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艺术感受(共15篇)(共15篇)
1.领导艺术感受 篇一
感受艺术 冲击心灵
—谈影视资料辅助教学手段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建党伟业》这部影片,给我留下非常深刻印象。《建党伟业》从辛亥革命开始,一直演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影片再现了那段风雨飘摇的历史,重温了老一辈革命家为了挽救人民于水火之中,为了拯救危难中的中国,历经千难万险,经过不懈斗争,终于创建了“中国共产党”的历程。影片以毛泽东、李大钊、周恩来、陈独秀等第一批中国共产党党员为中心,讲述他们为国家、民族赴汤蹈火的感人故事。我尤其对其中的巴黎和谈失败后发生的五四运动片段至今记忆深刻。
影片中当袁世凯为了一己之私利,秘密接受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时,我们恨不得上去一脚把他踩扁在脚下。反抗!反抗!反抗!不顾一切的坚决反抗!青年学生在共产主义者的领导下,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足以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五四运动”,使中国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当一个举着血书“冤字的女大学生跪在总统府前请愿,回答军警为什么不到检察厅喊冤时,她含泪说:“冤情太深,检察厅接不了我的状子。”痛呼:“我是为四万万同胞喊冤啊!”这一声犹如巨雷一般响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耳边,振聋发聩。一声声“保卫主权”、“还我青岛”慷慨激昂,气壮山河,令人热血沸腾!
五四运动上学时也听老师讲过,但是没什么深刻印象。通过影片却能够用几分钟的时间把它展示得淋漓尽致。影片中学生们视死如归的身影,鲜活的展现在我们眼前,对我们这些出生在新社会、沐浴在党恩下的年轻人,无疑是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影片不仅给我们带来视觉上的冲击,更重要的是对我们心灵的冲击。
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影视资料等辅助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欣赏艺术的同时,去接受心灵的冲击,使学生在艺术享受中挖掘历史真相,自己得出对历史事件的正确见解,不但印象深刻,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他们的智慧。我想这是教师在讲台上讲破喉咙都未必达到的效果,这正是影视资料等辅助教学手段运用于教学的巨大好处。
2012.7.17
2.领导艺术感受 篇二
这么多台戏, 这么多不同的风格, 也体现了这些导演不同的美学追求和不同的探索方向。
尤里·留比莫夫近似把演员当作一种材料, 使其严格地去完成导演的意志, 演员的个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或束缚于导演的意识, 表现为非常鲜明的宣言式的政治性。
如他在排演《包里斯·戈多诺夫》一剧时, 正是国家领导人一个接一个去世的时期, 政治内涵很清晰, 结尾人们沉默的时候, 观众立刻明白讲的是今天的事情。
而P·法缅科则相反, 对于他来说重要的是与剧院里的或是他熟悉的以及他培养出来的演员合作, 他认为, 一场演出最重要的是演员。
如在《教育的果实》一剧中, 主要通过以心理现实主义为基础的演员的精彩表演, 把托尔斯泰笔下的一群自私、愚蠢、荒唐等形形色色的贵族和几个老老实实的农民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
P·法缅科的这种风格, 不是说没有艺术家个人情感思想在其中, 而是说这种情感思想没有直接外露, 甚至有时艺术家在创作中也并不自觉意识到, 它主要通过纯客观地描写对象, 传达出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和主题思想, 从而这种思想情感和主题思想也更为宽泛、广阔、多义和丰富。
列夫·多金则是把他的主观情感和观念, 在剧目里更多地直接表露, 由生活化的图解转入他对人生、生命的思考, 借一物而言它, 带有极强的政治意识和批判性。
如在他排演的《士官生之歌》一剧中, 用性作为人性的符号, 来体现人的生存状态、人性的被扭曲及人性的张扬。通过强烈的形式感和视觉刺激把他的思想、观念直接述之于观众。
特别有意思的是A·瓦西里耶夫这样的导演, 从来没碰过政治, 纯粹探索戏剧的美学。
如他排演的普希金的诗这样的形式, 强调语言的重要性, 词的节奏, 把这些词读出来的准确的方法、方式, 思想和道义是通过读出这些言词达成的。
再有他排演的《里列明的哭泣》一剧, 这种实践似乎与心灵的实践有关, 在演出的过程中, 似乎每个人也是在完成和上帝之间再生的这样一个过程。在这样的意义之上, 舞台调度是不重要的, 没有意义的, 尽管他们展现的舞台调度是完美的, 是从内心的意义和感受生发出来的。
了解了这些导演的风格和追求, 联系起国内的状况, 也进行了一些反思。俄罗斯这个浸染在浓浓的文化、艺术当中的民族, 在对宗教的唯一信仰到转型期时的颓废、悲观、消极、感叹, 以至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产生怀疑、否定的变化过程中, 他们对艺术、文化从没有停止过追求和渴望, 他们的戏剧工作者没有休息, 没有停滞不前。在经典剧目的不断翻排和重新解读中, 他们走近民众, 与他们手拉手、心贴心, 和他们一起面对生活, 思考生命的意义。他们不是在迎合和讨好一部分观众的趣味, 而是在做有价值的探索。艺术的确总与一定时代社会的实用、功利紧密纠缠在一起, 总与各种物质的或精神的需求、内容相关联, 他们正是基于这一点, 用美育带宗教, 培养、提高观众的欣赏水平, 告诉民众信仰什么, 如何信仰!
3.感受琉璃艺术的力量 篇三
“琉之力 2015·哥特”的展品由“历史”与“当代”两部分组成,包含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冬宫)博物馆中历史悠久的中世纪收藏。冬宫与巴黎卢浮宫、大英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并称世界四大博物馆。此次从圣彼得堡花高额保险运来威尼斯展出的大批藏品,绝大多数鲜与世人见面,部分藏品甚至此前从未公开,都在此次展览中首次露面。而在“当代”部分,呈现的则是超过50位国际知名当代艺术家与威尼斯穆拉诺岛(Murano,俗称琉璃岛)的琉璃工艺大师合作,由意大利贝伦戈琉璃艺术工作室出品的当代琉璃艺术精品。
在此次展览50多个参展名单里,如Tony Cragg, Jaume Plensa, Wim Delvoye等都是在欧洲或国际知名的当代艺术家。自2009 年展览启动以来,就一直稳固在只跟世界一线艺术家合作的基准之上。另一方面, “琉之力”展览每年的观众达到20万人次以上,在众多的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中,能够进入“琉之力”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艺术家的实力,既是学术上的,也是大众认知度意义上的。
而最令人惊喜的是,独立负责中国项目合作的“上海威尼斯策划”团队,今年为“琉之力2015·哥特”带来了5位中国艺术家,分别是宋冬、尹秀珍、邱志杰、张洹和刘建华。这是至今为止中国艺术家参与最多的一届。
宋冬所创作的《玻璃老大哥》借助了威尼斯最传统而具代表性的水晶吊灯造型,5层组合总高约3.3米,但它在本该是灯的位置,却装了玻璃监控摄像头。琉璃虽是黑色,却晶莹透明,一眼看出监控摄像头里,空无一物。5层的树形灯同时给人以光明、温暖和安全感,构成“安全与监视、窥视和被窥视”的悖论。业内评论人说, “这件作品即使放到双年展主题展‘全世界的未来’,也是惊艳之作。”
尹秀珍是为数不多的,在如今的当代艺术领域具有很大影响的女艺术家。此次创作的《思想的容器》,灵感来自威尼斯“琉璃岛”(即穆拉诺岛)的琉璃博物馆和哥特式教堂的窗户。一个古老的欧洲书架,一面被附上现代的冷冰冰的不锈钢,面对着观众。书架上面则摆满着“扁平的玻璃容器”,透明的色彩、形状各异。
从书架的一面观看这些容器是书脊的形状,而从另一面观看,则是容器的形状。这很容易让人想起尹秀珍的另一系列书架作品,而琉璃这个新的创作媒介,却让整架“玻璃书籍”仿佛变成一个放置在房子中的“雕塑窗户”。
邱志杰无疑是本届双年展上最为活跃的一位中国艺术家。他在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中,紧挨着 Bruce Nauman的地方搭建了“金陵剧场”;在威尼斯最富盛名的咖啡馆、威尼斯双年展的发源地 Caffe Florian 做跨界项目:“所以,我们不在四处游荡”,而在“琉之力 2015·哥特”中创作了大体量的《更多的神兽还在路上》 。
艺术家研究了世界各地各时代各种文明中所出现的怪兽的形象。在每一个文明传统都自以为自己的怪兽独一无二并热衷于向外人津津乐道的时候,他发现这些怪兽的形象中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比如说,很多文明中都有独角兽,独角兽往往是敏感的象征;很多文明都有带翼兽,它们往往是守护神;很多文明中都有会说话的鸟,它们往往是预言家。大多数看上去独一无二的传统,都由隐秘的交流支撑着,于是他深入到了所有怪兽造型构成的深层逻辑中,并按照某些规则生产怪兽,有的借用历史中既有的造型,有的则来自想象,然而每一种怪兽却都是人类心理的镜像。这些透明玻璃怪兽将通过灯光在墙面制造阴影,成为一个影子的剧场。
