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育逻辑学模拟题

2024-10-23

网络教育逻辑学模拟题(7篇)

1.网络教育逻辑学模拟题 篇一

2011年GCT考试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1.科学不是宗教,宗教都主张信仰,所以主张信仰都不科学。

以下哪项最能说明上述推理的不能成立?

A.所有渴望成功的人都必须努力工作,我并不渴望成功,所以我不必努力工作。

B.商品都有使用价值,空气当然有使用价值,所以空气当然是商品。

C.不刻苦学习的人都成不了技术骨干,小张是刻苦学习的人,所以小张能成为技术骨干。

D.台湾人不是北京人,北京人都说汉语,所以,说汉语的都不是台湾人。

E.犯罪行为都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都应受到社会的谴责,所以犯罪行为应受到社会谴责。

解析:

正确答案是D。该项和题干都是三段论的第四格,大前提和结论都是否定的,小前提是肯定的,都犯了“小项不当周延”的错误,都是EAE式。选项A是第一格。选项B是第二格。选项C是第二格。大前提是:能成技术骨干的人都是刻苦学习的人。选项E虽是第四格,也犯了“小项不当周延”错误,但是前提和结论都是肯定的,为AAA式。

2.有一种长着红色叶子的草,学名叫abana,在地球上极稀少。北美的人都认识一种红色叶子的草,这种草在那里很常见。

从上面的事实不能得出以下哪项结论?

A.北美的那种红色叶子的草就是abana。

B.abana可能不是生长在北美。

C.并非所有长红色叶子的草都稀少。

D.北美有的草并不稀少。

E.并非所有生长在北美的草都稀少。

解析:

正确答案是A。题干中的两个命题可以整理为:abana这种草很稀少,北美有一种长着红色叶子的草不稀少。根据这两个前提可以进行三段论第二格的推理,结论是:北美那种长着红色叶子的草不是abana。

3.根据韩国当地媒体10月9日报道:用于市场主流的PC100规格的64MB DRAM的8Mx内存元件,10月8日在美国现货市场的交易价格己跌至15.99~17.30美元之间,但前一个交易日的交易价格为16.99~18.38美元之间,一天内跌幅近1美元。此价格与台湾地震后曾经达到的最高价格21.46美元相比,已经跌了约4美元。

以下哪项与题干内容有矛盾?

A.台湾是生产这类元件的重要地区。

B.美国是该元件的重要交易市场。

C.若两人购买的数量相同,10月8目的购买者一定比10月7目的购买者省钱。

D.韩国很可能是该元件的重要输出国或输入国,所以特关心该元件的国际市场价格。

E.该元件是计算机中的重要器件,供应商对市场的行情是很敏感的。

解析:

正确答案是C。10月8日的购买者不一定比10月7日的购买者省钱。因为很可能一个购买了10月8日的最高价,另一个购买者则购买了10月7日的最低价。

4.学校在为失学儿童义捐活动中收到两笔没有署真名的捐款,经过多方查找,可以断定周、吴、郑、王中的某两个捐的。经询问,周:不是我捐的。

吴:是王捐的。

郑:是吴捐的。

王:我肯定没有捐。

最后经过详细调查证实四个人中有两个人说的是真话。

根据已知条件,请你判断下列哪项可能为真?

A.是吴和王捐的。

B.是周和王捐的。

C.是郑和王捐的。

D.是郑和吴捐的。

E.是郑和周捐的。

解析:

正确答案是C。吴的话和王的话具有矛盾关系,必然有一个是真另一个是假的。根据已知条件,显然,周和郑也必然有一个是真另一个是假的。由于吴的话和王的话具有矛盾关系,所以,我们先从周和郑必然有一个是真另一个是假的来考虑。如果周假郑真,则捐款人是周并且是吴,显然没有这样的选项。反过来,如果周真郑假,则捐款人不是周,也不是吴。只能是郑和王。

5.关于某公司人员会使用互联网的情况有以下断定:

(1)该公司所有人员都会使用互联网。

(2)该公司的赵云会使用互联网。

(3)该公司有些人会使用互联网。

(4)该公司有些人不会使用互联网。

经过详细考察,发现上述断定中只有两个是对的。

以下哪项结论可以从上述条件必然推出?

A.该公司的赵云会使用互联网。

B.该公司的有些人不会使用互联网。

C.该公司所有人都会使用互联网。

D.该公司所有人都不会使用互联网。

E.该公司没有一个人会使用互联网。

解析:

正确答案是B。(1)和(4)为矛盾关系,必有一个真一个假。所以,(2)和(3)也必然有一个真一个假。但是,如果(2)为真,则(3)也为真,所以,(2)不能是真的,而是假的。根据(2)为假,可以知道,该公司的赵云不会使用互联网。进而可以推出:该公司有些人不会使用互联网。

6.某班军训进行实弹射击测试,张辉、李平是该班学生。关于测试成绩,以下断定只有一项为假。

(1)张辉不合格。

(2)如果张辉合格,则李平合格。

(3)全班女生都合格。

(4)张辉合格,但李平不合格。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张辉是女生。

B.张辉是男生。

C.李平是女生。

D.李平是男生。

参考答案:B

7.所有爱斯基摩土著人都是穿黑衣服的;所有的北婆罗洲土著人都是穿白衣服的;没有既穿白衣服又穿黑衣服的人;H是穿白衣服的人。

基于以上事实,下列哪个判断必为真?

A.H是北婆罗洲土著人。

B.H不是爱斯基摩土著人。

C.H不是北婆罗洲土著人。

D.H是爱斯基摩土著人。

E.H既不是爱斯基摩土著人,也不是北婆罗洲土著人。

解析:

本题要求判断H的身份,所以,题干中的“H是穿白衣服的人”应该是推理的一个前提,该前提如果与“所有的北婆罗洲土著人都是穿白衣服的”构成三段论,则犯了了“中项两次不周延”的逻辑错误,因为中项“穿白衣服的人”两次都处于肯定命题的谓项,所以选项A和C均不成立。进行三段论推理,关键是要找到一个共同的中项把前提联结起来。用“H是穿白衣服的人”与另一个前提“所有爱斯基摩土著人都是穿黑衣服的”构成三段论,首先需要将其中的一个命题“换一个说法”,例如可以将“H是穿白衣服的人”换质为“H不是穿黑衣服的人”,因为题干中有命题“没有既穿白衣服又穿黑衣服的人”,于是可以推出结论:“H不是爱斯基摩土著人”。所以,正确答案是B。

8.在某住宅小区的居民中,大多数中老年教员都办了人寿保险,所有买了四居室以上住房的居民都办了财产保险。而所有办了人寿保险的都没办理财产保险。

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以下哪项关于该小区居民的断定必定是真的?

I 有中老年教员买了四居室以上的住房。

II 有中老年教员没办理财产保险。

III 买了四居室以上住房的居民都没办理人寿保险。

A.I、II和III。

B.仅I和II。

C.仅II和III。

D.仅I和III。

E.仅II。

解析:

题干中的三个命题如下:

① 大多数中老年教员都办了人寿保险,② 所有买了四居室以上住房的居民都办了财产保险。

③ 所有办了人寿保险的都没办理财产保险。

首先,由②和③可以推出III,即“买了四居室以上住房的居民都没办理人寿保险”,其中的中项是“办理财产保险”。其次,由①和③可以推出“大多数中老年教员都没有办理财产保险”,进而推出II,即“有中老年教员没办理财产保险”,其中的中项是“办了人寿保险”。而①和②找不到一个共同的中项来联结,所以I即“有中老年教员买了四居室以上的住房”不能推出来。所以,正确答案是C。

9.在MBA的《管理学》课期中考试后,班长想从老师那里打听成绩。班长说:“老师,这次考试不太难,我估计我们班同学们的成绩都在70分以上吧。”老师说:“你的前半句话不错,后半句话不对。”

根据老师的意思,下列哪项必为事实?

A.多数同学的成绩在70分以上,有少数同学的成绩在60分以下。

B.有些同学的成绩在70分以上,有些同学的成绩在70分以下。

C.研究生的课程70分才算及格,肯定有的同学成绩不及格。

D.这次考试太难,多数同学的考试成绩不理想。

E.这次考试太容易,全班同学的考试成绩都在80分以上。

解析:

正确答案是C。因为根据老师的话,班长的前半句话不错,即这次考试不太难,所以D项不成立。又根据老师的话,班长的后半句话不对,即“我们班同学们的成绩都在70分以上”这个命题是假的,根据对当关系,我们可以得到:“我们班有些同学的成绩不在70分以上”为真。由于“我们班有些同学的成绩不在70分以上”并不意味着“我们班有些同学的成绩在70分以上”,所以,选项A和B都不成立,E项断定“多数同学的考试成绩都在80分以上”,就更不成立了。

10.某学校校长在校庆大会上讲话时说:“我们有许多毕业同学以自己的努力已在各自领域中获得了优异成绩。他们有的已成为科学家、将军、市长、大企业家,我们的学校以他们为骄傲。毋庸置疑,我们己毕业同学中有许多女同学„„”

如果该校长讲话中的断定都是真的,那么以下哪项必定是真的?

A.取得优异成绩的全部是女同学。

B.取得优异成绩的至少有女同学。

C.取得优异成绩的男同学多于女同学。

D.取得优异成绩的女同学多于男同学。

E.取得优异成绩的可能没有女同学。

解析:

正确答案是E。结论应该是可能性的,可能有女同学,但也可能没有女同学。

11.为参加大学生辩论赛,某高校在P、Q、R和S四名候选人中选拔辩手。

以下条件必须满足:

(1)P必须入选。

(2)如果P和Q都入选,那么R要被淘汰

(3)R和S不能都淘汰。

(4)只有P被淘汰,S才入选。由上述断定可推出被淘汰的候选人是

A.S和R

B.S和Q

C.R和Q

D.S、R和Q

参考答案:B

12.新疆的哈萨克人用经过训练的金雕在草原上长途追击野狼。某研究小组为研究金雕的飞行方向和判断野狼群的活动范围,将无线电传导器放置在一只金雕身上进行追踪。野狼为了觅食,其活动范围通常很广,因此,金雕追击野狼的飞行范围通常也很大。然后两周以来,无线电传导器不断传回的信号显示,金雕仅在放飞地3公里范围内飞行。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有助于解释上述金雕的行为?

A.金雕的放飞地周边山峦叠嶂险峻异常。

B.金雕的放飞地2公里范围内有一牧羊草场,成为狼群袭击的目标。

C.由于受训金雕的捕杀,放飞地广阔草原的野狼几乎灭绝了。

D.无线电传导器信号仅能在有限的范围内传导。

E.无线电传导器的安放并未削弱金雕的飞行能力。

参考答案:B

13-14基于以下题干:

校务委员会决定,除非是来自西部的贫困生,否则不能获得特别奖学金。

13.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说明校务委员会的上述决定没有得到贯彻?

