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论文

2024-06-10

面向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论文(精选14篇)

1.面向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论文 篇一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作者:叶志斌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7年第12期

[摘要]文章总结高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分析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该专业的人才定位,指出校企合作是推行工学结合的关键,半工半读、工学交替是实现工学结合的有效办法,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进行课程建设与改革则是重要保证。

[关键词]高职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工学结合 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叶志斌(1972-),男,浙江开化人,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系讲师,从事运输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与研究。(浙江杭州311112)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重点课题资助项目。(项目编号:交教20070104)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18-0133-01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因此,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各所职业院校共同面临的新课题。

我院自2003年开设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以来,始终坚持以能力为本、以就业和岗位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校企合作办学、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上进行了不断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本文将结合我们的实践,谈一些体会。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人才定位

在开设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之初,我们通过专业指导委员会对行业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85.7%的来自汽车服务企业一线的专家认为,高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定位在汽车销售顾问和汽车服务顾问(业务接待)岗位。

根据调查的结果,我们把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定位于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能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从事现代汽车的售后服务、汽车整车营销和汽车配件营销等方面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主要职业面向为各汽车

经销商、服务商(以汽车多功能专卖店为主)的汽车销售、维修业务接待岗位。这样的人才定位既满足了用人单位的需求,又符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二、校企合作是高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

工学结合倡导的是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合的学习模式,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这是学生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因此,校企合作就成了高职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是实现工学结合最基础、最首要的前提和条件。一方面,校企合作为教学参与者提供了真实的职业情境和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校企合作又为高职人才培养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通过这条途径,学校教学参与者获得职业知识与技能,而企业也从中获得了他们所急需的职业人才,达到双赢。我院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实现校企合作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协议式校企合作单位。就是与区域内相关的汽车服务性企业(主要以3S、4S店为主)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企业为本专业学生提供相应的职业实习岗位,企业根据需要优先用人。我院利用自身在行业中的优势,利用校友关系,寻找和建立这种合作关系还是比较方便的。这种方式有很多优点,但最大的缺点就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易监控。

2.校企共建的前校后厂、校企统一的办学实体。就是学校提供场地和相关资源,企业投资共建经济实体。在这种方式下,教学参与者能方便地到岗位上进行教学活动,容易实现工学交替,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易于监控。我院与浙江金丰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创办了汽车销售服务公司,公司就设在学校内,是典型的前校后厂的办学实体。

3.订单式培养。订单式培养就是与企业合作办班或者受企业委托定向培养企业所需人才。订单式培养的实质就是培养企业未来的员工,因此更能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同时学生因就业方向明确,学习也更有针对性,学习的动力也就更足。

如我院与丰田汽车公司合作开办了“T-TEP学校”,并于2005年9月组建开设了“丰田维修初级班”,开展以“丰田技术员”为培养目标的“订单式”培养试点。由于培养目标明确,首届“丰田维修初级班”学生“丰田技术员”的考试合格率为100%,真正实现了零距离上岗,因此受到了丰田企业的热烈欢迎,学生尚未毕业就被丰田企业“抢购一空”,学校也被丰田汽车公司表彰为2006T-TEP学校“就业优秀奖”。从近期毕业生的反馈情况看,经过半年多的工作实践,首届“丰田维修初级班”毕业生大多已经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受到了企业的广泛好评。“订单式”培养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院将进一步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扩大订单式培养的范围和规模。

三、半工半读、工学交替是高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实现工学结合的有效办法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的实质是以职业需求为导向,让学生学有所用,边学边做,边做边学。我院根据学院实行的学年学分制的特点和校企合作的实际,把教学进程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第一学年,以学生全日制在校学习理论基础课为主;第二个阶段为第二和第三学年,学生边实践,边学习,把全日制与半工半读制相结合,实践课与理论课一样,也计入学分。

在第二阶段的第二学年,根据校企合作的情况,教学主要采取课堂理论教学与集中实训相结合的形式。为了更好地推行工学结合,我们准备在05级及以后的学生中,根据学生职业岗位的要求实行模块化课程教学,把课堂“搬进”校企共建的办学实体和与学校紧密合作的生产企业,以期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第二阶段的第三学年,以集中实训、职业资格考证、顶岗实习等形式组织教学。学生在校考取职业资格证后,通过招聘的形式,把学生安排到协议式校企合作单位中去进行为期21周以上的顶岗实习。学校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与学生签订实习协议,聘任实习单位优秀员工担任学生实习兼职指导教师,并指派学校专业教师对学生的实习情况实施严格监控。学生在顶岗期间完全按企业的员工要求进行管理,并取得薪酬,据统计,04级本专业的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月薪平均在600元左右。

通过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的学习形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在实践中掌握了职业技能,而且与就业相结合,学生在实习结束后也较顺利地找到了工作;同时用人单位也可以在学生实习的过程中物色到自己满意的员工,实现校企双赢。

四、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进行课程建设与改革,是高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保证

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科本位下的课程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教学要求。为此,我们在能力本位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进行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实践,实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根据企业需求,调整课程设置,整合课程,使课程更加精简,更符合职业岗位的需要。原来汽车运用类专业的课程主要沿袭中专时代的课程设置,它与大学本科的课程设置一脉相承,无法体现高职的特色。为了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达到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对原来的课程进行了改革。把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的课程体系调整为以技能训练为主,实训课程的课时数与理论课程的课时数之比增加到

1.1∶1。另外,通过整合课程达到精简课程门数之目的,把核心职业技能课缩减到3~5门。同时更加注重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知识能力关系,达到课程体系更加优化。

2.以能力标准体系为核心进行课程大纲的编写,并与行业专家一起开发职业课程。在工学结合模式下,贯穿课程的主线不再是知识,而应该是职业技能。为此,我们围绕学生职业能力要求建立了课程能力标准体系,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大纲的编写。为了使课程更加符合行业需求,我们联合行业专家共同组建了专业委员会,与这些行业专家一起开发职业课程,这样开发出来的课程与学生将来的职业岗位相匹配,更能满足工学交替的学习要求。

3.站在专业前沿,积极参与教材建设。为了体现工学结合的特点,我们在编写《汽车营销技术》等核心课程教材时开始尝试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方式来进行编写,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于宗水.关于职业院校推行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9).[2]刘丽娜.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实现职业改革和发展新突破——关于以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形式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实践探索[J].职业技术,2006(4).[3]陈洪.浅谈高职高专实践教学中校企合作的重要性[J].教育与职业,2006(36).

2.面向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论文 篇二

一、在实际教学中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 以项目实施阶段造价人员岗位职业能力为导向, 重新构建形成工程造价专业多维立体化课程体系

通过深入造价咨询、建筑工程施工、监理、设计等单位调研, 与行业专家、企业兼职教师的研讨与论证, 根据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 明确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 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 按照项目实施“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三个阶段为逻辑主线, 通过“课程结构体系化、核心课程精品化、课程内容系统化”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重构、精炼和融合, 按照“时间维、能力维”, 以相关造价人员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为标准, 构建覆盖项目实施阶段的多维立体化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如图1。

根据建设工程实施各阶段顺序, 通过“项目、实训、实习”, 制定教学实践计划 (见图2) , 保证学生职业能力的有序递进, 实现知识学习、能力训练与专业实践的有效融合。

所谓项目就是在教学环节, 以ABC三类典型工程项目为载体, 以技能训练带动知识点的学习, 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在实训教学环节, 针对真实项目开展了相关综合实训、沙盘模拟、毕业设计等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实习教学环节, 学生到校企共建实习基地或就业单位顶岗实习, 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真正与社会接轨, 真实的职场氛围的锻炼, 实现毕业后具有造价人员的岗位职业能力。

二、将造价人员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标准、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进行教学设计, 安排教学组织形式。

改革传统的知识教学, 关注教学应用, 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将造价人员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标准, 根据项目实施阶段造价人员岗位能力的需求, 重点甄选出与职业能力培养最紧密的五门专业核心课程 (见图3) , 对其进行精品化建设, 且以ABC三类典型工程项目为载体, 贯穿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 进行系统化的教学设计, 渐进式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以项目为载体进行教学, 所以传统2节排课的教学组织模式已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 改革原有的排课模式, 按照教学设计中任务单元 (一般为4节一个任务) 所需时间, 并考虑学生的审美疲劳进行教学组织。

三、将前沿性专业化信息技术 (BIM及建筑仿真平台) 引入教学过程

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率先将BIM技术及仿真平台引入专业课程教学中, 以BIM模型、仿真平台及建筑实训基地综合模型楼对工程项目进行“实景模拟和重现”, 有效解决了将工程实景实时融入课堂教学的技术瓶颈;创新了课程的“教与学”方式, 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获取知识的效率。

四、整合教学内容, 编写了一套配合实际典型工程项目特色学材

结合施工现场造价人员岗位工作任务, 依据课程教学标准, 以选定的典型工程项目A、B、C三类项目为载体, 贯穿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中的每个学习情境, 配合原有“业主资料+参考书+定额+图集+规范+网络课程”使用。实现教材多元化, 引领指导学生利用教材资源完成指定的工作任务, 培养职业能力。

五、创建了“校内实训基地 (室) +校外实训基地”的项目教学环境

在校内实训基地-项目化教室+工程造价工作室内完成专业核心课程的理实一

体化教学, 并利用以BIM模型、校内实训基地中的仿真平台和建筑实训基地综合模型楼对工程项目进行“实景模拟和重现” (见图4) , 提高了学生工程量计算能力和空间想向能力,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和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在实习、实训阶段利用校企共建校外实训基地, 使学生与工作岗位真正接轨, 提升了学生综合能力。

六、实做化的项目设计, 工作化的情境设置,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以三类独立的典型工程项目为载体, 以完成项目、职业体验和解决问题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贯穿整个课程, 课程内容的设置始终围绕项目实施阶段造价工作内容而展开, 使教学置于职业岗位工作情境中, 既体现理论学习的适用性, 又体现工作岗位的针对性。将知识与技能融合, 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融合, 以工作任务的完成过程作为实践教学的核心, 课堂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 在每个情境中运用六步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等多种不同教学方法, 使学生不断获取新技能, 并将其成功地运用于实际, 及时得到强化, 课程从知识体系转化为行动体系。在情境学习时, 以详细恰当的任务分解为前提, 使各个学生对自己能否

