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现状的调查报告

2024-12-20

市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现状的调查报告(精选9篇)

1.市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现状的调查报告 篇一

农业产业化经营,既适合中国国情,又符合世界农业发展规律和趋势的一种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的好形式,是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基础上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近几年来,我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了对农业产业化工作的指导,制定扶持政策,积极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发展和培育了一大批农业龙头

企业,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效地提高了效益农业发展水平,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据统计,目前全市年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有372家,比2000底增加23家;2001年销售收入61.05亿元,税利4.15亿元,同比增长35.4和72.2。

一、我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现状

96年以来,我市各级把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作为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中心环节来抓。几年来,全市农业龙头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规模迅速扩大。1996年全市有农业龙头企业213家,销售收入15.76亿元,实现利税1.09亿元。1998年发展到222家,销售收入25亿元,实现利税1.87亿元。1998年以后,特别是近两年来我市各级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步伐加快。2001年,全市农业龙头企业比1996年增加了159家,销售收入增加了近3倍,利税增加了2.8倍。同时,农业龙头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平均每个企业的年销售收入从1996年的740万元增加到1641万元,增加了1.2倍。我市农业龙头企业是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的。各地在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和建设农业规模基地的同时,按照“围绕区域特色建龙头,围绕主导产业建龙头,围绕规模基地建龙头”的思路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加快了各地农业龙头企业向主导产业聚集,区域化布局日趋明显,逐步形成了竹木(笋)、粮油、畜禽、蚕茧等四大农产品加工产业。目前,这四大加工产业农业龙头企业达291家,占总数的78.2,年销售收入达到53.3亿元,占全市87.3。在全市15家年销售收入超5000万元的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中,上述四大加工产业占14家。在安吉县140家农业龙头企业中,竹(笋)木加工企业占117家。附全市农业企业分产业情况。

全市农业龙头企业按产业分类

企业个数(个)

年销售额(万元)

销售额比重

粮油加工

13670

222.4竹(木)笋加工

5258409

42.3畜禽加工

56487

9.3

蚕茧加工

81404

13.3

干鲜果加工

75699

0.9

蔬菜加工

4975

0.8

淡水产品加工

27337

4.5

茶叶加工

119050

3.2

种了种苗加工

9419

1.5

其它加工

11044

1.8

全市合计

372

610526

二、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中呈现的若干特点。

1、连接形式灵活多样。龙头企业与农业、农户的联接形式呈现出多样化,主要有:(1)契约联结,即企业与农户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前提下,以契约的形式,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产销合同,即订单形式,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这是目前我市最为普遍的一种形式。2001年全市主要农产品订单面积达到91万亩,订单金额15亿元。象新市油脂有限公司、东立实业有限公司、长兴梅源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直接与农民签订各种形式的收购合同,实现农产品从田头到市场的飞跃。今年新市油脂有限公司订单面积扩大到130万亩,不仅带动了全市“双低”油菜的发展,且对全省都产生了较大的带动作用。(2)租凭经营,即龙头企业通过付给农民一定的定金或报酬租赁农民的土地,农民按照企业计划进行原料生产,两者实现最大程度的联合与合作,如“万和”酱菜厂到双林镇黄泥兜村以220元/亩的价格租赁153亩土地发展蔬菜,设立酱菜粗加工基地。黄泥兜村无环境污染,双方合作良好,成为“万和”发展绿色食品的一个理想基地;湖州城南农产品加工厂以530元/亩租凭570亩土地种植紫苏,并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目前已发展到1100亩生产基地。(3)建立扶持保护机制,即龙头企业通过风险保障基金,实现农产品收购最低保护价制度,支持农民发展生产,保护农民利益,稳固企业与农民的关系。德清县的新市油脂股份有限公司,去年在全省建立“双低”油菜基地118万亩,以1.96元/公斤的保护价收购油菜籽5.52万吨,向农民让利698万元。莫干山食业有限公司在今年青梅价格下跌,市场低迷的定势下,仍以每吨高出市场价300元的保护价格收购,尽可能多地做出让利,适当增加农户收益,以利于稳定果农发展青梅的积

2.市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现状的调查报告 篇二

本文选择十二团为调研对象是由于十二团农业基础发展水平处于南疆领先位置, 是全国农业新技术推广示范基地, 1995年就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全国百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单位, 农田大面积推广了有压滴灌、高密度、超宽膜、半精量播种、测土平衡施肥、机采棉等高新技术。 同时十二团是中国仅有的两个长绒棉生产基地之一, 生产的长绒棉品种全、结构合理、质量上乘, 目前中国出口亚欧日本、意大利、印度等国的长绒棉, 多半出自这里。 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65%以上, 大大高于南疆平均水平。 通过对十二团的农业科技服务的现状调查, 具有很强的区域代表性。

1.阿拉尔市十二团简介

阿拉尔市十二团成立于1970年, 其前身是农一师共青团农场和胜利十九场, 1999年3月, 十二团与九团、十三团联合, 组建成立了新疆塔里木农业综合开发股份公司, 现为总公司下属的南口分公司。 十二团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 位于中国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上游南岸, 北靠塔里木河, 南面塔克拉玛干沙漠, 西邻胜利水库, 东与十三团接壤。 十二团属典型大陆性气候, 日照充足, 降水稀少, 蒸发强烈, 热量丰富, 温差大。

阿拉尔市十二团地理位置特殊, 光热资源丰富, 农作物主要以棉花为主,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作为中国长绒棉种植基地之一, 十二团种植的长绒棉是由全国唯一的长绒棉研究中心———农一师农科所研制提供的, 生产的长绒棉品质全球质量最好的品种。 近几年由于阿拉尔市政府大力推广红枣的种植, 十二团红枣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 此外, 十二团的工业主要是由塑料和建筑支持。 十二团拥有全疆第二、南疆第一的塑料制品生产企业塔农塑业集团和施工质量高、社会信誉好, 且具有年产值2亿元的施工能力的阿拉尔南口建筑有限责任公司两家龙头企业。

2.调查问卷的设计

调查问卷的设计主要考虑受访者的基本信息、 受访者对当前十二团农业科技服务的认可度、 受访者需要哪些农业科技服务、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获取等几个方面, 以此设计一份共计32个问题的问卷进行调查。 在调查的方式选择上, 主要采取发放问卷法和深入访谈法, 一方面通过问卷的发放获取第一手的资料, 另一方面通过与受访者深入交谈发现出问卷以外受访者关注的问题, 从而对发放的问卷进行有效补充。

鉴于十二团各连队的发布较广, 在问卷的发放上兼顾各个生产连队。 由于连队地广人稀, 很难采取其他调查对象的选择方法, 故在问卷发放上采用随机法。 本次调查共计发放问卷120份, 收回问卷112份, 其中有效问卷103份。 在发放问卷时考虑到十二团农户主要种植棉花和红枣, 所以发放的问卷兼顾棉花和红枣, 其中针对棉农发放80份, 收回75份, 针对枣农发放40份, 收回37份。

3.样本的描述性分析

3.1受访者的基本信息

根据收回的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受访者基本信息见表一。 从表一不难看出, 在受访者中从事农业生产的男女比率明显失调, 其中男性比率到60.19%, 女性比率不足40%。 受访者的文化程度差异较大, 有文盲也有高学历甚至硕士研究生, 但是总体来说受访者的文化水平明显偏低, 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受访者高达87.38%。 此外, 从受访者的年龄构成看, 明显呈现年龄结构偏老, 其中40及以上的受访者比率高达77.67%。 而从家庭总收入看明显偏低, 尤其是棉农, 由于近几年棉花价格低迷, 导致棉农收入受到很大影响, 家庭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的只占受访者的24.28%。 调查者发现, 很多棉农都有减少棉花种植的倾向, 但是红枣的价格逐年下降, 导致整体受访者的收入水平偏低。

3.2受访者对当前十二团农业科技服务的认可情况

受访者对当前农业科技服务的认可从两个方面体现:一是受访者认为科技服务对农业生产有没有用, 二是受访者对当前农业科技服务是否满意。 从图一可以看出, 在103位受访者中, 认为农业科技十分有用的54人, 有点用的43人, 没有用的5人, 只有1人认为有反作用, 不难看出大多数人认为农业科技是有用的。 但是受访者对当前农业科技服务的满意度却不容乐观。 图二中, 在103位受访者中队当前农业科技服务不满意的29人, 非常满意的只有4人, 基本满意的39人, 比较满意的31人。 不难看出对当前的农业科技服务受访者是不满意的。 一方面是受访者认为农业科技服务用处大, 另一方面是对现有的科技服务体系不满意, 两者有较大的反差。

3.3受访者对农业科技的需求

受访者对农业科技的需求从受访者对科技信息的需求的迫切程度、需要的科技信息的种类、应用新技术的主动性等方面体现。

首先, 49个受访者迫切需要农业科技服务, 占受访者的47.57%, 而不需要农业科技服务的只有7人, 占6.80%。 其次, 在需要的农业科技信息类别上, 选择种植技术的人数最多高达41人, 接下来依次是农产品加工技术、养殖技术、农药、非农业技术和化肥。 最后, 在应用新技术的主动性上, 积极主动应用的只有32人, 其余的受访者都选择观望或跟风。 究其不使用新技术的原因, 担心费用较高和没有好的收益的占主体, 分别为29人和31人。

3.4受访者获取科技信息的方式

受访者获取信息的方式主要体现在受访者获取农业信息的途径和受访者期望获取到农业科技信息的方式两个方面。从表二可以看出, 受访者获取信息的方式主要依靠亲戚朋友的口口相传, 其占比高达46.60%。从表三看, 受访者在获取农业科技信息的方式上最期望通过专家到户到田指导的方式, 其比率接近40%, 此外, 开办培训班和发放农技资料所占份额也较多。值得注意的是, 选择有偿技术服务的只有14人, 占比只有13.59%, 表明受访者目前对有偿技术服务的接受度不高。

3.5其他方面

在其他方面的统计资料中, 值得关注的包括影响受访者使用新技术的原因, 受访者应对新技术失败的对策及在受访者中获取信息的工具的选择等。

表四中, 受访者认为影响其自身使用新技术的因素中市场风险因素居于首要位置, 而影响最小的是自身文化水平。表五中, 将近一半的受访者如果使用新技术失败了会自己摸索原因, 求助外界的受访者超过一半, 只有少数受访者选择放弃新技术。表六中, 收入水平制约了受访者选择获取信息的工具, 如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受访者大都会通过互联网等媒体工具获取农业科技信息。

