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学校内涵发展

2024-09-07

追求学校内涵发展(9篇)

1.追求学校内涵发展 篇一

学校内涵发展的认识

重庆市江北区蜀都小学〃陈戈亮

办教育就是要办有品位的学校,有品位的学校是内在发展较好的学校,学校内涵发展是增强教育强势发展的血液,循环于学校整个躯体之中,要提高教育质量,就必须让学校内涵发展起来,正是带着这样的认识体会和价值追求,我们在不断地、坚持不懈地实践着学校内涵发展的路子。

一、对内涵发展的认识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内涵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一个概念所反 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即概念的内容;另一层是指内在的涵养,与内涵相对应的概念是外延,外延是一个概念所确指的对象的范围。外延式发展强调的是数量增长、规模扩大、空间拓展,主要是适应外部的需求所表现出的外形扩张。内涵式发展强调的是结构优化、质量提高、实力增强,是一种相对自然历史发展过程,发展更多是出自内在需求。内涵式发展道路主要通过内部的深入变革,激发活力,增强实力,提高竞争力,在量变引发质变的过程中,实现实质性的跨越式发展。

学校内涵发展,我个人认为主要是学校以先进的理念引领航向,通过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通过个性化的创新管理及精细化实施,形成自己的特色及优势,积淀厚实的校园文化底蕴,全面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及素质的不断提高,从而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使其保持强大生命潜力。

二、为什么要强调内涵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学校集团化办学及学校规模扩张已几近极限,学校格局调整已基本结束,随着国家双高普九的实施,学校硬件建设都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和提高,但不少学校管理落后的状况并没得到多大改变,特别是管理理念的缺失,学校的文化精神、文化符号、文化传统、文化环境建设被疏漏了。走内涵发展的道路符合科学发展观精神,同时也是教育本质发展的需求。

三、学校内涵发展的基本做法

1、抓住一个根本: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不仅是传播文化的场所,也是发展和创新文化的园地。文化是学校最丰富、最迷人的内涵。校园文化是师生以校园为背景,围绕教育活动和校园生活而创造并共享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一所学校由历史传统积淀而成的文化,彰显着学校团队成员的人格意识和道德实践意识,对他人、对社会有着持久的吸引力。校园文化包含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物质文化主要包括校园建筑、文化设施和环境布置等有形环境;精神文化包括师生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人际关系、文化生活、集体舆论、心理气质,以及校风、教风、学风等无形环境。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和核心内容,对于整个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校园文化的无形资产,与学校的办学质量紧密相连,是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的要素之一。

学校文化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实现:

① 以理念引入,涵养文化。

文化需要积淀,而积淀是在一种文化氛围长期累积的结果,这种文化氛围,就是学校长期坚持并固有的办学理念,办学理念的提出既要符合学校发展的历史,同时也要符合当前教育精神和教育的本质。办学理念在办学实践过程不断补充完善,使之成为全校师生的精神符号和努力方向,长此以往,学校自然而然会形成一种可以意会的文化精神。

②以制度保障,提升文化。

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发展的动力系统。办学行为的规范、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运行与创新,都必须依靠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它是一个不断朝着民主管理和依法治校相结合的方向迈进的历程。制度文化又是学校的基础文化,也是学校内涵发展所必需的内容。在制度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做到:制度要健全、要合理、要体现严肃性、要体现延续性、要以人为本、要因事而宜,因人而宜。并且善于用制度规范人,保证学校有一个健康的工作秩序;用制度激励人,以调动和保护教职工的积极性;用制度培育人,以增强教职工的遵纪意识、守法行为。

③以环境推动,彰显文化。

学校环境文化是一种潜在的课程,是学校内涵的外在表现,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对学校的环境文化进行整体规划。坚持环境文化建设的“文化品味、人文精神和时代气息”,力求“突出特色与个性,突出人文与科学”,努力融情感陶冶、人文关怀、生命价值于其中,以适应新课程对学校环境文化生命性的要求。重点进

行两方面建设。一方面是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建设“整洁、规范、和谐、文明”的校园。另一方面是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准确把握学校文化建设方向,坚持民族性和时代性相结合,实现“让每面墙壁说话,让每个角落育人”,让“激励、关爱、和谐、文明”在整个校园里“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真正实现环境育人,催人奋进,鼓励创新。

2、把握一个关键:发展教师

学校的发展首先应该是教师的发展,学校的教育首先是教师的教育,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理想的发展,优质教育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学校的教育中,校长要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一切可能,要了解教师的心理需求,特别要十分清晰教师发展的相关要素,为教师的发展提供全面的、全方位的服务。把为教师发展服务,满足教师的期许,促进教师自觉、主动、个性、全面的发展,作为校长每日里的首要的、核心的工作任务。

发展教师首先需要关注的是教师心理健康,只有一个构建一个有健康心理的教师群体才可以促进学校真正的内涵发展,根据学校实际,我校在“办阳光教育〃做幸福教师〃育和谐人才”的理念支撑下,学校积极开展阳光教师的活动,学校对全体教师分别作了《塑造阳光心态,品味职业幸福》《做一名幸福的教师》《阳光生活很简单》《谁动了我的奶酪》等的专题讲座,诠释了“什么是阳光心态”“缔造阳光心态的工具”“心态的力量”等等问题,同时在近两年的工作里每周的教师例会上,学校都会先用上5-10分钟时间对教师心理、个人利益、人际关系等进行辅助疏导,其中不乏经典的对白与故事,对教

师们带来许多新的思考和启发。“积极的人像太阳,走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等经典语句已成为教师口头禅,根植在教师心里,面对学校管理改革、利益分配、矛盾解决等教师们都能以阳光的思维来面对,都表示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现在教师善于化僵持为缓和,化尴尬为融洽,化难堪为大度。

其次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评价是个瓶颈问题,为引导教师走专业化发展道路,学校从改革评价方式着手,实施“发展性评价”策略。将教师发展性评价分为基础评价和发展评价两块,基础评价为学校常规评价,以合格为标准,发展评价是每位教师开学初与分管行政一起商量讨论制定学期个人发展的三条目标,以优质为标准,每个教师结合自身目标各不相同,每个教师每期目标也不同,目标呈阶梯递进,因为目标制定增加了教师主动参与,对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有极大促进作用,把要我发展变为我要发展,在心理给教师减压,变压力为动力。评价方式的变革,从根本上把教师的心理扭转过来,改善了教师的教学行为,面对孩子,他们有阳光般灿烂的笑容,面对同事,他们有阳光般温暖的态度,更重要的是面对发展,他们有太阳般不息的能量,职业的幸福感与满足感也由此引发。

3、实施一个策略:精细化管理

“天下难事,必作于细;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这句话告诉我们大境界、大事业都是由易事、小事累积而成,它们的成败往往是由细节所决定的。海尔集团凭借高效的精细化管理“OEC”(即全方位、每人、每事、每天控制,清理)打开了国内国际市场,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被誉为“海尔现象”,他成功的秘诀就在于“精”和“细”,所谓“精细”就是精密细致之意,作为学校管理者,在管理学校时虽然不能照搬海尔全部的成功经验,但他的精细化管理理念是不得不借鉴的。世界已进入精细化时代,学校也不例外,在各样你追我赶进“名校”、创品牌、特色学校的队伍中,许多学校管理者就在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拉开了学校档次?师资力量?教学质量?文化精神?生源效果……不可否认,这些差异的确制约着一些学校进军“名校、品牌特色学校”,但对学校步入竞争机制的今天,国家对教育投入不断增加,这些异越来越小,尤其是名校之间,更是微不足道,真正的原因,恐怕还在于学校管理的粗放型与精细化的区别。学校落实精细化管理,就是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群体中的每一个人都将工作做到位、尽到责,做到每一个步骤精心,每一个环节精细,每一项工作出精品,久而久之,外在的要求就会内化为师生的潜在意识,形成一种优秀的习惯。

总之,学校内涵发展是文化积淀与彰显,教师发展和精细管理的综合体现,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功夫,因此,内涵发展还需要我们办学者静心办学、潜心思考,这样才能让学校的内涵发展之路走得更宽、更远。