完成指定的任务充满了期待, 也使学生关注着每个课件的完成时间与完成质量, 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被动转为主动。在成果展示汇报时, 运用画廊展览法、多媒体汇报法、角色扮演法等方法将学习成果充分的展示, 学生的自我得到充分展现, 增强了学生的自信, 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这种开放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下, 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得到了培养。

七、突出能力考核, 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创新了以突出能力的实作化过程性评价体系, 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 更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由此, 激发学生兴趣和潜力, 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培养学生在造价工作过程中求真务实的严谨作风。

实作方式过程考核实现考核主体由教师单独考核变成教师、学生共同考核,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能挖掘;实作方式过程考核实现考核内容也丰富多彩包括学习态度、任务完成速度、质量、团队合作情况、语言表达能力等等内容, 考核学生的专业能力的同时, 重点考核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在完成所有分部工程教学结束后, 进行综合性 (几个分部工程) 实作考核。同时推行课证结合, 将造价人员职业资格考证的相关标准融入相关的课程中, 把课程讲授内容与资格证书考试内容关联匹配, 学生学习相应课程之后就可以参加技能鉴定考试, 考取与造价行业相关的岗位证书。

八、教学效果

1.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造价专业课程授课时采用真实的工程项目贯穿式系统化进行训练, 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参与改革的班级中, 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提升, 13级毕业生到达工作岗位后即可胜任造价工作;2015年度12月学生参加陕西省“广联达”软件BIM算量大赛获得一等奖, 此次大赛是与本科院校同台竞技;2016年毕业班学生作品获全国BIM毕业设计大赛获二等奖2项, 三等奖2项。

2. 教学研讨气氛浓厚

课题组成员为造价教研室的骨干教师, 教学研讨交流气氛活跃从贯穿项目的选择到授课内容、教学方法的使用都经过多轮研讨最终确定。在教学交流过程中取长补短, 提高了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

结束语

经过一轮实践后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并在各种大赛中展露头角。毕业的学生得到就业单位的认可。教学团队得到锻炼和体升, 造价教研室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教研室。总的来说, 结合高职造价专业学生所在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 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具有实际工作岗位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旭辉, 张荣胜.项目教学的项目开发、教学设计及其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9 (8) :59-61.

[2]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3]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

[4]洪敬宇.工程造价专业“岗位模拟”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8 (24) :7-8.

[5]谭秋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 2009 (6) :111-112.

3.面向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论文 篇三

一、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从本质上讲, 现代学徒制和传统学徒制是一致的,即都有师傅、徒弟以及师傅对徒弟的教育和指导, 都强调“做中学、学中做”,但两者在学习对象、教授人员、学习地点、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以及学习时间等方面却有很大区别。

现代学徒制是对传统学徒制的继承与发展,它离不开校企深度合作,离不开教师和师傅的联合传授。因此,可以说现代学徒制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 以学生(学徒)的培养为核心,以课程为纽带,以学校、企业的深度参与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指导为支撑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酒店管理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与基础

企业充分参与是酒店管理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校企深度合作是酒店管理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河南信息统计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探索,经历了校企合作、工学交替——订单培养、顶岗实习——产教融合、现代学徒制三个时期。

我院酒店管理专业开设初期,以工学交替为主要模式开展校企合作,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利用暑期和节假日赴周边酒店企业参与实践;在完成理论教学任务后,集体赴酒店参加为期6个月的教学实习。此阶段的校企合作尚处于概念层面,校企之间仅存在帮工、用工类型的合作,企业对教学的参与度不高,学生的技能实践缺乏有效指导,学校对企业管理的促进程度有限。但是,良好的就业率促进了该专业招生规模的扩大,为下一阶段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奠定了基础。

自 2006年以来,我院酒店管理专业陆续与洲际酒店集团、喜达屋酒店集团、浙江雷迪森旅业集团下属的多家星级酒店建立合作关系,创立了以顶岗实习为基础的“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模式,引导企业全程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参与共建课程体系、参与实训基地建设、参与授课、参与实训、参与教学评价。

为了对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贫困学生拓宽继续学习的渠道,我院与长期合作良好的福建荣誉酒店集团、广东从化碧水湾温泉度假村签订了“免学费订单培养协议”,将校企合作的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推向了新的高潮。

三、现代学徒制在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

我院酒店管理专业的现代学徒制实践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体制建设与系统准备阶段

我院前期在与广东碧水湾温泉度假村和福建荣誉集团的“订单班”合作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经验,为进一步开展现代学徒制实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首次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合作企业,选择了河南省黄河迎宾馆。

首先,为了在体制上对现代学徒制实践提供保障,校企联合成立了酒店管理专业的现代学徒制理事会、现代学徒制教学管理委员会和现代学徒制学生管理委员会三个机构。

其次,以职业教育的“五个对接”为指导,制订了切合实际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方案规定,第一、二、三学期学生在学校学习酒店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并通过素质教育课程提高综合素质,安排企业经理到学校讲授企业文化课程;第四学期学生在企业边实践边上课,派遣专业教师赴企业为学生讲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第五、六学期参与顶岗实习,在实际工作岗位检验理论、素质和技能学习的成果。

最后,融合招生过程为招工过程。在新生入校同时签订了订单培养三方协议,学生三年学费由企业负担,在校期间正常享受各项奖学金和助学金,优秀学生家长由企业邀请赴酒店考察、试住。学生第四学期赴企业参与教学实践期间,每月可获得实习津贴;第五、六学期顶岗实习期间,按照正式员工待遇发放工资;完成顶岗实习后,学生可选择离开订单企业赴其他企业就业,也可选择与订单企业签订就业协议。凡在订单企业就业的毕业生,由企业负责办理“五险一金”,并可迅速走上工作岗位。

2.产教融合的教学与实践阶段

我院聘请了黄河迎宾馆人力资源部主管担任学生兼职辅导员,带领学生参观黄河迎宾馆,感受企业文化与工作情境,在黄河迎宾馆为学生上第一堂课,并为学生发放制服,使学生初步具备企业归属感。之后,发挥现代学徒制教学管理委员会的作用,共同设计和实施教学,开展教学研究,将企业岗位技术标准融入共同开发的教材中。发挥现代学徒制学生管理委员会的作用,企业兼职辅导员通过QQ群和微信群与学生保持交流互动,把握学生心理状况并进行有效引导。在第四学期的企业教学实习阶段,一方面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结合学生自身条件和工作意愿确定未来的就业岗位,结合岗位对技能的要求为学生安排师傅进行技能指导,使学生迅速找准自身定位,熟悉岗位技能。另一方面,依据企业真实的工作情境,派遣优秀教师赴企业开展教学,将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相关知识贯彻在教学内容当中,利用企业的设施设备引导学生熟练掌握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必备的技能要求,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相互印证的过程中迅速掌握和理解知识技能的要点,在顶岗实习开始前通过中级或高级职业技能鉴定。

3.学校、企业、社会三方的评价与总结阶段

第一,学生在校期间,按照课程性质不同,由教师对其进行过程性评价或结果性评价。第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由赴企业授课的教师和企业人力资源部主管对学生进行综合考评。第三,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除完成岗位工作任务外,还需要每季度填写一次实习记录簿,临近实习结束时要撰写实习总结,由技能师傅和部门主管对其做出评价。第四,实习结束后,愿意到订单企业就业的毕业生,由企业统一组织考核,考核优秀的学生直接走上基层管理岗位。第五,学生办理毕业手续期间,由学院就业部门和旅游系联合在校内举办毕业生双选会,组织省内外高星级酒店以面试考核的方式评价和甄选人才。

总结三年来现代学徒制在我院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可以得出六个方面的经验:一是办学必须有两个主体,即学校和企业;二是学生应正视自己的两种身份,即学校学生和企业学徒;三是必须创造两种学习环境,即学校教室和实习岗位;四是学生应同时具有两类导师,即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五是学生要正确处理好两项核心任务,即学习和工作;六是学生毕业要手拿两本证书,即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四、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1.政策方面的问题

与西方的现代学徒制相比,我国的现代学徒制在实施过程中尚缺乏政策法规的有力推动和支持。

河南省酒店业发展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也直接或间接导致河南省星级酒店管理水平的相对落后和酒店管理者欠缺发展眼光。除了河南黄河迎宾馆以外,我院也和省内其他高星级酒店进行过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合作意向的洽谈,但绝大多数酒店企业对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兴趣不大。作为对劳动力密集型需求的酒店企业尚且如此,可想而知,其他行业企业对校企合作实施现代学徒制实践的配合度可能更低。没有政府的主导和政策法规的推动,单纯由学校主导,要求行业企业配合实施现代学徒制存在很大难度。

2.企业方面的问题

在现代学徒制实践中,学生要真正介入到企业运行之中,必然要获得企业在人员、岗位、项目、任务、时间、场地等各方面的支持,这势必打乱企业正常的生产和运营,所以很多企业缺乏积极性。我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第四学期学生赴企业边实践边上课,就出现了分配到各个岗位的学生因为上下班时间不统一,难以同时进课堂听课的情况。另外,要使学徒制真正发挥师傅带徒弟的效用,承担师傅职责的人员必须是企业的业务骨干和资深人士,这些人员往往很忙很累,额外的带徒弟工作很容易使之产生责任感缺失和懈怠情绪。

3.学校方面的问题

作为三年制高职,很多院校形成了习惯性思维,学生工作和教学工作存在固化的连贯性,比如评优评先、学生入党考察、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教师教学成果测评等工作,都需要在学校进行,而现代学徒制要求学生更多的时间是在企业实践。此外,职业教育立交桥的搭建已允许高职学生升入应用型本科,这让部分已经在企业参与顶岗实习的学生产生理念的动摇,是选择直接就业还是选择继续学习,也成为现代学徒制学生必须面对的突出矛盾。

针对上述问题,政府、企业和学校都应引起重视,有所作为。

第一,建议出台类似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条例》等方面的政策,阐明教育部门、职业院校、各行业企业主管部门、财政与税收部门等在校企合作方面的职责,对校企合作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方式以及各自任务、考核评价、运行机制、经费来源等进行具体说明,并制订针对参与企业的激励措施以及监控和评价措施。同时,由相关职能部门,如商务、教育、人社等牵头,联合对支持校企合作的企业进行评选和奖励,提高企业的责任感和社会服务意识。

