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

2024-08-07

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共9篇)

1.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 篇一

工程任务指导书

任务名称汽车贸易政策措施调查表指导教师曹克晶班级汽服11级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汽车工程专业

2014年3月10日

一、目的与任务

(一)目的一国的汽车贸易政策措施对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能够提高本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的物质福利水平,学习本课程必须具备熟悉我国对外贸易政策措施,为以后熟练的进行对外贸易打好坚实的基础,本次任务为了让学生熟悉我国汽车贸易政策,并能灵活的掌握和运用各种贸易政策措施。

(二)任务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到外贸企业进行实地调研,总结归纳我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措施包括哪些?如何影响我国的对外贸易经济的发展。

二、内容与要求

(一)内容

1.关税措施

2.非关税壁垒

3.鼓励出口

4.限制出口

(二)要求

1、以团队小组为单位,人员4名;

2、对贸易政策措施的含义及分类进行调查;

3、完成我国贸易政策措施统计表。

三、工程任务成果形式

我国贸易政策措施统计表。

四、成绩评定与考核办法

优秀(100-90)项目全面,主题明确,内容完整,具有原创性,语言流畅。良好(89-80)项目齐全,主题突出,内容较完整,语言通顺。

中等(79-70)项目较完整,主题不突出,内容有缺项,语言的流畅性差。及格(69-60)项目不完整,主题不突出,内容缺项,语言不流畅。不及格(59-0)项目缺失,无主题,内容不完整,没有原创性。

五、进程安排与实施步骤

(一)总计划:第三周完成该方案。

六、参考资料

国际贸易政策主要指国际商品贸易政策。它包括一个国家影响其商品进出口规模、构成和方向等各方面的具体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大致可分为进口的关税措施、非关税壁垒,以及鼓励出口和限制出口的政策措施。国际贸易是国家之间的经济交往活动。从国际贸易产生、发展的过程考察,国际贸易政策首先是指一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即一国政府为实现一症的政策目标,对进出口贸易所采取的各种促进或限制措施的忠称。我门把一国的对外贸易政策称为狭义的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政策是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总和。

尽管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同,但对外贸易政策都是各国国内经济政策的延伸,目的都是为了保持本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提高本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的物质福利水平。因此,对外贸易政策与国内经济政策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由于对外贸易是国家之间的经济交往活动,涉及整个国家的政治主权和经济利益。

2.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 篇二

对日本对外贸易政策的研究, 国内学者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 对战后日本贸易政策阶段性的研究, 尤其关注入关前后、日元升值后及90年代日本贸易政策的转变。主要代表作是朱钟棣、来肖贤的《日本加入AGTT过程中贸易政策的调整及启示》;刘向丽、赵冲的《日元长期升值条件下的日本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等。此外, 国内学术界也翻译了不少日本的著作, 就此问题值得关注的是日本贸易振兴会进口对策部编的《战后日本的振兴出口政策》, 对五六十年代的日本出口贸易制度进行了介绍, 等等。

总之, 对日本对外贸易政策的研究已经引起了经济学界和历史学界的广泛关注, 许多学术成果己经相继问世,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的探讨。

1 日本对外贸易政策措施研究的意义

日本经济是世界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元素。随着日本企业国际化经营动向越来越明显化, 企业机构为了更有效的推进这些活动, 也开始向跨国企业的方向转变, 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了企业在海外生产的扩大。为了防止这种海外扩张的迅猛进行, 而招致对方国家抵制的危险, 日本政府就需要把企业从无秩序的单纯经济的海外扩张, 转变为有序的海外生产活动, 以及和对象国的经济开发方向相一致的企业扩张。

日本对外贸易政策措施的评析, 对我国对外政策的制订及企业对外贸易具有现实意义。具体到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调整等问题上, 一方面必须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 在世界经济格局的大变动中, 适时地调整既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 又促使对外经济关系加强的国家战略及企业跟进战略;另一方面也需要正确地总结包括日本在内的发达国家的经验, 在提升国家对外竞争力的前提下协调对外贸易。

2 日本对外贸易各阶段政策与制度

对外贸易政策是指一国政府根据本国的政治经济利益和发展目标而制定的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出口贸易活动的准则。它既是一国总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一国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日本经济发展如此迅速, 对外贸易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而对外贸易的发展又得益于日本制定了一系列的贸易制度和政策。20世纪50年代,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是以确保资源能源供应而进行的资源开发型投资。60年代以后, 由于一些发展中国家普遍推行进口替代的工业化发展战略, 日本不得不通过扩大直接投资来巩固和发展其海外市场。70年代, 随着日本国际竞争能力的增强和国际收支顺差结构的形成, 日本实施了通过海外直接投资来扩大海外市场的战略。此外, 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的冲击, 日本采取了把大量消耗资源、能源、易于产生公害、破坏环境的产业转移到海外的方针[1]。

具体来说, 日本的对外贸易政策各阶段的政策有:

(1) 日本战后贸易政策基本可划分为两个阶段:1) 从60年代初到70年代中期, 推行贸易立国政策, 即初级阶段战略贸易政策。2) 从70年代中期开始至今, 推行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政策, 即高级阶段战略贸易政策[5]。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 采取的是典型的贸易保护政策, 内容主要由限制进口、替代进口逐渐向扩大出口、出口导向发展, 这种外贸政策的演变促进了日本出口贸易和经济的发展。

(2) 经济国际化进程阶段的对外贸易政策。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 贸易顺差导致的国际贸易摩擦问题日益严重, 日本面对的国际市场环境更加不利, 直接威胁到了国内经济的发展。因此, 通过扩大内需, 力求实现经济结构由“出口主导型”向“内需主导型”转变来缓和对外贸易摩擦, 就成了这一阶段日本政府处理对外经济贸易关系、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首要问题[2]。

(3) 90年代以来日本贸易政策的特点:一是进口壁垒的削弱和对待外资的态度由以前的限制逐渐转化为采取各种措施大力吸收国外直接投资;二是进一步融入了以WTO为首的多边贸易体制, 并利用其为自身的利益服务。然而, 奉行“贸易立国”政策的日本, 目前却存在着较低的外贸依存度, 20世纪90年代的数据平均仅为16%左右。也就是说, 日本在向知识经济转化过程中并未出现对外贸易依存度稳步上升的态势[6]。

2.1 日本对外贸易管理的组织结构

日本政府的贸易管理组织机构主要包括:日本贸易会议、通产省、大藏省、日本银行、日本进出口银行、经济企划厅、公正交易委员会等。其中, 日本贸易会议的主席由内阁总理大臣担任, 成员主要包括通产省、大藏省、农林水产省、外务省等组成。日本贸易会议是制定贸易政策, 协调各省厅之间的关系的最高官僚机构。

2.2 日本对外贸易的主要法律

日本有关对外贸易的法律体系包括进口贸易管理、出口贸易管理、关税制度、贸易救济措施、和进出口政策。如作为基本法的《外汇及对外贸易管理法》和具体涉及对外贸易管理的《进出口交易法》, 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贸易保险法》、《日本贸易振兴会法》等。此外, 根据有关进出口的法律, 日本政府还颁布了《进口贸易管理令》和《出口贸易管理令》, 在具体操作层面上, 还有经济产业省颁布的《进口贸易管理规则》和《出口贸易管理规则》等。

3 日本对外贸易政策措施的特点及影响

3.1 日本对外贸易的特点

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区。太平洋沿岸的东京、横滨、大阪、名古屋等, 都是优良海港, 利于发展对外贸易。日本进出口产品构成中, 车辆及其零附件 (hs87) 、机械设备 (hs84) 和电子产品 (hs85) 是日本主要出口产品类别。

3.2 日本对外贸易政策变迁的内容和特点

众所周知, 二战后, 日本在美国的大力支持下, 1955年8月正式加入GATT。美国对日贸易和外交政策的根本性变化, 是影响日本贸易政策变迁的关键因素。日本贸易政策的变迁, 虽然受到美国竞争战略的重要影响, 但政策变动的主要动力仍然来自于日本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战略支撑点[1]。

在日本对外贸易政策中, 保护贸易的特点较明显。战后日本的对外贸易活动长期偏重于与美国的贸易, 美国一直是日本最主要的贸易对象国, 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 日本与亚洲各国的贸易额比重才逐渐上升。

3.2.1 初级阶段对外战略贸易政策与日本经济奇迹

日本从60年代起至70年代中期, 推行了以提高本国重化工业国际竞争力为主要目标的保护贸易政策。直到70年代中期, 日本政府的贸易政策带有明显的初级阶段战略贸易政策特征, 在一段时期促进了日本经济的迅速增长。由于日本长期实行贸易立国的发展战略, 其对外直接投资一直是以发展和扩大对外贸易为中心展开的。二战导致日本经济崩溃, 20世纪60年代初, 为了重建经济, 形成了初级阶段战略贸易的政策构想。其主要内容包括贸易立国基本发展战略、通过优惠政策扶植具有规模经济效应的出口产品和实现日本经济重化工业化。

总之, 日本初级阶段战略贸易政策的有效推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在一段很长的时期内促进了日本经济的迅速增长。可见, 战略贸易政策的推行, 改善了日本经济制度运行的环境, 日本市场经济制度最终得以形成。

