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毕业生就业手续

2024-11-16

师范毕业生就业手续(共16篇)(共16篇)

1.师范毕业生就业手续 篇一

四、毕业生确认本人就业信息

各学校在编制毕业生就业方案后,通知毕业生本人在规定时间内,登录“信息网”的“就业信息确认”栏目,确认本人离校时的就业去向(包括未就业去向)。如毕业生发现本人信息有误时,学校应对就业方案及时调整,调整后再由毕业生本人进行确认(具体操作程序可到“信息网”的“信息交流”栏目中下载)。所有毕业生对就业信息确认完成后,学校方可锁定报送就业方案。

五、报送就业方案和签发《报到证》时间

全省报送就业方案和签发报到证时间定于 6月12日至7月10日,各学校要严格按照规定时间(见附件1)报送就业方案和办理报到证签发手续,逾期不报的暂缓办理。各市属中专学校报送就业方案的时间,由各市在以上时间内自行安排。

六、签发《报到证》

就业方案报送后,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负责签发高校和省属中专学校毕业生报到证;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签发市属中专学校的报到证。其中,市属中专学校毕业生到省属单位、中央驻鲁单位、外省单位就业和派回外省生源地的,由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将打印好的《报到证》送省厅盖章。签发报到证期间,各高校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一)提交就业工作情况书面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就业工作基本情况;特困家庭毕业生求职补贴发放情况和就业情况;优秀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毕业生的思想状况;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特别是今年的就业方案实行毕业生确认办法后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

(二)打印毕业生就业工作调配表。各学校使用“信息网”提供的数据下载功能,下载本校就业方案数据库,在此数据基础上,编制打印出《20山东省毕业生就业工作调配表》一式两份(见附件2),加盖学校公章,其中结业生要在备注栏中注明“结业生”字样。

七、有关要求

(一)督促指导山东生源未就业毕业生离校前进行实名登记。各高校要充分利用毕业生确认就业方案信息的有利时机,指导和督促离校时未就业毕业生进行实名登记,为地方各级就业主管部门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奠定良好基础。

(二)严格遵守国家和省有关办理毕业生离校手续的规定。各学校要自觉接受毕业生对就业方案的监督,及时处理和解决毕业生在就业方案确认时提出的各类问题,彻底杜绝毕业生“被就业”现象的发生。严禁以扣发毕业证、报到证等为由,逼迫毕业生签假协议(包括各种人事代理公司)、造假证明,追求虚假就业率。

(三)扎实开展毕业生离校后的就业状况跟踪服务工作。对离校后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要指导其及时办理网上签约和相关就业手续。对收集到的就业信息要及时录入到“山东高校毕业生离校未就业实名登记服务系统”中。

(四)认真做好毕业生档案转递工作。各学校发放报到证后,要及时为毕业生办理离校手续,认真整理毕业生档案,将档案转递到有关单位和部门,并将转递档案的机要号及时录入到信息网系统中,以便毕业生或接收单位查询。

(五)及时做好就业方案报送后相关手续的办理。为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各学校就业方案报送后不再调整。签发《报到证》期间,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签约工作照常进行,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继续做好协议书鉴证工作。其中,由各市、县(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鉴证的,毕业生凭《报到证》到同级鉴证部门办理就业手续;由省厅鉴证的,7月15日以后到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办理。离校时报到证已签发到就业单位的毕业生需调整改派的,8月15日以后办理。

以下手续由各学校办理:

1. 户口、档案留校的转出手续。户口、档案暂留学校的毕业生,在择业期内落实就业单位的,由学校在每月的最后一个工作周到省厅办理就业手续。

2. 暂不毕业或结业生的手续。就业方案已将毕业生列为暂不毕业,或已签发报到证后学校教务部门又确定为结业的,由学校负责到省厅办理结业生报到证手续。

3. 放弃升学补发报到证的手续。就业方案列为升学的毕业生,因特殊情况本人申请不再继续学习的,经学校批准后形成正式文件,连同录取通知书原件、录取学校教务部门出具的取消该生学籍的证明(9月1日前到省厅办理的,不出具此证明),于12月底前到省厅补办报到证,逾期不再办理。

各市可参照本通知制定市属中专学校毕业生就业方案编报办法。

年签发《报到证》的工作地点为:山东法官学院6号楼(济南市山大南路5号)。

联系电话:0531-86323666(总台)。

签发《报到证》期间,各市、各学校工作人员食宿费自理。

附件1:学校报送毕业生就业方案及签发就业报到证时间安排

附件2:2014年山东省毕业生就业工作调配表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4年6月3日

2.师范毕业生就业手续 篇二

每个大学生都必须面对从大学校园到步入社会这一巨大的人生转变。近年来, 由于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 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涌向社会寻找工作岗位, 使得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加, 严峻的就业形势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大学生能否找到合适的工作主要还是看自己是否具有就业竞争力, 能否适应社会的需求。高等师范院校由于办学方向的限制, 培养的师范生基本都是面对基础教育工作岗位, 师范专业毕业生的数量在逐年增加, 而社会对教师的需求量远远赶不上其增长的速度, 师范生的就业压力显得特别突出。因此, 怎样在突出师范生教育特色的基础上, 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是高等师范院校不得不面对的重要课题。

二、就业竞争力内涵

据相关资料阐述,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以其综合素质为基础的多种能力的集中体现, 是实力、智力、精力、体力的大较量, 也是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的大较量, 是科学素质、人文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统一 (1) 。也有资料提到, 所谓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是大学生初次进入人力资源市场及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能够相对于其他竞争对手更加有效地向市场提供自己的智力和服务, 从而保证自身持续生存和发展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 。

三、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现状

1. 优势

(1) 具有较全面的基本素质。

师范院校培养师范生, 较注重系统的知识传授和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健康的思想情操,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坚定的政治方向。除了接受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训练外, 师范生还系统地学习了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课程, 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科学地利用所学知识, 较快进入理想的工作状态。

(2) 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适应能力。

师范生在校期间都会进行教师综合技能训练, 这使得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较强, 有其自身优势, 因此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上复杂多变的环境, 将自己推销出去, 更快融入社会。

2. 劣势

(1) 就业方向较局限。

无论是从培养目标还是从社会认同角度来看, 师范生似乎都应该首选教师职业。但是师范生数量在逐年增加, 大多数师范生都会选择参加地方上岗考试竞聘有限的教师职位, 这样势必使相当一部分学生遭到淘汰。加上较好地区的中小学对教师要求越来越高, 有些甚至要求研究生文凭, 普通的中小学也只提供有限的教师岗位, 大部分学生又不愿意到偏远的地区从事教育工作, 因此有限的就业岗位使得每年有一大批师范生无法从事教师工作而流向社会其他各行各业。而有些用人单位的用人观念还没有跟上形势变化, 总认为师范生缺乏实操能力, 在校所受的只是师范技能的训练, 无法胜任非师范类的工作, 这在一定程度上又限制了师范生的就业方向。

(2) 实践能力相对较弱。

大多数师范院校还存在重知识传授, 轻实践技能培养这样的现象, 这使许多学生毕业后踏入社会, 面对用人单位一些实操方面的要求, 显得手足无措, 特别是离开自己所学的专业, 更是显得无所适从。

(3) 核心竞争力不突出。

就业不仅仅是综合素质的展示, 更是核心竞争力的较量。很多师范生缺乏“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特色意识, 在与人竞争就业时, 便无法凸显师范生优于他人的特色, 竞争优势不明显。

(4) 没有准确的自我定位。

目前高等师范院校培养的学生大部分还是面向中小学教育, 而某些地区较好的学校对教师的要求是越来越高, 很多师范生缺乏准确的自我定位, 盲目追随大城市高报酬条件好的学校, 而不愿到急需人才但条件艰苦的中小城市或偏远地区从事教育工作, 过于考虑择业的地域、职位和单位的经济效益, 形成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 这种过于理想化、盲目从众、瞻前顾后的心理最后只会导致无法顺利就业。

四、提升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策略

1. 学校层面

(1) 以市场为导向, 将就业指导体系规范化, 引导学生拓宽就业渠道。

就业指导课程应从大一开始, 区分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 有针对性地开设, 把师范专业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发展观、职业道德、职业标准、求职技巧、职业准备的教育与培训等内容贯穿于学生四年学习的全过程, 让学生对自身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 拓宽就业渠道, 引导学生对自己四年的大学生活即学业和未来的职业作出合理的规划。

