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服装行业前景分析及预测(精选7篇)
1.2011服装行业前景分析及预测 篇一
2011-2015年中国仪器仪表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仪器仪表是用于检查、测量、控制、分析、计算和显示被测对象的物理量、化学量、生物量、电参数、几何量及其运动状况的器具或装置。
仪器仪表是现代高科技产业,世界上发达国家无不重视仪器仪表工业的发展,各发达国家都把仪器仪表作为其优先发展的产业。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现代仪器仪表特别是智能化仪表及系统,已成为改造传统工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原材料综合利用、延长生产装置寿命、保证产品质量、实现环境保护、保障安全运行、节能降耗、实现信息管理、优化控制策略等的必备工具,对推动工业现代化和提高国民经济综合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国仪器仪表行业是一个高速、平稳发展的行业,由于国家的重视和支持,近年来我国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十一五”期间,中国的仪器仪表行业取得了长足进展。
2008年1-11月,我国仪器仪表制造业累计工业总产值为4633.85亿元,同比2007年增长12.17%;我国仪器仪表制造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322.26亿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10.12%;我国仪器仪表制造业累计利润总额为254.86亿元,比2007年同期增加了8.83亿元。
我国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对投资的依赖度较高,尤其是对新建工程项目有较大的依赖。因此,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与2008年相比,2009年仪器仪表行业总产值与销售额的增幅都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2009年初,总产值与销售额同比增幅只有2.6%和2.9%,达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最低点。而与2009年1月份相比,11月的增幅只上升了4个百分点。因此,整体来看,2009年全年行业的运行情况有所上升,但增幅不大。
2010年仪器仪表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为8085亿元,销售收入7985亿元,利润990亿元;进出口总额600亿美元,其中进口348亿美元,出口252亿美元。仪器仪表由于其地位特殊、作用大,对国民经济有巨大倍增和拉动作用,因此有着良好的市场需求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展望未来,中国仪器仪表行业技术进步及结构调整的成效将进一步显现。一批有突破性进展的产品将逐步推广,其主导企业将脱颖而出,加速发展。节能环保测控设备、民生用仪表、流程工业用中高档测控设备、工厂自动化用测控设备、符合经济振兴方向适应领域细分需求的科学仪器和专用仪器将有较大发展。中投顾问发布的《2011-2015年中国仪器仪表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共十七章。首先介绍了仪器仪表的相关知识,接着分析了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状况,并对中国仪器仪表制造行业的财务状况做了细致剖析。然后对国内仪器仪表市场状况以及产品产量数据进行了详细的解析。紧接着报告具体介绍了工业自动化仪表及控制系统、科学仪器、测试测量仪器、分析仪器等的发展状况。随后透析了仪器仪表行业区域市场发展状况、仪器租赁市场情况和重点企业运营状况,最后对中国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前景及未来趋势进行了科学的预测。您若想对仪器仪表行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仪器仪表生产制造,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2.2011服装行业前景分析及预测 篇二
对于各种废弃物的开发利用, 将其作为资源开发, 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每回收利用1万吨废旧物资, 可以节约自然资源4.12万吨, 节约能源1.4万吨标煤, 减少6~10万吨垃圾处理量;每利用1万吨废钢铁, 可出钢8 500吨, 节约成品铁矿石2万吨, 节能0.4万吨标准煤, 少产生1.2万吨矿渣, 比用铁矿石炼钢节约2/3的工时。每利用1万吨废纸, 可生产纸浆8 000吨, 节约木材3万立方米, 节约能源1.2万吨标准煤, 节水100万立方米, 少排放废水90多万立方米, 节电600万度。电器产品换代的节律越来越快, 报废电器中的元器件平均只用了2万小时, 只相当于设计寿命的1/25, 这些元器件还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在中国日益灵活宽松的经济发展政策指引下, 民间个体私营经济投资越来越活跃, 为满足市场经济多方面的需求,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由于具有企业规模灵活、设立方便、转型容易等特点, 最先迎合市场的需要而产生的往往是中小规模企业, 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新型经济的方展方向。
2008年1~11月我国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行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87, 120, 030, 000元, 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2, 511, 572, 000元, 实现累计利润总额2, 023, 535, 000元。2009年1~11月我国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1, 619, 162.00千元, 比2008年同期增长24.42%;实现累计利润总额2, 515, 248.00千元, 比2008年同期增长3.59%。
