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2024-08-08

北京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共12篇)

1.北京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篇一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正确书写10个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师:(板书:北京)看老师写字,一起读一读。

看到这个词,你想说什么?

2、师问:小朋友,你们去过北京吗?你从哪里看到过北京?

3、谁说说北京怎么样?(课题后划)那谁能读读课题,读出你心中的感情。

二、学习第一段

1、学习“首都”。跟老师念“du”,还有一个读音是“dou”。首都就是国家最高领导机关所在地。我国的党中央和国务院就设在北京。比如:美国首都“华盛顿”,英国首都“伦敦”(学生有知道的也可一起交流……)

2、齐说: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你能换个说法吗?

3、换句式说话:我国的首都在……或是我国的首都是……

过渡:北京以她无穷的魅力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那北京的今天魅力何在呢?老师也想带小朋友上北京去玩一玩,大家喜欢吗?现在我们是什么身份?(我们是钱清镇小二(6)班赴北京旅行团,谁愿意当团长?要选一个助人为乐,勤劳好学的当团长)小游客们,我们坐什么交通工具上北京呢?(出示飞机图)

三、初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一)放录音,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那好,我们现在就登上中国北方航空公司的客机,开始愉快的旅途吧!旅客们,请系好安全带,坐稳,飞机现在起飞。坐在宽敞明亮的机舱里,我们将听到“空中导游”为大家介绍“北京”。(放录音、看图片,师指点。)让我们一起听听、看看北京是怎样的一个城市?(指名回答)

(二)自学课文

听了导游的介绍,我们已经对北京留下了一个美好的印象。大家想不想对北京有更多的了解?

1、让我们把书翻到46页,自己轻声读一读课文,圈出生字,认一认,遇到生字看拼音多读几遍。(看谁读得最认真、最充分)

2、检查朗读。

(1)出示生字,正音。

离开了课文,你还能把这些生字的字音读准吗?。(拿出生字卡)谁来当小老师教大家读。

(A、阴 前鼻韵母 开火车读 )

这里还有几个要求会认的字,大家一起读一读 矗 毯

6、(拿小黑板)这几个字你有好办法记住吗?

央瓦庄严阔碑周似拼案坛迹厦

(2)指名分段读,评议。

3、旅客们,飞机马上就要降落在首都国际机场,北京快到了,我们喜欢先上哪儿去玩呀?

四、细读课文,学习第二段,理清方位顺序

(一)了解广场的位置。

1、自由读课文第二段,看看自己能读懂什么?

2、读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指名说)板书:方位

按方位顺序写的段落,我们该怎么学呢?板书:找景物

再次自由读该段,一边读,一边用“△”标出方位词,用“--”标出景物。

找到后,同桌互相说一说,哪个方位有什么景物。

1、你知道天安门广场在北京城的什么位置呢?请小朋友读一读第2自然段的第一句话。

2、把投影屏幕看作整个北京城,那么这个天安门广场在什么位置呢?请一名小朋友上来摆一摆。

3、指名读,用“天安门广场在”训练说话。

4、指导朗读因为天安门广场占地700多亩,是我们学校面积的?倍,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之一。书上说“闻名中外”,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广场在我们中国,我们应该感到自豪,用这种语气读一读。

(二)了解广场上的主要建筑。

1、在广场四周最引人注目的要数北面的天安门城楼了。(投影出示)

天安门是古时候皇帝颁布诏书(皇帝的命令)的地方,也是皇帝出征打仗等办大事的时候才能出入的皇门。1949年十月一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宣告新中国的成立。从此,天安门成了首都北京的象征。他是那样的庄严,那样的雄伟,我们一起把这句话读好。

2、城楼前还有什么景物呢?(自由读书中的句子)(图片出示:你发现了什么)

这几句话也是按方位顺序写的。(请同学上台,用红笔标出方位词、景物)(有机结合句子,出示金水桥、华表图片)天安门城楼前真美,你能把这几句话读好吗?(自由试读、指名读)

3、广场的其他几个方位又有哪些景物呢?(出示方位图投影片)

4、出示最后一句话。

(1)自由读。看投影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是1949年9月30日开始建造的,到1958年4月完工,总高37.94米,由17000多块花岗石和汉白玉砌成,雄伟壮观。课文中用了一个词“矗立”什么意思?

3、为什么人民英雄纪念碑矗立在广场的中央?有什么深刻含义?(再读这个句子,同桌讨论)

是呀,革命烈士们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为了我们能早日过上幸福生活,甘愿抛头颅,洒热血,不怕牺牲。他们可歌可泣的事迹和献身精神将世世代代流传下来,永不磨灭,也就是说--“永垂不朽”。(教学“垂”“朽”的意思)英雄们的高大形象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让我们带着对英雄的无比崇敬之情,读一读这句话。

(三)当导游介绍

各位游客,刚才我们按照方位顺序游览了天安门广场,知道了广场北面……(齐说)我们从北京回到钱清后,你们愿意当一回导游,把广场介绍给没去过北京大同学吗?不过,当导游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把四周的景物都记在脑子里,还能清楚、响亮的说出来,你们能做到吗?

[北京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2.北京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篇二

鄂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 (三) 》, 以我国传统节日为内容, 编排了与民间风俗相关的短语, 配上了精美的图画, 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 要求学生学会和会认的生字就包含在短语中, 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趣味盎然地识字。

教学目标

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5 个生字, 会认6 个生字。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短语。

3. 通过学习本课, 初步了解我国的一些民俗活动和一些基本的传统节日知识, 从而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课堂实录

一、由“龙”导入, 激发识字兴趣

1. (出示龙图案的剪纸)

师:龙是中国人想象中的一种神奇动物, 中国人都非常喜欢它。

2. (CAI课件滚动播放图片)

师:你们看, 这是故宫的九龙壁, 数一数上面有几条龙啊?

生:一条、二条、三条……

师:上面可是盘着九条巨龙呢! 你们看瓷盘上是不是有龙啊? 瓷碗、衣服上也有呢! 瞧! 这是龙舟。 过节的时候, 大家舞的是龙灯。 在我们生活中到处都能找到龙的影子。

3.多种形式认读“龙”字

(CAI出示“龙”字)

师:谁来读?

生1:龙

师:边音读得准!

生2:龙

师:后鼻音读得好!

分男、女生读, 齐读“龙”字。

4.了解“龙”字演变过程。

师:古人把传说中龙的形象用文字记录下来,

(CAI点击出示甲骨文的“龙”字)

师:上面像高高昂起的头, 下面长长的身子。

(CAI点击出示金文的“龙”字)

师:金文里面的“龙”张大了嘴巴, 露出锋利的牙齿。

(CAI点击出示篆书的“龙”字)

师:这个龙字可以看到锋利的爪子和鳞片, 很威武。

(CAI点击出示楷书的“龙”字)

师:为了简便慢慢变成现在的“龙”字。 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

5.学写“龙”

师:看老师来写“龙”字。 平平一横画龙头, 细长一撇画龙身, 竖弯钩加撇画龙爪, 最后画龙来点睛。 我们再来读读这个字。

生齐读, 描写“龙”字。

6.师:龙代表了我们中华民族, 我们每个人都是龙的传人。 现在我们很多中国人的名字中还有龙。 刚才我们看到的, 过节的时候, 人们把船做成龙的样子、舞的龙灯, 特别有节日气氛! 我们国家许多传统节日都很有意思。 作为龙的传人, 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生1:我知道端午节。

师:真了不起! 你们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

生2:我知道中秋节。

生3:我知道清明节。

(教师相机板书对应节日名称在黑板左侧)

7、师:大家说得真好, 今天我们就去读读识字三, 了解我国几个主要的传统节日。 (板书:识字三)

二、游戏激趣, 认读节日名称

1.师:刚才同学们说了很多传统节日, 那我们去看看2013 年蛇年的日历, 在日历上找找这些传统节日!

