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大自然的启示

2024-09-18

高中作文:大自然的启示(精选17篇)

1.高中作文:大自然的启示 篇一

今年暑假,我在外婆家的小院里玩,无意间发现了一张大大的蜘蛛网挂在树枝上,不停地摇晃着,我觉得十分好奇,便仔细地观察起来,心想:蜘蛛是怎么用这张大网捕捉虫子的呢?于是我抓了一只小虫子把它放在网上,小虫子一下子就被蜘蛛网给粘住了。随着虫子的挣扎,蜘蛛网有节奏地摇晃起来。过了不一会儿,一只黑色的大蜘蛛不知从什么地方冒了出来,一步一步地向虫子逼近,很快爬到虫子旁边,然后从尾部抽出一根白色的细丝把虫子的身体和手脚一圈一圈地缠了起来,随后,它就爬进一个树洞里去了。这时,我感到非常奇怪:蜘蛛为什么不把小虫子吃掉呢?为什么蜘蛛网能粘住小虫子却粘不住自己的脚呢?为了搞清这些问题,我又仔细地观察起来,但是等了好久,始终不见大蜘蛛的影子。

晚饭后,我又一次来到蜘蛛网前。这时,我惊奇地发现蜘蛛网上的那只小虫子只剩下一个空壳了。这是怎么回事?我带着疑问去查阅了百科全书,啊!终于有了答案。

原来,蜘蛛的八条腿在爬的时候会分泌出一种油作润滑剂,所以蜘蛛就不会被粘住。蜘蛛在捕到猎物以后,先将猎物用蛛丝缠住,用前脚分泌出来的毒液将猎物麻痹后,然后吐出一种酵素消化液,注入猎物体内,等到体内的蛋白质完全变成汁液后,蜘蛛大口大口地吮吸,直到吸光为止,由于昆虫外壳的成分不是蛋白质组成的,不能被酵素消化液溶解,因此蜘蛛吃剩下来的外壳就像一个空罐头瓶一样被完整地遗留在蜘蛛网上。

这件事让我受益匪浅,我不但发现了蜘蛛的奥秘,还明白了一个道理:长大要想有所发现和发明,必须从小善于发现问题,必须学着解决问题。

2.高中作文:大自然的启示 篇二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2课《大自然的启示》, 由《“打扫”森林》和《人类的老师》两篇科普短文组成, 属于略读课文。《“打扫”森林》讲述了德国有个林务官, 命令护林工人把森林里的灌木、杂草、枯枝烂叶砍光除尽, 结果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把森林渐渐给毁灭了。《人类的老师》通过列举生动的实例, 阐述了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 有所发明创造。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认识自然界, 学会观察大自然的特点和规律, 并从中受到启发, 能有所发明, 有所创造。课文通俗易懂, 表现手法独特, 做到图文并茂、文质兼美、富有童趣, 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智慧, 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陶冶学生的学习情操, 养成善于观察自然、认识自然的习惯, 形成按照自然界中事物的特点和规律大胆想象的良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播放视频, 激趣导入

1.播放视频《森林之歌》片段。

2.启发谈话。看了这段视频, 你喜欢森林吗?森林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大自然的启示》, 看看大自然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和回答问题, 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诱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愿望, 把学生思绪带入课文, 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 学习字词

1.自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 读通顺。

2.学习字词。 (课件出示生字)

殃帚腐壤翼略键鲸

(1) 自由读, 指名读, 开火车认字组词。

(2) 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形近字并组词。

(3) 书写字词。重点指导“腐壤翼”的读音和书写。

(4) 指名读并说说画线的词的词义。

3.简单概述各段的主要内容。

4.朗读交流。

(1) 交流对课文感受最深的语句, 说出自己的感受。 (预设1:“几年过去了, 橡树和菩提树的叶子越来越少, 光秃秃的像一把扫帚, 有些树木甚至干枯了。”感受是:第一, 作者用了比喻的修辞, 把没叶的橡树和菩提树写得很形象具体, 第二, 橡树和菩提树好悲惨啊, 连树叶都没了。预设2:“原来, 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这样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枯枝败叶, 看起来是脏东西, 其实, 它们腐烂之后, 变成了腐殖质, 能增强土壤的肥力。它们还是一些小动物的食物和隐蔽场所。”感受是:大自然中的动物和植物是互相需要的。预设3:“林务官把灌木丛砍了, 把野草锄了, 鸟儿飞走了, 森林里的害虫就逞凶啦。它们大量繁殖, 成群地向树木进攻, 吃树叶, 咬树根, 钻树心。”感受是:林务官真可恶, 像这些害虫一样地可恶, 他和害虫都是森林毁灭的罪人。)

(2) 学习了课文, 你知道了什么? (我们要保护好森林, 不乱砍伐树木, 才能保护好森林中的各种鸟类和动物, 才能使害虫得到惩罚和遏制, 少吃树叶、树根和树心, 达到生态平衡。)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学习并掌握文中的生字和生词, 扫清文字障碍, 降低学生理解课文的难度, 然后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 注重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 把知识的传授和阅读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情感体验, 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习惯, 让学生自主阅读和思考,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品读课文, 讨论解疑

1.学习《“打扫”森林》。

(1) 浏览课文第1~3自然段, 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不能“打扫”森林, 如果“打扫”了森林, 很多树木会干枯。) (林务官打扫森林后, 橡树和菩提树的叶子少了, 有些树木干枯了。)

(2) “打扫”上面为什么要加引号? (提示: (1) “打扫”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打扫; (2) 这样的“打扫”是一种毁灭行为, 破坏了森林的生态环境。)

(3) 浏览课文第5~6段。 (1) 默读课文, 思考:使森林遭殃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画出能够说明这一原因的重要语句。 (2) 小组讨论交流。 (3) 全班交流。 (4) 学习了《“打扫”森林》这篇文章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原来, 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这样, 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即:如果不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人为地破坏这种联系, 就会破坏生态平衡。)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浏览课文内容和思考、交流来理解文本内容, 加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让学生在合作与探究中领悟文本的内涵, 养成阅读和深入思考的习惯。

2.学习《人类的老师》。

(1) 按照学习《“打扫”森林》的学习方法, 学习《人类的老师》。

(2) 讨论问题。 (1) 科学家从蜻蜓的翅膀上得到了什么启示? (2) 为什么说生物是人类的好老师? (在课文中画出相应的句子。) (3) 读了本文后, 你受到什么启发? (“自然界中的事物能给予人启发, 我们要认真观察自然界中的事物, 了解它的特点和规律, 利用这些特点和规律为人类服务。”)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和启发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或自然中的每一件小事, 立足让学生从书本走向课外, 走向自然。

四、讨论交流, 总结归纳

1.朗读课文。

2.小组讨论。

(1) 《“打扫”森林》这篇课文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只有保护好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 才能维持自然的生态平衡。)

(2) 《人类的老师》这篇课文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自然界中的生物能给人们启示, 科学家可以从自然界中的生物身上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它们不愧是人类的老师。)

3.大自然的启示 篇三

但是,高山上的湿气很重,容易造成严重的风湿病。为了缓解疾病带来的困扰,哈尼人摸索出一种方法:捕捉野蜂,泡酒来喝,效果非常明显。

这种蜜蜂生长在野外,充满了攻击性,并且毒性较强,如果人被它叮咬,甚至会有生命危险。可对哈尼人来说,这些似乎不是问题。

人们很好奇,哈尼族人是怎么做到的呢?

哈尼族人说,他们会通过一只或者几只野蜂,找到野蜂的窝点。然后,并不急着捕捉,而是轻手轻脚地连窝端回家里养着。当野蜂熟悉了新的环境后,与人共生,便不会轻易蛰人。这样,就有了源源不断的野蜂可以食用。

说起来好像挺容易,但这点经验的取得,就花费了哈尼人一百多年的时间。

光是找到蜂窝就充满了传奇。

捕蜂人会先准备两样东西:木棍和羽毛。野蜂喜欢吃栗树分泌出来的汁液,捕蜂人就爬到栗树上,把带有汁液和诱饵的木棍支在某个树杈中,等待前来觅食的野蜂。

当野蜂专心舔食汁液的时候,养蜂人要做一件极其不容易的事情,把白色的羽毛轻轻地粘在它的腹节上。成功之后,捕蜂人就开始追踪它的飞行路线。

如果野蜂觅食的地方距离蜂窝很远,捕蜂人往往还需要一两个帮手。他们分别站在不同的山头,分段观察追踪。有时候失去了追踪的方向,一切就得从头再来。

到了后来,捕蜂人收获了一个经验:去同一个地方觅食的野蜂一定会走同一条路线。

靠着这样的追踪,养蜂人很快就找到一处又一处的野蜂窝……

为了更好地生存,人类一点点摸索,一点点收获,而大自然也毫不吝啬给你启示。日积月累,水到渠成。

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

在智利北部,有一个叫丘恩贡果的村子。

这里西临太平洋,北靠阿塔卡玛沙漠,形成了多雾的气候。可浓雾对干涸的土地没有一点帮助,长久以来,人类无法生存。

但是,加拿大一位名叫罗伯特的物理学家到这里考察时,有了一个重要的发现——这里蛛网密布,说明蜘蛛在这里四处繁衍,生活得很好。

为什么蜘蛛能在如此干旱的环境里生存下来呢?罗伯特把目光锁定在这些蜘蛛网上。借助显微镜,他发现这些蜘蛛网具有很强的亲水性,极易吸收雾气中的水分。

而这些水分,正是蜘蛛能够生生不息的源泉。

人类为什么不能像蜘蛛织网那样截雾取水呢?

