
三、防治
对全窝12头仔猪肌内注射青霉素,4万国际单位/千克体重,每天2次,连用3天。患病仔猪在注射青霉素后26小时,皮肤表面疹块基本消失(见图2)。
为了防止疾病蔓延,在对发病仔猪全窝用青霉素治疗的同时,要求养猪户用两种消毒剂交替对整个猪场消毒,前两天每天消毒2次,以后每天1次,连续消毒1周。15天后回访,未见新的发病猪。
四、小结
猪丹毒是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世界各地均有发生。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型和亚急性皮肤疹块型,也有表现为慢性关节炎型、心内膜炎和皮肤坏死的。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主要发生于炎热的夏季。目前虽然集约化养猪场较少发病,但仍未完全控制本病。架子猪多发,哺乳仔猪和成年猪少发。大猪在隐性感染后能获得主动免疫,哺乳仔猪则因从母乳中获得抗体而不感染。该窝哺乳仔猪发病,可能与未从母乳中获得抗体有关。
猪丹毒杆菌对青霉素、四环素敏感,对链霉素、磺胺类药物(磺胺嘧啶、磺胺二甲氧嘧啶等)有一定抵抗力,对多黏菌素、新霉素、卡那霉素不敏感。不过,青霉素仍是治疗猪丹毒的首选药物,不但成本低,而且疗效好,目前尚未发现耐青霉素菌株,也未见有此类报道。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有效治疗和控制猪丹毒的关键。该病例因及时发现,并根据临床疑似症状及时做出印象诊断,在未进行实验室诊断的情况下,就已经有效控制了疫病的蔓延。在治疗患病猪和对同窝未发病仔猪注射青霉素的同时,对整个猪场迅速消毒起到了预防和控制疫病传播的作用,为今后治疗和控制猪丹毒积累了经验。
7.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 篇七
第1天:仔猪初生, 首先要用吸水性好的毛巾、棉布等迅速擦净仔猪口腔内的粘液, 防止吸入气管引起意外。轻微用力把仔猪身上的粘液也擦拭干净, 最好能让仔猪发出叫声以确保呼吸道畅通。用手指捏住仔猪脐带的根部感觉是否有脉搏, 如果有脉搏就要用线绳结扎后再断脐带, 脐带保留长度应该以仔猪站立时接触不到地面为宜, 断脐带后要用高锰酸钾粉末对脐带断端止血及消毒。用准备好的剪牙钳子把仔猪的犬齿齐根剪断, 注意不要碰伤牙龈, 牙齿断面以不磨手为宜, 并向口腔内喷抗生素防止感染。断尾一般保留1/3即可, 断面也要用高锰酸钾粉末止血消毒。然后把仔猪放到保温箱里进行保温, 保温箱的温度要保持35℃, 注意保温灯不要太低避免烫伤仔猪。一般1.5 h以后母猪产仔完毕, 仔猪被毛已烤干, 等待哺乳, 哺乳时间最好不要超过2 h。哺乳前把母猪的乳房清洗干净、消毒、挤掉几滴乳。由于仔猪的大小不齐, 必须帮助体小的仔猪抢到靠近心脏的乳房。等到母猪放完奶了把仔猪再放回保温箱, 每隔两个小时进行一次哺乳。如果仔猪数目大于有效乳头数必须人工安排分批哺乳。
第2天:保温箱温度可以下调到32℃。嗅闻保温箱内气味是否正常, 观察仔猪肛门粪便形态及颜色是否正常, 仔猪小肚是否吃饱, 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仔猪出生24 h后就可以进行第一次寄养计划。寄养原则:保证仔猪数不高于有效乳头数, 把弱小的仔猪寄养到乳头小, 乳腺发育好, 母性好的低龄母猪旁。注意作为继母的母猪产仔日期一定要比仔猪出生日期晚, 最好是产仔后的第2天就作为继母, 这时母猪乳汁质量较高, 保证吃到初乳。