3.2.2 高级阶段对外战略贸易政策与日本外贸改革

80年代的日本贸易政策产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第一, 由强调独占垄断利润和规模经济向强调国际产业合理分工、公平贸易利润分配转化, 以减少对外贸易摩擦。第二, 由默许垄断朝鼓励竞争转化, 以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发展。因此日本80年代贸易政策应属于高级阶段战略贸易政策。

日本的贸易结构属于典型的垂直分工型结构。90年代初, 曾作为日本经济战略支撑点的日本保护贸易政策开始向贸易自由化方向转变。因此, 日本政府须改革现行贸易政策, 向高级阶段战略贸易政策演进, 以促进日本经济可持续发展。其具体情况是:第一, 日本政府提出以“美日共霸”为基础的国际分工的战略构想, 即“环太平洋经济圈构想”;第二,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 日本积极促进与其他国家的政策协调, 加强多边贸易, 反映了日本转移发展战略的要求;第三, 20世纪80年代, 日美贸易摩擦加剧, 从而迫使日本进一步通过扩大海外直接投资, 发展当地化生产来缓和贸易摩擦[1]。

实现高级阶段战略贸易政策, 有利于减少日本对贸易摩擦, 改善日本的贸易环境和激发日本企业家的创新活动, 以适应新产业革命和知识经济的挑战。综观日本80年代以后贸易政策实践, 也是在逐步推行高级阶段战略贸易政策[5]。

3.2.3 日本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

2002年1月与新加坡正式签署两国间自由贸易协定。此外, 日本同韩国、墨西哥进行了有限的接触。2000年3月, 日韩首脑会谈后成立了“日韩共同研究会”, 并于5月提交了建立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报告。2001年6月, 日墨首脑会谈后, 随即成立了“强化日墨经济联系共同研究会”, 并就建立日墨自由贸易区问题进行了探讨[1]。

2002年1月, 日本与新加坡正式签署了两国间自由贸易协定, 决定取消除农产品之外的所有产品进口关税, 并在投资和服务贸易等领域进行广泛合作。这是日本有史以来签订的第一个具有双边性质的贸易协定, 它改变了日本长期以来一直坚持的以GATT·WTO体制为核心的多边主义立场, 因而可以被看作是日本对外贸易政策发生的微妙变化[3]。

4 日本对外贸易政策措施的启示

我国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WTO后, 与世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很多方面也将受到世界经济的影响和冲击。因此, 充分借鉴日本的对外贸易政策方面成功的经验, 有利于制定正确、合理的贸易发展战略, 以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

我们在参与产业国际竞争和合作时, 要在世界市场范畴内配置资源, 进而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发挥自己的优势, 然后再用优势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换回的资金来扩大其他产业的生产, 从而使国民经济得以正常运行。

作为发展中国家, 我国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国内市场结构还不完善。因此, 企业需要政府的政策扶持。我国不同于日本, 国内市场空间大, 且加入WTO后开放度加大。在扶持出口产业的同时, 应适度保护该产业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度, 尽量避免使用配额等非关税贸易壁垒。

日本在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过程中, 同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贸易摩擦在不断地加深。加强专业性进出口公司的“专业”优势, 在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时候, 发挥其在信息服务和组织、支持、保护中小型进出口企业方面的“龙头”作用, 尤其是对已参与进出口的小型企业的保护作用。这也是日本的贸易实施对我国的一个启示[4]。

5 总结

日本政府抓住历史机遇、不同时期推行适宜的对外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 发展了国民经济, 从而实现经济持续增长。恢复时期, 确立了由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向重化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发展战略思想;高速增长时期, 日本出口贸易的高速增长是通过新兴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能力的强化等促成的。这一时期其出口产品从战后初期劳动密集型的轻纺产品转化为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品, 保证对外贸易的持续增长;石油冲击之后, 日本经济的技术素质和应变能力大大提高, 以加工组装型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空前提高, 出口也迅速增加, 成为日本新的比较优势。在60年代初到70年代中期推行的初级阶段战略贸易政策 (保护贸易政策) , 提高了日本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取得很大成功, 这主要得益于日本特殊的历史机遇, 其出口产品的要素结构逐步升级, 出口产品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顺应了当时世界经济结构的发展潮流, 因此日本对外贸易在战后的几十年间保持了稳定的增长势头。在日本外向型经济发展过程中, 政府的支持和保护政策是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成功的保证。虽然政策效果实现尚有待时日, 但日本当前外贸改革方向无疑应该值得肯定, 对日本纠正对外贸易收支失衡, 开展规模经济产业国际有效合作, 并开拓日本经济新的发展空间产生了重要和有益的影响。

摘要:文章以日本对外贸易政策措施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日本对外贸易的历史变迁、其政策措施的内容和特点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发现:日本入关后在经济贸易发展的过程中, 政府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日本政府在不同的发展时期采取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 促进了经济增长。充分借鉴日本的对外贸易政策方面成功的经验, 有利于我国制定正确、合理的贸易发展战略, 增强经济实力, 以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

关键词:日本,对外贸易政策措施,评析

参考文献

[1]李远.二战后日本对外贸易政策的变迁[J].经济体制改革, 2005, (06) .

[2]秦嗣毅.日本入关后对外贸易政策演变述析[M].现代日本经济, 2007, (4) :33-37.

[3]赵放.新环境新变化——日本对外贸易政策动向评析[M].现代日本经济, 2004, (3) :13.

[4]宋云农, 舒艳梅.日本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及其启示[J].嘉兴学院学报, 2003, (1) .

[5]强磊, 张二震.日本贸易政策研究——从贸易保护到贸易自由化[J].财贸经济, 1999, (12) :49.

3.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 篇三

一、接受外援观念的变迁

1949年以后,出于意识形态和实际需要的双重考虑,中国决定"一边倒"战略,开始全面接受20世纪规模最大的援助,来自苏联的援助在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展开。50年代苏联提供的援助,无疑使中国的发展有了一个大的飞跃,但是中国也为接受这一大规模援助付出了高昂代价。 中国在60-7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期间,拒绝了国外各种形式的援助,包括来自国外的贷款,并把对外贸易视为将其拉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一种手段,而不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

20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对对外借债政策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开始大规模借债,为经济增长融资。作为受援国的政府,中国政府确定了"以我为主,为我服务"的政策导向:即对国际发展理论和经验注意借鉴,但不照搬;努力学习,但不盲从;不断创新,但不照抄;对援助项目"资金来源以我为主、项目设计以我为主、项目实施以我为主",使得获得的项目贷款服务于中国政府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计划。这本身也是一个以国内需求者为导向,以自主发展为导向的吸收、利用国际发展援助的策略。

二、中国接受经济援助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一)接受经济援助面临的挑战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并日益完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上围绕中国接受国际发展援助问题出现新的看法:中国已由原来的穷国,正在转变为一个经济较快增长的大国。国际上这种心态的改变正在使中国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即向国际提供回报的时代。近年来,官方发展援助的规模出现大规模下降,这个趋势一是因受援国经济结构调整没有收到预期效果,经济发展未见起色导致官方发展援助资金的减少。另一方面,是因受到一些当代援助理论的影响,这些理论包括:"毕业论',即认为某些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和东亚国家不应再继续接受西方援助。"民间资金论",即认为许多发展中国家已有大量民间资本流人,政府援助的作用越来越小。这些理论直接导致了很多西方国家不断削减援助预算。还有一些理论如"环境论"、"人权论"、"减轻贫困论"等,造成援助资金逐渐偏离官方发展援助的初衷,越来越强调对政治改革、民主、人权、私营经济发展等领域的援助等。

日本政府2003年提出,要逐步停止对华的无偿经援。就亚洲开发银行来说,1991年的对华援助目标是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减少贫困人口、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1997年将扶贫目标改为通过加速内陆省份的经济增长而减少贫困人口。到了2002年,亚行已经不再为金融、商业部门(如工业、农业产业,农业加工)和一些基础设施领域(如港口和通讯)发放公共部门贷款,而全面转向促进减少贫困型经济发展、营造有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环境和强化公共治理体制、促进区域合作帮助中国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以及促进环境的可持续性等四个方面,更加注重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2004年也表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已不再需要国际社会提供的粮食援助,现在是中国给予回报的时候了。目前其他一些国家也正在调整重点受援国名单,对华援助有所减少,如澳大利亚已经连年削减了援助规模,比利时准备停止对华援助。还有一些国家把无偿援助转作他途,如英国把其原来的对华无偿援助改为对世行贷款的贴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些国际援助的减少,是未来几年内中国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而中国也应该学会适应这种新的角色变化。

(二)中国的对策

尽管中国经济取得了迅猛发展,但人均国民收入与发达国家比还存在巨大差距。而国内的地区差距可以用"一个中国、四个世界"来形容,目前中国大部分中西部地区(除黑龙江、吉林)处于"第四世界"即相当于低收入水平地区的人口有6.3亿,约占总人口一半。这是进一步争取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的重要依据。总体上说,中国的中央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只有3%-4%)比较低,因而在为13亿人口,特别是低收入地区的6.3亿人口提供最基本的公共服务方面的能力上同样不足。在减少贫困、环境保护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许多方面仍然需要国际金融组织的帮助和支持。对中国广大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而言,国际金融组织贷款仍然大有作为。

要分析研究多双边援助的新动向和各援助方的政策调整。通过国际多双边援助的渠道,特别是多边合作,积极参与国际会议及相关活动,掌握国际政治经济的最新动态,加强中国与国际社会的联系,尤其是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关系,这是开展外交工作的基础。不同国家对华援助有其共性和个性,要认真逐一分析研究,并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地区发展的优先领域,有的放矢地提出项目建议,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命中率,并保证项目的效益。援助项目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单靠一个部门的力量难以优质高效地实施项目,需要各部门之间,目标一致,形成合力。在实施援助项目过程中,中央各部、委、局、办需要加强横向协作,相互支持,明确牵头单位和协作部门,顾全大局,一致对外。

继续完善项目管理制度。要抓好立项前后以及项目实施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做到有章可循、照章办事。要加强沟通,协调配合。中央各部、委主管的项目在地方实施,也要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得到当地政府和部门的支持;地方各部门之间同样需要,密切配合。要不断总结经验,从国际援助项目的示范性人手,以点带面,推广其网络效应,大力培养当地人才,.提高自身发展能力,把项目的示范性、推广性和可持续性联为一体,发挥其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何中顺.新时期中国经济外交理论与实践[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7.

