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生活的高中作文素材(共20篇)
1.热爱生活的高中作文素材 篇一
人的受教育程度,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的生存和生活方式,接受贾愉悦差的人生活方式越简单,甚至只能停留在谋生、糊口的阶层;或者过着物质富有,而精神空虚,生活没有品位,生活属于那种残缺不全的、生命的旅程是一种残疾型的。
受教育程度差的人处于求生的本能,又不心甘情愿被社会边缘化,却又不得不面对,其中相当一部分人,用夸张的发型、劣质的地摊“时髦货”装点自己,表面上看他们一样拥有现代生活的标志性东西,如手机、时尚的服饰等,但绝大多数属于山寨货,他们的举止就是其受教育程度的标签,手里拿着时髦的手机,不分场合地大呼小叫;穿戴时尚,出口却是污言秽语;谈论的话题是那样的幼稚;考虑和处理问题简单粗暴,没有多少思想内涵;思维总是停留于社会末端;行为举止随心所欲,没有敬畏、没有道德底线,犬儒主义思想充斥整个大脑;思想肤浅,道德底线脆弱,……他们的生活空间主要是:常常流连于社会底层的小理发店、网吧、马路边的摊点、小酒馆,而在被小酒馆、网吧、摊点等所围绕的办公楼、百货中心、饭店等与他们似乎格格不入;或者即使进去了自卑感会油然而生,或者言行举止与其整体高雅的格调不相协调,也有人装作风雅,却不时地漏洞百出。
我们不是鄙视那被边缘化的人们,因为我们距离他们并不遥远。我们为他们经常的小满足、不思进取而叹息;为他们不学习,不求进步而慨叹。也许他们也会有抱怨,抱怨社会分配不公、抱怨自己生不逢时、抱怨当年父母的无能…。,他们唯独不抱怨自己忘记了自己给孩子的责任和义务,总是寄希望于社会变革,寄希望于未来,忘记了从眼下做起,让孩子从小感悟到人生在于奋斗、在于担当、在于有所作为;让孩子从小就知道应该怎样面对生活。
人不怕贫困,却怕麻木;人不怕差距,却怕失去前进的动力和信心。生活就是一种耕耘,种下什么,就会收获什么;生命的旅程就是在一张洁白无瑕的纸上完成人生巨幅画面的过程,每一笔都是自己一笔一笔画上去的。种下什么,就要用心努力经营,只要努力就会有回报,因为天道酬勤;人的每个行为举止,都是画面上的一笔,无论是成功之笔还是败笔,都是自己画上去的,即使偶尔有败笔或瑕疵,也不会伤大雅,只要努力去改变,败笔也会有可能成为经典。
没有知识没有文化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非常可怕的,一般会注定人的一生会与困苦为伍;要么物质困苦,要么精神困苦,甚或是物质与精神困苦同在。人有了知识、有了文化,思想就不会那么简单,人生就会有更高的追求,就会有奋斗的方向,不断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和力量,去征服生活、征服世界,改变自己的命运,更能引导好下一代拥有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他们实现其精彩人生做好铺垫。
社会的发展需要精英,也需要更多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创造者。虽然并不是人人都可能成为精英,但应该是更多的人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有了大量的高素质劳动者,社会成员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社会发展的步伐才可能加快。
现代社会和中国传统极度重视教育,崇尚终身教育。世上没有救世主,许许多多的人已经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却总感觉有心无力,无从下手,一片茫然,甚至在徘徊和彷徨中做出一些盲目的抉择,简单粗暴地看待和处理孩子的教育问题,或多花点钱,让孩子参加各类补习培训班;动辄对厌学的孩子进行粗暴地谩骂、侮辱或殴打;或抱怨教育机构,对孩子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积极配合;或面对批评百般袒护,要挟教师,纵容孩子的行为,不能冷静地分析、处理孩子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最终为自己和孩子酿下一枚苦果。
忽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和家庭教育力量薄弱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许多家长想当然的以为孩子的教育问题是学校一家的责任,忘记了自己的责任,忽视了教育其实是一个系统工程;有的家庭教育简单急躁,没有给孩子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孩子的成长深受父母的影响,孩子则是父母的影子。有的家长忽视对自己的行为要求,行为不当的事情时有发生,还不以为然,久而久之,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消极的影响。
生活中,经常可以听到有人说,现在的孩子难管。的确,现在的孩子获取信息的途径五花八门,他们有自己的是非观;他们会经常反问自己的父母,责难父母;对父母的一些不合适的行为,经常责难;那些行为经常失节的父母,教育孩子时,语言就会显得的苍白无力,或者难以说服孩子。为人父母,责无旁贷的是用自己的行动去告诫孩子,为孩子的成长指引道路。一分付出,一分收获。许多文化程度并不高的家庭,却培养出了出类拔萃的人才,他们的成功不是无缘无故的,仔细探究一下,不难发现他们的家庭教育也是一个有一个成功的典范。
古训中有这样一句话:“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改变家庭未来的命运,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家庭“青出一蓝胜一蓝”,用自己的言行默默地感化教育孩子,孩子就会更大可能地健康成长,最起码先成人,后成才。而有些人颠倒了成才与成人的顺序,只注重成才,而忽视成人。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成人在先,成才在后。
生活之中,总会有这样一批人存在,他们白弱了贫困的经济现状,生活逐渐富裕,而精神却极度的空虚,现实使得他们之中一部分人清楚的意识到,孩子教育的重要性,而他们却没有认识到自身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一方面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另一方面却对自己的行为举止宽泛地要求,行为放荡不羁,动辄拿钱说事,总是以一个“土豪”的面目出现在大家视野之中。生活中的部分富二代和官二代,他们的家庭疏于对自身的要求,一味的纵容家庭成员行为,最终难逃没落的厄运,他们的富足生活不过是昙花一现,最终会重新沦落于社会边缘化之中。
2.热爱生活的高中作文素材 篇二
一、生活素材是生活化的高中化学教材
高中化学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常遇到化学问题,高中化学教学中也常常需要用到生活素材。对高中学生而言正确处理生活素材的方法就是利用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特点,将生活化素材与高中化学相结合使生活素材成为高中化学教材。
众所周知,原始的化学知识本就来源于生活,所以高中化学教学中用到生活素材也有比较充分的现实依据。根据高中化学教学要求,将生活素材当作化学教学的处理方式一共有两种。第一种是生活素材成为高中化学的一部分,学习高中化学必然要学习生活素材。第二种是将生活素材变成某种辅助教学工具、道具。
高中化学教学中以生活素材为教材具有多个好处。首先,很多生活素材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熟悉和了解的材料和现象,学生理解起来没有陌生感。其次,学生如果能从生活角度探索生活素材之中的化学性质、化学变化,高中化学课程难度会相对较低,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的速度和效率也有所提升。第三,生活素材还可成为高中化学课堂上顺利展开情境化教学的帮手,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第四,生活素材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大量引用,可使高中化学教学向生活化、生动化方向发展,这样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二、生活素材融入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之中
(1)生活素材可做高中化学实验的材料。材料是人类生产的物质基础,生活中有着各种各样天然的和非天然的材料,这些材料都是生活素材的一部分。不过在生活素材与化学实验教学之间建立联系之后,这类生活素材便要成为普通的化学实验材料。例如在“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课堂教学中需要用到的金属材料。这些金属材料就属于典型的生活素材,直接搬入课堂有两个作用:一是让大家对金属材料有直观的认识;二是作为实验材料,为学生掌握金属化合物的特性、实验反应作贡献。若没有金属材料这种生活素材,大家对金属材料及其化合物的所有认知都是“纸上谈兵”,对金属材料及其化学反应的理解程度也处于流于表面的水平。
(2)生活素材推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生活素材种类繁多,包罗万象,属于材料的只是生活素材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的生活素材指的是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现象、自然现象等。这些生活现象中包含朴素的化学原理或者正在经历复杂的化学反应,属于高中化学观察、研究的对象,所以也应变成化学教学所需的生活素材。
从化学教学角度来看,生活现象型的化学素材可以推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发展,能提升实验教学效果。
首先,很多化学实验的原理与生活现象的原理相同或者相似,如此可知生活素材是促进化学实验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如化学实验课程中的“糖和蛋白质反应”的课程,其原理便是来自生活素材中,这种现场常备用于检验糖尿病。如此有生活现象做佐证的化学实验教学实用性更强。学生在各种奇特的生活现象的吸引下,对化学实验的好奇心和参与积极性会有所提高。
其次,把实验教学与生活现象结合,可以加深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印象。有了生活现象型素材的帮助,学生形象记忆化学实验步骤、化学方程式的效率会更高。例如我们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实验时,便可以结合金属生锈、生物呼吸等生活现象来记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和条件。
(3)结合生活素材做实验。高中化学教学中不仅有理论教学、实验演示教学,还包括专门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实验实践教学。事实上,高中学生在结合生活素材自己动手完成各类实验后,对实验、素材、素材性质等化学相关知识的理解能更进一步。
高中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化学实验知识、巩固实验步骤,还是培养高中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例如在教授“了解和认识有机溶剂”时,教师若能采用贴近生活的实验教学方式,取得的教学效果会更好。授课时,教师选择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如脂肪烃类、芳香烃类、醇类和乙醚类等有机溶剂做实验原材料,实验原理也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主。选自日常生活的材料让大家更清楚地理解到有机溶剂的腐蚀、刺激特性,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三、生活素材是高中化学教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因为生活素材在化学领域和化学研究中的影响范围广、作用大,所以在现实之中以生活素材为主的化学研究工作也非常多。高中化学教学研究中对生活素材的研究与那些生产化学产品的企业和研究机构不同,高中化学教师和化学教研组研究的重点在于生活素材和高中化学教学的关系以及生活素材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处理办法。由此可知,高中化学教学研究小组研究生活素材的目的是为了找出生活素材与高中化学教学的联系,为推动高中化学高效教学工作而努力。
新课改以后,高中化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任务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现在的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极力倡导“回归生活”的教学形式,所以高中化学教学研究人员在保留原有的研究目标的同时,还将“如何把高中化学教学回归生活”纳入研究命题当作是一个值得长期思考和探索的命题。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高中化学教学研究的旧任务还是新任务,都离不开对生活素材的研究,所以生活素材还是高中化学教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总之,现在生活素材已经渗透到高中化学教学的方方面面。虽然大家在不同情况下处理生活素材的方式手段也都有所不同, 不过无论怎么处理,只要处理手段科学合理,就能有效地丰富化学课堂教学形式,提高大家对高中化学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高中化学的教学效果。
摘要: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化学实验需要用到生活素材。化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生活中素材的种类丰富、数量齐全。化学还是一门影响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课程,充分利用生活素材对提高高中学生的化学学习效率会有所帮助。
3.生活是作文素材的源泉 篇三
作文生活写作素材“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学生能否从这个“源泉”取出“活水”来,是学生整体素质高低的重要体现。我在进行小学情境作文教学过程中,时刻留意根据儿童观察力发展的规律,引导他们留心观察生活,有目的地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在细致、持续的观察中有所发现,有所感受,从而使学生在作文中写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写自己的真知真悟。在这里,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给他们提供了丰富的感知对象,成为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
那么,教师该如何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呢?
