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教案

2024-10-25

高一地理教案(精选13篇)

1.高一地理教案 篇一

一、课标要求:

描述地球所处的地理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即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二、基础梳理:

1、请写出你所知道的天体,写出月球、地球、太阳都属于哪类天体,并说明三者的关系。

2、读太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太阳系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目前人类所知的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是:

(2)太阳系中8大行星从里向外依次是:。

(3)8大行星在绕日公转时在方向轨道等方面有何特点?

(4)8大行星按照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可分为哪几类?其中地球、水星、木星、天王星分别属于哪一类?

(5)据图分析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6)运用课本或资料说明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三、分层演练:

1、不包括地球的天体系统

A、太阳系

B、银河

C、总星系

D、河外星系

2、关于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正确叙述有()

①地球上有水,其他行星上没有水

②地球上有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存在

③地球上的温度在100~C以下,利于形成分子

④太阳与地球的距离适中是存在生命物质的重要基础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0xx南京调研)读“天体系统的不同级别划分示意图”,回答3~4题。

3、仙女座河外星系的级别与图所示天体系统级别相同()

A、AB.BC.CD.D

4、D系统中的中心天体与太阳系其他行星相比独特而优越的条件是()

A、安全的宇宙环境

B、地球表面存在大气层

C、具有适宜的温度

D、具有水体存在

5、20xx年4月,欧洲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有生命迹象的太阳系外行星。该行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A、行星上有岩石与土壤

B、行星上有液态水与适宜的温度

C、行星的表面比较平坦

D、行星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

(20l0江苏徐州质检)新华网20xx年8月6日华盛顿电:美国航天局6日发布消息说,已升空5个月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日前发回了一颗太阳系外行星的高清晰图像。美国“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是世界上首个专门用于搜寻太阳系外类地行星的航天器,在为期3年半的任务期内,它将对天鹅座和天琴座中大约10万个恒星展开观测,以寻找类地行星和生命存在的迹象。,据此回答6~7题。

6、“开普勒”望远镜所搜寻的宇宙范围包括的天体系统级别有()

A、.1级B、2级C、3级D、4级

7、假设“开普勒’”望远镜发现一颗有生命迹象的太阳系外行星。该行星可能适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A、行星上有岩石和土壤

B、行星上有液态水与适宜的温度

C、行星的表面比较平坦

D、行星接受来自太阳的辐射能量

8、上图是日、地、月位置示意图,甲、乙、丙、丁表示月球绕地运动的位置。当发生日食时,月球的位置是()

A、甲

B、乙

C、丙

D、丁

9、能反映20xx年8月上旬日食现象的太阳、地球和月球三者位置关系的示意图是()

10、读太阳系模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的字母所代表的行星名称是:

A、B、C、D。

(2)属类地行星的有。(填字母)

(3)用箭头表示八大行星的公转方向。

(4)用小圆点在适当的轨道位置表示出小行星带。

(5)比太阳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其中心天体是;比太阳系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

2.高一地理教案 篇二

那到底应该如何科学地安排高一地理教学呢?

一重视第一节地理课

如在教授第一堂地理课的时候, 不是讲教材、知识, 而应花一节课的时间来讲述地理的特征和兴趣培养;从中秋节“月圆人团圆”到“嫦娥奔月”神话与中国探月登月计划;从名山大川到世界地理之最与未解之谜;从衣食住行到天气气候、植被、地形地貌;从时事热点到各国人文景观与文化差异等。千万不能忽视这节课的作用, 越是自由发挥越需体现地理知识与地理教师的“上知天文, 下晓地理”的广博印象, 让学生对地理学科、地理教师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二高一地理学习既要兼顾初中地理的知识, 又要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

在备课过程中, 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 立足生活与已有知识, 应该充分挖掘地理课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 用所学知识原理解释生活中遇到的自然现象和社会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通过知识整理与讨论来形成概念, 获取结论。掌握其中的规律,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在讲述第一章行星地球时, 剪取影片《2012》作为精选案例导入。这样做学生的兴趣点和知识基础落脚点就有了, 还可以为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与外星生命是否存在埋下很好的伏笔, 形成一条完整的课堂设计思路, 完成对生活中地理与实用地理的过渡, 同时也为初中没有过多学习地理知识的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开端。

三源引生活实例, 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 引申对比与学习, 渐近似的导入与过渡

如在介绍地球的形状时, 采用橘子的形状强化“扁平的椭球体”, 再以橘瓣的分化介绍经线的划分, 以生活中切“西瓜”、“冬瓜”分别讲述“经线”与“纬线”划分;以数学中的用平面直角坐标确定平面中的点的位置来讲述用经纬线来确定地球表面上点的位置, 以三维坐标导入确定地球上任意点的经度、纬度、海拔高度来确定空间位置;以美术素描中用阴影与碳笔的淡重来处理光线构图方法与立体几何中的不同视角来解释地球自转方向在侧视、南北两极俯视、局部图中的确定。在讲“太阳短波辐射与温室效应”知识时, 结合学校南、北朝向教室, 朝南的教室夏天炎热灼人、冬天温暖光照足, 而北面教室却相反。又如在讲述大气运动知识时, 探讨诸葛亮的神算与失算:“草船借箭”和“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与借东风”“火烧葫芦谷, 愤天问地”来讲述:大气的受热过程削弱作用与保温作用、局部环流与季风环流、热力环流与气旋知识。

四重视地理实验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

利用地理实验集开放性、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目的性为一体的特点, 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 提高其主动性、积极性, 参与地理的探究性活动。在讲述时间问题时, 地方时与区时概念, 让学生用笔记本的格子纸竖起来, 卷成圆柱体代表地球的经线划分并标注经度, 让每15度为一格再进一步延伸为区时, 学生在格子纸上标注, 即能提高动手能力还能自主制作学习工具。如讲述大气运动热力环流时, 在课堂上烧一堆纸屑时, 观看演示灰烬的运行情况。在学校组织开展“保护母亲河——信江环保纪行” (信江为江西省上饶、鹰潭地区最大的水系) 活动中:介绍水循环与水体的运动;河流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作用;针对鹰潭地区的丹霞地貌的观察;针对本区处于深厚的红色沙砾岩发育的地貌的观察和学习等。

3.浅谈高一学生地理能力的培养 篇三

关键词:地理能力;自主探究;思维能力

一、地理能力的概念

能力指的是可以完成相应活动的心理特征,同样是人在实践中的一种表现。因此我们将能力理解成人在實践活动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才智。而文章所提到的地理能力,为一种专项特殊的能力,指的是学生了解地理知识以及通过地理知识去探究、处理相应地理问题的才能。深化学生的地理能力,同时可以创造性处理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地理问题。

二、地理能力培养的主要目标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地理能力的培养主要遵循下述几个目标:

1.地理自学能力的培养,也就是独立阅读地理知识内容的能力。比如,在读的过程中找到教材“文字系统”的侧重点,同时可以有效地掌握知识的重点;可以单独完成教材“练习系统”的相关要求。而实际上这也是课内的一种自主学习能力。

2.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我们所提到的地理思维能力指的是能够有效地思考地理问题的能力。而且对教材图文里出现的一些地理事物现象予以分析、对比、探索、整理等一系列认识处理。

3.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也可以说是灵活迁移地理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要求通过教材所学过的地理内容,去认识并处理现实中所遇到的一系列地理事物以及现象等。

4.创新能力的培养。地理的创新能力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以及否定精神,深化学生对书本的质疑以及自身的立场,创新能力可以促进学生特有的个性与个体差异化的理解及表达。

5.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指的是引导学生进行实验与实践活动,深化学生动手实践的意识,从根本上加强学生的动手以及实践能力。

三、提高学生地理能力的举措

在教学过程中要倡导主动探索以及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从根本上深化学生的地理学习、交流、批判性思考与处理相应地理问题的能力。所以我们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学生进行“自学”。比如,在学习区域地理的课程中,可以通过下述方式进行教学:在课程中引导学生创建自学模板,第一就是找位置,其中包括绝对位置与相对位置,第二,掌握自然地理特点,其中包括气候、地形、水文以及土壤等,第三,研究经济地理的相应特点,其中可包括农业、工业以及成因、港口等,这样有利于学生进行自学。在此过程中教师只需要引导学生分析三个侧重点,其中包括:

1.此区的绝对位置,即此区所处的经纬度和附近区域的关系。

2.此区域的主要气候以及地形特点,同时要以此分析土壤、水文、农业特点等。

3.实施跨区域对比,比如西亚的干旱与大洋洲、中亚以及北非等地干旱的特性差异等。利用这一系列的设计,不但可深化学生全球空间的意识,同时还对地理区域特点有更为多元化的认识,因此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在此过程中要注意适量给予学生学法上的引导,学生自学过程中的引导是成败的核心要素,通常需要教师指出读文图的具体位置以及段落,同时让学生了解阅读的一些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而且还要让学生掌握自学的方法,可以让其先大致地读一下,让他们对知识的全局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再对知识的重点等局部进行深入阅读,最后回答出自学前所给出的相应问题。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与促进者,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怎样加强学生的“学”以及深化学生能力的培养上。同时在此过程教师也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以及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从实际出发,加强学生的地理学习、沟通、批判性思考以及处理一些可能遇到的地理问题的能力。

地理能力是一种专项特殊的能力,学生需要利用对地理的掌握以及通过地理知识去分析、解决相应地理问题的才能。在教学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并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从深层次深化学生的地理学习、交流、批判性思考以及解决相应地理问题的能力。要让学生掌握自学的方法,要让学生知道该怎样独立学习新知识以及科学地运用知识。

参考文献:

[1]童美玲.与时俱进,拓展地理教学新思路[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10,13(5):461-462.

[2]卞学毛,周正南.浅谈地理教学的体会[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14(3):247-251.

4.优秀高一地理教案 篇四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子通信的发展和影响。

2.了解电子通信带来的社会变革。

过程与方法:

能够通过实例说明电子通信的影响和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够辩证地认识网络带来的影响;

2.培养努力学习和科学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电子通信的影响和作用。

2.互联网带来的社会变革。

难点:

信息化与数字化以及信息高速公路与国际互联网的理解。

教学方法

归纳法和个案分析法。

教学过程设计

承转过渡:在“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一课中我们对通信的有关知识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在信息时代,信息传输的主要途径是电子通信,电子通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呢?为此这节课着重讲述通信发展的最新趋向──电子通信。

一、电子通信

利用电作为通信手段是19世纪30年代以来的事,电信起步晚于邮政,但发展速度异常迅猛。在信息时代,信息传输的主要途径是电信,特别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使用,使信息传播更加快捷,而电子通信是电信领域的“排头兵”。

多媒体投影图7.24,教师提问:电子邮件和普通邮件有何差异?

学生阅读教材: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

1.传递的网络不同。电子邮件通过电信网络(数字网);普通邮件通过邮政网络(邮局)。

2.通信方式不同。电子邮件是一种人到人的通信方式,收件人无论走到何处,只要有一台网络连接的电脑,便可打开自己的邮箱,收到由网络传来的邮件;普通邮件是场所到场所的通信,收件人离开特定的场所就无法完成通信。

3.邮件传递的时间不同。电子邮件快,普通邮件慢。

继续引导学生:可以得出电子通信的特点,即信息化和数字化。

启发学生思维:电子通信对我们的经济和生活方面有何作用?主要有几种形式?

学生思考讨论:主要的作用在于改变交往形式、加快社会运转节奏。具体形式主要有信息高速公路和国际互联网。

学生阅读教材第86页,并进行讨论:

1.什么是信息高速公路?

2.建信息高速公路的原因是什么?

3.影响的信息高速公路是什么,其对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

由于在上网的高峰期内,传输的信息量大,反映出信息网络并不通畅,而计算机、通信和声像技术融为一体的多媒体技术出现和使用后,信息量大大地增加了。要改变信息传输上“信息量少、速度慢”的问题,修建“信息高速公路”非常必要。所谓“信息高速公路”,就是立体化的通信网,这是一种大容量、高效率的电信网,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解决信息传递过程中信息量少、速度慢的问题,而国际互联网或因特网,就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具体体现。

承转过渡:电子通信会带来哪些社会变革?

二、电子通信带来的社会变革

学生阅读教材:

学生思考和讨论:电子通信带来的主要社会变革为:

1.开展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

2.提供各种服务,方便人们生活。

3.加强交流,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内容:

1.电子通信是以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核心,以数字化为形式的通信方式,是电信通信领域的排头兵。

2.信息高速公路是一个集电话、电视、电脑等功能于一体的,能够综合传输和处理图、文、声、像等各种信息的一个全社会的立体化通信网。

3.国际互联网是当前信息领域发展最快、作用、影响最广、公众关注程度的通信网络,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具体体现。

5.高一地理生物教案2 篇五

3.6 生物 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生物分布与环境的关系,特别是环境对植物的影响以及植物通过适应对环境的指示作用,了解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明确生物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提取、加工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辨证分析问题的意识,并逐步树立因地制宜利用自然发展生产,使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生物的分布与环境

本节教材从内容看,介绍了一些有关生物的具体知识,但教材选取的是与地理环境关系最为密切的生物知识作为本节教材的主要内容,目的是为了阐明生物与陆地环境的相互关系,这在本节教材的开篇已经有所体现,教材的前言部分主要是从两个方面阐述生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一方面,生物是地理环境的产物,必须依赖或适应环境以维持其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生物是组成地理环境的有机成分,形成了地球上的有机界和生物圈,并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起着特殊和重要的作用。

由于教材侧重于生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因此对于一些生物知识没有做过多的解释,如果学生对此感到理解困难,教师应适当予以知识补充,如生物圈,学生经常从各种媒体中遇到这个概念,教学中应该使学生明确其含义。关于“生物的分布与环境”,教材主要介绍生物中的植物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植物分布受环境的制约,同时植物通过对环境的适应,逐渐对环境具有指示作用,教材将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予以介绍。

环境对植物分布的影响,教材主要介绍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气候因素,因为气候决定了植物生长所需的光照、热量和水分条件。不同植物类型对光、热、水的需求是不同的,教材列举了几种植物,以实例并配以图片的形式说明光、热、水对不同植物的影响。另外这部分教材有意识的渗透了人类利用自然界中不同植物对气候条件需求不同的特点,建立人工生态经济林的典型实例,使学生认识人类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自然,做到生产、经济、环境三方面效益的统一。

由于环境对植物生长有着较强的制约作用,因此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逐渐适应环境,教材列举实例并配以图片予以介绍,并进而介绍由于这种适应性,使一些植物对环境具有了指示作用,关于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常被应用,因此这部分内容实用性较强,教材主要介绍了植物对环境中的气候、物候对农时农事、干旱区寻找水源、环境污染等几个方面的指示作用,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植物花色的改变了解植物所在地区地下矿产埋藏状况等,教师可适当补充一些知识。

关于生物中的动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材没有详细介绍,主要考虑课时问题,如果课时允许,教师可借鉴植物部分的学习,从环境对动物分布的影响和动物对环境的适应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介绍,不过在教学中应注意动物与植物的差别,动物具有迁徙性,因此动物受环境的影响是因为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植物受环境制约较明显,所以动物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表现的更为广泛。另外人类活动对生物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教学中应给予一定的重视。教材分析: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教材主要介绍了两部分内容:即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和绿色植物在保护环境、改善生态方面的作用。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应该明确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对于地理环境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意义,由于有了这一基础,才可能有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对大气、陆地水和岩石圈等的影响,从而突出生物在地理环境中所起的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绿色植物的环境效益”,紧扣人地关系的主题,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树立学生人地协调发展观念的重要素材,因此应予以高度重视。教学建议

本节教材与生物学科有一定的联系,同时也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注意与实际相联系,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些不同地区的植物图片,如我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不同植被类型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我国植被由南向北分布的差异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我国北方植被由东到西产生差异的原因是什么?由此使学生明确影响植被分布的因素主要是气候,植被随纬度变化主要是热量因素的影响,由沿海向内陆变化主要是水分条件的影响,还有些植被对光照的要求不同。根据以上的分析,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提供的“人工多层经济林”示意图,了解人类如何利用自然规律发展经济从而获得经济、环境等多方面效益的统一。

关于植被对环境的指示作用,教材提供了多幅图片,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阅读图像,从图像中获取有效信息,通过分析、加工、处理,了解各类植被如何体现其指示作用的。关于“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光合作用”示意图,通过分析使学生明确光合作用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进而明确生物如何改变大气成分,改善陆地水的化学组成,以及加速岩石的风化,促成土壤的形成,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已有的知识解释生物与大气、陆地水和岩石、土壤的关系。关于“绿色植物的环境效益”,也是学生在初中和日常生活中接触过的知识,因此不属于新知识,在学习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认识人地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①气候对植物分布的影响及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②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绿色植物环境效益