[2]李国华.国际经济贸易理论与实务 [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8.

[3]卢进勇,朱希彦.国际经济合作与投资理论和实务[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1997.

[4]詹奕嘉.从拒绝到开放--中国接受外援32年风雨历程[J].文史博览,2008.

[5]周弘.外援与发展:以中国的受援经验为例[J].国际政治经济评论,2007(2).

[6]赵丽江.论国际援助与中国政治发展的关联[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10(4).

[7]韩颖. 1978年以来中国接受国际救灾援助述论[J].理论学刊.2010.

4.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 篇四

一、判断题

1、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最近10年,我国对外贸易始终保持顺差。”a.正确

2、判断下列命题:保税区一般视为一国国境之内、关境之外。:b.正确

3、判断下列命题:在关税配额下,进口商即使没有领到配额,也可以办理货物进口报关(a)选择一项:a.正确

二、选择题

1、从美国进口100万美圆商品直接存入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该笔金额应计入我国(b)中。b.总进口额

2、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货物运输方式是(c)。c.海洋运输

3、某国2007年出口贸易额为2000亿美圆,贸易顺差500亿美圆,该国当年GDP为1万亿美圆,则该国当年进口依存度为(c)c.15%

4、按照国际服务贸易分类标准,我国公民去欧洲旅游属于(a)a.境外消费

5、我国贸易商采购了日本生产的商品后转卖到韩国,这属于(a)范畴。a.转口贸易

6、目前我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为(c)c.机电产品

7、俄罗斯生产的有色金属,由英国的贸易商采购后转卖至中国,对俄罗斯和中国来说,双方进行的贸易方式是(a)a.间接贸易

8、中国生产1单位纺织品需要2个工作日,生产1单位汽车需要100个工作日美国生产这两种产品分别为1、20个工作日。根据比较成本学说,(d)d.中国应生产和出口纺织品

9、跨国公司内部交易,将商品由所得税税率较高的地区销往税率较低的地区,制定的交易价格一般比正常销售价格要(a)a.低

10、下列选项中,构成倾销的是(d)d.国国内市场销售价格10元,出口至B国后销售价格为8元

11、李斯特认为一国实施保护贸易政策的最高期限为(d)年 :d.3012、进口商签定进口合同的当日,为了防止将来收到货物时该商品价格大跌而产生交易风险,应采取(a):a.卖期保值

13、下列国家中,对原产于中国的进口商品不给予普惠制待遇的是(c):c.美国

14、下列选项中,进口税率一般最高的是(b):b.普通税

15、根据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理论,应实行保护贸易政策的阶段为(d):d.农工业时期

16、提出“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价格差别”观点的经济学家是(b)选择一项:b.俄林(奥林)

17、一国实施外汇倾销的前提条件是(a)选择一项:a.本币贬值

18、如果一个进口国对本国纺织品服装加工业实施保护,则在该国海关税则表中,下列哪项商品的进口关税税率是最高的?(c)选择一项:c.棉衣

19、下列经济特区中,设立目的主要是为了发展加工贸易的是(a)选择一项:a.出口加工区

20、出口国银行将贷款发放给(b),不属于买方信贷。选择一项:b.出口商

21、下列商品出口配额,一般采用“自动”出口配额监管的是(d)选择一项:d.纺织品

22、在“进口押金制”下,进口商需向指定银行(a)存入一笔现金。选择一项:a.无息

23、出口国政府给予出口商品以下哪种补贴,进口国海关不能征收反补贴税?选择一项:b.不可诉补贴

24、下列选项中,成员国之间实行统一的宏观经济政策的是(a)a.经济联盟

25、下列国家中,对原产于中国的进口商品不给予普惠制待遇的是(c)c.美国

国际技术贸易3次作业

一、判断题

1、技术贸易合同交易双方签字后立即生效。错

2、国际技术贸易的过程要比国际货物贸易的过程复杂。对

3、无偿的国际技术贸易称为国际技术转让。错

4、根据我国技术引进项目的审批程序,只有在项目建议书批准以后,才能进行详细可行性研究。对

5、建国以后改革开放之前的30年中,我国技术引进以制造技术为主。错

6、许可贸易中交易的标的物是技术的所有权。错

7、初步可行性研究的精度要求为+10%。错

二、选择题

1、按照多因素评价法,一个技术项目最低评分应为(d)分。d.1分

2、根据内部收益率指标,下列哪个方案为最优?(c)c.25%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专利权人的权利的是(b)b.缴纳专利维持费

4、根据巴黎公约的规定,发明专利的优先权期限为(c)个月。c.12

5、美国对申请专利采用的审查制度为(d)。d.自动审查制

6、下列选项中,可以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的为(c)。c.新款手机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专利性的是(b)。b.保密性

8、根据我国专利法,对实用新型专利的法定保护期限为(d)年。d.10

9、对生物医药类高新技术转让时,合同中LSLP最有可能为(c)。c.25%

10、计算机软件的核心是(b)。b.程序

11、对技术供方来说,技术转让交易本身所发生的费用称为(b)。b.直接成本

12、下列哪种技术使用费计算方式下,许可方获得的使用费和被许可方实施效果无关?(c)。c.一次总算支付

13、从支付能力的角度考虑,下列哪种提成基础,对受方最有利?(b)。b.利润

14、在我国计算机软件的法定著作权保护期为(b)年,期满可续展一次。b.25年

15、在合同其他条款相同的情况下,下列哪种许可合同的使用费最高?(b)。b.独占许可

16、下列选项中,属于工业产权的为(a)。a.商标

17、(c)评估确定的是技术作为一种资产的产出价格。c.收益法

5.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 篇五

概述:

当今世界的主题是求和平与谋发展,但是在这大环境下,国际和地区上的热点问题也此起彼伏,相互之间斗而不破、适度妥协、既借重合作又牵制斗争的基本框架仍将延续。其中要重点关注的有: 一是围绕南海问题

在南海问题上,美日等国家不断抹黑中国,且美国将南海问题作为自己“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着力点,以维护其亚太地区霸权地位、并对中国起战略牵制的重要作用。而中国一向对南海问题坚持克制,并愿继续与直接有关当事国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决南海有关争议。二是英国公投脱欧

英国退出欧盟,欧洲一体化进程受挫,欧洲整体实力受到削弱,地缘政治与经济格局发生改变,也对世界产生影响。但英国脱欧,对于中英“黄金时代”的长远发展不会发生改变,全球化的历史潮流也不会因英国脱欧被改写。

三是朝鲜半岛局势持续升温

朝鲜进行第四次核试验、利用运载火箭发射卫星,韩国不顾中俄反对引入“萨德”。中国一向坚持半岛无核化,坚持半岛和平稳定,用对话来协商来解决问题,但某些国家将其归结为中国的责任。

感想:

一是围绕南海问题

南海问题由来已久,最初是由其丰富的海洋资源发现引发争端,而中国长期以来未能对南沙群岛实施有效管理,加之国际法缺失,引发了南海各国争相对南海地区的主权宣示。由于中国一直以来致力于经济发展,对南海问题坚持克制、主张日后解决,所以南海局势整体处于稳定状态。但近年来,随着海洋战略利益的日益凸显,中国自身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美国战略方向调整,不稳定因素的增多,让南海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化。

南海问题的解决不仅在于海洋权益的划分,还有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中国不会轻易放弃南海的权益,也不容退后一步。而各当事国家对于到手的利益也不会轻易放弃,加上美国为了防范与排挤中国,在背后提供支持,也加剧局势不稳定性。因此,克制和退让并不能解决南海问题,我国要想从就根本上解决南海问题,维护南祖国统一,还需要自身强大起来。

二是英国公投脱欧

英国脱欧公投,是利益冲突的不断加剧,英国既想留在欧盟里面,享受在欧盟区里的权益,又不想为其负起相应的义务,由此引发了英国与欧元区国家相互猜忌,并在欧债危机下快速发酵,至矛盾激发。

一旦英国退出欧盟,欧洲整体实力受到削弱,对欧洲经济发展将产生很大影响,其国际地位和影响也将有所下降。在全球化的历史潮流下,也将对世界产生影响。另外英国脱欧,在短期内将对中国与英国和欧洲的经贸关系产生影响。但从长远来看,中英“黄金时代”不会因此改变,这是

由双方各自的需要决定的。离开欧盟的英国,将在经济上变得孤立,中英友好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同时,一个分裂的欧洲,将有利于中国各个突破,在政治、经济方面都取得突围。

