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制度

2024-06-29

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制度(共11篇)

1.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制度 篇一

根据档案自然形成规律, 基本医疗保险档案是按照基本的体系整理和存放的, 而档案的利用是具有特定性、多方面性和直接性要求的, 这就需要有科学的利用途径和方式, 在医疗保险数据精算、科学论证、政策调整方面, 医保档案的规范化管理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 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医疗保险管理主要是基金的管理, 而建立系统、规范的医疗保险档案, 可以为医保数据统计、会计核算和基金收支分析提供翔实的第一手资料, 为建立科学、高效的医保基金管理机制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

(二) 为参保单位和人员服务。

医疗保险档案准确记录了单位和个人的参保情况、费用记录和年限计算依据。其中, 现金结报资料是基金支付的重要凭证, 可以方便参保人员查阅政策宣传资料;可以让参保人员知晓医疗保险参保办法及享受待遇情况等。

二、医疗保险业务档案管理的新特点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社会信息通过互联网实现共享。医疗保险关乎广大参保职工的切身利益, 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 成为社会中的焦点。新时期, 医保档案的管理具有以下特点。

(一) 广泛性。

医疗保险档案是指医保经办机构、定点医疗机构在办理医疗保险业务过程中, 形成具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文字材料、电子文档、图表、声像、实物、电子数据等不同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医保档案涉及的单位、人员、范围、人数广泛, 随着我国在医疗等惠民政策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保障体制的不断完善, 全社会的所有公民, 每个人在办理社会保障时都会形成民生档案。

(二) 信息化。

信息化是指利用数据库技术、数据压缩技术、高速扫描技术等技术手段, 将纸质文件、声像文件等传统介质文件和已归档保存的电子档案, 系统组织成具有有序结构的档案信息库。现代化档案管理系统应用电脑文字处理软件, 灵活使用表格、图形对档案分门别类, 可以方便地查询、阅读、修改、交流和重复使用。运用计算机管理档案, 不仅保留了传统意义上的医保档案, 而且还包括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中的数据及其他磁性介质或光盘存储的数据。

(三) 动态性。

动态性是指民生档案处在动态变化之中的。各部门在办理民生工作中, 随着个人工作等的变化, 产生的档案会不断变化, 医疗保险还会经常发生支用、给付等变化情况都要在其社会保障档案中形成相应的记录。

三、医疗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建设的途径

(一) 创造条件建设档案工作基础设施。

档案基础设施建设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 设置专用档案室, 购置了计算机、复印机、文件柜等设施, 档案袋具、卷盒、卷皮的尺寸、规格、材料和质量等达到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规定要求。存放医疗保险的档案柜架、库房应具备防盗、防火、防水、防鼠虫、防高温、防潮、防尘等防护措施, 定期检查, 确保档案的完整与安全。良好的档案基础设施, 为档案信息开发利用提供了保证, 为档案工作的安全管理, 健康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二) 加强资料收集提高医保档案质量。

档案管理作为医疗保险事业基础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医保中心基础管理中尤为重要, 做好医保中心档案管理工作, 必须广泛收集各类档案资料, 充分体现连续性、完整性、时效性, 这是提高医保档案信息资源的基础和前提。配备专职管理人员, 认真落实档案保管、保密、利用、移交、鉴定、销毁等管理要求, 本着“谁办理谁立卷、边办理边收集”的原则, 将各自职责范围内的文件材料、就医信息和参保信息归档, 区分不同类别、不同年度和不同保管期限进行整理、排列、归档, 保证档案妥善保管、有序存放、严防销损、遗失和泄密。

(三) 健全管理强化档案工作管理体制。

随着医疗保险工作的进一步完善, 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中涉及的工作面越来越宽, 工作内容越来越多。为打牢档案工作基础, 要不断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 建立健全档案工作网络, 建立了由专人负责的档案管理工作小组, 使档案工作做到横向有人抓, 纵向责任明。实现各种门类和载体形式的档案及有关资料的统一管理, 做到文书档案、会计档案、声像档案、设备档案、实物档案、业务档案集中保管, 统一管理。医保档案工作已列入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 进一步加大了对档案工作的管理力度。

(四) 做好档案接收和归档工作把住质量关。

针对各种门类、不同载体的档案及有关资料实行统一管理, 集中保管。一是严格按照规定分门别类对各种档案进行排列、编序, 做到不同类别的档案不同橱, 不同年代的档案不同卷列入永久和定期两类。定期保管的期限分为1年、5年、10年、15年、25年、30年。二是正确、规范地编撰案卷目录, 书写卷内目录, 建立全目录索引。归档的材料应做到齐全完整、内容真实准确、规格统一、字迹工整, 载体材料和书写材料应符合档案保管要求。三 (下转第72页) (上接第138页) 是做到所有归档材料去掉易锈蚀金属物, 装订整齐、牢固、不压字、不漏页。使医保档案工作日臻完善, 走上制度化、科学化管理的轨道。

(五) 强化档案意识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密集的工作, 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和完善的知识积累和结构, 不断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业务知识水平, 特别是熟练掌握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化的管理技术。要深入工作第一线调查研究, 及时、准确、详细地了解医疗保险对档案信息的要求, 找准档案工作服务各项工作的切入点, 不断地总结, 探索档案工作的新经验、新思路。

医疗保险是一项民生工程, 涉及面广, 政策性、专业性强, 工作环节多, 业务管理繁杂。医保档案是民生档案, 对确保医保事业发展必将起到重要作用。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 本着对所有参保人员参保档案“记录一生、跟踪一生、服务一生”的原则, 围绕服务于医疗保险事业发展这个中心, 经过千千万万档案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医保档案管理工作一定会在更高、更广、更深的领域得到发展, 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

摘要:医疗保险档案记载着医疗保险基金的主要流向, 是记录和反映医疗保险事业发展的第一手材料, 也是研究医疗保险事业发展历史和发展规律的宝贵史料。管理好医保档案, 为参保人员提供高质量的医保服务记录凭证, 成为医疗保险经办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2.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制度 篇二

关键词:医疗保险;管理水平;服务

医疗保险档案作为我国医疗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医院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良好医疗形象的塑造以及保险基金的管理,是关系到医保管理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提升医疗保险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是顺应当前医疗改革、满足广大群众日益提升的医疗服务需求的重要选择,是符合新时期医疗行业发展的必然举措。医疗保险档案管理人员要从认识上提升重要性认知,行为上提升管理工作质量与服务水准,从而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应对挑战,服务医疗保险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1.医疗保险档案特点分析

目前我国国内医疗单位的保险档案涉及人员与种类众多,尤其是在我国积极推进医保改革的大环境下,医疗保险无论是覆盖范围、惠及人群都有了质的提升,在险种方面也有了新的突破,这意味着医疗保险档案的管理难度、服务需求都有了提升,对于医院档案的专业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提出了更多更高的挑战。

受国内医保改革影响,现行医疗保险档案无论是内容、范围还是服务层次上都趋于复杂,我国医疗保险档案主要涉及医、保、患、药四个方面,其中医代表国家制定的定点医疗机构,出具各种认证资料、结算凭证、医疗保险服务协议以及医疗消费清单等;保是指医保经办机构,除了提供一般综合档案之外,主要针对医保相关业务提供各类相关档案,对医保单位进行审核;患主要是指患者群体的个人医保账户、基本医疗信息、医保相关手续与各种基金转移等;药主要是指各大指定药店,档案涉及内容包括医保服务协议、药费清单、结算凭证等。从上述四个方面所涵盖的医保档案资料来看,档案管理专业水平高、服务能力要求高,对新时期医保档案管理提出了挑战。医疗保险档案不仅仅是患者医疗保险的相关档案,档案是否齐全直接关系到广大医保对象的切实利益,关系到能否凭借这一凭证享受各种医疗保险服务,关系到医院档案工作的管理与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因此做好医保档案的管理有重要意义,管理中也要充分挖掘档案的服务价值,推动我国医保的进步。

