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课外阅读计划(共18篇)
1.二年级课外阅读计划 篇一
小学一二年级课外阅读计划
一、指导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课外阅读就是最经常的、直接的语文实践,是学生形成良好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是新课程改革致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需要。
二、学情分析
由于低年级年龄阶段的孩子依然对故事和图画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能在阅读故事.欣赏图画中增长知识.扩大视野,提高学习的兴趣;在交流.讨论中学会交往,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因此,本期的阅读课以绘本阅读为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教学目的:
1、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激发低年级孩子强烈的阅读兴趣。2、帮助孩子在博览群书中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提高语言感悟能力
3、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由书本向生活拓展,从而形成一种自主、持久、愉快的健康阅读氛围。
四、具体措施:
1、营造读书氛围,激发读书激情。
(1)老师在中午到校至上前这段时间坐在班级,和学生一起,师生同读,做学生的榜
样
2、加强阅读指导,培养良好习惯。
(1)阅读课上,老师要认真上好阅读课。
(2)每周用一节阅读课的时间让学生交流读书情况。班级可以开展讲故事比赛、朗读
比赛等活动。
3、建立激励机制,评价促进阅读。
每周总结评比“读书小能手”,年级每月评比一次“读书小能手”,一学期开展一次讲故事比赛
五、阅读内容及阅读量安排
对孩子身心有益健康的、孩子感兴趣的。内容自选(如弟子规中小故事等)阅读量因孩子的阅读能力而定。
2.二年级课外阅读计划 篇二
一、切合文本, 延伸阅读
我们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编排是有序的, 每单元的内容、单元与单元的先后都是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如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的主题是春天, 我们就为学生推荐了一些描写春天的文章段落, 及描写春光的优美词汇, 学生更加充分地了解到春天到来时大自然的一些变化, 也更加热爱春天;第五单元讲了一些历史名人的小故事, 我就推荐孩子们看一些《中外名人故事》《名人成长故事》等书籍, 使孩子们的精神得到升华, 这样无形中提高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深度与广度。
二、科学引导, 激发兴趣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化历史的泱泱大国, 有着厚重的文化积淀。我们从中汲取了无穷的力量, 使自己拥有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 我科学地指导孩子阅读《三字经》等古文。每周二我利用阅读课, 和孩子们共同阅读、交流《三字经》的故事, 激发他们的兴趣, 一起研读每一句, 理解其意思。学生不再觉得古文生涩、拗口, 阅读兴趣很浓。现在孩子们对于《三字经》中的故事十分熟悉, 能流利地背诵研读过的三字经, 而且能在教学中试着运用。如:在学习《胖乎乎的小手》时, 孩子们就会用上“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这样既能把古文化精髓传承下去, 宏扬民族精神, 又能提高孩子的课外阅读兴趣。
三、结合生活, 广泛阅读
孩子们年纪虽小, 但他们也一直在用自己的眼睛来观察周围的世界, 全身心地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结合生活, 结合孩子们在生活中的一些感受和感兴趣的事, 来推荐课外阅读, 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如:孩子们在花坛边玩, 发现一条蚯蚓, 好奇得不得了, 老师就可以引导孩子们看一些有关蚯蚓的文章, 甚至有关其他动物的书刊都能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 让孩子们对科普类知识感兴趣。同样只有我们善于抓住时机, 才会让他们对更多的知识感兴趣。
3.如何指导高年级课外阅读 篇三
在课堂教学重视传授读写方法,笔者利用课余时间在自己所带班级中进行课余阅读的指导工作,初步探索出了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基本方法。
一、对学生进行鼓励
课外阅读固然重要,但如何使学生充分认识它的重要性,“鼓”起他们的阅读兴趣,使之产生读的冲动,则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最初,我采取布置作业的方法,要求学生每周在课外必须读几遍文章。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效果不太理想,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多数学生只是应付差事,并没有用心去读。怎么办呢?经过一番思考,我决心改变“战略”。首先,我把学生每周必须做的课外阅读的“敌视”情绪消除掉;其次,我找来大量作家、伟人的传记,选取他们小时候如何刻苦攻读的故事,通过开故事会的形式向学生讲述。我讲得绘声绘色,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故事听多了,学生也在不知不觉地受到了教育。我发现班中读书的学生渐渐多了。我抓住时机,及时表扬,在我的刻意引导下,学生们开始“动”了,而且是自觉自愿的“动”。
二、在于引领
学业生虽然“动”了,但是不是有目的的选择地“动”,还是乱“动”,我又动起脑筋。找来一些内容好、能启发的书推荐给他们,以使他们感受到好书的魅力。每学一篇课文,我都要向学生介绍这篇课文有关的课外书,让学生去学习英雄模范的故事。学习《一夜的工作》一文,我就介绍学生读作品《周恩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引领”,学生的课外阅读逐步走向正轨。
三、要认真编集
俗话说:“好脑瓜比不上烂笔头。”学生读的东西不少,但真正留在记忆中的并不多。于是,我开始让学生做读书笔记,让学生开动脑筋,给自己的读书笔记起一个动听、有创意的名字。经过引导,许多同学取的名字含义深刻,富有诗意。如“春雨集”、“白花集”、“采蜜集”……有了精美的笔记本和动听的名字,这就开拓了一片崭新的园地,学生们满腔热情地开始了“耕耘”自己的乐园。起初,我只是要求学生在“浪花集”上分类摘记一些新词和美句,后来,要求渐渐高起来。除了摘句以外,还要试着概括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浪花集”学生们发现了一片广阔绚丽的天空,他们每天课余时间都会遨游其中,自得其乐,其乐无穷。
四、大胆放飞
4.二年级语文_课外阅读试题 篇四
姓名班级
一、填空
1、《水浒传》里面在景阳冈打死老虎的是谁。
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村。
4、忽如一夜春风来。
5、《狼来了》的故事告诉我们应该做一个孩子。
6、《灰姑娘》中是她最后成了
7、《狼和七只小羊》,狼吃掉了只,最后是救了小羊。
8、《百家姓》中排在第一位的是。人之初,性习相远。
二、断题
1、孙悟空是《西游记》里的人物。()
2、《小红帽》里的主人公小红帽遇到了可怕的大老虎。()
3、《忆江南》的作者是白居易。()
4、《白雪公主》选自格林童话()
三、选择题
1、《野天鹅》中的女主人公是:()
a丑小鸭b灰姑娘c 艾丽莎
2、《丑小鸭》中丑小鸭最后变成了()
a白天鹅b 黑天鹅c灰天鹅
3、《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中成为继承人的是:()
a、雄日b、雪孩子 c、小人鱼
4、《白雪公主》中一共有多少个小矮人()
5.二年级课外阅读计划 篇五
学生刚结束一年级的学习生活,认识的字不全读书只能读半懂,,所以学生课外阅读我是这样计划的:
首先图书要有内容明确的画面,下方配有简单的一两句话,字要大一些的。不一定要有拼音。印刷一定要清楚,色彩要和谐。内容不确定,可随孩子们的喜好,自行选择,科普、童话、神话、民间故事、成语故事均可。
读一些拼音读物和一些专门为低年级学生编写的书籍,可以读童话类的,比如 《中外神话故事》、《365夜故事》、《格林童话》、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伊索寓言》、还有科普类的.比如《少年儿童百科全书.》、《十万个为什么》.此外还有《蓝猫淘气3000问》、《奇妙的大自然》、《蒲公英种子的旅行》等等如:《安徒生童话》、《蓝猫淘气3000问》、《哪吒传奇》、《三毛流浪记》、《木偶奇遇记》、《南北极大探险》、《乌丢丢奇遇》、《尼尔斯骑鹅历险记》、《成语故事三百则》、《 没头脑和不高兴 》、《小猫钓鱼、萝卜回来了》(全彩插图本,带注音)、《一千零一夜》(最新版?彩图注音)、《中国童话》(最新版?彩图注音)、《欧美经典-你很特别》(汉语拼音注音本)、《鲁西西外传(注音版)》、《 恐龙是怎样灭绝的》(儿童趣味科学知识问答)《史努比儿童百科全书》、《动物知识翻翻书:海底世界》(注音版)、、《风中的柳树绘本》、《小猪唏哩呼噜》(小布头丛书)。
总结
6.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 篇六
关键词:低年级,课外阅读,兴趣,综合实践活动课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每个年级段的阅读目标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而随着新课程的实施, 大量的课外阅读已作为了一种课堂的延伸和拓展, 低年级是学生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 课堂教学应聚焦于 “ 喜欢 ”和“ 能读 ”上 。 因此在指导低年级阅读时应该注意到: 一方面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另一方面教师必须结合阅读教学,有目的地教给学生有关阅读的方法, 让学生运 用多种阅 读方法进 行自主阅 读,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在这里, 我就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几种方法谈谈自己的薄见。
一、抓住孩子心理特点,激发阅读兴趣
