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共13篇)
1.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篇一
第五单元 我们和我 《儿童和平条约》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讨论交流,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儿童们的的美好心愿。
过程与方法:
在朗读、讨论、感悟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从小维护世界和平的美好情感,并鼓励学生能为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从小维护世界和平的美好情感,并鼓励学生能为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教学重点:在朗读、讨论、感悟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从小维护世界和平的美好情感,并鼓励学生能为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难点:在朗读、讨论、感悟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从小维护世界和平的美好情感。教学准备:查找有关刘玲的资料 教法:导读法 学法: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揭题质疑
1、同学们,你们课前查阅《儿童和平条约》了吗?知道的请举手。
2、学生互相交流查阅资料的情况。
3、教师简要介绍和儿童和平条约的内容。二 初读课文、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 2.个别学生读课文 3.学生齐读课文 三 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读了课文,你觉得宣告是什么意思?
2、全世界儿童向世界宣告了什么?(未来的世界应该和平,没有战争、破坏、仇恨,人类应共享大自然的恩惠,共创美好的生活。)
3、你从这个条约,想到了什么?可结合语文天地中的“畅所欲言”进行,让学生说说从电视和报纸上看到、听在战争、饥饿的地方,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希望,使学生们感受到世界和平是靠大家共同维护的,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四 布置作业:写一篇读后感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
学习目标:
1、在朗读、讨论、感悟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从小维护世界和平的美好情感,并鼓励学生能为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2、激发学生从小维护世界和平的美好情感,并鼓励学生能为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教学重点:在朗读、讨论、感悟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从小维护世界和平的美好情感,并鼓励学生能为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难点:在朗读、讨论、感悟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从小维护世界和平的美好情感。教学准备:查找有关刘玲的资料 教法:导读法 学法: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一 朗读感悟,体会情感
可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和平的理解,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学生读课文,互读,指名读,齐读,自读。
二 学生生字词
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运用不同的方法识记。学习中,重点对易读错、易写错的字多加指导。需要注意字形的字:予(四笔写成),惧(右边是笔)。
三 深化主题,拓展延伸 四 布置作业: 书写生字词
板书设计: 儿童和平条约 没有战争、破坏、仇恨 共享大自然的恩惠 共创美好的生活
课后反思:
《说声“对不起”》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
找出文中描写心理活动的语句,反复朗读“我的嗓子眼儿像堵了块石头似的,连一个字都吐不出”这句话,联系上下文体会 “我”的心情。、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讨论交流,明白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小学生做错了事就应该主动道歉,承认错误。教学重点:通过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讨论交流,明白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小学生做错了事就应该主动道歉,承认错误。
教学难点:找出文中描写心理活动的语句,反复朗读。教法:洋思教学法 学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题质疑
让学生收集文明用语,并说说每句话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用。板书课题:说声“对不起”
二、初读感知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思考问题:“我”为什么应该和陆叶说“对不起”?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小作者的表现:开始是怎样的?(紧张害怕)后来是怎样的?(鼓起勇气,超越自我)、是什么力量让他这样做的? 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 课文第四自然段先写周围的 “静得出奇”,再写我的感受“我的嗓子眼儿像堵了块石头似的,连一个字都吐不出”这时,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感受,想象小作者当时的心情,最后写“我”的表现及心理活动,抓住“愣愣”“不敢看”体会作者的心情。
在体会第四自然段时,让学生把描写感受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找出来,使作者心情与教室里静得出奇形成对比,然后读读上下文,想想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动,最后把体会出的紧张、害怕的心情读出来。
四、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
学习目标:
1、通过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找出文中描写心理活动的语句,反复朗读“我的嗓子眼儿像堵了块石头似的,连一个字都吐不出”这句话,联系上下文体会 “我”的心情。、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
3、通过讨论交流,明白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小学生做错了事就应该主动道歉,承认错误。
教学重点:通过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讨论交流,明白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小学生做错了事就应该主动道歉,承认错误。
教学难点:找出文中描写心理活动的语句,反复朗读。教法:洋思教学法 学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文内容
二、学习生字词、通过预习你已经学会了哪些生字?、还有哪些生字你没学会?有什么困难? 本课生字较多,可以分类教学。
“陆 陈 眶 秒 ”可联系实际理解字义
“挨 超 划 搓 谅、歉、凑、束、等” 在学习课文时结合语言环境理解字义、书写。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给每个生字组词。
三、布置作业:抄写生字词。板书设计: 说声“对不起“
紧张、害怕 鼓起勇气、超越自我
课后反思:
《语文天地 五》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
学习目标:
1、积累词语、句子,知道怎样把句子写具体。
2、阅读《一朵小花》,、搜集资料填空,激发学生与世界小朋友友好相处的情感。
3、通过合作画《海洋世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过程:
一、辨析形近字和同音字、开火车认字
区分每组字的用法,找出不同之处、组词,尽量多组,看谁组得又多又好。、再找找这样的同音字。
二、抄写易错字、说说带点的字应该注意拿一部分、抽几个学生到黑板上书写,要求正确、注意字的笔画、笔顺及间架结构、读读本单元课文,再挑选一部分自己喜欢的词语抄下来。
三、抄写词语、因为在课文学习时学过,改成听写。正确、注意字的笔画、笔顺及间架结构、选择词语造句
五、积累词语、反复朗读,说说成语的妙用。、说说这些词语在构造上有什么特点?、说说这样的形式的成语,越多越好。
例:情深意重 情理难容 情同手足 情至意尽 心灵手巧 心旷神怡 心平气和 心满意足 心领神会
六、找反义词、让学生说说词语的意思,在明白词语意思的基础上,说出她们的反义词。战争 和平恐惧 镇定 悲伤 欢乐 灿烂 暗淡 仇恨 热爱 洁净 肮脏 收获 损失 认真 马虎
七、比较句子、反复朗读,体会句子的不同之处。、小结:把人物的神态、动作说清楚,句子就具体了。齐读写得具体的句子,再次体会。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
《画里少了什么》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让他们明白 只有分工合作、齐心协力才能画好丰富多彩的海洋世界。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只有分工合作、齐心协力才能画好丰富多彩的海洋世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只有分工合作、齐心协力才能画好丰富多彩的 教学难点:让他们们还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只有分工合作、齐心协力才能画好丰富多彩的海洋世界。
教法:洋思教学法 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准备四张白纸,课后让每个小队合作完成《海洋世界》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揭题质疑
同学们,你们见过海洋吗?请大家观看录相 放 海洋景象。海洋世界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然后提示课题。二 初读课文、自主学习.
1.思考:画里到底少了什么?为什么少?
引导学生直接读文中老师和同学们的对话,知道画中少了海洋生物。“那我们这幅画里为什么只有大鱼呢?”引导学生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认真读课文倒数第二自然段,体会其中的道理。
2.在同学们读懂了课文的基础上,再次审题。引导学生从画中少了丰富多彩的海洋生物,少了大家分工、合作的精神这两方面加以体会,这时说一说,如果是你,怎么做?使学生在自悟自得中,真正体会到集体要做好一件事,需要大家分工合作,重要的事要有人做,次要的事也要有人做的道理。
3.读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如果你也参加,会画什么? 三 检查自学,指名反馈 四 课时小结 五 作业布置
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第三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
学习目标:
1、让他们明白 只有分工合作、齐心协力才能画好丰富多彩的海洋世界。
2、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只有分工合作、齐心协力才能画好丰富多彩的海洋世界。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只有分工合作、齐心协力才能画好丰富多彩的 教学难点:让他们们还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只有分工合作、齐心协力才能画好丰富多彩的海洋世界。
教法:洋思教学法 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二、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思考:画里少了什么?
2.从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在预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运用学过的识记生字的方法记住字形。学习中,让学生说说是如何记住如下几个字的:绘、搬
三 朗读感悟,体会情感 四 深化主题,拓展延伸
最后,让学生把自己想画的内容画朗读感悟,体会情感在前面的画上,与语文天地中的 “画一幅真正的《海洋世界》”。
板书设计: 画里少了什么
要联合画好海洋世界就要分工合作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
学习目标:
1、阅读《一朵小花》,、搜集资料填空,激发学生与世界小朋友友好相处的情感。
2、通过合作画《海洋世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过程:
一、自读《一朵小花》
1、自由读诗歌,想想作者为什么愿是只幸福鸟?
2、作者想去哪些地方看看?为什么?
3、你觉得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我们应该怎样读出作者对幸福、美好的向往?
5、反复练习朗读你自己喜欢的段落。、同桌间互相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6、、文中还有些什么知识你不懂?
7、鼓励学生课外自己查找资料并进行交流。
二、根据要求收集资料填空、读题目中的范例,弄清题目要求的形式。三、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
四、在理解的基础上照样子练习。
五、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不同角度来表达,例如:肤色、个子、爱好等。
第五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
一、自我介绍
向同学介绍自己时,要有一定条理。
可以先介绍姓名,在哪儿居住,再说说自己的爱好是什么,有什么优点、缺点„„说话时声音要响亮。
听的同学要认真,不要随便插话,等别人讲完后再评 介绍时可以辅以自己的照片、作品等。
二、口语表达、找一找什么地方有战争?有饥饿?、面对这些现象,你想说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自由交流。
三、金钥匙
读读丁丁冬冬的对话,理解对话内容。
翻开课本看看有哪些注释,分别解释的是什么?
