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2024-08-03

核心竞争力的构建(精选9篇)

1.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篇一

论构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的起源及特征

1.1 核心竞争力的起源

“核心竞争力”又叫“核心能力”,这一术语首次出现在1990年,由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

(C.K.Prahalad)和哈默(Gary 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文中提出的。他们指出:“核心竞争力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他把一家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好比一棵大树,核心产品(核心零部件)是树干,业务单位是树枝,树叶、花朵和果实则是顾客所需要的最终产品。而支撑着所有这一切的正是企业内部能力的不同组合。具体地讲,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开发独特产品,发展独特技术和营销手段的能力,是企业的宝贵的战略资源。

1.2 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1)价值性。核心竞争力富有战略价值,不仅能提供顾客看重的价值,也为企业带来较为长期的超额利润。

(2)延展性。核心竞争力能够较大程度地满足客户的需要,不仅是当前的而且包括潜在的需要。这种需要的满足往往是通过核心竞争力在新领域的积极运用得以实现,从而可为企业不断创造新的利润点。因此,核心竞争力更是一种“通用”的技术专长,而不是对应于某一两种产品本身;核心的胜利意义远超出单个产品的胜利。

(3)独特性。核心信念具有很强的稳固性和持续性,这种持续的稳固可以使组织在统一的基本信念下协调运行,在同行业解决同样的企业生存和发展具有独特的企业个性和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所独有的,是基于企业独特的、文化、技能等产生的,具有稀有性。

(4)不可模仿性。核心竞争力不仅要有价值和稀有,而且必须具有不可模仿性。核心竞争力是其他企业所不具备或者一时具备不了的独特优势和能力,是企业的价值核心,它根植于良好的企业文化。这种不可模仿性的原因既可能是由于企业占有资源的不可再生性。

(5)不可替代性。即使企业具备上述四个条件的能力,但如果竞争者能够找到替代能力,还是不能构成核心竞争力。一种能力是否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般认为,核心竞争力能够适用于各种市场,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同并能对消费者利益做出重大贡献,它很难被竞争对手效仿,即使效仿,也是公司最擅长的。随着经济迅猛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到来,人们消费趋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由数量和质量消费型发展到品牌和文化消费型。消费者不再仅仅重视商品的质量优劣与价格的高低,而是对商品的售后服务、商品品牌的知名度、购物的环境等比较关注,也就是说消费者更注重商品核心功能以外的富有文化内涵的附加功能。由此决定了企业间的竞争必然是企业文化之间的竞争。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的最高境界,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的直接目的就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之成为百年企业。比如说海尔集团产品从1984年的单一冰箱发展到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96大门类15 1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并出口到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尔集团发展之迅速并长期保持着长盛不衰的状态,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是售后服务相当好,消费者信得过,是同行业不可比拟的。它的品牌名言“真诚到永远”,也给消费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仅通过产品含量高、性能优、价位低廉,企业制度完善、拥有充足的高科技企业员工,它只是构成企业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企业的技术、流程、制度是可以借鉴的,人员是具有流动性的,因此很难成为企业独有的持久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企业必须重点培育那种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流不掉、无法模仿、无法复制、极为稀缺的独特的资源和能力,即优秀的企业文化,它们才构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 企业文化在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作用

企业要有自己的文化,因为企业文化能让企业拥有个性,惟有这样,企业才能建立衡量一切事物对错好坏的标准体系,并保证企业沿着正确的路走下去。一旦把企业文化的个性转化为产品的个性,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就提高了。所以,文化是形成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第一要素,文化管理比战略管理都重要。比如沃尔沃的核心竞争力是安全,宝马的核心竞争力是豪华,TOYOTA的核心竞争力则是实用。在沃而沃看来,产品的安全是第一位的,它的企业文化首先就是要强调安全性;宝马的产品文化则侧重追求舒适和地位。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在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发挥的作用极其大。

(1)激励作用。企业文化比较注重的是人的因素,强调“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个人,相信每一位员工,任何事都以员工的共同价值观为尺度,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随着企业的,科技含量的增高,员工不断的接受新的知识与技能,工作热情高涨,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企业持续而稳定的发展。

(2)凝聚作用。企业文化追求一种企业整体的优势和卓越良好的集体感受,把激励的与落实到树立企业的整体共同价值观念上,着力塑造优秀的群体意识,因此必然有益于消解企业职工个体目标之间的差异,引导他们向同一目标迈进,从而在企业中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企业文化的这种凝聚作用,尤其在企业危难之际和创业开拓之时更显示出巨大的力量。

(3)引导作用。企业文化可以显现出企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引导企业去适应健康的、先进的、有发展前途的需求。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将全体员工的思想、行为统一到企业发展的目标上来,使他们朝着企业的发展目标努力工作。企业最终的竞争力取决于它在一系列价值中如何进行价值选择。

(4)约束作用。整洁有序的企业环境、规范的管理制度是硬的约束、有形的约束,企业精神、理念和价值观等是软的约束、无形的约束。企业文化建设要达成的目标就是使管理制度和行为准则潜移默化地成为员工内心信念,表现为员工的行为习惯,实现外部约束和自我约束的统一、有形约束和无形约束的统一。当员工的行为违背企业的信念时,其心理会有一种内疚感,并受到公众舆论的谴责。

(5)塑造形象作用。海尔集团在我国企业中发展得比较好,有持续的竞争力。不但是产品质量优,售后服务好,更重要的是海尔集团的精神与文化,它在消费者心目中竖立了一个信得过的品牌。因此良好的企业形象不但能使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在更大的广度和深度上吸引顾客,而且能使企业更有效、更圆满地实现自己的综合目标。良好的企业形象能给企业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任何企业(包括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的最直接体现,围绕产品竞争力做文章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而产品竞争力是由技术竞争力所决定的,所以说技术是第一竞争力;技术竞争力又是由制度竞争力所决定的,制度高于技术,制度又是第一竞争力。认识到此还远未结束,这是因为,制

度无非是物化了的理念的存在形式,没有正确的理念就没有科学的制度,因此,理念高于制度,理念才是第一竞争力。总之,理念决定制度,制度决定技术,技术决定产品。拥有正确的、不断创新的理念,企业才具有最强的竞争力。IBM咨询公司对世界500强企业的调查表明,建立适应知识经济的企业文化是世界500强的共同特征。它们出类拔萃的关键是优秀的企业文化,其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则植根于它们独特的企业文化之中。

附图模型揭示了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联系,指出模型的外层组成元素指企业文化的功能,模型内因元素是打造核心竞争力的着力点。

其中,企业文化功能分别为指导力、推动力、改善力、导向力、凝聚力、激励力、约束力、润滑力、开发力与感应力;而企业核心竞争力由诸多因素组成,但最主要的还是由三个层面组成的要素,它们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着力点”。

(1)第一层面为基础层。是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提供深厚基础和必要的保障。包含:理念、价值观、形象、创新、特色、人才和信息等着力点。

(2)第二层面为载体层。是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发挥“平台效应”和起到“支撑”作用。包括结构、机制、规模、战略、品牌、关系和制度等着力点。

(3)第三层面为转换层,是把企业核心竞争力实化和物化。包括服务、质量、营销、技术和能力等着力点。

综上,核心能力是企业的竞争优势所在,企业文化也是企业的一种核心竞争力,它和核心能力是一种互补关系。国内大部分学者重视技术、流程等核心能力的硬件部分的培养,企业文化等软件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事实上,企业文化是维持企业核心能力持久性因素,它是企业永续经营的关键所在。因此,企业要想持续稳定的快速发展,在行业间与企业间占有绝对的竞争优势,必须要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构建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使其企业处于久胜不衰的状态,成为百年企业。1 侯贵松,王璐璐。企业未来的十大管理实践[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孙玉娟。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2)3 谢茂华,曾江化。论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4 刘光明。企业文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2.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篇二

一、核心竞争力涵义

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 (人才、国家或者参与竞争的个体) 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 是企业所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 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技术或能力。

核心竞争力可以为企业提供一个进入多种产品市场的潜在途径, 为顾客带来较大的最终用户价值。一个企业的产品必须具有顾客认可的实用价值, 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 才具有市场竞争力。一个企业是否有出色的业绩或者具有稳定的优势, 最终还要由顾客来评判。企业必须要以顾客为先, 只有顾客认可并长期支持拥护, 企业才具备长期的竞争优势。