第二,进一步发挥现代学徒制理事会和两个委员会的作用,深入研究适合学生在企业中接受集中教学的时间和地点,根据合作企业的特点改革课程体系,尽可能减少干扰企业正常生产和运营。企业和学校通过协议,对师傅的选聘、指导给予相应的报酬和荣誉激励,并对师傅的工作、教学业绩进行有效评价。一方面可由教育主管部门给企业师傅颁发职业院校“兼职教师”资格证书,另一方面也可以进行优秀师傅评选,增强师傅的社会责任感和教育意识。

第三,进行学校的教学制度和管理制度改革。首先,要改变学校管理干部的观念,要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管理的首位,而不是把管理的难易程度放在首位。其次,要提升学校管理能力,与企业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和合作方式,实行弹性学制,落实学分制,允许学生提前或推迟毕业。最后,改革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学生考核办法,构建更适合于现代学徒制的评价方式方法,改革招生、学籍、教学及相关的其他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4.面向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论文 篇四

以山东淄博供电公司为例:将全市划分为9个区县一级网格、113个镇办(街道办事处)二级网格、1676个村社(居民社区)三级基础网格。一是实施集约化调度管理,以辖区内二级网格作为服务调度和管理的主体,利用各单位现有的95598工单调度平台,集中处理应急突发服务事件。二是在基础网格推行“五个一”高效化服务管理。

2、坚持常态化“包保走访”,从源头上解决客户用电疑难。

依托“网格化”服务平台,化整为零,重心下移,为群众提供保姆式、跟踪式、规范化、亲情化服务。一是实施日常化“包保走访”管理,按照“每年每户至少入户两次,每季每户电话回访一次”的工作要求,定期走访辖区内包保的客户,帮助客户解决用电疑难。网格长实行“6+1”工作法,即每周6天做好部门本职工作,1天在网格内走访,现场协调解决困难问题。3.健全客户信息,准确把握客户服务诉求。

建立各类客户信息档案,实施细化服务。一是实施档案化网格服务信息管理,三级网格内的客户服务经理为网格内居民和企事业客户建立服务档案,并定期进行完善。二是开展“善小”弱势群体帮扶行动,建立“善小”客户档案。

4.实行动态化监督考核,保障便民为民服务深入推进。

不断完善监督机制和考核制度。一是实施区域化监督管理,一级网格设立区域化监督管理电话,受理客户服务意见及投诉,将隐患消除在网格内。二是实行工作例会制度,每月召开一次调度会,通报研究辖区各方面信息、难点问题,制定近期工作计划,部署重点工作。三是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对网格内客户诉求办结情况、群众满意度回访情况、服务隐患处理情况、经验总结和宣传报道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

四、实施“网格化”供电服务管理模式的成效

5.面向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论文 篇五

摘 要: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机械制造业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产业支柱之一,机械制造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加。但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的学生专业素质和整体素质不够高,这也成为许多企业拒绝他们的重要原因。高职院校如何发挥自身优势

关键词:机械类专业论文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机械制造业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产业支柱之一,机械制造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加。但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的学生专业素质和整体素质不够高,这也成为许多企业拒绝他们的重要原因。高职院校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培养出机械类专业人才,成为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亟须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1.专业性

高职院校主要是为了给社会的某一个单一的职业培养专业性的技术人才,所以高职院校对专业人才的培养都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2.应用性

高职院校的教学目的,是为了给社会培养出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的人才,它是面向特定的某一职业或职业群体的,相比于普通的高等教育,它更注重学生在以后社会中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对理论知识的`教学,一般都停留在“必需、够用”的阶段,高职院校也是以应用为目的来构建的。

3.实践性

高职院校相对于普通高等学校来说,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从高职院校的课业安排就可以看出,专业实践课程所占比例远大于文化课程,上实验课和进行实习的时间在教学时间中所占的比重也比较大。高职院校也把培养“零距离”上岗人才作为学校的教学目的。

4.职业性

高职院校是为了培养社会需要和职业需要的人才,职业定向教育是其基本特征。高职院校必须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意愿,帮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引导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专业,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有利条件。

二、高职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现代教育理念的树立

现在中国的教育正在与世界接轨,教育理念的冲突也随之而来。首先要改变学历教育的思想,不能有学历歧视的思想。现在很多人都认为高职学历不如本科学历,许多企业入职也只对本科学生开放,导致许多学生不愿意去高职学校上学。所以必须改变这种错误的学历歧视思想。其次,要改变知识灌输的教育理念,树立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观念。要改变传统的认为教育就是知识继承的教育理念,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社会传送创新人才。最后,要树立素质教育理念。教育不能只是一味地给学生传输知识,教会他们怎么做事,教育最主要的是教给学生怎么做人,要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出具有高素质、高道德的学生。

2.符合高职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课程体系的建立

要想培养出专业的人才,就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体系,构建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新的教学体系,按照“以人为本”和素质教育的教学观念,优化课程体系,引导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目前,高职院校按照职业需要设立了不同的教育模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需要自行选课,这一模式打破了学校安排上什么课,学生就上什么课的状况,为学生提供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更为有效的学习模式。

3.特色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的构建

高职学校不同于普通高等学校,它是为培养专业人才设立的学校,它的教学构造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科学文化知识,也就基本知识、理论,进行高知识含量的职业技术教育;二是职业能力的教育,主要进行专业技能教育,强调实际性和应用性。高职机械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根据高职学校教育的特点,要将特色知识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在科学文化知识方面,高职机械类专业要对知识进行严格挑选,只教给学生必须的知识,只要足够学生使用就可以了,并不要求学生在专业文化知识上达到“高、精、尖”的效果。在职业能力的培养上,老师一定要从学生的实践能力考虑,着重发展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上岗就业能力,并且要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总之,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任务,需要经过高职机械类教育者的不懈努力与不断探索实践,进行不断的完善。只要高职院校机械专业教育工作者不断坚持,高职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就一定会日趋完善,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

6.面向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论文 篇六

西南民族大学

近年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清华大学百年校庆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内涵发展,努力创成果、出名师、育英才,办出民族大学的特色和水平。为了培养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所需的“进得来、用得上、干得好”专门人才,学校坚持贯彻“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的办学宗旨,努力探索既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又符合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规律;既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又适应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需求的“双符双适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教育教学基本情况

西南民族大学是一所包括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12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民族高等学校,坐落于天府之国,芙蓉之都的锦绣成都,与闻名中外的武侯祠毗邻。学校前身为西南民族学院,创建于1950年7月,于1951年6月1日正式成立,2003年4月更名为“西南民族大学”,是在周恩来、邓小平、王维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关怀下,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民族院校之一,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学校占地面积近3000亩,分为老校区、新校区、太平园校区三个校区和阿坝州红原县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高科技研发基地,校舍建筑面积82万平方米。

学校有56个民族的在校全日制学生2.6万余人,有教职员工17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300余人,副高以上职称570余人,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300余人。有46人先后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现有22人为国家民委或四川省突出贡献专家,53人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聘请国内外客座教授200余人,其中,院士6人。

学校下设23个教学单位;有本科专业6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00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0个,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博、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现有1个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10个二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1个二级学科省级重点(培育)学科,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本科特色专业,5个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1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含1个国家民委与教育部共建实验室),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目前,学校馆藏图书资料340万册,教学科研实验设备总值2.91亿元;建立了较完善的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办学基础设施和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均达到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指标A级标准。学校始终遵循“加强基础、拓宽口径、提高能力、办出特色”的原则,坚持不懈地推进以学分制改革为龙头的各项教学改革,切实加强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学水平。近年来,学校在教学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以及远程教育等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已初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人才培养体系及现代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机制。

二、构建“双符双适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高等院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等重要职能。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期待,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是高校改革发展的永恒主题和长期使命。

(一)从外部条件来看,国家发展战略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

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发展需要一大批高素质人才,特别是拔尖人才、创新人才。充分发挥各高校的不同作用和功能,形成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的特色和优势,明确各高校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定位,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也是一项复杂而困难的工作。人才培养模式对高校如何实现“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有着决定性影响。它直接反映着学校的办学思想、教育理念和育人目标,决定了学校的学科专业设置改造和人才培养方向,体现了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教育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二)从内部原因分析来看,高等教育自身发展面临新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获得了飞速发展,从精英教育迈进了大众化教育的新阶段,实现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跨越。但由于我国高校对自身内外环境分析和把握不到位,以及外部治理结构不完善、考核体系不科学、缺乏战略思维等原因,造成在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办学思路、校园文化等方面存在着一些不甚科学合理的地方,同质化办学倾向明显,缺乏特色,千校一面,人才培养模式趋同。高校毕业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等几近类似,缺乏创造精神,拔尖创新性人才尤其匮乏缺乏。人才培养的结构与规模与经济社会发展有较大的脱节,大学生就业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

(三)从民族高等教育的特殊性来看,少数民族及民族地区对民族高等教育的新期待

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由于我国民族地区大多数处于祖国的边疆或边远地带,这些地区大多自然生态环境恶劣,工作生活条件艰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而民族地区在生存环境、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生活条件、学习环境及发展环境等方面与东部地区和发达地区形成较大差距,导致高校毕业生在就业选择时前往民族地区择业的意愿很低。这就造成民族地区高素质人才的严重匮乏,民族地区人才总量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制约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民族高校特殊的办学宗旨和办学使命和人民群众对民族高等教育的新期待,民族高校必须坚持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方针,更好地将思想政治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结合在一起,积极探索创新具有民族高等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构建“双符双适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

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指学校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知识、素质、能力等方面的全面提升而实施人才教育的全过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复杂且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

民族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既要面对市场经济的选择,又要面对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要求,因而更加复杂,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认真总结已有的人才培养经验,科学把握人才成长规律。民族院校“双符双适型”人才培养模式,不但要适应、遵循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同时要探索、遵循符合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规律,而且要努力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更要适应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需要。

围绕民族高校“双符双适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学校开展了多次教育思想大讨论,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不断注入新的活力,提供了强大的内在动力和牢固的思想武装,着力为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培养更多高质量的应用型、创新型、创业型高素质专门人才。在新模式的构建过程中,努力做到两个“坚持”:

其一,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贯彻“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的办学宗旨,按照“建设有特色、现代化的一流民族大学”的奋斗目标,充分利用校内外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具有自身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双符双适型”人才培养模式。

其二、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关注不同民族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根据培养目标,以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为核心,凝练学科特色,整合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

四、实施“双符双适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

由于人才培养模式是较为稳定的人才培养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因而民族院校“双符双适型”人才模式的探索实践中,培养措施的制定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为此,学校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

