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共16篇)
1.西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篇一
大连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本科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实施方案
2003年9月
为落实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计划,切实搞好本 科阶段(专科起点)各项教学工作,保证教学质量,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根据教育 部《关于开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研究工 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教学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胜任 文化、宣传、教学、管理等工作,具有较宽阔的文化视野和创新能力,综合素质良好 的汉语言文学实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的业务培养要求:能正确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语言、文学的基本 原理,能较扎实地掌握汉语和文学的基础知识并具有相邻学科的有关知识,了解本学 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具有较强的文学分析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能阅读和检索 古典文献,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二、招生对象
本专业招收具有国家承认的国民教育系列汉语言文学专业(相同或相近专业)的 大学专科以上学历者。大连电大主要招收中小学教师及教育系统的管理人员。
三、教学模式与教学媒体
(一)教学模式
1.设计原则: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研究的需要,充分发挥 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手段的功能,实现由封闭教育向开放教育的转变,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 生为中心的转变。
2.模式构想: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本科阶段 培养目标及业务培养要求,利用学校提供的文字教材,音像教材(包括VCD)、CAI课件(包括网络版)等教学媒体和学习资源,开展个体化自主学习,教师通过面授辅导、函 授辅导、网络教学、网上讨论板、电子信箱(E一MAIL)、VB1、电话和双向视频系统、电视直播课堂等教学手段提供学习支持服务。
(二)教学媒体
1.教学媒体的类型、功能及其内容
(1)文字教材
文字教材是各门课程教学媒体的核心,在整个教学媒体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是传递教学信息及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基本依据。文字教材全面提供课程教学与学生自 学所需要的各种基本信息。不仅明确课程的教学要求,系统阐明课程的教学内容,而且 为学生提示学习方法,介绍和提供必要的教学参考资料。
(2)音像教材(含VCD光盘)
音像教材(含VCD光盘,下同)是对文字教材内容的进一步阐释与必要补充。起到加强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的作用。它与文字教材内容密切关联,但不
是简单重复。主要用于解决学生自学较为困难,需要教师加以归纳、概括、提示或者解 释的问题。音像教材一般采取重点讲授或者重点辅导方式组织教学内容。音像教材的形 式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适当确定。适于利用画面形象的内容,使用录像方式;通过录音 方式即可达到教学目的的,即使用录音方式。
(3)CAI课件(含网络版)
CAI课件即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是对文字教材内容的分解与细化,起到帮助学 生自学,加强学生自我练习与检测的作用。
CAI课件的内容与文字教材内容紧密配合。它是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多角度分解与 细化,为学生提供利用计算机及网络开展个体化、交互式学习的途径,方便学生自主调整 学习节奏,强化学生的自我练习与检测。
2.学习支持服务
(1)面授辅导
面授辅导一般由大连电大及所属各分校组织实施,大连电大接受中央电大相应的 指导。必要时大连电大组织对课程的巡回视导。
各门专业课程安排的面授辅导,主要是由教师解答学生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疑点问题,并着重从学习方法上指导学生。通过师生之间面对面的教学与交流,达到启迪思维、理解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面授辅导时间不宜过长,每学期每门课程一般可掌握在30学时左右。
面授辅导的教师应当具备相应资格和能力。面授辅导的方式及时间可参考各课程实 施细则安排。
(2)函授辅导
函授辅导由中央电大和大连电大共同组织实施。函授辅导形式为报刊、信件。函授 辅导的内容主要包括:学习方法指导,课程重点、难点、疑点阐释,练习与自测,学科发展 动态介绍以及期末复习指导、问题解答等。必修课程及限选课程的期末复习指导意见由中央 电大统一编制下发。其他课程由大连电大下发。
(3)VBI
利用VBI接收技术,接收大量不断更新的电大教育、教学信息,并随时下载信息。VBI信息内容由中央电大制作提供,大连电大负责资源的收集与使用。VBI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学信息、课程辅导、自测练习、期末复习。
(4)电话和双向视频系统
中央电大与大连电大设立教学热线电话,及时进行教学信息反馈。中央电大汉语言文 学本科教学热线电话:66412233转1218或1219。中央电大与试点单位开通双向视频系统,可以进行师资培训和疑难问题的实时讨论。大连电大的教学热线电话:(0411)4337103E-mail:zwx@dlrtvu.edu.cn
(5)电视直播教学
中央电大每学期组织两次以上电视直播教学,大连电大组织收看。电视直播教学节目由 中央电大负责制作,主要内容有教学信息、疑难问题解答及专题讲座。电视直播教学与双向视频系统相互融合、互为补充。
(6)网络教学(包括网上讨论、电子信箱等)
为配合电大开放教育的教学改革,我们确定以中央电大为中心,以大连电大为依托,在已有硬件的基础上,借助电大在线的教学平台,建立虚拟校园。利用各校的校园网和多媒 体教室,以因特网为媒介,以各种网上课件和教学信息网页为主要教学媒体,通过网上讨论,E— mail等网络信息传输手段,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中单向传播和师生交互不畅的局限,为学生、教师提供一个在线自主学习与个别化教育的环境。逐步形成一个以学生为中心,师
生可以交互反馈,具有丰富教学资源与较为完善的网络教学支持服务体系的网上教学模式。学生可根据自身学习需要,通过电大在线教学平台,大连电大网站,了解教学内容,并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自主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确定学习内容,独立练习、完 成作业。通过网上讨论园地和电子信箱向老师或同学提出问题,也可以参加网上讨论会。通 过复习和自我测试对学习进行自我评价,并及时调整学习计划,从而完成学习过程。教师通 过网络组织教学,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服务,利用网上讨论系统或电子信箱对学生进行实时 或非实时的辅导、答疑,针对学生的问题提出建议,通过网络开展师资培训。教师还应参 与课件的设计等工作。电大在线将紧跟教学进度,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尽可能多 地提供学习资源,拓展学生视野。形式上力求生动,简约、实用。
四、关于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一)教师队伍的配备
大连电大建立健全教师队伍,负责本地区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每门 专业课程均应配备符合学校规定的专职责任教师和兼职任课教师。
(二)教学媒体的编制与使用
1、必修课程和限选课程的教学媒体由中央电大负责组织编制,选修课的教学媒体由大连电大负责组织编制,或选用中央电大所提供的统设服务课。
2、教学媒体编制人员的资格、能力等应当符合中央电大关于教材建设的有关规定。
3、自开选修课的主要教学媒体,应在开课前将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或教学实施方案及相应的教材样本提交给主管校长审核,再由中央电大进行审查评估,优秀者在电大系统推荐使用。
(三)教学全过程控制
1.教师培训大连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责任教师、任课教师必须参加培训。中央电大负责组织对必修课程及限选课程的教师培训;大连电大负责组织对本地区辅导教师的培训。师资培训的形式视情况适当确定。每学期召开课程培训会或教研会至少一次、也可以通过网络、双向视频系统或者下发培训资料等方式进行。师资培训的内容包括教学要求,阐释课程重点、难点,介绍多种教学媒体的使用以及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方法、考试的方式等。
2.学习指南
学生入学时大连电大对学生所学专业内容、课程设置、学习计划、学习方法进行指导。每门课程开课前,大连电大的责任教师给予必要的课前指导。课前指导的内容包括课程的总体设计、教学要求、教学媒体及手段使用、学习方法、考试要求等。
3.集中辅导
中央电大通过电视直播教学、双向视频、网络教学系统以及函授等方式对必修课程和限 选课程的疑难问题进行集中辅导。各门课程每学期按照课程实施方案进行。大连电大及时利用媒体将教学信息传递给教师和学生。
4、平时作业
各门专业课程均应安排四次以上的平时作业。统设必修课程及限选课平时作业由中央电大统一安排,并定期定点抽查。平时作业通过网络或函授、报纸等渠道加以布置。大连电大负责落实本地区所管的平时作业工作,并组织作业批改和成绩核定。平时作业的形式视课程内容具体确定。一般可采取小论文、专题讨论、综合测验等方式。平时作业的成绩按百分制记载。小论文与专题讨论的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等评定,未完成作业者,均记为0分。平时作业的成绩均计入总成绩,四次作业成绩的平均值按20%的比例折算计入课程总成绩。其中必修课必须含中央电大统一布置的作业成绩。
5、课程考核
各门专业课程的考核均由形成性考核与课程终结性考核共同组成。两者所占比例分别为
20%和80%。无形成性考核成绩者不能参加课程终结性考核。必修课程和限选课程的课程终 结性考核一般实行闭卷考试,个别课程采取开卷形式进行考核,必修课程由中央电大统一组织命题。选修课由大连电大统一组织命题。汉语言文学各门课程考试试卷均采用百分制。卷面成绩按80%的比例折算计入课程总成绩。形成性考核的折算成绩与卷面折算成绩之和满60分者视为达到课程考核及格标准,可取得相应学分。考试试题的题型视课程的性质及特点具体确定,一般有:填空题、名词解释题、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等。命题人员须具有较高的本学科专业水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具有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6、巡教巡考
中央电大负责组织对各试点单位的教学及考试工作进行巡视,检查平时作业及实践环节 教学安排,掌握教学信息反馈情况。大连电大将不定期进行教学视导。
五、关于专科必修专业课程的补修问题
非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及专科毕业的学生,参加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阶段学习时,必须 补修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等专科 阶段必修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相近专业学生已修过“中国文学”、“简明现代汉语” 者,还需适当补足教育研究方法等部分知识。已取得自考相关课程成绩并通过者,分数的计载执行教务处有关规定。如果选学师范方向课程群的学生,未修过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科学研究方法和自然科学基础等专科阶段课程的学生,要补修上述3门课程。
大连电大制订实施性教学计划时,对专科必修专业课程的补修作出明确规定,补修专科 必修专业课程的时间、形式及考核方式等由大连电大根据本校实际和学生状况确定以自学为主,集中学习为辅,随课程内容有目的补习,有补习考核。
六、关于集中实践环节
1.本科阶段学生均应参加集中实践环节的活动。
2.中央电大统一制定集中实践环节的基本要求,大连电大制定实践环节实施
意见,各分校具体组织实施。
3.集中实践环节的成绩合格者可取得相应学分。未取得集中实践环节学分者不得毕业。
4.集中实践环节的时间一般应安排在学生基本学完专业所规定的课程并取得学分之后。
5、实习基地以校外中小学实践基地为根本,以学生所在工作单位(学校)为依托,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相结合。完成5000字实习报告。内容可以是文学、教学和秘书方面。
七、关于毕业论文
1.本科阶段学生均应撰写6000字以上的毕业论文。
2.中央电大统一制定毕业论文工作的基本要求,大连电大具体组织实施。中央电大对毕业论文工作进行检查、指导。
3.毕业论文的成绩合格者可取得相应学分,未取得毕业论文学分者不得毕业。
4.毕业论文的撰写时间应安排在取得规定的课程学分之后。
八、关于学位
学生必修课平均成绩75分以上,选修课平均成绩70分以上,毕业论文的成绩良以
上,其他条件符合学位申请条件者,经本人申请,专业综合考试和外语考试合格者,可获得北京大学颁发的北京大学成人教育学院的学位证书。
大连电大文法系
2.西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篇二
1 师德滑坡原因分析
1.1 对自身要求过低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师要成为道德卓越的人, 要做学生的表率;教师要充分了解自己职业的社会意义, 无限热爱自己的工作。”然而, 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自身要求过低, 过分追求个人名利, 处事庸俗, 作风散漫, 组织纪律性差, 缺乏敬业精神和创新意识, 进取精神不足。
1.2 教学中重智轻德
