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备考情况

2024-11-11

高考备考情况(共12篇)

1.高考备考情况 篇一

对4所高中高考备考情况进行二次督导调研工作总结

平凉五中

一、亮点:

在11月份督导调研之后做了大量工作,高三级工作发生了明显变化。

1.增加了高三级晚延。

2.学校领导对高三级课堂、自习查的严,跟的紧。3.教师上课更用心,准备更充分。4.高三级学生纪律卫生情况明显好转。5.教师留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增多。6.举办了学生拔河比赛活动。7.大部分学生都有自己的考学目标。

二、问题:

1.课堂上教师讲的太多,气氛沉闷,只有前排部分学生参与课堂,个别班级后排学生有上课睡觉现象。

2.英语数学成绩长期得不到提高,极大地打击了学生们考学的自信心。

3.教师的讲与学生的学两张皮,不能有效融合,导致课堂教学效率无法提高。

4.在课堂中对高考考点的渗透太少。

5.教学方法单一,无法引起学生兴趣和注意力。

4.课堂教学中,新课改的思想方法贯穿较少。5.弱补抓的紧,管的不紧,学生缺席时,教师过问少。6.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少。

三、建议:

1.给文科班学生多留出时间背诵记忆知识点。2.班会课上,班主任要多进行前途理想教育,多介绍一些高考信息和学校近期活动。

3.改善食堂卫生及饭菜质量。

4.多给学生介绍一些高等院校及专业信息。5.建议每天下午最后一节课让学生自习。

6.搞一些体育活动,缓解学生压力,调节学生身心健康。

平凉二中

一、亮点:

1.学生们对高三级教师的工作态度、能力、措施比较满意。

2.教师们敬业精神好,尽职尽责,上课普遍讲解细致、透彻。

3.师生交流多,教师辅导及时,效果显著。

4.学生们普遍学习刻苦,能主动学习,主动问老师不会的问题。

5.学校对高三级的管理做到了细、实、严,管理效率显著。

要就资料讲资料,就题讲题。要提高讲的效率。

6.文科班教师要创新备课方法,增大课堂容量,多补充与教材相关的知识点和信息,扩展学生的视野。

平凉一中

一、亮点:

1.学生们学习自觉,学习习惯好,很有礼貌。2.教师讲的很精炼,废话少。

3.教师们普遍采用投影、白板上课,效率提高了。4.学生们在课堂上敢于质疑教师的观点,进行激烈辩论。

5.教师们备课充分,能照顾到大多数学生。

6.学校的后勤服务工作很到位,教学楼、厕所等环境卫生好,学校开水供应及时。

7.学生们有非常明确的考学目标,甚至每一次月考的成绩目标都非常清楚。

二、建议:

1.加强与区内高中学校的交流研讨。

2.在高三级进一步探索、加大课改工作力度,为全区树立榜样。

2013年12月30日

2.高考备考情况 篇二

2011年高考英语采用新课标全国卷的地区有河南、黑龙江、吉林、宁夏、海南、山西、新疆。整套试题的难度系数为0.55, 比2010年大纲卷的难度 (0.60) 加大。试题的命制体现了稳定中求发展、发展中求创新的原则, 渗透了新课标的理念。注重双基、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交际、突出能力、体现学科素养是该套试题的显著特点。该套试题题型结构相对稳定、题量适中、梯度明显、难易搭配适当、重点突出、选材丰富、紧跟时代、贴近生活, 具有较高的区分度、信度和效度, 能够较好地考查出考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能够较好地为高校选拔优秀人才, 并有利于促进中学英语教学改革。

本文中, 笔者将结合河南省76万多考生的答题情况, 对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考查的知识与能力、考生答题存在的问题做一简单的分析, 并对新一届考生复习备考提出建议。

从整体上来看, 2011年试题的标准差为23.95, 难度系数为0.55, 考生的平均分为66.23分 (不含听力成绩) 。其中, 客观题的平均分为50.05分, 难度系数为0.59, 主观题的平均分为16.18分, 难度系数为0.46。从抽样统计数据来看, 客观题除了听力外, 考生的各项答题都比较理想, 主观题显得有些薄弱。考生各大题型的答题由强到弱依次是:阅读理解、单项填空、完形填空、书面表达、短文改错和听力。下面, 笔者就从试题的各大题型开始展开分析, 供参考。

一、听力

【命题立意】

听力部分主要考查考生理解主旨和要义、获取具体事实性信息、对所听内容作出推断、理解说话者意图、观点和态度的能力等, 尤其突出考查考生获取具体事实性信息的能力 (占该大题的55%) 和推断能力 (占该大题的30%) 。该部分所选语言材料难易适度、语速适中, 符合多数地区听力教学的实际水平。话题均为考生熟悉的情景和内容, 涉及考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符合考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学能。

【答题情况】

该部分考生的平均得分为9.30分, 得分率为31%, 整体上属于难题, 是整套题中做得最不理想的题型。有一半题目的正答率在30%以下, 做得最好的两个题目 (第14、20题) 的正答率也只有39%。

【存在问题】

因为河南省的听力成绩算作参考分, 不计入总分, 多数考生不够重视, 不认真答题, 或不听录音内容随意选择或胡乱选择, 还有13.81%的考生放弃不做, 结果出现了得分率极低的现象。

【复习建议】

听、说、读、写是语言运用中不可或缺的四项基本技能。既然采用了含听力的试卷, 就要把听力成绩计入总分, 这是来自教学一线和教研部门的强烈声音。我们相信随着新课改的纵深发展和听力设施的进一步完善, 在不远的将来听力成绩终将计入总分。

为此, 笔者建议师生:

1.一定要改变观念, 着眼于考生今后语言技能的全面发展, 切不可因为目前听力成绩算作参考分而忽视、冷淡或放弃听力。

2.应将听力教学纳入常规教学之中, 正确引导考生对待听力。在地区和学校的大型考试中要保留听力内容, 并将听力成绩计入总分。

二、单项填空

【命题立意】

单项填空部分主要考查考纲要求的语法基础知识、词义理解、词组搭配、习惯用法以及交际用语等, 突出综合性和语境化特征。试题选材符合社会实际, 情景设置相对真实, 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 考点较为明确, 凸现语言知识在具体语境中的灵活运用。

该部分15个小题考查了11个主要知识点, 包括冠词、连词、介词短语、动词短语、动词辨析、情态动词 (虚拟语气) 、时态、非谓语动词、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和倒装。其中, 现在完成进行时、虚拟语气、倒装等语法项目为新课标考纲新增加的内容, 在2011年的试题中都考查到了, 但是第29题考查过去完成进行时, 超出了课标和考纲的要求。

【答题情况】

该部分考生的平均得分为8.70分, 得分率为58%, 整体难度为中等, 是整套题中做得较好的题型。正答率在50%以上的题目有11个 (占该大题的73%) , 只有4个题目的正答率在50%以下。考生对情景交际Why not表示“同意” (第21题) 、连词but表示转折关系 (第25题) 、“Only + 状语从句”置于句首用倒装语序 (第28题) 和“情态动词should + 完成式”的虚拟语气表示“遗憾” (第32题) 4个题目答得非常好, 正答率都在70%以上, 这4个题目中有两个 (第28、32题) 考查内容为新考纲新增语法项目, 这表明新增内容得到了广大师生的高度重视。

【存在问题】

在这15个题目中, 中等题 (难度系数为0.50-0.69) 有7个, 占该大题的47%。考生答得不好的题目涉及介词短语 (rather than、other than、more than和better than) 在具体语境中的词义辨析 (第30题, 正答率为41%) 、动词 (disappear、fall、fail和damage) 在具体语境中的词义辨析 (第34题, 正答率为15%) 和情景交际表示“判断与评价” (第35题, 正答率为42%) , 3个题目中有两个都涉及词语的词义辨析, 这正是考生的“软肋”。

考生得分率最低的题目是第34题:

William found it increasingly difficult to read, for his eyesight was beginning to .

