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文化产业发展

2024-08-06

酒文化产业发展(8篇)

1.酒文化产业发展 篇一

发展农村文化旅游,推进农村文化产

业发展

发展农村文化旅游,推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推进,乡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已是势所必然,农村文化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同时,如何加速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增强农村文化发展后劲,是很多文化人都在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我省开展农村文化工作的关键是紧扣农民的文化需求,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农村文化旅游资源,发展农村文化旅游,大力推进农村文化事业的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发展后劲。

一、江苏发展农村文化旅游的优势

一是经济实力的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和全国一样,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到xx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亿元,占全国的%,个人生产总值突破人均2000美元,人均储蓄存款突破10000元,成为继广东之后第二个超千亿美元的省份。

二是文化资源的优势。我省素以文化昌盛而闻名,历代名人辈出,文化资源丰富。昆曲和苏州园林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同里、周庄、甪直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授予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约占全国1/3;有30多个乡镇被命名为国家级民间艺术之乡、特色艺术之乡,居全国首位。

三是政策的优势。自2000年以来,我省为全面推进文化大省建设步伐,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文化事业、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实施了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等一系列重大文化工程;目前正

着手制订鼓励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有关规定。所有这些,都为农村文化旅游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是自然资源的优势。我省的南京、苏州、镇江等9个地级市和昆山、江阴、句容等6个县级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40多个景区是全国aaaa级旅游景区,各具特色,各有优势。苏州有园林、古镇、古城和太湖等天人合一的旅游资源;镇江有滨临长江、山城相融、江河交汇的“城市山林,大江风貌”;连云港有海滨、花果山、温泉;盐城有被誉为“东方湿地之最——丹顶鹤的家园、麋鹿的故乡”的滩涂湿地资源等。

二、江苏农村文化旅游的定位

根据我省农村的现实情况以及农村文化发展特点,结合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要求,笔者认为,江苏农村文化旅游可定位于:

一是休闲观光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农业旅游集农业产销、农产品加工、农业旅游服务等三种产业于一体,顺应了

21世纪人们向往自然、崇尚自然、亲近自然的心理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1、地面种植类观光旅游。可以结合农村高科技园区的开发,组织青少年开展“农村科技夏令营”活动,普及农村科技文化知识;可以结合果园种植,开展春季赏美景、秋季摘硕果活动;可以结合林业种植,开展种植“希望树”、“爱情树”、“同心树”等活动。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句容市推出的“瓜果基地采摘游”项目获得巨大成功,超过10万的游客到农村大棚采摘草莓,到果园采摘鲜果,推动了农村旅游经济,带动了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2、水面养殖类观光旅游。可以在养殖水面周围,添置遮阳伞、休闲座椅、钓具等必要的设施设备,构建会员制的“垂钓俱乐部”;可以修建水面餐厅,让游客自己品尝垂钓成果,享受成功的喜悦;可亦修建水面旅馆,让游客仿佛栖身水中,回归自然。

3、特色农业类休闲旅游。要结合

当地特产和特色农业项目,挖掘旅游资源。扬中市因地处江中而盛产竹,当地农民充分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利用长期劳动实践中总结出的竹编技艺开发出了一系列的竹编旅游工艺品,创立了省内第一家由农民自己开办的“竹编艺术研究所”,开辟了专门场所向游客展示竹编制作的工艺流程,引起了中外游客的广泛兴趣,一年实现销售300多万元。经过长期的开发和研究,他们的作品还获得了北京中国首届民间艺术博览会金奖,被称为“江南竹编一绝”。

二是农村风情体验旅游。我省农村的人文历史悠久,风情特色多样,非常迎合当今城市居民的乡村体验需求。

1、民俗民风旅游。民间风俗素以“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为特色,传承相习而时相变,南北有别又东西各殊。每逢镇江丹徒上党的庙会,四乡八镇的农民都会自发的聚集起来荡湖船、唱麒麟、对田歌、跳采茶舞等,相互祝福、庆贺丰收、自娱自乐。这些民俗民风带有

明显地方特色,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对游客特别是外国友人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2、农村节庆旅游。要进一步挖掘、整合本地农村节庆和民俗,不断丰富群众文艺形式,体现独特的民族民俗文化特色,打造本地文化品牌。苏州每年一度的虎丘庙会就是根据历史上“三市三节”的传统,开发出来的集民间文艺表演、手工艺表演、风味小吃和展销为一体的大型民俗活动。开封盘鼓、兰州太平鼓、海城高跷、吴桥杂技、苏州评弹等独具魅力的民间艺术每年都要吸引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游客。

3、农村食文化旅游。品尝风味餐饮是旅游不可缺少的内容,具有农家地方特色的食文化应该成为吸引游客的旅游资源。农村之“食”关键在于“野”和“鲜”,山区的野菜、野果、野鸡、野鸭以及农村的蔬菜采种等对想亲近自然的游客具有强烈的诱惑力。游客在大饱口福的同时,更可以细细体会吴越风情和

楚汉民风。

三是农村原生态旅游。我省跨海滨江,幅员辽阔,山、林、江、河、湖、溪等自然风光美不胜收,其中有很多没有受到现代工业影响的“世外桃源”,具有非常独特的魅力。比如,我市丹徒石桥镇的华山村就是一个至今仍保持着原生状态的自然村落。那里自然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更流传着众多民间传说。最知名的就是被收入《乐府诗集》的《古今乐录》中的千古绝唱《华山畿》,他讲述的爱情故事经国内专家考证被认定是《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的雏形。当地的古银杏、龙脊街、奈何桥等“华山八宝”、“分家”“上梁”等民风民俗和造型古拙、色彩明快的泥塑玩具“华山泥叫叫”,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

三、发展农村文化旅游的具体措施

1、要在政策上给与积极扶持。发展农村文化旅游是一个全新的领域,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相互协调、全力投入。首先,要在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会同

省有关部门,制定出台鼓励农村文化旅游的扶持政策,在资金投入、土地利用、道路通讯、扶贫信贷等方面向农村文化旅游项目倾斜。同时,要组织专门人员对农村原生态物质的和非物质资源进行普查,并进行可行性论证,挖掘有较深文化内涵、能原汁原味反映自然人文风貌的农村旅游文化资源,会同当地旅游部门一道制定整体规划。

2、加大对农村文化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一方面要用足、用好、用活文化经济政策,把农村文化旅游设施的建设纳入小城镇建设项目,纳入农村文化发展规划之中,一招不让的抓实、抓好。另一方面要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实施道路、通讯、食宿等相关基础设施配套,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强化江苏农村文化的旅游功能。

3、注重抓好农村文化旅游品的开发。一是要对本地的民间工艺进行普查、研究和分析,筛选出凸显地方特色、文化底蕴深厚、能够满足批量生产要求的

农村文化旅游品。二是要在保留其原生态的基础上,按照旅游品的要求对农村民间工艺品进行重新设计、包装。如镇江上党乡的挑花、扬中的柳编、丹阳的正则绣等。三是要加强农村文化旅游品的包装宣传和市场开发工作,充分激发消费潜力。

4、要注重农村文化旅游队伍的培养。乡镇文化站、农村文化活动中心要大力宣传和农村文化旅游相关的政策,增设《旅游概论》、《旅游地理》、普通话训练等培训课程,立足本土,培养农村旅游管理、营销人才。同时,要制定各种优惠政策,采取对外招聘、高校委培等办法,千方百计吸引旅游管理人才,迅速造就一支庞大的农村旅游从业人员队伍,为我省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提供队伍保障和智力支持。

2.酒文化产业发展 篇二

发达国家文化品牌培育的经验

首先, 充分发挥政府在文化品牌培育和打造中的作用。如韩国文化品牌的打造, 可以概括为大品牌战略, 政府推动, 倾举国之力, 扶持一些大品牌的发展。政府从政策、法律、资金、人才培养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扶持、保护和推动本土品牌的成长。日本文化品牌建设所取得的成就, 也与日本政府长期以来实行的品牌策略密不可分。日本政府不仅正式把“新文化产业”确定为国家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 并在2003年出台了“日本品牌”战略, 扶持塑造高品质、高美誉度的品牌。

美国虽然是一个典型的市场经济国家。但在支持本土企业打造名牌、走品牌运营之路方面, 美国政府一直不遗余力。美国政府将品牌运营的战略导向传递给企业, 同时为企业打造名牌和实施品牌运营创造更为广阔的运作空间和机制保障, 利用包括政策扶持、财税金融支持、国家采购等在内的方法, 给予美国品牌以巨大的保障与发展空间。美国政府还充分利用其在国际上的政治、经济优势。积极扶持本国的文化品牌占领国际市场, 这是美国文化品牌得以成长并长盛不衰的最重要保证。.