这三位艺术家的作品被陈列在弗朗切蒂宫,而在展览的另一个地点:穆拉诺岛的贝伦戈当代艺术博物馆,则可以看到由张洹和刘建华与贝伦戈工作室合作的作品。这座古旧的工坊也被视为琉璃岛上的工业考古实证。斑驳残缺的墙体,被炉火日夜熏烤变黑的天花板,在这里,仿佛可以看到空间框架和作品正在对话。
而对于选择在贝伦戈当代艺术博物馆展示张洹和刘建华的作品,“琉之力”当代琉璃艺术展创办人阿德里亚诺·贝伦戈先生表示:“我们试图强化作品及其背景之间的对照,以求在视觉和文本上形成间歇点,这样能让观众停下脚步,仔细思考作品和所在地之间的关系。”
在生活中为艺术留出更多位置
Q&A庄楷
5位中国艺术家在异国,运用自己的创意,与威尼斯的琉璃技术相结合而成的作品带给人太多的惊艳,也让世界见证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力量。而在这之间充当桥梁的幕后推手更是功不可没。
此次独立负责中国项目合作的“上海威尼斯策划”团队是上海威尼斯国际艺术交流机构的简称,由意大利贝伦戈当代艺术基金会(Fondazione Berengo) 及上海图运思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共同创办于2013年11月。机构在上海及威尼斯设有分支,专业从事亚洲与欧洲之间的艺术文化交流活动,包括国际艺术展览、交流访问及艺术旅行策划、公关推广及艺术设计等。本刊也有幸采访到了上海威尼斯策划总经理庄楷,听她聊聊这次展览背后的故事。
4.感受艺术节作文 篇四
啊!星期五,期待已久的艺术节终于开幕了。我们都怀着兴奋的心情一大早就来到了学校。经过老师的一番讲话,我们就迫不及待的去看艺术节了。
艺术节的项目有很多:舞蹈、独奏、合奏、演唱、朗诵等等。刚开始的项目是器乐类的,一上场的.就是一位弹钢琴的,弹得似乎不错,很流畅。可是接下来几个就似乎不是那么回事了。时而断,时而忘,每次弹到中间都会断一下,感觉弹得比我还差一点。看到这种现象,我不禁信心大增,只要我再多努力一下,明年的获奖名单里或许就有我侯锦宇的名字。比赛其中,一首小提琴合奏让我大开眼界。这是我第一次亲眼看到三把小提琴一起演出。那整齐的一致的动作,旋律优美的音符让我对音乐更上了一层台阶。时间在飞逝着,转眼间,该我们班的选手上场了。他打的是架子鼓,配的音乐是《命运》。开始时,他打的在我们听来没什么感觉。但到了后来,那彭湃激情的乐声一次又一次的冲击、震撼着我的心灵,使我的双腿都抖了起来。接下来是我们班跳舞的两位,虽然有些痴迷、陶醉,但我清楚的意识到我周边的“强人”有很多,如果我不抓紧努力,就会被他们落下。致使我知道我还要加倍努力,跟上他们的脚步,甚至超越他们。
我也知道,我所知道的一切,都不会是梦,全都会成为现实……
5.感受音乐艺术 享受美好人生 篇五
享受美好人生
—浅谈音乐治疗在三大教学法中的应用
摘 要 音乐的历史在不断发展,音乐的功能也在不断得到拓展。从音乐教育的视野来审视,音乐艺术的所有发展变化,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在音乐教育中得到反映。随着音乐的高度专业发展和人类社会文明的高度发展,人们已经逐渐地发现音乐越来越作用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音乐教学的作用和功能。音乐治疗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音乐治疗学在教学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达尔克洛兹音乐教学体系、科达伊音乐教学三大教学法中音乐治疗学也应用到了实际教学中,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和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音教育乐;音乐治疗;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达尔克洛兹音乐体系;科达伊教学法
近年来,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会导致人的身心发展不平衡,甚至导致病变。人们对“音乐治疗”一词已不那么陌生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音乐事业的发展,音乐治疗这一学科逐渐为社会接受。(《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6年03期《音乐治疗原理》普凯元)
音乐治疗虽是综合了音乐、心理、生理的一个边缘学科,但却并不是今人的发明。在中国,几千年前先人就发现了音乐的神奇功效,并在实践中总结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理论和方法,今天对人们养生防病、治病疗疾有实际指导意义。《中国民间疗法丛书:音乐疗法》作者:范欣生 编著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1-1。
罗曼·罗兰所说:“音乐不是一种单纯的消遣,它或是对于心灵的一种理智上的裨益,或是镇定和整饰灵魂的一种抚慰„„”。《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 2005 年》【作者】陈红霞;莫秀云;龚宏霞;如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可以帮助他们有效地调节和驾驭自己的情绪,使自己的身心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已成为音乐教育者关注的话题,音乐教育也成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有力手段。
音乐教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有力手段在调节人的心理方面,音乐的功效是独特的。
一、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的应用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的三个教育体系之一,并被世界范围内的早期教育界公认为最适合于开端启蒙的音乐教育。奥尔夫教学与传统教学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是用身体感受音乐,发展内心的音乐感觉,是将节奏、律动、舞蹈、语言、器乐演奏、歌唱、绘画、戏剧表演等融合在一起的综合性教学。其培养人格发展和创造性能力的宗旨及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得到世界各国同行的高度赞誉和喜爱,更深得儿童的欢迎,因而在世界广泛流传。
实际应用
奥尔夫的音乐教育理念与音乐治疗的很多方法是吻合的,其中最重要的共同点就是多重感官的方法。奥尔夫认为促进儿童的学习过程应该通过几种不同的感官通道,如说话、歌唱、运动和演奏乐器。乐器可以在触觉、视觉、听觉或运动知觉的层次上为儿童提供刺激。儿童可以对乐器的形状、重量、颜色、音色,以及演奏时为了引发声音所必需的动作产生反应(Orff,1974)。
在奥尔夫音乐治疗中,音乐被视为具有社会和交流的功能。参与奥尔夫合奏或合唱活动可以给儿童提供一种作为参与者,成为集体的一员,以及活动所需要的自我身份感。治疗活动作为一种刺激,引发对集体音乐活动的归属感和成就感(Orff,1974)。在集体音乐活动中,儿童与同伴相互合作,可以增加他们的人际互动反应能力。
奥尔夫组合乐器可以起到连接的作用,也可以起到隔离的作用。儿童可以有意识地通过演奏乐器来与治疗师交流,也可以用乐器在自己与治疗师之间制造一个“安全”的距离。因此交流可以在儿童与乐器之间,儿童与治疗师之间,儿童与儿童之间进行(Clowell et al,2004)。
在奥尔夫音乐治疗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治疗师必须知道儿童目前的功能水平如何?知道儿童能够做什么,需要做什么?治疗师必须具有灵活性,既能够使音乐治疗活动适应儿童的现有能力,又能够使工作朝着已经建立的治疗目标进行。伴随着儿童成长过程的音乐学习过程必须是个体化的,而且与儿童的承受能力和进程相适应。在奥尔夫音乐治疗中,学习的过程被描述为紧张与释放的交替过程,包括“新鲜的”与“熟悉的”材料精心的结合,同时避免刻板的程式化。材料的改变是在治疗中,以及各次治疗之间唤起兴趣的要点。
二、在达尔克洛兹音乐教学法中应用
达尔克洛兹音乐教学体系是由瑞士音乐家达尔克洛兹(Emile-Henri Jaques-Dalcroze)创立的。它的基本出发点反映了教育的一个基本理念:每一个儿童都应受到免费和适当的教育。这一理念落实到音乐教育的实践中就是:音乐教育应当是为每一个儿童提供的,而不只是为少数天才或有音乐潜能的儿童设计的。
课例设计:
这一部分我们将结合达尔克洛兹体态律动的一些训练内容,结合中学的教材做一些课例设计。这些片断的练习可以穿插进我们的课堂教学,配合其他教学内容共同发挥作用,也可以启发我们结合达尔克洛兹的教学原则创造更多更好的方法运用于教学中。还有特别重要的一点是,首先帮助学生从观念上改变认为中学生不能再像小学生那样蹦蹦跳跳的思想。
