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营销策略

2024-06-27

国企营销策略(精选8篇)

1.国企营销策略 篇一

 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大幕即将打开!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是三中全会重要议题,改

革有望进一步释放制度红利、提升经济效率、缓解地方财政压力,对资本市场来说将有助于提升相关行业与公司业绩与估值,带来新的投资机会。

 从“国有资产管理”到“国有资本管理”。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紧紧围绕“市场化”

这一核心展开,更加注重“国有资本”运营和管理,特别提出要建立国资运营公司与国资投资公司,更加适应“市场化”的经济环境,未来国资流动和整合有望加速。新加坡“淡马锡”模式采取相对独立的运营模式与先进的公司治理结构,通过“市场化”的跨国配置和多行业配置实现了国资有效保值增值,成立以来股东年回报率高达16%,为优化国资运营提供了有效参考。

 国资分类有效管理,国资运营有抓有放。新一轮改革强调国有资本运营和配置的优

化。国资运营是一盘大棋,分类管理是前提,其中竞争型行业国资“市场化改革”有望先行。在竞争型行业更加鼓励发展混合所有制,鼓励股权多元化,国有资本可以有序流动,甚至逐步退出;对于部分国有垄断领域,放开竞争型业务,鼓励引入民营资本;把更多的国有资本投向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战略性新兴领域。

 股权多元化与股权激励助力国企效率提升。新一轮改革注重以“市场化”的方式提

升国有企业内部经营效率:通过鼓励发展混合所有制,促进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善股权结构,进一步改善国企治理结构;通过“股权激励”、“员工持股”等方式建立长效激励约束机制,改善企业治理机制。经验表明,股权多元化和实行股权激励等措施将有效提升国有企业经验效率,从而带来业绩释放与估值提升。

详解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淘金线路。受益于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的投资思路主要有四条:第一,实力较强、资源丰富的国企有望向“淡马锡模式”转变,成为国资流动与整合的平台;第二,部分国企有望通过改革改善经营效率,释放业绩,提升市场估值;第三,伴随国资有序流动,部分行业“国退民进”,部分民营企业有望在更加“市场化”的环境中胜出;第四,进入原先国有垄断领域的民营企业将扩大投资,上游行业有望受益。重点关注的标的包括:上海机场、格力电器、青岛海尔、华域汽车、上海医药、物产中大、安徽合力、中国铝业等。

2.国企营销策略 篇二

一、水务行业国企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水务行业国有企业是指我国城镇自来水生产和供应及污水处理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这些企业大多数都是由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城镇自来水厂和事业单位转制而成立的, 因此这些企业的薪酬体系也是从计划经济体制下延续下来的, 薪酬分配基本上与传统的行政事业单位分配制度相同。企业员工的薪酬水平以行政级别为主设计了不同等级, 同时还存在薪酬管理的条块分割现象, 即干部工资和工人工资实行分割管理。

目前我国水务行业企业的经营机制已经转变, 水务企业传统的薪酬管理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市场开放和竞争加剧的新形势, 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薪酬分配上的平均主义。

受传统薪酬分配体系的制约, 水务国有企业薪酬分配普遍存在着“大锅饭”与“不公平”现象。一方面表现为员工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小, 另一方面表现为工资、奖金的分配与个人承担责任程度大小、实际付出和贡献大小不相符, 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例如, 某水务国有企业的岗位工资按照职位级别设计, 员工岗位工资系数之间相差均为0.05, 差距过小, 无法体现因岗位不同对企业贡献不同的差异。从大多数水务国企改革后的奖金分配来看, 奖金作为激励员工努力工作的手段, 应体现出激励性, 但多数企业的奖金分配存在着严重的平均主义现象, 奖金系数差别较小, 并且奖金发放与员工的工作业绩和工作表现缺乏紧密的联系, 体现不出奖金的激励作用。目前从整体来看, 水务行业国企员工的薪酬构成是:员工收入=档案工资+岗位工资+奖金+各种福利和津贴。从员工薪酬构成的各个部分来分析, 水务企业薪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 岗位工资体系不完善。

科学的薪酬管理首先要体现员工在不同岗位上对企业的价值和贡献, 体现薪酬分配的公平性和激励性, 但水务国有企业由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薄弱, 大多数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岗位管理体系, 导致岗位职责不清、交叉和重叠现象严重, 普遍存在机构臃肿、人员膨胀、员工素质偏低等问题。有些企业甚至还延续计划经济时期的对干部和工人的分割管理, 没有统一的岗位管理概念和管理系统。因此, 岗位工资体系缺乏科学性。首先, 岗位工资的级别和水平的确定没有一个明确、科学的依据;其次, 现有的岗位工资主要依据行政级别来确定, 没有按照员工的能力、职业发展兴趣来建立工资晋升通道;第三, 岗位工资水平调整的程序和依据不明确。

2. 薪酬结构不合理, 没有将绩效考核体系与薪酬体系链接。

目前, 大多数水务企业的工资结构主要由个人档案工资、岗位工资、奖金三个部分组成, 其中, 档案工资和岗位工资都属于固定工资, 且占员工收入的绝大比例。奖金虽然是浮动工资, 但由于奖金的发放与公司的经营效益、部门绩效和员工绩效脱钩, 员工干好干坏、干多干少照样拿奖金, 奖金等同于固定工资, 没有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同时, 薪酬结构中能体现员工业绩的绩效工资部分比例过小, 即使与员工的业绩有直接的联系, 但激励作用不显著。

3. 薪酬的整体增值功能不显著。

以广东省为例,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水务国有企业整体工资年增长率在10%左右, 特别是近几年来, 大多数公司的薪酬总额都在增长, 但由于薪酬体系不完善、机构臃肿、人员膨胀等问题, 导致整体工资水平虽然逐年增长但却并没有带来员工积极性和素质的整体提升。薪酬的内部不公和缺乏激励性, 导致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不高, 没有起到通过工资水平的提升来激励员工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能力的作用。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 水务行业内的不少国有企业对薪酬体系进行了多次改革, 但基本上都是在原有薪酬体系之上的修修补补, 并没有突破传统薪酬分配的基本框架。由于水务行业具有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双重特征, 水务国有企业面临的市场压力相对其它行业要小, 造成这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相对缓慢, 大多数企业既缺乏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 又缺少人力资源管理的专门人才。以广东省为例, 目前为止只有深圳水务集团、佛山水业集团和珠海自来水公司等借助于咨询公司的力量, 对薪酬体系进行彻底的改革, 但绝大多数企业的薪酬体系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计划经济体制下薪酬分配的传统框架。

二、水务企业薪酬变革的思路和措施

水务国有企业的薪酬改革要摒弃传统的薪酬分配平均主义思维, 围绕企业价值创造的全过程, 通过科学合理和统一的人员管理和价值分配管理, 建立适合水务企业特点的薪酬体系, 增强薪酬体系的激励性, 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有效促进水务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水务国有企业薪酬体系变革的思路应以岗位、业绩为基点, 以科学的工作分析、岗位测评、业绩评估体系和职业发展规划构造新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薪酬分配体系变革的策略主要有:

1. 通过组织结构优化设计和岗位分析, 建立规范有序的岗位管理体系。

首先, 要按照经营管理的规范化要求, 通过组织结构优化设计, 设定合理的岗位数量和结构, 减少岗位重叠与工作职责交叉现象, 实现定岗定编管理, 适当精简人员, 减少人浮于事、人员臃肿的局面;其次, 建立规范的岗位管理体系, 控制付薪岗位数量;第三, 水务企业通过工作分析, 界定清楚各部门岗位设置及岗位职责, 建立责、权、利清晰的岗位责任制, 规范岗位名称和级别, 引进竞争上岗人员选拔机制, 在内部建立起能上能下、能退能进的竞争机制, 激发内部活力。

2. 定量测评, 以岗定薪, 建立科学合理的岗位工资体系。

利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岗位测评方法, 客观、细致地评定不同岗位的价值差异, 以此为基础建立合理的岗位工资体系, 适当拉开不同岗位之间员工收入的差距, 尤其是企业核心岗位员工与一般岗位员工的收入差距, 彻底解决水务企业目前薪酬分配的平均主义问题, 提高薪酬的内部公平性, 真正实现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的薪酬管理目标。

3. 通过薪酬结构的设计, 加大薪酬的激励性。

在薪酬结构的设计中, 注重保障性与激励性相结合原则, 对公司内部的所有岗位按其岗位性质进行总体分类。按照不同类别岗位工作性质, 设计不同的固定薪资与浮动薪资比例, 加大薪酬的激励性。

4. 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和以业绩为导向的薪酬激励制度。

应尽快建立基于企业总体经营目标的绩效评估体系, 细化岗位责任, 设计员工的关键绩效指标 (KPI) , 有效衡量员工工作绩效, 通过绩效杠杆扩大激励效果, 形成以绩效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将考核过程、结果透明化, 强化考核结果与收入的关系。设计分层次、分类别的绩效工资结构, 适当加大员工收入中绩效工资的比例, 增强薪酬的激励性。