(一)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启动 “王维舟少数民族创新人才班”的工作,创新班将以“英才教育”为培养目标,执行单独的培养方案,力争用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培育一批少数民族拔尖人才,全方位地加强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并给予一些特殊鼓励政策。开展本硕连读的工作,目标是为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培养急需的高层次、高素质人才,计划在民族学、动物医学、动物科学及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等特色学科专业实现本硕连读;已启动探索与民族地区的企事业单位、政府等多种形式的合作模式的工作,建立产学研联盟长效机制,建立多个有民族特色的省级人才培养基地;进一步加强和提升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工作已启动,今年已加大了对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资助力度,共资助96个项目,资助金额近20万元,比去年增加了1倍多。同时,学校还相继实施了“研究生学术成果奖励”、“研究生学位论文盲评”等措施;正在积极准备研究生专业学位招生中对少数民族考生的优惠政策的争取工作。同时,正在积极准备与民族地区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模式,计划在部分专业硕士点、一定范围内试行由学校自行组织入学考试,按“双少”政策招生,定向委托培养。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拓展研究生合作培养范围,争取与湖南大学(对口支援学校)、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联合培养博士、硕士,不断提高学科建设整体水平和层次。

(二)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

启动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基地的建设工作,并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及《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课程建设。设立《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的教学管理研究》校级教改项目,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及《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课程建设。学校已在仪陇县建立了“西南民族大学朱德故居博物馆学生实践基地”,申请了国家财政专项资金,筹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教学中心”;同时,已启动继续加大少数民族语言人才的培养力度,已在藏语、彝语等方面取得已有成绩的基础上,开展民族双语及多语教学。首次开办民族学(藏语零起点藏学)班,并已开始招生;三是已启动针对民族地区经济建设需求,进一步加强对民族学生创新、创业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工作,依托教育部“大学生创业服务网”,开展创业培训、政策咨询、创业实训。大力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和民族地区,精心组织实施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拓展新增适应学校研究生、本专科在校生就业需求的各种职业技能资格证书。

(三)推进招生就业工作

一是正在进行面向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考生的自主招生向教育部申请政策的准备工作;二是与成都军区相关部门取得联系,积极争取国防生招生试点政策;三是已启动在部分民族地区、部分行业、部分专业实行“订单式”委托定向培养的工作,目前正在根据学校专业设置联系培养单位。

(四)开展校级合作,联合培养人才

目前正加大2+2、2+2+1校际交流项目的力度,积极开展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迪斯尼、国际酒店、动物园等项目,开展学生赴英国暑假英语学习,开展双方教师互换互访等项目。学校已与台湾东华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项目。今年选拔3名研究生作为学校第二批赴台的交换生前往东华大学;二是已启动在海外申办孔子学院的工作。学校已与英国格林多大学于2010年签署了在英国北威尔士地区共建孔子学院的项目协议书,该项目得到了国家汉办、国家民委、四川省教育厅的多方支持,各环节工作有效推进。目前,格林多大学业已完成孔子学院的各项申请准备材料,正待上报国家汉办审批。

7.面向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论文 篇七

导师制是一种教育制度, 和学分制、班建制一起, 统称为高等院校的三大教育模式[1]。导师制对我国高职高专院校来讲还是一种新生事物, 没有系统的理论和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 但是导师制这种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环节中大学生基本能力和素质培养方面的不足, 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助于增强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 而且在常规教学之外加强对学生的职业引导和优势技能训练, 可以加强和改进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导师从中也能获得新的启示。所以, 导师制在高职高专院校有很大的发展空间[2,3,4]。

1 高职院校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和价值

高职高专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由于其对学生指导的全面综合性特点, 它的实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有利于从制度上真正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结合, 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力量;有利于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 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

2 高职院校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2.1 宣传发动

经过充分的调研和讨论导师制实施方案、实施细则和具体的指导性意见, 做好师生的组织动员。具体研究对象为纺织工程系2010级学生, 共380人, 现任50名教师, 其中教授职称1人, 副教授职称22人, 双师素质教师37人, 博士研究生1人, 硕士研究生35人。

2.2 建立导师制领导小组、教育培养机制和评价机制

根据社会需求及纺织工程专业的自身实际, 不断探索与完善导师制培养机制。为了使学生导师工作有章可循, 要制定《学生导师制度》, 并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完善配套管理办法。制定《导师申报和选聘办法》、《导师考核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 为导师制的顺利实施提供制度保障。这些管理办法主要从担任导师的条件、导师聘任与管理、导师的职责、权利、义务、监督考核以及学生管理细则等方面做好明确的规定。

2.3 实行双向选择

一是导师的选择。导师是导师制的关键因素, 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选择合适的导师是实行导师制管理的首要环节。导师的选拔可遵循下列条件:“双师型”素质、科学的教育方法、高度的责任心。

二是学生的选配。将《学生选拔和管理办法》下发到班级, 同时张榜公布导师名单及承担的课题与研究方向, 并将导师的基本情况予以介绍, 让学生充分了解导师和各研究课题状况。采取学生自愿报名和导师面试的选拔方法, 系部每个老师指导7~8名学生, 根据师生双向意愿确定。充分尊重导师意见, 然后再由导师征求学生所在班级班主任的意见, 最后确定并公布名单。对于一时无法确定的学生由系部统一调配或暂缓实行。

3 研究的基本内容

课题的指导思想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为核心目标, 建立导师制度以及考核激励机制, 按照职业生涯规划, 采用高年级导师制, 覆盖学生教育和培养全过程, 探索实践学生教育和培养的管理模式。

3.1 学生方面

采用高年级导师制, 是学生在大学的一年级下学期以后对学生实行“科研实践型”导师制。根据学生的兴趣专长和导师的研究方向, 采取“双向选择”和系部选配相结合的原则配备导师, 但每名导师所指导的学生名额最多不得超过10名最低不得低于5名;通过导师指导学生参与导师课题研究、举办学术讲座和专业兴趣培训班等环节, 挖掘学生潜能, 培养创新能力。

3.2 导师方面

导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经常性地开展谈心活动,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 了解和掌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 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指导学生了解纺织专业的基本状况, 发展动态以及社会需求情况, 帮助学生对专业有较全面正确的认识;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 指导学生合理制定学习计划和职业生涯计划, 负责对选择专业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指导, 导师在指导过程中既是老师也是师傅, 是完全的双师型;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 有意识有计划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让学生参与到导师与企业的合作项目中来, 而且应该承担所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 指导学生工作项目, 规划工作项目设计, 如学生技能大赛、创业项目和指导顶岗实习等;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 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3.3 考核与评价

制定合理的考核体系, 将导师指导学生的工作过程以及目标, 量化到具体的指标中去, 考核体系应坚持科学、全面及奖惩结合的原则, 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如对各专业的导师培养活动进行听课检查和随访。每个学期各导师组要进行工作小结, 内容为:工作态度、履职情况、指导方法和导师效果等。考核分为:系里测评、自评和学生评估三个环节。在考核方法上, 对导师的考核采用导师自评和学生民主评议相结合的办法, 对学生的考核采用导师评定与学生总评相结合的办法, 另外要营造学生特长训练的良好氛围, 在学生中开展“基本技能达标”活动, 评选“优秀学生”, 可优先推荐学生就业。

4 高职院校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基于前期积累的准备工作, 在2010级现代纺织技术专业380名学生中正式推行导师制。建立导师制工作小组, 将专业导师通过网络平台向学生公布, 学生根据专业兴趣自愿选择导师, 对人数较集中的小组予以适当调整。在受众主体方面, 注意培养学生的认同感, 引导学生以主人翁姿态积极参与导师制实践。鉴于高职学制较短, 此项工作安排在第一学期下半年完成。

在推行导师制工作过程中, 以纺织实训中心为项目实训平台, 以具体的工作过程为任务, 依托项目实训, 坚持任务驱动。纺织实训工厂是实践性极强的实训场所, 要求服务学生必须有扎实的专业功底、较强的专业动手操作技能, 同时还应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适应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的毕业工作需求, 将导师按专业优势分为纺纱、织造、家纺、纺检和针服指导导师, 学生根据兴趣自愿报名, 编成不同小组并配备自己选中的导师, 由导师分阶段对学生进行专业辅导。导师通过推荐课外书籍、专业教材、专业网站、课题研究、专业讲座和学术论文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更为精深的专业知识。

通过对2012级现代纺织技术专业380名同学实施导师制, 学生的整体学风明显好转, 学籍处理人数也有所下降, 学生违纪率降低, 学生文明守纪自觉性增强;建立了新型师生关系, 促进了教学相长, 导师的导学能力和学生的职业技能都有所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和数量有了较大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 各项工作蒸蒸日上。

5 结语

导师制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职业化意识、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自我教育能力以及自我创造、自我发展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 而且也缩短了学生的成才周期, 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达到了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导师不仅要指导学生的学习, 而且指导学生的生活, 能增强教师的责任感, 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促使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 使教师在解决教育问题上发挥最大的作用。导师制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导师人数少、学生人数多, 指导效果受到影响;由于缺乏经验, 在推行过程中, 缺乏配套建设相应的激励制度, 导师工作的好坏没有相应的奖惩措施, 造成一些导师工作积极性不高, 缺乏责任心, 影响导师发挥指导的作用, 这些都是导师制在今后实施过程中需要克服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鲍建峰.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教育中的具体实践[J].职业教育, 2012, (34) .

[2]史美东.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资讯, 2009, (17) .

[3]Gardner, H.Multiple intelligences:The theory in practice[M].New York:Basic Books, 1993.