【教学手段】①我国热带、亚热带、温带的植被图片;②我国内蒙古草原、西部戈壁、荒漠的景观图片;③马尾松林图片,东北原始林中的人参景观图片;④热带和寒带地区的动物图片

【教学过程】

(引课)石灰岩的形成和外力作用中的生物风化以及陆地水循环中的植物蒸腾作用等都离不开生物的作用,生物在地球上构成圈层。(板书)

一、生物圈

1.概念

2.厚度

3.核心

二、生物的分布与环境

(出示第①组图片提问思考)生物中与环境关系最为密切的是植物,观察说明以上图片分布在我国的什么纬度地区?影响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出示第②组图片提问思考)图片中的植被分布反映影响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出示第③组图片提问思考)影响图片中植物生长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板书)1.植物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①环境对植物的影响

(阅读教材中的西双版纳人工经济林图片思考)人类怎样利用自然规律发展生产?(板书)②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阅读教材中相关图示思考)图中分别反映了植物的哪些指示作用?(出示第④组图片)生物中的动物与环境的关系如何?(板书)2.动物与环境的关系

(阅读教材中关于光合作用的示意图思考)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所起的根本作用是什么?对地理环境的意义是什么?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对大气、水、岩石等的影响是什么?绿色植物对环境还有什么作用?

(板书)

三、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1.根本作用:植物光合作用

2.改变原始大气成分

3.参与水循环 改变陆地水成分

4.影响岩石形成和风化

5.绿色植物的环境效益 【设计思想】

本节教材与学生生活比较贴近,并且学生通过初中地理和生物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教学中一方面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另一方面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已有的熟悉的知识解释新问题,进行知识迁移时,注意为学生提供可参考的依据,如景观图片等,使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完成知识的学习。本节教材重在强调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而这种关系通过图片形式可以很好的体现出来,因此在教学过程的多个环节设计了通过图片形式观察完成。3.6 生物

一、生物圈

1.概念

2.厚度

3.核心

二、生物的分布与环境 1.植物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①环境对植物的影响

②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2.动物与环境的关系

三、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1.根本作用:植物光合作用

2.改变原始大气成分

3.参与水循环 改变陆地水成分

4.影响岩石形成和风化

6.高一地理山岳的形成教案 篇六

【目标要求】

1.了解褶皱的概念和基本形态,掌握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理解褶皱山的概念。2.了解断层的概念,掌握断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断块山的概念。3.了解火山的形成过程,掌握火山的组成。4.理解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巩固教材-稳扎稳打】

1.在地貌上表现为块状山地的是()

A.武夷山 B. 泰山 C.喜马拉雅山 D.阿尔卑斯山 2.当岩层受到力的挤压,便会发生弯曲变形,这叫做()

A.褶皱 B.断层 C.背斜 D.向斜 3.下列山地不属于褶皱山地的是()

A.阿尔卑斯山 B.喜马拉雅山 C. 庐山 D.安第斯山 4.下列有关山岳对交通运输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A.山岳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较小

B.在山岳地区,通常会把线路地址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C.为了达到线路的技术要求,在山岳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往往沿直线修建 D.同样的直线距离,山岳地区的线路弯曲一般要小于平原地区 5.“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内力作用 B.侵蚀作用 C.堆积作用 D.搬运作用 6.下列地形不是由断层作用形成的是()

A.汾河谷地 B.东非大裂谷 C.喜马拉雅山 D.泰山

【重难突破—重拳出击】 根据图4--5,回答l~2题: 1.图中所示的地貌类型是()A.背斜 B.断块山 C.向斜 D.风蚀丘陵 2.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褶皱作用 B.断裂作用

图4--5

C.风化与风蚀作用作用 D.流水侵蚀作用 图4-6为一典型褶曲剖面,读图回答3~-4题. 3.图示褶曲中,岩层的新老关系为()A.自西向东由老到新 B.自东向西由老到新 C.自中心向两侧由老到新 D.自中心向两侧由新到老 4.图示山岭是()A.沿顶部裂隙侵蚀而成的背斜山 B.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向斜山 C.因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背斜山 D.沿槽部裂隙侵蚀而成的向斜山 5.下列高原是由岩浆活动形成的是()A.黄土高原 B.哥伦比亚高原 C.青藏高原 D.云贵高原 读某山岳景观示意图(图4—7),完成6~7题。6. 形成图示山岳景观的地质作用主要是()A.冰川侵蚀作用 B.流水溶蚀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流水沉积作用

7. 该山岳景观所分布的我国高原地区具有的特征是()A.地表形态千沟万壑 B.地表崎岖不平,森林覆盖率高 C.降水较丰富,地表水较丰富 D.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8.下列关于火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火山由火山口与火山锥两部分组成 B.破坏后的火山口呈半封闭状态

C.火山锥一般由多次火山喷发形成,上部坡度较缓,下部坡度较大 D.火山锥是由火山碎屑物质和喷涌出来的岩浆在流动过程中堆积而成的

【巩固提高—登峰揽月】

1.读“长江三峡地区地质构造图(图4—8)”回答

图4--7

图4--6

⑴三峡地区所处山地的名称是,从山岳类型来讲,属于 山。该地区的外力作用以 作用为主。

⑵从岩性与地质构造分析,你认为①、②、③、④四处中被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坝址选中的是 处,理由是。

⑶图中各处山地的成因分别是:①,③。二者的区别在于。2.读图4-9,完成下列各题:

图4--8

(1)从地形看:A为,B为。从地质构造看,A是,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___,B是。

(2)A处地形的形成原因是。B处地形的形成原因 是。【课外拓展—超越自我】

1.下图为岩层地质界线和等高线示意图(图4—10),读图回答:

(1)从地貌形态来看,该地属于 ;从地质构造角度来看,该地属于。判断的依据是。(2)这种地貌类型的形成与地质构造有什么关系?

(3)从图中信息推测:该地可能发生过的内力作用有。2.下图是某山区交通线与居民点分布图(图4—11),回答:

(1)图中公路AH段线路的分布特点是,其目的是为了避开。(2)公路AQB段线路大体上是沿 分布,它与APB方案相比,具有的优势是。(3)一般来说,在山岳地区修建铁路和公路时,人们通常优先修建,在线路选址时,通常回把线路地址选在。(4)图中铁路穿过的谷地按山岳的形成类型属于,它是由 发育而成。4.2山岳的形成 【巩固教材-稳扎稳打】

1.B 点拨: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武夷山在地貌上都表现为褶皱山地。

2.A 点拨:当岩层受到力的挤压会产生一系列弯曲,叫褶皱,背斜、向斜都只是褶皱的一个弯曲,断层表示受力后岩层的错位与位移。3.C 点拨: 庐山在地貌上表现为断块山地。

4.B 点拨:由于在山岳地区修建交通运输线难度大、成本高,为了降低修建成本和难度,通常会把线路地址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5.B 点拨:因为背斜中部岩层受到张力,中部岩层较两侧破碎,容易被侵蚀破坏而成为谷地,而向斜则刚好相反。

6.C 点拨:喜马拉雅山是褶皱山地。【重难突破—重拳出击】

1.D 点拨:背斜和向斜是地质构造,不是地貌类型。断块山一般边沿陡峭平直,而图中地表斑驳破碎,只能是风蚀作用的结果。

2.C 点拨:图中地表斑驳破碎,只能是风化与风蚀作用的结果 3.D 点拨:图示褶曲为向斜,中心新,两翼老。

4.B 点拨:图中岩层的新老关系是中心岩层新,两翼岩层老,其地形状态是山地,应当是向斜成山。

5.B 点拨:哥伦比亚高原是玄武岩高原,当为岩浆活动形成。

6.B 点拨:图中地表崎岖破碎,溶洞、峰林遍布,应当是石灰岩被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7.D 点拨:我国石灰岩溶蚀作用最显著的高原是云贵高原,该高原因地下多溶洞、暗河,所以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8.C 点拨:火山锥一般是上部坡度较大,下部坡度较缓。【巩固提高—登峰揽月】

1.点拨: 考查三峡的位置与地质基础,地质构造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三峡是长江对巫山侵蚀切割的结果,背斜部位因受张力,岩层破碎,一般不利于工程建设,但如果下部基岩是花岗岩,因其质地坚硬,地基会很稳固。