(2) 以社会需求为目标, 将课程设置合理化。

学校在培养师范专业学生时, 应以社会需求为目标, 把握市场先机, 对课程进行相应的调整, 使学生在校期间所学课程能够迎合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针对社会对教师要求的不断提高, 应及时取消过时的课程, 并适应社会需求不断充实新课程, 更新课程体系, 拓宽专业口径。

(3) 注重培养师范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

应为学生安排必要的教学见习、实习活动, 适当加大实践教学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 增加学时数。与相关中小学联系, 建立一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有效结合, 使其真正成为实用型人才。

(4) 注重师范生综合技能的训练, 突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师范生在校期间, 学校可适当举行一些教师综合技能的训练或比赛, 例如:试讲、说课、演讲、朗诵、三笔一话、课件制作、手抄报等, 这些都是教师应该具备的技能, 应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 使自身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突出核心竞争力。

2. 学生层面

(1) 对自身有清楚的认识, 准确定位自己, 做到早规划, 早行动。

师范专业毕业生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专业的优势和劣势, 在竞争就业时, 才能凸显自身的专业特色, 突出核心竞争力。同时还要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个性等有明确的认识, 准确定位自己, 不要过于理想化, 一味地追随好地区好学校好工作, 要把握社会对自己职业的要求及所需的能力, 做到早规划, 早行动。

(2) 加强自身专业的学习, 打造扎实的理论基础。

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需要的是既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又具有专业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学生, 因此, 师范生在校期间, 应认真学好每一门课程, 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 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 找到自我价值与兴趣、技能之间的联结点。以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为例, 这些学生毕业后大部分会选择语文教师的工作, 因此, 首先要学好教学法、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基础学科, 其次要学好各门与中文相关的专业课, 等等, 这些才能帮助其以后走上教师岗位更好地指导实践工作。

(3) 积极参加实践活动,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

师范生在校期间除了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外, 更要积极参加实践活动, 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如在大学一年级时, 由于专业知识还不够丰富, 可多参加一些志愿服务、勤工俭学之类的活动, 从而培养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和语言表达能力等,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 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进入二年级, 随着所学专业知识的逐渐深入, 学生可参加一些与所学专业相关的活动, 如试讲、说课、义教等, 争取专业实践的机会, 在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细化自己的职业定位, 修正职业生涯规划, 不断改造自我, 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4) 转变就业观念, 调整就业期望。

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形势, 了解就业政策, 放弃不切实际的虚荣心和依赖思想, 树立先就业再择业, 到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的观念。部分师范生在家庭经济允许的情况下, 可选择到急需人才但条件艰苦的中小城市或偏远地区从事教育工作, 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奉献自身微薄的力量。

五、结语

总之, 面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 师范专业毕业生应该认清这个专业就业竞争力的现状, 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去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学校乃至社会应为毕业生提升就业竞争力提供有效的措施, 从而使他们在毕业以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王品飞, 孙侠.师范院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分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9, (11) :61-63.

[2]耿耀敬.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现状及提升途径[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4) :88-89.

[3]张延港.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 2009, (12) :203-205.

3.师范毕业生就业手续 篇三

关键词: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双赢

一、 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内外环境和条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师资培养体制改革的深化、师范招生规模的扩大以及教师来源渠道的拓宽等都在很大程度上给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带来种种挑战,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和日益突出。

1.高校扩招带来的新压力。从1999年起,国家连续几年扩大高校招生规模,各高等师范院校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最大限度地扩大本校招生规模,致使毕业生呈年年递增的趋势。这就与中学教师需求趋于饱和并有可能出现逐年减少需求的趋势形成反差,给大学生就业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2.对师范院校毕业生的要求更加严格。由于师范院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处于“买方市场”,用人单位在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选择的余地更大,从而对师范院校毕业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一些综合素质高,特别是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语言表达能力的师范院校毕业生更受用人单位青睐。此外,拥有英语计算机等级证书,是学生党员和在校获奖等已成为用人单位对师范院校毕业生的要求。有些用人单位甚至对师范生的性别、相貌等也提出了较为严格的特殊要求。

3.人才区域性流动和非师范专业带来的冲击。随着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化建设迅猛发展,各种信息已经实现了资源共享。这就意味着毕业生就业市场将由原来系统的、部门的、省内的或学校的小市场转变成全国范围的大市场。师范院校毕业生不仅要和本省几所师范院校毕业生竞争,还要与省外毕业生竞争,其激烈程度可想而知。随着国家对教育的日益重视和对教育投入的加大,教师的地位不断提高,使人们形成了教师职业工作稳定、收入有保障等印象。人们开始逐渐看好教师这一职业,许多综合性大学的非师范院校毕业生也拥向教育部门就业,这进一步加剧了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的难度。

4.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观念的滞后。虽然大多数师范院校毕业生已认识到就业面临严峻挑战,但在实际就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就业期望值与现实状况仍然存在着明显的差距。部分师范院校毕业生择业目标定位过高,不愿到边远区、县及广大农村学校从教。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学生随着受教育程度的递增,会越来越多地接受城市理念的价值观,所以从价值观上造成了大学生的偏好于城镇而厌恶农村的倾向。这种为城市服务的教育体制培养出来的大学毕业生拥有的是城市专用性的人力资本,造成他们不适应到农村就业。这是毕业生主要流向城镇的制度性和政策性原因。

5.学校缺乏对师范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一些师范院校,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并不深入,有的根本没有将其列入重点指导范围。毕业生就业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相当多的学生由于缺乏对社会职业状况及人才市场动态的准确认知,在求职过程中暴露出种种问题,这都与学校的就业指导有极大关系。

二、师范院校和毕业生的双赢策略

1.师范院校要采取多项措施,完善各项制度,积极应对新的变化,打好攻坚战。学校应根据国家对大学生就业政策的不断调整,牢固树立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办学理念,逐步建立“指导——服务——管理”为一体的就业工作长效机制,制定并完善毕业生就业的一系列政策制度,促进就业工作向可持续方向发展。

一是健全领导机构,加强就业领导。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教育体制改革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发展,学校要本着对国家、社会、学校、毕业生负责的精神,认真抓好毕业生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同时,学校还要在机构上成立自上而下的组织管理体系,强调学生工作要以促进毕业生就业、提高就业率、提高就业质量为中心,逐步形成学校统筹、部门主抓、院系落实的就业工作模式。

二是重视学生质量,努力培养高素质人才。学校要注重内涵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育教学基本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自身的竞争实力。要不断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做到“知识——能力——素质”的整体优化,努力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的现代人才。

三是学校开设就业指导课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就业指导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性愈显突出。毕业生只有充分了解就业形势,掌握就业政策,转变就业观念,明确就业方向,确定就业目标,才能实现成功就业。为了搞好这项工作,学校应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并把这门课程纳入课程计划。课程开设可根据授课对象分阶段进行,例如为低年级学生讲授“职业生涯规划”,为高年级学生讲授“大学生求职指导”等。这样可以使具有一定理论水平与丰富就业工作经验的教师为学生传授经验。学校还应建设网络信息平台,定期聘请一些专家开设就业指导讲座,使学生能够掌握就业的基本知识和具备把握真实的就业市场信息的能力。

四是建立科学、完善的就业评价体系。大学生就业评价对高等教育改革具有导向功能,应该贯穿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大学生就业评价要有过程意识,重视过程评价。只有通过过程评价实现结果评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保证机制的作用。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由各高校统计上报,由教育部门汇总后对外公布数据。采集过程中没有行业、媒体等民间机构或官方的专门调查机构参与、监督,没有独立的机构进行评估,这样的大学生就业评价就缺乏公正性和可比性。因此,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就业评价体系,对毕业生就业的数量、质量进行客观评估。科学、完善的就业评价体系中的反馈机制可以使该体系成为检验高校毕业生质量、专业结构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合理性的一个预警系统,为高校制定相应的科学人才培养战略提供依据。

2.师范生真实评价自我,以实际应对变革。择业观是职业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择业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大学生就业普遍存在着抱怨政策、互相攀比、都市情结、盲目从众、急功近利、一蹴而就等心理问题。要形成健康的就业心理,最重要的是要认识自我、摆正心态。

一是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首先,毕业生要做到自我反省,要客观地分析就业环境,明确自己的择业发展方向、爱好特点、性格气质、优势和不足等等,并进行适当的社会比较,以便更加客观、真实地评价自己,做好积极的调适工作。其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挫折是十分正常的,应当冷静、认真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如果属于主观原因,毕业生就要适当调整自己的动机、追求和行为,避免出现同样的错误;如果属于自然、社会等客观原因,学生会也不能过于自责、自卑或固执,应坦然面对,灵活处理。正确地对待挫折,可以化弊为利,可以使自己始终保持稳定、平衡的心理状态。

二是注重对自我素质的培养与完善。首先,诚信是立身之本。毕业生在和用人单位签约时,要全面了解用人单位的情况和自身的实际。一旦签约,一定要信守合约,赴岗上任。毁约会使学生个人诚信度大打折扣,也可能会直接影响其所在学校未来毕业生的就业。其次,师范院校毕业生多是面向中小学校就业,自身的素质尤其是教育教学的基本能力是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因此,师范院校学生应重视教学实践环节,利用多种锻炼机会,全面提升综合能力,以迅速适应选择的工作。最后,毕业生应聘时切忌精神紧张、眼神游离、举止散漫等不良现象,应服装整洁、言谈文明、举止大方,注意每个细节,给用人单位留下良好的印象。

参考文献:

[1]李炳煌.素质与择业: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贺淑曼.成功心理与人才发展[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4.