Ⅰ张珊是来自西部的贫困生,没有获得特别奖学金。

Ⅱ李思是来自东部的学生,获得了特别奖学金。

Ⅲ王武不是贫困生,获得了特别奖学金。

A.只有Ⅰ。

B.只有Ⅰ和Ⅱ。

C.只有Ⅱ和Ⅲ。

D.Ⅰ、Ⅱ和Ⅲ。

参考答案:C

14.如果校务委员会的上述决定得到了贯彻,则以下哪项必定为真?

Ⅰ如果余涌获得了奖学金,则他一定是贫困生,但不一定来自西部。

Ⅱ如果余涌获得了奖学金,则他一定来自西部,但不一定是贫困生。

Ⅲ如果余涌获得了奖学金,则他要么是贫困生,要么来自西部。

A.只有Ⅰ

B.只有Ⅱ。

C.只有Ⅲ

D.Ⅰ、Ⅱ和Ⅲ都不必定为真。

参考答案:D

15.在中唐公司的中层干部中,王宜获得了由董事会颁发的特别奖。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断定不能确定真假。

Ⅰ中唐公司的中层干部都获得了特别奖。

Ⅱ中唐公司的中层干部都没有获得特别奖

Ⅲ中唐公司的中层干部中,有人获得了特别奖。

Ⅳ中唐公司的中层干部中,有人没获得特别奖。

A.只有Ⅰ。

B.只有Ⅲ和Ⅳ。

C.只有Ⅱ和Ⅲ

D.只有Ⅰ和Ⅳ。

参考答案:D

16.所有的聪明人都是近视眼,我近视得很历害,所以,我很聪明。

以下哪一项揭示了上述推理是明显错误的?

A.我是个笨人,因为所有的聪明人都是近视眼,而我的视力很好。

B.所有的猪都有四条腿,但这种动物有八条腿,所以它不是猪。

C.小陈十分高兴,所以小陈一定长得很胖;因为高兴的人都长得很胖。

D.所有的天才都高度近视,我一定是高度近视,因为我是天才。

E.所有的鸡都是尖嘴的,这种总在树上呆着的鸟是尖嘴的,因此它是鸡。

解析:

题干是第二格的三段论,该三段论是错误的,犯了“中项两次不周延”的错误。选项A也是第二格的三段论,但该三段论是正确的。题干的两个前提和结论都是肯定的,而选项A的小前提和结论都是否定的。选项A的规范形式可以整理为:“所有的聪明人都近视,我不近视,所以,我不聪明”。选项B的规范形式可以整理为:“所有的猪都有四条腿,这种动物没有四条腿,所以这种动物不是猪”,虽然也是第二格的三段论,但其小前提和结论与选项A一样都是否定的,也是正确的三段论。选项C的规范形式是:“高兴的人都能长胖,小陈十分高兴,所以小陈一定长得胖”,属于第一格的三段论,该三段论是形式有效的。选项D的规范形式是:“所有的天才都高度近视,我是天才,所以我一定是高度近视”,该三段论与选项C一样,也属于形式有效的第一格三段论。选项E的规范形式是:“所有鸡都是尖嘴的,这种鸟是尖嘴的,所以这种鸟是鸡”,与题干一样,是第二格的三段论,也犯了“中项两次不周延“的逻辑错误。所以,正确答案是E。解答类似的题,首先需要明白选项与题干是否属于同一个格,然后再分析是不是正确的,前提和结论是否完全一致,等。

17.有些自然物品具有审美价值,所有的艺术品都有审美价值。因此,有些自然物也是艺术品。

以下哪个推理具有和上述推理最为类似的结构?

A.有些有神论者是佛教徒,所有的基督教徒都不是佛教徒,因此,有些有神论者不是基督教徒。

B.某些律师喜欢钻牛角尖。李小鹏是律师,因此,李小鹏喜欢钻牛角尖。

C.有些南方人爱吃辣椒,所有的南方人都习惯吃大米,因此,有些习惯吃大米的人爱吃辣椒。

D.有些进口货是假货,所有国内组装的APR空调机的半成品都是进口货,因此,APR空调机的半成品是假货。

E.有些小保姆接受过专业培训,所有的保安人员都接受过专业培训,因此,有些小保姆兼当保安,考试大祝你好运。

解析:

正确答案是E。该项和题干都是三段论的第二格,前提和结论都是肯定的,都是AII式,都是错误的推理。选项A虽是第二格,但大前提和结论都是否定,是EIO式,是正确的推理。选项B是第一格。选项C是第三格。选项D是第一格。

18.血液中高浓度脂肪蛋白含量的增多,会增加人体阻止吸收过多的胆固醇的能力,从而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有些人通过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和减肥,能明显地增加血液中高浓度脂肪蛋白的含量。

以下哪项,作为结论从上述题干中推出最为恰当?

A.有些人通过有规律的体育锻炼降低了血液中的胆固醇,则这些人一定是胖子。

B.不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特别是胖子,随着年龄的增大,血液中出现胆固醇的风险越来越大,C.体育锻炼和减肥是降低血液中高胆固醇的最有效的方法。

D.有些人可以通过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和减肥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

E.标准体重的人只需要通过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就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

解析:

正确答案是D。题干中的大前提和小前提所包含的中项是:能明显地增加血液中高浓度脂肪蛋白的含量。选项A远离了题干。选项B说的是必要性。选项C要求有比较。选项E中“标准体重的人”不能从“有些人”推出来。

19.新学年开学伊始,有些新生刚入学就当上了校学生会干部。在奖学金评定中,所有广东籍的学生都申请了本的甲等奖学金,所有校学生会干部都没有申请本的甲等奖学金。

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以下哪项有关断定也必定是真的?

A.所有的新生都不是广东人。

B.有些新生申请了本的甲等奖学金。

C.有些新生不是广东人。

D.并非所有广东籍的学生都是新生。

E.有些学生会干部是广东人。

解析:

正确答案是C。根据题干中的前提“所有学生会干部都没有申请本的甲等奖学金”和“有些新生是学生会干部”,进行三段论的第一格推理,可以得到结论:有些新生没有申请本的甲等奖学金。再题干中另一个前提“所有广东学生都申请了本的甲等奖学金”进行三段论的第二格推理,可以得到结论:有些新生不是广东人。

20.所有持有当代商厦购物优惠卡的顾客,同时持有双安商厦的购物优惠卡。去年国庆,当代商厦和双安商厦同时给持有本商厦的购物优惠卡的顾客的半数,赠送了价值100元的购物奖券。结果,上述同时持有两个商厦的购物优惠卡的顾客,都收到了这样的购物奖券。

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那么以下哪项断定也一定是真的?

I 所有持有双安商厦的购物优惠卡的顾客,也同时持有当代商厦的购物优惠卡。

II 今年国庆,没有一个持有上述购物优惠卡的顾客分别收到两个商厦的购物奖券。

III 持有双安商厦的购物优惠卡的顾客申,至多有一半收到当代商厦的购物奖券。

A.只有I。

B.只有II。

C.只有III。

D.只有I和II。

E.I、II和III。

解析:

正确答案是C。题干中断定:所有持当代商厦购物优惠卡的顾客都持有双安商厦的购物优惠卡。根据这个命题“倒过来说”只能是,“有些持有双安商厦购物优惠卡的顾客持有当代商厦的购物优惠卡”,所以,I不一定是真。如果持有当代商厦的购物优惠卡的顾客数量和持有双安商厦购物优惠卡的顾客数量一样多,那么II是真的,但是,很可能有些持有双安商厦购物优惠卡的顾客并未持有当代商厦的购物优惠卡,所以II不一定是真的。III一定是真的,“至多”的意思就是说,“所有持有双安商厦购物优惠卡的顾客也都持有当代商厦的购物优惠卡”。

2.高中语文与逻辑教育 篇二

在中学阶段,学校可将传统的逻辑基本知识开设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让学生初步掌握逻辑知识。如概念、判断、推理、论证以及一些基本的逻辑常识(定义、划分),也可将现在大学里开设的普通逻辑课程放在中学进行。据有关人士调查,98%的中学生认为在高中应该开设逻辑课,62%的学生认为中学的逻辑知识太分散、太零乱、不完整、不系统(曾经有一段时期,高中语文教材中分散有逻辑知识)。因此,逻辑教育即使不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开设,也必须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而语文学科自当挑起重担。

在以前的语文教学中,逻辑知识和语法知识是并重的,这些年的教学大纲以及现在的课程标准对于逻辑知识都不再做要求,在实际教学中对此也有所忽视。可能是因为逻辑比较枯燥、繁琐,下了很大功夫去学,结果却收效甚微。其实,在语文教学中学点逻辑,是很有用处的。就语文学习而言,写作时许多病句的产生就是因为逻辑思维不严密的结果,一篇文章的写作思路是可以通过分析推理获得的。因此学习一点基本的逻辑知识,并有意识地在语文学习中运用,将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也有助于学生准确、严密、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思想。

一、渗透逻辑教育的不利因素

从历史角度看,以儒道释为主体的古代传统思想和文化影响着高中语文教育中逻辑教育的渗透。传统思维方式惯于形象、直觉思维,视抽象逻辑思辨为雕虫小技,重经验、重整体综合,鄙视理论上的推理分析,从而形成了抵制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逻辑教育的习惯心态。从现实角度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经济意识不断加强,变相的实用哲学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对高中语文教育渗透逻辑教育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1.逻辑教育渗透淡化

教育思想分为教育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教育理论三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说,作为国家意志体现的教学大纲,是国家教育方针与教育思想的集中展示,反映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

1963年《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内容部分规定:教学语法、修辞、逻辑等知识,是培养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辅助手段。教学语法、修辞、逻辑等知识要以训练为主,要同讲读教学、作文教学密切配合,避免孤立讲授。语法、修辞、逻辑等知识力求简明扼要,切合实用。逻辑知识编写成短文,在教学中,着重使学生通过概念、判断、推理和论证的适用,初步理解逻辑的同一性、矛盾性、排中性和充足理由性。这份大纲符合教学规律,颁布后受到师生的好评。1986年《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删去逻辑知识。纵观大纲不难发现,教育思想越来越淡化语文教育中渗透逻辑教育。

2.教材内容制约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中语文课本编入逻辑知识有两次:一是1961年起用的课本,编有概念、判断、推理和思维规律等常识性短文;二是1979年秋起用的课本,扼要介绍了逻辑知识,编排了适当的习题,1983年秋对此做了修订。

1986年,根据《大纲》精神,抽掉逻辑知识短文。从此,语文教材再也没有出现逻辑知识短文。逻辑知识短文的删除,在一定程度上使高中语文教育渗透逻辑教育缺乏依据。虽然现行教材课文内容、练习与注释有少量逻辑基础知识的隐性渗透,但并非每个教师都能于教学中将其有效发掘,因为教师本身的逻辑素养千差万别。