2.追求学校内涵发展 篇二

一、促进学校发展的基础是追求教学常规的精细管理

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教学, 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常规。学校教学的问题, 实际上就是教学常规管理落实是否到位的问题。我认为, 只有追求教学常规的精细管理, 才能为促进学校的发展夯实基础。为此, 我们应努力追求教学常规的精细管理, 让每一位教师对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了然于胸, 进而落实到日常教学工作之中。如在备课方面, 要求教师要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教材, 结合所带班级学生实际, 编制教学目标, 设计教学过程, 确定教学方法, 做到目标明确, 重点突出, 教材处理恰当, 教案设计层次清楚, 讲究备课实效;要求教师要对所教学生的“双基”心中有数, 以便因材施教, 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教学后, 教师要对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价和原因分析, 把改进措施以及对某些问题的看法与体会写于教案后, 以积累经验, 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在辅导学生方面, 教师要根据不同对象确定不同辅导内容, 采取不同的辅导措施, 对后进生要热情关怀、重点辅导, 对优等生要加强培养, 发展其特长。教师要认真拟定优生、后进生辅导计划, 并做好辅导记载和成绩跟踪, 平时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要及时耐心地给予指导和帮助。在作业方面, 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 精心设计课堂和课外作业, 分量适当, 难易适度,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吃得了、吃得饱、吃得好”。批改作业要及时、认真、细致、不漏批、不错批。当天的作业当天批改, 批语要有针对性、指导性, 字迹要工整。要重视作业的讲评, 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要及时讲评和纠正。对好的作业要予以表扬, 同时督促学生订正错误, 对无力订正的学生应进行面批, 要充分鼓励学生等等, 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切实为改进教学和提高质量服务。在这个艰苦的过程里, 追求教学常规的精细管理, 显得很有必要。

二、促进学校发展的关键是狠抓课堂教学的精细管理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为适应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我们应努力进行高效课堂的探索, 应以突出学生主体为方向, 以改革教学方法为突破口, 以教会学生学习为目的,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我们应大力倡导体验式、合作式、探究式和发现式学习, 积极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鼓励教师进行以“让学生动起来, 让课堂活起来”为思路中心, 探索轻负担、高质量的高效课堂实践活动, 最大限度把时间还给学生,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引领学校课堂教学走内涵式发展路子。因此, 我们应在狠抓课堂教学的精细管理方面多动脑子, 多想法子, 多找路子, 为促进学校发展而不懈努力。在课堂的精细管理方面, 我们应制定出科学、合理、详细的标准, 努力让教师的课堂教学目标设计要合理, 即课堂教学不但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还应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为宗旨。课堂提问要富有启发性, 切实达到“高效”的标准, 切实调动学习主体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思考和解决课堂教学中所产生的问题, 由传统的“教而获知”转变为“学而获知”。

三、促进学校发展的保障是完善评价机制的精细管理

在此次研讨活动中,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陈玉琨强调, 校长要学会用脑、用规律、用机制治校。在管理学校的过程中, 如果一味采用行政命令和硬性规定的方法未必能达到好的效果, 有时反而可能还会引起师生的反感。因为学校的管理对象是教师和学生, 他们是有血有肉的人, 是有思想的。郑杰校长说:“积极的情绪和情感会让人产生幸福感。”由此看来, 完善评价机制的精细管理, 是促进学校持续发展的必然保障。

学校在制定评价机制时更要关注教师发展, 引领、唤醒和促进教师成长, 有计划地为教师成长搭建好平台, 要用不同的形式培植教师的教育理想、教育信念、教育境界和教育追求, 要不断地去唤醒、激活和弘扬存在于每一个教师心中的“教育的智慧”“教育的点金术”, 使教师在发现自己、提升自己、超越自己中, 更好地体味教育的意蕴, 感受教育的力量, 实现自我的价值。

为此, 我以为在评价时力求做到客观、公正、科学, 要努力做到主体性评价与主观性评价的有机结合, 量化评价与综合评价的有机结合, 使教学评价即有对教师教学绩效的评价, 又有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如果没有对教师的比较客观、科学的评价, 那么对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定及对教师的奖惩就会成为问题。为了更好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除了在教师的管理和评价上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 我们还是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 方向性原则。

即对于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利于学校实现教育目标, 有利于端正办学方向, 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人才观。在评价中, 我们应对每个教师的思想品德、工作态度、业务水平、教书育人和教学的能力、工作效绩作出公正、准确而又全面的价值判断, 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每学期末都要对教师的思想品德和育人进行综合评定, 对工作绩效进行量化考核, 把握评价的方向性。

2. 客观性原则。

即在教师评价时, 从客观实际出发, 获取真实信息, 抓住本质的东西进行分析。例如每一次月考、期中、期末、甚至是中考、高考, 要将学生成绩通过横向班级、纵向年级、同一班级不同学科之间、学科学生的变化曲线等方式进行比较, 从推进率、及格率、优良率几方面下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些通过比较得到的直观而准确的数字能真实地反映出教学的实际情况, 易于教师接受, 并为教师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绩效提供有利依据。同时, 考虑到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创造性, 周期长, 教育效果滞后等特点, 我们可通过《中考、高考奖惩制度》等一系列制度, 使评价更加科学化、人文化、激励化。

3. 全面性原则。

即在对教学评价时, 进行多指标、多方位、多层次的分析和判断, 力求真实准确地反映教师工作的全貌, 让每一位教师都信服, 每一位学生都快乐, 每一位家长都放心。如每学期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量化时, 主要结算学生成绩的增长值, 然后才考虑学生考试的三率值, 力求做到全面、客观、真实、准确。

4. 主体性原则。

即强调自我评价, 强调被评价者的主体性, 使其处于主动的地位, 产生积极参与的意识。我们应尊重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充分调动每个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

3.追求内涵发展 打造阳光校园 篇三

一、阳光管理,折射人性光辉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因此,学校需要系统、严格、全方位的管理。学校林林总总的制度,千头万绪,但目标一致,都是为了培养优秀人才。管理必须阳光操作,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才能促进学校教育的和谐发展。

通力合作,管理体系人性化。作为管理者,要明确并履行管理责任,操控管理过程,结算管理绩效。校长要善于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形成合力,避免相互推诿、相互摩擦、相互诋毁的不良倾向。按照教学教研、政教安全、后勤服务三条线分块,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抓落实。实行政务、财务、教学管理的公开制度;成立由教师代表组成的各种监管小组,审核各种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减少干群之间的认知误差和矛盾。

结合校情,管理制度科学化。学校气正风清,教师才有主人翁意识。学校管理制度应该以激励和引导为主。管理过程中,发现某种不良苗头或工作漏洞,必须及时纠正解决,不留隐患。把管理过程转化为参与意识,让全体师生参与管理,使全体师生真正把自己当作学校的主人,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全体师生既是被管的对象,又拥有监管他人的权力。科学管理可以提高师生的主人翁意识,自然就会形成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学生热爱学校、热爱学习的良好氛围,也有利于师生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学生实现腾飞的梦想。

侧重教研,管理内容特色化。侧重校本教研的常规管理,狠抓教材处置、课堂艺术、作业批改、教法改进、学法探究、自我发展等环节。形成高效课堂的研究氛围,促使研究的深入,打造阳光高效课堂;侧重行为规范教育,常抓课内学习、课外活动、生活习惯、待人礼节、个性特长、纠错能力等方面,形成自我成长环境;侧重关爱呵护,狠抓食宿安全、生活环境、微笑服务、关爱病弱、合理疏导、家访沟通等,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阳光文化,提升校园品位

校园是育人的场所,除了优美的环境以外,要有浓郁的文化氛围。阳光灿烂的校园文化,是文明的使者,增添校园的文明气息,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因此,我校以“骆驼精神”为核心,以践行“做阳光学子,创阳光人生”的目标,以打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寝室文化为前提,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将学校打造成师生的精神家园、学习乐园和生活公园。让师生共同追逐阳光梦想,收获学习生活的快乐与幸福,传承历史、开拓创新。