一、深入生活,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而作文困难的学生,往往感到无话可说,无话可写。鉴于此,教师有必要指导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广泛收集素材,让学生提高主动选择、分析素材的能力。要使学生能广泛收集素材,就必须丰富学生的生活。丰富学生生活的途径有:其一,是直接途径。学生亲自参与,耳闻目睹,让学生感受大自然中奇妙无穷的美及投身其中的乐趣,感受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和爱心;其二,是间接的途径。通过听广播、看电视、上网等手段来感受作品的意境,丰富孩子们的精神世界。
我在每学期都有计划、有准备地组织学生进行参观、比赛、阅览等有益的活动。例如,组织学生进行成语接龙比赛、拔河比赛、篮球比赛等,带领学生去看展览,听广播,到工厂参观访问等。在此同时,还要求学生更多地进行日常生活观察。如平时生活中怎样烧水做饭,怎样洗衣服;上学放学路上的景况有什么不同;日出日落,月圆月缺,花开花谢,四季更迭,等等。学生如果看得多,想象丰富起来,脑筋就会灵活起来,头脑中就会积累大量原始素材,到了写作文时,学生就不会感到无话可说,无话可写了。
二、记录生活,提高收集材料的能力
生活中,不少小学生尽管生活过得丰富多彩,可一到写作时就皱起眉头,原因是收集材料、积累素材的能力较差,敏感性不强。我利用寄卡片的方法来训练学生积累素材的基本功,增强了学生收集材料的能力。具体做法是:向学生印发“记录生活卡”,要求学生每日填一张卡。具体内容是:记录一天中所见、所闻、所感,简明扼要。要求记录的材料要真实,有感受,注意新颖,有意义。这些卡要随身携带,以便随时把生活中的见闻记录下来。
这个办法刚开始实行的时候,学生的思维总是打不开,大多数都记下了早上起床后刷牙、洗脸、吃早餐,上午下午各上了什么课,等等,这些如流水账似的素材,尽管细心真实却没有写出什么感受。此时,我就引导学生重新回忆一天的生活内容。同样是写洗脸,一个平铺直叙地记录了洗脸的过程;一个着重抓住洗脸时用水多少的问题来写,后者联想到节约用水的问题,就写出了感受,可取。这样一引导,使学生明白生活中的素材确实很多,不光要用眼看,还要用脑去分析、选择。
三、设计生活,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
情境作文教学把生活看作是发展语言的源泉,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学习和运用语言,把生活的广阔天地和课堂的小天地结合起来,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1.设计课外活动
学校要求开展的各种活动怎样开展才能更有趣味性和艺术性,我先让学生出谋划策,大胆想象。在综合他们的合理见解,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从主题到形式,从内容到过程都新颖别致的活动方案,让人看了赞不绝口。学生们纷纷跃跃欲试。实践证明,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学生积累了大量的生动形象的素材。
2.设计人物角色
让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进行假设,可以假设自己是未来的工程师、教师、医生,等等,同时可以设计符合自己理想的社会、生活、工作。学生在文中的种种联想,都反映出他们投身社会的理想。
另外,还可以让学生设计班级学习园地,设计黑板报……通过让学生动手搜集材料,動脑设计方案,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还让学生从实践中培养了创新素质。
4.热爱生活的高中作文素材 篇四
[摘要]教会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这是新课改对高中化学教学提出的要求。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可从新课导入生活化、情境创设生活化、课堂作业生活化这三方面来探讨生活素材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生活素材;化学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2-0080
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新课程标准也主张:“让生活走进化学,让化学融入社会。”这就给予我们高中化学教师以启示:化学教学只有与生活密切结合,关注现实生活的需要,才能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会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知识、观察生活,从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以笔者的教学实践经验为基础,探索生活素材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一、新课导入生活化
课堂导入这一环节,是一节课学生注意力集中的开始。导入合适与否,直接影响学生听课的兴趣以及学习的效果。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只是从单纯的化学学科的角度导入新课,理论性比较强,略为枯燥乏味,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别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为了改变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教师可以应用生活素材导入新课,以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在生活素材的选取上,教师可以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热点、日常生活新闻、化学知识史料、学生的生活经历等。实际上,目前高中化学教材中所提到的化学原理与化学反应,最终都是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生产之中的。在导入新课时,如果教师讲述的是学生常见的生活现象,展现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更容易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探求知识欲望的目的。如在上《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高中化学选修四)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以学生喜欢的iphone手机的充电为导入例子,把USB线的一头直接插入洋葱,另一头连接手机。通过这一种生活化的导入方式,为化学原电池的讲述做好了铺垫。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用性,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又如在上《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举一些时事政治的例子来导入新课。如美国在电解“魔水”方面的`技术,既可以让水去污又能够杀菌消毒。由此教师可以设置悬念:是什么水具备这一种魔力呢?然后引导学生带着好奇心去关注这一节课的学习。再如,结合学生比较喜欢在淘宝网上购物的特点,教师也可以在淘宝上热销的“水质电解笔”为例,让学生带着问题悬念学习本节课的知识。
二、情境创设生活化
在新课改推行之后,高中化学教材在内容的安排上,都非常强调化学知识与人类生产以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目前高中化学教材的许多内容,如空气、纸张等,都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都可以成为化学学习探究的对象。为此,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引入生活素材,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与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如在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举一些学生生活中熟悉但无法解释的,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与学习兴趣的例子来讲述知识,这样就能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如在讲述《燃耗和缓慢氧化》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举一些学生所熟知的生活例子,如生锈、爆炸、炉子起火等,然后提问:“火是怎样的一种现象?如何使燃烧着的火熄灭?食物腐烂、自行车生锈到底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通过例子与提问,向学生营造了一种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对于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学生虽然很熟悉,但不知道产生现象的原因。正是这种知其然但不知所以然的心理,激发了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还比如教师在讲述有机物这一知识点时,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出以下问题:“衣服、头发是否会燃烧?”“为什么用胶木手柄来装置菜锅、电饭煲?”……通过这些问题,营造一种生活化的情境,引导学生带着探究知识的兴趣去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并且学到有关的知识。理论来自于实践,并用于解决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这样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相统一。教师可以捕捉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然后以这些生活问题作为教学素材来讲述知识点,从而帮助学生了解生活的奥秘。如学生喜欢去电影院看电影,教师可以提问:“电影中的云雾缭绕景象是通过什么方法形成的?”“太阳镜中的变色镜片,为什么会变色?”“奥运会火炬的火焰,为什么在风吹或雨淋之后也不会熄灭?”“做馒头包子时面粉发酵的原理是什么?”……教师还可以敏锐地捕捉学生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困境,设计一些问题。如,当油脂或者墨水滴在衣服上,该怎么处理?如何去除水壶里的水垢?如何防止铁生锈?等等。通过一系列问题,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技巧,在学以致用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三、课堂作业生活化
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素材之外,教师还应该在作业布置上实现生活化,实现化学教学课程的课堂与课外的相互统一,这对提高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巩固化学知识与化学技能是很有帮助的。为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社会生产、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练习题,作为课堂知识的巩固练习,也可以设计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验操作练习,让学生感受化学知识的实用性。如在学习《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这一节课时,为了巩固本课的知识点,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喜欢喝伊利、蒙牛牛奶的特点,设计如下练习:利用蒙牛、伊利牛奶盒内的银白色铅箔,设计一个能提取其中铅元素的方案,并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通过练习,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铅及其化合物的一些重要性质,并且在生活情境中感受“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回收”的循环模式,让学生掌握资源有效利用的方法,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又如在学习《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葡萄糖的性质》一节之后,可以设计一个实验动手练习,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做实验,检测生活中的一些常见水果,如油桃、葡萄等,看其成分中是否含有葡萄糖。通过这一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并且提高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认识到化学学科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教师还可以在课后布置一些探究性的作业,这个作业可以是由学生个人完成,如可以叫学生自己制作消字灵;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完成,如可以制定某一实验计划、调查计划(对所在社区的居民,开展关于家具污染情况方面的调查)。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以及信息收集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芙蓉.生活化素材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数理化,2013(4).
5.生活哲理的作文素材 篇五
第1个安慰 最重要的是今天的心
何必为痛苦的悔恨而丧失现在的心情,何必为莫名的忧虑而惶惶不可终日。过去的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再怎么悔恨也是无济于事。未来的还是可望而不可及,再怎么忧虑也是会空悲伤的。今天心、今日事和现在人,却是实实在在的,也是感觉美好的。当然,过去的经验要总结,未来的风险要预防,这才是智慧的。
昨天已经过去,而明天还没有来到。今天是真实的。
第2个安慰 自己的心痛只能自己疗
何必为痛苦的悔恨而丧失现在的心情。偶尔的抱怨发泄一下,也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无休止的抱怨只会增添烦恼,只能向别人显示自己的无能。抱怨是一种致命的消极心态,一旦自己的抱怨成为恶习,那么人生就会暗无天日,不仅自己好心境全无,而且别人跟着也倒霉。抱怨没有好处,乐观才最重要。
第3个安慰 好心境是自己创造的
我们常常无法去改变别人的看法,能改变的恰恰只有我们自己。坏的生活不在于别人的罪恶,而在于我们的心情变得恶劣。让生活变好的金钥匙不在别人手里,放弃我们的怨恨和叹息,美好生活就垂手可得。我们主观上本想好好生活,可是客观上却没有好的生活,其原因是总想等待别人来改善生活。
不要指望改变别人,自己做生活的主人。
第4个安慰 用心做自己该做的事
人生是如此的短暂,哪有心思去浪费呢?有智慧的哲人曾经说过:“大街上有人骂我,我是连头也不回的,根本不想知道这个无聊之人!”我们既不要去伤害人家,也不要被别人的.批评左右,还是按照自己的愿望,先踏踏实实学好本领再说。特别在少年时要全力以赴学本领,不要分心。
第5个安慰 别总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学会自己欣赏自己,等于拥有了获取快乐的金钥匙.欣赏自己不是孤芳自赏,欣赏自己不是唯我独尊,欣赏自己不是自我陶醉,欣赏自己更不是固步自封…自己给自己一些自信,自己给自己一点愉快,自己给自己一脸微笑,何愁没有人生的快乐呢?!