2.提升医疗保险档案管理水平的举措

提升医疗保险档案管理水平要紧跟目前信息化潮流,围绕档案管理信息化这一核心适应新形势需要进行管理革新与改造,要积极引进相关信息技术,利用网络、计算机、云计算、数据挖掘等技术对医保档案进行更加专业的高水平管理,从而最大限度发挥医保档案服务价值,真正做到管理中权责分明,管理举措切实到位,减少管理工作中的风险与问题。在管理医保档案的过程中,要积极对现有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完善与创新,打造坚实的管理基础,紧抓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管理制度落实、技术升级等,达到提升业务水平的目的。通过切实可依的管理制度进行医保档案管理,以助于减少执行中各个流程的潜在问题,便于问责,做到高效管理,切实履行各类奖惩机制,保障档案管理的顺利开展。

在加强医保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要积极做好硬件设施建设,为管理与服务创造良好的平台与基础,这也是得以持续推进医保档案工作进步的必要前提条件。医保档案实际管理工作中,要重视并切实落实管理硬件设施的建设,积极予以完善,在及时更新换代的情况下为管理、服务质量的提升予以支持。比如某地区医保局在经费、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对医保档案管理优先安排资料室,购置各类计算机设备等进行档案管理,在后续的医保档案服务工作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保证了医保档案信息的及时开发与利用,提升了档案管理的安全性,也为后续管理工作的创新与改革提供了有力保障。

医保档案管理中要做好各类档案的接收与归档工作,严格把关档案质量,在医保工作将档案的合理管理与应用作为重点,从而为基础业务的顺利执行提供切实依据,通过规范化、程序化的运作最终实现流程优化。比如某地区医保局在医保档案管理改革中积极探索管理科学化与制度化,在认清以往管理工作问题的基础上探索综合管理新模式,利用多项创新举措对不同门类、载体的医保档案进行开发,从而极大地挖掘了医保信息的服务价值,提升了医疗服务工作质量。

在医保档案管理中首先要针对档案内容与类别进行分门别类的管理,做好不同载体档案的有序化管理,确保档案按照正确的时间、顺序与类别进行排列,减少管理中的丢失、损坏、遗漏、篡改等问题。关于医保档案的建档工作,要着重对目录进行梳理与编写,确保目录清晰可查,档案装订整洁牢固,以此达到提升医保档案整理质量的目的。另外,对于医保档案要加强管理监督与核查,将工作监督与考核列入必要的日常管理中,经常组织对档案的梳理、核查等工作,确保档案工作无疏漏。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定期组织培训与教育,提升其职业道德水平与专业管理水准,积极组织各种医保档案管理交流的工作会议,联合多个部门加强监督与考核,从而及时发现并处理管理工作中的各项问题,达到提升管理水平的目的。

加强医保档案服务能力建设。医保档案的服务对象主要为各级参保单位与参保人员,要积极树立人本化观念,将僵硬死板的医保档案管理打造成为从参保单位与人员实际需求出发、符合他们医保保险业务需求的新服务模式,为其提供便捷、快速、高质量的档案服务,利用信息化、计算机等做到医保信息的随时查询与共享,并且与各大医疗结构联合共同建立专门的医保网站,以确保医保档案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服务功能与价值。考虑到医保档案的服务价值,要切身挖掘档案本身信息的服务潜力,积极与社会各界沟通发掘医保档案管理与运用的各类问题,并及时提出合理的改善举措予以解决,通过各类交流工作会议推动档案信息的深挖掘与深加工,为医保行业的决策与发展提供参考。为确保医保制度的顺利运行,未来要进一步研究参保人员结构、医保基金投资、不同地区医保水平与变化、医保待遇变化规律等诸多内容,这些都必须以完善、准确的医保档案为基础才能进行研究,因此为保障医保制度的顺利推行,必须做好医保档案的管理,从而确保我国医疗保险服务现状得到进一步改善,实现平稳健康的过渡与发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医疗保险档案是医疗保险工作的真实记载,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保险档案管理的有效性与高效性直接关系着在保居民的切身利益。因此,要积极提升医疗保险档案管理水平与服务能力,推动我国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开发、服务的进步,最大限度地挖掘医保档案的价值,促进国内医保工作的进步,以便惠及更多参保人群。(作者单位:廊坊市医疗保险管理中心)

参考文献:

[1] 周云飞.以民生为根本,服务保障事业,不断提升医疗保险业务档案管理水平[J].上海档案,2013(3):9-10.

[2] 刘旻.医疗保险档案管理数字化的思考[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20):259.

[3] 卞波.提高学校基建档案管理水平的对策建议[J].城建档案,2013(4):55-56.

[4] 袁燕.新时期医疗保险档案的管理探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医学(下旬),2014(12):193-195.

3.医疗设备的档案管理 篇三

pangyan22 | 浏览 107 次 2012-11-20 10:37 2012-11-25 21:15

最佳答案

都可以,要看你所在医院的管理严格否。

严格讲是应该按照每套招标文件装一个卷宗,这样管理起来也方便,大型设备应该严格按照这样来整理档案,小型设备就简单点,必要的文件:三证、合格证、验收报告等就行。

医院设备档案管理办法

去捞菠萝牛子阿 | 浏览 1581 次 2012-04-26 09:14 2012-04-26 09:54

最佳答案

1.目的作用 设备档案资料是设备制造、使用、管理、维修的重要依据,为保证设备维修工作质量、使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提高使用、维修水平,充分发挥设备档案资料为日常设备管、修、用服务的职能,特制定本制度。

2.管理职责

2.1 设备档案资料对公司的资产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其管理的主要负责部门是公司设备动力科,主要应做好的工作是:资料来源的组织工作;归集记录工作;资料加工分析工作;归档审定工作以及资料使用过程的管理工作。

2.2 设备的档案资料应统一存放于公司档案室。除了设备动力科可保留部分常用设备资料(主要应为复制件),凡是需用资料的部门均应到档案室借用。公司档案室管理员应严格按公司制定的《档案管理条例》,加强对设备档案的管理包括资料借阅和审批手续等。

3.主题释意与说明

3.1 有关设备资料是指从设备规划、设计、制造(购置)、安装、使用、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等全过程中形成并经整理应当归档保存的图纸、图表、文字说明、计算资料、照片、录像、录音带等科技文件资料,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将全公司生产设备逐台建立设备资料袋及设备资料的管理工作。

3.2 设备档案资料应包括如下内容:

3.2.1 制造厂的技术检验文件、合格证、技术说明书、装箱单。

3.2.2 设备安装验收移交书。

3.2.3 设备附件及工具清单。

3.2.4 设备大、中修理施工记录,竣工验收单,修理检测记录。

3.2.5 精度校验及检验记录。

3.2.6 设备改装、更新技术。

3.2.7 设备缺陷记录及事故报告单(原因分析处理结果)。

3.2.8 设备技术状况鉴定表。

3.2.9 安装基础图及土建图。

3.2.10 设备结构及易损件、主要配件图纸。

3.2.11 设备操作规程(包括:岗位职责、主要技术条件、操作程序、维护保养项目等)。

3.2.12 设备检修规程(包括:检修周期、工期、项目、质量标准及验收规范等)。

3.2.13 其他资料。

3.3 设备档案资料管理的范围包括公司内机械、电气、动力设备及土建设施的有关图纸说明书、技术文件、设备制造图、备件图册、设备档案袋、设备改装图纸、修理工具图册及设备维修、使用原始等。

4.设备档案资料的收集

4.1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图纸资料的收集工作,将设计通用标准、检验标准、设备说明书以及各种型号的设备制造图、装配图,重要易损零件图配置完整。

4.2 新设备进公司,开箱应通知资料员及有关人员收集随机带来的图纸资料,如果是进口设备需提请主管生产(设备)的领导组织翻译工作。随机说明书上的电器图,在新设备安装前必须复制,以指导安装施工,原图分级妥善保管。

4.3 设备检修与维修期间,由设备管理部门组织车间技术人员及有关人员对设备的易损件、传动件等进行测绘,经校对后将测绘图纸汇总成册存档管理。

4.4 随机带来的图纸资料及外购图纸和测绘图纸由设备管理部门组织审核校对,发现图纸与实物不符,必须做好记录,并在图纸上修改。设备管理部门组织将全公司设备常用图纸如装配图、传动系统图、电器原理图、润滑系统图等,进行描晒制后供生产车间维修使用,原图未经批准一律不外借或带出资料室。