教育家蒙田认为教师要有高尚的、坚强的心灵, “放弃暴力和强制, 不要使儿童习惯于羞辱”, 要有民主作风, 倾听和尊重学生的意见。然而, 现今许多教师受功利主义价值取向、人才选拔制度以及“学历社会”倾向的影响, 一味追求成绩, 且不惜体罚、侮辱学生, 以提高成绩、业绩。
1.3 错误的学生观
现今很多教师持错误的学生观, 把学生当作展示自己能力的工具、展示自己教学效果的工具。
2 师德对语文教师的重要性
教书育人, 以德为首。教师的道德行为是世人道德行为的榜样, 师德的好坏从大的方面来说影响整个社会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从小的方面来说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及发展。语文是一门思想性较强的学科, “文”与“道”在教学实践中可谓“水乳交融”。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就是语文教师在从事语文教学工作中所具备的高尚道德品质。在教学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 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 历代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等操行, 既是师德的规范, 又是语文教师人格魅力特征的体现。因此, 作为语文教师, 必须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3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的师德培养
3.1 师范院校师德教育的现状
师范院校在教育过程中更多重视学生的常规教育, 忽视了师德教育[2]。另外, 在所开设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中, 师德教育仍然存在空白和欠缺, 主要体现在: (1) 在内容上, 职业理想、团结精神、道德反思等内容欠缺; (2) 在方法上, 教育缺乏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3) 在途径上, 师德教育专业课程较少, 缺乏独立性; (4) 在效果上, 对待教育事业师德情感较淡漠、对待困难诱惑师德意志较薄弱、对待教育实践师德教育效果不佳等。
3.2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师德培养重要性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是未来的语文教师, 因此, 在校期间的师德教育对师范生养成良好师德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师德观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未来从事语文教师职业的精神动力。中小学生所处的特殊心理发展阶段, 决定了语文教育的特殊性, 致使社会对语文教师的教师素养提出了不同于其他阶段教师的更高要求。
3.3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的师德培养的措施
3.3.1 发挥文学本身的教育作用
文学以其丰富的价值内涵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情感世界, 从而潜移默化地优化人的心灵结构。“专业伦理和道德教育必须以心灵唤醒为基础, 只有这样才能对受教育者的人格产生深远的影响”[3], 而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来说, 师德教育应该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 在授课中“传道”, 传仁善之道、传修身之道。
3.3.2 在教育学中设立师德教育专题
师范院校虽然专门开设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 但多是理论性和技巧性的讲授和训练, 因此, 设立师德教育专题是当务之急。
(1) 明确师德要求。师德是高于一般社会公众道德水准的职业道德。胡锦涛2007年8月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发表的讲话中指出:“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法律法规都对教师的品行要求做出了规定, 但法律具有普遍性特点, 决定了它所规范的行为不可能太多、太广, 其所规范的只能是一些最基本的行为底线。因而应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提出更高的、更广泛的、更明确的师德要求。
(2) 树立职业理想, 提高人格修养。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 是任何教科书、道德、箴言、奖惩制度都不可代替的一种力量。”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是未来的语文教师, 所以在师德教育中, 应创造条件帮助他们在对师德认知、认同的基础上, 把它内化为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 并最终表现为道德行为。
(3) 创造体验师德的条件。例如, 通过组织并参与中小学生的课堂实践, 感受中小学生对教师的喜爱与尊重, 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感受到来自中小学生的关爱, 获得精神满足, 达到教师职业角色的认同, 使师范生增强对教育事业的使命感、责任感、自豪感[4], 有助于师范生师德的培养。
(4) 培养团体精神。可以组织师德养成团体, 通过团体内成员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使整个团体的师德得以养成。这个团体可以以班级为单位、以年级为单位或者以系院为单位甚至以整个学校的师范生全体为单位, 从宿舍到班级, 再到整个学校, 营造师德教育的整体氛围, 并在这个整体中通过制度建设与活动开展将师德追求内化为师范生内在的追求。
(5) 进行道德反思, 对与师德有关的社会事件进行关注与探讨。师德教育者有必要密切关注这些社会事件以及事件引发的一系列社会争论, 正确引导师范生进行讨论和深度思考, 在思考与讨论中养成良好的师德。
参考文献
[1]贺春湘.当前师范生师德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10.
[2]邓如清.新世纪中等师范学校师德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 2004.
[3]黄俊杰.大学通识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深化:理念、策略与方法[J].交通高教研究, 2004 (3) :5-10.
3.浅议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 篇三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
一、前言
电大开放式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形式,是知识经济时代人们获得终身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随着汉语言文学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社会在职人员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选择了汉语言文学作为他们继续教育的专业,走进了电大。他们积极进取,希望学业有成,但参差不齐的文学水平和严重的工学矛盾使他们在电大的汉语言文学习中困难重重,怎样克服他们学习上的障碍,怎样使他们的学习轻松有趣,怎样顺利地完成电大学业,成为我们每位电大汉语言文学教师不容推卸的责任。
二、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员的学习障碍
1、电大学员的基本情况。电大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大事业蓬勃发展,已培养了百万多人才。然而,电大开放教育的学习特点和学生的构成特点给他们的学习增加了困难。电大学员是具有学生与成人双重身份的特殊群体,他们来自不同专业、不同级别的单位,成分复杂。
2、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点。汉语言文学是研究中国语言的词语、句法,赏析古今诗歌、散文、小说等众多的文学作品,熟悉有关编辑出版的基本知识的一门学科。通过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可以具备扎实的中国语言功底和较强的写作能力,知道如何去评价一个文学作品,进行编辑出版工作,而且还将拥有一笔财富——宽广的知识面和优秀的人文素质。首先是“语言”,然后是“文学”,其中“语言”起修饰“文学”的作用,“文学”是中心词,二者呈偏正关系。
3、学习中的困难。第一,工学矛盾。电大学员工作与学习的矛盾问题,是制约电大办学规模和提高教孕质量的一个突出问题.一方面学员工作单位要实行岗位责任制,优化组合和目标管理;另一方而学员所在学校要求不迟到、不早退、不缺席,纪律严格,这事实上造成了学员不得不采取单一选择。第二,对生僻文字、语言难以理解。由于学员文学水平的参差不齐和一些生僻文字、语言在日常生活中很难用到,使得他们理解起来很费力。致使一些课程的过关率较低,
三、教学构想
1、培养电大学员的自学能力。培养电大学员的自学能力,是电大教学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也是提高电大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自学能力是指一个人独立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在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这种能力更是必不可少的。作为电大函授学员,他们学习时间主要是从生活和工作中挤出来的,比较零碎,要把这些零碎的时间用于学习,就需要具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突飞猛进,知识老化、过时速度加快,一个人不可能一劳永逸地凭借学校所习得的知识谋求自身长久发展,学习将贯穿于人的一生,可谓“活到老学到老”。自学能力是学员完成远程开放教育的必要条件,是实现终生学习的基石。广播电视大学,是以现代化远距离为手段,以在职成人学员为主要对象的一所学校。它既具有普通专科高校的普遍性,又具有自身教学的特殊性。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施行远距离教学,师生分离,借助媒体,通过IP课件、BBS讨论等先进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间接教学。
2、提高阅读水平。利用远程教育的广阔平台,增加学员的文学阅读量,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水平。众所周知,阅读水平的提高并非靠一日之功,文言文阅读也不例外。最有效的办法只有两条:一条是积累,一条是转化。
第一,积累。不少人学习时只满足于扫清文字障碍,尤其是古文,认为老师已讲清楚,我也明白,这就够了。
第二,转化。这里说的转化是指迁移能力,即在阅读背诵的基础上,把课内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就是要掌握一些学习规律和方法。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课内学习是第一位的,是基础,课内学得好、学得精,脑中装的文章就多,知识便可转化为能力,就会举一反三,阅读的水平也就会提高得很快;相反,平时不好好学习课文,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到考试前只是盲目做题,考试时全凭猜测,那么,十个有十个是不会成功的。
四、结语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专业,远离社会,它就没有生命力。传统知识型人才的培养,知识的讲解传授成为教学和考试考查主题内容。在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 兴行动计划” 中,明确提出实施“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工 程” 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在开放教育的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中心将逐步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主体地位无疑得到提高。开放教育教学过程的优化是实现开放教育目标要求的基本保证,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及与其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学习模式、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具有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在谈判、公关、策划、教学、写作等活动。面对汉语言文学專业所处的社会环境,作为电大教师,我们应该积极关注学生,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寻求应用型专业发展之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适应性。
4.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 篇四
排 名 | 高校名称 | 开此专业学校数 |
1 | 北京大学 | 31 |
2 | 复旦大学 | 31 |
3 | 华中师范大学 | 31 |
4 | 暨南大学 | 31 |
5 | 南京师范大学 | 31 |
6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31 |
7 | 中国人民大学 | 31 |
8 | 鲁东大学 | 31 |
9 | 山东师范大学 | 31 |
10 | 河北师范大学 | 31 |
11 | 西北民族大学 | 31 |
12 | 华南师范大学 | 31 |
13 | 中国传媒大学 | 31 |
14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31 |
15 | 厦门大学 | 31 |
16 | 西安外国语大学 | 31 |