【答案】(1)巫山 褶皱山 流水侵蚀(2)④ 该处为质地坚硬的花岗岩,地基稳固(3)背斜成山 向斜成山 ①是因为地壳运动使岩层向上拱起成山,③是因为向斜中部岩层受到挤压,中部岩层较两侧坚固,不易侵蚀破坏,保存较多而形成的。

2.点拨: 考查地质构造与地形的关系。一般地,背斜因向上拱起会形成山地,但因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外力侵蚀,久之则成谷地,而向斜则反之。

【答案】(1)谷地 山岭 背斜 A地中心岩层向上拱起且中部岩层老两翼岩层新 向斜 B地中心岩层新翼岩层老(2)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外力侵蚀,久之而谷地 【课外拓展—超越自我】

1.点拨: 考查根据等高线判地形和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判断地质构造的能力。一般来说,系列等高线向低值凸出的部分为山脊,岩层中老两新的为背斜,反之为向斜。【答案】(1)山脊 向斜 岩层中心新,两翼老

(2)向斜部位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所以成为山脊(或山)。(3)地壳运动、岩浆活动

7.高一地理教案 篇七

一、知识点的处理

地理知识体系是地理教育多年来教学经验的积累, 所以传统知识仍然是学习的重点, 必须要掌握。高中地理教材的编写要从现代教育的基础出发, 注重地理学科知识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随着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 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 新的地理知识不断涌现, 这就对新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新的要求。湘教版在基础知识之上, 介绍了一些当代地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应用前景, 真实反映了世界的新面貌和我们社会现在所面临的发展问题。教材分正文、阅读材料、活动、探讨、双语教学五个部分, 将基础知识和新知识有选择地介绍, 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现代地理学的飞速发展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和远大前景, 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湘教版教材考虑到课时问题, 在教材编写中精选内容, 无论是基础知识还是新知识都能主次分明、突出重点。但是教材中活动内容繁多, 在实际教学中活动内容又很需要课外时间来处理, 这与实际的地理教育现状不符合。但如果学习总量超限, 又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二、处理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关系

高中地理教材一直强调“人地关系协调”这条主线, 湘教版教材在内容上以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线贯穿始终, 以自然地理为基础。具体变动有这样两个方面:一是在自然地理知识的章节, 大量删减与人类活动关系不大的地理内容;二是在人文地理知识章节, 删除与“人地关系”不大的活动内容, 不注重分支结构的相对完整性, 而是将内容按照不同的层次重新调整和组合, 强调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在湘教版新教材中, 非常注重人地关系的协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进步, 并将现代地理学的这些核心理论贯穿于课本的各个章节之中, 这是湘教版最大的特点。

三、实例与理论相结合

新教材强调实例与理论并重, 有“地”有“理”, 但新教材在叙述基础理论时, 有些描述太纯粹或解释不全, 理性欠强。例如在教材必修Ⅰ第45页的图2-25解释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三者关系, 但在图中出现论“湍流输送”“潜热输送”这两个陌生的概念, 图下也没有注释。这些专业名词、地理概念、地理理论知识没有足够的材料说明或是具体的事例和典型案例作为依据, 不能很好地起到增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兴趣的提高。如果教材对事实材料和实际应用事例通俗易懂地说明其指导作用、原理和规律等, 学生就很容易掌握和应用了, 也有助于巩固和加强地理知识的理解能力。在这方面, 新教材还有些欠妥。例如必修

看图理解有限, 太难, 不实际, 可以不用引入。另外, 新教材在必修Ⅰ第一章关于“磁暴”现象的解释和其他文献的解释也存在较大的歧义。

四、教材处理灵活、统一

浙江省各市县经济文化水平发展不同, 师资力量、学校基础设施条件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对人才要求也更加多样化, 这对我们的新课程提了更高的要求, 更加要求我们的课程和教材要多样化。湘教版教材在教学大纲上基本统一的前提下, 考虑到地区差异和实际生活的需求, 在内容编写上更加灵活。在教材内容上注重普遍性, 让教师们都能够教得了, 大多数学生能够学得好。湘教版地理教材的编写非常具有自己的特色风格, 这也是我们采用的一个重要原因。它不仅遵守全国地理教学大纲的统一要求, 在内容上更加多样化、新颖化、生活化, 有的内容还很有探索性、不定性, 虽远在大纲之外, 但基本还是符合大纲要求。教学内容弹性化, 各个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和理解在教学上游刃有余地安排课时, 做到因材施教, 发挥学生的特长, 增强学生的学习趣味性。

五、教材中图文和活动的处理

我们的地理课本主要由正文、图例说明和活动阅读等组成。正文是以文字的形式讲解知识, 本教材保留了课文内容的科学性、严谨性和语言的简洁性等特点, 在内容上增加了知识的可读性、趣味性和广泛性, 使有的问题抽象化, 有的问题具体化。例如, 课文设正文、注释、阅读材料、选学内容等部分, 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 对学生灌输得少了, 重在启发。湘教版地理教材的图例说明占据了课本的大量篇幅, 突破了以往的比例, 大篇幅的图片说明发挥了“图”的图文并茂, 以图代文、以图引文、以图释文、以图析文, 对老教材是一种突破。例如20世纪50年代的鲁尔区和20世纪90年代的鲁尔区的对比图, 就直观地表现了其差异的变化。课文中的活动题型多样, 增加了探究性题目, 还课外活动以应有的地位。在编排位置方面比较灵活, 各种活动穿插于教材的各个环节之中。

六、知识和能力的结合

高中地理新教材对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的处理能做到相辅相成。随着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地理能力才有发展的基础和机会, 无知绝对谈不上有能力。新教材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正文、阅读或选学材料等方面都始终为学生的创造性提供基础知识。例如活动中新颖的设问、全新的理论、独特的景观、争议的理论、不定的说法都激励着学生去勇于思考、大胆设想。在阅读中让学生亲身参与地理问题的分析, 并作出合理的决策,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又锻炼了他们研究和解决实际生活中地理问题的能力。这是新教材的一个亮点。

总之, 高中地理湘教版教材的实施过程中有一点缺陷是正常的, 关键是看我们怎么去弥补……

8.高一地理教案 篇八

【关键词】教学策略 高一地理 学习信心

高一处于初高中的衔接期,而这阶段的地理学习却又是整个高中期间地理课程中最难的部分:自然地理要求思维严密,人文地理要求思维全面,这对刚上高中的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很多高一的学生在学习地理时感到头痛,从而地理测试成绩低下,丧失了学习地理的信心。

针对现状,我们如何在高一阶段迅速提振学生学习信心呢?本人就以平时教学中的几点心得和大家一起切磋:

一、地理基本概念的讲述浅显化

因为地理考试没有名词解释这类题型,而且对于不熟悉地理专业术语的高一学生来说这些概念太过抽象,不易理解,所以我在介绍相关概念时不照本宣读,总是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诠释,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譬如讲解“聚落”这一概念,我的介绍就是人们集中居住的场所,主要分二类:农村和城市。相对于书本上“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地的总称,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主要分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长篇累牍的文字,我的说法简单而且少了一个乡村的名词,因为在后面介绍“城市化”概念时,我就直接介绍为:城市人口不断增多的过程。那么城市人口怎么会增多呢?先复习聚落概念,聚落有二类,一是农村,二是城市,讲到这里学生自己就会得出结论了:城市人口的增多一来自于农村人口大量迁入,这和前面讲的我国现阶段的人口迁移方向相吻合,二来自于城市规模在扩大,把城市周边的农村也发展为城市,使本来这些地区的的农村人口也变成城市人口。这样通俗化的概念介绍,即使是学习能力较弱知识面较狭窄的学生也比较容易接受,容易理解,也更容易记住,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会感到实而不繁,听课轻松。教学效果比较显著,特别是以前答非所问的现象大为改善。

二、地理具体理论阐述的实例化

学生对于未知的抽象知识的接受和理解比较慢,对于生活中一些熟悉的现象的解释就容易记住,所以来源于学生周围的生活情境就成为导入课堂,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恰当选择。譬如用水壶烧开水这一生活常识来介绍“热力环流”、让学生回家观察家里抽水马桶中的水如何流淌来介绍“地转偏向力”、用国际时事发生地的时间来介绍“地方时和区时”、用我们所在地的梅雨天气来介绍“锋面天气”、用“诸葛亮借东风”的小说情节来分析东亚季风气候……