文化引领,滋润师生灵魂。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学校不在大小,有文化才有灵魂。只有培育出肥沃的文化土壤,才能形成办学特色,提升办学品位,提高教育竞争力。一所学校的校容校貌、校训校歌、规章制度、典礼仪式、文体活动及师生的言谈举止、精神风貌都会打上校园文化的烙印。只有优秀的文化才能孕育出优秀的教育。我校的阳光教育,让人心胸豁然开朗,激情与梦想飞扬。“弘毅楼”主题是“迎接朝阳”,每一个孩子都是老师心中的小太阳,在阳光教育的引导下,孩子们将活力无限、充满希望。“酬勤楼”主题是“打造特色”,我们打造以“小块专业”为主的特色教育,阳光教师追求“快乐卓越、自我提升”,阳光学子追求“快乐阳光、自主成长”;进行人文阳光校园建设,不断探索创新高中教育特色办学之路。“恒一楼”主题为“责任与创新”,引领孩子们敢于动手,大胆尝试,向科学家学习,勇于担当推动社会科技与文明进步的责任。“崇德楼”主题为“奔向未来”,一个个建校以来杰出校友的介绍,催人奋进;一张张定格的活动照、毕业照,靓丽阳光;一堵堵文化墙,展现着厚重的历史,激发孩子们奔向未来的自信与力量。文化的浸润,展示学校浓厚的书香气息和崭新高大的形象。

文化传承,激发生命潜能。“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校有了文化,才有源头活水。文化不靠权力的强迫和物质的利诱,而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师生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健康的文化能给师生带来健康阳光的心态,富足愉悦的精神,追求公平正义、洁身自爱的理想。浸润其中,自然就能沟通心灵、丰富情感、完善人格。

文化品位,提升学校魅力。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留下了无数瑰丽的文化珍宝。“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为人之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有教无类”、“道而弗牵”的教育理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历久弥新,都是校园文化的源头活水。校园文化、校赋无不凸显“骆驼精神”文化的内涵,将阳光教育引向心灵的深处,让师生与先贤对话,与高尚为伍,高扬主旋律,奏响阳光教育和谐发展的最强音。

三、阳光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是塑造灵魂的殿堂。这里应该拥有浓厚的文化气息,让徜徉其中的学生感受高尚的道德熏陶,聆听伟人的谆谆教诲,吹拂满面的文化春风,触摸时代的脉搏,滋补精神的营养,聚积进取的动力。“班级‘小课堂、学校‘中课堂、社会‘大课堂”是我校打造“阳光高效课堂”的三个维度。

班级“小”课堂,生命在成长。我校阳光高效课堂始终散发着一种迷人的芳香和阳光味道。“杜郎口模式本土化”省级课题实验让校园洒满阳光弥漫书香:教师教得阳光,课堂充满馨香;学生学得阳光,人人快乐向上。

“阳光高效课堂”把学生放在关注首位,去倾听、接纳、欣赏他们的成就,用“慧眼”与“机智”辨识、发掘他们自然生成与建设的生态化。我校以“生本”为基础,按照学生学习、认识和成长的规律,把“学生的”原原本本地交付学生,呵护学生的天性,让每一个生命自然、快乐、阳光、健康成长;以“人本”为核心,从孩子成长出发,呵护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去自学,去展示天性和才智,达到生命的狂欢,呈现阳光般的活力。我们充分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引导学生、发展学生,把学生当作课堂里最宝贵的教学资源,让学生阳光地健康成长。

课堂上,关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立足于学会、会学、乐学、创学,用智慧和行动来阐述并发展自主、合作、探究精神。捍卫学生“学”的神圣,放手发动学生与知识直接对话的能力,在尝试、失败、反馈、矫正、创造、成长、收获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使学到的成为能生根、开花、结果的“活”知识,并成为带得走、用得着的真知。我校是罗田县“阳光高效课堂”建设的龙头,“杜郎口模式本土化研究”初见成效:不仅构建的“五主六步”“三环六步442”“五步导学”等模式就像一缕春风吹绿了课堂:学生自由汇报、分组讨论、自主探究、自我展示、辩论点评,是真正的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阳光快乐高效课堂;而且中考、高考成绩优异,特色渐现,均彰显出阳光高效课堂带来的勃勃生机。

学校“中”课堂,活力在彰显。经典诵读关键在于“琅琅书声,朗朗乾坤”。没有量的积累,就不会有孩子气质上的改变。我们把“经典诵读”活动作为“阳光高效课堂”载体,以“班级小课堂”的形式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围绕“诗文素养,写字育人”工程,开展“早读书”“晚习字”“诵读经典,筑中国梦”“亲子共读美文”“师生共写感动”“做阳光学子,追青春梦想”等系列活动,增强校园文化气息和书香氛围。

教师平时的教学时间少,可以让学生利用平时零散时间强化诵读,使学生达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我们采取多样的经典诵读方式:或快或慢、或吟或唱、或齐读或默读、或当场试背、或提问征答、或击鼓传花,让经典诵读活动真正发挥出传统文化滋润童心的作用。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创意地进行诗配画,并把学生的作品张贴在班级的文化墙上;充分调动家长积极性,倡导亲子共读,共同感受中华文化的精髓。

经典诵读的过程,是学生舒展自由精神的过程:青少年的感动会生出梦的翅膀,青少年的诠释会带着花的芬芳,青少年的情怀会染透金色的阳光,青少年的梦想会在云端翱翔。所以,经典诵读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了学生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滋养着学生的精神,并积淀形成积极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社会“大”课堂,能力在提升。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校门亲近大自然,联系社区服务,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除了学校组织的紧急逃生演练、现场模拟灭火、高空绳索逃生、秋冬野炊、春日踏青、野营拉练、走进文学大师、暮春诗会、深秋登高等活动。还指导学生利用节假日主动开展敬老爱老、帮助父母、交通宣传、法制宣传、本土文化搜寻、自然景观探秘等传统实践活动。在社会大课堂活动中,学生体味到了生存的艰辛,经受了挫折的磨炼,初尝了生活的酸甜苦辣,思想和认识也得到升华,视野更加开阔,能力更加提高。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校长应做阳光使者,用自己的阳光行动培养出更多的阳光人才,更希望校园文化能使我校成为教育星空中一颗耀眼的新星。

4.学校内涵发展自查报告 篇四

一、实施品格教育,奠基孩子一生幸福

学校之本,在于育人。20我们总结以往德育工作经验,创新了德育途径和方法,着力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构建德育工作的新特色。确立了“实施品格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对全校师生进行了“品德高尚、品格高洁、品位高雅”的“三品教育”。

(一)成立品格教育工作室,开展品格教育大讲堂

1、根据学生实际,我们从中华传统文化“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中提炼出了宽容、诚信、孝顺、尊重、感恩、仁爱、坚定、勤奋等40种重要的品格做为我们实施品格教育的主要内容,并对每一种品格逐一进行了解释和说明。

2、制定出了详细的品格教育实施方案,根据方案我们按照时间节点,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品格教育主题活动。一般1——4周一个教育主题,校长利用国旗下的讲话率先开讲,对全体师生进行品格教育,教师则在固定时间利用全体教师会,班主任利用主题班会开展品格教育。另外我们还开展学生征文、品格学生评选等活动,力争活动形式丰富多样、效果实实在在。今年,

我们已经陆续开展了诚信、感恩、清洁、节俭、勤奋、谦卑六个主题的教育活动,均取得了较好的活动效果。

(二)针对品格教育内容缺乏的现状,我们组织部分教师编写了“六阶段二十四单元品格教育课程体系”,该体系以月为单位设置了二十四个主题活动,分别突出了礼仪教育、责任教育、励志教育、感恩教育、生命教育和人生规划六个阶段的重点教育内容。教材的编写和品格课程的实施使我校品格教育的内容更具体,操作起来更容易。

(三)建设了“三品”主题教育文化墙,它已成为校园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四)坚持活动育人

1、每周的升旗仪式,固其品格。每天的晨练、课间操活动强其筋骨。春秋两季的运动会、七一歌咏比赛、六一艺术节等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促进了学生身心和谐健康成长。

2、少年宫德育室、舞蹈室、科技室、心理咨询室、手工制作室、美术室、书法室等众多的功能室活动陶冶了学生情操,开阔了学生视野。

3、励志小作文、励志小演讲净化了学生心灵,提升了学生品味。

4、每周的学生讲坛,学生们都踊跃地展示自己的读书收获,讲自己最感兴趣,最擅长,最了解的知识和发现,讲学习方法。

5、学生自办的班级日报图文并茂,内容含涵盖国事家事天

下事,既把课堂学习、读书活动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也为学生充分展示自己,锻炼能力,扩大视野,增强自信,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二、实施自主管理,提升学校内涵品位