5. 建立员工职业发展规划, 设计专门的多通道职业晋升激励体系。

为实现薪酬对各类人员特别是企业核心人才的激励作用, 依据企业发展对员工能力的客观要求, 把员工的职业生涯和能力发展与薪酬晋升结合起来, 为不同类别的员工设计合理的发展通道及相应的工资晋升通道, 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鼓励各类人才在各自的领域为企业发展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6. 规范操作, 优化管理制度与流程。

3.收购国企四大策略 篇三

张文所在的工厂是煤碳部所属的国有企业,那种专门用于煤矿的设备几十年没多大差别,这使得张文他们生产的配套电机一直销路畅通。按说,赢利是不应该成为问题的,但是,采购费用管理成本的居高不下,货款回笼无期,资金周转限入困境,企业破产重组成为每一位员工的愿望。

像这种被埋没的国企优质资产还有很多,因此,很多私营企业盯上了这块蛋糕,期望借助收购盘活国企资产,实现自身的飞跃,然而,国企这块蛋糕对于私营企业来说还太过陌生,国有资产的价值判断,收购难点,以及潜在的风险,这一切让很多私营企业望而却步,但成功的收购却可以助力私企迅速壮大。

选择要理性

“双刃剑”这个词可以用来形容国有资产,中国世代投资控股集团总裁禹晋永认为国有资产如果是非优质资产,民营企业不会积极去争取,如果国有资产都是“优质资产”,那就该在没有私营企业介入的情况下发展得很好。

所以说:“优或者非优不是个笼统的概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私营企业甲来说是优质的资产,可能乙因为没有核心技术而无法接手;同时对于乙来说是优质的资产,甲也可能因为没有核心资源只好放弃”,禹强调。

而曾经帮助很多国企转让股权的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罗新宇认为,国企转让的原因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国企要做好主业,因此将辅业卖掉,集中精力发展主业。第二种是国企想引进战略投资者,以达到企业做强做大的需要。这时候他希望吸引的是上下游产业链的投资人,打算出让部分股权后,获得更好的管理营销渠道等自己没有的优势。第三种则是经营不善,难以为继,希望通过转让重获新生。三种出售原因所对应的产权标的也不一样,比如第二种就要求有行业经验,在本行业有优势的企业才受欢迎。因为对战略发展有帮助。而第三种就是要注入新机制,以便盘活资产,让企业新生。

“找企业像找对象,要门当户对,有共同语言,无论是优势互补还是强强联合,还都要互相看得上眼”。禹强调的观点朴素而形象。

不久前,有着近20年高档房产开发经营经验的仲盛集团,收购了位于浙江桐乡的皮革商品专业市场。仲盛置业销售部总经理汤晓丹介绍说,仲盛置业下一步将逐步对“桐乡·时尚皮都会”的内外装饰、经营管理、入驻商品等进行调整,全力打造一个接轨国际潮流,引领全国皮革时尚的皮革专业商城。“事实上,在海外以及香港等地,许多成熟的房地产开发商都保留一半左右物业进行长期经营。”汤晓丹表示,未来仲盛集团将大规模增加优质物业持有规模,而“桐乡·时尚皮都会”就是仲盛旗下重要的持有物业之一。这样一个双赢的局面来自对自身战略的清晰把握。

“企业家往往喜欢用过去成功的经历来判断未来,这是最危险的,尤其是进入一个新行业时,风险更大”国内资深并购和管理专家戴剑提醒企业不要草率进入一个行业。他介绍说曾经有一家很知名的民营企业原来是做电器制造业的,当销售额过百亿的时候,他们觉得医疗行业不错,于是投了四五个亿进去,结果失败了,后来又觉得汽车行业不错,冒然进入汽车行业又失败了,好在他当时圈下的土地升值了,亏的还不算大。但是这个教训是应该记取的。对一个新领域没有做足够的行业研究就直扑进去危险系数太大。这一点是通用的,无论是收购国企还是其它性质的企业都一样。10年前,制造业都难以抵挡房地产巨额利润的诱惑,从而使许多制造业偏离了主业,失去了发展的良机,而在房地产市场也收获不多。所以一定要想清楚,自己用不到的再便宜,再诱人也不能买,抵制住机会和诱惑是关键的。

戴剑还提醒收购者深入了解出售动机很重要,有的是自己不想卖婆婆想卖。有的是管理层退休导致的。不能只见其一不见其二,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有清晰的战略,要想清楚到底收来想做什么。是为投机买下的,包装后再转手卖出获利,还是想自己好好经营,这是不同的。

资产价值要多方核实

固定资产的测算,未来几年的收入等内容,专业的财务人员都能做好。但是一些整合效益,无形资产,专利商标以及技术人员的价值就不是那么清晰了,比如有技术为主导的公司,并没有太多资产,最大的资产就是技术人员,如果技术人员会走掉就什么都没有了。

而更加危险的是,在财务数据光鲜的外表后,可能隐藏着巨大的风险。戴剑提醒说:“国有资产转让不会请毕马威这样的国际会计公司来计算价值,除非这家国企是上市公司,否则资产不实,账务不符的情况就有可能发生”,有多次收购经验的禹晋永也指出,企业在被收购之前会有避重就轻的包装,一些真实情况可能被掩盖起来。

因此资产的核实,尤其是有效资产的核实,必须经过多方打探。摸清情况不仅指公开的信息,一位投资人向记者介绍了他自己亲自经历过的一个案例,几年前江南一家企业要出售,是集体所有制,当地政府占一定股份,品牌在全国都很出名,产品也好,每年为地方提供近亿的税收,当时他就很奇怪,为什么这么好的企业还要找人并购呢?打听之下才发现,是该企业欠银行的钱,几十个亿欠款,每年的利息基本上抵消了利润。

这在财务上有个名词叫:或有负债。与之类似的另一个名词:或有诉讼同样值得警惕,如果该企业曾¾替别人做过几个亿的担保,最后别人付不出钱来,对企业的打击是致命的,足以拖垮企业。

此外,在这个案例中,经过多方调查,禹晋永还发现,这个服装企业面临另一个严重问题:一旦天气预报不准就会损失惨重。比如2002、2003年气象专家说,今年是寒冬,这个企业就做了很多棉服投向市场,结果是暖冬,棉服滞销,损失巨大。2003年前后银行面临金融改革,在清理自己的问题时,就把这个企业的问题清理出来了,连银行都解决不了的问题,私营企业怎么敢轻易接手?只好放弃收购的打算。

这家企业至今还在运转,据说后来“债转股”了,地方政府保护品牌,维护就业,给予了支持,接手了银行“债转股”的股份。可是这样的资产状况如果是私企在不知底细的情况下冒然接手,后果不堪设想。

另一家私企老板黄先生的打探方式就更另类,黄先生到四川并购一个国营企业时,当很多工作人员都坐在办公室里从档案入手时,他专门穿着普通的衣服跑去和企业门口的小商贩聊天,各企业门口的小商贩都跟北京的出租车司机似的,没有什么不知道的,在真真假假的信息里,他间接了解了很多情况,甚至摸清楚了财务会计是一位领导的亲戚,对于公司的帐很清楚;有一位领导跟银行有关系,在收购时这个人可以起到很关键的作用;以及员工当前的苦难所在等等蛛丝马迹的问题。于是后来就把会计和有关的那位领导一起收买,公司并购完毕之后对财务会计进行短期留用,2年后调离岗位。而跟银行有关系的领导不仅在收购的当时黄先生厚待他,最终还被拉成新班子成员,因为他确实很能干,而不仅是和银行有关系。所以有时候剑走偏锋也会有意外收获。

在价值判断时,戴剑提醒收购者还有一项重要的内容是警惕无效资产。比如现在的电脑已经到了双核时代,而该企业的电脑还是奔腾2,奔腾3,远远落后于时代,根本无法发挥作用,这样的资产就是无效资产。再如啤酒的标签,现在都是用铝质材料制成,放到冰箱里也不会烂掉,但有的国企还是多年前的老纸张,受潮即损坏,这样不符合市场需求的设备显然也没有任何价值。

心态要像女婿

“企业并购就像是找对象结婚,为的是两个人的幸福和两个家庭的幸福。并购国有企业就像是找了个大家族的孩子,首先要尊重他的家庭,但是切不要急着想依赖他的家庭谋求发展,而是首先让这个家庭喜欢你,接纳你”,禹晋永指出要想知道如何买,关键要看“如何卖”。

“收购首先要尊重甚至遵从‘卖方’的意志和意愿,如果对方想卖生产线就只买生产线;如果对方卖核心技术就买核心技术”,禹强调他个人比较看好资本层面的并购。对于资本层面的购买,只要财务上处理好,利益上达成一致,双方基本不会出现什么困难。