5.设备档案资料的整理 所有进人资料室保管的蓝图,资料员必须经过整理、清点编号、装订(指蓝图),登账后上架妥善保管。

5.1 图纸人资料室后必须按总图、零件、标准件、外购件目录、部件总图、零件的图号顺序整理成套,并填写图纸目录和清单,详细记明实有张数,图面必须符合国家制图标准,有名称、图号,有设计、校对、审核人签字。

5.2 底图的保管

5.2.1 所有底图按设备类别清点、编号、记账以保证抽晒、归还准确无误。

5.2.2 底图的修改应由设备管理部门有关负责人员签名(盖章)批准,注明修改日期。

5.2.3 底图作废、销毁,应由资料员提出交设备管理部门组织技术员分别核实,确定无保存价值者,列出清单,经设备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后方可销毁。

5.3 动力传导设备技术档案资料的保管 5.3.1 动力传导设备技术档案资料是指蒸气管系、压缩空气管系、,乙炔管系、氧气管系、高低压电力电缆、电力架空线路、电话电缆等的平面附设布置图。

5.3.2 动力传导设备档案资料由设备管理部门组织有关技术人员按照各种电缆、管道的实际附设走向进行测绘,底图交公司资料室作密级资料保管。5.3.3 档案资料必须保持与实物或实际情况相符,根据公司管线布置变动的情况,档案资料必须作相应的变动,修改后归档。

6.设备档案资料管理的具体要求

6.1 技术文件应力求齐全、完整、准确

6.2 检验(检测)、检修、验收记录等资料由设备动力科分管人员作分类整理后交资料员作集中统一管理。

6.3 所有图纸要有统一的编号

6.4 图纸上的各项技术要求标注齐全,图纸清晰。

6.5 型号相同的设备,因制造厂和出厂年份不同,零件尺寸可能不同,应与实物核对,并在图纸索引中加以注明。

6.6 设备经改装或改造后,图纸应及时修改。

6.7 图纸的修改应表示在底图上,并在修改索引上注明。

6.8 凡原制造厂的图纸,一律沿用原制造厂的编号。

6.9 订制设备、年久设备和无制造厂设备图纸的编号,按下列办法进行,即第一节为设备型号,第二节为部件号,第三节为零件号,每节用短横线连接。每个部件的零件号都从001开始,以便书写整齐和查阅清楚。

6.10 严禁将图册中的图纸拆下作为加工和外协等用。

7.图纸资料的借阅管理规定

7.1 资料管理员认真按《图纸资料借阅登记表》填写名称、图号、张数、借阅时间、借阅期限等项。

7.2 借阅人在《图纸资料借阅登记表》签字栏签字。

7.3 绝密文件资料借阅,资料管理员需报请设备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借阅。

7.4 资料借阅时间规定为10天内,借阅期满,资料管理员应催收。需继续借阅者,应办顺延手续,该归还不归还或遗失、损失者,由设备管理部按其损失作估价赔偿。

7.5 非为我公司服务的外单位人员不得借阅公司的设备档案资料。为我公司服务的人员,经设备部允许,可在资料室查阅有关的档案资料,但不得将档案资料带出资料室。外单位人员因工作需要,需将档案资料带出资料室,应经公司领导批准。

7.6 原图原件或无备件的技术档案资料一律不得外借,只能在资料室查阅。

7.7 本单位人员调出我公司或办理离、退休手续前,有借阅设备档案资料未归还者,须到资料室办理归还手续。否则,办公室不得办理调动或退休手续。

医院的医疗器械怎么建立档案具体的格式。

怎么建立医疗器械的档案,使用专门的医院的软件还是用像word这样的办公软件建立,求具体的格式和要哪些东西,谢谢!!

xsb296995046 | 浏览 1116 次 2014-02-17 13:36 2014-02-17 13:42

最佳答案

大型医疗器械档案的建立,以“台件”归档。自立项采购开始,招标、采购、到货,验收,大型医疗器械的说明书、工作图、线路图、监测记录、维修记录等都分目录归档到同一大型医疗器械的档案中。

1、采购档案

采购档案是大型医疗器械档案的第一项,包括医院的审议项、考察记录、招标书、投标书、购买合同书等各项前期工作中形成的文字资料。购买合同及其附属条款是对购买双方权限、义务的说明。在以后的产品使用过程中以及监测、维修等各方面工作中,涉及到许多的方面都要以合同所要求的权限为准则,所以前期合同的归档是至关重要的。

2、基本情况部分

基本情况部分是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包括大型医疗器械的使用说明书,线路图等,医院根据实际情况将大型医疗器械的场地图、场地的水、电、暖等线路图也建立到档案中,并对大型医疗器械的监测、维修等过程中需要查阅时,可使用备份的资料,并认真做好查阅记录。这样不仅可以延长原始档案的使用寿命,同时也方便了查阅者的使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增加,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医院档案门类也不断增加,医院档案工作的范围不断扩大。科技档案是知识、信息的载体,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是一项非常珍贵的科技资源。在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医院的科技建设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加强医院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显得更加重要。建立规范的医疗器械档案管理制度很有必要。笔者所在的医院就这几年医疗设备管理工作,尤其是医疗设备的档案管理上作了一些尝试,同大家探讨。

我国卫生事业的迅猛发展,大型医疗器械在现代化医院占据着越来越重的分量。大型医疗器械不仅成为衡量一个医院综合水平的标志,同时也为医疗诊断提供大量的参考数据,成为现代医疗诊断中的一项重要依据。大型医疗器械的增加和使用频率的增高,其管理、维护、检修等各方面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医院建立了大型医疗器械档案管理制度。在医院档案室设立大型医疗器械档案专柜,并有专业级技术人员进行管理。档案管理采用按“分类”管理的模式,为每项设备的价值超过10万元的大型医疗器械建立“专项档案”,每项一宗,分、分目录管理。

3、监测记录

随着大型医疗器械使用年限的增加,对大型医疗器械进行定期的监测和维护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延长其寿命的一个重要手段。近几年来我国对大型医疗器械的管理也越来越严格,技术监督部门和卫生主管部门每年都会对大型医疗器械进行定期的检查,检查的情况可以如实的反映出大型医疗器械的实际工作状态,以帮助使用者更加清楚的了解器械的性能。将所有的检查记录进行归档化管理,然后进行技术比较,我们可以测算出大型医疗器械的使用寿命和老化程度等各方面的指标,同时,检查还可以督促各科室的器械使用和维修,使仪器设备处于最佳的技术状态,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功能。

4、报废记录

主要是针对那些严重损坏而又无法维修做报废处理设备的档案管理。这种仪器设备应有严格的报废申请书,经有关部门鉴定后方能做报废处理。这涉及到国家固定资产,可制约流失及其他不正之风。

大型医疗器械档案的后期管理主要是对档案建立以后的完善归档工作的管理和借阅查询管理。医院的大型医疗器械档案由专人进行管理并负责后期的监测和维修档案的整理和归档工作,并由医疗器械(设备)的使用科室、医学工程部等进行积极的协助和协调工作。在借阅方面,医院制定了严格的档案借阅制度,规定了借阅档案人的范围、时间、归还制度等多项内容。当所借阅的档案需要带出档案室时,一般只借阅备份的复印件。超过借阅时限后,由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催要,并可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进行适当的延长。

医院建立大型医疗器械档案管理制度,会随着时间的发展,不断对其完善和补充。大型医疗器械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成为医院现代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不断提高对大型医疗器械档案管理意义的认识,健全了档案管理制度,建立了医院信息一体化管理模式。通过多途径、多渠道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满足了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实现了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使档案信息资源在医院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5、维修记录

由于大型医疗器械的使用年限的增加和人为操作的因素等各方面的原因,器械难免出现各种故障。并且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故障的出现频率也越来越高,部分故障随之发展成为“顽疾”。对大型医疗器械的故障进行及时的维修是保障其正常使用的前提。将故障维修的情况详细的记录到档案中,可以方便日后的工作中进行查询,同时也可以保证零部件的补充,避免造成闲置、积压和浪费。医院将每次的维修记录分为日常维护记录、大型维修记录和报废记录分别进行整理归档。

6、日常维护记录

日常维护工作一般由医院医学工程部的同志进行,主要是一些价值和科技含量较低的医疗器械或者是一些大型医疗器械的低级故障。在维修档案中详细记载故障的时间、维修人员姓名、所维修的部件、使用更换的零部件、故障是否排除、验收人员等。