3.2011年煤炭行业前景分析 篇三
煤炭行业相关政策将推出,煤炭生产成本将攀升。2011年及“十二五”期间,为了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低碳社会的建设,推动煤炭资源地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国家将结合实际颁布实施一些新的煤炭行业发展的政策。随着劳动力成本加大、纸币贬值、通货膨胀,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煤炭资源整合、煤炭资源税征收、安全生产环境优化、低碳社会建设、矿区可持续发展等,煤炭产品的生产成本将不断攀升,成为煤炭价格适度上扬的有力支撑。
2011年煤炭产量将会继续增加。为了节能减排,建设低碳经济社会,温家宝总理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向全世界郑重宣布,到2020年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将比2005年下降40%~45%。为此,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大节能力度,提高传统清洁能源的利用水平,加快推进水电和核电的开发建设,积极做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转化利用,大力推进能源结构优化调整,统筹规划重点能源基地和跨区域能源输送通道建设,促进能源资源优化配置。由于清洁能源和非化石能源的快速增长,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可能会从2009年的70%以上下降到“十二五”末的63%左右。未来的煤炭消费占比将出现较大幅度下降,而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发展速度将得到快速提升。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作为我国第一大能源的煤炭的需求、消費量也会不断增加。因此,为了满足经济发展需要,2011年我国的煤炭产量将会继续增加,预计煤炭产量将增加8%左右,总产量将达到35亿吨以上。
2011年煤炭价格将会有所攀升。自2010年9月份开始,由于气温的下降,煤炭需求不断增加,我国大多数地区的煤炭市场的煤炭供不应求,煤炭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上涨。不过,在气温继续下降,逐步进入严冬的情况下,秦皇岛等一些地区的煤炭市场价格不仅没有上涨,反而有所下滑,截至12月中旬北方主要煤炭输出港区的煤炭销售价格每吨下滑10元左右。预计2011年全国煤炭市场的运行将相对平稳,煤炭价格的上涨、下降幅度将会减小,波动幅度将会减弱,总体价格水平将高于2010年的平均价格水平,估计价格上涨幅度在3%以上。预计2011年秦皇岛港5500大卡/千克的优质电煤的平均价格将高于2010年的平均价格水平,最低价格将不会低于720元/吨,最高价格将达到820元/吨左右,价格波动的幅度将低于2010年120元/吨左右的水平。
2011年煤炭进口有望继续增加。2010年以来,煤炭的累计进口量始终保持增长态势,1~11月份的煤炭进口量累计同比增长35%,之所以能保持如此高的增幅,很大程度上与2009年上半年煤炭进口量较低有关。2010年上半年和下半年月均进口量基本持平。也就是说,自2009年下半年,尤其是2010年以来,煤炭进口已经趋于平稳。
2010年1~11月份,我国煤炭进口来源的国家中,印尼、澳大利亚、越南、蒙古以及俄罗斯依次位居前五。其中,来自印尼的煤炭进口量达到4985万吨,同比增长114%,占煤炭进口总量的比重达到33.7%;来自蒙古的煤炭进口量达到1432万吨,同比增长163%,占进口总量的比重达到9.7%;来自澳大利亚、越南、俄罗斯的进口量分别为3277万吨、1579万吨以及1039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18%、26%以及5%,占进口总量的比重分别为22.2%、10.7%以及7.0%。来自这五个国家的煤炭进口总量达到12312万吨,占煤炭进口总量的83.3%,与2009年同期相比,缩小9个百分点。
根据我国的煤炭产业政策,2011年我国煤炭将有望继续呈现煤炭产能过剩,产量相对不足的情况,煤炭出口将保持在低位水平,煤炭进口量将继续增加,进口总量有望达到1.8亿吨左右。
煤炭产能过剩有所加剧,煤炭企业市场压力加大。通过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后,我国煤炭产能会较大幅度增加。中国煤炭运销协会理事长王战军在“2010年度煤炭经济分析座谈会”上表示,2010年全国煤炭供应能力大幅提高,一些主要产煤省资源整合后产能大增,一大批现代化矿井陆续投产。2010年前11个月,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等产煤大省产量增长均在20%左右,市场将面临严重产能过剩与供大于求。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司长方君实在“2010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峰会”上表示,“十二五”期间国家将继续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工作,鼓励煤炭企业之间进行跨区域、跨所有制形式的兼并重组,发展先进与淘汰落后并举。到“十二五”末,全国将建成亿吨级大型煤炭企业集团6~8个。同时从保障安全生产的角度,提高煤矿的准入门槛,要求一般矿井的规模不低于30万吨/年,国家重点规划的矿区规模不低于60万吨/年。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后,一方面,随着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化生产设备、开采手段的不断采用,煤炭生产能力的大幅度增加将不可避免;另一方面,由于低碳社会建设,煤炭产品在能源中的消费比例将不断下降,煤炭消耗量将相对减少。这样,煤炭产能过剩、市场需求减弱的矛盾将可能加剧,煤炭企业市场竞争的压力将会不断增大。不过,为了保持煤炭行业本身的利益,控制由于供过于求给企业带来的竞争压力,处于相对垄断的煤炭企业,有可能适度控制煤炭产量,但产量不足的问题仍将可能出现。