其次, 建立品牌培育的激励机制。美国创设“包得利奇”奖, 日本创设“戴明”奖;德国政府每年评选、宣传“德国品牌50强”, 并持续不断地扶持本国企业打造名牌;韩国政府实施的“世界一流品牌发掘与培育制度”, 每年两次评选一流品牌, 政府提供奖励和各方面的支持。

第三, 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 为品牌的培育和维护保驾护航。品牌法律维护是品牌培育战略的一个主要手段。文化品牌的培育和打造是建立在知识产权基础上的。如果没有现代知识产权制度的建设, 文化产品与品牌的开发和保护就没有制度基础。

第四, 发挥各国各民族的文化、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和特长。德国、法国、意大利的文化品牌打造注重将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等与其传统的技术优势相结合;韩国、日本则相对较注重将文化和科技的特点与时尚消费、动漫等相结合。而日本的动漫、卡通, 韩同的影视剧, 无不具有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创新是品牌的精髓, 可以保证品牌的独特性, 它不仅能不断创造出新的品牌, 还能推陈出新, 使原有的老品牌永葆青春的活力。[1]

广东加强文化品牌建设的对策

广东要加强文化品牌建设, 首先要推行精品战略, 依托本土文化资源, 打造广东气派的文化精品;其次是实施人才战略, 必须重视人才培养, 以文化名人提升广东的文化形象。

首先, 实施精品战略

所有品牌都有一个原生文化背景在支撑着, 从历史的、民族的、民间的、现有的各种文化资源中发掘出具有深厚文化内涵与底蕴的文化品牌, 是品牌战略的必由之路。广东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从历史古迹方面看, 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阳江“南海一号”、南越王墓等;近现代的万木草堂、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大元帅府, 农民运动讲习所、黄埔军校等, 都是广东著名的历史文化遗迹。广东历史文化名人辈出, 如古代的葛洪、惠能等;近现代的郑观应、容闳等。广东的生活方式颇具特色, 如西关小姐、骑楼文化、竹筒屋和西关大屋等。广东的粤菜天下闻名, 广东的凉茶独树一帜。广东的民间文艺资源丰富多彩, 如粤剧、潮歌、木偶戏、飘色等。客家文化、潮汕文化、广府文化、香山文化, 每种文化都各具特色, 各有优势, 这些都是广东打造文化品牌的优质资源。

现代则应浓墨重彩地突出改革开放中广东文化价值引领时代的特点、内涵及其对中国的价值理念更新的贡献。如深圳、珠海等在开放中带有独创性和首创性的观念、会议的见证物和实践成果等现代中国耀眼的亮点。此外, 推广以“动漫先锋”为代表的文化创意品牌, 广东奥飞、广东宇航鼠、深圳华强等著名动漫企业, 所打造出精品《喜羊羊与灰太狼》、《猪猪侠》、《生肖传奇之十二生肖总动员》等, 需要进一步做强、做优。

加大文化商品研发力度, 不断扩大文化定点购物商店、定点餐馆和文化商品店规模, 力争把广东土特产、地方名吃和名优产品纳入文化商品开发范围。此外, 发展广东文化强省商品, 还可以通过举办文化商品设计大赛等活动推动设计者逐步提高创意水平;通过建设文化商品文化购物街和展示馆来培育市场;帮助文化商品生产企业加强与景区、饭店的合作。既要集中打造有地方特色又有时代性的文化商品, 还要努力挖掘“购”的市场。因此, 文化商品的开发是广东文化强省促销不可小视的环节。

其次, 实施特色战略

广东是岭南文化中心地、近现代中国革命策源地、中西文化交汇地和改革开放前沿地, 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如有历史文化名城广州、佛山、潮州、梅州、肇庆、雷州等;以广东音乐、客家山歌为主的民间音乐;以广彩、广绣、陶塑等为主的传统手工技艺;以广东木偶戏、粤剧、潮剧等为主的地方戏曲;以龙舟歌等为主的民间曲艺;以剪纸、年画等为主的民间传统美术;以春节、端午等为主的民间节日等。

鼓励工业设计。围绕提升广东工业制造水平和服务传统工业化发展, 坚持绿色和循环利用原则, 鼓励汽车设计、模具设计、家具设计、玩具设计、服装设计、皮具设计、陶瓷设计、布艺设计、建筑设计、鞋业设计等创意活动, 以卓越的设计提升工业产品品牌的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

大力发展以数字内容为主的新兴文化创意产业。加强现有的动漫和网络游戏产业基地建设,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吸引国内外知名动漫和网络游戏企业落户, 扶持创新能力强的企业, 积极实施民族动漫和游戏精品工程, 鼓励优秀的原创作品, 积极组织和引导制作以广东名人、名山、名水、名产、民俗风情、民间故事为题材的作品。促进产业发展的区域合作, 实现产业资源共享。加快产业在漫画制作、计算机技术、材料学、仿生学等多门新兴学科方面的研究, 培养一批本土创意人才。

发展软件产业, 重点开发应用软件。以市场为导向, 优先在某些领域实现重点跨越, 跟踪发展基础软件, 稳步发展应用软件和嵌入式软件, 突出发展以软件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服务产业。加强重点软件园建设, 增强对项目、资金和人才的吸引力。努力发展软件外包业务, 不断提高广东软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大力发展广派电视剧、电影产业。鼓励创作出大量的具有浓厚岭南特色和文化底蕴的广派电视剧。在政策、人才组织、创作引导、资源协调、出口打通等方面给予产业发展大力支持。强调产品多元化发展。鼓励发展影视高新产品, 鼓励开发手机电视、IP电视、卫星移动电视、网络电视等新的信息传播领域。

大力发展表演艺术类产业。理顺精品生产管理体制, 加强绩效评价, 强化激励机制, 加大投入, 大力培养及引进优秀演员和主创人员, 引导创作的多元化, 注重岭南地方题材的深度挖掘和精度加工。要注重演出市场营销机制的建设, 进行市场调查和预测, 做好戏剧节目创作演出的策划评议工作。努力进行舞台艺术延伸产品的开发和经营, 如影视作品、音像作品、书籍报刊、旅游文化产品等, 更好地获取艺术作品的效益。

大力提升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立足于美化环境、丰富生活, 提倡具有岭南传统特色的“三彩五雕二绣”的推陈出新, 鼓励以雕塑、金属、漆器、花画、天然植物、纱绣、珠宝等为原料载体的工艺品设计创意活动。鼓励自由投资创业, 大力支持民营资本和中小企业投资艺术品设计创意产业。

大力发展广告设计产业。充分利用华南地区中心城市区位优势和现有广告业发展的良好基础, 加快广告策划、广告设计、广告展示、平面设计、市场调研等行业的发展, 引进集聚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广告人才, 培育扶持一批广告设计龙头企业, 策划推广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广告品牌。

大力发展时尚消费创意产业。坚持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并重, 重点支持商务旅游、休闲旅游、旅游咨询、旅游线路创新、旅游策划、旅游产品开发等活动。围绕开拓引领时代潮流、促进生活多样性发展, 大力支持创意餐饮、婚庆摄影、艺术摄影、发型设计、服饰DIY、美容美体等行业或新业态发展, 鼓励时尚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使广东成为东南亚的时尚消费中心。[2]

第三, 完善运行机制

按照“区别对待, 分类指导, 试点先行, 逐步推开”的原则, 以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管办分离为方向, 逐步实现政府部门行政管理的重点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 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 从主要管理直属单位向进行社会管理转变, 切实改变事无巨细, 无所不管, 无所不办, 办的无力、管的无理、管的无利的局面。进一步调整机构设置, 对现有部门进行机构、职能优化重组, 消除分工过细、职能交叉、效率低下的弊端。进一步转变部门职能, 保留并加强诸如制定文化产业战略规划、政策规定、特许行业的市场准入审批等行政职能, 将行业管理和自律、市场管理与监督等职能分解到行业协会。逐步与所属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在产权关系和人事关系上脱钩, 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近几年广电湘军异军突起, 湖南卫视收视率一直位居全国省级卫视第一, 主要得益于在改革中先行一步。当许多地方还在提倡“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时候, 湖南就提出了“发展文化经济, 建设经济文化”;当许多文化单位还在争职称、职位的时候, 湖南卫视率先推出了制片人制, “什么都给”, 即给一切可以给的政策和支持;“什么都不给”, 即不给钱、不给车、也不给设备的做法, 将“官本位”观念彻底打破。郑州歌舞剧院以股份制改造为突破口, 从投资主体股份制、市场运营项目制、演出活动代理制、创作人员委约制、主要演员签约制、演职人员聘用制等方面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 成功打造了大型原创舞剧《风中少林》, 成功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均很显著。这些做法很值得借鉴。

第四, 培育龙头企业, 角逐世界舞台

从发达国家成功的经验看。构建有持续成长性和核心竞争力的文化品牌, 要依靠产业集团乃至产业集群来运作, 注意处理好做大与做强的关系。没有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管理高效的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是很难立于不败之地的。这就需要培育市场主体, 利用市场的力量通过竞争实现优胜劣汰, 整合优势资源组建产业集团, 发展产业集群来增强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 先做大, 再做强。实现资源优势的整合和高效利用。文化品牌是由龙头企业来创造的, 龙头企业要靠核心竞争力来支撑, 如整体创新能力、市场拓展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

文化品牌既是民族的, 也应该成为世界的。并且只有成为世界的, 才能成为真正的文化品牌。才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市场博弈中成为强者。因此, 建设文化品牌要有国际化视野, 坚持国际化标准, 适应国际化的规范, 拓展国际化市场。应善于“借船出海”。实施“走出去”战略, 让民族文化品牌与世界著名文化品牌进行对话和竞争, 在这个过程中强筋壮骨。让民族文化品牌成为世界品牌。文化品牌体现的是国家形象和文化软实力, 跨文化交流需要平等对话。没有品牌的文化, 只能在交流中被他者化、殖民化。因而以国际化视野提升文化品牌品质也是国家文化安全的需要。[3]