经常要自己给自己过节,学会寻找愉悦的心情。
第6个安慰 不要追逐世俗的荣誉
终生寻找所谓别人认可的东西,会永远痛失自己的快乐和幸福。庸俗的评论会湮灭自己的个性,世俗的指点会让自己不知所措。为钱而钱会使自己六亲不认,为权而权会使自己胆大妄为,为名而名会使自己巧取强夺。真实的我在刻意的追逐之中,会变成一张张碎片随风飘扬,世俗的我已变得面目可憎。得到了媚俗,失去了真实,要坚定信心,拥有自我。
第7个安慰 极端不可取
有些人常常因为忧虑过度,而导致自己精神失常;有些人却因为麻木不仁,造成自己对任何事情都无动于衷。前者常为寻找理性而痛苦,因聪明过头而衰亡,愚蠢的根源在于什么都懊悔。后者不知悔恨为何物,整天稀里糊涂地生活,活着与死去没有什么区别。
走极端总是惨遭失败,寻找人生的智慧。
第8个安慰 不要过于计较别人的评价
没有一副画是不被别人评价的,没有一个人是不被别人议论的。自己要是沉默寡言,
有人会指责“城府很深”;自己要是善于健谈,有人又会指责“夸夸其谈”;自己要是赞美别人,有人会指责“别有用心”;自己要是善意批评,有人更会暴跳如雷,认为“多管闲事”。
光看别人的脸色,自己还活不活,拥有自我,又不囿于自我。
更多的相关作文素材推荐:
体育活动的作文写作
描写活动的作文写作
6.我的暑假生活作文素材 篇六
今天就让我来讲述一下我的暑假是怎么样的给大家好好地分享一下吧!
炎热的夏天,衬托着我们在暑假里那种夏日的融潮。每年的期末考试结束后,散学典礼宣布我们一年一度的暑假开始了,我都会非常兴奋高兴的,因为我可以有个开心愉快轻松的暑假假期,我可以睡觉睡够饱,然后我可以跟着家人去旅游,到处玩耍增长见识,嘻嘻!所以每年我的暑假是多么幸福,开心的。还记得有一年我的暑假生活是非常难忘的,那一年,刚开始放暑假的第一个星期我就把所有暑假的功课都全部写完,我为什么这么勤劳?因为我不喜欢,在我玩的时候,有功课在拖着我,我份人是一心一意地很快完成一件事情的。功课完成后了,我就帮助妈妈打扫卫生,我把我们家里的所有东西都清洁一次,把所有衣服被铺都清洗一次,因为妈妈年纪都已经比较大了,我自己也是家里人的一份子,所以我每年有空的时候我都会帮助妈妈去打扫家里卫生的,然后剩下的日子,我就会跟着我的朋友们一起去玩耍,去打篮球,探险,等等….
7.热爱生活的高中作文素材 篇七
一、创设习作生活情境, 激发习作兴趣, 引发写作欲望
情境是激发兴趣的催化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写作的基础。教师通过导语激趣、故事启发、图片观察、范例开导、活动参与、调查采访等多种方式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使他们对习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 使学生明白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
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为生活作文积累习作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 文章犹如溪流, 泉源丰盈而不枯竭, 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 丰富多彩的生活为作文提供了取之不竭的材料。
(一) 绝大多数写景状物的习作都要运用到多种观察的方法来积累习作。例如要进行学校风景或家乡风光的习作训练, 教师可以创设情景:同学们, 今天早晨学校接到在外地打工多年的张××的一个电话, 他要把自己在外地出生的女儿送回到我们的学校来读书, 还表示再捐一笔钱支援家乡的学校建设, 但他迫切地想知道我们的学校现在是什么样子后再作决定。学校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们班。同学们, 你们能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吗 ? 能向那位叔叔介绍我们的校园吗?
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校门, 按校园的整体布局——进校门 ( 两边花坛 ) ——操场 ( 体育设施 ) ——操场四周 ( 风景林、绿化带 ) ——教室——办公室学生公寓的顺序进行观察介绍, 记录观察到的重点景物, 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 有重点地进行观察的方法。
随后教师带领学生一同回到教室, 说说自己观察到的学校整体状况, 把想说的话记录下来, 动手写作文。同学们都能写出符合要求的作文, 随后教师评讲优秀作文。
有了这些观察方法和习作经验后, 教师趁机布置课外习作练习:教师准备最近到每个学生家去家访, 但不知道去你们家的道路和你们家的样子, 请你们用手中的笔写出来告诉老师, 好吗?
(二) 多数写人记事的习作素材的积累,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人际交往、各种活动等作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观察;引导学生对电影、电视、戏剧等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精神食粮作对比观察;引导学生对人在不同场合下的语言、动作、神态、表情以及由此反映的心理活动等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观察……学生把观察到的各种素材再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加以归类, 就是丰富的写人记事的习作素材。
在日常生活和日常活动中, 充分运用我们的感觉器官去感知、观察、体验、感悟, 随时随地做一个有心人, 许许多多的习作素材就像股股清泉源源不断地流向我们的头脑, 储存在我们的习作仓库中。
三、引导学生广泛阅读, 为生活作文积累习作素材
叶老还说过:“写作是倾吐, 阅读是吸收, 倾吐能否合乎法度, 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这句话说出了从阅读中积累的重要性。古训“劳于读书, 逸于作文。”“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也正说明了这一点。对于学生来说, 大量的课内外阅读对学好语文、写作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引导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积累。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加强学生对文本中精美的词语和优美的句子进行积累, 丰富自己的词汇和揣摩文本中精妙的表达方式, 从而丰富自己的表达。平时多训练用精美的词语练习说话, 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练习写话;平时培养学生随时摘抄文本中优美句子的良好习惯, 平时多看多读, 不断向自己注入新的优美语言文字的血液。
四、从课堂学习中为生活作文积累生活习作素材
(一) 从语文课堂学习中积累习作素材
语文课本是运用祖国语言的典范, 祖国文化的精髓, 在课堂上我注重语言文字的训练和学生文化素养的感悟。在学习写景的文章时, 我用形象的语言描绘情境, 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感受意境之美;学习写人记事的文章要指导学生品读重点语句, 学习思想品质, 感悟事理之美, 体会人物的心境, 感知人物的形象美。学生在读想中感知到美、欣赏到美、领悟到美, 便会有积累的兴趣。这样学生从课本中收集大量的语言文字信息, 在大脑中储存下来, 长期积淀就为写作奠定了基础。
(二) 从其他学科课堂学习中积累习作素材
从事教育工作十几年来, 我代过很多科目:语文、数学、自然、劳动、美术、音乐、思想品德、综合实践, 甚至英语。每种学科课堂学生都有不同的体验, 也就有了不同的习作素材。
总的说来, 学生积累习作素材是多方面的, 积累习作素材的方法也是多样的, 运用习作素材进行习作的技巧更是千变万化的。引导和培养学生立足实际, 深入生活、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善于积累、乐于表达。培养学生时时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处处做事情中的留心者、日日做生活的记录员, 常常做事情的表达者。“泉源丰富不枯竭, 溪水常流不停歇”“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道出积累习作素材进行写作的奥妙玄机, 引导学生积累习作素材贵在坚持, 功到自然成。
摘要:目前, 小学生作文普遍存在“假、大、空”的问题, 说到底是因为缺乏习作素材, 教师就要从学生生活出发, 激发习作兴趣, 引发写作欲望, 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 从文本阅读中, 从课堂学习中, 在平时练笔中去积累素材, 用锐利的眼光去观察, 用敏感的心灵去感受, 用灵巧的小手去记录, 做到“以我口表我情, 以我手写我心”。
关键词:积累,习作,素材
参考文献
[1]李素环.激趣作文教学一[J].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1 (3) .
[2]张昌军.从课堂中积累作文素材:http://mypage.zhyww.cn/pagex.asp?pgid=6191.
8.挖掘生活素材,学会快乐作文 篇八
关键词:兴趣生活 快乐作文
作文是语文教师面临的重点与难点问题,让学生写出好的文章,是所有语文教师的愿望。然而在以往的作文课堂中,一些教师只看重作文的技巧和结构,不太注重小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导致学生作文空洞,毫无特点。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写他们自己想说的话,写他们个人的独特感受。
一、家庭生活能增加学生快乐写作的积累储备
家庭生活是学生作文的储备库,要让学生达到快乐作文就要让学生写他们的生活经历,让学生融入家庭中,与父母多多交流,多做些家务,让学生体验,表达出他们的感悟,学生就能将“包饺子”“洗蔬菜”等写成富有童趣的文章,那么作文就能充满着生活的气息,体现孩子那纯真的心灵。
例如,母亲节的那天,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母亲的不易,我要求每个学生回家后替妈妈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并把经过与感受用写作的形式表述下来。因为有了亲自实践,所以每个人都有着独特的感受。有的学生写道:“我第一次帮我妈妈洗脚了。我把她的双脚放在了温水盆中,我认真地洗了又洗。”还有的孩子写道:“我帮妈妈洗菜、做饭、择菜、切菜,累得我腰酸腿也疼,我真正体会到了妈妈平日的辛苦操劳。”学生那一次的作文真情流露、生动感人。
二、学校生活是学生快乐写作的催化剂
校园生活里有着太多丰富的教育素材:学校每周一的升旗仪式,让学生燃起了爱国之情;学校每次开展的激烈的运动会,让学生感受到了运动的快乐、竞争的激烈;学校开展的精彩的六一联欢会,展现了学生的舞姿和童声;班级开展的趣味活动,又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汲取着知识。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鼓励学生去图书馆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让学生在阅读中拓展知识面,获得丰富的积累。在班级开展诸如朗诵比赛、诗词比赛、造句比赛等等,于游戏之中,去激活他们的写作灵感。为了让学生自主快乐地写作,我也创设了班内作文选刊,让学生将他们快乐的事情与大家分享,让学生树立自信,又让他们快乐地写作、交流……这些各种各样的校园活动就是他们独特的校园生活,是学生快乐作文的催化剂。
三、社会生活是学生快乐作文的源泉
社会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每个孩子都会有他不同于他人的生活经历与感受,这些又影响着学生的思想。他们作文里表达出的天真,又是儿童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有一次在作文课堂上我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心愿。有的学生说,“我的心愿是多挣钱”,有的人说,“我的心愿是住别墅”,有的说:“我要当一个警察”……面对学生千奇百怪的心愿,我对他们能说真话的行为予以了充分的肯定,同时我又对他们当中稚嫩的认识做出了正确的引导。因为习作指导中就要求为学生的自由写作提供条件和空间,尽量减少对学生写作的约束,鼓励他们真实表达。又如在一次作文课堂中,我出示了“梦”,让学生组词或者补充成题目,这样就给了学生足够的空间,学生思维极其活跃,许多学生消除了之前对写作文的害怕心理,他们发觉自己有东西可写,就非常乐意去写。我经常会在作文课堂中,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点,去激活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写作的欲望,使其快乐写作。社会如同一所大学校,拥有广阔的空间,因此教师要让学生积极地参加一些社会活动,让他们关注社会现象,体验社会生活,激发他们写作的欲望。例如,我组织学生给留守儿童献爱心,并且给留守儿童的父母写一封信,让他们对子女多加关爱;让学生观看节目《中华好诗词》,使其体验祖国灿烂的文化;组织学生去观察城市的环境卫生、交通情况等等,这些活动既拓宽了视野,又丰富了思想。印象较深刻的一次我让学生观察人们的文明礼貌情况,并将所看到的写下来,学生写了不少帮助老人、帮助残疾人的好人好事。
四、自然生活是学生快乐写作的基础
美丽如画的大自然,应该不仅仅属于那些画家,更应该属于属于小学生。让学生走进美丽的大自然,开展“我与春天有个约会”“我与小树一起成长”“我给小鸟做个窝”等活动,让学生去细致地观察那些自然美景,让孩子们细心地感受我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美。
总之,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方法,又要发展他们的个性,让其快乐作文,放飞思想,享受快乐!