面对刚入学的学生, 首先应该让学生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因为他们刚入学, 认识的字也不多, 如果现在就给他们规定要读多少书, 那样学生反而会失去兴趣,同时了解学生感兴趣的是哪些读物, 做到心中有数。 低年级的老师此时充当的角色便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孩子一起阅读,不但要“ 引 ”而且要“ 激发 ”孩子内心的感受,让他们尝到阅读的快乐,我一般采取以下的方法:
1.故事引趣——感受书的神奇。
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 要培养他们从小就爱看书。 我利用每天的晨习或者每周的班队活动课的时间, 声情并茂地讲述一些孩子感兴趣的故事,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看到老师讲得有趣,也会无形中受到感染,而且老师要有计划地坚持每天讲一个小故事, 这样耳濡目染,学生就会觉得书是那样的神奇, 慢慢地也会觉得书里有很多故事在等着他,而且,故事又是孩子最容易接受的一种学习课外阅读的方法之一。
2.留疑激趣——调动读书的欲望。
我在给学生讲故事的时候, 经常设置一些疑问,这样,一方面吸引学生听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 激发他们想读书的冲动。 例如我给学生讲十二生肖的故事,最后我说:为什么老鼠要排在第一位呢? 它那么小,还怕猫, 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 这时我说:“ 想不想知道原因呢? 学生纷纷要求讲,我却故作神秘地说:“ 想要知道答案,《 十二生肖的寓言故事》 里有。 ”这时我发给他们拼音版的故事阅读, 此时孩子们津津有味地读得可起劲了。
3.表演生趣——体会人物情感。
当学生阅 读一些寓 言或神话 故事时,我通常利用班队活动课的时间,来进行表演训练, 这样既锻炼了孩子们表演的能力, 也促使孩子认真阅读书中人物的动作 、表情 、样子 ,孩子的模 仿能力是 很强的。 《 格林童话》 是我给孩子们讲得最多的, 童话故事能给低年级的孩子充分的幻想, 让他们在动人的故事中获得美与丑、是与非的认知能力。
二、课内课外相结合,感受读书之乐
当学生有了阅读的冲动,老师可以利用课堂上的有效时间适当地给他们指导一些读书的方法。 针对低年级的孩子,对他们只能采用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乐于接受的方法。 例如,当我教一些朗朗上口的课文时,就指导学生唱游读,还有一些诗词也采用此种方法,让他们记得更牢。 当遇到日积月累的句子时, 我通过比赛的形式,来激发他们背诵,课堂上教学生读读,画画,还可以在书上写写他喜欢哪个人物或动物。 另外,有计划、有目标地配合教科书选择一些孩子们的书籍, 制定每期的读书目标, 推荐孩子们喜欢的书目,安排他们有充足的时间阅读,利用周边有利 的环境 ,如书店 、超市的书 柜 、网络或者学校的图书馆,班上的读书角,营造读书氛围, 让学生从入学就感受到校园的书香气息,还可以与同学、老师的交流中找到好的读书方法, 这样在他们拿到书的时候就可以用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来自行阅读, 即课内的方法指导课外的阅读。 当学生找到了打开阅读的钥匙,推开阅读这张神奇的门时, 便会感受到阅读的乐趣,那么他就会爱上书籍,从而就会自觉地去读自己喜欢的书籍, 感受到读书的乐趣。
三、让综合实践活动课成为孩子阅读的平台
随着孩子对阅读的深入, 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们充分利用语文课后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这个平台, 进一步培养他们去阅读,并且学会有选择地读书, 查找相关资料, 这样学生的能力会不断得到提高,不仅仅会读书,还懂得把读的书为我所用。
7.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初探 篇七
因此,无论从完成课标任务来说,还是从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整体素质来说,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为孩子将来博览群书打下扎实的基础,对孩子的人生发展都是有百益而无一弊的。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各种有效资源,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使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对低年级学生尤其要重视阅读习惯的培养。这里的习惯包括喜欢阅读,经常读书,把书当成一种自我实现的手段和习惯。
然而,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却令人担忧。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也造成了引导他们进行合理课外阅读的难度:首先,低年级学生肌肉、大脑尚未发育完成,写字完成作业速度慢,造成课外书没时间看。其次,很多孩子参加各种兴趣班也会影响孩子阅读。再次,现代传媒抢占了大量阅读文本的时间,许多孩子宁可每天花一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看电视、玩电脑,却不肯用同样的时间来阅读;最后,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理解能力不强,阅读课外书籍时,容易遇到障碍,兴趣自然就会减弱,习惯也难以养成。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课外阅读同样应从激发兴趣开始,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主动地寻找、阅读课外读物,才能达到拓展视野、积累知识、获得教益的目的。而低年级学生由于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难以坐下来安安静静地看书。因此,笔者认为,低年级课外阅读的指导,主要是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使他们形成习惯,感受阅读的乐趣。经过几年来的摸索,我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加强了课外阅读的指导,收效明显。
激发兴趣,促成阅读
面对刚入学的学生,首先应该要让学生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因为他们刚入学,认识的字也不多,如果给他们规定要读多少书,学生反而失去了兴趣。所以老师就要引导他们读一些感兴趣的书籍,采取形式多样的阅读方式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同时了解学生感兴趣的是哪些读物,做到心中有数。低年级的老师此时充当的角便是“陪读者”,在此过程中,要引导、激发孩子内心的感受,让他们尝到阅读的快乐,引导他们多读书,读好书。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途径大致有以下几种:
利用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故事是学生最喜欢的课外读物之一。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要培养他们从小就爱看书的兴趣,首先就要利用每课的间休时间或者每周的班队活动时间,声情并茂地讲述一些孩子感兴趣的故事。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看到老师讲得有趣,也会无形中受到感染,而且老师要有计划地坚持每天讲一个小故事,这样耳濡目染,学生就会觉得书是那样的神奇,慢慢地,学生会觉得书里有很多故事在等着他,阅读行为就自然产生了。
留疑激趣——调动读书的欲望
老师在讲故事的时候,可以设置一些疑问,一方面吸引学生听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想读书的冲动,例如我给学生讲《十二生肖的故事》,最后我说:“为什么老鼠要排在第一位了,它那么小,还怕猫。”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这时我说:“想不想知道结果呢?”学生纷纷要我讲,我却故作神秘地说:“想要知道答案,《十二生肖的寓言故事》里有哦。”这时我发给他们拼音版的故事阅读,孩子们读得可起劲了。
在拼音教学中激发学生认识词语的兴趣,为读课外书打下基础
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认识汉字,在学生学会拼读音节后,我就让学生到课外书中去找自己认识的音节,学生兴趣浓厚,不仅巩固了学过的音节,拼读了没学过的音节,同时也丰富了词汇量。
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对于刚学完拼音的低年级儿童来说,就要开始积累了。在教学生字时,让学生对生字进行扩词,可以增加学生的词汇量,也可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第一册《静夜思》一课,有一个学生说自己会背诵古诗《草》,我马上表扬他说:“你真棒!”这时又有一个学生说:“老师我还有……春眠不觉晓……”我听了非常高兴地说:“你也相当不错,你们能说出和其他同学不一样的古诗,了不起。”又问:“你们是从什么书上看到的呀?”他们都说是从课外书上看到的,于是我又说:“课外书的本领真大,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组出很多很好的词语、背出很多的古诗,而且还可以学到很多的知识呢!”说完就听到下面有声音在轻轻地说:“我明天也要带一本来……我回去也要看了……”果然,第二天我看见很多学生都带了成语书、古诗、字典等等。用这样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实行双向迁移,激发自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培养孩子自主读书的兴趣,可以通过双向迁移的方法进行,也就是把在课堂上学到的有关内容,借助于相关的知识点,及时地向阅读课外书籍迁移。例如,在教学《欢乐的泼水节》一文时,学生通过对课文阅读赏析,深刻了解了傣族人的民俗风情、节日的愉悦。我进一步启发学生,我国有56个民族,各个民族都有独特的民风民情,希望同学们在课外寻找有关材料认真阅读,两周后,我们进行交流,看谁能评为知识渊博的“小博士”。巧妙的语言将学生带入了阅读课外书的美好天地。这样,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地阅读,并在自主阅读中自觉运用所学的读书方法,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对所学课文的理解。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通过从课外向课内迁移的方式进行,让学生把在自主阅读中所积累的知识及时运用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来,使两者互相渗透,互为补充。这样,课内与课外犹如学习的双翼,只有同时用力才能振翅高飞。以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为原则,让课外阅读为促进课内的学习服务,才能使课内外紧密结合起来,形成较强的阅读能力。