第3天:保温箱温度可以调到30℃, 观察仔猪的异常。检查仔猪饮水系统是否正常, 因为从现在起仔猪饮水量将增加。为了防止仔猪发生缺铁性贫血和易缺乏的微量元素, 可肌肉注射一定量的铁剂血剂和硒, 用量按说明书使用。
第4~6天:保温箱的温度可以降到28℃。经过前3天的管理仔猪养成了吃饱了就回保温箱的习惯。从第4天开始训练仔猪吃料, 当然它并不会吃, 只是一个尝试。把一些仔猪食料用葡萄糖水和成糊状抹到仔猪的嘴里, 每天要做3次以上, 坚持4 d仔猪基本都会吃食料了。仔猪提早开食也是影响增重的关键因素。
第7~9天:保温箱的温度可降低到25℃。选择天气晴朗凉爽的日子进行公猪去势手术, 并注意术后消毒。
第10~20天:随着仔猪的生长, 需要的营养靠母乳已经无法满足, 这时就可以补充固体食料, 往仔猪料槽内填料要少添勤添, 防止饲料被污染。
8.哺乳仔猪的管理 篇八
1 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
哺乳仔猪是指从出生到断奶阶段的仔猪。哺乳期在各个养猪场长短不同, 一般为21~35d。哺乳仔猪是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 也是抵抗力最弱的时期。
1.1 生长发育规律
仔猪初生体重约1.4kg左右, 到28日龄时7.5kg左右, 相当于出生体重5~6倍, 说明生长发育快, 物质代谢旺盛, 这样仔猪营养物质在数量和质量要求较高, 采取提高泌乳量和开食料的质量等方法。
1.2 仔猪消化生理特点
消化器官重量和容积小。初生仔猪胃重量约为4~8g, 为成年猪胃重量1%左右。同时只能容乳汁25~40ml。消化腺机能不完善。初生仔猪胃内仅有凝乳酶, 而唾液酶、胃淀粉酶和胃蛋白酶很少, 并且胃底腺不发达, 胃蛋白酶活性低, 食物通过消化道的速度快。哺乳仔猪消化器官不发达, 消化腺机能不完善。仔猪出生时, 消化器官虽然已经形成, 但其重量和容积都比较小。由于胃及肠管p H值较高, 对进入的细菌缺乏抵抗力, 所以哺乳仔猪易患病。
1.3 免疫力
哺乳仔猪缺乏先天免疫力, 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 对寒冷的应激能力差, 容易患病;必须让仔猪2h内吃到初乳, 从初乳中获得抗体, 形成被动免疫。哺乳仔猪的免疫系统不发达, 在出生后, 依靠母猪的初乳传递抗体。自身的抗体产生系统在30日龄后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所以仔猪患病往往是在生后3~20d。。
2 哺乳仔猪的管理
2.1 抓乳食, 过好生产关
仔猪一出生即让其吃饱初乳, 因为初乳中含有较高的免疫球蛋白和镁盐, 可使仔猪获得免疫抗体, 促进胎粪排出, 提高抗病力。一般在生产后2h内就要让每头仔猪都吃到足够的初乳。仔猪在出生后2h可以直接吸收大分子的免疫球蛋白, 特别是在出生2h内吸收作用较强, 而以后越来越弱, 并且8h后母乳中的抗体减少70%。
2.2 饲养管理关
(1) 断脐:先将脐带内的血液向仔猪腹部方向挤压, 然后在距离腹部4cm处把脐带用手指掐断, 断处用碘酒消毒, 若断脐时流血过多, 可用手指捏住断头, 直到不出血为止。 (2) 剪犬齿:仔猪生后的第一天, 对窝产仔数较多, 特别是在产活仔数超过母猪乳头数时, 可以剪掉仔猪的犬齿。对出生重小, 体弱的仔猪也可以不剪。去掉犬齿的方法是用消毒后的铁钳子, 注意不要损伤仔猪的齿龈, 剪去犬齿, 断面要剪平整。剪掉犬齿的目的, 是防止仔猪互相争乳头时咬伤乳头或仔猪双颊。 (3) 断尾:用于育肥的仔猪出生后, 为了预防育肥期间的咬尾现象, 要尽可能早地断尾, 一般可与剪犬齿同时进行。方法是用消毒后的铁钳子剪去仔猪尾巴的1/3 (约2.5cm长) , 然后在创口初涂上碘酒, 防止感染。注意防止流血不止和并发症。 (4) 打耳号:对预留的后备种猪逐头打耳号, 每头仔猪1个号;对准备作为商品肉猪的仔猪逐头按窝打耳号, 每窝1个号, 同窝同号, 将来根据耳号即可查到出生日期和父母代, 便于考察肉猪的生长发育情况。