四、自检
自己对照当好小评委的要求,看看自己做到了哪些方面? 说说自己打算以后怎样当好一名小评委?
五、延伸活动
小组成员合作完成《海底世界》的画,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课后反思:
2.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篇二
板书课题, 导入新课, 首先让学生交流对庐山云雾的整体感受, 然后直奔中心, 揭示出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两大特点, 并融合“庐、姿、幻”三个生字的教学。
【片段回放】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 (生齐读课题)
师:“庐”是生字, 半包围结构, 伸出手跟老师一起写。 (师范写, 生书空)
师:课前同学们已经读了很多遍课文了, 庐山的云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可以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说说。
生:如诗如画。
师:这是你读完课文的独特感受, 很好。
生:我觉得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
师:书读得很认真。把这个词写到黑板上。“姿”是生字, 没有把握写对, 可以先看看书。 (生上黑板写)
生:飘飘欲仙。
师:云雾给庐山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漫步山道, 你会有种似仙的感觉。
生:流连往返。
师:如果有幸去庐山游玩, 一定会让你流连忘返。
生: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
师:把这个词写到黑板上来。 (生上黑板写)
生:庐山的云雾变幻无常。
师:来写这个词。 (生上黑板写)
千姿百态
瞬息万变瞬息万变
变幻无常变幻无常
师: (指黑板) 都写对了吗?
生:“幻”的右半部分多了一撇。
师: (边讲边修改) “幻”的右半部分是横折钩, 没有撇。伸出手, 我们一起来写写这个字。
师: (用红色粉笔标示重点笔画) 我们不仅要把字写正确, 而且要写得美观大方。“姿”下面是个“女”, 横划要拉长, “幻”要写得左高右低, 才好看。
师: (指板书) 同学们了不起, 通过课前认真地读书, 表达出了自己对庐山云雾最直接的感受。课文主要写的就是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两个特点。
【点评】
以学定教, 在学生充分读书, 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开始本课的教学, 直接而极富针对性。先谈对庐山云雾的整体感知, 此时学生的感受是零散的, 有对庐山的感受, 有谈游客的感受, 教师加以引导, 点明庐山云雾的两大特点:千姿百态、瞬息万变。同时融入生字教学, 将听、说、写整合成综合性实践活动, 教学变得简单而有效。
【板块二】
从“千姿百态”一词入手, 释义, 找出庐山云雾的几种姿态;质疑, 对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思考, 边读句子边想象庐山云雾的姿态;板画, 反馈纠正对词句的理解;朗读, 读出画面和意境;背诵, 寻找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片段回放】
师: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什么叫做“千姿百态”?
生:有很多种姿态。
师:从哪里看出来?
生:“千”和“百”。
师:这里的“千”和“百”不是实指一千种一百种, 而是指很多种姿态。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中有几句话具体写出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 找到这些句子, 用波浪线画出来。
师:一边画一边想, 庐山的云雾有哪几种姿态?
生: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 就像戴在山顶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 就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 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 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生说师板书:……像……像……;……是……是……)
师:作者用上了打比方的方法写出了庐山云雾的几种姿态。
师:仔细读读这几句话, 看看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作上记号。
生:什么叫“笼罩”?
生:我不理解“天幕”。
生:什么是“弥漫”?
生:“缠绕”是什么意思?
师:同学们找出的大多是词语, 我们以前曾经学过解决词语的方法有很多, 可以查字典, 也可以联系上下文, 今天老师再教大家一个方法, 把这些词语放进句子中读一读, 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 (师板书“想象画面”并画山峰)
师:你的头脑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谁来画“像白色绒帽一样的云雾”?
师:哪些同学想来画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
师:“弥漫山谷的云雾”谁来画?
师:“云雾遮挡山峰”又是怎样的画面呢? (生画)
师:看一看黑板上同学画得和你刚才头脑中浮现的画面一样吗?
师:他们画得对吗?
生:第一幅图画得是对的, 因为书上说“笼罩”在山头。
师:对, 像这样像笼子一样盖在山头就叫“笼罩” (板书:笼罩) 。“笼罩”是生字, 上下结构, 写的时候要注意“罩”的三部分要写得紧凑些, 上下结构的字竖画写短了才好看。
生:云雾弥漫山谷, 就是山谷里面到处都是云雾, 画得是对的。
师:山谷间到处都充满着云雾, 这就叫“弥漫”。
生:把整个山峰都遮挡起来了画得也是对的。
师:所以书上说像巨大的天幕, 好像从天上垂下来的幕布一样。
生:那些缠绕在山间的云雾没有画出来。
师:如果老师是庐山的一座山峰, 同学们是云雾, 会怎样把我这座山峰缠绕住呢? (学生上台作围绕状, 师板画) 云雾就这样像一条条玉带缠绕在山间。
师:作者就是这样, 抓住云雾姿态的特点, 用准确的词语表达出来。这段话不仅用词准确, 使用标点也很有讲究, 仔细看看, 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第一句话是句号, 和后面的句子没有关系, 所以用句号。
师:不是没有关系, 而是这句话是总的来写云雾千姿百态的特点, 后面是具体的来写。还发现了什么?
生:第一种姿态和第二种中间是一种新的标点。
师:这就是分号, 前一种庐山云雾的姿态, 后一种也是, 中间并列, 所以用上分号。
生:但两种姿态中间用的却是句号。
师:虽然都是写庐山云雾的姿态, 但是前一句话和后一句话的句式发生了改变, 所以中间用上了句号。 (师相机板书“;”“。”)
师:这么贴切的比喻, 精妙的语言, 真值得我们背诵积累下来。有没有什么好方法来背诵?
生:可以多读几遍。
生:可以想象画面来背。
师:想象画面既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 又可以帮助我们背诵, 好方法。如果没有把握的同学, 也看着我们刚才画的图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图上有四种庐山云雾的姿态 (师在每一种云雾的上方标上1、2、3、4的序号) 自己试着背一背。 (生自由背诵)
师:谁来背? (生背)
师:我们一起看着图来背。
【点评】
中年段阅读目标指出:能联系上下文, 理解词句的意思, 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学生对课文中描述庐山云雾的几种姿态似懂非懂, 其中对“笼罩, 遮挡, 天幕”等词语的理解成了主要障碍, 如何扫除这些障碍?教师找准契合点, 教给学生“边读书边想象画面”的方法, 选取“板画”这一方式, 去激活潜藏在学生内心深处的兴趣感知, 通过不断地点拨、指引, 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中获得充分和谐的整体发展。
组块教学突破了传统的线性教学模式, 以读为主, 读中质疑, 思考释疑, 其间穿插板画。板画, 既是学生理解、感悟、体会的过程, 又是教师反馈、检查、点拨的过程。教学中, 引导学生思考、发现, 学生兴趣盎然, 课堂氛围紧张而活泼,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疑问, 提高了语文素养。
【板块三】
从“瞬息万变”一词入手, 体会庐山的云雾怎么变化的。接着, 让学生将“瞬息万变”和“变幻无常”进行置换比较, 更进一步体会云雾变化之快、变化之多, 朗读加深体验, 并在此基础上背诵。
【片段回放】
师:庐山的云雾不仅千姿百态, 而且瞬息万变。是怎么变的?
生:由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变成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 从四蹄生风的白马变成漂浮在北冰洋上的冰山。
师:这里的“瞬息万变”可不可以换成前面的“变幻无常”?
生:不可以, “变幻无常”是指变化没有什么规律。
师:“瞬息万变”呢?“瞬息万变”和“变幻无常”都是表示变化, 但完全一样吗?“瞬”指什么?
生:一瞬间, 一眨眼。
师:“息”是呼吸, 一眨眼一呼吸云雾已经是“万变”了, 这说明庐山云雾变化非常快而且多。同样是变化, 但侧重点是不一样的, 所以不能互换。
师:从课文中哪些地方看出庐山云雾变化很快?
生:刚刚是。
生:转眼间。
生: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
师: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读出变化速度的快。 (生齐读)
师:这段话写了庐山云雾的几次变化?
生:两次。
师:书上明明只写了两次, 为什么却说“万变”呢?
生:因为还有很多变化, 书上用省略号表示出来了。
师:透过省略号, 闭上眼你一定能看到很多云雾的变化。
师:一起来背一背这段吧。 (背诵略)
师:课文的第二、三段有相同的地方, 发现了吗?
生:都是先写云雾的特点, 再具体地去写。
师:这种结构叫做“总分”, 同学们在描写其他景物的时候可以用上这样的写法, 并试着用上分号。
【点评】
语文教学教什么?当然是引导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感受语言温度, 揣摩语言规律, 习得语言技巧, 提升语言质量。在这一片段教学中, 教师紧紧抓住“瞬息万变”, 以点带面, 形成以比较、朗读、想象为一体的训练综合体, 让学生体会庐山云雾变化的快和多, 充分感受庐山云雾的神奇之处。
3.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篇三
义务教育教科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66—67页《左右》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能力目标:通过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知识目标: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其相对性。
三、教学重点
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四、教学难点
理解左右的相对性,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五、教具准备
文具、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左右
师:同学们,回答问题时要举起那一只手?(生:右手)
师:那另一只手就是……(生:左手)
师:同学们知道的真多!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左右”(板书课题)
师:知道这两个字的请举手,你举的是哪只手?