A. disappear B. fall

C. fail D. damage

析:答案为C。动词fail在此作“ (健康、视力等) 衰退、衰弱 (to become weak) ”解释。但是, 有53.02%的考生选择B, 主要是没有正确理解fall表示“下降”的意思所致, fall所表示的“下降”的意思是“to decrease in amount, number or strength”。由于fail在教科书中没有出现表示“ (健康、视力等) 衰退、衰弱”的用法, 所以绝大多数考生答错了该题, 这表明考生掌握常用单词的词义的局限性, 也表明了很多考生死扣书本的弊端。但从另一方面来讲, 该题考查的词义过偏。

【复习建议】

1.加强对固定短语、习惯用语的记忆、理解和应用。

2.强化具体语境中对词语的辨析能力, 尤其是对近义词词义的正确理解 (最好使用英汉双解词典准确理解词义) 。

3.加强对常见功能意念项目的理解和应用。

4.对语法项目的复习要全面, 不留死角, 又要抓住重点 (如动词时态、语态、非谓语形式、情态动词及动词或动词短语的词义辨析、从句的引导词等) 。

5.一定要看透语境、看懂句子结构、理解句意后再答题。

三、完形填空

【命题立意】

完形填空主要考查词汇在语篇层面的准确应用, 突出语境对最佳选项的决定作用。该部分突出考查考生对语意、语境和语篇的深层理解, 并在掌握文章主旨大意的基础上, 正确理解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 巧妙利用上下文语境进行完形填空。

2011年完形填空题的短文是一篇记叙文, 讲述了一位女士20年前在科学课上的经历, 蕴含着对教育方式与方法的讨论。短文故事情节完整, 没有生僻单词, 也没有较难、过长的句子。空白布局合理, 选项设计科学、思路清晰, 注重短文的逻辑性和连贯性。短文设空以实词为主, 主要考查了动词、名词和形容词三大词类, 其中对动词及动词短语的考查达10题之多 (占该大题的50%) , 对名词的考查也比较突出 (占该大题的35%) 。除了考查考生在语篇中灵活运用词语的能力, 还考查了考生对语篇上下文语境及逻辑关系的理解能力。

【答题情况】

该部分考生的平均得分为15分, 得分率为50%, 整体上为中等略难, 是整套题中做得还算可以的题型。正答率在50%以上的题目有10个, 占该大题的50%。但剩下的10个题目的正答率均在49%以下, 都属于难题, 其中有4个题目 (第44、46、48、53题) 的正答率在30%以下。

【存在问题】

由于考生对2011年完形填空所选短文不甚理解, 在没有完全理解短文上下文逻辑关系和选项词义的情况下做题, 找不准所选词语在上下文语境中的线索, 弄不清词语在语境中的最佳意思, 结果有一半题目的正答率都很低, 并且出现了正答率连续较低的连锁反应现象。

例如第44-48题的正答率分别是14%、39%、27%、37%、10%, 第53-55题的正答率分别是28%、44%、31%, 这表明很多考生没有理解短文第三段前半部分 (He 44 himself, perhaps, as inviting his students to start an exciting 45 into an unknown world invisible (无形的) to the 46 , which can be discovered only through scientific 47 . But the seventeen-year-old girl could not accept or even 48 the invitation.) 和最后一部分 (He was taking away her only 53 for knowing and was providing her with no substitute. “I remember feeling small and 54 , ” the woman says, “and I did the only thing I could do. I 55 the course that afternoon, and I haven't gone near science since.”) 的意思以及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其中, 第44、48题的正答率竟然只有14%和10%, 这两个题目分别考查常用动词see和hear在特定语境中的准确词义, 绝大多数考生之所以答错这两个题目完全是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所致。

请看第44题:

A. described B. respected

C. saw D. served

析:答案为C。see在此是不及物动词, 意为“明白”, himself作he的同位语。该句意思是:当教授邀请学生开始一次兴奋的航行去探索无形的未知世界时, 他自己心中也许很明白。see sb. as在此不能理解为“把……看做是……”。

再看第48题:

A. hear B. make

C. present D. refuse

析:答案为A。hear在此意为“听说”。二十年前, 这位十七岁的小姑娘实际上已经听了教授的课并听见了教授的请求, 但她当时不能接受甚至 (在此之前) 没有“听说过”这类的请求 (学生这样做事) 。67.05%的考生选择D, 很可能是没有看懂上下文的意思, 误认为or从字面上讲意为“或者”, 进而误认为refuse是对could not accept的进一步解释。

【复习建议】

1.要立足语篇, 既要注重文章的整体性和段落之间的逻辑性, 又要兼顾上下文意思的连贯性。

2.要训练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掌握寻找语境中线索的技巧。

3.要始终考虑上下文语境, 既要照前又要顾后, 始终根据上下文中的线索进行完形填空。

4.要将选项置于语境中去理解它们的真正意思, 尤其是动词和名词在具体语境中的词义。

5.平时要有意识地积累常见的词语搭配和习惯用语, 夯实基础, 提高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四、阅读理解

【命题立意】

阅读理解侧重考生对语篇的整体理解, 主要考查考生理解主旨和要义、理解文中具体信息、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作出判断和推理、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等能力, 同时也考查考生的快速阅读能力、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学习策略等。“重读速、重语篇、重能力”依然是2011年阅读理解的显著特点, 继续保持着由五篇文章组成的大容量阅读。文章题材广泛, 体裁多样, 内容新颖, 信息量大, 涉及面广, 选材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 源于生活, 贴近时代, 突出实用性, 内容涉及人物故事、服务行业、家庭园艺、招聘启事和正确理解金钱等。

2011年的阅读理解秉承稳定中求创新的原则, 分为两节。第一节有四篇文章, 设题仍为传统的“四选一”形式;第二节为新课改新增题型, 为“七选五”任务型阅读。虽分为两节, 题型微变, 但题量未减。通过多种形式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是命题改革的一大创新。

2011年的阅读理解在命题设置上, 突出考查考生的判断和推理能力以及理解文中具体信息的能力, 这两项分别占该大题的50%和35%, 这都是课标和考纲对阅读理解能力的要求。另外, 文章所用单词基本上都控制在考纲的词汇表中, 文中出现的加汉语注释的生词只有6个:porch (门廊) 、economy (经济) 、contact (联系) 、CV (简历) 、cashier (收银员) 和generic (无商标产品) , 而题目中没有出现一个生词。但是, 第66题的正确选项中banking on属于短语动词bank on (依靠, 指望) 的动名词形式, 考纲词汇表中bank注释的词性只有“n.”, 此处出现bank的动词形式属于超纲。

【答题情况】

该部分考生的平均得分为26分, 得分率为65%, 整体难度属于中等, 是整套题中做得最好的题型。这五篇阅读理解中, 考生答题最好的是D篇 (正答率为80%) , 其他依次是任务型阅读 (正答率为67%) 、C篇 (正答率为61%) 、A篇 (正答率为60%) 和B篇 (正答率为58%) 。可喜的是, 考生所有题目的正答率都在50%以上, 有8个题目的正答率达到了70%以上, 答得不太理想的3个题目 (第62、63、66题) 的正答率也达到了50%, 因此该部分没有特别难的题目。大多数事实细节题和推理判断题考生答得都非常好, 尤其是2011年的新增题型——“七选五”任务型阅读的5个题目 (第71-75题) 答得更加出色, 整体正答率达到了67%, 高出阅读理解整体正答率 (65%) 两个百分点。这些表明考生对阅读理解非常重视, 并且训练到位, 对阅读理解技巧的把握也很到位, 尤其是对新题型的适应能力很强。

【存在问题】

该部分整体答题非常理想, 与往年基本相当。正答率在60%以下的题目有7个, 占该大题的35%, 这些题目主要涉及对文章或段落的主旨和要义的把握 (第66、74题) 、猜测词义 (第64题) 、对事实细节的正确理解 (第62、63题) 以及作出准确的推理判断 (第56、57题) , 考生在这些方面的能力稍微欠缺一些。

【复习建议】

1.加强考纲对阅读的6种技能要求的训练, 提高阅读理解整体水平。尤其是理解主旨和要义、作出简单推理和判断以及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等。

2.加强阅读方法的训练, 尤其是如何获取文中的具体事实、如何进行推理和判断、如何归纳主旨和要义、如何把握作者的意图和态度、如何猜测生词等。

3.加强快速阅读的训练, 多进行限时训练, 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五、短文改错

【命题立意】

与大纲卷相比, 2011年新课标卷短文改错在命题形式上进行了创新, 给出一篇没有人为分行的短文, 要求考生改正其中10处语言错误。每处错误仅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这种题型比大纲卷短文改错的情景更自然, 任务更真实。

该部分重点检测考生对书面语篇的校验能力, 以测试考生发现、判断和纠正短文中的错误的能力, 旨在衡量考生在语篇中综合运用英语知识的准确性。短文中的错误涉及词法、句法及行文逻辑等, 考生必须在对语篇的上下文理解中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解决实际的语言问题。该题在100多个单词的短文中共设置10个语言错误, 每句中最多有两处错误, 考查内容涉及名词的数与所有格、介词和介词短语、连词、地点副词、冠词、动词时态、非谓语动词、主谓一致、逻辑关系等。