煤炭供给区域性阶段性的偏紧仍将出现,有利于煤炭价格的攀升和煤炭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在“十二五”煤炭规划的产业布局作用之下,全国的煤炭资源整合如火如荼,尤其是河南、山东的煤炭资源整合更是突飞猛进。但是,有业内人士指出,在“形式上”完成煤炭能源巨企的打造后,企业之间的深度整合更耗费精力,而煤炭大企业间的资源整合博弈也将更加扑朔迷离。目前,可以肯定的是,在山东、河南等煤炭资源大省省内整合后,对煤炭产能的影响无疑是明显的。虽然受煤炭资源整合、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的影响,煤炭供应仍会出现局部地区、部分时段、部分煤种供应偏紧的状况,但总体上将呈现供需基本平衡。从煤种来看,优质动力煤可能会出现时段性、区域性、结构性的上涨和波动。预计正常情景下,2011年动力煤价格将比2009年上涨5%左右,产能释放若低于预期,供给将处于偏紧状态。此外,由于煤炭资源的整合、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大批民营及中小煤矿的关闭整顿、产能闲置,也可能使2011年的煤炭供给趋于平衡偏紧的格局。
煤炭上市公司产业链的延伸,煤炭下游产业的拓展,煤炭产业链基地建设将推动效益提高。煤炭企业在做大做强煤炭主业的同时,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向下游非煤产业延伸,是煤炭上市公司发展的必经之路。国家现在积极推进煤电路港一体化、煤电一体化、煤化工一体化、煤电铝一体化建设,支持煤炭企业联合建设大型坑口电厂,发展坑口煤矸石发电、热电联共、矿井疏干水综合利用的循环经济模式,实现煤炭就地使用、就地转化、就地增值,这为相关公司的非煤业务发展指明了方向,拓展了煤炭企业获取经济效益的新路子。例如兰花科创发展化肥业务,金牛能源发展建材业务,神火股份发展电、铝一体化产业等。
4.陶瓷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分析 篇四
陶瓷制品生产在中国历史悠久,经过长期的发展,制造工艺得到不断发展。特别是近二十年来,陶瓷制品结构的合理调整,迎合了国内外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生活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同时,我国陶瓷产品出口贸易总额正在全力提升。日用陶瓷、建筑陶瓷、卫生陶瓷以及艺术陶瓷产品的出口,呈现全面飘红的喜人景象。从总体上讲,中国陶瓷产业经济实力不断增长。
近年来,中国陶瓷行业技术水平明显提升。大型高效节能窑炉、抛光砖和大规格建筑陶瓷薄板生产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节水型卫生陶瓷生产技术等日趋完善并推广。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产品结构由中低档为主向高中低档全面发展,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产业集群化发展,形成了三十余个各具特色的陶瓷产区,中西部地区陶瓷生产迅速崛起。一大批有实力的企业快速成长,加快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经济社会发展对陶瓷工业提出了新要求,节能减排已关系到陶瓷行业生存与发展。劳动力、土地、资源等要素成本上升,粗放式发展模式难以维继。近年来,我国陶瓷行业在国际市场中地位有所提升,但随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也可能为国际贸易带来新的挑战。国内陶瓷企业必须加快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积极应对市场新形势。
“十二五”期间,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将为陶瓷行业提供稳步增长空间。居民住宅、公共建筑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新农村及中西部地区城乡建设快速发展,对陶瓷产品需求拉动较大。
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艺术陶瓷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共十八章。首先介绍了陶瓷的分类及发展史等,接着分析了国际国内陶瓷制造业的发展概况,并对国内陶瓷制品制造业的财务状况和产量数据做了细致剖析,然后具体介绍了建筑陶瓷、卫浴陶瓷、日用陶瓷、特种陶瓷和其他种类陶瓷的发展。随后,报告对陶瓷行业区域、原料及装备、重点企业运营状况以及行业竞争营销等进行了详细解析,最后重点分析了陶瓷行业的投资状况,并科学预测了其发展前景及趋势。
5.2011服装行业前景分析及预测 篇五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也是能源资源消耗的主要领域,推进工业节能减排,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是我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从国外主要工业化国家的经验来看,依法节能早已成为国际通用的惯例。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特别重视依靠制定法律法规推进工业领域节能。日本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制定了以促进工业节能为主的《节约能源法》,并以此为核心,建立一整套以促进工业节能为主法律体系,为日本工业节能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美国、欧盟也都拥有各自的一系列促进工业节能的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方面都拥有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国工业节能降耗取得新成效,2008-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30%左右,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累计提高约9.2个百分点。