8.面向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论文 篇八

艺术设计与现实社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足,对于学生的就业能力等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因此应当加强教学模式的研究,不断地提高艺术设计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掌握了充分的理论知识,但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难以满足市场的发展需要,因此应当加强教学模式的创新。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分析

1.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大自然中存在着多种形式的美,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美,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成为了艺术设计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生活中美往往稍纵即逝,难以定格,对于艺术设计者来说,应当多观察多思考,并且形成艺术积累,将生活中常见的美,通过艺术设计的方式表达出来。将常见的事物应用艺术的方式进行升华,从而使生活中的美能够通过具体的艺术定格下来,成为一种永恒的美。随着网络的进步,学生在获取信息方面更加地快捷方便,在艺术设计理论知识方面日臻完善,但是难以应用到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学生的周围也充斥了各种美好的事物,这些印象大部分来自于网络等媒介,丰富了美的表达形式。但是对于学生来说,这些美往往是加工的成品,而且其模式也比较程式化,在内容上往往是一种美的快餐文化,难以持久。因此需要通过实训练习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美,发现美,表达美,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设计能力。

2.能够加强艺术与现实之间的联系

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与市场的需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对于市场需求来说其存在着比较多的变化,通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加强艺术设计专业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能够培养学生以不变应万变的思维方式。艺术设计只有和市场的发展结合在一起,才能具有比较广阔的发展空间。现代艺术设计是科技与工艺的结合,只有通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使学生了解市场的发展方向,才能设计出具有实用价值的产品,才能转化为市场的力量。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拉近学生与现实之间的有效方法,也是艺术设计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研究

1.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通过应用开放式教学模式,不断地拓展艺术设计教学的空间,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意识,最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开放式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实训等结合起来,而且合二为一,最终将封闭式的课堂教学转变为面向市场发展所需要的开放式教学。开放式教学能够及时地跟随市场的发展脚步,使学生了解到艺术设计市场发展的前沿信息,并且按照市场的发展来要求自己,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艺术设计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满足市场的发展需要。开放式教学模式开拓了教学的空间,教学活动不再局限于传统课堂中,学生可以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扩大了教学活动的场景,拉近了艺术设计教学与市场的距离。在开放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具有比较高的支配权和自主权,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按照自己的需求来进行探索、思考和分析等。开放式教学模式能够适应市场的发展需要,减少了艺术设计教学和社会需求之间的隔阂,使艺术设计能够更好地为生产服务。

2.项目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项目式教学使将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为一个个项目,通过学生完成项目,最终掌握艺术设计的知识和方法,提高实践能力。项目式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应用艺术设计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项目式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单纯知识传授的模式,将教学内容以任务或者项目的方式开展,并且层层分析,逐步完成,使学生能够独自面对项目中的困难,通过个人的能力来解决问题。项目式教学方法与实际岗位工作之间比较类似,这种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有利于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项目教学中,往往包含了多个方面的内容和知识,这就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项目式教学模式的目标导向性比较强,能够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能够取得比较好的实践效果。项目教学模式涉及的专业知识比较广泛,能够突破传统的单一课程的限制,改变了前学后忘或者边学边忘的缺点。项目设计的内容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不再仅仅依靠教科书,能够实现对教学内容的延伸和深化,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科前沿的知识作为项目教学的内容,通过教师的引导,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和途径;这种教学模式具有比较强的综合性,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比较大的帮助。

3.情景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情景式教学,就是带领学生直接参与到社会实践中,通过引导学生组织素材、参与企业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将艺术设计的知识应用到市场中,从而积累艺术设计的经验,最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常见的情景式教学方式为实训,这是提高学生能力和艺术设计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情境式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主动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改造自我等,使学生在社会中得到磨练,最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结束语

在艺术设计人才教学中,应当培养符合时代和市场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这是艺术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因此教师应当选择多种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拉近学生与市场之间的联系,提高艺术设计教学效率。

9.面向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论文 篇九

摘要: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济南大学的传统优势专业,具有60余年的办学历史,2007年被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培养方案坚持传统材料和新材料并重,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服务于国家建材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其培养模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理论实践教学体系对于材料专业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课程体系;师资队伍;产学研合作;就业与职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I20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5-0142-01

“鲜明的行业特色与人才培养的实践应用性”是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特色的体现。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济南大学的传统优势专业,正逐步成长为中国建材行业中具有影响力的特色专业。

一、设立“基础+个性化”课程体系,推动优势学科升位发展

1.课程设置

按照培养人文素养和学科素质深厚,同时具备基础扎实、创新与实践能力并重的应用型工科人才培养要求,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依据学年分布渐次展开。第一学年主要设置通识课程、学科大类基础课;第二、三学年为学生进入所选专业方向学习,基本完成专业主干必修理论课程;第四学年进入个性延展阶段,由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与“出口通道”,以模块化任选课程为主。

2.实验教学体系

按照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提高素质为目的,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思维和素质全面协调发展为主线,对比分析“材料组成―材料制备与加工―材料的结构―材料性能―工程应用”基本规律,针对本科学生实验教学多层次递进的需求,逐步构建起“基础实验―综合(设计)实验―创新实验―工程实验”的四模块实验教学体系。具体如下:基础实验:面向3年级本科生开设,强调学生对基本知识掌握和动手能力的培养。综合(设计)性实验:面向3-4年级本科生,以材料成分设计―材料制备与加工―材料的结构表征、性能测试与分析为主线,强调学生自主设计、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性实验:通过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研究、科研课题作为毕业论文题目等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工程实验:通过粉体工程实验、热工工程实验与毕业设计等训练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二、优化“双师型”师资队伍结构,推动骨干学科错位发展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双师型”师资队伍,一指学院教师深入企业增长才干,成为兼备专业理论与实操能力的“双师”;二指企业领导和技术骨干到学院寻求专业新理论和新技术的充电,并指导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与产学研合作。

三、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推动校企联合培养转化发展

1.产学研合作成果颇丰

阶段性推进产学研合作是提升高校学科和科技进步的动力源泉,也是助力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自身发展的重要举措。本专业依托先进建筑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建筑材料制备与测试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高校先进建筑材料重点实验室,争取更多的合作资源。

2.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成熟

学院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作为校外教师为学生授课或专题技术讲座;相关课程进入企业进行现场教学,企业技术人员为学生进行现场指导;校企联合指导学生毕业环节,构建学校、企业、学生“三位一体”的联合指导毕业生设计(论文)的模式;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研究,自主进行开放性实验及科技创新计划等;部分学生直接进入企业或研究院完成相关毕业环节;聘请专业领域专家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并探索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改革等。合作共建拓展了人才培养空间,丰富了办学资源,为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造了优良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3.科研促教学互动良好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特别重视发挥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积极推进科研方法、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工作,并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专业老师在科研过程中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将优质科研成果引入课堂,升级为学科优势,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学术前沿知识和科研课题进入课堂,也促进了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四、扶持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推动创业项目占位发展

1.设计创业扶植模式

深化创业服务意识,为创业学生搭建创业孵化平台。加大服务力度,拓展服务内容,充分利用校内外创业平台,建立创业项目资源库,引导学生结合专业领域和职业兴趣,从产业断裂带介入进行创业;有计划地组织交流活动,帮助大学生创业者将科技发明、专利等转化为“挑战杯”优秀成果。

2.设立就业培训体系

结合专业培养学生从事不同职业所需的技能和职业资格、了解工作环境、晋升前景、现行各项政府和社会服务机构提供的就业促进措施,由年级辅导员推动,帮助不同年级学生对自我发展做出初步规划。此外,从两个层次对大学生就业技能进行培训,一类是应重点开展的实践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团队协作与组织沟通能力的培养,另一类是普遍开展求职目标、敬业精神、职业规划、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3.调研走访获取信息支持

通过电话访谈、实地走访调研等多种方式,对毕业生最终就业落实单位和岗位做了追踪调查,近三年毕业生就业选择了材料行业相关工作。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后,表现出了很高的业务素质和良好的创新精神,也已成为大专院校、研究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的学术带头人、技术骨干和管理者,专业水平、能力素质都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10.面向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论文 篇十

教学成果之分报告四

模拟审判教学法探索与实践

王琦

“模拟审判教学法”是一种在特别设置的审判环境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模拟扮演法庭上的不同角色,进行审判演练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基本过程,是在学生系统地学习实体法和程序法相关课程的基础上,教师为学生提供模拟审判的案例脚本,或者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查找出合适的案件材料,学生根据案情材料,扮演法庭审判中的不同角色,为此进行准备,然后按照法庭审判的程序规定,进行模拟的审判演练。

一、模拟审判的教学目的国家教育部在200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高等学校要强化实践育人的意识,区别不同学科对实践教学的要求,合理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法学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实践教学在法学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模拟审判是法学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正确实施模拟审判教学,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模拟审判的教学总目标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具体包括:

1、了解诉讼的整个过程,熟悉审判规程,把握程序基本规范,掌握程序法的基本内容并学会实际运用;

2、巩固所学的实体法律规范,领会实体法的原则和精神,并尝试运用相关理论对实际案件进行分析,学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3、通过模拟审判,让学生感受司法权威,体会司法文化,培育司法公正等司法理念,树立崇尚法律的思想,促进优良法律职业伦理道德的形成;

4、通过角色演练,增强法律职业认同感;

5、通过学生的实际参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模拟审判教学的条件保障和组织实施

(一)模拟审判教学的条件保障

1、将模拟审判的教学内容纳入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学校和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将模拟审判活动纳入本科教学计划中,确保了模拟审判活动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保证了模拟审判活动的正常开展,同时也为有利于对模拟审判教学的监督、检查,保证其教学效果和质量。我院本科教学计划中模拟审判占8学时(含作为模拟审判环节之一的观摩审判),是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内容。12、学院对模拟审判教学活动高度重视,在精神和物质上给予大力支持

作为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一环,模拟审判教学活动得到历届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首先,学院在各种会议反复强调模拟审判的重要性,把教师对模拟审判的指导情况作为教师教学评估的指标之一,明确了教师责任和义务。

其次,在学院的规章制度中明确规定了教师参与模拟审判活动的教学工作量,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保护了教师的教学权益,保障了模拟审判的正常进行。

再次,学院承担了模拟审判活动的产生的费用。学生到法院观摩审判的交通费、模拟审判准备过程中案件材料复印,其他材料的打印费等,学院都给予全部解决。

3、学院设有案例库,为模拟审判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

为加强实践教学,学院专门开设了案例库,库藏有从司法实践部门、主要是从基层法院和中级法院复印来的完整的实际案件材料,内容涉及民商经济、刑事等方面,既有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也有适用简易程序和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为模拟审判活动提供了全面、丰富的案例脚本资源。

4、建有模拟法庭,购置了服装、国徽等用品

为了提高模拟审判活动的教学效果,培育学生的司法理念和法律信仰,学院建有条件较好、拥有260个观众座位的模拟审判庭;购置了国徽、法槌、法官袍、检察官服和法警服等,制作了参诉人员标牌,使模拟审判活动在相对逼真的环境下进行,强化了审判气氛和效果。

(二)模拟审判的组织实施

模拟审判的组织实施可分为模拟审判的准备、实施和总结三个阶段:

1、模拟审判的准备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为模拟审判活动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1)确定模拟审判的时机

