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说课稿(10篇)
1.《我与地坛》说课稿 篇一
史铁生
深爱地坛 深爱母亲
我
感悟生命 感受亲情
说课方案的自我评价:
本课的设计主要抓住了题目所涉及的内容要素:“我”、“地坛”、“母亲”三者的关系作为深入文本、探究文本的突破口,深入理解作者的心灵世界,体味他与地坛和母亲的情感,理解他从地坛的景物描写中、从母亲的平凡和琐屑的实践中感悟生命、感悟亲情,完成此环节之后,下面的语言品味及情知教育则水到渠成,可以说起到了“牵一而发动全身”的作用。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因素,本说课稿诸多方面不尽人意:如对课堂中学生会出现的问题没有预先设想;板书的设计欠艺术性和高度概括性等。恳请指正。
2.我与地坛说课稿1 篇二
聊城幼儿师范学校
刘言香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我与地坛》,本节课我将分为以下三个环节: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方法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的设置。
一、教材分析:
1、教材说明
《我与地坛》是第二册《阅读和写作》第三单元的内容,全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写的是“古园风情”,第二部分写的是对“母亲的理解”.本文充满感情,并富有哲理色彩,被称为“至情至理感人至深的美文”。
2、教学目标的确定及其依据
根据“新大纲”的要求:语文教学不仅要表现出其知识性、工具性的特点,还要表现出人文性和思想性。为此特制订教学目标如下: ① 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脉络
② 明确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感受伟大而深切的母爱。
(文中母亲的“活法”恰好解答了儿子“怎样活”的问题,这是文章的精髓,所以我将目标②定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3、教学手段的运用:多媒体课件
力求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感染学生,拉进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
二、教学方法的运用
本文最大的一个特色就是 情意浓厚、文辞优美。如果让学生自己领悟、体会、完成情感的自我升华,很显然、比老师告诉要深刻得多。因此本课堂我主要运用“品读”、启发、讨论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的设置 ㈠ 新课的导入
播放满文军的歌曲《懂你》,同时出示“人”字的写法。并提问学生:它为什么会稳稳地站着?
------因为它有两条腿,一撇一捺,正是这两条腿,撑起了一个大大的人,一 1
个顶天立地的人。
那么,如果一个人失去了两条腿,他又该靠什么来支撑他的世界呢? 本文的作者史铁生在他21岁生日那天,命运之神残酷的夺去了他的双腿,属于他的世界轰然倒塌。他一度失魂落魄,痛不欲生。但最后他勇敢地站了起来。到底是什么给了他人生的支点,让他走出了人生的低谷呢?
(这样导入新课,能够激起学生对人物命运的关切之情,让学生在探究的心理状态下接受老师发出的信息,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导到教学上来,为教学任务的完成打下了良好的开端。)
㈡ 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完成教学目标1 我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小组讨论后明确:本文的结构脉络 第一部分:地坛里寻人生路,探索生命意义 第二部分:车辙里品慈母心,感悟母爱深情
(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理解课文、驾驭教材的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讨论法增强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学生动脑、动口的习惯。)
㈢、再读课文、突破重点、难点
“感受伟大而又深切的母爱”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又是本文的难点。学生可能不知从何下手,为此,1、我帮助学生选好动情点:
①我 去“地坛”,母亲送。
②我 在“地坛”,母亲忧。
③ 我久在“地坛”,母亲找。
2、并据此设计问题:
-----(1)母亲是怎样“送我”“忧我”“找我”的呢?(2)、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呢?
(3)、这样一位母亲给了苦难的儿子怎样的启示呢? 我引导学生再次品读课文,品味语言文字,体味文本的情感。小组讨论后师生共同明确:
活的最苦的 不幸的
疼儿子懂儿子的 坚忍的 毫不张扬爱的
为了让这位母亲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更加的高大,丰满、清晰
3、我有感情的配乐朗读史铁生写的关于他母亲的散文《秋天的怀念》。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这位伟大无私的母亲:在她重病缠身,肝病疼得她整夜整夜睡不着觉的情况下,还努力的要说服儿子,推他去北海看菊花。在她生命的最后一息,心里还挂念着“我”和未成年的妹妹。㈣
教师小结: 这位活的最苦、坚忍而不张扬、深沉而又伟大的母亲,载负着沧桑血泪,在儿子面前展示了“生存”的真谛,鼓起了儿子生活的勇气和希望,让儿子残破的人生找到了他的支点。
(整个教学过程,我以“问题”为线索,以“朗读”为手段,步步深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突破了重点,化解了难点。)㈤ 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让我们来认识一些伟大的母亲吧!
1、这是一位已经奄奄一息、意识模糊的母亲。可当她那饥饿的婴儿啼哭时,换回了她的意识,她毫不犹豫的把乳头塞进了孩子的嘴里。
2、这是一位一千年前的母亲,当灾难降临在这位母亲身上,她下意识得把孩子护在胸前,向老天爷乞求:给她孩子一条生路„„
3、还有一位和史铁生的母亲一样,也有一位残疾的儿子,她为了验证儿子有没有得糖尿病,居然用嘴尝儿子的尿。
--------每一位母亲都有一种独特的“母爱”的姿势,她们就是用这种独特的姿势默默地爱着她们的孩子。每一个孩子都会有一位天使在保护着他:这位天使会每天为他唱,为他笑;会告诉他生活是什么;会拼命地保护他,即使要冒着
}
母亲
生命危险„„这位天使的名字叫“妈妈”!