4.基于农民视角十二团农业科技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4.1农民文化素质偏低

本次调研的数据显示, 受访者中61.17%的农户受教育程度集中在初中及以下水平, 38.83%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由此可以看出当前农民的受教育程度还很低, 这在很大程度上对当前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提出挑战。 此外, 通过调研发现受访农户受教育程度的差异较大, 最好的有大学生和硕士研究生 (虽然数量很少) , 最差的有只字不识的文盲。 文化程度直接决定了劳动力理解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强弱, 进而决定劳动力利用科技致富的能力。 因此, 提高教育水平和质量是完善科技服务体系的根本。

4.2农民观念传统守旧

由于农民受教育程度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导致其在做决策的过程中, 易抱有因循守旧的思想观念, 缺乏创新意识。 此次调研数据显示, 受访农户在面对新技术、新品种、新方法时只有30%左右的受访者选择主动应用新技术, 而其他大部分受访者采取观望的态度, 看到别人尝试效果好才敢尝试。 可以看出, 受访者观念相对保守陈旧。 导致这一问题主要源于其受教育水平低以及收入水平较低, 无法承担尝试新技术失败所带来的风险。

4.3科技服务内容适用性差

农业科技服务一直在进行, 但农民认为农业科技服务的效果并不好, 主要由于农业科技技术推广与现实脱节, 尽管现在很多新兴的农业科技技术, 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新技术的引入, 但是服务的内容与农户的需求存在严重脱节, 所以很难让农民满意。 究其原因, 农业科技服务既要考虑技术的因素, 更要考虑到服务对象的需求, 只有与之匹配的农业科技技术才能更好地适应农业科技服务。

4.4农民农业科技服务的投入受限

农民的收入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总的来说, 近几年受访地区农民的收入水平呈现下降趋势, 导致受访者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受到限制。 此外, 农民对于农业科技的投入, 最关心的是投入与产出, 从此次调查发现, 农民愿意花钱买有偿技术服务, 但是前提是花了钱要能够带来更多的收益。

4.5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低下

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已呈现出自动化、电子化、智能化、虚拟化的发展趋势。 通过网络, 人们可以搜索到所需的各项信息。 但目前农业网站的信息资源不全、更新速度慢、信息分类不科学等缺陷, 使用户对网站的使用率并不高。 此外, 农民能上网, 并不意味着就能直接获取网络传送的农业科技信息。 农业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内容重复单一、发展不平衡, 信息用户和信息开发人员存在素质、需求方面的差异, 这些都制约了农民对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

此外, 由于基层技术人员知识老化, 专业结构不合理, 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人员不稳定等诸多原因, 已经很难满足农业科技服务的需要, 不能及时与农民沟通, 提供信息, 帮助决策导致农业科技信息传递速度缓慢。 当前的农业科技服务, 成本高和效益窄, 时效性差, 根本不能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问题。

摘要: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 农业的发展制约国家经济的发展, 而农业的良好、快速发展又受制于农业科技水平及农业科技服务质量。本文选取阿拉尔市十二团为调查对象, 通过问卷调查法, 从农业科技服务需求者农民的角度分析十二团农业科技服务现状, 进而反映目前南疆农业科技服务的状况, 并通过调查发现南疆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农业科技服务,农户,南疆

参考文献

[1]胡雷.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以湖北省武汉市为例[D].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3.

[2]邬震坤.基于农户视角的新型农业科技知识服务体系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2012.

[3]天山网.农一师十二团概况[EB/OL].http://www.ts.cn/GB/channel4/779/200602/15/227857.html.

3.庆阳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分析 篇三

摘 要:庆阳市地处我国经济欠发达的西北腹地,基础设施配备远远落后于其他发达地区,农村地区表现尤为突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加快庆阳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庆阳市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政府威信,开拓市场、扩大内需和促进本地经济增长,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为逐步实现新型城镇化提供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庆阳市;农村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F303.1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4.08.015

Abstract:Qingyang City is located in the undeveloped region of northwest China, its infrastructure is far behind of other developed regions, especially in rural areas. Strengthening the rur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has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production and living conditions of farmers. It also can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in Qingyang. In this paper, problems and deficiencies existing in rural areas of Qingyang, especially investment i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were analyzed and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farms and enhance the authority of the government, These suggestions can open up the market to expand domestic demand and promote economic growth and provide a strong protection for the new urbanization.

Key words: Qingyang city; rural infrastructure; new urbanization

庆阳市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环境恶劣,经济基础薄弱,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同时,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和地质条件又不利于交通设施和大型工程的修建,这进一步加剧了农村基础设施供不应求的状况。随着西部大开发各项措施的不断贯彻实施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的提出,改善农村面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进城乡一体化,成为庆阳市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1 庆阳市农村基础设施现状

农村基础设施包括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农业生活性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村发展基础设施4个方面[1]。具体包括交通邮电、农田水利、供水供电、商业服务、园林绿化、天然林资源保护、防护林体系、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等生产,生活和生态设施。

庆阳市农村基础设施主要表现出如下特征。

1.1 总量不足

庆阳市农村基础设施总量不足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基础设施投资额不足。按照国家相关要求规定,地方的基础设施投资额应占本地财政收入的20%~35%。2011年庆阳市财政支出135.17亿元,而用于水利、道路、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的完成投资15.42亿元,用于教育9.34亿元,用于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的完成投资3.82亿元,基础设施投资率是21.14%,只达到相关要求的最低水平。相对于投资到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额只有10.04亿元,约占财政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总资金的35.13%。2012年,庆阳市财政支出158.61亿元,其中用于农林水利资金24.84亿元,虽然增长速度较快,但投入总量仍然不足,根本无法满足农业生产及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第二,农村基础设施存量不足。庆阳市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存量不足主要体现在农田灌溉工程、供水供电设备以及医疗卫生机构等方面。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资金短缺,导致部分农田水利建设和土地治理很难开展,2012年庆阳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4.804 万hm2,但是有效灌溉面积只有4.794 万hm2,占耕地面积的10.7%;保证灌溉面积达到3.25万hm2,仅占耕地面积的7.3%,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在供水供电方面,随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农网升级改造工程的推进,庆阳市农村供水供电能力有所改善,但是,设备陈旧仍然严重制约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医疗卫生方面,庆阳市农村地区一个乡基本只有一家卫生所,医疗服务水平底下,医疗服务覆盖不全面,根本无法解决农村看病难的问题。

1.2 种类单一,结构失调

从总体看,庆阳市农村基础设施发展较快的主要集中在交通、通信、供水供电等几个方面,但是这只是农村基础设施的一小部分。除此之外,在教育、农田水利、农村医疗卫生方面明显不足,造成农村基础设施机构失调,整体发展效果不佳的状况。

第一,教育方面,虽然各乡镇基本上都建有中小学,但是分布分散、规模小、设备落后等因素严重制约了当地教育的发展。比如实验课,通过各地的调查结果看,只有县级比较大的几所中学零星地做一些科学实验,而分布在乡一级单位的中学几乎没有上过实验课,而且所见过的实验设备少之又少,教育质量低下。 幼儿园教育在当地农村发展也非常落后,不仅数量少,而且管理混乱。2011年正宁县幼儿园校车事件给人们敲了一记沉重的警钟。除此之外,课外活动简单、体育设施落后、学生吃住环境差,有些地方甚至教师资源短缺,这些问题都是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第二,农田水利方面,目前庆阳市发展主要还是以农业为主,但受本地干旱少雨,自然灾害频繁的气候影响,农产品产出量大打折扣。这急需相配套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而庆阳市不仅相关设施少而且一些地方甚至没有此类设施。第三,医疗卫生方面,相关投入不足和医疗卫生条件差是其主要面临的问题。农村医疗网点少,村民们看病难,小病还是找当地的赤脚医生,大病很难得到及时地医治。不仅如此,而且还存在医疗设备落后,医务工作者水平有限、药物监督审计失调等问题。因此,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民治病的需要。

1.3 交通通讯、供水供电基本满足需要

第一,交通通讯方面,庆阳市通公路的村数1 252个,占全市村数的99.3%,通公路的乡镇数达到116个,通汽车的村数达到116个。截至2011年末,庆阳市全市已有98%的乡镇和60%的行政村通了柏油路,所有的村基本实现砂石路的铺建。2012年庆阳市计划并完成建设农村公路300 km,各县乡基本完成通讯线路的铺建工程并且新增信息网络自然村90个。2013年继续拓宽、硬化农村道路214 km。

第二,供水供电方面,庆阳市开展了对重点供水水源的改造,加强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加强实施农村供水管网改造和扩建,全面提高供水质量。2011年底庆阳市自来水受益村数751个,占全市村委会个数的59.6%,受益户数25.03万户,占全市农村户数的47.6%,受益人口达到103.33万人,占农村人口的45.0%。 除此之外各地积极推广“母亲窖”工程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

1.4 商业服务滞后,大多以原始集市的方式存在,布局点少

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经济水平取得了高速发展,庆阳市的整体经济发展状况也顺应了国家经济发展欣欣向荣的大趋势,城乡人民生活水平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庆阳市除西峰区和各县级经济中心商业服务设施比较完善之外,在其下属的一些乡镇,商业服务还比较落后,部分农村地区人们的商品交易依旧停留在原始集市的方式阶段,由于受购物时间固定、商业点少等因素的限制,商品更新速度慢,农民可选择的商品较少。比如在运输方面,由于农村道路建设滞后,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输出;食品方面,农村居民以自给自足的方式满足他们对面、油等粮食的需求,导致了农民在日常饮食中食品种类单一,生活质量较低。

1.5 服务范围和服务能力有限

基础设施由于修建时间过于长久,并且很少进行保护和维修,不少设施的功能明显减弱,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综合服务能力受到很大影响。如农田水利设施,一些偏远地区的农田灌溉工程仍在使用20世纪末期的设施,况且年久失修已很难发挥它应起到的作用。再如农村道路,虽然实行了“村村通”,但是由于质量不高,规划相对落后,又无后期的养护,很多已经成了“瓶颈路”、“断头路”,通达水平较差,并且部分公路技术等级较低,路基松软,排水防护等基础设施不配套,抗灾能力较弱。这种种情况的存在,致使部分县乡公路交通不畅,事故率高,社会效益差。

2 庆阳市农村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的成因

2.1 财政投入不足,资金渠道单一

由于庆阳市本身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财政收入很难与发达地区相比较。在财政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政府部门应把如何降低成本以取得最大限度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财政投入问题的关键。庆阳市政府将大量资金投入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导致无法满足当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需求,从而制约了当地基础设施发展规模,限制了农村经济发展速度。相对于城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制约了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当地政府尤其需要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2]。

单一地依靠财政投入,是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要的资金的。庆阳市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主要来自中央财政和各级财政收入的支持,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尚未形成,资金来源过于单一。我国在这方面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村镇很多,如利用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投资来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或充分利用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和一些信用良好的非公有制企业的资助,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等,这些都是庆阳市拓宽资金渠道,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的有效途径应该考虑的。