活动生趣——巩固读书兴趣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争强好胜,有强烈的表现欲。所以在低年级开展比赛活动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的有效手段。常用的比赛活动主要有:
故事会——教师讲故事的最终目的是,学生也能向老师一样栩栩如生地讲述。在班级举行讲故事活动,要求学生把课外阅读中看到的童话、寓言、故事等讲给其他同学听。故事会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为要想讲好故事,就必须去找恰当的材料,而且要进行选择,这就需要他们用心地阅读大量的童话、寓言和故事。
朗诵会——朗诵包括朗读和背诵,它不仅能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提高朗读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对诗歌等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对低年级学生应推荐阅读短小的诗歌和散文,以背诵为主。
词语接龙——这是一项很有趣的活动,它可以检查学生的词语积累情况,从另一个侧面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赛诗会——把班级学生分成几组,展开背诗比赛。这样可有效地完成《课标》中规定的背诵量,也可调动学生的背诗热情。
除此之外,还可以开展读书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还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形成阅读习惯。
教给方法,指导阅读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曾经说过:“学习过程中,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占多少,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就是这个道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只凭兴趣毫无目的、不苟方法地去读,其意义和收效也不得而知。因此,我们还要进一步引导学生不仅爱读,而且会读。“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课标》中也提到:“要结合课文的阅读,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朗读、默读和复述,学习精读、略读、浏览,学习利用图书室、阅览室、网络等查阅资料,培养初步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抓住课文,实行精讲多读,教会学生独立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自觉性。随着阅读教材的进度,我坚持“一篇带多篇,课内得法,课外受益,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把课外阅读内容作为课内知识的扩充。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了独立阅读的方法,在课外阅读中,丰富了语文材料,扩大了知识面。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及知识水平,我着重教授以下方法:
在学完汉语拼音后,课外阅读基本上可以由“听读”阶段逐渐过渡到“自读”阶段。低年级学生在刚开始阅读时,速度较慢,教师可要求学生指着字,读出声。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待学生能熟练拼读音节,牢固掌握汉字,朗读速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可有目的、有步骤地训练学生默读。训练分三阶段进行:①指读,动唇,不出声。②指读,不动唇,不出声。③不指读,不动唇,不出声。进而逐步达到“一目数行”的速度,使学生能在最少的时间里,最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
当然,只有速度没有效果也是不行的,我发现一些孩子读书只用眼睛,不用心,不动脑,这样的阅读当然只是事倍功半,因此,要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边读边想。比如,可以用“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你还有哪些地方读不懂”等方式,检验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是否在思考,是否读有所得,并将这一方法从课内延伸到课外。阅读的书籍不同,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不一样;阅读的目的不同,阅读的方法也不同。应注重教会学生根据个人不同的阅读习惯,阅读目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灵活使用。
通过课堂教学进行经常性阅读指导。课堂是进行阅读指导的基本阵地,与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在教学古诗《村居》时,通过感情朗读,观察图画,理解诗意后,学生深深体会到了古诗的语言凝练、言简意浓、景真情切,自然会引起学生对古诗阅读的兴趣。我因势利导,利用学生手头的《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资料,让学生每周背诵一篇,我每月抽查一次,学期末进行古诗文朗诵比赛,这激起了学生读、背古诗的热潮。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久而久之,学生的感悟能力就会有所提高。
帮助学生选择适宜的课外读物
低年级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阅历浅,鉴别能力相对较差,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阅读能力,思想状况,兴趣爱好和需要,来选择适当的有益读物。教师必须指导学生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能理解的,并且有一定思想内涵的读物,来提高孩子的阅读水平。
首先应该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来确定。如一年级应侧重图文并茂,并从句子过渡到短文。
其次,要有教育性。选取的读物应对儿童的思想、品德、智力、情感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影响。
再次,要注意广泛性。一是体裁要广泛,小说、诗歌、散文、童话、寓言和故事都需要;二是内容要丰富多彩,童话故事、历史故事、科学常识等都应齐全。
最后,要注意趣味性,读物应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能够使儿童入神入迷的。如低年级一般以儿歌、寓言、童话为主。
家庭氛围保障阅读
由于学校教育教学有统一的教材,有规定的教学任务,课内的阅读指导和在校有限的阅读时间,依然无法满足学生课外阅读的要求,所以课外阅读更多地依赖于家庭教育的监督。有资料表明,课外阅读积累丰富的学生,都有共同的因素:父母喜爱读书看报,还喜欢和孩子讨论书中的问题。这些孩子会从这样书香四溢的氛围中得到熏陶。毋庸置疑,营造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十分重要。因此,一定要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利用每次家长会、每月写“一封给家长的信”,通过大量的事例,让家长意识到孩子从小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和书交了朋友,可以提高孩子的素养,培养孩子各种能力。再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用孩子读书与不读书的差别,进一步证明培养孩子课外阅读的好处。这样的实例,会让家长心服口服,从而愿意配合老师,积极有效地监督指导孩子进行课外阅读。
听读”也是“阅读”
小学生存在着比较大的阅读障碍,一是识字量很少;二是阅读技能还未掌握。这时可以多让学生“听”书。事实上,儿童在进学校读书之前几乎“读得懂”所有“说”出来的书,对 “听书”的兴趣往往会迁移到“读”的兴趣上来。因此,教师应建议家长多给孩子讲故事,让孩子以听的方式早“读”书、多“读”书。
孩子去书店和图书馆
建议家长时常带孩子去书店、图书馆,最好是规模大、种类全的大书店,刚开始看不看书、买不买书都不重要,只是让孩子置身于书的海洋,置身于知识的殿堂,感受浓浓的书香氛围。时间一长,孩子一定会被那种氛围所感染,进而喜欢书、喜欢读书。
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每天家庭作业后,家长抽出20~30分钟的时间,和孩子一起静静地阅读,一起交流读书的感受。还可以在家里为孩子建立一个“小小图书室”(一节书柜、一个抽屉均可),每月增添一本新书。一定要把书放在孩子触手可及的地方,随时有空都可以拿起来看几页。保证孩子的阅读时间,并使其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乐趣。家长也可以和孩子阅读同一本书,然后就书中的内容进行交流,畅谈自己的看法。
创设条件,促进阅读
以身作则,与生同读
陶行知先生曾经这样说过:“熏染和督促两种力量比较起来,尤以熏染为更重要。好学是传染的,一个人好学,可以染起许多人好学。”要让学生爱读书,教师首先要爱读书,对于孩子也是一种良好的阅读榜样。作为语文教师,不但要读经典性作品,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和文学修养,还要多接触少儿报刊、图书,了解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经常读书给学生听,或把自己的读书收获、体会讲给学生听,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他们读书的兴趣,从而使他们自觉自愿地想去读书。与书为友,与生同读应当成为每位小学语文教师的追求。
树立榜样诱趣
经常向孩子们讲古今中外历史名人、科学家小时侯刻苦读书的故事,无形中就让孩子们了解到伟人之所以能成为伟人,是因为他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强大的阅读原动力在潜移默化中就此产生。而孩子身边的真人真事更有巨大效能。在班级里做一下调查,让大家发现,一般表达流畅、见解独特的学生都有自觉阅读、大量阅读的习惯,家庭阅读氛围好;而学习后进生则大多不爱读书,甚至不读书,家长对其课外阅读也不重视。这一鲜明的对比会使每个孩子都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都会向班中的阅读佼佼者看齐、学习。