(CAI出示2013 年挂历封面)

师:同学们, 看这是2013 年2 月, 上面大的数字是公历。 下面小的数字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创立的农历, 传统节日都写在农历里。 下面, 我们来找找有哪些传统节日。

2.认读“元宵”

3.认读“清明”

师:大家看看农历, 你还找到什么传统节日?

生:清明节。

师:4 月4 日清明节。 请你读。

生1读

师:两个后鼻音读得准。

生2读

师:词语连读得好!

小组读、齐读

4.认读“端午”

5.认读“中秋”

6.“重阳”

7.认读“除夕”

8.游戏巩固认读节日名称

三、合作学习, 了解节日习俗

1. 师:人们怎样庆祝这些节日呢?老师在每个小组都放了一张节日卡片, 请小组长拿出卡片, 说一说这个传统节日你和亲人是怎么过的呢?

生在小组内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 参与学生交流。

2.全班交流节日习俗

(1) 了解元宵习俗

师:你们这个小组交流的是什么节日?

生:我们小组交流的是元宵。

师:来带着大家一起读。

小组代表领读“元宵”

师:你们知道元宵怎么过的吗?

生1:元宵节我们一家人一起包汤圆, 吃汤圆。

生2:元宵节爸爸妈妈会带我去看灯展。

师:元宵节, 我们不仅可以吃到汤圆, 还有机会可以看到灯展。

(CAI出示灯的图片, 加音乐《金蛇狂舞》)

师:你们看, 古人们是每年正月十五都会去看灯的。 元宵灯会开始啦, 一家人、邀上亲朋好友一起去逛热闹的灯市。快看!街市两边挂满了大大小小、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灯。 你们看到了什么样子的灯?

生1:我看到了圆形的灯

(出示字卡“灯”) 师:你来读。

生1读“灯”

师:后鼻音读得好! 你们猜猜还会有什么灯?

生2:像星星一样的灯。

师:这么特别的灯呀!你来读。

生2读“灯”

师:字音读得准。你猜呢?

生3:像花一样的灯。

师:一定很漂亮!请你读

生3读

师:这么多不同形状, 不同颜色的灯, 大家可喜欢看了。 (出示词卡:“元宵观灯”)

生1读“元宵观灯”

师:词儿连读得好!

生2读“元宵观灯”

师:这么多漂亮的灯, 我们看都看不过来了! (范读) “元宵观灯”。

生3 读

师:元宵节去看灯、观灯可真有意思啊!

小组读、齐读。

(CAI出示灯笼) 师:你们看, 这盏宫灯还上有一条灯谜? (出示词语“灯谜”) 这个谜语就是挂在灯下面的, 所以叫“灯谜”。

生1 读

师:二声读得好。

生2读、齐读

师:下面我们也来玩一下一项古人在元宵节做的有趣活动———猜灯谜。

(师出示词语“猜灯谜”)

生读

师:词语连读真棒!

齐读

师:下面我们就要来猜啰, 老师来念谜语, 你们仔细听———“丁丁手中拿蜡烛。 猜一个字。 ”

生自由:“灯”字。

师:猜得多好啊! 蜡烛有火, 名字里有丁, 火丁合起来就是灯。 你可真会“猜灯谜”!

生齐读词语“猜灯谜”

师:正因为灯中的烛火, 让灯变得那么明亮、那么漂亮。 你们看, “灯”字就有个火字旁。 我们一起读这个字。

生齐读“灯”

(CAI出示田字格“灯”) 师:大家仔细观察这个字, 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灯是左右结构, 写得时候左窄右宽。

师:真会观察! 先看老师来写这个字。 (范写“灯”字) 火旁起笔要抬高, “火”做偏旁捺变点。 右边丁字横稍低, 竖钩挺直才漂亮。

师:元宵节我们可以看灯, 猜灯谜, 这一天可热闹啦!

齐读词语“元宵观灯”

(2) 了解清明习俗

(CAI播放小鸟声音)

师:沙沙沙, 春雨到。 春雨叫醒了鸟儿, 鸟儿叫醒了沉睡的大地。 花儿开了, 草儿绿了, 阳春三月迎——清明。 清明节会做什么呢? 哪个小组来说说?

生1:清明节我会和爸爸妈妈去扫墓。

生2:我们一家人会到郊外去踏青游玩。

师:是呀! 迎着纷飞的小雨, 踏着刚刚长出的青草, 我们来到郊外踏青、欣赏春天的美景。

(出示词卡“清明远足”)

生1读“清明远足”

师:清明人们还会去扫墓, 怀念去世的亲人。

生2 读“清明远足”

师:摆上一壶酒

生3读“清明远足”

师:献上一束花

生4 读

师:寄托对亲人的思念。

小组读

师:“清明时节雨纷纷”

生:“路上行人欲断魂”

师:我们一起读。

齐读词语

(3) 了解端午习俗

师:五月初五还记得是什么节日吗?

生自由答:端午节。

师:听, 锣鼓声敲起来啦! 龙舟划起来了! (CAI播放赛龙舟视屏) 大家在赛龙舟庆祝端午节呢!

(出示“赛龙舟”词卡)

生1读

师:“赛”的四声读得好, 平舌读得好!

生2读

师:词儿连读得好!

师:你们看, 把舟做成龙的样子, 大家你追我赶, 在比赛呢! 我们也来帮忙加加油吧! 男生读

男生角色扮演读:“赛龙舟呦! 嘿哟! ”

女生角色扮演读:“赛龙舟呦! 嘿哟! ”

师:端午节有一项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参与的活动, 是什么?

生:吃粽子。

师:对呀!吃粽子。粽叶包裹糯米做成香喷喷的粽子。 你来读。

生1 读

师:“粽”平舌音读得好!

生2读

师:词语连读得好! 一起读!

齐读“粽”

师:吃着粽子, 我们会想起楚国的诗人屈原。 (CAI屈原图)

生3 读

师:端午吃粽子, 赛龙舟, 都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齐读

(4) 了解中秋习俗

(CAI出现月亮, 同时响起情境音乐) 师:“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我们走进了秋天, 也迎来了“中秋”。 你们是怎么庆祝啊? 你们小组来说说吧!

小组代表发言:中秋节, 我们一家人会去江滩欣赏月亮, 回家还会去吃月饼。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中秋月夜。 月到中秋分外明, 一家人一起吃着月饼, 欣赏着月亮。 那圆圆的月亮像什么?

生1:圆圆的月亮像圆盘。

师:你觉得像什么?

生2:我觉得月亮像一个大月饼。

师:看到这么美的月亮, 真让人觉得心里舒畅啊! 你会想到什么?

生3: 我会想到妈妈跟我讲过的《嫦娥奔月》的故事。

师: 还可以想到这么美的传说呢!吃着月饼, 嘴里甜甜的;欣赏着月亮, 心里美美的。

(CAI出示词语“中秋赏月”)

生1读

师:“赏”字读得准。

生2读

师:中秋欣赏美丽的月亮, 这是多么美的一件事啊!