核心竞争力还表现为企业的独特专长, 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经过积累和培育形成的。内在表现为企业特有的技能、知识、管理和文化的整合, 在较长时间内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或替代。

二、构建外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 创新技术与产品, 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我国现在外贸企业的出口产品中大多技术含量较低, 技术开发能力比较差, 致使长期以来外贸企业以加工贸易为主, 特别是中小型的外贸企业更是以一般纯粹贸易为主。

企业要建立核心竞争力, 首要的是产品。外贸企业必须进行创新技术与创新产品的研发制造。这就要求企业加大资金投入, 具体可以从两个途径实现:第一, 如果国内有相应的先进生产技术及研发队伍, 外贸企业可以进行收购或者与相关企业进行合作生产研发, 但外贸企业必须具有该技术及产品的唯一使用权与销售权。第二, 外贸企业自主建立产品研发部门, 用优越的发展条件吸收专业的技术及产品的研发人员。企业必须建立独立的研发资金, 保证研发的顺利进行。

(二) 控制产品质量, 建立自主品牌

在现今市场背景下, 企业取胜的主要手段已不再仅仅局限于产品质量的竞争, 还必须涵盖品牌的竞争。当前的市场竞争已经过渡到品牌市场占有率的竞争。国内营销咨询专家刘永炬在2008年环球资源 (NASDAQ:GSOL) 论坛中指出:“一个成功企业的背后必定有一个成功的品牌故事。企业的核心, 品牌是关键, 要不然我们中国的中小型企业只能作为国际知名品牌的中国廉价劳动力市场, 只有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品牌, 才能让我们走出只做OEM的怪圈, 创造来自中国的国际品牌。”外贸企业有没有构建自己的品牌战略, 有没有自己的品牌培育, 品牌形象与市场定位如何, 将直接决定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外贸企业要建立品牌战略的意识。第一步, 打造品牌。根据市场的需求, 企业的自身实力, 正确对企业进行定位。从企业原有的品牌中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品牌或重新培育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牌。企业需要广泛地使用该品牌, 加上各种媒体的宣传, 有条件的企业可以通过参加国内外的大赛来打造企业品牌的知名度。第二步, 巩固及扩展品牌。利用已建立的品牌声誉, 吸引国内同行进行合作, 共同打造品牌产品。企业产品投入生产, 必须严格控制产品质量, 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 做到时时检验。一个品牌, 产品质量是核心, 只有产品质量在消费者心中建立信心, 才能对品牌声誉巩固, 提高市场占有率, 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 建立人才培育体系, 发展人才梯队

外贸企业的品牌建立与巩固需要开发、设计、研制的人才, 也需要营销、管理的人才, 其他环节更需要人才。

外贸企业要减少人才流失的情况, 必须要建立健全的人才培育体系, 包括人才的培养、使用、选拔等。为不同层次人才的发展及晋升提供相应的培养方案, 使企业的员工都有发展的前景。员工对企业有较强的归属感, 更利于企业战略的实施及发展。

(四) 完善企业服务链, 建立供应链管理

我国外贸企业大部分出口流程是接单、组织货源、交货出口。商品在此过程中经过简单的包装加工, 甚至仍保持出厂的样子, 几乎或很少经过其他的增值环节, 外贸企业在这样的状态下充其量只是一个采购商。还有一部分外贸企业充当客户和供货商之间的中间商, 过于简单的经营方式, 造成了外贸企业在供应链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 只能得到较少的利润, 这使得外贸企业的发展变得相当困难。在现今国际贸易的形式下, 各个企业都在思考全球供应链管理, 外贸企业要具有核心竞争力, 供应链管理的建立尤为重要。

供应链管理是在满足一定的客户服务水平的条件下, 为了使整个供应链系统成本达到最小而把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有效地组织在一起来进行的产品制造、转运、分销及销售的管理方法。

外贸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现有的优势, 参与供应链的不同环节。若外贸企业主要从事一般贸易的, 可以提供创新的产品, 主要以短周期、多样化产品为主。其服务对象为国外中小型批发和零售商提供货源、满足大型企业和跨国公司等对非核心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如果主要从事进口或分销业务的外贸企业, 以市场推广、批发销售和物流服务为主, 为代理产品提供一站式的配套服务, 包括市场推广和物流服务等。这样的企业服务对象为本地和本区域经销网络所覆盖的各类批发、零售商、专卖店等。此类外贸企业需要拥有强大的分销网络及销售能力。

供应链管理除了在传统服务功能的基础上进行提升, 增加新的服务以外, 更需要利用自身能力对整个供应链上的资源、合作伙伴进行整合, 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外贸企业能提供的功能不仅仅是基本功能, 不仅包括传统的寻找供应商、采购、质量控制、货运等, 还包括研发、投资、整合、信息提供、综合服务和战略合作等现代服务。外贸企业应从供应链管理的思想进行考虑, 为客户提供完善的增值服务, 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

3.旅游产品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篇三

【关键词】旅游产品 文化 竞争力 灾后重建

当下各个企业竞争愈演愈烈,企业产品的差别化、个性化是竞争的关键所在,建立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是取得竞争优势的最重要途径。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是指某一产品所特有的、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竞争能力,它是产品在竞争中获得持续性竞争优势的源泉和动力。没有核心竞争力,产品的竞争优势就不能形成。旅游产品同样需要建立其核心竞争力。

我国旅游市场已经逐步由卖方市场过渡到买方市场。在这一市场特征下,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由“低投入、高产出”模式,转变成“高投人、高风险、高产出”。过去我们所熟悉的旅游资源大多属于“资源产品共生型”的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本身就是旅游产品。我们在旅游资源开发中所关注的,主要是基础设施的建设,很少对旅游产品本身进行投人。但随着资源产品供给总量的增加,尤其是旅游替代产品的大量增加,加剧了旅游市场的竞争,此时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不仅只是对基础设施和旅游接待设施的投人,更包括对属于“资源产品提升型”的旅游资源的投入开发。而获得市场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手段即为文化。文化已越来越成为旅游产品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竞争力。

旅游产品主要是满足人们求新、求美的心理和精神享受需要的特殊产品。旅游者到一个地方旅游,花费金钱和时间,相应获取的是一种经历和回忆。这样的特殊性决定旅游产品的竞争不同于一般的产品竞争,它不仅满足于价格、质量和服务的竞争,而更多的是从旅游的文化属性这一旅游产品的基本特征来考虑竞争力的构建,突出其文化特性。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是以注入产品文化为支柱的,也就是说,挖掘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核,并以一定的形式载体表现出来,最终成为区别于其他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什邡旅游业文化建设一直处于从遥远的传说中去寻找内涵的状态之中,如蓥华老祖等。同时,某些文化符号还缺乏普适性,如什邡一直在挖掘中国佛教八祖道一的文化内涵,但这种中国化的佛教要在今天的生活中找到恰当的契合点加以宣传就有了相当的难度。应该说,地震之前的文脉梳理做得非常不足。而这次的大地震,使得蓥华山所在地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为什邡梳理文脉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如果说这次大地震的迅速救援体现了我们民族的强大凝聚力,那么这些重灾区就成为了凝聚民族感情的重要场所,是我们宣泄情感、表达强烈民族热情的重要载体,将民族的感情与旅游景区文化建设紧密相连。如可以营造氛围,使游客在观光中又回味当时的山体运动带来的震撼和对人性、生命价值的洗礼等。