【答题情况】

该部分考生的平均得分为4.20分, 得分率为42%, 整体上属于难题, 是整套题中做得很不理想的题型之一, 其得分率仅次于听力 (31%) 。

在10个错误中, 正答率达到60%的只有两处 (第3、4处) , 其他8处的正答率都在50%以下, 有半数以上的正答率未达到40%。该部分答得最好的第3处的正答率也只有62% (在可数名词holiday前增加不定冠词a) 。答得最差的两处是:第1处 (正答率为23%) , 将buy修改为buying, 考查现在分词作伴随状语。不少考生没有考虑非谓语动词在此究竟是表示伴随状况还是目的, 结果在buy前增加了to, 即误认为用to buy表示目的。第7处 (正答率为30%) , 将luggages修改为luggage。不少考生弄不清luggage究竟是可数名词还是不可数名词, 结果将It felt very strange to travel without any luggages.中的It修改为I, 忽视了句型“It feels + adj. + to do…”。

根据数据统计可知, 得0分的考生竟然占14.69%, 得1-5分的占49.08%, 得6-10分的占36.16%。那么, 得高分 (8-10分) 的比例则更小, 只有13.07%, 能达到满分的考生仅有0.49%。

【存在问题】

通过试卷抽样分析, 我们发现考生之所以在该大题上失分较多是因为:

1.找不到错误。不知道依据什么判断、识别错误, 缺乏感知语言正误的能力, 找不到错误。

2.找不准错误。不少考生抓不住要害, 把本来正确的地方改错, 造成次生错误, 识别不出真正的错误。

3.找准错误但改不对。有些考生虽然找准了错误, 但是将错词改为非同根词而改变了词义或句意, 也有很多考生把单词拼错而不得分。

4.答题不规范。不少考生不用题目中规定的改错方式做题, 采用叙述、画箭头等方式做题, 或在非指定区域内做题等, 本来该得分的地方却因操作失误而失分。还有不少考生对误改的地方不擦除或删除, 被视为一处错误计算, 结果出现了多纠错的现象。

5.答题不合乎题目要求。由于2011年是采用短文改错新题型的第一年, 不少考生挑错超过10处 (修改11-12处错误的试卷不少) , 还有一些考生竟然在一句中纠错3处或更多。这都是根本没有审题或平时训练不规范造成的。

【复习建议】

1.以语篇为整体、以句子为单位, 从词法、句法和逻辑关系等方面来诊断错误。

2.从语法着手、兼顾行文逻辑改错, 尤其要从整体上把握短文的时态和语态, 学会分析句子结构, 弄清词性与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 掌握常用介词的用法, 弄清名词的可数与不可数, 还要弄清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3.不要随意改变词义, 除了行文逻辑或逻辑意义出错以外, 所改错误大多数是在同根词上作修改。

4.如果句中的错误属于可改可不改的错误, 坚持不要改动, 所改错误必须是“致命错误”。

5.坚持做到一一对应, 所改错误只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6.将语法学习与改错相结合, 将书面表达与改错相结合。

六、书面表达

【命题立意】

书面表达考查考生运用语言知识清楚、连贯、流畅地表达所供情景材料的能力, 要求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书写, 能组词成句、组句成文, 语句符合英语语法和习惯, 内容切中题意, 文理通顺, 语言准确、得当。

2011年的书面表达要求考生写信对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进行求助, 属于应用文写作。其命题思路跟前几年大致相同, 依然采用考生非常熟悉的书信形式, 并给出了明确的提纲要点, 题材属于校园生活, 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 考生在进行书面表达时不会有太大的困难。

考生在表达时, 应注意内容要点的完整、应用词汇和语法结构的数量和准确性、上下文的连贯性和语言的得体性。这些都是衡量书面表达程度好坏的尺度。

【答题情况】

该部分考生的平均得分为11.99分, 得分率为48%, 整体上属于难题, 是整套题中做得不十分理想的题型, 其得分率仅高于听力 (31%) 和短文改错 (42%) 。

根据数据统计, 考生的书面表达第一档 (0-5分) 占20.26%, 第二档 (6-10分) 占16.56%, 第三档 (11-15分) 占31.18%, 第四档 (16-20分) 占27.69%, 第五档 (21-25分) 占4.19%。多数考生的书面表达属于第三、四档, 占58.87%;高分书面表达所占比例非常小, 22分的占1.30%, 23分的占0.60%, 24分的占0.10%, 没有出现满分书面表达。另外, 得0分的考生占4.39%, 没有达到平均分 (11.99分) 的占40.81%。这表明有将近一半的考生其书面表达水平亟待提高。

【存在问题】

我们在阅卷质检中, 发现第三、四档的书面表达中存在不少问题, 第一、二档中的问题则更多, 现归纳如下:

1.审题不够仔细, 有遗漏要点现象。

2.篇章组织能力欠缺, 文章结构欠合理, 重点与次重点内容均衡泼墨。

3.语言基本知识薄弱, 词语、句型使用不当, 表达转义或不到位, 常用单词拼写错误较多。

4.语言运用能力欠缺, 语法错误随处可见, 例如时态、语态概念模糊不清, 常用时态、语态的结构不正确, 区分不开谓语动词与非谓语动词, 主谓一致错误较多, 不能使用合适的介词或介词短语等。

5.句子结构残缺不全, 句意不完整, 不能正确使用语句间的连接成分。对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掌握不熟练, 对并列句和复合句的概念模糊不清, 不知道其结构特点。

6.汉语式英语屡见不鲜, 表达不得体或不合习惯, 令人费解。

7.过于注重书面语言, 刻意追求较复杂的语法结构和句式, 脱离真实生活情境。

8.对句子的概念模糊不清, 不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和单词的大小写字母。还有一些考生书写习惯不好, 字迹潦草, 卷面不洁。

【复习建议】

1.将词汇、短语、句型学习与书面表达结合起来, 经常进行笔头翻译练习。

2.掌握五种简单句的基本结构及特点, 学会用简单句进行书面表达, 进而逐步学习使用较复杂的句子结构以提升表达的档次。

3.将语法学习与书面表达结合起来, 学会正确使用常见时态和被动语态, 掌握主谓一致的原则, 弄清词性与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进而避免词性混淆错误等。

4.背诵一些常见文体的优秀书面表达范文, 揣摩其表达技巧, 多进行仿写训练, 掌握一定的表达套路。

5.将书面表达与短文改错结合起来, 养成良好的纠错习惯。

总之, 新课标高考英语的命题与考试结果的信息反馈留给我们太多的思考, 教师不仅要反思教学的得与失, 还要反思考生在复习备考中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在高考复习备考中, 笔者建议师生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要求, 研究新课程高考试题, 依纲扣标实施复习, 把握好命题规律和方向。备考要以基础知识复习为主线, 以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为核心, 重视词汇教学, 淡化语法, 注重交际, 将专题复习与综合训练相结合, 侧重读写能力的培养, 坚持听说不放松, 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注:文中数据来自河南省高招)

附:2011年新课标高考英语试题与课程标准及考试大纲对接情况

一、与课程标准的对接情况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 高中生修完5个必修模块和3个选修模块, 达到八级目标要求, 即达到英语学科的高考要求。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学科的新课标卷正是基于课程标准的六至八级要求命制的。

下面, 我们从课程标准六至八级目标要求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来全面了解2011年新课标英语试题的命制与课标的对接情况:

(一) 语言技能目标

(二) 语言知识目标

(三) 情感态度目标

(四) 学习策略目标

(五) 文化意识目标

从以上统计可以看出, 2011年新课标高考英语试题对考生在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两方面的考查呈显性, 在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三方面的考查呈隐性。

二、与考试大纲的对接情况

2011年新课标高考英语试题命制的依据是《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 》, 考纲中的考试性质、考核目标与要求是命题的指南。其中, 语言知识、语言运用项目以及附录中的语法、功能意念、话题项目和词汇都是命题的重要参照。

下面, 我们从语言知识、语言运用项目以及附录中的语法、功能意念和话题等方面的考核目标与要求, 来全面了解2011年新课标高考英语试题的命制与考纲的对接情况:

(一) 考试内容与要求

考试大纲中对语言运用的考核目标与要求呈显性, 试题中的绝大多数题目都能找到相应的考查目标。但是, 试题对语言知识的考查呈隐性, 它体现在整套试题中, 突出隐含在完形填空和书面表达中。