(一)时间、空间、能量、重力、平衡的关系:这是指导音乐体态运动的总原则。在时间中流动的音乐和在空间表现律动的关系,一般是慢速的音乐联系着宽广的、大幅度的动作;中速和快速的音乐则与中等幅度的和细微的动作相联系。慢速的音乐有时会比较沉重,中速、快速的音乐往往比较平稳、轻巧。学生可以伴随不同音乐做即兴的体态动作,感受为不同速度音乐所付出的运动能量是有区别的。学生通过对音乐的内在感受,体验变化与平衡,逐渐能够灵活自如地控制肢体运动、感受音乐节奏流动的意识和平衡感。
(二)有规律的节拍:用肢体动作表现不同节拍的强拍规律、基本特征。例如2/4拍的动作:强拍上拍手,弱拍上拍腿,伴随口读“强、弱”。也可以通过手臂的指挥节拍动作,感觉强拍上的向下重力。3/4拍的动作:强拍上拍手,弱拍分别拍击左、右腿,伴随口读“强、弱、弱”。4/4拍的动作:强拍上拍手,弱拍两手交叉拍肩,次强拍时拍腿,第四拍的弱拍和第二拍的弱拍动作相同。这些组合形式都不是绝对的,它可以由学生自行设计,但节拍的基本规律是不变的。教学中可选择教材中不同节拍形式的歌曲配合律动练习,例如初中一年级教材中的《太阳出来喜洋洋>.欣赏教材中的贝多芬的《G大调小步舞曲》和《长城谣》等。
还可以配合一些使用球做为教具的活动,例如:
1.随强拍托球。可以使用纸气球,这是一种用油纸贴成的球,一端有一小孔,可向内吹气,使用后可以放掉空气、折叠起来以备再用。这种球弹性较好,又不像气球太薄太轻不好控制。或者使用比气球稍厚的橡皮球(类似排球胆)。练习时学生两人一对,随着2/4或3/4拍的音乐在强拍时托球、互相传球,感觉强拍和从强拍到下一个强拍的音乐流动过程。
2.地板滚球。使用普通橡皮球,学生以十多个人为一组围坐成圆圈,边歌唱2/4或3/4拍歌曲边在强拍时推球给对面的同学,在球的被推出和滚动的过程中,使学生感觉强拍时的重力和从强拍到下一个强拍的音乐流动过程。
3.圆队传球。使用普通橡皮球,学生以十多个人为一组围坐成圆圈,边歌唱2/4或3/4拍歌曲,或伴随录音音乐,在强拍时把球传给右边的同学。注意在传球过程中不是机械传递,而是持球在空中划出弧线,感觉音乐在强拍之间的运动。
[谱例]
脚踏一个固定节奏型(休止拍可做蹲的动作),手拍节奏,成为节奏的二声部,或把手、脚的声部互换。
还可以伴随教师敲击的鼓声走队列。开始学生脚踏“走”(四分音符时值)的节奏,手拍“跑”(八分音符时值)的节奏,在教师给出某一信号之后(例如敲击鼓帮等),立即换成脚踏“跑”的节奏,手拍“走”的节奏,锻炼动作的协调配合和迅速反应能力。
达尔克洛兹认为他的方法是通过音乐律动操来发展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并帮助学生发展迅速对节奏做出反应的能力。发展肌肉的节奏和神经的感受性最终会促进对时间、时值、强度和乐句的精细的辨别能力。通过节奏的运动,学生会学会以音乐的方式进行自我思考和表达。最初达尔克洛兹的理念更多的针对传统意义上的音乐家教育,但是很快就延伸到了儿童的早期音乐教育,以及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儿童的教育。
总而言之,达尔克洛兹的方法对于音乐治疗来说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方法,所有的人无论能力如何,都能够而且应该通过歌唱、演奏、聆听、分析、即兴演奏,以及创作来体验以音乐。达尔克洛兹在其早期工作中就曾针对视力障碍的儿童进行工作,通过音乐和运动来教授他们音乐能力,同时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定向能力。通过对身体、情绪和音乐的整合,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我。
三、在科达伊音乐教学法中的应用
科达伊音乐教学法是由匈牙利作曲家、音乐学家和音乐教育家科达伊(Zolt á n Kod á ly,1882-12960)创建的。科达伊强调音乐学习应该从生命的早期就通过直接的体验和接触来开始。他说:“常常一个单独的体验就会打开一生通向音乐的年轻的心灵。而这个体验不能留给偶然的运气,学校有责任提供它。”科达伊痛心地看到匈牙利普遍缺少文化和音乐教育,他为自己确立了一个目标:音乐扫盲。他说:“可以想象,一个人如果不识字,怎么可能获得任何文化知识?同样,不会识谱,怎么可能学习音乐?”(Hoffer,1993)因此他认为提高音乐文化的系统的音乐教育应该包括读谱、写谱和聆听音乐:“学校里的音乐教育不应该是痛苦的折磨,而应该是儿童的享乐,要给他们灌输对音乐的渴望,这种渴望应该持续一生。”(美国科达伊教育组织,OAKE,1965)
实际应用
科达伊理论中最有价值的原则就是,音乐应该是为了所以的儿童而创造。这一原则由以下五个基本目标组成:
1.每一个儿童所天生的音乐能力应该尽可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2.音乐语言应该像说话中的语言一样让儿童容易理解,能够阅读,并可以用音乐的语汇进行创造。
3.民歌和音乐的传统应该遗传给孩子们。
4.世界上最好的音乐应该能够让所有的孩子接受和适应他们。
5.音乐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是必须的,而不应被认为是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科达伊所表述的这些原则是针对音乐教育的,但是同样也适于音乐治疗。科达伊的最重要的信念,音乐应该是为了所有的人而创造,与音乐治疗之父格斯顿(1968)的“所有的人类都有审美的表达和体验的需要”是非常接近的。这一理念对于那些在学校领域中工作,需要把音乐课程进行改变以适于特殊儿童的音乐治疗师尤为重要。科达伊的大部分理念和方法都适于特殊教育领域。斯特朗(Strong,1983)认为:“虽然科达伊从来没有直接谈到过特殊教育,但是科达伊的方法可能是实现他让音乐属于每一个人,包括让音乐文化进入特殊儿童人群的伟大理想的最好方法。”
科达伊教学法是根据他“音乐应该是为所有人创造的”的前提而为匈牙利的儿童建立的。但是全世界的音乐教育工作者都可以使用他的原则。同样,音乐治疗师也可以在他们的临床实践中借鉴科达伊教学法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四、中国音乐治疗的发展状况和前景
音乐治疗始于 2 0世纪 5 0年代的美国 ,在之后的短短半个世纪中 ,这一新兴学科得到迅速地发展。1980年美国阿利桑那州立大学人文系副教授、美籍华裔音乐治疗专家刘邦瑞先生 ,于 3月 16日至 6月 2 7日在中央音乐学院进行了讲学活动 ,第一次将音乐治疗介绍到中国 ,开启了我国进入音乐治疗学的历史。回顾这 2 0多年来音乐治疗在我国的发展 ,无论在教育领域还是医学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作为一门应用科学逐渐被社会接受 ,学科本身日趋成熟。
中国是音乐治疗最古老的发源地之一。从战国到清代的历史文献中,记载了大量有关论述和临床实例。即有关“五音疗疾”的记载:
如《皇帝内经》中,提出五音主五脏,又通五行的理论,指出了音乐与身心健康密切相关;司马迁在《史记·乐记》里提出音乐可以“动荡血脉”、“通畅精神”等。张旻琰在《音乐治疗的传入及在中国的发展》一文中从人类对音乐价值认识的发展变化这一角度提出,音乐具有驱病健身的作用是人类的一个古老信念。作者认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家就开始了关于人和动物对不同音乐的各种生理反映的研究。但是在20世纪之前,关于音乐在治疗疾病方面的研究和探索还都是孤立的个案,而不是基本理论和全面的研究”。作为新兴交叉学科的建立,却是近十年的事。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人们不再满足于古已有之,大胆引进了西方在二战后兴起的音乐治疗学,广泛应用于各医疗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效果。《我国音乐治疗的发展与展望》作者:张鸿懿
“在中国,有很多精神病院、康复病院和综合医院开设了音乐治疗门诊。我国的医生尝试把音乐在中国传统的经络针灸疗法结合起来,探索音乐治疗的新理论和新方法。”作者就该学科在国内的发展提出见解:“目前,国内的音乐治疗主要集中在显形心理疾病的治疗方法与技术上,而对基础庞大的隐性发病人群在预防性的音乐治疗方法和技术上还没有较系统、深入的研究。现代的音乐心理治疗理论与方法主要来自西方,如何结合我国的医疗与传统文化使其本土化,探索出一条具有东方色彩的路子显得尤其重要。” “在教育领域,教师如何创造性地应用音乐治疗学的理论并紧密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的最新成果,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系统的音乐心理训练,来帮助他们摆脱抑郁、自卑、焦虑等不良情绪,同时增强自信、乐观、勇敢等积极心理品质,进而提高学习主动性、自觉性的实验研究鲜见有人操作。” 葛雪松、吕茵在《音乐的心理治疗功能简介》
“在我国无论从学科建设、学术研究还是临床应用等方面,都还处在较为初级的阶段,有关国际音乐治疗发展的最新信息及其来源途径也较为稀少和有限。” 周世斌在《音乐治疗:开启身心健康之门的钥匙》
音乐治疗近两年在国内从实践理论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就,各领域的学者们对这一新兴学科表现出很高的热情,为音乐治疗在我国的本土化发展提出各种观点,为这一学科注入新的血液。我们期待着音乐治疗在中国的普及发展,为我国的全民健康事业做出更多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1、周世斌:《音乐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 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