3.教师素质限制

教师素质是教师能胜任教育工作所具备的品质、知识、能力与身心的综合体现。语文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制约着高中语文教育渗透逻辑教育的成效。虽然绝大部分语文教师在高校读书时学过逻辑,但由于逻辑教材多是从理论到理论,很少与高中语文教学实际相联系,故部分人学习逻辑基本上不积极,甚至认为逻辑无用,这类学生成长为语文教师,其逻辑素养相对就差,直接影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逻辑教育。

4.教育评价体系阻碍

一是过分强调分数与升学率在评价中的作用;二是过多强调量化评价,忽视定性评价;三是缺乏教师评价指标体系;四是教育目标与教育评价不一致,影响教育目标的实现以及教育社会功能的发挥。在这种评价环境下,语文教师无不围绕高考指挥棒,强化升学考试中相关内容的教学,忽视学生全面发展所需知识的传授以及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中渗透逻辑教育失去了原动力,致使学生逻辑思维由自发向自觉转变,缺少必要的逻辑理论支撑。

二、逻辑教育渗透策略

1.修订完善《课程标准》

修订完善《课程标准》,为高中语文教育渗透逻辑教育提供依据。《课程标准》有以下方面需要修订:一是重新界定、认识语文知识,语文知识应包括逻辑知识。二是“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提得不够具体,应明确指出“与逻辑学沟通渗透”。三是在“阅读与鉴赏”中增加“初步掌握逻辑基础知识”,为高中语文教育渗透逻辑教育提供依据。四是在课程评价中,将课文涉及的逻辑基础知识及其应用作为考试内容,促进学生学习运用逻辑基础知识,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2.改革教材内容

改革教材内容,为高中语文教育渗透逻辑教育提供素材。明确教材中逻辑教育素材的内容与形式,为高中语文教育渗透逻辑教育提供素材。内容应当精要、好懂、有用,如概念、判断、推理、思维规律、假说、证明、反驳、谬误等。形式要多样,可以集中编排或分散编排,可以渗透于课文内容或注释、练习中。

3.提高教师素质

提高教师素质,造就高中语文教育渗透逻辑教育人才。加强对中学各科在职教师逻辑理论素养的培训与考核,彻底改变许多中学教师不懂逻辑的现状,使学生及时接受逻辑思维训练,提高其逻辑素养,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校专业建设与改革要面向高中语文教学实际。改革逻辑教学,使学生真正体会逻辑学在今后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用价值,进而认真学习与钻研逻辑学,努力提高逻辑素养,在未来高中语文教育中高效地渗透逻辑教育。语文教师继续教育内容应当包括教育理念、教育理论、学科知识、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育科研、逻辑知识等,因为系统学过逻辑的在岗语文教师目前并不多见。

4.改革教学评价

3.外企典型SHL面试逻辑拟题 篇三

与英文逻辑题类似,在 招聘 实践中我们常见的问题是什么呢?

不熟悉SHL测试逻辑题的思路和解题方式。对于很多应聘者,这可能是他们第一次遇到此类的标准化逻辑题,有时完全不能进入状态,我们甚至见到过在 面试 结束后,拦住招聘者争执某个题目的正确答案是什么。应对:并不需要大家去学逻辑学的东西,这些题目都是常识性的东西,需要的,是使用我们的题库,反复做几次,熟悉,再熟悉,

看多了几次,解题不难。

解题速度太慢。因为是标准化测试,所以一般都有时间限制。限时的结果,是在匆忙中准确率大幅下降。普通的此类题目,大致是1-2分钟做出一道,而且一直做下去,没有回头检查思考的时间。对应:让自己在限时状态下做题。我们的考试系统非常完善,有固定的时间限时,可以使你更快地适应节奏,进入状态。

如何更好的利用这个模拟SHL的自动考试?建议大家不必忙着反复测试,而是要尽量搞明白,自己做错的题为什么错了,正确的思路应该是怎样的;然后再重新测试。这样经过几个过程,正确率自然会高很多。

需要指出的是,很多此类题,在面谈时也会出现,出题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面试 和笔试不同,搞不懂最后的正确答案并不要紧,要紧的是:此时应聘者一定要让招聘者明白自己的逻辑思维过程,让 面试 者明白你有很好的思维模式和应对办法,虽然中间的某一步有失误,但你是能够给出一个答案的;最糟的就是呆坐半天,说不出个结果。

4.GCT逻辑部分模拟试卷及答案 篇四

D.当今世界上最富裕国家的公民都是富人。

42. 某学术会议正举行分组会议。某一组有8个人出席。分组会议主席问大家原来各自认识与否。结果是全组中仅有一个人认识小组中的三个人,有三个人认识小组中的两个人,有四个人认识小组中的一个人。

若以上统计属实,则最能得出以下哪项结论?

A.会议主席认识小组中的人最多,其他的人相互认识的少; B.此类学术会议是第一次举行,大家都是生面孔; C.有的成员所认识的人并不认识自己;

D.虽然会议成员原来的熟人不多,但原来认识的都是至交; 43.为了增加收入,新桥机场决定调整在计时停车场场的收费标准。对每一在此停靠的车辆,新标准规定:在第一个4小时或不到4小时期间收取4元,尔后每小时收取1元;而旧标准为:第一个2小时或不到2小时期间收取2元,尔后每小时收取1元。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说明上述调整有利于增加收入? A.把车停在机场停车场作短途旅游的人较前有很大的增长。B.机场停车场经过扩充,容量较前大有增加。

C.机场停车场自投入使用以来,每年的收入都低于运营成本。D.大多数车辆在机场的停靠时间不超过2小时。

44.有些自然物品具有审美价值,艺术品都有审美价值。因此,有些自然物也是艺术品。以下哪个推理最能说明上述推理不成立?

A.有些有神论者是佛教徒,所有的基督教徒都不是佛教徒,因此,有些有神论者不是基督教徒。

B.有些律师喜欢钻牛角尖。偏执病患者都喜欢钻牛角尖,因此,有些律师是偏执病患者。C.有些南方人爱吃辣椒,所有的南方人都习惯吃大米,因此,有些习惯吃大米的人爱吃辣椒。D.有些黄铜是闪光的,金子都是闪光的。因此,有些黄铜是金子。45-50基于以下题干:

六个城市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城市1 城市2 城市3 城市4 城市5 城市6 在这6个城市所覆盖的区域中,有4所医院,2座监狱和2所大学。这8个单位的位置如下: 没有一个单位跨不同的城市。

没有一个城市有两座监狱,也没有一个城市有两所大学。没有一个城市中既有监狱又有大学。每座监狱位于至少有一所医院的城市。有大学的两个城市没有共同的边界。城市3有一所大学,城市6有一座监狱。45.以下哪项可能为真?

A.城市5有一所大学。

B.城市6有一所大学。C.城市2有一座监狱。

D.城市3有一所医院。46.以下哪项可能为真?

A.城市1恰有(有且只有)一所医院。

B.城市1恰有一所大学。C.城市2恰有一座监狱。

D.城市5恰有一所大学

47.以下哪项列出了所有可能拥有不在城市6的另一座监狱的城市? A.1,4

B.2,4

C.4.5

D.1,4.5 48.如果每个城市都至少拥有上述8个单位中的一个单位,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城市1有一座监狱。

B.城市2有一座医院。C.城市3有一座医院。

D.城市4有一座医院。49.以下哪个城市中的医院一定少于3所? A.1

B.2

C.4

D.5 50.如果6个城市中的一个城市恰有2所医院,并且恰有一所大学,则以下哪项所列的三个城市中可能没有医院?

A.1,3,5

B.1,4,5

C.2,3,5

D.2,4,6

答案:41-45 DCDDD

5.网络教育逻辑学模拟题 篇五

1.任何人都没有吃过雅各岛上的任何水果,所以无法知道雅各岛上任何水果的口味。

为了合乎逻辑的推出上述结论,需要假设下面哪项为前提?

A.如果一种水果有人品尝过,就可以知道其口味。(充分条件,不是前提)

B.只凭某些人的品尝无法真正知道某种水果的口味。

C.要知道某种水果的口味,需要有人去品尝。

D.人们是通过嗅觉来确定水果口味的。

解析:这道题需要补全假设,结论是:任何人都无法知道任何水果的味道,前提是:任何人都没有吃过雅各岛上的任何水果。补充前提是:要知道水果的口味,需要有人去品尝,应该选择C.选项A,是充分条件,但不是构成结论的原因,属于强拉因果;B、D都为不合理的假设。

2.最近的一项研究指出:“经常吃沙棘果对儿童的智力发育有益。”研究人员对560名儿童进行调查,发现那些经常吃沙棘果的儿童,其智力水平较很少吃沙棘果的儿童要高。因此,研究人员发现了沙棘果与儿童智力发育之间的联系。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不可能削弱上述论证?

A.对成年人的研究发现,每天吃沙棘果的人智力水平并不比很少吃沙棘果人的高。

B.调查显示:沙棘果价格非常高,只有富裕家庭的儿童才经常吃,同时这些家庭有条件实现儿童的早期智力开发。

C.这项儿童发育研究的课题负责人是沙棘果生产商,其目的就是要扩展沙棘果的销售渠道。

D.沙棘果是儿童喜欢的食品,家长经常把沙棘果作为礼物奖给智力表现优异的孩子。

解析:吃沙棘果与儿童智力发展是否存在必然联系。通过样本调查判断出吃沙棘果与儿童智力发展存在正相关的关系。B选项说明家庭条件是否富裕与儿童智力发展存在关联联系;C选项说明题目中的结论是由于生产商的广告产生的以偏概全的结论;D选项属于因果倒置,成绩优异是因,吃沙棘果是结果。

3.凡金属都是导电的。铜是导电的,所以铜是金属。

下面哪项与上述推理结构最相似?

A.所有的鸟都是卵生动物,蝙蝠不是卵生动物,所以,蝙蝠不是鸟。

B.所有的鸟都是卵生动物,天鹅是鸟,所以天鹅是卵生动物。

/ 12

C.所有从事工商管理的都要学习企业管理,老陈是学习企业管理的,所以,老陈是从事工商管理工作的。

D.华山险于黄山,黄山险于泰山,所以华山险于泰山。

解析:题目结构是所有的A具有某中属性,B属于A,因此B具有A的属性,选项C与上述结论类似。

4.为了有助于人们选择最满意的城市居住,有关部门实施了一项评选“最舒适城市”的活动。方法是,选择十个方面,包括社会治安、商业设施、清洁程度、绿化程度、教育设施、旅游文化景点等等,每个方面按实际质量的高低,评以1分至10分之间的某一分值,然后求得十个分值的平均数即是这个城市的舒适性指数。

以下哪项是实施上述活动需要预设的前提?