禹还向记者介绍了一个发生在南方的皆大欢喜的并购案,一个全体员工一致举手通过的并购案。并购方是南京的一家民营企业,被并购方是无锡的一家企业。南京方首先达成了地方政府的愿望:原企业的品牌不变。因为一个地方的品牌不仅是企业的财富,更是地方政府的珍宝,在这个基础上南京方面还提供企业发展所需资金,所以很快赢得了地方政府的支持,就相当于小伙子讨得了女方家长的支持;接下来还要让员工也满意,当时南京方面提出的口号是“三不”:不裁员,不降薪,不停工,必然的,企业员工都举手通过,这时就等于所有家庭成员都同意小伙进门了。

该私营企业并购之后还保持原来的经营班子,并且保证职工收入每年以百分之几的水平上涨,则稳定了家庭成员的军心,之后南京企业方面又遵守承诺,对无锡企业进行注资等方面的举措,每项都是无锡企业急于解决的问题,受到了无锡方面的欢迎,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势的资金支持,既保证了原国有企业的利益又让民营企业从中发挥了优势。直到现在还经常看到这个被并购企业的老品牌在电视上做广告,现在发展得很好。

对被并购企业来说,这样的“女婿”非常难得,而作为更多充当“女婿”的民营企业,要学习“共赢”的理念,谋求共同发展的理想,套用广告词: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过渡期安排要周密

在收购合同上签字之后,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过渡期处理不好,同样会导致收购失败。

所谓过渡期,就是在办理工商变更的过程中,还没有正式交割,这段时间大概会持续2、3个月左右,通常在这一段时间内,是双方共同管理企业。问题往往出现在这一个时期。

风险之一是,有些公司可能“控得了股,控不了局”。比如虽然公司已经是绝对的控股股东,应该有绝对的权威,然而,有些原国企的农民或者工人采用野蛮的方式阻止工厂开工,这种事情越是在不发达的小城市发生的概率越高。

风险之二是违规担保,这等于是让新东家背上了新的或有负债,给企业埋下颗随时会炸响的地雷。

风险之三是恶意(低价)销售,浙江商人刘老板就遇到过这种情况,当时他收购了湖南某国企后以为万事大吉,在过渡期间,并没有应有的警惕,结果,湖南这家国企利用这段时间把产品大量低价销售给各地经营商,使刘老板的利益受到巨大损害,刘老板开始并没有明白湖南这家国企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后来刘老板¾过调查确认,该湖南厂家把利益先转给代理商,事后再从代理商那里提取分成。因此过渡期安排不好,会让好不容易收购到的优质资产大打折扣。

另一个应该重视的时间段是意向书签了之后,没有签正式合同的那一段时间。此时最怕的是“半路杀出程咬金”,比如,谈得好好的,意向书都签了,前期帐务清理都做了,并购方案也出了。忽然有人喊停,一打听,原来,有别人盯上了同一个项目。而意向书只是意向,不具备实质的法律效力的,弄得进退维谷。

如果此时退出,前期的所有努力、花的工夫,甚至请来的财务公司、咨询公司的钱都打了水漂。如果还是不放弃,那么对方给的价是你的2倍,甚至更多,就相当于你的成本增加了,相对来说,预期收益就小了。

还有更可怕的,几个月前四川的宋老板去收购一家国企,快到最后拍板的时候,有竞争对手进来了,宋老板知道后,怕之前的工夫白花,只好也跟着加价,又怕夜长梦多,就签了个承诺书,结果,对方把价抬上去就不跟进了,过几天说不愿意再抬价了,这让宋老板觉得蹊跷,一打听打知道,这是一场被收购企业精心策划的双簧,叫苦之余,宋老板是骑虎难下了。

其实有效整合国有资产,对于买卖双方应该都是提升的机会,甚至可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罗新宇告诉记者,国外的统计数字显示,产权7年流动一次是最科学的。只有流动才能使价值增长。在中国资源是稀缺的,那么对稀缺资源的有效配制,就可以产生更大的价值。比如一个资本到上海和到西部回报一定有很大不同。产权也是一种资本,有效的流通可以带来更大的价值。产权的流动可以提升管理水平,改变企业治理结构,通过战略投资可以改变市场格局等。产权也能带来技术的创新,一项新技术出让一部分权力可以换来融资。

4.国企营销策略 篇四

服务营销论文

市场营销

二○一二年X月

海尔服务营销策略与问题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是针对海尔的服务营销策略进行了分析。本文分析了海尔集团的宏微观环境、服务营销的“7P”策略、在“现代服务营销研究”领域中发展中的新趋势、新成果,之后对海尔的服务营销提出针对性问题,并通过提高企业的服务意识,重视企业的服务质量与人员培训,树立正确的服务营销理念等方法提出了解决方法。

关键词:环境分析;战略;7P;创新;服务营销;策略分析;

一、公司概况

海尔集团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中国最具价值品牌。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6万人,已发展成为大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2008年海尔集团实现全球营业额1190亿元。

海尔集团在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确立的名牌战略指导下,先后实施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2005年底,海尔进入第四个战略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创业24年的拼搏努力,使海尔品牌在世界范围的美誉度大幅提升。2009年,海尔品牌价值高达812亿元,自2002年以来,海尔品牌价值连续8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海尔品牌旗下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热水器、电脑、手机、家居集成等19个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其中海尔冰箱、洗衣机还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首批中国世界名牌。

2010年,海尔实施全球化品牌战略进入第五年。海尔将继续发扬“创造资源、美誉全球”的企业精神和“人单合一、速决速胜”的工作作风,深入推进信息化流程再造,以人单合一的自主经营体为支点,通过“虚实网结合的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商业模式创新,努力打造满足用户动态需求的体系,一如既往地为用户不断创新,创出中华民族自己的世界名牌!

海尔服务营销理念

海尔人就是要创造感动。

二、PEST分析

(一)政治环境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世界局势继续是总体缓和、局部动荡,和平与发展继续是各国关注的两大主题。中国政局稳定,致力构建和谐社会,不断的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使企业经营有法律保障;不断调整财政、金融、贸易和其它政策,为企业创造宽松的融资、外贸环境和条件。

(二)经济环境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推进城市化健康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切实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六大重点的提出。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是在需求结构上,实现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与投资双轮驱动、内需与外需共同拉动的转变;产业结构上,实现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增长,向工业、服务业共同带动的转变;投入要素上,向更多依靠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支撑的转变。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呈现一定程度的上涨趋势。整个经济环境对企业经营是有利的,对家电产品需求的迅的增加也提供了一个大好的经济环境。

(三)社会环境

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人们的价值观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更多地关心生活质量,人们的需求逐对由生理、安全需求层次逐步向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层次发展,个性化要求前所未有的高涨,用于日常消费的开支越来越多。

(四)技术环境

新技术向微型化、模糊化、电子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家电产品的智能化成为家电产品一个新的房展方向。网络技术迅猛发展,逐步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三、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

1、企业文化的长期熏陶;员工素质的相对较高;规范化管理相。

2、独一无二的管理模式,在创新实践中,海尔探索实施的“OEC“管理模式、“市场链“管理及“人单合一“发展模式均引起国际管理界高度关注。

3、坚持全面实施国际化战略,已建立起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设计网络、采购网络、制造网络、营销与服务网络。

4、独特的生产技术,海尔有9种产品在中国市场位居行业之首,3种产品在世界市场占有率居行业前三位,在智能家居集成、网络家电、数字化、大规模集成电路、新材料等技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目前,海尔还主持或参与了近百项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海尔的创新能力已达世界级水平。

5、打出了自己的品牌,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美誉。

6、先进的生产流水线,逐步实现与用户零距离,产品零库存,零营运资本三个零目标的实现。

(二)、弱势(Weakness)

1、海尔集团某些固有的战略优势及营销思维,难以适应国际市场的要求,从而海尔在国际市场上难以有大的突破。国际企业一个很大的特点是:高投入、高产出、高盈利,而中国的企业大多是低投入、低产出、低效益。海尔也是如此。

2、海尔企业明显倾向于一般本土企业,而且是传统电器产业,而这是一个持续发展空间不大的产业。

3、卖点炒作,轻视广告文化建设。四、单赢倾向:经销商始终游移。

(三)机遇(Opportunity)

海尔之所以能取得很大的成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海尔的企业文化,海尔在未来的时间里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必须继续以海尔的企业文化为基准。同时要注重科技创新实现企业信息化。同时伴随着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强,海尔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海尔的发展机会在于要把握住时代脉搏,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海尔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依靠三个转移。一是内部组织结构的转移;二是国内市场转向国际市场,在海外建厂、办公司;三是要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做到前端设计,后端服务。在这种情况下,还而应抓住机会,迎接挑战,创世界名牌。