行为心理学认为:如果外界输入的信息和自己有较高相关性,就会引起感知者的注意。課堂教学也是如此,如果教师选择的材料内容和学生相关度较高,就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本中有许多案例,有的案例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有一定距离,我们就可以选择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案例替换。譬如在讲授“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时可用“无锡(或者学生所在地)聚落形态的变化”替代“嘉兴聚落形态的变化”这个案例。

教师平时要多积累资料,及时收集各类数据,授课时信手拈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来讲解知识,能很好地化难为易,化陌生为熟悉,这无疑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

三、上课提问的分层化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把“自我实现的需要”作为人最高层次的需要,在课堂上我们就要善于捕捉激励学生的每个机会,引发学生争取自我实现的学习行为。因为学生的各项能力和素质都不尽相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准备不同难度等级的教学提问,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满足自我实现需求的机会。譬如在相关地图解读时,简单的图表我一般叫女生回答,男生归纳;复杂的地图就先让男生分析,几个男生分析的差不多了,再让女生总结,其实就是复述,这样就让空间思维能力相差很大的男女生在地图的阅读能力上都得到提高。同时,我们在设置问题时,可层层分解,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譬如,“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是必修1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可以通过层层设问,层层推进,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①根据热力环流,全球大气形成怎样的环流模式?②由于地球自转,地面大气受三个力作用,高空大气受二个力作用,全球大气又会形成怎样的分布状况?③考虑到太阳直射点不会一直在赤道,那么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又作如何移动?④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是地面,而这个地面是指地球表面,地球表面海陆分布不均,大气受热状况肯定不同,那么气压低和风带的分布要受影响吗?南北半球的分布又有何不同?这样边画图边设问,层层推进。

四、课后练习精简化

课后练习是对课上所学知识的巩固,也是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及时反馈。现在我们每本书基本都配备一本配套练习册,配套练习册上的题目偏多,而且综合性要求偏高。高一主要应该打好基础,综合性练习可以放到学测复习阶段去做,所以我一般只布置一些学生力所能及的基础性的、典型性的选择和判断题,学生不用花费很多精力,同时正确率又高,提振了学生学习地理的信心。

自信是打开成功大门的金钥匙,只要让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感兴趣,对教师能带大家学好地理充满信心,对自己学好地理感到不成问题,那么还有什么能阻挡学生迈向成功的步伐呢?

【参考文献】

[1] 张邦贤. 高中地理分层教学策略研究[J].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61).

9.高一地理教案 篇九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我国位于两大地震带上

主要地震带:

东南部的台湾省和福建沿海

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

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

西北的新疆、甘肃和宁夏

――北京位于我国主要的地震带上

――我校位于八宝山一衙门口断裂带上

二、火山的分布

三、泥石流

小资料

近几十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

1966年3月8日5时29分河北省邢台地震,震级6.8级。

1966年3月22日16时11分河北省邢台地震,震级6.7级。

1966年3月22日16时19分河北省邢台地震,震级7.2级。

1967年8月30日12时22分四川省炉霍地震,震级6.8级。

1969年7月18日13时24分渤海地震,震级7.4级。

1970年1月5日1时42分云南省通海地震,震级7.7级。

1972年1月25日10时06分台湾省东边海中地震,震级8.0级。

1973年2月6日18时37分四川省炉霍地震,震级7.9级。

1974年5月11日3时25分云南省昭通地震,震级7.1级。

1975年2月4日19时36分辽宁省海城地震,震级7.3级。

1976年5月29日20时23分云南省龙陵、潞西地震,震级7.5级。

1976年5月29日22时00分云南省龙陵、潞西地震,震级7.6级。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河北省唐山地震,震级7.8级。

1976年7月28日18时45分河北省滦县地震,震级7.1级。

1976年8月16日22时06分四川省松潘、平武地震,震级7.2级。

1976年8月23日11时30分四川省松潘、平武地震,震级7.2级。

1981年1月24日05时13分四川省道穹地震,震级6.9级。

1985年8月23日12时41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什地震,震级7.4级。

10.高一地理教案 篇十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地理必修1人教新课标

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学案

一、重点和考点

(一)课程标准

1、了解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表现形式,理解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方式。

2、说明外力作用的形式及其相互关系,识别外力作用形成的不同地貌。

3、分析内力、外力作用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来分析地壳变动,学会用运动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来辩证地分析地表形态的变迁。

4、结合实例,分析一个区域的内力作用、外力作用的形式和它们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5、建立内力和外力辩证统一,共同塑造地表形态的观点。

6、理解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过程及其对陆地环境的影响。

7、通过大量的实例分析,在掌握地质作用和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二)考试说明

1、地壳物质循环。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二、主干知识梳理

(一)内力作用

1、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主要是。它主要表现为、、。

2、按照地壳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可将其分为 和。水平运动使岩层,常形成 和 ;垂直运动使岩层,引起。就全球规模的运动而言,地壳的运动以 为主,以 为辅。

3、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

(二)外力作用

1、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主要是。它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主要有、、和 四种方式。

2、在、和 等因素的影响下,或 的岩石经常发生 和,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这种作用叫。

3、、、等在运动状态下对地表岩石进行破坏,叫 作用,常在原地形成 地貌。

4、作用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了大量物质。

5、外力作用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岩石圈的岩石可以分为、、三大类。

2、岩浆喷出地表 形成岩浆岩;裸露地表的岩石受到、、和 作用,形成 岩;已形成的岩石在一定 和 作用下发生 作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岩石深处发生 作用,又成为新的。这个过程称为。

三、典型例题解析

例一 2007重庆卷 春分日重庆太阳高度角最大时,H大洋某岛屿正好日出。此时,两架飞机从该岛同时起飞,甲沿经线向南飞行至南极点,乙沿纬线飞行一圈,则甲比乙穿越六大板块的数目

慧通教育网 慧通教育网

A.多1个 B.多2个 C.少1个 D.少2个

例二 2007四川卷 下图是我国某山脉东、西坡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

结合图例,推断甲处岩石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是

A.沙漠 B.沼泽 C.海洋 D.苔原

例三 2007四川卷 图13 所示为风力浸蚀作用形成的自然景观。在图12 中的①、②、③、④ 四地,可能见到这种景观的是 地。观赏该景观时,为了获得特定的形态奖感,从旅游娥观欣赏的角度看,关键在于。(4 分)答案 ③ 选择观赏位置(距离或角度或观赏点)

例四 2007山东卷 下图为某地地质地貌剖面示意图。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是 A.①处的地表形态主要是风蚀作用的结果 B.②处的地貌形态主要是由崩塌作用造成的 C.③指示的岩层分解面曾遭受过风化作用

D.④指示的岩层弯曲现象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例五 2007海南卷 下图示意某地的沉积岩层与火成岩体的相互关系。回答1~2题。

1、各岩层、岩体的生成时代按由老至新的顺序依次是

A.火成岩

1、沉积岩

1、沉积岩

2、火成岩

2、沉积岩3 B.沉积岩

3、火成岩

1、火成岩

2、沉积岩

2、沉积岩1 C.沉积岩

3、火成岩

1、沉积岩

2、火成岩

2、沉积岩1 D.沉积岩

3、沉积岩

2、火成岩

1、火成岩

2、沉积岩1

2、喷出地表的火成岩为喷出岩,没有喷出地表的火成岩为侵入岩,图3中

A.火成岩1为喷出岩

B.火成岩2为喷出岩

C.火成岩

1、火成岩2都为喷出岩

D.火成岩

1、火成岩2都为侵入岩

例六 2007江苏卷 右图为我国江南园林小景。读图回答1 一2 题。

1、图中的太湖石是由石灰岩组成,其玲珑剔透独特形态的形成原因是 A.风力侵蚀作用 B.岩浆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变质作用

2、江南园林中常用太湖石构景,形成奇峰怪石的山景。这种山景属于

A.喀斯特地貌景观 B.水文地理景观图 C.地质地貌景观 D.人文景观 例七 2007广东卷 下列选项与下图中①、②最符合的是

慧通教育网 慧通教育网

A.风化作用、外力搬运 B.风化作用、内力塑造

C.侵蚀作用、人类活动

D.侵蚀作用、外力搬运

例八 2007上海卷 不同的岩石具有同的成因,可能藏有不同的矿产资源。1.贮煤地层的岩石类型,一般是

A.侵人岩 B.喷出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2.花岗岩、砂岩和石英岩分别属于

A.变质岩、岩浆岩和沉积岩

B.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

C.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

D.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3.正确反映三大类岩石互相转化的模式图是

A B C D 例九2007上海卷 2007 年4月2日,南太平洋所罗门群岛附近发生8级强烈地震。该群岛发生的地震与其所处的板块位置有关,该群岛位于 板块与 板块交界处。该地震发生后,澳大利亚当局立即关闭东部海岸的海滩旅景点,以防(灾害)侵袭。