(二) 语法、功能意念和话题项目

(说明:课程标准实验版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中的语法、功能意念和话题等项目完全相同。)

从上面统计可以看出, 2011年新课标高考英语试题考查的内容与能力要求基本上在考试大纲的范围之内, 体现了考纲的精神。但是, 试题中有少量超纲和过难的现象, 例如:单项填空第29题考查过去完成进行时, 考纲中语法项目列出的时态有现在完成进行时, 而没有过去完成进行时, 这种时态属于超纲;阅读理解第66题正确选项中的banking on属于短语动词bank on (依靠, 指望) 的动名词形式, 考纲词汇表中bank注释的词性只有“n.”, 此处出现bank的动词形式属于超纲;单项填空第34题考查动词fail作“ (健康、视力等) 衰退、衰弱 (to become weak) ”解释, 词义过偏, 该题难度系数为0.15;等等。

3.高考备考攻略(十四) 篇三

《2007年新课程标准高考大纲》增设了“探究能力”,能力等级为F级。“探究”的内涵要点是“探讨疑点难点,有所发现和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等级”。探究性阅读测试题,重在考核考生探究意识、探究能力、探究品质和探究精神,从2007年高考中的海南、宁夏卷,山东卷,广东卷看,分值一般设在5~8分之间。

命题要求: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2)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

(2)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3)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特 点:

开放性 一般不设定标准答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

综合性 要求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来分析疑难问题。

辐射性 问题可拓展至阅读的文本以外的内容。

【备考攻略】

2007年高考,备受关注的海南、宁夏卷,山东卷,广东卷三家课标高考卷中,探究性阅读题成为一大亮点,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笔者认为,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不断深入的形势下,探究性试题将成为高考阅读题中的又一重要“着眼点”。为了备战2008年高考,笔者现对其解题要领作一总结归纳。

1.注重积累,丰富知识

这类题注重的是综合能力、综合素质,因此,要想做好这类试题,既要有较好的语文功底、人文素养,还要有丰富的知识。因此,平时应广泛阅读,丰富涉猎,积累厚实的相关语文知识。要有一些散文、议论文、小说、剧本等各类文体的相关知识,有广博的课外知识。如鉴赏评价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否具有现实性这一问题,就要知道现实性是就什么而言才行。这个现实性是指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像小说那样的人物,把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特征与现实中的此类人物联系起来就可以了。再如对小说的艺术价值的回答,就应紧扣小说的情节是否有波澜,描写人物用了什么手法,通过什么事件表达了什么主题才行。

例:作者在文章结尾说:“她的世界百米冠军梦虽然没有实现,但在世人心中,奥蒂何尝不英雄!”请结合奥林匹克精神,谈谈你的认识。(2007年高考山东卷·实用类文本阅读第22题)

[解析]解答此题,不仅需要通过所提供的文本来准确把握奥蒂的所作所为及所体现出的精神,能对她有一个较为清晰与完整的理解与分析,还应知道奥林匹克精神是什么才行。如果没有奥林匹克知识,不知道奥林匹克精神是什么,不知道奥林匹克精神的实质、核心是什么,是无法把奥蒂的“悲剧命运”与奥林匹克精神联系到一起进行分析的,也断然答不好此题的。

[参考答案]“重要的是参与,不是胜利”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之一。奥蒂的“悲剧命运”令人叹息,但她屡败屡战、不向厄运低头的坚毅与执著,完美地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失败者未必不是英雄,奥蒂虽败犹荣。

2.立足文本,面对文外

探究性试题要求规定“探讨疑点难点,有所发现和创新”,多数表现为对文本的重点、难点、疑点、分歧点、假设点进行探究。就所探究的问题而言,它不是通读一遍就可以在文本中找到现成的答案,也不是把分散的词句汇聚在一起就可以做成答案。考生既需要入乎文内,反复研读文本,准确理解并把握文章;又要出乎文外,调动知识储备,甚至需要查阅文本相关的资料,在把握理解的基础上谨慎地提出自己的见解。

因此,此类考题的解答,要求考生由文内拓展向文外,从有形跃向无形,要求考生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观点,有“我”有“思”,且以开放性的评价鼓励考生发表独到的见解。这是它区别于一般阅读题“以文解文”甚或文内藏谜的游戏和封闭特征的独特之处。

例:作者说人在孤绝的环境中,往往容易采取酗酒、乞助和寻求怜悯等方式来解脱自己。你怎样看待这种人生态度?假如你处在这样的环境又会如何?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2007年高考山东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第22题)

[解析]这是一个探究评价性的题目。题干中引入文章作者的话(人在孤绝的环境中,往往容易采取酗酒、乞助和寻求怜悯等方式来解脱自己),并要求“联系全文”,这就需要先把握文本的内容,对文本有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解和认识;同时,题干中“你怎样看待这种人生态度”“假如你处在这样的环境又会如何”“谈谈你的看法”,又意在倡导有“我”有“思”地解读,倡导个性化解答,要融入“我”之思考。因此,解答此题,要“文本”与“文外”结合,在“文本”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认识、融入当下的生活理念进行合理解析,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答案比较开放。

[参考答案]这都不是积极的做法。身处逆境,至少要保持平和的心态,更重要的是在逆境中能在心中点一盏温情的灯,保持自我,不失人格,不失风骨,勇于进取。

3.观点鲜明,论述完整

探究性的题目,往往在设计问题的时候都有“你是如何看的”,或“你的感受如何”,或“谈谈你的理解”等句子,因此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要首先应题,要用“我对这个问题是这样看的”,或“我认为什么什么”“我觉得如何如何”等句式来表述。其次再结合文本或文本的具体事例作合理分析,按序号写出自己的几点感受或理由。最后是总结点题。作答探究题,其实就像在写一篇小论文,要注意行文的结构,结构上应体现完整性,在表述上要点都要答到,不得遗漏。

例:通讯《银牌,重似金牌》描绘了赵宏博转体三周跳的成功,更加浓墨描述张丹抛四周跳的失败,却没有详细描述张丹和张昊重新开始表演的完美。因此,有人认为银牌是裁判给的人情分,有人认为这样写正是详略得当地表现了主题。对此,你是什么看法呢?(2007年高考广东调研卷·实用类文本阅读第24题)

[解析]回答此题,要紧扣住“对此,你是什么看法呢”来答。组织答案时就应注意回答时结构的完整性,即应题、联系文体分析、总结归纳等,在表述上要点都要答到,不得遗漏。答题要点:明确观点(2分);“描绘了赵宏博成功”的目的(3分);“更浓墨描述张丹失败”的目的(3分);点明“突出、深化了一种怎样的精神和主题”(2分);语言表达(2分)。

[参考答案]我认为这样写可以详略得当地表现主题(表明观点2分),描绘赵宏博转体三周跳的成功,是为了赞扬赵宏博受伤半年后又站在冰面上的顽强拼搏的精神,使文章所要表现的永不放弃的主旨贯穿全文(分析“赵宏博”的细节,3分)。更加浓墨描述张丹抛四周跳的失败是为了后文作铺垫,表现出她受伤的严重性,突出她后来选择重新开始表演的决心,永不放弃的精神(分析“张丹”的细节,3分)。全文描述详略得当,将赞扬永不放弃精神的主旨贯穿全文,自然而有说服力(能联系主旨,2分)。(另外语言表达可得2分,总得分12分。)

4.规范作答,用语简明

无论是描述性文字还是议论性文字,都要求精炼而畅达。可能题目会给予一定的字数限制,即使没有,考试时间的约束也不允许你信马由缰、长篇大论。因为评分标准都是找点给分,采用的是定性描述和定量采点给分相结合的方式。即先采用定性的方法,看其回答是否合理,内容是否全面、深刻,表述是否清楚,语言是否通顺、得体,再在定性的基础上进行定量采点赋分。因此,要语言规范,表达完整,力求用最精炼的语言表达出要点即可,要观点显要,论述层次清楚,不可语言冗长,表述模糊不清。再说,阅卷老师也难有耐心找你的观点,分析你的论述。

例:最后一段,作者既说“我们也不会刻意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又提出“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你是如何理解的?(2007年高考广东课标卷·第18题)

[解析]这道题意在考查考生从文章不同层面层层深入发掘作品意蕴的能力,并要求考生探讨作品中蕴含的人文精神。通过比较辨析,我们便容易发现作者所想表达的真实思想,发掘作品的深层意蕴。但是在回答时,却要对文章中的信息进行选择摘要,并且也不可能把文中诸多的文字引来论述,这就需要化用自己的语言,用简练的语言阐述。要力求一句话一个意思,不要作过多、过细的分析阐述;所表达的语言要符合逻辑,连贯流畅,得体自然。

4.高考备考、高考目标书、高考奋斗 篇四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就到高三了。上了高三,就意味着要经过人生的第二个转折点--高考。也就是说,高考是与我们的一辈子都有着很大关系的。因此我们怎么能不关心呢?怎么能不重视呢?怎么能不认真对待呢?