齐读

师:月儿圆, 人团圆。 欣赏着圆月, 也会思念没能在中秋团圆的亲人。“海上生明月”———

生:“天涯共此时”。

齐读“中秋赏月”

师:“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

齐读“中秋赏月”

(5) 了解重阳习俗

师:转眼间重阳节到了, 秋高气爽, 这一天, 人们会出门登山游玩。

(CAI出示词语“重阳登高”)

生1读词

师:“登”后鼻音读得准!“九月九是重阳, 秋日晴山风清。 ”你来读。

生2 读词

师:“登高望远秋色美。 ”请你读。

生3读词

师:“我们登高赏风景, 古人登高避天灾。 ”你们小组读。

小组读词语“重阳登高”、齐读

师:“敬老尊老好传统, 老少一起乐融融。 ”所以现在重阳节还有一个名称, 知道是什么啊?

生:老人节。

师:对呀! 自古尊老敬老就是我们国家的传统。 除了重阳登高我们还可以说:重阳———

生:敬老。

师:我们再一起读这个词。

齐读“重阳登高”

(6) 了解除夕习俗

(CAI播放鞭炮声)

师:听鞭炮声响起来啦!“爆竹声中一岁除”, 下雪啦! 一年快结束了, 我们迎来了除夕。 第六小组说说, 你们怎么过除夕的?

生1:除夕我会和哥哥姐姐一起放烟花。

生2:除夕我们一家人会在一起吃团年饭, 桌上还会摆一条鱼, 爷爷说这条鱼不能吃, 要留到新的一年, 这就是年年有余。

生3:除夕我会帮妈妈贴“福”字, 妈妈说“福”字要倒着贴, 这样“福”就会到我家。

师:说得多好啊! 除夕我们做了这么多有意思的事。 放鞭炮、贴“福”字、吃团年饭, 多热闹啊! 一家人团圆了呢!

(CAI出示情境图, 词卡“除夕团圆”) 师:谁来读?

生读

师:词语连读得好!

齐读

师:除夕你会和哪些人一起吃团年饭呢?

生1:爷爷、奶奶、爸爸、妈妈, 还有姑姑, 姑父。

师:你来读读这个词。

生1读“除夕团圆”

师:你们一家祖孙三代人在一起吃团年饭, 多开心啊!

小组读

师:平时在外地工作的家人, 也一定会赶过来和大家聚在一起吃团年饭呢!

齐读

师:除夕所有的家人都围在圆圆的桌子旁, 团聚在一起。 我们一起读!

齐读词语

(CAI出示“团圆”) 师:团圆两个字都有方框儿。

(CAI圆桌变成两个方框与“团”“圆”字重合) 师:方框就像就像圆圆的饭桌, 家人都围坐在一起吃着香喷喷的团年饭。

齐读“团圆”

师:方框儿虽然方正但却代表着圆满。

(学写“团圆”)

师:仔细观察, 你发现这两个字是什么结构?

生:“团圆”是全包围结构。

师:全包围结构的字书写时注意———

生:先里头后封口。

师:我们来写一写这两个字。 先看我来写“团”字。 (范写) 方框儿在外面, 左低右略高。 框内字要居中, 大小适宜才漂亮。 仔细观察圆字, 里面笔画较多, 口字要写扁。 同学们照着例字描一个写一个。 注意两个全包围结构的字, “团”字笔画少, “圆”字笔画多, 把两个字写漂亮。

生练写“团圆”

(出示词卡“除夕团圆”)

师:我们一起读。

齐读词语

(CAI播放返乡视频)

师:如果说中秋节不能和家人一起赏月、 重阳节不能和家人一起登山, 但是到了一年的最后一天———除夕, 不管路有多远, 远在他乡的人们、也一定会想方设法赶回家, 和家人团圆。

(CAI出示词语“除夕团圆”)

男生读, 女生读, 齐读

3. (CAI出示六组节日习俗的词语)

师:每个节日, 我们都期盼与家人一起度过, 包含着对家人浓浓的爱。

(1) 师生合作, 师节日名称, 生节日习俗

(2) 同桌练读

(3) 男、女生配合读6 个短语, 男生读节日名称、女生读节日习俗

(4) 齐读

4.拓展延伸:了解传统民俗活动

师:在这些传统节日中我们还有其他的庆祝方式, 我们去看一看。

(CAI出示耍狮子、舞龙灯、踩高跷、唱大戏的动画)

师:耍狮子! 舞龙灯! 踩高跷! 人们站在细细的竹竿上跳舞呢! 唱大戏。

四、听唱儿歌, 回顾节日名称

师:这些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多种多样, 让我们跟着可爱的小男孩, 一起回顾一下我们刚才学的这些传统节日吧!

(CAI出示儿歌视频, 教师带着学生拍手读节日名称)

3.北京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篇三

1. 小朋友,秋姑娘悄悄地来了,她给江南水乡换上了一件美丽的衣裳,你们想去看看吗?

2. (播放金秋江南的图片)看,这就是金秋水乡如诗如画的美景。(配以轻音乐,学生静静地欣赏)

二、 初读词串,认读生字

1. 在金秋的水乡,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出示词卡)

金秋烟波水乡

芦苇菱藕荷塘

夕阳归舟渔歌

枫叶灯火月光

3. 小朋友们看得可真仔细。今天,我们就乘着想象的小舟到水乡游一游、看一看。你能把这课的生字朋友都读好吗?请小朋友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生字词可以多读几遍。

(生自由读,教师边巡视边指导,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4. 小朋友读得很认真,谁愿意展示一下你的朗读?

[设计意图:词串识字承载的不仅仅是学会几个生字的任务,词与词之间的留白给学生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犹如一首音韵和谐的小诗。读正确、读通顺、读得有滋有味……就在学生一遍遍琅琅上口的诵读中,传达出汉语言特有的声韵美。]

三、 想象画面,感悟诵读

1. 想一个好名

小朋友们,如果给《识字1》起一个好听的名字,你会起个什么名儿?(“金秋水乡”“水乡的秋天”“水乡真美”等等)

2. 展一幅画卷(指导学习第一行词串)

(1) 我们坐上小船,乘着秋风来到了绿水荡漾的水乡。瞧,一望无垠的湖面在微风中荡起了粼粼的波纹,远远望去,湖面烟雾茫茫,是那么辽阔。(出示图画:水乡景色)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事物与生字的对应)

(2)(出示:金秋 烟波 水乡) 你能读好这几个词语吗?

(3) (出示“秋”的古文字)教师讲述“秋”的造字规律:小朋友,你们看,“秋”的左边是个“禾”,它表示是庄稼。秋天,庄稼成熟了,变成金灿灿的,就像火烤过一样,所以,古人在“禾”的右边加了一个“火”字。当庄稼像被火烤过,黄灿灿的时候,秋天就到了。

(4) 教师有感情范读第一行词语。猜一猜,老师为什么这样读?(引导学生一边诵读词语,一边想象水乡秋天美丽的画面)

[设计意图:一个古文字“秋”字,是中国几千年汉字文化的一个小小缩影。就在孩子们追本溯源,探寻汉字的造字规律时,我们的情感与古人的精神世界也就贯通了。教学时要发挥汉字表音、表形、表义的优势,变机械识记为明字理、悟结构的文化熏染。]

3. 赏一池秋色(指导学习第二行词串)

(1) 秋天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季节,还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小朋友想不想去荷塘找一找秋天?多媒体播放荷塘的秋景,展示一组画面,让学生说说芦苇、菱藕的样子。随着学生的描述,教师在黑板上勾勒出荷塘的简笔画。