7、大型维修记录

一些大型医疗器械公司都有其专业的售后服务部门对所售医疗器械进行跟踪服务。在医疗器械出现一些大的故障而我们的技术实力不足以解决时,以求助于他们进行售后维修服务。在此类维修档案中要详细记载故障的时间、原因,售后服务部门所指派维修人员姓名、所维修的部件、使用更换的零部件及其制造商、故障排除时间、验收人员、维修后使用情况等各项内容。这样不仅可以完善我们的档案管理工作,更重要的是可以为以后我们的器械维修工作提供有力的文字参考资料。

4.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制度 篇四

1、核算室指定专人负责管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资料,要按规定分类、分项、及时准确进行登记,规范化保存,不得有人为丢失损毁现象发生。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及各种票据属于长期保存资料,在无医务处明确规定前,不得以任何理由废弃或销毁。

4、在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患者诊疗过程中,必须使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专用票据,出据合法有效的医疗费收据。

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处方及各类报表核算室负责保存,住院及外诊患者所有医疗票据由洮北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负责保存。

6、医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关人员,在登记填写各种证件票据过程中,内容要真实详细,不得擅自涂抹篡改。

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各种票据由核算室负责按标准进行核算、装订、上报。需要移交上级部门保存的票据,移交双方要认真核算、清点清楚,准确无误后在规定时间内实施移交。

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为参加人员就诊凭证,不允许擅自涂改或转借他人,此证遗失需及时逐级申请补证。

9、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就诊时必须出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核算室必须对患者身份进行核对,认真填写本次诊疗过程的真实内容。

5.企业养老保险档案的信息化管理 篇五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保障机制不断完善。企业养老保险与每个参保职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参保单位需要做好广大职工养老保障档案管理工作。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越来越无法满足当前企业养老保险档案的发展需求,需要充分的利用信息化技术来推动企业养老保险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更好的维护企业员工的切身利益。

关键词:企业养老保险;档案;信息化管理

一、企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企业养老保险档案记录了各类企业单位过去的工作状况和个人信息资料等,而这些很多属于私密文件,必须要严格保密。但是,在以往的保存方式中,其保密度较差,被窃取、泄露的可能性很大,而当时没有现在的技术,所以,也只能顺其自然,每年都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相关资料的泄露也在不断发生。针对这个问题,才有了现在的档案信息化管理举措。这项举措大大地减少了文件被泄露和损坏的情况,而经过信息化管理的档案将会安全地存放在另一个空间,以高科技作保证为其提供服务。与从前的保管方式相比,这种方式不容易被他人窃取,能安全、完整地保存档案。如果想调阅相关档案时,只需要输入关键字检索即可,一分钟内就可以查阅到想要的资料,不会影响任何工作,大大地减少了时间的浪费。

利用计算机整理、归类档案,要比几个人一起动手搬运整理省时、省力,而且大家的工作也会变得轻松、有效。人们不断开发工具来帮助人们劳动,因为人力毕竟是有限的,也是有周期性的,但是,工具则不一样,如果好好利用相关技术或设备,就会不断推动经济的发展,提升人类的智慧。从最原始的劳动工具发展到现今的高科技电子产品,都是在实践中得到启发,不断实验,不断创新,在进化中得到力量。档案信息化不仅是对人负责,也是对整个社会乃至国家负责。每个人所设想的问题也不尽相同,在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大力推动下,人们的思想开始统一,朝着同一个方向发展。在这方面取得的成绩,它不仅仅是成果,还是一种向心力、凝聚力,是能将所有人凝聚在一起的力量;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动作”,而是长远发展目光的体现。可以说,在各个领域都有一些成功的举措,它们会影响整个大局。

但并不是每个单位都采用这种举措才能发展起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社会上的企业单位基本上都启用了档案信息化管理,单位的进步也是每个人的进步,从个体进步到整体进步,从整体进步再到大体进步。推动档案信息化管理就相当于为经济技术的发展安上了加速器,它的存在让企业单位档案管理能够更加安全、稳定地运行,而这样的结果也是所有人都喜闻乐见的。

二、加强企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一)加大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企业养老保险档案信息化建设离不开人力、财力的投入,通过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进行改善,提高企业养老保险档案工作环境。特别是计算机和大容量的储存设备这是必不可少的,利用存储设备对企业养老保险档案信息进行存储,可以有效的节约档案存放空间,而且档案保密性也能够得以增强,为档案信息的查阅带来更多的便利,有利于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

(二)完善档案信息化工作的服务方式

1.信息化管理服务

信息化管理服务作为一种新兴的服务方式,经过不断实践,已经在一些档案管理部门成熟应用。但是,这个管理方式也存在一些弊端,当前市场上档案管理软件鱼龙混杂,缺乏统一的管理制度和标准,相关部门应当设立规范的制度,以预防资源的过度浪费和重复开发。

2.缩微技术服务

微缩技术是以胶片为载体,用以存储各种文献、图片等信息,它是计算机存储的辅助性技术。目前某些珍贵档案己经开始利用微缩技术进行存储,以确保其保存年限和安全。

3.光盘存贮服务

快速、大容量等是光盘存储的显著优点,这非常有利于各项档案的储存和查阅工作,因而我们在对重要档案存储、编排、检阅时可以采用这种存储方式。

4.公共网络服务

计算机网络、电话网络等公共网络是现代档案信息化服务的重要方式,相关部门采用这种服务能够有效推进档案管理的信息化。

(三)做好传统与现代化处理工作

在利用信息化技术对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时,一定要将信息化技术中的信息录入与检索、保密性与开放性、资源共享与权属等方面的关系处理好。同时,还应处理好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之间的关系,要完成纸质档案向数字档案的转化。纸质档案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和极高的法律效力,但其所存储的信息较为密集,所需存储空间较大,而数字化信息能够节省很多存储空间、信息含量也很大,但却需要先将信息存储在光盘上,再借助计算机将完成信息的读取,这样的操作容易使档案信息丢失,信息真实性也难以辨?e,因此,为安全起见,需要采取数字档案和纸质档案共存的模式。

(四)建立健全养老保险档案信息化机制

为了更好的推进企业养老保险档案信息化建设,需要建立健全企业养老保险档案信息化服务机制,提高企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和标准性,保证档案信息管理网络的安全,构建完善的档案管理信息化机制。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要进一步完善企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制度,对各项工作标准进行统一,细化各项管理工作,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加快推进企业养老保险档案信息库的建设,加快实现企业养老保险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

(五)打造专业的档案管理信息化队伍

企业养老保险档案信息化建设对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在具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基础上,还要对信息技术进行了解和掌握,在实际工作中熟练应用。因此需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并为档案管理人员提供更多的深造和晋升机会,努力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信息档案管理队伍,提高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水平。

(六)努力扩大档案信息系统覆盖面

要提高养老保险档案材料的利用价值,就应当尽可能地挖掘出其服务功能,在保障其安全性的基础上,强化档案资源的共享,实现档案管理网络系统和上级信息系统的连接。另外,要转变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单一化模式,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切实为参保职工提供便捷服务。

三、结束语

由于企业养老保险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每一个参保职工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需要各级党和政府给予充分重视,各部门做好配合协调工作,进一步完善企业养老保险档案各项机制,努力提高企业养老保险档案信息化水平,为社保事业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6.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制度 篇六

一、医疗保险档案的特点

1. 医疗保险档案涉及的单位和人员类别多。

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覆盖范围最广、涉及的人员类别最多的险种。它的覆盖范围为城镇所有用人单位, 涉及的人员既有在职和离退休人员, 又有灵活就业人员。

2. 医疗保险档案内容复杂。

医疗保险档案主要涉及“医、保、患、药”四个方面。“医”是指定点医疗机构, 主要包括资格认证资料、医疗保险服务协议、各种医疗费用清单和结算凭证等。“保”即医疗保险经办机构, 除了一般的综合档案外, 业务方面主要包括参保单位基本情况、基金征缴及基金支付档案等。“患”是指参保病人, 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个人账户每月划入金额明细单、医疗保险关系接续与基金转移等。“药”指定点零售药店, 档案内容主要包括资格认证资料、服务协议、药费清单及结算凭证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医疗保险档案涉及内容之多, 专业性之强。