4.往届毕业生就业手续办理办法 篇四

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往届毕业生可以在毕业后两年内向校方申请办理就业派遣手续。具体情况及办理办法如下:

1、毕业前未就业的毕业生,毕业后两年内落实单位,需办理就业派遣手续的毕业生需持以下材料到招生就业处就业指导中心提出申请。

(1)毕业生与接收单位签订的就业协议书。(区外生源返生源地就业的可提供返生源地就业的申请)

(2)已办理待业证的毕业生需提供待业证。

(3)毕业生本人填写的《内蒙古工业大学往届毕业生就业派遣申请表》(从内蒙古工业大学就信息网下载专区下载)。

2、已签协议并办理就业手续的毕业生,毕业后两年内调整就业单位,需办理调整改派手续。毕业生需持以下材料到招生就业处就业指导中心提出申请。

(1)毕业生原就业单位同意毕业生调整改派的公函。

(2)新单位出具的接收函。

(3)派遣至原单位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和档案中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通知书》。

(4)毕业生调整改派的书面申请。

(5)毕业生本人填写的《普通高校毕业生要求调整改派审批表》(从内蒙古工业大学就信息网下载专区下载)。

3、已办理就业手续但报到证遗失,需要办理补发报到证手续,毕业生需持以下材料到招生就业处就业指导中心提出申请。

(1)毕业生需提供档案中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通知书》。

(2)毕业生需在市级以上报刊上刊登遗失声明,并提供挂失报纸(就业报到证编号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通知书》编号为准)。

(3)毕业生本人填写的《内蒙古工业大学往届毕业生报到证遗失补发申请表》(从内蒙古工业大学就信息网下载专区下载)。

5.师范毕业生就业手续 篇五

一、报到证管理

报到证是到用人单位(回原籍)报到、档案转移、户口调动的唯一凭据。毕业后的两年内,报到证可改派。

1、报到证去向:

①档案、户口需回原籍的:报到证开回原籍(向我部门书面申请档案留校的毕业生,我部门暂不办理其报到证,档案保留在校;两年内,随时可申请档案回原籍)。

②档案、户口需转入用人单位的:报到证开至单位(有就业意向但暂未签订协议书的毕业生,可向我部门书面申请档案留校;两年内,签订好协议书并将第三联提供给我部门,我部门可将报到证开至用人单位)。

2、改派报到证:(毕业后2年之内可改派;超过2年,通过当地人事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①从原单位离职到新单位报到的:在工作所在地的人事部门办理相关手续(无需与学校联系)。

②报到证开回原籍之后找到工作的:毕业生需提供原报到证和签订的协议书。

③从原单位离职回原籍的:毕业生需提供原报到证、原单位离职证明和回原籍申请。

3、领取报到证:

①毕业生离校前可到各自学院领取报到证。

②未能在离校前到学院及时领取报到证的学生,可凭本人毕业证到就业指导科领取。

③报到证改派后,可凭本人毕业证到就业指导科领取。

毕业生离校两年内,我部门将视具体情况及时为毕业生办理报到证改派手续。

时间超过两年的,不再办理改派,毕业生可通过当地人才交流中心进行档案、户口的转递工作。

二、档案管理

档案去向必须与报到证上的报到地址一致 对报到证开至单位的学生,档案须转至单位所在地的人才中心或单位人事部门;报到证开回原籍的毕业生,档案转回生源所在地的人才中心;还可将档案免费保留在学校两年(需提供书面申请:档案留校、报到证暂不办理)。

三、户口管理

校保卫处户籍管理室负责学生户口迁移工作。毕业生需迁移户口的,请携带报到证到户籍室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凡牵涉办理户口的问题请咨询保卫处:0516-83105151,地址:中心校区教工食堂西隔壁2楼。

四、为做好毕业生离校后的就业指导工作,请毕业生离校前认真填写去向联系表。对未就业学生,我们将做好跟踪服务工作。毕业生离校后可随时向我部门咨询有关就业方面的问题,也可到我校就业网站查询就业政策、招聘信息。

五、为做好就业服务工作,我部门暑假值班,值班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6:00,地点为老校区就业指导科。值班电话:0516—83105229。

关于参加全国自学考试的专科毕业生的特殊说明:

按照江苏省教育厅的文件要求,符合以下全部条件者,可在自学考试毕业后办理本科报到证:

a、专科学习期间,参加国家承认的自学考试(包括特色自考、我校“专接本”等特殊形式的自考); b、专科毕业后两年之内,可获得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证;

c、自学考试期间未就业;

d、没有办理过专科报到证。

自考本科报到证与普通本科报到证有所区别:自考报到证原则上只在江苏省内有效,外省市基本不承认;学校名称一栏改为“在籍自学考试”。请已参加自考的毕业生于6月前到各学院说明情况,填写档案保留在校的申请。如因个人情况未及时填写申请,导致其本科报到证无法办理的,由其个人承担后果。

自考毕业后,办理本科报到证的几点说明:请将自考毕业证复印件交至就业指导科(签好就业协议书的,一并交至我部门),我部门将前往省中心帮其办理本科报到证(校内“专接本”学生将材料交至各自本科学院,由学院统一办理)。

此须知请毕业生认真学习,不明之处请及时向辅导员、就业指导科或登录校就业指导网站咨询。

就业指导科

6.师范毕业生就业手续 篇六

答:在我市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按照以下工作程序办理毕业生就业手续:

(1)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武汉毕业生就业网上注册。

(2)用人单位凭签约毕业生提供的身份证号和上报密码在网上上报签约(选调生、“三支一扶”、“村官”毕业生由区人力资源主管部门上报签约),行政事业单位的上级主管人事部门在网上核准。

(3)签约经市毕办核准后,毕业生(或用人单位)持相关材料和证件到市毕办设在武汉市人才服务中心、武汉大学生就业市场、中国武汉人才市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市场中的任何一个服务窗口核对,并办理报到入户手续。

2.办理毕业生就业手续应带哪些材料和证件?

答:办理毕业生就业手续应带以下材料和证件:

(1)《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或《毕业生就业推荐表》;

(2)省级毕业生就业部门签发的《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没有省级报到证的毕业生,可领取《武汉市毕业生接收函》,回学校和到省毕办办理相关手续;

(3)毕业证、户口证明(如户口迁移证明、户口本等证件);

7.师范毕业生就业手续 篇七

一、认清就业形势, 积极应对挑战

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当前就业形势是毕业生顺利就业的重要条件。毕业生应认清就业形势, 切不可过度焦虑或盲目乐观或等闲视之, 既要看到我国就业形势不利的一面、又要看到有利的一面, 积极行动起来,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近年来我国就业形势较为严峻, 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而且这种情况是一时无法改变的, 与其怨天尤人, 虚度光阴, 不如勇敢地面对和接受现实, 及时纠正自己不合理的认知, 变压力为动力, 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毕业生还应该主动了解国家出台的大学生就业政策, 特别是师范类专业、中小学教育等相关的政策;广泛收集招聘信息;提前准备好就业材料;积极主动参加招聘会;敢于向招聘单位自我推荐, 而不是坐等机会自己主动找上门来, 或依赖他人, 把就业希望寄托在学校或亲人朋友身上。