Ⅰ、城市的各种舒适性质量程度都可以用准确的数字表达。

Ⅱ、城市的各种舒适性对于居民来说都是同等重要的。

Ⅲ、居民有自由选择居住城市的权利并且大都乐于这样做。

A.仅Ⅰ。B.仅Ⅲ。C.仅Ⅰ和Ⅱ。D.Ⅰ、Ⅱ和Ⅲ。

解析:这道题是补充假设的问题,由于每个人对“舒适程度”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因此题干结论若要正确,条件Ⅱ是必须的前提;若题目中结论正确,需要假设题目中的十个指标存在量化标准,因此条件Ⅰ为必选项;条件Ⅲ存在争议,不过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便于理解题目的结论,如果居民没有选择居住地的权利,那么题目中的满意度调查就没有意义,所以也得不到上述结论。

5.卫生部的官员们对牟定县狂犬病疫情有以下断定:

(1)该县所有的狗都得了狂犬病。

(2)该县有些斑点狗得了狂犬病。(真)

(3)该县有些狗得了狂犬病。

(4)该县有些狗没得狂犬病。(真)

其实上述断定中只有两个与事实相符。根据如上的情况,以下哪项结论是可能成立的?

I.该县的狗都是斑点狗。

II.该县没有斑点狗可能得狂犬病。

III.该县的斑点狗并非可能没有得狂犬病。

IV.该县的狗不可能都没得狂犬病。

/ 12

A.仅I B.仅III C.仅II和IV D.仅IV.解析:这道题属于逻辑推理中真假话题的问题。解析这种问题按照

1、先找矛盾;

2、绕开矛盾;

3、推出答案的步骤进行。首先先找矛盾,首先1和2是一对矛盾,3和4是一对矛盾,只有一个正确,2、绕开矛盾,如果1正确,那么3和4都假,因此只能2为真,如果2为真,只能判断4为真,3为假,3、推出答案,条件2有些斑点够得了狂犬病,可推出该县没有斑点狗可能得狂犬病,大家注意必然=没有……必然;同时根据条件4可以得出该县的狗不可能都没得狂犬病。

6.如果一个儿童的体重与身高的比值超过本地区80%儿童的水平,就称其为肥胖儿。根据历年的调查结果,15年来,临江市的肥胖儿的数量一直在稳定增长。

如果以上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也必为真?

A.临江市每一个肥胖儿的体重都超过全市儿童的平均体重。

B.15年来,临江市的儿童的体育锻炼越来越不足。

C.临江市的非肥胖儿的数量15年来不断增长。

D.15年来,临江市体重不足标准体重的儿童数量不断下降。

解析:这道题属于迷惑推理题,大家务必要小心。首先大家可以看出临江市儿童数量是在增长的;儿童由肥胖和非肥胖组成;肥胖儿童的数量稳定增长,说明非肥胖儿童的数量也在稳定增长;没有证据表明非肥胖儿童的数量在不断下降。

7.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在托儿所里度过,会引发孩子的紧张不安。在我们的研究中,有464名12~13岁的儿童接受了特异情景测试法的测验,该项测验意在测试儿童1岁时的状况与对母亲的依附心理之间的关系。其结果:有41.5%曾在托儿所看护的儿童和25.7%曾在家看护的儿童被认为紧张不安,过于依附母亲。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没有可能对上述研究的推断提出质疑?

A.出生后第一年在家看护的孩子多数是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看护的,并形成浓厚的亲情。

B.这项研究的主持者被证实曾经在自己的幼儿时期受到过长时间来自托儿所阿姨的冷落。

C.针对孩子母亲的另一部分研究发现:由于孩子在家里表现出过度的依附心理,父母因此希望将其送入托儿所予以矫正。

D.研究中所测试的孩子并不是从托儿所看护和在家看护两种情况下随机抽取的。因此,这两组样本儿童的家庭很可能有系统性的差异存在。

解析:这种题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否定推断,把你认为可能的答案否定,带入题目中判断。如果能够提出质疑,说明你的判断是正确的。A选项。

8.在玉米地中套种的小麦有可能得小麦黄叶病,这种病是由于光照不足造成的,一旦光照充足,比如减少玉米植株数量,或者玉米收割后,症状很快就会消失,且不会影响产量。而小麦锈病是由花斑锈菌引起,3 / 12 如果在病症初起时不及时恰当应对,就会使小麦植株很快枯死。由于小麦锈病和小麦黄叶病初期症状很难区分,所以,在玉米地中套种小麦,必须高度注意小麦锈病的定期筛查和预防。

以下哪项最可能是上述论证所假设的?

A.麦黄叶病不会诱发小麦锈病。

B.花斑锈菌不会因为充足光照而失去对小麦的侵害力。

C.小麦锈病如果及时恰当处理,就不会使小麦减产。

D.科学家一直没有找到有效遏制小麦锈病的药物。

解析:假设推断。阳光充足,小麦黄叶病会消失,产量不影响;花斑锈菌,使小麦植株枯死。因此需要假设阳光充足不会抑制花斑锈菌的发病,才能得出小麦黄叶不发病时,花斑锈菌仍然会发病,导致两种病情难以区分。换一种角度,如果小麦黄叶病不会和花斑锈菌同时发病,那么就不存在难以区分病情的问题了。

9.公司准备从五个业务骨干中选几个人去中央戏剧学院进修。鉴于业务员们的工作关系,总经理建议:

(1)如果选巩俐,那么必须选章子怡并且不能选周迅。

(2)如果选章子怡或者选周迅,则不能选吴孟达。

(3)不能既不选周星驰也不选吴孟达。

考虑总经理的建议,董事会认为,巩俐必须去中央戏剧学院进修,这样谁将跟她一起去进修?

A.章子怡和周星驰B.章子怡和吴孟达C.周星驰和周迅D.吴孟达和周迅

解析:逻辑推断。如果巩丽必须去,根据条件1章子仪必须去,而周迅一定不去,从而排除C、D选项,根据条件2,如果选章子仪,那么吴孟达不能去。排除B.继续进行推理,根据条件3必须在周星驰和吴孟达中选一个,因为根据条件2已经排除吴孟达,所以周星驰必须去。选择A.10.20世纪60年代早期之前,挪威的斯塔温格是一个安静而和平的小镇。进入60年代以来,这里成为了挪威近海石油勘探中心。从此,暴力犯罪和毁坏公物的现象在斯塔温格小镇急剧增加。显然这些社会问题是是石油繁荣的副产品。

下列哪一个选项最强烈的支持上面的论述。

A.暴力犯罪和毁坏公物在没有石油繁荣的挪威城镇保持低水平。

B.斯塔温格居民很少对这里是近海石油勘探中心感到遗憾。

/ 12

C.挪威社会学家对斯塔温格的暴力犯罪和毁坏公物现象持续增加表示关切。

D.非暴力犯罪、毒品、离婚,在这个小镇也以同样的速度增加着。

解析:题目把社会问题的原因归结为石油繁荣,最强烈支持的论据为在没有石油繁荣的时期,社会问题处于低水平。因此选A.11.认为只伤害自己而没有伤害到别人的行为并没有什么错误的想法,通常伴随着对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的人际关系的忽视。毁坏一个人自己的健康或者生命意味着不能你将不能为家庭或者社会提供帮助,相反意味着你将额外享有那些本来就有限的诸如食物、健康服务和教育等社会资源,而不是相反将它们回报给社会。

以下哪个选项如果正确,最强烈的地支持题干所表达的观点。

A.本来可以避免的疾病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花销增加了每个人的健康保险金。

B.伤害一个人能够导致间接的利益,诸如可以使别人获得与健康领域相关联的工作。

C.一个人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可以通过他的健康程度来衡量。

D.由喝酒、吸烟和吸食毒品所导致的主要伤害是由使用那些东西的人来承受的。

解析:题目中的结论是伤害自己的行为与伤害别人的行为同样都是错误的。原因是伤害自己将不能为家庭和社会提供帮助,同时会向社会索取的更多。这道题的关键是大家要读懂题干,这样从选项中我们不难选出A,本来可以避免的个人伤害回增加健康保险金,从而增加社会的负担。

12.大多数道路的修理比预算的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但是去年夜间修理京津塘高速公路和类似的道路并未比预算花费更多的时间或金钱。因此,在夏季,夜间修理主要道路可能省时省钱。

下列哪一个,假如正确,最支持上面得到的结论?

A.修理京津塘高速公路的预算足够用,所以不可能超过预算。

B.夏季,夜间路上通行车辆较少,而且温度较舒适,允许修路工人工作得更快。

C.愿意在晚上工作的修路工人较容易找到工作机会,因为大多数人宁愿白天工作。

D.用于道路修理的沥青在较高温度下膨胀,在温度降低的时候收缩。

解析:补充论据。从题干可以看出从特殊样本推出结论明显论据不足。夏天夜间施工本来和省时省钱本来没有关系,属于不相关关系,因此需要补充适当的论据,在这两个问题中间搭起桥梁,建立关系,所以选择B.13.偏头痛一直被认为是由食物过敏引起的。但是,如果让患者停止食用那些已经证明会不断引起过敏性偏头痛的食物,他们的偏头痛并没有停止,因此,显然存在别的某种原因引起偏头痛。下列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面的结论?

/ 12

A.许多患者说诱发偏头痛病的那些食物往往是他们最喜欢吃的食物。

B.许多普通食物只在食用几天后才诱发偏头痛,因此,不容易观察患者的过敏反应和他们食用的食物之间的关系。

C.很少有食物过敏会引起像偏头痛那样严重的症状。

D.许多不患偏头痛的人同样有食物过敏反应。

解析:题目结论是过敏引发偏头痛,但是引发过敏的问题不仅仅是食物引起的。结论指明食物过敏与偏头痛之间不存在这因果关系,原因是停用了这种食物之后,偏头痛的病情仍然存在,若要削弱这个结论,需要针对上述论据提出反对。本着这个思路我们看选项,结论B.表明了停用食物之后仍然存在偏头痛的原因是因为许多普通食物在食用几天后才发作,因此虽然停用了食物,仍会发作一段时间。

14.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一项有关献血对健康的影响的跟踪调查。调查对象分为三组。第一组对象中均有二次以上的献血记录,其中最多的达数十次;第二组中的对象均仅有一次献血记录;第三组对象均从未献过血。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对象中癌症和心脏病的发病率,第一组分别为0.3%和0.5%,第二组分别为0.7%和0.9%,第三组分别为1.2%和2.7%。一些专家依此得出结论,献血有利于减少患癌症和心脏病的风险。这两种病已经不仅在发达国家而且在发展中国家成为威胁中老年人生命的主要杀手。因此,献血利己利人,一举两得。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将削弱以上结论?