3. 医疗保险档案实用价值大。

医疗保险档案是参保职工享受医疗保险待遇的唯一凭证, 档案的准确齐全与否, 直接关系到参保职工的切身利益, 因此我们必须做好医疗保险档案的完善、管理工作, 从分发挥医疗保险档案的应有价值。

二、提高医疗保险档案的管理水平

1. 加强网络建设, 实行统一管理。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 我们必须加强网络建设, 对医疗保险档案资料实行统一管理。选择责任心强, 学历较高的人员组成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专人小组, 做到横向有人抓, 纵向责任明, 保障医疗保险档案各项工作顺利完成。

2.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夯实医疗保险管理基础。

在抓网络建设、人员管理、强化业务建设的同时, 我们也必须十分重视医疗保险档案工作制度建设。我们必须建立健全切合实际的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制度, 坚持制度上墙、制度归档, 严格遵守、认真执行、定期检查, 以保障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加强档医疗保险档案工作基础设施建设, 为做好医疗保险档案工作创造条件。

医疗保险档案基础设施建设是做好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 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必须重视医疗保险档案基础设施建设, 做到硬件和软件同步发展。如肇州县医保局在办公用房和经费紧张的情况下, 优先安排专用档案室, 购置计算机、复印机、文件柜等设施, 已经达到了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规定要求。良好的档案基础设施, 为医疗保险档案信息开发及利用提供了保证, 也为医疗保险档案工作的安全管理, 健康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4. 认真做好医疗保险档案接收和归档工作, 把住医疗保险档案质量关。

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医疗保险工作的重中之重, 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就必须做好基础业务建设, 以确保医疗保险档案的规范管理。如肇州县医保局在局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 在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 医保处医疗保险档案档案工作日臻完善, 走上了制度化、科学化管理的轨道。目前, 医保处已实行了档案综合管理, 对各种门类、不同载体的医疗保险档案及有关资料实行统一管理, 集中保管。一是严格按照规定分门别类对各种医疗保险档案进行排列、编序, 做到不同类别的医疗保险档案档案不同橱, 不同年代的档案不同卷。二是正确、规范地编撰医疗保险档案案卷目录, 书写卷内目录, 建立全目录索引。三是做到所有归档材料去掉易锈蚀金属物, 装订整齐、牢固、不压字、不漏页。通过这些有效措施, 有效地保证了医疗保险档案的案卷质量。

5. 加大医疗保险档案工作力度, 有效地实施监督和指导。

领导要把医疗保险档案工作列为议事日程, 经常组织医疗保险档案管理人员学习有关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 统一思想认识, 提高对医疗保险档案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还要经常举办医疗保险档案工作交流会, 以会代训, 加强对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医疗保险档案业务培训, 并做好监督、指导工作, 随时对医疗保险档案工作做出计划和总结, 不断提高档案工作管理水平。

三、加强医疗保险档案服务能力建设

1. 为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员服务。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力求把“死”档案变成“活”信息, 从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员的实际出发, 尽可能的为他们提供方便、快捷、满意的服务, 做到单位和个人可以随时查询医疗保险信息。有条件的可以通过建立医疗保险网站, 最大程度的发挥其服务功能。

2. 为领导决策服务。

医疗保险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社会各界非常关注。由于启动时间不长, 目前暴露出不少问题, 需要及时调整和完善。因此, 通过对医疗保险档案信息的深加工和综合分析, 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是非常必要的。

3. 为医疗保险制度的稳健运行服务。

7.医疗档案管理的新认识 篇七

一、医疗档案管理现状

1、管理不够规范。医疗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范围由当初的文书档案、财务档案、影像档案、病历档案、人事档案等发展到今天的科研档案、胶片档案、病理切片档案、各种设备检查的图文档案、实物档案、印模档案、声像档案、计算机磁盘档案、计算机数据档案等等。医疗机构根据自己单位的具体情况,对纳入档案管理的内容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规划管理,不能更全面的收集、利用、开发档案。

2、医疗机构对档案工作重视不够。医疗机构在发展建设中,一般对医院规模、医院环境、医院设备、医务人员培养等会投入相当大的资金和精力,而对档案管理、档案设备投入较少,造成档案管理水平滞后,设备落后,影响档案建设与发展。

3、档案管理技术滞后,制约了档案事业的发展。医疗机构各单位对档案工作不够重视,致档案用房环境较差,硬件投入不足,达不到档案安全保管的要求。另外,管理技术滞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医院管理中没有被广泛运用,医院管理手段落后。基本还采用手工收集、检索,制约了医疗档案事业的发展。

二、强化医疗档案信息资源管理

1、把档案人员从手工程序中解放出来。新时期医疗机构档案工作主要是运用计算机技术对文书和档案工作的全程实施一体化管理,这样可以加快档案信息的采集、处理、存储、归档、组织、发布、利用以及数字处理过程,减轻档案管理者的劳动强度。

2、运用高科技手段,提供医疗档案的最大化服务。通过采用快捷的电子目录和电子文档查询系统,把以往手工查询档案资料进行档案信息化处理,只要输入关键词,相关资料信息就会迅速体现出来。速度快、效率高、范围广,同时还可采用电子加密技术对档案进行机密处理。这种高科技检索手段,为医疗单位处理大量的档案信息资料提供了最有效的方法。

3、提高医疗档案的利用。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档案管理的主要目的,通过档案深层次开发,提高档案的使用价值,为临床、教学、科研、患者提供服务和帮助。同时,通过利用档案为医院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档案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促进档案事业发展。

4、充分发挥医疗档案信息共享作用。档案信息资源主要体现在档案信息的系统性、有效性和完整性,其最终目的是进一步扩大档案资源的利用范围,这是档案事业顺应社会信息化潮流的趋势所在。

三、有效提高医疗档案管理工作的途径

如何解决医疗机构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是新形势下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关键,结合我们实际,探索出了一些档案管理的方式方法。

1、充分发挥医疗机构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能,积极协调各单位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医疗机构主管部门,经常深入到卫生基层单位,了解各部门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用行政分管的职能,帮助基层单位解决实际困难,形成更加完善的医疗档案管理机制。

2、加快档案管理人才梯队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实现不是档案部门的单一工作,不能仅凭几个计算机技术人员就能实现的。为了适应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就必须有一批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才,来推进档案信息化的进程。加快培养档案信息复合型人才是医疗机构推动档案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任务。

3、建立健全医疗档案各项规章制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档案管理领域的不断扩大,就必须建立与之相应的、科学的档案管理体系。通过明确职能,将采购招标程序、协议、合同纳入归档材料之中,使医疗机构各个门类、不同载体的档案统一管理,让档案管理与医疗业务同步考核评价,同步发展。

4、加强病案的规范化建设。近年医疗纠纷、医疗官司不断上升,患者治疗效果不甚理想时,就怪罪医院,要求赔偿,患者对医院存在不信任。这其中病案往往成为双方争夺控制的焦点,病案管理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提高病案书写质量,完善病案管理也就成了迫切的任务。

5、拓展档案信息资源体系。以信息网络为基础,建成医院档案信息局域网,使档案工作网络化,充分发挥网络相互作用,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档案馆网。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达到档案资源共享的目的,发挥档案的服务功能、宣传功能、交流功能。把档案工作信息、档案机构信息、档案资源信息、档案利用服务信息变成服务社会的重要窗口。

8.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制度 篇八

摘要:城乡居民医保档案管理是医疗保险经办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属基础性信息资源管理工作。随着近些年我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医保档案呈现出规模化、数量化、多样化发展态势。传统医保档案管理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对此,加强医疗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成为提升档案管理质量的重要举措与必然趋势。

关键词:城乡居民;

医保档案;

信息化管理;

社会保险制度的不断推进,促进了我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事业的建设与发展。随着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范围的扩展、规模的提升,医保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愈发明显。基于此,本文以新时期城乡居民医保档案信息化管理为研究对象,就城乡居民医保档案信息化管理重要性与优化策略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期提升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助力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事业的优化发展。