模拟审判必须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才达到最好的效果。

首先,从本科四年全程学习时间看,应当选在修完刑事和民事实体法后,诉讼法课程教学的学期。因为,只有修过了实体法,学生才能根据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对案件进行分析,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实体法内容的巩固和运用。考虑到民事实体法的范围较广,内容较多,民事模拟审判可以在学生修完民法总论、物权法、债权法和合同法以后就可以实施模拟审判。

其次,从程序法讲授的时间进程看,模拟审判的时机选在讲完了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以后比较合适,学生只有了解和把握了一审的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的内容和特点以后,才能进行模拟演练。

(2)查找案源,确定案例脚本

案例脚本对模拟审判活动非常重要,案例脚本合适与否对模拟审判的效果有直接的影响。我们在确定案件脚本时,通常考虑一下因素:第一,程序因素。一般情况下,首选普通程序,因为普通程序的规定最完整、最详细,是其他程序的基础,有利于模拟审判活动的实

施。简易程序和二审程序未能充分展示法庭审判活动的全貌。第二,诉讼参与人的因素。考虑到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可以采用诉讼参与人适当多数的案件,如民事案件是多数当事人,刑事案件是多名被告人。当然,当事人也不能太多,否则会影响审判效果。

(3)分派角色,分组讨论

根据审判中角色的类别,把全班划分为若干小组。例如,在模拟民事审判,根据法官、原告、被告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三种类别划分为三个小组,每个角色都从所在的小组选出,每个角色对案情的分析、判断以及表达,都是小组全部同学一起共同研究、讨论的结果,凝聚了集体智慧,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全体同学的参与积极性,使模拟审判成为一种惠及全体同学,而不仅限于到台上扮演角色的少数几个学生的教学手段。

(4)观摩审判

为了让学生对法庭审判的专业性、程序性和技术性有直观的感受,我们通常在模拟审判前,都组织学生观摩法院的真实判。通过观摩,学生对审判活动的特点和程序流程有了感性的认识,对所扮演的角色在法庭上的表现给予了关注,为下一步的模拟审判打下基础。我们采取组织学生到法院观摩和邀请法院审判庭到学院开庭让学生观摩两种方式相结合。原海口市中级法院院长、现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许前飞同志就曾应我院邀请,到我院主审一起民事案件,让学生观摩和评说。

(5)老师对学生撰写的诉讼文书进行修改、指正

在模拟审判前,任课教师要对学生撰写的起诉状、公诉书、代理词、辩护词、答辩状、判决书等诉讼文书及其他材料提出修改意见,指导学生正确把握各类诉讼文书的特点和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6)模拟审判彩排

为了确保模拟审判的成功,通常在模拟审判前进行一次彩排。老师到彩排现场观看并做指导,为模拟审判的真正实施做最后的准备。

2、模拟审判的实施阶段

一切准备就绪后,模拟审判按计划付诸实施。全部同学到庭观看,任课教师到场指挥和指导。为了强化审判效果,考虑到模拟审判不便于定期宣判的特点,一般采取当庭宣判的方式。

配合模拟审判的进行,为了增强同学们参与模拟审判的积极性和给更多同学提供锻炼机会,同时还举办记录比赛。学生自愿参与记录比赛。

3、模拟审判的总结阶段

审判结束后,在老师的组织下对模拟审判活动进行总结,目的是肯定成绩、查找缺陷,提出必须注意的问题。总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学生自我总结,由参与审判的学生汇报各自参加模拟审判的体会和心得,包括收获和不足;第二阶段由任课老师做总体评价。有少数几次还请了一些实务界人士进行现场点评。这些都有利于强化模拟审判的效果。

三、模拟审判的教学效果

(一)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与课堂教学不同,模拟审判教学中,学生独立扮演某一个角色,亲历整个案件的审判过程,在审判的不同环节和阶段,会有相应的体会和感受,这不仅巩固和消化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学会根据临时情况采取应对措施,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模拟审判过程中,学生一改传统课堂教学的被动地位,转变为积极主动的角色,而教师在其中只起着指导和评价的作用。为了完成“审判”任务,学生都会积极主动地准备,包括对已修课程理论知识的温习,也包括对审判程序的具体运作和参与的新知识的学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思维通常是单向的,即从书本和老师那里获取知识,而在模拟审判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变得异常活跃和多维,不仅要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还要从实践中获取知识;不仅要推行计划中的行动,还要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不仅考虑完成自己行为的独立性,还要顾及审判中利益共同体中的其他成员的行为的协作性。因此,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

(四)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模拟审判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包括文字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学生在模拟审判过程中,根据所担任的角色,必须撰写相关的书面材料。这些材料包括审判提纲、判决书、写代理词、辩护词、起诉状、公诉书等,有效地促进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学生在模拟法庭审理活动中,参与法庭调查、进行法庭辩论,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五)巩固了实体法和程序法的理论知识

通过模拟审判,学生不仅在程序上反复演练,充分地了解和掌握程序法律规范,而且通过对案件的实体法律关系分析,并根据实体法律规范对案件作出判断,既巩固了所学的实体法内容,又学会运用法学理论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有助于对实体法学理论的把握和灵活运用。

(六)培育了司法理念,促进了学生优良法律职业伦理道德的形成尽管审判是模拟的,但是,学生经历了一次法庭审理活动,特别是在逼真的法庭气氛中,在鲜艳的国徽下,学生身着真正的法袍、检察官服、警服,配以真正的法槌,第一次感受到司法权威与尊严,体会司法文化,有利于崇尚法律精神的树立,促进了学生优良法律职业伦理道德的形成。

四、模拟审判存在的问题

虽然模拟审判教学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主要是:

(一)担任角色的学生人数有限,教学效果的均衡性和普及性受到制约

由于能在法庭上扮演的角色有限,能直接参与到法庭审判的学生人数不多,调动全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有困难。同时,模拟审判对直接参与审判的同学和没有直接参与审判的同学的教学效果明显不同,直接参与审判的同学收获大,教学效果明显,而没有直接参与审判的同学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好。而要是全部同学都能安排直接参与模拟审判,客观上无法实现。而且,如果处理不好,学生会在分派角色时产生误解,甚至有可能导致学生之间的矛盾和学生对老师滋生不满心理,不利于教书育人目标的实现。

(二)角色选任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

从我们实施模拟审判活动的实践看,审判角色的选任机制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为避免学生的各种误解和猜疑,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一般情况下老师只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而具体的角色由各个小组的同学自行选出。但从实际情况看,选出的角色基本上是学生干部或者是相貌好、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反映了一种重表演,轻专业和技术的思想倾向。而许多学习成绩优秀但上述条件不足的同学未能入选,而恰是这些同学更需要得到相应的锻炼。

(三)审判过程存在走过场的现象

许多学生把模拟审判当作走过场,认为只要形式上过一下就行,不认真从中学习和锻炼,甚至有些学生参与模拟审判需要的诉讼文书都是照搬照抄实际案件中的实例,没有经过思考和分析,更谈不上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使模拟审判的教学效果大大缩水。

(四)与实体法老师和实务界人士互动还有待加强

模拟审判不仅涉及程序法知识,而且涉及实体法知识。但目前模拟审判主要都是程序法老师在指导,很少有实体法老师参与。虽然程序法老师也应当懂一些实体法知识,但通常来说不如专门的实体法老师,因此如果模拟审判也有实体法老师参与,这对于强化学生的实体法知识及增强学生应用实体法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应当有相当大的帮助。另外,实务界人士如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等实践经验丰富,指导和点评模拟审判时能驾轻就熟。在以往举办模拟审判时,虽然也有少数几次邀请了一些实务界人士来协助指导和点评,但总体来说还是过少,这不利于进一步提高模拟审判的质量。

(五)学生人数过多,观摩审判难度大

目前学生人数过多,每个年级都超过200人,而在海口市所有的基层法院,没有一间能容纳这么多人的审判庭,要是分成若干小班,则加大老师的工作量,如果一个学期中安排4至5次观摩审判,每次老师都要联系合适的案件,还要反复多次沟通协调,直至落实,最后还要带学生去观摩,老师将不堪重负。

11.面向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论文 篇十一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当下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立足于现代服务业急需的人才,基于校企合作的视角,构建满足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自2012年以来,国家日益重视职业教育问题,国务院提出的《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更是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迈入新时期。特别是在当前“互联网+”新时代的背景下,教育部公布实施《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需求,高等职业院校在新时期、新机遇下如何加速培养满足现代服务业急需的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一、目前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定位不清晰,方向较模糊

教育部曾明确指出:高职教育应立足“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技能人才,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虽然市场营销专业已开设多年,但很多本专业学生对毕业以后到底从事什么工作并不清楚,许多学校也不能准确、清晰地定位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完全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

2.专业课程实践环节薄弱,专业技能培养不突出

目前,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还停留在注重书本理论知识传授上,在教师授课环节中也缺乏支撑的案例教学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实践、实习环节的安排匮乏。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实践环节大都在虚拟的计算机软件环境中进行。

二、构建面向现代服务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1.鼓励行业参与职业教育,发挥企业办学主体作用

(1)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高职院校应依托由企业专家与高校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扎实开展工作,及时了解相关专业发展和岗位对人才需求的新动向。校企共建重点专业,根据企业行业要求,对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进行准确定位,实现校企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对社会相关企业的调研,以及对毕业生跟踪调查,理顺行业的价值链,对准相关岗位群,创新开展校企深度合作。

(2)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①采用现场教学、资料共享等合作形式。现场教学的合作,可以与相关行业企业建立较为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把课堂搬进企业,把课程设进市场,把授课开到营销现场。另一方面,可以积极运用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化辅助教学技术,将企业人员和实习学生在企业工作中的案例制作成教学视频、录像资料,供学生观摩。或者将企业的生产过程、工作流程等信息实时传送到课堂,使企业兼职教师在生产、工作现场直接开展专业教学,实现校企联合教学。②可尝试企业与院校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试点。在校企共同制订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学校主要负责理论课程教学、学生日常管理等工作,合作企业主要负责选派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承担实践教学任务、组织实习实训等。

2.建设以服务市场需求为宗旨的课程体系

第一,专业的课程体系要体现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依据职业岗位对知识、能力的要求,按工作过程、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方式设计教学内容,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核心课程为着眼点,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并与学生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相对接。逐步建立通信行业市场营销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就业形势分析、专业预警定期发布制度。

第二,在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除了本专业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外,开展通信行业市场分析和通信行业特色营销讲座等课程。专业方向选修课的教学计划,可以从两个方面去完善:一方面开展行业企业营销知识的学习,向学生提供市场营销行业领域的特定学习,利于学生在就业前对所从事的行业有所认识,把握行业特点;另一方面注重专业实用型人才培养,在课程设置上着重对学生进行营销技能培养。

第三,适时安排学生到真实的市场环境中实地开展专业营销活动,加大实训和实践课程的比重。大力开展院级学生营销技能竞赛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省级高职院校市场营销技能大赛,以此激发其对专业知识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总之,通过不断完善、深入校企合作形式下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力争使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定位更加精准、人才培养结构更加合理、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为企业量身打造其所需的优秀的营销专业毕业生。

参考文献:

[1]方泽强.正确认识“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J].大学教育科学,2013(6).