(本环节的设计意在让母亲的形象,得到升华,激起学生对自己的母亲、全天下所有母亲的热爱)布置作业:
1、回家给母亲泡杯茶,说声:妈妈,您辛苦了,妈妈,我爱您!
2,找一张妈妈年轻时候的照片,同时对照妈妈现在的样子,用心去读你的母亲。为你的母亲进行一次特殊的肖像描写。
(此作业的布置意在以此文作为一颗情感的种子,在学生的心田里,让它生根、发芽、开出绚丽夺目的花。)
四、板书设计
“我”
地坛
?
坚忍
毫不张扬爱
(板书设计以“母亲和地坛成为我人生的两大支点”为主题。做到了简洁、凝练、生动)
人
母亲
3.初中语文说课稿《我与地坛》 篇三
【教材分析】
《我与地坛》是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中国现当代散文、外国散文中的一篇,是一篇自读课文,高中语文分别在第一册和第三册共安排了三个单元的散文教学,其中第一册的散文教学要求要使学生在初中散文学习的基础上对散文的欣赏能力有所提高。这个单元的散文教学重点是在整体把握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散文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在二单元的前两篇散文中学生已经学习了鉴赏散文的基本方法,针对《我与地坛》这篇自读课文,我将着重培养训练学生快速阅读文体的能力。抓住核心内容,了解文本特点。
《我与地坛》(节选)这篇散文第一部分写地坛,写自己在地坛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第二部分写母亲,写自己感受母爱后对生存有了更深层的领悟。这篇课文最突出的艺术形式是借景抒情。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决定了这篇课文解读的核心内容是感悟生命,品味生存;学习并借鉴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与学生的分析,我安排了两课时完成这篇自读课文。并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1、说出作者对生命和生存的理解。
2、找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句子若干,品味其中包蕴的情感。
3、学习此文后,能产生勇敢面对生活的信心,有亲近关心母亲的冲动。
【教法学法】
教法:启,拔,导
学法:自读感悟、交流讨论,练笔强化。
【第一课时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的设计:
第一课时:感受生命,品味生存
教学设想:完成教学目标1、3。分四个环节展开。重点放在第三个教学环节。
第一个教学环节:导语引悬念,激发出兴趣。学生在大目标的指引下展开与文本的第一次对话。(约11分钟)
教学步骤如下:
1、教师导语:“有一位青年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于是,退家静思,努力读书,苦练写作,终于从一个只有初中文化底子的工人成就了一名颇具哲学家气质的作家。你们想知道他是如何从痛苦中解脱,完成由工人到作家的蜕变过程吗?”(教师板书课题:我与地坛)(1分钟)
[设计意图]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对学生学习有促进作用。因此,我设计导语时尽可能引起学生的阅读文本的兴趣,
2、教师要求学生在5到8分钟内快速阅读全文,并且用几个词归纳出这篇散文的核心内容。(约10分钟)
[设计意图]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因此,我限定阅读时间,并要求阅读后归纳概括。通过课堂上反复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第二个教学环节:在学生初步感知文本的基础上,出示具体学习目标后,引导学生展开与文本的第二次对话。(约7分钟)
教学步骤如下:
3、教师出示具体学习目标:(约1分钟)
(1)在文章的第一部分,作者对生命的理解是什么?
(2)在文章的第二部分,作者在母亲的人生经历中得到的生存启发是什么?
4、学生第二次深入文本阅读。(约6分钟)
[设计意图]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倡导问题教学法,认为这种方法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有利于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因此,我向学生出示了具体学习目标,引导学生独立地深入地探究文本。
第三个教学环节:在学生深入理解探索文本的基础上,展开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约20分钟)
教学步骤如下:
4、逐一落实具体学习目标。
(1)落实具体目标1,并给定学习方法:找,读、议。(约10分钟)
教师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引导学生谈一谈“你对生命的理解与史铁生有无相同之处?你对生命的理解是什么?”
[设计意图] 由于学生个人经历与人生体验不同,决定了各自对文本的解读,对生命的理解也不会相同。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人体验,重在让每一个学生有所领悟与体会。贯彻素质教育课堂要面向全体的要求。
(2)落实具体目标2,并给定学习方法:说,议。(约10分钟)
教师设计了两个小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其问题依次是:读了文章的
第二部分,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你从母亲的人生经历中得到的生存启发是什么?重点放在第二个问题,根据学生发言情况,我适时补充三个素材引导学生感受、品味生存。第一个是“夸父追日”的故事,第二个是“西西弗的神话”,第三个是老子的名言“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4.《我与小动物》说课稿 篇四
1、情感与态度;培养同学珍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同学的生命意识和环保意识。
2、行为与习惯;通过快乐寻访以和饲养小动物等活动,养成自觉维护动物的良好行为习惯。
3、知识与技能:通过制作“动物明星卡”和开展动物小百科等活动,引导同学了解一些动物习性,增加有关动物的知识,学着饲养自身喜欢的小动物。
4、过程与方法:通过交流、游戏、搜集资料以和实践体验等活动,培养同学的观察力和信息处置能力。
第一课时
活动准备
1、指导同学通过查资料获取有关信息。
2、准备小猴、小狗、青蛙等一些动物的头饰。
3、录制有关动物的声音,制作《动物世界》课件。
活动(一)――创设活动情境
1、出示《动物世界》课件
2、出示快乐寻访的特写图。
3、说说:你最喜欢哪些动物?它们吃些什么?住在哪里?