(2) 在一个碧绿的荷塘上,一片芦苇在秋风中摇曳,洁白的苇花随风飘舞,一节节莲藕嫩生生的,多美的荷塘啊!(出示:一片芦苇、一节莲藕、一个荷塘、几个菱角)刚才我们看到的像“一片、一节、一个”这些词,我们叫它数量词。数量词与后面的事物一定要搭配得当,否则会出笑话的。现在,谁想把自己看到的景色告诉大家?(自由读、指名读、小组间赛读)

(3) 读到这一行词语,你觉得金秋的水乡怎么样?(美丽、富饶)

(4) 把水乡的美丽景色读出来,齐读第二行词串。

4. 听一曲渔歌(指导学习第三行词串)

(1) (多媒体播放一段渔歌)听,这是什么声音?夕阳西下,晚霞映红了湖面,一只只小舟从远处归来,渔民们唱着欢快的渔歌满载而归了。

(2) (出示:一轮夕阳 一只只小舟 渔歌)同桌练读,汇报朗读。

(3) 读到这一行词语,你觉得金秋的水乡怎么样?(忙碌、富饶、幸福)

(4) 把你对水乡的赞美加进去,齐读第三行词串。

[设计意图:不同的量词和名词巧妙组合,构成了一幅有色彩的图画,奏响了一支有旋律的乐曲。内涵丰富的识字课,既为孩子识字提供了语境,使识字与阅读紧紧相连;又活学活用,在积累中简单运用语言,加强了字词的综合训练。]

5. 赏一湖夜景(指导学习第四行词串)

(1) 夕阳落下去了,月亮升上来了。在皎洁的月光下,你看到了什么?(出示:枫叶 灯火)

(2) 你能在“枫叶”前面加上一个词吗?(火红火红的、红艳艳的)引导学生观察枫叶的颜色、形状、姿态等。

(3) 想一想,在“灯火”的前面,可以加个什么词呢?(星星点点的、若明若暗的)

(4) 读到这一行词语,你觉得水乡的秋夜怎么样?(宁静迷人)把你的感觉带进去,齐读第四行词串。

[设计意图:词串识字中,一行词串就是一幅动人的画面,四行词串连起来便勾勒出一幅江南水乡迷人的秋景。“读到这一行词串,你觉得金秋的水乡怎么样?”教师用语言激活了一个个词语背后的画面、情感,虽是同一个问题,但每一行的回答却不相同,或悠远、或清新、或富饶、或宁静,水乡的金秋就在这一次次的叠加中越来越丰厚、有意蕴。]

四、 回归整体,赏读全文

1. 小朋友,这篇识字课文读起来很上口,很好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指黑板上字卡“乡”“塘”“光”三个字红色的韵母)哈哈,原来它们都押韵呢!(教师范读,强调韵尾。同桌连读,汇报朗读)

2. 小朋友们发现了吗?这些词虽然是一个一个独立的,但每一行词语串起来读就觉得很美,像一首优美的小诗,像一幅美丽的画面,四幅图连起来就是金秋水乡美丽、富饶的场景。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出来吧!

3. 金秋,我们摇着小舟来到碧波荡漾的水乡,首先看到了——(引读)金秋 烟波 水乡。我们来到了清凌凌的荷塘,看到——(引读)芦苇 菱藕 荷塘。夕阳西下,渔民们满载而归,我们看到了——(引读)夕阳 小舟,听到了——(引读)渔歌。夜幕降临,水乡变得格外宁静,只见——(引读)枫叶 灯火 月光。

4. 学完课文,你对金秋的水乡又有了怎样的印象?

5. 带着对美丽水乡的热爱之情诵读《识字1》。

五、 共同探究,巧记生字

1. 现在,我们不仅要读准这些生字,还要想办法把这些汉字深深地印在自己的头脑中。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记的办法最奇妙!

2. 小组内交流,全班汇报。

3. 指导书写,引导实践。

(1) 引导学生认识两个新偏旁:“火”和“欠”。

(2) 重点指导:“歌”和“烟”。

4.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单元反思 篇四

表内乘法是学生乘法认识的开始,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1-5的乘法口诀,是本单位的教学重点。其中4和3的乘法口诀的教学是难点也是学生记忆的一个难点。回顾《表内乘法》的教学,以下几点值得反思和研。

1.使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是本单元教学的关键。

在上课前就有许多小朋友能熟练地背诵一到九的乘法口诀,但是学生只是会背,大多数的学生并非都理解它们的含义和算理,因此,课前我就把理解乘法的意义是学习《表内乘法》的关键,把这一知识点定为单元教学的重难点。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写连加算式,并通过观察发现特点——加数相同,并由此引到乘法的初步认识,让学生在具体的图意中不断强调“几个几相加”,充分将图意和算式相结合理解;同时出现算式让学生理解一个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让学生充分明确乘法算式在有图的情况下合没有图的情况下的意义理解,确保让学生真正理解乘法就是几个相同加数连枷的简便运算。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参与乘法口诀的编写,找记忆乘法口诀方法,背诵,默写等加强口诀的印象,利用各种练习强化口诀的应用。

2.掌握乘法口诀的规律是背好乘法口诀,用好口诀的前提。教学中结合情境图,通过摆学具,画图形等方法让学生经历编制2~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在编制2~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去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编制乘法口诀的规律,与同学一道交流完成,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规律背诵口诀。此外,在教学中我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运用乘法解决问题,使学生体验运用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运用乘法口诀的优越性,从而达到有条理地认真观察独立思考数学问题的好习惯,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3.形式多样地组织练习是灵活运用乘法口诀的保证。本单元通过多种形式来组织练习,当1-5的乘法口诀编制成功后,怎样熟记1-5的乘法口诀又成了一只拦路虎,简单枯燥的死记硬背,非常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学习的情绪。效果差极了。在班上组织分大小组,个人的有趣的游戏比赛(对口令,开火车,迷宫探险,过河,阿里巴巴开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这些充满童趣活动,不但加深了学生对1-5的乘法口诀的理解与记忆。还在享受游戏比赛的乐趣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不怕困难的坚韧意志。

第二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角在生活的应用非常广泛,但是二年级的孩子对角的认识大多还停留在“尖尖的一点”这一个层面上,很难抽象出数学中角的形象。因此本节课的侧重点就放在帮助孩子建立起“角”的正确表象,初步感知角是有大小的。为此,我将整节课分为四个环节:一是通过指一指活动,初步感知角的形状;二是通过找一找活动,引导学生从“生活角”中抽象出“数学角”,认识角的形状和各部分名称;三是通过开放性的操作活动,使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进一步巩固角的特征以及感悟角的大小和变化特点;四是角在生活中的应用,巩固角的知识。在整堂课中,我创设了直观、生动且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通过“操作——探究——交流”的研究方式,促进学生将丰富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本单元课的优点:

1.角来源于生活,成功建立角的表象

在认识角时,我借助学生熟悉的三角尺导入,先让学生指一指三角尺上的角,在这里学生感知到的角是生活中的角,所以在指角时指的是角的顶点处。充分利用学生认知过程中的这一知识“盲点”,通过三次指角,使学生逐步建立了正确的“角”的表象;而且这三次指角逐渐渗透了“角是从一点引发的两条射线组成的”这一知识,为学生以后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做好了铺垫。然后让学生从剪刀、红领巾、钟表上找一找角,给了学生一个抽象知识的过程,准确过渡出角的几何形象。再用一组判断题进一步巩固角的特征,这样的设计既体现了角来源于生活用充满了数学味。

2.动手操作,进一步巩固角的特征且初步感知角的大小 创造角的环节首先是对“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的进一步巩固,而且让学生在拉动活动角的过程中初步感受了角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但是关于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仍然是无法确定的,因此我设计了比角的环节。当课件出示两个大小一样但是角的边长不一样的角,大多数学生倾向于边长的角大,这时老师通过重叠法把两个角重叠在一起,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

