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回家看看的抒情散文

2024-07-24

常回家看看的抒情散文(精选11篇)

1.常回家看看的抒情散文 篇一

昨天,既是重阳节,又是老人节。所以,我就打算回家去看看爸妈,顺便陪陪他们。给老爸买了他最喜欢喝的普洱茶,给老妈买了一件新衣服,又买了些其他的吃食,我就兴冲冲地回家了。

还没到家,在村口,我就看到了妈妈的身影。妈妈看到我来了,很是高兴地迎了过来,嘴巴咧得大大的,不停地和我说:“冷吗?这天冷,你咋也不多穿点呢……”看着妈妈高兴的样子,我微笑着没有答话,只是和妈妈边走边聊,朝家里走去。

到了家,我没看到老爸,就问妈妈:“我爸呢?咋没看到我爸啊?”妈妈听完一楞,脸色有些不太自然,过了一会才说:“哦,你爸呀,他出去遛弯了。你也知道他的,他在家闷不住,索性,就出去走走。”虽然我看到妈妈的神情有些不对,但也没多想,因为老爸确实不喜欢在家闷着,没事时,他就喜欢出去走走。不再纠结于这事,我就和妈妈说道:“我买了肉馅,中午包饺子吧。很久没吃你包的饺子了,我想吃了。”“行啊,想吃饺子,那还不简单啊?”妈妈说完,就开始准备弄饺子馅,我也在旁边帮忙。

正在我和妈妈包饺子的时候,老爸回来了。老爸刚进屋,我就感觉老爸有些风尘仆仆的,而且,脸色也不好看。我正想问老爸怎么了,老爸却先开口了:“二丫头回来了,今天天不好,你还回来干啥?我和你妈好着呢,不用你们惦记。”说完,老爸就进屋了。我感觉有些疑惑,就问妈妈:“妈,我爸怎么了?我怎么感觉我爸脸色不太好呢?”“没事,估计你爸是走累了。”说完,妈妈就低头包起饺子来。我想也是,都走半天了,也肯定累了,就又低头去擀饺子皮。可在我擀完饺子皮,准备和妈妈包饺子时,我却猛然看到妈妈的眼圈红了。这下,我知道肯定有事,要不,妈妈不会这样。我就赶紧急声询问:“妈,到底怎么了?你为啥哭啊?”说着,我的额头就开始冒汗,我以为我爸咋了呢。妈妈看到我这样,赶紧说道:“别急,别急,你爸没事,就是把他后背的那个肉瘤给开了。你爸怕耽误你们工作,不让告诉你们。这不,你回来,他还不让说呢……”“什么,爸后背的肉瘤开了?啥时候的事?怎么没告诉我啊?要紧吗?手术做得怎么样……”没等妈妈说完,我的问题就如连珠炮一般甩了出去。“没事,就是一个小手术,能有啥事?听你妈在那瞎咋呼。”这时,老爸走了出来,语气轻松地答道。“那你刚去干啥了?怎么看起来风尘仆仆的?”我问老爸。“没事,就是去换药了。今天天不好、风大,所以刮了些土。行了,快包饺子吧,我都饿了。”老爸说完就转身回屋了。尽管,老爸故作轻松,可我还是能看出老爸行动起来有些吃力。

包完饺子,妈妈去点火烧水,我还是有些不放心,就进屋去和老爸说话。“爸,怎么样,伤口疼吗?”“不疼!就是一个小伤口,有啥好疼的?没事,你别担心。”说是这样说,可我还是不放心,非要看看老爸的伤口,老爸被我磨得没办法,就让我看了伤口。看到伤口,我的泪再也止不住地流了下来。哪像老爸说的那样啊,虽然只是小手术,可因为老爸的肉瘤已经很长时间了,个长得大,所以,刀口并不小,而且,不知为何,老爸的伤口被医生缝作了一团。看着那纠结的一团,我感觉自己的心也被狠狠地纠结在了一起。老爸却轻松地和我说:“没事,真的没事,刀口就是看着吓人,其实真的不疼。你们都忙,我不想耽搁你们。再说,真的只是个小手术,也值不得兴师动众的。我啊,就盼着你们都能好好地——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好好过好自己的日子。至于我和你妈,你们不用惦记,我们身体好着呢,也会照顾好自己的……”老爸唠唠叨叨地说了很多,但我却没有心思细听。因为,当时我只是感觉心疼,也感觉愧疚。父母把所有的心血都倾注在了我身上,可我却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没有陪在他们身边。