2、周世斌:《音乐教育与心理统计基础》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
3、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 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
4、刘 沛:《音乐教育理论基础》 新疆大学出版社出版
5、刘 沛:《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 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
6、高 天:《音乐治疗学基础理论》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中国公司
7、梅塞德斯*帕夫利切维齐:《音乐治疗—音乐、意义和联系》
8、葛雪松、吕茵在《音乐的心理治疗功能简介》
9、周世斌在《音乐治疗:开启身心健康之门的钥匙》
10、《我国音乐治疗的发展与展望》作者:张鸿懿
11、《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6年03期《音乐治疗原理》普凯元)
12、《中国民间疗法丛书:音乐疗法》作者:范欣生
6.第二单元:感受精彩艺术节 篇六
活动一: 规划艺术节动画
一、教材分析
Flash动画具有体积小、直观动感、互动性强、播放浏览流畅、便于携带和网络传输等特点,Flash动画已成为当今最流行的动画,主要应用于网页设计、制作和多媒体创作等领域。Flash动画创作出效果细腻而独特的网页和多媒体作品,其图形是矢量图形,可以任意改变显示尺寸,自动与浏览器窗口大小匹配。
本节课主要介绍动画作品规划设计和艺术节片头动画的制作,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动画作品开发的一般过程,对作品进行规划设计,然后根据作品规划,使用Flash软件,制作艺术节的片头动画。通过本节课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规划设计、动手操作与鉴赏审美等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进一步提高同学们的信息素养。
二、学情分析
同学们对Flash动画是非常感兴趣的,而且对于使用Flash软件制作动画,有的同学在小学或七年级下册就已经接触了,但前面都是学习制作比较简单的动画,一般没有规划设计。要制作复杂的动画作品,不能盲目地去做,而要让学生掌握对作品进行分析、规划的过程。本活动就安排了一个课时学习规划设计,让学生明白,好的动画作品需要先规划设计、需要清晰高效的制作流程。因此在制作具体的影片前,应该先明确目标功能,理清制作思路,确定影片内容和结构。本节课我将首先播放动画短片——《方舟中学第六届艺术节》,然后引导学生“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个这样漂亮的动画呢?”接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遇到问题,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动画作品制作的一般过程、作品开发目的。作品的规划与设计、素材的准备与选择。图形缩放、移动、旋转及透明动画的制作。
2.教学难点
片头元件的制作。片头标题的制作。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动画作品制作的一般过程、作品开发目的。动画制作时需求分析的重要性、规划与设计的基本方法。学会利用动作渐变动画制作平移、缩放、旋转等效果的动画。掌握利用元件的亮度、色调、Alpha来制作颜色渐变和透明渐变动画。
2.过程与方法
综合利用演示、讲授、探究、任务驱动和分组竞赛、讨论评价相结合。加强个别辅导,缩小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作品进行分析、规划、设计的能力。
培养学生在作品创作中,学会与他人协作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创新精神。
提高学生对动画作品的鉴赏评价能力及信息素养的提升。
五、教学设计
1.教学方法设计
在教学中突出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主导。教学过程中,对于第一个模块“构思设计动画”,教师可以采用问题驱动方式组织教学,首先播放动画短片——《方舟中学第六届艺术节》,然后诱导学生“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个这样漂亮的动画呢?”启发学生阅读“知识库”,对动画制的过程和方法进行讨论需求分析、规划设计、收集与加工相关素材,最后分组竞赛,合作完成教材八下2单元38页“研究室”、“创新园”等栏目问题的填写。对于第二个模块“制作片头动画”,教师可以边演示,边让学生操作练习增强学习效果;教师也可以通过实例讲解演示,然后,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按照“加工坊”里的操作步骤进行,这时,老师加强个别辅导,缩小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对于学生出现的共性问题,老师再通过演示集体讲解。
2.课前准备:
动画短片《方舟中学第六届艺术节》检查机房网络及FLASH软件环境
3.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示例引入激发兴趣:
1.过投影或广播展示动画短片。
2.与同学们一起简单回顾七年级学过的FLASH相关知识及操作。3.激发学生继续学习FLASH的兴趣。分组讨沦交流比赛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38页内容,让学生谈谈动画制作的一般过程“确定主题—规划设计一收集素材—制作作品一导出作品”,明确作品开发目的的重要性以及对作品进行规划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2.合作完成教材37页“研究室”、“创新园”等栏日问题的填写。老师组织各组同学展示本组填写的结果,进行组间评比。
3.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动画示例,总结、点评、强调规划设计的重要性。
结合示例动画学习,体验需求分析,明确需要完成的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 学习。
引出动画制作的基本过程,同时为开展后面的教学工作做铺垫。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一些信息素养。
学一学
做一做
1.老师讲解、演示“加工坊”片头动画制作方法。
2.强调“元件”、“库”的概念、作用? 如何利用图形元刊:的亮度、色调、Alpha来制作颜色渐变和透明渐变动画?“帧”、“关键帧”的概念、区别?如何制作图形缩放动画? 3.文件的保存与导出。
4.通过教学环节——,让学生进行了分组讨论交流,其中涉及到了“收集素材”,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这时可以建议能力强的同学们自己到网上搜集相关素构,对于操作能力较差的同学,建议他们到相应的地址下载自己事先准备好的素材。
5.运用观摩学习中掌握的方法,学生操作练习、教师加强个别辅导,共性问题集中解决。(仿“加工坊”)
6.实践操作过程中,——一方面让学生学会方法,另—方面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可以有自己的特色,不要简单照搬。
先教师讲授,然后学生练习,教师同时加强个别辅导。因为只有通过自己动手学得的知识记得最牢固,而且学生可以在练习中发现问题,解决听课时的—些困惑,学以致用,深化前面所学的内容。
评一评
比一比
1.以小约,形式,发起交流、评价活动。
对组内或同桌互评、修改、再发布。各组拿出最好作品,进行组间评比。
(可以制作 “评价表”供学生参考)2.优秀作品发布到校园网,学生作品栏目。利用网络教室的有利条仆开展交流、评价活动。使学生学会客观地评价作品。
探究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或到网上查找、交流片头动画和其他4个方面的内容在本节做成了四个“元件”,能刁;能做成四个场景呢?如果可以,请你试—试?” 实现对所学知识升华。
小结
1.相节课主要学习了动画制作前,应从哪些方面进行需求分析。
2.体会需求分析与规划设计在作品制作中的必要性。
3.学会使用各种动画效果的制作动画以及对——些专业术语的理 解。如元件、帧、库等。
对本节教学内 容的知识进行归纳。
教学反思:
1.在教学过程中,基础较差的学生做得不好,学习跟不上,我们能不能上慢一点,用两节课上完本节内容? 2.在“制作片头动画”环节,如果能先让学生模仿“加工坊”操作,加强个别辅导,然后把共性问题拿出来讲解,从而给同学留下更多实践的空间,会不会更好—些?