近年来,随着中国工业节能的政策推力逐渐加大,工业节能市场迅速发展,国内外大企业纷纷涌入该领域抢占不断释放的市场空间。海外企业利用自身完善的产品体系与技术优势试图挤压本土企业的市场规模,而本土企业也凭借已有规模以及技术的持续提升与海外企业展开成本竞争。并购重组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工业节能产业做大做强、全面发展的必然趋势。“十二五”仍是我国工业化发展的关键阶段,居民消费结构继续升级,对工业品的需求也将继续增加,我国重化工业所占的比重仍将保持较高水平,对能源、交通、原材料等需求还会进一步增大,资源消耗总量将进一步增加。由于工业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比重在70%以上,下降的空间很大,发展工业节能将成为重中之重。预计未来五年我国工业节能市场将保持20%左右的增速,工业节能市场将高速发展。
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工业节能行业发展模式与关键技术路线分析报告》共十七章。首先介绍了国际工业节能行业的发展经验,接着对中国工业节能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细致的解析,然后具体分析了钢铁工业节能、有色金属工业节能、石化行业节能、建材工业节能、电力工业节能、煤炭工业节能、机械行业节能以及其他工业领域节能的发展状况。随后,报告对我国主要地区工业节能的发展情况进行了重点分析,并分别介绍了合同能源管理、工业余热利用、工业设备节能的运行现状。最后,报告对工业节能重点企业的运营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解读,还科学分析了工业节能行业的投融资情况及未来发展前景。
6.2011服装行业前景分析及预测 篇六
体育用品业是体育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体育用品制造业和体育用品销售业,而体育健身娱乐业、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培训业和体育中介业等体育服务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体育用品业的赞助和支持。
我国体育用品产业化是从20世纪的80年代初开始的。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体育用品制造国家,是全球能够独立生产体育用品种类最多的国家。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亚运会以及2011年大运会等世界级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极大地激起了人们对于体育的热情。另一方面,加强锻炼、强身健体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公众积极投身于各类体育活动中,有力拉动了体育用品的市场需求,掀起一场体育用品消费的高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06-2011年,我国体育用品行业增加值逐年扩大,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63%。2011年体育用品行业增加值达到1,760亿元,占体育产业比重的80%以上,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大体育用品消费市场,行业竞争力显著提升。
目前中国体育用品市场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城市居民对体育用品的消费正在向中高档方向发展,已达到小康生活标准的农村地区,对中低档体育用品的消费,逐步形成新的需求。因此,中国未来体育用品市场,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健康和运动的重要性。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的全面健身计划,到2020全国将会有40%的人口积极参加各类体育活动。这些因素将会推动国内体育用品市场在未来几年内继续保持高速发展。
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体育用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共十二章。首先介绍了体育产业的概念、体育器材的分类及健身器材等,接着分析了国内外体育产业和体育用品行业的发展现状,并对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的财务数据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然后具体介绍了健身器材、其他体育用品和运动服装的发展。随后,报告对体育用品行业做了品牌竞争分析、营销分析和国内外重点企业运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体育用品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7.2011服装行业前景分析及预测 篇七
“低碳产业”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产业。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 “低碳经济”、“低碳技术”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低碳技术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部门以及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正是因为“低碳产业”的可持续性优势, 走向低碳化时代是大势所趋。一直以来, 人类对碳基能源的依赖, 导致CO2排放过度, 带来温室效应, 对全球环境、经济, 乃至人类社会都产生巨大影响, 严重危及人类生存, 这比经济危机更为可怕。解决世界气候和环境问题, 低碳化是一条根本途径, 也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2007年12月3日, 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继此之后, “低碳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开始普及, 低碳行业的公司企业也像雨后春笋般涌现, 不少投资者见其发展迅猛频频将手中的资金投向该行业, 其中不乏大型的机构投资者。
二、低碳经济模式研究文献综述