从旅游文化建设的三个层面来讲,建立外在的器物性的文化现象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这些现象如果不能赋予其充实的文化内核,那么这些景区的建设将很有可能落入震前什邡景区建设的窠臼,成为无源之水。而这方面什邡应该借鉴唐山的经验。唐山在1976年7月28日发生的大地震使得这座百年工业重镇一夜之间变成一片废墟,但劫后余生的唐山人硬是凭借自己顽强的毅力从废墟之上再造了一个美丽的新唐山,而经历地震磨难的唐山人迸发出了“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唐山精神。而同样经历地震灾难的什邡,我们也应该受此启发,灾后的文化内涵应该和地震文化紧密相连,大力挖掘什邡的文化内涵,提升景区品质。将内在的文化内涵用一种外在的表达形式宣泄出来,引起共鸣,得到认同。例如,什邡的蓥华山据考为马祖的道场之一,至今仍流传着众多有关马祖道一的故事传说。众所周知,马祖道一是在佛教中国化过程中的一位重要人物,其阐扬的“顿悟”说,在中国宗教史上的地位和影响都非常重要。所谓“顿悟”对于在红尘中的人来讲本是可遇不可求的一种境界,但这次的地震却给了我们一个绝妙的途径——紧邻的红白镇一片废墟带给游客的震撼完全可以在蓥华山景区的休憩中得以消化。我们有理由相信,大家在幽静环境中的冥想感思能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从红尘俗世中暂得解脱。而这样的文化氛围如果成功营造,蓥华山将会别具一格。概况来讲,蓥华山景区文化建设应以“悟”之精神,借助康乐度假氛围,通过瑜伽运动等形式,重建精神家园。

从什邡蓥华山景区的资源赋存状况来看,地震前由于山地景观的气候条件,已经形成了类似于成都银厂沟景区附近避暑度假区的氛围,而其整个景区的植被覆盖情况良好,特别适合发展疗养康乐旅游项目,且初成规模。根据什邡气象资料预测,什邡山区夏季平均气温为14摄氏度,非常舒适。因此这种康乐度假景区的大的基调就此产生。据悉蓥华山旅游公司已经开始重新营建度假村,而周围的村民在震后重新建设新农村的同时也考虑了增加收入的因素,所以,也将度假山庄作为了规划的一部分。这样从企业到个人,从规模经营到自主生产,整个景区正努力营造度假型景区的氛围。从目前的的规划来看,整个受灾山区的居民永久性住房的重建将会以新农村的建设要求来实施:铺设管网、造型美观、相对集中。可以想象,当游客进入山区之后,眼见高低不一的房屋色彩宜人,绿色逼人,由视觉触发其他感受,度假的氛围将非常浓烈。从具体的休闲度假基础设施来看,景区原先已具备通溪河林场和钟鼎寺景点的康乐度假接待基础,目前正在营建峡马口片区度假屋,以及山林康乐健身步行道都会完善度假的基础设施。而前面提到的为游客营建冥思沉淀氛围的设想,也需要在具体的实施中借助一定的器物外壳。例如,在山林溪流边中散落一些竹林小舍,可以提供给游客打坐或者瑜伽锻炼。目前,康乐健身的定义不仅仅局限于宜动的体育运动项目,也包括宜静的身心放松的冥思、瑜伽等项目。这样的动静结合,旅游产品富有层次感。旅游产品的如此设计正是突出了体现挖掘文化内涵作为产品核心力的理念。

综上所述,旅游产品开发不仅要有量的增加,更要有质的不断提高。在开发中,必须立足于高起点、高品位,以文化建设为核心,树立精品意识,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确保其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避免同质化倾向。蓥华山景区的灾后重建过程中对自身文脉的重新梳理以及寻找与现实切合的表达方式,可以视为文化作为旅游产品核心竞争力的有益实践。

参考文献:[1]张梦.旅游产品核心竞争力的新视角[J].财经科学,2006,(4).

[2]钟艳,厉新建.旅游目的地竞争与吸引力创新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11).

[3]崔凤军.中国传统旅游目的地创新与发展[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

4.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篇四

Prahalad和Hamel认为:核心竞争力是隐含在企业核心产品中的积累性学识和能力,特别是关于整合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某种技术的学识和能力。它来自企业所拥有的独特资源,是企业获取持久性竞争优势的源泉。他们还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给出了一个形象化的说明:如果说企业是一棵大树,那么,树干和主要支干是它的“核心产品”;较小的支干是组成它的不同的业务单位;树叶和果实是它的“最终产品”,而为这棵大树提供源源不断的营养成分并保证其稳固性的根系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基于以上认识,Prahalad和Hamel进一步提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的集体知识,尤其是指开发、整合与核心产品有关的各种生产技能的知识。以日本索尼公司为例,该公司生产的不同型号的小型摄像机、电视机、计算机等是其最终产品,生产小型摄像机、电视机、计算机的部门构成其业务单位,微处理器是其核心产品,而全球闻名的微型化技术是该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把上述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经典定义运用于商业企业,可以看出,与工业企业一样,商业企业也有其最终产品——经过商业性服务转入消费者手中的各种类型和规格的商品。而其各种商业性的服务活动,包括生产性服务活动如包装、保管、运输等和非生产性服务活动,如商品的销售,构成商业企业的核心产品,为商业企业的核心产品和最终产品提供营养和支撑作用的是企业在从事商业服务活动方面积累的知识和技能。对同一行业中的不同商业企业来说,如果哪个企业在从事商业服务活动方面掌握了先进的且别的企业难以模仿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其所从事的各种商业服务较之其他同类企业的服务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和特色,那么,上述知识便构成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5.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篇五

摘要:针对我国中小企业竞争力不强问题,对泰祥集团如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了研究。介绍了核心竞争力的相关理论;指出建立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对企业的重大意义;最后,给出了建立和提高泰祥集团核心竞争力的途径和对策。

关键词:泰祥集团 核心竞争力 建立和提高

绪论

中小企业日益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拉动经济增长,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市场繁荣和扩大就业的生力军,并以灵活的运行机制和市场适应能力,成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力量。

经济全球化使得竞争日趋激烈,对于我国中小企业来说,所面临的挑战就是在这种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如何发现和利用新资源,开拓新市场,以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立于不败之地。经济全球化为我国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多获取新的科技、技术、市场及金融服务的机会,因此它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具有“外向型”发展的前景。但是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外部和内部问题,却使其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中小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

1.核心竞争力和泰祥集团概述

1.1 核心竞争力概述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是1990年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伦敦商学院教授加里•哈默尔(Gary Hamel)在其合著的《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文(发表在1990年的5月到6月的哈佛商业评论上)中首先提出来的。他们对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从与产品或服务的关系角度来看,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隐含在公司核心产品或服务里面的知识和技能,或者知识和技能的集合体。

在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看来,核心竞争力首先应该有助于公司进入不同的市场,它应成为公司扩大经营的能力基础。其次,核心竞争力对创造公司最终产品和服务的顾客价值贡献巨大,它的贡献在于实现顾客最为关注的、核心的、根本的利益,而不仅仅是一些普通的、短期的好处。最后,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难以被竞争对手所复制和模仿的。关于核心竞争力的构成,目前比较流行的观点是认为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所拥有的资源;二是企业拥有的能力。

正如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所说的那样:“创新(能力)是海尔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因为它不易或无法被竞争对手所模仿。”戴尔的优异的供应链、丰田独特的引擎技术都是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总的来说,核心竞争力具有如下几个主要的特征:

(1)价值性。核心竞争力应能给最终产品用户带来实惠。也就是说,核心竞争力应具有市场的价值,应能给消费者带来价值创造或价值增加,那些能够给企业用户提供更多、更好的顾客价值,才称得上是核心竞争力。

(2)异质性。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企业独自所拥有,同行业中几乎不存在两个企业都拥有准确意义上相同或相似的核心竞争力。企业运作模式、企业规章制度,企业员工的素质、能力、观念、行为方式等支撑企业核心竞争力,因而企业核心竞争力不为企业中的个别人所拥有,更

不为其它企业所能模仿和其它竞争力所替代。

(3)延展性。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力地支持企业能延伸到更有生命力的新事业领域中去。它为企业提供了进入新的多样化产品市场的潜在途径,企业能够从某种核心竞争力衍生出一系列产品与服务,具有打开多种产品潜在市场、拓展新的行业领域的作用。

(4)持续性和发展性。构成核心竞争力的要素不是偶然的机遇带来的,而是企业经过较长时间的积累而形成的,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能够给企业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企业在自身发展的不同阶段也要对各种资源进行重构,企业核心竞争力也会表现出动态性和发展性,企业不断创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也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而采取的有效手段。

1.2 泰祥集团概述

泰祥集团是于1994年成立泰祥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发展到现有拥有20余家分公司,员工6000余人,大专以上学历200余人的集团。1997年取得面向美国水产品出口资格,1998年取得了对欧洲的水产品出口资格。食品受到了质量管理系统ISO9001认证和环境经营ISO14001认证。产品主要外销日本、欧洲、美国、俄罗斯、中东、澳大利亚和南非等国家和地区,主要出口以鱼,肉,蛋,蔬菜等作为原材料的冷冻食品和常温食品等1000多种。2006年9月,泰祥食品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2007年10月,集团建立了民营非企业的山东海洋食品营养研究院。