I 60岁以上的调查对象,在第一组中占60%,在第二中占70%,在第三组中占80%.II献血者在献血前要经过严格的体检,一般具有较好的体质。

III调查对象的人数,第一组为1700人,第二组为3000人,第三组为7000人。

A.只有I和II.B.只有II和III.C.只有I和III D.只有I

解析:题目中对献血与癌症、心脏病的发病几率建立了正相关关系。但是样本仍然存在问题,如果鲜血的人本身身体素质就比没有献血的身体素质好,就不能退出上述结论。这是最简单容易想出的悖论。因此淘汰C、D.下面在条件1和3中选一个,条件3说明样本容量不同,但是题目中使用的是百分数这个相对指标,因此不能形成反对结论的悖论。选A.15.许多孕妇都出现了维生素缺乏的症状,但这通常不是由于孕妇的饮食中缺乏维生素,而是由于腹内婴儿的生长使她们比其他人对维生素有更高的需求。为了评价上述结论的确切程度,以下哪项操作最为重要?

A.对某个不缺乏维生素的孕妇的日常饮食进行检测,确定其中维生素的含量。

B.对孕妇的科学食谱进行研究,以确定有利于孕妇摄入足量维生素的最佳选择。

C.对日常饮食中维生素足量的一个孕妇和一个非孕妇进行检测,并分别确定她们是否缺乏维生素。

D.对日常饮食中维生素不足量的一个孕妇和另一个非孕妇进行检测,并分别确定她们是否缺乏维生素。

/ 12

解析:支持论据。题目需要根据结论找出支持论据,显然对同量的维生素给孕妇和非孕妇服用,观察他们是否缺乏维生素,对得出结论最重要。选C

16.经A省的防疫部门检测,在该省境内接受检疫的长尾猴中,有1%感染上了狂犬病。但是只有与人及其宠物有接触的长尾猴才接受检疫。防疫部门的专家因此推测,该省长尾猴中感染有狂犬病的比例,将大大小于1%.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将最有力地支持专家的推测?

A.在A省境内,与人及其宠物有接触的长尾猴,只占长尾猴总数的不到10%.B.在A省,感染有狂犬病的宠物,约占宠物总数的0.1%.C.在与A省毗邻的B省境内,至今没有关于长尾猴感染狂犬病的疫情报告。

D.与健康的长尾猴相比,感染有狂犬病的长尾猴更愿意与人及其宠物接触。

解析:选择D,其他选项均不能支持题干给出的结论。在与人和动物接触的长尾猴进行检验,发现1%感染了狂犬病,推断出该省长尾猴感染狂犬病的比例小于1%,那么只有感染狂犬病的长尾猴更喜欢与人和动物接触能够有效地支持这个结论。

17.作为市电视台的摄像师,最近国内电池市场的突然变化让我非常头疼。进口电池缺货,我只能用国产电池来代替作为摄像的主要电源。尽管每单位的国产电池要比进口电池便宜,但我估计如果持续用国产电池替代进口电池来提供同样的电源供应的话,我在能源上的支付将会提高。

说这番话的人在上面这段话中隐含了以下哪项假设?

A.持续使用国产电池,摄像的质量将无法得到保障。

B.每单位的进口电池要比国产电池价格贵。

C.生产国产电池要比生产进口电池成本低。

D.以每单位电池提供的电能来计算,国产电池要比进口电池提供得少。

解析:这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答案一目了然选择D.得出结论的原因是尽管国产电池比进口电池单价便宜,但是就单位电能来讲,国产电池的价格却比进口电池高。

18.最近由于气候的异常变化,使得山东省的大蒜产量受到较大影响而减产。山东大蒜的价格比平时同期上涨了两倍,这就大大提高了大蒜素生产的成本,估计未来大蒜素的市场价格将有大幅度的提高。以下哪项如果是真的,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去年大蒜的价格是历年最低的。

B.其他替代原料可以用来生产人工大蒜素。

/ 12

C.除了山东省外,其他省份也可以提供大蒜。

D.最近的天气异常不如专家们估计的那么严重。

解析:题目中的推断是没有问题的,成本的提高会促使价格的提高,但是其他省也提供大蒜,而成本并没有提高,价格不会上升,在这样的市场上,山东省的大蒜尽管成本提高了,但是价格将会保持市场水平,因此C有效地消弱了结论。

19.某学校开设选修课,规定:同学只有选了文化史课的同学才能选古典音乐课。如果选古典音乐课,那他就不能选文学欣赏课。如果选文学欣赏课,就不能选古典音乐课。

如果以上陈述为真,以下哪项陈述不可能假?

A.同学不选文学欣赏课或者不选古典音乐课。

B.同学选文学欣赏课或者不选古典音乐课。

C.同学不选古典音乐课,或者不选文化史课。

D.同学选古典音乐课,或者不选文学欣赏课

解析:逻辑推断题。不可能假=一定真,因此题目要求在选项中找出一定真的项。选了文化史,才能选古典音乐,这是个必要条件;但是选了古典音乐就不能选文学欣赏,二选其一;选项A的论述与题干一样。

20.20年前,几乎所有的公司首脑在选择重新设置公司总部的时候,主要关心的是土地价格。今天一个高级执行官计划重设总部时主要关心的东西更广泛了,经常包括当地的学校和住房质量。

假如上述信息可靠,下面哪一项最好地解释了公司首脑们主要关心问题的变化?

A.20年前高质量的住房和学校像今天一样难以发现。

B.近年来优秀专业办公人员缺乏的问题迫使公司找到尽可能多的方法来留住老员工,并且吸引优秀新员工的加盟。

C.公司执行官总是考虑自己的决定将怎样影响公司的利润。

D.在过去20年,一些地区比其他地区土地价格变化少。

解析:选项A属于强拉因果,不存在相关关系;选项B说明了高级执行官在公司选址时关注学校和住房质量的原因,分别是吸引优秀新员工加盟和留住老员工;选项C与题干没有关系,并未涉及到利润这个因素;选项D,最多可以说明高级执行官不在关心土地价格的原因,但是并不能说明关注学校和住房质量的原因。

21.用蒸馏麦芽渣提取的酒精作为汽油的替代品进入市场,使得粮食市场和能源市场发生了前所未有的直接联系。到1995年,谷物作为酒精的价值己经超过了作为粮食的价值。西方国家已经或正在考虑用从谷物提取的酒精来替代一部分进口石油。

/ 12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对于那些己经用从谷物提取的酒精来替代一部分进口石油的西方国家。以下哪项,最可能是1995年后进口石油价格下跌的后果?

A.一些谷物从能源市场转入粮食市场。

B.一些谷物从粮食市场转入能源市场。

C.谷物的价格面临下跌的压力。

D.谷物的价格出现上浮。

解析:谷物可以提取出酒精来代替石油出口,因此可以判断谷物和石油成为了相互竞争的替代品,因此如果石油价格下跌,那么谷物的价格也必然会下调,否则进口国将会进口价格低廉的石油取代谷物。

22.有八个教授参加学术会议后,互留通信地址,以保持联络。一年后,统计他们之间的通信情况如下:有一人给其他三个人写过信,给其他人写过两封信的有三人,给其他人写过一封信的有四个人。若以上统计属实,则最能得出以下哪项结论?

A.通过书信来往,他们递进了友谊,也加强了学术联系。

B.八个教授都收到过其他教授的来信。

C.至少有一个人收到信件后没有都回复。

D.虽然参加学术会议的时候大家不熟悉,但现在他们已经成为至交。

解析:选项首先排除A、D,没有任何证据表明通过书信加强了学术联系,也没有证据表明他们成为了至交。下面看选项B、C,我们可以通过画图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相对比较简单,从而得出正确答案为C.23.金凤扒鸡是一个享有盛誉的百年扒鸡品牌,在石家庄销路很好,深受当地百姓喜爱,每天一上市就会被抢购一空。为了打开北京市场,金凤扒鸡改进了工艺,用真空包装,延长了保质期,试图在北京各大超市打开销路,但是金凤扒鸡在北京却很难销售出去。

下面除了哪一项,都有助于解决上述现象?

A.北京人和石家庄人的饮食习惯不同。他们更喜欢吃烤鸭而不是扒鸡。

B.恒慧通烧鸡也采用真空包装,保质期一样长,在北京的销路却很好。

C.人们喜欢吃刚出锅的新鲜扒鸡,保质期短的反而更受消费者青睐。

D.虽然金凤扒鸡是百年品牌,但是它的销售地点仅在石家庄市区,北京人对这个品牌不熟悉。

解析:这是一道颇具争议的题目,选项A、B、C、D分别从消费者的喜好,竞争者,消费偏好和品牌对金凤扒鸡在北京销路受阻提供了良好的解释。但是选项B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恒惠通烧鸡同样采 9 / 12 用真空包装,保质期一样长,什么都和金凤扒鸡一样,为什么销路很好,而金凤扒鸡为什么销路不好,这就不能解释为什么金凤扒鸡在北京销路不好的原因。

24.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28年间,从人口数量上说:农民的数量并没有减少,而是持续增加的,只不过这种增长速度相对于总人口的增长速度来说,是比较低的。

下列那一句话直接与上述信息矛盾?

A.在总人口中农民的数量在1978年到2006年间略微增长了。

B.农民在总人口中的比率从1978年的81.4%增加到了2006年的85.3%.C.中国劳动力的增长率和总人口的增长率在1978年至今的28年里同时增加了。

D.中国的劳动力中,农民的比率从1978年的78%下降到了75.6%.解析:选项B可以看出,农民相对总人口的增长速度并不低,增长速度也是增加的。

25.有三户人家,每家有一孩子,他们的名字是:小萍(女)、小红(女)、小虎。孩子的爸爸是老王、老张和老陈;妈妈是刘蓉、李玲和方丽。对于这三家人,已知:

(1)老王家和李玲家的孩子都参加了少女舞蹈队。

(2)老张的女儿不是小红。

(3)老陈和方丽不是一家人。

根据以上条件,确定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A.老王、刘蓉和小萍是一家。

B.老张、李玲和小红是一家。

C.老王、方丽和小红是一家。

D.老陈、方丽和小虎是一家。

解析:逻辑推断题。从条件1可以看出小虎不是老王和李玲的孩子,因为小虎是男孩。那么可以推出小萍和小红的爸爸可能是老王。根据条件2,老张的女儿不是小红,所以可以确定老王的女儿是小萍。锁定选项A,如果A正确,那么根据条件3老陈和李玲是一家,根据条件1,女儿是小红;得出老陈、方丽和小虎是一家。那么选项D也正确。因此同时排除A、D.选项B与条件2不符,因此选择C.26.5名犯罪嫌疑人被警察询问,事后得知其中一名是罪犯。下面是五个嫌疑人的供述,其中只有3句真话。问,谁是罪犯?