2.2 缺乏有效的规划及管理机制

第一,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目标,只是采用出现一事解决一事的解决方式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规划。其中一些设施的建设只是相关管理者出于“急功近利”的目的,而忽略了规划的科学性,导致一些项目只是样子工程实际上没有多大的利用价值。第二,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效益低下。庆阳市大部分的农村基础设施都比较陈旧,需要精心的维修和护理。但是现实情况是,这些设备自建成后就没有了后续的投入和维护管理,老化失修比较严重也就无法保证长期地发挥效益。

2.3 政府及公众对基础设施重要性的认识和关注不足

公共服务职能是政府的职能之一,所以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应该有统筹规划决策之责、公共财政投入和整合之责、制定和出台相关政策之责以及监督管理之责[3]。但是庆阳市政府的相关管理者一般只是实行基础设施工程的规划和建设,而规划和建设过程中有些缺乏科学性,导致重复建设频发,基础设施使用效率低下。并且在后续的维护管理过程中也没有充分发挥自己所应尽的职责,工程破损严重,使用期限短的情形时有发生,致使基础设施无法真正地发挥其经济效益。

公众对基础设施建设认识不足,主要体现在缺乏相关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和关注度。受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狭隘的“利己”思想的限制,公众一般对地方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持观望态度,政府出台什么政策他们只是被动的去接受这个政策,而很少积极主动地去为自己的家乡建设出谋划策。

3 促进庆阳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

有效地促进农村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发展、调节资源配置,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是财政投入应发挥的作用。在“十八大”的相关会议中,党中央明确要求政策扶持及财政投入要进一步向西部农村倾斜,对西部农村的公共基础建设给予重点支持,将更多的资金由城市向农村转移。所以庆阳市各级政府应该积极发挥财政的作用,响应党的政策号召,对农村的发展给予更多的帮扶,从而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的成绩。

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该积极利用银行贷款尤其是政策性银行贷款。其次,积极吸收私人投资全力贯彻“谁投资、谁拥有、谁受益、谁负责”的国家政策,在确保安全、可靠、合法有效运行发挥效用的前提下,可以有条件的对私人或者单位团体进行承包、租赁、拍卖等,进行企业化管理和商业化运作[4]。

3.2 完善投资建设管理机制

严格的管理机制可以保证相关工作的有效运行。基础设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程,庆阳市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相关管理者应该统筹规划,从长远利益出发,改变传统观念,树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先行意识,提高管理者的专业技能素质,坚决避免用人不当造成的严重损失。并且,应该选择合理的项目建设方式,对村民能够实现自建的项目就不实行招标,由上级相关负责单位和村委会组织村民自建,并按照当地劳务工资支付报酬;对工程技术含量较高的项目,由相关负责单位聘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师或技术发包,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问题;对村民无能力施工的项目,由理事会自主招标建设[5]。

3.3 提升管理者和村民的认识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调研考察时,明确强调“用人要重用不玩虚招的干部”。优秀的管理者应该具备勇于开拓、强烈的使命感、勤奋好学和诚实与机敏的优秀品质。作为一个公共基础设施的管理者必须具备这些品质,想农民之所急、干惠民之所事,积极地组织协作,从农民要求最迫切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建立农村基础设施经营管理的新体制。农民是农村基础建设的主力军,也是直接受益者。农民应该从自己的长远利益出发,积极参与本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只有相关管理者和农民都提升了对基础设施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才能保证新农村建设更好更快的发展。

3.4 加大宣传

积极宣传“十八大”会议精神和甘肃省的“联村联户”政策内容,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春节前夕在甘肃省调研考察时的会议精神和政策方针。有效地宣传能够让农民认识到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提高农民投资建设的积极性。庆阳市政府和相关管理者可以通过新闻宣传和制作更多的宣传栏,“电影下乡”时多播放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像资料,让农民随时可以了解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积极配合并参与到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中来。

参考文献;

[1] 刘伦武.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60-62.

[2] 潘耀国.西部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难点与对策——甘肃省庆阳市新农村建设百村调查[J].红旗文稿,2007(17):20-21.

[3] 吴春垒.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难点对策[J].理论界,2006(9):11.

[4] 冯丽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农村市场的开拓[D].成都:四川省农业干部学院,1999.

[5] 魏新亚.中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构成的地区差异[D].上海:同济大学,2002.

[6] 刘亚晶.农村基础设施融资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7] 严建武.农牧交错带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以甘肃省庆阳地区为例[D].兰州:兰州大学,2008.

[8] 樊忠涛.基于体验理念的区域乡村旅游开发研究——以庆阳市为例[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8.

[9] 刘钊.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研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09.

4.关于市乡风文明建设现状调研报告 篇四

**市作为**地区的一个传统农业县市,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不平衡,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因素。而这些制约因素直观体现在广大农村的乡风文明的程度上。因此,扎实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成为贯穿**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的中心之一。

一、**市乡风文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乡风文明本质上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市是欠发达地区的一个二类农业县市,其精神文明建设与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农村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乡风文明的形成缺乏硬件。**市185个行政村中,文化室和文化活动场地齐全的不足20。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的覆盖面较小、参与率较低,精神文化生活比较枯燥单调。大部分农民文化生活贫乏,精神生活贫瘠。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适应,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于乡风文明的基本要求相距甚远。

(二)一些不良社会风气占领了一定的农村精神文化阵地,文明乡风缺少形成氛围。

1、思想道德观念淡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一些消极影响在农村显现出来。一是部分青年农民不关心国家集体大事,只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集体意识严重弱化。二是宗派、老乡意识又有抬头。有些群众利用在本乡、本村的宗族、宗派以及老乡势力对乡村民主选举、重大事务决策和管理等方面施加影响,使乡村民主管理受到挑战。三是人际关系淡漠。邻里之间、亲朋之间矛盾纠纷较多,与人为善、互爱互助的风气日渐淡化,不赡养老人现象时有出现。

2、赌博、迷信等陋习屡禁不止。在相对农闲时节,农村赌博之风非常盛行。因赌博致贫、引起家庭矛盾和社会治安问题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迷信思想和活动也屡见不鲜。重男轻女现象在农村仍较为普遍。

3、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一些农民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宽裕,却不顾自己实际情况,相互攀比,浪费现象严重。

4、少数群众文化科技意识并没有太大提高。一些农民对子女上学的态度并没有明显转变,辍学现象依然存在。农业科学技术推广难度依然不小。

(三)农村保障机制不够完善,贫困人口影响乡风文明。政府现有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的覆盖率很低。相对于广大贫困弱势群体,只是杯水车薪。农村一些弱势群体的处境一时难以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投入不足。一是资金投入不足。当前乡场镇一级财政设置的农村建设专用资金,基本上都投入到农村硬件建设项目上了,而对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投入则较少。加之税费改革后**市村级集体经济普遍极为薄弱,大多数村无力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进行资金投入,使**市乡村文化阵地建设进展缓慢。二是人力投入不足。虽然乡镇均有专门的领导干部主抓精神文明建设,但由于没有专职人员,加之由于农村的复杂性,导致农村基层领导干部对精神文明建设心有余而力不足。三是思想投入不足。一些乡、村干部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乡风文明建设是软任务,做起来难度大,见效慢,不如抓物质文明,体现政绩明显,导致对乡风文明建设号召多,落实少。就是搞了一些乡村文体活动,也是无长远计划和目的的走过场走形式,使广大村民一笑了之,没有应有的宣传引导效果。

(二)农民的文化素质偏低。受“跳出农门”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市农村常住人口中80以上是40岁以上的农民,这些农民基本上是小学或初中毕业。文化素质偏低使农民面对农村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利益主体、就业方式以及农民内部的阶层分化日益多样化的形势,自我“免疫能力”下降,导致了农民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文化认同趋于多样化,而物质利益标准成为这种多样化的主导,成为是非善恶的主要判断标准,于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重利轻义等思想滋生蔓延。文化素质偏低也使农民面对新技术、新产品等新生事物时崇尚保守,小农意识盛行。

三、建议及对策

(一)统一思想,进一步明确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句话“二十字”方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乡风文明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它不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大量典型事例给我们启示,凡是注重乡风文明建设的地方,经济发展得就好。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一定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乡风文明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切实转变观念,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两促进,把乡风文明建设放到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二)因地制宜,切实加强农

村文化阵地建设。乡风文明,重在建设。农村文化阵地是衡量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一是要转变思维,开拓多种形式的融资渠道,建设好经营好基层文化站室、图书阅览室、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二是要抓好宣传舆论阵地,积极利用标语、板报及农村远程教育网等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三是要充分发挥乡场镇、村党组织、团、妇、民兵等团队作用,弘扬社会新风尚。

(三)紧贴实际,继续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一是要以乡风文明为目标,进一步深入开展文明新村、十星级文明农户等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塑造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风尚。二是要在文化产品的“创新”上下功夫。要结合当地农民生活习俗和当地风土人情,挖掘和整合资源,创造出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三是要认真制订和完善农村的村规民约。各主管部门要积极指导各地制订和完善适合当地实际的村规民约,以规范和约束村民的行为,促进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四)以民为本,着力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当前**市农村农民素质偏低,村人员的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已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及涉农部门要从农村、农民的实际状况出发,采取措施解决在乡农民素质偏低的问题。一是要提高农民的道德素质。要在农村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引导农民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提高农民鉴别是非、美丑、荣耻的能力,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占领农村思想阵地。二是要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要从培养和造就一批有文化、懂科学、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战略高度,抓好农村的基础教育。三是要提高农民的技能素质。建议采取开办农民夜校等形式,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自我发展的能力。四是要提高农村领头人的素质。要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在农村努力营造讲文明、树正气的浓厚氛围。

(五)建立健全乡风文明长效机制。乡风文明建设是一项经常性的,也是一项“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做好这项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是不可少的。乡风文明建设应做到常抓不懈,农村的精神文明才能长足发展,乡风文明建设才能始终与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一致。不断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制定较为完备的指标体系,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从而逐步实现乡风文明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村文化阵地建设。乡风文明,重在建设。农村文化阵地是衡量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一是要转变思维,开拓多种形式的融资渠道,建设好经营好基层文化站室、图书阅览室、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二是要抓好宣传舆论阵地,积极利用标语、板报及农村远程教育网等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三是要充分发挥乡场镇、村党组织、团、妇、民兵等团队作用,弘扬社会新风尚。