在智利政府的支持下,罗伯特研制出一种人造纤维网,选择当地雾气最浓的地段排成网阵。这样,穿行其间的雾气被反复拦截,形成大量水滴,这些水滴滴到网下的流槽里,经过过滤、净化,就成了新的水源。当地干旱的难题就此破解。

大自然喜欢用困难,给人类启示!

(本文作者系安徽省定远县职工子弟小学大队辅导员)

4.高中作文:大自然的启示 篇四

今天早晨,我早早地起了床,出门不久,便发现了一个蚂蚁洞,大大小小的蚂蚁正在洞口往洞里搬食物,我想起书上介绍,蚂蚁是个神奇的动物,可以举起比自己重五十倍的东西呢,是个大力士,我转念一想,回家拿了一小块面包,又来到蚂蚁洞旁,我往蚂蚁洞旁撒了点面包屑,要诱惑蚂蚁出来,不一会儿,有一只蚂蚁出来了,它警惕地看了看四周,没有人(因为我已经藏起来了)才放心走向面包屑,它看了看面包屑,又返回了洞口,两只触角左右动了动,不一会儿,一大群蚂蚁蜂拥而出,我惊呆了,怎么触角动一动就知道这里有的食物,难道这是蚂蚁的暗号?只见它们齐心协力地把面包屑搬回洞里,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地抓了几只蚂蚁,其它的蚂蚁一见这情形,赶紧丢下了面包屑逃走了。我回到家,上网查了一下,原来蚂蚁的触角既有沟通的功能,也有探路的功能。信号塔就是依照蚂蚁的触角发明的。

我决定做一个试验,我先找来一个剪刀,把一个蚂蚁的触角给剪了下来,然后把它们带到洞口前,把它们放生了,只见蚂蚁们争先恐后地跑向蚂蚁洞,只有一只蚂蚁走路跌跌撞撞,分不清东南西北,因为它失去了触角,就等于失去了探路的功能,我终于明白了,这次试验的收获可真大啊!

5.启示作文700字 大自然的启示 篇五

——题记

在那一轮火红的太阳升起时,自然界的小生命都精神起来了。太阳,给了它们生存的力量,顽强的生命力。当人类也随着太阳的升起起床,拉开窗帘,一缕缕阳光照射进房子里,照射进人类的身体上,照射进我们的心里。

我们走出房子,进入大自然的怀抱时,心里不仅有高兴,还有无限激动。踩着石子路,闻着花香,听着小鸟唱歌,望着周围飞舞的蝴蝶,给人们的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上,都带来放松的感觉。它能让悲伤的人感到快乐,让对生命放弃的人感到生命的重要,让恼怒的人感到世界的温柔。自然,不就是一个无处不在的心理医生吗?它能让人们的心理保持健康状态。

顺着小径走进森林的世界,抬头,太阳被高大的树挡住。虽然身体没有和阳光接触,但周围粗壮的树干也在保护着自己,心里犹然而生出一种强烈的安全感。不要怕在这里迷路,这里会有路通向外面的世界,所以,在森林中一定要包心放下,有身体来感受,才能体会到,自然界,有着可亲的生命,它能给人类遮风挡雨,阻挡无情的洪水。那死去的树,树早以枯竭,快看,又一种生命!它居然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生存!那便是菌类。自然界中,生命无处不在。

我喜欢海。在光着脚丫踩在金色的沙滩来到大海的面前,可以感受到,自然界中这个庞大的东西,是多么可爱。天水相接的地方模糊极了,没有一点层次,好象天和海是一个整体,人置身于深海中。海浪从不经意中出现,一浪推一浪,一直涌到沙滩上,冲洗了脚丫。它们好象很欢迎人类,总是给人类带来几只贝,然后笑着离开了。你若站在那里,闭上双眼,一阵风吹来,清凉而又舒畅。走在沙滩上,你能发现许多贝,还有几只小蟹在欢快地玩耍。拾贝,和蟹说话,这些可爱的生命,让你不禁喜欢上这个地方。

6.高中作文:大自然的启示 篇六

有一天我到姥姥家玩,在大门前发现了姥姥家的小白猫“白白”,于是我想了一个办法捉弄它一下。我们玩了一个有趣的游戏叫“人追猫”,我眼看就要追上白白了,可它“嗖”一下窜上了屋顶,我想:白白这一辈子都不用想下来了。我就跑去告诉姥姥。姥姥说:“它会下来的!”我听着有些好奇。可跑过去一看,小猫白白正在屋底下乘凉呢!我把它抱在怀中,仔细观察,看到它竟然一点也伤也没有。

我回到家搜了许多关于小猫的资料。原来,小猫脑子中有一个特别的结构,人们和别的动物都没有。它会在着地之前告诉自己,让大脑准备好着地的准备,而且无论你怎么把它扔下来,它的身体都会保持平衡,而且,它的脚下有一个厚厚的肉垫。肉垫富有弹性,这样小猫就会安全落地了。这让我想仿照小猫的脚底发明一种弹力鞋,鞋底有一个充气的气囊,软软的。这样小孩不小心从楼上落下来就不会有危险了。

通过这次从小猫身上学习到的知识,我知道了只要好好学习,就能收获很多以前不了解的知识。

7.高中作文:大自然的启示 篇七

资产证券化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的住宅抵押贷款市场,1980年又在英国和其他一些欧美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资产证券化是近几十年来世界金融领域的最重大创新之一。所谓资产证券化,是将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一部分资产,打包建立一个“资产池”,并以其将来产生的现金收益为偿付基础发行证券[1]。目前,资产证券化对象已扩展到许多资产类型,包括各种贷款、应收款、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收入、租赁收入、保险费收入、自然资源储备(石油、天然气储备、金属和非金属矿藏、林地资源等)和其他收入[2]。

在自然资源资产证券化方面,国外的案例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方面,且很多是石油天然气出口应收款证券化的形式。而我国国内的自然资源资产证券化实践主要集中在土地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的资产证券化。本文以卡塔尔石油总公司液化石油气项目的资产证券化、墨西哥石油公司石油出口应收款资产证券化和我国海南三亚地产开发项目证券化为例对国内外自然资源证券化运行进行了分析,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西部地区探索自然资源资产证券化的一些构想。

2 卡塔尔石油总公司液化石油气项目资产证券化

2.1 项目概要[3]

卡塔尔石油总公司的液化石油气项目是一个大型基建项目,该项目建成后专门为韩国天然气公司提供液化石油气。为了规避风险,该项目在建设初期,该公司就与韩国天然气公司确定了产品的销售价格并签订了销售合同,但韩国天然气公司并未预付购货款。由于该项目的投资额巨大,公司产生了巨额的资金需求。公司管理层研究决定采用资产证券化的方式来融通资金,把销售合同中未销售的产品提前变现,这样可将资金直接投放到项目建设中。

2.2 方案设计

具体来讲,卡塔尔石油总公司的证券化融资过程包括以下五个步骤:①在卡塔尔政府的授权下,卡塔尔石油总公司向特设的信托中介SPV出售未来的石油出口价款。②由特设信托中介SPV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由于该债券的信用级别较高,因此国际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踊跃认购,发行金额到达了12亿美元。③韩国天然气公司根据合同向SPV支付液化石油气产品的进口价款。④SPV向投资者偿付债券的本金和利息。⑤卡塔尔石油总公司收回扣除本金利息之后的多余现金流。该笔债券的发行方案和发行过程见图1和表1。

注:1.总发行量在进入市场前成倍增长,从4亿美元到8亿美元再到12亿美元。2.两笔交易都在定价时得到超额订购。3.该项目是债券市场迄今为止最为重要、期限最长、质量最高的项目融资,该笔融资交易为今后项目融资中的信贷评级、发行规模、定价和如何吸引投资者兴趣等方面设定了基准。

2.3 经验总结

作为该项目证券化运作的发起人——卡塔尔石油总公司,其信用评级较高,债务方韩国天然气公司也有较高的信用级别,违约风险很小,因此该项目产生的基础资产预期会产生稳定的现金流。标准普尔和穆迪两个信用评级机构接受委托对拟将发行的债券进行了信用评级,并给予了3A级的最高信用评级。从证券化的运作结果来看,所发行的债券得到了国际资本市场上广大投资者的普遍认可。该笔债券在国际资本市场一经发行就受到了投资者的追捧,其发行量大大超过计划的发行量,达到12亿美元。

该案例告诉我们:自然资源未来收益可以通过证券化的方式提前变现,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自然资源都可进行证券化运作,能进行证券化运作的自然资源必须确保能产生预期稳定的持续现金流量。资产证券化与传统间接融资方式的重要区别在于他们的信用基础不同:证券化的信用基础是“资产信用”,而传统间接融资的信用基础是借款人的“整体信用”。尽管交易结构调整和信用增级机制可提高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但资产质量才是证券化成功的关键。如果资产本身质量太差,不能保证未来产生稳定的现金流,那么证券化将会带来巨大的风险,美国次贷危机就是一个典型例证。因此,资产证券化的成功实现必然是以被证券化资产的良好收益预期为前提,这也是卡塔尔石油总公司液化石油气项目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得以成功的重要原因[4]。

3 墨西哥石油公司石油出口应收款资产证券化

3.1 项目概要[5]

P M I Comercio International,S A de C V (简称PMI公司)是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Pemex)控股的一家附属公司,也是墨西哥原油对外销售的唯一出口商。1993年中期,PMI公司与10家指定的美国石油公司签订了原油销售合同。为了筹集石油开发的巨额资金,公司决定采用资产证券化方式进行融资。PMI公司在开曼群岛组建了一个信托机构,将其石油销售合同产生的预期未来应收账款的一部分转让给该信托机构,信托机构向Pemex支付3.66亿美元作为未来应收款的对价,信托机构以石油销售应收款未来产生的现金流量为支持,采用私募方式向美国的机构投资者发行信托受益凭证。