(四)威胁(Threat)

现在我国的家电企业越来越多,而且随着海尔国际战略的发展竞争对手越来越强大,海尔的竞争压力也就越来越大。

四、海尔策略分析

(一)营销组合策略分析(7P)

1、产品(product):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品创新

在产品开发上,海尔建立了“从市场中来,到市场中去”的环形新产品开发机制。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的产品能否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能否得到消费者购买是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问题,因此,科技创新必须与市场紧密结合。海尔鼓励消费者踊跃提出生活中的难题和建议,获取用户的信息后再对难题进行研究解决,开发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技术和产品,投放到市场中去。这一体制通过科技创新创造了用户,创造了市场,为企业获取了利润。

2、价格(price):不打价格战,重视价值

海尔对产品的定位是做到优质优价,不打价格战,打价值战。价格优势不等于低价格,一个企业应该以自己层出不穷的新产品建立起消费者认可的价格优势。目前的产品和企业竞争归根到底不是价格的竞争,而是综合实力的竞争——质量,个性化设计,品牌,服务的竞争。为适应不同消费层次的消费者的需求,海尔采取的是拉长产品价格战线的做法,海尔集团副总裁周云杰称:“我们从一千多到一万多的空调产品都有,每隔50元,消费者就可以找到两款机型。我们会根据全国不同细分市场的情况来确定哪个市场上推出什么样的产品。”

在国内冰箱市场疲软的大环境下,海尔系列冰箱产品却能以高出国内市场同类产品20-30%的价格占领市场并畅销。在各种家电品牌纷纷采取有奖销售,降价等促销手段的情况下,而海尔在不降价的情况下,销售量在各类家电中仍位居前列,也说明了消费者对海尔产品价值的认可。

3、渠道(place):“多渠道发展,两条腿走路”

在对销售渠道的选择上,家电生产企业应针对自己的产品细分和市场细分灵活和理地进行渠道分析。无论是传统渠道还是新兴渠道,无所谓谁优谁劣,而是针对所销售的不同产品类别,在不同的销售地域和市场环境中表现出各自不同的渠道优势和销售效率。家电生产企业根据自身的企业特性和产品特性去选择最科学、最有效、最适合自己的销售渠道,使自己的产品在既定的目标市场中达到销售数量的最大化。像海尔,在国内市场中建立了自己网络化的经营销售渠道,而在国外采取的多是外商代理制,但是无论采取什么方式,都是异曲同工,即以最适合的方式占领市场,创造出自己的品牌。

海尔的营销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金字塔式的分销渠道仅仅作为企业经营的一个环节,承担把产品从生产商转移到消费者的职能,渠道成员之间为简单的交易型的业务客户关系,因而无法营造和维持企业竞争力。鉴于此,海尔对营销渠道重新进行设计,即从产品销售逐步向客户服务销售方式转变,从多层营销渠道向扁平营销多渠道转变。以顾客为导向,把处理与渠道成员之间的关系作为企业营销的核心,以协调、沟通、双赢为基点,与他们结成“命运共同体”,建立长期的、彼此信任的、互利的战略伙伴关系

4、促销(Promotion):以社会为导向的促销策略

海尔的促销策略是以社会为导向的促销策略。在新的市场竞争条件和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下,仅仅以市场为导向已不能适应这些变化,为此海尔开始把营销对象的选择从目标市场的消费者扩大到社会公众,在广泛且可能对企业的经营目标产生影响的社会公众中传播,维护和完善企业的形象,海尔集团的宣传促销活动都是集中于在“海尔”的目标社会公众中塑造、传播和维护海尔良好的企业形象。

5、人员(people)

海尔人才观: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海尔的人才观。现在缺的不是人才,而是出人才的机制。管理者的责任就是要通过搭建“赛马场”为每个员工营造创新的空间,使每个员工成为自主经营的SBU。

在创造顾客满意和建立顾客关系过程中,服务人员所担当的重要角色。服务员工代表组织,能够直接影响顾客的满意度。在海尔,技术检验合格的产品不一定是合格产品,只有用户满意的产品才是合格产品。因为用户不满意,产品卖不出去,企业就没有利润可言。

6、有形展示(Physical

Evidence)

由于服务本身是无形的,顾客常常在购买之前通过有形线索,或者有形展示来对服务进行评价并在消费过程中以及消费完成后对服务进行评价。服务场景的设计可以影响消费者的选择、期望、满意度及其他行为。工作环境的设计同样会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积极性和满意度。很多服务场景都需要设计有形空间和有形展示,以便能够同时支持顾客和员工的需求与偏好。同时,服务场景的设计必须能够吸引、满足、便利于顾客和员工二者的活动。在海尔的专卖店不仅可以看到海尔的各种产品而且还可以亲自体验,使顾客能对产品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7、服务过程(process)

海尔提供一站式服务流程,只要拨打海尔全国统一服务热线:海尔将提供专业的咨询和解答,如需要,安排优秀的工程师上门服务并详细讲解产品工作原理及操作过程,工程师家中的其它海尔产品做一次全面检查,如存在其它问题,将一并解决,最后工程师会主动向客户讲解产品使用常识,指导使用。客户的服务信息将同步反馈至海尔客户服务中心,海尔客户服务中心会进行跟踪回访,确保客户的满意。

海尔星级服务的每次升级和创新都走在了同行业的前列。只有通过持续性推出亲情化的、能够满足用户潜在需求的服务新举措,才能拉开与竞争对手的距离,形成差异化的服务,提升海尔服务形象,最终创造用户感动,实现与用户的零距离。

(二)海尔具体的服务营销策略分析

1、先卖质量

后买产品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信誉是企业的根本,产品合格不是标准,用户满意才是目的。营销不是“卖”而是“买”,是通过销售产品的环节树立产品美誉度,“买”到用户忠诚的心。

2、用户的抱怨是最好的礼物

用户抱怨的内容,正是我们工作改善的方向;如果能及时消除这些抱怨,就是真正增加了企业的资产。根据顾客的抱怨不断改善工作,是真正增加了企业的资产。

在信息迅速传递的资讯时代,顾客也会“移情别恋”。要留住顾客的心,就要不断满足其个性化的需求。为此首先要为内部员工营造个性化创新的空间,以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换取顾客对品牌的忠诚度,使企业永续经营,为社会、为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

3、用户永远是对的1995

年,海尔提出“星级服务”,宗旨是:用户永远是对的。即用户就是衣食父母,只要能够不断给用户提供最满意的产品和服务,用户就会给企业带来最好的效益。

海尔坚信,服务的好处不仅仅在于眼前的收益,而在于赢得用户长期的信任感。而要赢得长期的信任感,就必须先树立“用户永远是对的”的观念,做到“零距离”服务。

4、创造感动

创造感动,就是对工作充满激情;就是不断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就是用“心”工作,对产品用心,对用户用心。海尔人一直在创造感动,正如国际著名咨询公司兰德公司专家所言:“在海尔国际化进程中,一定会以一个不断创造感动、极具凝聚力和创新变革的品牌形象,启动美好未来!”

5、您的满意就是我们的工作标准

用户抱怨的内容,正是我们工作改善的方向;如果能及时消除这些抱怨,就是真正增加了企业的资产。

在海尔,技术检验合格的产品不一定是合格产品,只有用户满意的产品才是合格产品。因为用户不满意,产品卖不出去,企业就没有利润可言。所以,用户的满意就是海尔的工作标准,不能对用户说“不”。

(三)海尔在“现代服务营销研究”发展中的新趋势、新成果

1、观念的创新:服务≠售后≠维修

在新经济下,对用户而言,服务意味着用户的满意并不是解决了已经出现的问题,而是快速发现并满足用户潜在的需求,用户真正想得到的绝对不是产品出了问题你来把它修好,而是对他的尊重。过去狭义的把售后服务理解为用户家中的产品出了问题,企业上门提供维修咨询,把出现的问题解决掉。在海尔,我们把出了问题而被动予以维修或咨询解决,不叫真正意义上的服务,而叫补偿。因为产品本身就不应该出现问题,产品出了问题,造成了麻烦,然后给予补偿解决,那是最基本要做的,但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服务。真正的服务是用户在需求上的满足,是能创造用户感动,实现增值的服务。因此,在我们海尔,售后服务不是简单的维修,它即是产品销售的最后一个环节,又是产品开发设计的第一个环节。通过服务能够把用户的抱怨、意见、建议等“最好的礼物”反馈给开发设计部门,成为下次要改进的重要依据。服务是获取市场资源的非常重要的、非常关键的渠道。事实证明,只有能够满足了用户潜在需求、给用户带来惊喜的增值服务,才能使用户成为企业的忠诚用户。