设立班级图书角,提倡阅读
为了给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参与阅读活动的主动积极性,让学生有更多的读书机会,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每学期开学后,开展读书交流会,把自己的好书介绍给别人,组成了班级“小小图书角”。这样资源得到了共享,何乐而不为呢?每个学生可利用每天早读的后十分钟,中午休息时间进行课外阅读,也可以借回家看,进而形成人人爱看课外书的氛围。
保证阅读时间
一旦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阅读的习惯养成了,阅读的方法掌握了,那么,课外阅读活动就有了可靠的保证。但教师仅仅鼓励学生看书是不够的,应创造机会使每个学生有书可看,有时间看书。要尽量减少书面练习,增加阅读作业,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空间和时间。在语文课时日益减少的情况下,怎样抽出时间来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呢?这就需要教师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挤出时间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和交流。如每节课开头5分钟可进行古诗、三字经的诵读;每周用一节早读课进行读书心得交流、好书推介等活动。教师应允许学生在“早读”或“自习”时,既可朗读所教的课文,也可翻阅课外的书报,从而有效开展课外阅读及指导。
渲染、烘托阅读舆论
在班级墙壁的醒目处张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等有关阅读的名言警句,就是一种无声的正面宣扬。平时经常在学生面前大力表扬爱读书的孩子,更是一种班级文化走向的风向标。当有孩子在造句、说话、回答问题时引用课外阅读中学到的经典词句时,教师更要大加赞美,要让孩子知道,课外阅读不但能增加知识,更能让自己更具魅力。
坚持阅读,培养习惯
为学生播下一种正确的阅读思想,并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必将使他们受益终身。
快乐阅读
阅读时一定要带着快乐的心情走进书籍,并把书籍当作是产生快乐的源泉,这样阅读效果自然十分显著,就好像饥饿的人面对美味佳肴时的那种感觉。相反,带着一种不悦的情绪读书,把书籍视作一种负担,其收效之微也就自不待言。
专注阅读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说过:“唯有专心致志,把心力集中在学问上,才能事半功倍。”读书要尽力排除杂念,抵制诱惑,纯净大脑,专注于书籍。在专注阅读的同时,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从字里行间钻研语言文字的含义,通过阅读,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让学生理解、感受祖国语言文字优美的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阅读习惯。
持续阅读
读书在于积累,只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才能金石可镂。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利用午休、课前、课后时间见缝插针地读。每天读一点,习惯成自然。时间长了学生就会感到,一天没读书,生活中就像缺少了什么似的。到那时,阅读的良好习惯也就自然形成了。
动笔阅读
我国古人有一条著名的阅读经验,叫做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其中手到就是指做读书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做读书笔记有助于学生巩固记忆,积累知识,又有助于提高写作能力。比如,当读到某段话对自己人生有很大启迪时,就可以细细品读,深入感悟;如果读到十分优美的语句,对自己习作有帮助的,就把它摘录下来,背一背。这样坚持长期阅读,效果一定很好。
及时评价、展示成果
“兴趣的源泉还在于运用知识”,学生阅读,既渴求读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外显,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的认可与赞扬。及时有效地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评价,不仅对已经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学生是个鼓励,同时对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学生也是一种促进。评价阅读效果,是与活动密切相关的,也就是在活动中对学生的阅读效果作出及时、合理的评价,使学生的劳动得到认可,能够增加学生的阅读体验,鼓励学生继续阅读。
利用早读时间让学生朗读,通过学生朗读,教师进行语调、语速、语感的指导。让学生在读中慢慢地体味、理解、感受文章的韵味。早读结束时,教师应进行简单的点评,肯定优等生,鼓励学困生,千万不能嘲笑、挖苦阅读有障碍的学生,教师对这些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注,让他们在老师的信任与期待中寻找阅读障碍的突破点。
注重优等生的培养,使他们成为班级阅读的“领头雁”,去带动阅读困难的同学,可以是一对一的帮助,也可以是一对多个的帮助,以达到更加理想的阅读效果。
进行小组强化训练。将学生分成八人或四人一个小组,每周用一节课的时间,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长的带领下选择自己喜欢的文章进行朗读,分角色读;举行复述比赛;也可以交流好词、好句、好段;交流读书的感受。
进行阶段性评价。阅读教学中评价是一个很好的促学手段。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阶段性评价对学生的阅读学习具有总结、肯定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针对学生一段时间的阅读,教师要给予一个明确的书面评价:告诉学生哪些地方进步了,哪些地方还需努力;可以直接地写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书上。
家长也应参与其中,定期对学生的阅读作出相应的评价。家长要尽量以委婉的方式评价学生,对于学生的优点要充分的肯定,对于学生的不足要诚恳地指出。家长要站在学生的心里及思维角度,把握好评价的尺度,以免打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进行小组内评。小组内评要在平等的氛围中进行。要求学生要站在相互帮助、取长补短的角度进行评价。主要是对学生标段号;笔答课后问题;划出文中的好词好句好段,摘抄下来,与同学交流;记简单的心得体会或写简单的读后感进行评价。应以展览的形式出现,使之一目了然。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对课外阅读最简明的肯定。只要我们能激发这一阶段孩子的课外阅读兴趣,改善学生课外阅读环境,教给孩子课外阅读的方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就能使孩子在课外阅读活动中体会到读书的乐趣,使读书成为孩子的一种自觉需要,让孩子在乐中读,在读中乐,为他们打下终身学习的良好基础,使之终身受益。
8.六年级课外阅读计划 篇八
为了让每个学生真正爱上看书,让书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让每个学生都快乐读书、快乐成长,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努力,结合本班实际及本册语文教材的内容和特点,开展系列读书活动。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真正喜欢读书,和书成为好朋友,让他们的童年浸润在沁人心脾的书香里。
2.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的能力,提高欣赏的水平。
3.让学生在阅读中养成爱书、爱读书的习惯,与经典为伍,与大师对话,体验读书的快乐,让每个学生快乐成长。
二、读书口号快乐读书快乐成长
三、准备工作
1.开学初继续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开展读书活动的意义,明确读书活动的目标、任务。
2.继续建立班级图书角,并给班级图书大致分类,推选好班级图书管理员,(林舒月、粟园悦)在班中营造一种良好的读书氛围。
3.进行书香班级的布置,营造浓郁的书香班级氛围。4.每人制订一份详实的读书计划。四、活动措施1.浓郁班级书香氛围
(1)建立班级图书角。在每个学生捐书的基础上,建立起班级图书角并分类放,完善班级图书角的建设,请图书管理员作好每星期借书的记录工作。教育学生在家里要设立自己的小书库。在此基础上,同学与同学之间,常进行“好书换着看”的活动,让班级充满读书氛围。
(2)完善班级四块墙报,让班级充满浓浓的书香味。2.请每位学生充分合理地利用课余时间来读书。如安排中午的时间,晚上完成家庭作业后的时间,周六、周日的休息时间。每天读书不得少于半小时。
4.充分利用好语文课堂,做好导读工作,交给学生阅读方法。提倡个性阅读,教给学生读书做记号,读书做笔记的读书方法。本学期共读三本书,必读一本书,选读两本书。
要求学生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等摘录在读书笔记中,并鼓励学生写读后感。
5.继续开展家庭读书乐活动。提倡在家庭中开展亲子阅读活动,让家长引导孩子选择合适的读物或家长和孩子共读一本书,共议一本书,共写读书随笔。
6.一期举行两次读书交流活动,评选“优秀小书虫”,考核学生的阅读情况,鼓励学生读好书,好读书,和好书交朋友。
五、推荐阅读
共读书目:《西游记》、《夏洛的网》、《鲁宾逊漂流记》、《永远讲不完的故事》
选读书目:《绿山墙的安妮》、《我的野生动物朋友》、《海底两万里》、
《根鸟》、《荒野的呼唤》
9.浅谈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 篇九
一、激发阅读兴趣
1.榜样激励,现身说教。榜样能使学生产生看齐的向上心理。平时,老师可以有意地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热爱读书的一些名人名家,也可以在班中树立典型来激励学生,鼓励学生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无穷无尽的语言营养、精神食粮。从而使学生逐渐认识到只有多读书,肯读书,才能有较高的阅读能力。