第五, 实施人才战略

品牌建设离不开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支撑, 因此, 广东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文化资源的观念, 加快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中国文化产业之所以缺乏强大的竞争力, 原因之一就是缺少一批懂市场、懂经营、懂管理、懂技术、懂艺术、有品味的专门人才。国外文化产业的成功无不借助于一批专业、优秀的人才。而当前广东文化产业的人才队伍学历偏低、专业技术人员年龄偏大、人才队伍专业结构不合理, 并且队伍分布失衡。广东已经意识到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设立了文化产业研究机构, 并开设了相关专业培养专门人才, 但总体上人才培养呈现散、小、弱的态势。因此, 广东下一步要着力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 建立、健全文化人才培养、引进、选拔和激励机制。人才本身就是知名文化品牌, 要以杰出的文化专门人才促进创作繁荣, 以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以文化名人、名家提升广东文化形象。品牌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 是一项长期的发展战略。除了依托资源优势外, 还涉及诸多因素和条件, 如明确思路、选择重点、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政策环境、人才队伍建设等等, 这些要素相互依存, 相互作用, 不可或缺。因此, 不能奢望品牌战略在短时期就能达到效果, 需要持之以恒。当前广东有绝对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不多, 虽然广州日报、大芬油画等已经对广东的文化产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成为有名的文化品牌。但是, 对于正在建设文化大省的广东而言, 其文化品牌之旅还很漫长。[4]

参考文献

[1]张友臣.发达国家文化品牌培育经验探析[J].东岳论丛, 2010 (12) :144-146

[2]顾作义, 颜永树.广东文化创意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J].学术研究, 2009 (2) :17-23.

[3]欧阳友权.中国文化品牌的特征及发展对策[J].深圳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9, (4) 61-63

3.酒文化产业发展 篇三

一、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有力有序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政治性政策性强,必须加强组织领导,把握正确方向,有力有序推进。为此,无锡市委、市政府把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全市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建立了领导小组。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宣传部门协调指导、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落实、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市(县)区及列入改革试点的单位也都层层建立相应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加强统筹协调,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市委市政府还先后制定出台《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行动纲要》、《关于支持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增强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操作性。在工作运行上强化组织力量、规范管理秩序。市委宣传部增设了“文化改革与发展办公室”,具体负责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日常工作;建立了办公会议、方案论证、重大事项报告、督导检查等制度,及时了解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深化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形成“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新格局

创新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是提高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能力、转变政府职能的必然要求。无锡市坚持以“政事分开”、“管办分离”为突破口,加快建立科学合理、运转高效的新型文化行政管理体制。着眼改变过去文化行政部门既办文化、又管文化的状况,将原市文化局所属的文艺院团、国有文化单位全部剥离。成立了市文化艺术管理中心,专司“办文化”的职能:市文化局作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履行抓规划、抓政策、抓导向、抓市场、抓服务的职责。按照中央和江苏省关于试点城市文化行政部门归并的要求,在市广电部门实行局台分开、台网分开的改革,将原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版权等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能实行归并,组建了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简称文广新局)。新组建的市文广新局,除统一履行文化行政管理职能外,增加了拟订全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指导协调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工作的职责,并将原设在广电部门的动漫办整体平移至市文广新局,与文化产业处合署办公,从而改变了过去文化行政管理政出多门、力量分散的现象,实现了部门集中、统一管理。与此同时,有效组合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的行政处罚和相关行政强制监督检查职能,组建了市文化行政综合执法支队,形成统一、规范、有力的文化市场执法力量。

三、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激发文化发展内在活力

解决文化事业单位活力不足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改革、转变体制、转换机制。无锡市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根据不同文化事业单位的性质和特点确定不同的改革路径,增强文化单位的活力、实力和竞争力。对列入改革试点的市图书馆、市博物院、市文化馆、《江南论坛》杂志社、《太湖》杂志社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建立起以人员聘用制度为重点的用人制度和以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为重点的分配制度,普遍推行岗位管理,探索建立理事会制度,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服务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对列入改革试点的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市对外图书交流中心,会同其主办单位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协调市发改委、劳动局等部门梳理和完善劳动人事政策,组织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在抓好人员分流、身份置换的基础上,实现单位性质由事业转变为企业,成为以图书营销为主的文化经营市场主体。对现有文化资源抓好优化配置,以无锡歌舞团为主体。整合无锡滑稽剧团、无锡评弹团、无锡市文化艺术学校及相关场馆等资源,组建了无锡歌舞剧院,打造“国家重点艺术表演院(团)”、“国家舞剧创作基地”,并组建市文华演艺有限公司,通过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市歌舞剧院2008年演出收入首次突破1000万元。按照全省统一部署积极推动本市广电网络资源整合,成立江苏广电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分公司,搭建了广电网络发展新平台。

四、实施新闻宣传与产业经营“两分离”改革,增强传媒集团的传播能力和产业功能

新闻宣传与经营“两分离”改革政治敏感性强,政策要求高。组织实施难度大。无锡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的部署要求,深入调查研究,精心制定方案,积极慎重地推进新闻单位宣传与经营“两分离”改革,确保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党和人民喉舌性质的前提下,强化传媒集团的舆论宣传主阵地、文化产业主力军作用。在“两分离”改革中做到“四个分”:一是实行资源分离,对无锡广电集团、无锡日报报业集团进行清产核资,区分宣传资源与经营性资产,将广告、印务、发行等经营性资产从事业体制中全部剥离出来,转为企业。二是实行机构分设,广电集团、报业集团的新闻宣传机构和人员继续实行事业体制;将剥离出来的经营性资产分别组建广电、报业发展有限公司,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成为企业,进行市场运作,为宣传主业服务。三是实行人员分开,广电台和报社的新闻采编播人员与经营管理人员不混岗、不兼职,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原事业编制的人员需转入到新组建企业工作的,采取派遣输出的方法,保留其事业身份和档案工资,收入由企业确定,退休时按事业性质办理手续;新录用到公司的人员,全部按企业性质人员办法办理。四是实行管理分类,宣传与经营“两分离”后,广电集团、报业集团继续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宣传上,设立编委会,实行集团党委领导下的总编辑负责制:经营上,广电、报业发展有限公司均设立董事会,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宣传与经营“两分离”改革后,使从事宣传的人员专心钻研新闻业务、从事经营的人员专门研究市场,提高了传媒集团的办报水平和经营层次。

五、探索国有文化资产监管体制改革,实现“管人、管事、管资产”相结合

国有文化资产是宣传文化事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对国有文化资产进行有效管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党对意识形态领域宏观调控的重要途径。无锡市按照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人、管事、管资产相结合的要求,积极探索和建立国有文化资产监管新体制。成立由市委宣传部和市财政局组成的“市属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简称市文资办)。

机构设在市委宣传部,由市政府授权文资办依法行使出资人的职责,负责监管无锡广电集团、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市文化艺术管理中心所属的国有文化资产近50亿元。制定实施《无锡市市属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明晰市属国有文化资产监管主体的职能,规范对市属国有文化资产经营重大事项的监督管理。制定实施《无锡广电集团、无锡日报报业集团年度综合绩效考核暂行办法》和《综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综合考评两大传媒集团及其领导班子在完成宣传任务、履行社会责任、资产运营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的业绩,改变了过去考核时只注重经营业绩的状况。这一新的体制,使“管人、管事、管资产”相结合的原则得以有效落实,既确保了国有文化资产对宣传主业的保障和支撑,又确保了国有文化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

六、壮大文化产业,提高城市文化竞争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业在城市文化竞争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突出。无锡市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的支柱产业、形成城市新的文化优势的重大举措,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契机,加大政策扶持,突出重点领域,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速度发展,加快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文化产业群。2008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接近200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006年的3%上升到4.5%。一是突出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依据无锡文化产业基础,积极争取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江苏文化创意产业园、江苏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江苏数字信息产业园等相继落户无锡,并在市(县)区建立多个具有一定规模和竞争优势的文化产业园区。目前,无锡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初步形成了“一个基地、多个园区、社会参与”的发展模式,园区总面积已超过40万平方米,成为无锡文化产业的集聚区。二是培育文化骨干企业。强化市属国有文化传媒集团(中心)的投融资功能,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政策允许的文化领域,扶持民营文化企业做出规模和实力,积极探索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竞争优势的路径,培育和打造“十大文化骨干企业”、“十大文化战略投资者”。2008年,广电集团营业收入突破10亿元,提前两年达到“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目标:报业集团营业收入达到3.1亿元,整体实力有了新的提升;灵山实业公司文化旅游业收入达到1亿元。全市民营文化企业茁壮成长。三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采取编制产业规划、实行政策扶持推动、加大招商引智力度、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措施,推进动漫、设计等文化创意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2008年,全市新增动漫原创、网络游戏、版权交易等企业51家、累计达到121家,动漫产业年产值实现20亿元;全年完成上级批准立项的原创动画片达8108分钟,列全国城市第四、江苏第一,其中《东方神娃》、《秦汉英杰》、《哈皮父子》等10部动画片先后荣获全国少儿动画精品工程奖、中国电视金鹰奖、国家广电总局优秀国产动画片奖等奖项。工艺美术设计、软件设计等产业呈现出良好态势,全年产值达9.5亿元。四是催生新兴文化业态。推进手机报、手机电视、网络电视、数字电视的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加快新兴传媒业发展。目前全市数字电视覆盖105万户,数字移动电视安装接收终端约4000屏,手机报用户数达到5万户。同时积极开发古玩、工艺美术品拍卖市场,拉长文化产业链。