二、正确认识自我, 合理设定就业期望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只有客观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 才能在求职中抓住机遇, 避免盲目和减少失败。因此毕业生要正确认识自我, 根据自身实际, 合理设定就业期望, 找准求职定位。毕业生应该清楚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心平气和地看待自己的不足, 学会悦纳自己;对自己的成就、成绩感到自豪;承认个人的局限并能在失败中总结经验;能自觉确定恰当的职业目标, 独立自主, 持之以恒;对自己有正确的期望, 相信自己能够发挥自身价值。毕业生应避免自我认识上的两个极端, 即“过”和“不及”, 不要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 只挑工作轻松、工资待遇好的工作;也不要妄自菲薄, 不敢参与竞争。毕业生可以通过比较评价、他人评价、心理测量等方法全面客观地分析自身———包括自己的智力、能力、气质、性格、兴趣以及在社会、他人心目中的地位等, 进而明确自己喜欢干什么、能干什么。在客观正确了解自己的基础上, 给自己一个恰当的定位, 搞清楚自己从事教育工作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 从而确定大致的选择方向和范围。如:选择教学岗位还是教育管理岗位?选择小学还是中学?结合自身能力和条件, 调整就业期望值, 选择到最适合自己的单位、地区工作。

三、坦然面对挫折, 提高心理耐挫力

就业是认识和适应社会的一个过程, 就业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 甚至经过几次挫折才获得成功, 是正常的情况。因此毕业生应正确看待就业中的挫折, 坦然面对挫折, 提高自身的心理耐挫力。毕业生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正确认识挫折, 树立正确的挫折观, 获得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对可能出现的求职挫折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毕业生要意识到在就业市场化、需求形势不佳、就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 出现求职失败在所难免, 不能期望自己每次求职都能成功。同时, 应把就业看做是一个很好的认识社会、认识职业生涯、适应社会的机会, 并通过求职活动来发展自己, 促进自我成熟, 做到“不以成败论英雄”, 学会从求职失败中积累经验, 获得成长, 努力寻求成功就业。当求职遭受挫折时, 应以冷静和坦然的态度待之, 客观地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 进行正确的归因, 及时调整自己。同时, 虽然心理学是师范类专业的必修课程, 但毕业生自身还应主动学习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 掌握多种心理调适方法, 例如, 认知改变法、理性情绪法、合理宣泄法、注意转移法、情绪升华法、自我暗示法等, 并将其运用于自己的求职过程中, 在遇到挫折时能有效进行自我心理调适, 从而提高耐挫折的能力, 保持内心的平静, 而不至于焦虑彷徨、手足无措, 甚至对自己失去信心, 对前途感到渺茫, 消极被动地面对就业。对于无法有效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出现心理问题的毕业生, 不能讳疾忌医, 应及时寻求心理咨询机构的帮助, 重新建立起良好的就业心态, 正确面对就业。

四、全面提升自身实力, 夯实就业基础

毕业生自身实力如何,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就业心态, 因此毕业生要全面提高自身实力, 夯实就业基础, 增强就业竞争力。第一, 具备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提高文化素质, 包括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广博的文化知识。当代中小学生呈现出知识面广、视野宽阔、思维敏捷、自主性强、勇于质疑的特点, 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毕业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 博览群书, 广泛涉猎多学科的知识, 拓宽知识面, 开阔视野, 注重自身的全面发展, 为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 注重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毕业生应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加强“三字一话”技能训练, 掌握教育教学方法, 学习教师礼仪, 养成良好的教态, 获得教师资格证;在参加志愿者服务、见习或实习等不断实践中夯实教学基本功, 不断提高自己的组织教学的能力、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力、提高说课的能力、班级管理能力等专业技能和素养;在日常生活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造能力等;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保持身体健康。此外还要提高求职的能力, 掌握求职的技巧以及面试的技巧。毕业生只有努力使自己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在就业过程中才会更自信、更从容地面对就业。

总之, 新建本科院校师范类毕业生必须充分认识到就业心态对于顺利就业的重要性, 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就业心态的自我调整, 培养良好的就业心态, 如此才能更好地实现就业。

摘要:当前, 新建本科院校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就业压力不断增大, 毕业生出现诸多不良就业心态, 直接影响其顺利就业。因此, 新建本科院校的师范类毕业生应从认清就业形势、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身耐挫力、全面提升自身实力等方面来加强就业心态的自我调整, 保持积极健康的就业心态, 从容面对就业、顺利实现就业。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心态,自我调整

参考文献

[1] .吴婉如, 戴艳.高校毕业生就业心态现状及调适[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3

8.师范毕业生就业手续 篇八

关键字:师范毕业;就业心理;对策

【分类号】G647.38

近年来,我国在高等教育以及人事体制方面做出了很多改革,对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政策也实现了从统包统分到双向选择和自主择业的转变。师范类学生大规模的扩招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进而使得大部分师范毕业生产生就就业心理焦虑的现象。

一、高校师范毕业就业心理焦虑现状及原因分析

根据对某师范高校的591名毕业生的就业焦虑状况的调查,得出了这样一个结果:这群师范毕业生中存在毕业就业心理焦虑状况的占28.49%,其中有18.61%是轻度焦虑,9.64是中度焦虑,还有0.68%为重度焦虑。这些师范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焦虑状况的大量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的群体性焦虑结果。造成其就业心理焦虑状况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就业支持,其次是就业竞争压力太大,然后是自信心不足,最后再是对就业前景过分担忧等其他因素。这些师范高校毕业生的就業心理焦虑现状还呈现出如下两个较为明显的特征。

其一,有毕业就业心理焦虑状况存在的男生要少于女生,并且其差异较为明显。男女生对其原因的侧重点也各有不同,男生主要表现在对就业前景的担忧之上,而缺乏就业支持、就业竞争压力大、自信心不足等大多都表现在女生身上。

其二,农村师范毕业生比城镇师范毕业生的就业心理焦虑状况更为严重,这主要是因为,在获取经济支持或者信息支持方面,城镇学生明显比农村学生更具优势。

当前,不少高校师范毕业生在择业或者就业时,会产生一种无助感,这种无助感有可能来自社会,也有可能来自家庭。一方面,在高校师范生的择业、就业方面,社会对其的关爱和支持并不是特别充分,就业市场的竞争极为激烈,并且还存在一些不公平现象。不按就业竞争市场规律运作的情况仍旧存在,导致了不少师范生在各种招聘考试中“被成为”了陪考对象,进而增加了其无助感。另一方面,师范毕业生也和其他大多数毕业生一样,在即将离开校园走入职场之前,仍旧不能完全摆脱自己对家庭在经济和心理方面的依赖,而父母对其的较高期望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其心理压力,使毕业生产生了心理焦虑状况。

二、促进高校师范毕业就业的对策建议

(一)社会层面

为促进高校师范毕业就业,从社会层面上讲,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建立较为完善的就业服务机制。温家宝总理曾经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可以通过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服务以使创业带动就业的方针能够实现。就目前而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较为狭窄,大多是通过熟人介绍、学校推荐、校园招聘、网站招聘、报考公务员等形式进行,而能够通过这些方式就业的学生少之又少,大多是那些学生干部或者专业能力较强的学生,大部分学生都只能通过校园招聘或者网站招聘求职。然而,校园招聘及网站招聘的职位供应量根本不能满足众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师范生几乎没有太大的竞争优势。所以,政府很有必要进行专项投入,为高校毕业生建立一个公益性的就业信息平台。在平台内发布就业信息,学生通过该平台就能够进行查询、交流以及远程面试等。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提高高校毕业生的求职效率,还能够节省各种人力、物力及财力成本。

其次,建立相关的政策激励机制。根据师范生的不同学历层次,设定与之相应的最低薪酬标准,实现对用人单位合理用人、理性用人的引导,进而使各大高校的师范毕业生资源能够得到有效配置。引导师范毕业生下基层、设立师范毕业生创业基金、建立师范毕业生创业基地等都是非常不错的办法。

最后,完善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那些求职困难的师范类毕业生,相关部门可以开展“一对一”式的就业帮扶服务。通过基层平台的跟踪和了解,依托专业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帮助就业困难的师范毕业生找到合适的职位,并给予一定补贴。

(二)学校层面

为促进高校师范毕业就业,学校也应该做出积极的努力,具体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提高教师教学质量,使师范特色不断强化。师范毕业生的质量是其教学质量的最终要体现。师范毕业生之间的就业市场之争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师范毕业生的质量之争。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师范毕业生的整体实力,强化其师范生特色,进而具备更大的竞争优势。

第二,不断完善其就业指导服务,促进师范毕业生就业。即将离开校园步入职场的师范毕业生大多缺乏就业实战经验,对就业的了解少之又少,需要有人对其进行专业的指导。对师范生的就业指导应该从学生踏入校园的时候就开始,不能存有“临时抱佛脚”的侥幸心理。可以通过开设相关的就业指导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或者为其创造更多的实习机会等方式加深学生对就业的理解,使其不断熟悉就业流程及其相关规则。

(三)个人层面

社会和学校所做的努力都是客观的外在因素,这些外在的因素能否取得较好的效果最主要还是要看师范毕业生自己的态度和行为。如果自己不上心,他人做再多的努力也是徒劳的,为增强其就业竞争优势,广大师范生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因为对大部分应届生而言,其最主要的优势并不是学历,而是过硬的专业能力。

第二,学会妥善处理人际关系。人是社会的基本元素,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自存在,需要不断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所以说,一定要掌握人际沟通技巧,能够妥善处理和他人之间的关系,才能在求职过程中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

第三,多多累积社会实践经验。大部分学校和企业在招聘师范生时,大多更倾向于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学生。这些工作经验的形式不限,教学实习、社会活动、勤工俭学等都可以。社会经验越多的师范生,实践操作能力更强,进而能够在求职过程中具备更多优势。

结束语:

由此可见,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还是有不少师范毕业生存在就业心理焦虑的状况。但其最终还是不得不走出校园,踏入职场,进而完善自身,回报社会。所以,无论是社会、学校还是师范生个人,都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以克服毕业生就业心理焦虑,尽早地实现就业。

参考文献:

[1]牛家丛,等.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实证分析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3,04:124-125.

