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2024-06-14

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19篇)

1.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篇一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成长的快乐与烦恼由生活中的快乐、拥有好心情和尝尝苦滋味三课组成。

二、教学目标:

1、理解什么是快乐,感到生活中的快乐,指导学生学会积极快乐的态度面对生活。

2、让学生知道每个人都会有烦恼,烦恼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关键是如何减少那些人为的烦恼及在有了烦恼如何面对。

3、让学生知道在人的一生中,挫折与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我们能够勇敢地面对它们,挫折与失败将成为人生的财富、进步的阶梯。

三、教学建议:

学生升入高年级后,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对他人和外在事物都有较强的敏感度。但是面对自己与外界在互动中所发生的困惑和冲突,不少学生不知道怎样面对,容易被动、任性的情绪化处理问题,而不是寻求积极地解决方式。

1、本单元侧重于通过阅读和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进行互动,互相启发,互相碰撞,以达到不断提升对问题的认识水平。

2、事例来源于学生生活,启发学生关注自己生活中感受,让学生自发自觉地悟出一些生活中的道理。

四、课时分配:

生活中的快乐(两课时)拥有好心情(两课时)尝尝苦滋味(两课时)

2.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篇二

抓住学生对魔术极为感兴趣这一特点, 我在执教《红绿灯》 (浙江教育出版社《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 这课, 刚开始上课我就设计了一个巧变魔术的环节, 并且整堂课都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请看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 知道刘谦是谁吗?

生:魔术大师。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个魔术, 你们想不想看?

生:想!

师:你们看这个交通标志是什么意思啊? (出示一个常见的交通标志)

生:禁止停车。

师:正确, 现在你们屏住呼吸, 擦亮眼睛看清楚了, 老师左手是一个空盒子, 右手是这块标志牌。现在, 我将这两样东西轻轻地互换位置, 一、二、三, 请看!

(老师已迅速将刚才的“禁止停车”的标志, 变成了“禁止行人”的标志)

生: (惊奇地) 哇! (然后一起鼓掌)

师:想不想把这个魔术带回家呀?

生:想。

师:好, 这节课我们重点就是认识交通标志牌, 现在请你们将已经搜集到的交通标志介绍给大家。如果这节课你能用自己的好办法认识15种交通标志的话, 老师下课就把魔术的变法告诉你。

(学生听了欢呼声一片, 很主动地参与到了枯燥的、认识交通标志的学习中。)

[案例反思]

俗话说, 一个好的开始, 往往孕育着成功。一堂课好的“序幕”如同“吸铁石”, 可以一下子把学生牢牢地吸引, 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 为后面成功教学奠定心理、认知、情感等方面的良好基础。

1. 游戏建立在学生的兴趣之上

心理学、教育学研究的成果告诉我们, 兴趣是孩子学习和求知的最大动力。课始, 教师紧紧围绕着本课的教学内容, 设计了变魔术, 将一种交通标志符号迅速地变成了另一种交通标志符号。这一简单的魔术激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当时, 可以说全班的同学都注视着老师, 结束以后就有好多学生嘴里不停地夸老师, “你太神了”!“好厉害呀!”……看得出, 学生对这堂课的开始充满了兴趣。

2. 游戏紧扣教材, 变枯燥为有趣

《红绿灯》这课, 其中一个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交通标志, 这个内容本身比较单一、枯燥。如果以说教的形式实施教学, 估计班中大多数孩子都不乐于听课。老师灵机一动, 把教材内容与热门的“魔术”相结合, 而且魔术的内容不但没脱离教材, 反而是紧扣教学。这样合理地重组教材, 使内容由枯燥变为有趣。很大程度上, 提高了教学效果, 使得品德课堂充满了活力。

3. 魔术不仅服务于课始, 还服务于课后

老师的魔术先激起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 又以“学魔术”给孩子后面的学习带来了动力, 最终课后揭秘魔术, 为的是让学生把这个魔术表演给爸妈看的同时, 对交通标志进行一次重现、巩固, 以便他们能更牢固地记住这些标志。

3.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篇三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选自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材呈现的是第八课《安全才能回家》中的第三部分《我当小交警》。(出示课题)本课的意图在于让学生“观察本地交通秩序现状,知道有关的交通知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注意交通安全”。在课外,我了解到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知道了一些交通法规常识,学习交通法规的有关知识,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本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常识出发,引导学生探究、体验使学生明确遵守交通法规、注意交通安全的重要性,通过实践活动教育学生要关爱生命,文明出行。因此,本课的教学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说教学目标

针对学生现状,结合教材,我提出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感受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理解交警工作的辛苦,培养珍爱生命的思想意识。

2.认识交通标志,理解交通手势,学习交通常识,掌握交通法规。培养学生自己搜集整理资料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目标,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

1.学习有关的交通常识,了解并能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学会自我保护。

2.感受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理解交警工作的辛苦,服从交警的指挥。学会珍爱生命。

四、说教法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在这节课上,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活动的支持者、指导者、参与者。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活动参与法。这节课我以活动为载体,学习有关的交通常识和规则,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培养学生自学探究的能力。

2.情境教学法。学生的品德形成来源于生活,让学生走进生活,学习身边的榜样,了解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五、说学法

新课程强调: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结合本课特点及学生实际,我引导学生采用了以下方法:

1.自主探究法。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搜集的资料,培养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2.实践体验法。让学生参与表演,知道服从交警指挥的重要性。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说课堂活动设计

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我设计了以下课堂教学活动:

活动一、情境导入,争当小交警

1.让我们走进生活中最近的榜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荆门交警李白杨。他是荆门人民的骄傲,2013年12月他站在了中央电视台的颁奖台上,他的事迹在中央电视台向全国人民播放。(播放视频)

2.看完后让学生说说有什么感受。通过说一说,我让学生了解交通警察是交通安全的维护者。不管是盛夏酷暑还是寒冬腊月,交通警察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指挥来来往往的车辆和行人,守护大家的安全,他们的工作平凡而重要。

(我这样设计的意图在于:李白杨是我们荆门交警的形象代表,借助学生对本土英雄的敬仰、崇拜之情,通过学习先进让学生理解交警工作的意义,从而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自觉的遵守交通规则,激发学生想当小交警的愿望。)

活动二、合作互动,探求新知

1.认一认:让学生识别有关的交通标志。(课件展示)

2.识一识:交通手势表示什么意思。(课件展示)

3.说一说:课前收集到的有关道路交通安全法规的知识。

4.辨一辨:让学生通过掌握的知识法规辨认图片中的人们违反了哪些交通规则。(课件展示)

(这个环节我这样设计:通过认一认、识一识、说一说、辨一辨这些活动使学生掌握了本课的重点知识,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使学生有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并且通过所学的知识进行辨别,运用到生活中,适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

活动三、体验生活,珍爱生命

1.说一说:首先让学生说说近期发生的交通事故,然后播放本地交通事故的录像。(播放视频)(解说词:我放这组图片,就是让学生明白,不遵守交通规则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2.小组讨论:播放完以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谈谈自己看了录像以后有什么感受。

(我这样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危险就在我们身边,体会到遵守交通秩序的重要性,交通秩序要靠我们大家共同维护,让学生体会到生命的价值,要珍爱生命。在这个环节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四、主动参与,指导行为