(三)紧贴实际,继续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一是要以乡风文明为目标,进一步深入开展文明新村、十星级文明农户等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塑造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风尚。二是要在文化产品的“创新”上下功夫。要结合当地农民生活习俗和当地风土人情,挖掘和整合资源,创造出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三是要认真制订和完善农村的村规民约。各主管部门要积极指导各地制订和完善适合当地实际的村规民约,以规范和约束村民的行为,促进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四)以民为本,着力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当前**市农村农民素质偏低,村人员的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已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及涉农部门要从农村、农民的实际状况出发,采取措施解决在乡农民素质偏低的问题。一是要提高农民的道德素质。要在农村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引导农民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提高农民鉴别是非、美丑、荣耻的能力,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占领农村思想阵地。二是要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要从培养和造就一批有文化、懂科学、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战略高度,抓好农村的基础教育。三是要提高农民的技能素质。建议采取开办农民夜校等形式,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自我发展的能力。四是要提高农村领头人的素质。要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在农村努力营造讲文明、树正气的浓厚氛围。

5.xx市农业结构调整现状及建议 篇五

一、当前发展现状及成效

(一)优质农产品品质和面积呈现双增态势。作为河南省粮食主产区,粮食已成为xx农业六大支柱产业之一,是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支撑,近年来,xx抓住河南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机遇,重点抓好以优质小麦为主的优质粮食生产加工与良种繁育基地建设。2008年全市优质小麦,优质玉米,优质大豆分别达到500万亩、200万亩和60万亩;优质果品和优质棉花面积达到100和160万亩,分别占总面积的67%、80%,反季节蔬菜面积达到35万亩,粮经比例稳定在52:48。

(二)主要农产品区域特色逐步显现。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各地都突出资源优势,比较优势、交通优势、市场优势、打破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农业生产格局,全市逐步形成了粮、棉、油、瓜、菜、果等六大优势产业,其中睢阳区李口、虞城杨集的西瓜,柘城三樱椒、宁陵、永城反季节蔬菜,睢阳区、夏邑、永城脱毒土豆,宁陵、虞城、夏邑优质果品,夏邑食用菌,梁园区草莓、辣椒,虞城花卉,虞城、梁园区山药,虞城甜玉米等等已经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并形成了一批名特优新产品。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一是《xx市无公害农产品管理法》已经市政府通过,《xx市农产品市场准入实施办法》已全面启动;二是制订了30项无公害农产品技术操作规程,三是加快了“三品”认证步伐。目前,全市已有90个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了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委员会的认定;71个农产品通过无公害认证,6个产品获得河南省名牌产品,11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

(四)农产品基地建设成效明显。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带领农民,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规模农业种植小区建设,这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目前,全市规模种植小区总数已由最初的40个发展到80个,总规模达到100万亩,其中,规模种植小区温棚蔬菜面积达到35万亩,产量100万吨,产值32亿元。现代规模农业种植小区建设,已成为当前农业结构调整的重头戏,成为农民致富,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五)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xx市在大力调整农业结构的同时,积极培育市场,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经纪人队伍,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全方位跑销路,找订单,深加工,开拓农产品市场,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如夏邑县大力发展食用菌规模种植小区,依托小区产品资源优势,拓宽农产品外销渠道。2008年就新发展农副产品销售公司3个,农民经纪人200多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6家,完善了食用菌协会,化解了因结构调整带来的市场风险,加强利益联结机构,确保农 产品货畅其流,同时被全国命名为“全国食用菌之乡”。2008年,全市 各类农产品市场已达700多个,其中,农产品批发市场50个,产地交易专业市场80个,集贸交易市场560个,年交易额150多亿元。如310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商户达4000余户,年经营额达90亿元。现已基本形成产地与销地,专业与综合、批发与零售相结合的农产品市场体系。xx全市已建立三樱椒、土豆、果品、食用菌、黄瓜、棉花等各类专业协会135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500多个,各种形式的农产品销售公司2300多家,农民纪经人队伍发展到15万多人。

(六)农民收入显著提高。近两年来,虽说物价持续上涨,但由于全市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特别是加大规模种植小区的建设力度,温棚蔬菜生产所带来的效益还是很可观的,俗话说“一亩园十亩田”,每亩温室和大棚年效益都在1万元以上,极大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如宁陵县程楼乡温棚黄瓜规模种植小区,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总产达到900万公斤,总效益1.3亿元,2008年5月省委副书记陈全国到该乡调研时,对该乡的农业结构调整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二、农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xx市农业结构调整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与目标要求相比,还存在很多问题,还有很大差距,农业结构调整方面诸多制约因素亟待解决,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结构调整发展不平衡。二是当前农业结构仍不尽合理,表现为:种植业比重大,林牧渔业比重小,农产品大路货多,特色少;农产品加工能力明显不足等。三是农民科技素质低,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低水平重复,结构雷同现象突出,农 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四是投入严重不足,资金缺口大。五是龙头企业规模偏小,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六是优势产业基地规模亟需扩大。

三、调整农业结构的对策和措施

为使全市农业结构调整在规模和效益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作为农业大市,xx应当结合实际,积极改进指导农业生产的文法,运用现代发展理念,指导农业,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撑农村的方针,把农业结构调整作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抓手和载体来抓,要明确“纵抓龙头,系列延伸,横抓基地,规模推进”的工作思路,要坚持把工作重点放在优化区域布局,培植主导产业和扶持龙头企业上来,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上,按照规模大、标准高、品种特、产品优、品牌响、市场广、信息灵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力度,强化措施,完善配套政策,把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结构调大调优、调强。

(一)加快农产品区域而已结构调整,培植规模化生产基地。

根据xx的市场、资源和区位优势,下一步应把农业结构的着力点,放在发展区域规模经济,培植开发主导产业上来,从而整合区域经济发展,构筑优势特色农业经济区域和产业带。坚持以量的增长外延调整为主向质量、效益提高的内涵调整为主转变,努力压缩土地密集型传统产品,开发培植市场潜力大的劳动密集型名特优新农产品。通过布局结构调整,逐步改变xx农业结构雷同、布局分散、特色不突出,产品不成规模的局面,提高优势特色农产品的规模化和聚集度,形成结构合理的产业化格局。

首先是粮食生产上,着重抓好以优质小麦为主的优质粮食生产与加工基地建设。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的机遇,争取国家和省的财政资金的投入,重点抓好全市600万亩优质小麦基地,200万亩优质玉米基地、60万亩优质大豆基地,40万亩脱毒红薯基地建设;同时,抓住河南省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的机遇,抓好永城、夏邑、虞城、柘城粮食生产大县建设;进一步提高粮食精深加工能力,继续抓好科迪、福源和白象、雪枫、神人助、汇丰、港发、启正等粮食加工转化企业,努力打造先进能够在全国叫得响的永城面粉加工品牌,真正把粮食加工产业做大做强;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把我市建成优质专用粮食生产和加工基地。

其次,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和特色农业。蔬菜(含菜用瓜)复播面积要维持在260万亩以上,其中温棚蔬菜面积要达到40万亩以上,积极发展精细菜、加工菜、野生菜和无公害、保健型蔬菜生产。重点要抓好睢阳区李口优质西瓜、郭村镇脱毒土豆,梁园区双八镇代庄草莓,虞城李老家温棚花卉、惠楼山药,宁陵程楼黄瓜、石桥酥梨,柘城三樱椒、胡芹,黄河故道和沿高速公路两侧的莲藕生产基地,睢县、柘城的药材生产基地,夏邑、梁园区、民权为中心的香菇、双孢菇生产基地建设,逐步使各种特色农产品实现区域化布局和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同时,进一步提高加工水平,提高农产品认证和产地认证工作,积极申报名牌产品,促进特色农产品向外出口,扩大农业对外的开放程度。

三是棉花生产要稳定面积、主攻单产,提高品质,重点推广双基因抗虫棉和抗虫杂交棉;抓住国家棉花补贴政策,强化柘城、睢阳区、虞城、民权等优质棉花生产基地建设,全市棉花面积要稳定在200万亩左右。

四是油料生产要扩大花生、油菜种植面积,重点推广高脂肪、高蛋白花生和低芥酸甙油菜及

纯白芝麻系列品种,进一步提高油料的产量和质量,全市油料面积应稳定在180万亩。五是果品生产上要以改造中低产果园为主,全市150万亩果园逐年改造10—20万亩,力争保证100万优质果园,重点建设红富士出口创汇基地2万亩及果品加工基地,提高果品的科技含量和品质,增加国际市场竞争力。

(二)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龙头企业实力强弱和带动力大小,决定着农业结构调整规模、速度、水平和成效。要按照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对龙头企业的培扶力度。按照“大、高、外、多”的要求,采取改、建、扩、联等多种形式,培植起集信息、技术、加工、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农业企业集团,引导着农业结构调整向纵深发展。在加快龙头企业建设工作中要突出抓好“三个结合”。一是与推进优势特色农业区域化、规模化开发相结合,集中抓好重点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发展,进一步扩大规模,提高档次,向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靠拢,增强辐射能力。二是与民营经济发展相结合。引导、支持各类民营企业投资建设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销经营等龙头项目。三是与国有企业改革改制相结合。支持造纸、纺纱、食品酿造及其他农业相关企业,前延产业链条,建立原料基地和农业车间,发挥技术、人才、信息、设备和市场开拓的优势,开发以农产品为原料的新产品,充当农业产业化的龙头。

(三)继续抓好现代规模农业种植小区建设,做大做强主导产业。

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按照有一定规模,有地方特色,有产品认证,有品牌名称,有商品注册等“五有标准”,突出产业优势,突出农业效益,突出示范带动,对现有的80个规模种植小区要继续采取调整充实,提高创新的方法,向标准化、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迈进,明年力争达到100个,同时各地要通过培植、扶持、倾斜,使之更大更强。各地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比较优势,交通优势,认真搞好项目论证,申报和争取工作,要大力招商引资,优化环境,为项目搞好全方位的服务,力争更多的农产品龙头企业落地生根。同时,强力实施农产品名牌战略,鼓励引导农民实行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品质,及时注册农产品商标,做好注册农产品的宣传,使优势产业更优,强者恒强。

(四)加快实施农业标准化,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安全水平。

为提高我市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各级政府部门应该特别注意抓好农产品质量标准和认证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尽快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特别是近年来,国际市场对我国的农产品要求特别严格,在这方面我认为各级龙头企业要率先执行国家有关农产品质量标准,并把质量标准及相应的技术和农艺要求到农户,以企业带动农户和基地的标准化生产。一是要抓好农业标准化示范田。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增加示范品种,扩大示范区域,把推进农业标准化与农产品基地,科技示范区、农业综合开发区和其他农业项目结合起来,全面推动农业标准化工作,进一步建成宁陵温棚黄瓜,梁园区双八草莓,柘城三椒,夏邑食用菌等四个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区,并逐步加快扩大推广。二是加强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逐步实现从地头到餐桌的农产品全过程、全方位监测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全面安全,实现人类生活的和谐发展。三是抓好产品认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扩大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中,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论证范围,加快认证过程。四是抓好市场准入。逐步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扩大准入范围,采取质量追溯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食品安全,让群众吃上放心农产品。