2.设置悬念,赏析片段。摘取文章中的精彩片段或开头、结尾,并把故事情节进一步渲染,或有声有色地朗读,把学生带入文学世界里。正当他们情感交集、津津乐听之际,戛然停止,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阅读相关书籍。
3.情境体验,活动激趣。开展与课外阅读有关的活动,在有趣、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可以开展与课内阅读有关的收集活动,还可以定期举办各类主题竞赛,如故事大王赛、诗王竞赛、手抄报赛、成语接龙赛,以此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
4.展示成果,激励学生阅读兴趣。小学生课外阅读,既渴望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外显,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认可与赞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学生摘录的好词好句好篇章,在故事演讲赛中的照片,学生自制的手抄报……要定期向学生展示他们的课外阅读成果,使每个学生心理上都能产生极大的满足感,从而激励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创设阅读氛围
1.创设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在广泛开展课外阅读情况家长调查的基础上,召开家长会,改变部分家长的陈旧观念,取得家长的帮助,保证课外读物有来源,课外阅读有监督。有条件的家庭,提倡亲子阅读,这对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十分重要。
2.营造良好的教室读书氛围。教室内张贴读书名言,布置班级读书角。图书来源一是学校图书馆,二是学生家中藏书。同学之间可交换阅读书籍,提高读物利用率,减轻家长经济负担。“读书小屋”每周推荐一本好书,营造浓浓的书香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教师以身垂范,与学生共读。特级教师支玉恒说:“教师不读书,对学生是灾难性的。”阅读可以让我们的文化底蕴渐渐地丰厚起来,思维逐渐地活跃起来。久而久之,我们的身上就会带有某种特殊的文化气韵,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与教师共同阅读,不但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也便于教师进行及时引导。课外阅读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对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思想意识也有重大影响。“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学生更应“多读书,读好书”。几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心中的英雄或学习的榜样,如军人、科学家、老师、英雄人物,哪怕是身边的同学或者自己的父母等。这些令他们崇拜或学习和模仿的楷模相当一部分是学生通过阅读各类书籍时所认识的。当学生进行阅读时便会潜意识地将白己的思想和行为与书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无形中就提高了自身的思想境界和道德素养。
三、教给选择方法
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教师在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时,要确立阅读的内容和题材应广泛多样、活泼有趣的指导思想。学生阅读的面宜广,不但阅读的内容要广,阅读的题材、风格也要广。
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往往随意性比较大,喜欢新奇、有动感的图画书籍。他们求快,阅读时囫囵吞枣;他们求厚,不切实际地读厚书,缺乏辨别能力,容易受不良刊物及互联网上不良信息毒害。教师不仅要向学生经常性地推荐有益的读物,还要教会学生选择课外读物和信息的方法。对于高年级学生,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指导学生了解有关图书分类知识和检阅图书报刊的基本方法,便于他们学会利用校图书室、市图书馆自由选择读物。
四、纵深阅读方式
课外阅读的方式应该多种多样,丰富多彩,方能吸引学生,从而使课外阅读向纵深发展。
1.趣味性与专题性结合。中低年级应以童话、寓言、成语故事等感性阅读为主,有趣应是让孩子们坚持阅读的良方,引领孩子们走进书的殿堂,感受文字带来的无穷魅力,久而久之,孩子们自然会爱读书,乐读书。在这些趣味书籍的引导下,再结合年段特点,开展一些主题读书活动,就可以让孩子们的课外阅读不仅仅停留在趣味阅读的层次上。高年级的课外阅读应由感性走向理性,以理性阅读为主,重在读书明理。以专题为主,也穿插趣味阅读,因为他们毕竟还是孩子。
2.“群体共读”与“个性自读”结合。群体共读,是指大家共同读书,书的内容可不同,但读书的时间、地点相同,这样的读书活动有浓浓的读书氛围,能把那些还不太喜欢读书的孩子吸引到读书的行列里来,也能让那些喜欢读书的孩子一展其爱读书、多读书的风采。特别是读书当中,如果能穿插孩子们的交流活动,效果将更好。个性自读是指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读书的时间、地点、书目都会不同。这应是课外阅读的主流方式。个性阅读主要在于张扬各白的特性,灵活性大,能让读者将心浸在书中,更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两种方式交叉进行,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
10.二年级课外阅读计划 篇十
一、激发阅读兴趣,让孩子愿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阅读。但是,低年级的孩子年幼无知,思维能力相对低下,再加上贪玩好动,教师必须循循善诱,逐步培养兴趣。首先,为孩子创设一个浓厚的学习环境,激起孩子的“读欲”;在班内设立“图书角”,及时更换其中的杂志和图书;组建阅读小组,兴趣相投的三四人组成读写组、读画组或表演组一起进行阅读活动。其次,为孩子推荐好书。介绍好书给孩子看,可以激发他们的阅读愿望。依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来确定好书,可选择图文并茂的图书,体裁广泛,注重趣味性。孩子对自己喜闻乐见的读物,往往会入神入迷地阅读。实践证明:让孩子在兴趣盎然的境界里学习,注意力最集中,反应最灵敏,思维最活跃,学习效率最高。
二、指导阅读方法,让孩子会读
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坚持抓住课文,实行精讲多读,教会孩子阅读的方法,提高孩子独立阅读的自觉性,做到“一篇带多篇,课内得法,课外受益,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例如,学习了《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就向孩子介绍一本科学童话《小伞兵和小刺猬》;学习了《回声》一课,就介绍孩子读《十万个为什么》中相关的声波文章,学习了《快乐的节日》一文,就介绍和指导他们去读一些简单的歌词和儿童诗,建议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进行阅读,这是应当遵循的重要原则。
在指导孩子阅读少儿读物时,如《鲁滨孙漂流记》一书,教会孩子以下阅读方法:(1)看封面、书名和作者,讲讲书里可能写些什么事;(2)按顺序看懂文章,每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要明白事情怎样从头说到尾,先说什么,再说什么;(3)读文字看图画,图画能帮助孩子理解文字的内容,使文字叙述更加形象具体,文字能叙述图画无法表达的内容,因此两者都要看;(4)读讲结合,阅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要用普通话与同学讲讲主要内容,或者与老师、父母分享读书的收获,这样把读、讲结合起来,融合为一体,为孩子今后的习作不断地夯实语文基础。
除此之外,还必须指导孩子进行课外阅读时,不仅要了解故事的具体情节,还要教学生透过字面去了解读物的意思,例如,这本书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这本书使我懂得了什么等,让孩子从课外读物中对书中人物做出评价,分清是非。这样的阅读指导,逐步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能力。
三、家校鼓励阅读,让孩子常读
在阅读实践中,为了调动孩子自主阅读的积极性,使阅读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成为每天生活的“第四餐”,体会阅读是快乐。校内,可以开展故事会、儿歌诵读比赛等活动,在班内评比“阅读大王”,设立“阅读章”,使孩子获得成就感。课外,与家长取得联系,营造家庭阅读氛围,提倡亲子阅读,鼓励孩子利用课余时间,每天读一点课外书,日积月累,孩子的阅读会大大增加。例如,买了新书,家长自己要先看一遍。这样,对书的内容有所掌握,指导孩子阅读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可把新书中的故事内容讲给孩子听。孩子是十分喜欢听故事的,但要注意不能照本宣读,要有感情地讲述书中部分内容,以唤起孩子阅读的欲望,变“要我读”为“我要读”“我爱读”,最后提出要想知道书中详细内容,阅读全书。
众所周知:人类获得知识,主要靠阅读,一个人知识的多少,往往取决于他阅读量的大小。最近有人提出,未来文盲不是没有文化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这句话正符合科技、信息迅速发展的今天。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从孩子入学抓起,让孩子从小就喜欢阅读,享受阅读的无穷乐趣。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小学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阅读成了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实现这一跨越的成效如何,必将对他们今后的阅读,包括阅读能力、阅读习惯等产生深刻的影响。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明白这一切都必须从低年级抓起。
关键词:低年级,阅读兴趣,阅读方法,阅读鼓励
参考文献
[1]杨继梅.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探讨[J].教法探索,2015(11).
[2]孙玉娥.小学生读书兴趣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2004(6).