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比较文学、民间文学、儿童文学、影视文学、美学、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文化概论、西方文化概论、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汉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写作、古典文献学、民俗学、逻辑学、书法、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熟悉汉语及中国文学 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同时具有一 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等企事业部门从事与汉语言 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复合型人才。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中国大学史上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80年代以后,汉语言文学专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一些师范类大学要为中学语文教学培养教师开设该专业,综合类大学在中文系或文学院也普遍设有这一专业,即使是专业性较强的学校,如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也设有中文系。一个多世纪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了一大批知名学者、教授、作家、记者、剧作家,对中国人文科学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和研究的课程一般分为三类,一是必修的大学公共课程,二是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另外,各个学校还会根据本校教师的治学专长,开设一些选修课,比如古典文学方面的某个作家研究,如对杜甫、李白、苏轼、李清照等比较著名的作家所开的专题,某部作品研究的专题,某种文体及流派研究等。在现当代文学、文艺理论、戏剧、语言等几个方面也会开设和专业相配合的一系列的选修课程,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有侧重地进行选修。汉语言文学专业由于开设历史较长,前人的研究及今人的开拓,所积累下来的知识很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学习有很大帮助。很多学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针对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与文字处理有关的工作这一客观现实,大都开设了中文信息处理方面的课程,使学生掌握办公自动化方面必需的技能。学生通过专业学习,不但可以丰富语文知识,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而且可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毕业生在文字工作方面能得心应手。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一般文笔较好,思维活跃,可以胜任很多工作。可以在新闻出版系统,例如报社、杂志社、出版社及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单位找到记者、编辑等适合的工作,也可在企事业单位的文秘、宣传部门发挥自己的写作特长。
5.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个人简历 篇五
姓 名: 中国人才网
性 别: 女
年 龄: 24岁
最高学历: 本科
工作年限: 应届毕业生
政治面貌: 共青团员
现居城市: 广州
籍 贯: 内蒙古
婚姻状况: 未婚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www@
求职意向
工作类型: 全职
期望薪资: 面议
工作地点: 广州
求职行业: 人力资源服务、人力资源开发 科研、培训、机构
求职职位: 客服专员 其他教育
工作经历
-08 - -05 广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辅导老师
工作描述: 一对多小学课后全科辅导,一对一个性提高辅导
教育经历
-09 - 2013-06 内蒙古民族大学 汉语言文学 本科
专业描述: 培养通晓汉语言及中外文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等学校语文 师资,以及从事科研、出版、文秘等工作,能够处理复杂社会文化问题和胜任一般管理工作的适应能力强、专业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学制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培训经历
-04-2012-06 通辽市**计算机培训 办公软件自动化
语言水平
英语 良好
自我评价
6.西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篇六
自我鉴定是个人在一个阶段的自我总结,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自我鉴定吧。但是自我鉴定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毕业自我鉴定(通用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毕业自我鉴定1回首四年大学生活,我孜孜不倦,不断挑战自我,充实自我,为实现人生的价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思想上,追求上进,觉悟较高。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积极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生活上,勤俭朴素,待人诚恳,乐于助人,与同学融洽相处。积极塑造健康人格和坚强意志,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学习上,有恒心、有毅力,特别能吃苦、特别能钻研。为拓宽自己的知识面,除修读汉语言文学专业外,还利用周末及寒暑假的时间修读英语第二专业,专业成绩都名列前茅。
实践上,注重学以致用,积极投身社会实践。20XX年3月至20XX年9月,我在广西阳光校园广告传媒有限公司担任网站编辑(兼职),负责公司dm杂志的发放和“文化影音”和“数码通讯”两个栏目的建立,策划过与南宁红星电影城电影票促销活动。刚进入大学的我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提高各方面的能力。一颗坚持不懈上进的心,一定会让我做得更好。xx年7月至xx年8月,我在温州市华正塑业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进行为期两个星期的暑期实践,参与企业人才库、培训体系的建立,企业内刊的编辑、负责企业人事招聘、办公室日常事务等,工作内容庞杂繁多。特使是对车间工人的作息时间和轮班时间安排等人际关系的协调工作中,我学会了如何与领导进行有效沟通和开展职工间广泛交流。XX年3月至XX月4月,我在南宁市高昌包装塑料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办公室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生存实习,当时公司正在进行厂址转移,落成工作尚未完成,机器设备却早已投入生产。我主要负责企业转址过程中人事录用、变动、管理等细节工作,深深体会到把握全局,统筹安排的重要意义,锻炼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把握关键时局的能力。XX年7月至XX年9月,我在温州市瓯海城市中心区建设开发指挥部(党政机关)进行两个月的毕业实习,主要负责文字编辑(起草简报)、办公室公文收发(起草若干正式公文)、来信来访、社区管理等工作,锻炼了文字编辑能力,提高了交际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深切体会到公关事务的重要意义。此次实习,让我明白了脚踏实地是一位毕业生步入社会必备的人格品质,为我今后进入工作岗位的心态转变做足了思想准备。
同样的,我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书到用时方恨少”,在学识上我还有很多需要补足的地方,在具体的实际工作中尚未有正确科学的理论做指导。今后,我会从自身找原因,改进缺点不足,改善学习方法,提高理论水平。在提高自己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继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使自己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21世纪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毕业之时,我对自己这四年来的收获和感受作一个小结,并以此为我今后行动的指南。
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毕业自我鉴定2光阴荏苒,转眼在电大已完成了本科的学习。从小,我就喜欢文字所构建的世界,散文、小说、诗歌……相同的文字却有不同的意义,我那时很难想像普普通通的汉字却能奏响美妙的乐曲,能筑造如此绚烂多彩的世界,深深的迷恋让我在选择本科专业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汉语言文学。
回顾本科学习的这几年,获益良多,在学习文字驾驭能力的同时,我也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文化素质修养。人们都说,中文系能把一个女子塑造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一个有着深厚文化修养、一个气质如兰的人。的确,通过这几年的专业学习,让我更深一步体会到了中文的巨大魅力,以及它潜移默化改变人的塑造力。我们要修读的专业课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专业必修课,如语言学概论、汉语专题、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艺术欣赏、专题写作等等,另一方面是专业选修课,所修读的这些专业必修课奠定了我在汉语言与文学两方面的深厚基础,而专业选修课则是对必修课的一个有益补充,不仅使我的知识面更加广泛,而且使我对中文的爱慕之情益笃。专业选修课与专业必修课,两方面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怀着对专业的热情,我认真学习,遵守校规,按时上课,完成课外作业,顺利通过了全部课程的考试,完成毕业论文及答辩,修完学分,圆满地完成本科学业。今后的工作中,我仍然会坚持学习,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会越走越宽。
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毕业自我鉴定3本人吃苦耐劳,勤勤恳恳,对事情认真负责,与人相处和平;做事谨慎细心,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性格乐观开朗,有亲和力;原则性强,戒骄戒燥,性格沉稳;兴趣广泛,喜欢结交朋友,有很强的责任心和进取心。
本人热爱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大学四年,我从部门干事做起,我做事认真负责,得到了老师同学的以致肯定,我也从干事做到了部门的主任,从最初的听话男生成长为具有独立组织策划能力,能够协调各种关系,应对不同压力的现代大学生
本人在校期间学习刻苦,勤奋求实,积极进取,成绩排在班级、年级中上水平,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校级奖学金等。生活上艰苦朴素,不攀比,能吃苦耐劳。在学习的过程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提高动手能力,实践能力。
四年的本科生活让我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的知识,特别是写作能力得到了充分的提高,曾在省级、校级刊物发表文章数十篇。又有主编校级刊物的经验。作为一名中文系学生,我文字功底深厚,具备较强的编辑能力。
除此之外,我还积极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使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得到综合提高。
开朗活泼的性格,良好的言语表达能力;激情进取、知行合一的团队组织建设思想。
坚持原则、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睿智包容、沟通无限的为人处事的风格。
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工作心态。
在团体协作中我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我能与大家合作默契。在个人工作中我有很强的责任感,我能认真负责,把工作做到最好。
在人际交往中我以诚待人,能够与人进行良好的沟通。
在竞争中学会从容,在挫折中学会微笑。做最坏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
能够出色的完成工作。
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毕业自我鉴定4心海飞狐,乃郑州大学经贸管理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将于20xx年6月毕业。
几年大学,匆匆而逝。刚入校门的我意气风发,激昂文字,指点江山,回想起来宛若昨日。如今要与学生时代作别,每想及就业,便难以自持,心中生出颇多感慨。自知才疏学浅,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决非易事,但向以“乐天派”自耀的我怎甘就此认输,遂做毛遂自荐。
在校期间自甘寂寞,潜伏浩瀚之学海,追索学业之精湛,上下求索以实现理想抱负。通过不断的`学习,我在专业知识及个人能力等方面都获益匪浅。积极投稿,参加自考,制作网页,在学习中养成了严谨、务实的作风,在思辩中求严密,于理性中求自身之成熟。求知之余积极加入学生社团,多次主持、参加文艺演出,进行社会实践,使自己有了较强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十年寒窗,已欠父母太多太多,报恩之切,自立之须,我当早日走向社会,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大学三年的学习生活和大量的社会工作,形成了我冷静自信的性格和参与社会竞争的勇气,这将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期望。由此,我有理由相信,除了专业,我还可以做得更多,做得更好!