甲:丁是罪犯。

/ 12

乙:我是无辜的。

丙:戊不是罪犯。

丁:甲在撒谎。

戊:乙说的是实话。

A.戊B.甲和丙C.丁D.乙和戊

解析:从选项入手,选项B,甲和丙是罪犯,可以推出乙、戊、丁、丙都为真,而题目表明只有3项为真,所以放弃B;选项C,丁是罪犯,可以推出甲、乙、丙、戊为真,同样与题目要求不符;选项D,乙和戊是罪犯,只能推出丁为真。因此这道题选择A.27.学生上完体育课后回到教室,有15人喝了饮水机里的纯净水,其中5人很快产生了腹泻。饮水机里的纯净水马上被送去检验,检验的结果不能肯定其中有造成腹泻的有害物质。因此,喝了饮水机里的纯净水不是造成腹泻的原因。

如果上述检验结果是正确的,则以下哪项对上述论证的评价最为恰当?

A.题干的论证有漏洞,因为它没有考虑到另一个事实:哪些没有喝了饮水机里的纯净水的人没有造成腹泻。

B.题干的论证有漏洞,因为它把缺少证据证明某种情况存在,当作有充分证据证明某种情况不存在。

C.题干的论证有漏洞,因为它没有利用一个有力的论据:为什么有更多人喝了饮水机里的纯净水没有造成腹泻。

D.题干的论证有漏洞,因为它没有指出造成腹泻的真正原因。

解析:理解这道题非常简单,举个例子说明,如果一个人确实杀了人,但是法官没有证据表明他是凶手,那么可能无法定罪,但终不能得出他不是凶手的结论,因为同样没有证据表明他不是凶手。题目中给出了同样的问题,检验结果不能肯定有造成腹泻的有害物质,但是并不能说明纯净水不是造成腹泻的原因。

28.一项全球范围的调查显示,近10年来:吸烟者的总数基本保持不变;每年只有10%的吸烟者改变自己的品牌,即放弃原有的品牌而改吸其他品牌;烟草制造商用在广告上的支出占其毛收入的10%。在Z烟草公司的年终董事会上,懂事A认为,上述统计表明,烟草业在广告上的收益正好等于其支出,因此,此类广告完全可以不做。以下哪项,构成对懂事A的结论的最有力质疑?

A.懂事A的结论忽视了:今年来各种品牌的香烟的价格都有了很大的变动。

B.懂事A的结论基于一个错误的假设:每个吸烟者在某个时候只喜欢一种品牌。

C.懂事A的结论基于一个错误的假设:每个烟草制造商只生产一种品牌。

D.懂事A的结论忽视了:世界烟草业是一个由处于竞争状态的众多经济实体组成的。

/ 12

解析:董事A的判断为广告的支出正好与收益相等,因此得出广告可以不做的结论。但是忽略了如果不做广告是否能够获得与做广告时除去广告费用后相同的收益,因为这部分收入也是由广告产生的效益。因为同行业的其他竞争者会因为广告,增加10%的顾客,而不做广告的烟草公司将有减少10%顾客的风险。因此选择D

29.在收款局的5个账单收款员中,杨先生收款的不成功率最高。然而杨先生是这个局的职员中最好的账单收款员。

下面哪一项,如果正确,最有助于解决上述短文中的明显分歧?

A.在加入收款局之前,杨先生是一个大百货公司的信贷部的一名职员。

B.收款局中的其他四个收款员都认为杨先生是一个非常能干的帐单收款员。

C.杨先生在过去的几年内,每年收款成功的比率都保持相当地稳定。

D.这个收款局的大多数最困难的事情都是派杨先生去做的。

解析:从题干入手分析,杨先生是最好的账单收款员,但是收款不成功率最高。题目要求找到解释这一矛盾的原因。显然D最合适。

30.在一次工程硕士入学考试中,据统计,在英语、数学、语文和逻辑四个科目中:70%的考生英语及格了,75%的考生数学及格了,80%的考生语文及格了,85%的考生逻辑及格了。如果以上情况属实,那么,以下哪个选项一定正确:

A.在此次考试中,大部分考生四门课都及格了。

B.在此次考试中,大部分考生四门课没有都及格。

C.在此次考试中,有不少于10%的考生,四门课程都及格了。

D.在此次考试中,至少有10%的考生,四门课程都没及格。

6.延迟满足:被误读的教育逻辑 篇六

“不要马上满足孩子”、“要让孩子学会等待”,这种观点背后还有一个时髦的心理学理论依据——延迟满足。

然而,我们误解了“延迟满足理论”。

理论起源 :棉花糖实验

延迟满足的理论起源于1968年著名的“棉花糖实验”。孩子们被告知,他们可以马上吃掉一块棉花糖,但是假如能等待一会儿(15分钟)再吃,那么就能得到第二块棉花糖。结果,有些孩子马上把糖吃掉了,有些等了一会儿也吃掉了,有些等待了足够长的时间,得到了第二块棉花糖。

这项实验最初的目的,只是研究孩子在什么年龄会发展出某种自控能力。然而,在1988年的跟踪调查却获得了意外的发现:当年“能够等待更长时间”的孩子,也就是说当年“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孩子,在青春期的表现更出色。1990年第二次跟踪的结果提供了更客观的依据: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孩子,SAT(美国高考)的成绩更优秀。

于是人们兴奋不已,似乎找到了成功教育孩子的法宝,以至于在解释和传播的过程中断章取义,甚至添油加醋。

误解一:对定义的误解

实验从一开始,就明确定义了“延迟满足能力”的含义:为了获得将来的更大利益,而自己主动延迟或放弃眼前较小的利益。也就是说——

哪个利益更大,是孩子自己做出的判断;是否延迟满足,也是孩子自己做出的决定。而在我们身边大量发生的所谓延迟满足,都是基于父母的判断和父母的决定。

误解二:对逻辑的误解

实验者的逻辑原本是:如果孩子在4、5岁时发展出一定的延迟满足能力,那么他在长大以后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会更大。但是并没有提到“如何让孩子在4、5岁时发展出延迟满足能力”的问题,更没有建议“为了这个能力,父母要从小对孩子进行延迟满足的训练”。

被忽略的几个事实:

一些后续的研究结果,被倡导所谓“延迟满足训练”的人“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延伸研究1——年龄的影响:5岁是分界。

5岁似乎是一条重要的分界线:4岁以下的孩子大多不具备延迟满足的能力,而5岁以上的孩子就明显出现了早期萌芽。

延伸研究2——谁是控制者:主动延迟和被动延迟差异很大。

当孩子觉得“自己在掌控着延迟的过程”(即他可以随时停止延迟),那么他主动延迟的时间会更长;相反,如果孩子发现“外人在控制延迟”(即自己是被动的),那么他的延迟时间会大幅缩短。

延伸研究3——“大人是否可信”非常重要。

研究人员发现,当实验由“可信的大人”主导时,孩子延迟满足的平均时间较长。

在孩子早年的模糊认识中,对他人的态度要么趋于“信任”,要么趋于“不信任”,那么我们希望他抱有怎样的世界观?什么样的生活经历,可以帮孩子形成“信任”?显然,刻意的训练只会破坏孩子对世界的信任。

延伸研究4——眼前棉花糖有多稀缺,不同孩子有不同判断。

我们都会有一个常识性判断:对于一名具体的孩子,眼前的这块棉花糖越是珍贵(因为以前很难得到),那么他延迟满足的时间就会越短。2011年,贝格雷和莎茨基小组对于另一课题的研究,侧面证明了这一点。

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屡见不鲜:父母在场时,孩子显得格外“有自制力”,而一旦父母不在,孩子就会大把大把地往嘴里塞巧克力,并恳求旁人“不要告诉我妈妈”。

那么,我们是否应该“随时满足孩子在物质上的需要”?当然不是!这里讨论的重点是:从小对孩子刻意进行延迟训练,不仅误解了理论,而且会误伤孩子。

为什么这个误解会广受欢迎?可能是因为,它悄悄满足了父母内心的控制欲。

怎样正确理解“延迟满足”?

在棉花糖实验中,有的孩子的自控力比别的孩子强,这背后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解读:

最可能的原因是他在之前的生活里他有足够自主的机会,父母能够充分接受并回应他的情感。

糖果几乎对所有的孩子都有诱惑力,但是对哪种孩子更有诱惑力呢?是一直想吃糖果却不能吃到的,还是想吃的时候就可以吃到的?更可能的答案是:那些一直想吃却吃不到的孩子因为太想吃了,所以等不到另一颗糖果的到来,就急不可耐地把第一颗吃掉了;而那些想吃就可以吃到的孩子因为得到了足够的满足,所以此时糖果对他的诱惑力没有那么高,这使他可以控制自己的冲动,等到第二颗糖果的到来。

在3岁以前的孩子的生活中,不仅糖果的问题如此,很多问题都如此,如果他有足够自主的机会,而且他的情感能得到充分的回应,他的自控能力就会越强。

是否可以说父母对孩子的情感满足对孩子的自控能力发展至关重要?

解读:

的确如此,父母对宝宝情感的及时回应和满足才是自控能力发展的关键。

自控能力说到底是自己控制自己的欲望、情绪的能力。而孩子很小的时候还不具备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这个过程中父母及时的回应和陪伴能帮助他学会自控。

父母对孩子情感的及时回应,让孩子觉得自己有情绪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试想,当你难过的时候,你男朋友的哪种回应最令你感到安心?是转移你的注意力?是虽然也陪着你,但他也一脸忐忑不安。还是陪着你,但是他很镇定,不觉得这不是天塌下来的事儿。显然,第三种态度会令你感到更安全。

孩子需要的陪伴也是这一种,你的这种态度会让孩子觉得无论是他的愤怒、嫉妒还是害怕都是能被人接受的。这样他也能接受自己的情绪,而不是去否定它,而能够接受和承认自己的情绪,就为控制自己的情绪做了重要的铺垫。

父母的陪伴能帮助孩子平静下来,并逐渐学会自控。

一些动物实验表明:很多动物都有及时回应孩子情感需求的天性。老鼠会频频地舔舐刚刚出生不久的小鼠,而猴子会对小猴的需求有求必应:要抱就抱,要挠就挠,要玩就玩。这些情感上的安抚使得这些动物宝宝们的情感得到及时的满足,情绪也比较平稳,成年以后的他们在鼠群或者猴群里才有更好的社会性。

来到这个未知的世界,孩子不可避免地要遇到一些挫折,当孩子受挫的时候,父母最需要做的就是在他身边陪伴。孩子怕的不是挫折,而是在这个过程中的孤独。

较小的孩子还不具备使自己的情绪平复下来的能力,父母在身边的陪伴能帮助他平复自己的情绪。这种平复情绪的过程就是孩子练习自己控制自己情绪的过程。随着孩子的不断长大,他会逐渐明白:这的确让我很难过,但是没关系,过一会就会好的。

不能对孩子进行延迟满足训练是否意味着要满足孩子的所有需求?