本单元有待改进之处:

1.在每个环节结束之后,我的小结语不多,没有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得环节与环节之间过于零碎。

2.在钟表上找角时,有学生比划出了一个圆形,我预设时没有想到,因此我只是问了一句:“这是角吗?”然后让其他学生来找角。其实我可以在学生认识了角的特征后再回过头来看看,说说为什么圆形不是角,可以帮助进一步巩固角的特征。再比如在反馈用毛线创造角时,预设是同桌合作拉出一个角,让他们说说角的顶点和边分别在哪里,然后松开其中一条边,让学生判断这还是角吗,体会角的边必须是直直的。但实际反馈时,上来展示的第一组用毛线拉成了一个三角形,第二组用毛线和吸管拉成了一个“T”型,实在是出乎意料之外,我只是匆匆就走了个过场。后来在其他老师的指导下,我发现其实这是很好的生成资源,可以和练习中的数角联系起来。我没有好好利用,实在是可惜。

第三单元:表内乘法(二)教学反思

“乘法口诀”是小学教学体系的重要内容,许多教师认为,口诀只是单纯为了计算而存在。于是,“熟记口诀”和“用口诀计算题目”成为了他们建构课堂的两个核心视点。这样,数学口诀服务于数学计算的“工具性”虽然能充分显现,但数学口诀本身所具有的“知识体价值”就不能体现出来,本课是目标定标时,就考虑要使学习充分去探索口诀中的规律,利用本身的规律去记忆口诀,利用探索的过程去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可见引导者的重要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同样要当好“舵手”,准确把握探究的问题,才能让学生在探究中少走弯路。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规律时先出示一个大正方体,并问“1个大正方体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科学地有侧重地引导学生探究的问题是从正方体个数去发现问题,正是教师引探准,把握好探究的方向,学生在探究时才能明确地把握好探究的目的。

然而在课中,存在了许多不足之处:

1、在解读品味,感悟口诀中,学生发现了口诀的特点后,没能抓住时机进行追问:你发现了8的乘法口诀的规律,真了不起,那谁说的7的乘法口诀之间的规律呢?猜猜看9的乘法口诀之间有什么规律呢?并且最好能花一点时间让学生根据口诀的特点去熟记口诀。

2、多维应用,深化口诀中,让学生补充完整一句口诀时,说出2个乘法算式,最好变换形式,把口答的形式变成用笔书写的形式更好。

3、关于追问:追问着眼于学生思维过程的还原和外化,有利于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通过多年的课堂实践,都能关注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然而,技巧不高。追问作为“关注过程”的一种具体的手段,有着其它提问技巧不可企及的优越性。当教师听了学生的回答后,发现其思考还是肤浅、粗糙、片面、零碎甚至是错误的,就紧追不舍再次发问,促使并引导学生就原来的的问题进行深入而周密的思考,或由表及里,或由浅入深,或由此及彼,或举一反三,直到理解变成准确、全面、细致、深刻为止。由此可见,提高追问的技巧刻不容缓。第四单元《观察物体》教学反思

《观察物体》的教学,我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后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同时通过学生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创新意识。

活动是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的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本节课在这一点上体现得比较突出。同学们自己认识到,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也不同。再让他们前后交换、左右交换,体会有什么不同。通过实物观察,学生自己发现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并积累了辨认从正面、侧面、后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的经验。

本单元的课主要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教学。通过学生合作探究、相互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本课教学,再一次给了学生与伙伴合作、交流的机会,培养了学生学会合作、交流思维的能力。不过,本节课也有一些值得我思考的地方:学生对于面的概念不是十分清楚,不知道这几个面的具体含义,我由于课前对学生的知识基础没有正确的预设,对这方面没有给学生一个明确的说明,使学生在表达时出现了错误。

第五单元 《测量长度》教学反思

上完《测量长度》这一单元,认为本单元有不少成功之处和值得吸取之处,为了能很好的指导今后的教学工作,将单元内容作一反思。

一、本单元成功之处:

1、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积极性

本节课我以常见的长度单位导入。我问同学们知道有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吗?同学们没等我的问题说完就开始议论纷纷了。然后我让一位学生回答以前平时在生活中遇到过的长度单位。就这样使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上课时,他们都很认真的听课,对问题都会积极参与。

2、教学内容难度适中

在教学中就要把握好题目的难度,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刚开始难度不能太高,太难了他们听不懂的话,上课就会失去激情,不认真听课,会让他们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让他们以为自己不行,比不上人家,没办法学好,所以教学时一定要选一些难度适中的题目。待时机成熟题目可以难一点,这样反而激起他们的好胜心,攻克难题他们会觉得具有挑战性,他们心里会有一种不服输的念头,所以听课就会更加认真。

3、积极提问,贯穿课堂始终

要想学生在这一单元都会专心听课那是不可能的,这时采用提问的方式的话,就会使学生的精神一下子紧张起来,并且去思考你所提出的问题,提问时,所设置的问题要有梯度,灵活多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提问要有均匀性,不能反复提问某个学生,这样会使其他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消退的。

4、多举实例

新教材中,很大程度上强调物理的应用,整个章节中都有相关联系生活的例子,多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他们知道物理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广泛的应用,会激起他们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二、本单元不足之处

1、在介绍长度单位及其换算时,用了比较长的时间,导致学生练习时间过少和一些安排的上课内容没有办法如期当堂完成,不利于对本课教学的知识整体性和知识的熟练掌握。

2、在讲本课时应多让学生了解生活中一些长度的测量方法,这样能很好的落实生活——物理——社会,让学生感觉到学有所用。

3、在小结时,应让学生多调查社会生活中一些特殊长度的测量,并设计测量方法,写出可行性的步骤。

以上是我的本单元的教学反思,有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第五单元 《测量长度》教学反思

上完《测量长度》这一单元,认为本单元有不少成功之处和值得吸取之处,为了能很好的指导今后的教学工作,将单元内容作一反思。

一、本单元成功之处:

1、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积极性

本节课我以常见的长度单位导入。我问同学们知道有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吗?同学们没等我的问题说完就开始议论纷纷了。然后我让一位学生回答以前平时在生活中遇到过的长度单位。就这样使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上课时,他们都很认真的听课,对问题都会积极参与。

2、教学内容难度适中

在教学中就要把握好题目的难度,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刚开始难度不能太高,太难了他们听不懂的话,上课就会失去激情,不认真听课,会让他们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让他们以为自己不行,比不上人家,没办法学好,所以教学时一定要选一些难度适中的题目。待时机成熟题目可以难一点,这样反而激起他们的好胜心,攻克难题他们会觉得具有挑战性,他们心里会有一种不服输的念头,所以听课就会更加认真。

3、积极提问,贯穿课堂始终

要想学生在这一单元都会专心听课那是不可能的,这时采用提问的方式的话,就会使学生的精神一下子紧张起来,并且去思考你所提出的问题,提问时,所设置的问题要有梯度,灵活多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提问要有均匀性,不能反复提问某个学生,这样会使其他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消退的。

4、多举实例

新教材中,很大程度上强调物理的应用,整个章节中都有相关联系生活的例子,多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他们知道物理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广泛的应用,会激起他们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二、本单元不足之处