3.2 方案设计

按照墨西哥、开曼群岛和美国的相关法律,法律顾问认为,为了保护信托凭证持有者的利益,不管应收款“真实销售”或“非真实销售”,信托公司对应收款要有优先受益权;墨西哥的非法律顾问认为,将应收款从PMI转移给了信托机构,实质上已将PMI应收款的全部权利、权益和收益有效地转移给信托机构。因此,如果PMI公司破产,那么应收款将不参与破产清算,即由信托机构享有应收款的权益。为了保证应收款信托证券利息的正常支付,墨西哥和开曼群岛的非法律顾问认为,应向应收款的债务方收取信托证券利息,并要求其按期将款项汇到在美国指定的账户中。此外,美国应收款债务人所在的纽约和各州的法律顾问认为,信托机构对应收款及其产生的现金流具有第一优先获取权。

这项交易包括很多结构性的机制设计,目的是为了提高信托机构获得充足的现金流以定期偿还投资者所持有的信托凭证的本金和利息的可能性。首先,在28个月付款期中的每一个付款期,PMI公司需要向信托机构提供收取应收款的发票,且其金额为信托机构定期支付证券本金和利息金额的1.8倍。其次,在每一个还款期内,为了最小化客户风险(个别客户还款风险),交易文件通常要限制某一单独指定客户的应收款范围,要求其比例要在应收款总额的15%以下。如果指定客户的信用评级为A或A+,那么限制比例可提高到30%;如果信用评级为2A-,那么限制比例在1%以下。第三,如果指定客户在某个特定的还款期不能足额还款,Pemex公司需要足额代偿,款项可来自其他指定客户,某些特殊情况也可来自非指定客户,交易结构见图2。

3.3 经验总结

对信托机构而论,由于项目的结构性设计不足以保证产生足够的现金流偿还某一特定还款期里的证券本金和利息,在该项目中信托机构委托花旗银行通过信用证方式担保,进行信用增级。在该项交易中,对所发行的信托受益凭证的信用评级除了考虑法律上的观点和结构性的设计机制外,标准普尔公司分析了下列风险:①Pemex公司作为墨西哥政府的一个机构(国有企业)的国家主权债务风险;②与墨西哥探明石油储量和Pemex公司经营和出口相关的产出风险;③与10家指定的客户评级和Pemex公司客户过去信用不良相关的托收风险;④与机制设计相关的向投资者支付本息的偿付风险。所有这些因素,尽管墨西哥外汇债务评级为2B+,标准普尔公司还是对该信托受益凭证给予了A级的信用评级。由于该项目进行了信用增级,获得了较高的信用评级,因此得以顺利发行。

4 海南三亚地产投资券

4.1 项目概要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沿海各地出现开发区房地产热,使海南省的房地产急剧增值。如何进一步加速对三亚的开发,实现地产增值,成为海南省政府当时关注的问题之一。1992年,三亚市开发建设总公司发行了三亚地产投资券,以投资券的形式,通过预售地产开发后的销售权益,集资开发三亚地产。三亚地产投资券以三亚市丹州小区53.33hm2土地为发行标的物,发行的总金额为2亿元。三亚市市政府下属的三亚市开发建设总公司(简称“三亚开建”)是该投资券的发行人,投资管理人由海南汇通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简称“海南汇通”)担任。

三亚地产投资券于1992年10月20日至10月31日在三亚、海口两地向持有三亚市身份证的居民(含郊区居民)和海南的法人团体发行,每张身份证限购一张投资券(面值1000元)。开发后地产销售收入与相应的存款利息在扣除管理费(按销售收入超出发行基价部分的5%计算)、应付税金、手续费、土地过户费以及地产销售或拍卖费(按投资券额的13%计算)之后就是投资人的投资收益。

4.2 方案设计

该项目的方案设计相对简单,发行人为三亚开建,投资管理人为海南汇通。从交易结构看,各方在交易中的地位见图3[6]。根据海南专门为三亚地产投资券制定了的《海南地产投资券管理暂行办法》(琼银(1992)市管字第36号),三亚地产投资券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见表2[7]。

4.3 经验总结

从实质看,三亚地产投资券具备资产证券化“一个核心、三个基本原理”的本质特征。一个核心,即“三亚地产投资券”是以未来的地产销售收入为支撑发行的,符合资产支持证券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为基础的核心原则。基本原理之一,即信用增级。作为投资管理人的“汇通国投”承担了担保责任,降低了债券违约风险,起到了信用增级的作用。基本原理之二,即具有破产隔离功能。尽管在“三亚地产投资券”案例中没有独立的SPV,但“汇通国投”的担保措施实际上发挥了与破产隔离相同的功能。基本原理之三,即资产重组。投资券的基础资产是地产,并具有一定规模。通过发行债券,实现了现金流的重新分割与组合。

从产品对象上来讲,“三亚地产投资券”可以被看作是实物资产——房地产的证券化,这类似于美国的房地产信托凭证(REMIC)。由于这次交易没有明确规定SPV,“三亚开建”既是原始权益人又是交易发起人,它直接面对投资者,因此可将其称之为“载体型证券化”。

由于投资者在房地产开发热潮中对投资券具有良好的收益预期,同时三亚市政府不但给予了大力的支持,而且对特殊问题进行了恰当的处理(如平衡投资者之间的利益),投资券于1992年10月20日至31日发售,取得了成功,但因随后不久的宏观调控使该地产投资券在二级市场的价格长期处于低迷状态。受地产市场低迷的影响,三亚开建在申请延期二次清盘的情况下仍无法盘活地产,于是2000年11月土地被三亚市政府无偿收回。直至2002年,三亚市政府给予个人投资者80%的现金补偿,但法人股部分的兑现至今未见到相关报道。

尽管三亚开建顺利募集到所需的资金,但从技术角度上讲,三亚地产投资券在设计上借鉴了资产证券化的做法,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资产证券化。它省略了资产证券化的必备要件,如没有设立特殊的信托机构(SPV),没有通过真实销售进行破产隔离的在其安排上呈现“四不像”的设计,未能体现证券化应有的完善结构和利益平衡。这种金融产品的成功更多地是建立在地产泡沫和政府的信用上,不具有可复制性,因此是失败的。三亚地产投资券的主要意义在于:除为中国提供了第一个资产证券化案例外,还在于警醒后来者关注交易结构的完善和利益的平衡与保护,因此三亚地产投资券的失败比一次侥幸的成功更具有重大意义。

5 启示

从1992年三亚地产投资券开始,我国资产证券化已有几宗案例,包括1997年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的航运收入证券化、2000年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应收账款证券化、2005年国家开发银行第一期开元信贷资产证券化、中国建设银行第一期建元个人住房贷款抵押贷款证券化,此外还包括2005年中国联通CDMA网络租赁费收益证券化、莞深高速公路收益证券化、中国联通CDMA网络租赁费收益等[8]。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国内资产证券化陷入停滞。中国银行(601988)间交易商协会公告,2012年8月初以来已有5家公司发行了总计55亿元的资产支持票据(ABN),发行主体集中在基建城投领域,信贷资产证券化闸门再度开启。2012年9月7日,国开行将通过中信信托,以簿记建档、集中配售的方式向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员发行规模为101.6644亿元的“2012年第一期开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中国资产证券化进程开始加速[9]。

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借此契机,吸收和借鉴国外的经验和国内的实践,探索我国自然资源储备资产证券化问题。尤其是西部地区,其资金极度缺乏,融资渠道除“政府”外基本是不畅通的[10],如果将西部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通过结构设计,以资源未来产生的现金流为支撑发行证券进行资产证券化运作,可将西部资源优势转化为资本优势,提高资源的流动性和可交易性。

通过证券化操作,使更多的投资主体参与到西部资源开发事业当中,一方面可解决西部大开发资金短缺的矛盾,资源与资本实现了“对接”,向地下资源要资本的机制得以形成,潜在的资源优势向现实的资本优势转化得以实现;另一方面还可引入西部大开发所需要的经营思想与观念、管理组织与制度、先进的技术和各种专门优秀人才。通过观念、管理、技术、人才和资金等诸多资源的组合,可促进我国西部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资产证券化[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1062.htm.

[2]资产证券化在全球的最新发展[EB/OL].http://www.stockstar.com/info/darticle.aspx?id=SS,20060605,30390547&pageno.

[3]厉以宁,曹凤歧.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477-479.

[4]徐东.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284.

[5]米兴平,龚英姿.试析三亚地产投资券及地产融资模式[J].金融法苑,2006,(1)∶6-15.

[6]Charles E,Harrell,James L,et al.Securitization ofOil,Gas,and Other Natu-ral Resource Assets:Emerging Financing Techniques[J].Business Lawyer,1997,(52)∶904-906.

[7]周尔.三亚地产投资券——一个似是而非的金融产品[J].金融法苑,2003,(6)∶51-55.

[8]资产证券化发展历程[EB/OL].http://www.p5w.net/news/gncj/201206/t4323452.htm.

[9]信贷资产证券化正式重启,国开行斩获首单[EB/OL].http://finance.qq.com/a/20120905/000904.htm.