师:你会用右手做哪些事?
师:你的左手又会做什么呢?
师:你们的小手真能干,左、右手要多锻炼,特别是左手,会使我们的小脑袋越变越聪明。看来,左手、右手真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同学们看看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的一对好朋友吗?找找看。下面,同学们同桌说一说。
师:认识了这些好朋友,现在我们就用左右手活动活动,好吗?我们一起来玩“我说你做”的游戏。老师发指令,同学们来做动作。发出指令后,看谁做得又对又准。准备好了吗?开始!(由慢到快)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拍拍你的左腿,拍拍你的右腿;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左手抓右耳,右手抓左耳。
师:除了身体有左右之分外,你们的座位也有左右之分。同桌之间互相说说你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左边有几个同学?右边有几个同学?你在谁的左边?在谁的右边?
(二)实践操作,理解左右
1.摆一摆
师:做完了游戏,我们再来活动一下双手。同桌合作,老师下口令,你和同桌按照老师的口令摆放。“请你在桌上摆一块橡皮,在橡皮的左边摆一枝铅笔,在橡皮的右边摆一个铅笔盒,在铅笔盒的左边,橡皮的右边摆一把尺子,在铅笔盒的右边摆一把小刀。”(同桌合作完成。屏幕出示摆放顺序:铅笔、橡皮、尺子、铅笔盒、小刀。)
师: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生:摆在最左边的是铅笔。)
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生:摆在最右边的是小刀。)
2.数一数
师:从左边数,橡皮是第几个?(生:第2个。)
师:从右边数,橡皮是第几个?(生:第4个。)
师:为什么同一块橡皮,一会儿排第2,一会儿排第4?(生:因为数的方向不一样。一次是从左边数,一次是从右边数。)
师:同一物品,按左右不同方向去数,顺序也就可能不同。
师:从左边数铅笔盒是第几个?再从右边数铅笔盒是第几个?(生答略)
3.猜一猜
师:在文具盒的左边,在橡皮的右边,它是谁?(生:尺子。)
师:为什么同一把尺子既在左边又在右边?(生:和铅笔盒比它在左边,和橡皮比它在右边。)
师:同一物品,和它比较的物品不同,它的位置也不同。(课件出示淘气、笑笑、机灵狗座位图,学生观察验证)
(三)联系实际,体验“相对”左右
1.想一想
师:刚才同学们解决了那么多困难,请你们再回答老师一个问题:我跟大家面对面站着,(师举起右手)老师举起的是右手还是左手?
师:请同学们把右手举起来,再想想老师举起的到底是哪只手呢?请同桌同学讨论一下。
师举着右手转身与学生同向,证实结论。
师:可是为什么看上去和同学举的手是相反呢?(生:因为老师和我们面对面。)
师:同桌的同学都举起右手,面对面看看,发现了什么?(生:我和我同桌的右手正好相反。)
师:对了,我们面对面站着,因为方向相对,举的右手就会刚好相反。
2.举手比赛
师:老师想和同学举手比赛,愿意吗?看谁举得又对又快。(师生面对面站着,师举左手,生举左手,师举右手,生举右手。师与最快的同党握手表示祝贺。)
3.握握手(要求同桌同学面对面站)
师:刚才我们是用哪只手握手的?
师:对了,我们同别人握手时,一定要用右手,下面就请你和对面的同学握握手,用你的左手拉拉钩。
4.师:老师还有个问题要请教聪明的同学,上楼梯应靠哪边走?下楼梯呢?(屏幕演示同学们上下楼梯的情景。)
师问:他们都是靠右边走吗?当学生争持不下时让他们去体会:把教室中间走道当楼梯,①女孩子从后往前走为上楼梯,男孩子从前往后走为下楼梯。②指导学生举着右手表演:女孩子上楼后又顺势下楼,男孩下楼后又上楼。
小结:方向不同,左右不同。我们不仅上下楼梯时,而且平时在马路上行走时,都要像这些小朋友一样靠右走,一个接一个,不要拥挤,有秩序地走,以免发生事故。做一个讲文明、守秩序的好孩子。
(四)联系实际,运用提高
1.出示停车场情境图,(书本上67页的第4题):
师:淘气在小明家玩了好一会儿,现在要回家了,他要坐的车是停车场里从右边数的第五辆大客车,小朋友们:
①你看到了几辆车?
②树林后藏了几辆车?
③停车场一共有几辆车?
2.看书填空。
(五)自主评价,拓展延伸
师:你们认为自己这节课表现的怎样?认为自己表现的很出色的,在书本67页的左上角画一个圆圈,右上角画一个三角。
师:请同学们回去后在生活中找找左右,并和爸爸妈妈说一说。
4.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篇四
班级
姓名
成绩
本学期的学习列车已驶入准终点,现在让我们认真回忆本学期的学习,拿起手中的笔,为这学期的学习画上圆满的句号。亲爱的同学们,相信自己一定行!
一.识字、写字、我能行!
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音。
⑴寒《hán hàn》冷的冬天到了,北风呼啸《sù
xiào》着。
⑵早晨五点钟,清洁工就开始了他们一天辛苦< fàn>>起了层层微波。⑷.丑小鸭感到非常孤< hū>>单。 ⑸.清晨< ⑹.这枚小巧玲珑< Wēi wǔ yán lì xū ruò chén jìn jiàn kāng ()()()()()qī fù yú kuài zhào gù Wēi xiǎn dào qiàn () () () () ()3.我能对号入座。决 觉 绝 ()定 ()得 ()对 洒 酒 喝() ()水 ()落 竟 竞 ()然 ()赛 ()争 做 作 坐 座 放学后,你要抓紧时间— —业。 乘公共汽车时,不要忘记把——位让给老人——。 向 相 象 像 这里的景——很美,好——在梦里见过。他的——貌很——奶奶。 我们要——雷锋学习,——他那样助人为乐 二.词语积累我真棒!1.照样子写词语。 圆溜溜 () () 春风化雨(写出含春的词语)() () 快快乐乐 () () 2.错别字门诊。 ⑴小船儿轻轻飘荡,迎面吹来凉爽的风。()⑵老师表杨了我,我的心里跟吃了密一样甜() ⑶那是个睛朗的日子,只见藏龙山上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不同的水池。()⑷海面倒应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饶着绿树红墙。()3.写出加点字的反义词。 ⑴教室里安静()下来,同学们开始认真地画画。⑵在我心里我不知道以责备()自己多少遍了。⑶变小草,绿的生辉,变小花,开的漂亮()! ⑷他像小鸟一样悠悠地飞翔着,慢慢地安全()降落()在地面上。4.选择十二生肖的动物放在合适的位置。 ()拿耗子——多管闲事 ()吃辣椒——抓耳挠腮 叶公好()——口是心非 老()钻风箱——咬文嚼字 亡()补牢——为时不晚 ()鼻子插葱——装相(象)三.句子大练兵。 1.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好像在打酣。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 2.解放军叔叔迅速地扑灭了大火。(改成把字句) —————————————————— 3.常常 一些 人类 方法 用 帮助 奇妙的 记忆(连成一句话)———————————————————— 4.斜刺里两只老鸟箭也似的飞来,接住了它,衔上巢去.。这个句子中把——-比作————。 我还会仿写一句 ————————————。 5.《老北京的春节》一文的作者是老舍写的。(病句门诊)————————————————。 6.我喜欢听雪花飘落的声音。(使句子变得更具体)我———喜欢听雪花————飘落的声音。7.按一定的顺序给句子编上序号。 ()小白兔又跑去问小蜜蜂:“太阳光是红色的。”()太阳光是什么颜色的呢? ()为什么他们说的不一样呢?小白兔就去问彩虹阿姨。()小白兔跑去问小鸟,小鸟说:“太阳光是绿色的。”()从彩虹阿姨那里,他知道了太阳光有七种颜色。四.精彩课文内容回放。 1.在本学期里,我们学习了几首古诗,你会默写————(古诗的名称),它的作者是———,———朝人。请你写出其中的两句:————————,————————。 2.《掩耳盗铃》这则寓言的含义是:——————————————————————。你还能写出几个寓言成语吗?(至少写三个)——————、——————、—————。 4.这学期,我们认识了——————的意大利少年,——————的陈刚,————————的丑小鸭。对了,你还掌握了名言————————————————。五.口语交际,我能行! 宝鸡正在创全国文明卫生城市,然而几个小朋友在大马路上翻越栏杆,请你用得体的语言说服他们注意安全,不要翻越栏杆。 —————————————————————————————————— ————————————————————————————————————。六.阅读驿站 星期天的早晨,我兴冲冲(chòng chōng)地随妈妈一起到离家不远的菜市场买菜。 这里的蔬菜又多又好。西红柿个大皮薄,让人看着就想吃。嫩绿的黄瓜遍身是刺,有的头上还顶着小花呢。紫色的茄(qié jiā)子有圆的,有长的。油菜新鲜极了,有的叶片上还有露(lù lòu)珠呢!还有雪白的萝卜、细长的丝瓜、翠绿的柿子椒、胖胖的冬瓜------ 我和妈妈边走边买。首先选中的是一位阿姨卖的扁豆,我走上前去问:“阿姨,你的扁(piān biǎn)豆多少钱一斤?”阿姨笑着说:“小姑娘,6角钱一斤,你买多少?”“太贵了,5角钱一斤吧!”一旁的妈妈开始讨价还价。阿姨犹豫了一下,和和(hé huó)气气的说:“行,您买多少?”见阿姨答应了,妈妈就挑了一些,一过称,刚好二斤,妈妈付了钱,我就高高兴兴地拎起菜往前走。接着,我又看见了爸爸爱吃的土豆,赶紧跑过去,挑了几个大的,叫妈妈买了下来。最后,我们又来到了一个小伙子的摊位前,买了一大块冬瓜。 回家的路上,我和妈妈有说有笑,满载(zài zǎi)而归。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3.读第三自然段,写出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4.把文中描写蔬菜颜色的词语抄写在横线上。—————————————————— 5.我和妈妈买回了什么商品? ————————————————————。七.习作天地,让你大显身手! 你和你的小伙伴之间发生过那些事情?比如:相互鼓励、相互帮助的事情,发生的误会有相互原谅的事情-------选一件你印象特别深的写下来。注意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语言要具体,注意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题目自拟。 你真棒!祝贺你全做完了,可要细心检查哟 答案: 一(22分) 1(3.5分).hán xiào xīn kǔ fàn gū chén ling lóng 2.(10分)威武 严厉 虚弱 沉浸 健康 欺负 愉快 照顾 危险 道歉 3(8.5分).决,觉,绝;酒,洒,洒;竟,竞,竞;做,作,座 坐;象 像 相 像 向 像.二(14分) 1(3分).略;2(3分)漂,扬,蜜,晴,映,绕。3.(5分)吵闹,表扬,丑陋,危险,上升。4(3分).狗,猴 龙 鼠 羊 象.三(17分).(1-6题各2分,7题5分) 1.略2.解放军叔叔把大火迅速地扑灭了。3.人类常常用一些奇妙的方法帮助记忆。4.把老鸟比做箭(略)5.删掉“的作者”或“写的”6.略7.3、1、4、2、5 四.(12分1.题的第二空、第三空为0.5分外其余均为1分。)1.略2.做了坏事,想叫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自作聪明的结果是自己害自己。4.略。 五(3分)(略) 六(9分).1(3分).chōng qié lù biǎn hé zài 2.(1分)这里的蔬菜又多又好。3(1.5分).首先,接着,最后4.(2分)嫩绿 紫色 雪白 翠绿5.(1.5分)扁豆 土豆 冬瓜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文。1.大家喜欢下雪吗? 2.讲述:四十几年前,在我国的胶东半岛上,下过一场大雪。当时,正是自然灾害严重,农业欠收的时候,这时候下一场雪是多么的及时啊!著名作家峻青怀着异常高兴的心情写了一篇文章《瑞雪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整体感知,学习字词。 (一)学习字词 1.师范读,生边听边划记生字词。2.认读生字,相机释义。 瑞雪 胶东半岛 骤然 彤云密布 簌簌 万籁俱寂 咯吱 嗬 眺望 粉妆玉砌 投掷 3.