2.泰祥集团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存在问题

2.1 泰祥集团核心竞争力的发展现状

总体来说,泰祥集团也具备一定的竞争力,但是随着经济环境不断变化发展,泰祥集团的竞争力在某些方面减弱,在构建自身核心竞争力上存在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战略意识不够全面和清晰

泰祥集团的战略意思不够全面和清晰。决策者有时候会到自身直觉和经验的影响来决定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了节约成本,有的时候没有进行科学的定性和定量研究,因此有时候会导致企业经营领域模糊,扩张不合理。比如,前几年,房地产爆炸式发展,泰祥集团投资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结果现在由于不熟悉其规律和发展趋势,现在所建房屋无法顺利销售,成了企业的包袱。

(2)管理制度效果不理想

泰祥集团内部虽然已经建立一套管理制度,但是可操作性不强、缺乏绩效考核等问题,导致无法充分利用现有人力资源,影响了核心竞争力的发展。

(3)产品创新能力没有充分挖掘

泰祥集团虽然在技术和机械化程度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自我新产品开发率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品的销售业绩。

2.2 泰祥集团建立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

泰祥集团已步入了一个相当关键的时刻。激烈的竞争要求企业必须具有比对手更加卓有成效的从事生产经营和解决各种困难的能力,要求企业必须建立独特的竞争优势,要求企业必须从根本上重新制订自己的企业战略。所以构筑泰祥集团核心竞争力便成了新世纪泰祥集团面对竞争的具有革命性意义和战略性意义的重要内容。

(1)核心竞争力铸就泰祥集团市场地位

核心竞争力是泰祥集团最宝贵的财富,它能使企业在生产技术、生产成本、服务质量以及市场开发等诸多方面独具特色,并最终体现在企业盈利的多寡与获利时间的长短之上,充分运用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产业中的骄子。而没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泰祥集团则很容易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2)核心竞争力是泰祥集团扩展的出发点

核心竞争力能促使泰祥集团进行多元化经营,它决定了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广度与深度。如果多元化基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那么企业就能在较短时间之内获得较快发展,从而使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但是如果多元化经营不是基于核心竞争力,则企业的发展会受到影响,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泰祥集团的发展要在找准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来进行。

3.泰祥集团核心竞争力的构建策略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成长中最有力、最主要的驱动力,是提升竞争优势的源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受自身发展水平和各种环境因素的制约。笔者认为,泰祥集团应结合企业的实际,从以下几方面来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

3.1 进行战略管理

核心竞争力是支撑泰祥集团长久竞争优势的基础性能力,因而也是战略性能力。它必须与泰祥集团长期战略相结合。因此泰祥集团要培育和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进行有效的战略管理,而战略管理的首要前提是对泰祥集团进行战略定位。

通过战略定位分析,明确自身的产品市场范围、成长方向、竞争优势。泰祥集团要保持持久的竞争力,不但着眼于日本市场、而且要在全球范围考虑产品前景,从市场空缺中寻找机会,建立自己的比较优势,并构建支撑这种优势的核心能力。同时,要以国际眼光制定泰祥集团的总体战略,确定经营方向、产品结构和竞争层次。可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1)打造名牌产品,开拓国内市场。尽管现在该集团的产品大多通过中间商进入国外的,还没有自己的品牌,但随着集团的不断扩大,最终势必要在国外建立自己的销售机构,树立起自己的品牌的。就目前泰祥集团来说,完全可以把成熟的、过得硬的一种或者两种产品在国内销售,由小到大逐步宣传自己的品牌。也就是说逐步把自身的品牌转化为周知的名牌,形成自己的无形资产。名牌作为无形财富,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同时随着国内经济发展和人民收入的增加,国内消费市场也变得越来越大,因此如何开拓国内市场也变得越来越重要。2006年泰祥食品获得了中国名牌产品称号,集团要借助品牌产品努力开拓国内市场,借助名牌产品抢占国内市场。当然,仅仅在国内创造名牌不是目的,从整体战略来说,它是为自身在国外打出自己的名牌服务的,在国际上的有名才算得上真正的名牌,例如,可口可乐、耐克、劳力士手表等等。

(2)以顾客价值为导向,进行动态性开发。泰祥集团核心能力的打造应以顾客价值系统为导向,以学习能力为基础,着力培养泰祥集团对顾客需求的预测和反应能力、迅速将新观念与新技术融入产品的能力、适应不同的经营环境的能力以及综合各种因素进行价值创造的创新能力,必须始终围绕增加顾客价值这一根本出发点,这样,才能不断夯实自身实力、奠定企业发展的基础。泰祥集团目前有一个样品开发的泰新样品制作有限公司但是该公司主要是做一些客户提供的样品,单纯自主开发成功的产品却不多,而集团投资成立山东省海洋食品营养研究院却主要开发一些面向国内的食品,如果二者不紧密联系,就会浪费产品开发的人力资源,不利于集团的快速稳定发展。

(3)强化产品的专业化生产

现在集团把一个公司的不同类型的产品混合生产,分成按照相似性产品在不同的公司生产,由于产品的相似,既方便了原料的管理,有使职工技术得到了充分发挥,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可以说取得了较好的效益。泰祥水产食品以生产的猪肉排为主,泰明食品公司以生产鱼肉排为主,它们自从开始专业化生产以来,由于都自己独特技术的作业人员,使成本大幅度下降并且质量也变得越来越好,其产品也很受客户欢迎。所以只要泰祥集团继续挖掘自身潜力,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强化专业化生产,必然会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例如,以生产油炸食品为主的和源公司,完全可以以独有的、受到客户称赞的天

妇罗技术,开发出更多的物美价廉的产品。此外,把一些和食品没有相关性的企业剥离出去,盘活资金,进一步打造自己专业化生产系列。

3.2 运用知识管理系统

知识管理系统(英语: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是收集、处理、分享一个组织的全部知识的信息系统,通常有计算机系统支持。利用软件系统或其他工具,对组织中大量的有价值的方案、策划、成果、经验等知识进行分类存储和管理,积累知识资产避免流失,促进知识的学习、共享、培训、再利用和创新,有效降低组织运营成本,强化其核心竞争力的管理方法。主要目的是:

(1)提高产品与技术创新效率

泰祥集团知识管理系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实现知识的获取和共享,使有用知识能在最短时间内传递到最需要的人,使泰祥集团获取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新思想的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使创新变得更加频繁和积极。泰祥集团应该积极对市场上的新产品进行调研,发现其它产品的优势,结合自己企业的特点和技术,生产出市场需求的产品。

(2)提高泰祥集团人力资源质量

知识管理系统让员工通过各种内外部的信息库来获取知识,形成思想,然后经过员工之间,尤其是基层部门成员间的交流讨论,实现知识创新,提高工作质量,并将新知识存储在泰祥集团信息库中供其他员工学习和利用。这样,知识管理系统客观上提高了泰祥集团整体素质水平和泰祥集团竞争力

3.3 培育企业文化、铸造企业灵魂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经营理念、经营方针、价值观念、社会责任的总和,是企业个性化的根本体现,是企业生存、竞争、发展的灵魂。努力把“质量是泰祥人的饭碗,信誉是泰祥人的存款” 企业方针和“客人、工人、国人”理念提炼成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并使之成为全体员工的价值理念、铸造企业道德灵魂,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4.结论

当今阶段,泰祥集团主要是明晰并准确定位自己发展战略、充分利用自己的食品人才资源和自有技术开发适合国内外适销对路的产品、走强化产品专业化道路、提炼明确企业文化,才是构建并提高集团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6.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篇六