1.演一演: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到讲台前模仿交警叔叔指挥交通。

2.说一说:我当小交警的感受。

(我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践紧密相连,通过模仿交警叔叔指挥交通,学生不仅能学到简易的交通指挥手势,而且能切实体验到交警叔叔的辛劳。自觉做到尊敬交警,服从交警的指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活动五、遵守规则,发出倡议

1.写一写:翻开书53页,把你的心里话写下来。

2.说一说:交流写给警察叔叔的话。

3.谈一谈:我们应如何遵守交通秩序以及如何告诉别人遵守交通秩序,将好的合理化的建议写下来,发出倡议,贴到黑板上。

(这样设计的原因在于让学生理解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为当好一名合格的小交警做好充分的准备。教育学生要关爱生命,文明出行。)

4.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篇四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与朋友的友爱之情,体验友谊的纯洁和珍贵。

知识:学会化解朋友间出现的摩擦和冲突,知道用真诚和原则去培植友谊。

能力:懂得同学、朋友之间要建立真正的友谊,对待朋友要真诚、真情、真心。教学重点

使学生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分清益友和损友。教学难点

学会化解朋友间出现的摩擦和冲突,指导用忠诚和原则去培植友谊。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了解学生在交友过程中存在的困惑和解决矛盾的方法;

2.问卷调查:你最喜欢与班级中的哪些同学交朋友?

3.准备几首有关以“友谊、朋友”为主题的歌曲(磁带或者做好多媒体课件)。如周华健《朋友》,谭永麟《朋友》,臧天朔《朋友》,童谣:《找朋友》等;

学生准备:

1.回顾与朋友交往中至今难以忘怀的、感人至深的一段往事;

2.搜集有关友情的格言; 活动一

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课前预备播放《朋友》

(幻灯片出示格言)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

——爱因斯坦

在快乐时,朋友会认识我们;在患难时,我们会认识朋友。

——(英)柯林斯

友情是难能可贵的东西,关于友情的格言还有很多,同学们,你们还了解了哪些呢,请你们分享一下吧。

(学生分享友情格言)活动二

感悟友情

1.相信你们和朋友之间一定发生过令你们感动的事情吧,请你谈一谈。

(学生分享)

多么让人感动啊,也确实令人难忘。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友谊呢?

(学生发言)

是呀,在我们的一生中,有的人好朋友很多,有的人却交不到知心朋友。这是为什么呢?

1.师:请大家自由的读一读P17页的小故事,也许你会有所发现。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1)为什么故事中的“我”和郭美辰发生冲突后反而成了好朋友?

(2)你认为交朋友最重要的是什么?

(3)在你们的生活中有没有象这样“不打不成交”的朋友?

3.学生自由汇报

4.过渡:真诚是赢得朋友的纽带,发展友谊的基石。可是你知道吗?最真挚、最美好的友情如果不好好地把握,你的朋友也会弃你而去,那么,和朋友应如何交往呢?让我们一起看看下面的两则案例。

5.学生阅读教材第18页,然后选择感兴趣的一则案例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1)童仁听了马彤和他奶奶的谈话后会怎么想?

(2)何灿为什么和贾新疏远了?

问题延伸:通过这两则案例和亲身经历,你认为和朋友应怎样交往呢?

学生思考回答。

师评析小结:交友原则一,朋友之间最忌虚伪、虚情、虚荣,只有真情、真诚、真心才能结交到真朋友。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和案例的学习,从正反两面引导学生感悟交朋友最重要的是讲真诚,朋友间要能面对面开展批评,做古人所倡导的“诤友”。那些虚情假意的人是交不上真正的朋友的。】

活动三

经营友谊

1.学生阅读19页的两个案例,思考:

朋友之间难免会产生分歧,在与朋友相处的过程中遇到意见不一不致时该怎么办呢?

学生交流并回答。

教师小结:交友原则二:宽容他人,尊重差异,加强沟通,学会接纳,学会倾听。

【设计意图:通过表演、讨论、交流等方式,指导学生学会化解朋友间在想问题办事情上的意见分歧。】

活动四

情景模拟

1.师:友谊是人生的宝贵财富,朋友多了人生道路会更宽敞,然而在你身边形形色色的朋友中,到底怎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呢?让我们在同学们自编自演的小品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2.情景模拟:(简介)A同学作业遇到困难,寻求B同学的帮助,遭到拒绝,C同学为能尽早与A同学一起踢球,怂恿A同学抄袭作业但却受到D同学的阻止……

3.学生观看小品表演,激烈讨论并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

4.教师提问:究竟谁是A同学真正的朋友?

5.教师:看来在“究竟谁是真正的朋友”这个问题上大家的意见产生了分歧,让我们先听一听小品主创人员谈谈他们的创作意图吧。

小品主创人员谈创作的意图:对待朋友既要热情,又要分清是非善恶、讲究原则,那种只讲“哥们儿义气”的所谓友谊不是真正的友谊,同学间的友谊应建立在利于学习的基础上。

6.教师小结并送给学生一句格言:真正的朋友,在你获得成功的时候,为你高兴;在你遇到不幸或悲伤的时候会给你及时的支持和鼓励;在你有缺点可能犯错误的时候,会给你正确的批评和帮助。――高尔基

7.教师总结:人生道路上难免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坎坷,与朋友同行一路上不会寂寞与孤独,让我们手挽着手、肩并着肩,用真诚点燃友谊的明灯,用尊重温暖你的心灵,让友谊使我们的生活焕发出无限光彩!祝愿大家在生活中交到越来越多的好朋友。最后,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今天有关《朋友》话题的探讨。

【设计意图:生活中像这样的事例学生应该碰到过很多次,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让发展中的“我”与现实中的“我”对话,在对话中获得认识的提升。】 板书设计

我会交朋友

交友原则一:朋友之间最忌虚伪、虚情、虚荣,只有真情、真诚、真心才能结交到真朋友。

5.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篇五

一、教材简析:

教材选择认识社会的几对基本概念,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选择有关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主题 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在内容方面体现课前、课中、课后,校内外连续、完整的活动过程,强调从学生日常生活常见的现象,以及学生的生活疑惑和感受入手拓展学习主题。穿梭出“体验式”“研讨式”“探究式”的学习特点,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实践的空间。强调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运用儿童的语言,采取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充分发挥图画、照片等在呈现教材内容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可读性和启发性。

二、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自己祖国的概况,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知道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使学生知道长江我国第一长河,黄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对祖国的山川河流有全面认识。

3、使学生知道长江我国第一长河,黄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对祖国的山川河流有全面认识。

4、探究多样的地理环境给我国的经济文化发展带来的益处。

5、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及风土人情。

6、学会自然灾害来临时,懂得如何自救和互救。

7、体会生命的美好,体会生命的价值,珍爱自己的生命。知道对待生命的不同态度,了解珍爱自己生命的行为表现。

三、教学策略:

1、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

2、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己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

3、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 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4、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和学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5、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

四、课时安排:

1、《祖国有多大》„„„„„„„„„2课时

2、《首都北京》„„„„„„„„„„1课时

3、《香港和澳门》„„„„„„„„„1课时

4、《宝岛台湾》„„„„„„„„„„1课时

5、《我们的母亲河》„„„„„„„„„„2课时

6、《祖国名山知多少》„„„„„„„„„„2课时

7、《走上黄土高坡》„„„„„„„„„„1课时

8、《登上世界屋脊》„„„„„„„„„„2课时

9、《走进东北黑土地》„„„„„„„„„„2课时

10、《享受热带风光》„„„„„„„„„„1课时

11、《大家庭里的成员》„„„„„„„„„„1课时

12、《多彩的民族风情》„„„„„„„„„„2课时

13、《各族人民大团结》„„„„„„„„„„1课时

14、《自然灾害的威力》„„„„„„„„„„2课时

15、《灾难之中的救护》„„„„„„„„„„2课时

16、《生命只有一次》„„„„„„„„„„1课时

17、《拒绝不良习惯》„„„„„„„„„„1课时

18、《远离毒品》„„„„„„„„„„1课时

6.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总结 篇六

会教学工作总结

在这一学期中,我按照课程标准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有效的教学途径。所任科目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教学中把思品与生活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现将本学期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基本情况

1、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及行政区划;了解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及台湾的基本状况和特殊历史,知道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懂得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热爱祖国名山大川,体验热爱国土的情感。

3、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差异,探究这些差异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

4、了解我国民族的基本概况,生活习俗、风土人情和民族政策。

5、了解曾经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直到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的本领。

6、了解生命的意义,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的态度。

二、取得成绩方面的方法: 1.培养了学生从小爱学习的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文教学内容和班的实际情况,教育学生在学习上要多动脑,不懂就问,课后多看课外书,汲取营养,增长知识,还要认真完成作业。

2.培养了学生爱国家和爱家乡的情感。

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祖国,知道祖国有美丽的风光和丰富的物产。引导学生做一个关心集体、爱护公物的好公民, 培养学生心中有他人,遇事互相谦让的社会公德。

3.在教学中结合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认识了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各族人民团结友爱。

4.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研究为手段,以个性发展为目标的教育观,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形成了。

5.注意创设了情景,把课上“活”;开发了教学资源,把课上“实”;组织学生活动,把把课上“乐”。

三、成绩分析及成功方面:

1、转变观念,树立综合的、开放的课程观。

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师观。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的组织者、支持者和参与者。我们的任务不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和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帮助学生去体验、去探究。为达到这样的目标,要放低姿态,与学生平等对话,倾听他们的需要;要尊重学生的体验和判断,不用既定的结论代替学生的思考;要和学生交朋友,勇于面对真实的自己,要关注生活,开阔视野,勤于学习,不断吸收时代的信息,与时惧进;对于教材倡导的教学活动,要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和创新。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3、充实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4、拓展教学空间。

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为此,教师应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5、认真备课,精心钻研教材,研究教材中的重难点及学习方法,对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认真上课、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来授课,向课堂要质量,在课堂中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来授课,对学生的作业要精心布置,及时批改,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课余时间对学困生多进行辅导,讲解,让学优生“一帮一”来辅导,直到学会为止,教师多检查完成作业的情况。

四、查找问题及原因:

由于该班学生在月考及期末统考中的成绩较差,主要是:

1、上课关注学困生不够,精彩三分钟他们展示不够。

2、没有开展小组之间的比赛,作业的批改方面不仔细。

3、采用“一帮一”的形式不够,让学优生来辅导学困生。

4、课余时间多进行辅导不够,和课任教师、家长交流不够,为共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想得办法不多。

五、提出改进意见及下学期的努力方向:

经过一个学期学习,同学们的思想觉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好人好事不断出现。今后我还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科研能力。相信 通过本学期的努力,及采取的措施和方法,下学期该班的学习风气、学习习惯一定会有一个大的改观,学习成绩一定会有一个新的进展。

7.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之我见 篇七

一、提高认识

品德与社会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载体。因此,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课程上得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作为一名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1. 与学生平等交流,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

例如:有的学生知道自己长大了,自己想做家务可是家长不允许。于是,有的学生就产生了这样的想法:“不是我不愿意做,而是大人不让我做,那我就不做吧!”面对这种想法,我就适时引导学生去讨论怎样去争取实践的机会。

有的学生说:“我就跟他们讲道理,如果不听我就给他们写一封信说明我的想法。”

有的学生说:“我家里的人最怕我哭,所以我就哭,直到他们同意。”

也有的说:“我就偷偷地做,让他们瞧瞧我有能力做。”

……

我说:“确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现实,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它们。回去后,选择适合你的办法去试一试,也许就成功了。老师相信你们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有了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建议,再去实践,得到的可能会更多。

2. 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

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教学产生怀疑。我们的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因此,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知行统一才能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作用。

二、结合实际

首先,要利用品德与社会课加强爱劳动的教育。现在就有许多不爱劳动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普遍很好,他们学习的动力是考上大学,走出家乡……这样的想法是片面的。这种思想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家庭、社会、个人等多方面的因素。这时如果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仅仅停留在说教上显然是不行的。这就要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法来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在教《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我首先用类比法引导学生说说参与劳动的不同感受,从而教育学生要尊重劳动,热爱劳动。

其次,要结合品德与社会课,加强科技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在生产中的含量正日益加大。我教《春天的种植》一课时,先播放多媒体课件,做“农事5分钟新闻发布会”,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再组织学生展开“种子发芽”的条件讨论。然后结合类似事例,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生产发展的重要性,增强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长大攀登科学高峰的自觉性。

三、多方位多角度展开

小学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采用单一的、古老的说教式教学模式。这种以说教为主的思想品德教育在现实社会面前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要改变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就要改变过去的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经过这几年教学的不断实践,我探索出以下几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模式。

1. 明理激情导行模式。

这是在传统的讲解模式基础上演化而来的,适用于品德与社会新授课中的各种课型。它是以教师为主导,通过直观演示、口头讲解、文字阅读、评价行为、激发情感等手段传递信息。学生通过观察感知、理解教材、动情明理、自省辨析,最后由教师评价提出行为要求。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道德知识或某一方面的行为方式。选用这种教学模式的时候,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如在教《我送老师一枝花》一课时,提出了“老师像红烛,无私奉献青春年华”、“老师像园丁,辛勤培育现代化建设人才”、“我们要尊敬老师”的观点之后,教师可推心置腹地向学生谈谈自己在教师的关怀下成长的故事,以及对教师工作的情感体验,然后让学生谈他心中的老师,使师生间产生感情上的认同和共鸣,促使学生主动地以实际行动来尊敬老师,提高了教学实效。

2.“问题—讨论”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个人的潜能和整个人格的发展,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思考辨析机会,培养学生“悟理—讲理—用理”的能力,适用于哲理性较强的课。在教学实践中,这种教学模式最受学生欢迎。

3.角色扮演模式。

这种模式通过设置与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向生活“取样”,从中引出相应的情绪反应和行为。这种模式比较适用于以行为训练为主的课和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大部分的中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这种模式,往往在课后还自发地围在一起继续“扮演角色”,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收到的效益较好。

8.小议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篇八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准备;兴趣;设计;实践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改变以往陈旧的“一言堂”教学理念,把教师放在辅助作用的位置上。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巧妙地引导,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让