2.3 加强保温, 防冻防压
仔猪调节体温的能力很差, 难以适应低温和较大的温差变化。低温容易引起仔猪感冒、肺炎、腹泻或被冻死、压死。仔猪的适宜温度:1~3日龄为30~32℃, 4~10日龄为28~30℃, 11~30日龄为26~28℃ (根据温度计和猪的行为来判断温度是否适宜) 。应设护仔箱, 用红外线灯照射, 底下用保温板、木板或稻草垫上。防压措施主要是保持母猪安静, 设护仔栏或护仔箱。另外注意防贼风。防止病从口入:仔猪出生3d内, 每次吃奶前用0.1%的高锰酸钾温水溶液擦洗 (第1次可挤出几滴奶后再喂仔猪) 、按摩母猪的乳房、一则防止母猪乳房炎、二则预防仔猪黄、白痢。
2.4 抓开食, 过好补料关及时补铁
仔猪生后生长过快, 易使部分成分缺乏, 如Fe、Se、葡萄糖等。生产中, 如果补料方法不当, 往往效果不理想。下面介绍一种补料方法:在仔猪生后7d先在保温箱出口处放一长宽各30cm, 高2cm的铁盘, 盘上放一些补料和鸡蛋大小的鹅卵石, 让小猪在路过时对鹅卵石产生兴趣, 无意中闻到了补料的香味, 从而吃上补料;然后随仔猪的增大, 将铁盘移动到可盛放多一些饲料的补料槽边, 一二天后拿走。笔者这一方法在许多猪场试用效果很好, 使所有仔猪都能完成断奶前开食。母猪乳中铁的含量满足不了仔猪生长发育的需要, 必须及时补铁, 以防发生贫血。一般在仔猪出生3d后每头注射胜血1.5~2ml铁剂, 对生长发育较快的仔猪, 在断奶前应考虑第二次注射。 (1) 及时补硒:仔猪出生3d内和断奶时, 分别给每头仔猪注射0.1%亚硒酸钠0.5~1.0ml, 如果在补铁时, 使用含硒的复方有机铁针剂 (胜血就是一种) 则更方便。防止仔猪出现僵猪和断奶后患水肿病、白肌病和仔猪缺铁性腹泻 (硒是剧毒物质, 必须控制好药液浓度和使用量) 。 (2) 及时补水:仔猪出生3~5日龄后可在补饲间设饮水槽 (饮水器) , 补给清洁饮水, 并稍微加甜味剂, 防止仔猪口渴时没有清水, 就喝脏水或尿, 引起下痢。仔猪新陈代谢旺盛, 乳中的脂肪含量高, 仔猪需水量较大, 缺水时, 仔猪会感到口渴, 食欲下降。
2.5 抓旺食, 过好断奶关
母猪泌乳量在3周达到高峰 (相当于初产时的3倍左右) , 然后逐渐下降, 那时单靠母乳不能完全满足仔猪快速生长的需要 (当仔猪满20日龄时, 母乳只能满足其营养需要的92%, 28日龄时, 满足84%;35日龄时, 仅为65%) , 而仔猪在补料10~15d后可完全采食乳猪料, 因此必须利用这一有利时机促使仔猪大量采食, 从而弥补母乳的不足, 促进仔猪快速生长, 提高断奶窝重, 降低断奶应激。应选择营养浓度高且平衡、适口性和消化性好的乳猪饲料 (人工乳等) 。少喂勤添, 以适应胃肠功能, 也能加大采食量。断奶时, 尽量避免疫苗注射、转群、阉割等应激因子, 以减少断奶应激;断奶前2~3d适当减少母猪饲喂量和饮水量, 减少仔猪哺乳量, 促使仔猪多采食, 减少断奶应激, 同时也可降低母猪乳房炎的发生率。在哺乳仔猪饲养过程中, 如果发现仔猪腹泻、跛行、外伤、畸形以及精神不振、生长发育不良者, 要查明原因, 并及时治疗和处理。
2.6 正确对待初生弱仔猪