,我们在学习名校自主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探索出了韩张镇中学自主管理新模式。

实施一年多来,同学们主动修身、主动求知、主动劳动、主动管理、主动健体、主动参与(六主动),全校师生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教师的工作热情空前高涨,创先争优的干事创业氛围益加浓厚。形成了课前争辅导、换课要不回来的良好局面。

三、以课堂教学模式、说教材为切入点,促进课堂高效。 课改的主阵地在课堂,一节好课是课改成功的最终归属。为此,我们按照县教育局 “课改突破年”的工作部署,大力推行“42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提升教育内涵与品质。

1、今年春季我们举行了421模式课活动,冬季举行了421模式课邀请赛活动,广大教师积极参与,用模式、研模式,421教学模式已成为我校教师的常态教学模式。同时,我们的“421”教学模式工作室,扎实做好模式的推广使用和完善提炼工作。

2、实施“推门听课制度”。上级检查,校际交流,同伴互助,随时进班听课,不打招呼,力避课堂教学的无准备和随意性。

3、各教研组围绕421教学模式,开展“分课型教学模式建构”课题的研究,对421教学模式有效总结、反思、提升。

(二)知识树说教材

1、知识树说教材的内涵:“说教材”要求教师把握整个学段的教材,对照新课标认真研读,在理解的基础上理出“知识树”,写出教材分析。

2、加强说教材学习培训。继去年赴天津普育中学观摩说教材大赛,今年春季我们再赴天津鉴开中学学习。暑假,我们专门组织了说教材知识培训。11月1日—2日,我校教师赵全星等5人在天津参加全国知识树“七说”说课大赛中分别获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

借力课堂教学改革,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年,韩张镇中招成绩实现了新突破。

四、实施教师专业化成长工程,奠定内涵发展基石

我们知道,“学校之大,大在大师”、“学校之名,名在名师。”教师队伍的素质,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发展,更关系到学生的未来。为此,今年我们始终狠抓教师队伍建设,继续实施教师专业化、班主任专业化成长工程,不断提升教育内涵发展质量。一是扎实开展“走出去、找差距、促赶超”学习交流活动。我们先后分批次组织优秀教师到名校学习培训,不断更新他们的教学理念,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二是重视对骨干教师和年轻教师的培养工作。以不同类型的教研观摩活动为平台,以开展各种课堂竞赛活动为契机,积极为年轻教师搭台子、铺路子,使他们尽快成长。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铸就内涵发展之魂

文化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学校发展的灵魂。2014年,我们按照“校园建设营造整体美,花草树木营造环境美,人际和谐营造文明美”的思路,大力实施标准化学校创建和提升工程,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今年6月,我们顺利通过市标准化学校验收。我们还获得市“花园学校”荣誉称号。现在的韩张中学已是一所环境优美,人际和谐,设施一流,功能完备的现代化、花园式学校。今后,我们将继续秉承“德育为首、素质为重,文化为源”的建设理念,立足实际,突出特色,不断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内容,拓展校园文化活动领域,努力构建校园文化体系。

通过自查,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校的内涵发展内容还不够丰富,途径和方法还较单一,与先进学校相比还显单薄,同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新期待还存在很大差距。一是课堂改革还停留在浅层次,教学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二是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支持不够,需进一步增加投入;三是师资队伍结构不够优化,教师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四是名师培养亟待加强,能够引领同伴成长的专家型教师还很缺乏;五是班级管理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创新和优化。

5.学校内涵发展重点内容摘录 篇五

各学校、包乡镇各单位:

按照市政府教育督导室的安排,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双高双普”工作市级验收初定于12月20日,希望各学校对照指标体系逐项进行自查,未达到指标体系要求的于12月20日前必须整改到位,确因客观原因达不到要求的,要在学校整改台账上说明原因、整改措施、整改时限。

各包乡镇的单位,必须要领导亲自带队,深入学校,按照指标体系要求逐项地进行检查,督促学校于市政府验收前每一项指标要求落实到位,落实不到位的要建立台账,制定详细整改落实措施、时限。

附:义务教育阶段各学校内涵发展重点内容,其他按指标体系要求实施。

一、素质教育及学校管理

1、制定教育教学工作实施方案。

2、后勤工作实施方案。

3、学校素质教育评估制度。4、2011—2014年校长工作述职报告。

5、学校发展规划。

6、常规管理要求。

7、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家长委员会制度。

1、高效课堂实施方案并且体现在教研活动及教师的教案和课堂教学中。

2、建立中小学课业负担监督、举报和问责制度。

六、德育工作

1、工作机构健全,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工作网络。

2、建立德育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

3、建立升国旗制度。

4、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实践活动,有安排、有过程记录。

七、体育与健康

1、设立体育教研组,设置办公地址。2、1—2年级每周体育4课时,3—9年级每周3课时,健康教育每学期至少安排6课时。

3、落实“两课两操”确保全体学生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活动。

4、每学期举办一届全体学生体育运动会,开设“一校一品”体育特色建设。

5、有学生午休的安排,保证学生午休时间。

6、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和学校传染病应急防控和信息报送机制。学生评价要体现体育。

八、音乐、美术

件,30%能制作多媒体课件;初中分别达到95%、80%、40%。

十三、师德建设

1、学校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职务聘用、评优奖励的首要条件,实行一票否决。

2、学校每学期开展一次全面的师德师风检查活动。

3、每位教职工每学期向学校报送师德师风自查报告,学校向教育行政部门报送师德师风自查报告。

十四、教师培训

1、制定“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和教师培训计划。

2、校长和班主任参加全员培训。

3、建立教师继续教育激励机制。

4、学校公用经费5%用于教师培训。

十五、部室建设

部室建设按照指标体系要求认真落实。

十六、档案建设

按督导室培训要求进行整理、装订。

6.实施阳光教育 推进学校内涵发展 篇六

时间:2012-11-29 10:35来源:未知 作者:lszx 点击:

——李市镇教育总支推进普惠性、公平性教育

实施方略 510 次

创建和风丽日的阳光校园,用阳光之心育阳光之人,把教育还给孩子,让教育更好地适应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在教育中找到快乐,得到温馨,感受幸福,让教育的阳光洒向李市教育的每一个角落,普照每一个孩子!

(一)实施背景

1.近年来,在上级部门的关心和各级领导的重视努力下,李市教育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并保持着良好而发展态势。同时,各校的办学特色日趋凸显,“阳光教育”吸引了李市人民的眼球,“阳光教育”成了全镇教师的追求与理想。

2.时代呼唤阳光教育。当前素质教育还有真空地带,学生中有学习困难的人数还较多,学生心理问题突出;教学硬件落后,教师浮躁情绪上升,教师教学方法陈旧,教育的灰色地带仍然存在,师生关系不民主、不和谐的现象较严重;学生积极体验,自我教育,互励互促的思想教育还比较薄弱。

3.在新课改理念日益成为主流教育理念的氛围下,有些学校的改革步伐不大,学校缺乏新理论支持和新的教育实践探索,学生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不足;学校管理方法和措施落后,学校管理没有生气和灵气,健康循环发展的体制不健全,家长和教师对学校管理还有不满之处。

(二)理论依据

1.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师德水平和也未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2.我国古代的“和、合”教育,“天人和谐”的哲学观,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学校放在阳光中,必能生长,必能继续不断地生长”;“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得呼吸”。法国著名的启蒙学者卢梭的教育:必须适应儿童自然,反对压抑与摧残儿童的天性,号召“回归自然”的教育观点等。

3.现代教育理念: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通过有目的的教育活动,承传文明,开发潜能,提升人性,增进人改善自身生命环境的能力,促进人的社会化、个性化和主体化,即通过教育,使人成为人,成为大写的人,这是教育永恒的使命。因此,教育要以人为本,要提升人的理性,即全面提升人的深层的智慧。

4.阳光教育理念

(1)教育是阳光的事业。教育培育人才,传承文明,提升人性,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大任,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崇高事业。

(2)教育是充满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阳光教育要发扬阳光无私奉献、公平公正、博大无私、普照大地的大爱和永恒精神,以阳光般的情怀塑造阳光新人。