一、实践调查内容

(一)引言

企业文化具有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功能、作用,但能否真正发挥这种作用,还要看企业文化是否正确反映企业的性质和内外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因此,企业文化的创新对于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企业文化创新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跨国公司大发展的背景下,中国经济逐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中国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挑战,中国企业只有培养、塑造企业核心能力,才能够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是竞争对手无法模仿的竞争能力,是相对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模仿性等重要特征。能力、资源、人才、技术、知识、制度、流程无论如何先进,具有竞争优势,只是一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反映或表现,而非核心竞争力本身和动力源。那么,驱动技术、资源、人才等的力量源泉就是企业文化的创新或优秀的灵活适应的企业文化。企业核心的竞争力是建立于企业文化创新力之上的一种“合力”。它来源于企业独有的创新力(包括:管理创新力、组织创新力、制度创新力、知识创新力、技术创新力、产品创新力、营销创新力等)。从动态的经济理论来看,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企业能够在实现利益相关者平衡发展的同时提升竞争力,其关键的解决方法是企业文化创新。企业文化创新是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保证一个拥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所体现出的市场竞争力是竞争对手难以超越的。因为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但塑造和丰富了良好的品牌形象,而且还能极大地提高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员工的团队精神和企业的凝聚力,使员工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挖掘。一方面,在企业文化中弘扬创新精神,使全体员工在极强的创新精神的鼓舞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就能使企业各种资源得到最佳配置、效用得到最好发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自然会发挥到最强。另一方面,通过不断地学习借鉴,来改善和丰富企业文化的内容,实现企业文化的创新,使企业更具活力和竞争力

(二)公司概况

江苏建设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简称江苏建设)成立于1992年12月,2003年9月经江苏省财政厅批准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经建设部核准现具有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专业承包一级,建筑装饰专项设计甲级,建筑幕墙专业承包一级,建筑幕墙专项工程设计甲级,机电设备安装专业承包一级和建筑智能化专业承包二级、钢结构,消防工程专业承包三级资质。并已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审核认证。现为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理事单位,江苏省装饰装修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常州装饰装修行业协会会长单位、常州建筑业协会副会长单位。公司现任董事长,总经理杨大伟,现为中国装饰协会会员,江苏省装饰协会副会长和常州装饰装修协会(商会)会长,常州市工商联执行委员,全国建筑装饰行业优秀企业家。

江苏建设自创办至今,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现已发展成为集设计、施工、安装、生产制作于一体,具有较强经济、技术和施工实力的装饰骨干企业。随着市场经济和装饰行业深入发展,公司奉行“创新经营机制,励精图治做强”的方针,扎扎实实走“多元经营、诚信经营、品牌经营”之路,通过不断深化企业内部管理,加大科技装备和固定资产的投入,努力培养和提高全员整体素质,促进了企业持续、稳健、和谐发展。

公司的经营业务和施工足迹遍布全国,走出国门,承接了一大批种类繁多,规模各异的建筑装饰、建筑幕墙等工程项目及国家、省、市重点工程项目和援藏、援外和外经工程项目,以精湛的工艺,优良的质量、合理的价格,真诚的服务赢得了社会和客户的认可和信任,在国内外创出了一批优质工程,到目前为止,先后获得一项鲁班奖、十三项全国建筑工程装饰奖、二十七项江苏省紫金杯奖,多次获得江苏省扬子杯优质工程奖、江苏省装饰优质工程银奖与紫金杯奖和多项市级优质工程奖。

公司自1996年以来,连续被评为江苏省建筑装饰优秀企业,连续多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命名为AAA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被常州工商局命名为免检企业。先后多次被评为常州市优秀施工企业、常州市优秀建筑装饰企业、常州市建设系统安全生产管理先进单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先进单位和常州市文明单位以及常州市建设系统文明单位。2008年-2010年,公司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国建筑装饰行业百强企业。并被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评为2005-2009、2006-2010全国建筑装饰明星企业。

江苏建设在十多年的创业发展中,培养造就了一支经过专业培训、理念先进,素质优良,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设计、施工与管理团队,拥有多支专业化程度较高的施工队伍并在北京、西安、南京、苏州、无锡、新疆、山东、安徽,东北等地区和海外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做为对开拓的窗口。

二公司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具有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功能、作用,但能否真正发挥这种作用,还要看企业文化是否正确反映企业的性质和内外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因此,企业文化的创新对于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企业文化创新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跨国公司大发展的背景下,中国经济逐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中国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挑战,中国企业只有培养、塑造企业核心能力,才能够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是竞争对手无法模仿的竞争能力,是相对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模仿性等重要特征。能力、资源、人才、技术、知识、制度、流程无论如何先进,具有竞争优势,只是一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反映或表现,而非核心竞争力本身和动力源。那么,驱动技术、资源、人才等的力量源泉就是企业文化的创新或优秀的灵活适应的企业文化。

企业核心的竞争力是建立于企业文化创新力之上的一种“合力”。它来源于企业独有的创新力(包括:管理创新力、组织创新力、制度创新力、知识创新力、技术创新力、产品创新力、营销创新力等)。

从动态的经济理论来看,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企业能够在实现利益相关者平衡发展的同时提升竞争力,其关键的解决方法是企业文化创新。

企业文化创新是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保证

一个拥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所体现出的市场竞争力是竞争对手难以超越的。因为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但塑造和丰富了良好的品牌形象,而且还能极大地提高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员工的团队精神和企业的凝聚力,使员工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挖掘。一方面,在企业文化中弘扬创新精神,使全体员工在极强的创新精神的鼓舞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就能使企业各种资源得到最佳配置、效用得到最好发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自然会发挥到最强。另一方面,通过不断地学习借鉴,来改善和丰富企业文化的内容,实现企业文化的创新,使企业更具活力和竞争力企业管理理论有三座里程碑式的理论:科学管理、行为管理和现代管理科学。企业文化理论是企业管理理论的第四座里程碑,它标志着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新层次。企业文化理论的产生是人们自觉地研究企业文化现象和企业文化管理方式的本质、特征以及运行规律的结果,它所实现的由自发到自觉、由实践到理论的飞跃,标志着管理上的一场革命。以研究企业文化的产生、发展规律为对象的企业文化理论不仅是企业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也是企业管理理论的一座新的里程碑,标志着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新层次。企业文化理论的核心是:以人为中心,尊重人,信任人,把人放在企业管理的主体地位上,强调文化认同和群体意识的作用,反对单纯的强调管理,注重在汲取传统文化精华和先进管理思想的基础上,为企业建立明确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以此实现企业目标和个人目标的有机结合,实现企业内部物质、精神、制度的最佳结合和动态平衡。

一、企业文化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企业文化具有异质性和难以模仿性,具体表现在:首先,是在发展中形成的。存在决定意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在企业图生存、求发展的环境中逐步形成的。其次,发端于少数人的倡导与示范。文化总是先有少数人提出反映客观需要的文化主张,倡导改变旧的观念及行为方式,成为企业文化的先驱者。少数领袖人物和先进分子的示范,启发和带动了企业的其他人,形成了企业新的文化模式。三是坚持规范管理的结果,企业文化实质上是一个以新的思想观念及行为方式战胜旧的思想观念及行为方式的过程,因此,新的思想观念必须经过广泛宣传、反复灌输才能逐步被员工所接受。因此,不同企业由于其面临的经营环境、所处行业、发展历史等因素的差异,其企业文化必然不同。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和精神力量,企业文化是影响着企业核心竞争力消长的长期性、基础性和战略性要素,是企业管理的一面镜子。核心竞争力是在独特的企业文化基础之上形成和累积起来的,人才、文化和过程是其载体。通过长期学习培育积累企业文化才会与产品、品牌、专利等一起逐渐形成,并演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有机构成部分。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关系。缺乏优良文化的企业不会铸造出持久一流的核心竞争能力,反过来,企业一流竞争力的拥有和维系往往根植于优秀的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文化成功的最高、最集中体现。同时,建立在优秀文化基础上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发挥作用为企业文化的培养和弘扬提供扎实而充沛的物质保证。

二、企业文化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1.提炼企业精神。优秀的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体系的核心,企业只有根据自己的特点,提炼出本企业的优秀理念,然后才能从核心上体现出企业的个性。因此要培育和创造一种符合企业实际、催人向上、开拓创新、勇争一流的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指的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生长培育起来的,并成为全体职工的一种群体意识。树立强大的精神支柱,统一员工的要求,激发员工的创业热情,形成企业自身特色的企业精神,才能为企业的发展指明方向,并以一种无形的方式沉淀下来形成企业的一种行为规范。

2.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是确保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文化活动,陶冶员工的思想情操,鼓舞员工士气,集中全体员工的集体智慧,形成全体员工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提升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增强团队的生机和活力。