印度洋(1分)太平洋(1分)海啸(1分)

四、达标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地质灾害中,主要由外力作用导致的是()A、印尼大地震 B、印度洋海啸 C、云南东川泥石流 D、夏威夷的火山喷发

据《科技日报》报道:西部大开发调研组于2001年秋在河西走廊的调研中发现了一处面积约100平方千米、形状特殊的花岗岩地貌类型。该处花岗岩岩华丽表面千疮百孔,形如蜂巢,“蜂巢”组合在一起,如流云翻滚,仿百兽飞禽。伟硕岩体已被掏蚀得薄如蛋壳。花岗岩岩体绵延分布百里,相对高差百米左右。据分析,此处的花岗岩体的外围出露的是距今5亿年至4亿年的奥陶纪和志留纪的沉积岩地层。阅读上述材料回答2-4题。

2、造成这种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岩浆活动 B、风力侵蚀 C、风力沉积 D、流水侵蚀

3、关于此处花岗岩与沉积岩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花岗岩先形成,沉积岩石后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B、沉积岩先形成,花岗岩后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C、花岗岩和沉积岩同时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 D、根据材料无法判断

4、下列地貌与材料所述的“蜂巢”形成作用相同的是()

A、沙丘 B、火山锥 C、冲积扇 D、蘑菇石

5、下列四种地质现象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A、U形的冰川谷 B、夏威夷群岛的形成 C、我国西北地区的移动沙丘 D、桂林山水的形成

慧通教育网 慧通教育网

6、下列地貌与形成连线正确的是()

A、黄土高原沟壑纵横——风力侵蚀

B、云南的路南石林——流水侵蚀

C、华北平原——地壳下沉后流水冲积作用

D、挪威的峡湾海峡——流水侵蚀

7、造成埃及“狮身人面像”严重缺损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流水侵蚀作用 B、风化和风蚀作用 C、喀斯特作用 D、海蚀作用

8、下列平原中,主要由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A、东欧平原 B、严马孙平原

C、密西西比平原 D、印度河—恒河平原

9、新月形沙丘地貌可能分布在中国的()

A、云贵高原 B、塔里木盆地

C四川盆地 D、珠江三角洲

10、下图反映了沙丘构造情况,请指出哪一幅是流动沙丘构造图()

11、沉积物颗粒不分大小,杂乱堆积,主要发生在()

A、河流冲积扇 B、黄土沉积 C、海岸沙滩 D、冰川沉积

12、下列地质名称,按形成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变质岩 ②岩浆 ③岩浆岩 ④沉积岩 ⑤沉积物 A、①②③④⑤ B、⑤④③②① C、②③⑤④① D、③①②④⑤

(二)综合题

1、读下图所示三种地貌,回答下列问题。

(1)A图地貌为 地貌,它是由 作用形成的,图中①是 ;②是 ③是。

(2)B图地貌是 地貌,它是由 作用形成的,主要分布在 地区。(3)C图地貌为 地貌,其原因是 岩石,受到含有 的水的 作用而形成,图中 ①是 ;②是 ;③是。

2、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岩石圈物质循环运动的四个组成部分:A ;B ;C ;D。

(2)D和E均属于(岩),其中E又称为。

(3)C经过 作用转化为D;B经过 作用转化为C。(4)图中属于内力作用表现形式的有、、。

五、能力提高

1、考题1(2005年广东地理卷)下列地形中,主要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三角洲平原 B、大陆架 C、黄土高原 D、沙丘

2、考题2(2005年上海地理卷)下列岩石中,有可能都找到化石的一组是()A、花岗岩、玄武岩 B、石灰岩、砂岩 B、C、石英岩、大理岩 D、大理岩、石灰岩

3、考题3(2005年广东地理卷)喀斯特峰林、孤峰平原地貌()

慧通教育网 慧通教育网

A、是流水机械作用的结果 B、是化学作用的结果

C、形成于热带、亚热带湿润的石灰岩地区 D、形成于各地带的石灰岩

4、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图地貌为 地貌,它是由 作用形成的;A图中①是 ;②是 ③是。

(2)B图地貌是 地貌,它是由 作用形成的,主要分布在 地区。(3)(3)C图地貌为 地貌,该地貌在我国分布最广泛的地区是 高原,该区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成因主要是。

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地貌类型主要分布于我国的 地区,其成因是。(2)图中乙为流动沙丘,则该地的盛行风是。

(3)图中A、B、C所代表的三种岩石,年龄由老到新排列的顺序是。(4)根据图示,该区发生的地质作用中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

(5)如果B岩层为石灰岩,则当地地质勘探部门睚勘探优良建筑材料时,应把 作为重点勘探内容。

六、课后反思

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1、A

2、C

3、B

4、D(此处沉积岩先形成,后来岩浆侵入,形成花岗岩,之后,经长期的风力侵蚀,花岗岩出露地表。)

5、B(U形冰川谷是冰川狼子野心蚀作用形成的属外力作用;夏威夷群岛是火山岛,是火山喷发形成的;我国西北地区的移动沙丘是风力的搬运和沉积作用形成的;桂林山水属于喀斯特地貌,是水的溶蚀作用而成的,都属外力作用。)

6B(本题主要考查地貌的成因。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是由流水冲刷形成,因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加之夏季多暴雨,流水侵蚀而形成的。华北平原是由河流冲积而成;挪威的峡湾海岸是由于冰慢作用而形成

7、B

8、A(根据世界主要平原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进行分析;东欧平原纬度较高,受冰川侵蚀作用明显。做该题可用排除法,严马孙平原、密西西比平原、印度河—恒河平原均为河流冲积平原)

9、B(考查地貌的成因。新月形沙丘主要分布在我国降水少的西北地区,如截里木盆地、准噶乐盆地)

10、A

11、D

12、C(地球内部的岩浆,经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岩浆岩受到流水、风、冰川海浪等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形成沉积岩。同时,这些已生成的岩浆岩、沉积岩由于地壳运动,进而藏在地下,在一定温度和压力等作用下发生变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发和重熔再生作用,又成为新的岩浆。)

慧通教育网 慧通教育网

一、综合题

1、(1)冰蚀 冰川侵蚀 冰斗 角峰 冰川谷

(2)风蚀蘑菇 风力侵蚀 干旱沙漠

(3)喀斯特 可溶性 二氧化碳 溶解、冲刷 钟乳石 石笋 石柱

2、(1)沉积岩 变质岩 岩浆 岩浆岩(2)岩浆岩 喷出岩

(3)冷却凝固 重熔再生(4)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地壳运动

11.高一地理教案 篇十一

1 充分利用地图进行教学。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具,又是一种特殊的地理教科书,学生可以从地图上直接获取许多地理知识。所以说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因此教师可借助地图强化学生记忆。例如,学习非洲的气候时,学生对热带草原气候缺乏感性认识,难以区分干、湿两季的特点。教师可以用“热带草原景观图”指导学生观察干、湿两季的自然景色:湿季时,草高茂盛,稀树(典型树木:金合欢和波巴布树)青翠,成群结队的动物中,长颈鹿昂首挺胸,遥望葱绿辽阔的大草原。干季时,草类凋零,树叶凋落,动物迁徙,草原呈现一片枯黄荒凉的景色。通过观察挂图,再联系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让学生认识到那里处在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下(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沛;干季受信风带控制,降水较少),进而帮助学生理解干、湿季节交替的原因,掌握热带草原气候的分布规律及特点。