4.酒文化产业发展 篇四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我们的伟大祖国—中国,历史悠久。勤劳勇敢的中国人在长期的探索中,创造出了博大精深,灿烂耀眼的中华文明文化。这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目前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主要矛盾。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要求我们不仅要让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还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我们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要深化文化体制的改革,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我们在实现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道路并不平坦:一些地方和单位对文化建设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有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有影响的精品力作还不够多,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引导力度不够大;城乡、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文化产业规模不大、结构不合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急需加强。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必须抓紧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

要解决这些在深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发展道路上的种种问题,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建立健全有利于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保障体系和制度,做好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完善现有与文化产业相关的政策法规以形成文化产业政策体系,给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推进建设文化精品工程,活跃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使优秀文化产品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并建立各种评论和奖励体制以促进创作的积极性。

三·扩大发展文化消费。鼓励文化产业部门进行生产并降低文化产品消费门槛,使广大人民群众消费得起。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事业,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相结合,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

四·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我们要以先进技术支撑文化装备、软件、系统研制和自主发展,提高我国文化建设领域技术装备水平以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的文化科技企业。

五·正确处理民族化和国际化的关系,加强与国际先进文化的交流和学习并吸收借鉴外国中文化产业强国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宝贵经验。

5.酒文化产业发展 篇五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5~2016)》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进入新常态,文化产业10多年来发展的“热运行”态势持续趋缓;“十三五”将是我国文化产业进入“新常态”的关键时期,我国亟须制定“对外文化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倡议相配套,弥补我国全球发展战略中的“文化短板”;必须在国际领域提倡“可分享价值”以填补价值观缺位;并且以服务于“对外文化发展战略”为目标,以构建新型文化治理体系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对一系列制约国内文化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根本性的解决方案。建议打通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之间的通道,把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为一体,加快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充分发挥文化装备制造业的支撑作用,高度重视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发展。

我国文化产业终结10余年发展 “热运行”,回归“常态化” 蓝皮书指出,2015年1月2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3年中国文化产业年报,增加值为21351亿元,占GDP的3.63%。其中,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为20081亿元,比上年增加2010亿元,增长11.1%,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1个百分点。相比较而言,2012年我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18071亿元,比上年增长16.5%,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6.8个百分点,2013年文化产业的增速再次明显下降,几乎与同年GDP增速持平。现在看来,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长期地大幅超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增长是一种“非常态”,从我国的实际发展状况看,这种增长与文化体制改革,以及与改革配套出台的鼓励政策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政府提供的“外生动力”。随着改革告一段落,政策效应必将递减,产业发展动力必将从政府转向市场,发展速度必将下降,这种下降就是回归常态。因此,文化产业走进新阶段的首要特征是改变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降低非常规的发展速度。我国文化产业正越来越融入实体经济,显示出与发达国家相似的景象

蓝皮书指出,当代文化产业是“后工业化”时代的产物,越来越从传统形态的文化产业发展为新兴文化产业。有两个典型特征日益凸显,即前端越来越强调内容创意,后端越来越从“产品”变为“服务”,融入一系列相关产业,使创意成为国民经济的普遍特征。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的突出特征是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于是主要的产出越来越转变为对相关产业提供的生产性服务,这使得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越来越与实体经济融为一体,演变为一种以“体验经济”为名的社会经济生活景象。这种文化产业与实体经济普遍的“互渗”性是文化产业成熟的表现,也是文化产业的常态化标志。

我国文化产业起步晚,成熟度低,除了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之外,生产性服务功能较差是一个突出问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文化产业对于国民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支撑作用。在这里,突出的表现就是适应实体经济需求的“中间产品率”较低,产业关联度较低,带动性较差。但是,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国家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鼓励政策连续出台,宏观经济环境已经发生较大的变化。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融入实体经济成为我国文化产业的一个突出发展动向。2014年3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是一个新的开端,该文件对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发展、促进其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进行了系统部署,明确了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工业、建筑业、信息业、旅游业、农业和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重点任务,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我国文化产业的创新创意创业作用已经越来越显示在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走上了与市场经济先行国家同样的常态化道路。“文化走出去”要以外宣创新倒逼内宣改革

蓝皮书指出,反思近年来我国在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时出现的问题,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以内宣模式做外宣”的结果,因此现在需要做的是“以外宣创新倒逼内宣改革”,这就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原则为指导,推进文化治理体系建设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命题,也是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有效服务于国家对外文化发展战略的关键。什么叫作“文化治理体系”?就是在政府“管文化”和具体文化单位“办文化”之间建立起一个具有协调功能的中间环节——第三部门。这个部门主要由非营利性的专业机构组成,对外可以以民间渠道探讨敏感问题,避免政府直接出面立场过于僵硬的不便,对内可以承接政府相当的管理职能,避免对文化价值做不恰当的是非判断。事实证明,建立“文化治理体系”既是国际上通行的成功的社会参与文化管理形式,也是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构建文化治理体系必将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找到新的突破口,使得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走出一条从“办文化”到“管文化”,又从“管文化”到“治理文化”的新型路径,开辟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全新局面。粤、苏、浙、鲁、湘、豫6省份文化产业就业规模都超过百万人,北京排名第七 蓝皮书在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基础之上,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区域结构展开分析,北京、山东、广东、湖南、河南、江浙地区无论是文化企业数、法人单位数,还是年末就业人数,都排在全国前列;广东、江苏、山东、上海、浙江、北京6个省市的产出明显较大;而不同的省市自治区之间的集中度和产出能力的差异也很大。

蓝皮书指出,2013年末,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湖南、河南是全国6个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数量超过百万人的省份,依次达到了3741879人、2267728人、1709299人、1587684人、1117868人、1055686人,它们所占全国文化产业年末从业人员数量的比重则依次为17.54%、10.63%、8.01%、7.44%、5.24%、4.95%,合计所占比重高达53.81%。如果再计入年末从业人员数量排名其后的北京、福建、安徽、上海4个省市,则当年年末从业人员数量最多的前10个省份合计所占全国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数的比重高达69.81%。新兴文化消费三低特征明显,用户付费意愿增强

蓝皮书指出,传统文化消费和新兴文化消费融合发展是现阶段文化消费的又一个结构性特点。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极大地刺激了新兴媒体的发展及其和传统媒体的融合。面对不同的消费方式、消费渠道甚至是全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文化消费领域得到极大扩展。以互联网为例可总结出一些新兴文化消费的特点,有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文化消费现阶段的特征。

第一,消费群体年轻化。2013年我国移动互联网网民用户规模达6.52亿,年轻人是主要的互联网使用群体。其中,24岁及以下的占31%,25~30岁的占29%,31~35岁的占18%。这种年轻化趋势体现在新兴文化消费的各个领域,主要在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游戏、网络视频领域,其主要的消费群体都偏年轻化。

第二,学历偏低。新兴文化消费群体的又一大特征是消费者向低学历人群扩散的趋势继续发展。我国互联网网民的学历大多集中在高中/职高/中专/技校(占33%),本科占23%,大专占20%。在我国移动新闻资讯类应用网民中,毕业于高中/职高/中专/技校的占31%,而我国移动音乐类应用网民毕业于高中/职高/中专/技校的占35%,本科、大专、硕士及以上学历者总计约占总规模的40%,说明新兴文化消费群体的学历整体偏低。

第三,收入偏低。中国互联网用户收入统计显示,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占23%,1000~1999元的占10%,2000~2999元的占20%,3000~3999元的占19%。消费群体主要为中低收入者。中国移动视频应用网民收入1000元以下的占25%,2000~2999元的占24%。中国移动新闻资讯类应用网民收入1000元以下的占28%,2000~2999元的占25%。中国移动音乐类应用网民收入1000元以下的占25%,2000~2999元的占24%。

6.酒文化产业发展 篇六

一、武汉、黄石、宜昌等八市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九十年代以来,武汉等八市的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近几年,随着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大,文化消费日趋活跃,八市的文化产业成长迅速,产业群体不断扩大,对经济发展贡献逐年上升,发展势头良好,已进入一个大发展时期。同时,在迅猛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和亟需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将对文化产业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一)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1、产业发展意识滞后调研中,这个问题的反映比较普遍。这个问题有两个方面:其一是有些地方主要领导尚未充分认识到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对文化的认识还停留在是公益事业、是包袱上,对文化产业发展少重视、少关心、少支持;其二是文化系统内部发展意识滞后,认为文化是事业,靠政府、靠财政的思想尚未从根本上转变,有的单位拥有几百万的固定资产,还埋怨政府投入少,而不是利用现有资源,想方设法创造价值,丧失了很多机遇,还有的认为文化产业是小打小闹,找几个小钱养几个人,成不了大气候。

2、文化资源整合和综合开发不够各地现有文化产业普遍规模较小,占当地经济总量比重偏低,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不明显,这些现象与文化资源整合不够、经营分散直接相关。现有文化资源分散在文化文物、旅游、园林、宗教等数个部门管理,各部门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相互之间沟通协调不够,对文化资源综合开发十分不利。

3、投融资渠道单一长期以来,文化事业主要由财政供养,其发展主要靠政府投入。随着形势的发展,这种单一的体制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大部分的文化企业单位属国有性质,民营或私人文化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外资或合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投融资渠道单一,资金匮乏,已经严重制约了我省文化事业的发展。