解读:

没有人的需求能够得到100%的满足,孩子也一样。

首先,从出生那天,父母家人的不同规则和相互适应就注定了不是孩子的所有需求都能得到满足。此外,长大了他也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社会规则。

孩子的成长有很多阶段,在3岁以前,建议给孩子充分的满足和情感上的回应,这是孩子学习认识情绪和平复自己情绪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给孩子打好足够的根基,在孩子五六岁的时候适当限制孩子的一些不当行为就不会那么困难。因为你知道你们之间的根基很深,偶尔限制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如果你觉得孩子的行为已经影响到他人或者有可能伤害到他自己,完全可以让他停下来。这时候孩子哭闹也很正常,你只需要在旁边陪伴他就可以了。不必为此心存愧疚。

要避免的是,打着自由的旗号,对孩子的所有行为都放任自流,比如孩子抢了别人的玩具,也不加以限制。这种放任恰恰让孩子丧失了童年最需要的互动。

7.网络教育逻辑学模拟题 篇七

摘要:国际竞争网络的目的在于为竞争方面的国际协作提供便利,促进竞争集团的程式和实质上的一致性,极大地发展有关共同利益的竞争实践。国际竞争网络为改善国际竞争治理体制提供了强大潜力。

关键词:国际竞争网络;国际协作;竞争政策

(一)国际竞争网络的建立

际竞争网络(ICN)于2001年10月25日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它建立的基础就是美国国际竞争政策咨询委员会(ICPIC)最后陈述中提出的建议,ICPIC由美国司法部的反托拉斯部门建立,它提出一种更加非正式的国际竞争政策协议,而不是将所有国际竞争规则捆绑在一起。这使得美国对于国际竞争政策的定位发生了轻微变化:美国不再一味坚持双边协作,而是发动国际社会实施ICPAC的建议。虽然欧洲联盟一直是建立WTO最低标准的倡导者,但是它立刻对美国的提议表示赞许,并且加入到其实施过程中。ICN为国家的和跨国的竞争机构提供了一个论坛。ICN的目的在于为竞争方面的国际协作提供便利,促进竞争集团的程式和实质上的一致性,极大地发展有关共同利益的竞争实践。由于ICN没有任何法律特征,而且不是在任何国际条约的基础上建立,所以ICN实质上只是一个组织。所有ICN提出的建议都是非约束性的;所有参加到这项工作的人员和遵守其规定的人员都是出于自愿。因此,ICN既没有自己的组织形态和员工,也没有任何融资责任。ICN由一个指导委员会领导,ICN主席由成员机构中的领导代表组成,每两年换一届。所有相关成本都是由实际的成员机构共同承担。目前将近有80个国家和地区的86个竞争主管机构参加了这个组织(王晓晔,2005)。

(二)国际竞争网络的运行机制

ICN的工作计划以项目为导向,其成果往往要获得一致赞同。ICN工作小组(WG),负责的是一般定义上的项目,他们进行实质上的工作。2002年12月,建立了三个工作小组:(1)在多集团背景下的并购控制过程;(2)反托拉斯机构的竞争倡导角色;(3)能力建立以及竞争政策的执行。在2003年的墨西哥会议上,还建立了第四个WG,其任务为在监管部门强制竞争的执行。倡导WG旨在加强竞争机构拥护市场竞争的角色。因此,他们要研究评价成员国中的辩护经验,然后总结发展出出此领域内的最佳经验,让成员机构自愿采纳。倡导WG必须积极地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和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进行合作。总之,这个WG应当增强竞争委员会在促进竞争改革中的能力和作用,特别是当竞争显然同其他政治和公众目标(如产业政策)发生冲突的时候。该WG已经制定出一个倡导竞争政策报告,指明了:(1)对竞争机构的政治影响;(2)倡导小组在发展中国家所扮演的角色;(3)为了促进竞争的不同机构背景之间的相匹配特征。执行WG旨在促进发展中国家竞争文化和机构的建立,提倡竞争委员会的独立性,分析是否应当鼓励区域性制度。

并购WG由美国司法部领导,旨在通过分析评价并购治理实践来促进成员国采纳最佳的经验。为此,必须增强多集团并购的经验总结,才能为实施程式上的和实质上的一致性提供便利,才能减少多集团冲突和降低交易成本。三个子小组(SGs)组成了网络治理体系,分别完成以下特殊大的计划工作:(1)负责并购公告和回顾程序的SG由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领导。通过与私有部门的紧密合作,它们制定出8个基本的有关并购回顾体制的指导方针:(a)主权;(b)透明度;(c)非歧视性(以国籍为基础);(d)程序公平;(e)有效率、即时、有效果的回顾;(f)协作;(g)一致性;(h)保护机密信息。通过运用这些原则,可以极大地降低成本和由于程序以及公告差异带来的无效现象。在这个子小组中,没有任何实质上的集中性;相反,最在意的是:(a)公告的极限;(b)公告的时间选择和回顾期间;(c)最初公告的要求;(d)交易效应和回顾权限之间的恰当关系;(e)发展出一套持续的并购控制程序回顾体系。在墨西哥会议上,集中讨论了最一般的没有任何争议的实践问题;(2)负责分析性回顾框架的SG由英国公平贸易办公室领导。该小组旨在收集和分析有关禁止反竞争并购所运用的标准的相关信息。小组积极地同来自全世界的学者们进行协作,分析各种正面标准和反面标准,如“减少竞争”和“创造和加强主导市场地位”。为了得出标准并购指导方针,这个SG在墨西哥提出了一项中期报告,这个报告回顾了成员国现有的并购指导方针,根据以下内容为其共同特征和差异编出了目录:(a)市场定义;(b)单边效应;(c)协作效应;(d)进入壁垒;(e)效率要素;(3)负责研究方法的SG由以色列反托拉斯委员会领导,旨在得出研究并购的最佳经验总结,其方法包括收集相关信息的方法、保护机密业务数据的方法以及系统信息共享的方法。为此,该小组全面地总

结归纳了当今的实践和经验。不仅如此,该小组还将分析经济迹象和经济学家参与金兵控制程序所能扮演的角色。

跨国并购的治理(起源与效应)有赖于自愿形成的互动与协作[1]。首先,了解了最佳的经验,就能够通过采纳更有效的并购控制方法,得出一致的程序(也许甚至可以达到长期一致)。这种一致性的增加过程能够降低由于对跨国并购施加过多政

治负担所带来的无效率现象。第二,多集团竞争委员会办公室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提高感知上的一致性(也就是说,通过交换意见和协作性的回顾过程,对特殊并购案例的理解就能够获得和谐结果)。

(三)国际竞争网络:面向国际竞争治理的新方法

尽管ICN提议完全不具有强制性并且完全依靠资源性,但是其支持者深信ICN的实施要通过工作人员的劝诱、成员的同伴压力以及相关的宣传和支持才能得以实现(vonFinckenstein,2002)。可以运用两种系统上不同的传播机制来进行解释:(1)通过永久性相互作用形成的感知一致。通过成员机构的主要官员之间意见、数据、事实等的系统和持久交流以及解释,可以导致感知的一致性。这就意味着由于相互之间持久的相互作用,成员机构对跨国反托拉斯案例的观点和评价将会越来越趋于一致。竞争政策的制定者(Schaub,2001)坚持认为,反托拉斯情形中的众多冲突不是根植于相关国家竞争法的实体性差异,而是由于它们在评估限制竞争协议对不同的事实和情况的反竞争效应时,所持有的观点和理论不同。如大量的竞争理论学家和政策专家认为,在欧洲限制并购(市场势力)的最低标准和美国的相关政策(实质上放松竞争)之间存在微小差异。如果双方的委员会都转换一下各自的标准,那么主要冲突情形的评估结果也不会发生什么变化。欧洲委员会根据它们对捆绑效应的经济评估,最终禁止了GE/Honeywell这项并购,如果所运用的是SLC检验,最终结果也不会发生变化。反之亦然,美国反托拉斯委员会运用其特殊的经济理论没有制止这项并购,但是就算它运用市场势力检验,结果同样不会发生变化。可见,矛盾冲突并不是来自于实体性竞争规则的不相容性,而是由于对事实的评估差异所导致:美国反托拉斯委员会和欧洲委员会在评估这项并购潜在的反竞争效应时运用了不同的竞争理论,因此才会得出有分歧的甚至不相容的结论。如果卷入这场跨国竞争案例的机构双方在一开始就能够进行合作,那么就能够防止上述情况的发生,也就是说,它们在调查、交流(更重要的是)讨论和评估实际情况的时候就应该加以合作。感知的一致性可以为共同竞争文化(Schaub,2001)以及共同利益(Fox,2001)的建立和实施做出贡献。因此,才能够减小对同一项反托拉斯案例得出矛盾结论的概率;(2)最佳实践和同伴压力。最佳实践的识别、发展以及公布都会给成员机构采纳这些实践带来同伴压力。因此,就会发生程序化一致性的增强过程,随后将是实体性一致性的增强,这种过程可以通过周期性地发布国家一致性评估结果来得以巩固。如果成员国拒绝采纳得到一致认同的最佳实践,它们的声誉不仅会在网络中受到影响,也会受到(本国的)公共部门的关注。

(四)国际竞争网络的内在逻辑

网络方法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通过系统的、持久的相互作用来促进自愿协作[2]。因此,在这种方法下,可以使不同集团的监管体制以及这些体制之间的重叠部分设计得更加恰当,而不会侵蚀集团的主权。在协作网络内部,感知的一致性能够促进一个共同的竞争文化的出现,也能促进竞争政策标准的一致通过,从而可以缩小竞争政策中可能发生冲突的范围。这个观点既可以得到制度理论和法律理论的支持,也可以得到现代经济学理论的支持,特别是互惠和信任的博弈理论。一般而言,反复地进行社会交流可以在网络成员之中建立起充分的信任性,从而能够为稳定地自愿协作提供便利条件。如果人们觉得没有公平可言,就会使得背叛性的非协作行为越演越烈,而且复仇心理也会为行为方式设置心理障碍。然而,需要强调的是,虽然背叛可以得到适当阻止,却不是完全不可能发生。这就表明,虽然竞争委员会之间的冲突以及相互矛盾的决策可以得到缓解,但是却无法完全避免。可以假设,不包括非竞争利益的冲突能够在网络内部得到解决。那些纯粹的反托拉斯争端(根据反托拉斯从业者)就代表了跨国竞争政策中的大部分争端。然而,如果争端是由非竞争利益(如战略贸易或者产业政策、当地就业考虑、国家威信或者地区威信等)以及政治经济因素激化甚至完全由此产生,在这些情况下ICN机制就会陷入困境。在这些情况下,竞争机构作为网络成员,很有可能无法仅仅按照自己的意愿采取行动,而是会受到国际或者地区政治家(他们本身受到特权阶级和“特权利益”的影响)的影响。通过这样的途径,非竞争利益就会进入ICN内部,并且在特殊情况下将以竞争为导向的解决方案扭曲。如果竞争机构无法自由地追逐竞争利益,而不得不实施由本国政府强迫实施的歧视性战略时,能否在竞争机构之间达成一致协议呢?这个问题还非常可疑。然而,相反的是,竞争委员会可能对国家政治决策的制定过程产生影响,所以非竞争利益的障碍会非常多。因此,只有严重的国家利益才能导致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些情况可能涉及的国家不多,但是却会对国际竞争和国际关系产生剧烈影响,如著名的EU-US争端,它是由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生的Boeing-McDonnellDouglas-merger所引发的。当然,如果假设这项争端在ICN内部也不会得到解决,是非常合理的,如,在GEHoneywell案例中,就是由于反托拉斯协作的双边协议而产生的争端。由此可以引出竞争政策的一般目标:应当保护国家竞争还是国际竞争?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有一个问题同此紧密相关:竞争政策是应当以国家福利为导向还是以国际福利为导向?传统上,国家竞争机构看重的是国家福利,国家福利在排除任何卡特尔的限制时,或者在并购控制中运用差别性标准(国际竞争防御)时能够达到最大。根据经济学理论,国家福利和国际福利在自由的国际竞争环境下都能够得到增长,所以它们之间不存在权衡。然而,尽管如此,现代有关国际贸易的理论表明,在特殊条件下,集团国能够通过国际竞争的限制条款中获利,但是却要牺牲其他国家的利益(损人利己政策战略)。因此,为了防止国家竞争政策成为限制国际竞争的工具(Fox,1997),国际竞争政策体系必须将焦点转移到国际福利上来,这种转换可以看成是国际竞争政策的一个重要特征。ICN并没有改变成员国的竞争政策,并且没有明确规定是否将奋斗方向从国家福利转移到国际福利上来。