8.大自然的启示 篇八

是的,大自然确实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它给予了我们智慧,给予了我们生存的空间,给予了我们繁衍生命的条件。它不仅是人类的衣食父母,还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摇篮,更是人类梦想的摇篮。

古人有过一句极深刻的话——“师法自然”,意思是大自然是我们的老师,要向大自然学习,说得真棒!大自然给我们上过的课的确很多很多,且一节比一节美妙,一堂比一堂精彩。大多数科学家都是靠大自然的启示触发灵感而进行发明创造的。例如:富兰克林用风筝测得雷电,发明避雷针;利伦撒尔学鸟飞进而发明滑翔机……人类发明的灵感有很多也来自大自然。通过野猪用鼻子拱进泥土过滤毒气而发明防毒面具;利用蛙跳发明蛤蟆夯;模仿警犬的高灵敏嗅觉发明用于侦缉的“电子警犬”——还有一切的自然科学,包括天文、地理、生物、物理、化学、矿物、地质、气象和仿生学等,都是从研究大自然而发展起来的。

9.大自然的启示作文 篇九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自然的启示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自然的启示作文1

大自然的一切对我来说都是那么新奇,特别是鸟类。生活中遇到的小鸟,总是身材小巧,动作敏捷,在你眼前“嗖”的一下,就飞走了,还没等你回过神来,早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它们是那么神秘,炯炯有神的眼睛似乎总是闪着五颜六色诡异的光,直直地盯着你,让你不敢再看第二眼。而当你小心翼翼地眯着眼睛想再看一下它时,它却又不知何时飞走了。

真是神秘又孤僻的动物!我这样评价它们,但心底又充满好奇。最近我认识了一种新的鸟类啄木鸟,书上说它是“森林医生”。

我看了许多有关啄木鸟的视频。它有不同颜色的羽毛,像是表示着它的性格,有着同样诡异的眼睛,看起来严肃又尖锐的嘴,这可是它的“手术刀”。啄木鸟给树木作“手术”时,只靠它那细长灵敏的舌头,像凿子一样有力的嘴也派得上用场。它把舌头钻进树洞里,用舌头上的黏液就可以粘出里面的小虫子来,一些啄木鸟的舌头上还有细小的钩子,能钩出小虫。看起来,它做这些“手术”一点都不费力气,很快看完一个“病人”,又匆匆飞去看一下个“病人”了。

这太神奇了。我想我们何不制作一种小机器,也为它装上小钩子或涂上啄木鸟舌头上的黏液,并用感应装置感知树木体内是否有小虫子。这样,在我们生活的城市里,也可以有“森林医生”了。有了这个“捉虫机器”帮忙,城里的树木就不会那么容易生病了。通过这次了解,我对鸟儿产生了比以往更深厚的兴趣。虽然我还是很担心它们吓人的眼神,但它们有太多吸引我的地方,让我去探索了。

大自然真的有太多的奥秘了。从世界到生活、从生活到点滴,一切都是那么神奇,只要我们处处留心,处处思索,小发现就能成就大发明。自然界的万物有太多启示,等着我们去发现,去创造呢!

大自然的启示作文2

在神奇的大自然中,有许多神奇的动物。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特殊本领总是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触发我们发明创造的灵感。比如:鲸鱼的构造特点启发人们发明了潜水艇,蚊子的针式口器启发我们发明了针管自然界中有一种水母,叫作帆水母,它的身体构造很特别。我想根据它的特点发明一种类似帆水母的微型机器人,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更加便利。

帆水母是由多个微小的群居生物组成的。一旦捕捉到猎物,它们之间就会进行均等的分配。所以,每一个微小的生物都不会挨饿。我要发明的微型机器人可以用于海陆空作业,也可以用于有不良辐射的环境。它就是根据帆水母的构造进行设计的。

帆水母机器人由若干个小机器人组成,每个小机器人身上都配一个摄像头和一块具有超强磁吸力的钕磁铁。它能根据用户的需求组合成不同的样子,充电时只要充其中一只小机器人就行了。因为它们内部有无线充电系统,而且经过改装、升级后,即使不与无线充电器贴合也能充电。它们身上配备的摄像头就像机器人的眼睛,可以捕捉、采集身边的各种信息,并进行应变。钕磁铁则可以将任意两只小机器人吸在一起,如果想要分开它们,则需要10000牛顿的力量才可以。整个帆水母机器人是由高纯度钛合金制作而成的。因此,它的抗破坏力超过了挪威锁子甲(即防鲨铠甲)。它的重量极轻,两百个小机器人吸在一起,只有一本书那么重,很方便携带。

大自然是我们的老师,不仅教会了我们许多知识,还给了我们许多启示。今后,我要努力学习,发明出更多产品造福于人类!

大自然的启示作文3

在我们的祈盼中,终于迎来了我们盼望以久的“大自然的启示”成果汇报会,而且是在今天下午开始,我们听了高兴得不知该如何形容了。

下午我们来学校时就开始认真地看起课外书来。过了一会儿老师来了,她进班一看人都到齐了,就拍了拍手,让我们停止看书,于是我们便坐直了。老师说:“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分一下组。”分完组之后老师又让我们翻开语文书,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口语交际和习作。

正在我们翻书的时候,来了一阵突如其来的“铃铃”声。这表明着要上课了。于是老师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口语交际和习作大概的给我们讲了一下。然后老师给了我们十分钟的准备时间。我们这组投票决定了代表是我。于是我想:我是代表,那我的责任就是别人的双倍。我先把谁都抄了什么归类,归完类之后,我发现抄电子蛙眼最多,于是我们就先讨论电子蛙眼,讨论好我们又开始讨论水母风暴预测仪,我们讨论就是为了把比较好的自然段连在一起,成为一篇文章。刚好讨论完,汇报会也正好开始,我们的脸上露出了激动、兴奋、紧张的表情。

第一个上台演讲的是第二组的李仕彦;接着是第五组的李嘉欢;第四组的张嘉鑫;第一组的是我;还有第六组的.司金闯和第三组的荆怡盟。每一个演讲者下来的时候同学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他们,但是荆怡盟的掌声最独特,于是他们那一组得了第一名。

我对大自然的印象深刻,而且大自然中的事物真是奇妙啊!竟让科学家从中得到那么多启示,发明那么多对人们有益的东西,大自然真伟大啊!

大自然的启示作文4

俗话说“生活处处皆学问。”星期二,我在学校的菜地里,就发现了一个学问。

星期二,天空万里无云,阳光明媚,微风轻轻地拂过,像妈妈的手温柔地抚摸着我的脸庞。我和同学们兴高采烈地在学校的菜园里除草,啊,菜园里的植物长得真好!你瞧!向日葵竞相开放,芝麻开出了一朵朵紫色的小花,南瓜也甘示弱,开出了大朵大朵明亮夺目的黄花,花儿们张开了明媚的笑脸仿佛在迎接我们的到来。美中不足的是墙角长出了一丛丛杂草,我们的任务就是把这些“敌人”消灭干净。

正当我们干得热火朝天时,无意中,我在墙角发现了一株小小的含羞草。我仔细一看,它的叶子是小小的,绿绿的,可爱极了!它的叶柄是朱红色的,上面还带有小刺,不留心就会被刺到。好奇心驱使着我,我用手轻轻地碰了一下含羞草。含羞草被我一碰,它那羽状的叶子便慢慢地合拢,像一个犯了错的孩子,羞愧地低下了头。

过了一会儿,含羞草又抬起了头,张开了笑脸。

我迷惑不解,含羞草为什么会“害羞”呢?

除完了草,我回到家后,认真地查看了《十万个为什么》。

书上说,在含羞草叶柄与茎节的连接部,有一个膨大的部分叫“叶枕”。叶枕里充满了水,胀得鼓鼓的。由于叶枕下半部分的压力比上半部分大,当你用手碰一下含羞草时,叶子受到了振动,叶枕下半部分的水就向上半部以及两侧流去,于是叶子便相互合拢,叶柄低垂。

过一会儿,水分流回原来的地方,含羞草便恢复了原状。

南美洲的巴西是含羞草的老家,含羞草的“害羞”本领,是它抵御当地狂风暴雨摧残的一种方法。

真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啊!生活当中,我们应该细心观察,这样就能发现大自然更多的奥秘!

大自然的启示作文5

人类现在已经是世界上最高级的动物了,但也有很多来自大自然的启示。

夏天时,我在看电视,正看得起劲,就有一只苍蝇从我眼前飞过,一直嗡嗡的在我周围徘徊,影响了我正常看电视,我一巴掌拍过去,咦!苍蝇怎么还在天上飞呢?我很生气,又拿起苍蝇拍准备拍死它,可以是苍蝇没拍死,蚊子倒是打死了一只,为什么打苍蝇打不到蚊子就这么容易打到?

原来苍蝇的眼睛十分特别,共有五只,其中三只较小,叫单眼,是专门感觉亮度强弱的,另外两只为复眼,每只由3000个小眼睛组成。这众多的小眼睛都有自己的意识,各有各的光学系和通往大脑的神经,这些小眼睛无论是视觉还是神经都能互相配合,既能协调一致,又能独立工作。因此,苍蝇的眼睛不仅有速度,高度的分辨能力,并且能从不同的方位感受视角,这也就是人们怎么悄悄的去打它,都打不到,都会被它发现逃之夭夭。

科学家也会受到苍蝇的干扰也有了同样的想法,得到了启示,他们发现苍蝇的一个眼睛里有三千多个眼,同时能看到360度方向内的东西,科学家们就通过这个原理用1329个小透镜组成了可同时拍出1329张高分辨度照片的“蝇眼相机”,也可以360度拍摄,还跟苍蝇一样有很强的分辨率。科学家还发现苍蝇靠复眼,获得了比人眼更高的分辨率,一个物体摆在人眼前0。05秒才能看清楚它是什么,但苍蝇的复眼只用0。01秒就能看清楚了。因为更快能看清事物,所以能很快确定目标位置和速度,对运动着的目标有极好的探测和跟踪本领,科学家根据这个制作了蝇眼探测器,用来追踪探测各种东西。

10.来自大自然的启示作文 篇十

带上背囊,我开始读山。山高耸而峻美,直入云端;山巍峨而粗犷,瘦骨嶙峋;山清雅而灵秀,绿树葱茏。这都是你的外表,透过表面我看到那颗隐埋在深层土壤里的稳重及沉默的心。干百年来,你站立在这里,很久很久了,你累吗?岿然不动是你给我的回答,你以一颗沉稳的心包容了那千百年的寂寞,只为守望那同样沉默的土地,那是一种怎样的执着呢?