在《低碳经济的若干思考》一文中作者阐释了低碳经济的内涵和发展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发展势态。并指出近年来我国在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能源、提高能效、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可再生能源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对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确实进行预测和分析后, 作者提出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关措施。
什么是低碳经济, 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条件如何, 怎样发展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研究综述》一文就中国如何既遵循经济社会发展与气候保护的一般规律, 顺应发展低碳经济的潮流和趋势, 同时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国家利益, 寻求长期和短期利益的均衡的角度对中国发展低碳经济进行了分析, 旨在引导中国低碳经济迈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同样是对低碳经济的研究, 《低碳经济与环境金融创新》一文跳出了低碳经济本身, 将低碳经济与环境金融联系起来, 从环境金融的角度, 总结了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经验, 探讨了环境金融创新的各种途径, 并针对我国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作者就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如何实现环境金融的创新提出了一些见解, 对低碳经济和环境金融的相互促进做出了贡献。
在《中国的低碳经济选择和碳金融发展问题研究》一文中, 作者提出低碳经济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面对低碳经济时代的要求, 我国必须尽快构建与低碳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碳金融体系, 包括金融市场体系, 碳金融组织服务体系和碳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几大方面。作者支持目前中国碳金融的发展只能说是初露萌芽, 发展相对滞后并存在诸多问题。
对低碳经济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和综述后, 低碳经济的发展是大势所趋, 但如何科学地发展低碳经济, 如何将低碳经济同其他行业合理的结合, 如何引导投资者正确地投资于低碳行业, 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研究的是低碳行业的风险投资, 通过对目前低碳行业风险投资的分析及预测, 希望能科学地引导低碳行业的发展。
三、低碳经济模式下的风险投资现状分析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 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 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 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是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学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能源品种转换新概念, 实质是解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 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定义的延伸还含有降低重化工业比重, 提高现代服务业权重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内容;其宗旨是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经济, 降低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影响, 实现经济活动中人为排放二氧化碳与自然界吸收二氧化碳的动态平衡, 维持地球生物圈的碳元素平衡, 减缓气候变暖的进程, 保护臭氧层不致蚀缺。广义的低碳技术除包括对核、水、风、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之外, 还涵盖生物质能、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 它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汽车等多个产业部门。
当前世界面临的一个最大的环境问题就是全球气候变暖, 而其原因正是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现在人们已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 并且已开始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进程。工业正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一个重要来源。而想要减少工业排放二氧化碳, 发展低碳行业无疑是一种解决之道。低碳行业泛指任何以低碳排放或者致力于减少碳排放为特征的行业, 如可再生能源发电、核能、能源管理、水处理和垃圾处理企业。这个行业是符合保护自然的规律的, 因此具有很光明的前途。在2009年的金融危机中, 低碳行业产值不降反升, 表明这个行业正是一个很有潜力的行业。图1是来自www.ChinaVenture.com.cn的2009年2月到2010年2月中国低碳能源行业创投市场月度投资规模, 从图中可以看出投资者越来越多地关注低碳行业。
数据来源:www.ChinaVenture.com.cn