(3)阳光教育是尊重生命的教育。教育是具有生命的事业,它源于人类生命发展的需要,它不可能离开生命而存在;因此,教育要关注生命,尊重生命,张扬生命。阳光的教育让生命在阳光的普照之下更加和谐,更加灵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提升。

(4)阳光教育是自我实现的教育。阳光教育不仅仅局限于知识、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阳光教育注重心灵的和谐和沟通,它触及生命,充盈精神,建构人生。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相生相助的生命结合体,教育者是发光体,受教育者同样是发光体,交互生辉,共同生长,此乃真正的“教学相长”。

阳光教育倡导:用生命培育生命,用爱心滋养爱心,用温暖传递温暖,用尊重播撒尊重,用智慧启迪智慧,在阳光教育者的引导下使每位学生成长成为身心健康,个性鲜明,品德优良,学有所长的阳光少年,使学校成为师生共享教育阳光,充满成功与快乐的阳光学校,使教育事业真正成为人民满意的阳光事业。

三、实施思路

科学地把握阳光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在学校教育中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素养。着力从学校环境、管理、课堂教学、师生团队建设研究等几方面进行阳光化的探索与研究,用时代精神烛照教育,为孩子的生命奠基,为教师的发展服务。力争将学校建设成充满阳光气息的乐园。

四、实施目标

1、实施阳光教育,促进教育均衡。

以党的十八大有关教育的论述为指针,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实施阳光教育,引领教育新生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公平公正、温馨关爱、乐于奉献、正大永恒的阳光教育思想,并确立阳光教育:公平性、均衡性、发展性、关爱性的四大特性。积极探索阳光教育理念、构建阳光教学体系、德育体系、服务体系。打造高效课堂,构建高效课堂模式,重视阳光教师培养,全面提升学生学习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综合实力。同时,积极推广阳光家庭教育理念,让家校合一,为李市教育均衡发展作贡献。

2、奍阳光之心,育阳光之人。

阳光教育倡导“以阳光之心育阳光之人”,使教师“阳光”,给学生“阳光”,让管理“阳光”,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基于此,我们要加强教师的培养让教师修炼阳光心态,让教师养大气、怀大爱、育大智,成就阳光事业,享受教育人生。

养大气是要加强对教师的教育,使他们能守得住信念、耐得住寂寞、拒得了诱惑、沉得下身子。潜心教书,静心育人,已化为老师们的自觉行为。怀大爱就是要加强教师的师德休养坚守公平、温暖、帮扶的原则,用爱滋润学生每一点成长。育大智就是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加大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力度,走出目前的教育困境。

3、实施阳光行动,培养阳光少年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充分发展学生的优点,努力弥补学生的不足,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激励。阳光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融德于智,德智一体,德智互动的教育模式。

通过创设民主、平等、和谐、阳光的教育环境和师生关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品质,在关注情感教学的同时,都把对学生阳光心态、阳光健康情感、人格的培养作为重要培养目标。采取多样行动改进教育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快乐的主人。在德智互动中去唤醒学生心灵,激活生命力量。

4、实施阳光管理,构建和谐家校。

实行阳光教育,要营造 “阳光环境”,健全“阳光制度”,实施“阳光管理”,构建“阳光家校”。形成以“阳光”为核心的管理制度、校园文化和服务体系;密切家长与学校的联系,进行强大的家校教育合力。

5.实施阳光教育,打造教育强镇。

倡导阳光教育,倾诉阳光心语,塑造阳光少年,打造阳光教育品牌。用理想的教育去实现教育的理想,用思想引领教育,以理念主导行动,通过深入实践、探索,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努力把我镇打造成教育教学质量上乘的个性鲜明的示范性阳光教育,构建具有我镇自身特色的学校发展战略和办学策略,为我镇基础教育均衡教育搭桥铺路,探索经验!

四、实施策略

实施理念——阳光教育,让教育回归本真。

理念是行动的指南,为全面实施阳光教育,必须明确理念,整合理念,提升理念,以理念指导阳光教育实践。根据我镇实际,我们提出了以下理念:

“阳光教育”是以尊重、理解、赏识、激励为核心标志的,用真爱和真知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教育。“阳光教育”是一种让每个孩子走进阳光的教育;是充满尊重、充满理解、充满赏识、充满激励的教育;是倡导教师顺从天性、承认差异、追求阳光、宽容失败的教育;是引导学生相信自己、鼓励自己、超越自己的教育;是尊重每个学生的生命特质、挖掘每个学生的生命潜能的教育。牢固确立“全心享受阳光教育,为人生奠基”的理念,致力于“为学生健康成长铺设阳光大道,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阳光舞台,为学校科学发展营造阳光环境。”

深入开展阳光教育活动,营造阳光环境,实施阳光管理,创设阳光课程,培养阳光教师,培育阳光学生,打造阳光文化,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力争通过三到五年时间,让每个生命得到阳光般的关怀,在阳光般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实施方略——阳光团队,让阳光教育魅力无限

学校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管理氛围。注重发挥团队优势,在工作中“淡化小我,追求大我”。

阳光干部团队:各校要首先充分发挥每个班子成员的积极性,在班子成员中大力倡导“领着群众干,干给群众看”,打造“阳光班子”,形成齐抓共管的大好局面,其次,从成立师生智囊团入手,凸显阳光教育的凝聚力,力求形成一支懂管理、有成效、勤钻研、会创新的学校管理队伍。

阳光班主任团队:要富有爱心,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学生;要心胸宽广,像母亲宽容般的去包容学生;要为人师表,从自身良好举止去影响学生,以人格魅力塑学生健全人格。

阳光教师团队:要热爱教育事业,乐于教书育人。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影响学生的人生态度,以高尚的人格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以阳光般的心态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阳光后勤团队:要树立“教育即服务”的理念,践行“师生同吃一锅菜”的刚性原则,推动后勤阳光管理,倡导在点滴细微中务求高效管理。

在阳光团队建设中,全体教师要认真落实日常工作“八字方针”:用心、主动、创新、和谐。大力倡导领导干部具有的“四种气魄”;从我做起的勇气;助人成功的大气;敢于争先的锐气;善于沟通的灵气。全面践行“一线工作法”;深入课堂,走进办公室,走进寝室,掌握一手资料,问题在一线发现,困难在一线解决,亮点在一线发掘。

实施基础——阳光德育,让德育更阳光更灿烂。

阳光校园是全面的舞台,更是阳光教育魅力的最好展示。阳光德育致力于还原德育本色,致力于回归人本,回归基础,回归生活,回归实践。确立德育作为育人的战略地位,确定与时代相适应的规范,确立言传身教,知形合一的道德规范。

精心构建高品位、深内涵,有特色的校园,为阳光德育奠基。通过“感恩大环境”活动,使感恩教育成为促进全校阳光教育的有效载体。通过建立展板、知识轩、感恩角、橱窗等,创建校园感恩环境;开展感恩文化的主题活动,征文活动,形成感恩常规化。做到“三结合”,即日常感恩和节日感恩的相结合、感恩教师与感恩同学相结合、感恩学校与回报社会相结合。

大力开展阳光微笑活动,为阳光德育护航。展示师生的阳光精神面貌,提高幸福指数。倡导在校园、家庭和社会上微笑示人,以礼待人,引导师生主动参与,形成“全校互动,人人参与,上下齐动”的良好局面。全体师生每一天都能怀着喜悦的心情走进校园,用一张灿烂的笑脸,一句亲切的问候开始温馨快乐的一天,用一声诚恳的道歉化解工作学习中的矛盾,用一声真心的致谢表达得到帮助、赞扬的感恩。

全力抓好阳光课间,为阳光德育扬帆。是快乐的课间,是充满艺术与灵性的课间。“课间一支舞,课前一支歌”。选择健康向上、琅琅上口的阳光校园歌曲,利用课前十分钟,集中、班会,升旗的时间唱响校园,在歌声中陶冶情操,养成阳光性格。

开展“阳光在大地”活动,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举办运动会、远足,越野长跑等活动,丰富阳光课堂。