沉稳、执着——大山给我的启示。

带上背囊,我开始读水。这自然之水,不知曾给了多少文人墨客以无限遐想。李白读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那是一种怎样的壮阔;苏轼读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那是一种怎样的雄浑:李清照读水,“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那是一种怎样的惆怅——这些“逝者如斯”,不知曾在多少人的心头缓缓流淌过。屹立在江畔,眼望那奔流不息的江水,我读懂的是穿越时空、亘古不变的永恒。纵然那凡尘的世事,不断被年轮推着、滚着、,变者,而你依旧静静地走你的路,冷眼旁观这一切过眼云烟。

超然、独守一—江水给我的启示。

带上背囊,我开始品读繁花。我为绚烂多姿、色彩斑斓的花儿惊叹,欣喜不已;亦为花儿的“昙花一现”“朝开夕落”而叹惋。然而,花儿不语,花儿无悔。“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为此,你欣欣然从枝头坠落如起舞的蝴蝶,将梦悄悄收藏,孕育成丰硕的果实。望者你坠落时欣然的微笑,于是,我开始释怀,不再“感时花溅泪”。

奉献、微笑——花儿给我的启示。我在大自然这本书里走了好久好久。春天里,我还读到了破土的幼芽,飘零的柳絮,蒙蒙的细雨;夏天里,我还读到了田田的荷叶,嘶哑的蝉鸣,沁人的稻花香;秋天里,我还读到了丰收的金黄,蔚蓝的天空,南飞的大雁;冬天里,我还读到了傲雪的腊梅,纷飞的白雪,呼啸的北风。我一路读着大自然,一路采撷自然给我的启示;我的背囊已被充实得鼓鼓的,我的稚气已被那北风吹得隐没了踪影。

11.《大自然的日历》中季节的启示 篇十一

大自然季节普里什文普里什文《大自然的日历》(1925~1935)中的“创世纪,堪称描绘人和世界的“金色大道”(顺着太阳方向的道路)的童话,描绘地球大船的乘客环绕太阳旅行的童话。在由《春》《夏》《秋》《冬》四部分构成的这一作品中,作家回到了自己早期的一个思想:把世界看做“大循环圈”。在《大自然的日历中》,四季更替的年轮形象补充了周而复始的生命的形象。圆代表自我完善和完整,这一思想成为构建作品的基础,因为作品采取了回环布局结构,以能够结束一个年轮的“春光”图为开端和结尾。”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解读出很多信息,大自然的循环往复与生命的周而复始、圆的象征意义以及春光的形象,这些似乎都蕴藏着普里什文重要的创作思想,我们可以试着分析下:

首先,在普里什文看来,一切源于大自然,止于大自然,并在自然中继续循环。这种循环让我们见证了自然的永恒存在与不朽,同时我们人类也在自然中了解到了自己。如普里什文在早期日记中记录:“大自然是万物的源头。人逝去,就回到万物的源头……与万物聚合……有时下雨,人在哭泣;有时阳光灿烂,人在微笑。而我们就在那里了解了自己。”这说明自然是人的物质和精神之源,它犹如一面镜子,让我们置身其中重新认识了自己。“自然界一年四季有规律的循环变化,凝结为死而复生的神话。”季节的变换与生命的轮回紧密相连,《大自然的日历》中,普里什文叙说的不仅是简单的季节在循环变化,实际上也暗含了生命的死亡与新生力量。春天时万物复苏,大地一片欣喜,到处洋溢着生命的快乐,“俄罗斯中部的正月是:灰鸦迎春欢唱,家雀争吵打架,狗焦躁发情,乌鸦初次交尾。二月是:向阳屋檐上落下第一滴冰水,大青鸟纵情高歌,家雀筑巢,啄木鸟初次发出击鼓般的声音。”而冬季万物凋零时,则呈现出另一番景象“从晨光熹微到旭日东升这一段时间,是最神秘的珍贵的时间,片叶不留的树木的图案,在这时才显露出来。小白桦树从上到下地被梳理过,槭树和山杨从下到上地被梳理过。”

其次,对于生命的永恒与不朽问题,普里什文与尼采的观点有着不同之处。尼采认为,世界按照漫长的时间周期而复始、永恒循环,在这个永恒循环过程中,世界上的一切,包括我们每个人以及我们一生中的每个细节,都要无数次地按照完全相同的样子重现。而普里什文却认为地球上一切生命的运动永无休止,而且绝不会旧貌重演。正如《大自然的日历》中描写的那样:“当多雪的冬天过去,光的春天蔚为奇观时,人人放眼大地,心情激动,无不想着今年的春天会是什么光景——每年迎来的春天都不像上一年,一年的春天,从不和另一年的春天全然相同。”“……一天之中只需花十来分钟记述所过的一天,数月之后便是一幅生活运动的新的图画,而且是独一无二的图画,因为生活是不会重复的,我们围绕太阳的旅行每年都各不相同。”可见,普里什文笔下的生命运动总是蕴含着新生的力量,充满着无限的生机。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每个碎片,每个瞬间在普里什文看来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瞬间孕育着永恒,片段能再现全体。如在《大自然日历》中写道:“林中墙外仿佛有个巨大的茶炊煮开了,这是雨和风在为树儿脱衣……田野的尽头是一望无际的森林,它竖起了耳朵。田野注视着,森林倾听着。”可以看出,普里什文肯定生命的价值,重视个性的存在,追求生命的自由与纯真,不为整体而牺牲个别的利益的和谐统一思想。

再次,圆是普里什文笔下的又一个意象。赫拉克利特认为,圆是完善的象征。任何天体都趋向于圆球形体,而不是呈方形。后来的科学家发现,圆球体能用最小的外形面积容纳最大的体积。完满的社会必须是圆满的,未来理想社会必定是要重复原始社会的合理特征。正如赫拉克利特所言:“在圆周上终点就是起点”。普里什文大概对此观点也是认同的,确实,普里什文笔下的世界,自然也好,人类也罢,都不是直接走向完美的,而是呈圆形运动,通过循环往复回到起点,回到自然的原初,去找寻真善美的足迹。普里什文似乎相信,圆象征着宇宙之“道”的路径,人类社会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走向完善与圆满。

在伟大的原型性象征中最富有哲学意义的还有圆圈的意指性具象——轮子。“当圆圈具象化为轮子时,便又获得了两种附加的特性:轮子有辐条,它还会转动。轮子的辐条在形象上被认作是太阳光线的象征,而辐条与太阳光二者又都是发自一个中心的生命渊源、对宇宙间一切物体发生作用的创造力的象征”。这可以理解为辐条和太阳光都是围绕着各自的中心运转,而当中心固定时,二者的运动有着规则的、稳定的秩序。《大自然的日历》中,普里什文在作品一开头就写道:“对于我们这些从事物候学、观察自然现象一天天变化的人说来,春天是从光的增强开始的。”普里什文所谓的春光是凝聚着世界万物的创造力,是开启新世界的光明之源,也是真理与美善的体现。

总的来说,《大自然的日历》一书包含了普里什文部分的宇宙哲学观,也继承了古希腊哲学家的朴素智慧,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1]阿格诺索夫 著.白春仁译.20世纪俄罗斯文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郭利.普里什文自然观的东方色彩.俄罗斯文艺,2003,(06).

[3]鲁刚.文化神话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7.

[4]刘文飞编著.潘安荣 译.大自然的日历.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

[5]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23.