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自己动手,动脑,动口,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在班级这个小社会里,训练他们的观察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各方面的发展。

一、课前准备,有备无患

漫漫三尺讲台路,白笔黑板写春秋。教师的生命因学生而精彩,教师的生活因教学而充实。怎样才能让我们的课堂精彩无限呢?备好了课,不见得会上好课,但是不备课,肯定上不好课。课堂的教学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就看教师课前的准备充不充分了。

备课是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想要上好品德与社会课,就必须要有充分的课前准备。要根据教学实际组织教材,调整内容。对自己提供的教学内容要多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立足而不拘泥与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并作适当的拓展。

不仅教师要准备,学生也须准备。每一节课需要学生准备些什么样的资料,要在课前预先布置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预习课文,收集相关的资料,这样不仅能在课上引发有价值的争论,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课上设计,激发兴趣

欧洲新教育学家德可利乐认为:“兴趣是水闸,依靠它能打开注意的水库和指引注意流下来。”因此,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不能让教学枯燥乏味,应该充分利用教材的特点,创设一种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方面,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一味的灌输已越来越被现代教学所摒弃,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制作一些幻灯片,或是查找一些相关的图片资料,或是播放一些与教材相关的录像带,使教学内容具体形象,使课堂的形式千变万化,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师者的人格魅力来辅助教学。教师的修养、性格、知识的渊博程度,教师从心里对待学生的态度以及处理学生、事情的风格等等都是教师人格魅力的表现。学生会因为认可一位老师而爱上这门课程,对教师敬爱督促他们加倍努力。应用“爱屋及乌”的方式同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品德与社会课。

三、课后加餐,巩固提高

以学为用,课后的生活实践,是让学生学以致用的最佳机会。而品德与社会课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参与社会,适应社会,了解社会,将来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餐馆访问,社会调查等等,到现实的生活中去获得与品德和社会有关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社会道德素质和社会观察、实践能力。实践出真知,学生把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品德与社会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不仅可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有利于自己知识的拓展和飞跃。

总之,要想上好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就必须要课前精心准备,让每一堂课都精彩充实;课上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艺术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学起来;課后要组织学生进行实践,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思想性、趣味性、知识性、实践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上好品德与社会课,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

9.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篇九

21世纪教育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5年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的教学计划,希望能给各位老师带来帮助,欢迎大家点击阅读参考!

一、教材分析

《品德与社会》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开设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品德与社会》应该加强认识社会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要为学生呈现出具体的、生活化和情境化的知识,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空间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本册教材编写追求的基本理念是:

1.道德教育存在于儿童的全部生活中,让道德培养回归生活。

2.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促进学生在发展中生活。

3.选取有教育意义的教育内容,引导学生生活。

4.追求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

5.体现课程标准的综合性、社会性、生活性,倡导自主的体验学习、探究性学习和问题解决式学习。

本册教材共有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是 奏响我们共同成长的和弦,第二单元 我在民族大家庭里;第三单元 不屈不饶的中国人;第四单元 日益富强的中国人。

二、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目标:

1.养成自觉讲规则,遵守公共秩序的态度。

2.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团结协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做到守法自律。

4.热爱生活,感受生活的快乐。

5.学会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用法律保护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

6.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7.健康成长,远离诱惑,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8.了解水陆交通及航空的光辉历程,及给人们提供的方便。

能力目标:

1.能与他人平等的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的参与探究活动。

2.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作的、有创意的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3.养成搜集、整理和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究和说明问题。

4.学会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用法律保护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

5.健康成长,远离诱惑,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6.树立法制观念,培养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知识目标:

1.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

2.初步懂得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3.知道科技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

4.知道我国的一些法律法规,了解法庭审判的基本程序。

5.知道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危害健康的东西,用积极的心态促进自己健康成长。

6.知道生活中的许多规则能给社会带来秩序与公平、安全与信任。

7.知道诚信是做人之本,从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8.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9.初步懂得讲文明、守法律对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三、方法与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全面提高。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兴趣。

4.充实教学内容,联系丰富生活。

四、课时安排

10.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篇十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2021学年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设置的一门新课程。它的设置反映了加强和改革德育课程的时代要求,也顺应了课程综合化的时代潮流。这门新课从内容到方法都不同于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或《社会》课。为了上好这门课,我年级认真学习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并遵照课标的指引切切实实把每个目标落到实处。现就对这学期《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

一、明确课程性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本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___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定为总目标,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尤其___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使学生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做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能全面把握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

二、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突出课程的经验性。

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生活之中,由于社会生活中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需要才产生道德。同时,社会常识和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只有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儿时的生活经验会给人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在上课时都特别___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以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需要为根本。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

三、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

新的教学目标观告诉我们,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遵守多少道德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这些社会知识、规范和准则形成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做事的观念和态度等等。这些都是一个具有共生性特点的现代人必须具有的基本观点、基本态度,是他能够融入社会,立足社会,并能在社会生活中不断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有机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走进社会,真正学会生活、感悟生活。

反思与思考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摒弃缺点、发扬优势,我相信,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的品社教学将会取得长足的发展。

范文仅供参考

11.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篇十一

关键词:小学思品与社会教学;贴近生活;社会实践

一、体验生活,联系实际

思想品德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对于小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教育也尤为重要,在生活中对身边事物的感知、领悟与感想就是一个人思想道德形成的必要因素。只有学生从生活实践中领悟到的感受才能真正触及他们的真实情感,引发深切的思想感悟,而并非是简单的书本学习,认识思想道德。真正教好品德与社会就应该帮助学生参与社会活动,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鼓励学生如何做好人,如何树立良好的形象,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才是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之本。故此,教师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应该多为学生创造社会实践的机会,体验生活,联系实际,对生活有所感悟、体验,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有利于学生的人格发展。

二、进行社会实践,进行深刻学习

社会这门学科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简单向学生阐述清楚的,也并不是通过简单的课堂实验就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的,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以外的资源,让学生到“社会”中去进行实践活动,例如走进超市,菜市场等让学生去亲自感受产品价格,让学生进行比较、判断,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激发兴趣,使学生在“玩耍”的同时吸收到知识,真正对社会有深刻领悟。

品德与社会就如同生活与社会是密不可分的,小学生的思想品德也源于生活,但生活又离不开社会,两者相辅相成。只有真实的感悟源于学生真实的生活才能触碰他们的真实情感,引发他们对道德的认知与领悟,绝非虚假。

因此,良好的道德品质源于学生的真实社会生活,绝非脱离生活,脱离社会的行为。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点培养学生在社会实践与真实生活中发现真善美等事物,触及他们心灵的真实感受,让学生自己学会领悟总结,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三、进行讨论式教学,交流中出成果

小学教学中讨论是最常见的方法之一,想必有很多人都能记起自己上小学时的学习方式,老师通常会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选一个小组长,当老师提出问题时,大家分组讨论,然后说出讨论结果,大家分享。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也离不开这老方法,老师可以固定分组,也可以随机地进行分组,也可以全班作为一个集体,整体讨论,是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交流中了解学生,也使学生学习感悟到知识。这样也让学生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想法、感受,展示自己的成果。当然,教师应该注意,我们的讨论必须要有实在意义,不应该是形式上的讨论,并未达到真正的效果。