11.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课外阅读计划 篇十一
一、阅读目标
1.继续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和语文积累。
2.指导学生总结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3.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指导阅读方法
1.指导速读,快速阅读,整体把握。
做法和要求是:筛选重点把握重点语段总观整篇要旨授予直接阅读法和整体认知法,不断提高速度的能力。
2.读书和动笔相结合:
批注--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批语。
摘抄--根据需要将有关的语句,段落及原文摘抄下来,积累储备。做卡片--卡片式活页笔记,比本式便于查找,是积累知识的主要手段。
三、课外阅读时间安排
1、下午到校静心阅读时间。
2、在家自主安排时间,每天不少于30分钟。
五、阅读评价激励
1.在“读书交流”活动中,交流收获,争“读书章”。
2.定期调查统计阅读篇目、笔记、卡片等,展示优秀的读书笔记。
六、课外读物推荐
根据这册教材入选的作者、文章,以及学生的实际,推荐作者:朱自清、林清玄、丰子恺、老舍、安徒生、契科夫、作品:《红岩》、《小兵张嘎》、《海的女儿》、《拇指姑娘》、《鲁滨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悲惨世界》,学生也可以自行选择感兴趣的读物。
七、结合年级组实践活动方案中的主题完成各项活动。
12.四年级课外阅读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篇十二
一、活动目的:根据学校安排,特成立阅读欣赏写作兴趣小组。
二、活动内容:本小组的活动,包括背诵古诗、文学作品点评;名家名作赏析,指导学生阅读和欣赏名家名著。结合新课标的推荐书目及课标要求达到的阅读量,根据该年段的培养目标,给学生列出必读书目,推荐选读书目。指导学生有计划地读,及时组织交流反馈。
三、活动对象:
四年级二班部分学生。
四、活动时间:
1.每周星期三下午两节阅读课,让学生自己阅读喜爱的书籍;
2.是每天早上或午后抽出五分钟时间让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内容、感受、收获进行交流;
3.是要求每个学生在每天放学后有半小时以上的时间用于阅读。
五、活动地点:
本班教室和家里
六、主要措施:
1、指导孩子读书:比比谁读得多,争当小书迷。
2、懂得合作,读书小组协作阅读、创作,布置学生在课外自由阅读、写作。
3、玩一些积极有益的游戏,丰富学生的体验,收获成功,感受快乐,学习与活动结合,让学生在“乐”中学。
4、鼓励学生多背诵,多积累,多创新,会运用一些好词佳句.5、让学生做好读书笔记。
学生将自己在课外阅读中看到的优美词句、生动段落积累下来,做成读书笔记。
6、开展丰富的读书活动。
如:开展读书故事会、佳作欣赏会、人物评论会、读书心得交流会、优秀诗文朗诵赛、读书知识赛、辩论赛、速读赛、读书笔记展评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
7、做好检查落实。
13.二年级课外阅读计划 篇十三
一、择好书,营造读书氛围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孩子阅读兴趣的有无、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否,一定程度上和图书的选择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合适的图书应是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当前发展水平的迎合孩子兴趣的读物。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的图书,故事情节应相对短一些、简单一些,画面清晰鲜明。此外,还可以为他们选择一些知识类的故事书,以拓展知识面,利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等进一步发展。对此,我主要通过创建“书香班级”和构建“亲子阅读”模式营造读书氛围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首先,我分别召集班干部和家长代表,经过共同商议制定了“书香班级”实施方案,在班级建立图书角,定期从校图书室借阅学生喜爱的图书,号召家长朋友在家中也为孩子添置小小图书柜,师生、亲子共同装扮班级或家中阅读角,为孩子创设舒适惬意而又童趣化的阅读环境,以吸引孩子进来阅读的兴趣,每晚在孩子完成家庭作业后,父母陪孩子共读或同读一本书。
其次,我组织学生每天进行课前三分钟讲故事活动,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故事的内容可以是成语故事、童话故事、感人励志小故事和名人故事等。每周由班级学生评选出“故事之星”冠军,每月再推选出月冠军,学期末月冠军进行决赛,最终选出最受欢迎的“故事之星”,照片张贴在班级墙上。学生的荣耀感油然而生,体会到读书带给自己的自信与快乐。
然后,为不断更新图书,同时发挥其更大作用,我还动员学生从家中带来自己喜爱的书,充实班级读书角,互相交换阅读,以达到好书大家来分享的目的,在班级中创设一种浓厚的书香氛围,让学生产生一种追求读书的神圣感。
二、读好书,教其读书方法
一个好的阅读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效率,对于这一点,我主要结合教材,通过延伸内容去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例如,在教学《丑小鸭》这篇课文后,我会推荐学生去读《安徒生童话》。
拿到一本好书,我首先让学生思考“我想从书中得到什么,”接着再去看书的内容简介及目录,从而得到总的概要。然后边读边画边想,不懂之处注上标记,待全书读完后再回过头来感悟。最后细细品味书中精彩片段,写出读后的点滴感受。对低年级学生的阅读指导,我不仅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中渗透,而且每两周抽出一节课对学生进行专项的阅读方法指导。如,边读边思、边读边写、读后交流等等。
三、查效果,激发阅读兴趣
好表现是学生的天性。我认为给学生表现的机会,让热衷于课外阅读的他们有一种成就感,则更能激发他们主动阅读的兴趣,同时也能加深他们阅读的深度、广度。因而我班举办了一系列活动:
(一)定期开展读书比赛,每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评选出阅读篇目多、笔记细、摘抄有新意的读书大王。
(二)定期举办“采蜜本”展览。
(三)经常组织读书经验介绍。
(四)推荐自己最喜爱的一本书。
通过多种形式的检查,让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让“读书是一种荣耀,读书是一种时尚”“多读书,读好书”这些理念在学生心中悄然绽放,他们的课外阅读兴趣自然能潜移默化地提高。
四、课内外结合,感受读书之乐
从现学的教材内容引导到未学的知识方面,使学生将已知的知识迁移到未知的知识上去,同样能激发学生对未学知识的课外阅读的兴趣。如,在教学《春晓》这首诗后,我就向学生介绍有关春天的诗,如《游园不值》《绝句》《江畔独步寻花》等,并引导学生作比较,学生发现这些诗有的是通过花儿表现春天的景象,也可以通过雨、动物等表现春天。同时,让学生再去找一找有关春、夏、秋、冬的诗来吟诵,学生一般都很感兴趣,摇头晃脑地吟、背诗。学习了李白写的诗《古朗月行》后,我深情地吟诵几首李白的其他作品,并介绍李白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课后去诵读、积累语言。
课外阅读“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越来越受到我们语文教师的重视,可是要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让学生养成并保持良好的读书习惯,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文学的滋养。
摘要: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低年级的语文教学重基础,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好书籍,营造读书氛围,教给阅读方法,激发阅读兴趣,感受阅读快乐。
关键词:阅读量,兴趣,方法,课内外
参考文献
14.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 篇十四
一、激发阅读兴趣,促成阅读行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必须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增强阅读的愉悦感。兴趣是阅读的内驱动力,有了这个动力,学生就会挤时间读,有滋有味地读,从中学到知识。相反,如果学生无阅读兴趣,不认真阅读,再好的佳作也不能发挥其作用。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学习知识。
1.利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故事人人都爱听,尤其是小学生。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述,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已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令人感动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学生情感交错、期待结局大白之际,教师适时收声:“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更精彩呢,欲知后事如何,请自读原文。”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读物,如《一千零一夜》《十二生肖的寓言故事》等。学生被扣人的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要求借书。
2.教师谈自己的读书感受激发兴趣。教师要经常讲述自己(或组织学生讲)阅读读物后的收获和体会,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评说、欣赏;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这样学生就会在课余时间主动地进行广泛的阅读尝试。
二、教师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方法主要有“读”,包括粗读、精读、朗读、默读,要教会学生对不同的阅读客体采用不同的方式阅读;“查”,教会学生遇到问题时利用工具书自己解决问题;“划”,可以在书上勾划自己喜欢的词句,划下不能解决的问题等;“想”,思考故事蕴含的道理,自己受到的启发;“记”,记诵优美的词句、诗句、成语,不断丰富自己的积累。
三、广开书源,让学生有书可读
教师参考各类小学生推荐书目,推荐的读物要注意有趣和广泛,我们只有指导学生广泛地阅读,才能通过博览群书而厚积薄发。
1.选择课外读物必须要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适合儿童健康成长的需要,让学生可以“读自己喜欢的书”。
2.选择有一定知识性的读物。因为小学生光靠教师传授的知识,是远远满足不了当今社会对孩子的要求的。所以必须向他们推荐有一定知识性的书籍,如《十万个为什么》《蓝猫淘气三千问》等包容各方面知识的注音读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帮助学生了解、掌握父母及老师无法给予的知识,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四、结合语文学科教学,引导学生课外阅读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或作家风格向学生推荐与课文有联系的作品,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S版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情节动人、感人肺腑的课文,还有不少激励学生爱观察、爱思考、能创造的课文,每教完一篇课文,我就推荐给学生与内容相关的文章。如教《鲁班造伞》一课,我就推荐《爱动脑筋的帕斯卡》和《鲁班的故事》,让学生懂得从小要养成善于观察,爱动脑筋的好习惯。