给生字扩词。4.比较形近字。 瑞 端;眺 挑 逃 桃;掷 郑 5.默读课文,推荐好词语,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答疑。 (二)整体感知课文 1.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2.生有感情的自课文,对照金钥匙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思考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4.师总结: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4部分,一、下雪前; 二、下雪时; 三、下雪后; 四、点题,赞扬雪景。 三、再读课文,要求准确流畅。 1.点名读,师生评议。主要侧重字音准确,是否流畅等。2.全班齐读。 第二课时 一、旧知导入。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二、学习课文,理解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读课文,思考:下雪前,天气有什么变化? 2.齐读课文,说说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能不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一段的主要内容?(板书:骤然变冷)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齐读课文,思考:这是一场怎样的雪?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2.默读课文,找出这一段的的象声词,说说它们模拟了怎样的声音。3.自渎课文,想想这一段怎样才能读得更好。 4.总结:“开始的时候,还伴着一阵小雨。”——读得轻、快。“大片大片”“彤云密布”——读得厚重。“夜里……”——读得轻,脆。 5.师范读。生揣摩,再读。给本段课文加上小标题。(板书:雪大夜静)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师范读课文,生思考105页填空题:雪后的景色,先写(),再写人;先写色彩,再写();先写静,再写();先写(),再写近处。 2.课文,找到写“景物、人物”“色彩、声音”“静景、动景”的句子,读给老师和同学听。 3.读下面2组句子,说说哪句更好一些,为什么? 那些落光了叶子的树木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那些落光了叶子的树木上,挂满了银条儿。 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挂满了雪球儿。 4.指导朗读。试一试,怎样才能读好这一自然段。强调读好“嗬”“蓬松松沉甸甸” “毛茸茸亮晶晶”等词语。比较枯枝被积雪压段的“咯吱”声与人踩在雪地上发出“咯吱咯吱”声的不同读法。 5.总结:通过语速语调的轻、重、缓、急表现人们雪后的愉悦心情。6.根据老师的指导,有感情的读课文。说说这一部分用一个什么样的标题合适。(板书:景美人欢) (四)学习课文第四部分。 1.齐读课文。说说作者向我们描写了哪些“图画”。2.师生补充“瑞雪兆丰年”的理由。 三、总结全文。 1.说说你学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收获? 2.你还有什么疑问? 3.齐读课文。 一、学情分析 经过两年的小学生活,孩子们基本懂得了学习的习惯和常规。但孩子们由于存在着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从上学期的学习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达到该册的目标要求。但仍有少数同学学习态度的问题,有待于今后积极引导,以让他们达到学段目标。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四个领域,八个单元。 1、数与代数:a主要学习一位数乘(除)多位数的口算、笔算。结合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一位数乘(除)多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会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两步运算。b学习质量单位——千克、克、吨。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吨;了解千克、克、吨的实际大小。掌握千克、克和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吨有关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c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平年、闰年,能判断平年和闰年。体会引入24时记时法的必要性,认识24时记时法。感受时间中的数学问题,培养时间观念。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空间与图形:a学习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并学习从多方位观察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b学习周长的概念,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认识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3、统计与概率:学习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4、实践活动:本册教材在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中,配有题材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呈现形式多样化的应用问题和实践活动。除此之外,还安排了“搭配中的学问”“交通与数学”“时间与数学 (一)”“时间与数学 (二)”四个专题活动,让学生综合运用这一阶段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三、主要措施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体验。 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5、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6、注重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7、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关键词】教学设计;《小鹰学飞》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目标预设】 知识和能力: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认识两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过程和方法:学会自读课文,圈画重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 【重点、难点】 1.掌握生字词,熟读课文。2.学会自读,做到不跟读,不指读。 【教学过程】 一、引导看图,课题导入 1.师:蓝蓝的天空是鸟儿的天堂,有谁知道在蓝天中哪种鸟儿飞的又快又高,捕猎时又特别凶猛?(生:老鹰) 过渡:对!老鹰是天空中最优秀的猎手,它能够在几千米以上的高空中飞行,他的飞行本领是它制胜的法宝,可是大家想不想知道小鹰是怎样一步步成长起来最终成为鸟中霸王的呢? 2.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小鹰学飞》(指向课题),来看一看这只小鹰是怎样学飞的。请大家齐读一遍课题。(生:小鹰学飞。) 3.板书课题。(1)正音:“鹰”是后鼻音;(2)记忆字形:“鹰”是一种鸟,所以下面是个“鸟”字。 二、初读课文 1.先请大家自己朗读课文,在读的时候,老师有几个要求:(1)读第一遍,给文章标号自然段。(2)读第二遍,在生字下做记号,碰到难读的重点拼读。(3)读第三遍,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自读情况。过渡:现在老师要来检查你的读书效果咯,咱们的这一个环节叫“字词王国游一游”,先来看看老师的这些字词你是否会读了呢?谁来做第一排字词景点的小游客?(1)检查生字字音掌握情况。①出示词语(小鹰跟着摇摇头,不算拼命指了指 急促总算鼓起劲头顶盘旋好吧)。②指名看拼音读词语。过渡:下面就让我们变身成为一只只小鹰,看哪只小鹰能顺利的飞到句子世界里去,去看看句子世界的风景好不好?(2)重点检查几个难读的句子。①出示:小鹰只好鼓起劲,跟着老鹰拼命向上飞。②出示:小鹰一抬头,只见白云上面,还有几只鹰在盘旋呢!(3)检查课文标段情况。①指名说说本课共有几个自然段?②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读后师生共同评议、正音。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的谁和谁?讲的是它们之间的什么事?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三、再读课文,了解主要脉络 1.是啊,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小鹰和老鹰妈妈的故事,小鹰跟着鹰妈妈学习飞行,这个学习飞行的过程到底怎么样呢,小鹰跟着老鹰学飞行,它飞了几次,分别飞到了哪里?请小朋友再拿起书本,快速的读课文,找到答案,看谁找的又快又对?指名学生回答(相机板书:大树上、大山上、天空中) 2.同步理解课文。 (1)请同学们张开双臂,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我们现在就跟小鹰一样在空中学飞行,请扇动你的翅膀。①快看(课件演示)飞呀,飞呀,飞离地面,越飞越高,高高的大树已经在我们脚下了,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呢?(开心、得意、想大喊起来)指导朗读“我已经会飞啦。” 你能用“已经”说句话吗?②小朋友们,如果你是小鹰飞到了大树上,你会看到些什么呢?出示句式:飞到大树上,我看到了。③你们这群小鹰这么高兴,快看看我这只老鹰在干什么?(老师摇头)从我的动作可以看出,老鹰对小鹰说的话持什么态度?(否定,不满意)那你来做老鹰,试着读读它的话。④出示一二自然段。齐读。 过渡:可爱的小鹰们,听了老鹰的话,我们该怎么做呢?(继续往上飞)那让我们张开双臂继续往上飞吧! (2)播放课件,飞到了大山的上空。①现在小鹰已经飞到了大山的上空,这时小鹰又说了什么呢?②学生齐读:“我真的会飞啦。”③提问:小鹰这次说话与上次有什么不同?(出示比一比)(真的,已经)说明小鹰对自己很有信心。谁来把它朗读一下。④不要高兴得太早,看看我这只老鹰又在干什么?(出示句子)老鹰又摇摇头说(齐读老鹰说的话)⑤分角色朗读:我们请男同学来做可爱的小鹰,女同学做老鹰,老师做旁白一起把这两段话有感情地读一读。⑥如果你是小鹰,听到老鹰仍是说你不会飞,你会对老鹰说什么呢? 过渡:小鹰学飞的确是件不容易的事。两次学飞,老鹰都不满意,那小鹰又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打开书本把5—6两个自然段读一读。 (3)播放课件:飞到了天空上。①出示第5自然段,指名读。②小鹰这次怎么飞的呢?(鼓起劲,拼命是什么样子?谁来做做?)③小鹰飞得真拼命呀,这段话中还有哪个词告诉我们小鹰飞得很拼命呢?联系实际说说:你什么时候急促地喘着气?④现场体验:拿出跳绳请学生上台跳,全班观察他的状态,理解“急促地喘着气”让这个学生带着感受再读一读。问:他现在说话连不连贯?