4、管理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形势一方面是有的地方依然存在政府大包大揽的宏观管理体制,还习惯于用计划经济的手段管文化、办文化,把经营性文化产业混同于公益性文化事业,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管办不分的管理体制依然未能得到有效改革;另一方面,一些已经进行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地方,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改革不到位,体制依然不活,文化产业缺乏活力和竞争力,发展缺乏内在动力,尚未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距离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还有较大距离。

5、政策扶持落实不够这是调研中反映最为强烈的一个问题。大家普遍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如1996年出台的《国务院扶持文化产业若干政策》,因为种种原因,时至今日仍没有得到很好落实。此外,地方性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尚未制定,如国有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配套政策、部门管理费用减免政策等,鼓励、引导和支持民营或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政策也没出台,这些都直接导致文化产业发展环境不佳,不利于发挥各方发展文化产业的积极性。

6、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十分匮乏调研中反映比较强烈的还有人才问题,尤其是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十分匮乏。文化系统内文化产业人才培训滞后,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也难以在系统内安家落户,各地普遍缺乏懂经营、善管理的文化产业人才,缺乏开拓文化市场的人才。

(二)各地发展文化产业的有益探索此次调研,在了解掌握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的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尽管发展文化产业遇到了很多困难,外部环境尚不宽松,但广大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不懈气、不气馁,始终“咬定发展不放松”,大胆创新,放手实践,各地就发展文化产业都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这对我们下一步深入研究制定全省宏观指导政策及具体扶持政策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1、完善发展规划,明确工作思路产业发展,规划先行。省内文化产业发展较好的城市已经先行启动文化产业规划,对全市文化产业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武汉市于2005年正式公布《武汉市文化发展规划》,确立了武汉市2004-2010年文化发展目标,明确了这期间武汉市文化产业发展遵循“政府推动、企业运作、规范管理”的发展原则,同时各城区以此为主线,分别拿出体现各自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全市已初步形成由点带面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体系。宜昌市也制订了较为完善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05-2010年),其他各地也都在文化事业规划中加重了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笔墨,相应增加了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措施,这些措施,对各地下一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加大转制力度,深化体制改革针对文化体制改革滞后的现状,谷城县文化局于2000年、2003年对改革内部运行机制进行了两次有益的尝试。一是改革用人制度,将县直文化系统44%的人员从机关和事业单位中分离出来,兴办实体,从事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同时实行“用人五制”,即全员聘任制、人员进出灵活制、竞争上岗机制、严格的考核机制以及末位淘汰制;二是改革分配制度,打破档案工作制,工资与岗位、效益挂钩,拉开工资档次。通过实行这种以岗定责、以责定酬、竞争上岗的制度,极大地激发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目前,全县文化系统债务由改革之初的800万元降到不足130万元,文化产业形成10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经营项目,年创利润150万元,是财政拨款的1.5倍,走出了一条县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子。

3、盘活存量资产,加快资本营运文化系统由于历史原因,多占有一定数量的具有较大升值潜力的固定资产。如何盘活这些存量资产?武汉市江汉区在这方面做出了一定成绩。他们认为关键是对现有存量资产进行开发,通过对自身资源进行再组合、再投入、再产出,为产业发展夯实物质基础。他们抓住城市改造和开发机遇,将处于城市中心地段的用地使用权转让,同时购买具有升值潜力的土地储备,并成立营运实体,统一经营国有固定资产,保证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直接带动了区内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

4、强化项目载体,推动招商引资要解决长期存在的文化企业规模小、发展缓慢的问题,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必须按照产业发展的思路,以项目为载体,大力推进招商引资。襄樊市就十分重视以加强项目建设推动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带动了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一是重视项目资源开发,项目数量较多,2004年仅文物旅游类就组织了11个建设项目;二是项目实施形式灵活务实,在不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前提下,可采用合资、独资、租赁、合作等多种形式;三是拓宽项目领域,将优秀文艺作品、文化基础设施做成项目推介;四是大胆创新,首次尝试引入市场机制,将优秀剧目的冠名权、演出权包装为项目进行招商。2005年上半年招商引资成果丰硕,4个文化产业项目总投资达820万元。

5、突出资源特色,培育精品名牌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发展特色经济,培育精品名牌,发展文化产业也是如此。黄石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就比较重视突出自身资源优势,努力塑造地方文化品牌。黄石历史文化资源比较丰富,尤其是以铜绿山古矿冶遗址为代表的青铜文化,由此黄石文化发展在思路上不搞“你有我也要有”的赶超战略,而是贯彻“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竞争战略,突出资源优势,重点抓住青铜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力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形成独具黄石特色的青铜文化旅游业、工艺制造业、博物展览业、演艺业等文化产业。

二、湖南文化产业取得的成绩及基本经验

(一)湖南文化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

1、湖南文化产业对湖南经济增长贡献逐步增加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的文化产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为湖南经济的增长作出了较大贡献,有的产业功能已初步显现。以长沙市为例,据不完全统计,“九五”以来,长沙的文化产业保持了年均15%的高速增长。全市涌现出了一批实力较强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其中产值过10000万元的企业58家,过5000万元的企业28家,过亿元的企业12家,过10亿元的企业2家,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达11.2万人。

2、主体产业发展较快当前,湖南已初步形成了以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旅游、娱乐四大主体产业为重点的文化产业企业群体,形成了在全国有很大影响的“电视湘军”、“出版湘军”、“电影湘军”、“文艺湘军”,成为湖南文化产业的主导力量。2004年湖南全省4家文化产业集团总产值达到120亿元,过10亿元的企业2家、过亿元的12家。湖南出版集团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52亿元,实现利润2.34亿元,资产总值达52亿元。湖南广电集团总资产达68亿元,2004年媒体广告收入9.47亿元。湖南新闻出版业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始终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初步在全国确立了“出版湘军”的形象,享有“湖南人能吃辣椒会出书”美誊。广电业发展迅速。1993年来,湖南省广电局在全国同行业中较早提出和实践“大广播、大电视、大宣传、大产业”的目标,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在节目生产能力、经营创收、固定资产等3个方面实现了“超十倍”的跨越式发展。产业实力的增强,使广播电视节目覆盖不断扩大。湖南卫视已覆盖全国27个省会城市,在全国1亿有线电视用户中拥有9000多万用户,覆盖人口3.24亿,赢得了电视湘军的美称。其控股的电广传媒公司上市,到2000年又增发5300万新股,募集资金15.9亿元,有力地促进了湖南广电行业的产业化进程。旅游业成绩令人瞩目。湖南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湖南旅游业发展迅速。“九五”期间,全省累计接待海外旅游者169.4万人次,比“八五”期间增长141.2%,年均增长18%。“九五”期间累计旅游创汇8.01亿美元,比“八五”期间增长353%,年均增长22.9%,高出全国同期年均增长率11.5%。“九五”期间,国内旅游人数年均增长8%,国内旅游收入年增长20%。20002年全省旅游业收入246亿元,占全省gdp的5.7%。文化娱乐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以湖南大剧院、田汉大剧院为龙头的演出市场持续火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目前,长沙已成为仅次于北京、上海、广州的全国四个重点演出城市。长沙的歌厅演出盛极一时,独一无二的长沙歌厅现象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同行的极大关注,2000年上半年,文化部首次在长沙召开了全国娱乐节目交流会。

3、产业和相关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基础设施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依托,在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大力投入下,湖南已初步形成了文化产业的基础设施体系。近五年来,湖南文化产业投资额近300亿元。广电系统在广电中心一带2300亩土地上进行了七大建设,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金鹰文化城。新闻出版系统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湖南新闻出版大厦、湖南图书城、湖南电子出版大厦、湖南新闻大厦、长沙晚报报业中心。印刷业购置了目前最先进的激光照排、高速彩印及全自动书刊无线胶装联动线等最先进设备。信息网络建设也有卓有成效。投资5亿元、占地100亩、总建筑面积达11.5万平方米的“长沙出版物交易中心”正在积极筹建中。目前,湖南全省县以上图书馆有116所,藏书1300多万册,其中有95个上等级图书馆,数量居全国第一,包括一级馆13个,二级馆47个,三级馆35个。湖南还创办了一批具有特色的博物馆。文化娱乐业方面,湖南大剧院、田汉大剧院、长沙电影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以全国第六届城运全为契机,一大批气势宏伟,造型新颖,设备先进的运动场馆和先进设施投入使用,为湖南体育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设施建设也有相当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宾馆、餐饮、礼品、广告、会展、商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湖南特别在省会长沙取得了众所公认的成绩,为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支撑。第六届城运会在湖南举办,金鹰电视艺术节落户长沙,全国农博会、糖酒交易会顺利召开,说明了湖南特别是长沙外部环境和基础建设为湖南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硬件保证。

(二)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经验

1、大力发展歌厅文化湖南歌厅文化很火爆,其经验:一是湖南人喜欢热闹,消费观念超前。近几年培养了一批受观众喜爱的主持人、演员、歌星、笑星;二是文化企业找到了一个好的艺术形式。在以湖南文化为底蕴的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将放松和文化消费相结合,找到了一个很好的文化形式。湖南的文化现象是后现代娱乐文化的反映,后现代娱乐文化的特点是由去中心化、边缘化、等级化向平面化发展,讲究演员和观众的互动关系,融为一体。综艺性没有明确主题,开心放松心情是主要内容。演出融入了现代流行元素,形成了流行文化和湖南地方文化相结合的大众娱乐形式。三是企业找到了好的经营模式。按照市场规律利用国有资产搞短平快,激活了国有资源;四是政府引导,以繁荣为主,引导规范,弘扬先进的,提倡健康有益的,规范落后的,坚决反对有害的。