3.构建制度文化。企业文化的建设一定要有制度保证,而在这种制度保证中要做到制度文化的创新,企业要根据自己的理念,不断推出适应新的竞争形势的管理制度,例如成本管理的模式、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和流程再造等等,用优秀的制度来保证文化建设的实施。

4.倡导行为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家要积极倡导优秀的行为文化,并且身体力行。行为文化的倡导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企业家要有全新的管理行为,在自己的管理行为中处处体现出本企业的文化特点,体现出企业的文化品位;而员工要有全新的工作行为,要用爱岗敬业、勤奋工作、遵章守纪、诚实守信、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甘于奉献的行为,来具体实践企业的文化,使社会公众通过企业员工的行为,更好地认识该企业的文化内涵。企业的物质形态,往往也反映出一个企业的文化特点。这种物质形态表现在整洁的厂容厂貌、现代化的工作设施和环境、具有先进理念的办公环境和优质的产品等等,在企业的“硬件”中反映出企业的文化追求,使员工处于良好的文化氛围之中。

5.坚持“以人为本”。企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经济组织,人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一个企业的命运最终肯定是由作为生产力要素中最具活力的人的因素来决定的。作为企业主体的广大职工群众,不仅仅是企业物质文化的创造者,也是企业精神的创造者,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广大员工在企业中的主体作用,直接关系到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把人作为管理的主要对象,充分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满足员工要求,发挥每个员工的积极因素,以求得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发展。要使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保持一致性。员工的切身利益能否得到保证,是员工主体利益能否得以实现的重要标志。市场经济是人才的经济,实践证明,谁拥有足够的优秀人才,谁就拥有竞争的决定性优势。“以人为本”重在提高人的素质,重在尊重人,要尊重人的尊严、尊重人的劳动,要满足人的生存欲望,满足人的发展欲望。

6.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一方面要通过管理模式建立包括识别、规划、培育、部署和维护在内的企业形象管理维护体系,便于员工公众对企业形象、独特文化了解和认同。另一方面要考虑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注重用企业的良好行为来净化社会风气,推进社会伦理的建设,促进社会健康、平衡的发展。企业要注重自己的社会形象,实际上是一种企业和社会双赢的行为,是企业运用自己的优秀文化来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最后要注重品牌效应。

三、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对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作用

1.企业文化建设对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具有凝聚作用。企业文化建设注重的是人的因素,它的重要功能是把每位员工的个人目标统一到企业的整体目标上来。企业文化建设为员工创造了最适宜的发展条件,为员工的自我发展提供了一个宽阔的舞台,使员工产生稳定的归属感,它像一根纽带把员工个人利益追求与企业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使员工认识到,只有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才有个人目标和经济利益的实现。用共同的目标把员工紧紧团结在一起,为企业实现总体目标凝聚最大的动力。企业文化的这种凝聚作用,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巨大动力,是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基础。

2.企业文化建设对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具有激励作用。企业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就是要强调尊重人、关心人、激发人。通过企业文化建设,鼓励员工发挥内在动力,朝着预期目标采取积极的行动,发挥最大的潜力已达到个人心理需求的更高层次。企业内先进的评比、技术职称的晋升、各种竞赛活动、技术比武、演讲比赛活动的开展等等,以有效的精神和物质激励的方式,为实现个人价值提供良好的条件和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要把企业建设成学习型组织得依靠企业文化建设,通过企业内外的专业学习和业务培训,激励员工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高创新能力,以提高员工的个人素质,不断提升企业的总体水平,从而不断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企业文化建设对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具有规范作用。规范化操作是制约企业兴衰的一种非技术因素。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的行为具有有形和无形的约束力,这不仅来源于企业内一整套先进的科学的管理制度,还来自于经过潜移默化形成的一种企业群体道德意识、思想准则和行为规范。

4.企业文化建设对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具有协调作用。为使企业建设达到更高的目标,必须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来塑造企业员工的团队意识。俗话说:“管理管理:一要理顺程序,二要理顺心态。”如在每年的职代会前后发动员工积极参加“我为企业献计献策”提合理化建议活动,让员工在企业发展、企业建设等问题上提出有益的建议,使企业领导和员工获得认识上的认同感。企业文化建设还要求企业管理者必须关心人,爱护人,尊重员工的劳动成果,使每位员工在团队内心情舒畅,从而在行动上更加协调。

7.谈烟草商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篇七

一、核心竞争力诠释

核心竞争力最早是美国的普哈拉德(C.K.P r a h a l a d)和哈默(G a r y Hamel)于1990年在著名的《哈佛商业评论》(Harvard Business Review)发表的《公司核心竞争力》(T h e C o r 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一文中提出来的。核心竞争力是指组织中积累的学习能力,包括企业内部的核心竞争力和企业外部核心竞争力。企业内部的核心竞争力是一种狭义的核心竞争力,包括核心产品和核心人力资源等。企业外部的核心竞争力是一种管理学意义上的无形资产概念,包括会计学上不可确认与计量的文化资产和能够确认与计量的无形资产。

图中核心竞争力概念包括四部分内容:企业学习力,企业文化力,企业创新力和企业执行力。四内容之间环环相扣,紧密联系。企业学习力的进步无形中会促进企业文化力的提升,良好的企业文化力是孕育企业创新力的摇篮,源源不断的企业创新力会推动企业执行力不断前行,企业执行力把企业所有的内在优势转化为可量化的外在成果和不可量化的成果,如优良的财务业绩和企业商誉等。

二、烟草商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定位

本文认为,烟草商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定位分四步走。一是选择核心能力的发展方向。烟草行业坚持以“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价值观为导向,倡导“节奏要快,标准要高,状态要好,工作要实”的工作作风。目前烟草行业竞争逐渐从产业链的上游转向下游,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推广工作,培育全国重点品牌,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是烟草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客户的有效需求就是我们的目标市场之一,以客户订单组织货源是维护客户利益的最真实的体现。

二是确定培养核心能力的具体步骤。全面提升卷烟销售网络建设水平,围绕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烟草市场体系,全面推进以“电话订货、网上配货、电子结算、现代物流”为主要特征的卷烟销售网络建设,按照“打牢基础、创新营销、规范运作、充满活力”要求,全面提升卷烟销售网络建设水平,积极推进“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工作,加快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步伐,截至到2008年底,零售客户电话订货率、电子结算率和卷烟配送分拣到户率均达到较高的水平,已基本实现烟草传统商业向现代流通转变,这是打造烟草商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目标的关键步骤。

三是依赖于核心能力,提供经济附加值高的服务。在构建的广泛与高效的营销网络的基础上,烟草商业企业要把关爱零售客户、消费者、烟农和工业客户作为一种责任,为相关利益者的生产经营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提供经济附加值高的服务,为行业发展打下坚实可靠的市场基础。近年来,行业高度重视市场需求的有效供给,体现出对消费者利益的维护。开展的烟草工业反哺农业的行动,体现出对烟农利益的维护。

四是不断维护并巩固核心能力。坚持以“两个至上”行业共同价值观,密切关注客户感知,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时刻运用SWOT等战略管理工具,分析烟草商业企业所处阶段自身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外部机遇与挑战,持续保持企业的比较优势。

目前加强烟草商业企业核心竞争力关键应做好消费市场的细分与调研,积极培育全国性的重点品牌,构筑高效便捷的营销网络体系。烟草商业企业虽然不直接生产卷烟产品,但消费者的消费方式、口味偏好等因素的改变会对烟草商业企业的经营决策、流通方式以及竞争方式的选择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借助于企业信息网络和营销网络平台,组织细致有效的消费者市场调研,有助于及时把握目前市场供需状况和消费特点,并能对未来的市场竞争环境以及消费者偏好进行准确预测。

三、烟草商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烟草商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具体构建包含六个方面内容。一是培育组织学习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人力资源成为企业第一资源,只有调整经营管理战略,积极向学习型组织转变,培育组织学习能力,才能不断强化竞争优势,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学习型组织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建立学习型组织,不单是吸收知识或获得信息,更主要的是组织全体员工通过互动和创造性学习,用全体员工的智慧、技能和精神造就适应市场竞争的整体,增强企业的创新力和应变力,从而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是积极打造人力资本,培育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市场竞争的核心在人才,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人才是这些智力资源的载体,企业核心能力对人才有高度的依赖性。烟草商业企业在建设现代网络营销和物流体系需要更多优秀的市场营销和管理人才。