三是朝鲜半岛局势持续升温

朝鲜发展卫星科技与核试验很早就开始了,自金正恩上台以来,国内问题多发,加上美韩对其的强大军事威慑,第四次核试验和卫星发射顺理成章的就开始了。

若朝鲜拥有核武器,打击范围最先就是韩国、日本、中国;美韩借此部署“萨德”系统,它可以防备朝鲜,也可以防备中国;韩国、日本有借口发展本国的军事力量,甚至发展核力量,美国远在北美,俄罗斯重心在欧洲,到时候对中国是最不利,所以中国是最希望能半岛和平稳定的,中国“责任”论是站不住脚的。

6.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 篇六

众所周知,在当今经济与科技迅猛发展的态势下,国际局势似乎也变得甚为微妙,有点“牵一发,而动全身”。但总体看来,仍是以美国、日本、俄罗斯、中国和欧洲诸国为主轴,在历史和国际竞争的舞台上,任何两国都在为自己的利益进行着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角逐与对垒。而在如今以经济金融市场为核心利益的主流经济时代,只有在发展了强大的经济实体与商业网络之后,才能真正树立起自己的国际地位,才能使自己立于强国之林!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越来越不利,主要是美国已经把中国定位为主要战略对手(实际上就是潜在敌人),把战略重心从欧洲转移到亚洲,集中精力对付中国的缘故。美国的这个转变必须得到充分的认识。

一、当前国际形势的主要特点 1.美国单边主义外交政策

美国布什总统上台以来,世界形势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总的来说是消极的变化。由于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它的一举一动都将对世界产生很大的影响。布什上台后,美国的所有政策都以这样的原则为基础:一切为了美国的利益。美国不顾全世界的反对执意要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目的就是要确保美国长期的霸主地位。美国不顾全世界的反对单方面撕毁《京都议定书》,其目的也仅仅是为了所谓保护其本国的工业资本家的利益。美国的对外政策已经调整为,凡是对美国没有好处的国际义务美国就不参加或消极应付;凡是有利于美国称霸的事不管全世界愿不愿意它都要干。国际法对美国来说已经是一纸空文。美国现在已经清楚地向世界宣告:国际法只适用于弱国。弱国做它必须做的事,而美国则做它愿意做的事。2.中国被推向世界外交前台

中国经过80年代和90年代的经济发展,综合国力快速增强,早已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心腹之患。布什一上台就把中国宣布为头号战略竞争对手。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则建议把美国的战略重心从欧洲转移到亚洲,集中力量对付新兴的中国。布什政府外交的第一件事就是宣布要搞NMD和TMD,目的显然是压俄抑中。现在所有的迹象表明,美国的国家战略正在发生转移。中美撞机事件就是这种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撞机事件后,美国又接连向中国频频挑衅:给李登辉签发5年的访美签证、宣布对台出售进攻性武器以及扬言武力保台、给予陈水扁享受铺红地毯的“国家元首”待遇、邀请**访美、威胁中断中美军事联系„„中国左避右闪,企图继续韬光养晦,但美国已决意要将中国推向前台,中国已别无选择

3.世界多极化趋势和全球一体化趋势

我们也可以看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使得各国的经济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也是一个重要的和平力量。就连美国在企图遏制中国的时候也不得不考虑其自身在中国的经济利益。中美撞机事件后,中美关系恶化,但在经贸方面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双方贸易继续往来,没有出现任何终止的迹象。最近,布什又不得不宣布延长对中国的PNTR待遇。中国加入WTO的努力得到了许多国家包括欧盟的大力支持,美国不可能无限期阻挠中国加入WTO,考虑到自身利益,美国将不得不把中国当作贸易伙伴。

二、中国的外交对策和走向

一、从现实主义走向理想主义,把弘扬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和未来对人类的使命作为其外交的核心价值。按佛教所预示:世界正处于“末法时代”,拯救人类只能靠东方智慧,就是中国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的智慧,用“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的哲学观和“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找到人类痛苦根源和解脱之道路,这是中华民族真正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中国外交该做的正事

二、重视民情民意的研究,攻心为上

中国的智慧就是“攻心”。当下中国外交,几乎忽略对民情和民意的考量。对那些臭名昭著的政权,没必要为其损害自己的国家形象;对一些“民选”国家,像法国、德国的领导人见不见**,日本政治人物参不参拜靖国神社,对其民意和选情稍加分析,就能得出个大致结论。同时,中国应适度开放一些国外的民意调查机构来华,许多重大问题,如西藏、新疆、台湾、南海、钓鱼岛等,恐怕调查的结果和中国政府所奉行的政策会高度一致。中国花那么大力气办奥运会、下一步花巨资打造外宣平台,也就是想塑造一个国家的形象,但并非是靠“大跃进”、走形式主义,是靠一点一滴的行为方式、立场和责任塑造出来的,核心就是去赢得全世界人民的心,这是基本常识。

三、合理扩张,明确自己的核心利益范围

7.农业补贴政策国际比较与启示 篇七

1 国外农业补贴政策现状

1.1 美国农业补贴政策

美国的农业补贴政策始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政府为了维护农业生产者的收入, 制定了一系列农业支持政策。从1998年起, 美国政府推出两项保障农民收入的政策:一是“作物收入保险计划”, 二是“市场损失补助”, 帮助农民克服市场经营风险和自然风险。1999年, 政府又增加60亿美元的农业支出, 用于补偿农民的市场损失和农作物欠收损失。到2000年, 政府用于农业的补贴高达280亿美元。

2002年5月, 美国实施了新的《农业法案》, 决定进一步增加政府对农业的拨款。法案主要内容包括:对已享受巨额补贴的谷物和棉花种植者再增加补贴;对近年来己取消补贴的羊毛和蜂蜜等生产者重新给予补贴:对历来基本上不予补贴的奶牛养殖者、花生种植者也开始提供补贴。法案还将对土地保护的财政补贴开支增加80%, 这将使过去很少得到政府拨款支持的畜牧业以及水果、蔬菜生产者明显受益。

1.2 欧盟农业补贴政策

欧盟自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实施共同农业政策以来, 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和农业保护水平。1992年, 欧盟对其共同农业政策进行了系统的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将农业保护政策从以价格支持为基础的机制, 过渡到以价格和直接补贴为主的机制。1999年, 欧盟委员会通过了《欧盟2000年议程》, 强调对农业政策进行更彻底的改革。其重点是降低价格支持和出口补贴, 减少政府干涉, 更多地采取与农产品产量限制相结合的直接补贴农民收入的手段。此外, 欧盟还设定了405亿欧元的补贴额上限, 并在2003年取消对农产品的价格补贴, 采取对农民直接的收入补贴政策。这次政策调整的特点是: (1) 削减价格补贴, 以直接补贴方式给农民一定程度的补偿, 费用由欧盟与各成员国共同承担。 (2) 进一步加强结构调整政策。如改善提前退休制度, 促进年轻农民的安置, 通过生产者退休计划提供结构调整援助;优先发展落后地区经济, 逐步取消地区间的不平等;建立基金用于结构性调整行动等。 (3) 针对农业发展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越来越大的问题, 加大对农业环境保护的支持力度, 将其作为WTO的“绿箱政策”中保护农民利益、稳定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措施。

1.3 日本的农业补贴政策

1999年日本政府颁布了《食品、农业、农村基本法》, 取代了沿用近40年的旧农业法。2000年又出台了对山区、半山区的直接支付制度。日本农业补贴的具体类型主要有:一是收入补贴。最主要是对山区和半山区的直接补贴, 政府规定每个山区农户可以享受的补贴上限为100万日元。政府还制定了稻作安定经营策略, 对种稻农民进行收入补贴。二是生产资料购置补贴。日本农民建立或改造农业生产设施, 可以从中央财政得到50%的补贴, 可以从都府县得到25%的补贴, 其余25%可从接受国家补贴的金融机构得到贷款, 有些地方市町村财政还要补贴12.5%。三是一般政府服务。包括培养农业人才、基础设施投人、乡村建设、支持农协的发展等方面。此外, 还制定了灾害补贴、农业保险补贴、贷款优惠等农业补贴政策。据世界贸易组织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 日本对农业的补贴已经超过了农业的收人。

2 国外农业补贴政策取得的基本经验

(1) 长远的政策目标是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的前提。

拿美国来说, 对农业保护制定了周密和详尽的法规, 而且形成了每5年修订一次立法的制度, 使美国农业保护有了根本的保证。相比之下, 我国财政对农业的补贴没有一个长期性的部门政策性目标, 而是特定环境下短期性宏观稳定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政策目标的短视化造成农业支持与生产的不连贯不统一, 影响农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2) 恰当的补贴方式是农业补贴政策的基础。

1999年欧盟委员会通过了《欧盟2000年议程》, 对农业补贴政策进行了彻底改革。农业支持与保护政策的调整, 并没有使农业补贴数额有所减少, 补贴的绝对数额反而有所增加, 只是农业补贴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用于价格和出口方面的补贴的绝对数量和所占比重都出现了下降, 而用于农业生产者的直接补贴的数量和所占比重都开始出现较大幅度的上升, 但是由于农业补贴政策基本上是按照WTO规则制定的, 因此形式的合乎规则性免除了别国的攻击。