2、用全新思路发展文化产业岳阳市文化局提出了“勇气比什么都重要”的口号,凭着一股泰山压顶不弯腰的大无畏勇气,自2002年10月,开发了第一个文化产业项目,汇泽文化广场,安置就业人员1400多人,上交利润810万元,上缴税收870万元。岳阳市文化产业是在极度困境中艰难起步的,到2000年,市直文化部门负债5000多万元,市直800多名职工有400多人下岗。他们在深思20多年改革开放的春风为何不度“文化关”,严峻的现实逼着他们在发展文化产业上杀出一条生路。文化突围,首先是观念突破,他们在市直单位进行了全员竞争上岗,还向社会招聘了50多名开发经营人才。其次是勇于用坚忍不拔的意志攻坚克难。作为弱势群体的地市文化部门,在实施较大规模产业开发的起步阶段,其难度超乎想象。汇泽文化广场建设先后拆迁了18万平方米的建筑,拆迁补偿资金高达1.5亿元,他们还度过了建设资金难关。第三是勇于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他们在汇泽文化广场的产业经营中,坚持由市场来定位,由竞争来选择,寻找战略合作伙伴,打造文化一流品牌,抢占市场经济的制高点。第四是勇于从战略全局谋求更大发展。目前,他们启动开发的5个大项目,都是从大处着眼,靠创意出奇,得到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支持。

3、加强人才环境建设近年来,湖南在文化领域积极稳妥进行了一系列的人事制度改革,在构建一整套能充分激发人的潜力、充满竞争意识的人才环境方面探索出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在用人制度方面,普遍实行聘用制。在培养人才方面,在近20万文化从业人员中,中级职称以上就达4万人,占23%。湖南建立了有力的人才集聚机制,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广泛吸引国内外知名艺术家、经纪人、企业家、高级管理人才,充实了湖南的文化产业队伍。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激励竞争机制,运用竞争机制,实现优胜劣汰;引进激励机制,对有突出贡献的文化人才实行重奖。在分配制度上逐步形成了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设立了“论功行赏、分锅吃饭、奖优罚劣、奖勤罚懒”的利益分配机制。

三、几点思考

1、强化产业意识,营造环境必须按照文化的属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进一步提高文化管理部门、文化从业者和全社会发展文化产业的积极性,营造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环境。要制定湖北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加强立法,使文化产业有法可依。要加强政策扶持,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2、创新体制,强化改革,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进一步理顺行政主管部门与文化事业单位的管理关系,推进文化事业型体制向产业型体制的根本转变。

3、整合资源,组建大型文化产业集团采取市场选择、政府推动的办法,彻底打破地域分割和部门围墙,建立全省统一的市场。加大吸引外资力度以及文化产业自身的兼并和重组、资本运作等方法,使强者更强,在全省范围内组建一批跨地区的、一业为主,兼营相关产业的综合性文化产业集团。调研组成员:王元谋陈周刘月明闵运时邓锋赵晗执笔:邓锋赵晗二oo五年八月十日

[关于加快湖北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共2篇)]篇一:关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调研报告

文化产业课题调研组

近年来,淄博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文化大市为目标,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促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和“建设殷实小康、构建和谐淄博”的重要举措,努力实现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产业强市的转变,通过制定政策规划、优化产业结构、实施资源重组、拓宽投资渠道等途径,文化产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形成了具有淄博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围绕市委确定的“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调研课题,7月10日至7月30日,按照市委办公厅统一安排,由团市委牵头,由市委宣传部、团市委、市文化局、市新闻出版局、市广电局、市社科联、市旅游局等部门联合组成的“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调研组赴五区三县和市属部分单位,采取抽样调查、听取汇报、查看资料、实地考证和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就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基本特点

据统计部门数据显示,2005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 1

值达到40.49亿元,占我市gdp比重为2.83%;2006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49.70亿元,比上年增长22.75%,占我市gdp比重为3.02%。文化产业增加值逐年递增,文化产业开始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市文化产业单位3800余家,主要集中在文化、新闻出版、旅游和广播影视行业,其中:具企事业单位性质文化单位149个,文化市场经营单位2000余家,印刷单位700余家、出版发行单位400余家,软件开发单位20余家,打字复印机构400余家,旅行社110家,重点旅游景区40处,星级旅游饭店33家,广播影视业16家。全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达8.45万人。

(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和布局不断优化。一是制定规划和措施,积极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市

执行责任和考核监督“三个体系”,对文化产业发展目标任务进行了部门分工,明确责任,督促落实。三是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呈地域化、行业化态势。张店区积极发展书画艺术品业、古玩工艺和休闲文化娱乐业;淄川区以蒲松龄故居、聊斋园为核心,积极发展聊斋文化旅游业;博山区重视陶琉文化、孝文化相关产业的发展;周村区积极开发古商城,再现“旱码头”繁华;临淄区以齐文化旅游开发为重点,努力打造齐文化品牌,积极建设博物馆群;桓台县、高青县、沂源县积极发展民俗、生态等特色旅游;高新区发挥财税杠杆优势,支持发展图书报刊、出版印刷、影视创作产业。文化产业外围层、相关层发展步伐加快,所占比例不断攀升。

[关于加快湖北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共2篇)]

(二)拓宽渠道抓投入,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初步形成。积极探索多元化多渠道投融资机制,逐步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企业经营、优势互补、多元发展”的路子。一是靠政府投入和政策扶持发展文化产业。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予以重点支持,逐年增加公共财政对文化事业发展的投入;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贴息贷款,作为专项资金扶持列入优先发展的文化产业项目。对公益性文化设施,在立项、资金、3

用地和拆迁等方面给予扶持和优惠。对非公益性文化项目,发挥财政政策、资金的激励作用,建立“政策引导、财政扶持、单位自我发展”的运转机制。如对艺术表演团体、体育场馆等实行“以奖代补”的办法,将预算资金分为正常经费和奖励经费,按演出(使用)场次和演出(门票)收入等指标实行考核奖励等等。二是靠市场化运作发展文化产业。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臵作用,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企业协办、市场运作”的原则,通过公开招标、项目推介和文企联姻等市场化手段,多元化经营文化产业。我市成功组织了3次公益文化项目推介会,落实合作项目400多个,累计合作金额超过4亿元,项目领域涉及影视制作、歌舞晚会、戏曲、书画展览、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艺术比赛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了双丰收。由原淄博市电影公司与淄博影院重组而成的淄博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采取市场运作的方式,投资2000万元于2005年底建成淄博全球通电影城,2006年电影票房达360万元,2007年预计票房达400万元,成为代表顶级电影文化的高标准影城。三是靠政府引导和社会自主发展文化产业。加强政府监管和引导,鼓励社会多种经济成分成为文化业经营主体。淄博大型零售企业—淄博商厦集团公 4

司投资建设了“齐宝斋文化艺术广场”,在北京设立齐宝斋艺术研究院,全面进军文化产业。临淄闻韶街道张家社区投资700万元,维修改造了姜太公祠、姜太公广场等文化设施。四是靠招商引资发展文化产业。通过招商引资建成了一批重点文化设施,组织了一批有较大影响的文化活动,形成壮大了一批文化产业龙头企业。由北京天立禾盛文化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拍摄的电视连续剧《王渔洋》,在央视8套黄金时间播出。由张店区引进的北京荣宝斋,投资1.3亿元兴建面积3.6万平方米的荣宝斋大厦,成为我市文化艺术品市场流通经营的龙头。山东大顺集团与香港伟确公司共同投资1.5亿元,建设了齐都文化体育城。2004年,世纪天鸿书业进驻淄博,销售码洋现已达到7.5亿,占全国教辅书份额的近四分之一。

(三)突出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优势,打造了一批特色文化品牌。一是积极打造齐文化品牌。依托丰富的齐文化资源,进行齐文化研究开发,齐国历史博物馆、临淄中国古车博物馆、管仲纪念馆、姜太公祠、中国足球博物馆等相继建成,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齐文化博物馆群。临淄作为世界足球起源地的确认,成为带有突破性的世界级文化品牌,为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二是积极打 5

下页篇二: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和《中共重庆市委关于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精神,进一步加快我区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全面发展和繁荣我区文化产业,积极推动“人文涪陵”建设,根据区政协主席会议安排,今年3月至5月,由副主席蒋维佳带队,教科文卫史委牵头,组织政协委员会同文广新局、科委、财政局、发改委、旅游局、体育局、统计局、长江师范学院、广播电视台、巴渝都市报社等单位和部门对全区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区文化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

重庆直辖以来,区委、区政府立足巴文化、白鹤梁文化、易理文化和榨菜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一手抓文化事业繁荣,一手抓文化产业发展,积极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建设、农村电影惠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城乡文化互动等文化建设工程,全区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文化旅游、网络文化、体育服务等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涌现出了一批发展思路新、市场运作佳、社会影响好的文化企业。到2008年,全区共有文化经营单位476家,实现文化产值8.1亿元,创利税1.5亿元,对全区经济的贡献率占gdp的3.16%。