毕业之后我愿从事秘书文员,新闻采写,报纸编辑,网页制作,平面设计,教师等工作。虽然我可能并不具备足够的工作经验,但只要给我机会,相信能够很快掌握相关技能,胜任这些工作,在您领导的这个精诚团结、锐意进取的集体中竭尽全力,风雨同舟,共铸辉煌。
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毕业自我鉴定5为了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我参与了XX年的成人高考,考取了曲阜师范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于是开始了三年的学习。通过学习,本人各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升。
一、政治思想上
本人有坚定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神圣的教育事业。函授期间,我努力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培养自己的文学兴趣。尊敬师长,热爱自己的班级,与班级同学和睦相处,且关系融洽。班中事务主动参与,且乐此不疲。我相信:乐于助人是快乐之本。
二、学习目的及态度
我已圆满的完成了学院规定的课程。函授虽三年,但真正参与面授的时间只有几个月,所以我非常珍惜面授的时间。上课期间,我保持以往学习时代的风格,不迟到、不早退。有要事则向班主任请假。上课认真听老师的讲解,作好学习笔记,并把自己的困惑拿出来和老师共同探讨。对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从来都是不折不扣的高质量的完成。因为我深深明白:这是我提升自己水平和能力的机会。
三、收获和体会
平时不常读书,函授学习使我感受到自身文学修养的欠缺,并促使我研读各种文学书籍,并把它与平时的教学工作相结合。教学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个人素质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四、工作与学习的处理上
在校工作期间,我一边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认真备课,教好学生。一边不忘曲师大任课教师的嘱咐。充分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把函授期间不能作具体解说的书本知识理解消化。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学习上的毫不懈怠使我能从容面对每一次考试,并取得不错的成绩。
五、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虽说是三年的函授学习,实际上面授只有三个月左右。虽说函授教师备课认真负责,学员真正能从老师那学到的东西并不多。大部分的知识还得靠自己的积累和教学实践中的领悟。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我将以此为基础,不断的研究学习,提升自己。
7.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探讨 篇七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和就业形势
1、教学特点
汉语言文学是专业培养具备一定的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 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 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的学科。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 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 是体现人文精神的最直接的载体, 承担着传承与提升民族语言与文化的重任。该专业核心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 体现了对个体、家、国乃至全人类的一种社会责任感。
2、就业形势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宽, 本专业毕业生一般文笔较好, 思维活跃, 可以胜任很多部门和机构的工作。比较专业的部门可以是新闻出版系统, 例如报社、杂志社、出版社及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单位从事记者、编辑等工作, 也可在企事业单位的文秘、宣传部门发挥自己的写作特长。但是, 受社会整体就业环境的影响, 近年来,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虽然比较平稳, 却不那么热门。并且作为一个传统专业, 历年来招生人数有增无减, 尽管社会需求也在不断增大, 总体来说需求日趋饱和, 所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般人才日益面临着就业难的严峻考验。而且, 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结构也有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地方。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程大多局限于文学类科目, 比较单一。而市场需要的是综合汉语言文学及其他一门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设想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职业适应性比较宽泛。为进一步利用和发挥这一优势, 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 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革创新来和社会接轨。
(一) 用实用性理念来指导教学
1、强化文学专业知识结构
汉语言文学专业传统课程包含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马克思主义文论、比较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外国文学史、民间文学、汉语史、语言学史学、美学、批评文学等。教学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课程进行优化: (1) 精简课程内容。按照学科发展的形势, 去除过时的课程, 根据最新的知识结构增加新兴课程。 (2) 优化课程结构。应运用各种媒介, 包括电脑、电视传媒, 广播传媒等等, 与本专业结合起来, 声、文、图有机统一, 使学生能够提起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
2、强化课程实用性, 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为了增加学生就业率, 必须用就业的方向指导教学改革, 也就是必须讲求专业的实用性。结合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 提升该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即学生在“读”、“写”、“说”这三个方面能力必须得到强化。也就是培养学生读准字音, 认清字型, 掌握汉字意义的能力。该专业的实用性教学应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即阅读各种文体的能力, 写作各类文体的能力, 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 语文教学的能力以及信息调研能力。
(二) 用创新性理念指导教学
创新包括在教学思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创新。
1、突破专业限制, 进行教学内容的创新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知识辐射面广, 却不如其他专业毕业生具有市场竞争力。所以在教学中不必过分受语言与文学本身的限制, 可以结合该专业历史发展与就业现状, 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为以后就业打好基础。事实上很多现代新专业都是从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演生而来的。因此, 突破传统的人为设定的专业界限, 更好发挥汉语言文学专业优势。如文秘与公关、教育与教学、新闻传播等都可以同汉语言文学专业相结合, 设计成该专业的应用教程, 同时, 植入外语课程, 网络信息课程, 基础综合素质课程, 职业生涯课程等, 提高毕业生动手能力和从业能力。
2、提升学生思维创新的能力
本专业有极强的文化特征, 注重人文精神的传播和道德思想的培养, 直接影响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因此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1) 教师应有强烈的教育创新意识。教师思想上要勇于开拓、行为上要善于探索、潜心钻研、不断进取。不满足只做文化的声筒, 要以综合人文素养为依托, 通过文化评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2) 汉语言文学的思考题目应该是多元的, 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本, 抛砖引玉, 鼓励学生参与互动, 激发学生产生独立性、创新性, 发散性、批判性思维。
结束语
汉语言文学教学既要注重培养学生专业素养, 也要促进学生就业。这对教学内容和结构改革, 提出了新的要求, 只有增加该专业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才能保证毕业生快速地适应社会, 更好地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伍建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 2008 (11) 204-205。
8.西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篇八
初中汉语言新课程改革教学观念措施面对新课程改革,许多教师和学生感到茫然。教师说:“叫我怎么教?”学生说:“叫我怎么学?”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有些教师想当然:“让学生自己学习,这课还不容易上吗?”新课程改革要求多鼓励学生学习,有些教师则认为:“学生回答问题,这也对,那也正确,这课什么也不用讲了。”这些教师与学生没有真正明白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和要求。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对初中汉语言文学教学来讲,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案,设置适宜的教学情景,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索精神。
一、初中汉语言文学教学特点
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人文工作专业人才。在新的经济社会环境下,纯粹地培养人文工作人才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为了提高汉语言专业人才的实用性,应当对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目的进行适当的调整,在保留原有教学特色的情况下,充分考虑专业人才的时代特征。通过对汉语言文学的系统学习,来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融合一定的时代特征,来扩展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意义。
二、新课标对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新要求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目的应该以培养学生的汉语言能力为目标,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帮助学生树立沟通协作的意识。
(一)对教师职业进行重新定位
为了能够适应新课标对教学工作的新要求,教师要及时转变职业观念,要用发展的思维和眼光来看待自己的职业生涯,不能停留在对学生“填鸭式”教学方式的研究上。初中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对学生的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来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帮助学生形成文学素养和汉语言运用能力的关键阶段,这样的变化对教师的职业定位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首先要保证自己的专业能力能够与时俱进,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在专业能力提升以外还要在教学方式、教学能力、科研发展和道德修养等方面进行提升和创新,要将学生的培养过程看成是自己汉语言文学教学事业的一种成果来对待,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体现。
(二)不断提升自身修养
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学文修养的培养,不断夯实语言和理论功底,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面。尽可能地知晓更多专业领域的知识,以此来保证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另一方面,要改变对自身工作性质的认识,汉语言文学的教师通常都是具有一定文学素养的知识分子,他们往往注重自身修养的提高,忽视了作为教师应该具备的传道、授业的作用,要将对学生的教学看作自己文学素养提高的一部分,注意教学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来传授文学素养。
三、转变教学观念的措施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类专业人才不但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知识积累,还应当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拥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国目前的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新课程改革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方案,接下来我们将结合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塞翁失马》进行探究。
(一)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是被动的接受状态,要求的是学生要适应老师的节奏和方式。而新课标的要求是以学生为中心,要求老师的教学要围绕学生的特点进行安排,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设计符合学生情况的教学方案。《塞翁失马》是一篇文言文寓言故事,他不但要求学生有文言文基础,还要求学生能够领会故事寓意,最重要的是领会“塞翁失马”成语运用的语言环境,那我们的老师在进行课程教学前应该以白话的形式讲一到两个有相同寓意的小故事,将学生带入故事的寓意环境,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对原有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新课标要求老师既要改变原有教学观念,还要求老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适应新的教学标准。新标准要求汉语言教学应该将学生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结合《塞翁失马》这篇课文来讲,塞翁在失马之后的一连串变化都是让正常思维始料不及的,故事的寓意是为了告诉人们“失马,焉知非福”的道理,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和思想转换能力,那么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和政治课程中的“辩证法”思想进行联系,也就是对一件事情的发生,要“一分为二”的来看。
(三)教学工作要结合实际需要
汉语言的学习,是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如何能将这样的文学素养表现出来是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根本体现,具体要求就是将所学的文学素养和知识能力进行实践运用,结合《塞翁失马》这篇课文来说,学生在领会了故事寓意的前提下,应该让学生思考生活中的“塞翁失马”,让学生结合生活中遇到的事情来理解这个道理。譬如说,老师对一位同学的要求非常严格,让这位同学的压力很大。这样的事件可能造成两种结果,正常的想法是,太大的压力可能造成学生畏学心理的产生,造成反作用,但事实是老师充分考虑过学生的学习情况,他的能力是能承受的,只是平时没有被激发出来,结果是这位学生在这样的压力下迅速地得以提升,成绩突飞猛进。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学到的东西有用武之地,并且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达到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真正目的。
四、总结
新课标首先对教师的观念提出了要求,教师不仅仅承担知识的传授职能,还要承担起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责任。要充分了解初中语文教學的特殊性,联系实际,扎实推进语文基础训练,培养了解和运用汉语言的能力,通过训练来提升思想、发展智力,进而提升听说、阅读和写作能力,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总而言之,基于本文的研究,可以看出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汉语言文学教学观念转变的重要性,对此,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从根本上认识到教育权威性的转变,教师不单是要解疑答惑,更要想方设法参与到学生的个体成长与综合素质提升的过程中,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的获取与积累过程。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有责任鼓励和监督学生打好语文基础,培育好学生的语言能力,全面均衡地发展智力,培养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王伟奇.“应用性”观念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造的思考[J].文教资料,2007,(05).
[2]孙宝生.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探讨[J].考试周刊,2009,(03).
[3]胡立群,郭光涵.新课程背景下汉语言教学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8,(14).
[4]刘向华.谈发展性教学理论在中国现当代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09,(05).
9.西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篇九
职 业 生 涯 规 划
职 业 规 划
职业生涯规划,瞭望一下自己的未来,规划自己的职业理想。
二、自我分析
1.个性特点:从小我生活在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中,作为家里的独生女,受尽宠爱,也许正是这样性格中有孤傲的一面。父亲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母亲98年下岗后开始经营一家发廊,做自己的老板。正是因为如此,我生活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里,没有同龄孩子做农活的经验。
小学和初中在团场的学校学习,成绩优秀,作文经常被老师作为范文当堂朗读,也许正是这样,我一步步爱上了文学创作。
经过三年的努力,跨过了高考的独木桥,迈入了大学的校门,又是一番新天地。
作为12汉语言文学班的男生,从小对文学与语言有着浓厚的兴趣,我很荣幸能够来到吕梁学院的中文系学习。我是一个偏向外向的男孩,同学都说有我在的地方一定会有轻松的气氛。我擅长于跟老师同学甚至陌生人交流,我认为那是锻炼自我语言能力的好机会。有时我也会显得很怀旧,很忧时伤神,显得少言寡语,因此很多人会觉得我是一个很安静的男孩。性格的双面性,总是能让我体验到不同人的情感世界。
作为现代的青年大学生,我的兴趣就像我这个专业的就业方向一样,泛而不专。我的兴趣很广泛,喜欢打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我还喜欢看小说、电视电影,喜欢逛街,喜欢写一些东西宣泄自身的情绪。
我是一个很认真,每一步都要走得踏实的男孩。高中时,我一直坚持课前复习、课上认真听讲、课后复习,并辅佐于练习的良好的学习习
职 业 规 划
进步提高。我并不期望我的工作会有多少经济回报,只要体面,工作时开心就行。我更喜欢的是一种小富则安的生活,工资不在高,但要与我的付出和能力成比例,没有太多的压力催促着我往前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知足常乐。人的一生很短暂,如果来不及欣赏路边的风景,生活只是为了生存,那这样的生活有什么意思呢?