12.面向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论文 篇十二

自从1987年,我校在全国率先开办“家具设计与制造”本科专业以来,一直十分重视设计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其中校企合作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我们长期以来探索的重点。目前,学校以实施“卓越计划”为突破口,把实施“卓越计划”作为发展的契机和重大教学改革工程,以校企联合为平台,积极探索家具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以期促进工程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

一、家具设计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的家具产业现已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现拥有5万余家企业,600多万从业人员,室内装饰业有30多万家企业,1500万从业人员。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专业人才知识技能的要求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家具行业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创新型队伍,既需要高层次人才,又需要掌握理论知识和生产技能的复合型创新人才。近三十年来,我国高等院校的家具专业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并输送了大批高级工程技术人员。

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家具专业几乎都是从林业院校的“木材科学工程与技术”、“林产品加工”等专业中延伸发展而来的,而国际上现代家具设计则是从现代建筑学、现代工业产品设计专业中延伸发展来的。这种专业学科教育的差异导致了我国高等家具设计教育滞后于现代中国家具产业的发展的现状。家具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和教学效果等方面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

1. 理论与实践脱节。

强调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课程多以理论课为主,实验、实践课程安排较少,忽视与生产实际的联系,对学生的能力培养重视不足,特别是设计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的更新跟不上行业日新月异的发展,课堂教学与生产实际脱节。

2. 缺乏合理的课程体系。

家具设计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于历史的原因,由林业院校的木材加工专业拓展而来的家具设计专业偏重于木材加工技术,而轻工与艺术类院校的家具专业侧重于艺术,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系统性。

3. 师资力量薄弱。

一线授课教师忙于教学工作,与企业的交流、沟通少,造成知识陈旧,跟不上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教师很少有机会参与专业研讨和行业展会,不能洞悉行业的最新研究和发展方向。师资力量的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科的发展。

二、我校面向“卓越计划”的家具设计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1. 培养理念方面的改革与创新。

根据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中“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产品研发和制造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配合我国教育强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国家发展战略为指导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思路,通过对家具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的调研,编制工业设计专业(家具设计专业方向)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本方案结合了家具产业背景和市场需求特点,以完善知识结构、强化综合能力和提高工程素质为培养核心,通过不断丰富工程内涵、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强化学生素质、企业和社会环境下的综合工程实践教育,进一步加强家具设计专业学生的家具产品开发设计意识、家具制造工程意识,提高家具设计与制造工程素质、设计与制造工程实践能力、设计与制造工程创新能力,培养面向未来、高素质、具有国际竞争力创新型的卓越工程师。

2. 人才培养方案方面的改革与创新。

我校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有53个,其中先遴选出9个企业作为参与实施的“卓越工程师”工学学士培养的企业,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的行业或企业高级专家到学校任教或兼职,建立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参与校内教学是被聘的校外兼职教授、讲师来校为“家具卓越班”的学生教授家具造型设计实务、金属家具设计实务、软件家具设计实务、家具结构设计实务、家具产品展示设计实务等课程;被聘的校外兼职技师来校指导“家具卓越班”的学生进行家具产品制作训练,内容包括家具模型制作、家具实物样品制作、设备操作技能训练等。

企业承担学生实习实训任务,在企业实施培养的项目有工程师职业道德教育、产品开发设计实战训练、产品制造实战训练、产品销售实战训练、毕业设计五个方面。工程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企业文化体验、工程师职业教育;产品开发设计实战训练的内容包括:家具产品开发流程实习、家具产品开发实战训练;产品制造实战训练的内容包括:家具生产过程认识实习、家具制作实习、家具制造工艺实习、家具企业管理实习;产品销售实战训练的内容包括:家具市场调研与营销训练、家具市场营销实战训练;毕业设计由企业、学校提出课题、学生选题,也可学生自行确定课题,在企业或一部分时间在校实验室、工程中心进行综合性专业实务训练,提交参与产品研发或产品制造工程或产品营销策划等工作总结报告。

3. 教学形式、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在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中,采用校内教师与校外兼职教师交叉授课的教学模式,校内教师负责课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的传授,校外兼职教师负责课程实战能力的培养,形成理论和实践能力同步提升的实效课堂教学模式。

建立了学生到工厂、企业等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实践实习的有效机制;建立了学校、用人单位和行业部门共同参与的学生实践实习的考核评价机制。从家具行业领军企业中建立学生实践、实习和开展毕业设计的联合基地。利用家具与工业设计学院已有的实践教学基地,通过合作方式进行家具产品开发和试制,引进企业教师进行企业化管理和模拟运作,按ISO9001要求进行项目立项、设计开发、验证、试制等工作,使在该基地进行实践的学生切身体验到企业的家具产品设计开发、制造和管理过程,提高职业素养和责任感。

三、对今后进一步建设的思考

1. 鼓励大学生参与科研项目,促进本科教学。

组织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包括企业委托的开发项目,使学生有机会参与工程实践训练活动,让学生能够亲历生产现场,有助于对家具设计和制造生产过程中的工程技术问题的理解。进一步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为学生的实习、实践活动提供实际条件,同时使相关专业设计投入到生产实际当中。

2. 完善课程体系,适应“卓越计划”。

在课程的设置上注重广度和深度,课程的设置必须既重视基础知识,又突出专业特色,既有较宽的知识面,又有一定的专业深度。主要包括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体系。在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的设置方面要经过充分的企业调研,广泛听取企业相关生产专家的意见,了解企业生产中的人才需求进行设置,并要安排充裕的时间到企业去进行顶岗实习。

3. 进一步加强与相关生产企业合作,切实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可邀请企业参与院系对办学方向、发展规划、专业建设等重大问题的讨论和决策,参与学校教育改革、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及时修订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还可以聘请企业有较高水平和富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并指导教学活动、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和参与毕业答辩,让学生可以进行充分的工程实践能力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摘要:作者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以家具设计人才培养为出发点, 介绍了南京林业大学在家具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所做的一些创新和实践工作, 从培养理念、培养方案和教学形式与方法改革创新等三方面进行了阐述, 并对今后的进一步建设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卓越计划,家具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工作方案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0, (5) .

[2]朱剑刚.对新世纪我国家具专业教育的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 2004, 22, (1) .

[3]吴智慧, 许美琪.中国高等教育家具专业和学科的形成与发展[J].家具, 2006, (6) .

[4]王燕霞.以“卓越工程师培训计划”为平台, 提升工科类大学生创业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 2011, (16) .

[5]周济.在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的报告[R].2005.

[6]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R].2007.

[7]教育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R].1999.

[8]赵中敏.探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工程实践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 (26) .

13.面向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论文 篇十三

职业教育的实质就是就业教育。大连商业学校在西餐烹饪专业建设中为了能够实现为酒店餐饮岗位培养具有基本的文化素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就业能力和一定的创业能力、专业基础扎实、专业技能熟练的可塑性烹饪人才的目标,提出了“理、实、德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西餐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调研市场需求、分析课程需求和学生素质培养需求,确定培养方案

大连市旅游服务业发展迅猛,烹饪行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大连烹饪行业的发展也逐渐呈现出烹饪加工更加趋于精细、烹饪企业的管理由传统经验型管理向现代化的程式化管理转型的发展趋势。但目前大连市烹饪行业的人才情况仍存在学历普遍不高、缺乏科学理论指导、从业者继续教育意识淡薄等问题。对此,我们抽取了大连市内香格里拉、富丽华、日航、新世界、万达希尔顿、瑞诗、国际金融会议中心、百年汇豪生、南山花园、浪琴、新海味、新东方渔人码头等12家与学校校企合作关系密切的大中型烹饪企业进行实地调研。采用与企业负责人、部门一线主管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形式对实施“理、实、德一体”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调研。

1.对于开设理论基础型课程和实践型课程的需求分析

从反馈的信息来看,受访企业普遍看重实践课的比例,有24%的受访者认为实践课比例应明显高出理论课比例,有76%的受访者认为两者比例至少应大体相同。有72%的受访者认为学校开展的实践课教学对毕业生从事的工作帮助很大,18%的受访者认为有一定帮助。通过访谈,受访者希望现代烹饪教学应与酒店的实际工作岗位紧密结合,使学生在走向社会岗位之前就具有一定的烹饪基础知识和原料基础知识,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从实际中摸索,从实践中提高,熟悉厨房的具体分工,了解厨房各部门的岗位职责和技能要求,以最短的时间融入到岗位工作当中去。

2.对于学生素质培养需求的分析

受访企业普遍认为,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同等重要,而吃苦耐劳等品质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访谈了解到,企业对烹饪专业毕业生的素质要求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二是要有一定的工作适应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除此之外,我们还将“理、实、德一体”人才培养方案向企业征求意见,受访企业意见高度一致,100%认为是现行非常有必要的教学模式。进一步确立了在我校西餐烹饪专业中实施将多种专业技术、理论、职业道德相结合的“理、实、德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理、实、德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

1.在校“理、实、德”教育阶段

围绕“理、实、德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我校将西餐烹饪专业课程设置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烹饪类专业课程体系。课程从设置到内容都进行重新整合,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培养。同时强化专业技能的应用性;并将文化素质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培养计划中。基础课程“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来安排课程及课程内容,技能性课程的内容则是以面向实际为主。在强化专业技能基本功的培训中,辅助酒店管理方面、营养卫生知识、餐饮成本核算的知识,英语培训、礼仪培训、美学培训和其他的文化知识培训等贯穿于整个教育培养计划中,具体做法有:

在职业道德培养方面进行了课程结构调整,即专业课、基础课、实训课比例由4∶3∶3调整为3∶3∶4,增开了品行课、劳动课、德育课、美术课、中国传统文化阅读课等,其中品行课由班主任讲授并列入教学计划,主要从行为方面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养成教育。