(一)新闻出版印刷业绩显著。全区共有各类印刷企业124户,其中主要出版物印刷企业7家、包装装潢印刷企业17家、其他印刷企业30家、打字复印70家,资产总额6.6亿元。2008年,全区印刷产业实现产值7.1亿元,年销售总额6.6亿元, 占全区gdp的2.77%。产值在1000万元以上的印刷企业有21家,其中宏声印务、太极印务、诚信包装、理想包装4家企业产值均在1亿元以上。我区印刷业在资金总量、企业数量、从业人员、生产能力等方面全市区县排名

在全市网站排名位居 的文化消费需求”的要求有较大差距,文化产业在生存和发展方面尚有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产业规模不大。全区文化产业总量不大,文化企业规模较小,文化产业结构单一,高新技术文化产业发展缓慢。2008年全区文化经营单位平均企业产值只有170万元。文化投资者主要以低投入、少风险、快回报的短平快项目为主,文化产业项目比较传统、单一。在476家经营单位中,新闻出版经营单位232家、音像制品批零出租52家、电子游戏14家、互联网服务场所85家、演出场所2家、夜总会歌厅茶座水吧91家。文化娱乐业主要以音乐茶座、网吧和歌舞厅为主,没有形成文化品牌,科技含量和创新内容较少。文化经营发展缓慢,2007年全区文化经营单位453户,仅增长2.3%,到2008年文化经营单位476户,仅增长3%。文化市场培育不好,文化产业市场建设明显滞后,体现涪陵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和工艺品基本空白。

(二)基础设施滞后。一是城市公共文化设施服务功能较差。如区图书馆设在南门山商住楼的五、六、七层,只有1条上下通道,消防安全隐患严重,大楼的2部电梯与整栋住户共享,拥挤不堪,由于电梯老化,时常出现故障,严重威胁到[关于加快湖北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共2篇)]广大读者的进出安全;图书经费严重不足,按国家二级图书馆要求每年购书经费不得少于30万元、藏书量达到30万册。区图书馆2007年购书经费10万元,2008年购书经费16万元,目前藏书只有22万册。全区人均购书费仅为0.23元,低于全市公共图书馆人均购书费0.30元。调查组看到,部分阅览架空着。图书馆实行免费开放后,现有条件远远不能满足广大读者需要。文化馆设施条件差,1250平方米的培训场地,处在地下一层,通风不好,下水道沼气味很浓,无法开展培训。全国文化先进区复核,文化馆达不到标准,将会被一票否决。电影公司业务逐步萎缩,10年前有经营场所37家,经营场所面积37000平方米,现仅存太极影城1家,经营场所面积只有800平方米,经营收入100万元。新华书店发展缺乏与城市发展相匹配的书刊经营场所,“重庆书城”属租赁场地,只剩一年多合同期,面临重新开辟经营场所问题。二是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不完善,制约了农村文化活动开展。全区26个乡镇(街道)中只有15个乡镇建立了独立的文化阵地,占57.7%;全区348个行政村中,建立农家书屋222个,覆盖率为63.8%。在问卷调查中,认为应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占68.4%,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亟待加强。

(三)缺乏品牌支撑。打造文化品牌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和要求。涪陵区

有悠久的历史,留下了珍贵的文化资源,如巴人小田溪、点易洞、白鹤梁、榨菜等。这些极具特色的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掘、利用、创新、包装、宣传,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文化产业品牌效应,产业发展缺乏品牌支撑。印刷产业虽然在全市占有一席之地,宏声、太极、鹏程等企业也有一定规模和知名度,但其业务范围仍然较窄。蔺市红酒小镇和古镇规划、项目策化及理念等都需要进一步提升,凸显地域文化特色。重庆长美影视动画设计有限公司开发的系列动画片《巴蔓》、生态移民动画片《巴方岛》,由于缺乏资金支持和企业参与,产品未进入市场。巴文化、易理文化资源或闲置,或长期占有不开发,或业主实力有限,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缓慢。体育产业虽然每年都举办了许多大型的体育赛事活动,由于缺乏整体包装打造,没有融入地方特色文化,尚未形成对外的品牌效应。

(四)文化人才匮乏。文化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聚集能力不强,素质不高,专业性不强。发展产业所需的管理型人才、经营型人才、创意型人才、市场推广型人才奇缺,特别是高层次、高技能、复合型、外向型人才更为缺乏。在文化系统288名工作人员中,具有文化专业技能的只有124人,占43%,其中高级职称29人,占10%,中级职称43人,占14.9%,初级职称52人,占18%。城乡人才分布不合理,在全区26个乡镇(街道)文化服务中心的111名工作人员中,具有一定专业文艺技能的只有 55人,仅占城区的44.3%。在调查中,有52.2%的人认为我区缺乏营运策划人才,有23.9%的人认为缺乏管理人才,有25%的人认为缺乏文化专业技术人才。

(五)管理和运行机制有待优化。一是缺乏长远规划。区政府虽然制定了旅游、体育等单项发展规划,作为文化产业核心的新闻服务、出版发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及相关文化产业没有制定阶段发展规划。由于缺乏统一协调的发展规划,文化产业发展存在各自为阵、自生自灭现象,特色优势不突出,发展速度缓慢。二是统计口径不够规范。我区现行的统计体系中,不论是传统的文化产业,还是最新分类的文化产业,都没有按照国家统计局相应的统计分类和要求进行分类,没有文化产业的权威相关统计数据,导致党委、政府对文化产业决策困难,影响全区文化产业的规划和发展。三是保障机制还不健全。文化产业在管理中往往分属于不同的主管部门,处于条块分割状态,不利于文化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和文化大市场形成。对民营文化企业的优惠政策落实不好,文化产业的投入缺乏保障,没有建立相应的助推文化产业发展的激励机制和政策措施,文化产业发展缺乏强劲动力。动漫创意、服务外包、软件开发、网络媒体等

新兴文化产业项目刚刚起步,由于缺乏牵引动力,发展速度较慢。

(六)演出市场缺乏活力

目前全区的专业演出团体只有区歌舞团,注册登记的有扬子江乐团、乌江民乐团、思维艺术团、宏洲艺术团等7家民营演艺团体。演出市场发育不良,演出主体竞争力弱、市场赢利能力低,缺乏活力。形成这一状况主要有三个原因:

7.酒文化产业发展 篇七

一、创新文化观念

首先,要结合我国国情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解放思想,摆脱一般狭隘的乡土意识,将我国文化产业自觉地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积极地与国内外文化体系不断磨合,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不断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主导地位。其次,要坚持民族文化传统,弘扬民族文化精神,提升民族文化品格,创造出一种既反映我国文化积极成果又具有本土特色的新文化。第三,要积极推动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及地区的沟通,加强文化产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使我国的文化产业尽快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环境。第四,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切不可重复虚无和妄自菲薄的思潮,而犯下简单模仿西方文化产品的错误;也不可盲目认同西方的流行原则和话语逻辑,而损害本土的国家利益、社会特征和民族文化传统。我们要积极预防和抵制西方国家文化中的糟粕,对一些不健康的文化,要坚决给予取缔,要高度警惕西方的文化渗透。

二、创新文化体制

首先,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调整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内部的机构设置,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建设“服务型政府”;不断完善文化政策,大力鼓励文化产品出口;继续完善符合WTO体制的法律制度,切实保护和促进我国民族文化产业迅速崛起,使文化产业的发展规范化。其次,制定灵活多样的运营机制,允许和鼓励文化服务企业实行跨地区跨行业经营、联合与协作,积极开展国际间的文化代理和中介服务,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第三,制定一系列优惠措施,尽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制定相关的投资融资政策,建立和完善科学高效的政府文化投入机制,建立多元化的投资融资体制;拓宽融资渠道,加快建立和发展文化产业基金组织、文化投资公司和资本市场融资等多元投资主体,尤其是民间资本的参与;积极探索新型国有文化资产经营管理模式,鼓励国内文化企业集团与国外文化企业的兼并收购或非股权联系的跨国战略联盟。第四,扶持具有市场领导地位的文化企业以及潜力型的企业,鼓励这些企业开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文化产品,鼓励企业参与竞争,减少行业部门垄断和行政性垄断,摆脱各类国有和民营企业对政府的依赖性。第五,制定保护与开发的政策,加大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力度,尤其要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三、创新产业经营体系

首先,进一步优化我国文化产业结构。建设一批主业突出、实力雄厚、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组建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文化企业,治理与淘汰一批生产工艺技术落后、经济社会效益差、风险抵御能力低、缺乏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业组织。建立健全门类齐全、繁荣规范的文化市场,使文化产品和生产要素实现合理流动,培育一批大型现代流通组织和区域文化产品物流中心,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文化资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其次,合理布局文化产业区域。要促进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完善文化产业交易平台,推动产权交易市场和资本运作市场建设,最终构建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布局合理的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高地。第三,借鉴发达国家与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模式,向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尽快组建文化产业集团,打造一批竞争能力强劲的跨国公司、跨区公司。第四,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和手段,加大产业输出转移能力,积极发展文化产业领域的数字与网络技术,努力开拓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出口渠道,通过直销、代理、合作经销等多种方式,迅速扩大文化产品传播的渠道网络。第五,加强文化产业品牌战略建设,从战略的高度来规划、管理和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强势品牌,品牌个性既要体现出一种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也要体现出一种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怀,力求创造出被国内外观众所接受、所喜爱的具有知名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第六,抓好文化产品的创作与生产,提高产品质量,以群众需求和文化消费为出发点,使题材多样、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民族风情浓郁的产业精品占领国内外市场。大力支持本土文化产品的对外输出,缩小文化产品进出口的贸易逆差,逐步使我国变为文化产品出口国。第七,大力发展优势产业,优先培育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文化新兴产业,着力发展文化民俗产业,做大做强数字娱乐产业、旅游业、会展业、出版业、广告业等媒体产业,利用不断累积的资源和管理经验,逐步走向国际化。