三是培育先进的企业文化,发展企业文化战略。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管理思想、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它对培养企业员工的荣誉感、信任感、使命感,提高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具有重大的意义。企业文化战略是指以企业文化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战略,企业文化战略能产生核心能力。通过加强烟草商业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培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诚实守信”的服务作风等,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是建立起以客户需求为核心的营销创新体系。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能否取得竞争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营销战略、营销策略和营销方针能否与经营机制相适应。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在市场上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必须依靠强有力的市场营销工作去实现。这就需要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需求为核心的营销创新体系。要做好市场调研和需求预测,加强与零售客户之间的联系,使企业的产品牢牢地占领消费终端市场,实现供销对接,货畅其流。

五是以信息化提升烟草商业企业管理水平。我国烟草商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已初步形成了“电话订货、电子结算、网上配货、现代物流”为特征的现代经营模式,未来烟草商业企业应以此为基础继续推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在企业内部建立全面的数据分析、决策支持系统;在企业外部建立完善的电子商务环境,通过建立供应链管理系统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提高烟草商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六是注重诚信,培育品牌。借鉴其他优秀大型企业经验,烟草商业企业建立全国性的统一的服务品牌,标有绿色烟草标识的车辆,统一的员工着装,都向社会传达一种积极与和谐的企业形象,但企业最重要的品牌,还是员工内在的服务态度和提供的服务质量。烟草商业企业不仅需要提供给客户竞争力很强的产品,还要有卖出这种产品的载体,这个载体首先就是实施名牌战略。有了名牌就有市场。这种名牌产品在市场上所形成的影响力就是名牌效应。因而,实施名牌战略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摘要:本文首先诠释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分析烟草商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定位,最后具体阐述烟草商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路径。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烟草商业企业

参考文献

[1]、C.K.Prahalad and Gary Hamel:The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May-June

[2]、王维才,邓晖:中国企业如何构建核心竞争力[J],商业研究,2005,(3)

8.现阶段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路径 篇八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知识管理;知识创新;信息化建设

发端于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还在蔓延和深化,不少企业特别是出口导向型企业面临难关。但是也有众多企业依然“逆风飞扬”,营业收入等主要指标不降反升。我们发现,其中的奥秘在于——这些企业都有其核心竞争力。

2008年12月3日习近平调研广州科学城时,针对当前形势和企业未来的发展语重心长地说,企业要主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高核心竞争力,趋利避害,化“危”为“机”。12月12日,“区域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院士专家论坛在上海浦东新区举办,院士、专家一致认为,在国际金融风暴的席卷下,企业的生存发展状况在于,企业是否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12月18日,由《国企》杂志社主办的“国有企业的应对策略高层论坛”在京召开。国务院国资委研究局局长彭华岗表示中央企业应该练好内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从容应对危机的冲击。2009年3月,温家宝在鞍山、沈阳、大连等地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市场形势时说,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最好方法。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家核心竞争力要以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基础,没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没有国家核心竞争力。中华民族要在激烈竞争的世界舞台上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归根结底在于培育自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然而专家们不断指出,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企业总体尚缺乏核心竞争力。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主要是建立在比较充足、廉价的生产要素基础之上,尤其是我国的中小企业。因此不断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已成为我们现今乃至未来追求的战略核心和制胜之本。

一、现阶段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路径

(一)企业层面——加强知识管理和知识创新,提升和保持核心竞争力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资源已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核心资源,以产品与服务的知识特性来保证竞争优势的企业现在越来越多了。它们也逐渐认识到知识已成为一种战略性资产,知识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主要体现在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知识管理和知识创新能力上。

1、加强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是提高和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一个企业自身所具有的知识管理能力,可以制造出众多意料不到的新市场和新产品。一个企业自身所具有的知识管理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管理学中引入了知识管理的概念,知识管理成为企业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全球500强企业中,有95%以上都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知识管理体系,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推行知识管理方法,并且也确实取得了显著效益。根据国际数据公司统计,由于没能有效地进行知识管理,《财富》500强企业每年的损失是315亿美元。知识管理的作用在于将知识作为最重要的资源,把知识和知识活动作为企业的财富和核心,获取和传播信息、学习和运用知识、交流和分享知识,提高知识水平,发挥企业员工和集体的智慧,谋求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到企业中,知识管理中的知识包括经营知识和管理知识。经营知识主要包括技术知识,工艺知识、生产知识、财务知识、信息管理知识、市场知识、和战略知识等;管理知识主要包括人际关系与行为知识,组织知识和文化知识等。企业可能因行业地位的不同导致构成其核心竞争力的要素不同,但最根本的要素是知识管理能力。所以,企业应结合自己公司的具体实际,重视员工的培训与继续教育,加强员工之间的知识交流与共享;积累和扩大企业的知识资源,建立知识网络和创造适宜的环境;树立知识管理理念,积极探索知识管理实践,进而设计有效的制度和机制,保证知识管理的进行;将企业的知识资源融入产品或服务及其生产过程和管理过程;营造实施知识管理的企业文化,广泛持久地构建知识管理型的核心竞争力。

2、强化知识创新——知识创新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动力和源泉。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在1996年的一份报告中曾指出:“美国创造知识的速度以及利用知识的能力,将决定着下一个世纪美国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有了知识的创新优势,就可以弥补资源、资本的劣势,掌握竞争的主动权。从美日经济竞争就可以说明这一点。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就把高新科技成果作为经济发展基础,提出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针对性方案,抢先发展新兴的软件产业。1990年,美国对信息产业投资超过对其他产业的投资。1996年,美国在信息产业的投资达到2500亿美元,超过日本和欧洲的总和。与此相反,日本虽然也提出“技术立国”的国策,并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出现了经济高速发展的奇迹,经济竞争力不断增强。但自90年代以来,却停留在狭窄的技术领域里作有限的改造和调整,创新能力不足,致使日本经济缺乏后劲,增长缓慢。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也是由于东亚各国没有注意提高本国的知识创新能力,过于依赖以资源或资金巨大投入为基础的产业,忽视高科技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从而在外力的冲击下引发空前的经济危机。由此可见,知识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力,是企业在这次金融危机面前的制胜法宝。

知识创新从认识的角度是指通过特定的认识活动,主要指实施性的研究与开发活动和经验性的实践活动,是增进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所需要的知识的过程。从管理过程的角度是指企业整体的知识增加并由此产生新观念、新思想、新技术、新体系、新产品的过程。从根本上讲,知识创新强调创新是来自未来的竞争要求,创造新思想并转化为市场前景广阔、具有发展潜力的商品,为未来持续增长奠定基础。企业知识创新的能力就是企业创造、整合和运用企业知识,保持持续竞争力,实现战略目标所表现的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变革,管理知识显现扩散、多变之势,谁也无法通过知识垄断来获得优势,唯有知识创新才能使企业具有竞争力。环顾市场,并不是所有竞争领先者都拥有独特的技术、产品,那些善于管理知识、善于创新知识的企业一样可以将不是最先进的产品做成一流产品,可以将一个传统产业的企业做成一流的企业。

(二)政府层面——创优发展环境,服务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从根本上来说,国家核心竞争力就是若干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产业国际竞争力又是以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基础。因此国家能否根据国情和科技发展趋势建立健康、公平、有效的政策和市场环境来服务和引导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从这个意义来说,政府应在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扮演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的角色。