活动二 展示艺术节成果
一、教材分析 本活动的内容,是让学生完成艺术节动画中展示片内容和展示片目录按钮的制作,具体学习“遮罩”动画、按钮图形的绘制、混色器的使用、按钮和帧代码的添加等知识。整个制作活动分为以下两个阶段来完成:
1.制作展示片内容
具体介绍“书法”、“绘画”、“摄影”、“文艺”等4个影片剪辑元件的制作,主要运用元件的亮度、色调、Alpha来制作颜色渐变和透明渐变动画。
2.制作展示片目录
介绍“书法”按钮、“绘画”按钮、“摄影”按钮、“文艺”按钮、“退出”按钮的制作及在帧和按钮上添加用于交互的动作脚本,用于控制影片播放。
二、学生分析
对于动画的制作,大部分学生已经感觉不再困难,但对于动作脚本、按钮代码的使用,可能感觉困难,既不明白其含义,又不了解其功能,这里教师可以着重介绍其功能及使用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遮罩”动画的制作。
目录按钮图形的绘制及动作脚本的添加。
2.教学难点
让学生掌握“遮罩”动画的制作。让学生掌握动作脚本代码的使用。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遮罩”动画和“被遮罩”动画的概念。了解F1ash动画按钮的4种状态及其对应功能。掌握动作脚本代码的使用。
2.过程与方法
掌握代码添加的方法。体验代码控制动画的过程。
3.情感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及协作能力。培养学生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环境
本节课的教学地点在网络机房进行,教师可根据教材中的介绍,把需要的素材提前下放给学生或放在教师机共享,让学生下载使用。
六、教学方法
演示法、讲述法、练习法。
七、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示例引入 激发兴趣
1.播放光盘提供的Flash作品《艺术节动画》,请学生分析Flash展示片包含哪方面的内容,哪些按钮,哪些动画效果? 2.师:同学们分析得非常正确。(课件展示)上节课洲门制作了一个片头动画,同学们也有了一定的基础,今天这节课我们先完成“书法”、“绘画”、“摄影”、“文艺”等4个影片剪辑元件的制作,再完成对应按钮的制作。给学生一个整体认识,明确制作任务。
新课讲授 制作书法影片元件
1.打开前面制作的艺术节动画片头,启动Flash软件,导入相关“书法”图片素材。
2.新建一个图形元件,命名为“书法1”。从库中将图片拖动到舞台中,并将拖到舞台的图片向左移动,使所有图片在舞台中按顺序进行排列。培养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并营造课堂气氛
3.再新建一个影片元件,命名为“书法2”。从库中将“书法1”图形元件拖到舞台。
4.单击场景1按钮,回到主场景中。选择“内容”层第12帧,按F7键插入一个空白关键帧,再从“库”面板中将“书法2”影片元件拖入第12帧,并调整到合适的位置。
5.双击打开“书法2”影片元件,在第20帧处按F6键插入关键帧,并在第1—20帧间创建动作渐变动画。
6.选中第20帧的“书法1”图形元件,反复按“ ”键,向左移动图形元件,使元件中的第1张图片出现在舞台中。用同样的方法调整其他图片在舞台中的位置。
二、制作文艺影片元件
1.老师讲解、演示“加工坊”文艺影片元件的动画制作方法。
2.运用观摩学习中掌握的方法,学生操作练习、教师加强个别辅导,共性问题集中解决。(仿“加工坊”)3.强调
利用图形元件的亮度、色调、Alpha来制作作颜色渐变和透明渐变动画。制作图形缩放动画。
三、制作遮罩动画
1.老师讲解、演示“加工坊”遮罩动画制作方法。2.实践操作过程中,一方面让学生学会方法,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可以有自己的特色,不要简单照搬。
3.强调
“遮罩”图层与“被遮罩”图层的概念。“遮罩动画”与“被遮罩动画”的概念椭圆图形的绘制注意事项。
四、制作按钮图形
1.老师讲解、演示“加工坊”按钮图形的绘制方法。
2.实践操作过程中,一方面让学生学会方法,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有自己的创意。
3.强调
混色器面板的设置及使用。
给按钮添加文字。
按钮的复制与修改。
五、添加动作脚本
1.教师演示从库中将制作的影片元件拖到主场景。
2.教师讲解,演示如何为关键帧添加动作脚本及讲解功能和含义。3.介绍帧标签的添加方法。
4.教师讲解,演示如何为按钮添加动作脚本及讲解功能和含义。
总结: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7.领导艺术感受 篇七
一、纯音乐欣赏
纯音乐的欣赏方式就是把欣赏者的注意力集中在音乐音响结构的展开特点上, 以感受音乐中的形式或情绪基础为目的, 也就是欣赏者把注意力投入到音乐的结构布局、和声效果、曲式、调性调式以及音色等等诸如此类的带有一定技术性的问题上。这就要求听赏者必须具备一定得音乐专业知识, 在这里的欣赏不仅仅只是欣赏, 它的要求相对比较深入, 在聆听的同时还需要进行思考和总结, 而了解作曲家在进行创作时的真实目的或写作背景就显得必不可少。当然, 这种听赏如果仅是一次两次的听赏, 可能还不能洞见所有的问题, 必须通过反复聆听来获得对音乐整体的了解, 而这种了解是相对比较深刻, 带有理解性的进入式了解。
二、体验式欣赏
体验式欣赏方式则是一种以情感体验为中心, 调动自身联觉的各种感知完成整个欣赏的心理过程, 在这个过程里, 体验情感和情绪是最重要的, 通过想象的活动来理解音乐所描述的各种内容。当然, 这种体验式的欣赏可以最大程度地调动主观能动性。比如当我们欣赏亨德尔的清唱剧《弥赛亚》时, 也许我们并不知道这首乐曲的内在含义或写作背景, 同时对作曲家的生平也不了解, 但只要我们听到终乐章《哈利路亚》时一样会被感动, 会觉得肃然起敬。显然, 我们被一种激昂、肃穆的感情所打动。有些音乐我们在欣赏的过程中会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去加以体验, 并与乐曲所表达的感情融为一体, 由此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
三、戏曲欣赏
戏曲是中华民族创造的独特的戏剧文化, 它既古老又年轻, 至今仍活跃在中国城乡及世界许多国家的舞台上。它是人类文明的财富, 是中华艺术的瑰宝, 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所以戏曲欣赏也是高中音乐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例如, 现代京剧《红灯记》在音乐、舞蹈、表演、舞美设计等艺术表现形式上都做出了巨大的探索与改革, 虽然它主要还是采用了传统京剧的板腔、曲牌, 保留了传统京剧的风格特点, 但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民间曲调、融入了话剧、舞蹈、西方音乐等某些语汇因素, 在保留传统京剧艺术民族化风格与韵味的基础上, 有力地突破了京剧音乐固有的程式化套路, 采用个性化的音乐创作, 塑造了一个个典型的人物形象。可以说, 现代京剧《红灯记》这种创新和实践是当时中国京剧的一次重大改革。现代京剧《红灯记》在强调“革命性”的同时, 在艺术性和文学性上有其闪光夺目的一面, 如果因为现代京剧《红灯记》在创编过程中受到某些政治因素的干预, 就因此而截然否定它的文学内涵和艺术价值, 那就显得太有失偏颇了!所以我们一定要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 虽然要看到它政治的一面, 同时更重要的是要看到众多前辈艺术家们的辛勤劳动和巨大贡献!欣赏这类文革时期诞生的现代京剧, 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更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流行音乐欣赏
受高中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社会环境的影响, 他们往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 才能更好地吸收流行音乐中的养分, 这就要求我们的音乐教师要在课前认真备课;在课堂上循循善诱, 让学生在追求审美愉悦的同时, 不断掌握音乐知识, 提高欣赏能力。在其它内容的音乐欣赏教学中, 选择符合课堂主题、优秀经典的流行音乐作品作为补充, 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印象, 另一方面也拓宽了他们的欣赏视野, 使其从不同角度感受欣赏内容。
流行音乐如果独占了课堂, 不利于学生全方位地获得音乐知识和吸收音乐艺术营养, 不但不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更不利于音乐的普及和发展。比如:林俊杰的《江南》, 就是一首充满流行魅力又不乏江南雅致的歌曲。这首歌在西洋R&B的节奏中特别加入了中国的洞萧与古筝, 加入了中国的古典元素, 藉此通过中国古代“侠士”的精神, 来传达爱情里所谓的忠贞;《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曲《我心永恒》等诸如此类的音乐作品, 引入课堂将必然得到学生的喜爱, 从而最终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
五、结语
由于篇幅有限, 以上几点只是笔者的简单总结, 论述还不完善, 希望大家多多指点。不过怎样规范音乐欣赏领域的教学, 怎样指导音乐教师遵循音乐审美的特殊规律进行教学, 怎样针对高中生特点, 有效地渗透音乐鉴赏教育理念, 怎样使音乐鉴赏教学成为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有效的、而且是高效的途径, 仍是我们当前进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
摘要:在音乐教学中, 发展学生的听觉欣赏能力是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 是进而学习音乐其他技能如唱歌、演奏和识谱等的基础。本文主要针对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如何进行欣赏教学进行论述, 希望能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 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欣赏,高中音乐,纯音乐,戏曲
参考文献
[1]汪焱军.音乐作品欣赏浅析[J].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03) .
[2]黄戈.浅谈音乐欣赏[J].大众文艺 (理论) , 2009, (18) .
[3]王婷.如何欣赏音乐作品与音乐审美素质的培养[J].时代人物, 2008, (04) .