三、职业分析
1.家庭环境分析:我家是四口之家,家庭算不上富裕。我的姐姐现在在江南大学读研究生,父母都是工薪阶层,所以家里的经济状况还是有一定压力的。我的家庭一直都很重视对我和姐姐的教育,爸爸对我和姐姐的影响是最大的。家里祖辈都是农民,爸爸是经过四次高考才考上大学的,他曾想过放弃,但是爷爷坚持让他继续考,因为爷爷坚信知识改变命运这个道理。爷爷没有说错,正是因为坚持,爸爸改变了命运,走出了农村,才有了现在较为舒适的生活,爸爸的经历也成为老家老人们经常谈起的故事。爸爸经常对我和姐姐说:“只要是学习上的事,花多少钱都行。”我也是经过复读一年才考上大学的,应届那年关于我是选择上专科还是复读这个问题,家里意见不统一,爸爸坚持让我复读,妈妈则认为复读不一定就有提高,不如早走一年。最后我选择了复读,因为我相信我一定可以。今年的高考虽还有一点遗憾,但家里人还是很为我高兴的,我没有让他们失望。家人对我和姐姐所寄予的厚望,让我不敢懈怠,我一定会继续努力。爸爸在为人处事方面也教给我很多东西,对我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
2.社会环境分析:
近年来,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11万,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31万,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人,“十二五”时期高校应届毕业生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另外我国目前正处在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高峰期,在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增长的同时,职 业 规 划
四、职业定位决策
首先我并不准备做一名教师,教师这一职业看似很吃香,但由于报考师范院校的人越来越多,再好的就业前景也是危机重重。我最理想的专业是做一名杂志编辑,也希望从事记者等与新闻传媒有关的职业,另外文秘也是我所选择的职业目标。
(一).杂志编辑
优势(S):编辑杂志工作能够充分地运用我大学所学专业知识,编辑中的文字编辑应该在保证稿件用词正确、语法通顺、并且没有事实性错误方面有专长,这份工作很能考验一个人的文字工作能力,而我正好擅长搞文字工作;我曾在高中校刊工作并担任副总编一职,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使我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也渐渐对文字工作产生浓厚的兴趣;报社的工作相对稳定,很少有奔波,而且收入稳定;编辑工作能让我边工作边学习,有利于促使我终身学习的进行。
劣势(W):一般的杂志社缺乏必要资金,特别是在尚未完成资本积累任务的、经济实力薄弱的杂志社;杂志社的软环境欠佳,杂志社的“评论家”颇多,很多人善于“评论”别人的是非;工作收入虽然稳定却普遍较低。
机遇(O):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给杂志业的发展提供了许多难得的机遇,从而提供了很多的工作岗位。
风险(T):杂志社里的很多文章会触及当今社会的敏感话题,搞
职 业 规 划
作打下了基础劣势(W):企事业单位文秘工作对一个人的内外素质要求很高,特别是现在大学生泛滥的时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民族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文秘除了需要能够讲一口流利的英语,还要熟练的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对各种办公软件能够熟练运用,而我在这些方面的能力水平欠佳。汉语言文学课程很多,使我们接触社会的时间和机会很少。机遇(O):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开展,现代经济建设的进行,以及各种各样的外贸外资的涌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企事业单位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提供着越来越多的文秘工作岗位。在今天,秘书已成为世界范围内覆盖面最广的职业之一,被称为现代社会的第361行。秘书这个字眼在最近几年人才市场中频频出现,秘书职位的空缺也是层出不穷的,其需求连续多年在招聘排行榜上位居前列。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繁荣,特别是三资企业在中国的发展,这种势头将会有增无减,同时也给社会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风险(T):作为一名文秘,个人的发展与企事业单位的发展紧密联系。只有企事业单位的健康繁荣发展,才能有个人的发展。
当我把自己的第一职业目标选项定位于杂志编辑时,我对杂志编辑这一行业就越发关注了,这类工作对个人的能力素养要求很高,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是其最重要的岗业要求之一,它还要求打字速度足够快,拥有很强的文学素养,文字功底扎实等。我觉得我通过大学四年的努力最终能够胜任这份工作,首先我觉得我谨慎而不失随和的性格适合这类工作,其次我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文字工作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一般的文稿起草,筛选文字能够很好地完成。
职 业 规 划
六、调整计划
在个人规划目标实现过程中,或许会因为身体原因,经济原因,意外突发事件等特殊情况而使得计划有所变动,又或者在这期间有始料未及的机遇,这些我无法预料,我的想法是走好脚下的每一步,根据事实情况适时进行调整和改动。因为我现在对职业定性和职业发展方向还未确定,所以计划的实施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不过我会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调整和解决,并对以后的发展做出新的评估,以达到自己的预期目的。
七、结束语
时间很快,我的职业生涯规划进入了尾声,回想自己最开始的层层谜团,到一路探索不得的懊恼,再到找到方向时激动得睡不着觉的整个过程,不经有种发自肺腑的感言:如果说之前我是跌到在黑暗中,那么现在我已经找到了我的光线!
痛苦的探索期已经过去了,最开始被自己问倒的那三个问题:“我是谁?”“我要去哪儿?”“我要怎么去?”如今都已守得云开见月明。中秋节刚刚过去,这是一份极其厚重的中秋节礼物,我相信远在他乡的爷爷奶奶应该也会为孙女的这份成绩感到欣慰吧。
10.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探索 篇十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探索
汉语言文学专业很难和一些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如工程、建筑、医学、会计等一样获得准确的职业定位,更是很难直接和应用型人才挂钩.它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是体现人文精神的`最直接的载体,担当着传承与提升全民语言与文化素质的重任.
作 者:徐玲 作者单位:长春税务学院信息经济学院,吉林,长春,130000刊 名: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英文刊名:KEHAI GUSHI BOLAN(BAIKE CHUANGCXIN)年,卷(期):“”(12)分类号:G64关键词:
11.西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篇十一
关键词:远程教育 职业教学 汉语言文学 研究性学习
一、远程职业教学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性学习的背景
在国学研究的大背景下,远程职业教学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研究性学习显得特别重要。国家开放大学有中央、省、市、县四级远程教育平台,依托这个平台和平台挂靠的大学,无论是语文教师、行政事业单位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者,还是对国学有浓厚兴趣的研究人员,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获取系统而规范的学习资源。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国家开放大学的传统专业,也是骨干专业,国家开放大学一般在县级职业中专设有工作站,县域内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者基本上都依托这个平台进行研究性学习。进入国家开放大学的学习者大多是成人,例如语文教师、文秘工作者等,他们的学习必然带有研究的色彩,也带有职业的色彩。他们的学习有别于未成年人的学习,对资料和教育机构的依赖性非常强,因此,远程职业教学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研究性学习就显得特别重要。
二、远程职业教学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性学习的实现途径
1.汉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性学习的载体途径
在信息化时代,远程职业教学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性学习的载体途径有很多,例如电视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百家讲坛》等栏目,诗词大赛、成语大赛等活动形式,都是寓教于乐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性学习的良好载体。书店,特别是古书、旧书店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性学习的一种载体。但最好的载体是国家开放大学,它可以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研究性学习者提供规范化的载体,使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研究性学习者可以依托这个载体进行系统的学习。特别是县级的成人学习者,这是一个庞大的在职学习群体,包括教师、秘书、办公室工作人员、行政机关文职管理人员等。国家开放大学景泰工作站自1993年成立以来,培养了各级各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研究性学习者3万多人,其中,最早接受培训的小学教师现在几乎全是景泰县各小学语文骨干教师。
2.汉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性学习的媒体途径
以国家开放大学为依托,远程职业教学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性学习的媒体途径具有多样性,学员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提交作业、咨询、听课,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考试、测验等。每个学员入学就可以获得一个个人密码,学习有较强的媒体定向性,可以直接听大学教师的现场授课,学生听课也具有选择性,例如古代汉语,学生可以选取知名教授的讲座听讲。
以国家开放大学为依托,远程职业教学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性学习的媒体形式从传统到现代几乎都有,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国家开放大学的传统专业,从光盘、录音磁带、录像带到电脑辅助媒体,应有尽有。
汉语言文学研究性学习的考试以无纸化考试和传统考试相结合,形成性考核占主导地位。传统教材具有权威性和规范性,课本、配套习题册有助于学生系统掌握知识。尤其是现代汉语,教材和光盘相结合,为学员的发音练习提供了基本的媒体保障。
3.汉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性学习的群体途径
远程职业教学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性学习的群体途径具有多元性、时代性和社会性。以国家开放大学景泰工作站为例,2000年以前以小学语文教师为主要学习群体,2000年以后,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初中教师、高中教师都加入了远程职业教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研究性学习群体,很多人读完了专科接着读本科,学习具有连续性。2010年后,远程职业教学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研究性学习群体逐步扩展到行政事业单位的秘书、行政管理人员、办公室主任、档案管理人员、县志编纂人员、文联创作人员等。
4.汉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性学习的管理组织途径
远程职业教学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性学习的管理组织途径是双元化途径。以国家开放大学的中央、省、市、县管理和联办高校文学院管理相结合,以省级国家开放大学为管理枢纽,省级国家开放大学组织教学、考试、阅卷、成绩评定,以及日常教学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开展教育教研活动。