活动(二)――模拟扮演活动
1、动物图片展示:展示你最喜欢的动物图片或照片。
2、介绍动物明星。
做一做:用你最喜欢的方式制作一张动物明星卡。
演一演:
(1)分小组扮演。
(2)每组推荐一名同学上台向全班介绍。
3、小结
活动(三)――大家一起做游戏
1、猜猜它是谁:
(1)有一名同学在讲台前师范做双手遮嘴状学动物叫,看谁猜得对。
(2)播放动物叫声的录音,让同学猜一猜是什么动物的声音。
2、小组活动。
一同学学动物叫,其他人猜。每组推荐一名上台扮演。
活动(四)――动物知识竞赛
1、出示“动物小百科”图。
2、动物知识竞赛。
(1)分组;
(2)每组推荐一名评委;
(3)知识竞赛;
(4)评委评出优胜组。
5.读《我与地坛》有感 篇五
残疾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尤其是青年时代,正是年少有为的时候残疾,会给人留下久久渗血的伤口。
《我与地坛》这本书是作者史铁生在双腿残疾时,在地坛中得到了心灵与精神的启示下写出的。
这本书写了许多作者从残疾后的绝望中走了出来的变化历程和对母亲的惭愧。
残疾可以成为一个人掉进深渊的缝隙,也可以成为一个人重获新生的另一道大门。我想作者史铁生先生应该是选择后者的那个人。
看到书的中间部分,果然不出我所料,残疾艰难孕育了释然开朗的精神。作者与地坛相随相伴了十五年,而每天清晨,作者就会准时推着一把轮椅出现在地坛身边。那时候,只剩下地坛与作者在静谧的晨曦中对望和诉说着各自内心的故事。
渐渐地作者终于领悟了人生、领悟了生命其实都是美丽的,他成功地从残疾的阴影中走出。读到这里,你会为史铁生欢呼雀跃,感叹他的不易。如果这本书只写到了这,我们依然可以找到其他类似的书。
接着,我们见到了史铁生精神支柱上的另一人——他的母亲。
他的母亲在他最困难无助时给予了他帮助。他每天早上去地坛,母亲怕他出事,跟着他,在他轮椅开过的痕迹上必定还覆盖着一层脚印;他想去看电影了,母亲就冒雨冒雪地送他去看电影,雪中雨中又留下了母亲深深的脚印。
母亲啊,却因过度的疲惫,早早倒下,离开了他,让他意识到没了依靠,下面的路需要自己去走了。
人生是复杂多变的,我们有太多的残疾人失去信心,却鲜有史铁生这般从地上爬起来,去思考获得升华。残疾人读这本书,可以看到生命的希望之光。健全人读了这本书,可以通过史铁生看到有些事需要我们用一生去思考。
我认为这正是这本书的贡献所在。史铁生向我们诉说了这一切,把他的心得体会和我们分享,他是如此坚强和幸运,把残疾化为了精神上的升华。
黄琪雯
6.读《我与地坛》 篇六
《我与地坛》是我非常喜欢的文章。每每重读,总能引发无边的思考,一般的书,是愈读愈快,却独独这篇作品,我是愈读愈慢,总是忍不住细细研琢其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每一枚符号。
就像青年的史铁生忽然遇见了等待他四百多年的地坛,我在十年前的某个躁动不安的午后忽地便遇到了他写的这些文字。那时候,只感觉浮泛的心倏忽静了。那时的我,青春懵懂,年少无知,往往不由分说地生发出诸多极端的想法,叛逆、忧郁、执拗、迷惘、轻狂和失意,少年所有的尖锐特质,我其实一样不少。只是一下子遇到了这些沉静有力的文字,我愣住了,继而心忽地静下来了。只记得那时分,我斜倚沙发,阳光透过半开的窗帘温暖干净地照进来。
我知道史铁生还有很多其它优秀的作品,但长时间以来,仿佛被魔力引住一般,除了一遍遍重读《我与地坛》,其它的作品我竟一字未着,大有“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意味。我也知道,喜欢《我与地坛》喜欢史铁生的读者大有人在,但我实在不喜欢一些人从通俗意义上对此文的概念式解读。在地坛中参透人生苦味的史铁生既没有歌颂什么,也没有升华和提炼什么,他只是诚实地提出自己对人生的疑问并且自问自答罢了。
地坛是一座废弃的古园,从青年到中年,15年来史铁生
摇着轮椅寻访过它的每一个角落,也散落下随处可见思考的痕迹。他在这里思索着生与死,思索着生命的苦难与价值,思索着为什么走向写作这条路。园中的景有落日、雨燕、古柏和脚印,它们长久停着,岁岁陪伴;园中的人有一对老夫妇、唱歌青年、女工程师和弱智少女,他们时来时往、终是不见。这些景与人,置身在地坛中,似乎互不相干,只是静默地存在着,实际上已成为古老地坛完整记忆的片段,成为作家头脑中挥之不去的永恒标符。它们与孤独的写作者隔空对望,令他的思绪止于地坛,又游离了地坛。在这里,他想明白了一个事实: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因此,他抱着残病的双腿,决心活下来试试看。
史铁生精神中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没有像大多数人期待的那样,到处鼓吹自己的身残志坚,也没有假装虔诚的吹嘘写作之崇高,他只是诚实又淡然地说“有朝一日在别人眼里也稍微有点光彩,在众人眼里也能有个位置”,仅此而已。我不想赞扬他,也没有怜悯,只是发自内心地敬佩他。他说出了一些事实,并且看透了事实后还能在绝望中活下去,这的确需要真正的勇气。他也有自嘲精神,因为他饶有兴味地讲到来过地坛的一位朋友。“第一年他在春节环城赛上跑了第十五名,他看见前十名的照片都挂在了长安街的新闻橱窗里,于是有了信心。第二年他跑了第四名,可是新闻橱窗里只挂了前三名的照片,他没灰心。第三年他跑了第七