(3) 合理的补贴结构是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的关键。

例如日本在农业资源环境养护、培养农业人才、基础设施投入、种植结构调整、乡村建设以及农民的直接收入方面都有补贴。我国大量财政补贴用于弥合购销差价、降低农用生产资料的价格以及贴息贷款等方面。对于农业教育、农业技术推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组织结构等方面补贴很少, 而这方面却正是改造传统农业, 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关键所在。

(4) 健全的补贴机制是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的基本条件。

如美国从联邦到地方成立了一系列农民组织, 同时农业保护还被列入了美国农业部与国会的行政职能。农业部内至少有3个行政局 (农场服务局、海外农业局、风险管理办公室) 和农业补贴有直接关系, 国会的参众两院都分别常设了农业委员会。相比之下, 我国财政对农业的补贴表现为缺乏事先规划与安排, 及补贴对象与补贴数额的随意性, 农业补贴通常是农业生产出了问题后被动采取的“应急性措施”。

(5) 重视对农业保险的补贴是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的基本途径。

如美国在投入补贴中明确规定了作物保险补贴, 即联邦作物保险公司对由于气候和无法避免的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提供保险, 农场主支付保险费。从1980年起, 政府对这部分保险费给予补贴, 补贴额占保险费的40%-60%。我国现行农业补贴政策缺位的一个主要方面是农业保险业务全面萎缩, 农业缺乏防灾补损的支持。

3 国外农业补贴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3.1 加大农业补贴力度

农业补贴是政府对比较利益偏低的农业进行利益补偿, 其目的是为了促进粮食等农产品增产和农民增收。我国近年农业补贴力度虽在不断加大, 但相比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发展的现实需要仍显不足, 农业补贴的增产和增收效应尚不明显。有学者测算, 过去几年来直接补贴政策, 按照计税面积、粮食种植面积和商品粮食数量补贴的收入效应分别是1.84%、1.04%和1.01%。要使农业补贴政策设计的目的得以实现, 就必须更进一步加大农业补贴力度。

3.2 优化农业补贴结构

一是构建以经常性为主、以临时性为辅的补贴体系。临时性补贴应借鉴国外实行反周期补贴的经验, 应以解决问题较为严重、外部性较为显著的农产品供给短缺问题为重点, 审慎使用, 避免过多过滥。经常性补贴要与农业生产成本上升、价格水平挂起钩来, 保持稳定性和延续性。以经常性补贴为主, 是为了给市场主体提供稳定的预期, 从而促进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 增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构建以绿箱为主、以黄箱为辅的补贴体系。我国现阶段的黄箱补贴总量虽然不高, 但所占比例较大。因此, 必须减少或逐步取消黄箱补贴, 选择以绿箱补贴为主的补贴措施。三是构建农业保险补贴、农业生态环境补贴和农村教育补贴制度。我国农业作为一个弱质性、低效益、高风险的产业, 又面临不断恶化的国际环境, 农业生产的自然和非自然性风险巨大, 而在我国目前的农业补贴制度中, 农业保险的补贴制度仍然缺失, 农业风险无法得到有效的规避。因此, 必须尽快建立起农业保险的补贴制度, 促进我国农业保险的快速健康发展。

3.3 完善农业补贴方式

为提高农业补贴的增产效应和增收效应, 必须完善农业补贴方式。一是变“间”为“直”。针对农业补贴多在流通领域进行, 有限的资金没有得到高效的配置, 补贴利益往往被中间环节的其他市场主体所侵蚀, 补贴效应低下问题, 必须改变补贴方式, 变间接为直接, 将流通领域的部分补贴转移到直接生产领域。我国现行的直接补贴应适时改为脱钩补贴, 这是WTO绿箱政策要求, 也是实现农业科学发展的方向。二是化“繁”为“简”。要统一补贴标准和范围, 简化补贴的操作程序, 对相似的补贴项目和同一品种的补贴可进行适当整合。三是削“高”为“低”。现阶段农业补贴涉及财政、农业、经贸、粮食、民政和银行等部门, 政出多门, 协调困难, 实施成本高。因此, 必须在组织上整合、在程序上简化、在支付上直接, 降低补贴实施的工作成本。

3.4 加快农业补贴立法

要充分发挥好农业补贴政策效应, 必须完善农业补贴的法律制度。加快立法进程, 抓紧制定《农业补贴条例》, 研究制定在WTO规则框架下的《农业保险法》、《农业灾害救助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 构建起公开透明的农业补贴法律体系。要实行农业补贴法制化管理, 在农业补贴立法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农业补贴立法意旨应明确。我国现阶段的农业补贴功能主要定位于激励粮食等农产品生产, 而对其增收功能关注不够。从长远来看, 农业补贴立法更应注重保障对农民收入的直接补贴。二是农业补贴法律表述应具体。法律表述越具体, 实施起来越简便。因此, 在法律表述中应减少柔性条款, 增加刚性条款, 并增加对农业补贴的法定性和程序性规定。三是农业补贴法律内容应优化。农业补贴立法既要从我国国情出发, 又要合符WTO规制基本要求。在补贴法律内容上, 设定必要的黄箱补贴条款, 将合法的特殊差别待遇和例外条款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增加对农业生产环节和对农业生产者的直接补贴的绿箱法律规定, 增强补贴的针对性和集中性。

摘要:首先考察了美国、欧盟、日本农业补贴政策的现状, 然后对各国农业补贴政策进行了比较分析, 并对各国农业补贴政策的经验进行了总结,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针对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启示:农业的弱质性和风险性决定了各国都必须对农业进行不同程度的补贴, 我国的农业补贴政策, 需要根据各国经验做法和WTO规则, 做出新的适应性调整, 以提升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农业补贴,国际比较,经验,启示

参考文献

[1]张桂林, 宋宝辉.美联邦政府农业补贴 (上) [J].世界农业, 2003, (11) .

[2]李平.美国农业补贴政策及其支持力度[J].中国农村经济, 2002, (6) .

[3]王丙毅.当今发达国家农业保护政策改革的特点、动因及启示[J].农业经济, 2001, (7) .

[4]周建华, 贺正楚.日本农业补贴政策的调整及启示[J].农村经济, 2005, (10) .

[5]郭玮.农业补贴的政策转型与具体操作[J].中国农村经济, 2003, (10) .

8.浅析日本的贸易政策与经济增长 篇八

关键词:日本;贸易政策;经济增长

一、日本贸易政策的转变

战后以来,以“贸易立国”战略为指导、以多边贸易体制为框架的对外贸易政策,曾为日本赢得巨大的经济利益。但是,自1991年5月泡沫经济的崩溃,日本经济步入了战后历时最长、程度最深、范围最广的萧条期——“失去的十年”。日本原有的“贸易立国”战略已充分暴露出其不足之处:一方面,它催生的二元政治经济结构(国际竞争力强大的外向型部门和国际竞争力低下的内向型部门)严重妨碍了日本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整体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另一方面,该战略是在多边贸易体制的背景下制定的,已不能跟上世界范围内双边FTA发展的现实需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世界签署的FTA数目不断攀升。截至2005年4月底,共有314项FTA/RTA在WTO登记备案,其中178项正在实施。

FTA是自由贸易协定(Free Trade Agreement)的简称,它是独立关税主体之间以自愿结合方式,就贸易自由化及其相关问题达成的协定。在WTO文件中,FTA与优惠贸易协定(PTA)、关税同盟协定(CUA)一道,都纳入RTA(Regional Trade Agreement)的范围。

在《2000年版通商白皮书》中,通产省首次提出“多层次推进”的基本方针,即在坚持多边主义立场的同时,与邻近国家的FTA加强亚洲区域内的经济合作与一体化。从战略背景看,日本一改反FTA的传统,转而驶入“双边”与“多边”并重的“双轨车道”,这绝非历史的偶然,而是国内外形势变化的必然。

二、转变后的日本经济

经历了90年代经济泡沫的破碎和贸易政策的转变,新世纪日本经济渐渐复苏。据统计,2003年7月日本结关后的贸易顺差比2000年同期增长了713%,其中出口较2000年同期增长516%,进口增长513%,出口超过进口0.3个百分点。

日本一向以出口来带动其经济增长,出口曾是其经济增长的“发动机”。2000年,日本经济一度出现好转的迹象。2000年第4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比上一季度增长0.8%,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2%,这标志着从第3季度0.6%的负增长开始出现了反弹。2000年全年日本GDP上涨2.8%,这也是连续第二年的正增长。

从表中明显看出,与自身90年代相比,2000年以来的日本经济已略有好转,虽然其GDP增长依旧缓慢。

三、在金融危机中挣扎的日本经济

由于日本经历了长期以来的经济衰退,经济泡沫已基本消除,加之日本对高风险投资严格监管和限制,因此,日本经济受到次贷危机的直接冲击并不大。但自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以来,美国和欧盟经济开始陷入衰退,对主要依赖欧美市场的日本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日本经济面临再度陷入衰退的困境。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日本,其受冲击和经济恶化程度更是超过欧美,并呈愈演愈烈之势。日本经济按年率计算环比下降12.1%,大大高于美国6.3%、欧元区接近6%的降幅。日本经济发展模式为通过向发达国家、资源型国家以及新兴经济体出口工业产品来拉动增长。此外,由于人口减少和老龄化问题,日本国民消费一直低迷,这更加重了日本经济对外需的依赖程度。全球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前景不容乐观。世界银行前不久发表预测报告说,2009年,世界经济将下降1.7%。其中,日本经济将下降5.3%,远高于美国2.4%和欧元区2.7%的降幅。