(不连贯,断断续续)课文中用了哪个标点来表示 ?(省略号……)所以,在这里“……”表示语气的停顿。⑤导读:小鹰飞得多卖力呀,让我们一起跟着小鹰向天空飞去。全体起立,张开翅膀,鼓起劲,拼命向上飞。(齐读第5段)⑥老鹰被小鹰坚定的信念,顽强的精神感动了,他不再摇头,不再否定,而是向头顶指了指说(齐读句子)小鹰看到了什么?(白云上有几只鹰在盘旋)理解:盘旋 四、小结课文 这节课我们初步知道了小鹰跟着老鹰学飞行,飞到了( )、( )、( )。 小鹰学飞可真不容易啊!下节课我们将细细体会小鹰学飞的全过程,相信你会有更多收获! 五、学习生字,理解字义 下面,让我们走进生字乐园,去学习几个生字吧。 1.出示生字:盘、旋、摇、顶。指名读。2.进行口头扩词。3.指名学生分析生字字形,记住两个新偏旁:盘:上下结构,认识新偏旁:舟。旋、摇、顶: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旋:新偏旁:方。4.师范写,生书空笔顺。5.学生描红,临写。6.师生共同评议。 本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除法》中第四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之后学习的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教材当中提供了《买新书》这样一个情境,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连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还要理解连除、乘除混合试题的运算顺序。教材这样编排的目的是在实际需要中理解运算顺序,不是强加给学生。就是希望学生能体会到数学是从自己身边的生活实际中来,又回到生活实际中去解决问题的学习。在实际教学之后,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1、针对《买新书》这一内容既有混合运算,又有数量关系,我在教学时,把重点放在数量关系的理解上。我觉得本课教学内容我安排的有点难。所以在学生掌握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时不一定能达到并驾齐驱的水平。那么在以后的学习中我还会有针对性的对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行练习。 2、数量关系的理解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先是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有充足的思考时间,然后借助课件直观演示和乘法、除法的意义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降低了难点。 教学反思 阜阳市颍州区颍西办事处魏庄小学 刘晓梦 2014.11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什么是周长》教学反思 阜阳市颍州区颍西办事处魏庄小学 刘晓梦 新课标告诉我们,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这节课上,我创设了多个层次的活动,引导学生不断丰富对周长的感知,不断加深对周长的认识,特别重视学生头脑中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成功之处: 1、对教材的扩展与加深。 课本中仅仅通过描两片树叶的边线就让学生认识周长,这是不够的,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尤其在一个新的数学概念的形成阶段,需要利用丰富的素材让学生充分感知其周长,因此,教学中设计了平面的直线图形、曲线图形,其中有规则图形,也有不规则图形以及树叶,让学生通过描边线认识它们的周长,这是对教材的扩展。 另外,“一周的长度”只是对周长宽泛的解释,要让学生理解有周长的图形必须是一个封闭的图形;明白而具体到四边形,即“四条边的总长度”;三角形,即“三条边的总长度”。让学生用具体化的语言解释周长,是对教材的加深。 2、在悟中学数学 悟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它体现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由表及里,由形象到抽象。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积累。 新课伊始让学生动手把树叶的外形描到白纸上,对周长获得初步感知,接下让学生说说周长的含义也只是以学生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进行的猜想,此时学生对周长的理解是浅层的、表面的当描周长、说周长、摸(指)周长及量周长环节结束时,学生头脑中对周长的理解已经越来越深刻了,那积淀在头脑里的概念不是教师说教式的灌输进去的,而是在学生丰富的体验中获得的。对概念的理解由浅入深,这就是悟。 3、操作的有效性。 让小学生动手操作是提高数学学习的有效策略之一,但切忌为了操作而操作,应该为了学习而操作。课上当全体同学动手描树叶的外形、摸周围物体的周长时,我适时强调:只描一周或摸一周;从一处开始,回到原处。并配上学生的演示、学生的讲解。这样就防止了学生错误的摸(指)法,做到有效。量腰围时,我让学生解释出什么是腰围,再让同学估计老师的腰围是多少厘米?然后让一同学给老师量腰围,其他同学当监督员,大家总结出量腰围的正确方法后,最后同学们根据刚才老师的腰围估计自己的腰围是多少厘米?同位再互相量一量腰围。这样促使学生锻炼了学生的估算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把刚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操作的目的性强。 4、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当学生说到用毛线绕腰围一周,再把用到的这段毛线拉直,在直尺上量出长度时,我适时地表扬:她用到了“转化”的思想,把曲的线转化成直的线。 当比较两个图形的周长时,我适时小结:平移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数学方法,你们应该很好的掌握。 败笔之处: 由于教学基本功不够扎实,课堂驾驭能力有些差,所以致使时间掌握的不合理,有点前松后紧。 再教设想: 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摸一摸,描一描,量一量,算一算等活动,认识周长。 2、结合具体情景,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3、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良好的情感态度。 重点难点: 认识周长,深刻感悟周长的含义。 教具准备: 课件、直尺、各种实物、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有两个小蚂蚁由于昨天晚上特别不听话,蚁爸爸罚他们绕运动场跑一圈,但是一只小蚂蚁跑后爸爸允许他去休息,而另一只却被爸爸罚跑两圈,这是为什么呢?(出示课件)。 观看蚂蚁爬树叶的动画(FLASH动画演示两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线爬,一只小蚂蚁爬了一周,而另一只小蚂蚁爬了一半) 师:为什么一只小蚂蚁休息了,而另一只小蚂蚁要被罚跑呢?休息了的小蚂蚁绕着树叶爬了多少,另一只呢? 指名回答,师根据回答,适当板书:一周的长度 师:真棒!一只小蚂蚁爬了一圈,也就是一周,而另一只小蚂蚁爬了一半(课件显示树叶一周的边线) 师:这个树叶一周的长度它有一个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吗?(树叶的周长)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什么是周长》(板书) 二、自主、合作探究 1、看一看 (1)课件播放,铅笔绕图形的一周,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2)课件播放,小明绕着操场跑步,小明跑的一周的长度就是跑道的周长。 2、摸一摸 (1)摸一摸手中树叶的边线(强调从哪起摸,到哪,这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 (2)摸一摸数学书封面的边线。(强调:这一周的长度就是叶面的周长。) (3)摸一摸课桌面的边线。(强调:这一周的长度就是叶面的周长。) (4)找黑板的周长 师:黑板的周长在哪?谁能上来指出来? 请一生用米尺指出来,师在学生起点处做个记号,回到起点时又做记号。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摸一摸生活中的物品的边线,初步感知体验到周长要从起点开始,最后还要反回到起点) 3.描图形的边线 师:看,这两片树叶漂亮吗?想不想也学学小蚂蚁的方法,描出它们的周长? (1)描树叶的周长,请学生到讲台演示。 请用笔指着,说清楚是从哪里开始的,又到哪里结束。 (2)那么,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几个小朋友描的作品。判断:下面哪幅图的周长画得正确?为什么?(出示课件) (3)师:大家拿出自己准备的自己喜欢的作品,用你们最喜欢的颜色来描出它们的边线! 小组展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描树叶的边线,拓宽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建立丰富的表象,初步认识周长的意义。) 4.练一练 课件展示练习题,画出下列图形的边线。(注意图形内部的线段不属于周长)。 三、深化练习 封闭图形才有周长 师:我这里有一个三角形的框架,请问它的周长在哪儿? 生上台指出。师:如果老师把接头放开,这个图形还有周长吗?大家开动脑筋想一想。 生1:我认为有周长。 生2:我认为没有周长。 师:我们分两组进行辩论。(分正方与反方) 小结:开口的图形没有周长,只有封闭的图形才有周长。 四、智力大比拼巩固运用 1、画一画下面图形的边线。 2、辨一辨:下面哪些图形有周长,哪些没有,为什么?(出示课件) 五、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什么是周长 《买矿泉水》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乘法”的最后一课,教学内容主要是通过创设“买矿泉水”的数学情境,运用连乘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教材首先安排估算“150元够买两箱矿泉水吗?”,让学生体验估算在生活中的运用以及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然后,实际计算“一共要花多少元”,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利用数量关系探索并掌握连乘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最后设计生活中的“连乘”问题,加强学生对连乘含义的理解。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连乘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两、三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在生活中也积累了一定的购物经验,但是对于解释连乘每一步表达的意义还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在利用数量关系来理解连乘运算顺序时一定要强调解释每一步的意思。 三、教学目标 1.在“买矿泉水”的情境中,学生能解释估算的过程、结合具体的数量关系理解连乘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与连乘有关的实际问题。 2.