五、做好对学生家长的指导工作,营造书香家园
指导家长帮助孩子买书、藏书、读书并在家中形成相应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动机。建议家长帮助
孩子找到合适的书籍,切忌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强加给孩子,允许孩子有自由选择读物的权利,不束缚他们手脚,但也不能放任自流。如果只是让孩子按自己的口味“自由阅读”,教师、家长对他们读了哪些书、怎么读、有什么收获等不闻不问,那么,“卡通漫画系列”等追求惊险刺激的快餐式读物就会成为孩子课外阅读的“主食”,课外阅读也就成了“休闲消遣娱乐型阅读”。
六、鼓励阅读典型,养成阅读习惯
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就容易放任自流。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每学期应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给学生树立阅读榜样。其形式或是举行读书报告会、经验交流会,或是展览优秀的读书笔记等。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进步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地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后,会对坚持大量的、广泛的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同时个人的进步往往又是同学们效仿的范例,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其意义也就更加深远了。学生开展广泛的阅读,语文素养就会从整体上得到提高。因此,我们要在课外阅读的生活领域里,带领学生去开辟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
总之,只有科学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他們慢慢地积累丰富的语言和打好扎实的语言基础,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15.六年级二班阅读计划 篇十五
一、课外阅读目标:
1.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鼓励学生多读书,以外促内,提高其语文素养。
2.学会根据个人学习需要选择课外读物,同学间能相互交流读物的主要内容,稳定读书兴趣。
3.加强阅读指导,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及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凭借语言文字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积累好词佳句,培养学生初步的赏析能力,逐步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学会读书。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感和美感。
5.学会做摘抄笔记。学习根据需要收集有关资料,在老师指导下以摘抄型、归纳型读书笔记作为写作重点,逐步养成读书记笔记的好习惯。
6.通过开故事会、朗诵会、读书笔记会等形式交流读书心得。使学生将语文应用于现实生活的能力得到提高。
二、活动要求:
1.制定读书计划书。
每个学生结合个人实际,每学期制定出读书计划。其中要有读书的数量、读书的时间安排等。
2.制订阅读序列。
循序渐进是教学的一项基本原则,在课外阅读中也必须遵循这条
原则。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认识能力等的不同,合理规定学生的阅读量。一学期必读2本书,选读4本。
3.编制阅读书目,合理选择读物。
不同孩子阅读的内容、重点,形式应有所不同。四年级学生阅读速度较快,识字量较多,因此选择中篇的童话、小说。
4.广开书源,开发阅读环境。
建立班级书库,让学生有书可读。班级书库的书都从学校图书馆借来,学生可以自由阅读,自由交换。班级小书库实行全天性开放,充分利用午饭后和晚上的时间,保证学生在一天中的读书时间不少于1小时。
5.改革语文课堂教学,保证课外阅读正常、有效地开展。
每周四的早自修,为规定读后感交流时间,由语文教师组织。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看过的新书、好书或好文章,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每周诵读课由语文老师组织统一朗读课外读物,读优秀作文,习作讲评。形成良好的班级读书氛围。
6.每个学生都要建立一本“采蜜集”,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心得体会以及每学期制定的读书计划书,参加读书实践活动的作品,获奖情况等记录下来。
7.每学期每个学生出一期读书小报,并组织参加“读书小报”评比活动。
8.每学期每个学生写一篇读后感,并组织学生参加最佳读后感评比活动。
9.每学期班级出一期有关读书方面的黑板报
三、推荐书目:
《鲁滨孙漂流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
《三国演义》
16.初二年级课外阅读计划 篇十六
一、指导思想
一位外国教育家曾经说过:“儿童阅读在孩子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童年读的书可以让孩子记忆一辈子,可以影响孩子的进一步的发展。”可见,阅读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一个人如果学会了阅读,那么,他的知识面见识面就广了;一个人如果学会了阅读,那么,他就学会了做人;一个人如果学会了阅读,那么,他的品行就端正了;一个人如果学会了阅读,那么,他的理解能力也就强了;一个人如果学会了阅读,那么,他的思维能力就活跃了;一句话,一个人如果学会了阅读,那么,他就是一个会读书的人了。让心灵沐浴书香,做一个有有修养的人,不仅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为孩子的一生着想,为孩子的生命奠基!
二、课外阅读目标
1、通过课外阅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2、通过课外阅读,开拓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思想与情操。
3、通过课外阅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4、通过课外阅读,营造浓厚阅读氛围,让校园充满书香的芬芳!让家庭书香四溢。
三、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1、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2、培养学生勤用工具书的习惯、培养学生勤思考的习惯
3、培养学生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在让学生阅读的同时,我们提倡学生记读书笔记,主要让学生做以下几个方面记笔记:
a.摘录好词佳句 b.摘抄精彩段落c.写读后感言d.写读后感e.写文章小评论
四、具体措施
1、每个同学每天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半小时,阅读量不少于5000字(约10页)、多多益善。
2、推荐阅读的作品应为首选,如需另行选择,则应以内容积极健康、文学色彩浓郁为原则。
3、应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阅读过程中,可将好句、好段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摘抄在摘抄本上,每周一次篇,定期上交检查。
4、每读完一部作品,至少要写一篇专题练笔,即阅读体会,可作为每周练笔量的一部分。
5、每周一早上应将摘抄本上交检查。
6、每周一次的阅读课,应在课前先借好书,课上阅读。
7、阅读时要思考。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阅读并不是仅仅把书看一遍,还必须要求学生对书中或文中的内容有整体把握,对文章的遣词用句、中心思想、写作方法、人生启迪等有比
较细致的思考。
对上述一系列要求做到定期检查、不断督促,通过长期强化,培养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直至最终成为自身的一种生活需求。
初二年级学生课外阅读书目
人物传记
1、《哥伦布传》
2、《牛顿传》
3、《居里夫人传》
4、《贝多芬传》
5、《走进袁隆平》
6、《拿破仑传》
7、《林肯传》
8、《甘地》
9、《毛泽东》
10、《名人传》 文学作品
11、《中华散文百年精华》
12、《唐诗选》
13、《宋词选》
14、《元明清散曲精选》
15、《三国演义》
16、《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7、《水浒传》
18、《红楼梦》
19、《儒林外史》20、《老残游记》
21、《中国神话》
22、《论语今读》
23、《家》《春》《秋》巴金
24、《繁星•春水》冰心
25、《余光中诗选》
26、《寄小读者》 冰心
27、《沈从文散文精编》
28、《青春万岁》 王蒙外国作品
29、《莫泊桑短篇小说选》30、《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31、《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选》
32、《欧•亨利短篇小说选》
33、《外国短篇小说百年精华》
34、《希腊的神话和传说》
35、《培根人生论》
36、《格林童话集》
37、《一千零一夜》
38、《安徒生童话集》
39、《伊索寓言》
40、《鲁宾逊漂流记》
41、《马可•波罗游记》
42、《老人与海》
杂志类
43、《青年博览》
44、《杂文选刊》
45、《读者》
46、《初中生学习技巧》
47、《散文》
48、《微型小说选刊》
49、《中学生阅读》50、《百科知识》
51、《小小说选刊》
52、《爱科学》
初二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报刊
杂志:
《青年文摘》、《小小说》、《中学生博览》、《思维与智慧》、《读者》(校园版)
《青年博览》、《全国优秀作文选(美文精粹)》
报纸:
17.二年级课外阅读计划 篇十七
一、激发阅读兴趣, 让学生想读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当学生对要读的内容有兴趣时, 才愿意主动去阅读。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把课内外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因此, 教师要利用好语文教材, 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内想读书,
对低年级学生来说, 最喜欢听的就是讲故事了, 在教学时, 我经常为孩子讲故事, 在讲故事的时候, 我主要借助投影艺术把自己所讲故事书的封面, 插图展现在学生面前, 然后再开始绘声绘色的讲故事, 在讲到关键之处故意停下来, 这时候学生们的一颗颗童心就按耐不住的, 他们迫切地想知道故事的结局, 于是就提出来一个有一个的问题, 这时候, 在孩子们的眼里, 书是那么的神奇, 他们也很想读课外书。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沉香救母》一课时, 由于课文中对沉香救母的过程有些简化, 为了使学生感受到沉香救母的艰辛以及经历的各种千辛万苦, 我就找到了比较完整的《沉香救母》的故事讲给学生听, 听着听着, 学生就沉醉在书中所描写的故事情境之中, 在学生兴趣最为浓厚的时候, 我趁机对学生说“沉香救母是一个神话故事, 自古以来, 我国流传着许多神话故事, 感兴趣的同学自己去找来读吧!”这样教学, 很容易就激发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拓展了文本。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就是从学生最感兴趣的故事入手, 让学生听教师讲故事,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 教师故意设置悬念调动学生迫切读书的愿望, 这样教学, 很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有助于学生自主阅读。