实施重点——阳光教学,让课堂教学自主、愉悦、高效优质

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场所,阳光教学是实践阳光教育的主阵地。要抓住课改,课改是教育生产力;要抓住教师,教师是课改的推动力;要抓住学生,学生是课改的受益者。积极培育“开放、创新、特色”的阳光课程文化,为学生的幸福成长奠基。

阳光课堂。阳光课堂是和谐的课堂,让课堂贴近学生生活,走进学生的心底,做到教师与学生和谐相处,共同发展;阳光课堂是快乐的课堂,让课堂成为学生自我学习的乐园,互动生成的乐园,情感体验的乐园。阳光课堂是智慧的课堂,搭建学生主动发展的舞台,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关注学生生命发展,实现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有机统一。

1.以课程改革为重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着“夯实基础,突显个性;因材施教,分层要求;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原则,加强教学常规检查、督促,不断提高各科教学质量,力争在三年内,各科教学质量有一个质的飞跃。

2.建立大课程的观念,在实践中学习。

(1)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增强课程与教学的选择性和多样性。优化教育方法和手段,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进一步推进“大家唱、大家跳”活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确保每个学生掌握至少两项体育技能和自主发展一项文艺特长。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安排兼职教师开展好心理辅导及咨询工作,努力控制各类疾病的传播,确保学生身心发展状况良好。

(2)课程并不局限于课堂,局限于教室,还包括课堂以外的延伸,生活中的学习,生活中的陶冶。建立和完善社团活动,不断扩大孩子的参与面,提升教育效果。各学科开展的活动,要充分站在学生的角度,启迪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

(3)形成科学可行的校本实施策略,课程特色鲜明,课程活动丰富,课程效果明显,形成课程文化品牌。要从学校实际出发,大胆探索、充分挖掘身边的教育资源,通过不断的实践与研究,有效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3.建设高效教学资源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以课程改革为动力,打造高效率的智慧课堂,深入研究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三种学习方式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模式。加强教研活动课题化建设,认真提炼课堂中的问题为研究课题,开展以小课题研究为主要形式的常规教研活动,实现以研促教,教研相长。完善学校现有的科研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课题研究的全程监控,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

阳光教师。努力培养一支“严谨、高雅、进取”的阳光教师队伍。要用阳光般的微笑面对孩子;用阳光般的温暖面对同事;用阳光般的真诚面对家长;用阳光般的热情面对工作;用阳光般的平和面对人生。这样的教师,才是学生最爱的教师。

倡导全体教师争做阳光教师,打造一支拥有“高尚的师德品质,优秀的人格修养,严谨的工作态度,精湛的教育技艺”的阳光教师队伍。阳光教师应该自信、快乐、健康地生活,拥有一颗阳光般的心灵。阳光教师应该在校园生活中创设积极交往、和谐合作的氛围,创设以爱心引路、童心激趣、诚心交往、慧心培智、拥有爱与责任的美好生活。注重强化情感体验,引导素质内化,促进教师心智发展,开展系列活动:一是每学期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李市镇《师德规范“十不准”》。二是在教师中开展以“三爱”(爱教育、爱学生、爱自己)“三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三让”(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才)为主要内容的师德教育,促进教师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依法从教,廉洁从教。三是每3月和9月为师德建设月,组织教师开展师德主题活动。

加强“六项修炼”,争做身教模范。一是修炼上进的事业心,把职业修炼成一种习惯;二是修炼十大的爱心,爱家人、爱自己、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爱课堂;三是修炼的意志,要有吃苦精神,更要有坚持精神;四是修炼豁达的胸怀,学会宽容、感恩和尊重,把理解运用于教学全过程。五是修炼团结协作的能力,做到共同提高;六是修炼求真务实的态度,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实施保障——阳光家校,让家庭教育沐浴阳光

阳光家庭,是阳光学生和阳光学校之外的又一个健康成长的幸福乐园。全面建立镇、校、班三级家长委员会,形成 “亲子+共享+参与+成长=阳光家庭”的阳光家校教育模式。倡导“学校和家长做志同道合的教育伙伴,共享孩子成长阳光”的家校工作理念,立足“阳光文化建设”的平台,努力探索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契合点,着力发挥目标同向、措施同步、快乐同享的工作合力,以“七色阳光七字文化——爱、健、和、思、恒、行、信”,红色 阳光——爱;橙色阳光——健;黄色阳光——和;绿色阳光——思;青色阳光— —恒;蓝色阳光——行;紫色阳光——信为阳光家校工作措施;用心、用情、用智书写“培育孩子”这本美丽的童书,走出一

条家校 携手、共舞阳光、和谐共好的家校教育新路子。

红色阳光爱之曲——家长义工

积极拓宽开放办学的新思路,成立“家长义工进课堂”评选委员会,探索整合优秀的“家长义工”教育资源。由学校签发“家长义工”聘书,有计划地安排授课。充分体现 了“家校携手、共赢未来”的教育特色。“家长义工”走进课堂,让家长真实地体验了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加深了家长对教师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绿色阳光思之曲——周末家庭读书

“营造书香校园、书香家庭”让家长们发挥榜样的力量,利用家校平台引导家长开展亲子阅读的探索和实践,让“周末家庭读书”这座四通八达的读书彩虹桥,无声而又默契地联系着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父母与父母、父母与孩子,甚至孩子与孩子…… 青色阳光恒之曲——阳光家长飘流日记

各校要推行“阳光家长飘流记。其方法是每天由一位学生家长就自己教育子女的经验、做法和在教育子女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产生的困惑,以及对学校及教师的一些合理化建议等写在日记本上,第二天由班主任阅后并作相应答复,然后“漂流”传递到另一位学生家 长手中,如此延续下去。家长漂流日记,一方面有助于家长们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学校、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了解,促进他们以阳光的心态参与学校管理。

橙色阳光健之曲——阳光家长俱乐部

阳光家长俱乐部属家长自发成立的社团组织,在校家长委员会的指导下开展 工作,由家长自主管理、自主发展。主要任务是全方位走进学生生活,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美化学生心灵,启迪学生智慧,奠基学生的阳光人生; 塑造阳光家长品质,展现阳光家长风采。

蓝色阳光行之曲——阳光父母大讲堂

开设红红火火的“阳光父母大讲堂”。“阳光父母大讲堂”分为专家特邀课堂、校级讲堂、级部讲堂、个案讲堂三类,分别由校级家委会、级部家委会和班级家委会承担。在学校网站、班级博客上专题设立家长频道、家校连心桥等栏目,方便了家长即时学习和交流,实现了全程沟通、跟踪指导,实现沟通的无障碍。

黄色阳光和之曲—— “阳光家长”评选

7.追求学校内涵发展 篇七

一、和谐校园——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石

学校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学校的体现,准确地说是一所学校独特的精神风貌。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先进的学校文化对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学校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是创设一种氛围,以达到陶冶学生情操,潜移默化影响师生的观念与行为,提高师生学校生活的质量。

富有情味的人际环境,能给教师温馨的空间。教师感到的是“家”的温暖,让教师的精神和人格得到自由的舒展和张扬。在教学活动中,给教师充分的自主权,鼓励教师建立自己的教学思想,支持教师教学研究,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让教师时刻感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体现着人与人的和谐统一。

富有想象的自然环境,能给学生遐想的空间。长寿湖九年制学校坐落在美丽的长寿湖畔,教学楼、食堂、寄宿楼、运动场的设计体现了时代与现代的特色,那简约的空间、丰富的色彩,充满着浓浓的现代化气息,给予学生丰富的想象资源,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富有内涵的人文环境,能给学生聪慧的灵动。学校文化是学校丰富的、宝贵的资源,因为只有和谐的、优秀的、有生命力的学校文化,才能孕育出和谐的、优秀的、有生命力的学校教育。如长寿湖九年制学校正在积极打造的以“湖文化”为主的人文环境——“和谐、有情、润泽、尚美”,代表着学校的孜孜以求和未来风骨;由“c”、“寿”、“/·”组合而成的校徽,蕴涵着湖九人“今天学校以长寿湖为荣,明天长寿湖以学校为荣”的齐心协力、勇往直前、奋斗不已的决心和精神,体现着人与文化的和谐统一。