参考文献:
[1]徐施凤.快乐生活 快乐作文[J].小学教学参考,2013(07).
[2]张悦欣.践行快乐作文,感知写作快乐[J].学周刊,2015(01).
[3]张珉敏.快乐作文 享受快乐——听快乐作文《比手劲》有感 [J].现代企业教育,2010(10).
[4]桑春秀.浅谈如何指导学生快乐地写作[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08).
9.我的住校生活初中作文素材 篇九
一学期的住读生活,我们住读生并没有太多离家的感觉,倒时时有家一般的温馨。学校里日新月异的校园环境让你感到新奇;冬天也开满了鲜花的花坛,让你感觉仿佛进入了春的世界;路旁青绿色的兰草,几棵高高耸立的雪松,让你感到美极了!
平时的常规课上,老师们总那么耐心;有时到多媒体教室里,和其他几个班级一起进行学习,总感到那么新颖;微机课上,大家一人一台电脑,随时可以查到各种各样的资料,也可以浏览各种网站;阅读课上,那么多图书杂志让你不知道看哪一本呢!
今年,学校对宿舍楼的外层粉刷得好漂亮了,每一间都增加了洗手间和空调。生活老师对我们像妈妈一样,细致又耐心。她教我们如何整理好床铺,如何收拾好自己的衣服,让我们养成了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在教室里学习了一天 ,回到宿舍后,我们就好像回到了家里,有无比的温暖和快乐。
“起床啦!”早晨,老师的声音是那么清脆,我们应声起床,迅速穿好衣服,立即理自己的床铺(不过,如果你的被子没有叠好,老师就会要你重叠,直到符合标准罗),然后赶快去涮洗间,刷牙洗脸,奔向教室。
中学生活一学期了,初次离开家庭独自住校生活,我们有了一种长大的感觉。记得老师说过 ,知识也许不是最重要的 ,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和本领,保持一颗上进和旺盛的求知心态,这才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呢,我们思考着。
10.旧鞋子的新生活作文素材 篇十
一天,小松鼠、小野牛、小老虎、还有小狮子发现了三双旧鞋子,有妈妈漂亮的高跟鞋、宝宝可爱的小童鞋、爸爸大大的皮靴。
“咦?这是谁的鞋子?”小野牛问。
“是我的!”突然老鹰向它们飞了过来,抓上鞋子就朝一座大山飞去。突然,一阵寒流冲来,老鹰被吹得晕头转向,不由自主地松开了爪子,鞋子就快速地掉到了悬崖中。
恰好一只鼹鼠走过,它发现三双鞋子在它的前方,它急忙地跑了过去,拿了起来,说:“人类的鞋子怎么在这里呢?算了!还是带回家吧!”说着,它拿上鞋子往家里走去。走着走着,鼹鼠发现自己迷了路,它东看看、西瞧瞧,看到了一个很大的通道,就走了进去,因为它不知道这里是下水道。它从第一个下水道滑到了小溪里,又从小溪被冲到了小河里。就在这时,河狸冲了过来,把鞋子抢走了。它一边快速的游,一边慢慢的想着:嗨,多么傻的鼹鼠,它要回去为什么要来我们家里呢?难道它要给我们送东西吗?不管是不是,我还是逃走吧!
这时,它撞上了一个奇形怪状的大东西,原来是一条大鲤鱼,它吓得全身发抖,把手上的鞋子放了下来,急忙地游到了安全的地方。
11.浅谈高中语文作文素材的积累 篇十一
【摘 要】通过日常作文教学,发现学生普遍存在惧怕写作文的心理这个问题,笔者认为积累作文素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作文素材 观察生活 阅读
在高考试卷中,作文所占分值比重大,因而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同时,作文教学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因为在日常写作中,多数学生表示不喜欢写作文,甚至害怕写作文。学生害怕写作文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看到作文题目时感到无从下手或者无话可写。究其原因,主要是作文素材匮乏。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算是课堂上老师如何讲授写作方法,如果学生胸中无“墨”,那么在考场渴望写出一篇美文简直就是缘木求鱼。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写出一篇高分作文,没有足够的素材积累是不行的。由此看来,在作文教学上,就得明确地告诉学生,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即必须积累素材。而素材的积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积累作文素材从观察生活点滴开始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无材可写的根源在于不善于观察。因此,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与思考生活,做学生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的引路人。
在作文指导过程中,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要让他们学会思考,生活中发生在身边的事哪些是主要的,那些是次要的,哪些人、事、物可以忽略不计,哪些细节可以发掘出深层涵义。此外,还需要鼓励学生去发现和理解生活中的人、事、物,并上升到理性地剖析本质的高度。笔者在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前,总是尽可能指导学生通过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去捕捉生活素材。诸如写人,可以让学生观察他的一举一动所透露出来的情绪变化;写事,可以让学生写事情发展变化及其结果;写物,可以让学生写各事物之间或事物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样,学生就会感到有材料可入文,真正做到有感而发。
总之,认真、仔细地观察生活中的人、事、物,对于作文素材的积累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二、积累作文素材,关键是课内外阅读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现在的中学大多采取封闭式管理,各个科目知识点的强化训练使得学生几乎没有时间看电视、听广播。整天在学校苦读的学生无法融入生活的海洋中去。因此,作文素材的积累还得放在课内外阅读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是书本。
首先,语文教材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可供学生进行创造性习作的资源
在课堂上,很多课文的事例就是写作中的素材,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名人逸事、凡人琐事等都有涉足。学生在书中阅读到的内容,都可以直接地为作文服务。如2005年南通一考生在考场作文中写道:“……你从哪里来,带着淡淡的芳香;你又将身往何方,吟唱的词阙余音绕梁。你号易安,可却颠沛流离了一身;你原是小家碧玉,可那铮铮傲骨硬是比那苟且偷安的男人要刚强。是你啊,散发出生命芳香的美神——李清照。读你,始于读《漱玉词》,从‘斜偎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的青春纯情到‘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相思情长。从唱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到《声声慢》‘寻寻觅觅的悲吟,我似乎读懂了你。快乐对你来说总是短暂的,你弱小的身躯挑起的是沉重的国愁家恨啊!那只曾载着你‘兴尽晚回的小舟如今也‘载不动许多愁了。”
在高考备考期间,笔者要求学生细细体会课文中优美、精彩文段中作者的感情色彩,并要求他们学以致用。然后我给学生布置一些话题比较宽泛的作文,让他们尽量用课文中的事例作为作文素材,比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同是无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等。有很多学生在课余时间加强诵读,既解决了作文素材贫乏的问题,也加强了高考卷中背诵默写题的训练。
语文课本中的《项脊轩志》这篇文章,通过记物来记家庭琐事,字里行间都体现了怀念祖母、母亲、妻子的深情。這份深厚的亲情,必能感染到学生。有个学生在反复诵读这篇课文之后,就写了一篇关于亲情的作文——《生活甜如蜜》。她在作文中写道:“高三了,学习不轻松的我到了周末就会疯狂补眠。一个阳光极其灿烂的周六,我从美梦中醒来,才惊觉已是下午三点。妈妈推门进来,‘懒虫虫,终于起床了!饿不?这里有饺子,赶紧过来!我闻到了饺子的香味。还真饿了。妈妈在旁含笑看着狼吞虎咽的我,一脸满足。我停下筷子,久违了,妈妈那含笑的面容,她那满足的幸福神态,让我不由得心痛。回校的时间到了,我小跑着下楼。不经意间回了一下头,看到妈妈在阳台一闪就不见了。我开始明白,每次离开,总感觉有人在后边目送我,那是妈妈啊!妈妈就这样用无声的方式表达她对我的不舍,她对我的关切。而我,总会自觉不自觉地忽略她的爱。对不起,妈妈!晚风轻轻吹过,带来了花的香味,我深深地吸着,贪婪地吸着,吸到肺里。生活甜如蜜,只因为有她,妈妈……”这位学生把妈妈对自己的爱通过一系列生活细节带入作文中,从而也让我们更好地感受了《项脊轩志》中那份浓浓的亲情。
其次,作文素材的积累离不开课外多渠道的阅读
阅读不仅仅是要求学生学习语文课本内的范文,还包括大量、多渠道的课外阅读。文章读得多了,胸中的“墨”方能越积越多,布置他们写作文也就不至于感觉无东西可写,而良好的教学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因而,在作文教学实践中,笔者每周给学生一节自由阅读课,他们可以在教室阅读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或者到学校图书馆去浏览报纸及一些杂志。此外,还要求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做好读书笔记,在读中自悟,在读中自得,概括散文中的小型故事、摘抄其中的好词佳句,摘录议论文中的古诗名句和名人名言、哲理性例证等。由此,学生的作文素材便越来越多了。
当然,积累作文素材的方法途径还有很多。笔者认为,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只要是对学生积累作文素材有利的,都应该鼓励他们去尝试一番。因为我们作文教学的目标都是一样的,就是渴求学生不畏惧写作文,喜欢上写作文,并且能写得好!