8.共享艺术之光,感受惠民力量 篇八
关键词:艺术惠民 民族传统音乐 爱国情怀 大学生创业
沈阳市艺术惠民“双百万”工程包括“百万市民艺术培训”和“百万市民艺术共享”两大工程,得到广大沈阳市民的喜爱与支持。开展几年来,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始终积极响应沈阳市委的这一号召,积极开展艺术惠民活动。五年来,已有数万名市民参与了培训活动,帮助喜爱音乐的爱好者实现自己的艺术梦想。与此同时,艺术惠民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也提升了大学生的音乐素养。几年来,艺术惠民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一、扎实专业基础,提高音乐素养
自2010年艺术惠民活动开展以来,沈阳师范大学民族器乐培训主要包括二胡、扬琴、竹笛、中阮、古筝等乐器,组成多个培训课堂,专人担任指导老师进行培训,同时组建市民民乐团,定期排练。
在民族器乐培训活动开展过程中,担任器乐培训的指导老师大多是在校的大学生。他们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在系的统一安排下,有计划地进行指导。1.在教学方面,根据市民不同程度、不同年龄段等特点组成班级,指导老师将自己的学习经验加以改造、融合,博取众长,创立出全新的适合老年人学习的教学方法。2.面对不同专业类别,指导老师积极与市民交流研讨,充分调动市民的参与度,解决了许多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困难。3.在汇报演出方面,指导老师给经验不足的市民传授自己的舞台经验,以及心里素质如何调整等问题,使市民心中有底,轻松上阵,而指导老师还负责节目安排、出场顺序、现场灯光音响等,从各方面保证演出顺利进行。
惠民活动开展的过程也是学生锻炼自身能力的过程。由于多数市民专业基础较薄弱,学生的教学内容大都是基础理论层面,这也对巩固提高学生的基础技能起到一定作用。通过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检验学生自身学习成果,帮助他们稳固专业基础,提高音乐素养,拓展知识视野,培养创新能力。总体来说,艺术惠民“双百万”工程为民族器乐专业学生提供了一个发展自我,提升创新实践能力的平台。
二、增强服务意识 用心回馈社会
艺术惠民活动,大学生参与培训,有机会接触社会,使大学生了解社会,增强社会服务意识,各级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为艺术惠民工作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广大市民的热情参更是对艺术惠民工作的认可与鼓励。
根据培训计划,学院每学期期末都举行的艺术惠民汇报展演,每当这时,都会吸引许多民族音乐爱好者的观看,有的市民还把家人也带来,一同共享艺术惠民带来的快乐。在参与演出市民当中,多数是中老年人或退休在家的老职工,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惠民活动的开展,给他们的业余生活增加了新的活力,不仅帮助他们掌握演奏乐器的本领,了解民族音乐,并且使他们也有机会登上舞台,真正做到老有所学,老有所成,大大丰富了他们的老年生活。同时,大学生参加艺术惠民活动,有机会贴近社会,了解社会,从而深刻体会到服务社会的意义所在,增强社会责任感。大学生将自己学到的知识服务于社会,汇报社会,真正做到艺术为人民所有、为人民所用。“双百万”艺术惠民活动,使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双百万”艺术惠民工程使百万市民享受得到了实惠,改善了百姓的生活质量,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数。
2010年开展的艺术惠民至今,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民族器乐培训涵盖了扬琴、竹笛、二胡、古筝多种民族乐器,同时成立了市民民乐团。5年来,共培训市民5万多人次,开展大、小型成果汇报20多次。多人连续几年被沈阳市教科工委、沈阳师范大学评为艺术惠民“优秀指导教师”“先进团队”“先进个人”等称号。
三、弘扬传统文化 树立爱国情怀
中国传统音乐绵延几千年,是中华民族优秀思想意识的产物。它能够折射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传递中华民族特有的人文情感与爱国精神。我们只有了解中国民族音乐,才能了解中国文化精神。近年来,伴随网络科技的发展,外来音乐文化对我们传统音乐造成巨大冲击,多数年轻人侧重于西方音乐、流行音乐,极少喜欢中国民族器乐,即便是喜欢也缺乏对传统器乐的正确认识。在这样的背景下,弘扬传统音乐文化是每位我们音乐专业学生不可推卸的责任。
艺术惠民工程基于弘扬传统音乐的发展理念,将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通过教学体验、交流演出、观摩学习等方式传播给社会大众,宣传民族器乐,增强人们对传统艺术的认知度。同时,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艺术惠民活动的开展,能够帮助他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在意义,从而进一步提高民族凝聚力,树立爱国主义情怀。
艺术惠民工程不仅对发扬中华民族音乐起到重大作用,更重要的是它为民族音乐专业的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创新实践的平台。随着艺术惠民工程的不断深入开展,更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艺术惠民工程的大力开展对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起到重要作用。艺术惠民也让更多人了解民族器乐,喜欢民族器乐,同时激发了民众的生活热情。先进文化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使人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精神面貌更加昂扬向上。
参考文献:
[1]江明惇.中国民族音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2]张笑楠.高校艺术惠民的作用与途径[J].科教导刊(下旬),2015,(02).
9.领导艺术感受 篇九
《语言的艺术》
课前谈话:
1.教师由桃花的观察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一种花。
2.教师用四年级教材中的有关花的诗句描述十二个月份当中的花。3.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教师与学生的描述语言,初步感受语言的艺术。教学过程:
一、确定主题
1.学生齐读《杨氏之子》回顾课文中精彩的语言,并说一说精彩在哪。
2.观看《晏子使楚》当中故事一的相关视频,感受这一片段中精妙的语言。
3.根据书后综合性学习提示的第一段话,师生共同讨论确定综合性学习的主题——《语言的艺术》。
二、确定研究内容
1.师生根据书中提示语,确定研究的内容:
熟语、短文、提示语、广告词、相声、评书、影视对白 2.根据日常生活丰富研究对象: 导游词、辩论词、教师用语、推销词 3.出示研究过程的时间安排
三、准备研究内容
1.分配小组,并确定小组的研究主题。2.全班小组汇报主题。
3.小组再研究,商量成员的分工,研究方法,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成果展示的呈现方式。同时填写综合性学习表格。4.学生汇报小组讨论结果。
5.教师根据学生所选择的主题,呈现方式,对学生的准备计划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例如,竞赛:确定主题——搜集整理资料——研制竞赛题——竞赛——总结
教师和学生还根据各小组的准备当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意见与建议。
四、总结
1.将自己的联系方式留给学生以便与学生进行沟通 2.对本节课进行小结,并对学生提出希望。
综合性学习听课感受
《杨氏之子》课后编排了综合性学习。本次综合性学习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在课外去发现、搜集精妙的语言,通过多种形式的语文活动,积累并学习运用有艺术性的有魅力的语言。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与美好。
组织这次综合性学习首先要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明确任务与方法,落实小组合作分工与活动安排等。在这节课上老师与同学们相互配合,很好地落实了综合性学习的第一步。
老师以课前谈话为引,让学生对语言产生了一定的兴趣。《杨氏之子》与《晏子使楚》的精彩片段更是让学生感受到了语言的精妙,调动起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感叹的同时,激起了深入探究的欲望。
老师引导学生,根据书后的综合性学习提示语,确定综合性学习的主体以及研究的内容。研究的内容不仅局限于课内,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了一些研究对象,使学习研究的范围更加宽泛。以上的这些环节在我的教学过程之中也进行了实施,虽没有董老师的课堂精彩,但也在用心落实。而董老师接下来在研究准备环节中的提示与范例是我的课堂之中所欠缺的,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也就是通过这个环节进行突破的,也是我应该用心学习的。
在随后的课堂之中学生和老师就综合性学习的时间安排、研究准备进行讨论。同学们根据教师的提示各自确定了本组的研究主题,明确了小组人员的分工,研究结果的呈现方式;设想了在实施过程当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听取了其他小组同学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使本组的综合性学习可以更加顺利的完成。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呈现形式,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辅导,而每一次的指导,也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样的辅导给学生提供了相应的范例,为学生接下来一周的准备活动提供了一根可借助的拐棍。同学们在讨论过程当中涉及到了很多方面的问题,但这些问题仅仅是形式上的,老师一针见血的找出了问题的关键——问题不在于形式而是内容,而且这些内容是要基于语文的角度上去考虑,要准确的抓住研究的重点。
最精彩的部分虽没有呈现,但通过老师的说课同样让我感受到了本课亮点的精彩之所在。教师扮演成导游,让学生跟随教师的解说一起畅游北塘古镇,配以相关的图片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在游览的同时发现导游词特有的魅力,将导游词与背景简介相对比进一步明确导游词的特点。学生在不知不觉当中对导游词的研究有了初步的了解。
10.领导艺术感受 篇十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育和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共同活动。这一活动的实施过程,犹如一场演出,教师处在导演兼演员的角色地位。一名教师要扮演好这个角色,就必须掌握这门艺术,并且还要培养于处理教学表演艺术和教师的教育机智的问题,教育者除了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爱心和细心。教育艺术是一种伟大的艺术,是铸造人的灵魂的艺术。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本身就是一个艺术家。那么,作为优秀思想品德教师,怎样运用教育艺术,更好的开展教育工作呢?