说起讨论,切入的选取就变得尤为重要。一个好的切入点,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勾起学生的思绪,使学生情不自禁地参加讨论,乐于讨论。在品德与社会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掌握一定的讨论技巧与讨论方法,并且将“品德与社会”和小学开设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这两门课严格区分开来,要注重以下几点:

1.教师应该明白真正的思想道德教育应该是本着“教人,育人”为核心,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优良的品德以及健康的心理。教师应教育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热爱生活,乐于帮助他人。一个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社会性发展良好的学生才是品德与社会门类开设的根本目的。

2.教师应该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学习素材的能力,并且通过生活得到不同的领悟。教师应该安排教学内容与要求,要求学生在生活中获取答案,努力完成任务,教师也应努力克服成人化思想,尽量站在学生角度去想、去做、去实践。

3.“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最终结果就是能够使学生能够有正确的价值判断,避免受骗,甚至简单的游说上当,想要达到这一目标,这就要通过教师正确的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积极进行社会体验与实践,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要求学生进行信息反馈,教师应当整理反馈信息,即使安排活动消息,在活动的事件过程中,肯定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果是比较普遍的问题,那么肯定是活动的安排本身策略有问题,要进行及时的调整,避免出现更加恶劣的结果,如果是极个别或者是少数学生存在的问题,那应该就是学生本身处理事物的方式方法有着些许不妥当,教师应该及时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根源,及时改正,引导学生尽快找到正确的方法,参加到活动中去。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应该尽量多地使学生暴露问题,这样可以锻炼学生自己独立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4.活动一定要主题鲜明,活动内容要贴近生活,联系实际,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做到平等友好,没有隔阂,教师的教学方法要变化多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活动内容贴近生活主要意图就是让学生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可以通过观察生活进行知识的吸收,达到边玩边学的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年龄、性别、爱好的特征进行对活动的安排,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活动内容,由于小学生普遍较难集中注意力,所以一定要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尽量安排一些小游戏、竞技比赛等娱乐活动,通过活動的开展,让学生自身去感悟思想品德的深层次含义,感受社会的意义。

教学工作最忌讳的就是师生关系不融洽,所以老师一定做到放低姿态,平等地去和学生交流、沟通,要学会尊重学生的人格,听取学生意见,正确地处理师生关系,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师生关系的和谐是教学工作顺利有效进行的根本。所以保证师生关系和谐融洽也是教师应当注意的。

现在很常见的现象是在楼道里、电梯间,学生向老师问“老师好”,教师好的眼神示意,有的教师根本不予理会,完全不顾及学生感受,也不顾及自己的身份,这样会使学生的心理产生极其不好的影响,使学生厌恶老师,甚至对教师团队的素质进行质疑,也会影响教学质量,影响学生成绩。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不同于其他科目,由于它相对比较抽象,又不容易用语言形容,所以教师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这样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学生积极参加到教学工作的互动中,使教师准备的活动有一定的实效性,教师可以提供学生亲自动手的机会,使学生开拓思想,联系实际,做出自己的决定,有着自己的思维。在活动中,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与不足之处,使学生发扬其优点,改正其缺点,通过活动树立正确的思想观、社会观。

综上所述,品德与社会是一个与实际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科目,这种科目的教学不应该局限于时间、地点等客观因素,教师应该时刻对学生进行思想的教育与正确价值观的交流,使学生能够养成正确的道德观、社会观,热爱生活,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这样方显教学成果,使小学的品德与社会教育不输在起跑线上。

参考文献:

[1]刘恩柱.怎样引导学生参与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22).

[2]梁小丹.教学生活化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08(05).

[3]吴红芳.初探小学实施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策略[J].新教育,2009(05).

12.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篇十二

一、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教师队伍不稳定, 教学研究活动少

由于农村小学学额不足, 教师定编人数有限, 教学人员紧张。语文、数学两科教师确定后, 《品德与社会》课就不可能有专职教师了, 基本上就是兼任。这种兼任方式随意性很强, 大多是以教师的工作量的大小课时的轻重来搭配, 很少考虑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 造成了《品德与社会》兼课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因此, 担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一般不把它当成教学教研的主攻方向, 从而导致教师对《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没有太多的热情, 既不钻研教材, 也很少研究教法。

(二) 教学思想陈旧, 教学过程脱离社会生活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由于没有开展专门的教研活动, 新兼任教师对《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基本环节和基本规律搞不清楚。有的教师把《品德与社会》课上成了语文课中的看图说话, 只注意讲解课文的语言文字, 一幅幅图地介绍画中的人物、场景, 根本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违背了《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诸方面协调发展这一基本原则。有的教师为了简单操作, 把《品德与社会》课把当成过去的政治课, 满堂空洞的说教, 既没有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 也没有遵循知情意行的道德形成规律, 也没有在活动中与学生积极互动, 没有通过教材中出现的一系列的“社会事件”、“现实生活主题”或者“社会生活场景”与儿童的真实性生活联系起来, 建立起一种相互进入的通道, 创造一种“互动”的状态……凡此种种, 教学偏于一隅, 不能把《品德与社会》课的社会性、生活性、情感性、实践性融为一体。

(三)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严重滞后

农村小学教师学习交流机会少, 因而在教学活动中大多运用传统的教授法, 而新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 强调寓教育与活动中”。许多适用于特点的教学方法如:故事启迪法、讨论辨析法、分组活动法、游戏表演法等一般很少使用。还有不少农村小学受教学条件的限制, 使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面临困难。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落后严重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 教学评价不科学, 应试教育氛围浓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效果的评价, 很少重视课堂教学过程的因素, 也不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测评, 既没有教学活动中“过程与方法”的考察, 也不管学生在了解、体验、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没有, 更没注意在一堂课中学生转变了哪些态度, 养成了哪些良好的行为习惯, 体验了哪些情感, 获得了哪些知识, 锻炼了哪些能力……决定性的因素就是一张期末统测试卷, 并同教师经济利益挂钩。这些现象导致一、二年级《品德与生活》课常常被占用, 三至六年级《品德与社会》课上出现死记硬背现象, 应试教育氛围浓。

上述几个方面, 制约了新课程改革的推进, 与《品德与社会》课所担任的教学任务极不相符, 严重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效果, 解决这些问题已迫在眉睫。

二、应对策略

(一) 提高认识, 从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

《品德与社会》课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 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提高认识, 就要求学校管理部门从思想上重视, 加强《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工作, 安排专门的教师从事《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工作, 更要求任课教师从思想上重视, 让《品德与社会》课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 影响他们的心灵。

(二) 课堂教学过程生活化

(1) 课堂教学, 走进学生生活。课堂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 品德与社会课堂面对的学生不是一张白纸, 他们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已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并且因为这些生活经验已经有了一定的实践性, 所以对他们的影响是深刻的。老师应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 为教学提供线索和空间。