(五)加强政府引导和服务,为农业结构调整创造宽松环境。

农业结构的调整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政府部门都要按照系统工程的要求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同时,要求各行业、各单位要通力合作,配套联动。一是规划引导。规划引导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合理布局,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政府部门要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制定统一的发展规划,并把农业结构的调整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进行统筹安排,二是成立组织。

市级要成立农业结构领导小组,对全市的农业结构调整进行组织、协调、指导、督促,同时要实行目标管理,狠抓目标落实,严格目标考核。三是制定政策。通过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有针对性的制定农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对龙头企业的信贷、税收、融资、审批、用地、外贸出口权限等方面给予优惠扶持,同时要列出农业结构调整专向资金,奖励农业结构调整好的县(市)区。四是典型带动。各地在调整过程中及时总结成功经验,通过典型示范,辐射带动,推动和引导全市农业结构调整整体水平的提高和健康发展。五是服务指导。各级政府部门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不要搞一刀切,要及时提供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服务,让农业自行调整,逐步形成产业优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协调指导工作,为农业结构调整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6.市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现状的调查报告 篇六

可行性研究报告

名 称:来宾市蔗糖产业发展可行性研究报告

院 别 : 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专 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

班 级 : 食品112班 学 号: 201301405098 姓 名: 韦金妹

2015年1月5日 来宾市蔗糖产业发展可行性研究报告

调查时间: 2013年11月15日至2014年4月30日,调查范围: 广西来宾市及所属辖区

来宾市地处广西中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相宜大面积种植甘蔗,2011/2012年榨季全市进厂原料蔗1065万吨、蔗糖产量140.4万吨蔗糖产量占全国的11.9%占广西的18.3%蔗糖业对来宾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达到28%以上蔗糖业已经成为农夫脱贫致富、地方财政增收的重要途径.农业机械化在甘蔗生产中发挥了较大作用2011年来宾甘蔗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18.76%其中:蔗地机耕面积91万亩占甘蔗种植总面积的46.19%;机械中耕施肥培土1万亩机械浇灌面积4.5万亩2011/2012年榨季投入运蔗拖拉机的1250台运蔗量占进厂原料蔗总量的25%。

中国是世界第三大产糖国,同时也是世界第二大糖消费国。自2005年下半年起到目前为止,由于国际糖价暴涨,刺激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食糖生产国产量大幅增长,一时间,制糖业发展前景被人们普遍看好。2006年10月29日,温家宝总理视察来宾蔗糖业时反复叮嘱,要做好甘蔗和制糖业这篇大文章。

糖是排在粮、棉、油之后山莅我国国计民生的大宗农产品,也是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特殊是食品工业及下游产业的重要基础原料。糖业的稳定,不仅山莅几千万糖农的切身利益,而且山莅食品工业及下游产业的发展,山莅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经过几十年努力,我国基本实现食糖自给,行业得以稳定健康发展,老少边区糖农收入得到保障,成果来之不易。

目前,我国糖料种植面积2350万亩,年产食糖1100万吨左右,是位列巴西、印度之后的世界第三大产糖国,同时也是仅次于印度的第二大消费国。而这其中,有90% 的产量来自我国广西、云南、新疆、内蒙古等边疆省区,山莅糖料及相关农业人口几千万人,糖业是边疆少数民族聚集地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产业。就广西来讲,全区89个县(市、区)中就有56个种植甘蔗,涉糖农村人口2600 余万人,这其中全区49个贫困县中又有36个县的财政收入相称部分来自蔗糖产业。详细到来宾,制糖是我们的支柱产业,肩负着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企业增效的重要作用。

建市以来,来宾市以来宾东糖集团为龙头,带动其他制糖企业,一元为主,多元开拓,打造制糖行业完整产业链,目前已形成了甘蔗-制糖-酒精-生物有机肥和甘蔗-制糖-酵母及其抽提物、甘蔗-制糖-蔗渣-浆纸-废液碱回收三大循环经济产业链,全市蔗糖业实现了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2011/2012年榨季进厂原料蔗1065万吨,产糖140.4万吨,平均亩产原料蔗5.25吨,农民种蔗收入28.5亿元,占全市种植业总产值45.1%。人岿收入1362元;农民种蔗人岿增收557元。蔗糖业实现工业产值44.51亿元,利润7.1亿元:占工业利润的50.2%,是工业产值和利润的主要渠道。蔗糖税收5.0亿元,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1/4以上。有10多项主要经济技术和财务指标比上榨季大幅度增长,创历史新高,提前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作为广西最大的糖业生产基地,来宾在发展糖业的基础上,重点抓好集群建设,发展糖业循环经济,同时紧紧抓住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和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招引海内外大企业、大集团的财力、技术和先进治理经蚜宫提高工业区产业项目的影响力和带动力,并重点扶持以来宾东糖集团、英糖博华、博宣、忻城南华糖业、来宾永鑫糖业为龙头的产业集群;以东糖集团为龙头,一元为主,多元开拓。打造制糖行业完整产业链,使糖业产业基本形成了产业间、企业间和企业内部循环。

支柱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做强做大做优支柱产业。近年来,来宾市大力实施“百亿蔗糖业工程”紧紧围绕蔗糖产业这一支柱产业做强做大做优,带动和促进了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种甘蔗制糖既能为当地提供税收,又能促进农民稳定增收。近年来,来宾市围绕蔗糖业发展循环经济,拉长甘蔗产业链,做强做大做优,蔗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一是“支柱产业”观念更加牢固,加快发展蔗糖业的思想熟悉得到进一步强化;二是科技兴蔗工作深入开展,加快了甘蔗生产高产、高效、优质发展进程,积极推广新种类、新技术,重点狠抓“两高”甘蔗良种的推广,全面实施“吨糖田”建设工程,有效提升了蔗糖生产的科技水平;三是制糖企业生产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确保了企业生产能力与原料蔗生产规模相匹配;四是企业管理和内部改革工作进一步加强,节能降耗成效明显;五是保持蔗糖生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六是原料蔗款得到及时兑现,提高了蔗区群众砍蔗、管蔗、种蔗的积极性,实现了工农的良性互动。但蔗糖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蔗糖生产管理体制落后,影响产业做大做强;原料蔗生产、水利、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机械化程度低,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原料蔗生产经营规模小;甘蔗种植成本居高不下,难以充分调动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制糖工艺技术与装备与先进地区水平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能耗偏高,产出率不高,自动化程度低,生产率低,成本高;综合利用率低,综合利用产值仅占制糖业销售收入7%左右,等等。要解决些制约蔗糖产业做强做大做优的突出问题,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大力实施“百亿蔗糖业工程”,做强做大做优蔗糖产业。

今年上半年,全球最大的酵母抽提物生产商——法国乐斯福集团落户来宾,与来宾东糖集团共同投资 10亿元,成立合资公丝,将生产高活性干酵母和酵母抽提物这两种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据了解,目前,第一期年产1.5万吨干酵母和年产0.6万吨酵母抽提物项目进展顺利。这个项目不仅将给来宾最大的制糖企业东糖集团带来创新性的发展,也给来宾市的糖业循环经济发展填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发展糖业循环经济是来宾市做大做精糖业的路径选择,是一种战略性的选择。

此后,来宾市的决策层推出了系列措施确保糖业,循环经济战略的顺利实施。这些措施包括:为加快发展生态糖业提供技术保障,引进各种人才,推广良种良法、深耕深松、蔗叶还田等技术,提高甘蔗单产;制糖企业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推动技术创新,进一步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以重点项目建设为中芯,加快发展生态糖业;以循环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构建生态糖业发展新平台。充分研究和利用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和环保项目的优惠政策。

虽然,我们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我们发展蔗糖产业所面临的一定的困苦,从全国的情况来看,由于受传统种植方式和制作工艺水平的限制,我国甘蔗种植主要分布在贫瘠的山坡地和旱地,以小农经济为主,户均种植面积3~5 亩,且多以手工种植和收获,没有实现机械化,生产效率很低,制糖成本高。目前我国食糖平均成本约3500元/ 吨,而从澳大利亚免税进口加工成白糖后的成本仅为3000元/ 吨,因此,在国际竞争方面我们处于成本劣势。而从我市我情况看,较突出的问题是:甘蔗生产机械化程度低、甘蔗种类的培育与研究、蔗糖循环经济的进一步加强完善。为此,一些专家学者给出了我们一些好的建设意见: 1.夯实蔗糖产业基础

甘蔗种植是发展蔗糖产业的基础。发展蔗糖产业,首先必须确保原料蔗的生产。兴宾区有丰富的土地资源,甘蔗生产的条件得天独厚。目前,甘蔗种植面积150万亩,还有30万亩的“高边田”可种甘蔗。要通过完善惠农政策,做好土地流转,提升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水平,实施“甘蔗上山下田”战略,确保甘蔗种植面积达到180万亩以上,为做强做大做优蔗糖产业打下坚实的基础。2. 发展农业机械化

充分认识甘蔗生产机械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甘蔗生产机械化列入来宾市的经济发展战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首先发展农业机械化。近年来,国家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自治区出台了 《农业机械化管理条例》,来宾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要把蔗糖业作为百亿元产值的大产业来抓。因此,必须充分认识甘蔗生产机械化的重大意义,把发展甘蔗生产机械化纳入来宾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把发展甘蔗生产机械化当作“甘蔗增产增效工程”的重点项目来抓。3.依赖科技进步提高单产

继承推广新台糖、新桂糖、新粤糖为主的良种良法,实现甘蔗优良种类的覆盖率达到100%。推广大马力拖拉机进行蔗地深耕深松,推广地膜覆盖冬春植蔗,不断提高蔗地的保水、保肥、抗旱、抗倒能力。坚持恻土配方施肥,采用蔗叶还田、蔗地间套种绿肥等方式增加土地肥力,降低投入增加收入。按高标准、高质量加强对“吨糖田”的管理,推广防病虫除杂草的高新技术,增产降耗,提高单产和糖分指标。

4.打造蔗糖产业发展平台 加强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抓住国家对东部和中西部加工贸易实行差别政策的有利机遇,优化投资环境,筑巢引凤,引凤筑巢,大招商,招大商,吸引更多的蔗糖产业企业和优秀人才前来落户。协调和服务好区域内的酵母、酒精、生物肥、蔗糖深加工等企业,使之获得发展和壮大。妥善处理好市场配置资源与政府宏观调控、行政手段与法律手段、企业与农户三个关系,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资产为纽带,推进企业间的再重组联合、功能互补和实力扩充,达到规模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5.拉长蔗糖生产产业链