说实话,我感觉高一,高二两年都没有尽力,白白浪费了许多时间。现在已经是高三了。已经没有什么时间可以浪费了。现在距高考还剩几个月了,而且在学校的时间还没有这么多呢。所以只有从现在开始,珍惜每分每秒的时间,才能让以后不会留下遗憾.到了高三,自习课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因此这段时间一定要好好把握。现在还显得比较自主一点,等到了第二学期,肯定会有大量的练习接踵而来。我会将他们都当作高考,认真对待。既然现在还有空闲时间,那就应该好好利用。并且从现在开始,就要为高考前的冲刺作好准备。每天晚上就不应该过早睡觉,白天还赖在床上不起,以便能够适应那种不久将要面对的被试卷围绕的日子。此外,我觉得不仅要抓紧时间,更要提高学习效率,改善学习方法,寻找学习窍门,争取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最多的事情。而且要完成得最好。我的梦想是苏州大学师范专业!

一直以来,我都梦想自己是一名教师,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也相信总有一天,我会像“老班”一样,站在讲台上,将“莘莘学子”带进知识的海洋,但是我又不愿离开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因而“苏大”成为我一直梦想的大学。我知道以我现在的成绩想上苏大并非易事,但正像神话是人创造的一样,何况,“苏大”并非神话,我想,通过努力,我一定能踏进她的大门!(2011苏大师范351分)

2011年高考的结束,意味着2012年高考倒计时到来了,在接下来的每一天中,我们更应该时刻警惕自己,到我们2012级战斗的时候了!为我们梦寐以求的大学拼搏吧!

5.高考备考情况 篇五

 高考备考技巧:巧妙应对高考压力消除高考焦虑

 高考已经进入倒计时。面临人生重要时刻的考生们,既有大战将临的兴奋感,也增添了许多迎接未知战斗的忐忑心理,体力消耗增大,心理的紧张程度也难免上升,很多考生在临考前都出现了高考焦虑。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应对孩子们的高考焦虑呢?高考已经进入倒计时。面临人生重要时刻的考生们,既有大战将临的兴奋感,也增添了许多迎接未知战斗的忐忑心理,体力消耗增大,心理的紧张程度也难免上升,很多考生在临考前都出现了高考焦虑。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应对孩子们的高考焦虑呢?

学习方面。作为家长,父母不要再对孩子的学习提出过多的目标和要求,而是多鼓励孩子,多说一些积极的话语,即使是安静的陪伴也胜过喋喋不休的唠叨。

正视压力。俗话说:“有了压力成动力,没有压力轻飘飘。”适度的压力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而过高或过低的压力却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所以,压力本身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如何把压力调整到适度。

正确对待焦虑。焦虑是自己对考试这一紧张情景的一种自然流露,衡量它适不适度的标准取决于自己的认识,可以充分发挥它积极方面的作用,抑制它消极方面的作用。

如何面对焦虑,做到以下几点很重要:

做好充分的准备,培养良好的考试状态。充分而良好的准备状态,是预防产生过度焦虑的最有效的办法。考前的准备工作很多,包括物质准备、知识准备、体能准备、心理准备等,缺一不可。

作好逆向准备,接受失败的可能,认识考试失败的积极意义,让自己输得起。

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这没什么,我能应付得了。”“我刚才做得挺好,我比以前进步了许多。”“我能行。”

转移注意力,做一些能够让自己心情愉快的事。比如:跑步、打球、唱歌、听音乐、找朋友聊天、看电影等。总之,只要能让自己轻松、愉快,做什么都可以。

6.高考备考会心得 篇六

2016年11月5日我们六盘水市第二中学所有教师赴六盘水市参加高考备考研讨会。早上在师院听陈庆军老师讲“高考命题改革与教学对策”,下午在六盘水市第一中学(双水校区)听白晓霞老师讲“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说明--化学学科”,短短一天的培训时间,我非常珍惜这种学习机会,努力做好笔记。因为这一切对我来说是那么的新颖,我非常渴求学习这方面的知识。这次学习受益颇深,现将外出学习的心得体会与做法汇报如下,已便与全体教师借鉴交流:

1、研究考试说明、研究高考试题,把握命题特点: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特别注重新课标及考试说明的一些变化。教什么、为什么教,教到什么程度,怎么教,怎么学都落实到位。

2、发挥集体智慧,将集体备课落到实处。每一节课都确定主备人,主备人要提前做好准备,分析好本节课重点、难点、高考热点,设计出巩固重点,突破难点,强化高考热点的教学思路。设计好最实用的预习案和教学案,选好针对性练习,做好当堂达标,然后再集体讨论,有补充有修改充实完善,最后定稿,由主备人上好先导课,再讨论再修改,得到最优化的学案共同使用。

3、强化课堂管理,实施有效教学。针对不同班级科学把握课堂容量节奏、学生活动设计,和教师指导作用,突出方法指导。力求堂堂清。达到“听得懂、记得住、会做题、做得快、做得对”的要求,打造高效课堂,全面提升学生应试能力。

4、自习安排,精选试题,限时训练,老师批阅,检测时注意定时,注重学生答题技巧和答题规范的训练。建议周末安排连排,将一周教学中学生易错点、重点、难点、高考热点设计成的一张检测题做完,使学生缺漏点得到及时的巩固和提高。老师及时批阅,周一完成讲评。

5、学生建立好错题本,典型题目和常见错题一定要整理到错题本上,经常翻阅,争取错过的题不再错,从而提高成绩。

7.高考作文备考复习策略 篇七

那么, 在以后的高考作文备考中, 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一.加强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训练

命题作文首先要强调准确审题, 防止偏题。如重庆卷“我与故事”不能写成“我的故事”, 虽一字之差, 但相差万里。必须注意“我”与“故事”二者之间的关系。材料作文内容体现人为因素, 弘扬个性, 鼓励创新, 注重培养考生品质, 强化责任意识。备考中首先要关注社会生活, 关注人生感悟, 关注人格教育。在具体选题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社会热点、探索创新、责任爱心、诚信爱国等;其次要注意培养考生的思维能力、思辩能力。对一个全面发展的中学生而言, 不但要有鲜明的个性, 还要有明辨是非和阐明事理的能力。第三要注意考生思想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高考作文将在鼓励考生表现自我、张扬个性的同时,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积累一定量素材, 特别是有新意的素材

高考满分作文往往材料充实、厚重、新颖, 阅卷者偏爱那种积淀丰厚的文章。作文要做到内容充实, 材料丰富, 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重视平时积累。可以分门别类地收集、整理、归纳, 构筑自己的知识仓库。可以从这几方面积累, 即“我与自然”、“我与社会”等。 (2) 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例如先从正面再从反面;或先说必要性, 再说可行性, 最后说效果;还可以从结构、过程、功能的角度分层思考;可以从个人、集体、社会的角度思考。平时要多进行相似联想, 对比联想等, 拓展自己思考问题的角度。 (3) 树立正确的写作观。我们平时忙于学习, 很少有时间思考人生, 思考社会, 回忆亲情, 感受友谊。借作文备考之机, 认真想一想那些让人感动的生活片段, 整理那些给人启迪, 让我们觉醒的事件。这是提高生命质量的一个过程, 要珍惜练习机会。 (4) 要学会恰当地使用材料, 有对历史的回顾, 对现实的思考, 还可以展望未来, 拓展思维空间。

三.有个性, 有创新

作文尽可能做到有个性, 力求在某个方面有所创新。个性是作文创新的基础, 说真话、写真情、写出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力求写出自己的个性。举例来说, 主题方面, 逆向思维, 标新立异, 变换角度, 跳出小我, 大气高远;体裁方面, 旧瓶新旧, 与时俱进, 论坛网络, 编述故事, 大胆想象;结构方面, 时空迁移, 对照比较, 抑扬变化, 误会波澜;语言方面;讲究修辞, 细节传神, 绘声绘色, 名句点缀, 词语锤炼, 句式灵活, 注重情趣等等。