1、在介绍长度单位及其换算时,用了比较长的时间,导致学生练习时间过少和一些安排的上课内容没有办法如期当堂完成,不利于对本课教学的知识整体性和知识的熟练掌握。

2、在讲本课时应多让学生了解生活中一些长度的测量方法,这样能很好的落实生活——物理——社会,让学生感觉到学有所用。

3、在小结时,应让学生多调查社会生活中一些特殊长度的测量,并设计测量方法,写出可行性的步骤。

以上是我的本单元的教学反思,有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第六单元《表内除法》教学反思

《表内除法》是西师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内容。这一单元是学生在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的学习中,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有了计算乘法的经验的基础上初步认识除法。它的重点是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用除法解决问题。因此,我在教学的过程中,紧紧依靠课程标准,紧扣教学目标,圆满地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通过老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我的体会是:

1.我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对于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教师做到了能够及时给予指导、启发,对每个知识点的处理,能做到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因地制宜的去创造一定的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教师通过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景,使情景教学融于课堂教学之中,借助学生在商店购物的生活经历来探讨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增加生活阅历,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3.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灵活的运用投影仪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使课堂的学习气氛轻松、有序、和谐。进而促进学生乐学、善学。

4.当然在整个单元的教学环节中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

(1)由于受学生年龄和实际生活体验的限制,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上为学生提供的素材较少,往往致使数学知识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得不够好。因此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基本素质。

5.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经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根据具体算式正确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2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初步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和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教师:同学们,快到元旦节了,幼儿园正准备开联欢会。张老师买回一筐苹果,一共有24个。

二、小组合作,探索求商的方法

1提出问题

(1)(课件展示)“筐里有24个苹果。每6个装一盘,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学生:筐里有苹果24个,每6个装一盘,可以装几盘?

教师:要算一共可以装多少盘,怎样列式?

学生:24÷6。

教师:24除以6等于几,你是怎样算的?4人小组商量,也可以用小棒代替苹果分一分。学生汇报。

学生1:我是这样想的,1盘放6个,2盘放12个……把所有的苹果放完后,正好放了4盘,所以24÷6=4。

学生2:我们想6乘几等于24呢,因为四六二十四,所以商是4。

[教师板书:24÷6=4(盘)想:四六二十四]

教师:你怎么一下就想到了四六二十四呢?

学生2:我开始想到四五二十,比二十四小,就再想大些,四六二十四。

学生4:我先想四七二十八,比二十四大,就想小些,四六二十四。

教师:小朋友想的方法都不错,你喜欢哪种方法呢?

学生:我们喜欢想口诀的方法。

教师:用乘法口诀求商,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2)“现在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里放几个?”教师:怎样列算式?

学生:24÷4=

教师:你能用刚才的方法来计算吗?自己说一说24÷4怎样算。

学生计算后,请学生说是怎样算的。

学生:24÷4这样算,我想4乘几等于24呢,四六二十四,所以商是6。

[教师板书:24÷4=6(个)想:四六二十四]

三、引导学生观察,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师:通过上面的计算你发现了什么?小组内交流讨论一下。

学生:我们发现这两个算式里都有24,4,6这3个数。

学生:我们发现可以根据4×6=24,算24÷6=4,24÷4=6。

学生:我们组觉得乘除法之间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乘法算式中的积就是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乘法算式中的两个因数分别是除法算式中的除数和商。

学生:4×6, 24÷6,24÷4,这3个算式都可以用一句口诀四六二十四来计算。

教师:你们真是太了不起了,观察得真仔细!你能说出几组像这样的乘除法算式吗?同桌说后,请几个同学说。

当学生说出3个算式后,教师问可以用哪句口诀来计算。

四、课堂活动

1第1题:分鲜花

教师:小朋友今天的表现非常突出,老师特地给大家送来一些礼物(出示花瓶图)。

教师:你能根据这些礼物写出一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吗?

学生在练习本上写。

教师:能结合这个图说一说这3个算式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同桌交流完后,请1人说每个算式的意思。

教师:这3个算式都可以用哪句口诀来算?

学生:三四十二。

2第2题:开锁

老师把题目的钥匙贴在黑板上,把锁制成卡片发给部分学生。

教师:小朋友们看,黑板上有5把钥匙,哪把钥匙上的口诀能打开你手中的锁,你就把手中的锁贴在哪把钥匙的旁边。比一比,看谁贴得又对又快。

教师:真能干,我们的书上还有很多把锁,你能顺利打开吗?请试一试。

(学生完成第84页第2题)

3看卡片说得数

五、课堂作业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六的第1题。

六、全课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增长了什么本领?

6.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集 篇六

一、计算

45+6-22

二、写算式1、2、3、4、2个4相加的和是多少?

5、2个3相乘的积是多少?

三、我会选

一)、()同样长的小棒能搭出一个平行四边形。

A、5

B、2

C、6

二)、可以用4×2表示的算式是()A、4+2

B、4+4+4+4

C、2+2+2+2

三)、小芳拔了30个萝卜,小军比小芳拔的少。小军最多拔了()个。A、31

B、20

C、29

四)、从20里面连续减4,减()刚好减完。

A、5次

B、4次

C、3次

四、填空w

W

w

.X

k

b

1.c

O

m

乘数

乘数

积4281、4个5比5个5少(),比3个5多()。

2、两个乘数都是3,积是()。

被除数和除数都是6,商是()

2、9=()÷9

五、画一画、连一连、量量

一)、右边有五个点,在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一共可以画()条线段。

·

·

量一量画出的线段中最长的一条大约是()厘米。

·

·

·

六、解决实际问题

一)、小兵有38枚邮票。小琴的邮票比小兵多19枚。小东的邮票比小琴少16枚。

1、小琴有多少枚邮票?

2、小东有多少枚邮票?

3、小琴的邮票比小东多多少枚?

二)、一班有57本书,二班比一班少8本,三班比一班多16本。二班有多少本书?三班呢?

三)、看图

1、小芳用18元买了3辆玩具汽车,每辆玩具汽车多少元?

2、小军买一只玩具狗和一辆玩具汽车,一共要用多少元?

三)、小兔跳了多少格?

四)、有32朵花,分一些给8个同学后还剩4朵,分掉了多少朵?

五)、小兰8分钟唱了2首歌,每首歌唱了几分钟?

六)、李老师带领8个同学去公园,每张门票4元,一共需要多少元?

七)、买4块巧克力的钱可以买1个蛋糕。妈妈带的钱正好可以买4个蛋糕,如果买巧克力,可以买几块?如果每块巧克力8元,每个蛋糕多少钱?

八)、买5个布娃娃的钱可以买一辆玩具车,小李带的钱正好可以买4辆玩具车,如果买布娃娃,可以买几个?如果每个布娃娃7元,每辆玩具车多少钱?

九)、12个苹果,平均分给文文和他的3个朋友,平均每人分几个?

十)、三年级植树73棵。二年级比一年级多植树13棵,比三年级少植树28棵。二年级植树多少棵?

十一)、三个朋友拾鸡蛋。小军比小兰少拾15个。小兰拾了37个鸡蛋。小明比小兰多拾33个。小军拾了多少个鸡蛋?小明呢?