经历估算、小组交流、计算、全班分享等活动,学生能明确数学问题的探究方法,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连乘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与连乘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连乘的数量关系,结合情境图解释连乘的运算顺序。 五、教学策略 问答法、讨论法、练习法、演示法 六、教学准备 PPT、教材、课堂题单、积木教具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观察图片、情境分析 师:同学们要去露营,张老师需要购买一些矿泉水,仔细观察情境图,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生:张老师要买两箱矿泉水,一箱矿泉水有24瓶,每瓶3元。 师:你找得真完整。 教学环节(二):独立探究、交流分享 师:那结合情境图里的数学信息,请孩子们“估一估,用150元买两箱矿泉水够吗?”,注意这里是要用估算的方法,一定要读清楚题目的要求。现在请你在你的草稿本上写出你的估算方法。 (PPT呈现要求1:独立思考估算方法,并写在题单上;教师在教室巡视,大概掌握学生估算情况) 师:现在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的估算方法。当一个同学分享的时候,另一个同学同学要认真听,看看他表达得是否清楚,提出自己的疑问或建议。 (PPT呈现要求2:同桌相互说一说估算方法,别人说的时候要认真倾听,如果发现问题,要在他分享完后给出你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师:现在,我请同学来分享一下你的估算方法,分享的时候要说清楚每一步算的是什么。 生1:我把每箱24瓶估成20瓶,先用20×2算出两箱大约40瓶,再用40×3=120(元),就算出买两箱矿泉水大约需要120元,因为120比150少,所以够买。 生2:一箱24瓶,每瓶3元,那么24×3=72(元),我把72估成70,一箱矿泉水大约需要70元,再用70×2=140(元)两箱就大约140元,140比150少,所以够买。 生3:我把每箱24瓶估成25瓶,先用25×2算出两箱大约50瓶,再用50×3=150(元),就算出买两箱矿泉水大约需要150元,所以够买。 生4:我把每瓶3元估成每瓶5元,那么24×5=120(元),也就是一箱大约120元,买两箱就是120×2=240(元),240比150大,所以不够。 生5:我把一箱24瓶估成30瓶,那么两箱就大约有30×2=60(瓶),每瓶3元,两箱就大约需要60×3=180(元),180比150大,所以不够。 师:有的同学估算的结果是150元够买两箱矿泉水,有的同学又估出来不够,那到底哪种估算结果更接近我们的实际结果呢?请孩子们马上计算“张老师买矿泉水一共要花多少元”。注意现在是要计算出实际结果,不是让你估算哈。 老师念出PPT要求3: ①独立思考,把你能想到的方法都写出来。 ②写好后,组长安排发言顺序,每个人先说一种方法,说完之后再补充。 ③其他孩子认真听,如果有问题要帮他改正或者提出建议。 ④汇总小组方法,准备上台汇报。 师:我现在请孩子代表你们小组来分享一下你们的方法。注意要说清楚你先算的什么,再算的什么,每一步表示什么意思。(提醒孩子询问有没有疑问、有没有建议) 生:第一种方法是分步运算,我先用24×2=48(瓶),算出两箱一共有48瓶,每瓶3元,所以再用48×3=144(元),两箱要花144元。 师:我们实际计算出来的结果是两箱144元,比较之前大家估算的结果,有的孩子估的要比实际结果多很多,导致判断错误。那么你能说说估算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吗? 生:我们估的数要尽量和原来的数接近,不要差太多了。 师:总结得很到位,孩子们在估算的时候一定要记住这一点。以后四年级的时候,我们再学习严格的估算。 生:还有一种分步运算方法,用3×24=72(元),算出一箱需要72元,买两箱就是2×72=144(元)。 生:第三种方法是脱式计算,列式24×2×3。 师:观察这个式子,我们把像这样连续乘的运算称为连乘,在书写的时候跟我们之前的脱式计算要求是一样的,等号要写在第一个数下面靠前面一点的位置。 师:那么你先算的什么? 生:先算24×2求出两箱一共48瓶。再乘3算出两箱一共要花144元。 师:他先算的24×2,我们就在先算的部分下面画一根短横线,没算的部分就照着写下来。第一步算出的是--两箱一共有48瓶,48写在横线下面对应的位置,再×3,算出两箱一共144元。这就是我们在计算连乘时的书写格式,同学们一定要严格按照这个规则来书写。 生:脱式计算还有一种方法,用24×3×2,先算24×3求出一箱72元,再乘2,求出两箱144元。 生:…… 师:孩子们很能干,想出了这么多的解决方法,那比较这两种脱式计算的方法,你能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吗? PPT呈现:24×2×324×3×2 =48×3=72×2 =144(元)=144(元) 生1:相同的是都是这些数字,结果也是一样的。 生2:不同的是数字的顺序不一样。 师:数字的顺序不同,其实就是它的什么不同? 生3:运算顺序不一样。 师:它们的运算顺序不一样,但是结果是一样的。那你能根据这个来说说关于连乘,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先算哪个都可以。 师:意思就是改变连乘的运算顺序,它的结果--不变。 教学环节(三):实际问题解决 师:请孩子们打开数学书,翻到62页,看到第三个小绿点,先不要着急动笔,仔细观察这三幅图,请你用语言完整地表达这三幅图呈现了什么数学问题? 情境图一: 生1:有两个书柜,每个书柜有三层,每层能放35本书,问题是一共能放多少本书? 师:你的表达非常完整,待会儿其他同学也要像他这样描述。现在请同学们马上动笔解决这个问题,脱式计算写在这幅图旁边的空白处。 师:我请同学来说说你的方法,注意说清楚你每一步求的什么。 生2:我列的脱式是2×3×35,先算2×3求出两个书柜一共有6层,因为每层有35本书,再乘35,算出一共能放210本书。 师:有没有疑问?有没有补充? 生3:我还有其他方法,我的式子是3×35×2,先算3×35求出一个书柜可以放105本书,因为有两个书柜,再乘2,就算出两个书柜一共能放210本书。 情境图二: 师:请孩子们看到第二幅情境图,谁来完整地描述一下这幅图呈现的数学问题? 生4:积木有4层,每层有2行,每行12个,问题是一共有多少块积木? 师:(教师摆出积木教具并演示动作),像这样我们称为一层,那请孩子们观察一层有--2行,每行有--12个,那一层就有--2×12=24(个),有多少个这样的一层? 生:有4个。 师:那怎么列式? 生:24×4=96(个) 师:如果用脱式应该怎么列? 生:2×12×4…… 师:这种方法是从什么方向来观察的?(配合手势) 生:上下。 师:那还可以从哪些方向来观察? 生:还可以从前后来观察。这堆积木可以拆成2组,每组有4行,每行有12个。 师:(教师配合学生动态展示积木并配合手势),听懂的孩子请举手,我请一个孩子再来说说他是怎么观察的? 生:…… 师:请孩子们按照这种观察方法、马上动笔进行脱式计算。可以怎样列式?先求?再求?有没有补充或者建议?(预设:4×12×2或12×4×2) 师:还可以从什么方向来观察? 生:从左右看,可以分成这样的12组积木,每组积木有4层,每层有2个。 (教师协助将积木分组并配合演示) 师:谁听懂了?那可以怎么列式?先求?再求?(预设:4×2×12或2×4×12)情境图三: 生:鸡有45只,鸭是鸡的5倍,鹅是鸭的2倍,问题是鹅有多少只? 师:马上脱式计算一下。这道题可以怎么列式? 生:第一种是45×5×2,先算45×5求出鸭有225只,因为鹅是鸭的2倍,所以再乘2,求出鹅有450只。 师:还可以怎样列式? 生:2×5×45,先算2×5等于10,鹅是鸡的10倍,再乘45,算出鹅有450只。 师:为什么鹅是鸡的10倍?谁来解释一下? 生:…… (教师小结:引导学生观察列式,比较结果,再次强调交换连乘的运算顺序,结果不会改变) 师:我们学习了连乘,仔细想想,你能自己提一个连乘的数学问题吗?我请同学来说一说。(注意强调学生表达得严谨性和合理性)怎么列式? 教学环节(四):灵活运用、课堂总结 练习:12×4×5 师:这里有一道连乘的练习题:12×4×5,马上动笔计算,看看谁能算得又快又准确?注意观察数据特点哦。 生:可以先算4×5=20,再乘12等于240。还可以先算12×5=60,再乘4等于240。 师:为什么你想到这样计算? 生:因为我观察到这样可以凑整,更好算。如果先算12乘4,再乘5更麻烦。 师:孩子们在计算的时候观察到了数据特点、想到了凑整,先算的4×5或者先算的12×5,很快将最终结果计算了出来。我们之所以可以这样做,那是因为我们的这个算式是连乘,改变它的运算顺序,结果不会变。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八、教学板书 买矿泉水(连乘) 估算:①24→20②24×3=72(元)③24→25 20×2=40(瓶)72→7025×2=50(瓶) 40×3=120(元)70×2=140(元)50×3=150(元) 120元﹤150元140元﹤150元150元﹦150元 所以够买所以够买所以够买 ④3→5⑤24→30 24×5=120(元)30×2=60(瓶) 120×2=240(元)60×3=180(元) 240元﹥150元180元﹥150元 所以不够买所以不够买 计算:①24×2=48(瓶)②3×24=72(元)③24×2×3④24×3×2 48×3=144(元)72×2=144(元)=48×3=72×2 =144(元)=144(元) 九、教学反思 1.部分学困生在估算环节易出现数量关系错误,老师需根据数学模型和同桌交流活动来帮助孩子理清思路。 2.对孩子们连乘的书写一定要严格要求,追求数学的逻辑性和严谨性。 3.由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还较弱,因此在针对书上“搭建积木”的连乘问题时,最好利用真实的教具让学生感受“行、列、层、面”等概念,再列式计算。 4.学生的小组合作规范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时候,除了要把要求明确化以外,还要观察小组合作情况,及时针对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引导。 附:课堂题单 《买矿泉水》 1.估一估,150元够买2箱矿泉水吗?(把你能想到的估算方法都写出来) 2.算一算,张老师买矿泉水共花多少元?(把能想到的方法都写出来,想一想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教学目标】 1、能默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联系上下文和展开想象的方法理解“一筹莫展、挺身而出、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千辛万苦、为民造福”等词语的意思。 3、能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朗读感悟大尖哥和水社姐的形象,体会他们舍生忘死、除邪惩恶、为民造福的高贵品质。 4、进行借助关键词语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训练。 5、结合课文内容开展想象、补白、说话、写话训练。 6、渗透从侧面写人的知识。 7、对“传说”这样一种文学样式做一点介绍,提示今后阅读时关注“传说”的主题。 【教学重点】 能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朗读感悟大尖哥和水社姐的形象,体会他们舍生忘死、除邪惩恶、为民造福的高贵品质。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内容开展想象、补白、说话、写话训练。 【教学准备】 1、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2、生收集其他传说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3课,齐读课题--《日月潭的传说》。 2、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学习了生字词,了解了课文大意。