哥本哈根会议虽然未能达成成果, 但低碳环保风潮已经在风投之间劲吹。正如前面对低碳行业的分析, 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主要特征, 以此为中心衍生出较多的投资主线, 主要包括:节能、减排、清洁能源领域。中国现在很多新的产业都跟这些领域有关。而事实上, 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将发展方向往这些领域方面靠拢。经历了金融危机后的风险投资再度热了起来;而比风投更热的, 则是低碳经济。根据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 (CVCRI) 对556家风投机构的调查显示, 2009年VC对能源环保领域共投资了35亿元;VC投资的项目中, 每10元钱中就有1.1元投向了能源环保领域。在很多的风投机构看来, 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既属于产业政策扶植范畴、又对经济周期不敏感, 这种低碳行业特殊的特性也是迎来风投广泛关注的原因。
历时3个月、访问了556家风险投资机构后, 民建中央下属的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 (CVCRI) 得出结论:2009年中国VC/PE市场募资、投资规模均逐步回升, 迎来了复苏和发展。CVCRI指出, 由于经济的复苏和创业板的推出, 2009年下半年的投资热情增加。上半年投资案例数为229个, 占总案例数的38.10%, 投资总额为120亿元, 占全年投资总额的40.43%;而下半年的投资案例数为372个, 明显高于上半年, 投资金额也占到了全年投资总额的59.57%。另一个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便是低碳能源环保行业的崛起。据CVCRI数据, 2009年风投对能源环保的投资项目数为99项, 总金额为34.99亿元;仅次于狭义IT行业的135项和43.29亿元, 成为继传统行业、狭义IT行业之后的第三受宠行业。另外更加值得关注的就是556家风投机构将能源环保行业评为了最具投资价值行业。其次是医药保健和消费服务行业;而传统产业、狭义IT则甚至没有进入前十名。2009年度风险投资总额为315.34亿元。除此之外, 不少风投公司也对低碳行业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其中中国风险投资有限公司总裁王一军表示低碳经济是大势所趋, 而核心则在于节能减排和发展新能源。以我国过去走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来看, 节能减排在技术、推广等领域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中国对石油的需求日益增长也在驱使着新能源的发展。
数据来源:CVCRI (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
对于“两高六新”的公司, 即具有成长性高、科技含量高、新经济、新服务、新农业、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商业模式的公司, 是风投关注的重点, 而这些特点也是低碳行业所具备的。基于上述对低碳行业前景的分析, 对于低碳行业的风险投资无疑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但凡是投资都存在着风险, 众多的投资者在投资低碳行业之前也会对该行业的众多上市公司进行综合评估, 通过行业数据和公司相关的各方面指标选出最具发展潜力和盈利能力的公司进行投资。
在对低碳行业风险投资概况进行综述之后, 从投资价值的角度将低碳行业和其他行业进行比较, 图2是2009年统计的最具投资价值行业分布情况,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低碳能源和环保列居首位。
四、低碳经济模式下的风险投资前景预测
前面通过对低碳行业的风险投资数据和图表的分析, 低碳经济模式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受到了投资者们的青睐。风险投资是众多投资方式的一种, 风险投资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权益投资, 投资者们为了获得公司上市和退出时的高额收益, 还要为初创期的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前面说到了低碳经济模式的可持续性发展优势, 这一点是风险投资决策时的一个主要决策因素。所以,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 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风险投资者涉足低碳领域, 既促进了低碳行业的高速发展和繁荣, 同时也为风险投资者提供了一片全新的投资领域。由于低碳经济是一种绿色经济, 不仅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同时也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所以, 在今后几年中政府必将会持续出台相关政策推动低碳经济在我国的发展, 这些政策也将为投资者的资金进入低碳领域敞开了大门。综上所述, 在未来几年里, 风险投资与低碳经济模式的结合将是投资领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冯之浚, 周荣, 张倩.低碳经济的若干思考[J].中国软科学, 2009 (12)
[2].王仕军.低碳经济研究综述[J].开放导报, 2009 (5)
[3].任卫峰.低碳经济与环境金融创新[J].上海经济研究, 2008 (3)
[4].王遥, 刘倩.中国的低碳经济选择和碳金融发展问题研究[J].投资研究, 2010 (2)
【2011服装行业前景分析及预测】推荐阅读:
2023-2028年中国服装零售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12-02
服装行业前景10-06
中国服装行业SWOT分析及国际化战略11-07
服装行业竞争对手分析07-29
2023-2028年中国农业科技行业市场发展战略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07-05
外贸服装行业分析报告12-05
2023年中国服装行业投资分析08-18
服装行业消费者行为分析调研报告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