四.关注现实, 思考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

写作教学中既要关注学生的表达需求, 也要引导他们关注现实生活, 不回避焦点、热点问题。今年高考题中, 江西卷“圆明园兽首拍卖”、天津卷“我说90后”、辽宁卷“明星代言”、江苏卷“品味时尚”等题目, 均引导考生考生密切关注现实生活, 思考社会现象。平时要注意关注观察积累这方面的材料, 并注意认真思考, 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

五.善于为作文设置亮点

8.如何备考高考生物 篇八

在这4届学生中,每一届学生的基础都不一样,如今年的2011届学生的生物基础就比较差,去年高考结束不久接手这一届的时候学校在暑假组织一场考试,当时我记得100分的题,及格的没有几个,然而他们的物理和化学都考的还好,然后我就找到试题仔细分析,结果发现题并不难。又因为种种原因第一轮生物复习的进度一直都比往年慢上一两个月,所以每次模考的时候成绩总是不理想,尽管我在平时教学已经很努力了。学生一直都很郁闷,我也一样,我知道在这个时候最好的就是鼓励,千万不能让学生害怕生物,更不能让学生失去信心。直到第一轮生物复习完毕以后,慢慢的学生的生物成绩起来了,然而还是不理想,和2010届学生相比还是有些差距,我知道在这个时候不能急,第二轮复习已经开始了,我还是抓基础,又结合我以前的经验,在上课复习讲解的时候有的地方需要拓宽的地方,我就多用时间,多让学生做练习,有的地方就可以简介一点,因为高考备考的时间和高考的时间一样宝贵。终于在今年的高考生物中,学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校高考连续2年创下了这个学校的记录。

那么到底怎么样才能在高考生物中取得高分呢?我认为要取得高分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我们要注重自信的培养

有了自信我们才有学习的动力,学习才有劲。我们要告诉学生,学好生物并不难,只要努力,都能学好。要大胆的鼓励学生,让他们敢做生物题,要积极的去纠正我们平时在作业和考试中出现的错误,并且一定要让所有的学生都有一个纠错本,因为生物是理科中知识比较杂也很零散的一门学科,有的时候知识之间的跨度很大,并且要求我们平时记忆的东西也很多,所以一个纠错本就可以帮助我们来纠正和积累这些零散的知识。说到这里我有一个很好的例子,今年我代课的某个班,有位女生,上高一高二的时候学习基本上都在班上的前5名,在很多老师眼里她是一定能够考上的,让我们想象不到的是,上了高三一开始进入理综模考她就不行了,成绩一直下滑,我们所有的老师都很着急。我曾经是她的班主任,看到她现在这个样子,就主动找她谈心,看她现在是怎么复习的,她告诉我她每天网上都是12点以后才睡觉的,但是他的成绩却一直在下滑,理综成绩最低的时候才117分。有的时候上课,她很少像以前那样能回答问题,头抬的很低,然后我就鼓励她告诉她:“不要怕,你的语文、数学、英语都能学的很好,还怕理综吗?你很聪明的,只是现在还没有找到学好理综的感觉,要学好理综并不难,首先要把生物学好,我对你有信心,同时你要对自己也有信心,我们一起加油… …”。果然,在以后的考试中她不在怕了,理综成绩也渐渐起来了,最终在2011年高考中考了500多分。

第二,注重知识层次的归类

分清楚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非重点,哪些今年考,哪些今年不考。我们要注重研究一些课本上比较成熟的知识,一些有争议的和没有研究清楚的知识我们要回避,不要用太多的时间去研究。哪些是比较成熟的呢?在这里简单的举例:比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机理,细胞结构和作用,分离定律和2对相对性状的自由组合定律,植物组织培养等。很多同学在高考备考复习中随着复习资料去复习,跑开了课本和考纲,把一些高考不考的拿出来研究,他们的理由就是这些题我以前从来就没有接触过,现在资料中出现了。比如在2005年以前遗传学中有个哈低温伯格定律,是算基因频率的,现在早都不考了,课本上也删去了,但是资料中总会在有的地方出现,这个时候老师就一定要引导学生不要去做这些题了,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用到其他的地方。

第三,就是要在考试时做理综时要有舍有得

不要想把每个题都想做一下,这样往往很多会做的题可能都做错了,即使可能比别人多做了几个题,但成绩就是上不去。我们要保证会做的题都作对,这样才能有更多的信心去做难一点的题,如果一味的贪多,结果往往可能是适得其反。

第四,我们要注重做好选择题和选做题

高考时生物有6道选择题每道题都是6分,所以我们平时就要认真仔细,力求全对。选做题实际上是我们的必做题,陕西高考时考选一和选三两道题,无论选哪一道题都是15分,这个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特点来选做。这两块题总分就是51分,还有39分分别是4道综合题,这个能做对30分左右都是成功的。

第五,我们要注意悟性的培养

9.2018高考备考策略 篇九

2017年高考政治试题体现高考内容改革精神,通过适当的试题立意、素材选择、情景建构和问题设置,突出学科基础知识、关键能力的考查,充分发挥了引导中学教学的积极作用。认真分析高考试题变化和呈现出来的新特点,明确对中学政治课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的影响及对策,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一、试卷形式的变化

1.选择题方面基本稳定。全国卷1-3的选择题的数量设置都没有变化,仍然都是12题,但全国卷3涉及到《文化生活》模块的试题由1题增至2题,相应的《生活与哲学》模块的选择题由4题减至3题。三套全国卷的《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都没有变,仍然保持4+3的数量。

2.非选择题变化较大。全国1-2卷设计《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部分的试题数量由1题增至2题。具体表现为38题《经济生活》的情景+两层设问,39题《政治生活》的情景+两层设问,比较明显地增加了情景的数量和设问的数量。全国卷3虽然还是两题,但是模块设问的组合发生了变化:38题是《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的组合,39题是《政治生活》与《生活与哲学》的组合。3.综上,从试卷形式上看,非选择的材料分析题部分变化比较大,强化了对情景材料的阅读要求,细化了问题的设置,也增强了对问题内在逻辑性的考查。所以,从备考的角度,一方面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给学生呈现丰富的情景,并且采取手段训练学生对情景材料的解读能力,使学生能够快速、准确、全面地把握情景材料。另一方面,针对相应的课程内容,我们要精心设计具有思维深度和广度而且带有一定逻辑思辨和判断、推理能力的问题(不能是简单的用知识来泛泛回答),通过这样的能让不同学生积极参与思考,有意识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情境中(虚拟情景和现实情景)的问题。

二、试题内容方面的变化

1.基础知识仍然是试题命制的重要载体,但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和应用性。基础知识的考查仍然是命题的重要功能之一。《经济生活》部分的“价格与供求”、“财政”、“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汇率变动的影响”、“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对外开放与走出去”,《政治生活》部分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基层群众自治”“我国的外交成果”、“政府职能转变”等一直都是近几年试题命制的主干知识点。

但是,在进行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强化了知识的综合性(特别是知识的横向联系)和应用性(在新情景中的演绎化表述)。

例如:全国卷1选择14题,就强调了对“GDP”这个概念的应用性考查。全国卷2选择第14题就是要求运用进出口相关知识分析两个图形所展示的信息全国卷2选择地12题,就是综合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等知识。全国卷2选择第16题,就是要求综合运用“政府和基层群众自治”的知识进行逻辑判断和推理。全国卷2选择地17考查使用原有知识对“雄安新区”进行判 断分析,全国卷3选择第18题考查使用原有知识对“国家监察委”这个新的情景进行判断分析。

2.以问题为导向设计试题,强化发现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考查,而且突出这个过程中的逻辑思辨和逻辑判断推理能力的考查。

面对社会生活纷繁复杂的现实问题,调动和选用恰当的学科知识和既能,提出、分析、解决问题是考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全国卷1第38题,就要求学生发现我国消费品供给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思考我国的生产企业如何应对。全国卷2地38题,要求学生分析玉米价格下降后对市场(各类市场主体、供给与需求、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的影响,并分别从政府和种植户的角度思考如何应对。经济、政治部分的对问题考查,也更加突出了归纳型的问题逻辑、事实逻辑和材料逻辑而不是理论逻辑。

全国卷1第38题中,学生对消费品供给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就要结合材料归纳出供给方的问题及其逻辑,需求方的以及双方之间相互影响和作用的逻辑关系。学生只有先把这个问题逻辑搞清楚了,解决问题的逻辑路径规划了,才能调用相关的知识说明好、解决好。全国卷2的低38题,也是要求考生先弄清玉米价格下降后和供求各方、国内国际的逻辑关系。

同样全国卷2的低9题,要求分析当前政府履行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特点,考生必须梳理概括情景材料,明确材料呈现的政府履行职能的不同方面及其逻辑关系,抽象概括后才能正确作答。