四、后危机时代对日本经济展望

随着世界经济已经开始缓慢回升,由于日本经济带有外向型特征,外部经济好转将为日本经济渡过难关提供支撑。外向型经济受外部需求下降冲击所形成经济衰退的演进过程一般是:出口下降,工业生产减少;企业盈利下降,设备投资减少;居民收入下降,消费减少。经济复苏的进程一般是:出口上升——工业生产恢复——企业盈利增加——投资和消费增长。根据以上理论,未来日本经济真正复苏的前提条件也将是:全球经济彻底走出低谷并迈入可持续增长的轨道。由于欧美经济复苏过程较为缓慢,很可能拖延日本经济的复苏过程,所以预计2010年日本经济增速可能低于l%。

整体上看,2010年日本经济将实现正增长在外部需求停止下滑、急剧的生产和库存调整过程结束、国内外大规模经济刺激方案实施的背景下,日本经济正在缓慢走出低谷。进入2010年下半年后日本经济有望初步实现正常化,全年将实现经济正增长。但是,2010年日本经济很难摆脱低增长困境。

(一)欧美居民消费疲软将阻碍日本出口较快反弹

此次经济危机对发达国家的高消费经济增长模式产生冲击,短期内发达国家需求难以恢复,这就限制了日本出口的增长空间。

(二)日元长期升值的风险影响出口增长

9.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 篇九

2014年03月24日 10:58 来源:中国行政管理 作者:刘昕 张兰兰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doi:10.3782/j.issn.1006-0863.2013.11.11

[摘要]最近几十年来,企业和员工之间关系的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现代员工关系的概念正在取代传统的劳资关系概念,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已经从冲突型劳资关系逐渐转变为以合作和共赢为基础的组织内部关系,员工关系正在朝着灵活性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国际员工关系的这种发展趋势对我国的启示在于,一方面应加强政府和法律在员工关系调节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企业应重视员工关系管理,努力建立和谐且灵活的员工关系。

[关键词]劳资关系;员工关系;劳动关系;工会;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1.2 D6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863(2013)11-0056-06

自工业革命以来,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逐渐成为备受瞩目的问题,这种关系首先被称为雇佣关系,雇佣关系在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关系。后来,随着政府通过法律等形式对雇佣关系不断介入以及工会作为员工集体代表的出现,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逐渐成为一种法律关系、政治关系以及重要的社会关系。再后来,随着人们对企业和员工之间关系认识的加深,人们发现,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一种经济契约关系,还是一种心理契约关系。因此,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已经变得日益复杂化。由于这种关系的处理不仅直接影响着企业和员工双方的利益,而且对整个社会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企业和员工之间关系的研究和妥善处理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在对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进行概括和描述方面,存在三个相似概念,分别是劳资关系、员工关系和劳动关系。其中,劳资关系和员工关系在国际上是较常见的概念,而劳动关系则主要是中国采用的一种特定概念,这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因此,本文在对企业和员工间关系的发展演变进行研究之前,首先对这三个概念加以辨析。

一、劳资关系与员工关系:国际通行定义及相关讨论

劳资关系也称产业关系,在英文中通常有三种表述,即labor relation,industrial relation,或labor & industrial relation,这里的labor relation尽管可以直译为劳动关系,但是其内涵与我国常用的劳动关系概念是不同的,所以通常都被翻译成劳资关系而不是劳动关系。劳资关系的定义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劳资关系是指代表全体工会会员的工会与雇主或雇主联盟(即资方)之间的集体关系,内容主要涉及工会组建、集体谈判以及集体争议处理等方面的内容。而广义的劳资关系则涵盖与雇佣关系相关的所有各个方面的内容,它不仅包括狭义劳资关系中的所有内容,而且包括单个企业与作为非工会会员的本企业员工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包括企业制订和实施的可能会影响自己与员工之间关系的所有各项人力资源管理或人事管理政策和实践。如马丁等人认为,微观的劳资关系是指企业或企业联合会与工会或工会联合会之间在工作场所内的关系。[1]艾默罗认为[2],在劳资关系分散化(Decentralization)的过程中,劳资关系的发展趋势是赋予单个企业更多的“企业文化”自主权,即劳资关系会逐渐体现为单个企业与企业工会之间的关系。总的来说,比较通用的劳资关系的概念基本上都是指狭义上的界定,即劳资关系就是工会化的那部分雇佣关系。至于没有加入工会的那部分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则不在劳资关系的覆盖范围内。

员工关系(employee relation)的概念也同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员工关系不包括企业与工会之间的关系,它是企业与本企业所雇用的员工之间的一种组织内部关系,既不涉及工会,也不涉及政府,是企业和员工在一定的法律框架内形成的经济契约和心理契约的总合。而广义的员工关系概念与广义的劳资关系概念是一致的,它同样涉及到与雇佣关系有关的各个方面的内容,不仅涵盖企业和员工之间的组织内部关系,而且涵盖企业与代表部分或全部员工的工会之间的关系。换言之,它涵盖了与工会会员以及非工会会员都有关的全部雇佣关系。总的来说,通用的员工关系大多是指广义上的概念。

由上述分析可知,员工关系是个大概念,劳资关系是个小概念。此外,很多学者都指出,总体上存在着用现代的员工关系概念替代传统的劳资关系概念的发展趋势。比如,利特指出,员工关系的概念是近些年来才被广泛采用的,在此之前,人们普遍采用劳资关系或产业关系的概念,员工关系和劳资关系两个概念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员工关系中包含了在雇佣关系中涉及到的集体谈判及集体谈判制度,既涵盖了工会会员与雇主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涵盖了非工会员工与雇主之间的关系。[3]而布莱顿和特恩布尔更进一步指出,劳资关系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劳资关系与工会、集体谈判、工业生产活动等紧密相连;二是劳资关系是以制造业中的强体力劳动,尤其是受雇于此类部门中的男性工人的劳动为核心的,而这种以从事全日制工作的制造业工人为代表的劳资关系,在每一个的成熟经济体中都正在逐渐受到削弱。他们认为,与劳资关系相比,员工关系概念有两个方面的优势:首先,员工关系具有更宽泛的内涵和外延,它能够覆盖在目前占主导地位的服务业中存在的典型雇佣关系——这种雇佣关系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女性员工以及兼职工作和临时性工作逐渐增多;其次,员工关系可以同时涵盖工会会员和非工会会员,而劳资关系则只能涵盖工会会员。[4]

马琴顿和威尔金森则指出,员工关系概念之所以产生,是由于越来越多的劳动者以个人的名义而非集体的名义与企业之间形成雇佣关系,传统的劳资关系所反映的情况则恰恰相反。此外,员工关系概念着重于劳动者个人以及个人与企业间形成的雇佣关系,但它也包含了通过集体谈判形成的劳动者群体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他们还认为,员工关系是从管理学的视角出发,劳资关系则是以政党组织、利益集团代表的视角出发来对雇佣关系进行研究的。[5]贝肯和斯托瑞也同样指出,随着工会会员人数的减少,传统的产业关系或劳资关系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员工已不再完全需要通过工会组织的集体谈判来满足自己的要求,同时欧盟颁布的一系列保护劳工利益的政策,也使工会组织为员工争取权益的行动不再被广泛需要。因此,他们认为,英国的新型员工关系战略应该朝着个性化与伙伴合作化的方向发展。[6]

此外,有些学者甚至认为,员工关系还涉及到政府在员工关系调整方面所扮演的角色。比如,法恩汉姆指出,员工关系是产生于劳动提供者(员工)和劳动报酬支付者(雇主)之间的双向关系,这种关系具体表现为管理者和企业与工会及员工之间的关系,同时,政府或者政府联盟(如欧盟)在调整员工关系过程中扮演着第三方角色。[7]克里斯·布莱华特也持基本类似的观点,他指出,员工关系包括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员工与企业和企业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二是企业与负责雇佣关系管理的相关政府机构之间的关系。他认为,虽然在员工关系概念中也包含企业与工会之间的关系,但员工关系概念更侧重于组织内部的人事管理方面。[8]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西方学者在劳资关系和员工关系这两个概念上已经基本达成这样几点共识:第一,劳资关系通常是指工会会员与企业间的雇佣关系,它强调的是工会以及集体谈判机制对于雇佣关系所产生的影响和调节作用;而员工关系的概念同时包括了工会会员和非工会会员与企业间的雇佣关系,即同时包括了员工通过集体谈判方式和以个人为单位与企业间形成的雇佣关系;第二,员工关系概念的提出实际上强调了企业与员工间的组织内部关系已经变得比牵扯到工会(往往是跨企业的)的由组织外部力量介入的劳资关系更为重要。第三,劳资关系研究主要基于政治视角,而员工关系研究主要基于管理视角,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视角。第四,由于服务业所占的比例逐步扩大、高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以及政府和类似欧盟这样的机构在干预和规范雇佣关系方面所做的努力,通过工会集体谈判这种方式对劳动者与企业间的雇佣关系实施干预的做法已经变得不那么必要和普遍。

二、劳资关系、劳动关系及员工关系:中国情境下的含义

我国在讨论与雇佣关系有关的问题时通常会用到三个概念,即劳资关系、员工关系、劳动关系。同时,即使是在使用劳资关系和员工关系的概念时,中国的定义往往也与国际通行定义存在一定的差异。