出生弱小的仔猪在正常情况下很难在断奶时达到初生健仔同样的体重, 但在有精力的情况下重点培养, 会尽可能缩小断奶时的体重差距, 方法有: (1) 固定奶头, 让弱仔吃上奶水多的奶头。 (2) 并窝, 将几窝中弱小的仔猪集中在一窝, 让一头产奶多的母猪哺乳。 (3) 分开喂奶, 让它们比健壮仔猪多吃几次初乳。 (4) 人工补奶, 由人工挤出母猪奶, 通过奶瓶或胃管饲喂, 使之吃到相对多的奶。如将上述几个办法结合起来效果更好。
2.7 养好无奶小猪
有时会出现产仔后母猪无奶或母猪死亡的情况, 或早产仔猪无法吃上母猪的初乳, 营养和抗病力得不到及时补充, 往往不易成活。我们参考一些资料, 设计了以下方法;可以避免无奶仔猪的大面积死亡: (1) 初乳冷冻贮藏:将产奶量大或带仔少的母猪初乳挤出, 分成25ml的小包装, 放在冰柜中冷冻保存。 (2) 对无奶的仔猪, 500ml/d (分10~20次) 用奶瓶或胃管饲喂, 2d后改用人工乳 (牛奶或奶粉等配制) 。热奶时解冻要缓, 不可用60℃以上热水解冻, 以免破坏免疫球蛋白。 (3) 尽可能早地让仔猪吃上高档乳猪补料, 这样饲喂可能生长速度较慢, 但对后期生长影响不大。 (4) 胃管饲喂方法:左手臂搂住小猪, 左手抓住小猪前腿, 使其自然舒服;用一端部磨钝的输液管顺仔猪口中插入, 到咽部时, 通过对咽部的刺激, 仔猪会出现吞咽动作, 顺势将输液管插入食管, 到达胃部贲门时阻力增大, 用力插管可听到“卟”的声响, 说明已插入胃中, 顺势插入5cm左右。检查未插入肺中时即可通过注射器推注或高吊瓶流入。
2.8 断奶时调圈
断奶时让已到日龄但体重太小的猪和产期稍晚但生长正常的猪互相调换, 即保证了转出仔猪的整齐度, 又防止弱小猪转入仔培舍不易成活的弊端。一些技术人员或管理者机械地套用全进全出的理论, 不论个体大小同时转出, 往往造成仔培时期弱小仔猪的大批死亡, 或形成僵猪。给生产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应引起同行业者的注意。
2.9 哺乳仔猪温度控制
仔猪出生后调节体温能力差, 必须为其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 仔猪保温箱内温度可由初生时的32~35℃逐渐降到断奶时的23~25℃。由于不可能每天去测仔猪躺卧区温度, 只有通过仔猪躺卧时的状态确定其温度是否适宜;如仔猪温度适宜, 就会均匀平躺在保温箱中, 睡姿舒适;如温度偏高, 仔猪会四散分开, 将头朝向有缝隙可吹入新鲜空气的边沿或箱口;如温度低, 则会挤堆、压垛。温度太高时, 部分小猪会躲在箱外, 时间长则会受冷腹泻。有人把小猪躺卧区木板很快撤去是错误的;因为尽管上面有烤灯, 温度适宜, 但其下方由地面传来的温度却是冷的, 时间长易造成腹泻。哺乳仔猪的饲养, 只要把握好温度、湿度、卫生, 供给充足的奶水, 很容易养好, 哺乳期成活率达到98%以上已不再是新鲜的事。
3.0 防疫灭病措施
1日龄为了预防仔猪白痢的发生, 可在吃初乳之前口服如下药物 (任意一种即可) :增效磺胺甲氧嗪注射液, 规格5×10ml, 第1次吃初乳之前口腔滴服0.5ml, 以后2次/d, 连续3d;硫酸庆大霉素, 每支2ml, 8万IU, 第1次吃初乳前口腔滴服1万IU, 2次/d, 连续3d。1~3日龄早晚各滴服1次/d微生态制剂, 调整胃肠道菌群, 防止腹泻的发生。市面常用微生态制剂如调痢生、促菌生、赐百健等, 用户可按说明书剂量加水适量进行稀释, 用滴管滴适量于仔猪舌根部。4日龄鼻腔滴注猪伪狂犬病疫苗。20~25日龄对仔猪进行猪瘟疫苗首次免疫。
3 仔猪最佳的断奶时期