12.高中作文:大自然的启示 篇十二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201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进一步明确提出,“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和环境责任离任审计”;2015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又通过了《关于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试点方案》,提出要探索并逐步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符合实际的审计规范;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再次明确:“在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和合理考虑客观自然因素基础上,积极探索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近两年以来,学术界和实务界也开展了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根据CNKI上检索的结果,篇名包含“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文章有10篇,篇名包含“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有61篇,每年平均30篇。从实务角度来看,目前全国已有部分地方的审计机关积极探索、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并取得了一些审计成果、积累了一定实践经验。但是,作为具有我国自身特色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这一顶层设计有无理论依据?现有资源能否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启示?还欠缺哪些实施条件?应如何创新相关理论?目前,专门进行这方面研究的文献还很少,就这类问题进行探讨的只有蔡春、毕铭悦(2014)的《关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理论思考》和陈艳丽、弓锐、赵红云(2015)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理论基础、关键概念、框架设计》两篇文献。

本文利用规范研究方法从哲学、相关基础理论、相关应用理论三个方面探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主体、客体、方法、模式、自然资源负债的确认和计量,及其必要性、可行性问题,以期推动和深化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研究。

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哲学基础及启示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一种,自然资源资产属于自然资源的一部分,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涉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要探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需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论着手。

(一)人类中心主义及启示

人类中心主义(Anthropocentrism)认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是主体和中心,是一切事物的尺度和目的。早期的观点包括地心说、基督教思想和工业革命带来的理性主义,这些均可称为强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人的一切需要都是合理的,自然界没有自身价值,只具有为人类服务的工具价值,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人类可以毁坏甚至灭绝任何自然物。弱人类中心主义相对温和一些,诺顿(1985)在承认人的利益的同时又肯定自然物的内在价值;人类应根据理性来调节感性,应有选择地满足自身的需要;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也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以实现人类利益最大化(Willian H.Murdy,1975);开明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类对自然的关怀的实质是对人类利益和需要的关心(John Passmore,1974)。

据此理论,我们认为涉及人类的基本生存需要的环境权益(如呼吸权、空间权等)和不可耗竭的资源资产可适用于强人类中心主义,人对自然没有负债,也不需要对这种消耗活动进行治理和审计;但是在生产性消耗、排放以及可耗竭性自然资源资产方面,人类为了自身的长远发展和人类的道德生命,应该承认自然(对后代)的内在价值,有选择、有限度地开发和保护自然资源,对损害人类整体和长远利益的开发和破坏行为承担偿付义务并对此进行审计。

(二)自然中心主义及启示

自然中心主义(Physiocentrism)包括辛格(Peter Singer)、雷根(Ton Regan)等人的动物解放和权利论,施韦兹(A.Schwetzer)和泰勒(P.W.Taylor)的生物中心论,利奥波德(Aldo Leopold)和罗尔斯顿(Holmes Rolston)的生态中心主义等。其中,最能代表人与自然整体关系的理论是生态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植根于美国固有的荒野文化传统,代表性观点有奥尔多·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思想(Aldo Leop⁃old,1949)和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Holmes Rolston,1988)。“大地伦理”思想认为人类与大地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人与地球上一切物种和资源都是平等的,“每个成员都有资格占据阳光下的一个位置”,大地的景观审视与伦理审视应当是一致的,要重视共同体中“缺少经济价值的部分”;美国哲学家H.罗尔斯顿认为大自然除了具有与人有关的工具价值,还具有不依赖人类评价而自为存在的内在价值和系统价值,包括:经济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基因多样性价值、历史和文化价值、哲学价值、艺术价值、娱乐价值和生命支撑价值等等。自然是一个自控制、自运行的系统,人类承担着对大自然的义务和责任。

依据以上观点,从整个生态系统角度看,自然资源资产具有不依赖于人类的自身存在价值和运行规律,人类对资源环境的任何干预都会带来价值的破坏,也会受到资源环境自身运行规律的惩罚,减少后代人和其他人所享受到的资源环境的服务价值——这也是需要对自然资源管理者、使用者进行审计监督的基本原因。完全未受人类影响的资源环境状况(荒原)或者原始资源环境背景应作为资产计量的起点,受到人类影响后的资源环境状况的变化情况就应该作为人类对资源环境的负债,人类有责任将资源环境恢复到原本的状况。我们认为,该理论适用于一些珍稀脆弱生态系统、濒临灭绝的生物资源和生活必需的饮用水源等。

(三)人化自然理论及启示

“自然的人化”概念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来的。马克思立足于人的生产实践活动,认为人与自然互为本质,不断发展的生产实践活动既是人的自然化过程,也是自然的人化过程;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既有功利性也有艺术性;人与自然的矛盾本质上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

据此理论,现实的大部分自然资源和环境都是受到过人类活动影响的,不存在纯粹的资源环境绝对本底值;人类认识、利用、管理、保护的资源环境是某个阶段的人化自然;人类有权力开发资源环境,也有义务保护、恢复、增值资源环境,权利与义务是统一、对等的;人化自然的现状是阶层利益博弈、斗争的结果,对自然的责任和义务表现为法定义务,这种法定义务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产物。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及启示

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ECD)出版的《我们共同的未来》首次提出“持续发展”概念:“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该定义关注的是代际均衡问题。

从人本发展理念来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层次的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自然资源环境作为生命的摇篮,人们希望了解自然资源资产负债信息,希望对自然资源资产代理者的治理情况进行监督,作为承担这一职能的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就成为必然。

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也可为自然资源负债确认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启示。资源环境在代际关系、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使用和消耗应该平衡,超过了公平线就成了当代人对下代人、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负债;可持续发展理论还意味着当代人对资源环境的消耗量和污染量不能超过资源环境的自净和自我修复能力,否则就成了对下代人的自然资源负债。

三、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基础理论基础及启示

(一)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及启示

在现代社会中,委托—受托(代理)责任关系是普遍存在的,如企业中的代理方承担着企业受托责任,国家和政府作为代理方承担的责任就叫公共受托责任,政府承担的自然资源资产受托责任就是一种公共受托责任。美国审计总署(GAO)认为:公共受托责任就是指受托管理并有权使用公共资源的机构向社会公众说明其全部活动情况的义务。行政人员的受托责任分为财务受托责任、法律受托责任、项目受托责任、过程受托责任、结果受托责任、可持续性受托责任(Mc Kinney Howard,1998),也可以归纳为行为责任和报告责任,其行为合不合规、报告可不可靠需要由专业、独立的第三方进行审计。所以,审计产生的基本动因是受托责任(杨时展,2007),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动因是政府对自然资源资产的公共受托责任。

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了重要自然资源资产“全民所有,分级管理”的体制。据此可以将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的公共受托责任分为五个层次:使用、消耗资源的企业对政府和利益相关者的受托责任,下属对行政领导的受托责任,下级政府对上级政府的受托责任,政府对人大的受托责任,人大对全民的受托责任。其中,最主要的是政府对人大、人大对全民的受托责任,基本的受托方(责任方)是政府。

基于上述理论,政府是自然资源资产的管理者,也是受托责任者,负有向人大、上级政府报告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状况的责任(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一种重要的报告形式),但是其管理的合规性、绩效和报告的可靠性如何,需要代表上级政府和人大的国家审计机构来进行审计,审计的内容至少应该包括:财务受托责任、法律受托责任、项目受托责任、过程受托责任、结果受托责任、可持续性受托责任、报告受托责任。对自然资源资产公共受托责任者在任期末进行的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就是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离任审计的目的是通过审计信息对其进行任期责任履行情况考核和评价,以解除其任期公共受托责任。对于其任期内自然资源资产的管理情况,如果是在任期之初的基础上有所改善就是增加了净资产,恶化就是增加了负债、减少了净资产。据此理论,自然资源净资产的所有者是当代的全体人民,债权人是负债的实际承担者,即后代人或其受托责任人即下届政府,但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应计为本届政府的负债。

(二)审计与治理关系理论及启示

“治理”一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典拉丁语(Gubernare)和希腊语(Kybernan)中的“操舵”一词,原意是控制、指导和操纵。现代治理强调多主体参与、公共决策、利益协调的组织和制度体系。习总书记提出:“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生态文明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自然资源资产治理体系属于生态文明治理体系范畴,作为国家治理对象的一部分,是由“党、政、企、社、民、媒”(陶希东,2013)通过“政府治理、政党治理、市场治理、社会治理、小区治理、第三方治理、源头治理等”(许耀桐,2014)方式“多方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2015)。从职能上看,刘家义(2014)认为国家治理系统分为决策、执行和监督系统,国家审计是监督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和重要保障,国家治理的需求、目标、模式决定了国家审计的产生、方向和制度形态。

从控制的角度看,审计的基础性职能是发现、确认和提供偏差信息,治理的主要职能是制定标准、防止和纠正偏差。如果审计机构被治理者或治理制度赋予相关的处理处罚权,那么审计也同样具备某种防止和纠正偏差的职能,审计系统是治理系统的子系统,是一种由审计专业人员代理的治理活动。即使不被赋予相关的处理处罚权,治理者基于自己的利益根据审计提供的信息做出利益控制决策,进而形成公共决策,也会使审计行为和结果产生相应的威慑力,从而具备不完全的治理职能。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审计系统是治理系统的子系统,治理系统是审计系统的环境系统,治理系统为审计系统提供需求、目标、约束、激励和保障;审计系统的功能发挥还受到审计主体、客体、手段、结构等要素的约束。

因此,自然资源资产治理是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动因,自然资源资产治理者是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偏差信息的需求者,自然资源资产审计者是自然资源资产治理者(发现偏差和纠正偏差的职能)的代理人。因此,自然资源资产的多主体治理需要多种审计主体的参与,审计形式包括:党代表人民对有关国家机构提出的审计、人大对自然资源资产的管理者即政府的审计,政府对下属各部门和下级政府的审计,自然资源资产的所有者对使用者企业的审计,企业内部对自然资源资产开发生产者的审计,接受利益团体委托对相关自然资源资产代理人的审计。作为宏观经济管理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主要机构,对政府及其首脑的离任审计是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重要类型。从审计客体来看,自然资源资产政府治理的实质是对上届(或往年)政府承担的自然资源负债的偿还,政府治理的决策应依据经(政府)审计过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作出,反过来,党、人大、上级政府、团体等自然资源资产治理主体进行决策和对政府治理行为及结果进行评价亦应依据经(政府)审计过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所以审计的客体应该是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四、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应用理论基础及启示

(一)会计学理论的启示

会计学理论主要从会计的定义、基本假设和技术程序三个方面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提供可行性分析。

从会计定义上看,1966年美国会计学会(AAA)认为会计是“鉴定、计量和传送经济信息的过程,借以使信息使用者能够作出可靠的判断和决策。”会计是一种“可应用于各种对象的计量和传递程序”,为“涉及必须对稀缺资源作出选择的所有情形”提供“经济信息”的程序,包括信息确认、计量和报告三个环节。对“稀缺资源”作出决策的“经济信息”显然适用于自然资源资产信息,作为报告环节的成果,自然资源资产和负债报表的编制在会计理论上是成立的。