吃过午饭,我心情仍旧无法平静,也想和妈妈说说话,所以,我就和妈妈一起午休。在午休时,妈妈和我说:“你不知道啊,当时,你爸进了手术室,我心里可难受了,就怕他有点啥事。那时,我心里就像扎了草一样,痒痒的、麻麻的,我真希望能有个人陪着我。我可想给你打电话了,可你爸在进去之前,千叮咛万嘱咐,不让告诉你,说怕耽误你工作。”听着妈妈说这些话,我就哭了:“那为啥不告诉我?你知道,我回来听到你说这事,我心里有多难过吗?都说养儿防老,在你们需要时,还不告诉我,那你们生我养我干嘛?”妈妈见我急了,就赶紧安抚我:“我咋不知道?不要忘了,你是我闺女。可是,做父母的就希望你们都好好的,能不给你们添麻烦,就不想给你们添麻烦。丫头啊,别生气了,我和你爸就是怕你担心啊。”听妈妈说完这些,我心情好了一些,可我,还是感到自责。

今天,是老爸去医院拆药线的日子,我本打算陪老爸去的。一来,想看看老爸的伤口如何;二来,也是为了陪我妈妈。因为我妈妈胆小、身体也不好,可是,老爸却坚决不同意。他说:“你要是陪着去,那我就不去拆药线了,就让它长着好了。”我和老爸僵持了很久,最终,我还是没能扭过老爸,只能让妈妈陪着老爸去医院拆药线。好在,拆完药线,老爸给我打了电话,告诉我伤口恢复得很好,让我不用惦记了。我本打算中午放学后去接他们吃饭的,结果,两人却偷偷地回家了。我知道,老爸是怕耽误我工作,也不想给我添麻烦。可,作为女儿,我真的感觉愧对父母。

虽然,我基本每周都会抽空回家去看他们,但大多时间都是来去匆匆。每次回家,我也就是买些东西或是留下一些钱,告诉他们想吃什么就买点什么,然后吃过午饭就匆匆回来。我从来都不曾和父母好好聊过天,也从来没有尽心地问过他们的生活怎么样、身体怎么样,也就更没时间听听他们唠叨家常了。我一直都以为,听他们说那些,纯属是浪费时间。甚至,有时忙了,就是一个电话打回去:“妈,我这周忙,就不回家了”、“爸,我今天又是要和朋友出去,不回去了”、“我这周加班,我不回家了”……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这样是合情合理的。因为年轻嘛,总想着多多打拼,多多攒钱,总认为:只要有钱了,就可以给父母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只要有钱了,就可以给父母买他们想要的任何东西。可我却忽略了——其实,父母并不需要我给他们多少钱,也并不需要我给他们提供多么优渥的生活,他们所想要的,无非是儿女绕膝、子孙满堂,一家子能够坐下来幸幸福福、快快乐乐地吃顿家常便饭。可就是这样一个极其简单的要求,我却是很难做到。

写到这,我想到:我的这些想法,应该为人子女的都深有体会吧。我们总是忙工作、忙应酬、忙感情、忙孩子、忙自己的小家,唯独,给父母的关心和爱护少之又少。尤其是身处这个激烈竞争、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为了工作打拼,为了生活努力,对父母,我们又给了多少时间和关注呢?父母最渴望的儿女绕膝、全家团聚,我们又有多少能够满足老人呢?

我衷心地希望,所有为人子女的,都尽量少些应酬、多抽出一点时间,常回家去看看父母。不用带多少山珍海味,不用留下多少钱财,只是简简单单地陪陪他们——陪他们说说话,陪他们唠唠嗑。这对父母而言,就是最大的孝心。

在我写此文的时候,我耳边一直在播放着那首《常回家看看》:“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带上笑容带上祝福/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

2.常回家看看的抒情散文 篇二

1995年, 新加坡国会通过《赡养父母法令》, 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为“赡养父母”立法的国家。新加坡政府为了防止老年人空巢, 在购买组屋时制定了一个优惠政策, 鼓励子女与父母一同居住。建屋局在分配政府组屋时, 对三代同堂家庭给予价格优惠和优先安排, 同时规定单身年轻人不可租赁或购买组屋, 除非愿意与父母同住, 则可优先;如果有子女愿意与丧偶父亲或母亲一起居住, 则对父母遗留房屋可以给予遗产税减免优待。从2008 年4月起, 凡年满35 岁的单身者购买政府组屋, 如果是和父母同住, 可享受2 万新元的公积金房屋津贴。而在购买组屋后就必须住, 否则将面临高额罚款及牢狱之灾。