首先来看我国常用的劳资关系概念。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我国在政治经济学中一直将由于雇佣关系带来的劳资矛盾视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之一,而这种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是不存在的。换言之,劳资关系反映的是一种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由于在社会主义国家中不存在这种关系,因此,在讨论国内的劳动问题或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问题时,我们通常不用劳资关系的概念,而是采用另外一个相似的概念,即劳动关系,其目的是为了表明中国与西方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在同类问题上是存在根本差异的。更为准确地说,我国使用的劳资关系概念主要有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种是抽象或宏观层面的劳资关系含义,它所代表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劳方与资方之间的矛盾,是对西方企业和劳动者之间对立和斗争关系的一种笼统指代;第二种是具体或微观层面的劳资关系含义,即西方国家的雇主或雇主联盟与作为劳方代表的工会之间的集体谈判以及集体争议处理过程及其相关机制,这种定义基本上等于西方常用的劳资关系定义。

在我国,劳动关系通常被定义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于199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一章第一条明确指出,我国劳动法的基本调整对象就是劳动关系,而按照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建立劳动关系须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同时,企业职工可以就劳动报酬等事项与企业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通过后,由工会代表职工(在未建立工会的企业中由职工推举的代表)与企业签订。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对企业和企业全体职工都具有约束力,职工个人与企业订立的劳动合同中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

通过上述法律规定我们不难看出,我国的劳动关系概念实际上导致等同于西方的广义员工关系概念,其中不仅包括企业与企业所雇用的劳动者个人之间缔结的经济契约关系,而且涉及到企业与代表本企业员工的工会之间的集体关系,还涉及到政府在企业和员工之间关系方面所扮演的角色。事实上,我国的劳动关系所涉及到的具体内容包括: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劳动争议处理、劳动标准以及三方协商机制等等。

但是,劳动关系概念的一个不足在于,它实际上强调的是企业在处理与员工个人以及员工群体之间的关系时应当遵守法律,基本不涉及企业在法律框架内对员工实施的具体管理政策和管理实践,更不涉及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心理契约关系。所以,当讨论的重点不是劳动法律关系(尽管也涉及到),而是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组织内部关系时,劳动关系就不是一个很贴切的概念。因此,近些年来,我国一些学者也开始使用“员工关系”这一概念来更为全面而具体地描述一家企业和其所雇用的员工之间形成的更为具体的一种关系。比如,刘昕指出,“员工关系就是指在雇佣关系这一基本关系基础之上,企业本着改善经营绩效和获取竞争优势的目的,在调节自己与其员工之间关系时所依据的基本理念以及所有的制度、政策以及管理实践的总称”。[9]程延园指出,广义的员工关系管理是指在企业的人力资源体系中,各级管理人员和人力资源职能人员通过制订和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实施沟通等管理行为,来对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以及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进行调节的过程。狭义的员工关系管理就是企业和员工之间的沟通管理,这种沟通更多地采用柔性的、激励性的、非强制的手段,其目的在于提高员工的满意度,支持组织其他管理目标的实现。[10]

因此,我国学者常用的员工关系概念与西方的广义员工关系概念基本上是相吻合的,因为其中涉及到一部分集体谈判、集体争议处理以及三方协商机制等内容,但这些仅是其中并不重要的一少部分内容。在看待和处理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时,员工关系主要是从管理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的,而不是从法律、政治或社会的角度出发的。员工关系是建立在劳动关系基础之上的(因为遵守法律是员工关系管理的一个最基本要求),员工关系管理的重点是企业如何通过一系列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实践与员工达成双赢性质的组织内部关系,其核心是双方之间的经济契约和心理契约的总和。

通过对劳资关系、员工关系以及劳动关系在国际以及国内的内涵界定,我们可以看到,西方的劳资关系强调的是工会与雇主或雇主联盟之间的集体关系,其学科基础主要是法学和政治学。西方的员工关系是一个涵盖劳资关系的大概念,但是它强调的重点并非劳资关系,而是单个企业与其所雇用的全体员工之间的关系,其主要学科基础是管理学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我国通常使用的劳动关系概念中同时涉及到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两类合同,涉及的主题与国外常用的即广义的员工关系概念很接近,但是其学科基础却是法学尤其是劳动法学,不涉及组织内部的管理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有鉴于此,我们认为,在现代社会中,用广义的员工关系概念有利于将我国企业和员工间关系的研究及管理与西方发达国家接轨,也方便讨论问题,因此,我们在下面用这种广义的员工关系概念来描述企业和员工之间的雇佣关系及其调节机制。

三、员工关系实践的国际发展演变及其趋势总结

从国际上来看,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自工业革命以来一直处于发展变化之中,这种发展演变过程大体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传统员工关系阶段、员工关系转型阶段以及现代员工关系阶段。

1.国际员工关系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特征。

第一个阶段是以劳资关系为中心的传统员工关系阶段。这一阶段的时间大约在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初,这一阶段的主要社会背景是: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方世界普遍确立并得到了迅速发展,垄断资本主义出现,社会财富集中在若干大资本财团手中;工人阶级形成,工人运动高涨,工人以加入工会组织的方式参与到政治斗争之中;政府倾向于保护资本,从而压制工人运动,因此,对于工人提供的劳动保护立法及福利政策极其有限。这一阶段的社会结构表现为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二元结构,工会组织倾向于通过罢工等激烈手段来为工人争取合法权益,因此,劳资对抗与劳资冲突的特征非常明显。员工关系主要表现为行业或产业层次上的工会组织与代表行业或产业的雇主联合会之间的谈判和斗争,当时的工会力量空前强大,集体性质的劳资关系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员工个人与企业之间的具体雇佣关系,集体合同的影响力非常大。

对这一阶段的员工关系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理论以及科学管理运动创始人弗雷德里克·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马克思认为,劳资关系反映的是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因此劳资双方必然是对立和对抗的关系。而弗雷德里克·泰勒则看到了对抗性的劳资关系对于企业不利,并明确提出雇主与员工应当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但他当时提出的这种观点却并不占主流地位,不仅劳资双方都感觉难以接受,甚至连政府都对此持怀疑态度。

第二个阶段是以人力资源管理为中心的员工关系转型阶段。这一阶段大体处于20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这时,员工关系重心开始从劳资关系转向组织内部的管理,尤其是员工管理方面。这个时期的主要社会背景是:工业化革命基本完成,城市化进程加快,行为心理学等学科得到迅速发展,两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世界发展格局,日本和德国经济在战后的快速经济复苏引起举世关注。当时,各国政府的工作重心纷纷转向经济建设,多国政府都开始意识到适当调控经济发展的必要性,政府主导的社会福利制度在不断建立和完善,欧洲福利国家也开始出现。在企业界,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和实践开始得到普及,人力资源的价值受到重视,管理理论的丛林出现。这一阶段的员工关系的主要特点是,阶级斗争不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工会与资本家的对抗和冲突逐渐缓和,双方转而开始探讨和寻求合作。传统的劳资关系不再占据主导地位,集体谈判在确立和调整雇佣关系方面所扮演的角色,逐渐被政府的福利政策及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所取代,非工会会员与工会会员两种雇佣关系形式同时存在。

对这一阶段员工关系产生重要影响的一些理论包括行为科学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心理契约理论及社会交换理论。行为科学强调新型的组织领导者应当能够理解员工的行为,正确处理组织中的人际关系。人力资本理论则将人力资本作为一个与物力资本对等的概念提出来,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劳动从属于资本的理念,将原本不平等且主要以资方为中心的雇佣关系开始逐渐向劳动者方面倾斜。心理契约理论则认为,在员工与企业之间存在一种隐性契约,它强调了在员工的激励和保留方面,心理契约与经济契约一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社会交换论则强调,员工关系是建立在平等自愿基础上的一种交换关系,它在企业中通常表现为组织和成员之间以及领导和成员之间的交换关系。

第三个阶段是以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为中心的现代员工关系阶段。这一阶段大致处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最近30年中,在各发达国家中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经济结构的转型,即主导产业逐渐从生产制造业转变为服务业,与此同时,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快速应用于各个领域,各种高新技术不断涌现,知识经济来临,在这种情况下,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表现得越来越突出,与此相对应,劳动力队伍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知识型员工的数量不断增多,而这导致员工个人与企业的谈判力量发生了明显改变。此外,除了传统的全日制工作方式之外,非全日制工作、灵活工时制、远程工作等新型的工作方式也不断涌现。这些都对传统的员工关系管理方式提出了挑战。不仅如此,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使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全球性的商品市场及要素市场逐渐形成,发达国家的很多企业面对因工会化和集体谈判造成的高人工成本,普遍将一些生产性岗位甚至其他一些行政事务性乃至专业性岗位转移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在这种情况下,发达国家的员工关系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必须迅速做出调整。这个阶段的员工关系的重要特点是,企业通过产业或行业工会来与自己雇用的员工建立和协调雇佣关系的情况越来越少,员工个人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员工关系更加强调雇佣关系应满足企业和员工双方的需要,因此,应当尽可能具有个性化和灵活性的特征。

在这一阶段,企业文化理论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成为员工关系管理的重要理论基础。企业文化理论强调员工与企业之间应形成统一的价值观,然后在此基础上努力实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它从价值观的层面将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心理契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是对传统的对立型劳资关系的一种彻底扭转,指出员工关系可以成为一种和谐的人文关系。此外,崛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强调,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必须与组织所处的外部和内部环境相适应,与组织战略相一致,同时要保持人力资源管理各职能之间的相互匹配性,它以一种权变的观点来审视员工关系,要求企业确保员工关系的灵活性,以便能够帮助组织赢得竞争优势。