9.师范毕业生就业手续 篇九

一、领取、填写毕业生就业推荐表

1、九月份以班级为单位统一到所在系部领取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推荐表》,每人一式两份。

2、就业推荐《申请表》填写注意事项:

(1)基本情况由毕业生本人如实填写,字迹应清晰、工整;统一使用黑色或蓝色笔填写;

(2)在校奖惩情况主要是指入学后所获得院级以上的各种奖惩,填写要实事求是,切记弄虚作假;在校社会活动情况及社会实践情况等,需写清活动起止时间;

(3)各毕业班班主任要对毕业生的基本情况及获奖情况进行复核并作出书面鉴定。

3、认真准备个人的自荐材料。

二、报名参加面试

1、我院毕业生就业实行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通过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办法落实毕业生就业单位。

2、毕业生根据学院发布的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结合自己的情况,认真填写就业推荐申请表后,交所在系部。

3、毕业生要在规定时间内携带《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和个人自荐材料提前到达招聘会现场,参加面试。

4、在正常的教学时间内,毕业生个人不得擅自离校到社会联系就业单位,如有特殊情况,必须到所在系部请假,并说明情况。毕业生求职期间应保持和系部及就业指导处的联系,并注意求职安全。

三、就业协议书(就业合同书)的领取及签订程序

1、我院毕业生必须凭用人单位的接收函到系部领取江西省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统一印制的《普通高等学校就业协议书》或《普通高等毕业生就业合同书》。

2、《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或《普通高等毕业生就业合同书》签订方法如下:

(1)毕业生填写基本情况,本人签字;

(2)接收单位及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加盖公章);(3)学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加盖公章);

(4)省毕业生就业办公室审核就业协议书或就业合同书,纳入建议就业计划。

3、毕业生的签约管理规定:

(1)《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或《普通高等毕业生就业合同书》加盖校学院就业专用公章之前,必须如实准确地填写“毕业生(甲方)”一栏的所有内容,并在“甲方”一栏签字,各系负责审核毕业生所填写内容,审核无误后,填写“学院(丙方)”一栏,并由系从事就业工作的人员或负责人在“联系人”一栏签字。经用人单位签字盖章后方可加盖学院就业专用公章。

(2)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或合同书经毕业生同意、用人单位和学院就业指导处盖章后生效。

(3)已签定就业协议书或就业合同书的毕业生在学院上报就业计划之前,又找到新的工作单位,重新签定就业协议书,或要解除、终止已生效的协议,均视为违约。

(4)毕业生违约要本人提出申请,经所在系部同意,持原接收单位出具的同意违约的书面证明,报院就业指导处同意,办理违约手续后,再签定新的就业协议书或就业合同书。

(5)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或就业合同书一人一份,一份三联,对应唯一编号,毕业生重新申请新的协议书或合同书,必须以旧换新,否则按违法乱纪约对待。

(6)未生效的就业协议书或就业合同书,如果用人单位已在协议书上加盖公章,毕业生想申请新的就业协议书或就业合同书,不按违约处理,但毕业生必须征得用人单位同意并出具用人单位同意解除已达成协议的书面证明,否则不予换发新的就业协议书或就业合同书,派遣回生源所在市地教育局就业主管部门。

(7)已签订就业协议书的毕业生考取专升本后,应及时通知签定就业协议的用人单位,并出具用人单位同意解除就业协议的书面证明,不按违约处理。

(8)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协议书》需在离校前上交院就业指导处验证,对丢失、签约不上报等现象学院将严肃处理。学生毕业离校后与用人单位签约,学院不再负有签证的责任和义务。

四、开具报到证

1、毕业生将签好的协议书或合同书于五月底之前交回系部,系部统一交学院就业指导处,就业指导处凭协议书或合同书统一到省毕分办,开具报到证,并发放给毕业生。

2、报到证是毕业生报到的重要凭证,毕业生应妥善保管。若报到证丢失,毕业生应及时到当地报社登报挂失,声明作废,并写出要求补办报到证的书面申请,经系和学院审查同意后,由就业指导处持档案中报到证副本和以上有关材料到省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补办。

五、户口、档案迁移

1、户口迁移:毕业生应在规定时间内到院保卫处办理户口迁移手续(1)落实单位的毕业生,凭《就业报到证》、《毕业证》、《就业协

议书》、《户口迁移证》办理落户手续。

(2)未落实单位的毕业生,户口、档案转至生源地,自离校之日起三个月内,凭《就业报到证》、《户口迁移证》和迁入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出具的落户证明,在家庭所在地办理户口手续。

2、毕业生档案在毕业生离校后两周内,学工处、各系部在规定时间,按规定办法、要求办理并送交院就业指导处集中处理,由院就业指导处通过机要邮件寄送方式转发至生源所在地的地、市教育局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

3、毕业生自愿要求将户口档案暂存于学院的,按照有关文件精神,学院可为毕业生签定暂存户口、档案暂时存放学院,学院可负责此间办理就业相关事宜,其他事宜学院不再负责办理。

六、毕业生离校

1、毕业生到系部领取离校手续表,分别到相关部门办理离校手续,并签字盖章。

2、毕业生应文明离校,不得有损坏财物和诋毁学校的行为发生,否则后果自负。

3、毕业生一般应在规定的时间离校,确需提前和延缓离校的学生,离校前须通知班主任和系部要教育学生注意离校安全。

10.师范毕业生就业手续 篇十

2012年暑假时间为7月8日至8月31日,就业办值班时间为每周一、三、五上午的9点-11点,其他时间不予办理。地点:育才校区田家炳楼217办公室。

一、办理解约手续需要提交材料:

1、原就业协议书(一式三份);

2、原用人单位开具的解除协议证明;

3、广西师范大学毕业研究生解除就业协议申请表(研究生就业信息网下载中心);

4、若本人委托他人办理需要,委托人和受托人身份证复印件以及委托人的委托书(手写签字,包含具体事由及本人基本信息)。

二、协议书遗失提交材料

1、研究生重新领取就业协议申请表(研究生就业信息网下载中心)(写明原因,注明“未与任何单位签约,否则按违约处理,后果自负”);

2、若本人委托他人办理需要,委托人和受托人身份证复印件以及委托人的委托书(手写签字,包含具体事由及本人基本信息)。

三、办理档案、户口转移手续需提交材料

1、就业协议书(或调档函、转档通知等相关证明材料);

2、回原籍的毕业生还须提交《广西师范大学毕业研究生回原籍就业申请表》(研究生就业信息网下载中心);

3、若本人委托他人办理需要,委托人和受托人身份证复印件以及委托人的委托书(手写签字,包含具体事由及本人基本信息)。

4、携带就业办开具转档、转户口通知到档案馆、户籍科办理。

四、毕业后改派手续提交材料

(1)与原用人单位解除关系的证明原件;

(2)与新用人单位签订的《就业协议书》或《接收函》;

(3)原《报到证》有色联原件;

(4)普通高校毕业生报到证核发申请表(一式两份);

2、到研究生就业指导办公室给毕业生开具《广西师范大学毕业研究生办理报到证介绍信》以及《普通高校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就业报到证核发申请表》(研究生就业信息网下载中心);