7.市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现状的调查报告 篇七

从2008年7月到10月,笔者用4个月的时间,对郑州市的县(市)级档案网站进行了详细调研。

1、郑州市的县(市)级档案网站建设的特色与存在的问题

从调研结果看,郑州市的县(市)级档案网站与国内同级网站相比,在建成网站的数量及网站建设水平上都有自己的特色。

一是建设步伐较快,设计趋于合理。从调研看,全省18个地级市中只有11家建立了档案信息网,158个县(市)、区中县(市)级网站建成数仅有26家,这其中12家在郑州,说明我们整体建设步伐较快。从以往挂在政府网上的简单网页,到独立的档案网站,变化的不只是形式,网站总体设计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页面布局趋于合理,设计风格简洁庄重、美观大方,突出了地方特色,大部分网站使用了大量的图片和FLASH技术。使网站的可观赏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二是栏目各有特色。内容较为丰富。多数网站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如中牟档案信息网在起点较高的基础上,经过几次改版,整体水平始终较高:金水档案信息网开放档案栏目内容丰富,已达到上万条:巩义档案信息网设有“历史上的今天”特色栏目:二七档案信息网以“昔日二七”和“二七新貌”两个栏目进行对比,视频档案有9个专题:上街档案信息网家庭建档纪实很有特色,网上图片较为丰富。

三是服务理念增强,功能逐步完善。多数网站增加了对公众的服务功能,如档案查阅、档案征集、信息搜索、导航链接、统计等功能。部分网站还设置了与公众的互动栏目。其中巩义档案信息网的在线咨询回复及时,体现了档案部门服务理念的增强。

郑州市的县(市)级档案网站建设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是档案资源类栏目内容严重不足,网站的专业性体现不够。近年来,我局在对县(市)、区的工作安排中,每年都有馆藏档案及现行文件数字化的要求,县(市)、区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但几乎所有网站的现行文件、开放档案这两个最重要的栏目得分都很低。这说明我们对档案数字化的目的及重点认识不清,从而导致了网站的专业性不强,这也是评测分数普遍不高的原因。

二是后期管理欠缺,部分网站或栏目存在休眠现象。部分网站存在着重建设轻维护的情况,后期管理欠缺。建成以后很少更新,公众意见和建议得不到及时处理与反馈,部分网站或栏目甚至出现了休眠现象。在评测期内有的网站从未更新过,有的网站的互动栏目公众留言无人受理,有的留言中的垃圾信息长期无人删除,有的留言打不开或设置登录门槛,界面不够友好。

三是设计规划考虑不周详,存在着安全隐患等问题。部分网站在设计前,设计者没有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没有制定严密的规划,没有对网站的功能进行详细定位,以致在设计上存在着缺陷。如有的网站可以访问到内网的档案管理系统,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有的网站没有用规范的政府网站域名后缀gov.cn;有的内外部链接有效性差:有的网站无计数器;有的网站没有显示发稿日期等。

2、进一步提高郑州市的县(市)级档案网站建设水平的对策

2.1加强监管,促使县(市)级档案网站建设上水平。郑州市档案局作为市委、市政府直属的全市档案工作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档案网站建设工作的监督管理。一是目标管理。继续把该项工作列入年度工作目标进行督促、检查、管理,同时把目标完成情况做为年度评先依据。二是严格标准,制定量化标准对网站进行经常性考核。三是加强培训。要加强对有关网站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培训,逐步培养既懂传统档案管理又懂信息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从而克服网站先天不足、后天发育不良的状况。

2.2重视网站信息资源建设,以专业求生存。一要把档案网站建设与档案信息化工作统一规划,整体推进。应把网站建设作为档案信息化项目如电子文件中心或数字档案馆建设中一项必须有的需求,在流程、标准、技术、软件设计、硬件配置等方面相互衔接,相互匹配,从而避免为建网站而建网站,避免网站的档案资源类栏目出现无源之水的现象。二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快馆藏重要、珍贵档案的数字化进程,把关系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可开放档案尽快数字化,不仅要条目数字化,而且要全文数字化。三要把好档案进馆关,要求各单位新进馆档案必须先行数字化。

8.市河道保洁现状调查总结报告 篇八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中央“十一五”规划建议中,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个字描绘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蓝图,作为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的20个字,包括了对生产水平、生活质量、人居环境、精神文明与民主政治等五个方面的要求。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是既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刚性指标。

河道保洁是浙江省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的内在要求,是提高平原河网调蓄能力、改善水质、提升城市品位和防洪安全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改善水生态环境的基本措施。探索建立长效河道保洁制度,搞好河道保洁工作对保障行洪畅通、改善城乡水环境、巩固“万里清水河道”成果和促进新农村建设等具有重要作用。

一、基本情况

1、地理及气候

XX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界于东经120°07′~121°07′,北纬27°02′~28°37′之间。东临东海,南与福建省宁德地区毗邻,西与XX市接壤,北与台州地区相连。XX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受地形影响,XX市降水量自平原向山区递增。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1843mm水量年内分布不均匀。

2、社会和经济

XX市辖鹿城、龙湾、瓯海三个区,瑞安、乐清、永嘉、平阳、苍南、文成、泰顺、洞头八县(市),共有建制镇119个,乡143个,街道办事处30个,行政村5414个,2005年末XX市总人口750。28万人(常住人口777。7万人),其中市区人口139。02万人。人口密度为637人/ km2。XX市是我国十四个对外开放的沿XX市之一,也是我浙南、闽东北地区政治、经济、交通、文化和科技中心。2006年,全市总人口750。28万人,常住人口 777。7万,全市生产总值1596。35亿,人均生产总值21335元。

3、河道现状

XX市自古就有水乡之称,全市现有大小河道1104条,河网长度达5652。34公里,全省十大河流中有瓯江、鳌江、飞云江三条河流贯穿我市入海。沿海平原河网有温瑞塘河、瑞平塘河、乐虹平原河网、苍南南港河网等内河水网。

随着社会的经济的发展,XX市河道面积逐渐减少,现存河道也由于泥沙淤积、河道缩窄、堤防年久失修等原因,至使众多河道的泄洪能力不足,排水不畅。同时,河道污染问题严重,河道水质脏臭。河道面积减少、河床淤积导致排、蓄洪能力逐年减弱。大量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直接排入和倾倒入河道,从而导致河道生存状况恶化。

近年来XX市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新时代的治水思路,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从2003年开始进行了“万里清水河道建设”,开展了河道全面整治工作,切实维护和发挥了河道水域在防洪、排涝、蓄水、航运、生态、环境、景观等方面的功能,保障与促进了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改善河道生态、增强防汛抗旱能力,建立河道长效管理机制为目标,对现有河道进行清淤、驳坎、截污纳管、绿化等建设改造,实现维护河道水域面积,增强蓄水、排涝能力,减少河道污染,推进河道长效管理,维护河道的水环境、水生态功能,为国家的粮食安全、用水安全、生态环境安全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同时做好防汛工作和水源工程建设,充分利用雨洪资源,通过工程拦蓄,科学调度,缓解水资源的时空不均,补充地下资源,反哺生态,改善环境,是河道综合治理的目标。

二、河道保洁现状

1、河道状态恶化

近年来XX市主要河道和平原河网各类杂物(主要是水葫芦)漂浮水面积聚严重,带来水质污染、阻碍行洪排涝、恶化水环境等一系列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水葫芦泛滥成灾,成为公害,主要原因是:大量农业、工业、生活、养殖业污水直排到江河湖泊,使水质富营养化,给了水葫芦丰富的营养源;河道梯级水电开发密度很大,造成水流流速缓慢;以及适宜的温度和生长环境,有利于水葫芦的生长。近年,尤其是2006年夏秋温州台风过后炎热干早,水葫芦大肆疯长,不仅对水质造成污染,而且对河道、水库造成威胁。现在我市大多采用人工打捞的方法。通过人工及机械对水葫芦进行打捞处理,见效快,但当发生面积大时,劳动强度大。

2、保洁工作措施

随着人们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环保意识的增强,为切实加强河道保洁,彻底改变河道脏、乱、差现象,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XX市从2006年初开始,按照建设生态市的工作目标,积极开展农村河道保洁工作。各县(市、区)水利局领导因地制宜,高度重视河道保洁工作,采取扎实有力的措施,落实专项河道保洁经费和责任人,安排部署有多年打捞经验的专业队伍对水葫芦进行即时有效地清除,并且多次派专人到现场督导检查和考核验收。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我市大部分河道水环境大为改观。

河道的长效管理机制尚在探讨中,但各县(市、区)已经形成初步的管理机制,我市河道保洁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我市大部分河道水环境大为改观。我市大部分地区水生植物(主要是水葫芦)基本清理干净,水生植物的生长也得到了有效地控制。这些措施对保障行洪畅通、改善城乡水环境、巩固 “万里清水河道”成果和促进新农村建设等具有重要作用,受到当地居民支持和好评。2、河道管理机构基本健全。各县(市、区)都有河道保洁工作的管理机构。 3、初步建立了各项管理机制。各县(市、区)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初步建立了目标责任制,明确县(市、区)各有关部门和乡镇村的职责,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从体制机制上确保做到“五定一落实”,即定人、定地段、定标准、定任务、定报酬和落实检查考核制度。通过电视、广播、宣传拦等多种宣传途径,河道保洁工作已深入人心,群众参与河道保洁工作的热情很高。群众意识到河道保洁关系国计民生和沿河城镇可持续发展,有很强的水患和水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反馈河道清洁情况,初步形成了河道管理的公众参与机制。4、逐渐重视建章立制及定额的编制和修订工作。近年来,各县(市、区)已逐渐重视建章立制以及定额的编制和修订工作。河道长效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及其实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部分县(市、区)还在总结河道长效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河道长效管理实施办法,对开展河道长效管理的组织机构、队伍建设、工作目标、资金筹措及考核办法等作出具体规定,从而规范了河道管理工作,增强了可操作性。5、初步建立了多元化的资金保障体制。各县(市、区)2006年将河道保洁所需资金列入了财政预算。大部分地区都是由政府直接提供资金保障。部分县(市、区)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按照“谁受益 ,谁投资”的原则,坚持多渠道、多元化筹措资金,政府补助和乡镇自筹相结合。初步形成了以政府为主、乡镇参与的`多元化资金保障体制。