12.热爱生活的高中作文素材 篇十二
一、观察农村自然景色
春夏秋冬四季之景的变换, 只有每天和大自然亲密接触的人才会深有感触。农村学生每天走在田间小道, 头迎朝阳脚踏晨露, 睁开眼睛即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 但是他们身在自然中却对景物视而不见, 根本不会把所见、所感抒发出来。对此, 教师要及时提醒学生观察发现, 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去体验。如, 春天的时候, 教师可以带着学生去踏青, 到田边、树林观察小草刚刚泛绿的情态, 理解诗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含义。夏天可以让学生在正午时分到教室外面感受五分钟, 去观察花草树木在烈日下是怎样的状态。冬日的乡村更显萧条, 如果北风吹来雪花, 可以让学生到操场上真切地感受一次“掷雪球”、“打雪仗”, 观察一下雪花的形状。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写入作文, 效果一定比坐在教室里空想要好得多。农村的生活素材是学生作文写作的源头活水, 教师要引导学生做个有心人, 随时捕捉丰富的材料。
二、获得农村生活感受
农村的生活丰富而生动, 尤其是农村里的游戏活动特别多, 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非常开心地做游戏。但是在小学生的思维里, 并不能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游戏活动和作文联系起来, 当教师布置作文“最有趣的事”时, 学生依然脑中无物。所以, 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及时联系, 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现在很多农村学生不愿意干农活, 所以对“粒粒皆辛苦”的理解只停留在字面意思, 这是对农村生活素材的浪费。农村学生有接触农村的优势, 春耕秋收时, 学生可以帮着家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 通过亲力亲为, 将务农活动转变为珍贵的作文素材。教师在布置作文题目的时候, 也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 书写真实的感觉。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 对农村的生活有着更加独特的感受, 情感的丰富便可以避免作文中的虚构。小学生作文中的通病就是“泛泛而谈”, 大话、套话特别多, 说上一通废话, 篇幅就占去了一半, 加上开头结尾就完成了, 洋洋洒洒却空洞无物。学生通过农村生活的体验, 将感受形成文字, 字里行间就生动得多。所以, 农村生活是作文素材的珍贵来源, 身为农村学生更不可浪费。
三、开展积累写作竞赛
竞赛是小学生比较喜欢的方式,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积累写作比赛。教师可以在每周都安排素材积累归纳总结课, 先让学生在小组之间进行比较, 每个小组的学生经过筛选, 剔除重复事例, 叠加个数, 评出素材积累最多的小组。然后组内成员之间也要进行评比, 评出素材积累的“有功之臣”。素材积累竞赛可以督促学生归纳更多的写作素材用于作文写作中。
素材的大量积累是打开写作思维的第一步, 如果不能有意识地把素材灵活地用于作文写作中, 所积累的材料将是一堆垃圾。所以,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自己的积累中筛选出适合题目的材料, 整合雕琢, 打造出高质量的文章来。作文比赛可以两周进行一次, 每次的作文比赛都要有比较突出的主题, 如, 开头技巧的运用, 修辞手法的体现, 人物描写手法的运用等, 每次只是一个点, 训练重点突出, 效果也比较好。学生喜欢竞赛的方式, 参与的热情往往比较高, 另外, 作文竞赛也刺激着学生对生活素材的整合, 能够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农村生活素材的重要性。
13.我家的幸福生活素材优秀作文 篇十三
第一朵——爸爸。我的爸爸可以说是非常奇葩。他每天挺着西瓜肚,躺在沙发上,吸着香烟。有一次,妈妈让爸爸去倒垃圾,爸爸拎着垃圾袋,站在门口,低头看手机,还时不时发出一阵笑声。过了10分钟,妈妈让我去看看爸爸去哪儿了,我来到门口,看到爸爸还在站在那里,我赶快催他:“爸爸,快去倒垃圾吧!”爸爸听了我的劝告,这才捧着宝贝手机懒洋洋地走下去。丢垃圾就丢了半个多小时,你们说,我的爸爸是不是个“奇葩”?
我们家的第二朵“花”——妈妈。我的妈妈很臭美。有一次出门购物,妈妈坐在化妆桌前,往脸上涂“美白霜”、“精华”、“BB霜”……一大堆东西。一瞬间,她的黄脸就变得白里透着红,随后她又往眼角涂眼影,往脸颊上抹腮红,最后涂唇彩又涂口红,还不忘喷上香水。好不容易等她打扮好了,我们以为终于可以出发了,谁知她又跑到阳台上打开美颜拍出360度无死角的照片,还要用上滤镜!就这样,我们在旁边眼睁睁看着她从5点打扮到7点,我们购物的时间全被浪费了!
接下来的三朵就是我和我的两个弟弟了。我是个马大哈,学习总是很粗心。我的弟弟则是一个贪吃鬼,半夜总会偷吃零食。我的小弟弟今年2岁,是一个萌娃,我叫他帮我拿东西时他总会帮我说一句:“好的”。那可爱的样子总让你觉得很萌。
14.慢生活的高三作文素材800字 篇十四
早早的,我坐在教室里,瞬间平下一颗猛跳的心,一头扎进题海中。
很奇怪,今天同桌来得格外晚,我暗自欣喜,我比她多学一会,一点一点就超过她了!在刚要打铃的那一刻,我才见她不慌不忙地走进来,我带有点嘲讽地问她:“怎么来这么晚啊?”她不慌不忙的地掏出书,侧过身来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我:“你有没有发现今天的天特别美啊?”天?我一下子被问住了。一路上眼镜都盯着学校的方向,哪里注意天是什么样的啊!我微微地摇摇头。她转正身子继续整理桌子上的书,一边对我说:“今天的天特别漂亮,天特别蓝,薄云若有若无的,好像几缕青烟袅袅,而且东边太阳把云都染成了火红色,一层一层的,真是好看极了!”
我渐渐停下了手中的笔,一面想着她描绘的场景,一面看着窗外的天空,却什么也没有了。我后悔当时没有停下来看看一看天。我究竟在忙什么?我火急火燎地深入题海,得到的很多,失去的更多_。
我的生活也是如此,匆匆地来到这世上,追赶着所谓的“快节奏”“快生活”。倘若我跑到一个节点时,人们问我:“一路上风景如何?”我也只得茫然四顾,还有回头看的机会吗?我疯狂地向前跑着,眼睛里只有终点的横幅,至于结果怎样,无谓,我失去的太多太多。
当下有一个火热的词“慢生活”。有些人曲解了它,认为这是懒散,这是惰性,是一个追求者所不应该有的。事实上,“慢生活”并不是提倡拖延时间,而是提醒生活在高速发展的时代的人们,慢下来关注心灵与自然,在工作和生活中适当放慢速度。约翰?列侬曾说:“当我们正在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生活已经离我们而去。”“慢”是一门艺术。有些国家更是重视慢生活。意大利人贡蒂贾尼成立了“慢生活艺术组织”,2月19日首个“世界慢生活日”的口号是“关心留住身边的美好”。从起,全球已诞生135个“慢城”,这个数字还在继续增长。
慢下来,关心身边的美好。人至晚年,后悔的不是当初失去了多少美好,而是有多少美好,是在你百忙之中,错过,不返的。
15.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找作文素材 篇十五
一、在上学的路上找
清晨, 学生背着书包, 迎着朝阳, 怀着愉快的心情去上学。下午, 伴着夕阳的余晖, 他们又带着满载而归的喜悦心情回家。这样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 在上学路上经过的自春夏到秋冬景色有不同的变化, 走到路上遇到的人和事也不同, 心情也就随着人或事变迁。我平时注意引导学生把每天在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感写在日记里, 这些材料积少成多, 学生的知识“库存”丰富起来。后来我教他们写《上学路上》《我最敬佩的一个人》《我最喜欢的一处景物》等文章时, 很多同学描述得有声有色, 用自己的笔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对野外生活的喜爱之情。
二、在社会实践的路上找
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的一种活动。我们每年带领学生到社区帮助孤寡老人。回来后, 我让同学们说说:帮助老人的感受怎样, 和平时在家里的劳动, 感觉有什么不同?帮助老人时的心情怎样?然后我让他们写《有意义的一天》《难忘的一天》。由于他们身临其境, 有切身体会, 所以写起来生动感人;因为他们先说后写, 所以他们写得条理清楚, 语言流畅。写出了劳动是多么地艰辛, 从心里他们意识到了劳动是光荣的。这样既写出了优美生动的文章, 又培养了他们的观察、感受能力, 作文水平在劳动中得以提高。
三、从电视中找
在科学日益发达的今天, 电视已进入千家万户, 这个世界已变得精彩纷呈。各种科学技术一日千里, 教育教学观念也日新月异。而对于一个小学教师来说, 要想引导学生写出一篇篇新颖优美的文章, 那就需要了解社会, 展望外面的精彩世界。这样学生才会有材可取、有话可说、有文可写。孩子们要想拓宽视野, 了解世界, 丰富题材, 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电视。俗话说:“秀才不出门, 能知天下事。”所以我平时注意引导学生有选择地观看一些对自己学习、写作有帮助的节目。譬如:历史题材的电视剧、文学名著、科幻故事以及各种文艺节目、少儿动画片, 等等。让学生回顾过去, 展望未来, 纵观古今社会的各种变迁, 了解外面精彩的世界。从电视中去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生在写《20 年后的我》《未来的……》等想象作文时, 他们就有了对未来社会的了解, 就会出口成章, 顺利地写出新颖优美的文章来。
四、在成长过程中找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 但对于小学生来说, 才刚刚是一个开始。可是, 毕竟他们已经历过六七年的学习生活。在思想启蒙阶段, 一些人或事、景或物都已在他们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所以我平时注意引导他们从自己的生活中去发现, 从自己经历过的事情中去积累, 从游览过的景物中去捕捉。他们在不经意间就积累了材料, 丰富了题材。比如在写《记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人》《难忘的一件事》《某次游记》等作文时, 学生就自然而流畅地写出作文来, 不会因无话可说而东拼西凑。
五、在课外活动中找