国家开放大学甘肃分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研究性学习形式多样,经常聘请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的知名教授举办学术讲座,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性学习中走内涵式发展的路子,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录制全国各高校文学院名师讲座课堂,最终使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研究性学习为学习群体所接受。
12.西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篇十二
关键词:汉语言类课程,问题表现,教学改革
作为传统专业的汉语言文学,一直以来,其专业课程构成主要由汉语言类课程和文学类课程两大部分组成。然而,从教学情况来看,学生普遍喜欢相对更加生动有趣的文学类课程,而语言类课程由于理论性强、内容繁杂琐碎、缺少生动的人物和情节,常常被学生视为枯燥乏味的代名词,称之为“文科中的理科”。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在选择选修课和学年、毕业论文的选题时,选文学类的学生远远多于选语言类的。在很多学生的心目中,语言类课程只是一个附类,一种陪衬。
而事实上,目前在国内外都出现了“汉语热”。在国际上,随着中国国力的进一步增强,汉语在世界上的地位日益提高,已经逐渐成为应用最广的第一大语言。根据国家汉办官方网站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世界范围内已有500所孔子学院,各国学习汉语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在国内,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织的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简称ZHC),被称为“汉语托福”。自2006年推广以来,已在全国建立400多个考试网点,考生人数超过200万。作为国家人社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广泛应用于记者、编辑、播音主持、新闻、教师、律师、文秘等行业的人才遴选,部分城市已经进行试点改革,要求教师、公务员进行该项考试,试点成功后,将在全国推广。这种国内外的“汉语热”对汉语言类课程的教学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汉语言类课程的现状与问题表现
目前,各高校汉语言类课程的设置基本大同小异,将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汉语史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另开设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词汇学、语法学等选修课程。为了能够更客观地了解学生的汉语言类课程学习情况,我们组织了问卷调查,对象为烟台大学文经学院文法系汉语言文学专业2013级已经系统学习过核心课程的60名学生。希望能从学生自身需求角度出发为我们开展语言类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合理化的意见和参考。
从问卷来看,只有15%的学生对汉语言类课程不太感兴趣,绝大多数学生很感兴趣或有一定兴趣(很感兴趣10%,有一定兴趣75%),这说明学生普遍对课程的接受程度比较高,只要在教学中能更好地将课程的魅力展现出来,会有更多的学生加入到学习和研究的队伍中。但是,学生对具体学科的喜爱程度表现出了很大的差异性,81.67%的学生偏爱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其他科目总计不足五分之一。这一问题的调查表明,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在语言类课程学习方面的兴趣给予多方面的专业引导,让学生可以更全面地感受到每一门课程的特色。对是否有必要学习汉语言类课程的调查中,90%的学生认为十分有必要,这既反映出同学对课程开设的认同,也让我们对后续的教学改革充满信心和动力。目前汉语言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主要有四方面。
(一)课程理论性强,有一定的难度
我们在调查问卷中设置了两个与理论和难度相关的问题,对于汉语言类课程的难易程度,没有一人认为很容易,1.67%的学生表示“难得受不了”,56.66%的学生认为“比较难”,两者相加接近60%。对于汉语言类课程理论要求程度与中文专业其他课程的比较,三分之二的学生认为过于抽象且理论要求比其他课程高。可以说,理论性强是汉语言类课程与生俱来的特点,而这又必然引起难度的存在。
(二)教师单兵作战,课程间内容重合
目前多数高校对汉语言类课程的教学一般来说都是一位教师负责一两门课程的讲授任务,比如就四门核心课程来说,以古代和现代作为分界线,通常一位教师主讲现代汉语和语言学概论,而古代汉语和汉语史则由另一位教师负责。从课程内容来说,如汉字的性质、形体结构、六书理论等内容现代汉语的文字学部分会重点讲解,同时古代汉语通论部分也会设置文字学专章,汉语史的绪论部分也会涉及到。修辞部分的“辞格”,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讲;语法方面的“句式”部分,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汉语史全都涉及;而语音知识四门核心课程都有相关章节体现,这种课程内容的重叠和各自为阵势必造成课堂效率的低下和教学有效课时的浪费。
(三)教学内容陈旧,实践性薄弱
语言类课程的讲解离不开各种语料。古代汉语和汉语史由于学科属性,主要依靠的是五四运动前文献典籍中的语料,这已是既定事实,无从改变。但现代汉语则不同,不论是学习,亦或是研究,都必须立足于“活生生”的语料。而就目前情况来看,高校所使用的教材中多数收录列举的是以鲁迅为代表的老一代作家作品,对新生代作家作品甚少涉及,更不用说各种新词语和网络用语了。这一问题在问卷的反馈中也有所体现。在对课程的学习应该注重哪些方面的问题中,65%的学生认为应该注重实用性学习,只有5%的学生选择知识理论研究,充分暴露了目前汉语言类课程存在与现实生活脱节的弊端。与此相关,在调查教师的教学工作重点时,56.66%的学生认为教师应更注重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的问题能力。这也是今后我们教学工作中要面临的一个亟需解决的重、难点问题。
(四)教学方式方法简单,课堂互动性差
在教学方式方法上,目前高校多数仍采用传统的教师口述为主、多媒体课件为辅的做法。虽然较之前的单纯讲解有了很大改进,但由于部分教学内容枯燥乏味、脱离生活实际、教学互动性不足,致使学生常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习积极性难以充分调动。在问卷调查中,学生也充分反馈了这一问题。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我们应该以增强学习兴趣(45%)和开展多学科形式的学习互动(31.66%)为主要手段,来更好地改进汉语言类课程的学习。同时,学生也对课堂讨论的必要性予以了充分肯定,51.67%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只有8.33%的学生选择没有必要。应该说,在高速发展的当今时代,如果教师依然固守原有的教学方式方法,将非常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二、汉语言类课程的改革措施
汉语言类课程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语言知识的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基于调查问卷的反馈及长期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改革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
(一)开展教师团队合作,实现课程教学的模块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各任课教师单兵作战,选择哪些内容作为教学主讲篇目更多取决于教师个人对这门课程的把握程度和研究方向,结果往往造成各相关课程间内容衔接不合理、知识点重合等问题。通过集体备课,开展团队合作教学,既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实现教学资源的取长补短,同时也可以很好地改变汉语言类课程之间严格的课程界限及各自的封闭结构,减少课程内容重合问题。具体的操作方法是:以语言学概论为理论指导,打破时间界限,从史的角度出发,融通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和汉语史三门课程,采取模块教学,分为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以及修辞等五大模块,同时选择最擅长每一模块的教师来主讲。重点是要处理好重叠交叉的知识及协调对接问题。
(二)更新传统教学内容和手段,实现学科内容的现代化
在调查问卷中,大多数学生认为我们的教学内容应更注重实用性和现实性,这也为我们提供了改革方向。语言类课程是离不开语料的,所以在更新教学内容时可以将重点放在语料的选取上,精选形象生动、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教例子,从而使理论的讲授更具有实用性。像街头广告中的经典和失误语例以及网络用语都可以作为分析对象。从教学手段来看,以往多仍沿袭传统做法——“一言堂”或“满堂灌”,虽然多媒体教学兴起后,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其不足之处,但收效甚微。在技术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的汉语言类课程教学也应与时俱进,可以适当引入MOOC、微课教学,将课堂打造得有声有色。课后还可以采用蓝墨云班课APP实时在线解答学生的疑问,形成一种教与学的良性互动。
(三)增设应用型选修课程,实现人才培养的实用化
在调查问卷中,对于是否会选择汉语言类课程的相关选修课,40%的学生表示会选择,不选择或不确定占了多数(53.33%不确定,6.67%不选择)。出现这种情况从侧面说明改革中我们更应多关注选修课的设置。比较可喜的是,46.67%的同学在问卷中明确表示将来愿意选择汉语言类方向的学年或毕业论文选题。汉语言类课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当然,其中部分能力的提高还需要语与文学类课程和写作类课程相互配合,这方面我们暂不做详细论述。单就汉语言课程来说,学生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增设实用实训性选修课的方式,让学生在理解掌握语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实践训练,如实用交际口语、演讲与口才、公关语言艺术、口才学等课程,这些选修课程的设置将更关注汉语言的实用性,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大有帮助的。另外,还可以开设从社会、文化、认知科学等角度,探究语言和社会、文化等的相互关系及其内在规律的语言学分支学科,如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艺术语言学等,这些课程,也将有利于帮助学生拓宽语言文化视野,感受语言文化精神,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解决实际问题。
(四)设置第二课堂,实现教学效力最大化
由于人才培养方案中教学总学时是固定的,很多内容在常规教学环节中是难以全部展开的,因而,与第二课堂对接,利用其优势,是我们在改革中的不二选择。通过讲座类、竞赛类、表演类等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能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显著提高。针对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可以举行与汉字书写相关的汉字规范化讲座、硬笔书法讲座和汉字听写与书写竞赛、咬文嚼字大赛,使学生能具备书写规范、美观的汉字,帮助学生掌握规范的简化字,发现并改正各种书面文献中出现的误用现象。针对口语能力,可以举行交际口语表达能力专题讲座,举办朗诵赛、辩论赛、戏剧表演等,使学生有效地提高表达能力,创造生动活泼的语言环境,同时还可以反向促进课内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汉语言的无穷魅力和博大精深。
(五)改革单一评价体系,实现考核方式多样化
以烟台大学文经学院为例,大多考试课程的最终成绩都是采取平时成绩(30%)和期末试卷成绩(70%)综合评定而成,从长期的实践来看,这种过分倚重闭卷考核的评价方式有一定的弊端(如无法体现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和实践科研能力),也给平时未认真学习的学生提供了投机取巧的机会。因而,改革单一的评价体系,实现考核方式的多样化理应成为汉语言类课程改革中应有之题。首先,我们不能完全放弃原有的闭卷考核方式,对汉语言类课程而言,知识点的记忆是必要的,所以,不能放松对记忆和理解能力的考察。但需要在命题质量方面多方考量,侧重考察知识记忆基础上的理解记忆,并适当减低期末试卷成绩所占比重。同时,在平时成绩的构成方面,要更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考核与评定,将贯穿课程始终的课堂讨论、读书笔记、经典背诵、课程论文、方言调查、网络交流、第二课堂全部纳入体系之中,以全面展现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语言能力的发展,有效激发学生的专业潜能,以改变传统评价体系中的“一考定结局”的弊端。
参考文献
[1]杨泉良.高师中文专业语言类课程的整合与模式建构[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09).