3、目前保洁情况

XX市实行城乡河道保洁的范围是:着重加强对城区、乡镇河道的保洁管理。通过向社会公开招标或者委托,择优确定单位或打捞队伍,对城乡区域内的河道进行保洁。进行公开招投标产生的保洁单位或打捞队伍,即承包人,要按照合同规定的要求落实保洁措施,实行长效管理,确保河道中无障碍物;水面无影响水生态的水生植物;水面无漂浮废弃物;河道管理范围内无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保证河道水面经常性清洁。

XX市区河道保洁工作主要由温瑞塘河整治工程指挥部负责。城区范围内纳入保洁管理的河道共有60条,总长95。255公里,河岸43031m2。根据市区河道所处的位置分别确定保洁类别和保洁要求。由政府投入资金,对市区河道分成东西两片,采用市场化运作手段,引入公开招投标制度,向社会公开招标河道保洁工作。力求通过对市区河道的常年保洁,达到“河面无漂浮物、河中无障碍,河岸无废弃物”的保洁目标。温瑞塘河整治工程指挥部与中标单位签订合同,严格落实河道长效保洁机制。对市区河道采取集中和流动打捞相结合的办法,定人定段,加大对河面的保洁,每天出动船只打捞漂浮物。这些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大大提高了平原河网调蓄能力、改善了水质、提升了城市品位和防洪安全。“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江南水乡特色正逐步恢复。目前XX市也采用这种模式。

XX市城区河道保洁主要由环卫部门负责,其余河道由地方乡镇政府负责乡镇所在河道的保洁工作。农村河道保洁的资金根据“谁受益、谁负担”和政府适当补助结合的原则进行筹措。经费来源由两部分组成,由XX市政府补助50%,同时乡镇自筹50%。市水利局与当地乡镇进行考核评分,考核结果与保洁费用相挂钩。农村河道保洁乡镇是责任主体,河网连片地区以中心镇为主进行联合打捞,打捞有专业队伍进行打捞并落实长效责任制。平时由水利局人员进行巡查监督,河面也比较干净。

XX县近年由于生产和生活污水入河现象未得到有效整治,且愈演愈烈,网箱养殖发展很快,气侯偏暖等众多因素,水葫芦再次卷“水”重来,极盛时,万全流域19000多亩的河面几乎全被覆盖,放眼望去,满眼碧绿,密密麻麻,俨然成了“绿色海洋”。水葫芦泛滥,严重影响河道行洪排涝,污染水资源水质,破坏水生态环境,沿岸农民深受其害。XX县以政府投入,每年安排固定的资金,向社会招标河道的管理维护,进行河道的长效保洁管理。历年来,水利部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展打捞水葫芦工作。XX县县长及水利局局长深入基层调研,指导打捞工作。水利局长多次到打捞现场督促检查,并要求有关队、所根据水葫芦分布情况,科学调度,合理安排。在各方面的因素的促动下,该县打捞队鼓足干劲,全力以赴,充分利用风向等因素,创新打捞方式,不遗余力。同时XX县水利局注重加强宣传,并广泛发动群众,使打捞水荷花、保护水环境成为了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自觉行动。目前水葫芦打捞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全片约3000多亩河面的水葫芦已基本打捞上岸。

XX县平原河道水系长1299公里,其中省市级河道73公里,县级河道122公里,村级河道1104公里。为了保障平原河道保洁工作的顺利进行,县财政专项资金2006年拨出50万元作为河道保洁费用(主要打捞水葫芦)。县政府落实河道保洁资金,制定各种河道管理制度。目前河道保洁工作主要由河道整治工程指挥部负责,将全县分为南港片、龙港片、江南片和马站片四片分别邀请信誉较好、有多年打捞经验的专业队伍进行议标。中标单位在签定合同后根据打捞情况和各河道分布范围来安排人力和物力组织以打捞水葫芦为主的河道保洁工作。河道整治工程指挥部同时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组织巡查小组全方位地进行实地巡查、抽查和复查,并结合乡镇和当地群众反映的情况,把河道保洁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打捞队,要求限期整改,以达到河面清洁。由于保洁措施到位,河道水质和环境大为改观,平原河网也全面顺利进入长效保洁阶段。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当前河道长效管理工作依然面临任务重、难度大、情况复杂等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

1、建管脱节,管理工作得不到落实

多年以来,XX市河道整治一直在进行当中,离实现“村容整洁”的目标还有一定的难度,同时也为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由于部分县(市、区)领导对河道长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河道管理的经费没有稳定的落实渠道,保洁经费严重不足。因此,XX市的河道仍是以突击整治为主,真正落实长效保洁的经费不多。另外,在大部分河道整治过程中,很少体现为今后管理工作提供便利的理念与设计思路,直接为管理工作建设的基础设施极少。因此,造成河道整治工程竣工后,开展河道长效管理工作的难度增大。

2。 污水收集系统建设滞后,截污治污力度不够

目前,XX市河道污染非常严重。由于财力限制、政策配套不够等原因,XX市污水收集系统的建设与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严重滞后。城区和郊区污水处理厂建设速度缓慢,影响到污染物质的进一步有效削减。同时大量分散污染源点多面广,收集难度大,造成大量污水依然直排河道,加重了河道的纳污压力,而已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的利用效率不够高。对河道两侧的污染源管理,牵涉多个部门。企业排放的废水由环保部门管理,公建单位、生活小区、农居点排放的污水由城管办或行政执法部门管理;河道两岸及以上的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负责清理,河面上的垃圾由打捞公司负责打捞,保洁管理工作在不同县(市、区)由水利部门的不同处室负责管理。河道的多头管理、体制不顺,给河道长效管理带来诸多不便。 [page]

3。 河道整治、保洁工作发展不平衡

由于各县(市、区)经济发展水平有差异,资金到位程度不一,加上人们认识上的差距,造成整个河道整治面貌存在很大差异,形成河道在流域管理上的“断头”、“脱节”现象。郊区尤其是城乡结合部以及区、县交界处,由于流动人口多,行政管理范围交叉,疏于管理。再加上基础设施缺乏,如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系统不完善。

4。 河道整治运行和维护保养经费无保证

河道整治工作资金的主要来源是政府全额的财政拨款,投资渠道比较单一。前期的整治工作,疏浚、筑堤、截污等方面已投入大量资金,而投入到后期维护阶段的经费严重不足。由于投入不足,导致部分河段保洁人员的工资较低,河道保洁工的工作时间无法得以保障,河道保洁的质量与要求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导致河道保洁工作难常年进行,部分河道在整治上出现“回潮”现象。

5。 群众环境意识还有待提高

因居(村)民环境卫生意识淡薄,群众中相当多的人把河道整治看作政府的职责,实际参与到整治工作中的则更少。由于生活习惯的影响,人们总会无意识地将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随意倾倒于河道旁,造成河道水质恶化,河道淤积严重。许多地区将生活垃圾随意排入附近河道,导致河面上无法长时间保证没有废塑料袋、饭盒等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同时造成了河道脏、乱、差、河道淤积现象严重,河道难以正常保洁。

6。 河道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保护效果有待提高

XX市河道在水安全、水环境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但在资源的综合利用、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方面还不够“以水建景、以景兴水”等提升河道功能的工作滞后。要实现将XX市重塑成具有江南水乡风韵的目标,应进一步做好平原河道和水网的整治工作,切实维护河道的水生态、水景观等功能。

从总体上讲,XX市河道长效管理覆盖率还较低,不同地区发展也很不平衡。一方面,部分乡镇河道长效管理覆盖率较低;另一方面,城区河道和郊区河道之间的长效管理覆盖率相差悬殊。

四、河道保洁长效机制探讨

为全面有效落实河道长效管理制度,在“万里清水河道”建设中,应注重建管并举,坚持边建边管,不断探索生态河道建设新思路,积极拓展人水和谐、生态治水理念的内涵,努力建立健全河道保洁管理长效机制。

1、建立河道长效管理机制

加快XX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进一步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加大河道两岸单位的截污纳管力度,彻底切断河道两侧的污染源;合理选址环卫基础设施,改变垃圾箱沿河设置的现状。通过部门联合执法,结合河道整治,对河道两侧污染源进行综合整治,全力拆除河道两岸的违法建筑。

健全河道管理的目标责任制和定量考核制度明确各级地方政府行政首长对本地区内河道整治及管理应负的责任,着眼于区域、流域和行业的环境综合整治和大环境的改善,把河道治理的各项任务作为“硬指标”,纳入到县(市、区)社会经济发展年度计划,做到目标化、定量化、制度化管理。

调动各级政府积极性,依据河道整治规划,以县(市、区)为单位,把其责任区范围内的河道整治阶段目标,如河道两岸的绿化率、河道水面的保洁率、用于河道治理投入比例以及各项长效管理措施落实情况等作为各级党政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市政府应建立河道整治管理工作协调机制,由市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能组织联系会议制度,统一协调处理河道整治与长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各县(市、区)政府河道整治年度工作目标进行考核评比,形成具有实效的综合定量考核制度。

2、强化河道管理职能转变

强化河道管理的公共职能是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体现,应重点体现具有以下公共职能:制定统筹规划职能、组织协调职能、提供服务职能、市场监控职能等。具体来讲,河道管理职能部门,要将工作重心落在执行法规、监督检查、编制规划、制定标准等河道公共管理职能上面,逐步形成精简高效、政事分开、管理和作业分离、分级管理、规范有序的城市河道管理体系。改革现行的河道管理体制,明确职责,尽可能避免多个部门管理同条河道的现象发生,特别是河面上漂浮物的打捞,建议由河道整治或管理部门负责统一管理。按照县(市、区)、乡镇村“分级领导,各负其责”的原则,完善河道保洁的岗位责任和考核办法。对城区河道,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和协调。

河道整治和保洁要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同步建设,共同推进。可以招聘失业、下岗协保及农村富余劳动力组建河道保洁队伍,进行相关职业培训后上岗,加强河道保洁与管理,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

3、河道日常养护作业市场化

按政府调控与市场经营相结合的原则,实行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经营、法制化管理的河道日常养护作业体制。河道的后期维护主要包括河道两岸的绿化维护和水域的日常保洁。河道的绿化养护要走市场化道路,实行竞标竞价和末位淘汰制,由专业养护公司承包进行日常养护管理,政府部门进行监督管理。对于河道的日常养护工作,可利用市场机制,引入专业养护公司进行日常维护工作,确保河道的“面清、岸洁”。对于分布较广的农村地区河道的工作,因地制宜地落实养护单位和相关措施。