2 认真设计黑板略图,提高地理教学效果。在地理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设计地理略图进行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视听结合、头脑并用、思维集中、印象深刻、便于记忆,而且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长江的内容时,我在黑板上绘制了长江干流略图,从长江的发源地绘起,一直画到人海口处。先画干流,给学生讲干流像两个不规则的英文字母“V”和“W”,然后讲到哪里就画到哪里。首先讲上、中、下游的划分,把宜昌和湖口两地名称用红色粉笔标在干流上;其次講长江的支流,用蓝色粉笔从西向东画出主要支流,边画边讲哪些支流在上游、中游、下游;最后讲长江上、中、下游的特征,并标注在适当的位置上,如上游“水流湍急,水力丰富”,中游“河道弯曲,支流湖泊众多”,下游“江阔水深,便于航运”。这样有“形”有“意”,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地理略图不是呈现静而是动的感觉,可以着重体现事物的特征,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力,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引导学生多动手画图。图是地理学的灵魂。掌握了图,地理就学好了一多半。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应利用教学挂图、课本插图和学生填充图册进行地理知识的讲解,还要逐步教会学生如何读图、识图、填图的技巧和方法。这就得让学生多练,在学中练、在练中学。例如讲亚洲时,我在世界地形图(东西半球图)上先明确指出亚洲的轮廓,随后让学生参照教学图、书中插图,在填充图上用醒目的红笔描出亚洲的轮廓。待学生描出后,我再在挂图中指出北极圈、北回归线和赤道三条线的位置,让学生用蓝色的笔填出这三条特殊的线。这样,亚洲的经纬度、位置范围就被清晰地展现在上述所画的图之中了。接着再加以引导,学生就会总结出亚洲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赤道穿过其南部,地跨寒、温、热三带。最后再利用亚洲地形挂图,用同样的方法带领学生填出印度洋、北冰洋、苏伊士运河、乌拉尔山、欧洲和大洋洲。这样他们就会很轻松地总结出亚洲北、东、南三面临海,西南面接欧洲大陆的海陆位置。通过这样的教学,亚洲的地理位置在学生的头脑中就非常清晰了。

4 采用易记歌诀、谚语、顺口溜等方式识记图。由于地理学科有一定的规律性,为聪明的学生所不以为然;又由于它具有综合性,为中下水平的学生所畏惧。所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地理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兴趣是人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有人说,当学习充满乐趣时,才更为有效。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主动探寻。深入研究;有了兴趣,负担也就不存在了。教学中抓住区域地理相互联系的规律,编成简短明快、朗朗上口的歌诀,学生就会颇感兴趣,记忆较快。适当引用民谣、谚语进行教学,通俗易懂且有趣,并且能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引用“早穿皮袄午穿纱,晚上围着火炉吃西瓜”讲解我国西北地区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这样的教学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引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描述黄河奔腾咆哮,滚滚东去的气势。讲解长江时,为描述三峡滩险、流急、景色奇美,可吟诵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短短四句,把学生带入了奇妙的意境,秀丽风光一览无余。

短小精悍的成语也能为教学增辉添彩。如“沧海桑田”描述了地壳的运动;讲冷锋过境时,形容天气用“风雨交加”;讲地球运动时用“斗转星移”;讲海陆间循环用“百川归海”。这些成语准确、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地理现象,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12.水平五(高一)《耐久跑》教案 篇十二

本课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结合水平五学生的特点, 进一步开发耐久跑教材, 通过游戏、比赛、探究体验等方式组织教学, 以“寻宝”、“赏宝”、“6分钟折返跑”等活动为载体, 在互动交流中学会锻炼方法, 掌握运动技能, 获得成功, 让每一名学生“笑着流汗, 超越自我”。在技能教学的同时渗透德育教育, 使学生树立团结互助、勇于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二、教材分析

耐久跑是田径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能有效发展体能, 为其他运动项目的学习和开展奠定基础。其技术相对简单, 但持续时间较长, 能有效地提高心肺功能、增强意志品质, 是培养“终身体育”的有效途径, 耐久跑也一直被列为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必测内容。同时, 耐久跑也是“学生最怕上, 教师最怕教”的课, 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度研究教材与教法, 最大化地激发学生耐久跑的兴趣, 让学生在快乐地奔跑中学会监控运动强度, 体验各种跑的方法, 有效发展体能。

三、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对象是水平五的高一田径必修班的学生。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 已基本掌握耐久跑的技术动作, 但学生抗挫折的意志品质较弱, 对正确运用耐久跑技术及合理分配体能的能力还有待加强。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 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但对耐久跑相对枯燥的运动常常敬而远之。本课教学从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等方面入手, 使学生学会科学锻炼的方法, 达成靠努力和奋斗赢得成功的目标, 实现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目的, 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困难和挫折。

四、教学流程

身体总动员:热身运动→螺旋跑、徒手操、跑的辅助练习→“听数抱团”游戏→探究体验:合作学习→测试脉搏→团队“寻宝” (寻找16个卡片) →集体“赏宝” (探讨锻炼方法) →“6分钟折返跑” (进一步改进动作, 挑战自我) →意念放松:拉伸肌肉, 恢复身心→总结点评:回放精彩学练片段、游戏情境, 分享合作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试教感受:

研读教学设计实践高效课堂—试教水平五《耐久跑》体会

经认真研读本教案并通过课堂教学, 发现教案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及组织形式, 将耐久跑技术教学与适宜运动强度相结合, 将体能练习与学生兴趣的激发相结合, 将安全预设、情感教育与技能目标的达成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同时, 真正地将课堂的时间与空间交还给了学生, 是一例务实有效的课堂教案。下面基于本教学设计的课堂教学反思如下:

一、研读教学设计, 领悟教学意图

拿到教学设计后, 在认真学习、研磨的基础上, 组织区内高中体育学科基地的核心小组成员认真研读教学设计, 加以分析研讨, 对课的指导思想、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以及课的流程等方面进行认真地研究、探讨与分析。本教学设计从整个教学过程来说, 紧紧抓住主教材-耐久跑的技术及运用, 无论是准备部分, 还是基本部分主教材的学习、“课课练”以及最后结束部分的放松练习等, 都充分考虑了与主教材的关联性。通过团队“寻宝”中的跑姿及跑速的变化、定时往返跑中速度与距离等方面的不同要求, 在保证跑动距离、时间及运动强度的前提下, 注重耐久跑技术的学习及在实践中的有效运用, 在教学的方法与策略上加强对学生的兴趣激发;团队“寻宝”是以定向越野跑的组织形式, 通过任务单的变化要求, 控制运动量的同时, 注意学生体能的分配及安全的有效监控。在教学过程中, 设计者通过教材的自身功能、教学手段及过程性的评价与激励, 将情感教育有效地渗透到耐久跑的技能教学过程中。从教材的功能、作用及前后逻辑关系等角度进行分析, 本教案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把握得当, 从教学对象的现有技能储备、应有的学习基础, 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 本教案力求做到充分了解学生, 让每一位学生在努力学习后能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学手段实之有效, 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能够让学生通过练习有效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二、依照教学流程, 体会教学效果

笔者与团队组织实施课堂实践教学, 为了力求教学设计的常态效果, 先后选用了4个高一自然班级进行了课堂教学实验, 通过观摩及数据测试, 得出了如下的结果。

1.通过对课堂教学的练习密度及运动负荷等检测, 本课的练习密度在组织有序的情况下, 练习密度能够达到预定的目标,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能够通过自测脉搏来调整自己的运动强度。

2.让学生“笑着流汗、超越自我”的指导思想在练习过程中得到充分验证。无论是哪个班级, 学生的参与率都较高、兴趣都较浓, 不断超越自我。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能够积极按照任务单中的要求来进行练习, 能够运用教师传授的测试脉搏的方法, 适时监控自己的运动强度, 保证个体运动的安全。学生始终如一地以团体为单位, 通过加油、击掌等有效的激励方式来为同伴加油、为自己鼓劲。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 每名学生都体现了永不言败及积极向上的精神, 特别是在最后的定时折返跑中, 学生能尽可能地向更远的距离目标跑动, 并保证不掉队, 提高长距离跑的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主要是通过活动任务单及教师的适时提醒与指导来完成练习的, 学生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来完成学习任务, 体现了体育与健康的课程性质所要求的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 将耐久跑技术及相关的知识融入到相关的练习当中, 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力求真实有效。

4.慢跑、快速跑、弯道跑接直道跑、追逐跑等跑姿及方式的变化, 一是将耐久跑技术合理地运用到实践中去;二是改变传统耐久跑教学的单调、枯燥、匀速无技术含量的学习方式, 通过任务的变化, 有效转移学生的注意力, 减轻疲劳的感觉, 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练习的激情;三是通过跑速、跑步节奏等方面的变化, 明确任务单的要求, 以及结合学生自测脉搏的测试, 有效地将体能在耐久跑中的合理分配落实到学生的练习当中。学生可能出现的极点现象经课前的教学预设, 通过跑的节奏的变化, 将克服极点的知识与方法渗透到具体的练习中, 让学生不仅感受到极点, 更能合理利用跑的技术的变化去克服极点现象。