13.西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篇十三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集中实践环节教学实施方案
2010年03月07日文章浏览次数:126
资源来源:HD
为落实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保证集中实践环节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央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集中实践环节教学大纲》的规定和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本专业集中实践环节由毕业论文和社会调查两部分构成,缺一不可。
一、社会调查
(一)社会调查的目的社会调查是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集中实践环节之一,占3学分。它旨在加强学生对国情、民情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教育实践的了解;培养和提高学生认识、观察社会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时间安排
社会调查原则上应在修完汉语言文学专业80%的主干专业课程之后进行。我们要求本所属各电大在第五学期进行,安排3周-4周时间。
(三)社会调查的形式
可由学校或班级统一组织,也可由学生自愿结成小组或单人进行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学生要将所闻、所见、所感,随时记录下来,形成原始资料。
(四)社会调查的组织实施
各电大要高度重视社会调查的组织工作,应由学校、教学部门负责人和专业班班主任组成工作小组,负责管理学生的社会调查工作。召开动员大会,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开展社会调查的目的、意义,明确社会调查的内容、程序。帮助学生制订社会调查方案,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社会调查工作。定期检查,加强指导,确保社会调查工作的规范、有效。
(五)社会调查的内容和范围
社会调查的内容和范围,不做统一要求。但所调查的问题,原则上应该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意义。调查完毕,学生应将调查结果形成调查报告。
(六)调查报告的撰写
1.调查报告必须在真实有效地进行社会调查之后撰写。调查报告的内容,应与调查的问题相一致。
2.撰写的调查报告,应该体现该类文体的属性特点,不能写成学术论文、读后感、札记、文学作品等,特别注意不要写成工作计划或工作总结。
3.行文格式要正确。调查报告的正文,一般应当包含下述内容:问题的提出,调查的对象,调查的方法,调查的时间,调查对象现状描述,对存在问题(或成绩、经验、做法等)的评析及成因探究,调查结论及整改建议等。
4.调查报告的正文要手写或打印到统一印制的“社会实践考核表”上。调查报告正文的篇幅不得少于1500字。
5.调查报告的成绩评定采用两级制,即合格与不合格两级。
(七)指导教师的资格及职责
指导教师的资格:社会调查必须配备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必须是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中级(含)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文科类专业教师,或相关专业工作者。一位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数量原则上以10人左右为宜,经验丰富、专业能力较强的电大专职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安排指导人数,但原则上不得超过20人。
指导教师的职责:指导学生完成好社会调查的全过程。审核学生提交的调查报告,写出富于针对性、具体性的修改意见、综合评语,并给出等级成绩。学校应按照学分折合工作量为指导教师计酬。
二、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的写作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教学环节之一,占5学分。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专业教学计划,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步骤。它旨在系统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考查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专业研究素养,使学生的专业素质得到提升。
(一)写作要求
1.时间安排
毕业论文撰写应在主干专业课程学习完80%以后开始,即一般应安排在第三学年的上学期。因为集中实践包括两大环节,实行起来花费的时间、精力比较多,所以,各市电大最好早做打算,早做安排。
2.选题范围
(1)中文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应以学生所学专业课的内容为主,主要包括:文学史、文艺理论、语言、美学四大类。指导老师要把好关,注意不要让学生出现选题不当或错误的情况。选题应鼓励创新,避免选择已经完全得到解决的常识性问题。
(2)毕业论文选题采取学生自主选题、指导教师审查把关并认可的方式。
3.文体要求
毕业论文应当具备学术文体的一般特征。调查报告、工作总结及文学作品等各类非学术文体的文章不能作为毕业论文提出。
4.质量要求
毕业论文应由学生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杜绝一切抄袭、剽窃行为。学生在专科学习阶段所作毕业论文不得直接或变相用作本科学习阶段的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应当做到观点新颖、明确,材料翔实、有力,结构完整、谨严,语言通顺,格式规范。
5.字数要求
论文正文不得少于5000字。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集中实践环节教学实施方案
(三)毕业论文的答辩
1.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生均应参加毕业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者方能毕业。
2.毕业论文的答辩过程主要由学生介绍论文、答辩组提出问题、学生准备、学生回答问题及答辩组评议并评定成绩几项程序构成。必要时可先采取示范答辩的形式。
3.答辩组设答辩主持人一名。答辩主持人应当具有本专业副高(含)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持有中央电大或省电大颁发的答辩主持人资格证书。答辩主持人资格证书经中央电大或省电大统一培训、考核取得。答辩主持人主持毕业论文的答辩及评定工作,并对评定意见和成绩签字负责。
4.答辩组评审论文,首先对论文的论点、论据进行审查,看论点是否正确,论据是否充分,文章是否有新意,给出初评成绩;然后在论文研究的范围内,提出四个以上质疑问题,要求学生答辩,据此给出答辩成绩。最后由答辩组对学生的毕业论文给出综合成绩。
(四)毕业论文的成绩评定
1.评定内容
(1)论文质量
①学术性:选题具有一定的学科意义,内容具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含量。
②创见性:选题、立论或材料运用,应当具有一些新的学术见解。
③逻辑性:论证有力,层次分明,逻辑严密,结构完整。
④规范性:论文的总体构成及表述方式符合文体规范和学术规范。
(2)答辩情况
态度是否端正、认真;对问题的回答是否准确、到位;语言表述是否清楚、流畅。
2.评定标准:百分制。
85分以上:观点明确、新颖,材料翔实、充分,结构完整、谨严,论证深入、有力,语言流畅,格式规范。从总体上看,文章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和理论性,表明作者确已很好地掌握了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有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业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作者在答辩中有较为出色的表现。
75分—85分:观点明确,材料翔实、充分,结构完整,论证有力,语言流畅,格式规范。从总体上看,文章具有一定的新意,表明作者确已较好地掌握了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作者在答辩中有较好的表现。
65分—75分:观点明确,材料翔实,结构完整,论证有力,语言通顺,格式规范。从总体上看,文章没有明显的漏洞或缺欠,表明作者已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和素养,并且能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作者能够比较顺利地完成答辩。
60分—65分:观点明确,材料较为翔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格式规范。作者在答辩中能够比较正确地回答问题。
60分以下:观点不明确或明显错谬;内容空泛或材料虚假;结构不完整,缺少层次感和逻辑性;语言不够通顺,病句或错别字较多;格式不够规范,不合乎文体特征;字数远少于5000字;有剽窃、抄袭及其他弄虚作假行为者。有上述情形之一者便为不及格。
3.成绩评定的步骤与办法
(1)指导教师和答辩组成员分别给出论文初评成绩,答辩组根据初评成绩和答辩情况给出论文综合成绩。毕业论文的综合成绩,是由毕业论文的成绩加上毕业论文答辩的成绩后,除以2得来。
(2)毕业论文成绩应在答辩结束时当场公布,论文综合成绩和评语一同记入学生成绩册。
(3)毕业论文成绩评定为85分以上(优秀)的学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毕业生总数的20%。
(4)省电大对毕业论文成绩进行检查和审核。
(五)毕业论文的组织管理
各分校应成立毕业论文写作的领导小组,负责对电大毕业论文写作工作进行全面领导和组织。具体职责:
1.根据省电大本专业毕业论文写作实施细则的要求,作好毕业实践环节动员工作,定期检查毕业论文写作的进度,处理和解决毕业论文写作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2.按教学计划安排、布置论文选题。
3.审核学生参加毕业论文写作的资格。
4.组织答辩委员会和答辩小组,确定合格的答辩教师。上报毕业论文答辩的时间和具体工作安排,组织论文答辩,监控论文答辩过程。
5.审核整理毕业论文和论文成绩,上报省电大审核。
(六)指导教师的资格及职责
毕业论文写作必须配备指导教师。
1.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应由具有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或研究人员担任。
2.一位指导教师每次指导学生数量原则上不得超过10人。
14.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计划 篇十四
专业介绍
一、培养目标
培养有思想、有学识、有技能、能够从事社会文化、文学、文字工作的研究型、实用型人才,即三有三能双型人才。
二、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对灿烂中国文学、文化的整体感受和独特经验,从而培养学生对人类优秀文化的热爱。
3培养视野开阔、思想独立、精神自由,适应文化全球化发展,具有中外文学史、文化史、语言学、文艺学、人类学和传播学等学科的系统知识、理论修养和实际运用能力的专业人才。
4增强学生对现代世界和学术的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对一切优秀的文学、文化,尤其是伟大的中国文学、文化的尊敬和批判意识。
三、课程特色
可供多样化选择的专业核心课程和特色鲜明的高级专业方向课程,保证了“三有三能双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需完成以下课程并取得规定的学分:
1、学校统一要求的课程(公共必修课程和通识教育课程)共53学分,其中英语需通过学校的ELC4;
2、本专业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共87学分;
3、本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毕业实习、学年论文、毕业论文)12学分;
4、毕业应修满152个学分。
基础必修课(共53学分)
低年级必修课
CHI1010 现代汉语A
CHI2010 现代汉语B(先修CHI1010)CHI1020 语言学概论 CHI1030 文学概论A
CHI2030 文学概论B(先修CHI1030)CHI1040 中国现代文学A CHI1050 中国当代文学
CHI1060 古代汉语A(先修CHI1010)CHI2060 古代汉语B(先修CHI1060)CHI1072 外国文学A
CHI2072 外国文学B(先修CHI1072)CHI1082 中国古代文学A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3学分 2学分 2学分 3学分 3学分 2学分
CHI2243 文献学2学分
高年级必修课
CHI1090 公文写作2学分 CHI1644 评论写作2学分 CHI3082 中国古代文学C(先修CHI2082)2学分 CHI3081 中国古代文学C作品选2学分 CHI4082 中国古代文学D(先修CHI3082)2学分 CHI4081 中国古代文学D作品选2学分
CHI2040 中国现代文学B(先修CHI1040)2学分
专业选修课(共34学分)低年级选修课
(至少修满4门课程,不低于8.0个学分)CHI1131 中国文学批评史 CHI1541 大众文化研究
2学分 2学分
CHI1542中国电视文化评论2学分 CHI1583中外女性传记文学导读2学分 CHI1594 文学社团与流派研究2学分 CHI1595中国近代小说研究2学分 CHI1630 中国电影文学2学分 CHI2090 中国新诗研究2学分
CHI1081 中国古代文学A作品选2学分 CHI2082中国古代文学B(先修CHI1082)2学分 CHI2081 中国古代文学B作品选2学分 CHI1641 基础写作2学分 CHI1643 新闻写作2学分
CHI2112 文化理论2学分 CHI2602 20世纪中国女性作家作品研究2学分
CHI2350 叙事学研究2学分 CHI2360中国文化研究2学分 CHI2582 现代电影美学研究2学分 CHI2642 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文化2学分 CHI2810 中国通史专题研究2学分
高年级选修课
(至少修满13门课程,不低于26.0个学分)经典作家、作品研究系列
CHI2180 苏轼研究2学分 CHI2192 《红楼梦》与中国文化2学分 CHI2390 王国维研究2学分
语言文字研究系列
CHI1140 社会语言学2学分 CHI1141应用语言学2学分 CHI2400 鲁迅研究
CHI2401 存在主义视野下的鲁迅研究 CHI2410 周作人研究 CHI2505 托尔斯泰研究
文学流派、文学思潮研究系列
CHI1534 左翼文学研究CHI1543 十七年文学研究CHI2043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研究CHI2051 新时期文学研究(先修CHI1050)CHI217120世纪美国小说CHI2490 俄罗斯苏联文学研究
CHI2500 古希腊文学研究CHI2632 时间视域下的20世纪中国文学CHI2641 海外华文文学研究
文体学、文类学研究系列
CHI1584中国传记文学研究CHI2200 民间文学理论CHI2271 唐宋词研究 CHI2710 唐诗研究
文学、哲学、艺术研究系列
CHI2121 中国思想史CHI2140 西方哲学史
CHI2149 美学导论CHI2153 中国古典美学CHI2210 庄子研究CHI2211 《周易》研究CHI2212 孔子研究CHI2213 老子研究CHI2214 孟子研究CHI2215 庄子齐物论研究CHI2241 经史导读 CHI2310 中国古代宗教
CHI2311 佛教与中国古代文学
2学分 CHI2511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2学分
2学分 能力拓展课程
2学分
CHI1501秘书实务CHI1521新闻时事评论与写作CHI6010编辑实务2学分 CHI6040中学语文教法研究2学分
2学分 通识课程(按学校统一要求选修)
2学分 CHI1520 新闻深度报道研究2学分 CHI1535 纪游文学专题研究2学分
CHI2191 文学经典讲座2学分 CHI2305中国古典小说选读2学分 CHI2506 外国文学作品选2学分
实践教学环节(共12学分)
CHI5050 毕业实习2学分 CHI5051 学年论文2学分 CHI5052 毕业论文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2学分2学分2学分2学分2学分2学分2学分 2学分 2学分2学分2学分2学分 2学分2学分 2学分 2学分2学分2学分 2学分2学分