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看看这些词语你会填吗? (指名说、齐读) 出示:( )( )一团 一筹( )( ) ( )( )而出 ( )山( )岭 披( )斩( ) 千( )万( ) ( )( )恶龙 为民( )( )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你能选择其中的几个词语连起来说一说吗? (设计意图:指导学习方法,训练学生借助关键词语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二、整体感知人物特点 1、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日月潭,走进这个动人的传说。 2、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看看老百姓眼中的大尖哥和水社姐是什么样的人?(为民造福的英雄) 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关键词红色显示:为民造福、英雄 3、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是英雄?(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的利益而英勇斗争的人) 三、学习3、4自然段 1、从哪里可以看出大尖哥和水社姐是英雄呢?请大家用心默读课文3、4自然段,画出有关的句子,圈出关键的词语,再想想看你读懂了什么?要知道会找关键词句可是一种了不起的本领。(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学) 2、交流(相机出示课件): 提醒:回答问题要言之有序,请你按照这样的顺序来说。 出示:我画的句子是 ,圈出的词语是 ,我从中感受到大尖哥和水社姐是 的人。 (1) 出示:“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从阿里山的山洞里拿 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 A 读句、找词、交流感受:不畏艰险、为民除害。 B “翻山越岭”什么意思?(翻过一座座山岭) C “披荆斩棘”呢?(出示图片,这个词本意指砍断前进路上的荆棘,经常比喻人们克服重重困难和障碍的,这里用来形容大尖哥和水社姐真是太恰当了!) D 可这区区8个字怎么能概括得了他们这一路上所经历的千辛万苦以及他们的勇敢无畏呢?请同学们想象一下,他们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 拿出作业纸,老师为你们提供了4个情境,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补充完整,写一段话。 出示写话练习: 2 他俩手握砍刀,行进在布满荆棘的山林中, 。 2 山中天气变化无常,呼啸的狂风来了, ;滂沱大雨来了, 。 2 为了早点拿到金斧头和金剪刀,他俩夜以继日地赶路,饿了 ;渴了 ;累了 。 2 山高路险,有一次, 。 交流片断写话。 E 谁再来读一读这一句话,边读边在脑海里浮现你刚才描绘的画面。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想象补白,丰富关键词语和文章内涵,进行片段训练。) (2)出示:“回到潭边,他俩又冒着生命危险,纵身潜入湖底,与两条恶龙激战了三天三夜。” A 读句、找词、交流感受:奋不顾身、舍生忘死、除邪惩恶。 B 想象一下:他们会怎样激战? C 你能把这些词语读好,表现出大尖哥和水社姐的奋不顾身、舍生忘死吗? D 激战三天三夜的结果怎么样?(砍死恶龙、剪开肚子、拯救日月、重见光明) (3)出示:“就在人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年轻的渔民大尖哥和水社姐却挺身而出,要去降伏恶龙。” A 读句、找词、交流感受:不畏艰难、见义勇为。 B 大尖哥和水社姐在什么情况下挺身而出?(理解一筹莫展,找近义词:无可奈何、无能为力、束手无策……) C 人们为什么一筹莫展呢? D 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他们会说些什么呢?(想象说话) E 让我们坚定地、勇敢地读读这句话。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扣住具体而关键的词句理解文意的能力。) 3、读到这儿,老师产生了一个疑问:这篇传说是要歌颂大尖哥和水社姐的,可这个自然段中用来写大尖哥和水社姐的句子很少,相反倒是强调了恶龙的凶恶,人们的“一筹莫展”,这是为什么呢? 小结:和第4自然段的直接描写相比,这一自然段采用了从侧面描写人物的方法,如果在我们的作文中能注意到这一点,那就太棒了! (设计意图:渗透从侧面写人的知识。) 4、让我们再次领略故事的精彩部分,感悟大尖哥和水社姐不畏艰难、舍生忘死的崇高品质。男女生分读3、4自然段。 四、学习5、6自然段 1、师朗读第5自然段。此时此刻,重见光明的乡亲们会对着两座青山说什么呢?(理解:为民造福)(出示青山图片) 2、人们为了纪念这两位为民造福的年轻英雄,把这两座山叫做大尖山和水社山,把这个潭叫做日月潭。(出示名称) 3、他们是为了大家利益而牺牲自己生命,让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齐读5、6自然段。 五、复述课文 1、如今的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著名的风景区,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让我们一同欣赏一下那儿的美丽风光。(出示日月潭的相关风景图片,配歌曲) 2、日月潭不仅有迷人的风光,有好听的歌曲,还有这样一个动人的传说。你愿意做小导游,向游客们介绍一下吗?(如时间不够,改成回家准备,下节课交流) 3、出示词语提示,学生练说。 吞吃日月 漆黑一片 降伏恶龙 拯救日月 一筹莫展 挺身而出 翻山越岭 披荆斩棘 千辛万苦 重见光明 化作青山 为民造福 六、拓展练习 1、同学们,古今中外流传着很多这样的传说故事,你们还知道哪些呢?(大禹治水、精卫填海 、嫦娥奔月、盘古开天、女娲造人 ) 2、传说往往都不是真的,但它却能表现勤劳、善良、勇敢的人们对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渴望,如大禹治水、精卫填海等;还有的表现人们对自由、爱情、幸福的向往,如白蛇传、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等。希望大家在今后的阅读中能用心去感受传说的魅力,让勤劳、善良、勇敢、奉献、创造等精神在我们的心底深深地扎下根。 (设计意图:对“传说”这样一种文学样式做一点介绍,提示今后阅读时关注“传说”的主题。) 【板书设计】 23、日月潭的传说 挺身而出 英雄 千辛万苦 (为民造福) 冒死激战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本单元的学习是以第一单元为基础,学生已经学习和掌握了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进行熟练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90%以上的学生能够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进行口算,基本掌握了表内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学生具有一定的主动探究的学习能力,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探索的过程,基本达到独立完成探究简单问题的水平。 由于学生从二年级开始,非常熟悉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的内容安排做了相应的调整。将第五册的第一、四、六单元乘除法部分的知识做为一个整体进行教学。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感知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列竖式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逐步养成验算 的习惯。 3、能结合具体情境和计算过程,发展估算意识和能力。 4、理解连除、乘除混合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 5、能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运用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6、经历观察、操作、实验、推理等活动,并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三、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三年级上册已经学习相关内容: 1、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及其运用 2、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及其应用 3、 混合运算(需要具体说明吗?)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1、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2、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3、除法的验算 4、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后续学习的相关内容: 四年级上册 1、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及其应用 2、混合运算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列竖式计算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2、在问题情景中理解并掌握连乘、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五、单元评价要点 1、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2、能正确运用估算,进行正确试商。 3、能用乘法验算除法,养成验算的习惯。 4、理解连除、乘除混合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用。 5、结合具体情景,提出问题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六、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 本单元原计划课时数: 10节,实际课时为14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计划 课时 实际课时 备注 一、分桃子 P56练习 1、 在分桃子的具体情境中,初步掌握用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能正确计算方法。 2、 结合具体的情境,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 3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一个专项练习的课题,对除法竖式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淘气的猴子 练习七的部分练习1、 在现实情境中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意义。 