3.加大了对情景的阅读能力的要求,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的基础性作用更加强化。

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离不开作为载体的情景材料。对情景材料把握的快速性、全面性和准确性直接影响着问题的发现和解决。

全国卷1和2的原38题考经济和政治的一部分情景变成了经济和政治分开考的两部分情景材料,以及对原来学科知识依赖的情景素材的调整,都在强化着对情景材料的阅读和把握能力。

选择题部分对情景的考查坚持把文字情景作为基本呈现方式之外,也在尝试新的情景呈现方式。全国卷1选择第12题和全国卷3选择题第13题的坐标曲线图之外,全国卷2选择第14题还出现了一个“网络图”。这对学生应对各种情景呈现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以设问的多角度和开放性,加强对思维过程和探究能力的考查。

2017年高考试题,通过多角度和开放性的设问,引导学生多维度思考问题,运用学科方法深入探究问题,从而为其展现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思维品质和思维成果提供必要空间。

全国卷1、2、3的经济和政治部分,每道题的设问都是两个层次,分别从“描述与分类(是什么)”、“解释与论证(为什么)”、“预测与选择(怎么办)”、“辨析与评价(怎么样)”等方面做出回答。特别是全国卷2地38题,以我国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委背景,要求考生深入理解改革的起因及其作用,思考玉米价格下降对玉米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而提出应对玉米种植户收入下降的具体措施。没有主动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和相应能力的考生是回答不好这样的问题的。

三、试题的变化和特点对课堂教学的启示

今年的高考试题遵循的新高考的要求和变化导向,贯彻了“一点四面”(一点:立德树人;四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能力)和“一体四层四翼”(一体:高考评价体系,高考核心立场--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为什么考;四层: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翼: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国家意志,体现了以学科素养统领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要求。所以,认真分析试题的变化和特点,认真领会对课堂改革的新要求,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课题。个人认为,课堂教学需要遵循以下一些原则。

1.更加注重主干知识的综合与延伸。

再核心的素养也离不开知识为基础。反过来,核心素养的真谛是对学科主干知识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在不同真实情景的运用。所以,新的情境下,不是不再进行知识教学,而是侧重点要有所改变。

首先,要强化知识的综合性联系特别是横向整合。这包括:①同一知识的内部整合②同一学科不同知识之间的整合③不同学科知识间的整合。尤其是同一知识内部的整合,要在课堂教学中强化。要克服过多地纵向延伸,不能过深、过细、过难地的讲授知识。老师要进行相应的整合,也要设置一些工具,指导学生进行相应的整合。

其次,要强化要识在不同情境中的运用。特别是在和学生联系紧密的日常生活情境中的活学活用。

2.更加注重情景的设置和使用。

核心素养的考查要借助一定的情景才实现,这样就使得对情景的把握变得更加重要。对情景材料的把握和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练习,但阅读过程中怎么样和学科特点有机的结合,确实各需要研究的问题。同样,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提高自己的情景设计和结构化能力,另一方面又要指导学生能够快速、准确、全面的把握情景,能有效、准确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3.更加注重问题的层次和逻辑。

面对新的情景材料,需要借助问题驱动和任务完成来实现对核心素养的考查,因此,把握问题的层次性和逻辑性就显得更加重要。

核心素养背景下,思想政治学科的四大任务:“描述与分类”、“解释与论证”、“预测与选择”、“辨析与评价”,可以看做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应该怎么看”的具体而明确的要求。这就要求课堂教学要精心设置这样的具有层次性和逻辑性的问题,引导、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促使学生去分析和解决问题。4.更加注重教学活动的设计与优化。

所有的情景和问题设计,不仅仅指向老师,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主要的是指向学生,能否真的把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发挥出来。情景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问题设计能否激发学生思考的深度和广度,这都需要学生的深度地和真实地参与。基于此,活动设计意识和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种活动应该是互动的、双向的,不能再是一言堂式的、单向的。

10.2015高考备考总结 篇十

2015年高考备考工作总结及2016年备考方案

一、高考情况

2015年,我校共109名考生参加高考,专科过线人数102人,实际录取为92人,其中本科上线人数29人。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觉得成绩来之不易——尽最大的努力把高中入学成绩低于一中近300多分的学生送进了大学。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区委、区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学校精细化管理、系统协调、科学指导的高考备考指导思想;得益于学校依托新课改,因材施教,优化课堂,以教研促备考,优化资源整合;得益于高三全体教师团结协作,真情奉献,群策群力,努力拼搏,是北辰全体师生不甘平庸,锐意进取,脚踏实地辛勤耕耘的结果。

二、备考回顾

一年来,学校高考备考工作有条不紊、扎扎实实地开展,具体是做法有:

1、创造了良好的备考环境

学校全面向二中学习,学校教务、政教、总务三部门对高三备考工作全力协作、大力支持,保证了高考备考的各种需要与帮助及时到位。学校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向高三倾斜,关心师生生活,学习与身心健康。高三教师对学生负责,对学校发展负责,对个人负责。

2、构建了高效的管理团队

(1)加强领导,成立高考备案领导小组,每两周召开一次碰头会,研究高考备案出现的问题,寻找解决办法。

(2)班情、学情调查通报分析。坚持月考制度,实施讲练结合,教考结合,把好阶段关,实施过程监控。坚持教师教学评价制度,学生满意是复习备考最理想要求,任何脱离实际的教学都是不负责任何的教学,应该随时叫停。坚持考试分析制度,分析考试是教学寻求新出路的有效方法,考后教师进行各科分析,班级进行学生分析,学校进行整体分析。

(3)加强目标生和希望生的跟踪培养。第一次月考之后,学校教务处将以上两类生源信息提供给各位任课教师,各任课教师全年跟踪培养,力争做出成效。

3、加强“小科”的备考

改良对“小科”文化课放任自流现象,小科学生专业课考试结束后,马上召回组成文化课短期强化班,设专任班主任,专任文化课教师,冲刺高考,达到短期见效目标。

4、具体工作安排

(1)、学生必备三本:课堂笔记本、联系纠错本、课后作业本,语文作文本,英语短文习作业本,政史地材料题作业本,数理化生课后经典试题练习本。

(2)、教师教案要求:备课本、备资料、备学生资料为教案,但必须反映出教案的基本要求,对资料中的偏题、怪题取舍、整合。

(3)、班主任为班级管理第一人,必须苦抓严管,抓出成绩,管出特色,保证安全。学校本年高考结束总结时,设班主任管理奖,对班级成绩突出班主任重奖。

(4)、开课前各任课教师要认真学习和研究2014年高考试题,把握新课改高考方向,理清高考复习思路,扎实必考。

三、2016年备考策略

1、加强领导,确保备考有序开展。

学校专门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备考领导小组,认真研究高考新动向,研究学生实际情况,制订周密的备考计划,形成科学的备考策略,扎实推进“三轮复习”。明确备考目标,落实目标管理。把任务分摊到各班,落实班级责任制,形成班与班之间、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良性竞争,使目标管理制度对教师的教学产生导向、激励和调控作用,确保目标的实现。

2、制定高考备考思路

三接轨——学校去年秋季开始与庆阳二中和庆阳市民主促进会达成帮扶协议,全面向庆阳二中看齐、学习,不定期接受庆阳二中和民主促进会的指导。在备考时间、学生及老师的拼搏状态以及综合训练上与庆阳二中完全接轨、同步。

三精准——学校多次召开高三教师会,根据学情、教情,制定精准的高考目标并落实到每个班级、每个任课教师身上,要求班主任与任课教师齐抓共管,防止“短板生(偏科生)”的出现。在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高考考点,制定精准的学点、练点,做到有的放矢。在教学上,根据高考热点,备写精准的教案,实行讲练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

二创新——在教学方式上创新,全面改变以前的“满堂灌”,实行讲学练结合,打造高效、成功课堂;在管理方式上创新,全面改变以前只教不管、“一刀切”的现象,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相互配合,通过每天晨读、午读前的两宣誓,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狠抓目标生、希望生、艺术生,抓进线率。

3、加强备考研究和调控,有效推进备考工作。

学校计划召开多次较大规模备考研讨会和班科任交流会,积极参加市、区教育局组织的高考备考研讨会,多人次参加市教研室、庆阳二中组织的文综、理综的“同课异构”活动;选派高三教师到二中听课、学习、交流,另外由二中选派高三教师到我校听课、指导、交流,为我校的高考指明了方向。同时,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及时掌握高考信息、动向,提高备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更好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激发高考的斗志,学校召开高考备考动员大会、誓师大会等专题会议,给老师压力与信心,给学生鼓劲。