四、创新资源整合体系

首先,要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与整合,要积极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培育、开发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在全国范围采购、以全国甚至全球为市场进行研究开发、生产制造以及销售。 其次,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要在保护的基础上,打破对文化资源的不合理垄断,以文化资源的保护性开发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第三,有效地对我国宝贵的各类文化资源进行系统调研,科学地认知我国历史、地理、民俗民风,特别是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资源的产业价值,从而统筹规划,联动开发。第四,遵循市场规律优化资源配置,发展特色文化产业项目,进一步整合和精心提炼各种资源,尤其是吸引世人眼球的原生态宝贵资源,对其进一步挖掘、整理和宏扬,强势包装、宣传和运作,使其成为我国文化产业的最佳看点、亮点和卖点。

五、创新科技支撑体系

要加快现代科技与文化产业的融合,运用高新技术推动文化业态更新,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层次, 促进文化产品创新。首先,在文化产业科技发展政策环境和支撑条件上有所突破。重点解决文化科技投入的增长和保障机制、配套的基础条件、政策措施等,确保科技规划任务的顺利实施。其次,确定文化产业中科技发展的优先领域和重大项目,开发研制引进使用高新技术,推进艺术生产、流通与高新技术结合,推动文化产品的多层次开发和网络化服务,改造传统文化,开发新兴文化产业,积极鼓励具有我国优秀文化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打入国内与国际市场。

六、创新人才建设体系

人才是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所在,人才是根本,要以人为本努力造就一支素质高、结构合理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工程。首先,必须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高等学校文化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造就大量的高素质劳动者与专门人才。第二,要加大文化产业人才培训的广度,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业务学习和专业培训。第三,要运用艺术和经济手段,通过多种途径引进急需的各类文化建设高层次人才,包括高素质的文化经营管理、文化艺术创作人才和文化经纪人才。第四,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通过专项基金,对科研上有重大突破、创作上有重大成果、经营管理上实现较高经济社会效益的人才和团队实施重奖,用政策留住人才、引导人才成长。

我国文化产业的培育与拓展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这是一个长期而渐进的过程。同样,文化产业创新体系的构建也是一项庞大而渐进的系统工程。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奋斗,就一定能够建设既能全面汲取国际文化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又能充分体现我国文化的创新精神;既能充分反映我国人民历史文化的深厚内涵,又能体现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特色的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产业。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文化体制的改革已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只有通过完善“资源变产业、作品变产品、剧目变项目”的产业催化机制,才能培育出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文化市场主体。只有通过构建文化产业创新体系,实现文化体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统一,我们的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才能够大发展。

8.文化产业不是文化的产业化 篇八

“文化产业化”首先削弱了“文化”对社会和公民的福利性;其次,扭曲了“文化”的实质,即扭曲了社会意识形态建设;再次,忽略了“文化”的社会效益,在审美情趣及及价值观取向上产生误导。

文化产业首先属于经济范畴

文化产业是生产和销售与人们精神消费商品相关的产业,是以创意为根本手段,以精神消费商品内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以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为交易特征,为社会创造财富并促进社会进步的产业。

文化产业内涵有三点:1、生产的是精神消费商品;2、具有经济和文化双重属性;强调经济效益,也要求社会效益;3、可进行批量生产并与产生规模经济效益的工业化、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又反效率化,追求异质性与个性。

文化产业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消费需求为目的,有别于物质产品——满足人们的物质消费需求,但它同样是以追求经济利益和价值为最终目的的。文化产业从本质上讲是“产业”,而非“文化”,是经济体系当中的组成部分,追求经济效益。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新型经济发展与增长形态。文化产业不是文化事业,也不是文化,它和文化事业是关联体,对文化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

文化产业为什么比其他产业更加优异,就是因为它是精神消费商品。经济、社会越发达,越需要精神消费,需要心灵慰藉。追求享受,是人类的本性和本能,不是什么主义的问题。

强调文化产业首先是经济体系的组成部分,就是要求文化产业必须产生经济效益。

文化产业的是以创意为根本手段的。伴随着创意经济时代来临,“智造”“创意”密集型产业已正在逐渐取代“土地”“劳力”密集型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壮大,从本质上反映了新经济竞争优势的来源和竞争方式正在发生重要转变。

用市场机制运作文化产业,是追求持久快速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市场机制是最好的配置资源的方法,是用最简捷的方法,做最复杂的事情,以求得最大的效益。文化产业属于经济范畴,经济水平和物质基础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力保障。经济基础越发达文化产业的发展可能越好,资本投入的多少,构成文化产业是否发达的核心要素。例如,深圳作为特区,到2010年只有30年的时间,目前文化产业产值占广东省文化产业产值的30%左右。深圳文化产业的成功得益于深圳有非常好的经济总量。深圳有两个国家级的会展,一个是高科会,一个是文博会,后者是国际性的文化产业交流平台。深圳十几年前高水准的印刷业和能够给日本、好莱坞等代工做动画片的动漫业,使得深圳在资本优势、人才优势基础上有了环境优势,所以深圳的文化产业发展非常快。相反,中国中西部有非常丰富的地上地下的人文和自然资源,有的已经沉淀了八千年,但它的经济总量很低,一个省可能还没有东部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县的经济总量大,投资明显不足,人才和创意都收到阻碍。这些省份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几乎完全依赖旅游业,即使有文化资源也做不好文化产业。

经济属性从以下几点提出要求:(1)经济效益;(2)产业链;(3)商业模式;(4)资本投入(量的多少与环境的优劣);

(5)品牌;(6)与三次产业的联动。

文化产业同时具有文化属性

我们强调文化产业首先属于经济范畴,不是忽视文化产业的文化特征。文化产品的高附加值来源于产品的差异性,而产品的差异性来源于其文化属性,文化产品必须有价值与效用的区分。

后现代经济的特点首先是定制。定制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相对,表现出以异质性价值为基础的产品差异性。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凯夫斯《创意产业经济学》指出一个现象,创意性产品的特性、基调、风格“独立于购买者对产品质量评估之外”,“当存在横向区别的产品以同样的价格出售时,人们的偏爱程度是不同的”。主要由创意决定的产品差异性,对创造高附加值的贡献,远远超过产品质量的贡献。凯夫斯(Caves)在《创意产业经济学——艺术的商业之道》指出的又一特殊现象是,创意产业人员关注的“往往并非利益最大化问题”,答案还是在价值与效用的区分上,即人们在追求精神产品过程中,已经从传统的商品关系中的从追求效率优先转化到了追求价值优先的境界1。

创意也被误读,很多人认为创意就是“创出好主意”,但是这种理解很肤浅。作者基于長期的教学与实践经验,将创意定义为:是指通过改变事物的原有形态,使之符合时代的审美需求并创造出价值的活动。这种递进式的定义,需要全部实现,缺少任何一步都是不完全的。通常,改变事物的原有形态很容易做到,符合时代的审美也可以努力实现,但是创造新价值是很困难的,所以很多创意都失败了。为此,作者对创意提出以下基本要求:1、与创新有关;2、时代感;3、新奇独特;4、有震撼力;5、贡献新价值。

那么,文化产业中的“文化”的内涵到底是什么?

第一,文化产业中的“文化”是指被创意和商业化运作了的文化资源,它不是一般的“文化”概念。生产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在本质上有相同的地方——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地方是:物质产品在被赋予文化内涵后才具有社会效益,而精神产品则不同,它一旦被生产,就具有社会效益。因此精神产品的影响力要比物质产品大很多。

第二,“文化”还是社会环境和知识创意与管理等概念。以深圳为例:深圳是最先实行了市场经济的内陆城市,借鉴了很多香港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发达的先进模式。深圳发展得非常快,令全世界惊叹,这就形成了独特的深圳文化,即国外的先进文化、思想、理念,被中国优秀文化融汇之后再生的文化现象。深圳的文化非常明显,深圳的文化特性(包容、共生)也非常明显。

当然,对创意来说,仅有科学管理是不够的,它需要对科学管理进行超越,实行艺术化管理。当创新在内容上体现出更多人本化价值特点时,创新方式相应就会更多地转向“艺术化创造”。与“工业化制造”相比,“艺术化创造”体现出更多的自发性的特点。创意是自然而然的,要求灵感和独特价值。以最大化理性为理念的管理,对创意是不适用的,它要求更人性化的管理。

需要强调指出:文化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源泉和驱动力。继农业经济以土地、工业经济以资本和矿产为最重要资源之后,创意经济使创意和人才资源作为核心资源占据了空前重要的战略地位,当然,文化资源也是重要的资源之一,但不是核心资源——作者一再坚持认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认识到:在创意经济时代,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不再是技术,也不是信息,而是来源于创意和创新。

文化底蕴与文化资源丰裕程度与文化产业发展程度没有直接必然的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文化底蕴与文化资源的是否丰裕不构成文化产业是否发达的核心要素。关键是看这些文化资源有多少可以真正被创意,成为文化产业的动力。

上一篇:党建室参观解说词下一篇:SCI论文写作感受与经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