名、橱窗里挂前六名的照片,他有点怨自已。第四年他跑了第三名,橱窗里却只挂了第一名的照片。第五年他跑了第一名——他几乎绝望了,橱窗里只有一幅环城赛群众场面的照片。”“最后一次参加环城赛,他以三十八岁之龄又得了第一名并破了纪录,有一位专业队的教练对他说:“我要是十年前发现你就好了。”看起来好像是业余运动员的趣事,实际上我感觉史铁生更多地像是借以自嘲,想轻轻地捻拨一下生命的紧弦。
“因为这园子,我常感恩于自己的命运。”他如是说。二十岁的年纪便残了双腿,他也曾是疯狂和绝望的,只是在日复一日的思考中,他变得平静无畏,能够接受自己遭受的苦难了。而面对他人的苦难,他也慢慢地由不平变为理解,只是依旧心碎而悲悯。最后他承认了世间的种种无奈和差别,由衷叹道“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这就是活得明白的史铁生。
7.我与地坛赏析 篇七
《我与地坛》是一篇在当代非常难得的、值得人反复吟读的优美散文,作品篇幅不短,将近一万五千言,读过之后,我们分明可以感受到什么叫做“生命之重”。它通过作者与地坛的长久对峙,将个体的情感和生命投射到地坛一草一木、一景一石之上,在凝神冥想中展开想象的翅膀,从对自身经历的思考中,逐渐超越个体命运的挫折和苦难,探询生存的意义、死亡的意味和工作的价值,进而感悟生命的永恒和宇宙的生生不息,体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执著的探索精神。
本文全部讲述所围绕的核心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这问题的提出首先是由于他自身经历中的残酷事件,即“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这种并非普遍性的事件落到了个体的头上,使他的命运顿时与他人判然有别,而他对这命运的承受也只能由他独自来完成。从这个意义上说,史铁生对生命的沉思首先是属于他个人的心境内容。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这篇散文的体悟是不同的,所以我无法表达我对此中蕴含的哲理的感悟,只能对它极尽绚烂的文字做些浅析。
本文景与情的自然融合令人拍案叫绝。每一处景物描写都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最好诠释。
“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在这样一幅古旧荒凉的画面之中,双腿残疾、心灰意冷的作者走进了地坛,其心情的绝望,神情的灰暗,意志的消沉,似乎已经让我们从地坛之景中感受到了。此景近乎完美地烘托了此情,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段文字。
“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的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作者用个六个“譬如”组成了排比句,写了石门落日,雨燕高歌,孩子脚印,苍黑古柏,暴雨骤临以及秋风忽至六种情景。这六种充满激情的情景,正是作者对生命拾回信心,充满热情和探索的写照。
《我与地坛》风格独特,向人们提供了散文写作的新的可能性,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与创作主体有一定距离的创作散文,而是带有自传、自省、自诉的意味,创作主体以真实的身份投入到作品之中,坦诚地表现自己。在内容上,它打破了抒情、议论与叙事、写景的间隔,以思辩为主导,而又自始至终饱含情感,从容地辟出专章写景、叙事、绘人,容量丰富,内涵饱满。在这么长的篇幅里要容纳这么多的内容,结构显然是一个关键,但偏偏在这一点上,史铁生显示出大将风度,写得相当自由洒脱,他似乎无心于章法,率性而为,全文分章而列,各章之间难得见到起承转合的过程,好多章节开端接续显得似无关联,个别章节似乎是通过嵌入而组合进去的,但是整篇作品读过去又让我们感到生气灌注。史铁生是从大处着眼的,他抓住的是文章的氛围和情调,不管各章的笔法如何,不管是思辩,还是写事记人,全都透出一股情深思沉的味道,显得和谐而毫无龃龉。
史铁生是伟人,尽管他是一个被人严重忽视的伟人。他21岁时候双腿瘫痪。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他说自己“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时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
我以为新时期的青年作家中,史铁生是最了悟人生,最豁达,也最真诚的一个典型。他是个残疾人,他曾几次为此而悲观欲自杀,但当他终于觉悟到无差别便不成 为世界时,他便坦然“接受”了残疾之躯,“接受”了自己与别人的差别,并努力做一个精神上的健康人。
8.读“我与地坛”小感 篇八
高一2班 孙何凝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读书需要反复阅读,我读了“我与地坛”从小读中获得了些小感。