15.西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篇十五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对初中汉语言文学教学来讲, 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 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案, 设置适宜的教学情景,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索精神。
一、初中汉语言文学教学特点
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目的, 是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人文工作专业人才。在新的经济社会环境下, 纯粹地培养人文工作人才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为了提高汉语言专业人才的实用性, 应当对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目的进行适当的调整, 在保留原有教学特色的情况下, 充分考虑专业人才的时代特征。通过对汉语言文学的系统学习, 来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 融合一定的时代特征, 来扩展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意义。
二、新课标对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新要求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 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目的应该以培养学生的汉语言能力为目标, 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帮助学生树立沟通协作的意识。
( 一) 对教师职业进行重新定位
为了能够适应新课标对教学工作的新要求, 教师要及时转变职业观念, 要用发展的思维和眼光来看待自己的职业生涯, 不能停留在对学生“填鸭式”教学方式的研究上。初中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 对学生的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来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它是帮助学生形成文学素养和汉语言运用能力的关键阶段, 这样的变化对教师的职业定位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师首先要保证自己的专业能力能够与时俱进, 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 在专业能力提升以外还要在教学方式、教学能力、科研发展和道德修养等方面进行提升和创新, 要将学生的培养过程看成是自己汉语言文学教学事业的一种成果来对待, 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体现。
( 二) 不断提升自身修养
一方面, 要加强自身的学文修养的培养, 不断夯实语言和理论功底, 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面。尽可能地知晓更多专业领域的知识, 以此来保证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另一方面, 要改变对自身工作性质的认识, 汉语言文学的教师通常都是具有一定文学素养的知识分子, 他们往往注重自身修养的提高, 忽视了作为教师应该具备的传道、授业的作用, 要将对学生的教学看作自己文学素养提高的一部分, 注意教学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 通过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来传授文学素养。
三、转变教学观念的措施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各类专业人才不但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知识积累, 还应当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拥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国目前的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新课程改革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方案, 接下来我们将结合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塞翁失马》进行探究。
( 一) 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是被动的接受状态, 要求的是学生要适应老师的节奏和方式。而新课标的要求是以学生为中心, 要求老师的教学要围绕学生的特点进行安排, 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 设计符合学生情况的教学方案。《塞翁失马》是一篇文言文寓言故事, 他不但要求学生有文言文基础, 还要求学生能够领会故事寓意, 最重要的是领会“塞翁失马”成语运用的语言环境, 那我们的老师在进行课程教学前应该以白话的形式讲一到两个有相同寓意的小故事, 将学生带入故事的寓意环境, 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 二) 对原有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新课标要求老师既要改变原有教学观念, 还要求老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以适应新的教学标准。新标准要求汉语言教学应该将学生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结合《塞翁失马》这篇课文来讲, 塞翁在失马之后的一连串变化都是让正常思维始料不及的, 故事的寓意是为了告诉人们“失马, 焉知非福”的道理, 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和思想转换能力, 那么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和政治课程中的“辩证法”思想进行联系, 也就是对一件事情的发生, 要“一分为二”的来看。
( 三) 教学工作要结合实际需要
汉语言的学习, 是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 如何能将这样的文学素养表现出来是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根本体现, 具体要求就是将所学的文学素养和知识能力进行实践运用, 结合《塞翁失马》这篇课文来说, 学生在领会了故事寓意的前提下, 应该让学生思考生活中的“塞翁失马”, 让学生结合生活中遇到的事情来理解这个道理。譬如说, 老师对一位同学的要求非常严格, 让这位同学的压力很大。这样的事件可能造成两种结果, 正常的想法是, 太大的压力可能造成学生畏学心理的产生, 造成反作用, 但事实是老师充分考虑过学生的学习情况, 他的能力是能承受的, 只是平时没有被激发出来, 结果是这位学生在这样的压力下迅速地得以提升, 成绩突飞猛进。通过这样的教学, 让学生学到的东西有用武之地, 并且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 达到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真正目的。
四、总结
新课标首先对教师的观念提出了要求, 教师不仅仅承担知识的传授职能, 还要承担起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责任。要充分了解初中语文教学的特殊性, 联系实际, 扎实推进语文基础训练, 培养了解和运用汉语言的能力, 通过训练来提升思想、发展智力, 进而提升听说、阅读和写作能力, 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总而言之, 基于本文的研究, 可以看出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汉语言文学教学观念转变的重要性, 对此, 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从根本上认识到教育权威性的转变, 教师不单是要解疑答惑, 更要想方设法参与到学生的个体成长与综合素质提升的过程中, 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的获取与积累过程。作为初中语文教师, 有责任鼓励和监督学生打好语文基础, 培育好学生的语言能力, 全面均衡地发展智力, 培养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王伟奇.“应用性”观念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造的思考[J].文教资料, 2007, (05) .
[2]孙宝生.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探讨[J].考试周刊, 2009, (03) .
[3]胡立群, 郭光涵.新课程背景下汉语言教学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8, (14) .
16.汉语言文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篇十六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 ; 大学生 ; 人文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5-0025-02
一、当代大学生汉语言文学水平下降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与本民族文化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语言的表达方式体现了一个民族的世界观,不仅是思维的工具,更是这个民族存在的家园、情感的存心形式。通过对大学生的调研可以发现,当代大学生在汉语言文学水平方面出现了普遍性下降的问题,虽然语文学科在每位大学生求学过程中的课时最多,属于基础性学科,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很多学生的汉语言文学素养令人堪忧。
本文认为造成当代大学生汉语言文学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包括:第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英语在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交往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导致教育领域更加重视英语教育,出现了各种英语辅导班,并且很多家长都认为只有接受良好的英语教育才能成长成才,而汉语水平而并不重要,这种目标短浅的观点造成汉语言文学教学得到忽视。学生在这种教育背景下,只能将时间、精力和财力分配更加效益最大化,而汉语言文学的效益并不是直接能够体现的,造成很多学生不愿意把大量的时间、精力用在汉语学习上。第二,网络信息时代的来临,电视、网络、报刊等各种媒体出现,以文本阅读为主要形式的知识建构被取代,大学生平时不再依靠写作来表达,只需要利用网络等技术就能够实现沟通,而这种便捷的沟通工具对大学生汉语水平造成了很多伤害,特别是在写作实践和阅读理解等方面更是如此。
二、增强对当代大学生汉语言文化素质的重要性分析
提升大学生汉语言文学素养就是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一方面,能够纠正工具论的偏执,根據工具论的解释,语言就是思维、交际等工具,这一观点忽略了语言本身所具有的本体论的意义,因为语言还具有人文性、文化性等特征,但是语言的本体论观点并没有在语言教育中得到普遍认同,从各个阶段的语言教育、教材编制等方面都能够发现工具论观念仍然居于主导地位。工具论对语言教育的认识显然是不充分的,所以应该坚持体用合一的认识高度进行大学生语言文化教育,让大学生从汉语言学习中体会到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超越工具论的狭隘性。
另外一方面,能够纠正汉语言的优劣论观点,关于中西文化和语言的优劣之争已经延续了100多年,而认为本民族语言优秀于或者低劣于其他民族语言都是功利主义的观点,语言是人性的,从人类共同人性来看,各种民族及其语言都是没有优劣可分的,所以我们应该热爱自己的民族语言,这才是大学生汉语言教育的重要途径。在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国际背景下,我国在经济、科技等方面明显落后于西方,导致有些中国人认为汉语言不如英语,并且出现自卑的心理,而这种心态对大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极为不利,因此我们应该正确对待汉语言教育,正确对待我们民族的语言,在认识到汉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同时,还能看到汉语言与人文精神有着密切联系,是我国五千年文明的载体和寄托,并且有着绵延不绝的生命力。
三、大学生汉语言文化素质培养的途径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能够认识到大学生汉语言文化教育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并且当代大学生出现了汉语言文化水平集体下降的趋势,严重影响他们人文素质的培养,因此需要提出合理的对策给予解决。本文认为提高大学生汉语言文化素养的主要途径包括:第一,编制相应的汉语言文化读本或者相关教材。虽然目前高校已经拥有《大学语文》教材,但是这一教材基本上从观念、内容等方面都延续了中学语文教材的模式,没有强调汉语言文化的特点,因此需要编制更为适宜的汉语言文化读本。高校汉语言文化读本应该在“大语文”观念指导下,不能局限于语言文学和文章样式的范围,而是扩展到历史、哲学、经济、政治等多个领域,从而供不同专业的大学生选择最为适宜的读本,体现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基础性作用。汉语言文学本身就包含着各个领域的知识,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体现,文史哲农工商等学科都可以从中找到本源,各个学科与汉语言文学之间也有着非常大的联系,所以编制汉语言文学读本就是让大学生对汉语言文学教育给予相应的重视,从汉语言文学读本中吸引能量和知识。
第二,开设经典文本讲读课程,也就是从高校开设相关课堂,邀请专业教师给予相应指导的对策,引导学生在阅读经典文本时能够体会到汉民族语言文化的内在魅力。教师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应该发挥指导者的角色,能够对经典文本中的精华进行解读,与大学生一起鉴赏,提高大学生读经的水平,甚至可以带着批判的精神去阅读经典文本。中华民族的《论语》、《庄子》等经典文本涵盖丰富的人文知识,对大学生做事、做人都有着非常大的启发,所以大学生应该认识到阅读经典文本就是提升自身人文素养的过程。
第三,将汉语言文学教育与文化语言学教育相结合。文化语言学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属于一种范式变革思潮,强调语言的文化价值不仅仅在词汇方面,还包括语言的结构类型、文字问题等方面,所以我们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可以利用当地文化语言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针对汉语言词汇、语言机构类型等特点进行研究,从而能够将汉民族的内在文化精神传授到当代大学生,切实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王晓辉.论中国古典文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05:99-100.
[2]李光龙.文学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06:103-106.
【西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推荐阅读: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08-19
西北师范大学招生宣传12-16
西北师范大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3KZB10-25
湖南师范大学汉硕真题回忆版08-09
北京师范大学727古代汉语及语言学理论考研专业课真题及答案09-1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c语言上机 实习7答案10-27
西北政法大学专业应用09-14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