美国:赡养老人者少缴税

美国人纳税以家庭为基本单位, 国税局计算家庭的总收入后, 还要减去这个家庭因为赡养老人所产生的减免额度。2011年, 减免数字为每位老人3700 美元。如果一个家庭的纳税人负责赡养自己的父母、配偶的父母以及双方的祖父母的话, 那么这些被赡养人的减免额度可以列在年终报税表里, 从而获得退税。

韩国:政府鼓励三代同堂

韩国坚持“家庭照顾第一, 公共照顾第二”的养老政策。对于赡养老人5年以上的三代同堂家庭, 在继承遗产时给予税收额90%的减免;每赡养一个老人即可扣除3000 万韩元的遗产税;对于需要赡养男60 岁、女55 岁以上直系亲属的纳税人, 每年可免除48万韩元的所得税等。

3.写回家的作文:常回家看看 篇三

双休日快到了,我的耳边又响起了“双休日你去哪玩?”“你们双休日去吃肯德基吗?”而我则是随着妈妈去外婆家玩,东门口,人流络绎不绝,都来丹城感受双休日的热闹。只听妈妈对阿姨、舅舅说:“每到双休日都有很多人来逛街,这东西便宜吗?”阿姨说:“就是,还不如去乡下,爬爬山看看海,看看爸爸妈妈!”

说笑声中,到了外婆家。外婆早已做好了饭菜在门口等候多时了,一见到我们,赶忙跑过来说:“可把我等急了,我还以为你们不来了呢!”谈笑间,只见太婆颤颤巍巍地移着小步走来了,说:“终于等到你们了,再不来我都不认识哪个是蝶蝶哪个是鸽鸽了。(鸽鸽全名夏梦鸽,是我阿姨的女儿)你们不来,这屋子就显得冷清了,一点儿也没有生气了,今天可把你们给盼来了。”太婆已有九十岁了,耳不聋眼不花,就会唠叨着几句。就在这时,隔壁的一个与太婆同年龄的阿太走了过来,看到我们一家谈笑个没完,羡慕的禁不住老泪纵横,说:“你家的儿孙会回来看你们,已经够好了。像我们家,只会买这买那托人捎来,从不见人影,我又吃不了那么多,想见他们总说没空!唉,真想他们啊!”我看着太婆,禁不住同情起这些老人,他们其实都儿孙满堂,可是没有一个来嘘寒问暖,用老人的话说,就是回来吵吵架也好。

4.常回家看看 篇四

中秋节前,我们小记者来到东岳社区为老人们送温暖,捎月饼,

老师带着我们入户探访孤寡老人和贫困户。

“到了!”领路的大婶回头告诉我们。推开门一看,天啊,这房间简陋得不能再简陋了:一进门就是小小的客厅,摆着几张凳子,前面有一台还算新的电视机,厨房很小,东西很多,几乎要把整个厨房挤爆了!而且没有吃饭的地方,卧室只有一间,最关键的是很昏暗,感觉阴沉沉的,连个小风扇都没有。

“您……您好。”我不知道该怎么开头,只好小心翼翼地说。

谁知老人摆了摆手,做出一连串的手语,我这才意识到,他是个哑巴!

我不禁同情起他来,说道:“老爷爷,我们是玉林晚报小记者,特地来给您送温暖的,给,这是我们的月饼!”说完递出手中的月饼。

老爷爷颤抖着接过月饼,一脸的喜悦。

我又试探性地抛出了一个问题:“您的儿女呢?”

不知是问题太过敏感还是老爷爷累了,他没有回答,眼神瞬间似乎有点空洞。

离开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世界上还会有很多像老爷爷一样可怜的孤寡老人,他们的子女是怎么回事呢?父母含辛茹苦地把他们抚养大,成人后却连自己的爸爸妈妈都不愿意看一眼吗?或许正是因为金钱,权利,工作等东西,让亲情褪色了吧。或者,这背后有太多故事一言难尽吧,俗话说每家都有难念的经。

“常回家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如此熟悉而亲切的歌曲,却成了孤寡老人心中无比的痛与奢望。在此,我真心希望所有孤寡老人的儿女像歌词里所说的那样,找点空闲,找点时间,常回家看看!