2、服务体系和流程的创新

可以说服务是企业全部经营活动的出发和归宿点。在海尔,服务不是从把产品卖给用户那一刻算起,而是贯穿于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制造、售前、售中、售后的整个过程。为此,用户的潜在需求和抱怨等不是靠哪一个部门或哪一个人就能完全解决的,必须整合企业所有的部门和资源来推进解决,企业要想满足市场需求,让用户满意,就必须建立一个整体的服务系统。服务对企业而言,应是一个整体的系统,而不应该单单是一个部门。如果把企业服务完全推给某一个部门,这个企业不可能真正的发展壮大。海尔集团自20世纪90年代即着手开始建立信息系统,在全国各主要城市建立了电话服务中心,开通“9999”用户电话,并为用户建立档案。用户在购买海尔产品后,登记信息会被100%地录入海尔顾客服务管理系统中,一旦用户有需要,可以在同一时间将用户的档案调出。2002年海尔集团售后信息流程再次提速,实现了与全国5000多家专业服务商的联网,电话中心接到用户信息后,利用网上自动派工系统在5分钟之内便可将信息同步传送到离用户距离最近的专业服务商,根据用户的需求,及时提供服务。除此之外,海尔还建立了服务网站,所有集团信息、客户信息、培训资料、市场信息、新产品信息、法律法规等均可在第一时间于网上查到,网站还开辟了BBS及网上会议室,专门供总部与专业服务商之间召开网络会议,网点与网点之间讨论技术、交流心得。同时服务人员会把用户的需求及意见建议通过信息系统即时传递到开发设计、质量改进或市场营销部,使信息得到增值。

3、服务模式的不断创新

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在海尔,核心竞争力除了我们的创新力和整合力外,就在于我们差异化、亲情化的服务。海尔与其它同行业最主要的差别就在于我们的用户(客户)服务能够快速发现并满足用户(客户)的需求,更能抓住用户(客户)的“心”,获得用户对品牌的忠诚度,海尔在服务方面做得更多的是为用户(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帮他们避免很多购买使用后出现的问题,把售后服务放在产品销售之前来考虑,从而使服务质量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自1994年以来,海尔的星级服务经历了多次升级,从1994年无搬动服务—1996年先设计后安装—1997年五个一服务—1998年星级服务一条龙—2001年海尔空调无尘安装—2002年一站式通检服务—2003年“全程管家365”,每一次升级都是通过深入市场终端去发现用户的潜在需求,去零距离检验用户的感受后而快速推出实施的,且每一次升级都走在了同企业的前边,提升了我们的市场竞争力。

五、海尔服务营销存在的问题

(一)产品多元化水平低下

随着近几年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渐趋于对生活的一种“原质“追求,大家电成了必备物件,小家电则成了质量和档次的象征、高雅,实用的小家电倍受青睐。海尔集团未能及时发现潜在的市场机遇,抓住时机开发出更新更好的产品。产品广度、深度有待提高。

(二)渠道建设不完善

海尔作为一个在世界上有巨大影响力的一流企业,其渠道建设并不是很完善,在国内还需要和一些卖场合作受至于人,这阻碍了海尔的发展,如何控制好终端将成为海尔下一步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三)服务品牌意识不强

品牌是一个涵义很广泛的概念,品牌策略是整个产品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服务品牌的目的是使自己的服务有别于其他竞争者,它确立的是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目前我国企业的经营者商标意识、市场竞争意识还不够强。经营者忽视商标的作用,对服务上使用的商标不及时注册,到需要保护时才想到注册。商标意识不强的另一表现是,某些经营者只满足于做其他品牌的加盟店,不创自己的品牌。而这样做忽视了企业的长远发展,最终容易导致失败。因此,创造品牌是开拓市场的必经途径,企业应该重视树立和发展服务品牌。

(四)服务人员素质较低

中国市场服务工作人员素质很多没有达到要求,对服务工作的理解较多地停留在“服务人员不需要什么技术”的层面,认为服务人员只要热情就能干好,正是这种偏见,大大降低了服务的质量。有些服务人员,不了解顾客的心理,过分的热情反而引起了顾客的反感。有的企业认为培训服务人员,纯粹是浪费精力、财力、得不偿失。所以,多数服务人员未经培训就上岗,更谈不上工作中的培训。由于服务人员在企业中的作用没有真正确立,这就大大影响了企业服务质量的提高与企业服务营销的发展。

(五)服务营销理念不明确

当前我国企业有了一定的服务营销理念,但在企业的经营运作过程中,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并取得成效的比率却不高。在竞争愈来愈激烈的买方市场上,企业开拓市场、把握市场的能力远远落后于形势所需。现代营销观认为,企业营销的出发点是消费者而不是企业本身,重点是消费者所需要的服务而不是企业所能提供的服务。但目前大多数企业还是以自己为中心,而不是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为其提供相应的服务。

六、海尔服务营销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产品设计多元化

海尔集团更应该做的是继续深入市场需求调研,及时发现潜在的市场机遇,抓住时机开发出更新更好的产品。

1、产品内涵应由此两方面进行延伸

(1)横向延伸,企业做产品不应仅局限于产品本身,在当前的营销创新中,往往将产品和服务进行贴身捆绑设计,使产品功能和企业形象同时彰显。

(2)家电市场由原来单一的功能性需求,开始向功能性,装饰性,与房间的整体协调性并重转化,同时个性化消费倾向增强,数字和信息家电成为市场亮点。

2、多元产品设计

品牌是产品的核心,企业的灵魂。品牌的差异,应力求一种理性的质素来支撑。只有以产品升级和市场领先为导向,方能建构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家电的特点是需求多,品种杂,这种产品的非同质化决定了市场细分要尽可能的贴近市场需求。同时,注重新产品的研发,由于家电更新速度迅速,畅销产品极易被模仿甚至照抄,只有保证新品开发速度,才能确定市场领先地位。

(二)完善渠道建设

海尔应先依托现有的专卖店迅速扩张,完善终端市场,因为海尔本身是一个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企业,经过多年的经验有了自己的销售渠道而且完全可以和其他企业合作从而达到双赢控制自己终端的结果;其次我认为海尔可以在目前网络快速发展的时期建立完善的网络销售终端。

(三)提高企业的服务意识

现在的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不仅要看产品本身的性能和质量的好与坏,而且更加注重企业的服务态度好不好。所以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会更加注重考虑企业能否给他们带来满足,这就对企业的服务意识能否满足当前消费者的需求是一项严峻的考验。首先,企业要认识到在真正的服务营销中,服务才是实质的商品,而产品只是服务的附属品。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上下都对服务营销有一定程度上的认识,尽而不断努力的提高企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其次,服务不仅局限于企业的服务人员,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要成为企业的“营销代表”,都能为消费者解决各种问题,尽而在消费者面前展示本企业的文化和实力。

(四)重视企业的服务质量与人员培训

在服务营销中,人是决定胜败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企业竞争优势的取得越来越依赖于人的能力的发挥。由于服务在顾客购买之前是看不到、摸不着的,消费者只能从企业员工的行为和态度中获得对本企业的印象,所以,服务人员的素质就直接的影响着企业的形象。

(五)树立正确的服务营销理念

要走出企业对服务营销理念认识不足的误区,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服务,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服务营销理念。服务营销是以顾客服务为目的而开展的营销活动,它更关注的是消费者接受服务的满意度,它贯穿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是售前、售中、售后的全程的服务,可以说,服务营销不只是一种营销手段,更是一种经营理念。所以,企业要把经营思想放在其产品的服务上,通过“以服务为导向”,“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思想,以优质的服务真正为消费者解决问题,而达到其经营的目的。如海尔所提倡的,“用户永远是对的”这一服务理念。海尔卖的不是产品,而是为用户提供某方面服务的全面解决的方案,海尔正是在这种朴实的服务营销观念的指导之下,以其优质的服务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参考文献:

[1]

靳医兵.知识经济与服务营销[J].商业经济文荟,2001,(01)

[2]

何振亮.为什么服务营销不足[J].经营管理者,2005,(05)

[4]

吴剑平.企业文化与策划.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5]

王幸.

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世界企业管理的软化趋势。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1).28—36.

[6]

刘冀生.中国企业文化——现在与未来。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1.