(2) 教学内容生活化。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 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 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在品德教学中, 我尽力做到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因为学生生活是最好的课程资源, 而且它的内容十分宽广。它不仅在课堂上, 大自然、村居、小区、家庭等众多地方都留下了学生的足迹, 留下了学生生活的影子。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对立, 还是沟通》一课时, 我先分析了学生的心理发育特点。随着年龄的增加, 特别是走到了青春期的门槛, 亲子关系反而渐行渐远。因此, 课堂中我努力让学生触摸生活, 通过大量的亲子照片、家长工作照、调查表和父母写给孩子的一封信, 让亲情再次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课堂上, 当父母的工作照一张张的出示后, 随着老师的话语, 学生们沉默后, 开始了他们的心灵剖析。在剖析自己的过程中, 他们反思了自己与父母相处过程中对父母的误解, 并且自己找到了解决的方法。大多学生在听了别人的话后, 眼眶泛红。我相信此时他们也一定想到了自己的父母, 也在反思自己, 在“对立”与“沟通”之间做选择。

由于我的教学设计让教材与儿童的真实生活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进入”的通道, 形成了“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关系。因此, 在课堂上的回归生活使学生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 情感上产生共鸣, 从而拨动了学生的心弦, 引发了学生的体验。

(3) 教学方式生活化。儿童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可以在各种活动中实现。

(1) 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与文本对话。课本剧的角色扮演旨在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 让学生融入文本之中, 让文本中的情境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唤起他们已有的经验和体验, 并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参与辨析。如教学《寸金难买寸光阴》, 在“快!快!不能快点吗?”这一环节, 我让学生根据教材中提供的几个事例, 结合平时的实际进行演出。这些事例有很大一部分是班上学生真实生活的写照, 表演起来入情入境, 对学生的触动较大。这样的角色扮演, 不仅使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获得体验, 而且还为师生、生生对话搭建了舞台。表演之后, 学生对“时间是宝贵的, 要珍惜时间”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感悟。 (2) 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 进行价值引导。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 旨在让学生阅读文本, 加上学生已有的经验, 再现生活中的某个行为片断, 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更重要的是情境中总是蕴涵着十分丰富的行为思想方面的信息, 可供他们观察、体验、探究, 从而得出自身的价值判断。如教学《我要向你学习》, 在“什么是真正的取长补短”环节, 可让学生凭借文本范例和各自的生活经验, 进行小组讨论, 设计一些场景, 再在组内分工合作进行角色扮演, 然后全班展示。在展示过程中, 教师随机进行价值引导, 诸如:谁有过这样的体验?这是真正的取长补短吗?说说理由。学生通过观察、倾听、评价, 感悟到真正的取长补短应该是大家一起进步, 一起提高的过程。诸如:相互利用、武力征服他人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 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

学生品德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 必须在立足课堂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进行“模拟”生活, 让品德从生活中来, 又回到生活中去, 拓展教学时空。如教学《遵守交通规则》可以在校园内模拟人行横道和红绿灯的场景, 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应该如何遵守交通规则, 怎样才是真正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

与学生平等交流, 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例如:有的学生知道自己长大了, 自己想做家务可是家长不允许。于是, 有的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不是我不愿意做, 而是大人不上我做, 那我就不做吧!”面对这种想法, 我就适时引导学生去讨论怎样去争取实践的机会。

有的学生说:“我就跟他们讲道理, 如果不听我就给他们写一封信说明我的想法。”

有的说:“我就偷偷地做, 让他们瞧瞧我有能力做。”……

我说:“确实,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困难, 但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现实, 想办法解决问题, 而不是逃避它们。回去后, 选择适合你的办法去试一试, 也许就成功了。老师相信你们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有了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建议, 再去实践, 得到的可能会更多。

(三) 采取先进的教学手段, 激活课堂

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最好的学习动因是学生对所学教材有内在的兴趣。”可见, 教师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机,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电化教学能将抽象的观点、道德观点形象化, 能将枯燥的定义、理论化为美好的形象, 电教媒体能以它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为选用典型事例声、像结合, 为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提供很大的方便条件, 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陶冶学生情操, 培养学生高尚行为的育人作用。以“孝敬父母”为例, 教学中, 我安排学生们听一段截至网上的录音《给妈妈的一封信》。在时而深沉舒缓, 时而高亢铿锵的钢琴声中, 黎平对母亲那深情的话语字字句句震人心弦:妈妈, 那记载着辛勤劳动的白发和皱纹竟过早地爬上了你的头和脸, 而那讨厌的病魔也终于缠上了你……。当录音机中传出《世上只有妈妈好》时, 学生们也不由自主地跟着唱起来, 课堂气氛也推上了高潮。所以, 发挥电教手段的作用, 往往能激发学生向上的信心和力量, 在有情趣的教学中, 得到美的享受和精神满足, 对所学的事理能铭记不忘。

摘要:《品德与社会》课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 农村小学品社课教学存在诸多的问题, 严重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效果。文章提出了一些改变现状的应对策略, 力求使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达到新课程标准的目的和要求。

关键词: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存在的问题,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3.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篇十三

第四单元 第二课 国际组织

我在执教这一课时,努力挖掘教材资源,针对课程标准,紧紧把握住教学目标,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大胆转变学习方式,教学中针对五年级儿童的特点,将对儿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以及学生判断能力的培养和社会知识的获得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努力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学有所获的空间。

一、知识与生活相融。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所以,本节课中我运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学生带到现实生活中去思索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们生活的变化,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讨、思考,由浅入深一步步地使学生初步懂得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获得情感体验,整节课无形之中渗透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

14.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篇十四

第三单元 不屈不挠的中国人

第八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教育教学是一门复杂的艺术,因而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总结与反思。教学的新知识、新技能和新策略有多种多样的来源,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对教学的自我总结,对课堂学习情况的思考。教师要不断考虑如何来充实自己的教与学的知识库,并且为增加这方面的知识作出不懈的努力,不断提高自我总结和反思的教学水平。因此,我对这节课作了细致、深刻的反思:

一、自学作为课堂主线

设计了阅读、讨论、探究、归纳、练习、拓展等多种学习活动。通过时间顺序、读图、小故事、资料、图片等加深对革命前辈的了解。通过识图、找路线,进行图文转换,充分调动和培养了学生分析综合思维能力。反馈矫正贯穿课堂始终,学生自学成为课堂主线。

二、学习方式灵活多样

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改变学生单一的历史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图像欣赏、识图找图、人物角色、自主探究、合作讨论、阐述交流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学习方式灵活多样。例如处理这节课的重点红军长征时,就充分运用了多种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利用图片提高学生的视觉效果;利用教材中的介绍、学生收集的文字资料等增加信息量;让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的感人故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交流机会,并且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加了自信心;更加深刻体会到了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到中国革命的特殊历程及艰难曲折。

三、注重学生终身发展

在教学中渗透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一切为了学生发展”思想。目标定位明确,注重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学习学生生活中的历史,学习学生身边的历史,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历史。在学习中渗透正确的人地观、环境观、价值观、人生观。运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在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团结协作,提高交际能力。

通过认真反思发现了这堂课中的几个小小闪光点,不禁有一丝惊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一定要把这些优点继续发扬光大。

当然这节课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不很自然,时间调控的策略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15.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篇十五