1、加快信息化建设——为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插上翅膀。2008年度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大会上发布的《2008年度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调查报告》显示,信息化协助我国企业成功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有创新能力的、有品牌的、市场定位比较好的就生存下来了。实际上信息化对企业的创新、品牌的确立、市场的开拓、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等这样一些和核心竞争力相关的基本要素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欲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加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我们知道,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更重要的是,在信息化过程中,必须对企业的管理制度、组织架构、运行机制进行深层次变革,必须在企业管理中融入现代思想理念,应用现代管理方法。而作为中小企业,很多时候或者刚起步,根本没有能力来做这项工作,所以政府在这方面应通过引入政府和社会资源及国际渠道,搭建信息化创新服务平台,区分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把工作重点放在中小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上。对大型企业,主要是通过给其提供一个有利于信息化发展的环境来帮助其发展信息化。对小型企业,政府则应通过直接提供咨询和帮助,使其能很快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为他们提供服务,及时对他们加以引导,规划,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实现企业信息化科学发展,将信息转化为生产力,最终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保驾护航。知识产权是企业核心竞争力,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应对金融危机最关键、最重要、最核心的对策。知识产权是促进创新的法律制度,是自主创新的基础,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衡量指标。知识产权之所以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因为知识产权能赋予企业产品独有的优势,能够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温家宝总理也曾明确提出:“21世纪的竞争实际上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逐渐成为国家和企业争取科技和经济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构成了企业和国家竞争力的一个核心要素,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而当前,我国市场竞争不规范,市场环境发育不完全,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导致企业创新无动力,众多企业、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而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与推动和保障自主创新,具有天然的联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鼓励自主创新,优化创新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可以鼓励自主创新,引导企业自主创新,增强市场主体企业的自主创新的动力,另一方面可以倒逼创新,提升整个行业自主创新水平。增强企业适应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能力、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现在除了继续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营造自主创新良好氛围、落实创新政策,为知识产权创造者提供各种具体的支持与服务外,还需要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营造尊重、重视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治环境,加强从事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工作的力量,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形成自主创新促进知识产权创造,知识产权保护、促进自主创新的良性循环。然而也要防止滥用和垄断知识产权制约创新。

3、加大对新兴行业的支持力度——为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助力。近现代世界经济发展表明,每一次经济危机都是技术调整、技术升级、技术革命的关键时机,也是新兴产业、新兴行业井喷、迅速崛起的时期。但是,新兴行业的建立要冒很大风险,利润率又不可预期。而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经验来看,新兴行业一般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发展起来的。所以政府应该大力支持新兴行业度过其体弱幼年期,使其茁壮成长起来,实现跨越发展。加强对发展新兴行业、新兴产业的组织、领导、协调和规划,加大对其的投入力度,在国家的产业政策中,要实行有利于新兴行业的经济政策,健全激励机制,实行扶持新兴行业的财税、金融以及采购等政策,改善新兴行业的市场环境,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加强技术咨询等中介服务。

二、结束语

当前,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还在蔓延和深化,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也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型期。我们应该以此为契机,化危机为机会,积极地、主动地构建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持续、稳定的竞争优势,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实现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提高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张维迎.竞争力与企业成长[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刘冀生,吴金希.论基于知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知识链管理[J].清华大学学报,2002(17).

3、王广宇.知识管理——从基与改进战略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周海炜.核心竞争力:知识管理战略与实践[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5、林善浪,吴肇光.核心竞争力与未来中国[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6、卢福财.核心竞争力与企业创新[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7、姜国祥.核心竞争力[M].中国商业出版社,2004.

8、黄继刚.核心竞争力与动态管理[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9、彼得·F.德鲁克等.知识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0、庞海燕,王守宁.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6(10).

9.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篇九

 通过自己在现场亲自动手制作和实战演练,达到学习的最终目的:掌握并在今后工作做独立操作。 企业内训的主要形式 包括企业培训体系的构建和企业内训课程。

 企业内训的价值

1、企业面临的商业竞争日益激烈,提高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的整体管理水平,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

2、企业内训是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公司整体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企业内训为学员带来系统的管理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同时,还能为企业带来以下的附加价值;

 为中高层管理人员统一管理理念和思想搭建管理沟通平台,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 为企业提高理论支持,树立企业管理威信;

 增强企业管理层的凝聚力和对人才的吸引力;

 提高公司整体管理水平;

 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 培训体系的构建——没有学习力,就没有竞争力

 企业持续性“盈利“的基础是什么??? 为什么我们的企业总是苦于难留人才? 为什么策略相同,但竞争力总比不上人家? 为什么很好的决策,却没有达到很好的绩效? 为什么看似雄心勃勃的计划,总是一败涂地? 为什么付出比计划多了10倍,结果却不到计划收益的10%? 如何使企业成为学习型组织,使员工成为终身学习者?

 为什么要构建企业内部的培训体系 培训费用太高,派出去每次学习的人,动辄几千元,多则上万元;

 企业自行开发课程难度很大,成本太高;

 如何解决培训需求的自主性;

 想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企业内部的培训体系,但苦于没有这方面的人才;  企业自行组织课程的教务工作太烦琐;

 企业内部的培训方式不丰富,不受员工欢迎;

 对培训市场不太了解,寻找合适的课程和合适的讲师的途径太少;

 许多培训讲师的内容理论太强,缺乏实战指导意义;

 对培训市场缺乏了解,寻找合适课程和讲师的途径太少;

 训后没有跟踪工具,无法对培训效果进行维持,造成培训后无效或低效;  员工很少有机会接受到行业顶尖名师的指导和训练;

 和培训机构接触不多,无法考察培训机构的信誉;

 缺乏培训,使企业的人才梯队总是很难及时跟上;

 为什么我们的企业总是苦于难留人才;

 高昂的培训费用不能承受,真么办;

 企业如何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学习。

 构建培训体系的目的 打造优势人才体系,是企业工作者的使命与意义。

 “建立健全内部的培训体系”全面改善全员的学习效果,从而达到提升全员管理培训绩效和通过学习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1、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2、训练员工掌握职业技能;

3、推动建立学习型企业;

4、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 企业要永久经营,才人体系至关重要,企业重视人才体系的建设,不仅仅是广泛招募

人才或加强员工福利,而是要打造一个优势的人才培养体系,让企业的人才稳固持续发挥潜能,并不断培养出新的优势人才为企业所用,就是企业永续经营的根本。

 培训对象: 培训专员、培训讲师、培训主管、培训经理、培训总监、人事经理、总经理。

 2天。

 培训内容具体如下:

一、企业培训工作的重要性?

 企业培训重要不重要?

 我国现阶段民营企业对培训的重视程度?

 如何让老板认识培训的意义?

 企业内训工作如何组织(流程)?

二、作为一名优秀的培训主管素质要求?

三、作为一名优秀的培训主管的能力要求?

四、作为一名优秀的培训主管所需要的知识

五、培训部门的组建

 设置培训部门所要达到的目的;

 培训部门的工作目标和工作重心;

 培训部门的岗位设置;

 培训部门所需人员及岗位职责;

 培训部门所需物品;

 培训部门的工作流程;

 如何更快的开展培训工作。

六、培训体系的构建

 如何建立企业内部培训需求体系?

 如何建立企业内部讲师队伍?

 如何做好企业内部的培训教学工作?

 如何开发企业内部培训课程?

 如何建立完善培训手册?

 如何建立健全培训制度?

 如何建立培训后效果跟踪体系并实施?

 如何解决培训后,所学习内容与现实工作无法对接,导致培训低效或无用?  制作全年培训计划的流程?

 如何制作企业的全年培训计划?

 如果实施企业的全年培训计划?

 如何甄选外部培训机构,将好的培训公司和培训课程引入公司?

七、如何设计和建立各种培训工具表单?

八、如何制定和控制培训预算?

九、如何计算培训工时?

十、如何将培训效果转化为生产力?

十一、实战演练:现场训练

 如何建立企业内部培训需求体系?

 如何建立企业内外部的讲师队伍?

 如何建立培训后效果跟踪体系并实施?

 如何解决培训后,所学习内容与现实工作无法对接,导致培训低效或无用?  制作培训计划的流程?

 不同的企业:如何制定新员工入职培训计划?

 不同的企业:如何制作企业的全年培训计划?

 不同的企业:如何实施企业的全年培训计划?

十二、附 现场实战演练:作为一名培训主管,如何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 中国培训市场的现状?

 现在的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培训主管?

 什么样的培训主管更具有竞争力?

 如何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培训工作?

 实战演练:投简历时,选择什么样的公司?

 实战演练:如何做好简历?

 实战演练:面试时开场白——怎样做自我介绍?

 实战演练:如何面试——面试时,一般要经过三次面试,三次面试招聘方常问的问题,如何去解答?(现场演练)?

 实战演练:如何顺利通过面试,得到你所期望的那个岗位?

 实战演练:如何将培训主管这个职位做久、坐稳?

 实战演练:如何提升自己的演讲和公众演说能力?

 实战演练: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培训主管?

上一篇:顶岗实习考核表填写下一篇:A级景区介绍以及5A级景区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