我认为必须具备“四要四不要”。
一、要做人师,不要做“经师”
要育人,就要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而不要做单纯传声筒,传递信息和知识的人。我们培养学生装要成为解放思想与坚持真理统一的一代新人,因此,绝不能再把那些“左”的、教条主义的、个人迷信的教育方法拿过来贻害青少年,扼杀学生的个性特点,禁固学生的思想。
所以思品教师的课堂教学应是开放式的、引导式的、热烈的、师生双边的趣味活动,而不是将课本知识条条化、语文化,让学生去背得晕头转向。培养学生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思品教师的主要任务,因此思品教师应该是教师而绝不是讲经师。
二、要心耕,不要舌耕
优秀的思品教师要课讲得精彩生动,但这并等于教得好。要做到教得好,必须用心去培育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用心地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育成长。因此,人们都把教师称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这里的舌耕,是指那种口是心非,讲得头头是道,自身的人品、师德不具备的人,久而久之,这样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必然失去应有的感召力和说服力。
用心耕,就是要善于研究教学艺术,了解学生的喜恕爱好,想学生之所想,解学生之所困,全身心地研究怎样才能把学生教得更好,而不是上台就讲,照本宣科,讲条条,读书本,否则必然使思品课教学失去它应有的魅力。
三、要通情,不要恨情
教与学之间,教师对学生要先通情才能达理。而不是让学生先达理后才能通情。实际上中学生的思想认识往往在通常情况下是以情感为基础的,要晓之以理,必须首先要动之以情,最佳的教育教学状态是情理交融状态,这种状态应当说是最完美的教育教学艺术的体现。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总是要千方百计地发现学生的可爱之处,只有爱得深才能教得好。不能两眼盯着学生的缺点,眼巴巴地恨铁不成钢,于是发脾气,大声呵斥,反而适得其反,收不到期任何实效。要知道:恨情是教育的最大障碍,特别是思想教育的最大障碍。
要通情,就是师生情感相通相融,借此来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感。这就要求教师要理解学生,要善于与学生求得共识。
四、要求实求真、不要求虚荣
在教学中求实,就是求实效,实实在在去培养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求实,就是从学生装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教材的条条出发,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任意拨高,搞成人化的教育,否则势必没有什么实效。
求真,教师应敢干追求真理,坚持真理,发展真理,只有这样才能把教学内容的真理性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艺术体现出来。要相信,我们的学生都是热爱真理的,因此学生就会热爱你,信服你。
求虚荣,爱虚荣是教师的一大害,特别是思品教师。如若沾上这种毛病,就会成为保姆式的教师,把知识理好,过份地猜题押题,而忽视了大量知识的传授、解决疑惑、情感沟通等重要问题,这显然是以学生健康成长受到极大损害为代价,这就是教育奸商。
11.徜徉基辅,感受古朴的艺术气息 篇十一
不久前,我走进基辅。朋友带我来到古代基辅城的正门——金门,这是建于11世纪,目前保留比较完好的“雅罗斯拉夫大公时代”的建筑之一,因城楼门扇与门楼上的圆顶采用镀金铜箔装饰而得名。站在高达12米的金门前,一种久远的沧桑感油然而生。一缕阳光透过淡淡的云层照射到城门楼的圆顶,圆顶顿时发出耀眼的光芒。
金门旁边是弗拉基米尔一世大公的雕像,他主政期间对文化、法制、宗教等方面的发展影响很大。在雕像前,很多年轻人在拍照。朋友告诉我,每年到了基辅各大学考试之前,很多大学生会结伴而来拍照留念,并要爬到“弗拉基米尔一世大公”雕像上摸他的后脑勺。坊间传说,他们摸了以后,雕像会保佑考试顺利通过。我好奇地问朋友:“对于这种行为,管理者们不干涉吗?”他回答:“不太干涉,毕竟这是年轻人的一种心愿!”我不由感叹:“这里的管理者还真有人情味!”
离开雕像,我游览了彻切尔洞窟修道院、马林宫、米哈伊尔钟鼓楼等景点。之后,我们来到了著名的索非亚大教堂。“索菲亚”在希腊语中是智慧的意思,教堂建于11世纪,是典型的巴洛克式建筑风格。它气势宏伟,是当年“基辅罗斯”的政治、宗教和文化中心,弗拉基米尔一世大公经常在这里处理国家大事。面对这座已有千年历史的教堂,我感受到了它昔日的辉煌。
到了基辅,一定要去安德烈斜街,就像到了北京必去长城一样。安德烈斜街的名字源于建在这条街上的一座安德烈教堂及陡峭的路面。它是基辅最有文艺范的街道,街道不长,路面由石头铺成,令人产生古老的年代感。街道两旁布满大大小小的店铺和摊点,有卖套娃、木雕、银器等风情浓郁的工艺品;还有卖老式军帽、望远镜、纪念章,让人想起昔日的岁月。斜街上最吸引我的是卖油画、水粉画和版画的小店,古典的、现代的,抽象派的、印象派的一应俱全。非常有意思的是,店主并不主动向人们推介画作,而是坐在那里静静地看着大家欣赏,那神态和眼神中少了一分商人对金钱的渴望,而多了一分艺术家的傲气。
离开基辅,古老的建筑、雄伟的教堂,充满艺术气息的斜街,这一切都留在了我的脑海中,成了美好的记忆。
小贴士
1.最佳旅游季节为每年3月-10月,其中5月最后一个星期周末的基辅日最热闹,有焰火、民间艺术表演、选美比赛等活动。
2.基辅的木器、银器等工艺品很有特色,是赠送亲朋的不错选择。
3.基辅人儒雅、热情,服务时有时会拒绝小费,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就不要勉强,说声“谢谢”就可。
12.领导艺术感受 篇十二
由于小学生对艺术之美缺乏感受和认知, 特别是农村学生, 接触艺术的机会较少, 创作艺术的实践更少, 导致在说和写方面常出现两种倾向:一是内容单一, 大部分学生选择的都是美术课上的手工制作, 而且是同一作品;二是美感缺失, 学生或许知道一些艺术形式, 但对美缺少感受, 表达干瘪无力。因此建议两点:一是鼓励学生从多方面介绍身边的艺术, 丰富表现力;二是要说出自己对艺术的感受, 增强感染力。
一、深入艺术调查, 交流多种形式的艺术
1. 课前充分准备, 丰富说话内容。
此次口语交际与单元课文教学内容密切相关, 在学完一篇课文后, 便可以让学生找找身边类似的艺术, 如由贝多芬的《月光曲》想到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由《蒙娜丽莎之约》想到徐悲鸿的《马》;由《我的舞台》想到梅兰芳……学习单元导读时, 即可分组发放《“身边的艺术”调查表》, 让学生边学习本组课文, 边留心积累。
将学生分成若干调查小组, 每组3~4人, 可以统计名人的艺术品, 也可以记录自己或小组成员的创作。形式可以是唱歌、舞蹈、书法、绘画、手工制作、乐器演奏、小品相声、模仿秀、口技、民间工艺等。有了充分的课前准备, 既拓宽了学生对艺术的认识, 又保证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
2. 营造艺术氛围, 激发交流欲望。
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 以经典乐曲为背景音乐, 展示国际国内知名艺术家的作品, 可以是书法、美术, 也可以是雕塑、建筑, 重点展示师生的优秀创作, 将学生课前收集到的各类艺术品在教室内合理地安排布局, 让学生耳濡目染。如, 利用“艺术园地”或“文化长廊”张贴师生优秀画作, 展示泥娃娃、手工编织、剪纸等作品, 营造具有良好交际氛围的课堂, 从外部感观和内心深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使其产生表达的欲望。有了适时有效的铺垫, 导入交际话题便水到渠成。
3. 密切联系生活, 丰富活动形式。
学生创作和收集的艺术作品虽然从形式到内容都还存在瑕疵, 但交际活动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围绕生活经验和搜集的资料, 将内容讲清楚、说明白。结合本次“身边的艺术”口语交际要求, 可根据调查内容将学生分为三组:艺术形式大观园、艺术品展览馆、艺术故事大联播。在个人陈述、同桌或小组展示交流的基础上, 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比赛, 促进学生再度合作、交流。具体要求是:汇报交流的学生要讲清楚、讲明白, 最好能用上课内外积累的好词好句, 其余学生要认真倾听, 听后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鼓励学生说话形式不拘一格, 或同桌, 或小组, 或班级, 组成一个个临时的口语交际单位, 可以是导游介绍、双人对话、问答, 也可以多人讨论、辩论、评价等。
二、恰当运用表达方法, 融入独特感受和想象