七、智力冲浪

1、猫妈妈钓了一些鱼招待客人,小鱼的数量比10条多,比30条少,客人的人数和每人分得到条数同样多。猫妈妈家可能来了()位客人,它一共钓了()条小鱼。

八、小刚在马路旁看一辆汽车开过,请根据时间顺序给下面的图标上序号。

7.北京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篇七

第一课时:复习数与代数(1)

教学内容:教材第94—95页期末复习第1—6题。教学三维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的含义,熟练掌握表内乘除法的口算以及乘加、乘减、连乘、连除及乘除混合运算。

2.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结合具体情境惧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这本书新内容我们已经学完了,现在我们回过头来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复习,这节课我们主要复习数的运算。

二、自主探究 1.回顾与整理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是怎样学会这些内容的,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呢? 引导学生进行整理,全班交流后完成表格的填写。

2.整理练习

(1)完成期末复习第1题,学生根据图意独立写算式,交流时让学生说说列式的依据。(2)第2题,先组织学生采用对口令、分角色等形式背一背乘法口诀,然后问:你觉得哪句口诀不好记?如果忘记了某句乘法口诀该怎么办?最后完成第(2)小题的写算式。

(3)学生完成第3题的填写,引导学生观察,交流总结得出:5和一个数相乘,积的个位可能是5或0,2和一个数相乘,积的个位可能是2、4、6、8或0。

(4)学生完成第4题的填空,指名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三、计算练习

完成期末复习第6题的计算,集体校对。

四、总结提升 1 数与代数”是我们数学课的主角,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内容,包括了数的计算和应用计算解决问题,只有学好了这重要的一项才是真正的学习数学,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努力,争取学得更好。

五、作业布置:期末复习第5题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复习数与代数(2)

教学内容:教材第95页的第7-9题。教学三维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进行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2.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解题方法。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00以内数的计算。教学过程:

一、复习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的计算 1.用竖式计算

63-27-18 24+56+18 95-46+23 57+38-19 46+25+17 55+38-16 93-27-46 46+27-29

提问:在计算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运算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学生交流交流汇报后进行小结。

在计算时要看清楚运算符号,计算加法满10以后要记得向前一位进“1”,计算减法的时候遇到不够减时要向前一位借“1”;用竖式计算时要把相同数位对齐,计算时要细心,做完后记得进行检验。2

2.学生独立完成第7题的计算,逐题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二、复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实际问题。出示期末复习第9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求面包车有多少座,就选择“中巴车有22座”和“面包车比中巴车少6座”这两个条件;求大客车有多少座,就选择“中巴车有22座”和“大客车比中巴车多23座”这两个条件。

学生独立解答后,让学生说说分析数量关系和列式解答时的思考过程。

三、总结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布置:期末复习第8题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复习空间与图形

教学内容:教材第96-97页期末复习的第10-15题。教学三维目标:

1.使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常见的平面图形、量长度、观察物体等基础知识,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

2.让学生学会测量和估测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复习整理的内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非常密切,首先想一想在“图形与几何”部分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二、空间与图形的复习3 1.量长度的复习

在日常生活中长度单位有什么用处? 提问: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板书)请分别比划一下:1米、1厘米大概有多长。提问:1米等于多少厘米?

2.完成期末复习第12题。学生独立填写,集体校对。3.完成期末复习第13题。(1)出示图。

提问:这幅图中有几种颜色?这几种颜色是按什么来分类的?(2)说一说:你是怎样知道它是几边形的?(3)观察:这些图形是怎样排列的?(4)按一定的顺序、颜色可以将这几种图形组合成一个漂亮的图案,小朋友们下课也可以试一试。4.完成期末复习第14题。

(1)出示图,请学生估计每条边的长各有几厘米。(2)再请学生用直尺量一量。5.完成期末复习第15题.

(1)出示一只茶壶,请处在4个方位(前、后、左、右)的同学们说说自己看到的茶壶的样子。提问:为什么同是一只茶壶,但看到的却不一样呢?(2)独立完成期末复习第15题。

三、总结提升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又有了哪些收获?还存在哪些问题?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复习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教材第97—98页期末复习的第16—20题. 4 教学三维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已学过的四则运算的意义,从而正确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2.体会数学的作用和价值,增强数学意识,提高数学思维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相信大家已经掌握了很多的本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学习情况,有没有信心接受挑战呢?

二、简单实际问题的复习1.完成期求复习第16题。

引导学生观察图理解题意,交流时让学生明确求3人浇了多少棵实际上就是求“3个4相加的和”;5个人浇了多少棵就是“5个4”;9个人浇了多少棵就是求“9个4”。然后由学生独立列式完成计算。

2.完成期末复习第17题。出示题目,读题。

说说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学生独立列式解答,交流时指名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为什么都是除以2?

3.完成期末复习第19题。

出示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中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用三句话完整地描述题中的三个问题。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解答。注意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条件来解答相关的问题。4.完成期末复习第20题。

引导学生观察点子图,联系所列式子,找到点子个数的变化规律,然后独立完成最后一个点子图及后面两个算式的填写。完成后让学生具体说说填空时的思考过程。

三、总结提升

同学们,我们这学期的学习就到此结束了,但是知识的学习与应用是无止境的,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只要你们加倍努力,就一定能掌握更多的知识。

8.北京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篇八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共5分) 1.角的边长越长,角就越大。( ) 2.6+6表示6个2连加。 ( ) 3.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 ) 4.数学书长26米。( ) 5.100厘米长的铁丝和1米长的绳子的长度一样长。( )

三、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得数最接近50的算式是( )。 ① 15+14 ② 38+7 ③ 6×6 2.下面图形中,是线段的是( )。 ① ② ③ 3.3个8相加,正确的算式是( )。 ①3+8 ②3×8 ③8×8 4.有2行彩旗,一行有5面,另一行有6面,一共有多少面?( ) ①5+6 ②5×6 ③6×5 5.一个三角板上的直角数最多是( ) ①3 ②2 ③1

四、动动脑,认真填;动动手,仔细画。(8分) 1.看图填空。(4分) ?只 ?个 □×□=□ □×□=□ 2.画一条比8厘米短3厘米的线段。(2分) 3.在方格纸上画一个与下图大小相等的角。(2分)

五、细心又认真,我会算。(38分) 1.直接写得数。(16分) 38-7= 43+8= 71-6= 58+8= 3×4= 5×3= 2×4= 4×5= 4+30= 70-30= 2×5= 3×3= 2×2= 8+75= 100-20= 5×6-20= 2.用坚式计算下面各题。(10分) 72-26= 54+39= 68+27= 71-(65-43)= 19+26+45= 3.列式计算。(12分) (1)4个5相加,和是多少? (2)26比35少多少? (3)比8多17的数是多少? (4)一个乘数是3,另一个乘数是4,积是多少?

9.北师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篇九

1、类比分数约分,掌握分式约分方法,熟练进行约分

2、经历从分数的约分到分式的约分的类比探索、归纳过程,明确分式约分的概念和依据。渗透数学中的类比数学思想.

3、在对分式约分的过程中,由繁到简,使学生感受数学的简洁美。

二、重点:如何进行分式约分

难点:分子分母为多项式的分式如何约分

三、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冀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第一节的第二课时,它是分式基本性质的运用,也是后面学习分时乘除法运算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的作用

四、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学过了分数的约分,七年级学习了因式分解,上节课又学习了分式的基本性质,这些都是学好分式约分的基础

五、教法学法

自学点拨 小组合作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利用类比思想,由分数认识了分式,由分式的基本性质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归纳等环节得到了分式的基本性质,这节课,我们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继续探究新知,板书课题:14.1分式(2)约分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开场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头脑中马上回想上节课的内容,而且知道了要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来探究新知,明确了学习的方向。】

二)知识储备

设计意图:通过第一个小题,使学生回想分数的约分方法,为类比引入分式的约分服务,第二小题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回忆因式分解的方法,如果忘记了,旁边给了小贴士,帮助回忆