我觉得一个人只有真正体会了那种痛苦,那种生存困境才会真正写出属于自己的文字。当然,史铁生写得很好,让我几乎要接触到了那种感受,譬如第一部分时他第一次进入园子的那幅场景还有后面的种种场景,但我说句个人主观的话就是谁都无法真正体会到了解到“我与地坛”文字的真正内涵,也无法体验史铁生所经历过的画面,我想我只能从文字中无限接近他,接近那幅画面,去感知去体验,毕竟我们都不是他,不可能真正地在他的角度他的思想来看与地坛的关系和情感。我们只是旁观者。从文章分析,文章的仔细琢磨,可能切合了史铁生所想说的,也可能他想说的根本不是我们所分析的,所想的。就像张老师曾经对我们说过:“文字是真实情感的流露,是从心底淌出来的”史铁生就是这样流露,有些意义根本不用刻意雕琢,有些感情也不用刻意表达,就写着写着,写出了自己最想说的话。读文章,我觉得读过去,忽地,觉得什么东西砸中了你,有意,便回过头去仔细瞧瞧。无意,颤抖一下,摇晃着继续前进着看下去也可。
9.教案 我与地坛 篇九
教学目的:
一、抓住关键句,品味揣摩作者深沉绵密而富有哲理意味的语言。
二、熟读课文,解读作者对本文的哲理性思考,培养学生面对苦难的承受能力。
三、通过学习,体味作者对亲情的独特感悟,体会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养成珍惜自己眼
前的拥有,学习体谅父母进而宽容待人的健康生活观。教学重点:
地坛和母亲对我生命求索的启示,我、地坛、母亲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
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生与死”的思索。教学方法:
师生讨论,领悟、鉴赏
教学用具:
朗诵录音、演奏音频 课时计划:两课时 导入:
贝多芬,28岁开始耳朵有病,听力逐渐衰退,到32岁基本上已丧失听力。《命运》交响曲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历史上象贝多芬这样勇敢抗争不公平的人很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史铁生也是这样的一位勇敢的和命运抗争的典型例子。他曾这样解释他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名字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的去看它,不是不断的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踌躇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灵魂,看这灵魂的可能与大向”,到底他的这些文字是怎样的体现出他的灵魂,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进入作者的内心,去获得我们自己的体会。教学步骤:
一.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21岁时,因腿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加入中国作协。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务虚笔记》、散文《合欢树》、《我与地坛》等。其中 《务虚笔记》、《我与地坛》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二、速读——带问题迅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筛选信息,并归纳。
问题1:“我”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如何?
颓废、迷惘
问题
2、当时作者在地坛里思考着什么问题?结果如何?
他在想人为什么要出生,现在是否应该马上去死以及如何活着的问题。人的出生是上帝交给人的一个事实,不受人的控制,而且只要出生就必定会死亡,不必着急。从此,他摆脱了自杀的念头,走出了死亡的阴影。
三、详读——地坛是如何帮助作者走出困境的?从课文的景物描写中体会地坛对作者的影响。
1、地坛在等待“我”来临的四百多年里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让生命显露出本真的模样,以便让“我”看到人生的真相。又在“我”入园的时候,让“我”看见那亘古不变的夕阳,让我在满园沉静中 看到时间、认识自己。
2、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
3、地坛在不断地变化中显现出永恒的一面,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永恒。尽管十五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地坛不断地被不懂其价值的人雕琢、破坏,但生命自身的力量在每一个细微处渗透出来,直达人内心的深处。无论的赋予万物生机的太阳,还是一群高歌的雨燕;无论是孩子的脚印,还是默默伫立的古柏;甚至暴雨前草木泥土的芬芳,甚至秋风忽至时落叶的歌舞与气息都深深地打动 “我”;最博大与最纤细,最沉静与最轻盈,最古老与最年轻,都在地毯上留下了只属于自己的身影; 地坛上不断上演着季节的 离去与来临;所有这一切都鉴证了生命本身的律动的真实。
四、研读——作者说“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两句话有什么区别?