ICN的一个优点在于其程序化的一致性能够提高效率,特别是涉及到并购控制事项时更是如此。就算是不存在实体性的一致性,公告要求的一致性、归档条件、时间序列等等,以及信息的共享与交流、协作的加深等等调查中的事项也可以为提高效率提供重大潜力。如果这些程序能够以协作方式进行,而不是由每个国家独立执行,那么就能够减少调查机构的工作量,从而降低行政成本。更重要的是,多集团的并购回顾对并购企业施加的官僚主义负担也能够大大减轻。在现行的体制下,由于跨国并购必须面对所有集团国的并购控制程序,因此此项并购要想达到促进竞争的效应,就必须付出昂贵的成本。虽然不存在实体性一致性的情况下无法达到交易成本的最小值,但是只要能够将情况得以改善,就会带来不少收益。由于并购控制体制的程序化差异带来的行政负担是一个特别缺陷,它同任何保护竞争的事项都没有关系。不仅如此,对于国际市场上的大多数企业来说,这些行政成本(包括法律的不确定性和时间序列的不确定性)比实体性差异带来的成本更加重要。原因在于,大部分对不同的集团市场产生效应的企业都不会带来集团内的竞争问题,因此,所面临的仅仅是程序化的无效率。人们在论述中往往低估纯粹的程序化一致性的意义。

从表面看,ICN能够极大地改善程序化的一致性。迄今为止,大部分有关ICN的研究都将焦点放在程序化的协调上,特别是并购控制WG以及大部分已经被采纳的最佳实践也都是直接为程序化的一致性作贡献。现在人们已经广泛承认ICN方法可以达到反托拉斯的目的,因此推动了程序化一致性的过程。ICN中参与机构的数量不断增长,这也象征着它的政治经济适应性极高。进一步讲,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生任何背叛、抵制或者反对ICN工作的情况。然而,这也许是因为现有的所有提议到今仍旧没有从实际意义上为成员国寻找到解决方案而已。然而,ICN的议程中还是存在一些大的项目的,这些项目很有可能引导出大家一致同意的方法。为了发展出“交易效应和回顾权限之间的恰当关系”所作的努力(并购控制WG,SGI)从表面上看可能没有什么害处,但是却带来了深远的有关能力分配的问题。并且,模拟并购指导方针以及不同的实体性标准的比较评价也触及到了主权的并购控制体制。ICN是否能够有效处理实体性事项并进一步提高效率呢?时间将会给我们提供答案。

国际竞争政策效率的另外一个方面指的是有效竞争规则的国际性传播[3],特别是那些基础性的规则,例如反核心卡特尔的规则。从这个角度讲,ICN为改善国际竞争治理体制提供了强大潜力。能力构建和执行WG能够积极地争取弥补发展中国家的无效竞争秩序所带来的国际竞争保护漏洞。不仅如此,所有的工作小组都能够改善竞争机构之间的协作,增强反托拉斯政策的效率,因此能够学到更有效的反托拉斯方法。如果网络中网络内部权力的不对称性导致ICN提议符合有权力的集团(如美国或者欧盟)的意愿,但是对其他国家(如发展中国家或者小的国家集团)却实行差别待遇,就会给后一种效率问题带来障碍。如果非竞争利益进入了ICN,美国或者欧盟就可能会竭力在国际反托拉斯中获得霸权地位。虽然ICN的非强制性特征允许小集团国家抵触那些歧视性的提议,但是对于这些国家来说,离开网络就意味着完全失去影响力,所以必然会产生一种非正式的依赖性。然而,从现在的角度讲,这个论点只是理论化的,并且迄今为止还没有得到任何证据。进一步讲,网络可能塑造出内部的动态性,不管集团国的重要性如何,它们都无法控制这种效应。

ICN的另一种效率优势在于它的分散化结构,能够避免跨国委员会、机构和行政部门以及它们设计和执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效率劣势发生。集中的跨国组织有很多缺点,它可以使国家丧失主权,会远离人们和企业的偏好,并且统一性能够侵蚀地区性的特质,带来行政无效负担,导致抵触监管环境变化的现象等等。国际组织中的效率挫伤效应导致了政策网络作为一种全球治理模式的流行度的不断增长(Maher,2002)。

将最佳实践建议和同伴压力结合在一起可以作为促进标杆竞争的有效工具。这里会涉及到制度竞争的概念,不过只是有限的意义上有所涉及而已。由于制度竞争的高级形态,如自由选择法律和区位的竞争,既不可行,也不会碰到竞争规则和政策实践中的诸多缺点,所以通过制度的标杆竞争来进行共同学习为有效利用分散的反托拉斯知识和经验提供了最佳途径。竞争政策体制之间的标杆竞争也可以在没有任何国际协作的情况下发生。然而,由于对外国制度及其相对效率的信息不足并且存在不对称性,这种情况下标杆竞争的效率将会受到限制。ICN在此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可以作为一种信息中介(最佳的实践建议)和模拟动机(同伴压力)。对成员机构实践的系统回顾可以为组织的竞争政策程序提供多样性,因此,可以提高透明度。不仅如此,对实践的评估也便利了不同制度和实践的相对业绩的评估。因此,基准方案的鉴别和公布促进了机构和机构之间的相互学习,并且强化了制度的标杆竞争。尚有方案一旦被鉴别出来,就会给成员机构施加无形的压力,促使他们采纳/运用这些基准,进而促进上优方案的传播。因此,就可以增强标杆竞争的效率。ICN提供了种组织化的标杆竞争,这种竞争制度可以解决无组织的标杆所存在的那些最严重的缺点。不过无论从静态的观点,还是从进化的观点,都无法评价这种组织化的标杆竞争是否能够在不花费集中成本的情况下将分散的竞争知识最优化提供有效工具。首先考虑静态的观点,首要的问题在于是否存在全面的最佳实践。ICN的成员机构赖以经营的国家中经济环境和制度环境差异很大,所以,在集团国的国家中能够作为基准的最佳实践放到发展中国家或者转型国家是否恰当,这点非常值得怀疑。如果不得不制定差异化的最佳实践,那么就需要一个标准来定义差异化的程度。一方面,每个国家中都存在竞争文化、行业结构以及人们对完全竞争控制(委托—代理层次)的偏好等方面的差异。另一方面,至少对于特殊的反托拉斯目标来说,集团内部最优方案的存在性是没有什么质疑的,并且对于经济体系和发展阶段类似或者相同的国家来说更是如此。没有任何理论能够为最佳实践群提供地理渊源,也无法得出不同“群”之间的明确界限。然而,ICN构架里面不存在这些问题。如果运用进化的观点,需要讨论的障碍将会很多。通过最佳实践建议和同伴压力得到的标杆竞争必须依赖于制度的差异性。正是制度和实践的差异性的相对进化,才支撑了最佳实践的有效性和正当性。然而,这种差异性只能发挥临时性的作用。一旦最佳实践被鉴别出来,到目前为止有用的差异性就会被“最优的规则协调”所侵蚀(First,1998)。如果所提出的最佳实践能够通过标杆竞争和同伴压力得到有效的传播,那么当所有集团都采纳了最佳实践之后,共同学习的过程就会停止,竞争规则和程序的差异性也会被自我组织的协调关系所取代。后者能够很好地作为一种相对优异的协调战略,但是这并不表明协调本身的绝对优异。

(五)国际竞争网络的发展方向

从理论上讲,如果竞争可以看成是一种稳定环境下的均衡,那么协调就代表着优异[4]。但是如果将不断进化的环境中的比较市场过程作为恰当的理论背景,那么最佳实践/协调就会面临两个挑战。一方面,竞争中的企业可以创造出新的、以前未知的反竞争战略(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另一方面,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很有可能创造出新的竞争理论和模型,也可能实现现有理论、实质性标准(如并购的限制标准、卡特尔豁免标准或者掠夺性实践的评估标准)或工具(如市场定义、集中度比率等)的新进化(不断变化的学术环境)。这两种相对环境的进化都能给当下盛行的最佳实践创造障碍,而竞争机构为了控制改革后的反竞争行为模式并将新理论融入进来,就必须对此作出反应。ICN中组织化的标杆竞争只是看重实践的模仿阶段,但是竞争(无论是实物,还是制度)却依赖于模仿和创新的相互作用。现有的实践将会受到未来新创造的最佳实践的挑战,因此,不断改善现有竞争的阶段同优秀方案的模仿和传播阶段同样重要。为此,规则和实践的差异性在保持革新能力和保持国际竞争政策体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5]。如Kovacic(1996)指出,美国反托拉斯体系的革新总是依赖于反托拉斯制度和机构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为获得新的理论和观点提供了多种渠道。因此,充足的多样性是通过有利的标杆竞争进行持久的共同学习的前提。提到ICN,差异性在网络中是否有恰当地位的问题,以及它是否只是暂时促进协调的问题还不明晰。然而,必须明确,质疑的目标在于差异性的未来角色,而不是协调的实际过程。ICN的非正式框架是否能够变成竞争规则和反托拉斯实践的协调器呢?网络是否无法达到成员协作所必须的稳定性呢?从现在的观点来看,这仍旧是一个不明确的、也不可预测的问题。

上一篇:六下综合教案下一篇:康复科护士长年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