2、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有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3、 掌握用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4、 能经历与他人交流想法的过程,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2 2 课时没有变化 送温暖 P62~63练习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和验算。 2、逐步掌握估计商是几位数的试商的方法,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估算。 3、培养学生估算的习惯,鼓励学生运用估算的方法进行验算,逐步提高估算的能力。 1 2 增加1练习课时 买新书 P64~65练习1、 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 2、能灵活运用不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验算法的多样化,理清算理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在问题情景汇总探索、交流、推理等活动,激发探索数学世界的热情。 1 3 改变教学内容,增加应用题专题练习1课时,混合运算1课时。 练习八 1、熟练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包括被除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 2、能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验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2 2 无增减课时 单元测试 1 1 测试情况 反馈 1 1 合 计 10 14 增加4课时 (一)教学反思与回顾: 一、《分桃子》 1、《分桃子》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是学习除法的竖式计算,它不象乘法竖式那么可以从加法中类比得来,学生也容易在此出现错误。为了突破这一难点,首先就要鼓励学生自己探索竖式的写法。我在课前布置了一个与例题相类似的情景,让学生在老师没有讲解前自己探索竖式的写法,允许学生运用各种方法。学生在本册教材之前已经接触了除法竖式,他们是有认知基础的,学生能够自己探索出竖式的法。虽然学生的方法有可能是错误的,但是教师至少是给学生提供了充分思考、探索的空间,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的能力。 2、借助实际情境、实物操作、口算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竖式写法的道理。例如,P54每只猴子分多少个?的问题中,引导学生观察现实分东西的过程:4筐里每人2筐(每筐10个),另有8个每人4个。学生在形象观察的同时,可以运用口算得出结果,口算的方法实际上与竖式是一致的。将实际操作、口算与竖式加以比较,学生会容易体会到竖式每一步书写和计算的合理性,从而加深了学生对竖式的理解。 3、 学生在第一课时的学习后,在作业中存在以下问题: 错误一: 错误二: 为此,我在这个内容之后增加了一节除法竖式的练习课。让学生和老师一起收集作业中存在的错题,以4人小组的形式分析每种错题的出错原因并且提出改正意见,说清每一步的计算过程和原理。只有充分的暴露错误才能使教学具有针对性,在对比分析中学习的效果是更明显的。在当天的作业中出现这种错误的学生明显减少了。有时,学生还会出现与常规不一样的“写法”,如果让他们放弃自己认为合理的写法,而学习大家已经共认的写法,需要老师花一点心思和时间。但强迫他们放弃自己的想法是不明智的,在后续的练习与复习中提供适当的情境使他们认识到竖式写法的优越性。 4、 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估算、乘法验算等办法检验结果的合理性。(教材在《送温暖》部分才介绍用乘法验算除法,这里可以提前介绍给学生。) 5、 P56的2、3、4三道题目,学生独立完成有一定的难度,教师需要在布置学生完成前做适当的引导。这三道练习题我原来是布置让学生在家里完成的,但是当天晚上和第二天早上就有家长反馈这三到题目太难。临时决定将这三到道题作为一节练习课的内容进行讲解。 第2题计算需要黄气球和蓝气球的数目。 本道题的目的不仅仅是计算,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探索几种颜色气球排列的规律,同时用适当的形式表示这一规律,这是课程标准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教参介绍的方法一:引导学生发现各色气球的排列顺序是:1蓝、2黄、4红后,就能得到买黄气球的数量是:48÷2=24(只),买蓝气球的数量是:48÷4=12(只)。 学生的方法二:将教材通提供题图的14个气球看成一份,一份里面有8个红气球,需要购买的48个红气球里就有六个这样的一份,就能得到买黄气球的个数量是4×6=24(只),买蓝气球的数量是2×6=12(只)。 第3题引导学生理解“实际上72元能够买多少瓶?” 第4题 课前检查时,大部分的学生能根据题目理解得到式子:98÷5=19……3。于是我利用这道题目,做了一个知识的拓展。首先让学生利用5的乘法口诀填空: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5×10=( ) 再让学生观察每个积的个位上的数有什么特点?学生在指向性很教强的引导下能够得出结论,进而引出一个数能够被5整除的特征。教师要适当的利用教材中的题目,在学生能够接受的情况下给以可发展的空间。 二、《淘气的猴子》 1、这部分的内容按原来的计划用了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是重点解决在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意义以及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有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在第四单元 “0乘以任何数都得0”的教学中,我已经将有关于0的除法问题进行了渗透。因此在教学中我安排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理清竖式每一步书写和计算的合理性上。但在作业中,学生仍然出现了被除数哪一位上的数不够除的时候,不会用0来占位的现象,商直接将中间的0省略不写(约有7个学生)。 2、练习七P60.9, 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过渡到数量关系“单价× 数量=总价,总价 ÷单价=数量,总价 ÷数量=单价”的学习。 三、《送温暖》部分安排了2课时,比原计划增加一个课时。 1、本节主要内容是解决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的最高位比除数小的计算方法。结合“送温暖”的问题情景,可以引导学生先估一估大约能够分到多少本书?再组织学生交流怎样求出准确商。将教材中的练习题分成3类(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大于除数、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等于除数及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先让学生计算出正确答案后,再引导学生观察总结规律: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商是三位数;否则商是两位数。 2、在练习P624、5两到题目强调了估算在实际中的运用。注意加强学生对估算的认识,发展估算意识。 四、《买新书》 1、《买新书》的教学中,增加了一节应用题练习课和混合运算的专题练习课,比原计划增加2课时。 2、允许学生分步列式,并引导学生写小标题,写出每一步表示求什么。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问题角度的不同,计算方法多样化是必然的。借助写小标题,既能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又能帮助学生优选方法,提升选择方法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 3、P64第2题,理解“来回”的意思。 4、P65第3题的连一连,需要帮助学生理解题意,避免学生理解错误将题目当成普通的计算题完成。 5、第4题 在讲解的过程中,我同样引用了“3的乘法口诀”以及整除的概念引导学生,并借机小结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大部分学生能接受)。同时引入用英文字母X来表示不知道的这个数:X × 3=( ? )。 (二)教学建议及存在问题 1、 合理的整合教材,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实际情况合理的整合教学内容。 2、 将整个单元的练习进行整理分类,安排专题性的练习课,合理安排练习时间,让学生的学习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更容易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3、 要求学生坚持做课堂笔记,帮助学生逐步养成整理知识点、抓住重点,掌握学习的方法。 4、 本单元教学内容的难点是掌握用竖式正确的计算,乘法口诀及口算的准确率就成为正确笔算的保证。建议可以将书本上的口算题让学生制作成口算卡片,每天坚持做1分钟口算练习。抓好了计算,至少能够保证学习困难的学生在计算题上拿到相应的分数,基本上能保证及格率。 5、 教学中存在学生经常抄错数字的确问题,经过我反思和专门辅导教育,还是有部分学生没办法纠正。希望各位同行能提供帮助!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推荐阅读: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范文07-07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桃子》教学反思10-05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详细复习计划10-22 北师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08-31 北师大二年级上册语文10-16 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08-23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08-15 四年级语文上册 井底之蛙教案 北师大版07-255.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篇五
6.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六
7.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篇七
8.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篇八
9.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篇九
10.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篇十
11.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篇十一
12.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篇十二
13.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篇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