小学生活丰富多彩, 儿童们也天资聪颖, 各有擅长。我平时就多组织第二课堂等各种课外活动, 成立舞蹈、绘画、书法、棋艺小组等开发学生的潜力, 发挥学生的特长。让他们多动手、动脑发明小制作, 让他们身临其境参加各种文艺活动、各项文体比赛, 并随时让他们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和当时的场面。事后让他们写《记一次体育比赛》《难忘的游记》《自己的小发明制作》《第一次学会了……》等活动性作文时, 学生就会欣喜万分, 大胆展示自己的辉煌, 不会因题材缺乏而惧怕作文课, 从而写出生动、有趣的文章来。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又强化了他们的写作能力, 还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16.热爱生活的高中作文素材 篇十六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有种生活在别处的现象。一些人开车到家后,常常要坐在车里发一会儿呆,才慢吞吞地打开车门;一些人忙完一天的事务,明明累得不行,躺在床上忍不住还要打开手机,玩上一小时才能心甘情愿入睡;还有一些人在工作的时候——哪怕是需要全神贯注的工作——就像我此刻正写着稿子,也要打开音乐、视频,“听个响”,否则总感觉哪里缺了点什么,心气浮躁。还有一些人——也许是今天的大多数人——更是要不断以“新鲜感”喂食的:新鲜的知识、新鲜的故事、新鲜的社交等。他们还会说:“老在这一个景点待着有什么意思,去下一个地方看看吧。”
读了这段材料,你有何感想?请联系实际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不能脱离现实,题目自拟,文体自定,不能抄袭、套作。
【名师题解】
这则新材料作文的材料部分由两大部分组成;首句是整个材料总领句,后半部分列举了生活在别处的生活现象。总体看,结合材料,理解“生活在别处”的深刻内涵即可准确立意。
角度一:生活在别处的第一种现象,列举了四类人——开车的人、睡觉的人、工作的人、写稿的人。这类人在做应该做的事时,总是发会儿呆、打开手机、音响、视频等,否则总感觉哪里缺了点什么,心气浮躁。这反映出来的是一种温和的、不易觉察的对生活的厌倦感。他们按部就班地工作、休息、社交,持续一段时间,就会形成一个模式。一旦感到这个模式没什么意思,就忍不住想开个小差,跳脱到主线之外,哪怕只是几分钟、几小时,“生活在别处”。动静更大一点,则是“生活为何于我长戚戚也”。为此可以立意去写:“生活需要保持一种热度”“心有宁静,春暖花开”“善于找寻生活的乐趣”等。
选材小贴士:这个角度作文,选材时要想有亮点,就需要不走寻常路。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此种生活现象的文化名人素材加以论证,例如三毛、张爱玲、迟子建等具有细腻情感的作家论述。三毛、张爱玲爱情失意,于是感受到了周遭生活的没意思,进而选择“生活在别处”——将美好的生活当黄连一样慢慢捣碎,细细品尝。而迟子建却选择发现当下生活的美好,拥抱“春暖花开”的生活,始终保有着对生活的热度,进而写出了《额尔古纳河右岸》。这些事例很有文化气息,能显现学生深厚的积淀。
角度二:生活在别处的第二种现象,列举了一些不断以“新鲜感”喂食的人,他们要新鲜的知识、新鲜的故事、新鲜的社交等。他们还会说:“老在这一个景点待着有什么意思,去下一个地方看看吧。”这种现象可以正反辩证地看。
从反面看:这类人总是生活在未来、生活在“新鲜感”中,而忽略了当下生活的美好,总觉得生活总是老面孔,少了新意,缺了情调,这种生活态度其实要不得。为此可以立意去写:“活好当下”“发现当下生活的美”“生活何必那么匆忙?”等。
选材小贴士:这个角度的选材要准确抓住立意展开。材料立意侧重强调的是一些人忽视当下、怨天尤人、觉得生活没有新意,而将眼光盯在远方,到头来一切都是一场空。选择素材时,重点抓住活在当下的事例展开论证即可。例如,陶渊明活在当下,发现了生活的美,写出了优美的田园诗篇;苏轼活在当下,发现了赤壁之美,写下了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千古绝唱。这些事例就很典型。
从正面看:“老在这一个景点待着有什么意思,去下一个地方看看吧。”也可以理解为这是一种积极的生活状态。因为这个世界真的很丰富奇妙,真的有很多“新鲜的风景”,只有那些敢于去追求新生活的人,才会领略人生的如画风景。“生活在别处”就是看“不一样的风景”,品味不一样的人生。为此可以立意去写:“生活在别处”“生活的意义”“人生是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世界这么大,我要去看”“品尝生命别样的滋味”“寻找生命的香巴拉”等。
选材小贴士:这个角度的素材选择较为容易,但选择时如何做到典型、新颖,需要细细思量。思考的方向可以是“常中出新”,让常例翻出新意;也可以是“新例诱人”,让新例散发光芒。例如,郑钧的歌曲《回到拉萨》:“回到拉萨,回到布达拉。在雅鲁藏布江把我的心清洗,在雪山之巅把我的魂唤醒……”素材巧妙一转,就可论证“去下一个地方看看”“生活在别处”的主题。
【高分素材】
素材一:高晓松,诗和远方一直在
学生时代,高晓松曾在天桥下弹琴,一天下来得到了5毛钱,然后花4毛7买了盒烟,一口饭没吃。当时1毛5可以买一袋方便面,但是高晓松说,他需要烟。21岁生日那天,他一个人在清华宿舍摆了三张馅饼,他想要是有人来宿舍看他,就一起分享这些馅饼。可是,直到熄灯,都没有一个人来。他独自吃光了全部的冷硬的馅饼,钻进冰冷的被窝。不过,他说自己一点儿都没有难过,因为他拥有诗和远方。这句话,妈妈从小就反复告诉他,所以他从不为眼前的一切悲伤,反而经常被记忆中的昨天和遥远的未来所打动。直到今天,他和妹妹的理想,依然是用所有的积蓄将这个浩瀚的星球走遍。
素材点拨:这个素材在于说明生活的苦楚并不可怕,只要生活在“别处”,只要有对未来的梦想,人就有希望。我们可以运用这个素材去阐述“去下一个地方看看吧”“寻找生命的香巴拉”等主题。
素材二: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西班他们刚走,雨就来了。在这之前,连续半个多月,太阳每天早晨都是红着脸出来,晚上黄着脸落山,一整天身上一片云彩都不披。炽热的阳光把河水给舔瘦了,向阳山坡的草也被晒得弯了腰了。我不怕天旱,大地旱得出现弯曲的裂缝,在我眼中它们就是大地的闪电。
我回到希楞柱,坐在狍皮褥子上,守着火塘喝茶。以往我们搬迁的时候,总要带着火种。达吉亚娜他们这次下山,却把火种丢在这里了。没有火的日子,是寒冷和黑暗的,我真为他们难过和担心。但他们告诉我,布苏的每座房子里都有火,再也不需要火种了。可我想布苏的火不是在森林中用火镰对着石头打磨出来的,布苏的火里没有阳光和月光,那样的火又怎么能让人的心和眼睛明亮呢!我守着的这团火,跟我一样老了。无论是遇到狂风、大雪还是暴雨,我都护卫着它,从来没有让它熄灭过。这团火就是我跳动的心。
nlc202309090153
素材点拨:这则素材颇为典型,主人公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仍能保有对生活的乐观,一切在她的眼中都显得美好。抓住这一点,可以论述“活好当下”“保持生命热度”的主题;另外,以布苏为代表的年轻人的搬迁离开,追求新生活,又可以去论述“生活在别处”等主题。
【素材演练】
万水千山走遍
刘蔚婷
生活中,无数的人都在一天天重复着昨日的故事,而那些永远追求鲜活人生的人们,勇敢地跳出了时代的怪圈。他们厌倦重复、打破重复,一次次更新自己生活的框架,走向了新的生命。生活这么好,我们何不趁还来得及去把万水千山走遍,去开启一段旅程,给自己一个美梦、给人生一段幸福?
“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硬汉海明威用自己的作品写尽了一生的勇气及考验。从出生到离开这个世界,他一直在与秩序对抗着,脱离固有生活的轨道,走遍万水千山书写自己金戈铁马的传奇。他的文字从不缺乏激情——描写战争,冷静而残忍;描写人性,凛冽而嘲讽。一战、二战的枪林弹雨也掩盖不了他的豪情与意气。多少人曾震撼于他笔下的痛快淋漓,却从未想过他一路向前、万水千山走遍的坚定和勇气。
“每个人要为自己的现状负责,要抉择自己的生命,这才叫存在。”而现实中的我们,冗繁的生活早已磨平了勇敢和激情的棱角,让我们安于原有的安定,狠不下心来让一场渴望已久的梦成真,只能在角落里叹息,羡慕他人的人生。
还记得《额尔古纳河右岸》吗?额尔古纳河逆流流淌着的,是一个弱小民族文化传承的不灭灵魂。世世代代的人们看老了雨雪,雨雪也看老了他们。然而岁月的流逝却怎么也苍老不了那颗不熄不灭如火种般跳动的心——那是坚忍勇敢的鄂温克族人生生不息的证明!他们从熟悉每一滴雨飘洒的方向的土地上,启程离别了,离开了森林、离开了亲人……为着这个民族精神文化的火种永不熄灭,走遍万水千山,走向发展,走向新生。这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为何延续传承的秘密,这是每一个勇敢者、开拓者不变的初心。
我们总能相信,勇敢和重新开始会治愈伤痛,为我们旧有沉寂的生活带来新生,让我们重新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人要怎样才能不去呢?要死掉一颗心才可以啊!”三毛走遍了千山万水去舒缓她的伤痛。从生命的荒凉之地走向繁华和新生,她对生命有了新的感悟,也有了希望与力量。这些旅程滋养了她的生命、她的文字,让她笔下的每一个故事更加丰满充实。
走吧!趁着时光正好,借着那颗有些勇敢、想要重新开启生命的心,将万水千山走遍,走向新生、走向幸福。也许,这就是生活在别处的精彩……
【教师点评】
这篇文章最大的亮点就是“一线串珠”的结构模式。文章中心论点极为集中,就是“要让人们挣脱单调的生活,生活在别处,万水千山走遍”。为了论证论点,作者以“万水千山走遍”为主线串起“海明威”、“《额尔古纳河右岸》”、“三毛”三个各有侧重的素材,集中打靶式连串说理,有力度,有层次,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编辑/于智博
17.友情的高中作文素材 篇十七
在中国的历史上,李白与杜甫的友情是除俞伯牙和钟子期之外最被推崇的了。但他们的交往,也是那么短暂。相识已是太晚,作别又是匆忙,李白的送别诗是:“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从此再也没有见面。多情的杜甫在这以后一直处于对李白的思念之中,不管流落何地都写出了刻骨铭心的诗句;李白应该也在思念吧,但他步履放达、交游广泛,杜甫的名字再也没有在他的诗中出现。这里好像出现了一种巨大的不平衡,但天下的友情并不以平衡为条件。即使李白不再思念,杜甫也作出了单方面的美好承担。李白对他无所求,他对李白也无所求。
有时友情也是需要用方法来维持的。
一个比较软的办法是淡化友情。同样出于对友情稳固性的不信任,只能用稀释浓度来求得延长。不让它凝结成实体,它还能破碎得了么?“君子之交谈如水”,这种高明的说法包藏着一种机智的无奈,可惜后来一直被并无机智、只剩无奈的人群所套用。怕一切许诺无法兑现,于是不作许诺;怕一切欢晤无法延续,于是不作欢晤,只把微笑点头维系于影影绰绰之间。有人还曾经借用神秘的东方美学来支持这种态度: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羚羊挂角,无迹可寻……这样一来,友情也就成了一种水墨写意,若有若无。但是,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友情和相识还有什么区别?这与其说是维护,不如说是窒息,而奄奄一息的友情还不如没有友情,对此我们都深有体会。在大街上,一位熟人彬彬有礼地牵了牵嘴角向我们递过来一个过于矜持的笑容,为什么那么使我们腻烦,宁肯转过脸去向一座塑像大喊一声早安?在宴会里,一位客人伸出手来以示友好却又在相握之际绷直了手指以示淡然,为什么那么使我们恶心,以至恨不得到水池边把手洗个干净?