5.课课练习有实效。学生在练习中能够积极参与并能主动迈向更高的目标, 不断提高长距离跑的能力。最后的放松练习以《父亲》配乐, 通过深呼吸及肌肉的拉伸, 有效地使学生的心率等指标得以恢复, 做到了真放松。以《父亲》音乐伴奏, 也是对学生情感的一个感染过程。

6.在整个教学中, 通过脉搏的自我测试、跑的速度、节奏的变化、跑姿与方式的转变、男女生的不同要求等有效方式, 将安全教学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四个实验班的课堂教学中, 没有发现一例学生出现明显的不适情况。

三、务实教学反思, 构建实效课堂

笔者经反思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 认为本教学设计在以下几点上还有提升与改进的空间。

1.教学场地设置太大, 从课堂的整体教学气氛与效果来说, 还有改进的空间。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 当学生分成四组在整个足球场上进行“寻宝”时, 总体上感觉场面很空, 组与组之间的对抗呈现不明显, 缺少“火药味”, 与团队“寻宝”预设的竞争激烈程度有出入, 导致运动强度因压力的减小而降低。

2.在教学过程中, 考虑到了学生的性别差异, 但对同组内的学生的个体差异考虑还不够, 尽管在练习中学生通过自测脉搏来自我监测运动强度, 但在实践中, 学生可能碍于面子或者在集体荣誉感的影响下, 超量地投入造成运动量偏大, 存在安全隐患;个别学生速度的下降造成整组学生跑速下降, 导致本组的运动负荷量的不足。在制订任务单时可以对个体学生做个说明, 以便保证课的整体效果。

3.练习团队“寻宝”的时间与设计的时间有出入, 通过多次教学实践发现有学生对规则的了解程度及参与的态度, 教学中对学生练习的观察及调控不足。如果在教学设计中将“寻宝”的每个活动或者某段活动的时间在任务单中做个提示, 那么教师与学生都能把握时间与练习的节奏, 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黄继东江苏盐城市盐都区教师发展中心

点评:

“笑着流汗”—试教水平五《耐久跑》体会

王明峰老师的水平五《耐久跑》这节课, 让笔者深深体会到, 原来“学生最怕上, 教师最怕教”的耐久跑还可以这样上, 给笔者很大的启发和感触。在拿到教学设计的第一时间, 通读几遍后感慨万千—新颖、独特、知识量大, 王老师以定向越野跑为依托, 改变形式使其变为课堂练习主体, 说明王老师在“备课”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能够从多角度客观地分析, 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行为特点”让“跑”贯穿始终, 并且在学生“跑”的前、中、后期对学生的身体负荷进行跟踪, 对于一线教师来说, 难能可贵。下面谈谈本人试课后的几点体会, 分享给大家:

一、试教亮点

1.教学设计、组织巧妙、到位。本课试教, 严格按照王老师的教案执行, 效果颇佳, 尤其从教学流程的推进方面, 感觉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就是个“引路人”, 学生会很自觉地跟随着事先设计好的内容向着教学目标完成的可行性方向发展, 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做的只是在学生稍微“迷失”时, 适时“点拨”就可以达到非常好的效果。如, 课前、课中、课后的引导测脉搏, 教师只做1次学生就很容易上手, 学以致用;“寻宝”的巧妙设计, 把“宝物”分散到操场的边缘, 既保证了学生的奔跑距离, 又强调了安全、实效, 学生很容易领悟, 能够看到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笑着流汗”, 看着他们为了自己的“宝物”奔跑着、交流着、追逐着, 也是一种享受;“赏宝”的教学安排很有特色, 在学生跑累的情况下, 进行适时休息, 用“赏宝”来分享, 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使学生懂得更多的知识, 并能够在大脑中建立科学运动的表象, 这是课的亮点所在, 学生在分享中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 最终形成概念性整合;课的最后设计折返跑, 可以说是“分层教学”, 亮点突出, 让学生有自己的选择并且挑战自我, 学生参与度高, 强度也很大。

2.负荷适中。从开始部分的脉搏测试—准备部分的开口螺旋跑、徒手操、辅助练习—基本部分的“寻宝”、“赏宝”、折返跑—结束部分的放松, 试教过程中任意选择2名男生和2名女生进行跟踪测试, 表现结果如下 (以20s为单位时测试) :男生平均—开始72次/分钟、“寻宝”前95次/分钟、寻宝后138次/分钟 (试教者加测:折返跑前108次/分钟、折返跑后150次/分钟、课结束后90次/分钟) ;女生平均—开始75次/分钟、“寻宝”前98次/分钟、寻宝后130次/分钟 (试教者加测:折返跑前115次/分钟、折返跑后136次/分钟、课结束后94次/分钟) 。经以上数据可以得出:男生平均心率约109次/分钟, 最大心率150次/分钟;女生平均心率约108次/分钟, 最大心率136次/分钟。课后观察所有学生的面部表情和状态, 除了流汗和面部较红之外, 其他状况良好, 说明本课耐久跑的负荷适中, 值得推荐, 适合高中阶段教学。

3.学生情况。整节课学生基本都在动态中完成教师所要求的内容, 学生在流着汗、跑着、笑着、探讨着……看他们的表现, 可以体会到, 这样的“耐久跑课”给他们带来了快乐。上好课后, 笔者找了几名学生进行了谈话。教师:“同学们, 这节课累不累?”学生:“累, 看看这汗流的, 哈哈, 不过很快乐, 好久没这么快乐地跑了!”教师:“各位谈谈体会吧, 如, 如果耐久跑单纯地跑800m或1000m等, 你们觉得和这样的跑有什么区别?”学生:“可别那样跑, 跑完会很难受的, 还不如让我去死”;“这样上耐久跑真好, 让我得到了锻炼, 也拉进了同学间的友谊, 平常和我不怎么说话的同学今天都对我笑了。”“以后就这样上跑的课吧, 再多点花样就更好了, 这样跑, 我愿意, 累也值得。”“老师, 感谢你能这样来上跑的课, 原来锻炼也不是很辛苦嘛”……从学生的言语中, 我感觉到了他们的热情, 他们的向往, 他们想要的是什么, 很感谢王老师给了笔者试教这节课的机会。

二、试教建议与探讨

1.教学中教师的组织应该更加明确, 如, 在规定时间内要完成多少张卡片、16个标志筒下面应该放相应的纸张, 分成4大组就应该明确出, 1个标志筒下面放4张卡片 (我是在王老师的场地器材准备中摸索的) 。

2.测试脉搏应该是让学生和教师清楚测量目的和效果, 要有始有终, 既然是1节课, 在折返跑前和折返跑后以及整节课结束后也应该进行测试, 这样才能更好地计算出学生的平均心率, 才能更加明确负荷的侧重点。

3.本节课是高一 (水平五) 的课时, 现在全国各校在课时时间的安排上可能有出入, 如, 我们学校是40分钟1节课, 但王老师给出的课是45分钟1节课, 所以, 在完成基本部分的“量”的问题上会有所不同, 按教学设计, 只能在“寻宝”中进行时间上的调整。

4.本课练习密度是学生全员参与其中, 王老师给出的教学密度是50%, 而笔者实际测出的密度在65%以上。

《中国学校体育》优秀通讯员、QQ群管理员

13.高一地理教案 篇十三

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高中地理,查字典地理网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高一地理学习:高一地理文化地理知识点,希望对大家的地理学习有所帮助!高一地理学习:高一地理文化地理知识点

文化的定义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文化的分类物质文化(工具、技术、生活用具)和精神文化(文学艺术宗教等)文化景观的构成人类的文化留在地球表面上的印记(固定在地表上的人类创造物)。

文化景观的主要特性功能性、空间性、时代性

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文化景观是自然环境的指示物(有一定的局限性)。

文化景观与人文社会环境的关系了解当地物质文化环境(公交汽车站牌)和精神文化环境(地名)文化源地文化事物、文化现象(常点状)和文化系统(常面状)最初产生的地方

文化区的空间特点范围有大有小、边界有实有虚、不一定与自然区重合有关文化概念的关系文化事物文化综合体(汉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系统(中华文化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级划分地区(东部农业、西南农业、西部游牧)亚区副区

上一篇:标准版药房转让合同下一篇:送给老师春节的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