4、加强管理,提高备考质量。(1)严格考试管理,重视质量分析。

实行两周一模拟考试。每一次考试做到组织严密,命题规范、科学;做好试卷的保密工作,杜绝泄题和作弊行为;认真监考,狠抓考纪考风;认真做好质量分析,及时弥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测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2)加强教学的常规管理。教务处每两周召开一次教研组长会,政教处每周召开一次班主任会,及时了解各科组和班级备考情况。课堂是备考的主阵地,科任老师认真备好、上好每一节课,提高备考有效性。班级是备考的基本单位,班主任加强班级管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跟着老师节奏扎实复习,帮助学生准确定位,既要充满信心又切忌好高骛远。

5、强化团队精神,形成备考合力

主要做好两个“合力”,争取效益最大化。第一是同一备课组的合力。各成员分工合作,发挥集体智慧,做到资源共享,共同进步。首先是集体备课,研究学情,研究教法;明确教学的重难点,准确把握备考的方向,规划好复习内容的广度、深度、难度和进度;其次是有效调控,教学中统一进度,统一内容等;再次是合理分工,资源共享,发挥各人的优势,取长补短;最后是促进教师成长,提升备考团队实力。

第二是同班科任教师的合力。同班科任教师明确班里学生的学习情况,特别是目标生、希望生的学习变化情况;明确班里目标生、希望生的弱势科目,加强学生成绩跟踪管理,特别是做好目标生和希望生的成绩跟踪及辅导,对希望生实行教师包干制,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和自信心的培养,提高备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合理、适量分删减练习、试卷,不相互挤占时间,力争平衡发展,提高学生总分。

2015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成绩的取得毕竟属于过去;2016年高考已经到来,需要我们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们全体北辰教师一定会群策群力,让明年的高考再上一个新台阶!

西峰北辰实验中学

2016-3-7

2015年高考备考工作总结

2016年备考方案

西峰北辰实验中学

11.高考备考策略 篇十一

关键词:环境;氛围;机制

备考的目标直指高考,最终体现在分数上,功利性很强。先从备考的实际出发,结合多年的备考经验,谈谈备考的策略。

一、强师德,优行风,创建优良的备考环境

不管是机关干部还是学校教师,都应该对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标准找差距,对照《中小学教师行为规范“十要”“十不准”》要求抓整改,努力做到内练硬功,外树形象。创建风清气正的教育大环境,干群和谐,师生融洽,校园稳定,无安全事故,确保一心只为备考。

二、建队伍,促发展,营造积极的备考氛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校领导的运筹帷幄,一线教师的真抓实干是我们决胜备考的重要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师资力量的强弱象征学校财富的众寡。因此,学校务必要兴建一支业务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有了这样的教师队伍,就如同有了无价之宝,有了制胜之法,我们才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让莘莘学子笑傲人生的竞技场。

三、行监测,存档案,制订长效的备考机制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高三备考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常常是高一高二基础年级遗留的后患。诸如由于教学偏激致使掉队学生较多,到了高三可推可保的学生数量受限;学习习惯培养不够,答题、作图不规范等等。一些常年教高三的教师总是在埋怨高一、高二的教师没有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有三年备考思想,立足基础,着眼高考,加强质量监测,建立长效发展追踪档案。

备考是一种策略,是一种智谋。备考充分,才会驾驭考场,才会捷报频传,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沈健.提高成绩从“心”开始:中高考心理辅导.吉林文史出版社,2012-04-01.

[2]潘斌.论教育回归生活世界.高等教育研究,2006(5).

12.谈高考英语备考策略 篇十二

熟悉考纲

教师应该对考试大纲中列举的基本考点逐一落实, 掌握每年考查的内容有哪些, 每隔几年考查的内容有哪些变化, 考查的方式又有什么样的变化, 从而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师应通过研究历年的高考试题锁定高考的重难点, 比如英语冠词, 几大从句均是高考的热点。北京市的一位资深高考指导专家把初中到高三的所有考点都列举出来, 然后以其独特的方式逐一落实。因此, 教师应精心备课, 对各个语法专题的每一个考点都要非常熟悉, 在复习过程中不留死角, 以免学生做题时概念不清, 感到无法作答。教师的科学引导是非常重要的, 能让学生知道必须要掌握哪些知识, 以及掌握到什么样的程度。

布置作业

对于高三学生来说, 有针对性地完成一些作业, 进一步理清概念、提高能力, 比教师反复强调要重要得多, 因此教师应该给学生布置适量的作业, 每天识记一定量的词汇, 做几篇阅读理解题。英语语法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所以教师有必要让学生结合资料掌握语法知识点。只有教师在课堂上讲到了并且强调了, 学生才肯下功夫去钻研, 所以教师务必要根据复习进度, 设计一些语法习题, 精讲精练, 从而使学生掌握系统的语法知识。但是一部分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问题就是基础知识不扎实, 语法知识缺乏系统性, 只是一味地做题, 可是收效却甚微。对于这些学生, 教师要耐心地向他们讲解基础知识, 并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帮助他们夯实基础知识, 不要只是让他们做题。

用好工具书

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教给学生最基本的使用工具书的方法, 包括各种词典的使用方法, 并使之成为一种习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 信息技术在学生学习中发挥的辅助作用也在日益凸现。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一些与英语学习相关的材料, 包括各类英语专题辅导、问题解答和接近于高考的阅读文章等。这样既能扩展学生的视野, 增强他们学好英语的信心, 又能让他们直接与国内一流的英语专家进行交流。

词汇教学

事实雄辩性地一再证明, 词汇永远是制约学生英语稳步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没有一定的词汇量, 学生在阅读中就会因为词汇障碍而无法阅读下去, 这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无疑有很大的影响。因此, 教师要向学生介绍英语单词识记的方法, 引导其快速积累足够量的词汇, 这样做可能会比较费时, 但从长远看, 还是很有好处的。笔者从多年的英语教学中体会到,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最重要的作用不是传授知识, 而是向学生传授学习的方法。掌握了记忆词汇的方法, 学生就会扩大阅读量, 尽而受到英语文化的熏陶, 找到学习英语的乐趣。扩大词汇量的关键是教师应积极引导, 给学生介绍一些最基本的记忆词汇的方法, 比如利用拼读规则、英语单词的典型特征, 如cigarette, tobacco。等到复习阶段, 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英语构词法知识, 帮助学生快速积累词汇, 让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 如develop、developed、developing、development等。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把词汇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去理解和记忆。

书面表达

英语书面表达一直是制约学生英语成绩大幅度提高的一个瓶颈。要快速培养和提高学生英语写作的能力, 可以从英语句子结构入手, 先让学生掌握英语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 尽而扩展到并列句和复合句。综观学生的书面表达, 通篇找不到几个正确的句子, 更不要说表情达意了。因此,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从句子层面入手进行练习, 写出没有语法错误、合乎逻辑的句子, 这样书面表达就成功了一半。然后, 可以结合阅读教学, 向学生介绍常见的各类文体的篇章结构。接下来, 就可以练习写作了。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用英语句式结构写出文章的要点, 切忌用中式英语。学生作文中的表达问题主要还是平时的积累不够, 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书面表达练习的过程中多动脑筋, 比较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上的异同, 如果不能用英语直接表达的, 就换一种方式表达。当然, 如果学生通过阅读积累了足够的表达方式, 在平时的学习中记住了大量的句式结构, 并且知道如何将汉语意思转换成英语, 他们就可以自如地用英语进行写作了。

阅读理解

要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就要多做阅读理解题。学生英语阅读理解的问题主要还是与学习词汇的方法有关。在一部分学生的意识中, 英语单词或短语都有特定的词意, 因此在阅读中遇到一些熟悉的词汇时, 他们往往都用熟悉的那些词意去理解, 不会根据上下文去理解。一词多义在英语中也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 有些常用词的词义多达几十种。懂得了这一点, 就不会在阅读中造成理解上的偏差。除此之外, 给学生介绍一些必要的阅读方法也是必要的。教师还应该提醒学生, 在做阅读题时一定要仔细审题, 审题不当会造成很大的失误。

答题习惯

在高考备考的过程中, 教师应认真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 使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精神状态。教师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养成规范答卷的习惯, 对学生进行科学答卷的方法点拨和指导, 让学生尽量减少失误。这些工作可以贯穿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 也可以进行专题辅导, 使学生能够应对任何意想不到的情况, 从容作答。

上一篇:【必备】平安夜作文下一篇:看书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