3、若本人委托他人办理需要,委托人和受托人身份证复印件以及委托人的委托书(手写签字,包含具体事由及本人基本信息)。

4、携带上述材料到广西政务中心到南宁市怡宾路6号自治区政务中心办公大楼三楼办理新的《报到证》;回原籍(无单位的报到证,不需要解除证明)到区就业服务中心(南宁市教育路3-1号)办理新的《报到证》。

11.师范毕业生就业手续 篇十一

近年来,师范类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虽然很多学校实行了“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促进就业措施,把竞争机制引入了学校,使毕业生有了更广阔的择业空间,但师范类计算机学生的就业仍然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

1.1供求不匹配是毕业生求职的最大障碍

师范类毕业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就业岗位是到学校去当老师,然而学校对计算机老师的需求量是非常低的;同时,现在当老师必须要通过教育部门的统一考试才可以,而这个考试的竞争激烈程度不亚于公务员考试。基于此,师范类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就只能参与整个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求职的激烈竞争中。师范类的计算机专业,学的东西杂多而深度不够, 这将导致这些学生在就业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不够。现在社会对计算机及其相关方面的人才需求量很大;但许多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却找不到工作。究其原因:一是全国各地大学生汇聚在IT业比较发达的大城市,而这些城市经过多年的发展,早已人满为患。因此,刚刚离校的大学生特别是师范类毕业生,因为师范类的毕业生的毕业实习主要是教育实习,是为当老师做准备,缺乏实习经历,所以缺乏就业竞争优势。二是部分学生就业宗旨依然是一味追求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高工资等,而不愿意通过降低工资和单位标准来完成就业。

1.2专业对口也是就业困难的一个原因

大多数毕业生就业观念不现实、功利化趋势明显、期望值过于高,往往瞄准的是大单位、高工资、工作环境舒适,而很少从自身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特长等方面考虑就业问题。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也一样希望从事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相关的行业,例如:计算机软件开发与维护、计算机应用、硬件维护、计算机控制与PLC技术、嵌入式操作系统等方面。但师范类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不够扎实,知识储备不够,实际动手能力不强,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以至于自身的竞争力明显不强。由于培养目标决定了师范类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的种种劣势导致一些大企业根本不愿考虑我们师范类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以至出现就业难。 而一些小型企业招聘人才的条件比较宽松,但工资较低。多数毕业生对工资待遇要求较高,这就造成了应聘方与招聘者之间的矛盾,

1.3学校教育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衡量标准不一致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行业对计算机方面的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但用人单位要求应聘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扎实,有参与课题或项目研究的经历,熟练掌握一到两种主流开发语言。但师范类的计算机专业,学的东西杂多而深度不够,很多学校采取的还是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讲授的大多是较低版本的软件和陈旧的课程体系,强调基础理论、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的提高。结果是学生理论知识没有学好,实践开发经验和经历也没有, 难以满足社会需求。业界正在使用的平台、工具和专业技术,课堂上根本没有涉及到,很多学生听都没听过,更不要说应用了。许多毕业生、甚至需要较长时间的专门培训才能胜任工作,有的甚至还不如参加过短期培训的人员。这就导致很多计算机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揣着毕业证找不到工作。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师范类计算机教育应从实践技能教育上进行突破,以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使更多更多师范生走上满意的工作岗位。

2培养师范类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对策

2.1加强教学和课程体系改革

师范类学校应结合产业融合与技术融合的特征和发展趋势,继续扎实基础、 同时开阔视野、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形成师范类学校的办学特色,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 教学方法和就业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计算机专业是更新较快的专业,所以,我们应下大力度在教学改革上,首先,让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内容尽可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另一方面,我们要正确面对师范类计算机专业学生与非师范类计算机专业学生同台竞争的事实。师范类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不应继续因循守旧,遵照老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教师。应与时俱进改革培养模式,可以探索服务外包办学模式,加强与行业、企业和技术推广单位的合作,根据市场需求来培养专门人才,使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很快进入角色,适应工作环境,使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余地更大一些。

2.2改革教育体制,让学生拥有选择权

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下,学生没有选择专业的权利,即使部分学校允许换专业, 也只有很少的学生能够实现。所以,如果学生在报志愿时报错了专业,或者被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大部分学生必须要连续四年学习自己不喜欢的专业,而没有其他选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不难想象,一个不喜欢自己专业的学生怎么能学习好这个专业,最后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所以,高校应着眼于培养有用人才的角度,让学生拥有更多的选择权。

2.3加强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

入学时师范类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并不比综合类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差,可在就业时却相去甚远,归根结底是师范类计算机专业的培养方式、培养方法出现了问题。师范类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要加强实践,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以适应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要。从目前就业市场来看, 各单位招聘人才时,都希望招收有工作经验或开发经历的人员,能直接给公司带来效益。但学生往往缺乏实践经验。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可以和企业合作,共同制定实训计划,并开展实训课程的讲授。学生运用自己在校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通过短期的实训,积累开发经验,这样我们的学生会有针对性地做好就业准备。

2.4加强职业指导,提高适应社会能力

12.师范毕业生就业手续 篇十二

1、从2012年起,咸阳市辖区普通高等学校(含中等专科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报到工作,由咸阳市人才交流中心负责办理,从发文之日起,启用“咸阳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服务专用章”办理毕业生报到手续。

2、普通高等学校(含中等专科学校)毕业生回咸报到时,须先登录咸阳人才网()咸阳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注册个人信息,然后携带就业报到证、毕业证和个人身份证、个人两张一寸彩色照片等相关材料到咸阳市人才交流中心办理报到手续。注册个人信息可直接登录系统注册,也可到咸阳市人才交流中心,利用中心提供的计算机注册个人信息。信息系统将为毕业生提供办理报到、改派、到档查询、就业援助等免费服务。

3、回咸报到的普通高等院校(含中等专科学校)毕业生档案由咸阳市人才交流中心负责接收,地址:咸阳市渭阳西路人才大厦三层,邮编:712000。

4、普通高等学校(含中等专科学校)毕业生需要在咸阳市辖区内改派时,可向原派遣单位提出改派申请,同意后出具毕业生改派函,毕业生持改派函、派遣证、接收函到市人才交流中心办理改派手续。

5、咸阳市属中专毕业生的报到证和普通高等院校(含中等专科学校)毕业生市属单位就业介绍手续的办理继续由市人社局培训就业与农民工工作科负责,使用现有的“咸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专用章”办理手续。

6、各县市区要按照本《通知》要求,做好工作衔接,提高办事效率,在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到工作的同时,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失业登记证》发证工作,争取做到不漏一人。

咸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13.贵州师范学院毕业生就业须知 篇十三

一、就业程序

1、各系统一到招生就业指导处领取《贵州省毕业生就业推荐表》(以下简称《就业推荐表》)、《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以下简称《就业协议书》),下发给毕业生。

2、毕业生制作个人推荐材料、填写《就业推荐表》,各系对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内容进行审意见并加盖公章,学习成绩须到教务处核查盖章,最后统一交学院招生就业指导处审核、盖章后返生(复印件不盖章)。

3、毕业生收集需求信息。收集需求信息的主要渠道有:学院发布的有关就业信息、校就业宣传业信息网、参加各种招聘会等。

4、毕业生自我推荐、面试,根据收集的需求信息,向有意向的单位发电子邮件、寄送个人自荐加人才交流会等。根据双方意向,准备面试。

5、毕业生确定就业单位,签定《就业协议书》。毕业生通过双向选择,最终与用人单位达成就如同意到该单位工作,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在《就业协议书》原件上签署意见。《就业协议书》上须完位手续:无人事自主权的用人单位须上报上级人事主管部门批准盖章;有人事自主权的用人单位直可;非公有制企业需经企业所在地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盖章;行政事业单位须同级人事厅(局)盖章

6、《就业协议书》原件交回学院审核、签字、盖章,学院、用人单位、毕业生各执一份。

7、学院招生就业指导处凭《就业协议书》制定就业方案,办理《报到证》,发放给毕业生到用到,同时学院学生处根据《报到证》上的单位地址邮寄毕业生档案。

8、毕业离校时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经所在系和学院同意可申请缓派,其户口、档案可保年,毕业离校时不开具《报到证》;如未申请缓派的,学院视生源情况将其户口、档案、《报到证》所在地的教育局报到。

9、办理缓派的毕业生在两年内落实就业单位的可持有效接受函或《协议书》以及与学院签定的案、户口协议书》到学院办理相关就业手续;两年后未落实就业单位手续的,学院将其档案、户口所在地。

10、贵阳市生源(除息烽县、修文县、开阳县、清镇市)毕业生,毕业时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档案可保留在学校两年,与办理缓派的毕业生办理相同的手续,毕业离校时不发放《报到证》。