地坛离我家很近
:以“我家”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地坛。
我家离地坛很近:以“地坛”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我家。
二者的变化实质上表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前二十年,他的生命按常态 进行,自然是以家为中心。二十岁时突至的残疾使他人生道路急转直下,他为了排解内心的苦闷与困惑,来到地坛,又在地坛的启示下完成了他对生命的新认识,树立起自己的生命观、世界观,从而得到了获得全新的生命。此时,地坛已经成为他精神的家园,灵魂栖息的所在。
五、自由轻读文中景物描写部分,想象当时的情境,感受地坛在沉寂、荒凉、萧瑟的表面下蕴藏着的那种醇厚、沉静、超然博大的生命感。
六、作业
1、抄写文中景物描写部分和作者对生死看法部分。
2、预习文章第二部分。
⑴找出文中关于母亲心理活动的语句。⑵作者对母亲的态度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板书设计:
地坛荒芜、古旧、沉寂
一、写“我”与地
地坛坦荡、新鲜、顽强
坛非同寻常的关系
地坛给我启迪、慰藉、生命
母亲对儿子的关怀
二、写“我”对母
儿子对母爱的感悟
亲的追忆和眷念
“我”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我”母亲的深深怀念 附:
《我与地坛》
10.我与地坛节选 篇十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96
12.我与地坛(节选)教案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 om 12.我与地坛(节选)教案 [自主研学平台]
一、作家作品
史铁生(1951~)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18岁去延安插队,因腿疾住进了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也没有站起来。史铁生面对残疾,曾一度彷徨苦闷,甚至于想到了自杀,但最后还是面对困难,勇敢地活了下来。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拿起笔走上了中国文坛,1979年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了《午餐半小时》《我们的角落》《在一个冬天的晚上》《山顶上的传说》等多篇小说。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了1983年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一举成名,从残疾临时工成为一名专业作家。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代表作有《我与地坛》《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欢树》《命若琴弦》《务虚笔记》等。其中《务虚笔记》《我与地坛》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景点作品”。1998年初史铁生因为尿毒症不得不依靠透析来维持生命。他是一位对生命特别有感悟的作家,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有英、法、日译本在国外出版。
二、写作背景
地坛的正式名称叫做“方泽坛”,坐落在北京老城的东北角安定门外路东,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地神的地方。始建于明朝嘉靖九年,清朝乾隆时又加以扩建,是一组颇具规模的古建筑群。每年夏至,皇帝在这里举行隆重的祭祀典礼。辛亥革命后祭祀活动废止。1925年辟为“京兆公园”,1928年改称“平民公园”,“文化大革命”期间因遭毁弃及疏于管理等原因,园址荒芜。作者在那金子般的21岁时突然失去了他的双腿,我们能充分理解他的极端痛苦的内心:“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地坛的树阴和夕阳笼罩着史铁生绝望的身影,他在这里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静想苦思,想关于死的事,想了好几年。在地坛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境界中,作者获得了对生命的一些新的理解,从而走出了残疾自伤的阴影。
三、重点字词 1.字音
褪(tuì)坍(tān)圮(pǐ)撅(juē)窸窣(xī sū)捋(luō)窥(kuī)蝉蜕(tuì)颓(tuí)熨帖(yù)一宿(xiǔ)尴尬(ɡān ɡà)迄今(qì)福祉(zhǐ)2.词义
坍圮:倒塌,坍塌。亘古:即终古,由古代到现代。
灼烈:鲜明而热烈。这儿形容气味浓烈。熨帖:妥帖舒服。福祉:福气。[教材优化全析]
一、文脉梳理
这篇散文凝聚着作者十五年来生活中最重要的那些复杂难言的感受。作者在“活的最狂妄的年龄上”残废了双腿。在园中,经过十多年的苦苦思考,作者终于汲取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摆脱了生与死的纠缠,从残疾的阴影中走了出来。作者用恳切、优美的文字把他用全部生命感悟到的东西传达给读者,用自己的苦难提高了人们对生命的认识。
二、内容详解
第一部分文章以“我”与“地坛”的缘分起笔,表达与这荒园的某种命运联系。作者说:“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这里的“等”“等待”颇值得推敲:它(地坛)为什么要等待呢?而且还是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让我残废了双腿?其目的究竟何在?第5段作者的内心在我们面前缓缓地展开来了。
作者在他那金子一般的21岁时突然失去了他的双腿,他的内心痛苦难耐:“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他一连几小时地专心致志地想有关死的事,想了好几年。作者一定想到了为什么他会在21岁时突然失去双腿,但他肯定想不通这是为什么。也许是上帝的安排吧!正如与自古以来的人们关于命运的看法一样,作者自然把这归之于“宿命”。于是,他感到也许他与命运中的某种事物是相联系的,而这种联系正是要告诉他什么。在作者逃避在这个园子中,在时光的流逝中,他渐渐地感悟到在他面前的这个园子所给予他或展示给他的原生状态的关系:“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这些小生命卑微、弱小,却顽强地活着,充满生机地活着。这个世界里没有苦痛的意识,生与灭,动与静,都是那么自然而然。累了就休息。无声中有轰然的巨响。这便需有一颗敏感的、沉静的,忘却时间的荣与辱、成与败的心灵。了悟如此,那么人生的苦难又算是什么呢?