另一个比较俗的办法是粘贴友情。既不拉帮结派,也不故作淡雅,而是大幅度降低朋友的标准,扩大友情的范围,一团和气,广种博收。非常需要友情,又不大信任友情,试图用数量的堆积来抵拒荒凉。这是一件非常劳累的事,哪一份邀请都要接受,哪一声招呼都要反应,哪一位老兄都不敢得罪,结果,哪一个朋友都没有把他当作知己。如此大的联系网络难免出现种种麻烦,他不知如何表态,又没有协调的能力,于是经常目光游移,语气闪烁,模棱两可,不能不被任何一方都怀疑、都看轻。这样的人大多不是坏人,不做什么坏事,朋友间出现裂缝他去粘粘贴贴,朋友对自己产生了隔阂他也粘粘贴贴,最终他在内心也对这种友情产生了苦涩的疑惑,没有别的办法,也只能在自己的内心粘粘贴贴。永远是满面笑容,永远是行色匆匆,却永远没有搞清:友情究竟是什么?
友情本是超越障碍的翅膀,但它自身也会背负障碍的沉重,因此,它在轻松人类的时候也在轻松自己,净化人类的时候也在净化自己。其结果应该是两相完满:当人类在最深刻地享受友情时,友情本身也获得最充分的实现。
现在,即便我们拥有不少友情,它也还是残缺的,原因在于我们自身还残缺。世界理应给我们更多的爱,我们理应给世界更多的爱,这在青年时代是一种小心翼翼的企盼,到了生命的秋季,仍然是一种小心翼翼的企盼。但是,秋季毕竟是秋季,生命已承受霜降,企盼已洒上寒露,友情的渴望灿如枫叶,却也已开始飘落。生命传代的下一个季度,会是智慧强于博爱,还是博爱强于智慧?现今还是稚嫩的心灵,会发出多少友情的信号,又会受到多少友情的滋润?这是一个近乎宿命的难题,完全无法贸然作答。秋天的我们,只有祝祈。心中吹过的风,有点凉意。
友情,它到底是什么。
友情
有一种情叫亲情,那是低档风雨的盾;有一种情叫爱情,那是生死相随的心;有一种情叫友情,那是患难与共时的相守相伴。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记》写出了多数友人在离别时的牵挂与不舍。朋友,用本山老师的话说就是月月有关系的人。他们不会在乎你是否有钱,是否漂亮,是否有地位。更不在乎你是否有权,是否有势。他们只在乎你的人和你的心。当你开心时,他们会默默地守候你的笑容;当你难过时,他们会想办法哄你开心,甚至陪你难过;当你生气时,他们会厚着脸皮的去找你道歉。。不需要说什么却知道你要做什么,不会刻意的注意你你却始终在他们的视线里,当你受欺负时第一个打抱不平,当你需要帮助时第一个挺身而出。这就是朋友,这就是友情。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事业有成的人,为了测试谁是真朋友谁是假朋友,他故意打电话借钱,第一个电话打通了,而那边的人回答的却是手头紧,第二个电话打通了那边的人回答的却是周转不开,就这样第三个电话,第四个电话,第五个电话就这么打了下去,几乎所有人都用不同的理由拒绝了,当它快失望时,最后的几个电话却给了他无限的温暖与感动。‘还以为啥事那,不就是借钱吗,借多少告诉我,我钱要不够给你出去借去,兄弟这不差事,有事吱声啊’这是最后的几通电话中一通电话里的对话。‘我当时都失望死了’他说‘本以为身边的都是真心朋友,谁知道……诶’这个小故事虽然短但却说明了一个问题,那些经常在你身边虚张声势,在你发财是靠近你的人,都不算是真正的朋友,只有那些在你困难时依然在你身后的人,才配称之为朋友。
友情是等同于爱情亲情,虽然不是同一血脉,却胜似是同一血脉。
友情
友情是一缕和煦的春风,吹拂着我们青春的脸;友情是一弯七色的彩虹,驾起了我们心中的桥梁,连接起我们彼此的鸿沟;友情是一场清爽的沐浴,洗涤了我们的屈辱与污渍;友情是一道从天而降的闪电,扫清我们成长旅途中的障碍。
还记得我们一起走过小学初中的日子吗?那时候,曾经有无数个夜晚,在幽深的小道上,在昏黄的路灯下,我们一起望着夏夜的星空,数着满天的繁星;你是我的知音,我当俞伯牙,你当钟子期;我是你的学习助手,还记得那滚滚历史长河涌进你脑海的情景吗?在学习之余,哪怕是紧张的初三,我们也一起谈天说地,如果有酒,非“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不可。你经常讲一些恐怖故事,吓得我夜里常做恶梦。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我知道你为人处事很坚强,但你学习不执着,任你的书籍一片清闲,任乌鸦在你的考卷上乱飞。我曾天真地想,要是我们都能考上全市最重点的高中该多好啊!
还记得分别那一刻吗?你要到异地学习,我也要到县城求学。一个“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个“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一隔,就是三年。三年来,我只能听到你的声音,只能从梦里遇见你。但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想起你的慈祥面孔,想起你的真诚话语,就像躺在夏夜的草坪上遥望那深邃的天空,就像站在高山上看那奔腾的流水,就像跨上骏马驰骋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就像是长出了双翅膀想要飞向那九天云宵。千万里路,万水千山阻隔不了我们的友情;时空的穿跃,雷霹电击磨损不了我们几年来形成的友谊之舟。每次我失落时,我都会想起你,因为你会给我战胜磨难的勇气,你也总会打电话来安慰我。记得那次是我最迷惘失落之时,我拿起话筒,向远方的你倾诉。那次我哭了,我真的不知该怎么做。你很安静地听完我的诉说,然后给我一声笑,说:“我们都是男孩子,不是说‘男儿有泪不轻弹’的吗?你怎么就哭了?不羞吗?瞧我多开心!”你的话如冰天雪地里的一线阳光,融化了千年冰山,使我焕发出神奇力量,夺下成功的路标;你的话如一场及时的甘霖,滋润着久旱的枯草;你的话如一条清澈的溪流,携带着春天里落下的缤纷、潺潺流进我的心房;你的话如一把光茫四射的剑,斩除了我心中的魔鬼。千里外的你,萦绕在我耳边的话语,伴我走过风雨坎坷的高中生涯。
虽然我们也曾隔阂甚至冲突,就像太阳偶尔被乌云遮住,黄河偶尔断流,洪水偶尔淹没了农田,海啸偶尔吞噬了村庄。这一切只是暂时的。你我友情,不是瞬间彩虹,而是风雨摧不毁的石桥;不是冬天的冰川,而是春天的常流水。记得一位哲人说过:“不经风吹雨打、千锤百炼的友情不是真正的友情。经受住重重考验的友情才会焕发出迷人光彩。”正是我们友情的迂回百折,最终浇铸了友情之大山。你我经历好验证了这一句话。
你是风儿我是草,吹绿了我,使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你是鱼儿我是鸟,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18.描写日常生活的作文素材(范文) 篇十八
材
奶奶虽然退休了,但并不寂寞,每天抱着小孙女,领着她捉迷藏,享尽了天伦之乐。
颠着小脚、拄着拐棍儿的老奶奶,悄悄地在我的包里放进几个鸡蛋,那是攒了好多天用来换盐的:“闺女,啥时候奶奶能看着你回来就好了……”
妈妈夹起一大块鱼肉,细心地摘掉上边的刺儿,恭敬地送到奶奶的碗里。郑州房产网,全家人众星捧月似的,把奶奶团团围住,高兴地拍手唱起“祝你生日快乐……”
雪地里,留下一串脚印,我蓦然转过身,爷爷、奶奶站在门前,向我依依不舍地挥着手。
奶奶戴着老花镜,絮絮叨叨,替我钉好纽扣,随手又在我的小屁股上不轻不重地拍了几下。
妈妈和奶奶正坐在客厅里谈话,说说笑笑,婆媳俩好不亲热。
在爸爸外出采访的日子里,全家人一直提心吊胆,妈妈、奶奶一直吃不好饭,睡不好觉。
别看“家庭晚会”只有我们一家三口,可节目却精彩纷呈,高潮迭起,比起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也毫不逊色。
“夫人,学习到此结束,请用餐!”爸爸替妈妈合上书,然后学着西方绅士的派头,潇洒地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爷爷在地里流着汗干活,我把水壶拎到田边,把水倒进碗里,端给爷爷喝,还为他擦去满头的汗。
我明白,这100元决不是普通的100元,它凝聚着爷爷多少个日日夜夜的辛劳,凝聚着爷爷对孙儿多少期盼!我捧着这沉甸甸的钱,在心里对爷爷说道:“我的好爷爷,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妈妈正在聚精会神地思考着,我伸了伸舌头,蹑手蹑脚地爬回到床上。
回到家以后,我就像老鼠见了猫一样,处处躲着爸爸,爸爸问我一句话,就把我吓一跳,总害怕爸爸提起这次考试的事。
爸爸愣了好半天,才明白过来。他一下子把我抱进怀里,我们两个都笑了。我笑得那么欢,爸爸笑得那么甜。
车快开了,当我向父亲告别时,我又看到了那双无语的凝眸在诉说着无尽的希望与期待,我的泪水又流出来了……
19.热爱生活的高中作文素材 篇十九
一、播放生活微电影, 引导学生做好生活素材的积累
在写母爱、父爱这些较常见的主题时, 学生喜欢编, 此时我播放微电影《依靠》《父亲是个农民工》等, 让他们体会父母养育孩子的艰辛以及父母无私的付出, 学生在看完了这些励志视频以后, 说:“要让自己成功的速度赶上母亲衰老的速度!”写作“困难户”汤同学写下这样的感悟:“高中三年过得很快, 自己的身后站着父母, 你自己所受的苦和累, 不仅会让自己以后幸福, 还可以报答父母, 为了未来, 现在必须受累。”他在课后写父爱, 就写了父亲开门的声音。比如每次晚自习自己9点半到家, 爸爸还未到家, 自己洗漱完毕, “静静躺在床上, 以前总是反感爸爸回家晚, 吵得学习压力特大的自己无法安眠, 但听到爸爸旋转钥匙发出的清脆声音, 突然觉得, 钥匙开门的声音, 是世界上最动听的。”这种倾听, 是终于理解父亲辛劳, 懂得父爱的倾听。
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论》中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 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 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论到根本, 除了不间断地向着求充实的路走去, 更没有可靠的预备方法。”所以, 一些优秀的电影, 可以触发学生内心的感触。网络多媒体的作用, 重在它是一种媒介, 可以拉开情感的闸门, 让我们回望以往的生活, 真正实现让学生去关注生活。通过微电影的情感熏染, 在不经意间, 我们已经引导学生采撷到了生活的碎金。
二、拍摄班级活动照片, 回放中撷取生活素材