二、毕业生报到和有关就业手续办理

1、《报到证》是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参加工作的凭证,持有《报到证》的毕业生直接到用到。

2、未落实具体就业单位、其户口与档案保存在学院的毕业生,找到就业单位后,持《贵州教育业毕业生保存户口档案协议书》及用人单位的有效接收函或签订的《就业协议书》到学院办理就业及其它相关手续。

3、学院审核相关资料后,开出介绍信及打印《报到证》,由学生本人到贵州省大中专毕业生就心盖章(贵阳市八鸽岩路138号(省电大四楼))。

4、《报到证》分上下两联,上联为浅蓝色,下联为白色,《报到证》的下联返还学院档案管理部人档案。持上联到河滨派出所办理《户口迁移证》,学校向用人单位邮寄学生档案或由学院将学生档由用人单位或学生本人提取。

5、持《报到证》的上联到单位报到。毕业生报到后,持本证及接收单位的有关证明到单位所在部门上户口,本证交工作单位留存。

三、毕业生改派手续办理程序

毕业生改变就业单位是一项严肃慎重的事,如因特殊原因违约,须办理如下改派手续:

1、出具原《报到证》上所派单位同意改派的公函或在《报到证》“备注”栏签署同意改派意见位公章。

2、新用人单位出具的有效接受函或签定的《就业协议书》(用人单位必须完善相关手续,与第点同)。

3、原《报到证》。

4、以上资料经学院审核,开出学院介绍信及打印的《报到证》,由学生本人到贵州省大中专毕办公室审批。

5、凭新《报到证》到河滨派出所改签《户口迁移证》,用新《报到证》及改签的《户口迁移证单位报到入户,并自己到原单位协调转调档案。

6、凡需改派的毕业生只能在毕业后两年内办理。

四、《报到证》遗失补办程序

1、在《贵州日报》、《贵州都市报》、《贵阳晚报》上刊登该《报到证》遗失启事,并声明该《报废(须注明《报到证》编号)。

2、到报到单位开具未报到证明,并附本人申请,并说明遗失原因。

3、到所在系出具证明,并由所在系领导签字、盖章。

4、持以上资料到学院招生就业指导处开具报道证。

5、持学院介绍信和新开具的《报到证》到贵州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盖章。

《报到证》丢失后补办手续十分繁琐,而且耽误报到时间,请毕业生务必保管好自己的《报到证》。

五、更换、补办《就业协议书》程序

由教育部学生司印制、学校下发的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每位毕业生一人一份一号,需谨慎保留及《《就业协议书》》确实遗失、损坏或填写出错等,须按如下程序办理:

1、在《贵州日报》、《贵州都市报》、《贵阳晚报》上刊登该《就业协议书》遗失启事,并声明该废(须注明《就业协议书》编号)。

2、向所在系提出书面申请,说明补办原因。

3、将系分管领导签署意见并签字、盖章的书面申请和刊登了遗失声明的报纸,一起交学院招生处审核,审核无误后由学院招生就业指导处领导签字批准后方可补办。

六、毕业生办理违约手续程序

毕业生通过“双向选择”确定接收单位,并与用人单位签定《就业协议书》,《就业协议书》一经签法律效力,毕业生应认真履行协议。若单方面违约,按规定应承担违约责任。

已经签定《就业协议书》的毕业生,如特殊原因违约,需办理如下解除就业协议手续:

1、向系提出书面申请(说明解除就业协议的理由),由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系领导签署意见盖章。

2、到原签协议单位办理书面同意解除就业协议的公函(盖单位公章)。

3、持系领导签字盖章的书面申请、原单位同意解除就业协议的公函和原《就业协议书》,报学业指导处。

4、学院招生就业指导处审核后,提出处理意见,发放新《就业协议书》。

14.师范毕业生就业手续 篇十四

关键词:少数民族毕业生,新疆师范大学,就业数据分析,因素,解决策略

经过三次大学生就业分配方式的变迁, 新疆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经历了从“统包统配”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转变。由于国家机制与用人单位对少数民族毕业生用人要求标准的提高以及少数民族毕业生自身的原因, 每年都有部分少数民族毕业生待业。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明显, 新疆师范大学少数民族毕业生人数占全校总毕业生人数的一半, 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问题尤为明显。

部分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愿望强烈, 但就业观念陈旧, 造成民营企业空岗、基层岗闲的现象。以新疆师范大学少数民族毕业生为例, 浅析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新疆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1. 大学扩招

近年大学扩招使每年的毕业生数量增加, 仅新疆师范大学2011届毕业生人数为3436人, 少数民族毕业生人数为1589人;2012届毕业生人数为3245人, 少数民族毕业生人数为1461人;2013届毕业生人数为3574人, 少数民族毕业生人数为1867人。每年毕业生人数基本呈微增趋势, 但就业空间并没有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而增加。大学的扩招造成了毕业人数与就业空间成反比, 新疆企业使用毕业生的能力远远比不上内地企业, 这更造成了少数民族学生难就业的问题。

另一方面, 由于少数民族毕业生的汉语水平有限, 更多的用人单位倾向于招聘汉族毕业生。扩招使高校毕业生数直线上升, 用人单位选择空间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 他们会选择更有语言优势的毕业生, 导致少数民族毕业生尤其是民考民的学生处于被动状态。

2.2011~2013届毕业生就业数据分类统计分析

通过统计对比新疆师范大学2011~2013届毕业生汉族、少数民族及合计毕业生的年终就业率, 不难看出, 新疆师范大学少数民族毕业生总的就业率低于汉族毕业生, 少数民族毕业的主要就业去向集中在基层就业, 包括特岗教师、“三支一扶”计划及西部志愿者计划, 而这三个项目就业计划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就业地域一般都在基层。

新疆师范大学2012~2013届毕业生数据所有的就业方式分类中, 汉族毕业生就业人数高于少数民族毕业生, 唯独项目就业, 少数民族毕业生的比例高于汉族毕业生两倍。分析原因, 绝大部分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地点基本在生源地, 占15%以上, 形成地域就业的特色。但总就业率少数民族毕业生低于汉族毕业生。

3. 就业地域性及生活习惯

少数民族毕业生毕业后基本就业于民族地区, 为家乡服务, 所在地区属经济欠发达地区, 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少数民族毕业生毕业后大部分希望在生源地就业, 由于地域差异及民族风俗习惯不同, 来源于南北疆的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基本都会回各自生源地, 形成明显的地域性。

4. 专业技能水平与综合文化素质在同等水平下少数民族毕业生一般处于劣势

随着社会整体水平的提高, 高校所教授的内容也相应地有所提升, 汉语言毕业生从小接受汉语教育, 在社会水平整体提高的情况下, 汉语言学生的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高于民族语言学生。新疆实行的双语教学已经很普遍, 但在面临就业问题时分化明显, 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困难。

5. 片面就业的就业观念

各行业的利益分配、社会声望度不一致, 使得大部分汉族毕业生就连少数民族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单位时多会集中选择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 而规模小的私营、民营企业基本是无人问津。

6. 新疆的人才市场机制仍不规范、不健全

新疆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自主择业的社会环境条件不完善;网络应聘及招聘条件不够成熟;另一方面, 一些用人单位过于保守与苛刻, 专业要求严格, 招聘信息中规定性别或族别, 造成招聘和应聘渠道不畅。现实中少数民族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之间存在差距, 高校培养的少数民族毕业生在专业知识方面有所长, 但缺少工作经验, 作为人力资源投资方的用人单位, 他们考虑人力资本的投资升值空间, 所以用人单位倾向有经验优势的求职者, 这就成了少数民族毕业生求职的瓶颈。

7. 少数民族毕业生择业时的不良心态

新疆少数民族毕业生处在毕业求职的特殊阶段, 社会阅历浅、心智未成熟, 择业时如遇挫折, 心理极易受伤害。具体表现为三方面:

第一, 过高的期望。少数民族毕业生追求理想的职业, 是一种正常的要求。完成学业得到回报的心情也属正常。但是就业形势严峻, 当少数民族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 就容易产生挫败感。

第二, 不正确的择业观。有些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 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求职标准, 缺少职业规划, 导致他们忽视自身的原因, 随波逐流。表现在就业上思想不够解放, 观念陈旧, 缺乏竞争意识。

第三, 焦虑情绪。有些少数民族毕业生虽然完成了学业, 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技能, 但由于缺乏挫折经验, 解决问题和决策的能力有待提高, 致使择业时不能很好地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做出合理的决策, 加剧了急于求成的心理负担, 招聘失败及时间流逝, 又加剧了少数民族毕业生的焦虑情绪。