二、教给阅读方法, 让学生会读书
对低年级学生来说, 由于识字量少, 阅读起来还不是很流利, 有的学生缺乏耐心, 经常看一会就不继续了, 因此, 教师要注重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学生只有掌握了阅读的方法, 才能真正会读书。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使学生“得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
在低年级的课外阅读指导方面, 我是这样指导学生阅读的:首先要让学生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 对低年级小学生来说, 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让学生终身受益, 在学生刚开始阅读时, 教师要让学生从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读懂内容上下工夫, 尤其是对于篇幅较长的文章, 要训练学生的耐心, 让学生养成坚持把课文读完的习惯。其次, 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在学生读任何文章之前, 都要让学生养成一手执笔, 边阅读边圈画的习惯。对低年级学生来说, 圈画的主要内容主要是指自己又认识了哪些新词语或者哪些地方自己很感兴趣, 想多读几遍。最后, 在学生课外阅读时, 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边读边想的习惯, 每读过一篇文章都要想想, 这篇课外主要写了什么?有哪些主要人物, 故事的结果是什么?通过读这些文章我知道了些什么……只有这样, 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才能得到不断提高, 在无形中也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品味。
在低年级课外阅读指导方面, 教师要注重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 让学生从小就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 边读边圈画的习惯, 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只有这样, 学生读书的方法正确了, 才能从中感受到读书的乐趣, 进而不断提升课外阅读效果。
三、学校家庭结合, 让学生有书读
学校和家庭要积极创造条件, 让学生有书读, 作为学校方面, 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募集资金, 充实图书馆的藏书量, 比如可以让全校师生募捐, 另外还可以借助社会力量获取支持与赞助, 让社会上一些成功人士愿意支持教学工作的人赞助, 尽量保证每个学生的阅读数量。
作为家长, 要尽量配合学校工作,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教师推荐, 根据自身经济情况给学生购买一些相关的课外读物, 确实保证学生有书可读。要想使学生有书可读,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首先, 教师要利用家长会以及一些面谈机会像学生家长强调读书的好处, 如何支持孩子读书, 并且向家长推荐一些适合低年级孩子的读物《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郑渊洁童话》《长袜子皮皮》《装在口袋里的爸爸》《宝葫芦的秘密》, 等等, 让学生有书可读。另外, 教师还要与家长配合让孩子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 有条件的家长还可以和孩子共同读书, 形成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 让学生有书读, 爱读书, 读书乐。
18.低年级课外阅读三步到位 篇十八
关键词:低年级;课外阅读;兴趣
课外阅读对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对生命的拓展,是促进生命发展的有效手段。低年级是培养学生课外读书意识的黄金时期,但低年级的学生阅读水平普遍比较低,理解能力也不强,在课外阅读过程中总是遇到许多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引领学生从被动阅读开始,慢慢地品尝课外读书的乐趣,领略课外读书的胜景,逐渐由被动阅读向主动阅读过渡。那么,如何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书香魅力呢?
一、营造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最能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是学习、生活的环境和氛围。浓郁的读书氛围会让学生产生一种追求读书的神圣感,使课外阅读的启动和保持成为小学生个体的无意识行为,使其自然进入课外阅读的实践之中。
一般小学图书馆的藏书量不会太多,要想满足全校师生的课外阅读量是很难做到的。首先可让学生和老师一起来捐集一到两本可读性强、有一定质量且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图书,建立班级图书角。在此基础上,按童话、寓言、诗歌、小说、科普等对所捐书籍进行分类。对于低年级,我们可让他们选择一些图文并茂的寓言、童话、诗歌、故事和科普小品文等儿童读物进行阅读,教师应寻求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如每天早晨规定同样的朗读文本让学生进行大声朗读,以调动学生整个大脑进行最活跃的运动,最终来开启学生的思维大门。
二、三管齐下。提升阅读品位
家长、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儿童的阅读中去,有意识地引导儿童进行广泛而有质量的阅读。
1.教师引领
由于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自主性和依赖性并存,所以,教师要做学生推荐好书的推广者和组织者,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首先,老师要向学生不定期推荐。在平时可推荐一些篇幅短小的文章,推荐有益身心健康的书籍;节假日可推荐一些人物传记、历史故事、文学作品等。同时,推荐新课标建议背诵的70首古诗和一些适合小学生诵读的古诗词。
其次,可在每周安排出1~2节儿童文学导读课,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方式,向学生推荐富有童趣、文质兼美的儿童书刊,把学生的阅读范围延伸向课外,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欲望。同时,通过组织如“作家面对面”“小剪刀”“小蜜蜂”等各种活动,使阅读成为一种有组织的集体活动,使学生在集体活动中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
2.学生参与
虽然,阅读是个体的行为,但也应有群体的互动,低年级孩子好表现,读完一本好书后,在阅读分享课上积极参与,运用多种丰富的形式让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范围不限,形式不拘,可互相交换、浏览积累的资料,可讲故事、演讲和即兴表演,也可谈心、谈体会等。当然,应以“讨论”为主,设计一个能启发学生多元思考,并能符合学生认知特点与学习能力的话题,让学生交流各自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并把所思所想记录或画下来,从而走向更广泛、更精彩的阅读天地。
3.家长配合
学校、社会、家庭对于孩子一生的教育和成长都是缺一不可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当课外阅读已在老师的带动下,学生参与进来后,家长也应积极响应与配合:每天和孩子亲子共读30分钟书;每周有一次用餐的时间与自己的孩子聊聊读书的感受……同时,家长还要经常检查孩子的读书进度、阅读数量和读书笔记等,及时巩固孩子的读书成果。教师还可利用家长会的机会,由学生向家长汇报从课外阅读中得到的收获,请家长介绍自己引导孩子进行课外阅读的方法和经验,用实实在在的人和事,打动广大家长,从而自觉地为孩子创造阅读环境。
三、多元评价,体味阅读乐趣
阅读结果是阅读过程的产物,可反映出一部分基本的阅读情況,但千万不能在学生读完一本书就要求其写一篇读后感,这很容易扼杀孩子的阅读兴趣。教师应设立适合低年级课外阅读评价的目的和内容。
1.用记录表记录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
为学生设计一份《课外阅读记录表》,用成长记录袋详细记录自己的课外阅读情况。同时老师和学生一起规定读书数量、质量等,如:每年老师大声为学生朗读10本书,要求学生每年至少读20本书,并一一记录。
2.用专题展示活动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每月可开展一次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成果展示活动。如:“诗歌背诵大会”“讲故事大比拼”等,并颁发奖品。
3.用互动评比来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在活动中让学生对学生,老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并找出每个展示者的优点,指出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每次活动结束,按等级进行评定,都要评出优胜者,授予各种称号。当学生的阅读热情得到了赞扬,阅读的进步得到了肯定,那么他们的阅读激情也就会因此得到唤醒和鼓舞。
4.采取评价活动来促进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与发展
引导学生从读书量、读书的粗略与否、种类的均衡与否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评价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评价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养成情况等。
5.建立班级博客,留下成长的足迹
每个月让孩子在博客上畅淡自己一个月来的读书成效,留下自己的好书推荐,写下自己的感受,请老师、学生和家长以及网络上的其他人一起来评价。
多种形式的评价机制相结合,不仅能让孩子们感受到阅读带来的成功体验,还能让他们体味到阅读带来的喜悦和收获。
【二年级课外阅读计划】推荐阅读:
二年级课外阅读教案09-13
小学三年级课外阅读07-05
中高年级课外阅读题目08-31
六年级课外阅读推荐10-12
六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07-22
六年级课外阅读下册教学工作总结06-14
三年级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目及简介09-28
农村小学中年级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10-05
小学生五年级上学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10-03
三年级课外知识《木偶奇遇记》阅读测试题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