一、新时期城乡居民医保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城乡居民医保档案是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工作中的重要信息资源,涵盖参保信息、财务信息、医疗保险制度规范信息、医保报销审核信息等众多内容。因此,加强城乡居民医保档案管理,对促进我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事业优化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而就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事业发展现状来看,医保信息流动性增强、信息容量不断提升,加强医保档案管理改革与创新成为一种客观性需求与必然性趋势。而信息化建设则为医保档案信息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新动力。通过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一方面可以简化城乡居民医保档案管理流程,实现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另一方面,能够借助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云存储等科学技术,提升信息共享水平,增强档案信息利用率,助力医疗保险事业优化发展;此外,实现纸质档案向数字化档案转变,增强医保档案管理科学水平的同时,提升档案管理安全性[1]。对此,在新时期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事业高速发展,医保档案重要性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加强医保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医疗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1.缺乏规范化

随着医疗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逐步推进,我国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档案基本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但是档案的信息化管理过程中仍然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信息化医疗保险档案模式,不同的城市、地区、甚至个体医疗机构都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了不同的医疗保险的信息化档案管理体系。这种情况会给今后整合信息化档案资料带来很多麻烦,例如两份储存格式不一样的信息化档案在整合在一起的时候,容易造成初始数据的丢失。

2.缺乏操作化

相关部门的部分领导人对信息化的档案管理认识不充分,有些管理人员甚至认为信息化的档案管理就是简单的收集和整理资料并且将信息输入电脑即可,他们认为这些工作不需要很强的技术能力,把不能胜任其他部门工作的人员安排到医疗保险档案管理部门。但是随着信息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保险档案管理的要求不断增加,这就需要档案管理人员主动的学习档案管理知识,收集更多的档案管理资料、提高档案的有效利用率等。从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角度来看,社会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能够熟练的掌握信息化网络,能够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医疗保险信息化的档案管理。因此,档案管理人员需要能够熟练的操作计算机,能够快速正确的收集、整理和录入档案材料,能够从医疗保险档案管理中找出更多有利于医疗管理的信息等。

3.缺乏共享化

医疗保险档案资料具有很大的隐私性,一般在未得到档案资料持有人允许的情况下,接触到档案资料的人员不能泄露投保人的档案资料。但是随着我国的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档案资料的信息安全受到了威胁。因此,医疗管理部门必须保证一个共享化的安全操作平台,保证我国的医疗保险档案资料实现共享化,使医疗保险信息的使用者能够及时获得准确的统计资料。

三、新时期做好医保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1.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建设,推动医保档案规范化管理

当前,相关医保档案管理部门要以档案管理“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为目标,多举措推进医保档案标准化、信息化建设。要充分结合医保工作特点和地区实际,本着方便实用、合乎规范的原则,制定出台《医保中心档案整理归档制度》《医保中心档案保管制度》等规章制度,编制统一的医保档案卷内目录及卷宗目录,规范档案分类装订方法。同时,根据医保档案分类标准,即文书档案、参保档案、审核档案、财务档案,将任务分解到相关科室及人员,明确时间进度,要求其按时按质完成档案资料的前期整理、分类装订、数据录入等工作。要加紧采取措施做好社保业务档案数字化、电子化管理工作,对所有经办业务档案进行数字扫描,明确主、附件,形成图片文件,方便业务查询及内控检查;

对所有经办业务档案以件为单位建立条形码,通过条形码与扫描枪实时调取档案信息,联系实体档案与数字档案;

建立区域性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社保经办业务档案数据库”,按年度-类别-业务环节建立数据库层次、设置业务档案归档号,形成体系严谨、层次分明的社保档案管理系统;

还要建立远程查询机制,模拟实体库房与实体档案调取过程,通过身份证号或社保登记证号等关键信息查询,明确单件档案所在库房位置、所在密集架、所在档案盒及所在案卷,并最终调取电子图片档案。

2.完善信息化基础建设,优化信息化管理环境

要推进医保档案信息化管理,相关部门要加快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步伐。争取财政加大资金投入,加快馆藏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步伐,优先对重要档案、利用频繁的档案、濒危破损档案进行数字化,建立档案目录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提升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要做好电子文件(档案)管理。加强电子文件(档案)备份中心建设,做好电子文件的归档和电子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和有效利用。按照社保局和国家档案局的有关要求,组织开展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大力推进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工作,全面开展原生电子文件的归档、接收工作,大力加强医保数字档案馆的硬件、软件建设,做好开放档案数据整合及发布利用工作,抓好数字档案馆的工作体制和机制建设。

3.加强信息化管理人才培养,提升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

为促进医保档案管理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地区的医保档案业务管理部门要积极组织相关档案管理人员开展信息化管理技术培训,培训紧密结合地区医保档案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以医保档案管理基本知识技能和信息化建设发展为主线,对医保档案最新国标、行标进行宣讲解读,进一步提升人员规范意识和业务技能;

对医保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前景和成功经验进行学习交流,大力提高参训人员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

9.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制度 篇九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和加强各级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维护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真实、完整和安全,有效利用和保护社会保险业务档案,为社会保险事业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规定(试行)》、《山西省档案管理条例》,结合我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社会保险业务档案,是指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办理社会保险业务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专业性文字材料、电子文档、图表、声像等不同载体的历史记录。

第三条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管理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包括:省、市、县(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第四条社会保险业务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维护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的完整、准确与安全,积极开展档案的利用工作,实现档案管理的标准化和现代化,为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将其据为己有。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第五条

省社会保险局负责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业 务档案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业务档案工作应当接受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及上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业务指导。

第六条

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设置业务档案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并且要配置业务档案工作人员,健全业务档案工作制度,提供必要条件,保证业务档案工作健康发展。

第七条

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建立本单位综合档案室,集中管理本单位各种门类及各种载体的档案。

第八条

综合档案室的工作任务:

1、指导、监督、规范本单位文件材料的组成、积累、格式及归档等工作;

2、负责管理本单位的全部档案资料;

3、认真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积极提供利用,为本单位各项工作提供有效服务。第九条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业务档案工作人员应当忠于职守,遵守纪律,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履行业务档案工作职责,圆满完成业务档案工作任务。业务档案工作人员对本单位各部门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和归档工作进行指导,并参与对业务档案工作的考核工作。

第三章 业务档案的管理

第十条

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根据本单位实际情 况,参照《山西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规定》(附件1),制定适合本单位工作实际的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

第十一条

反映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工作活动,具有查考保存价值的各种文件材料都应归档保存,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据为己有或擅自销毁。

第十二条

反映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各种门类、各种载体的档案应按时归档。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建立文件材料档案立卷归档制度(附件2.1)。

1、文书档案和社会保险业务档案应当在形成的下一年6月份以前归档。

2、基本建设项目档案应在项目竣工验收后的30日内归档;未竣工验收而投入使用的基本建设项目档案应在投入使用后的60日内归档。

3、设备购置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及随机文件材料应在开箱验收后归档。

4、财务会计档案在财务工作终结后,由财务部门暂保管一年,到期后编制移交清册,移交本单位综合档案室统一保管,出纳不得监管会计档案。

5、声像档案、实物档案应及时归档。

6、电子文档,每年年底归档一次或任务完成后随时归档。第十三条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业务档案的分类:

1、文书类:以分二级类,以保管期限分三级类。包括党群工作、行政后勤管理、文秘、机要、档案、人事、劳资、综合治理、安全保卫、计划生育等。

2、社会保险业务类:以各业务环节分二级类,包括社会保险登记管理类、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类、社会保险待遇核定类、社会保险审计稽核类、社会保险个人账户管理类、社会保险业务信息统计类。以保管期限分三级类,包括永久、100年、50年、30年、10年。

3、会计类:分帐簿、凭证、财务报告、其它四个二级类。

4、声像电子类:分录音、录像、照片、光盘、磁盘、磁带等若干个二级类。

5、实物类:分奖杯、奖状、奖旗、奖牌、证书、印章、其它等若干个二级类。

6、科技类:以基本建设档案、设备档案分二级类。基本建设档案以具体工程项目分三级类,设备档案总数量少可不设三级类目。

第十四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业务档案的收集: 一是要按照本单位制定的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的内容,由本单位综合档案室对单位内部各部门各工作岗位应归档的文件材料进行接收; 二是征集散失在社会或个人手中的,但对本单位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

第十五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业务档案的整理:各种门类、载体的档案,规范整理应依据相关标准,做到分类合理,排列有序,编目科学。

1、社会保险业务档案依据《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规定(试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档案局第3号令)进行整理。