4、建立多元化河道整治投资机制

河道管理的资金来源,基本上是靠计划体制下的政府全额财政拨款,投资渠道比较单一,缺乏竞争和优化配置的机制,长期得不到企业和社会投资的支持,导致河道整治以及相关的设施建设长期滞后于城市的发展。随着我国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居民消费水平的普遍提高,社会各界对河道治理以及河道景观的要求越来越高,财政投入的压力越来越大,往往容易形成“河道整治养护费用升高—财政负担加重—资金不足”的恶性循环。在今后的河道整治工作中,应积极采用更灵活、以市场为基础的资金投入与筹措机制,多方位、多渠道筹措河道整治和维护资金,加大河道管理经费的投入,提升每公里河道的保洁费。主要的资金渠道有:①政府投入。政府投入是河道整治资金和维护主要来源,主要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②执行排污收费制度。贯彻“谁污染,谁治理”原则,提高现有的排污收费标准。排污收费纳入专项基金,专款专用。③市场机制筹措资金。随着投资环境的改善,进一步开放部分环境基础设施领域是河道整治工作的必然趋势。利用周边土地升值效应,开发滨河小区建设,将房地产升值获得的部分资金用于河道整治工作;积极吸引国内公司前来投资河道整治工作;通过向社会公开招标的形式,吸引民间资本用于河道治理;走上市场融资的道路,吸引社会闲散资金进入河道整治和维护的投资建设和日常运行领域;建立环境保护和建设资金,争取发行环境保护和建设彩票,取得的资金专款专用。

5、加强河道整治工作的法制建设

行政手段是环境保护管理的重要方式。从 20纪 90 年代开始,市场机制开始逐步纳入环境管理的范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管理行政手段的实施方式有了新的内涵。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一切行政手段的实施都要以法律制度为前提,要避免运用行政权力带来的不恰当的行政干预。必须加强河道整治工作的法制建设。在现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以及《浙江省建设项目占用水域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规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专项规章制度和规范性文件。加强对河道污染的监督,通过建立执法责任制,建立河道整治严格执法的管理机制。

6、建立全社会的公众参与机制

长期以来河道整治一直被认为是政府行为,没有形成广泛有效的公众参与机制和监督,导致一方面政府疲于应付市民“无意识”造成的污染行为,另一方面却无法营造公众自觉参与河道整治的良好氛围。河道的整治工作需要全民的支持和参与,需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和增强广大市民的环境保护知识水平、环境意识和对河道整治和保洁工作的关心程度,改变不良的行为方式,形成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河道整治和保洁工作是全体市民的责任和义务。政府应充分利用新闻媒介,加强宣传、加强执法,让群众参与河道整治和保洁工作。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尽可能提高居(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居(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彻底杜绝随便乱扔垃圾、随意倾倒垃圾的陋习。赋予群众监督权利,鼓励市民对各种污染行为进行投诉,建立全社会监督的网络体系。

河道整治和保洁可以改变城市的环境面貌,加强管理能持久地保持河道及其周边的环境质量,整治是管理的基础,要变被动整治为主动管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将有助于河道综合整治工作持久稳定、深入有效地开展,使河道整治的成果长久保持下去。

五、结束语

全面开展河道综合整治,恢复和强化河道功能,改善城乡水环境,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综合治理、长效管理、建管并重”的要求,树立“环境优先、持续发展、绿色文明”的理念,改善水生态环境,维持人与水环境的和谐相处,促进城乡环境美化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推进我市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撑,是水利现代化建设大事。

9.市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现状的调查报告 篇九

市人大常委会: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xx年工作计划,按照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的统一安排,常委会成立了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陶天蓉任组长,市人大常委会选联工委主任xxx、选联工委副主任xxx为成员的第六评议调查组,对市科技局局长xxx同志履职情况进行了评议调查。现将评议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评议调查工作基本情况

按照《xx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人员工作评议办法》和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xx年对市人大常委会任命人员进行工作评议实施方案〉的通知》的要求,评议调查组通过多方沟通交流,对全市科技工作基本情况进行了初步了解,并认真研究制定了评议调查方案,根据评议调查方案,x月x日至x月x日,评议调查组深入xx县和xx县走访调查,通过召开座谈会、察看企业科技运用情况、听取履职情况报告、问卷调查等方式开展评议调查工作。x月xx日,评议调查组到市科技局召开座谈会,与科技局全体干部职工和离退休职工代表进行了座谈,听取了xxx同志所作的履职情况汇报,发放了评议问卷调查表,并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发放民主测评表对xxx进行了民主测评,随后与局领导班子成员及其他干部职工分别进行了谈话,谈话比例达xx%以上,同时查阅了相关资料。工作评议期间,评议调查组对市科技局所涉及的xx个方面的工作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xx份,收回xx份。其中,评价“好”和“较好”的比例为xx.xx%;在市科技局进行的民主测评中,共发出民主测评表xx份,收回xx份,其中,评价“好”和“较好”的比例为xx.xx%。通过评议调查,共收到对市科技局和xxx本人的意见建议xx条,已转交给xxx同志研究处理。

第六评议调查组认为:xxx同志政治思想坚定,工作作风优良,工作成效明显,廉洁自律情况较好,对其工作成效和表现总体表示满意。

二、xxx同志履职主要情况

通过评议调查,市科技局局长xxx同志主要工作成效及表现有:

(一)注重学习,政治素养较好。

一是注重理论知识和科技专业知识的学习积累,联系实际紧密,对中央、省、市出台的一些政策学习把握到位,大局意识强。二是自觉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在政治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重大原则问题上认识清醒、态度坚决、行动自觉,理想信念坚定,政治敏锐性强,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认真落实上级党委、政府的部署安排。

(二)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法律意识和人大意识较强。

一是积极建立相关制度,完善班子内部的工作分工、议事、决策规则和程序,明确党组班子成员职责和义务,严格照章办事,充分发扬民主,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坚持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决定原则,确保了工作决策的民主化。二是自觉遵守和执行宪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政府及科技部门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认真贯彻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的相关决议和决定,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不定期以《科技信息》、《科技动态》、《xx科技》、《决策参考》等信息和刊物及个人工作汇报等形式向市人大常委会相关领导和委(室)报告科技工作动态及工作开展情况。

(三)品德良好,忠于职守,工作作风扎实。

一是为人正直,平易近人,谦虚诚实,关心下属,团结带领一班人有序开展各项工作,努力营造和谐、积极的工作氛围。二是工作中求真务实,吃苦耐劳,牢记宗旨,热忱服务,作风扎实,做事求实效。

(四)严于律己,廉洁从政。

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认真履行廉政建设岗位职责,带头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各项目标任务,自觉带头遵守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积极改进工作作风,努力为单位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

(五)各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较好。

一是加大科技经费的争取和投入。以项目形式持续加大科技经费的投入,共组织申报并获得省科技厅支持的科技计划项目xx余项,争取科技项目经费xxxx万元,安排市级科技计划项目xxx项,科技经费投入xxxx万元,安排专项经费xxxx万元,扶持天麻、苹果等产业创新发展。二是不断加强科技合作交流。xx年以来,以“科技入滇对接会”为契机,大力加强与外界的科技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搭建xx与外界科技合作的平台,建立健全科技入昭长效机制,大力吸引高水平的省内外科技企业、科研院所入昭发展,促进市外科研平台、科技型企业、科技成果和先进适用技术、人才和团队“四个落地”。三是加大创新平台培育和建设。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加大创新平台建设,着力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目前已初步形成了融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试点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农业科技示范园、优质种业基地、农产品深加工科技型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为一体的科技创新平台。四是鼓励创造,提升区域创新能力。通过出台激励政策、强化知识产权宣传、加强知识产权培训和知识产权执法力度、保护知识产权智力成果等措施,鼓励创造,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工作成效明显。五是强化宣传,努力提升群众科技意识。利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x·xx”知识产权日、x月科技活动周等时间节点,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板报等各种平台,广泛宣传和普及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内容涵盖了科技法律法规、种养殖技术、节能环保、知识产权相关知识。六是注重示范,积极引导群众增产增收。以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十二五”期间,在全市xx个县(区)建设了xx个科技扶贫示范村,每村支持xxx万元,积极在示范村开展法律法规、科技知识、种养殖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示范推广效果明显。七是加强科技人才培养。认真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把工作立足点放在本土人才的培养上,同时,注重搭建平台,引进外部科技人才,为他们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环境。

三、存在问题

(一)对全市科技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研究、探索不够。

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受教育、文化、传统等因素制约,全市整体科技工作气氛不浓,群众科技意识淡薄,科技工作宣传力度不够。同时,受县(区)机构改革的影响,全市大部分县的科技局都与经贸局合并,更名经科局,县(区)经科局工作重心基本在经济工作上,到乡(镇)一级更是没有专门的科技工作机构,原来的乡科委已经撤销,基层科技管理机构受到严重削弱,科技体制脱节,工作弱化,开展好科技工作难度较大。目前,全市xx个县(区)只有昭阳区和鲁甸县有独立的科技部门。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下科技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时,xxx同志带领班子成员调研分析不够,探索创新精神不强,还没有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

(二)在促进科技进步方面有待加强。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产业发展层次较低、发展规模小,市内企业与市外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的不多,促进全市科技进步找不到突破口,缺乏亮点,科技支撑作用不明显,提升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难度较大。

(三)科技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科技职能部门人员较少,机关干部流动性差,活力不足,人才脱节,干部断层,“进不来、出不去”的问题突出;市科技局人员老化、知识老化,自身科技知识更新严重不足,市科技局只有xx个行政编制,实有xx人,x名处级干部,科级及以下只有x名,科技局情报所xx人,因工作任务重,基本从事行政事务工作;县区经科局科技层面的干部素质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下步工作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对科技工作的认识。

建议市政府成立科技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召开x至x次全市科技工作会议,切实加强全市上下对科技工作的重视,提高认识,增强科技意识,加大财政经费投入,扎实开展好科技工作。

(二)进一步发挥科技支撑作用。

一是进一步完善科技金融扶持政策,建立一个覆盖科研开发、创业、产业化等不同阶段、不同特点的科技金融扶持政策。二是加快科技型企业建设,加强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在现有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科技示范园等各类创新主体的基础上,按照“抓大不放小,着力构建合理的、梯队化的企业创新主体”的要求,培育一批成长性较好的科技企业。三是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充分发挥我市现有的资源优势,做优势资源性产业,如建立天麻、核桃、花椒等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在优势生物资源的开发和深加工上下功夫,重点实施行业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化、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积极发展新能源和绿色环保、先进制造业等产业,加大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力度。四是加强科技平台建设,建立科技服务平台、核心技术研究平台、科技融资平台,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五是加强企业技术难题调研,加强与全市相关行业的沟通交流,深入开展技术难题调研,了解企业科技创新现状,解读科技创新政策,帮助提高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从整体上提高全市科学技术的水平。

上一篇:班级教室卫生保洁制度下一篇:学校办学方向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