在专业课程方面开设中式烹调、西式烹调、中西式面点、烹饪营养、食品雕刻等专业课程。授课方式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将4课时安排在一起,其中第一节为理论授课,其余三节为实训课程。实训课程采取多元化教育方式,即所有学生都参加中式烹调、西式烹调、中西式面点三门课程的学习,其目的是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增加学生的就业面,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课程内容选择以大连市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教材为参考、以学生取得职业技能资格证书为目标,择取相关知识与技能对学生进行培养,锻炼学生的岗位能力和职业品德。

2.校外工学结合锻炼阶段

为了培养学生专业岗位的综合素质,我校西餐烹饪专业在校第一年的学习任务完后,在第一年的暑假开展“工学结合”交替模式。本着以就业为导向,以企业实践为基础,利用学生暑假时间实施教学计划,提升学生专业岗位的综合素质。根据我们对学生假期学习安排的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放假后基本无事可做,这种现象反而容易让学生沾染上不良社会风气。因此我们在学生入校,通过征求学生家长意见的方式与家长签订假期工学结合协议,有99.2%的家长同意且签订了此协议。这样做对学生来说既让假期过得充实,又可以增长技能、了解社会,还可以给父母减轻负担;对家长来说学校帮助管理了学生,他们也能安心在外工作。

3.校外顶岗实习提升阶段

学生在校完成两年的学习后,第三年到企业顶岗实习,通过岗位锻练拓展和提升专业技能,养成职业习惯,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加贴近企业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完成由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具体方法有:学校与大连香格里拉大饭店、富丽华大酒店等企业达成了合作办学协议保障实习工作安排;班主任、专业教师实施全程跟踪,及时掌握学生实践实习情况;同时聘请行业大师、企业管理层到校开展讲座。通过校企相互协作,让学生在企业学到了实践能力,增进了学校与企业的交流,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校企的深度合作。

三、实施“理、实、德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成效

西餐烹饪专业是以专业技能为核心,将多种专业技术、理论、职业道德相结合的工艺体系,要求学生既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系统的理论知识,即综合设计能力,同时又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为此西餐烹饪专业所实施的将理论知识、实践能力、职业道德一体化的“理、实、德一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了我校“品行、技能同步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彰显了西餐烹饪专业的特色。

四、余论

我校西餐烹饪专业“理、实、德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工学结合等方面还有待完善。西餐烹饪专业如何在国家大力发展服务业的时代背景下,依托大连这个国际化旅游城市发展得更好及如何培养出更多的适应企业岗位需求的烹饪人才,仍须我们不断探索总结。

参考文献:

14.面向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论文 篇十四

【基金项目】江南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2015022。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240-02

作为全球性的新兴战略产业,生物产业以期高增长,高收益的产业特性,引领着世界经济的增长,2015年全球经济的增长率位3.3%,而生物产业的增长率却达30%[1]。当前该专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课程体系的设置不够成熟,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的欠缺十分显著;部分学校甚至不具备相应的教学条件,这些都为生物产业领域创新人才的培养带来了极大困难。

江南大学自生物工程专业开设伊始就有针对性地对本专业的高年级本科学生开设了生物工程综合实验课程。概况课程的内容要求表明,生物工程综合实验室一门深层次的,多学科性的和综合性实验技能培养的实践性课程[2]。从培养人才的角度看,开设生物工程综合实验的目的在于缩短学生在所学的专业基础与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之间的差距,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随着2011年粮食发酵工艺与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建成,其作为生物工程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探索及模式。

1.探索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生物工程综合实践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生物工程是工程型课程,在实践教学方面,它不仅要培养学生实验室的基本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操作工程设备,检测过程参数以及分析这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由于受到传统的培养应用型人才教学方法的影响,其教学模式仍是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模式;在各单元实验中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即学生严格按照实验教材中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不需要进行太多的思考就可以完成实验,无法发挥学生的创新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随着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化学分析技术的进展,生物工程的研究也有传统的细胞外环境发展到细胞水平乃至基因水平的多参数多尺度研究。随着人们对环境治理的重视和生物能源的开发,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这就要求我们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在加强实践教学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今天,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学会创新。

对于生物工程专业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张梁等在国内教育类杂志上指出:需要将课程教学,专业生产实习和毕业工程设计联系起来,形成理论(课程教学)-实践(专业生产实习)-理论(专业课程)-实践(发酵工艺实践,毕业论文/设计)多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新模式。

2.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生物工程综合实验教学模式实践

我们多年来不断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生物工程综合实验教学模式的实践模式进行完善,具体操作如下:

(1)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放的探索与实践

江南大学粮食发酵工艺与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于2011年5月获得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批准建设。建有粮食精深加工、通风发酵、厌氧发酵、分离提取与包装等四个中试平台。四个中试平台可以实现单体设备独立操作,形成从原料处理到产品包装(GMP水平)整各个生产过程的中试能力。自其建设完成,我校本科生的生物工程综合实验课程即安排在本实验室中进行。我们充分利用中试实验室现有的空间,划分成3米和6米两种层高,3米作为学生实验台实验的场所,6米层高的空间作为工艺设备的空间,分别有机整合成工艺实验室和分析实验室两部分。工艺实验室中配备了实验所需的中,大型设备和常用分析仪器,分析实验室配备了代表了当代分析测试仪器国际先进水平的各种精密仪器与设备,包括透射电子显微镜、液相色谱串联四级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全数字化核磁共振波谱仪、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离子色谱仪、微射流均质机、流式细胞仪等。实验室和仪器设备基于预约制度面向本科生全天候开放。实验室中的所有仪器都附有仪器原理,使用说明和操作步骤,大型仪器还录制简明的样品处理及仪器操作视频。在教师指导后,由学生在教师的辅助下操作这些仪器,学生可对实验中各种感兴趣的参数随时进行分析表征。实验室的开放制度虽然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仪器与试剂的损耗,给实验室的管理增加了一定难度,但多年的实践表明,开放式的综合实验课程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了动手,动脑的能力,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

(2)改进和优化实验内容,学生可分层次自由选择实验

我们重点从以下几点改进和优化了已沿用多年的综合性实验内容。首先,精选实验内容。减少固定实验步骤的简单重复性实验内容,只保留极少部分应熟练掌握基础操作的经典实验。同时跟踪学科发展,把具有学科前沿性和交叉性的成熟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验内容。其次,保持实验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生物工程研究范围近几年来拓展很快,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等现代技术使越来越多的产品可通过生物法生产,而工艺与设备的操作往往贯穿在这些产品生产的中下游阶段。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宽视野,使其今后有更大更广阔的发展,有必要对一些非常规生物过程的认识,如增加固态发酵、基因工程菌发酵和动植物细胞培养的实验。同时结合工程实验室中试平台实地介绍包括工艺流程、设备选型、车间布置及工程核算等工程设计的核心内容。再次,学生自由选择实验内容。在总计16个实验中,基础性综合实验开设4个,每位学生可选做2个以上;文献型、研究型的设计性综合实验开设6个,每位学生选做3个以上;探索性综合实验(由我院教师比较成熟的科研成果转化)开设6个,每位学生选1个以上。具体选择所做实验的个数,由学生根据教学时数自行确定。

(3)构建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引导学生开展Seminar交流活动

构建以学生认识专业、实习综合实践、课外科技活动、学科竞赛、技术实习、专业技能认证、职业技术资格证书、专项设计和毕业顶岗实习等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个实验,要求其从选题依据、实验设计、实验实施、数据分析到最终结论,完成一个完整的过程。小组合作是让学生参与课堂的重要形式。学生完成实验选题和实验设计后,让每个研究小组派出代表以幻灯片的形式宣讲自己的实验设计,让其他同学提建议,一方面锻炼学生的科学表述能力,另一方面可根据大家的建议进一步完善实验方案。环境研究法课堂授课结束后,就进入实践环节,实践就是让学生将确定好的研究方案付诸实施,让学生亲身感受实验完整过程,同时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最后形成一份完整的实验报告,教师可对报告进行检查,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指导。通过这些环节,全方位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科研能力、设计能力,实现教程、工艺合一,产品合一,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通过多层次实践教学,打破了传统实验课教学条块分割的局面,将生物工程的上、中、下游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既减少实验重复内容,给予学生全局的观念,又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生物工程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教学形式上,除了教师讲解及演示以外。还应该增强学生创新性的自主学习,根据教学进度定期安排学生进行seminar。例如将班级成员分成多个小组,每组设置组长一名。每个小组根据指导教师讲解的知识点自由准备材料,在组长的组织下提出针对某一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现,并上台讲解展示,在此过程中其他组别对其进行提问打分。通过这样一种形式,能够增强学生创新性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为了准备材料会查阅很多资料,也是对知识点的再次复习过程,同时也是理论结合实际,增强了学习效果。在Seminar活动讨论交流后,对学生自己设计的或自带课题的实验,只要所设计的实验方案合理、实验条件许可,即允许进入开放实验室开展实验。

(4)建立实践性课程考核新体系

要全面真实地检查学生的创新水平和实践能力,就必须建立和实施以基本操作技能与创新能力并重的实验教学考核体系,重视对学生实践过程的评价。以实验理论、实验操作考核、平时成绩、实验报告、成果评价等多样化考核方法,从设计思路、实验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及实验报告(或论文)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综合评价。考核学生在全面掌握和融合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掌握基本技能等方面的情况,重点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实验技能的提高。考评成绩由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综合创新能力成绩3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实验成绩的30%,包括实验预习、学习态度、科学作风、平时操作熟练程度、结果、实验报告等几个方面。期末成绩占实验成绩的40%,包括抽签实际操作和抽签回答实验理论性问题两部分。综合创新能力成绩占实验成绩的30%,考核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综合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考核的依据是学生的实验设计方案和综合性的实验论文。经过这样的改革,突出对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及综合能力的考核,以培养学生求实意识和严谨治学的态度,大大激发了学生技能训练的热情,调动了学生重视实验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基本素质。

参考文献:

[1]朱林江,郑飞云,李永仙,等.创新设计型生物工程工艺大实验的应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5,13(5):194-196.[2]黄敏,邱建平,张影陆,等.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2):11.[3]江珩,陈守文,喻子牛.以微生物学为特色的生物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J].微生物学通报,2006,33(2):172-175.作者简介:

李由然(1985-),男,河南郑州人,讲师,工学博士,主要从事发酵工程方面的研究。

上一篇:建筑遗产下一篇:村民自治的主要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