[7]百度搜索

[8]

5.网络营销4P营销策略 篇五

摘 要:网络这一具有巨大潜力的商业载体,给企业的营销活动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手段,极大地丰富了企业市场营销的内涵,也使企业传统营销活动中基本策略和运作方式的选择面临变革。本文讨论了网络营销的优势和网络化时代市场营销4P策略的一般特征。

关键词:网络 市场营销 营销策略

计算机网络就是将各地独立的电脑处理接点通过线路连接而使通讯成为可能的系统。计算机联网使原先孤立、分散的信息系统连成一体,突破了传统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使分散在各地的计算机使用者得以沟通。快速发展的国际互联网Internet是未来全球计算机网络的雏形,其性质也从原来的科研网转变为商业网。有远见的企业家开始已经利用互联网络宣传自己的企业和产品,提供在线销售、技术支持和服务。网络不仅是一个潜在的大市场,还是一种新的、具有巨大潜力的商业载体。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时代,企业经营活动将日益依赖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也将促进企业经营水平的提高。因此,研究网络应用带给市场营销的优势条件,以及传统的营销手段、方式、策略和理念的变革是非常必要的。网络营销的优势分析

网络营销以互联网络为媒体,以新的方式、方法和理念实施营销活动,促成个人和组织交易活动的实现,和传统营销方式相比网络营销的优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提高营销效率

网络导致位于网络各结点上的生产商、销售商、消费者的直接联系,形成一个单一的、连续的经济活动业务流,使企业对市场信息、销售信息以及自身经营信息的获取处理能力大大提高,增加了把握市场机会的能力,缩短了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扩大了服务项目,减少了投资费用和投资风险,降低了整个营销过程中所消耗的劳动力资源和时间。而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则把制造商、营销商、储运机构、银行等连接在一起,信息的适时流动缩短了商品流转时间、空间,减少了存货,使社会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优化配置。

1•2 拓展营销空间

营销的真正目的是占有市场份额。国际互联网打破国与国、地区与地区的封闭和隔阂,超越时间约束和超越空间约束进行信息交换和共享信息,创造出一个崭新的、开放的全球社区,因此,通过网络企业将局部的、区域性营销活动延伸至全球。它消除了国际营销的诸多壁垒,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企业营销全球化,使企业以最少的投资在世界范围内的任何地方发现市场资源,并快速做出反应。

1•3 减少市场的不确定性

信息递减传递原理指出,信息处理过程的层次越多,信息丢失量越大,信息失真的可能性就越大,从而信息的效用越低。网络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源,强大的信息沟通能力,减少了信息传递的层级,使企业在进行从市场调研、产品设计、生产到最终服务的一系列程序时和消费者保持密切的联系,和消费者共同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减少市场的不确定因素。

1•4 创新营销方式

国际互联网(Internet)、企业内部网(Intranet)和数据库技术的广泛使用,企业不断对内部市场营销要素进行动态组合、更新,使内部资源适应外部市场需求。对外部信息的广泛、全面的获取和分析使企业从专注于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转化为注重与外部的联合,从外界更广泛的来源获取更为优化的资源,不断促成新的适应内外环境变化的营销方式的诞生,如直复营销、网络营销、定制营销等等。新的营销方式使营销结构趋于更直接、更有针对性和高效率,降低营销成本,提高企业对市场机会的反应速度和整体竞争力。

网络化时代营销策略的一般特征

网络技术使营销理念、营销环境、消费者行为、营销方式和手段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丰富了企业市场营销的内涵,同时也给传统市场营销4P(产品、价格、分销、促销)策略的选择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形成具有典型的网络时代特色的市场营销即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优势。网络化时代的企业市场营销4P策略具有以下特征:

2•1 产品策略的特征

第二次工业革命崛起的一些巨型公司,它们大多利用大批量生产创造规模经济效益,在世界范围内生产标准化的部件和产品,以标准质量产品占据市场份额。网络的广泛应用使企业的经营环境和经营理念发生极大变化,新产品决策、或是产品组合决策都充分体现以用户为中心的市场策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产品和服务以顾客为中心。企业可以在国际互联网上建立网站,消费者在互联网超级连接系统的引导下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进行浏览,企业对来自网上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及时进行生产,向消费者提供满足他们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缩短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和企业与消费者距离,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和营销效率。第二、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由于网络具有很好的开放性和互动性,消费者可以通过它对产品和服务提出具体要求。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把消费者当作伙伴,利用网络经常与消费者沟通,让消费者参与到企业产品的设计、改进过程中来,最终提供符合消费者要求的、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第三、广泛采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企业要适应市场需求变化速度快或完全按消费者需求提供定制化产品和服务的营销趋势,必须有先进的集成制造系统做支撑。在新产品开发上,企业引入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使企业在制造商品和提供服务的过程中,由过去完全依赖的物资资本,转向在制造过程中加入数字技术。目的在于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需求,提高企业对市场环境的适应性和快速应变能力,使企业表现出很强的整体柔性,根据市场变化灵活地调整经营战略。

2•2 价格策略的特征

价格是市场营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企业的收入和利润。网络所带来的信息沟通方式的改变,影响着产品和服务定价策略的选择,传统的以生产成本为基准的定价在以市场为导向的营销中必须摈弃。新型定价策略体现在:(1)以顾客为中心定价。企业通过网络和消费者联系沟通,掌握消费者的需求及价格认同标准,企业根据这些信息向消费者提供柔性的产品设计和生产方案供他们选择,直到消费者认同确认后再组织生产和销售。企业在满足具有不同偏好的消费者需求的同时,降低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消费者付出的价格中包含着产品设计、消费者需求了解、市场预测等费用,超过边际成本的代价。(2)创造价格优势。网络时代信息的透明度提高,价格竞争的优势相对弱化,这时企业更多地依靠非价格竞争来创造价格优势。企业充分利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大产品的技术含量和产品差异化,更好更快设计、制造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或定制产品,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等等,因为对消费者来说,合理的价格不仅表现为较低的价位,还表现为产品的品牌、技术含量、周到的服务、技术支持和认可程度等。另外,完全按消费者的需求提供定制产品或服务,企业在建立固定客户的同时,允许企业对这些固定客户享有某些市场权力。从企业内部管理看,信息的互动交流有效地减少了库存,防止产品过剩,加快商品流通,降低产品成本,使本企业产品的单位成本低于该产品的社会平均成本。这样,企业在加强内部管理的同时保持对市场的快速反应,从而以非价格竞争方式获得价格优势。第三、快速、准确的价格反应。网络和数据库技术在市场营销中的使用,企业进行设计、调研、收集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更强,企业能随时了解竞争对手的价格信息,适时调整自己的产品价格,对信息时代快速的价格变动做出反应。

2•3 分销策略的特征

分销是指一个产品及其所有权从生产者转移到消费者的所有活动。现代分销渠道革命的最直接的体现是网络。网络这个具有巨大潜力的商业载体,把生产者、中间商和消费者连接起来,克服时空界限,实现充分的互动交流,因而打破了传统时空概念的广域互联渠道,缩短了他们之间的距离,为企业的销售体系提供了全新的产品和服务再分配系统,实施生产商直接向终端经销商和最终消费者销售的基本营销策略。市场交易变得更为直接、便捷和迅速,减少了许多交易时的支出。网络的互动性和信息共享特征,使中间商在商品价值链中的作用弱化,市场营销和商品及服务的直接渠道有了它存在的信息基础,因而直接渠道快速发展。但另一方面必须注意的事实是,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降低了生产商与中间商的交易费用,可以吸引更多的生产者利用中间商销售产品,而生产商就可以集中力量进行产品开发和生产、服务,加强自己的竞争优势。因而,技术进步带来的影响是两方面的,但无论采用分销渠道还是直销渠道,企业都可以通过网络充分获取和利用外部资源,与自己的商伙伴结成动态联盟,共同分享商业机会。互联网作为商业销售渠道随着网络体系的延伸而自然延伸,没有任何地理障碍。

2•4 促销策略的特征

企业是一个市场营销组织,促销是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产品和服务不能被客户接受,管理和技术力量再强的企业也无法进行正常的经营。网络改变企业传统的促销模式,在充分考虑费用和效果的基础上,把商品或服务以外的附加价值传递给目标对象,以此去实现某个销售目标或市场目标。第一、由消费者被动接受到主动搜索。传统的促销是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交通工具和广告橱窗等媒介提供广告,它只能提供单向的信息传输,广告充斥消费者的生活空间。而互联网为企业促销提供了新的载体,它有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同时以声音、图像、图形、文字和动画形式传播产品信息。企业只要在互联网上建立网站或主页即可进行各种广告宣传活动,它改变了过去消费者被动接受广告的局面,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主动搜索广告,大大提高了针对性,加强了企业与消费者的沟通和联系。而且互联网上的广告费用远远低于其它媒体。第二、拓展促销空间。传统的媒体广告无一不受到地域的限制,互联网和传统媒体相比,最大的优势是打破了原有的地域界限,一旦在网上发布广告,不用增加任何额外费用,产品和服务信息就会传遍全球,潜在的宣传效应巨大。第三、定制化促销。传统的媒体广告以大规模、无差异的方式向消费者传递产品和服务信息。网络促销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大量消费者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反映出消费者的不同需求。网络广告根据细微的个人差别对消费者进行分类,制作传送定制的产品信息,进行针对性促销。总之,网络促销是一种全新的促销,它使企业的促销方式和手段更加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参考文献 王泽恩•现代信息技术与市场营销•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8,1 2 王海斌、王红•非价格竞争———现代市场营销竞争的趋势及其策略•商业研究•1998,1 汪瑞阳、王卫红•营销渠道策略创新•财经理论与实践•1999,2