5.常回家看看 篇五

歌曲深深地感染了老老少少的人群,不仅让时尚的年轻人有一种新奇的时代感,更是让老年人心灵得到了一种异常温暖的慰藉。那个时候,大街小巷里对于这一首思乡之曲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首歌是那些在外工作的人们表达对家最美好的思念和祝愿。陈红姐姐那饱含深情的歌声仿佛至今都回荡在我的耳怀,让我对家怀有一种极其渴望的情怀。

夜静人心时,这首歌曲便是我入睡的摇篮曲,每每听到,我便会深怀感激,感激家带给我的温暖,感激家人与我一起共患难,用心去体会这首歌曲的含义,去感受老年人心中的那一份心声感受。

我听了入了神,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位老人的身影,只见老人蜷缩着身子,艰难地挨在了石门旁边,那一双模糊的双眼,又老又厚的嘴唇轻轻张开,嘴里的牙齿几乎掉光了,只剩下零散几颗。她向远方望去,用漠然的目光眺望着远方,好像在期盼着什么,越望越远

突然,我从歌曲中惊醒了过来。我深深地为刚刚出现在我脑海里的那一位老人而感到惋惜。无情的岁月带走了他们的青春年华,让他们只剩下一身老骨头,在他们暮年之时,却只能无尽地盼望,盼望他们呕心沥血养育的儿女的回来。想到这里,我对老人的同情之心泯然而起,我真想化作他们的儿女,去看望他们,安慰他们,让他们重现幸福甜蜜的笑容,心灵得到安慰。

6.常回家看看 篇六

一首脍炙人口的“常回家看看”唱出了每一个在外儿女的心声:是时候回家看看了。爸爸也一样。爸爸基本上每两个月都回家看一看。越是到放假,回家的次数就越来越频繁了。当我每次问爸爸:“为什么老是回去呀?”爸爸总是笑着说:“常回家看看,不看看的话我不放心。”

在前两个星期,爸爸又带我去老家看看我的奶奶。爸爸早上五点多就和我起来了。可以看出爸爸非常想回家看看奶奶。我和奶奶家相隔不是太远,很快就到了。一下车,爸爸就把一大堆的东西从车上拎了下来。有好多好多好吃的,爸爸说还有钱,都是给奶奶的。奶奶年纪那么大了,家里还没有钱,也没有人,如果奶奶想吃东西,可以到外面买。一进家,奶奶就出来问候我们,又来啦。我点了点头,虽然我知道奶奶只有这么简短的一句话,但是我们都明白,这句话包含了她的所有心意:希望我们能够常回家看看。

7.常回家看看作文 篇七

“喂!秘书!快给我订一张机票……”二十年过去了,到美国留学后的我已经是颇负盛名的董事长,耳边夹着话机,可仍然轻轻地哼了起来:“常回家看看!”身为女强人的我也禁不住涌起思乡之情,

常回家看看作文

“嘟”飞机靠站了,我提着包,匆匆赶了过去。放眼望去,绿茵茵的一片,街道一辆车也没有!我带着强烈的好奇心问路人,他骄傲地说:“环境变好,汽车已成了古董了!”我激动地看这个日新月异的城市,所有车道改成了步行街,人们都闻着浓郁的

摸摸肚子,有些饿,我快步走到一条小吃店,哇!每个店铺门前都有一台机器,只要在屏幕上轻轻一摁,色香味全俱全的食物立即送到你的嘴边。

8.常回家看看 篇八

“常回家看看,常回家看看……”这首老歌大家都听过,在这首歌里反复强调着这么一句话:常回家看看。节日里,我们更应该回家看看。

国庆节到了,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但许多离开亲人的在外地工作的人有没有想过?当这里热闹非凡的时候,亲人家里还是冷冷清清,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国庆抽空去看看父母吧,他们身体健康吗?生活开心吗?想到这里,我仿佛见到了那么一幕:两位年过花甲的老人辛辛苦苦准备好一桌好菜,慢慢地走到门前,四处张望,直到菜凉了,才回到屋里……也许有时候,父母的唠叨会令你心烦不已;也许父母的指责会令你十分难堪;也许……可他们依然爱你呀!