二、智慧课堂——学校文化建设的土壤

教学是一种艺术。课堂教学的过程在本质上就是师生智慧活动的过程。课堂应该是而且确实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阵地。智慧的课堂,也必将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肥沃的土壤:当你在课堂上微笑着接受学生的过失,当你在课堂上细心地关心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当你在课堂上努力把学生想得可爱可爱更可爱的时候,你的课堂就一定充满智慧。因为课堂教学需要智慧地师生对话,需要智慧地评价,需要智慧地管理,更需要智慧地关注每一个细节,把目光投向每一个学生。构筑了这样智慧的课堂氛围,才会焕发活力的课堂,出现生本、生态、生动、生成、生活的课堂,才会让师生在智慧的课堂里体验学习的快乐,享受教育的幸福,品尝收获的甜美。

三、特色发展——学校文化建设的羽翼

学生是特色发展的主角,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而且能发挥学生的潜能和特长,张扬学生的个性,进一步推动学校文化建设。

特色发展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学校文化建设同样如此。学校文化建设的实施主要应选择以学生为主体的各样有益的系列活动,通过多种有益的系列活动实施特色发展。长寿湖九年制学校“湖文化”——和谐、有情、润泽、尚美的打造和挖掘,主要通过长寿湖的系列体验活动、系列宣传活动,学校系列教育活动、系列德育活动来体现,并在活动中感知、感受,在生活中享有、享福。学校正在努力地构建“湖文化”这种以人为本的育人氛围,让“湖文化”特色在学校文化建设中闪光。

四、专业引领——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

长寿湖九年制学校在学校发展规划中突出要注重“四个抓”:一抓正气,要弘扬奉献精神,高质量地上好每一堂课,高规格地搞好每一项活动,高标准地教好每一个学生,要与长寿湖的形象相匹配。二抓人气,强化教育的成果意识,倡导合作竞争的人际环境,形成为自己丰塑形象,为学校添砖加瓦,为他人提供资源帮助,为进步持续性发展的优雅空间。三抓底气,重视岗位培训,强化教学基本功,在基准性和发展性两个层面上,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四抓锐气,加强学校长期规划与短期计划的联系,学校计划与个人计划的紧密联系。提高教师自我设计与自我完善的能力,使持续发展成为教师的自觉追求,进取精神成为教师的追求动力。只有这样,教师专业发展了,教学研究、智慧课堂、科研活动才会“一池春水”,教师的未来才会脱离“匠人”的低层次,步入“经师”的高台阶,学校文化建设的道路才会更宽广、更光明,学校文化味才更浓厚,更有内涵。

同时,教师专业化发展已成为世界潮流,它将直接影响课程改革的进程。为了进一步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们还有注重培训,注重外在的学校培训和内在的自主培训,让教师在学习中提高专业素养;还要注重教学反思,关注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学行为,不断修炼自身的专业成长体验,引领自己从曲折走向坦途。

五、主流价值——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

8.如何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篇八

一、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

学校内涵发展需要凸显愿景,学校发展愿景其实就是学校的核心办学理念和未来发展蓝图。我们学校今后发展的目标:即把学校办成一所办学条件标准化、办学思想现代化、学校管理科学化、学校发展特色化、教育质量优质化的学校。面对学校未来的蓝图、美好的愿景,更需要把它转化为学校具体的发展规划,将办学的基本理念和学校发展目标用规划和行动方案的形式表现出来,以此来引领和规范全校教职员工的行为。然后,根据现实基础与条件,在民主讨论、集中的基础上,制定出长期、中期、近期规划。这样,全体师生就会有一个明确的奋斗和学习目标,这样才使学校内涵发展有灵魂,也才使每位教师在工作中迸发激情,齐心协力向既定目标攀登。

二、建立健全的运行机制

学校制度建设是学校内涵建设不可或缺的支撑和保障。在这方面我们学校充分尊重、信任广大教职员工,坚持“民主、开放”的管理模式,积极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参与热情,鼓励和引导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工作。学校定期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通过大会完善、修改、确立事前已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充分协商通过了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这些程序的实施,使得学校的每一项规章制度的出台都经过被管理者头脑的充分加工和消化,成为教师公认的行为规范和竞争的起跑线和终点线,这样的规章制度才有可能成为教师的共同需要,才能在日后的管理中起作用。

三、注重学校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的载体,是学校精神产生的土壤。校园文化能赋予师生一种文化意识和精神自觉。创新校园文化是一个动态的、全面的、系统性的工程,其最终能够对师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师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从而润泽学校的内涵发展。

1.创造校园环境文化。令人赏心悦目的校园环境文化,构成一种美的氛围,是一种特殊的物质“文化场”,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我们学校园虽然不大,但那里有一个小花园,那里面有遒劲松柏,有郁郁葱葱的花木,那里更有朗朗的书声和浓浓的学习氛围。

2.注重学校文化建设,增强学校凝聚力。学校文化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推动力。从结构上看,学校文化内涵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其中精神文化的建设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这种思想中就是包含着一种文化。我们学校不仅对办学思想、校训、校风、教风通过楼道、文化墙等进行了宣传,我们还定期召开使全体教师大会,使全体教职工对办学思想的内涵有清楚的认识,让它能成为每位教师耳熟能详的内容,并且体现在教育教学每个细节中,能够融化在思想中,体现在细微处,使学校真正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得到切实的发展,将教师们引入共同的目标追求。

四、促进教师专业快速成长

前台湾暨南大学校长李家同说:“任何一所学校的精神,其实永远有这所学校的老师来代表,如果这所学校有一批有学问而又有崇高道德的老师,这所学校就会成为被人难以忘怀的学校。”教师是决定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因素,更决定着一所学校水平的高低。

一要建立学习机制,定期邀请教育专家做专题讲座,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教育改革政策法规等,通过各种学习活动的开展,增强教师的使命感、责任感,激发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要加强教学研究,教研活动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主要形式。我们建立了完善的校本教研制度。每周三、四的下午是学校固定的教研时间,单周分组教研,双周集体教研。另外,我校申报并承担了多项课题研究,通过课题研究,增强课题研究,增强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

三要组建教师学习团队,学校以骨干教师为中心,开展了青蓝工程,促使教师迅速成长。对于其他教师学校则引导鼓励他们不断努力向名师迈进,学校还为优秀教师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有效的教学方法带回来,在全体教师大会上进行宣讲,促进全体教师的不断发展。另外学校还举办读书节,开展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比赛等活动,不断提高本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五、改革学生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评价对提高学生素质起着决定性的导向作用,必须建立一套对学生的全面科学的评价办法。学校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和本校实际,制定了“星级学生评选办法”,并通过实施“星级学生评选活动”,向全体学生提出了三个基本教育目标:“在家里做个好孩子,在学校做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求知、劳动、生活、健体、审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全面地发展,为将来走向社会、服务于社会、做一个合格的建设者,打下良好的基础。

9.追求学校内涵发展 篇九

2000年4月28日,伴随着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河南理工大学后勤集团公司正式成立。十余年来,后勤集团公司坚持“以质量为生命线”的服务理念,通过建立“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动态体系,有力推动了公司服务机制、人事机制和竞争机制的建立,确立了符合市场经济规律、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全校师生提供了一系列优质、高效的后勤保障服务。

“实践证明,没有高度的质量意识,就没有后勤集团公司成绩的取得、工作的推进和形象的提升,也就没有全校师生员工对后勤集团公司服务的充分肯定和满意评价。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科学发展,提升内涵,为学校又快又好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河南理工大学后勤集团公司总经理郭文平说。

“质量意识”助力公司大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河南理工大学后勤集团公司紧紧抓住后勤社会化改革和学校新校区建设的发展机遇,牢牢把握学校党委提出的“整体切块、自主发展”的指导原则,经历了改革创新、服务创新和管理创新三个阶段,在管理方式、服务意识等方面建立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经营和管理机制。

优质的服务是企业成功的关键。为使后勤服务实现超前性、人性化、个性化和信息化,河南理工大学后勤集团公司提出了“以质兴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战略,建立了有效的质检工作体系。后勤集团公司还以“先破后立”的发展思路打破传统管理格局,引进全新的服务理念,率先在省内高校后勤服务系统引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并为下属单位制定了《质量手册》等20余个工作规范准则,确立了服务目标,规范了服务标准,完善了服务体系。