母猪产仔后, 子宫复旧的时间一般在24d左右, 完全恢复需要35d。研究证明, 仔猪生后3~5周龄断奶较为有利, 过早断奶会造成母猪繁殖障碍。实践证明仔猪4~5周龄断奶已被推广应用。对早期断奶仔猪, 应供给相适应的全价日粮, 饲养于清洁、干燥、温暖的猪舍中, 以促进仔猪生长, 防止下痢, 减少弱猪比例, 提高成活率, 以期获得体重大、生长均匀的仔猪。断奶的方法可采用一次断奶法、分批断奶法和逐渐断奶法。
3.1 一次断奶法
此种断奶法的优点是省工省时, 便于操作, 多被工厂化养猪生产所采用, 缺点是会引起仔猪应激和母猪烦躁不安。这种断奶法是断奶前3d减少哺乳母猪饲粮的日喂量, 到断奶日龄一次将仔猪与母猪全部开。
3.2 分批断奶法
此种断奶法的缺点是会延长哺乳期, 影响母猪的繁殖成绩, 目前多不采用。这种断奶法是将一窝中体重较大的仔猪先断奶, 弱小的仔猪继续哺乳一段时间, 以便提高断奶体重。
3.3 逐渐断奶法
此种断奶方法优点是可减轻断奶应激对仔猪的影响, 缺点是比较麻烦而费人力。这种断奶法于断奶前3~4d减少母猪和仔猪的接触与哺乳次数, 并减少母猪饲粮的日喂量, 使仔猪由少哺乳到不哺乳有一个适应期。
4 结语
9.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篇九
关键词:哺乳仔猪,饲养与管理,技术措施
1 哺乳仔猪的生理特性
1.1 调节体温的机能发育不全
哺乳仔猪在刚刚出生后, 其自身的体温调节中枢神经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 因此不具备较强的调节体温的能力, 此时哺乳仔猪的皮下脂肪不多, 所以无法较好的通过血液中的碳水化合物来保持体温。哺乳仔猪在出生后的第一天, 对寒冷刺激基本没有抵抗力, 而且其体重越小, 体质就越弱, 对寒冷的抵抗能力也就越低。对此, 应保持猪舍内的温度, 并对哺乳仔猪做好相应的护理措施, 以免哺乳仔猪被冻僵、冻死。由于此时哺乳仔猪的大脑皮层还没有发育完全, 反应较为迟钝, 因而有可能会被母猪压死、压伤。对此, 应严格做好对猪舍的防寒保暖工作, 并采取科学的哺乳仔猪护理措施。
1.2 消化器官不发达
哺乳仔猪在刚刚出生后, 消化机能还不是十分健全, 其胃液中的凝乳酶含量仅够凝结所吃到的乳汁。此时, 哺乳仔猪的胃腺还无法产生盐酸, 对此, 胃蛋白酶就无法完全发挥出消化蛋白质的效果, 这段期间内可依靠胰液和胆汁进行消化。因哺乳仔猪的胃部缺少盐酸, 所以无法有效的抑制进入胃内的病原微生物, 极易导致哺乳仔猪发病。期间如为哺乳仔猪提供一些饲料, 可对哺乳仔猪的胃壁产生一定的刺激, 进而可使胃腺分泌出盐酸。所以, 可适当为哺乳仔猪提前提供饲料, 以促进其胃部及小肠的机能活动, 使其胃腺加快分泌出盐酸, 同时此项措施与哺乳仔猪消化道生长发育规律是完全符合的。
1.3 缺乏先天性免疫力
当哺乳仔猪刚刚出生后, 其自身不具备先天免疫力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母猪的血管与胎儿脐带血管之间被隔开而影响到母猪通过血液向胎儿传送抗体的过程, 对此, 哺乳仔猪在刚刚出生后不具备先天免疫力, 为获取免疫力, 仅能够依靠吃母猪的初乳将母猪的抗体过渡到体内。
1.4 物质代谢旺盛
哺乳仔猪的物质代谢极为旺盛, 对于不到20日龄的哺乳仔猪, 其每日可沉积的蛋白质成分在9~14 g/kg体重之间, 与哺乳仔猪相比, 成年猪所沉积的蛋白质成分较少, 每日在0.3~0.4 g/kg体重之间。与成年猪相比, 哺乳仔猪在矿物质的代谢方面也要强一些。由于哺乳仔猪的物质代谢十分旺盛, 因此哺乳仔猪在哺乳期的生长速度也十分迅速。如仔猪刚刚出生后的体重为1 kg, 在1个月后其体重可达5~7 kg之间, 经过2个月后其体重可达12~18 kg之间, 是其刚刚出生时体重的12~18倍之间, 这样迅速的生长速度是很难在其他家畜上所体现的。所以, 应在哺乳仔猪的生长期间做好补料工作, 使其生长能力得以完全发挥。