信管0901鲁进

200905165030

6.市场营销-某产品常用营销策略 篇六

一、三星集团简介

三星集团(简称:三星)是大韩民国第一大企业,同时也是一个跨国的企业集团,三星集团包括众多的国际下属企业,旗下子公司有:三星电子、三星物产、三星生命、三星航空等等,业务涉及电子、金融、机械、化学等众多领域。是美国《财富》杂志评选为世界500强企业之列。

三星电子是旗下最大的子公司,目前已是全球第二大手机生产商、全球营收最大的电子企业,在2011年的全球企业市值中为1500亿美元。

二、营销策略

(一)Product 产品策略

三星电子根据市场细分的原则,在选定的目标市场内,确定消费者需求,有针对性地研制开发多品种、多规格的各类产品,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需要。三星在中国较为知名的主要是数码电子产品。

1、坚持总部研发全球销售模式

选择合适的产品战略对一个品牌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三星电子坚持让韩国研发总部来负责总的研发。这样即节省了研发资源和新产品在全球市场上的推广过程,又方便了管理,避免了一些由区域差别产品引起的混乱。同时,为了顾及中国消费者对三星产品的满意度,三星电子在上海设立了一个研究机构,收集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信息,然后反馈到韩国总部。通过这样的方式也可以制造出满足中国消费者需要的产品。

2、“顶级产品战略”

“创新”无疑是全社会关注度最高的词汇之一,而“不断创新”又是消费者最关心的。在中国彩电行业迎来快速发展这一巨大的市场机会面前,三星抓住机会发起新一轮强大的攻势,在中国市场再次掀起技术革新的风暴。三星高度重视中国高端电视市场,以其雄厚的技术实力为后盾,快速技术创新、不断的推出新产品,争夺中国平板电视市场第一品牌。产品是企业获得消费者青睐的基础,三星对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作出时时预测,以此在数码领域内不断创新、发展。

3、战略性的旗舰产品

品牌是产品的灵魂与内涵,是产品价值的推进剂;产品则是承托品牌的载体。如果一件产品没有突出的卖点或者缺乏新颖的表现力,那么无论怎样

这一品牌也不会令人满意。就这一点而言,三星必须推出具有战略性意义的旗舰产品,否则品牌战略就会成为海市蜃楼,没有可以支撑其运做的根基。

(二)Price 价格策略

品牌的定价政策,能在消费者头脑中产生联想。在设定产品价格,成功的价值定价的策略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准确的理解消费者感知该品牌有多少价值,他们愿意在产品成本以上支付多少溢价。

1、撇脂价格策略:

三星的目标群体是追求时尚的、酷的、热爱数字化的职业人士等年轻人群。所以在产品上市时应制定高价。产品的高定价可以带来两方面收益:利润的增加和品牌形象的提升。因此三星利用了消费者的心理,将自己的产品价格定位在相对较高的水平,从而“创造出一种高档次产品的形象,反过来又会刺激产品的销售”。在有效地评估目标群体对高质量的三星数码电子产品的独特、时尚的设计愿意支付的溢价,在产品定价上三星完全可以采取高价的溢价策略。

2、替代产品价格策略:

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三星通常以系列推出数码产品。当具有功能替代关系的新款推出时,此前的同系列产品应降价。这也是一种心理的声望定价策略。这样可以突出新款产品的高档、创新与时尚,利用消费者“价高质必优”的心理增加产品在心中的优质形象。

3、地理差价策略:

由于不同地区市场具有不同的爱好和习惯,也因此具有不同的需求曲线和需求弹性,三星可以不同的价格策略在不同地区营销同一种产品,以形成同一产品在不同空间的横向价格策略组合。比如,欧美市场其品牌认同性较中国低,因此欧美市场价格相对低于中国。

(三)Place 渠道策略

1、高端终端销售战略

成功的设计和管理品牌的营销渠道,可以建立品牌意识,提高品牌联想的力度、有力性和独特性。为了贯彻高端“三星数字世界”的品牌战略,三星放弃了三星产品的主要零售商沃尔玛公司、凯玛特(Kmart)这样的大型连锁超市,转而搬到Best Buy、Sears、Circuit City等迎合高层次消费者的专卖店。

因为连锁超市的用户更看重产品的价格,而不是产品的质量。而这些商

店看重的是产品的质量和品牌。销售场所的改变,使三星在消费者中的品牌联想从“低价格”转变为“高品质”,从而在三星品牌资产建设中建立了良好的品牌联想。

2、选择性分销战略

市场上一共有三种渠道模式可供选择:一些厂商采用总代理模式,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一两家总代理;一些厂家选用城市代理模式,每个城市找到至少一个代理商;三星采取选择性分销,即渠道管理模式介于此两者之间,根据中国地理及消费区域特点选择区域代理。

(四)Promotion促销策略

三星的营销宣传策略是全方位、多层次、有区别的,并随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创新。它是三星能够在品牌战略中制胜的最具特点的关键因素。三星电子不能只是单纯地销售产品,还应该积极向消费者传递价值,注重宣传推广,而避免采用诸如大减价,“买一送一”等有关不利三星高价定价的活动。

1、广告

在中国,三星必须抓住了不同用户的消费心理,将科技披上了时尚、人性化的外衣。在很多消费者尤其是年轻女性群体中三星手机更像是一件象征品位的时尚奢侈品。三星在选择形象代言人时,应当注重加强三星产品的时尚内涵。在这方面,三星选择国际巨星的策略相当成功,应当沿用这一战略。

2、公共关系

三星抓住时尚人士热爱体育赛事的心理,通过赞助重大的体育赛事,增强品牌曝光率和知名度。多年以来,三星把大部分营销资源和精力都投到了赞助体育活动上,三星每年在市场营销活动上的投入中体育大概占了1/5,大约有4亿美元。而其中,又以投入在奥运会TOP计划的资金最高。体育运动团结人类社会、鼓励人们自我挑战并寻求鼓舞的能力与三星的企业哲学之间存在着强烈的共鸣。

7.国企营销策略 篇七

一、目前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 纪检监察工作者本着“服务大局”的思想, 不断提升工作能力, 切实履行纪检监察工作职责, 保障了国有企业在整体上稳步快速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具体的纪检监察工作中, 管理混乱、几率松散, 诸多腐败问题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国有企业发展。纪检监察工作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第一、体制机制不完善, 纪检监察地位不明确。国企的纪检监察工作的相关政策却很模糊, 国有企业尚没有一个明确的、合法的便于操作的企业监督条例或法规, 《监察法》、《合同法》均没有把企业行政监察纳入该法的范围。同时纪检监察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并不十分明确, 加之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 在企业开展纪检监察工作就面临着无章可循的执行难的问题。第二、干部队伍素质有待提高。在开展具体工作中, 工作人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新情况。随着高科技的使用和信息化管理程度的提高, 腐败分子的手段更加隐蔽, 这给监察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第三、部分企业对反腐倡廉工作意识薄弱。部分企业中的领导干部对当前形势认识不够全面, 有人认为当前最重要的是提高经济效益, 而这是专业管理部门的职责, 便将自己置身事外, 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按部就班的工作。还有人认为一些问题已成为一种社会气候, 自己即使有心也无力扭转当前局面, 这种消极、被动的工作态度, 也已经并不是个别现象, 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纪检监察部门切实开展工作。

二、提升策略

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最重要的职责就是不断提高国有经济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纪检监察工作, 就要首先深入到企业第一线, 亲身参与生产经营, 熟悉企业环境, 及时发现企业中潜存的阻碍企业发展的消极腐败因素, 并及时研究对策解决问题;鼓励和保护有利于发展的积极因素, 积极创造有利于国营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以纪检监察工作的职责为立足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 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应对和改进纪检监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以期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应有作用, 创造良好的企业氛围, 使企业稳步、健康、快速地发展。

(一) 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政策

制度建设是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根本保证, 是纪检监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制度建设作为实施监督的有效根据, 以健全的制度、严格的程序、规范的管理来约束人的行为和权力的运作, 从而形成合理透明的管理、监督体系, 确保监督工作的落实。在选人用人、重大决策、制度建设、大额物资使用等应形成明确的集体决策制度。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 如资金运作、项目投资、成本管理、财务审计等, 要坚决杜绝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的现象, 坚持运用市场机制建立管理制度并抓好落实。