一、激发学习兴趣,促进本课程教学的有效实施

学习兴趣是教学有效实施的催化剂,小学生正处在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的年龄,这一时期的学生做事情的首要动力是兴趣,小学生对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是很难有积极性与主动性的,相反,如果能够引导小学生对某件事产生兴趣,那么你会惊奇地发现,他们会对喜欢的事情投入极大的热情,这件事情也一定会做得有声有色, 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实施中,教师要结合本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以及教学内容的需要,精心地设计教学,以充满吸引力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本课程的学习魅力。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以表演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有许多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教学的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分角色表演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一改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方式,使教学变得灵活而充满情趣,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2)以成功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这一阶段的学生做事情更多的是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的,如果学生在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中,感受到成功的体验,那么他们就会自然地对这一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相反,如果小学生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没有体会到成功,而体验到更多的是学习的失败,那么,学生就会逐渐地对所学的课程失去信心,从而失去了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为学生创设成功教学体验的机会,当学生获得成功时要及时加以鼓励,以激励性的语言,增强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促进本课程教学的有效实施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对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首先要教会学生学会分组,学习小组的划分要本着组内差异化,组间接近化的小组划分原则,具体来说,组内差异化就是指在学习小组的划分过程中,一个小组的划分其成员的选择要选择学习水平与能力水平相接近的同学,将他们划分到同一个小组中,这样划分小组的好处是让不同水平的同学能够得到互补,有利于学生在彼此合作中学习效率的有效提升;而组间接近化的小组划分原则是指在不同小组划分时,不同小组学生的学业水平与学习能力不要存在太大的差距,这使不同小组同学间的交流更加容易,合作更加便利。同时小组长的选拔要通过组内成员民主推选的方式展开,让选出来的小组长能够真正地为组员服众,这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在本课程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小组内成员与组间成员的彼此沟通与合作中,集思广益, 提出新的观点,在合作中发现问题,在合作中提出问题,并且在合作的基础上去探寻问题解决的有效途径,极大地提升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效率,促进教学的有效开展。

三、要以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促进本课程教学的有效实施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中包含许多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这些教学内容都与学生的生活实践具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在开展本课程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向生活学习,以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促进本课程教学的有效实施。在这样的教学中,可以塑造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学生的性情,让学生做一个具有丰富情感的人,在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中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活观念,学会生活的技能。在生活化的教学内容的实施中,学生经常会遇到一些与其经验相矛盾的问题,这时教师就要因势利导,辅导学生让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解决学生在教学中产生的困惑,如果在教学中对于学生所产生的困惑问题不够重视,就有可能让学生进入认识的误区,产生认识的偏差,影响其正确观念的形成。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理论的教学,还要引导学生勇于实践,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充分地应用到实践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教师要在生活化的教学实施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鼓励学生通过众多的生活实例进行积极思考,通过思考形成正确的观点与认知,以此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发展。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实施,对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良好的生活技巧与实践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 本文对该课程教学的有效实施问题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更好地促进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有效开展。

摘要:现阶段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实施,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在该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中,依然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通过对该课程教学的有效实施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希望能够更好地促进该课程教学的有效实施。

16.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初探 篇十六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在此,笔者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作了一些探索。

一、激发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兴趣,是学生学好《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前提。(1)巧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一种内在动力,它促使学生萌发出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自觉努力去探索、去攀登,向着认知的目标前进的欲望。因此,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成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而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一个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结合所提问题扩展思维、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要善于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和探究氛围,创设生动而富于感染力的教学情景和氛围,是营造可教学时刻的重要方面和环节。真实而生动的教学情景,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滋生探究欲望。(2) 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美国心理学家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兴趣可变苦学为乐学,变厌学为愿学,变被动为主动创造的去学。《品德与社会》内容有些枯燥,知识机械地灌输,学生常常觉得乏味,缺乏学习兴趣,。而多媒体能向学生提供了形式多样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画面,标准逼真的情境,悦耳的音乐,把学生带入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探索,积极进取。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尽情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给予充分表现的机会,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共同评价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恶,加速道德认识的内化,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教师要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趣,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既包括学生个体的独立探究和思考,也包括学生与同伴合作开展的学习和探究。在活动组织的过程中,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制定活动的计划和步骤,避免学生盲目而低效的探究和活动。让学生以自己的世界为出发点,通过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真实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去研究社会,从而创设一种学生乐学易接受的学习情境,灵多种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今后学生们的自主学习和健康发展提供充裕的空间,进而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比如在调查探究前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事先准备好的调查表,让学生根据表册内容区调查。作为教师在新的课程标准指导下,要转变教学观念,尤其要注重体验学习、探究学习、问题解决学习、小组学习几种教学活动方式的运用,充分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提高学习的实效。

三、开展实践活动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开展一些易操作的调查访问、角色体验、资料搜集等实践性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地在生活中进行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自我教育,使其原有模糊的道德认识清晰化,激发他们积极的道德情感,形成道德信念,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达到知行的协调统一,以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效。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师要贯彻新教材的基本理念,创设学生喜爱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参与欲,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探索出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作为学生实践活动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要注重学习情境的创设,鼓励学生去观察、记录、体验、感悟、整理、探究,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我们将尝试营造最佳的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学习方式,增加学习内容的实效性、层次性、可操作性与可再生性,从而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提高学生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教师要注重与学校、少先队组织的实践活动结合,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协作能力,合作精神,从而体现《品德与社会》课的开放性。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

17.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篇十七

一、学情分析:

中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尤其是三年级学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由后四个单元组成。第一单元主要是有关邻里生活的教育;第二单元主要是学校生活的教育;第三单元主要是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关系的教育;第四单元主要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

本课程根据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地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的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别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

总目标: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2、指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

3、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4、初步了解个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5、知道一些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懂得和平与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愿望。

三、重点:

新课标指出《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有着非常强的社会性。它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逐步扩大学生的生活领域,结合社会生活、社会环境、社会关系,组织教学内容。它的综合性非常强。涉及的教学内容的要素是综合的,涉及的社会领域是复杂的,交叉的。同样的内容后续年段重复出现,要求提高,螺旋上升。(1)学会为别人着想,与邻居和睦相处。(2)关注身边的人和事,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3)从小养成合理、文明消费的习惯。

五、教学措施:

(一)、将社会中的知识转化为生活问题。

美国教育家布朗及其合作者认为:学习的环境应放在真实问题的背景中,使它对学生有意义。这里的“真实问题背景”大部分是指实际生活或者模拟的实际生活。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充满好奇。教师就要紧紧抓住这种好奇心,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创设情境,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本领。

(二)大胆想象,解决生活问题。

品社课不应局限于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教学把社会生活化,把社会知识实际化,不仅使学生体会到社会与生活紧密联系,还使学生应用社会中学到得知识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六、教学进度:

周次

课文

课时

1、爱护自己的身体

2、注意交通安全

3、小心受骗

4、学会自护自救

5、我有一把“金钥匙”

6、说声“我能行”

7、我的兴趣爱好

8、期中复习

9、期中检查

10、检查反馈

11、她为什么不高兴

12、我做错了吗

13、真正的朋友

14、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15、我和我们

16、我来投一票

17、期末复习

18、期末检查

18.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篇十八

一、教材分析:

《品德与社会》第六册教材是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我是中国人”“走近世界”板块内容要求编写的。本册内容是在学生认识自我、认识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与家乡(社区)的基础上,将视野进一步扩大到对祖国和社会生活的认识,并且让学生走近世界——人类共同生活的地球村中去发现、去了解。通过对有关祖国历史文化、民族、国情的学习,帮助学生初步也是多方面地认识和了解祖国的过去和现在,增进对祖国的亲近感和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通过对当今社会的发展变化及新问题的了解,提高辨析能力,增强道德行为的自觉性;通过对“地球村”的了解,进一步扩大学生的视野,感知全球化经济的发展趋势和作用,以增强自己作为地球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册教材由4个单元共11篇课文组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社会发展”的编写主线

2、“厚今薄古”的内容呈现

3、“情理交融”的价值取向

4、“开放学习”的思辨空间

二、学习目标:

第一单元 文明古国的荣辱

本单元由《从四大发明说起》《圆明园在哭泣》《悲愤的吼声》3篇课文组成。单元导语:“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为古代中国有着众多领先于世界的发明创造和闻名于世的杰出人物而自豪;我们为近代中国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蹂躏而愤慨,我们为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日本侵略者而歌唱;我们更为现在中国的崛起而感奋……”是本单元编写的思路和主要内容。第1课《从四大发明说起》,通过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火药、京杭大运河、赵州桥、都江堰、地动仪等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与创造,重点是认识我国古代文化和文明对世界的影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第2课《圆明园在哭泣》和第3课《悲愤的吼声》意在让学生了解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不忘屈辱。重点应了解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教材选用了中国近代史上最为典型的事例——八国联军掠夺、焚烧圆明园和日本侵略者制造的南京大屠杀暴行。同时,教材中也穿插了中国人民不屈抗争的内容,有助于学生比较全面、正确地了解我国的近代历史。

第二单元 富国强民之路

本单元由《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3篇课文组成。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主要向我们讲述了新中国建立的来之不易,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用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第2课《春天的故事》,向我们介绍了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使我国的人民生活和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第3课《走进新时代》则进一步告诉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济持续腾飞,综合国力越来越强,人民生活越来越好……

总之,这3篇课文,概要地向我们介绍了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的三个历史转折点以及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让学生了解这一发展变化的过程,体会其中的发展变化的原因,必将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党的感情。

第三单元 巨龙腾飞

本单元由《高峡出平湖》《西部大开发》《日新月异的交通》3篇课文组成。第1课《高峡出平湖》,通过三峡工程的.成功建设,说明目前我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已达到相当的水平,同时,通过对长江——母亲河的回顾与展望,说明了三峡工程造福于人类的伟大意义。第2课《西部大开发》重在让学生了解西部地区,认识开发西部地区的重要意义,懂得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实现全中国共同富裕的伟大举措。第3课《日新月异的交通》则告诉我们,交通有着悠久的历史,又是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让学生认识身边交通的发展并将交通的学习进一步向更多样的交通工具以及古今交通变化等方面拓展,从而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理解交通与人们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的关系。

第四单元 生活在地球村

本单元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国际组织》2课组成。第1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让学生从我们生活中有许多从国外进口的产品和我国的许多产品出口到国外的现象中,体会到我们正处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中;同时,从对“丝绸之路”的回顾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产生的巨大变化中,体会到“对外开放”的曲折路程和给我们带来的好处。第2课《国际组织》,主要是帮助学生认识一些比较重要的国际组织,初步了解它们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中的作用,了解我国加入了这些国际组织后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初步培养学生开放的国际意识。

三、教学进度:

时间 内容

第一、二周

第一单元

文明古国的荣辱

《从四大发明说起》

第二、三周

《圆明园在哭泣》

第四周

《悲愤的吼声》

第五、六周

第二单元

富国强民之路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第六、七周

《春天的故事》

第八周

《走进新时代》

第九、十周

第三单元

巨龙腾飞

《高峡出平湖》

第十一、十二周

《西部大开发》

第十四周

《日新月异的交通》

第十五、十六周

第四单元

生活在地球村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第十七、十八周

19.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情感渗透 篇十九

一、智慧导入, 催生情感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上课伊始,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小段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引子”, 形成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认知氛围, 使学生迅速地将兴奋点由课间活动转移到课堂学习上来。

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下册“有多少人为了我”一课时, 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导入:同学们, 你今天早上吃什么了呀?那你有没有想过, 我们吃的面包、稀饭经过了多少人的劳动才到了我们的餐桌呢?再看看自己身上穿的衣服, 它们又是经过了哪些人的劳动才穿到了我们的身上呢?在课的开始, 以聊天的形式, 从每天都必不可少的早餐和衣服谈起, 引发学生思考到底有多少人为此付出了劳动, 从而为接下来的学习埋下伏笔。

二、注重体验, 激活情感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所生成的情感教育话题是以儿童“生活事件”的形式呈现的。对于儿童而言, 他们只有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和领悟, 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完成各项活动目标。因此, 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 让学生在特定“角色”实践中唤起心中的情感, 积累道德探索的直接经验。

例如:在“同学之间”一课中, 我出示了学校开运动会时, 班级拍摄的照片, 在同学们回味运动会给大家留下的美好回忆的同时, 引导学生交流:当你要上场时, 你的衣物是谁帮你照看的?当你站在起跑线上时, 是谁在为你加油的?当你受伤时, 是谁陪你去保健室的?唤醒学生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帮助时的感受。然后, 再让学生进行情景表演:壮壮踢球时撞到了同伴乐乐, 两人差点打起来, 后来经同学们劝阻, 球赛继续玩下去, 玩得很高兴。通过表演, 让学生对同学之间矛盾的处理有情境感, 然后联系自己的生活, 明白如果我们互相体谅了, 小矛盾就没有了。情境表演可以让学生产生切身体会, 而不是将结论停留在口头的空话。

三、有效对话, 深化情感

对话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 教师要努力通过体验活动中的智慧对话, 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促进学生情感的深化和行为的外化。

例如:在“绿色小卫士”教学中, 我让学生说一说身边存在的环境问题, 再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各种环境污染的资料, 师生体验活动如下:

师:同学们, 地球只有一个, 要想使它更加美好, 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生1:不捕杀动物。

生2:不乱砍滥伐。

生3: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

师:同学们, 拯救地球要从我们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要呼吁我们身边的每个人和我们一起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让天更蓝、水更清、花更艳, 真正做一名环境保护的绿色小卫士。

四、艺术留白, 品味情感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具备教学技术, 更需讲究教学艺术, 尤其是留白艺术。如今的课堂教学追求的大容量、高密度, 使学生失去了思考的余地和探究空间。其实,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活动中, 为学生适当的空白, 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而且能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例如:在“媒体连着我和你”一课中, 要求我们通过电视、广告和网络三个主题, 从正反两个方面引导学生体验、分析媒体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课上, 我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了媒体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之后, 我以一句“同学们, 请试想一下, 如果我们的生活中不再有电视、广告和网络, 我们的生活又将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对于这一疑问我没做过多的解释, 而是留给学生自己思考, 虽然, 他们的思想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 但通过思考, 他们或许能开辟出我们意想不到的更为广阔的情感空间。

上一篇:2022联考申论热点:司法公信力下一篇:古诗《春日偶成》改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