一个班级, 一起经历了很多的事情。我经常会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照片、视频播放出来, 他们看了之后都有很多感触。比如在去年的校运会上, 我们班的沈同学作为文科班少有的运动健将, 一个人兼报了三项体育运动项目———200米短跑、50米短跑、1000米长跑。上午的短跑结束后, 沈同学已经疲惫不堪, 所以在1000米长跑比赛中, 将要到终点时, 他被旁边的同学撞倒, 他的一个好哥们立刻拉起他, 并适时地给他进行按摩, 让他拉伤肌肉的疼痛得到缓解, 我把这一幕拍下来, 在给大家回放这些照片时, 沈同学感动得眼泪汪汪, 并且在《成长的路上, 有你真好》这篇作文里面写了运动会的这个场景:“1000米, 快到终点了, 突然, 一直在我身后一个同学蹭了我一下, 整个人不平衡, 快要摔在地上时, 模糊中高哥和葛弟两个人扶着我, 待我清醒过来, 看到你们正在校医的指导下用红花油帮我按摩瘀伤的肌肉, 头上渗满汗珠的你们, 突然看到我醒来, 笑了, 我的眼睛再次模糊了……谢谢你们, 睡在我上铺的兄弟。”
孔子说过:“不观于高崖, 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于深渊, 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于海上, 何以知风波之患。”现在的学生, 因为紧张的生活, 经常遗忘一些生活中的细节, 通过图片, 能再现生活中的感动, 让沉淀的美好通过媒体的触发展现出来, 这样的文章, 也更感人、更动人。
三、通过名人视频积累生活素材
学生在写一些逆境中出人才的主题时, 总是关注历史名人。我经常跟他们说:“有些杰出人物, 不在远处, 而在身边。”我经常引导学生观看办公楼和教学楼及吴健雄广场上有关吴博士的雕像及其生命历程的浮雕, 吴博士作为太仓名人及我校杰出校友, 学校里随处都有他的照片, 还有吴健雄父女俩的铜像, 更有明德初中赠送的紫薇树, 这些都是异常珍贵的生活化资源, 可是大家对这一杰出校友却知之甚少。一问学生, 除了知道吴健雄是太仓的骄傲外, 别无所知。有一次, 我布置了这样一个作文题:
有句名言, 年纪稍大的人都记忆深刻:“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 共产党就最讲认真。”现在网络上又流行一句话:“认真你就输了。”《现代汉语词典》对“认真”有两条解释: (1) 信以为真, 当真; (2) 严肃对待, 不马虎。请根据这则材料, 自拟题目, 写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之后, 我引导学生观看视频———《吴健雄》, 看过以后, 学生感触很深, 有学生写下感触:“视频里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吴健雄先生的认真, 当时物理界流传着一句话‘吴健雄做的实验都是对的’, 他以一个外国人的身份参加‘曼哈顿计划’, 对原子弹的研究成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认真、严谨是成功的基础。”多媒体能让我们平常多接触一些素材, 如一些优秀的纪录片, 或者一些演讲类的节目, 这可以弥补高中学生视野狭窄从而导致素材不新鲜的问题。
20.热爱生活的高中作文素材 篇二十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
要求: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70分)
【命題解读】
2016年高考作文上海卷从熟悉的材料入手切入命题,让考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谁人背后不说人”,对于“评价他人的生活”,不同考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这也就是倡导作文不能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而是要能够抒发个人独到的体验,讲述自己独到的经历,谈论自己独有的看法。
1.热点素材
这道考题也是在倡导考生选择最新的时事热点进行评论,而历史素材则显得相对很难切中题目的立意所在。当今社会,智能手机、网络、微博、微信普及,人们对彼此生活的介入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随之而来的评价判断,也是前所未有的活跃。以今年为例,从开年上海女晒年夜饭逃离江西凤凰男,到包贝尔婚礼扔伴娘,再至魏则西命陨莆田系,如果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则思考就会深入且有料,否则容易流于空谈。
2.名言素材
引用名言,能使文章文采斐然或具有思想性。从面对他人评价所做出的态度,如杨绛的“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再如但丁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从怎么评价别人的角度,如王安石《临川文集》中的“不以不善而废其善”,再如法国作家拉布吕耶尔说过的“奉承者对自己或他人的评价总是不够高”,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作家、哲学家培根所说的“对一个人的评价,不可视其财富出身,更不可视其学问的高下,而是要看他的真实的品格”,等等。
3.经典素材
选择一些经典素材,会使文章充满典型、深刻的感觉。那些作家、那些文化名人、那些为国家民族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只要符合主旨,就可拿来,如杨绛对他人的评价毫不在意,再如冯骥才对当前别人对传统文化作出不当行为的看法,再如韩春雨对那些热衷于发论文的做法的评判等,都可拿来入文,使文章充满思想性。
【高分作文】
口不遮拦,心在克守
上海一考生
现代社会,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私了与曝光,升温与扩大,每日都在上演。正如此,这也是一个充满评价的时代。面对社会,顺应潮流,我们应明白如何评价:评价,要追求开放不羁,也要懂得克己自律。
【素材运用亮点1】运用热点词语作为素材,巧妙结合材料展开,“私了”“曝光”这些词语,本身就具有时代气息。
开放言论,自由评价他人,并没有达到范仲淹那种“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高度,也不是那种“是与非而已”的博辩,而是真正地融入生活,站在社会角度自由发挥。
有一个词便特别符合这一点——接地气。正如美国幽默家哈伯德所说:“思维是无形的,但为了创造出有形的具有时代气息的东西,就有必要将思想表达出来。”一名成功人士,就迎合了这一思想,他就是周立波。
周立波凭借一腔的珠圆玉润,其脱口秀大到世界政治、军事、经济,小到日常的点点滴滴,包罗甚广。要问为何他如此受大众欢迎,正是因为他有一种“接地气”的风格。广泛评论,不畏开口,这种自由与畅谈我们已经很少会见到了,而我们的内心正需要、向往这种自由。
【素材运用亮点2】分析当前娱乐界热点人物“周立波”,写他对别人的评价中肯到位,更能引起人共鸣。联系热点人物揭示出写作的中心,这是这篇文章给我们的有益启示。
评论自由,不在于此,正如自称“只是一滴清水”的杨绛先生,她一生淡泊宁静,不愿别人来评价她,更不屑于评价他人,她只愿着一件隐身衣,在自己的桃花岛中回忆“我们仨”的点滴甜蜜。她的这种淡泊,源于她内心的充盈,源于她的自信从容。就像她所说的:“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的确,评价他人的生活无可厚非,但毕竟他人的生活是由他人决定的,我们无须去理会,而我们的生活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也无须听别人的评价。朋友,何不停下来,不去理会别人的生活,去听一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过一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素材运用亮点3】 经典人物素材能够彰显文章的文化气息。本文运用杨绛的例子展开剖析,写出她面对别人的评价,坦然做自己,语句锤炼,可谓文采和经典相结合。对“杨绛”这一素材的深入分析,可谓精彩。
评价社会,评价他人的生活,仅有自由是不够的。摆脱桎梏并不等同于可以恣意妄为。“人的灵魂有两个入口,一是理智,二是意志。”帕斯卡尔的话提醒我们,要凭理智来判断而不是以热血来评价。平静的双眸,溅到了鲜血,却无理性的思想给其降温,就可能使他人和自己受伤。
所以,不要像杰里米·拉克拉森一样喜欢挖苦、随意批判评价别人,口无遮拦,落得被BBC解雇的下场。要保持对评价的敬畏,如同男人对女人的敬畏,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你不要以为手中握着“自由评论”这柄枪就是勇敢,真正的勇敢是你知道如何评价才是正义,什么才是不该说的。言论漫天,如星与暖,如光与炬,不困于世,不囿于人,唯心为引,律以把关。星评影鉴,天地偕航,古皆为是,将也辉煌。
【素材运用亮点4】进一步引用帕斯卡尔的名言,首尾呼应,并运用外国素材杰里米·拉克拉森因随意评论被BBC解雇的下场,深入分析,主旨升华。
【阅卷总评】
这篇优秀的考场作文有以下几点特色:
1.重点议论抓住热点人物展开。作者重点剖析周立波凭借脱口秀评价他人生活,而这种评论“接地气”,引人共鸣。这也体现了当前热点素材在高考作文中的魅力。
2.经典人物彰显时代气息。经典人物更具说服力和辩证色彩,考生正是选取了杨绛这一经典人物素材,突出她不轻易评价别人,面对别人的评价也保持坦然的风格。议论辩证,说理色彩浓重。
3.名言素材彰显理论深度。文章开头、中间、结尾多次引用名人名言,开头美国幽默家哈伯德的话语意在导入人物素材周立波;中间杨绛的“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意在结合杨绛素材展开深入分析;结尾帕斯卡尔的哲理名言意在从“怎么评价他人”的角度给人启迪。这些名言引用恰到好处,引人深思。
编辑/于智博
【热爱生活的高中作文素材】推荐阅读:
话题作文热爱生命拥抱生活09-05
关于热爱生活的名言12-20
热爱生活的培训资料10-24
热爱生命高中生英语作文08-26
高一校园生活体验素材的作文11-26
难忘的小学生活小学六年级作文素材07-28
高中歌颂祖国作文:祖国啊!我永远热爱你09-03
作文生活素材08-19
用心生活作文素材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