具体说来, 最主要的是:利用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 通过相关程序和制度的制定, 在根本上规范和监督权力运用, 实现按程序办事和靠制度管人, 坚决杜绝人情裙带关系对权力的介入;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 逐步将企业生产经营及管理过程纳入动态监督;利用完善的监督体系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发挥纪检监察的组织优势, 以协调企业内部各部门力量, 构建自下而上, 自内而外的全过程和全方位的监督体系, 从而形成全员同步、方式互补和信共享的整体合力, 增强全员的凝聚力。

(二) 加强工作人员的业务学习, 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和能力。

第一, 重点加强对基层纪检监察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创造条件组织开展各种新式的学习活动, 比如集中的培训课程、自主网络学习、研讨活动或知识竞赛。通过这些形式引导大家自主学习, 并逐渐在工作中形成学习气氛, 使工作人员保持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应对工作。

第二, 勤于实践、善于总结。工作人员在哦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以后, 还需实践训练, 杜绝本本主义。同时也要走出去, 加强对外交流, 学习先进单位的工作经验, 增强判断能力和思考调研能力。对所学知识、所作工作进行分析总结, 是提高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量”的积累中实现工作能力“质”的飞跃。

第三, 培养的高尚的人格。作为纪检监察工作人员, 首先自身要具备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 在生活和工作中, 不断磨练自己的刚正不阿廉洁自律的品格, 树立可信可敬的形象, 才能在工作中以身作则, 秉公执法。

(三) 、创新工作方法, 切实提高服务水平。

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但我们要注意, 创新不是凭空想象, 因此, 首先要进行深入、广泛地调查研究工作, 找到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顺利开展的着力点。

第一, 要在思想观念上出新。要提高警惕防范意识, 密切关注企业经济活动的变化, 提高工作的预见性。树立经济效益的观念。企业以盈利为目的, 纪检监察工作在保证企业良好运转的条件下, 要把提高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 利用“保护、惩处、监督、教育”的职能为企业发展排除障碍。

第二, 在工作思路上创新。工作人员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要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中来, 以经济工作的观点服务好企业纪检监察工作, 尽量克服生硬的纪律手段开展工作的思维方式, 主动投入到生产经营领域, 对重点部门重点监察。并时刻反思审查经验教训, 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适当调整调不合时宜的工作制度、方式手段。

第三, 要在工作方式上创新。目前, 纪检监察工作的重点正在逐步从事后惩处向事前防范转变, 对此, 工作方法也应作出相应的调整, 工作人员要注意通过运用思想的、经济的、法律的方法开展工作, 利用好网络、信息技术等加强舆论监督和权力管理。

(四) 明确目标, 强化服务意识

在当前形势下, 纪检监察工作的主要目标应该是以预防和惩治腐败。从根本上讲, 预防贪污腐败相对惩治而言, 更具有治本的意义。基层纪检监察人员的工作重心应更多地以预防为主。要关口前移, 防患于未然, 及时排除潜在漏洞, 加强宣传教育力度, 这是我们纪检监察工作者必须具备的服务意识。要发展必须严治腐败, 惩治腐败要围绕促进发展来进行。因此, 一是要注意处理好标本兼治的关系。坚持既要坚决惩治腐败, 又要清除可能滋生腐败的可能。既要加强建设公正廉洁的企业风尚, 又要注意发挥各有关部门反腐倡廉的积极性。

(五) 强化监督和考核力度

一方面, 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 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 让监督工作成为每个人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不断扩大纪检监察队伍, 形成强大的监督网络, 确保没有任何机会和死角。另一方面, 要做好考核工作。通过进一步强化监督检查力度、建立健全首席责任制监察工作制度, 规范监察权限、程序和内容。同时建立健全科学公平的考核评价体系, 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积极性。此外, 要保持同职工的密切联系, 为职工开通绿色畅通的信息及意见渠道。实践证明, 职工所关注的问题, 往往是纪检监察工作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虚心听取职工意见和心声, 提高每个职工的主人翁精神, 使纪检监察工作最有力的保证和最成功的体现。

综上所述,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力, 当前新形势下的纪检监察工作任务艰巨而关键。有效的纪检监察工作策略是保证国有企业逐步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前提。因此必须求真务实, 紧跟时代发展, 不断提高和探索纪检监察工作的能力, 为国有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吕德勋:《谈卷烟工业企业如何在新形势下开展好纪检监察工作》, 《科技创新导报》, 2011, (8)

8.国企营销策略 篇八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国企;新闻宣传;策略

前言:最近几年,在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带动下,各种新的媒体形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且迅速占据了大量的市场,如微博、论坛、贴吧等,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也使得受众由被动地接受信息逐渐转变为互动分享信息,对传统的媒体传播形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在这种环境下,国有企业的新闻宣传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需要相关人员的重视。

一.新媒体的特点

新媒体,并非新兴或者新型的媒体,而是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包括手机网络、手机短信、数字杂志、数字电视、数字广播、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电视和广播四大传统媒体,新媒体被形象的称为“第五媒体”。新媒体的“新”,不仅仅是形式方面的创新,更是技术方面和理念方面的革新。新媒体的特性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人们的生活节奏和工作节奏不断加快,休闲时间呈现出碎片化的倾向,而新媒体丰富的形式和良好的互动性,迎合了这种需求,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2)可以满足随时随地地互动性表达、娱乐以及信息需求,以互联网为标志的第三代媒体在传播的诉求方面走向个性表达与交流阶段;

(3)媒体的使用以及内容的选择更加个性化,市场细分更加充分;

(4)人们使用新媒体的目的性以及选择的主动性更强。

简单来说,新媒体的特点包括: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

二.新媒体环境下国企新闻宣传现状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渠道更加多元化,信息的表达方式更加灵活,因此受众人群也更加广泛,对于国企的新闻宣传工作而言,如果能够对新媒体进行合理利用,可以极大地提高宣传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但是与此同时,新媒体的信息传播具有随意性和海量性的特点,信息传播的内容鱼龙混杂、真假难辨,而国企自身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力,使得其始终处于舆论监督之下,如果不能对信息传播的内容进行有效处理,必然会影响宣传水平,甚至影响企业自身的形象。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新媒体环境下国企新闻宣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包括:

(1)宣传方式陈旧

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对于信息的需求更加主动,同时存在强烈的质疑和批判意识,而许多国企却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仍然沿用传统观的宣传方式和宣传理念,重视党报、党刊、党员会议等宏大的运动式宣传,而往往忽略宣传的人性化和人情化,忽视了与受众之间的平等对话,使得宣传工作难以发挥相应的效果,甚至会引起受众的反感和排斥。

(2)负面形象难以扭转

最近几年,由于国企体制改革的深化,部分国企暴露出一些体制和制度方面的漏洞,在媒体的宣传下,腐败、低效、不公正等已经成为国企的形象标签,在公众心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认知,加上新媒体传播的高效性和互动性,国企稍微出现一些问题,就会很快在社会中流传,新闻宣传工作尚未展开就已经受到了公众的抗拒。

三.新媒体环境下国企新闻宣传的有效策略

对于国企新闻宣传的工作人员而言,要端正态度,更新认识,正视当前新媒体的发展以及企业新闻宣传中存在的问题,抓住机遇,采取有效的策略,提高企业的新闻宣传水平。

1.转变宣传观念

新闻宣传人员要充分认识到新媒体的作用和巨大的宣传潜力,及时更新观念,积极主动地对新媒体的能量进行挖掘,结合受众的心理特点,建立起企业与受众之间平等互动的对话平台。通过特定的媒体形式,如论坛、微博等,企业可以充分了解自身在受众心中的形象,了解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进而进行自我形象的重塑,通过相应的信息反馈,不断对企业形象进行完善,最终得到受众的认可。

2.转变话语策略

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们的思想认识都可以通过话语来进行表达,而以往国企新闻宣传工作中存在的自说自话以及比重就轻,很容易引起受众的反感,造成矛盾的激化,进而引发舆论围观,不仅无法对问题进行有效解决,还会进一步影响企业形象。因此,在新媒体时代,国企的新闻宣传工作应该及时转变话语策略,更换宣传用语,端正自身态度,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受众,实现相互之间的对等交流,逐步扭转企业在受众中的刻板形象。

3.强化舆论引导

国企可以建立相应的新闻发言人制度,构建舆论管理体系,对社会舆论进行适当引导,通过受众可以接受的方式,加强对于企业良好形象的宣传,避免强制性和强迫性的行为,为企业的发展创造出良好社会舆论环境。同时,要避免舆论封堵现象,对于受众提出的问题,要努力进行解决,避免封堵造成的矛盾深化和反弹。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新媒体环境下,国企新闻宣传工作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对于宣传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做到因势利导,及时更新观念,融入到时代发展的趋势中,构建新的宣传模式,推动企业新闻宣传工作的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王新帅.新媒体环境下国企新闻宣传策略分析[J].科技信息,2013,(18):95.

[2]杨晓瑞.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宣传的创新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6):70-73.

上一篇:概论课三个代表教案下一篇:女生自尊自爱的表现