从会计核算基本前提来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属于对外报告会计范畴,因此,可以借鉴企业资产负债表编制的基本原则和假设分析其可行性。第一,从主体假设来看,自然资源资产的核算范围是国家及其管辖范围内的自然资源资产,当然不可能只限于企业。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所有者主体”是全体人民,“报告主体”是自然资源资产的各级政府职能部门,“使用主体”为接受资源部分权利转让的企业或居民。但实际上真正拥有决策权、治理权的所有者是缺位的;管理者也就是报告主体一般也很难明确,即使确定了报告主体也由于信息分散、信息搜集责任不清、信息衔接集成度不够等原因而难以进行核算和报告;对于执行主体的资源环境披露义务也没有形成硬约束,从而自然资源资产使用单位的会计信息也难以汇总。第二,对于资源环境的货币计量非常困难,这虽是技术层面上的原因,但是背后反映了自然资源资产交易市场不健全、不完善导致的定价困难。按照AAA的会计定义,会计报告提供的信息是能对稀缺资源配置进行选择的“经济信息”,目的是能够使信息使用者作出可靠的判断和决策,并不局限于财务信息,编制资源实物量的报表并对此进行审计在理论上成为可能。第三,从持续经营和分期假设来看,如果进行离任审计,则可能由于资源环境破坏效应的长期性和滞后性与政府任期较短的矛盾难以解决等原因,使得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评价职能难以实现,而且GDP硬约束和资源环境软约束的现实,也使得政府没有动力和压力编制和提供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但这也正是自然资源资产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建立的意义所在。

总之,作为审计环境系统的自然资源资产治理系统不够健全,导致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和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可能存在一些困难。但是,按照《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要求,到2020年,构建起包括“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环境治理体系、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等在内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尤其是“构建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有效解决“自然资源所有者不到位、所有权边界模糊”等问题将为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提供更好的条件。

从技术和程序上看,在政府还没有编制出可核查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前,审计部门可以借鉴企业资产负债表编制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程序理论和方法,确认、计量、记录有关会计要素,制作包含主要要素和项目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等相关表格,并按图索骥从自然资源资产主要管理部门获取有关实物数据资料,然后通过期初、期末数据比较、计算和分析相关要素和指标的偏差,完成自然资源资产审计。自然资源负债要素的确认可以借鉴我国现行会计准则关于负债的定义:“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该定义可以适用于自然资源负债,但是,会计主体不应是“企业”而是自然资源资产的治理者“国家”,由于人与自然之间无法发生交易,所以“交易”应改为“事项”;在整个国家范围内,治理环境、补偿资源主要不是现金流出而是经济资源内部转移,因此应把“经济利益流出”改为“经济资源转移”(周守华,2015)。

(二)审计学理论的启示

审计的鉴证业务性质、分类和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可以作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理论及实践探索提供参考。作为一种由人参加的实践活动,审计的基本职能和主要工作是发现和确认偏差,提供偏差信息,与鉴证业务相通,那么可参照鉴证业务的分类,将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划分为基于责任方认定的审计业务和直接报告的审计业务。前者与会计报表、账户、凭证资料等有关,后者需要审计人员自行设计表格(包括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从被审计方获取信息(未公开的相关认定)并与标准进行比较,然后将偏差信息传递给治理者进行纠正、奖惩。亦可实行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尽管由于没有成熟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和账户系统导致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无法开发科学严密的程序系统,但是运用这种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开发一种相对简便易行的审计程序和表格系统仍然是可行而且必要的。如此,在没有系统化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情形下,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亦是可以进行的。另外,在没有相关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情况下,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人员应依据相关资源和环保法律法规作为审计标准,按照资源和环保法规确定的生态红线作为确认责任和负债的依据。

(三)资源环境学和资源环境经济学理论的启示

《资源学》、《环境学》可以提供资源环境概念和分类的知识,为报表编制中的科目设置提供依据;《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中关于资源环境价值理论与评估方法、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和确定方法、环境效益与损失评估方法、环境资源定价方法为负债的确认以及资源环境的货币计量问题提供了理论上可行的方法。货币计量模型和方法的复杂性可以通过在IT系统中设置相应的函数表达式来解决,抑或直接使用前后期一致的实物计量方式。因此,最主要的问题仍然是信息分散且难以获得的问题,这只能依靠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交易市场和产权制度的完善来解决。

五、结论

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和失衡需要自然资源资产治理,不同主体的自然资源资产治理需要针对不同主体的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政府承担对自然资源资产的管理责任和管理结果报告责任,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会计主体是国家,编制主体是政府,政府对自然资源资产的管理行为责任应接受审计,包括任中审计和离任审计。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应以责任方认定为基础实行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该认定包含在各种报表信息中,对于直接认定的审计业务,审计人员也可以自行编制基于实物量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和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是可行而且必要的,但是目前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也使其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对于自然资源负债的确认,实践中难以找到具有可操作性的认定方法;会计和审计理论需要做一些改进或创新,治理与审计的关系理论需要进一步发展。

摘要:本文依据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审计与治理关系理论、会计学、审计学、资源环境学、资源环境管理学等现有理论知识,采用规范研究方法探讨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必要性、可行性、动因、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审计方法、审计模式、自然资源负债等的确认问题,指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短板在于会计主体不清晰导致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难以编制,制约其发展的根本原因是自然资源资产治理体系不健全,会计学理论、审计学理论和治理理论自身也需要进一步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公共受托责任理论,治理理论

参考文献

(美)W.H.墨迪.一种现代的人类中心主义[J].哲学译丛,1999(2).

13.来自大自然的启示作文 篇十三

有一天,我看见一只美丽的蝴蝶,我刚要捉,它像变成了一朵美丽的花,从我眼前消失了,找来找去,原来它的花纹跟花差不多,就想发明一个可以逃避敌人搜索的机器,我叫它“蝴蝶衣,”只要一穿进去,就会变成花的样子,而且会随着环境的变而变色,所以敌人是发现不了的。

不过要证明一下这个发明有么有成功,必须检验一下才行。于是我叫来了我的好朋友,她翻来覆去找不到,我,有时快要被找到了,我,赶紧改变花型的颜色,她就误以为是其它的东西。说明,我成功了!

我又想兔子的耳朵那么长,可不可以听清楚远方的声音呢?于是我做了一个实验,发现兔子的耳朵能听见很远的声音,我就想跟据兔子的耳朵发明已套助听器,叫“兔耳朵”助听器。这个机器根兔子的耳朵有点像跟丝瓜似的,很尖,可以作为天线,还在耳朵的两侧装上了一个夹子,可以让它固定在耳朵上。

14.大自然的启示小学作文 篇十四

首先,就说说照耀着大地的一盏明灯―――太阳吧!众所周知,太阳光芒万丈,照亮每一个人,不仅照亮每个人的表面,还要照亮那个人的内心,让他拥有一线希望。太阳的照耀不分高低贵贱,都给以同等的光,同等的热,同等的爱。正是这种公平公正,我们应向太阳学习。

狮子,是万兽之王,拥有领导特质,狮子是群体生活的动物。习惯了群体生活,在斗争时也是以团结与合作胜出。我们在狮子身上,学习如何在一群中生活,少了合作或团结,群体的力量是无法展现出来的。另外,狮子是动物界的领导者,我们的生活也应该学习狮子的领导能力,因为一支团队,没有一个领导者,团队可能会陷入混乱。

今天的语文课上,我知道了自己以前不了解、不懂的课外知识。

“这节课我们口语交际的内容是:大自然的启示,我想大家对大自然的了解并不多,这次,我们正好借此机会深入地了解大自然,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来,谁先来介绍自己对大自然的了解!”

15.自然给我的启示 篇十五

那颤抖的薄翼,缓缓拨开残破的茧,卷曲的翅慢慢伸展,于是,向上飞翔。残蝶破茧,在历尽了黑暗与孤独,寒冷与无助后,惊艳现世,类似于凤凰的浴火重生,它同样以生命的不屈获得了另一次舞动的新生。磨难后的成长,苦痛后的蜕变,在漫长的等待和寂寞后,终于,在那个阳光温柔的午后,风华绝代。日积月累,厚积薄发,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才能迎来生命的新境界,完成成长的质变。

世间百态,总有些不平静让你烦扰;人事无常,总有些不容易让你委屈;聚散相依,总有些舍不得让你疼痛。狂风暴雨,雨过天晴,在上天的肆虐和打击下,风吹雨淋,那高挺的柏,飘逸的杨,甚至看似柔弱的小草,都不会掉一滴泪叹一声苦。心中存有勇气,眼中存有希望,无论何种逆境,何等困苦,都会咬牙挺住。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没有尽是艳阳的天气。总有些人和事让你流泪,有些话让你心碎,但是却别无他法,只有你自己的坚强,你内心的勇气,才是你漂洋过海的孤舟。当你终有勇气对伤害你的人微笑,在磨难中平静,在得失起伏中从容,便学会了一心一意地追求梦想。即使它并不容易也甘之如饴,风云雨雾终天晴。

风吹疏竹,风过而竹不留痕,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来去匆匆,也许只有水面上的轻轻一掠,无迹无踪,饱览了山水,历尽了沧桑却心无尘埃。并非是无心而无痕,却是有心,有一颗淡定的心。诗意,洒脱,生活中总有些事难缠却毫无意义,有些人矛盾却终会离开,于是,不如留一份美好的念想,感谢他让你成长,让你懂得。等待秋风过境,一切又终归会平静,心也会越发平静。风过,只留下一道道水纹,圈圈点点,散尽,却不会惊扰水下欢快自由的鱼。