2.员工关系的国际发展趋势。

通过对员工关系发展的以上三个阶段进行剖析,我们发现,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和社会的发展,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和企业竞争中的地位不断强化,“强资本”和“弱劳动”的非均衡状况日益得到了改善,再加上经济全球化以及市场竞争加剧和风险增大等因素,在工业革命中形成的以劳资对立为基础的对立型员工关系正在逐渐失去影响力,员工关系正在经历从对立和斗争向合作和共赢的转变,从主要依靠工会力量的外部干预到主要依靠组织内部的沟通和协调转变。

但是,我们也必须清楚地看到,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利益毕竟并不完全一致。当市场环境允许双方保持一种相对稳定的雇佣关系,并且有条件遵守对对方的明确或隐含承诺的时候,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能够建立在双赢的基础之上。比如,当全球经济以及各国经济处于稳定发展期或高速成长期时,企业和员工都能够分享到增长的收益,矛盾相对更少,员工关系更加和谐和牢固,良好的心理契约能够逐步形成并稳定下来。但经济增长和高速发展并不能总是一直持续下去,一旦国际经济或各国经济转入增长缓慢期尤其是衰退期,良好的员工关系赖以存在的外部环境恶化,员工关系就必须面临新一轮的调整。比如,20世纪90年代末的网络泡沫消退曾经导致世界经济出现一轮调整,而开始于2007年并延续至今的新一轮国际经济危机同样对企业和员工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很多企业由于面临严峻的挑战甚至是生存难题,不得不采取降薪、裁员甚至破产的对策,这导致已经形成的以长期雇佣和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员工关系受到极大冲击。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经营模式、管理理念以及组织战略很可能会不得不做出调整,以适应多变的外部环境和各种经济风险,这时,心理契约以及员工关系很可能需要打破重建。

总之,鉴于在未来的经济、社会以及技术等各种因素中都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可能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员工关系处理模式,每一家企业的商业模式和战略不同,在员工关系的处理方面也会存在差异。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就是新的员工关系必须能够适应更加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有助于更加灵活地满足企业和员工双方的利益需求,因而多元化和灵活性会是未来的员工关系的重要特征。

四、国际员工关系的发展趋势对我国的政策借鉴意义

员工关系的国际发展趋势对我国员工关系的启示主要有以下两点:

1.加强政府在员工关系调节方面扮演的角色,不过多依赖工会。

通过对员工关系实践的回顾,我们知道,尽管员工关系的主体是企业及其所雇用的员工,但工会和政府两种力量在员工关系的调整过程中都起着非常重要作用。不过,从员工关系的国际发展大趋势来看,在最近几十年中,政府在调整员工关系方面的力量在不断增强,而工会在调整员工关系方面的影响力却在不断下降。其中的主要原因有四个:

一是由于经济结构和员工队伍构成发生变化,服务业员工和知识型员工增多,员工个人的谈判能力增强,可以用来保护个人利益的途径增多,因而对工会这种集体力量的依赖有所下降。二是随着法制的不断加强以及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功能逐渐完善,加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很难一直保持较高的盈利水平,因此,即使劳动者通过工会组织的罢工等方式对企业施加压力,企业也难以做出过多的让步,如果不能有足够的灵活性,企业或许只能以破产来应对。比如,强大的工会推高人工成本被认为是导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破产的原因之一。三是当前的各国政府对员工关系的干预不仅范围更广,而且干预程度也更深,很多过去需要劳动者通过工会才能争取到的利益现在直接由政府通过立法的方式(比如工作条件、工作时间、最低工资等方面的法律规定)为劳动者提供了保障,因而工会能发挥作用的空间被压缩,潜在价值下降。四是传统的以工会为中心的员工关系管理方式是建立在冲突和斗争哲学基础之上的,是以集体行动为后盾的,而进入21世纪以来,劳动者更愿意接受的哲学则是合作和共赢,同时更倾向于采取个体行动,更希望能够保持足够的灵活性和个性化。这样,工会在员工关系调节中能够起到的作用自然就会进一步受到削弱。

最近大约十年左右的时间里,我国政府一直在通过法律等方式对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进行积极的干预,并且已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仍然有一些人主张让强势工会来介入员工关系的调整过程,即依靠传统的集体谈判甚至罢工等方式来谋求为劳动者争取更大的利益。通过前面的分析很容易看到,在当前的国际和国内环境下,以工会为中心的传统员工关系调整方式不仅效果会更差,而且给劳动者和企业双方带来的更高的成本,这不仅与国际员工关系发展的大趋势不一致,而且也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导思想背道而驰。有鉴于此,本文作者认为,通过不断强化政府在员工关系调节中扮演的角色,由政府作为一个中立的第三方来构建我国员工关系调整的新机制,避免劳动者和企业之间产生大规模的冲突,对双方都是有益的,同时也是对整个社会最有利的。当然,在政府应当如何介入员工关系、着力调整哪些方面的内容、调整到什么程度以及利用何种手段来进行调整等等方面,可以做进一步的细化研究。

2.重视员工关系管理,努力建立和谐共赢的员工关系。

在员工关系的调节方面,作为雇主的企业总的来说都处在更为主动的地位上,因此,能否与员工缔结一种符合双方利益的经济契约和心理契约,关键之一是企业的员工关系管理理念和管理实践。事实上,工会的地位之所以在最近几十年中在全世界受到严重削弱,除了上面提到的四个方面原因之外,还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影响。很多企业注重遵守人力资源管理伦理,公平对待员工,通过更为规范、公正、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来消除在员工中可能出现的不满,强化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和谐共赢关系,从而使员工感到没有必要通过参加工会的方式来获得相关的利益。

这种情况对我国企业的一个重要启示是,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在员工关系塑造方面所能够发挥的作用,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规范化、公平性以及市场化,尤其是在理解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原理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内外部环境建立一种良性互动的员工关系,既满足员工个人的独特需要,同时又能帮助企业赢得竞争优势。此外,企业重视员工关系管理问题,还需要建立一支能够熟练掌握员工关系管理的基本原理以及具备相关问题处理能力的专业管理人才队伍。在这方面,国外的一些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例如,在欧洲国家,员工关系管理专业人员在企业、政府及非盈利组织机构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们被视为企业管理层的一员,而不仅仅是人力资源部的一名普通员工,很多组织都为此类岗位建立了专门的胜任素质模型。[11]此外,英国人力资源认证机构(CIPD)也推出了针对员工关系管理人员的包括十项胜任素质在内的资格认证考试标准。而在我国的大部分企业中,往往还没有专门的员工关系管理人员,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心也仍然放在各种事务性工作方面,缺乏能够站在市场和企业的高度来思考问题的员工关系管理专家,这种情况对我国企业的员工关系建设是极为不利的,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 References ]

[1]Ron Martin, Peter Sunley, Jane Wills.The Decentralization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New Institutional Spaces and the Role of Local Context in British Engineering.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New Series, Vol.19, No.4(1994).pp.457-481.[2]Amoroso B.Industrial Relations in Europe in the 1990s: New Business Strategies and the Challenge to Organised Labou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1992.32.[3]Mike Leat.Exploring Employee Relations.London: Butterworth Heinemann:Limelight Publishing Company LTD.2001.p7.[4]Blyton,Turnbull.The Dynamics of Employee Relations.(2nd Edition)Macmillan, Basingstoke, 1998.p6.[5]Marchington,Wilkinson.Core Personal and Development.London: IPD,1996.p15.[6]Nicholas Bacon, John Storey.New Employee Relations Strategies in Britain, towards Individualism and Parternership.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September 1, 2000:407-427.[7]Farnham D.,Pimlott J.Understanding Industrial Relations(5th Edition).London:1995.p18.[8]Chris Brewster.Employee Relations.Pan Books Ltd,1984.pp6-9.[9]刘昕.现代企业员工关系管理体系的制度分析:一种全面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视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4.4.Liu Xin.Institutional Analysis of Modern Employee Relation Management Systems:A Comprehensive Strategic HRM Perspectives.Beijing: 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 2004.p4.[10]程延园.员工关系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1.Cheng Yanyuan.Employee Relations Management ment.Shanghai: Fudan University Press,2008.p11.[11]John Gennard, Graham Judge.Employee Relations.(4th Edition).London:the Chartered Institute of Personnel and Development.p8.(作者单位:刘昕,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兰兰,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2)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International Employee Relations and the Policy Choice in China

——And the Discussion on the Concepts of Industrial Relation, Employee Relations and China Labor Relation

Liu Xin

Zhang Lanlan

[Abstract]The nature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enterprises and employees has changed in recent decade.The concept of modern employee relations has taken the place of traditional labor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The conflict-natured labor relations have been abandoned and the inter-organizational employee relations with cooperation and win-win characteristics have been established.The employee relations will become more flexible and individualized in future.This trend of international employee relations tells us that China should focus on strengthening the role of government and legal system in adjustment of employee relations in China, and the enterprises should pay much attention to employee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and try to establish harmonized and flexible employee relationship.[Key words]Industrial relation, employee relations, China labor relation, unio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上一篇:小学生公共安全知识竞赛试题库下一篇:总结的会计学专业排名靠前的几大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