“一定要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并把它作为后勤服务的头等大事来抓。”郭文平总是这样要求后勤集团公司全体员工。为此,他还提出了“三不放过”标准:出现问题不查出责任人不放过,不查出原因不放过,不解决问题不放过。

为实现“高质量服务”的目标,在考核过程中,河南理工大学后勤集团公司将日常考核与集中考核相结合、抽样考核与全面考核相结合、现场考核与资料考核相结合,并针对后勤集团公司下属单位的重点工作和精品工程进展情况等对每月的考核重点进行调整,实现考核的多层次、全方位、多样化,初步达到后勤集团公司的预期发展目标。为体现“奖优罚劣”的工作原则,后勤集团公司制定了严格的奖惩制度,将考核结果与年终岗位津贴、评优评先挂钩,极大地激发了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多年来,由于后勤集团公司高度重视质量建设,注重更新思想观念,提高创新能力,破解发展难题,实现快速提升,后勤集团公司的规模、层次、水平和实力显著提升,后勤保障和服务水平跃居全省前列。目前,后勤集团公司拥有餐饮管理公司、建筑安装服务中心等10个下属单位,还成立了焦作市理达置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焦作市鹏达防腐材料厂等4个法人企业,员工1200余人,年营业额超过2亿元。与此同时,河南理工大学后勤改革工作连年受到上级表彰,多次被评为“全国高等院校后勤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后勤社会化改革先进单位”等。后勤集团公司总经理郭文平被评为“全国高校后勤工作先进个人”,还有多人被评为“河南省后勤社会化改革先进个人”。学生食堂和学生公寓分别被评为“河南省省级示范性学生食堂”和“河南省省级示范性学生公寓”。由后勤集团公司管理的学校社区被中央文明办和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被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授予“全国敬老模范社区”。

“优质服务”凝练企业核心文化

引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后,如何缓解新体系所带来的“不适应症”,尽快使“洋经验”转变为“本土思维”,并最终成为推动公司再上新台阶的“原动力”,成了河南理工大学后勤集团公司进一步思考的问题。为此,后勤集团公司积极围绕“如何提高服务质量”这一中心问题,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新一轮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推出了《月度量化考核》标准,使后勤集团公司上下对质量的认识从模糊到清晰,并能结合实际运用到各项工作中去,大大提升了后勤集团公司员工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随着考核工作的不断深入,后勤集团公司上下形成了“自评、预评、考评、总结、改进、提高”的良性循环机制。以考评为契机,变压力为动力,找差距、查原因、提问题,找方法、求突破,在后勤集团公司内部掀起了“以优取胜”“学先进、赶先进、互帮互促”的服务热潮,锤炼出了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增强了员工的责任感、使命感,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形成了“你追我赶、相互学习”的良好风气。

“质量是后勤服务工作的基石。后勤集团公司始终把质量管理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牢固树立质量意识,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河南理工大学后勤集团公司党总支书记王永保说。多年来,后勤集团公司通过整合学校各方面的资源,努力打造“服务型、知识型、效益型、和谐型”后勤,构建了“全员参与、全过程实施、全方位落实”的“大爱服务育人”的后勤体系。这个体系以大爱精神为向导,以满意度测评机制为推手,不仅有效地推动了学校后勤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而且得到了师生员工的高度认可。

满意度测评机制既是后勤集团公司对自身服务能力的检测,也是后勤服务工作收集信息的重要渠道。后勤集团公司每学期两次在全校师生员工中广泛征求对后勤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了衡量后勤集团公司服务质量的主要标准。从2008年开始,后勤集团公司全面引入第三方测评机制,并让学生直接参与后勤服务测评活动,与师生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氛围。

王永保告诉记者:“后勤工作管理人员是不上讲台的教师,担负着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和管理育人的重任。为此,后勤集团公司把提升员工的服务质量放在工作首位,形成了‘师生至上,服务第一’的服务理念。”为使这一服务理念落到实处,后勤集团公司编印了《后勤企业文化》《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后勤员工》等工作手册发放给全体员工学习。后勤集团公司每年设立10万元员工培训基金和15万元“后勤大爱奖学金”;制订全年职工培训计划,对各岗位员工进行素质拓展培训和技能培训;组织技能比赛、评选服务标兵等活动,逐步提高服务技能,使后勤员工整体面貌有了根本的改变。

多年来,河南理工大学后勤集团公司形成了自己的企业核心文化――“126435”体系,即“确立一个中心,培养两种精神,秉持六个原则,树立四种信念,实现三个认同,勇创五个一流”。“确立一个中心”就是以为师生提供优质、高效的后勤保障服务为中心;“培养两种精神”就是培养不怕脏、不怕苦、特别能连续战斗的精神和团结协作、勇于奉献、锐意改革的精神;“秉持六个原则”就是讲觉悟、讲团结、讲学习、讲奉献、讲诚信、讲文明;“树立四种信念”就是爱学校、爱师生、爱服务、爱后勤;“实现三个认同”就是师生认同、领导认同、员工认同;“勇创五个一流”就是一流的队伍、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一流的文化、一流的企业。体系的形成使“以优取胜”的战略思想在后勤集团公司上下入脑、入心,构筑起后勤集团公司优质服务的坚强屏障。

“全员参与”构建科学的质量监控体系

“全员参与”是河南理工大学后勤集团公司量化考核体系的一项重要原则。在实施量化考核体系过程中,后勤集团公司从强调员工的思想观念、工作意识、日常行为、服务能力入手,运用各种激励措施提高员工的参与意识,自觉将质量意识转化为员工个人的主观行为。同时,后勤集团公司实行服务质量“三级检查制”和“一票否决制”,通过不断完善监督检查和质量考核工作,建立起良性的服务质量监控体系。

为真正将工作考核与促进服务挂钩,自2007年起,河南理工大学后勤集团公司实行动态过程考核,把工作计划、重点工作、各公司组织的活动等纳入考核体系,尤其是在考核过程中的点评总结,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各单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指明了改进的方向,总结出了以“三个满意”为目标、以ISO9001标准为依据、以月量化考核工作为总线,全力打造创新型、功能型监督检查体系。

河南理工大学提出的“整体切块、自主发展”的改革指导原则为后勤集团公司的发展吹响了新一轮的“集结号”。2006年,后勤集团公司突破以往的考核方式,邀请学生代表参与测评、打分,不仅使考核工作进一步透明化,而且增强了与学生的沟通。在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后勤集团公司积极发挥监督检查作用,强力推进质检工作向深层次发展。2009年,后勤集团公司推出突出集团公司下属各单位特点的个性考核与集团公司总体要求的共性考核相结合的全新考核理念。这一考核体系使个人利益、小单位利益与后勤集团公司整体利益实现了有机统一,使每个员工都能站在后勤集团公司的整体利益上更好地为公司整体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制度建设是企业能够良好发展的保障。长期以来,后勤集团公司积极把监督检查当做重要工作来抓。为使监督检查工作进一步适应集团公司事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2010年,后勤集团公司进一步优化部门组织结构,成立了监督检查部,修订完善了《后勤集团公司内部服务质量标准体系》《后勤集团公司服务效能评议制度》等一系列质量工程保障建设体系。今年,后勤集团公司又对考核标准进行修订,将公司各单位分为服务和经营两大类,并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采购管理等考核指标安排给对口部门进行考核,彰显了考核工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为确保资源整合期间工作的平稳推进,后勤集团公司加大了日常考核、重点考核的力度,实行过程动态考核,对集团公司各项政策的实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细节决定成败,小细节影响大格局。”这是郭文平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多年来,河南理工大学后勤集团公司一直把执行力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为提升后勤服务形象,后勤集团公司把“110调度”直接划为后勤集团公司直属部门,整合了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不断努力,近年来学校师生员工对后勤服务的满意度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后勤集团公司在做好校内市场的同时,还积极开拓校外市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各项事业呈现蒸蒸日上的良好态势。

关于下一步的发展,郭文平告诉记者:“目前,河南理工大学实现了省部共建,正努力在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的征程上奋勇前行,为更好地适应并服务于学校的快速发展形势,后勤集团公司将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贡献求发展’的原则不放松,把破解发展难题、提升服务水平与维护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相结合,通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闯出一条既体现科学发展要求又符合后勤实际的新路子。”

上一篇:轻工业公司7+4+10 专项整治总结下一篇:食品专业实习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