我走在大街上,突然发现路上十分挨挨挤挤,连我都被热出汗来了。他们要去干什么?原来,他们都是去探望亲人的。他们提着厚厚的重重的礼品,全然不顾道路的拥挤,自身的炎热,坚持把真诚的问候送给亲人,有些人搀着自己的父母去看戏;有些人陪着父母在小路上慢慢散步;有些人……我们家也不列外,我和父母一起去看了远在异乡的奶奶家。走进小区,我看到了奶奶爷爷正在楼下等我们呢,上了楼,我便看见了一盘盘半凉了的菜,爸爸放下了礼物,奶奶一看,连连摆手,可爸爸一定要奶奶收下,爸爸说:“这是咱们的心意,收下吧!”那一刻奶奶笑了,眼泪却在打“国家经济好了,孩子也孝顺了,钱有了,爱有了,我什么也不缺啦!”

9.常回家看看小学作文 篇九

平日里我们都在忙碌,为家里忙,为工作忙,为孩子忙,我们有没有想到我们年迈的父母?他们难道不值得我们去关心吗?

正值盛夏时节,孩子们都放暑假了,我们不应该再找借口,而是留点时间去看看我们的父母――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他们时时刻刻都在挂念着我们。

我们农村在每年农历六月有一个特殊的风俗习惯――望夏,“望”就是探望父母,前几天,我带上孩子回了娘家,就在选礼品的时候,我在心里问自己“父母最爱吃什么?”,竟一时想不起来,平时让我们挑孩子喜欢吃的东西,我们不用想都知道,难道不是吗?对父母就不同了。当见到父母时,他们是多么的高兴,总是有说不完的话,也许我们会认为他们唠叨,但是在他们的眼里,我们永远是孩子。他们需要的不是钱财,不是礼物,他们的要求很简单,就是能经常看到我们。

10.关注“常回家看看”入法 篇十

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7月1日起开始实施,其中,修订草案第十七条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用人单位也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这一修订草案的实施也就意味着“不常回家看看”将构成违法。

空巢老人越来越多,然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却往往缺少子女的关怀,心理专家介绍,老年人长期处于孤独状态精神容易空虚,久而久之会影响到身心健康。

关心、照顾父母本是亲情的温馨体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今将“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这反映了如今子女对父母、对亲情的忽视,空巢老人得不到应有的关爱。然而“常回家看看”虽入法,却并未明确要求看望父母的时间间隔,也无法对“经常”进行界定,相信也很少会有父母愿意将自己的子女告上法庭,所以有一种观点认为这条法律实际只是一种宣传倡导性的行为规范,更多地只是体现法的善意。但是其既然已经入法,就必然具有法律的效应。

就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开始实施的当天上午,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并宣判了一起赡养纠纷案。在这起案件中,原告储某诉请法院判决其子女常回家看看。法院支持了原告的诉求,规定储某的子女至少要保证每两个月看望一次老人。此外,每年的重大传统节日,如元旦、端午、重阳、中秋等,必须至少从中选两次回家看望老人,而在除夕至元宵节之间,必须至少看望一次。这也是该法实施后的全国首例“常回家看看”诉请的判决。

储某今年77岁,被告马某、朱某是其女儿、女婿,今年均已50多岁。3月,储某夫妻将卖房子的钱交给女儿,当时写下协议,今后二老的居所由女儿、女婿安排。老伴去世后,储老太太与女儿、女婿在相处中的矛盾日渐增多,直至搬出。可女儿不但不管老人的居住问题,甚至不来看望慰问,这让储老太太彻底寒了心。

4月3日,储某将女儿和女婿起诉到北塘区法院,要求女儿女婿定期看望,同时支付其在外租房的租金以及生病住院时的医疗费。法院曾多次组织双方调解,但没有结果。

“此前,常回家看看的诉请于法无据。但是,这一条写进了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并从7月1日起开始施行。”北塘区法院院长袁挺说。

北塘区法院依据修订后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对储老太太的赡养纠纷案进行判决,支持了储老太太要求女儿常来看望自己的诉求。

虽然判决有了法律依据,但是量化和执行却还是难题。此案承办法官高鑫认为:“考虑到老人与子女的实际居住距离,此案中建议至少每两个月看望一次。子女工作再忙,两个月看望一次的时间应该还是能挤出来的。”