于是他有另一番领悟。他说甚至是地坛这荒园要荒废他的双腿,要“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以“剥落豪华见其真醇”的方式让人感悟到生命之中的原生的、真正属于本质性的东西。是寻回丢失了的、残落了的“灵魂”„„这也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最精粹的东西。作者展示了一个富有情趣的荒园:“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园中弥漫的沉静的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作者说:“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他解悟生命的内涵了,于是顺理成章地,他安然于生命的逆转与命运的安排,他不再恐惧,于是他可以坦然地面对人生的重大问题,比如说“死”,他比之为“节日”。“死”已不再是一个可怕的东西,那么还有什么不能面对呢? 在作者笔下,蜂儿、蚂蚁、瓢虫、蝉等小昆虫和草木虽然卑微,且处在荒芜地,但它们都按自己的方式生存着、活动着,向人们展现出缤纷的生命世界,无言地诉说着生命的美丽。而正是由于小昆虫、草木等生生不息,地坛不再衰败。由此,史铁生也有了对生命的深刻的感悟。
想通了,就会觉得“活”中注入了新的浆液与能量。原来的世界在我们面前就是富有生气、富有朝气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照得灿烂;譬如„„譬如„„”作者一连用了六个“譬如”,浸透了浓浓的生的味道,充满新的希望。而这些都是在园中默默思考十五年人生后的所得。于是,地坛,这荒园,便因此得到充分的人性化,它仿佛是一个洞察了几百年历史沧桑的时间老人,带着强烈的慈悲之心,或者说这位老者是要以“让我残废了双腿”的代价带领“我”去体悟更深层的生命意识——活着是一种责任,并让作者带着这种深悟的意识,以一个传道者的情怀与责任感,普及到广大的世人心中,从而唤醒他们沉睡的生命意识,善待生命,珍惜生命,从而使生命的光彩变得更加动人而美丽。
第一部分的景物描写是作者对生命的解读。作者在此发现生命的种种状态:落日映出最后的灿烂,雨燕高歌生命的力量,古柏坦然面对一切,落叶留下“回家”的美丽„„从而体验到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创造过程的美好和精彩。
第二部分一起笔,作者假设有一位“园神”注意到了自己,实际上是转换一个角度继续深层次地进行自我观照。作者提出了“骚扰”“陪伴”自己的三个问题:“第一个是要不要去死,第二个是为什么活,第三个是我干吗要写作。”因为这三个问题是“编织在一起的”,所以从下文看,作者主要是写了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重点写的是第三个问题,即“我”与写作,写作给作者带来的快乐、苦恼。为什么要写作?作者坦诚地透露是想“有朝一日在别人眼里也稍微有点光彩,在众人眼里也能有个位置”,这是他创作的初衷。写作给他带来了欢乐,因为写成了,发表了,被人家称说“写的还不坏”,他“整整一宿高兴得没合眼”。写作使他有继续活下去的欲望。当然写作也给他带来了痛苦,整天像中了魔,他又担心文思枯竭。在这两种思想的反复较量中,他终于明白“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他用自我对话的方式解开对写作的潜在欲望,以“你”和“我”的答问过程剥开作者灵魂的外壳,露出一直藏在内里的核心:写作作为生存方式,同时是罪孽和福祉。文章的大部分都是向老朋友讲述自己生命体验的那种娓娓而谈的风格。叙述内容追随着叙述主体的观察和沉思,对感性的一己体验做了思辩性的抽象思考,同时采取了舒缓的句式和富于诗意的意象作为基本表达方式,这使文章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沉思默想的氛围。
这一部分,作者其实是回答了一个活着干什么的问题。前面的铺垫,让我们和作者一起一步步地看清楚了生命究竟是什么。从时间上说,它是在永恒的时间流程里的一段;从空间上说,上帝则安排了一个参差不齐的世界,以达到总体的和谐;从个人来说,每个人都被分配了角色,而这个角色不管是什么都有到头的一天,就像一场戏一样。当他明白了这一切之后,他还能做什么呢?就是说当一切处在被动的状况下,我们还能不能主动地去做什么呢?他想,“我”必须要做点事情,“我”做什么呢?“我”写作。“我”写作就是为了活着。他已经看明白了,实际上上帝把他安排到这儿来,就是一个瞬间的事情,就像一场戏,可即使是这么一个瞬间,我们也应该善始善终地把它完成。
米兰•昆德拉使一句犹太谚语广为流传:人类一思索,上帝就发笑。是的,无论是复杂的,还是简单的,智慧的还是愚蠢的,所有人类的思考,对于造物的上帝来说都是幼稚可笑的,是全无价值的,是真正的札人忧天。然而,心和脑却又是上帝给的,于是,人类用心感受这个大千世界,用脑思索着这个世界的奥秘。即使所有的思想都只是强作解人,人类也一样地会如同遭到惩罚的西绪弗斯那样永无止境地思想下去,除非寂灭为尘,为土,为无。所以,史铁生说:“人真正的名字叫作:欲望。”其实,“思”也是欲望之一,好奇就是它最强大的动力。可是,“消灭恐慌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消灭欲望”,“消灭人性最有效的办法也是消灭欲望。那么,是消灭欲望同时也消灭恐慌呢?还是保留欲望同时也保留人性?” 这里,作者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因为或许根本就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劳永逸的答案。关于为何而活着,诠释太多了。实际上,生命的价值,不在长短,而在于是否活的有意义,每个生命都会走向死亡,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活得有意义。冬眠了500万年的青蛙醒了过来,虚度了光阴;蜉蝣一生,只能见到一次夕阳,但做足了一生值得做的事情。我们不得不承认,史铁生的生命比一般人充实得多,有意义得多。