2、文书档案依据《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国家档案局第8号令)进行整理。

3、会计档案依据国家财政部和国家档案局《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进行整理。

4、电子档案依据国家档案局颁布的《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进行整理。

5、其他档案依据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档案管理规定进行整理。

第十六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业务档案工作应建立全宗卷,建立业务档案统计制度,对档案的收进、移出、保管、利用等情况进行管理。

第十七条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定期对已超过保管期限的业务档案进行鉴定。销毁档案要逐件登记于销毁清册,经本单位鉴定小组审核签字后,报上级主管领导批准后销毁; 会计档案的销毁应按《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执行。销毁清册要永久保存。

第十八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积极采用先进的现代化技术设备,实现业务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第四章业务档案的保管和利用

第十九条

档案保管应配备专门的库房及相应的符合国家标准的档案装具和设备,并符合防火、防盗、防光、防尘、防潮、防水、防虫鼠、防高温、防震等要求。

第二十条

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编制归档文件目录、案卷目录、全引目录、人名索引等检索工具,编写大事记、组织沿革、基础数字汇集、专题概要、利用效果实例汇编、发文汇集等编研材料,满足利用工作需要。

第二十一条

业务档案工作人员调动工作时,应在离岗前办好交接手续。

第二十二条

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制定业务档案保管制度、保密制度、查(借)阅制度,规范提供利用工作,确保业务档案安全。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积极开展业务档案管理工作,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档案局以及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档案局有关规定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国家社会保险业务档案达标验收工作标 准。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山西省社会保险局和山西省档案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附件:

1、山西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规定。

2、山西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业务档案管理各项制度。

3、山西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业务档案分类编号方案。

4、山西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业务档案材料移交清单。

5、山西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业务档案销毁清册。

6、山西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业务档案借阅登记表。

山西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规定

第一条 为便于本单位各内设机构及全体职工正确界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准确划分档案保管期限,使所保存的档案既能反映本单位主要职能活动情况,维护其历史面貌,又便于保管和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国家档案局8号令》、《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规定(试行)》,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本规定中的本单位文件材料是指本单位各内设机构及全体职工在其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各种门类和载体的历史记录。第三条

本单位文件材料归档范围是:

(一)反映本单位主要职能活动和基本历史面貌的,对本单位工作和历史研究具有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

(二)本单位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在维护国家、集体和公民权益等方面具有凭证价值的文件材料;

(三)本单位需要贯彻执行的上级机关和同级机关的文件材料;下级机关报送的重要文件材料;

(四)其他对本单位工作具有考查价值的文件材料。

第四条

本单位文件材料不归档范围是:

(一)上级机关的文件材料中,普发性不需要本单位办理的文件材料,任免、奖惩非本单位工作人员的文件材料,供工作参考的抄件等;

(二)本单位文件材料中的重份文件,无查考利用价值的事务性、临时性文件,一般性文件的历史修改稿,各次校对稿,无特殊保存价值的信封,不需办理的一般性电话记录,内部互相抄送的文件材料,本单位负责人兼任外单位职务形成的与本单位无关的文件材料,有关工作参考的文件材料;

(三)同级机关的文件中,不需贯彻执行的文件材料,不需办理的抄送文件材料;

(四)下级机关的文件材料,供参阅的简报、情况反映,抄报或越级抄报的文件材料。

第五条

凡属本单位归档范围的文件材料,必须按有关规定向本单位档案工作部门移交,实行统一集中管理,任何人不得据为己有或拒绝归档。

第六条

本单位文书档案的保管期限定为永久、定期两 种。定期一般分为30年、10年。第七条永久保管的文书档案主要包括:

(一)本单位制定的法规政策性文件材料;

(二)本单位召开重要会议、举办重大活动等形成的主要--10文件材料;

(三)本单位职能活动中形成的重要业务文件材料;

(四)本单位关于重要问题的请示与上级机关的批复、批示、重要的报告、总结、综合统计报表等;

(五)本单位机构演变、人事任免等文件材料;

(六)本单位房屋买卖、土地征用、重要的合同协议、资产登记等凭证性文件材料;

(七)上级机关制发的属于本单位主管业务的重要文件材料;

(八)同级机关、下级机关关于重要业务问题的来函、请示与本单位的复函、批复等文件材料。

第八条

定期保管的文书档案主要包括:

(一)本单位职能活动中形成的一般性业务文件材料;

(二)本单位召开会议、举办活动等形成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三)本单位人事管理工作形成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四)本单位一般性事务管理文件材料;

(五)本单位关于一般性问题的请示与上级机关的批复、批示,一般性工作报告、总结、人事、统计报表等;

(六)上级机关制发的属于本单位主管业务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七)上级机关和同级机关制发的非单位主管业务但要贯彻执行的文件材料;

(八)同级机关、下级机关关于一般性业务问题的来函、请示与本单位的复函、批复等文件材料。第九条

本单位形成的人事、基建、财务、会计及其他专门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条

对应归档的电子文件的原数据、背景信息等要进行相应归档。

第十一条

10.医院医疗纠纷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 篇十

[关键词] 医院;档案管理;医疗纠纷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64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703-01

医院档案管理历来是医院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医院病历档案资料是提高医疗技术,开展科研教学的重要参考资料,是奠定医院长远发展的宝贵历史资料。随着新的医疗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入,我国相关医疗纠纷法律的不断完善,人们的法律也意识也在提高。医院档案管理中的病历档案管理已成为处理医疗纠纷、鉴定医疗事故的重要证据和维权依据。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医药档案管理工作,既符合医院诊疗法规的要求、又为医疗纠纷提供客观的病案法律证据,同时为医院档案工作做到更加完善[1]。本文就医院医疗纠纷档案管理工作探讨分析如下。

1 医院医疗纠纷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随机选取本院自2005年2月至2011年10月发生的各类医疗纠纷事件15例,分析归来原因,以此探讨档案管理工作在应对医院医疗纠纷中的重要性。其中经鉴定为手术医疗事故隐患5例,包括骨科手术中应用钢板、固定螺丝断裂后查询医疗器械许可证、有效期及合格证等记录档案不全或缺失4例;手术后患者出现并发症死亡,但病历记录中抢救记录和死亡时间记录错误引发纠纷1例;另外10例医疗纠纷查看病历档案显示:病案管理中病历患者名字入院前后不一致,出现姓氏或名字错误及张冠李戴现象3例;医生病程记录与护理病历记录不一致,出现自相矛盾现象2例;病案中辅助检查单丢失或记录不全,给病案管理留下隐患2例;病案中出现病历记录不完整,包括临床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患者病情轻重记录出现前后不一,并且与上次病情记录相差巨大,埋下医疗纠纷隐患2例;病案内容中出现私自修改及涂改现象,引发医疗纠纷1例。由此,在病案管理中,任何一点差错记录、缺失均会引起医疗纠纷,并且不能提供合格地病案作为法律依据均会引起医疗纠纷,给医院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所以,在医改深化的新形势下广大医务人员及病案管理工作人员对做好病历档案管理工作起到关键,尤其在面临医疗纠纷时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显得更为突出。

2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现状

2.1 法律意识淡薄,医院档案管理未得到重视 在当前医疗改革的深化新形势下,医务人员不再是单纯地诊疗、救死扶伤的工作,而是既要规范诊疗措施,同时还要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现行的我国法律规定中《关于民事诉讼法证据的若干规定》文件中提到的“医疗事故争议诉讼无过错的适用举证责任倒置”进行判决。明确表明所有医疗机构具有在相关医疗事故争议中提供自己的诊疗证据来证明自己在全部医疗活动中的合法化、合理化[2]。而现实具体临床工作中部分医护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不能为自己的治疗措施提供切实的证据,尤其是医院档案管理未得到重视,在病案记录及保存中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没有按照医院档案管理相关法律去建立保存制度,不能为医疗纠纷提供法律依据,给医院或个人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2.2 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我国普遍存在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不足,尤其在医院的病案管理人才更加匮乏。目前多数医院尤其基层医院的档案管理人员基本都是医护人员兼职或其他非医疗专业人员在进行病案管理工作。这些人员相对缺乏医疗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对病历等档案管理的基本整理、录入及保存等工作专业素质欠缺,知识老化及学历层次普遍较低。同时在医院领导层在人才培养中忽视档案管理人才培养,导致档案管理审核、归档及保存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病案管理质量的提高和档案管理工作长远发展。在面临医疗纠纷时提供出不规范的病案档案,出现对医疗机构不利的法律证据。