在法庭上,法官当庭指出,如果子女不履行看望义务,权利人可申请强制执行,执行过程中将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直至拘留。

不孝敬父母,理应受到惩罚,然而与这一案例中储老太太的女儿相比,很多人不能常回家看看实则有很多客观原因。法律虽然强调“用人单位也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然而多数时候,子女正是苦于单位不放假或者假期时间太短而没有时间回去探望父母,如果没有从制度上保障单位职工的休假权,让子女“常回家看看”也只是一个美好的设想。

对于大多数在异地工作的人来说,回家探亲更是难上加难。首先,就是刚才提到的时间障碍,单位的假期往往少得可怜;其次,是经济障碍,对于收入较高或者收入较为稳定的工薪阶层来说,“常回家看看”可能在经济上不存在什么问题,但是对于那些收入较低又离家很远的群体来说,“常回家看看”就存在很大的`问题,有些离家千里之遥的务工者,为了省钱,一年甚至几年才能回一次家;最后,是交通障碍,比如“春运”期间一票难求,很多人被迫放弃回家过春节,平时的小长假购票也是比较紧张。

对此,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也有一些相应的配套政策,如出台相关政策,在购买住房的贷款利息、贷款首付或契税上给予优惠,以鼓励子女与父母就近居住或同住,以解决子女异地工作难回家的问题;对家中有高龄老人、生病老人的在职职工,给予带薪休假,以便于其在家照料老人等。

当然,抛开这些表面的问题,我们或许能看到更多的东西。其实在国外,早就有类似的法律规定。瑞典、芬兰等一些北欧福利国家的法律中,为障老年人的权益,以量化的方式规定了子女跟父母的居住距离,每年、每月、每周甚至每天应当与父母接触的时间和次数。在日本,对父母和孩子居住的距离,也有“一碗汤”的规定,就是端一碗汤从这家到那家不会凉。相比较而言,在陌生人社会中,对于亲情维系的法律更为健全,而我国本是一个半熟人社会,在这方面的法律虽刚刚起步,却也让我们嗅到了一点陌生人社会的气息。

11.常回家看看 篇十一

一下楼梯,舅公的车就停在我们的眼前,他是远道而来回来接大家的。一路上,我和妹妹都很无聊。一路的景色,也许,我能画出来呀!还行我将画本带了回来,我取出画本,打开一页]有画过的,拿行笔,刚开始画了。亲妹妹见到,也不甘落后,取出她的画本,也画了起怼

车里,仅有画笔工具在咝咝地响,一个声音摆脱了缄默,“你们在干啥?”将我吓得差点儿跳起,手上的笔一滑,画本上出F了一条尾巴,亲妹妹也惊得手上的笔停了。就是愣了好一会,才渐渐地转过神来,双眼一撇,看到了画上的尾巴,嘟起了嘴唇取出了橡皮擦,一点点地擦下去。

来到姥姥家,一眼就看到了姥姥立在大门口等待大家来临。

吃过午餐,妈妈带著弟弟妹妹来到菜园子,却要我在家里待着。在我的脑子里,一个菜园里,里边不但种了菜,也有渔塘……忽然,一行人出F了,准备摘菜,蚊虫也跑过来了,叮叮叮,咬咬咬……滋味难受吧,幸亏我没去,我的嘴巴往上翘了翘。

来到晚饭的r间,妈妈喊我下来,带著我们去来到姥姥家。姥姥家和姥姥家靠近,走两步就来到。每一次,全家人聚在一起的情况下,全是在姥姥家中,这一次都不除外。

还没有等大家迈进屋子里,后院就早已翻脸了天。妈妈匆匆忙忙地赶来后院帮助来到,剩余我们在原地不动。求知欲迫使着我迈向了后院。哇,在我的眼中,印着她们繁忙的影子。她们的眼睛里闪耀着光辉,眼眸闪出一丝笑靥。我觉得帮助,却不清楚帮哪些,她们烧柴的烧柴,烧菜的烧菜,端盘子的端盘子,相互配合的很好,我知道乏味,便退了出去。但想想想,又返回了后院,直接迈向了木柴,随意弄了一下,忽然,例假不知道从哪冒出,讲过句“加一块柴火呢。”把我吓得不轻,向着他刚掉转去的孤独背影,干了个鬼脸。

上一篇:观后感800下一篇:宝典:奔三的女人该如何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