二解决新疆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基本策略

第一, 解决新疆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国家工程”, 政府责无旁贷。中央政府的责任, 在于确定政策方针, 明确目标任务, 总结各地经验, 提供必要的支持。新疆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问题也是地方的“政府工程”, 新疆各级政府要把促进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放在更加重要位置, 采取切实措施, 引导和鼓励各用人单位吸纳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

第二, 实施“走出去”、“送出去”和“走下去”的战略。“走出去”战略, 鼓励少数民族毕业生到内地就业;“送出去”战略, 选送新疆少数民族毕业生到内地的发达地区见习;“走下去”战略, 制定优惠政策, 积极引导和鼓励少数民族毕业生基层就业。

第三, 解决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 在于全面提高少数民族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从源头抓起, 办好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中专。坚持办好新疆区内初中班和内地新疆高中班, 不断提高培养质量。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少数民族学生在初中升高中时实行一次分流, 积极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升入中等职业院校学习。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在少数民族学生高考时实行二次分流, 积极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升入高等职业院校学习。

第四, 毕业生自身调整好心理状态。少数民族毕业生必须认清全国及新疆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就业形势, 及时转变就业观念, 正确分析自我, 调整就业期望值。在求职过程中, 要有成不傲、挫不馁的平和心态, 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全面提高, 切实按照社会的需要来塑造自己。

总之,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使得就业制度改革起步晚, 与全国毕业生就业水平存在差距, 但只要积极贯彻改革措施, 加速实施进度, 转变观念, 突破创新, 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工问题将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热扎克·铁木尔、王拴乾.2003~2004年新疆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3

[2]热扎克·铁木尔、董兆武、刘仲康.2004~2005年新疆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4

15.师范毕业生就业手续 篇十五

2月28日,由河南省教育厅主办,河南省大中专学生就业服务中心、河南师范大学承办的“20河南--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双向选择就业专场供需见面会”(简称“双选会”)在河南师范大学隆重举行。省教育厅、省人社厅、省财政厅等有关负责同志和河南师范大学校长常俊标、副校长李雪山等出席“双选会”开幕式。

李雪山代表河南师大致词时表示,我校将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和行动,竭诚为广大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优质服务,促进充分就业。新乡市教育局副局长刘建学代表用人单位发言时指出,真诚欢迎免费师范毕业生投身新乡,为新乡教育增添新的.活力。省教育厅师范教育处处长朱自锋在讲话时指出,在河南师范大学举办此次“双选会”,是河南教师教育界的一次盛事。开展师范生免费教育,不仅是重视师范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尊师重教良好社会风尚的体现。他鼓励更多优秀青年牢记使命,深入基层,以崭新的姿态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和教育理想。

开幕式结束后,双向选择洽谈签约活动开始。毕业生争相到各学校展位前投递简历,咨询岗位需求的详细情况,现场气氛热烈。

据悉,参加此次“双选会”的毕业生是国家实施部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之后的第六届毕业生,其中河南籍毕业生共计400余人,河南大学附中、省第二实验中学等243所学校提供教师岗位1688个,供需比达1:4。据统计,免费师范生已签约及达成就业意向300余人,进入“双选会”现场的还有来自天津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等省内外高校师范类毕业生余人。

省教育厅、省人社厅、省编办、省财政厅对此次“双选会”高度重视,前期专门印发了认真做好免费师范生工作的通知并召开“免费师范生管理工作座谈会”,深入了解各市(县)和用人学校的免费师范生管理及招聘工作,竭力促进免费师范生就业工作顺利开展,为此次“双选会”提供了有力支持。

各市、县教育局对此次招聘工作非常重视,纷纷组团参加。用人学校对近几年免费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和师范技能表示高度肯定,在现场与毕业生深入交流,并通过笔试、面试、试讲等不同环节开展招聘活动。

16.师范毕业生就业手续 篇十六

随着毕业生陆续返校,为了便于毕业生及时了解就业新政策,现将涵盖毕业生离校相关就业政策说明如下:

一、报到证

1、作用

(1)到接收单位报到的凭证;

(2)证明持证的毕业生是纳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的学生;

(3)凭报到证及其它有关材料办理户口、档案手续;

(4)干部身份证明;

2、遗失补办手续

毕业生毕业当年将报到证遗失的,经由毕业生本人写申请,毕业生所在学校毕业生就业部门证明属实后,可补办报到证,补办报到证备注栏内会注明“原证遗失,系补办”字样。

毕业生在毕业后若干年发现档案中无报到证的,可以补办《关于遗失高校报到证的证明》,办理的手续是单位出具遗失报到证的证明,由学校主管就业部门填写《关于遗失高校报到证的证明》,并盖章,然后到江西省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办理盖章手续。

3、如何办理改派手续?

“改派”是指在毕业后两年内改变工作单位、重新办理派遣的简称。毕业生开出报到证后原则上不予改派。非本人原因需要改派的,按有关政策办理。

4、报到证有期限

毕业生的报到期限为一个月(在报到证上注明)。

二、择业代理

1、定义

在不能接收档案、户口、编制的企事业单位就业或待就业的毕业生要求保留毕业生派遣资格以便参加公务员考试、研究生考试、出国深造或重新择业,江西省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将提供户籍托管、升学及出国政审证明、用工证明、就业信息提供及就业单位推荐、职称评定等服务。

2、办理程序

(1)登陆进入“择业代理流动党员”,阅读

“了解择业代理”相关说明,明确相关规定与权责,点击“办理择业代理”;

(2)进行“择业代理登记”(即填写“毕业生择业代理登记表”)登记好个人信息,保存确认后,打印“毕业生择业代理确认书”(A4格式)并本人手写签名;

(3)将打印并签名的“毕业生择业代理确认书”连同其他相关材料(详见右表)一并交到辅导员处,并缴纳相关费用;

(4)6月底回校领取本人的“择业代理协议书”、“报到证”。

3、收 费

根据江西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文件(赣计收费字[2003]422号)规定择业代理服务费:25元∕人∕月(以半年为单位)。

4、有关择业代理时间说明

择业代理的时间原则上最长为两年,代理时间分别为6、12、18及24个月,超过代理时间不派遣的同学需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凭择业代理协议书续办,择业代理时间从毕业生毕业年份的7月1日算起。代理时间两年后,毕业生档案、户口统一转至江西省人才市场。

5、终止择业代理程序

(a)代理期间签订就业协议书、升学:

择业代理协议书+报到证+就业协议书/硕士研究生调档函邮寄至招办;

(b)代理期间要求回原籍或当地人力市场或人事局:

择业代理协议书+报到证+人才市场/人事局档案接收函邮寄至招办;

(c)毕业生终止择业代理后期手续统一由招办老师代办,招办老师每周三到江西省就业办办理相关就业手续,请同学们将上述材料邮寄到招办李文老师处(招办通讯地址:南昌市抚生路666号李文收,电话:0791-86588664)。

6、择业代理退费时间安排

凭借就业协议书、升学、出国、自主创业等材料于5月31日、6月1日以班级为单位统一到招就办退择业代理费,同时,升学同学还需退派遣费,80元/人。

三、毕业生办理档案转接手续

(1)应届毕业生毕业后,与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的同学档案发至工作单位或托管工作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同学们必须在就

业协议书档案接收地址栏标明接收地址,学院统一按此地址转接档案;

(2)回原籍的同学档案发至生源所在地市教育局(人事局)毕 业生分配办公室;

(3)办理择业代理的同学档案由江西省就业办公室保管。终止择业代理后,毕业生的档案统一由江西省就业办通过机要通信局邮寄,毕业生无权携带人事档案。

四、毕业生办理户口迁移手续

毕业生可自主选择同意接受户口落户的派出所。毕业生的户口迁出手续由学院综合治理办公室到辖区公安机关办理,毕业生返校后,以班级为单位,统一到辅导员处登记毕业落户详细地址,办理择业代理时间一年以上、想将户口迁入江西省就业办的同学,统一将户口落户材料上交辅导员。

毕业生离校前必须到综合治理办公室领取户口迁移证,户口迁移证有效期为一个月,应在有效期内到指定公安机关办理落户手续。升学的同学凭录取通知书办理迁出手续。毕业生应仔细核对并妥善保管,不要折皱污损,更不能丢失,有错漏应立即到学院综治办申请校正,不能自行涂改,否则作废。

招生就业办公室

上一篇:读《阳光姐姐》有感下一篇:小学生美人鱼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