2.3 档案管理制度缺失,病案质量偏低 由于缺乏相关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缺乏相关病案管理经验,尤其是医师及护士忙于诊疗措施,缺乏对病案重要性的认识,法律意识淡薄,出现病案书写不规范、记录不完整、医嘱记录不详细等问题,同时档案管理者保密性不强,病案资料随意让患者复印使用,尤其目前还没统一的病案管理模式归属于统一、规范的档案管理模式,出现对病历档案管理缺乏必要的技术指导,容易给医院档案管理带来医疗纠纷法律依据。

3 做好医院医疗纠纷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3.1 依法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工作制度 病案管理中的病历档案是医疗纠纷中唯一的提供真实、有效及合法的法律依据。随着我国法制健全,人们的法律意识及维权意识日益增强。因此必须建立完善地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并且依照相关法律及条例依法对病历等档案进行管理。其管理内容包括病历中各种医嘱、记录、辅助检查依据及患者病情分析等完整地病案。尤其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于2010年3月颁布了《病历书写基本规范》[3],全面、系统、具体的就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基本格式、基本内容;各级医师应记录的内容查房记录和责任;完成各项记录的时限规定等做了详细、明确的规定。临床医师及领导阶层应在档案管理部门制定详细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否则在发生医疗纠纷时,就无法举证以证明自己有无过失。

3.2 加强法律知识培训,提高档案馆者法律意识 档案管理着各种相关法律、法规学习与教育,档案管理人员应该认识到随着《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相关配套文件的颁布,在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形成健全地的法律、法规体系。依法约束广大医务人员及档案管理者,增强保密性[4]。所以在工作中应自觉遵守法律制度,健全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制定适合本单位的档案管理措施。

3.3 強化医务人员病案书写规范及防范医疗纠纷的法律意识 结合本院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提高医务人员法律意识,健全病案管理机构和三级质控体系,制定适合本单位的管理措施,对病历档案书写、保管及使用等各个环节都要严密监控,核查管理制度,并防患于未然。同时,充分发挥中、高级职称的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骨干作用,经常指导下级医师,不断提高病历书写质量和技术水平,使每位患者的病历书写更规范,记录更完整,能体现本单位的诊疗水平及档案管理水平[5]。杜绝因书写漏洞或管理不善导致医疗纠纷隐患。

4 小 结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在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中依法保护就诊者的病历资料,并且具有长期保管的法律义务。因此,在医院医疗纠纷档案管理工作中具有双重性,即是一种科研资料,又是患者病情就诊的详细录的书面材料,尤其在发生医疗纠纷时,为法庭提供举证倒置的法律依据。而且这类法律文书不像普通文件一样,到期了就销毁。对医院档案管理类文件,也均应长期保存,以对医务人员提供学习资料及科研总结,也有利于医院医疗纠纷的解决。

参考文献

[1] 解俊霞.医院病历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中医,2010,13(7):1.

[2] 刘宇娟.病案管理如何适应医疗纠纷的新形势[J].中国病案,2005,6(12):20.

[3] 揭敏娟,王兴娟.关于医院档案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医院管理,2011,9(18):150.

[4] 燕军.医院病历档案信息的利用与保密[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4):29.

11.谈医疗机构档案管理 篇十一

一、档案收集、归档

1.凡医院缮印发出的公文 (含定稿和打印的原件与附件、批复请示、转发文件等) , 原件一律由院办 (人事行政部) 统一归档管理, 发文复印件按规定由收文部门各自归档。2.各部门处理完毕或批存的文件材料, 由部门文秘集中统一整理、归档。3.一项工作分别由几个部门 (科室) 参与办理形成的文件、决议, 由主办部门 (科室) 负责收集整理, 交院办 (人事行政部) 归档。4.部门 (科室) 组织召开的工作会议纪要与有关材料由本部门 (科室) 收集、归档。5.医院召开的工作会议文件由院办 (人事行政部) 收集、归档, 并由会议组织部门 (科室) 指定专人将会议材料、声像档案等向院办 (人事行政部) 办理归档手续。6.医院员工外出学习、考察、调研、参加上级单位召开的会议等公务活动需将文件归档的, 应及时交院办 (人事行政部) 归档。

二、档案立卷

1.档案管理员应使用档案盒 (或文件夹) 根据文件类型将档案分别立卷, 统一存放至档案柜中。2.档案立卷应使用归卷用的“案卷类目”, “案卷类目”条文必须简明确切。3.案卷类目编制原则:含医院全称和经办部门全称, 按上 (医院全称) 、下 (经办部门全称) 排版;根据文字量, 也可以按左 (医院全称) 、右 (经办部门全称) 排版。4.案卷类目名称需根据5.3款标准, 采用标黑一号字体打印, 粘贴于档案盒 (或文件夹) 左侧距顶部3厘米处。5.归档的文件资料须按年度分别立卷, 立卷必须核对归档文件的完整性、准确度, 对存在缺陷的文件资料要责成有关人员收集齐全后再行立卷归档。6.归档文件应符合国家有关档案管理的要求, 目录清楚、字迹工整、图样清晰, 不得使用铅笔、圆珠笔、纯蓝墨水笔和复写纸复写。7.部门 (科室) 经办的文件原则上应于收、发文后一个月内完成归档;医院每年6月份以前必须完成上年度全部文件资料的立卷归档工作。

三、档案目录编制

1.档案文件编号原则:A1A2A3A4—B1B2C1C2—D1D2, 其中“A1A2”为医院代字 (遵照《行文管理制度》附件《医院简称对照表》) , “A3A4”为两位数年份号, “B1B2”为部门 (科室) 代字 (大类) 号, “C1C2”为文件类型 (小类) 号, “D1D2”为两位数档案序号。以上代字为汉字的, 均用其拼音的首字母表示。例如:山西现代女子医院的行政部为经办部门, 归档文件类型为2006年的通知, 是此卷中的第7份文件, 则档号为:JX06—XZTZ—07。2.档案管理员应在档案盒 (或文件夹) 首页位置设立《档案目录》 (附件10.1) 。3.所有归档文件必须在首页面右侧用口取纸标记文件编号, 并按顺序将档案信息登记在《档案目录》中, 以便查阅。4.《档案目录》内容应包括目录序号、文件编号、文件标题、页数、发文单位、发文日期、经办人、归档编号、备注等项目。

四、档案保管权限、期限与类型

(一) 档案保管权限

1. 财务部档案由财务部保存;2.人事部档案由人事部保存;3.医院证、章、信由总经理 (院长) 指定负责人保存;

4. 其他各类档案由院办 (人事行政部) 保存。

(二) 档案保管期限

1. 财务档案应严格遵照国家有关规定的保管期限执行。

2.医院证、章、信及相关文件资料属永久保存档案。3.政府职能部门授予、发放的各种许可证书、等级证书、资格证书、奖状、奖章、奖杯、锦旗等原件属永久保存档案。4.本医院的历史沿革、重要事项记载及反映本医院重要活动的剪报、照片、录音、录像等属永久保存档案。5.普通文档保管期限为3年至5年。6.保密文档须于失效当日即刻销毁。

(三) 文档的保存形式

1. 文字性普通文档分为文字与电子两种方式保存。

2.计算机存储的涉密文件应采取加密保护措施, 文件密码由指定的文件保管人设定, 并须将该文件路径及密码报院办 (人事行政部) 备存, 并保证其真实性。3.机密文档以书面或实物形式保存。

五、档案查阅与复制

1.总经理有权查阅医院所有档案。2.部门 (科室) 负责人有权查阅本部门 (科室) 所有档案。3.其他员工因工作需要应经过审批方可借阅有关档案。4.文档查 (借) 阅应在档案保管部门 (科室) 进行登记, 机密文档及权限外查借 (阅) 须办理审批手续。5.查 (借) 阅或复制除财务类、人事类以外的档案须由院办 (人事行政部) 负责人审批, 并进行相关登记。6.查 (借) 阅或复制财务档案、人事档案须由总经理审批。

摘要:随着现代化信息的发展, 档案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尽管如此, 作为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医院档案工作仍无法与日益发展的医疗、科研、教学工作相适应。本文粗浅地探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档案管理工作。

上一篇:大学英语课前演讲范文下一篇:西南交大届研究生毕业典礼校长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