2 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
2.1 安全接产
在接产过程中应保持产房安静, 当仔猪出生后, 应立即将其口鼻处的粘液擦去, 并把脐带内的血液向仔猪腹部方向进行挤压, 剪脐带的位置应掌握在距腹部约5 cm处, 并在断头处涂5%碘酊。期间如出现难产现象时, 可采取人工助产的方式, 具体的操作方法为, 将消毒后的手臂伸入母猪产道内, 并随着母猪的用力将仔猪缓缓拉出, 也可采用肌肉注射人工合成催产素的方式。有时会有部分仔猪在出生后出现窒息现象, 对此, 应及时采取抢救措施, 具体的操作方法为, 将仔猪口鼻处的粘液擦去, 接着将仔猪的两只后腿提起, 轻轻拍其背部, 也可采用对仔猪进行人工呼吸的方式, 期间两手分别托住仔猪的臀部与肩部, 并进行轻轻折动。
2.2 出生护理
在仔猪出生后, 应将其犬齿剪除, 避免在哺乳过程中使母猪的乳房受损, 或是与仔猪之间相互咬伤。对于一些已发生猪瘟或猪瘟野毒较强的养猪场而言, 可采取一些乳前免疫措施, 在仔猪出生后为其注射1.5~2头份的猪瘟疫苗, 在注射2~3 h后才可使其吃初乳。对于刚刚出生的仔猪而言, 其调节体温的能力较低, 所以应做好相关的保暖工作, 可设置保温箱, 在保温箱内吊一个红外线灯或下设电热板, 以确保仔猪生活在较为舒适的环境下, 保证其健康生长。
2.3 合理寄养
如果仔猪的生母无法进行正常哺乳、有效乳头数不足, 或是为确保每窝仔猪体重均匀, 都可采取寄养措施。期间需要注意的是, 寄养工作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可成功。一是应将两头母猪的分娩时间差控制在24 h之间, 二是确保被寄养的仔猪吃到生母的初乳, 三是将其中生存能力较强的仔猪做为寄养仔猪, 四是在寄养仔猪的身体上抹上寄入母猪的尿或奶等, 用来干扰寄入母猪的嗅觉。
2.4 补充微量元素
初生仔猪体内贮存铁元素的含量约为50 mg, 而仔猪每天对铁元素的需要量约为7 mg, 仔猪每天从母乳中摄取的铁元素约为1 mg, 无法满足需要。对此, 应及时进行补充, 以免出现贫血现象, 最终导致死亡。可在仔猪生后的2~4 d之间, 采用肌肉或皮下注射铁制剂1~2 m L, 可选择牲血素, 富铁力等。对于一些缺硒的地区而言, 可在补铁的同时补充硒元素, 以免出现下痢、白肌病或是肝坏死的症状, 严重时还会导致仔猪死亡。可在仔猪出生后的2~4 d之间, 采用肌肉注射0.1%亚硒酸钠维生素E合剂0.5 m L, 并在断奶时再注射一次即可。
2.5 正确补料
仔猪在7日龄左右萌生牙齿, 牙床发痒, 所以, 可在仔猪7日龄时为其进行补料, 每天补充5~6次之间, 也可使其自由釆食, 但投入量不可过多, 确保仔猪在当天内吃完。
2.6 小公猪去势
作为商品猪的小公猪要及时去势, 以消除肉的异味。仔猪去势时间可在出生后3~5日龄, 将两侧睾丸摘除, 方法简单, 仔猪应激小。也可在仔猪断奶前几天去势。
2.7 科学断奶
【哺乳仔猪饲养管理要点】推荐阅读:
如何提高仔猪断奶质量论文09-14
哺乳假申请范文11-22
哺乳期妈妈补钙的方法07-24
哺乳期感冒头痛的原因和治疗方法11-16
哺乳期妈妈屁多是什么原因怎么办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