1. 展示艺术作品, 个别上台交流。课前, 布置学生带一张自己学艺或参加艺术欣赏活动的照片, 或者带一件自己创作的艺术品, 便于课堂上交流评价。课始, 先让学生展示充满情趣的学艺画面, 要求边介绍边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师鼓励引导:经过六年的学习, 同学们在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都有值得他人学习的才艺, 这些精彩的画面就是有力的证明, 我提议让照片的主人来做画面配音吧!然后请1~2名学生上台介绍照片内容, 细说发生的故事和自己的感受, 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能简单评价他人的优点与不足, 教师将学生述说过程中引用的好词佳句一一板书, 特别是感受和想象部分, 要反复强调, 可举学生说话中的语句或本组教材中的例子, 说明在叙事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 能促使情节展开, 内容丰富, 更加生动、感人。最后明确小组交流的形式, 要求各小组用相同的方式介绍组内其他成员的艺术作品。
2. 推举组内先进, 代表小组交流。明确具体要求和方法后, 便可根据学生收集的艺术作品内容, 将学生分成学艺组、艺术品欣赏组、艺术展示活动组等, 由小组长顺序安排组内成员交流, 互相发现优点, 指出不足, 帮助改进。小组活动结束后, 每组推荐1名作品内容新颖、形式独特的代表在全班交流, 全班同学提出修改建议, 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
3. 指导习作, 融入想象和联想。此次习作是在口语交际训练的基础上展开的, 口语交际重在将“身边的艺术”介绍清楚, 而习作在此基础上则要求运用所学的表达方法, 融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 进行书面表达。教师应帮助学生多选自己生活中熟悉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形式, 消除对艺术的神秘感和距离感。在记述和描写中, 适当结合自己的心理活动来写, 如, 艺术创作屡屡失败的沮丧和气馁;刻苦学习艺术的酸甜苦辣;取得点滴进步的兴奋和喜悦;最终完成艺术作品的成就感……也可结合自己对一件艺术品的欣赏来写, 表达对艺术品的个性化感受。
4. 组织习作修改, 全班赏析评议。评议修改是习作练习中重要的一环, 由于学生对艺术的认识或领悟的欠缺, 习作可能会单一无新意, 或空洞无感受, 修改时, 教师要抓住学生介绍的内容, 多角度、多方面引导, 特别要注意克服不同学生在介绍艺术品或艺术创造过程中的人云亦云现象。
学生修改完毕后, 可以读一读自己习作中最满意的段落, 让其他同学赏析, 教师相机点评、指导。
三、强化说写联系, 形成交际与表达技能
13.领导艺术感受 篇十三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们大家上午好,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闫国松,来自乳山六和,现在担任品管一职。今天很荣幸也很感谢各位领导能够给我这个机会站在这个舞台上向大家谈一谈我读完(优秀员工的50个习惯)和(优秀员工必读的15本书)的感受和体会,读完后我知道了自己的很多不足之处,里面讲到的如何处理同事和领导的关系,如何得高效良好的工作等等很多,让我获益匪浅,对于每一个六和人来说,我相信大家跟我的感受都是相同的,那就是感到自豪和幸福。不只是它提供给我一个工作的机会,更难得的是它让我不断的成长,让我得到一生之中用之不完的宝贵财富,从这里我学到了饲料行业的各种知识,更重要的是我学得了六和人的品格和尊严。对于工作后的人来讲,对于职场的工作会有不同的见解,但是我认为,我们六和的文化理念:善,干,学,和这个四个字更好的诠释了作为我们六和人应该有的工作态度。
是客户,一定要善待大家,为他人考虑,只有这样别人也会同样善待我们,让我们的工作更加的顺利;干是六和成长之路,六和能够拥有今天的成绩,都是大家在公司领导的正确的带领下脚踏实地的干出来的,作为我们品管应该不怕苦,不怕累,对于每一车进厂原料都应该认真的负责,不让任何一车掺假原料进入公司,不让任何一袋不合格成品走出公司,我们要踏踏实实的作,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干好;学是六和的智慧之源,在不断学习培训当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让自己不会落后,用学到的知识更好的为公司服务;和是六和之魂,跟公司的每个部门,每个同事良好的沟通,创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这样我们的工作会更加的顺利。
信只要我们能够深入的理解和用实际行动贯彻:善,干,学,和,这四个字,我们的将来会更加的美好,它会给我们插上坚实的翅膀,让我们飞得更高更远。
14.感受阳光600字作文:感受阳光 篇十四
在阳光下,一切都富有生机。奔跑在阳光下的我尽情沐浴着阳光,不再孤独,阳光精灵一直陪伴着我,如同一股暖流流入我的心田,令我全身都暖洋洋的。
在
阳光是什么?阳光是一种爱!
15.感受2008高考作文 篇十五
再就是启发、鼓励青年学生关注生存环境、关注他人、直面人生的作文题占了一定比例。如浙江卷的《触摸城市或感受乡村》、上海卷的《他们》、辽宁卷的《青年人的价值观》、天津卷的《人之常情》等等都有引导青年人关注身处的社会和自然环境、正视他人存在的价值,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和审美观的作用。当然一些题目略显宽泛或是大而无当,甚至都可以用作科研人员的研究课题,有悖于千字文“开口要小,发掘要深”的要义,但其象征意义会远远大于它的实际价值,至少它会引导我们的语文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再一味地死钻课本,枯坐书斋,要将视角时时调整到我们的课本、我们的校园和我们封闭的个人小圈子之外,投向我们所处的城市乡村、投向我们自身之外的生命,投向那些需要我们伸出援手的弱势群体,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这正体现出了语文这门学科的人文性特征。而且通过高考这根教学工作的指挥棒来实施这一目的,会比平时的耳提面命、苦口婆心要容易得多。
或许是缘于一种多年形成的惯性,今年高考作文题中的“哲理性”标题仍然占有不小的比重。诸如湖南卷的“根据韩愈诗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意境和哲理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总感到与2007年北京卷作文“根据刘长卿《别严士元》中的两句诗‘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写一篇评论”的格式类同)、全国Ⅱ卷的作文题《海龟和老鹰》、北京卷关于“杯子装物”的材料作文、福建卷关于“从选择不同口味的饮料看人”的供料作文、海南宁夏卷的根据“母女养鸟”的材料作文以及山东卷的《春来草自青》的命题作文等等差不多仍然是在与“人生哲理”较着劲。对于读惯了《读者》《意林》《视野》一类“心灵鸡汤”型随笔杂志的学生来说,面对这类题目大概是“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这类文章写起来生动读起来轻松,内容飘逸玄妙文笔潇洒空灵,是历代文人士大夫驾轻就熟、时时把玩的东西。只是在今天这样一个沉甸甸的时代,实在不知道我们的命题者哪来的这份轻松洒脱!人生的种种小哲理小机智在我们的同胞们所经受的苦难面前实在是太不值得一提了!
还有几道有意思的作文题不可不谈。重庆卷的作文题《在自然中生活》与湖北卷的作文题《举手投足之间》都是谈“如何生活”与“怎样做人”的,单独看各有道理,但两相联系就有意思了,《在自然中生活》主张人要生活得“本色”“自然”,而《举手投足之间》却是警告你你的一举手一投足都将彰显你的人格、品性,所以“自然”“随意”不得。安徽考生去年刚做了《提篮春光看妈妈》,今年又《带着感动出发》———看来安徽是要将煽情进行到底了。而最值得一谈的还是江苏卷的作文题《好奇心》。语文考试甫一结束,《扬子晚报》社就约请了处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和研究生不同学段的5名学生,让他们“下水”写这篇高考作文;同时邀请到有多年高考阅卷经验的一位高三语文老师、省级语文学科带头人为他们的作文打分并加以评析。出人意料的是,那位小学六年级同学夺得了这5人组的作文冠军。她以美妙的童言稚语和新奇的构思征服了阅卷者。而两位大学生反而叨陪末座。高考作文让小学生得了冠军我感到很不是滋味。这初高中6年时间的语文还有学习的必要吗?这高考作文到底是否需要一定的思想、学识、文化等方面的积淀?《好奇心》作为作文题我敢说全江苏师生大概没一个能猜上,但我们出高考作文题难道仅仅就是为了“抗猜题”吗?
【领导艺术感受】推荐阅读:
感受艺术的熏陶作文09-20
《骆驼祥子》的艺术特色及阅读感受09-23
领导艺术和领导方法09-29
领导者的领导素质与领导艺术hao09-30
领导科学与艺术研究07-19
领导干部讲话艺术08-01
提高领导方法和艺术08-21
管理智慧与领导艺术07-12
领导者言语表达艺术06-26
《领导管理艺术》课程心得体会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