《我与地坛》是一部文学交响乐,它虽然没有史诗般华丽的篇章,优美的辞藻,却有着大气而又舒缓的音符,像一个充满智慧的年迈长者,在向你平静地诉说着生死的奥妙,娓娓道来。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我与地坛》向中国文学展示了真正意义上的“复调散文”,每一个音符都在尽情地挥洒着激情,挣扎,受难,不安,恐惑,警醒,每一个乐章都在努力地表达着自己的见解;《我与地坛》是史铁生对自身命运理性的反思、审视和对自我人生的一次超越,几乎在绝境中找到了存在的理由与存在的可贵。
三、技巧鉴赏 1.情景交融
第一部分写古园风景,作者的思绪。十五年来,作者在园中思考了三个问题:“我”为什么要生?“我”要不要活下去?“我”怎样活着?很显然,第3、5自然段的景物描写所蕴藉的道理是要回答以上第1、2个问题的,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世界”(世界本身也是生命)的解读,如:第3段写园子的荒凉冷落之景衬托出我的失魂落魄。第5段写园子中的昆虫草木,作者体察到“园子荒芜但不衰败”,由此得到启示:一个人即使是残疾人,也应该勇敢顽强,不幸的生命在困厄的时候,也应该勇敢顽强。第7段的六个譬喻鲜明、生动,浸透了浓浓的生的味道,充满了新的希望,体现了作者经过思索后对人生的镇定、顽强、坦然的态度。2.语言精辟,蕴涵哲理 如:“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
这是作者经过生与死的较量,对自己的人生进行审视,从而获得的辩证认识。“消灭恐慌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消灭欲望。”面对对死亡的威胁,谁不恐慌,作者在几经求生与求死的挣扎中,总结出了宝贵的人生经验,那就是消灭欲望。
“每一个有激情的演员都难免是一个人质。每一个懂得欣赏的观众都巧妙地粉碎一场阴谋。每一个乏味的演员都是因为他老以为这戏剧与自己无关。每一个倒霉的观众都是因为他总是坐得离舞台太近了。”作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人生当作舞台,把生活在其中的人比作演员和观众来阐释人们与生活的关系,形象易懂,又让人回味无穷。类似的句子还有很多,这些句子朴实无华却寓意深刻,闪耀着作者睿智的光辉,给人以警策。
四、疑难探究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②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那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撒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1.第①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探究思路:判断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一要研究景物描写本身,二要联系文段的中心思想,因为景物描写是为表达中心思想服务的。参考答案:本段描写了“蜂儿”“蚂蚁”“瓢虫”“蝉蜕”“露水”“草木”等。这些在自然界中微不足道的小生命都是那么勇敢顽强、充满生机。在荒芜的地方,它们都按自己的方式生存着、活动着,向人们展现出缤纷的生命世界,无言地诉说着生命的美丽。作者进行这样的描写,突出了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给作者以人生的启示。2.第②段一连用了六个譬喻给了作者哪些方面的启示? 探究思路:分析每一组譬喻,挖掘出形象深含的意蕴。
参考答案:落日的热烈、雨燕的勇敢、古柏的镇定顽强、孩子的脚印及草木和泥土的气息给人深深的思考,给人带来希望。[课后习题研讨]
一、点拨提示:写景并不是信马由缰,写景应为表达主题服务。本题设计意在使学生理解景与情的关系。
参考答案:作者体察到“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由此得到启示:那些卑微弱小的生命,尚且勇敢坚强地活着,充满生机,人也应该勇敢顽强;不幸的生命在困厄的时候更应该勇敢顽强。活着是一种责任。
二、点拨提示:考查抽取信息和对内容进行概括的能力,可借助原文的关键句进行整合。参考答案:写作给他带来了欢乐,因为写成了,发表了,被人家称说“写得还不坏”,他“整整一宿高兴得没合眼”。写作使他有活下去的欲望。当然写作也给他带来了痛苦,整天像中了魔,想着写小说,他又担心文思枯竭。
三、点拨提示: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寓意深刻的句子的含意。参考答案:人的欲望就是追求和永不满足,作者的欲望就是活着、写作,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对付文思枯竭的恐慌,他认为消灭恐慌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消灭欲望。
莲山课件
【《我与地坛》说课稿】推荐阅读:
我与地坛问题设计06-25
我与地坛课文读后感11-22
我与地坛读书笔记高中生08-02
《我与地坛》读后感-读书笔记12-01
关于《我与地坛》读书笔记800字12-04
我与地坛读后感800字高三07-05
《我与地坛》读后感优秀500字10-18
【名师一号】2014-2015高中语文 我与地坛(节选)双基限时练 苏教版必修08-22
我与诗歌教学06-14
我与家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