三)类比引新

【设计意图:课上的检测很重要,但有时由于课上的突发事件而不能完成,看情况而定】

10.鲁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 篇十

一、运算题

24÷3=

16÷2=

3×9=

49÷7=

12÷6=

5×9=

40÷8=

8×4=

3×7=

3×9=

9×8=

24÷6= 8÷8=

54÷9=

0÷4=

72÷9=

3×8-16=

82-7×8=

56÷7×3=

24÷8+72=

二、填空题

1.把8+8+8改成乘法算式(),其中()和()是因数,积是()。

2.计算7×9和9×7时,用的口诀是()。

3.求3的6倍是多少,就是求()个()相加的和。

4.一个角有()个顶点,()条边

5.红领巾上有()个锐角,()个钝角

6.22÷4=□………□读作()

7.早晨面向太阳走,你的前面是()方,后面是()方,左面是()方,右面是()方。

8.地图是按()、()、()、()绘制的。

9.()里最大填几。()×7<50

46>7×()

6×()<53

4×()<35

()×8<65

()<5×9

30>5×()

10.一块正方形,剪去一个角后,可能是()个角,也可能是()个角,还可能是()个角。

三、在○里填上>、<或=(6分)

27÷9○15÷5

4×6○3×7

24÷4○24÷6 36÷6○45÷9

72÷8○54÷9

42÷6○4×6

四、判断:(对的打√,错的打×)(5分)

1.3和5相加可以写成3×5。

()

2.8×6和48÷6可用同一句口诀计算。()

3.角的两边越长,角越大。

()

4.18÷6=3 读作:18除6等于3。

()

5.我面向北,后面是南,左面是东,后面是西。()

五、画一画(4分)

1.画一个直角

2.画一个钝角

六、1.牛有6头,羊的只数是牛的7倍,马有30匹(6分)

①羊有多少只?

②马的数量是牛的几倍?

2.妈妈每天工作8小时,一个星期工作多少小时?(4分)

3.一件衣服钉6个扣子,8件衣服钉几个扣子?(4分)

4.希望小学有19人参加夏令营,每个帐篷住5个人,至少要几个帐篷?

5.3个花坛栽18棵花,平均每个花坛栽多少棵花?(4分)

6.鸡的体重是2千克,鹅的体重是鸡的3倍,一只鹅比一只鸡重多少千克?

7、科幻书每套3本,每套12元,漫画书每本8元,买一本科幻书和一本漫画书共要多少元?

8、面包3元 饼干 4元

饮料6元 ①买4个面包和一瓶饮料,应付多少钱? ②小强有50元,买5包饼干,找回多少元?

③小红有20元,买6包饼干,还差多少钱?

9、小华买了5支铅笔花了15元,小红买了4支铅笔花了16元,谁买的比便宜?

10、牙刷每个7元,香皂每个9元,买一个香皂和5个牙刷一共要花多少元?

11、我有35元,买了3支钢笔,每支9元,应找回多少钱?

12、一支钢笔10元,5支圆珠笔15元,一支钢笔比一支圆珠笔贵多少钱?

13、有40个桃子,分给5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到6个桃子,还剩多少个桃子?

14、牛奶每箱56元,洗衣粉每袋4元,妈妈拿着80元买了一箱牛奶,剩下的钱可以买几袋洗衣粉?

15、张老师和7个小朋友做大红花,张老师做了8朵,小朋友每人做5多,一共做了多少朵?

16、一份A套餐10元,3份B套餐27元,一份A套餐和一套B套餐一共多少钱?

17、妈妈有30块糖,每次都是给妹妹4块,给哥哥3块,最后一块给了谁?

11.北京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篇十一

一、口算。

20÷5=

6×4=

6÷1=

6×5=

2×6=

4×5=

3×4=

24-6=

4÷4=

16÷4=

18+3=

18÷6=

27+8=

40+52=

15÷3=

30÷5=

4×3+1=

4×4-4=

6×2-9=

18÷3+3=

二、用竖式计算。

50-13-18=

45+15-26=

72-28+19=

36+25+27=

三、填空:

1、看图写出四道算式。

○○○○○

□○□=□

□○□=□

○○○○○

○○○○○

□○□=□

□○□=□

2、●

①●添上()个,就和○同样多。

②○去掉()个,就和●同样多。

③拿()个○摆到第一行,两行圆片就一样多了。

3、比26多10是(),比70少5是()。

4、学校买一批运动器材,跳绳有60根,羽毛球拍比跳绳少,羽

毛球拍最多有()副;篮球比跳绳多,篮球最少有()个。

5、(1)20个面包,每盒放()个,可以放()盒。

□÷□=□

(2)()个面包,平均放在()个盒里,每盒放()个。

□÷□=□

(3)每盒放()个面包,可以放()盒,一共有()个。

□×□=□

6、在○里填上“>”“<”或“=”。

6÷6○6

5×5○24

20÷4○4

9-3○3×2

8÷1○24÷6

3×4

○3+4

20÷4○20÷5

30÷5○30-57、找规律填数。

48、×

=

×

=

9、在里填上“+”“-”“×”或“÷”。

=

=

=

=

=

=

三、按要求在下面图中画一条线。

分成一个三角形

分成一个三角形

分成两个四边形

分成一个三角形和和一个四边形

和一个四边形

一个五边形

四、看图列式。

◆◆◆◆

◆◆◆◆

?个

?个

□○□=□()

□○□=□()

?个

□○□=□()

□○□=□()

五、解决问题。

1、奶奶家种了6盆花,每盆开了2朵,一共开了多少朵?

□○□=□()

2、20个小朋友做操,平均排成4队,每队站多少人?

□○□=□()

3、一瓶饮料3元,明明有20元钱,他想买6瓶,够吗?

□○□=□()

不够

4、把12个苹果平均分给小红和她的3个同学,每人可分几个?

□○□=□()

5、蛋糕

汉堡包

鸡腿

冰激凌

5元

12元

?元

6元

(1)如果买4块蛋糕,要多少钱?

□○□=□()

(2)买一个冰激凌和一个汉堡包,共要多少钱?

□○□=□()

(3)24元可以买几个冰激凌?

□○□=□()

(4)12元可以买3个鸡腿,每个鸡腿多少钱?

□○□=□()

6、小华上午做了23道数学题,下午比上午少做了8道。下午做了多少道?□○□=□()

7、□

○□=□()

8、一年级小朋友去秋游啦,一(1)班有39人,一(2)班有42人。

(1)一共去了多少人?□○□

=□()

(2)其中有46人是男生,女生有多少人?□○□=□()

9、小兰:我家栽了2行桃树,一行6棵,一行5棵;

小芳:我家栽了2行桃树,每行6棵。

两家各栽了多少棵?

○□=□()

12.北京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篇十二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63页例7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选择合适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经历说一说、比一比、画一画等数学活动,获得用画图、语言描述等方法表征问题的方法。

3.使学生感受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建立于运算意义之间的联系,体会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乐趣。

【教学重点】 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利用画图、语言描述等方式表征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情景:圣诞节快到了,羊村要组织联欢会,帮助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出示题目情景 1.明确已知条件和问题,初步感知。

2.表征数量关系,沟通实际问题与实际运算意义的联系。① 理解题意,语言描述表征题意 ② 画图表征题意 ③ 列式解答 ④ 检查

⑤ 回顾梳理,小结方法。

三、运用巩固,解决问题。2.羊村举行摄影展览,如果每只羊要选出5张照片,6只羊一共要选多少张照片? 独立尝试,汇报交流。

3.他们还准备两袋苹果,一袋有3个,另一袋有6个。还准备了3袋梨子,每袋6个。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独立尝试,汇报交流。

四、课堂总结:

上一篇: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教案下一篇:描写校园景物的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