夕阳西下,朝阳再起,从海平面升起的那一刻便注定了起落交替的轮回。它并不会是永远的最高,却会永远自信。它骄傲地升起,坦然地落下。经得起失败,也不会因成功而松懈,虽然每日都平凡,却要一直走下去。努力不一定成功,但如果因为一次失败而颓废,那么机会就会渐渐离你而去,梦想也会越发模糊。反之,如果战胜了自己,战胜了怯懦,明天你就会发现一个更加要耀眼的自己。

赏万物淡得淡失淡名淡利,品云雨明德明惠明心智,残蝶破茧,雨过天晴,雁渡寒潭,朝阳再起。自然之智,无穷无尽,人生之路,无止无期。

(指导教师/何春梅)

16.大自然的启示 作文 篇十六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曾与英法联军为争夺比利时伊泊尔地区展开激战,双方对峙半年之久。1915年,德军为了打破欧洲战场长期僵持的局面,第一次使用了化学毒剂。他们在阵地前沿设置了5730个盛有氯气的钢瓶,朝着英法联军阵地的顺风方向打开瓶盖,把180吨氯气释放出去。顿时,一片绿色烟雾腾起,并以每秒三米的速度向对方的阵地飘移,一直扩散到联军阵地纵身达25公里处,结果致使5万英法联军士兵中毒死亡,战场上的大量野生动物也相继中毒丧命。但奇怪的是,这一地区的野猪竟意外的生存下来。

这是为什么呢?此事引起了科学家的极大兴趣。经过实地考察,仔细研究后,终于发现是野猪喜欢用嘴拱地的习性,是它们免于一死。当野猪闻到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后,就用嘴拱地,一搪避气味的刺激。而泥土被野猪拱动后其颗粒就变得较为松软,对毒气起到了过滤

和吸附的作用。由于野猪巧妙地利用了大自然赐予它的防毒面具,所以它们能在这场氯气的浩劫中幸免于难。

根据这一发现,科学家们很快就设计、制造出了第一批防毒面具。但这种防毒面具没有直接采用泥土作为吸附剂,而是使用吸附能力很强的活性炭,猪嘴的形状能装入较多的活性炭。如今尽管吸附剂的性能越来越优良,但它酷似猪嘴的基本样式却一直没有改变。

17.自然启示录 篇十七

生命在我们的星球上已经存在了近40亿年,在物竞天择的自然选择中,生命必

不同的橙子,

不同的个性

柑橘家族是一个大家族。考古证据显示,早在公元前2500年,我国就开始种植橙子。时至今日,橙子种类早就不止广柑一种了,脐橙、血橙、冰糖橙,甚至还出了一种新品种——橘橙。各种橙子的个性大不相同。

脐橙可以算得上是最亲民的一种橙子了,主要特征就是果中套果。果中之果被称为“副果”,可以理解为在果子里面多长出了一个小果子。与主果相比,副果的甜度要高一些,但口感上略干且纤维较粗。血橙因为果肉中带有深红色的条纹而得名。虽然富含胡萝卜素和花青素,不过它们的味道实在抱歉。还有冰糖橙,是上个世纪60年代从我国的普通甜橙中优选出来的品种。冰糖橙个头比脐橙要小,但是汁水丰富,甜度甚高。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纤维较多,容易塞牙。至于新兴的橘橙,已经不是一种橙子了。它是橘子和橙子多次杂交的结果,追根溯源,我们国家的温州蜜橘、美国的克里迈丁红橘都是它的祖先。橙子的果肉就像一罐罐鲜榨果汁,轻轻咬开就能感觉到汁水奔涌而出,酸甜适度,果肉柔软。

【高分储备】

柑橘家族是一个大家族,脐橙、血橙、冰糖橙,甚至还出了一种新品种——橘橙。每种橙子都有自己的个性,有优点自然也有缺点。即便是完美如橘橙,它也并不是最为人们喜爱的,脐橙才是人气最高、最亲民的!所以,保有自己的个性,肯定自己的优点,也要接受自己的缺点,没有人是完美的。

一样树,百般用

在非洲的热带草原上,生长着一种形状奇特的大树,一位19世纪的博物学家是这样描写它的:“由于樹干庞大,当它落叶后光秃而憔悴地站在那里,仿佛中风病人伸展开臃肿的手指。”另一个更早的探险者则描写道:“半兽半人一样的树,像一个头披白发、脑袋斜歪而且挺着大肚皮的老妖怪,皮如犀牛,无数细枝恰似手指紧紧抓住天空。”这种树的学名叫做波巴布树,它的树干很大,有的要40个人手拉手才够围它一圈。由于猴子和阿拉伯狗面狒狒都喜欢吃它的果实,所以人们又称它为“猴面包树”。

猴面包树的故乡就在干旱的非洲。猴面包树浑身是宝。树皮很厚,纤维坚韧,剥下来可用来搓绳或织布。树叶可当作蔬菜食用,也可入药,去火退烧。树根属块茎,剥皮后可以煮着吃。果浆可以直接食用,也可制成果酱。种子经烘烤和研磨,可以制成像咖啡一样的饮料。果壳可制成水瓢或酒盏。树干含有大量水分,木质松软,不适宜用在建筑上,但却是制造纸浆的好材料。另外,无比粗大的树干还有一些特别的用途——自然长空或人工凿空后,可用作储水桶。有的地方将这种树洞当“窑洞”,既可住人,也可存放杂物,甚至当车库。

【高分储备】

19世纪的博物学家这样描写猴面包树:“由于树干庞大,当它落叶后光秃而憔悴地站在那里,仿佛中风病人伸展开臃肿的手指。”即便它并不精致好看,却有百种用处,于人们来说,不是更为珍贵的品质吗?

有实力,轻松跨界

如果不细看芡实的植株,很容易把它误认为是迷你版的睡莲——漂在水面上的圆叶子,略略高出水面蓝紫色花朵,怎么看都像。芡实确实是睡莲科的成员,只不过它们自成一属,立“门户”为芡属。芡实的花朵比一般的睡莲科植物都要凶悍一些,因为上面都有刺。在芡实的花葶和花苞上有密密匝匝的尖刺,让采花人不得不缩回手。比起花朵,芡实的果实更为凶悍。成熟的芡实果子并不像莲蓬那么开放,是个长得凶神恶煞的刺头,还是一个“刺鸡头”!芡实的种子鸡头米淀粉含量丰富,可以用来勾芡、煮糖水、炖骨头,无往而不利。鸡头米软糯的口感可以搭配银耳羹的甜蜜滋味,也可以衬托大骨浓汤的鲜甜滋味儿,即便是随意放几粒在米粥之中,也会有特别的美味。

【高分储备】

当下社会,人人都讲究跨界,好像跨界才是时髦的标志,歌星去演电影,影星去说相声,相声明星去搞网络剧……其实这都不算什么,餐桌上的植物早早就去跨界了,芡实就是个中代表——睡莲一样娇媚的花朵,鸡头一样狰狞的果实,温润如珍珠的种仁,粉粉如芋头的口感,这些特点一股脑出现在芡实这一种植物身上。跨界不难,难的是跨界跨得游刃有余,在跨界方面须学芡实——美貌与实力并存,不骄不躁,不管别人的追捧,只追求自身的超越。

采蜜技巧需学习

花蜜经常会藏在一个比较隐秘的位置——有些在花瓣的最根部,有的在像管子一样的花矩里,还有一些花朵(比如凤仙花)更是把花瓣变成了隧道,蜜蜂必须穿过隧道,把头钻进花朵,再伸出舌头才能吃到花蜜。所以,蜜蜂需要学习采蜜的技巧,毕竟每朵花中的花蜜体积都是以微升来计算的,甚至比我们的一滴眼泪还要小。要想获得足够多的花蜜,就必须去海量的花朵上工作。实际上,昆虫有自己的记忆效应,特别是蜜蜂和熊蜂都有比较强的学习能力,它们会把之前采集花蜜的经验运用在后续的工作中。

【高分储备】

每个人都会有许多学习方法,这些方法构成了自己的学习方法体系,因此,只要优化了自己的学法体系,必定大大提高学习效果,使学习真正快速有效。比如蜜蜂学习采蜜的技巧,便可以在海量的花朵上有效工作。所以说,一个人要想成功,必然要学习技巧,不是投机取巧,而是找到做事情的诀窍,提高做事情的效率。如此,成功之路自然要顺畅得多!

山竹壳漏洞百出

山竹是藤黄科山竹属的植物,只要剥开厚厚的壳就看到晶莹的果肉,那些果肉就像蒜瓣一样,酸甜可口。但看似厚实的山竹果壳,实际上是个质地疏松的“纸老虎”,密布其间的孔隙让水分很快都贡献到空气中去了。山竹的果壳是一个完整的结构,跟山竹的“蒜瓣果肉”——假种皮一点联系都没有。在大树上的时候,大家都接受大树的水分供给,倒也显得和气。一旦山竹果从树上被请下来,就自顾自了,果壳脱水也就在所难免。不过唇亡齿寒,那层脱水以后邦邦硬的果壳也不会像核桃壳那样保护里面的“内容”。空气从上面的空隙蜂拥而入,加上山竹果实喜欢大口大口喘气(呼吸作用,消耗糖分,并产生影响味道的酸、醛等物质),变质是必然的。

【高分储备】

上一篇:访谈记录范文格式下一篇:12高中化学方程式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